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旅游管理論文

旅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3 10:12: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旅游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旅游管理論文

旅游管理論文:旅游管理學學科研究的主要關鍵問題研究

論文摘要:旅游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對象、性質、研究方法等等。通過對旅游管理的幾個角度來詮釋旅游管理的內容。

旅游業是在19世紀40年代后開始走上規模經營、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從那時開始,旅游經營者一直都在積極地尋求如何借鑒、吸取管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業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來改進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但在學術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沒能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70年代以來,這種現象有了比較大的改變,旅游管理研究領域公開發表的論文、刊物、專著已日漸增多。旅游管理學學科建設問題也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興趣。有些學者還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設想與建議。但人們對學科建設的一些基本問題的認識,如對學科研究對象,學科原理命題,學科的性質與理論框架,學科的前沿問題,學科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的確定等問題的認識,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為發展旅游事業而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調節和監督的活動。旅游管理活動,具有多層次、多結構、多方面的內容,它貫徹于旅行游覽管理事業的全過程之中,從旅游管理的過程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確立旅游管理目標的活動,建立旅游事業信息系統的活動,進行旅游事業開展預測和決策的活動,制定旅行游覽事業發展計劃的活動,以及對旅游事業發展的監督活動,等等。

從旅游管理的內容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旅游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旅游物質資源管理活動,旅游財力資源管理活動,旅游科學技術管理活動,等等。

從旅游管理的業務經營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旅游資源管理活動,旅游設施管理活動,旅游服務管理活動等。旅游資源管理,又可以分為旅游風景名勝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設成就管理活動,旅游設施管理又可以分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鐵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賓館、飯店、餐廳、游樂場所管理活動旅游服務管理,又可以分為旅游客房服務、餐飲服務、導游服務、司機服務、引導購物服務管理活動,等等。

從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用行政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經濟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法律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思想政治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科學技術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等等。

二、旅游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為了定居與就業的人,離開其常住地外出旅行與逗留而引起的各種現象和關系的總和。旅游資源、旅游者與旅游業是旅游活動產生與發展的三個基本組成要素。所以,廣義上的旅游管理學研究對象應包括對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激勵、活動導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組織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業單位的影響與制約,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主要也由當地的旅游企事業單位負責。因此,狹義上的旅游管理學研究對象主要指的是對旅游業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學的學科性質

旅游管理學究竟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學科?或者只不過是管理學底下的一個研究領域?學術界曾為此爭論不休。一門科學,它必須要有明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從實踐、大量的研究成果中總結出來、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科學原理。旅游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盡管與其他科學或學科的研究對象有明顯的不同,但考察國內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們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絕大多數是其他一些科學或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管理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獨立、清晰的理論體系架構也尚未建立起來。如果把它定位為管理學或是其屬下某個分支的一個研究領域,又明顯地讓人感到忽視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現代管理科學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事實上,如果人們認真思考一下它的學科原理基本命題,回顧旅游管理研究所走過的漫長歷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學的根基在管理科學中,管理學的理論與基本原理對旅游管理實踐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旅游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應用學科。

與其他部門、行業的研究或者說管理對象相比,旅游管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旅游活動的異地性:旅游活動的產生與發展總與旅游者的外出旅行與逗留分不開 ;接待同一對象通常必須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業、旅游從業人員共同協作來完成。

(二)旅游產品的文化性:旅游產品表現為直接的或間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費品上、有針對性的旅游服務。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旅游產品它都必須蘊涵著較強的文化性,這是因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他們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滿足。

(三)旅游消費的綜合性:旅游者的消費需求通常是綜合性的,雖然他們絕大多數都有比較單一的旅游動機,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娛、購六個方面的消費一般都會有。而且,近年來旅游消費需求還在向其他服務領域內延伸。

(四)旅游服務的社會性:旅游服務離不開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直接接觸,供需雙方的溝通與情感、思想交流,不僅有可能影響到彼此原有的意識傾向與價值觀念,而且還可能從中締造出一種新的公共或人際關系。

(五)旅游經濟活動的普遍性:在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發展旅游業,首先是為了創匯、創收。旅游業在許多國家里已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的重點產業甚至支柱產業。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以就業人數比例、所創造的利稅等社會經濟指標來衡量,旅游業已超過汽車、石油和化工等行業,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

(六)旅游資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構成旅游資源。旅游資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歷史的,也可以是現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些在空間上是不可以移動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修復,如名勝古跡;另有一些則是可以移動的,而且是可以不斷地充實與更新的,如體育賽事、文娛節目表演、節日喜慶活動等等。

四、旅游管理學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經濟、文化現象,旅游管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應視具體研究問題的不同,分別采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問題。

從定性分析描述問題到定量分析描述問題,這是一門學科日漸成熟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標志。在信息時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員要能熟練地掌握、使用計算機,并在可能的情況下,用統計學、經濟數學、管理數學的定量分析方法來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問題,以推動旅游管理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旅游管理論文: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實踐教學是高等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決定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旅游教育教學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然而,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紛紛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力度的同時,仍有一些與實踐教學相關的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針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實踐教學是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決定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旅游教育教學體系中的不可或缺。因此,我國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紛紛結合本校的教育特色,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并加強對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努力培養出具有扎實理論知識與較強實踐技能的應用型與技能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加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1.社會發展的需要。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旅游產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快速發展趨勢,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旅游從業和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例如,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畢業院校和學習成績的關注度逐步下降,更看重的是應聘人員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然而,還有很多高校仍然按照傳統的思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夠,認為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管理型人員和研究型人員,這就導致了學校的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需求的矛盾,不利于學生的就業。因此,通過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由于旅游管理專業是在最近十幾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快速膨脹的同時導致師資力量的緊張,所以很多旅游學系的教師多是從其他相關專業如管、學、學、學等專業轉行而來的。在這些轉行而來的教師中,他們多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旅游高等教育,缺乏旅游行業實踐操作的基本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依然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他們在課程的整體設計中,僅僅是參照國家教育部對旅游管理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而設計,導致實踐教學方面的內容涉獵得較少,這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標準有較大出入。因此,通過加強實踐教學,有利于加快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方面的改革步伐。

3.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入發展,在日益激烈的旅游企業競爭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重視資源管理和人才開發。因此,高等院校應該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實時調整教育和教學內容,努力培養出市場需要的具有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與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景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和合作,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實踐教學的目標不夠準確。高等院校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比較明確,就是根據旅游行業的實際需要,培養出操作能力較強的管理型人才。由于旅游行業發展迅速,其政策和法規也總是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這就造成實踐教學的計劃相對滯后一些,不能準確反映出旅游行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例如,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實踐活動安排過于集中,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互脫離,導致實踐的內容與理論教學對應性不強。這樣安排的直接后果是學生不能及時在實踐之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更難有效地利用理論來實踐。

2.專業課程的實踐性較差。在目前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中,仍然存在著偏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實踐教學內容設置不科學。雖然目前許多高校都比較注重實踐,但采取的形式多為簡單的室內實踐操作,這種方式不能從根本上開發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外,有些高校按照本校的師資情況來安排課程,造成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差別很大,甚至取消實踐環節,使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缺乏自身的活力和特色。第二,實踐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實踐教學的顯著特點是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我國許多高校旅游教育還是沿用普通學校的模式,注重系統理論知識的教學,沒有遵循旅游專業的教育規律開展教學。

3.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滯后。雖然我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發展明顯滯后,仍然是旅游教育的薄弱環節。另外,學校與校外旅游企業之間主要靠教師個人或者同學自己聯系,穩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建立起來的實習合作關系也比較松散。在接納實習生的過程中,旅游企業往往會根據自身的需要來挑選學生,這就會嚴重影響了實踐教育目標的實現。另外,有些旅游企業在接受實習學生時往往更注重學生的可用性,條件略差的學生較難安排到好單位實習,加上旅游單位的條件參差不齊,這就造成學生的實習效果差別很大。

三、開展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1.準確定位實踐教學的目標。實踐教學既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應用,又是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制定實踐教學的目標時至少包含以下幾點:一是注重能力的培養。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一定要根據當前社會的就業導向,培養出適合旅游市場需要的高素質旅游管理人才。二是圍繞市場培養人才。旅游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上要根據當前的旅游經濟和產業結構現狀,確定旅游專業的培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所培養出的學生能夠滿足旅游人才市場的需要,成為人才市場的“搶手貨”。三是加強動手訓練。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一定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例如,旅游管理專業任課教師若有旅游課題和項目,可讓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實踐操作有助于增強其實踐能力。四是強調實用原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一切教學方式及內容都要遵循實用性原則。

2.構建科學合理的旅游課程教學體系。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要在完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設置的前提下,加強實踐性課程的設置,逐漸形成“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三足鼎立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基礎課程模塊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組成,其教學目標是為專業學習打下深厚的理論基礎,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和專業學習的興趣,即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專業課程由旅游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三個方向的專業課程組成,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旅游管理的知識能力,打造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使其具備從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課程模塊由與旅游業相關的學科課程所組成,其教學目標是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培養復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奠定更廣泛的專業基礎。

3.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這就需要建設好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實習基地。校內實習基地作為學生掌握旅游管理專業基本技能的場所,能夠提供給學生一個與實際崗位相接近的訓練,通過實施模擬性極強的訓練,讓學生逐步熟悉將來的就業崗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優秀旅游管理人才。同時,高校也要建立起較為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高等院校可以通過與酒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區等簽訂合作協議,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旅游管理實際工作中。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時,學校要開展多方探索,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積極與旅游企業開展合作,實現雙贏和共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不僅知識性強,而且實踐性也十分突出,這就要求旅游管理專業的任課教師不但要具備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由于目前的任課教師缺少實際的旅游工作經驗,高校在招聘旅游專業任課教師時應該有意識地吸引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踐經驗的旅游業資深人士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同時,在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鼓勵教師從事一定的旅游實踐活動,這樣既能豐富教師的實踐知識,又能使老師了解到旅游業發展的最新狀況,提高其教學能力。另外,還要為教師多提供一些外出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定期或不定期選派優秀教師、青年教師到國內外知名的旅游院校,開展學術訪問或進修學習,從而更多地掌握旅游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同時,也可以從國內外聘請具備較高理論素養、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旅游管理專業的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通過他們的教學,豐富學生的視野。

旅游管理論文:旅游管理專業的合作對策

1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實證研究——以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為例

1.1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概述1.1.1結合地方行業發展需要,制定和實施“2+1”人才培養模式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于1999年設立旅游管理專業,2010年起以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區管理三個方向為重點開展專業教學,走“服務地方建專業、依靠行業發展專業、校企聯合強專業”之路,培養從事旅游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技能型應用人才。因此,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結合地方行業發展需要,制定了“2+1”人才培養模式,即根據酒店、旅游景區、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的崗位(群)的要求設置專業培養計劃,制定專業教學內容,構建課程體系,做到理論和實踐雙體系教學。其中“2”主要是指前兩年學生在校以理論課程學習為主,輔以校內實訓和生產性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1”主要是后一年,學生在旅游企業中頂崗實習,并在實習中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旅游管理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實行開放性辦學,充分利用麗江旅游教育的有利優勢,將旅游資源、旅游市場、旅游企業變為旅游教育資源、市場和平臺優勢,建立了“雙師型”教學團隊,實現了“教、學、做”合一“,學習、實習、就業”一體化。1.2開展多元化、多層次的校企合作1.2.1校企共建,利用麗江旅游發展優勢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學校充分利用麗江旅游發展優勢和區域優勢,與當地知名旅游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建了一批涵蓋旅游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景點等領域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見表1),其中麗江王府飯店、麗江東巴谷村被評為云南省高職高專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與當地知名旅游企業深度合作,共建校外旅游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實現教學、科研、生產、培訓等多種功能,強化了學生專業素質訓練和核心技能實訓,體現了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辦學理念。1.2.2服務地方與行業發展,拓展校企合作領域主要表現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基本承擔了麗江旅游在職人員的培訓,從2002年至2013年,承擔了近5000人在職導游的職前、職后培訓工作及上10000人的酒店員工的在職培養或職業資格證的培養和鑒定;服務地方旅游行業發展,參與和承擔區域旅游調研、開發與規劃等科研任務,如承擔老君山國家公園遺產保護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工作;從旅游界和文化界聘請資深專業人士或技術骨干為兼職教師,承擔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使實踐、實訓教學更接近行業要求;積極探索校企合作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例如與昆明中經中貿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啟動共建導游數字化教學資源及旅游管理課件的制作。1.3積極探索校企合作雙贏機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校企合作質量監控體系。1.3.1建立多層次的教學指導機制學校按旅游類專業(專業群)建立了由云南師范大學、昆明學院等省級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領軍名師,麗江市旅游行業高級管理人員,學校旅游管理專業專家等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積極鼓勵和推進行業、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參與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發展規劃的過程。根據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意見,旅游管理在人才培養中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應用性和高等性,1.3.2校企合作制度與管理運行制度建設首先,學校將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建設列入發展規劃,制定了根據《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企合作實施方案》、《麗江師專旅經系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施細則》《、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建設發展規劃》《、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建設發展規劃》、《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建設方案》《、麗江師專實習實訓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暫行規定》、《麗江師專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學生實習實訓管理辦法》、《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學生實習實訓工作管理實施細則》、《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學生實習實訓安全管理辦法》《、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管理細則》《、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辦法》、《麗江 師專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兼職教師的聘任及管理辦法》、《麗江師專旅經系教師到企業實踐活動記錄及考核表》《、麗江師專旅游與經濟管理系兼職教師考核表》等制度,確保校企合作順利開展。其次,企業頂崗實習期間選擇業務精、責任心強的校內外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和管理學生實習,及時解決實習期間學生在專業和生活方面的難題,并避免出現學生實習管理松散和無序的狀況。1.3.3積極探索實施以用人單位為主的第三方評價,突出旅游行業需求具體通過職業資格考試(畢業學生“雙證率達到100%”)、職業技能大賽、畢業核心技能考核“、訂單式”人才培養、實習單位評價、學生就業率等方面提高和檢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2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2.1因各種制約因素的影響,校企合作仍停留在初級層次,校企雙方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合作,同時形成穩定、長效的深度合作合機制還有待深入研究例如: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對學校及時掌握企業人才需求情況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關鍵是學校當前的人才培養必須高度契合企業未來的用人需求,但事實上畢業生在工作崗位職業能力培養方面與用人單位的實際仍有脫節的現象。通過對長期對校外企業的調研發現,校企合作基本上處于學校與企業之間只有一紙協議相聯系的狀況,校企合作協議對企業約束力不大,尤其缺乏相應激勵措施“,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尚未形成。企業與學校合作共設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基本上疏于實踐運作,其指導建設的作用也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學校專業課堂開進企業等富有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因企業經營需要與學校授課時間上的分歧無法真正開展。因此從學校方面來看,需要從專業定位、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管理、評價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以適應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需求。2.2學校對開展校企合作積極性高,但服務產業能力有限就學校來說,通過校企合作學校能獲得明確、具體、直接的利益,企業能夠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訓基地,培訓學生,提供就業崗位等條件,能彌補學校在專業師資、設備、實戰環境演練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學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更為積極和主動。但學校在解答“能為企業做什么?”的問題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師行業服務能力較低是較為突出的表現。如高星級酒店基本在員工培訓方面都有企業的規范,學校參與度低。就麗江來說,麗江鉑爾曼酒店已形成完整的員工培訓體系,由酒店集團根據企業經營運作的實際需要安排培訓內容、時間、導師和人員等。2.3旅游企業合作主體不明確“,用”人重于“育”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校企合作企業中利益分享不明確、不實際,導致企業在合作中積極性和熱情都不高。從多年合作來看,學校聯系8-10個實習點(包括酒店、旅行社和景區),每個實習點平均10-15人的畢業生進行為期至少半年的畢業實習,企業為學生提供住宿、午餐補助、人均1000-1200元/月的實習待遇,多數企業通過接收實習生獲得人力資源的補充,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期間的學生頂崗實習。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企業對學生的“用”大于“培”,甚至將學生充當了知識型的廉價的勞動力。部分企業也沒有將是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作為旅游行業服務工作者準入的必要條件;在就業和職業晉升方面,學校實習生與普通社會勞務人員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優勢,欠缺對實習生職業發展的培養和指導。2.4學生職業定位和認識模糊,也導致學生實習管理難度加大學生將大三的畢業實習期視為準畢業期,從心理上認為已經脫離學校的管理了,給學校和旅游企業帶來了很多的管理難題。比如,學生到企業實習半年的時間基本是從事基層服務工作,抱怨實習工作辛苦,部分學生認為在旅游行業沒有發展前途,不愿意接受學校安排的實習甚至中途終止實習;實習生與企業老員工之間的人際關系緊張;學生不認同企業文化,不服從企業管理,對企業提供的實習條件不滿;學生要求進行實習崗位輪換與企業經營實際不符合,導致學生認為實習工作枯燥、學不到東西等。

3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對策

3.1創新校企合作模式,進一步提高校企合作質量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及學生特點,結合企業人才需求特點,對相關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旅游節假日或寒暑假期,采用分階段的校企合作模式,與企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組織實施教學,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另外,在學生在校期間全程多途徑全方位加強學生職業態度和職業情感的培養,通過專業認知實習、主題講座、模擬實訓、職業技能比賽、崗前培訓、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方式積極推動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進程,助力學生形成積極的就業觀和職業發展觀。3.2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加強高職院校對校企合作的管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標準化與量化考核是加強校企合作制度管理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教學質量是否達標,可以通過學校領導和企業領導聽課和實習督導、校內外指導教師專業考核、學生專業技能競賽等形式來加強實習過程和結果質量的控制。3.3重視教師科研能力及業務素質的提升,提高專業為企業服務的水平一方面,學校要提高服務企業的積極性和專業能力,要經常深入合作企業調研,了解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優勢,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如旅游景區開發與規劃、導游詞設計、外語培訓等;另一方面,拓展校企合作的領域,不僅僅為企業提供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勞動力。例如,邀請企業負責人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構建等專業建設的相關工作;或者通過選派學生員工以學校和企業代表的雙重身份參加國家級和省級職業技能比賽,切實擴大和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激發企業參與校企的積極性。3.4逐步建立和落實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和行業準入制度從企業方面來說,需要具備人才戰略的高度去認識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專業人才培養和認證。高職教育的定位以服務行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高職院校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群開展了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和考試,經由國家有關部門對學習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執業資格認證證書,是一種市場準入制度。校企雙方通過建立和落實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和行業準入制度,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掌握水平,更是能將學校教育、職業培養、企業制度、學生就業等聯系在一起,穩定和深化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3.5充分發揮政府在校企合作進程中的主導作用政府應通過制定激勵或補償等政策和法規,鼓勵各類企業投入資源共同參與校企合作。比如,企業與學校共建 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提供教學設備或合資辦學的,國家或地方政府可按合作程度給企業某方面政策的傾斜,如稅收減免、經濟獎勵、榮譽表彰等。另外,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等,對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定期考核與檢查,實現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目標。

4結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00-2020年)》指出:國家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構建并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積極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態勢下,高等職業教育堅持走校企合作之路,是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由之路,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和職業拓展能力,通過學校、企業、政府各方從觀念到實踐全力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旅游管理論文:論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高校教學

論文關鍵詞:旅游管理 專業人才 教學 培養

論文摘 要:在旅游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對高素質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呈不斷攀升的趨勢。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不容樂觀,雖然每年都有大批的畢業生為旅游市場補充著新鮮的血液,但是較高的失業率卻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阻礙了對高素質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本文針對這種情況,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一些建議。

據統計,2010年我國旅游客源的輸出總量在世界排名第四,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吸引游客最多的國家。

旅游業的飛速發展,需要大量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可是縱觀我國旅游人力資源現狀,一方面真正符合時代需要的專業人才極其匱乏,另一方面失業率又居高不下。這就為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高校教學提出了研究課題:如何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

一、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我國的旅游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迅猛,僅2008~2009年,旅游高等院校總量的增長速度就達到了145.02%,但是由于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向社會輸出的學生不能與市場接軌,造成旅游專業就業率低的現狀。如近三年來,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流失率竟高達90%。

二、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特點

旅游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需要有較高的素質、寬廣的知識、多種能力復合在一起的人才。所以要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高校首先要了解具備什么素質才能稱之為人才,從而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培養。

根據目前形勢,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四大特征,分別是綜合性、適應性、實用性以及國際性,他們要懂經濟、善溝通、會管理、強應用,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三、高校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體系構建

(一)樹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觀

教育理念對高校旅游管理教育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

目前世界上職教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是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來確定能力目標。通過學校聘請行業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專家組成專業委員會,按照崗位群的需要,層層分解,確定從事行業所應具備的能力,明確培養目標。然后,再由學校組織相關教學人員,以這些能力為目標,設置課程、組織教學內容,最后考核是否達到這些能力要求。

就我國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而言,也可以樹立“能力本位”教育的人才培養觀,請一些旅游業權威人士評估當前旅游市場所需管理人才的群體特征,給出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方向,然后打照一流的旅游師資團隊,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人才培養規劃。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我國旅游教育事業雖然現在發展迅速,但是起步較晚,專業師資隊伍相對薄弱,所以要達到教育目標,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目前在我國高校旅游教育中有“三師型”教師隊伍的提法,即建設一支集教學名師、實踐能師、育人高師于一身的教師隊伍,反映出高校對旅游教育師資水平的要求。

那么如何構建“三師型”教師隊伍?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①聘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安排學科前沿理論研究以及經濟形勢分析等方面的講座,滿足學生不同需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②聘請行內專業人士參與教育活動,他們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③積極鼓勵本校專業教師深造或外出學習,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提高學識水平與素養。

(三)設置多元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設置不能單一,須適應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

(1)要保證基礎性課程設置比例。教育專家項家祥指出:“在進行學科專業調整時,需要加快設置社會急迫需要的前沿的、新興的專業,但也不能‘一陣風’把基礎、傳統學科全部拋開。” 只有讓學生掌握雄厚的基礎科學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深入學習其他技能,所以要保證基礎性課程設置比例。

(2)要增加實踐課程設置比例。旅游市場需要的是實踐型人才,所以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實踐課的教學。

(3)加大選修課設置比例。要成為新時代的旅游管理復合型人才,不能只知道本專業的知識,還要了解相關學科的信息。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大選修課設置的比例,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自主選擇各門課程,從而優化整體的知識結構。

(4)增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了讓學生走向社會后能盡快適應激烈的競 爭環境,高校必須增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可以包括就業指導課程、創業教育課程、職業生涯輔導和職業咨詢等。

(四)教學方法要創新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不能滿足于課堂講授法,要根據課程設置的不同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模擬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或將多種方法綜合起來運用,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理論知識,鍛煉基本技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協調溝通、團隊合作等精神。因為旅游專業有涉外的特性,所以還要有雙語教學,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適應更高層面的市場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培養途徑要多樣化

1.讓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

高校要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多創建一些鍛煉自己的機會,例如旅游專業的技能大賽,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情景模擬表演等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還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

2.讓學生參與旅游專業實習

實習途徑可以分為校內實訓室模擬和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實訓中心可以設置成多功能導游廳、餐飲技能訓練室、旅游管理仿真訓練室、客房技能訓練室和禮儀訓練室等。校內實訓室模擬主要是結合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實訓項目包括;導游技能、旅游禮儀、客房技能、旅游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和餐飲技能訓練等。

高校可與當地的旅游景區、旅行社、飯店共建“旅游教學實踐基地”,即校外的實習基地,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際工作或管理,在工作實踐中檢驗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各種技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加以改進。同時,通過實習,也使學生感受到自我定位與社會對旅游專業人才需求定位的偏差,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須要建立起培養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體系,包括樹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觀,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進行多元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和采用多樣化的培養途徑。只有建立了這個體系,教師明晰了教學的主體方向,學生了解了自己的發展目標,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旅游管理論文:論旅游管理教學體系創新

一、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表現

(一)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雖然實踐教學得到了絕大多數高校的認可,但一些院校管理者和教師還以一種對待傳統學科的目光認為,在旅游管理這門學科中,本科教育與實踐教學具有涇渭分明的區別,即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應該培養管理型和研究性人才,實踐教學所倡導的應用型人才屬于職業技能培訓的范疇。長期以來,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出現了實踐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實習實訓環節流于形式等突出問題。旅游業屬第三產業,具有服務屬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強調知識的直接有用性,旅游企業對就業人員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多的是具備實踐的能力和經驗。近年來,一些高校迫于學生就業的壓力,加大了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投入力度,從建立模擬實驗室、擴大實習基地規模、到產學研結合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總體來說,一般院校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兩部分內容,四種實習方式:野外見習(旅游認知學習)、旅游企業(旅行社、酒店)實習、校內實驗教學和模擬實踐教學。輱訛輥但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多以學生操作實訓和技能應用為主要培養方式,只注重動手能力的提高,一味迎合市場的初級需求。旅游管理本科實踐教學功利性較強,學生處于被動式教育的狀態,創新意識和主動實踐能力不夠,學生缺乏對旅游行業工作性質深刻的理解。(二)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表現1.學生處于被動狀態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財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力度逐漸加大,資金已不再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最大瓶頸。從國家部委到學校,正在努力改善各專業建設的軟硬件建設,學生實踐環節便是其中之一。縱觀我國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從來沒有真正缺少過實踐環節。但若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相比,明顯感覺到我們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不足。李培根認為,“被動實踐”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輲訛輥被動實踐就是指實踐的對象、方法、程序等關鍵要素都是由教師制定,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框架中,沿著既有的路線去完成任務。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影響學生獨立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2.實踐方式單一很多高校錯誤的認為畢業實習就等于實踐教學,從而遠離了實踐教學的初衷。實踐教學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教學活動,一般是指教學活動中的實驗、實習、設計、實踐等,輳訛輥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而畢業實習是獨立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初步嘗試,是學生對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化、綜合化運用、總結和深化的過程,通過實習,檢驗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掌握情況。目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主要以課程見習和畢業實習為主。課程實習由于時間較短、校企缺乏互動,效果不是很明顯。畢業實習主要是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在一個初級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幾個月,缺少對其他部門、其他崗位的了解,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也因針對較高層次的管理活動而在實習中無用武之地,實習效果大打折扣。更何況現在旅游管理專業的不少實習活動就是到飯店或旅行社“出苦力”,單方面的強制性實習降低了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認可度。單一的實踐方式使得實踐的內容與理論教學對應性不強,學生不能及時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3.缺少探究性內容探究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學習,涉及到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知識“再次發現”的探究式學習觀的實質是一種科學精神。輴訛輥旅游管理專業強調實踐操作性,但這種思想也容易導致實踐內容僅停留在操作技能層面,實踐教學內容以認知性為主,過于實用。從現在的實踐教學安排情況來看,無論是課程見習還是畢業實習,都是淺嘗輒止,實踐內容以基本認知和操作技能為主,缺乏深入的調研和交流。這種實習模式造成了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在新問題面前不能自如應付。

二、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樹立創新教育理念每個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輵訛輥但是把學生潛在的創新力轉化為現實的創新力,必須要有一個激發潛能、形成創新力的環境和氛圍。因此,專業教育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理念轉變為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現代教育觀。以創新教育理念為指導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必然強調專業學習及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互為手段和目的,這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行業發展的認識,提高他們將專業理論應用于行業實踐的能力,從而從根本上增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二)啟發學生主動實踐實際上,對于大學生而言,主動實踐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輶訛輥馬克思哲學觀認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即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 ,自覺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反作用于客觀世界。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在理論教學中強調服務性,針對地方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對策;其次,吸收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教改項目,組織學生開展考察學習、旅游扶貧和旅游策劃等活動,甚至可以大力提倡以學生作為科研項目的主要提出和研究力量,而教師則退居二線僅僅作為參考、指導力量;再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直覺思維,打破思維的標準化、固定化束縛;最后,要培養學生的主動協同能力,由于旅游業的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項目研究與設計不可能由一個人或靠一種學科背景去完成,這需要從事旅游行業的人才能夠具備主動與他人協同的能力。(三)優化創新實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創新是創新實踐教育的核心。現行的以知識傳授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限制、壓抑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毋庸置疑,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未來的實踐,解決未來的問題,著重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輷訛輥這就要求旅游管理本科專業要以旅游業的前沿動態和創新人才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第一,在實踐學時的分配上,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加強實踐教學力度。第二,以能力培養為中心,構建“理論+實踐+實訓+創新設計”模式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第三,開辟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將專業競賽、職業資格證書、科研成果納入實踐教學學分管理體系,雙渠道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第四,根據學生發展特點和課程性質,有序安排實踐教學:一、二年級以認知性內容為主,通過課程見習,讓學生掌握旅游實踐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并了解旅游業發展整體環境;三年級以探究性知識為主,通過案例教學、實地調研、社會實踐、情景教學、實訓教學等形式,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四年級以強化能力為主,包括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市場分析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等,為學生走上社會后從事各類型、各層次工作提供支撐。(四)培養師資隊伍的創新意識在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顯然也是十分關鍵,這在很大影響著專業實踐教學效果。目前,國內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教師大都是科班出身,但基本都是從院校畢業直接進入工作崗位的,沒有在實際部門工作的經歷,理論知識豐富,但創新意識不足,實踐指導缺乏針對性與前瞻性。基于學生實踐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必須加強對師資隊伍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須具有較深和較廣的學科知識,能夠關注和研究學科與行業的前沿問題;其次,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與工作環境,促成創新型人才特別是頂尖領軍人才的不斷涌現和成長,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創新能力建設的核心;最后,學校可以外聘一些行業專家一起組成教學研究組來共同擔任教學任務,實現對學生教育的“雙導師制”,從而使學生掌握本學科和行業發展的前沿與最新動態。(五)建設一批戰略性合作基地建設—批戰略性合作基地,即創新學習的實踐基地。為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學校不但應該建立專業實驗室或實習基地,讓學生按教學計劃定期到實驗室或實習基地進行專業性或綜合性的實踐學習,還應該通過協作關系,與有關企業或地方政府共同建立比較穩定的實習基地和校企合作關系。戰略合作基地建設是一個雙贏舉措,學校可憑借人才高地優勢為企業或地方政府提供旅游管理、規劃開發、旅游營銷、員工培訓等方面的智力支持,也可為師生創造一個創新、創業的良好平臺,并可聘請企業或政府優秀管理者擔任學生實踐導師,從而實現旅游業界精英和學校專家學者對學生的強強聯合培養。(六)強化校內實踐教學平臺本科生絕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是在校內,僅僅利用校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還遠遠不夠。根據旅游實踐教學的需要,應該設立校內各種現代化的專業實訓室,加強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在有條件的學校,可自己開辦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業,提高與市場接軌力度,在校內就可以實現理論學習與頂崗實習的有效結合。這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平臺,也能夠提供一個創新創業的穩定平臺。另外,加大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資助力度。圍繞旅游業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在校內外導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自主選題、調研和設計,從而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創新,發揚學以致用、勇于創新的學習精神。

旅游管理論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初探

我國的高職教育經過近20年的艱難探索,現正步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新階段。截止2005年全國高職院校1091所,高職院校占高等學校總數的60.9%,高職院校在校生660萬,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3.8%。可以這么說,高職教育成了支撐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之,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之一。社會對于旅游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對旅游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使得我國旅游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改革壓力。為適應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培養一大批基礎理論扎實,知識面廣,素質高,應變、創新能力強,德才兼備,高質量的適用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因此,積極開展旅游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旅游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也成為我國旅游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1 我國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現狀

1.1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較為陳舊

首先教學內容與旅游管理的實際需要差距較大。隨著世界旅游業的發展,作為未來旅游管理人才的本專業學生需要擁有先進的旅游管理知識和掌握處理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但有的院系教學內容脫離旅游業實際,學生畢業后用所學知識無法解決旅游管理實際存在的問題,教學的結果難以做到學以致用。

其次在教學方法上,現在仍有一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旅游課程的教學時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老師在上面口若懸河的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仍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整個教學過程沒有互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力都未能得到重視與發揮。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愿改進,由于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很容易疲倦,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較差。因為教師在教學時只是滔滔不絕的講述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訓練,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同時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缺乏,由于資金短缺,院系無法為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條件。

1.2 理論課程與實訓環節嚴重脫節

許多的高職院校在旅游管理這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上片面的要求科目全而多,但是并沒有考慮到這個專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從某個角度而言,旅游管理專業確實像是一個多個專業的組合體,沒有自己一定的特征和重點。此外,在課時的分配上存在問題,理論課程與實訓環節脫節現象嚴重。許多院校在教學實際操作中往往是理論教學。實踐統一被安排在最后的畢業實習中。這種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使得學生在學校學習時感到理論內容空洞乏味從而缺乏學習積極性,出現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專業課上心不在焉的狀況。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又出現了因為沒有系統的訓練而不能就任其任職的崗位,需要單位重新培訓的現狀。再加之,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是應屆畢業生,盡管有高學歷,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教學缺乏吸引力和實際作用。

1.3 教學考核評估方式比較單一

通過理論考試進行評分是目前大多數學校所采用的對學生進行考核評估方式,這樣的評估方式單一,也扼殺了學生的動手積極性,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評估單靠考試是無法判斷的,只能把學生培養成死讀課本的書呆子。

2 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2.1 安排適用和實用的教學內容

為滿足不斷發展的旅游業需求,使教學內容能符合我國旅游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此要求任課教師要密切關注旅游業發展態勢,通過各種媒介獲得最前沿的大量的相關專業信息,及時更新知識,將有效的和有用的知識信息不斷得貫穿于教學當中,不斷革新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自己專業和學科的最新的發展動態有一個及時的了解,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通過使用各種學習工具來獲得相關的專業信息。對于反映新時代、新特點、新觀念、新方法的內容,要及時補充、更新。例如,目前湖北省“十二五”規劃對于湖北旅游業的展望以及目前湖北省的五A級旅游區有哪幾個等等。

旅游管理論文:研究紅色旅游管理問題及其對策

摘 要: 在我國紅色旅游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認為,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當所致。文章分析了我國紅色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旨在促進我國紅色旅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管理體制 資金管理 質量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2004年~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在其精神指導下,我國紅色旅游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紅色旅游產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認為,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為主導),其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當而致。研究紅色旅游管理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對我國紅色旅游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紅色旅游管理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合理

我國紅色旅游景點都由文化部門與旅游部門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職責的不同往往產生沖突。旅游部門有開發景點的積極性,卻要受到文化部門的限制。而文化部門為事業單位,缺乏發展紅色旅游的內動力,即便有開發的想法,但經驗和能力又有限。同時,文化部門出于對文物資源保護的考慮,也不愿放手讓旅游部門來開發。這種管理體制造成了部門間的利益沖突,使其難以形成合力,對我國紅色旅游發展極為不利。

2.資金管理乏力

我國紅色旅游資金大多數是由政府撥款扶持的,商業投資較少。盡管政府設立了紅色旅游專項基金,一些景點也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撥款,但由于資金管理不力,一些景點的改擴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資金數量、使用方式和資金到位時間等方面的限制而擱淺。由此導致紅色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開發利用不足、建設檔次低、陳列館陳舊甚至破爛等一系列問題。資金管理乏力成為制約我國紅色旅游發展的瓶頸,使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3.質量管理老套

紅色旅游質量管理主要指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方式。我國多數紅色旅游景點目前仍以傳統的參觀、觀光等游覽方式為主,缺乏參與性項目。此外,景點強調教化功能,開發的內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導游詞的設置都只基于讓游客了解歷史。然而,紅色旅游作為一項旅游活動,亦是以休閑為目的的。紅色旅游質量管理的這些方式不能為旅游地招來更多游客,更不能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4.人力資源管理不到位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我國紅色旅游從業人數不斷增加,但整體素質偏低。雖有調查顯示這種現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不愿從事旅游行業而致,但是人力資源管理不到位,對在業人員培訓意識不強,對人員招聘重視程度不夠也是造成紅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紅色旅游管理問題的對策

1.理順管理體制

針對紅色旅游多頭管理的現象,要盡快理順管理體制。可借鑒其他景點的成功經驗,如四川華鎣山“國家擁有資源、民間投入資本、委托專家管理”模式,它實現了所有權、開發權和管理權的分離,并使國家利益的長期效益、企業開發項目的經濟收效和專家管理的品牌效益達到了和諧統一。另外,景點所在省市要建立統一的紅色旅游景區管理機構,對紅色旅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以使紅色旅游真正成為驅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助跑器和動力源。

2.強化資金管理手段

資金管理手段有效與否是紅色旅游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各景點除積極爭取國家、政府的各種資金外,還要樹立市場意識,廣泛吸納社會投資(包括投資商、當地居民、社會團體等)參與景區建設,包括采取招商引資、股份制開發等方式,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另外,要成立專門的紅色旅游資金監督與調查委員會,以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同時,為了確保專款專用,要把資金的利用情況適時公布,以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

3.創新質量管理方式

在紅色旅游質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貼近生活、貼近老百姓的現實需要,要體現時代感,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完善旅游產品結構,增強旅游產品的綜合吸引力。在具體操作時要充分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做到深度開發與創新開發相結合,以提升紅色旅游產品的品位。同時,紅色旅游景點應與其他景區和其他旅游形式結合起來進行開發,以拓展紅色旅游的市場空間。為了改變教化式的講解方式,可設計開發吸引游客參與的互動節目,以豐富游客的身心體驗,避免枯燥與單調。4.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對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增強景區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市旅游局要組織專家編寫相關教材,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專項培訓。要定時組織人員到旅游發達地區學習,吸收外地的先進管理經驗。同時,實行導游人員競聘上崗,讓游客選擇自己喜愛的講解員,進而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另外,應從高校相關專業中吸收優秀的畢業生,在全國甚至是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優秀旅游營銷人才和旅游高層管理人才。

三、結論

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其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當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國紅色旅游管理中的四個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歸納如表。

旅游管理論文:試論緩解旅游管理特色專業實踐教學危機途徑的初探

根據特色專業的建設特點,依據旅游行業對專業人才需求和崗位核心能力要求,針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的思路。通過構建新的實踐課程三大教學體系,即完整的旅游管理實訓體系、保真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校外頂崗實習。這些措施對于培養高質量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特色專業建設以教育部2001年第一批特色專業建設點為標志,目前已有四批特色專業在各高等院校進行建設中。各省(市、自治區)也相繼啟動本省的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關于特色專業的認識是:特色專業是指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的專業,指學校根據自身的優勢條件,根據長期辦學實踐積淀形成,具有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的、穩定的、具有鮮明特點,并為社會所承認的專業風格。實踐教學是旅游管理專業的重要環節,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部分,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危機四伏,本文提出了解決危機的方案。

一、調整實踐教學計劃

1.認識實習的重要性。專業基礎課是學生接觸專業的起點,描述性、操作性的內容較多,單純的知識傳授不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應根據課程教學實際,采用參觀、現場教學、觀看錄像、專業講座等手段,使學生對今后的工作產生感性認識。組織學生到著名旅游景點和大酒店等星級賓館考察,使學生全面了解旅游業的行業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聯程度,以提高學生對專業課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

2.實驗實訓實習。實驗教學由專業基礎課實驗、專業必修課實驗等教學環節組成,一般在校內模擬實驗室進行,教學目標主要是對基本知識和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強化獨立實驗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如掌握銷售客房、聯絡和協調對客服務、熟悉各類飯店服務; 進行模擬導游技能訓練、了解導游技巧; 學習、掌握飯店管理、旅游規劃設計等軟件的使用,并具備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規劃的能力。

3.業務實習。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應按學生的目標取向設兩個板塊:飯店實習、旅游景區(點)實習,由學校統一組織,旅游企業安排學生在不同部門不同崗位輪換,通過六個月的業務實習,使學生能加強對旅游企業的體驗,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旅游行業、企業的實踐,通過對實習中的做與思考,達到理論—實踐—理論的互動與循環,提高理論水平,加強實際工做的能力,從而有利于明確學生的就業方向。

二、健全實習基地

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一是在現有酒店管理模擬實驗室、旅游規劃與景觀設計實驗室的基礎上,按行業標準完善設施設備; 二是將實驗室的功能趨向多樣化,以滿足未來多種實習的需求,使學生能在同一個實習場地進行多種技能培訓; 三是支持院校自辦的相關產業成為標準化實習基地,如建立自己的酒店、旅行社、培訓中心等設施。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師苑”旅行社,下設計調操作部、營銷外聯部、團組接待部、綜合業務部,為本專業學生提供具有真實工作任務過程的生產性實訓;與其他旅行社合作開發“雙休日及黃金周省內4A級旅游景區景點兩日游”實訓項目。與企業建設師苑酒店,為學生日常性的實習鍛煉提供機會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學校不但應該建立校內實習基地,讓學生按教學計劃定期到實驗室或實習基地進行專業性或綜合性的實踐學習,還應通過各種渠道督促校外實習基地使其進一步穩定、拓展和開放。

三、提高實踐教學師資素質

目前,最簡便地解決師資素質的方法是“請進來,走出去”。一是邀請旅游行業管理和企業管理人才擔任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利用他們豐富的行業經驗指導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二是要鼓勵教師利用假期去旅游企業或行業管理部門掛職鍛煉,參加旅游行業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選派教師去國內外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點)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及操作規程和服務標準,為教師創造社會調查和科學研究的機會,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三是選用善于捕捉學生心理的專業教師進行實習指導,指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和理解與企業的關系,然后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引導學生認識該專業的性質和前途,以此擺正心態去進行實習工作。

四、建立綜合考核體系

1.改革考核項目。按照實踐教學計劃,合理分配各層次、各種類實習學分比例,將課程實踐、案例討論,集中性與經常性實習、參與項目等學校規定范圍的實習列入考核體系。學年

論文應要求至少有一篇實踐性論文,畢業論文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有現實意義的選題。 2.改革考核方法。對旅游專業不宜按傳統學科的標準、方法要求,如規定必須閉卷考試,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2∶8 比例、建立題庫并抽題考試等。應認真總結開卷考試、小組作業、課堂討論、面試等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研究能夠反映學生素質與能力的考核方法與考核指標。

3.設計實習考核表。根據實習的特殊性,考核項目確定分為:考勤、實習報告、實習單位鑒定、技能考核、指導教師意見和實習日記。每個項目均以百分制記分,根據項目的重要程度科學地確定其權數。實習表現的考核不再用評語而是改為分項打分,最后綜合得分便得到實習成績。

五、構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1.加大本科和專科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國內外風景旅游區、酒店、旅行社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在學院人才培養總體框架下,實施新的5+3人才培養模式,即5學期進行基本能力培養,1學期進行生產性實訓,1學期進行頂崗實習,1學期根據個人特長上崗實習。使職業能力不斷提升,最終實現學生能力與用人單位崗位要求零距離對接。

2.旅游管理實踐教學模式的體系確立。實踐模式的體系分為三個部分:(1)主干專業課程的實訓。在景區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選擇“旅游景區規劃與設計”、“旅游景區服務與管理”、“旅游規劃”、“旅游環境”等四門課,在酒店管理方向選擇“前廳與客房管理”、“餐飲管理與服務”、“酒店服務藝術與技能”、“酒水與酒吧管理”、“旅游電子商務”、“旅游接待禮儀”、“旅游英語會話模擬”等六門課程為實踐進教學主體內容。分別在多媒體實驗室、酒店管理實訓實驗室、旅游規劃設計實驗室,44個實訓項目共計136個學時。這十門課程除了實踐教學大綱外,配套的實訓項目,從內容到方法都有具體的量化要求。(2)見習。酒店見習到西安、咸陽三星級以上的旅游接待酒店,分別在前廳、客房部、餐飲部進行觀摩,景區見習在四川的都江堰、樂山、峨眉山以及本地的兵馬俑、太白山景區頂崗見習。以了解該景區旅游資源特征、生態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景區各部門的運作情況,使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起來同時組織學生在景區進行旅游資源的野外調查,參與景區的旅游商品與線路設計的開發調查與策劃。

3.實習。景區頂崗實習,主要安排在4A級以上的風景區,分別在游客接待中心、導游中心、營銷部、工程部、策劃部進行實習,主要參與景區的實際工作,通過實習,熟悉景區經營及管理,各方面的知識得到檢驗。酒店方向頂崗實習,由學院集體安排到北京、杭州等城市四星級以上的酒店頂崗實習六個月。將學生分別安排在前廳,客房部,餐飲部,康樂部,營銷公關部,人力資源部,了解并掌握這些部門的職能,服務標準與規范。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全面接觸酒店服務與管理的實踐教學過程。六個月的實習期間,由學院派出教師配合酒店管理部門對學生的實習作全程管理,實行嚴格的考核。

旅游管理論文:分析旅游管理的變革方式

一、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我國有關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一些有關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缺乏后續的法律法規,旅游管理法律法規具有暫時性。后續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及時的跟上,造成了約束力減小。旅游行業發展的步伐較快,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沒有跟上其發展的步伐,法律法規中涉及的側重點不一樣,對游客以及一些管理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二)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缺乏有效的宏觀管理我國的旅游管理缺乏宏觀調控的權利與手段。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一些部門創辦了一系列的服務企業,然而這些企業的產權等都歸屬于不同的投資部門,這樣各自為政,彼此跌價競爭,導致了旅游行業內部的混亂,失去平衡與控制。(三)我國旅游產業結構失衡旅游商品能夠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旅游商品具有很大的利潤,但是在生產銷售上并不協調,產品品種不新穎,老化單調。旅游交通更是一個難題,會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

二、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完善措施

(一)健全旅游管理體制的法規體系完善我國旅游管理體制的法律法規,有關法律法規要緊跟旅游業的發展步伐,不能出現法律漏洞,增強約束力,對于比較薄弱的環節,增加合理的、科學的法規法律,做到平衡處理,不偏不倚,只有有效合理的法律法規,才能保護人們以及管理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考慮相關者利益在旅游管理活動中,要考慮到管理者以及游客還有當地人們的一些利益。根據筆者的了解發現,旅游業的開發與發展會給居民的利益帶來損害,打擾人們的生活,給當地的居民帶來的巨大的貧富差距。所以,在對旅游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的同時,必須要將相關者的利益考慮進去。(三)加強旅游管理的監督力度要完善我國旅游管理體制,一定要建立起一個健全的監督體系,對管理者以及高層管理者進行監督。這個監督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旅游業所經營的項目進行監督,一些地方的政府不能干擾旅游業的發展與經營,管理者要定期上報旅游業的經營規劃。另一方面是對管理層進行監督,國家旅游業的有關部門應當定期對管理者進行監督管理,不能濫用職權,對旅游業的發展造成影響,危害社會的秩序以及造成環境污染等。(四)加強旅游管理行業的體制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就是行業管理。我們所要制定的旅游管理行業的體制要適應改革開放的深化與發展,要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老套的守舊的旅游管理體制應該被淘汰,不僅不適應改革開放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只有將守舊的管理體制改變為行業管理體制,才能適應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需要。所謂的行業管理是要對企業進行分類的,依據的是企業產品的不同特點以及勞務的不同特征,然后通過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歸納管理。這樣,無論是歸屬于哪個部門的旅游企業,如果從行業的角度出發,都應該統歸于旅游局管理。這樣一來,旅游管理行業的改革需要改革主管部門的職能。要從三個方面實現轉變,第一個方面就是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第二個方面就是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最后就是從部門管理向行業管理轉變。

三、結語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型的行業,是第三產業的支柱,也是國家經濟發展與來源的重要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管理體制也面臨著重要的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制約著旅游管理體制的完善與建立。面對這些制約我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我們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采取有力的措施與對策,使得我國旅游管理體制的改革更徹底、更完善。能夠讓我國的旅游事業更快速健康的向前發展,從而加強我國的國民經濟。

旅游管理論文:談旅游管理專業的“能力培養”

一、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領域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領域是:旅行社經營管理、導游、旅游景區規劃及旅游產品設計、旅游市場營銷、酒店管理等。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是以培養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為根本任務,以市場要求為導向,行業需求為目標,重視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合理構建起一套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培養體系。

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知識結構:(1)必備的政治、外語、體育、計算機等基礎知識:(2)導游基本知識;(3)旅行社運行與管理的理論知識;(4)旅游線路設計和景區規劃與開發的專業知識;(5)旅游策劃等專業知識;(6)旅游市場營銷基本知識;(7)酒店服務與管理知識。

2、人才素質:(1)思想政治素質: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2)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無傳染病,能勝任旅游企業服務和管理的一線工作;(3)文化素質: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語言和表達能力:(4)職業素質:具有基本的英語應用和計算機應用素質.較強的專業技能。

3、專業能力素質:(1)具有旅游服務與管理的基本技能;(2)具有很好的旅游線路設計與銷售能力;(3)具有旅游景點規劃與開發能力;(4)具有酒店服務與管理能力;(5)具有熟練使用計算機辦公軟件的能力;(6)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4、創新能力素質:(1)理論創新;(2)課程設計創新能力;(3)實踐工作中的能力創新;(4)自我管理能力創新。

5、心理素質(1)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的能力;(2)自我意識、能力;(3)學習心理;(4)人際交往心理;(5)戀愛心理;(6)挫折心理;(7)擇業心理。

6、學習能力:(1)自學能力;(2)課堂學習能力;(3)課外學習能力;(4)實結能力。

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關鍵能力

專業關鍵能力是專業培養的核心,培養關鍵能力是為了適應三方面的變化:

1、適應工作組織的變化:掌握適用于不同工作場所的可轉變技能,具有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有主人翁敬業精神。

2、適應職業結構變化:知識經濟的發展,使技術工人的比重不斷上升,要求他們既懂操作又通曉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既能動手也能動腦。

3、適應并預見市場需要變化:培養富有事業心、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應變力強的新型勞動者。

四、旅游管理專業能力培養方式

本專業在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圍繞以上專業關鍵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中心,從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三方面出發,改革傳統的教學體系,建立素質教育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體內容包括:

1.在進行理論教學和時間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加強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尤其是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學生除了 學校開設的公共課外.專業教師在專業教學課堂上始終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形式多樣化,內容具有代表性,讓具有豐富旅游企業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作指導,教師以自己的親身感受. 以師兄師姐的身份通過交流來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2.實踐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加強課外興趣小組和第二課堂活動工作,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塑造學生其他興趣與特長。

3.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職業素質的形成是根據專業設計的素質結構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下二三個方面實現的:第一,通過一系列的情景模擬等實踐教學,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加強動手能力。此外,通過組織學生在入學第一學期就參加全國導游資格證職業技能考試,使學生畢業后即可直接進入企業工作,達到即時上崗免試用。第二,邀請企業管理人員,通過各種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了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需求與要求,樹立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方向,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對職業概念有一個正確認識。第三.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社會兼職。通過進入社會實踐,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旅游管理專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崗位需要為方向的原則。根據課程不同的特點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一是理論教學 改變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實踐教學:新生入學后安排一周的旅游企業認識實訓(文秘站:)。實訓內容是對旅游企業進行現場參觀和調查分析,使學生知道本專業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知識、學習什么內容、學業結束后能勝任什么工作等等,使學生進校后有目的的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結論:現代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現代社會是需要人才的社會,而人才的培養最基本的是要在院校內完成的。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需要,在學院的有序管理下,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學生通過自身能力的不段加強、鍛煉、培養,正是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因而,在今天的相關旅游工作部門中。才能成為了競相爭奪的人才。

旅游管理論文:旅游管理教學體系創新

一、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表現

(一)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雖然實踐教學得到了絕大多數高校的認可,但一些院校管理者和教師還以一種對待傳統學科的目光認為,在旅游管理這門學科中,本科教育與實踐教學具有涇渭分明的區別,即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應該培養管理型和研究性人才,實踐教學所倡導的應用型人才屬于職業技能培訓的范疇。長期以來,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出現了實踐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實習實訓環節流于形式等突出問題。旅游業屬第三產業,具有服務屬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強調知識的直接有用性,旅游企業對就業人員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多的是具備實踐的能力和經驗。近年來,一些高校迫于學生就業的壓力,加大了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投入力度,從建立模擬實驗室、擴大實習基地規模、到產學研結合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總體來說,一般院校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兩部分內容,四種實習方式:野外見習(旅游認知學習)、旅游企業(旅行社、酒店)實習、校內實驗教學和模擬實踐教學。輱訛輥但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多以學生操作實訓和技能應用為主要培養方式,只注重動手能力的提高,一味迎合市場的初級需求。旅游管理本科實踐教學功利性較強,學生處于被動式教育的狀態,創新意識和主動實踐能力不夠,學生缺乏對旅游行業工作性質深刻的理解。(二)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表現1.學生處于被動狀態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財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力度逐漸加大,資金已不再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最大瓶頸。從國家部委到學校,正在努力改善各專業建設的軟硬件建設,學生實踐環節便是其中之一。縱觀我國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從來沒有真正缺少過實踐環節。但若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相比,明顯感覺到我們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不足。李培根認為,“被動實踐”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輲訛輥被動實踐就是指實踐的對象、方法、程序等關鍵要素都是由教師制定,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框架中,沿著既有的路線去完成任務。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影響學生獨立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2.實踐方式單一很多高校錯誤的認為畢業實習就等于實踐教學,從而遠離了實踐教學的初衷。實踐教學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教學活動,一般是指教學活動中的實驗、實習、設計、實踐等,輳訛輥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而畢業實習是獨立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初步嘗試,是學生對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化、綜合化運用、總結和深化的過程,通過實習,檢驗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掌握情況。目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主要以課程見習和畢業實習為主。課程實習由于時間較短、校企缺乏互動,效果不是很明顯。畢業實習主要是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在一個初級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幾個月,缺少對其他部門、其他崗位的了解,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也因針對較高層次的管理活動而在實習中無用武之地,實習效果大打折扣。更何況現在旅游管理專業的不少實習活動就是到飯店或旅行社“出苦力”,單方面的強制性實習降低了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認可度。單一的實踐方式使得實踐的內容與理論教學對應性不強,學生不能及時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3.缺少探究性內容探究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學習,涉及到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知識“再次發現”的探究式學習觀的實質是一種科學精神。輴訛輥旅游管理專業強調實踐操作性,但這種思想也容易導致實踐內容僅停留在操作技能層面,實踐教學內容以認知性為主,過于實用。從現在的實踐教學安排情況來看,無論是課程見習還是畢業實習,都是淺嘗輒止,實踐內容以基本認知和操作技能為主,缺乏深入的調研和交流。這種實習模式造成了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在新問題面前不能自如應付。

二、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樹立創新教育理念每個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輵訛輥但是把學生潛在的創新力轉化為現實的創新力,必須要有一個激發潛能、形成創新力的環境和氛圍。因此,專業教育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理念轉變為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現代教育觀。以創新教育理念為指導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必然強調專業學習及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互為手段和目的,這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行業發展的認識,提高他們將專業理論應用于行業實踐的能力,從而從根本上增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二)啟發學生主動實踐實際上,對于大學生而言,主動實踐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輶訛輥馬克思哲學觀認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即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 ,自覺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反作用于客觀世界。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在理論教學中強調服務性,針對地方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對策;其次,吸收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教改項目,組織學生開展考察學習、旅游扶貧和旅游策劃等活動,甚至可以大力提倡以學生作為科研項目的主要提出和研究力量,而教師則退居二線僅僅作為參考、指導力量;再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直覺思維,打破思維的標準化、固定化束縛;最后,要培養學生的主動協同能力,由于旅游業的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項目研究與設計不可能由一個人或靠一種學科背景去完成,這需要從事旅游行業的人才能夠具備主動與他人協同的能力。(三)優化創新實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創新是創新實踐教育的核心。現行的以知識傳授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限制、壓抑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毋庸置疑,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未來的實踐,解決未來的問題,著重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輷訛輥這就要求旅游管理本科專業要以旅游業的前沿動態和創新人才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第一,在實踐學時的分配上,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加強實踐教學力度。第二,以能力培養為中心,構建“理論+實踐+實訓+創新設計”模式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第三,開辟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將專業競賽、職業資格證書、科研成果納入實踐教學學分管理體系,雙渠道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第四,根據學生發展特點和課程性質,有序安排實踐教學:一、二年級以認知性內容為主,通過課程見習,讓學生掌握旅游實踐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并了解旅游業發展整體環境;三年級以探究性知識為主,通過案例教學、實地調研、社會實踐、情景教學、實訓教學等形式,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四年級以強化能力為主,包括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市場分析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等,為學生走上社會后從事各類型、各層次工作提供支撐。(四)培養師資隊伍的創新意識在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顯然也是十分關鍵,這在很大影響著專業實踐教學效果。目前,國內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教師大都是科班出身,但基本都是從院校畢業直接進入工作崗位的,沒有在實際部門工作的經歷,理論知識豐富,但創新意識不足,實踐指導缺乏針對性與前瞻性。基于學生實踐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必須加強對師資隊伍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須具有較深和較廣的學科知識,能夠關注和研究學科與行業的前沿問題;其次,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與工作環境,促成創新型人才特別是頂尖領軍人才的不斷涌現和成長,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創新能力建設的核心;最后,學校可以外聘一些行業專家一起組成教學研究組來共同擔任教學任務,實現對學生教育的“雙導師制”,從而使學生掌握本學科和行業發展的前沿與最新動態。(五)建設一批戰略性合作基地建設—批戰略性合作基地,即創新學習的實踐基地。為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學校不但應該建立專業實驗室或實習基地,讓學生按教學計劃定期到實驗室或實習基地進行專業性或綜合性的實踐學習,還應該通過協作關系,與有關企業或地方政府共同建立比較穩定的實習基地和校企合作關系。戰略合作基地建設是一個雙贏舉措,學校可憑借人才高地優勢為企業或地方政府提供旅游管理、規劃開發、旅游營銷、員工培訓等方面的智力支持,也可為師生創造一個創新、創業的良好平臺,并可聘請企業或政府優秀管理者擔任學生實踐導師,從而實現旅游業界精英和學校專家學者對學生的強強聯合培養。(六)強化校內實踐教學平臺本科生絕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是在校內,僅僅利用校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還遠遠不夠。根據旅游實踐教學的需要,應該設立校內各種現代化的專業實訓室,加強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在有條件的學校,可自己開辦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業,提高與市場接軌力度,在校內就可以實現理論學習與頂崗實習的有效結合。這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平臺,也能夠提供一個創新創業的穩定平臺。另外,加大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資助力度。圍繞旅游業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在校內外導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自主選題、調研和設計,從而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創新,發揚學以致用、勇于創新的學習精神。

旅游管理論文: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論文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 實習教學 質量評價體系

論文摘要:實習教學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構建科學、公正、綜合的實習教學全程性評價指標體系,對激發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實踐技能,及時反饋實習效果,規范實習成績,實現實習教學評價的科學化、目標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了旅游管理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將旅游管理專業辦學理念、教學條件、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內化成實習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構建完善的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實習教學質量控制,以切實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

旅游管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人文社會科學,對于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來說,主要以獲得旅游管理相關職業能力為目標,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教育教學體系中必須充分重視實習教學環節。旅游管理的實習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課堂理論教學更具有直觀性、綜合性、實踐性,在強化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隨著近年來我國旅游管理教育界對實習教學的逐步探索和改革,各方對于實習教學的重要地位已取得了共識。但在對實習教學質量評價的問題上,我國傳統的旅游管理教育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重課堂理論教學質量而輕實習教學質量的現象,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對教學實踐環節質量的考核、評價還停留在原來的評價手段和方法上,往往通過作業、實習報告、學生座談會、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分等來評定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通過實習教學環節是否真正訓練或提高了專業水平,對于實習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果究竟如何,缺乏準確的把握。合理、科學的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已成為實習教學體系構建與完善的重要環節,有助于促進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形成良好的質量監控機制.有利于促進旅游管理專業建設與發展,提高旅游管理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一、構建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應用,著眼點并不僅僅在于對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活動進行效果評估,而是旨在建立整個實習教學模式的評估標準體系和評估機制,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建設存在不足的指標,以完善實習教學模式。

(一)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指導思想

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在實習質量方面評價、控制和提高的體系,應關注實習過程和實習效果兩個;以過程控制為關鍵,以此保證實習教學環節過程的有效性,使實習教學質量切實得到改進,提高學生自身和社會用人單位對專業實踐能力的滿意度。建立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指導思想應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要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實習教學環節的實際狀態,并通過對實習教學環節質量的評定,把實習教學環節隱藏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暴露出來。第二,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有全面、學和有效,以不斷提高實習教學環節的質量為最終目標。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全面性是指對實習教學整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評價。實習教學質量是通過多方面、程序性情況來綜合體現的,對實習教學質量進行全面評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評定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涵蓋實習教學的各環節和教與學的各方面,要求全面系統的設計、確定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主要觀測點以及評定標準,指標體系要全面、系統,要體現結果與過程結合。

2.目標性原則。評價的目的不是單純評出名次及優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導和鼓勵所有的實習教學課程向正確的方向和目標發展]。現在旅游企、事業單位用人從看重學歷轉到學歷、素質能力并重,甚至以素質能力為主。因此考核中必需包含對素質的評價,關注專業認知能力的高低,也要關注職業素養的培養。

3.可實施性原則。在設定各項評價指標時,必須要充分考慮指標的可實施性,指標定義要明確,一、二級指標與主要觀測點之間要有內在的邏輯聯系,評審標準應客觀、全面,符合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的總體目標。制訂評價指標體系應既能對實習質量進行度量,又要簡單易行,便于評價過程中操作實施。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具體設計

(一)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主體

旅游管理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主體,因具體實踐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凡屬校內模擬實習教學環節,評價主體主要包括授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學生,對于綜合性的畢業實習活動,還應包括實習教學領導小組和實習單位。提倡評價主體多元化,強調學校、教師、學生和實習單位共同參與并相互交流,充分發揮評價工作的導向、鑒定、改進、調控以及服務等功能。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與標準

通過建立實習教學評價體系和制定評價標準,并進行量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對實習教學與實踐環節的指導水平,也直接促進了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成重點是實習教學評估指標和標準,對于包括課堂實習、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等各種形式在內的實習教學體系,該體系應當包括實習規范、可行的實習教學大綱、實習教學計劃、學生實習指導手冊、對實習教學情況的綜合考察指標、對實習管理的量化考核指標和學生對實習教學收獲的評價等內容,所以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是一個綜合性、總體性的質量評估體系。該體系應具體涵蓋7項一級指標、l9項(畢業綜合實習22項)二級指標和相應的觀測點及評價標準。具體內容如下:

三、旅游管理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 )實習教學質量評估標準應該根據實習教學形式的不同有所區別

關于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依據和標準,只是一個總體性、綜合性的評估標準。由于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既有對應于專業課程的課堂內實習環節,又有綜合性的畢業實習;既有校內實訓,又有校外實踐。所以,在應用本質量評價體系于具體實習環節時,必須及時調整評估的各項指標和主要觀測點,如在評估旅游小組調查實習教學質量時,評估指標的設計就必須考慮小組內每個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具體實踐任務分配的均衡性和合理性。

(二)實習教學質量的評定與結論必須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通過全面性的評價主體和評價指標得出的結果,不論是數據還是信息,不能簡單地加以統計、公布了事,需要做具體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既要看到成效,也要看到不足;既要指出問題,也要分析問題的原因,盡量使實習教學最大可能促進每個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專業素養的發展。對于實習教學質量的評定,除依據評估指標等客觀標準外,還要綜合考慮課程結構、課時設置、實習項目、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簡單地得出結論。

(三)實習教學質量的評價結果一定要有反饋機制

實習教學質量評價不是靜態評價,不僅注重結果,而且更加關注過程。實習教學質量的評價結果一定要有反饋機制,使評價結論由“評定分數等級”轉變為教師診斷和改善實習過程、激勵學生發展和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同時也使學生理解評價結果,從而吸納對自己成長有指導意義的信息,學會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實踐證明,單一的結果性評價不利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認知和教師改進,只有綜合性的實習質量評價能將評價的教育功能滲透在整個實習評價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消除評價誤差,并及時改進提高,真正促進教學相長。

旅游管理論文: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摘要: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應以培養職業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為目標,以校內模擬實驗室為基礎,以學研合作辦學為重點,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高職

所謂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目標、內容、培養方案、培養規格、學制及教學過程等諸要素的組合。因此,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據不同情況對以上諸因素進行優化設計組合,尋求一個較理想的符合實際情況的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人才培養開始從學歷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戰略性轉變,推動著高等職業院校從教育理念、發展戰略、學院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重新審視高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國的目標是要在2020年成為世界旅游強國,旅游行業人才的需求將日益旺盛。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旅游人才的培養,而旅游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旅游教育。旅游業屬第三產業,具有服務屬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強調知識的有用性,旅游企業對就業人員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多的是具備實踐的能力和經驗,因此,旅游管理專業應建立起以培養職業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為目標,以校內模擬實驗室為基礎、產學研合作辦學為重點,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結合的高等職業教育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以“素質、能力、技能”培養為目標,構建“三段遞進式”課程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應以素質、技能、能力的培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基礎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不追求系統性,專業課程教學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強調職業技能培養,將相關理論課程融入實踐課程,并按技能要求形成模塊化組合,逐步構建“素質、能力、技能”三段遞進式課程體系。第一學年開設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第二學年開設的課程目的在于打造學生的專業素質、專業能力及專業技能,第三學年開設的課程重在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通過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及畢業答辯等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通過三年的培養,旅游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從業綜合能力和導游及酒店管理實務技能得以提升。

二、優化實踐教學,充分利用旅游與酒店模擬實驗室和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和實訓基地,著重培養應用性人才

(一)突出專業特點,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是實踐性強,教學環節中應加強實踐教學。雞西大學在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實行“新三學期”的政策。第一個實踐學期主要用于“思政課”社會實踐及專業的認識實習,對所學專業有初步認識,充分領會作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識和需具備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確立明確的目標和努力方向。第二個實踐學期主要用于專業見習與調研;第三個學生實踐學期主要用于專業實踐及崗位實習,實踐學期共計18個月,能夠使本專業的學生提前參加到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去,提前了解并熟悉旅游酒店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更具目的性和實用性。同時,在每學期的授課中,加入實踐內容,使理論與實務并舉,強化實踐教學。

(二)校內全仿真模擬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基礎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除具備基礎理論知識外,還應具備應用能力,特別是實踐酒店服務技能、導游講解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和旅游企業軟件使用能力。實驗室可以為這些能力和技能的培養提供空間和條件,也只有經過實驗室的初步培訓,學生將來才能更好地適應具體崗位。

(三)校內、外實踐基地是培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主要途徑

職業能力培養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動手能力的培養,也包括知識的應用、技能的掌握、經驗的積累、職業意識、習慣態度的養成與職業創新等。同時,旅游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就業上崗后的服務和管理行為大多是相互聯系的群體活動,因此必須十分注意對學生合作能力、公關能力、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校內外實踐基地是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旅游管理專業應充分挖掘資源,創造條件,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利用課余時間參與旅游企業活動、培養職業能力,保證學生能夠有大段的時間在旅游企業頂崗實習,充分地適應旅游企業工作環境,提高職業能力。

三、產學研結合,實施校企合作辦學,實現以旅游企業崗位需求為出發點、以滿足旅游行業需要為目標的教學體系

產學研結合,可以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目標。對學校來說,通過產學研結合,制定了既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又滿足社會、企業人才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推動了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通過合作教育,學生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學生對行業和社會進行零距離接觸,專業意識不斷增強,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師資隊伍建設也得到加強,培養了一批雙師型教師;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教學成本。對企業而言,無須付出前期培訓費用,即可獲得高質量、高素質的一線人員,提高了企業聲譽;降低了用人風險和人工費用,提高了競爭能力和企業效益?鴉緩解了旅游旺季員工緊缺的壓力。旅游管理專

業應堅持以服務行業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主動適應地方蓬勃發展的旅游業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與旅游企業緊密聯系,實行校企合作辦學,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機制。

(一)共建校外實訓基地,為校企合作提供平臺

為此,學校一方面選派學生和教師到旅游企業參加工作實習,了解企業運行動態,更新師生的知識,提高師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從社會廣泛邀請相關專業的教師到學院任教,包括邀請旅游界的專家、企業家到學院舉辦學術講座。實訓基地對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給學生提供真實的鍛煉學習場所,把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就業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學校與合作教育企業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契約合作關系,形成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動力機制。

(二)建立教師專職服務機制

教師專職服務是指安排相應對口方向教師或帶隊老師在實訓基地掛職,參與實習基地工作,承擔實習基地相應課題研究,并負責實訓學生的管理監督和實訓成績的鑒定。

(三)成立有社會行業、職業領域中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成員參與的教學指導委員會

該會是對教學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的專家組織,對教學建設、教學改革、教學管理、教學研究與質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建議和意見,為專業的建設發展決策提供科學分析和指導。

(四)建立并完善產學研教育激勵機制

首先,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科研積極性,盡量提供較好的科研工作條件和政策,營造良好的產學研合作氛圍,為他們施展才華建造平臺;其次,對表現突出的校外實訓基地和指導教師給予表彰,旨在形成企業主動參與產學研合作教育的良性循環。

(五)與政府有關部門聯合,把資格證書考試引進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相關技能比賽

與旅游局合作,在學校設置國家導游員資格證書考點,每年在校內與旅游局合作共同舉辦兩次導游資格考試及考前培訓,鼓勵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早拿證、多拿證,早上崗、早就業,為學生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同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演講比賽、模特大賽、導游員大賽、歌舞比賽等,促進個性特長充分發展,提高職業能力。

綜上所述,以培養職業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為目標、以校內模擬實驗室為基礎、產學研合作辦學為重點、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高等職業教育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現代旅游業發展對旅游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也適應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內在要求。

旅游管理論文: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探討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著培養目標沒有特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陳舊、師資隊伍單一、校企合作形式化等主要問題,應科學定位應用性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強化實踐教學與校企合作,加快制度建設,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全面推進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改革。

旅游管理專業是典型的應用型專業,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在不斷增加,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存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應用和創新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最為嚴重的是一大批高等學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明、專業特色不顯、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脫節嚴重。信陽師范學院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起始于1992年信陽師范學院設置的旅游學系, 1998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2008年旅游管理專業被正式批準為河南省特色專業,2014年獲批旅游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目前擁有學校首個國家級 “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6家校外專業實習基地,在校本科生近900人,迄今為止已為河南省及周邊地區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在20多年的專業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在辦學思想、專業建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社會聲譽,在省內外高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培養目標沒有特色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產業需要職業經理人、旅游策劃、外聯營銷、電子商務、會展旅游等高層次管理人員、應用性人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其他類型高校(如“985”、“211”高校等具有全國性影響的高校)基本雷同,沒有形成自己突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培養目標一般都定位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這種定位和其他高校的定位趨同,沒有與地方旅游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沒有突出地方特色,是的培養目標寬泛,成為沒有目標的空目標。

(2)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陳舊

地方高校在教學內容上十幾年如一日不變,在教學方法上以教師為中心實行講授為主,沒有隨著行業、社會的發展進行更新與改革。例如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兩個方向開設教學內容,并且以《旅游心理學》、《旅游學概論》、《旅游資源學》、《前廳與客房管理》、《飯店管理原理》作為主干課程,教材采用南開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等出版的教材十幾年沒有進行更新或者升級。在教學方法上過于陳舊,例如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滿堂灌現象突出;并且重理論輕實踐,有的地方高校甚至沒有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室,旅游管理專業和其他非應用型專業一樣實行課堂傳授理論知識,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質量。

(3)師資隊伍單一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主要是以校內的碩士、博士為主,并且隨著地方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對于教師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一大批沒有實踐經驗的年輕的碩士和博士進入地方高校從事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師資隊伍單一化嚴重。例如地方高校為了生存和發展,要求旅游管理專業新進教師必須具有博士學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對于從業經歷和實踐經驗沒有要求,這樣的學歷和科研門檻把許多優秀的旅游管理行業的人才和精英拒之門外,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越來越單一和同質化,不利于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4)校企合作形式化

隨著高校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地方高校也開始了校企合作的歷程,但是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內容,許多地方高校為了應對各種考核、評估和檢查,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有的校企合作僅僅停留在一紙協議上,有的合作開始不久就停滯不前。例如教育主管部門在評估指標體系中對實踐教學和校企合作專門設定指標和分值,地方高校就針對指標體系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校企合作,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舉行實習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其他的具體合作并沒有實質性進展,學校和企業都沒有積極性來推動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

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路徑――信陽師范學院為例 我校積極推動專業集群轉型,2014年河南省教育廳批準信陽師范學院旅游管理與工商管理專業集群轉型,工商管理學院圍繞專業轉型開展了積極地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并以旅游管理專業為改革研究對象,2015年獲得學校首批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 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 ),以此為契機,學院增強主動適應行業發展和培養行業高素質管理人才的意識,打破傳統教育觀念在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機制和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束縛,創新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積極推進校政、校企互動開放合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革。

(1)科學定位培養目標

河南是旅游資源大省,2014年將實現年接待海內外游客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4800億元,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到200萬人,帶動社會關聯就業1000萬人。隨著旅游業新業態的進一步發展,新型專業人才結構性短缺的矛盾將更加凸顯,熟悉國際慣例的高層管理人才和高級經營人才將更加匱乏,而經濟全球化對國際化人才、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新型人才、信息時代對高技術人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河南省豫南地區規模最大、人才培養層次最高的高等院校之一,我院通過自身的轉型發展,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通過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緊缺的應用型管理人才,進一步提高對我省旅游業發展的貢獻力,因此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的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具有人文素質、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能在各類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策劃、咨詢、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旅游管理論文:論研究紅色旅游管理問題及其對策

摘 要: 在我國紅色旅游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認為,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當所致。文章分析了我國紅色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旨在促進我國紅色旅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管理體制 資金管理 質量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2004年~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在其精神指導下,我國紅色旅游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紅色旅游產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認為,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為主導),其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當而致。研究紅色旅游管理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對我國紅色旅游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紅色旅游管理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合理

我國紅色旅游景點都由文化部門與旅游部門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職責的不同往往產生沖突。旅游部門有開發景點的積極性,卻要受到文化部門的限制。而文化部門為事業單位,缺乏發展紅色旅游的內動力,即便有開發的想法,但經驗和能力又有限。同時,文化部門出于對文物資源保護的考慮,也不愿放手讓旅游部門來開發。這種管理體制造成了部門間的利益沖突,使其難以形成合力,對我國紅色旅游發展極為不利。

2.資金管理乏力

我國紅色旅游資金大多數是由政府撥款扶持的,商業投資較少。盡管政府設立了紅色旅游專項基金,一些景點也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撥款,但由于資金管理不力,一些景點的改擴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資金數量、使用方式和資金到位時間等方面的限制而擱淺。由此導致紅色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開發利用不足、建設檔次低、陳列館陳舊甚至破爛等一系列問題。資金管理乏力成為制約我國紅色旅游發展的瓶頸,使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3.質量管理老套

紅色旅游質量管理主要指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方式。我國多數紅色旅游景點目前仍以傳統的參觀、觀光等游覽方式為主,缺乏參與性項目。此外,景點強/!/調教化功能,開發的內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導游詞的設置都只基于讓游客了解歷史。然而,紅色旅游作為一項旅游活動,亦是以休閑為目的的。紅色旅游質量管理的這些方式不能為旅游地招來更多游客,更不能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4.人力資源管理不到位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我國紅色旅游從業人數不斷增加,但整體素質偏低。雖有調查顯示這種現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不愿從事旅游行業而致,但是人力資源管理不到位,對在業人員培訓意識不強,對人員招聘重視程度不夠也是造成紅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紅色旅游管理問題的對策

1.理順管理體制

針對紅色旅游多頭管理的現象,要盡快理順管理體制。可借鑒其他景點的成功經驗,如四川華鎣山“國家擁有資源、民間投入資本、委托專家管理”模式,它實現了所有權、開發權和管理權的分離,并使國家利益的長期效益、企業開發項目的經濟收效和專家管理的品牌效益達到了和諧統一。另外,景點所在省市要建立統一的紅色旅游景區管理機構,對紅色旅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以使紅色旅游真正成為驅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助跑器和動力源。

2.強化資金管理手段

資金管理手段有效與否是紅色旅游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各景點除積極爭取國家、政府的各種資金外,還要樹立市場意識,廣泛吸納社會投資(包括投資商、當地居民、社會團體等)參與景區建設,包括采取招商引資、股份制開發等方式,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另外,要成立專門的紅色旅游資金監督與調查委員會,以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同時,為了確保專款專用,要把資金的利用情況適時公布,以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

3.創新質量管理方式

在紅色旅游質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貼近生活、貼近老百姓的現實需要,要體現時代感,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完善旅游產品結構,增強旅游產品的綜合吸引力。在具體操作時要充分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做到深度開發與創新開發相結合,以提升紅色旅游產品的品位。同時,紅色旅游景點應與其他景區和其他旅游形式結合起來進行開發,以拓展紅色旅游的市場空間。為了改變教化式的講解方式,可設計開發吸引游客參與的互動節目,以豐富游客的身心體驗,避免枯燥與單調。4.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對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增強景區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市旅游局要組織專家編寫相關教材,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專項培訓。要定時組織人員到旅游發達地區學習,吸收外地的先進管理經驗。同時,實行導游人員競聘上崗,讓游客選擇自己喜愛的講解員,進而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另外,應從高校相關專業中吸收優秀的畢業生,在全國甚至是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優秀旅 游營銷人才和旅游高層管理人才。

三、結論

紅色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其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當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國紅色旅游管理中的四個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老妇大p毛茸茸|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玩弄少妇人妻|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蘑菇视频|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欧美z0zo人禽交欧美人禽交|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九色|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区一|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 国产 尿 小便 嘘嘘|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搡老熟女国产|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老肥熟xxxx| 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性xxxxx欧美极品少妇|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app|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