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護理專業論文

護理專業論文

時間:2022-03-13 05:11: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護理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護理專業論文

護理專業論文:探究護理專業相關體系的建立

1構建護理專業核心價值指標體系的意義

護理人員不再會因為教育水平的差異,年資的長短、個人情緒的微弱變化,影響工作中自身形象、態度、行為以及護理相關制度的執行。本研究旨在正確引導護理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擴大護理管理的內涵,推動護理管理的深化;推動護理持續穩定的發展;樹立良好的護理職業價值觀能提升護理形象;促進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培養護士良好的工作價值觀,提高其工作滿意度;提升護理整體水平;加快護理的創新和發展。護理核心價值觀是目標,具有導向功能;護理核心價值觀是引力,具有凝聚功能;護理核心價值觀是準則,具有約束功能;護理核心價值觀是力量,具有激勵功能;護理核心價值觀是橋梁,具有輻射功能。核心價值觀是護理文化的基石,也是價值觀的核心內容。通過核心價值觀的確定,可以把看不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變成了看的見,行的通的態度和行為;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思想境界得到升華,潛能和工作熱情得到激發,使患者最終得到了實惠;護理文化管理的各個層面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2護理專業核心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專業核心價值體系中平均期望值與權重值最高的是專業倫理,平均期望值為(4.57±0.51)分,權重值為0.26;它包括了護理道德、護理法規2個二級指標、人類尊嚴等7個三級指標。指標體系的內容本研究通過兩輪專家咨詢,從專業精神、專業倫理、專業認知、專業實踐這4個方面,確定了護理專業核心價值體系的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2個、三級指標35個。各級指標均經專家咨詢和審核,變異系數

3小結

專業形象體現護理專業的外在,即包括文明用語、舉止端正,團隊協作,這與史文文研究的專業價值量表中的“當無法滿足患者需要時應該尋求他人幫助或咨詢”一致。專業信仰中包括事業感、使命感和自豪感,體現出護理人員對于護理事業的熱愛與追求。這將使我國護理人員真正認識到護理專業的尊嚴與價值,能夠通過護理服務傳承護理照護的優良傳統,必須立足本土,發展適合時代及本國國情的護理專業核心價值。本研究運用德爾菲法構建護理專業核心價值指標體系的過程符合科學程序與要求,確定了護理專業核心價值指標體系的一、二、三級指標,經檢驗,結果可信、可靠。希望本研究對護理專業人員的價值取向提供參考依據,下一步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并補充完善指標,確定各級指標量化分值,擬定各級指標具體考評方法和評分標準。專業情感是護士自我實現的“體驗”:包括責任感、同情感。

護理專業論文:護理專業女生武術課教學芻議

論文關鍵詞: 護理專業 女生 武術選修課 教學

論文摘要: 武術作為我國的國粹,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優秀代表,有著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同時武術又是一種很好的練功、健身方法。在護理專業女生的武術選修課上,為使學生能更好地認識了解武術,掌握武術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師生應當進行和諧、融洽的交流;教師應因人而異,科學施教,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大多是女學生,她們是未來醫療戰線的醫務護理人才,其專業性質要求學生不但要具備系統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體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使學生能夠適應畢業后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塑造當代醫務護理人才的新形象。為使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接軌,滿足女學生對體育不同項目的興趣愛好,我校在體育教學中開設有不同體育項目的選修課,而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和優秀文化遺產,理所當然地受到學校的重視。

1.學習武術有利于提高護理女生的身體素質

進行武術運動能有效地活動身體各個部位,起到舒展全身肌肉、增強肌肉、韌帶和內臟器官的作用,能進一步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和血液循環,使大腦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提高大腦的記憶、思維能力,全面發展身體素質。武術套路練習時要求手、眼、身法、步法、精神、氣、力、功的密切配合,對神經的調節功能有較高的要求。武術動作剛勁有力,起落迅速,身法靈活,攻防兼備,既能鍛煉學生的力量素質和速度素質,又能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如:初級長拳(第三路)共4段32個動作,動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動速靜定、節奏鮮明,此套路長短適宜、難度適中,是提高女生力量素質和速度素質的理想選擇。再如,初級劍術共4段32個動作,它的特點是手腕靈活,身法輕快多變,姿勢瀟灑優美,劍法豐富流暢,有“劍似飛鳳”之美喻,尤其適合女生練習,是提高女生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的最佳選擇,能培養女生的“陰柔之美”。太極拳運動則剛柔相濟,內外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周身一動無有不動,周身一靜無有不靜,講究內外合一,協調一致,既能培養學生的耐力,又能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武術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和防身自衛,還能塑造健美的體形,培養良好的氣質。體形美、氣質好是當今女孩子的追求目標,護理專業的女生當然也不例外。通過學習武術不但可以練出健美的體態,還可以使她們舒展挺拔,亭亭玉立,有氣質。因而,學習武術對護理女生的身體素質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武術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方法

2.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武術課上學生不僅要加強理論方面的學習,還要緊密聯系實際,把所學的知識、技能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上來,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如學習太極拳,學生不僅要理解太極拳的運動特點:體松心靜、緩慢柔和、動作呼吸意念相配合等,而且要深刻理解太極拳的健身原理:太極拳的動作姿勢有利于氣血運行,太極拳的技術特點有利于新陳代謝,太極拳動作與意念的協調配合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的保健等,從而為學習太極拳打好基礎,達到學好太極拳的目的。

2.2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

武術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教師在教學中應多給學生提供和創造條件,促進外因迅速轉化為內因,從而調動學生的自學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向“啟智、求知、調心、育人”等綜合能力方向發展。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生的共性,更要關注其個性,重視其差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使學生成為自我鍛煉的主人。根據武術自身的特點,它既不需要特定的場地和器材,又可以一個人練習,不受太多條件的限制。例如女學生學會24式簡化太極拳等套路,可以堅持每天練習,不失為終身鍛煉的好方法。

3.武術選修課的教學實施

3.1教材編排

學校開設武術選修課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不是訓練武術專業運動員。因此教師應因人而異,編排合適的教學內容。學校主要向學生傳授武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武術的基本技能,我們必須根據教育的特點實際科學施教。我的做法是內容面安排廣泛,程度不深,難度不大。現代學生多喜歡散打、攻防格斗、防身術等技擊性強的項目,尤其是女生對防身術情有獨鐘。對護理專業的學生應側重保健體育的教學,內容可安排五禽戲等。我認為,應充分開展保健體育,因為基本功要求不高、簡單易學,較適合高職學生的需要,而且對場地、器材也要求不高。在學生武術的選修課的學習中,在有限的課時里,教師應嚴謹合理地安排課程,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與基本訓練相結合的教學,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真正完成武術選修課的教學任務。

3.2.授課方法

3.2.1“啟發式”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武術教學過程,是學生對武術發生興趣,理解并掌握的過程。在武術教學中啟發誘導是教師正確發揮其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讓學生自己會學、學會,會練、練好,促進學生的全部身心積極投入武術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啟發誘導水平的體現。因為教師只有巧妙地啟發誘導學生,才能使他們主動達到知、情、為三者的統一,獲得武術教學的最佳成效。

3.2.1.1興趣啟發法。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只有當學生對武術學習感興趣時,他才能積極主動而又愉快地投入,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武術教學中,一方面要從教學內容中挖掘其新穎性和情趣因素,吸引和啟發學生的偶發興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教師的各種啟發誘導來保持學生持久而深刻穩定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在教學中選擇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并使之不斷品嘗到學習的成果。例如:當側重于提高身體素質機能能力時,可適當采用集體競賽的方法,以促進態度與情感的相互補充,相互激勵;馬步樁功練習這個動作練起來枯燥無味,可采用計時集體比賽或加上手法在集體口令下練習,這樣就克服了單調的練習形式,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當側重于掌握知識技術、技能時,可增加示范性和改變動作難度等多種啟發誘導的方法來幫助體驗動作。如初級三路拳第三段中的第三動“繞上步弓步劈拳”,示范時要把繞步和躲閃的身法做得形象逼真,使學生真切地看出動作的內涵。另外該動作難度較大,可把其分解為“繞上步——弓步劈拳”,使學生能很快掌握動作。

3.2.1.2動機啟發法。正確的學習動機是使學生產生學習需要的內部動力,武術教學的動機啟發與其他教學課程的不同點在于它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在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運動實踐來提高對武術價值的認識,引導學習動機的形成。武術動作具有技擊含意,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獨特的屬性,并以多種生動直觀的示范和教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鍛煉。但要注意做好學生的武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力。

3.2.2多媒體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法,既能充分體現出武術動作畫面的生動形象,又可以把動作演示、解說、音樂融為一體。這種教學法可使學生對武術的教學內容、方法、步驟看得清、記得牢、理解得快,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武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也是武術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3.2.3教學評價法

教學評價是檢驗武術教學目標實現程度和促進武術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手段。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應打破以往體育課考核都是教師打分的方式,采用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分的方法,充分體現武術教學效果的客觀性與特殊性。

4.小結與建議

4.1小結

武術作為我國的國粹,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優秀代表,有著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同時武術又是一種很好的練功、健身方法。在護理專業女生的武術選修課上,為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掌握武術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師生應當進行和諧、融洽的交流;教師應因人而異,科學施教,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2建議

對喜歡武術的學生,應因材施教,增加他們興趣和參與感,使其充分發展;對有武術天分的學生,要訓練好他們的武術基本功,使其打好基礎,開闊武術視野,提高他們的技能、技巧。

護理專業論文:關于家庭環境等非智力因素對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非智力因素 護理專業 學習成績

論文摘要:為研究非智力因素對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對170名護理本科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學習成績與學生家庭戶口狀況、體育活動時間有顯著相關;而與談戀愛、缺課無顯著關系。

一般情況而言,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而對于同一所學校的大學生,由于經過嚴格的統一考試進入大學,智力水平差異不大,不能成為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就成為了主要原因。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以外,對智力活動起直接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對認識過程起動因、定向、引導、調節和強化作用。本課題是專門研究非智力因素對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為此專業學生的學習改革,提高學習效果提供依據。

一、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

調查對象。吉林醫藥學院2005級護理學本科班170人。其中男生8名,女生162名;學生平均年齡20.94±1.09,最小19歲,最大23歲。

方法。采用整群抽樣方法,以書面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統計學資料,家庭環境、愛好及行為因素。學習成績是大學一、二年級所有考試科目的成績,共16門。發出問卷170份,收回170份,有效問卷166份,有效率97.6%。

統計分析。各學期成績作為預測變量,非智力因素作為自變量,將自變量各定性變量數量化,即定義啞變量(DummyVariable),采用SPSS14.0統計分析軟件,由于預測變量與自變量存在相關性,故對其進行因子分析,提取主要因子進行逐步回歸分析。

1.主成分分析

簡介:在對某一事物進行實證研究中,為了更全面、準確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及其發展規律,人們為了避免遺漏重要的信息往往要考慮與其有關的多個指標,這些指標在多元統計中也稱為變量。這樣隨著指標的增多就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同時由于各指標是對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的大量重疊,有時甚至會抹殺事物的真正特征與內在規律。基于上述問題,人們就希望在定量研究中涉及的變量較少,而得到的信息量又較全面。主成分分析方法正是研究如何通過原始變量的少數幾個線性組合來解釋原始變量絕大多數的信息的一種多元統計方法。它可以有效利用大量統計數據進行定量分析,提示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得到對事物特征及其發展規律的一些深層次的啟發,把研究工作引向深入。

結論:依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三個主要因子y1、y2、y3,累計貢獻率為95.65%,其中y1為68.43%,且成分矩陣載荷很高,意味著它們與因子y1的相關程度很高,故y1因子比較重要。

2.逐步回歸分析

并不是所有自變量都對預測變量都有顯著的影響,挑選出對預測變量有顯著影響的自變量的最常用方法是逐步回歸法。具體做法是將自變量逐個引入,對選入的變量進行逐個檢驗,當原引入的變量由于后面變量的引入而變得不再顯著時,要將其刪除。引入一個變量或從回歸方程中剔除一個變量,為逐步回歸的一步,每一步都要進行F檢驗,以確保每次引入新的變量之前回歸方程中只包含顯著的變量。這個過程反復進行,直到既無顯著的自變量選入回歸方程,也無不顯著自變量從回歸方程中剔除為止。逐步回歸目的確定哪些因素對因變量影響最大,從而獲得最佳預測模型。

選取預測變量y1,自變量非智力因素進行逐步回歸。結果見表2。回歸方程的顯著性p值均為0.000,回歸方程有統計意義。

二、結果分析

回歸結果:

y1=0.335-0.705(城鎮)+0.563(體育活動少)

1.城鎮戶口學生比農村戶口學生平均標準化成績低0.705分(P<0.01)

2.很少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比經常參加或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平均標準化成績高0.563分(P<<0.01)

三、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

1.農村戶口的學生學習成績高于城鎮戶口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通過座談了解到,由于當前大學生就業前景不樂觀,就業壓力很大,尤其是對那些農村家庭的學生,部分學生上大學是要脫離農村環境,到城市就業;但絕大部分農村學生是要依靠個人努力來改變個人的命運,改變家庭現狀,改善家鄉落后面貌,這樣就會被迫努力學習。我們也認為,家庭條件好,在某種程度上給予孩子的投入的教育資源更充裕,學生在學習成績應該更好些,但也可能會削弱人的斗志,降低人的拼搏精神。

2.偶爾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于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和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已有研究證實,體育活動有助于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同樣對學習也是有益的,但過量地運動可能會影響學習,這也許與過量運動后人體的新陳代謝及激素的分泌發生變化有關。

3.護理專業學生中,談戀愛、缺課等因素與學習成績無顯著關系。有資料顯示,對于多數大學生來說,在大學期間如果談戀愛或經常缺課,都會不利于學習。本調查結果,也許與學生特點、專業特點等有關,例如護理專業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型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比較重要。此外,在護理專業班級中,絕大多數學生為女性,學校對這一部分學生管理比較嚴格,而女生也相對男生來說,服從學校管理,在談戀愛、缺課等問題上做的相對較好,沒有影響學業。

護理專業論文:關于大德育理念下的高職護理專業德育模塊化課程的建構

【論文關鍵詞】 高職 護理專業 德育課程 模塊化

【論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高職護理專業德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瓶頸,主張以“大德育”的內容、“模塊化”的形式構建高職護理德育課程體系,凸顯“多元整合”的課程觀,注重德育課程內容的全程化,建立整體性、動態性、可操作的德育課程教學實施系統。

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德育模塊化課程(以下簡稱德育模塊化課程)的建構,是指為了增強高職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大德育的課程宏觀內容著手,以模塊化的課程表現形式,從高職的特殊層次著眼,以護理專業的特色為切入點,構建整體性、動態性、可操作的德育課程教學實施系統。

構建德育模塊化課程就是要對德育課程的目標、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子系統進行整體優化,使其相互銜接,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即以“大德育”的內容、“模塊化”的形式構建高職護理德育課程體系,形成一套較完整的高職護理德育課程的系統教學文件,為全國護理高等職業德育教育提供可借鑒的范例。

一、德育模塊化課程瓶頸

近十年來,職教同仁在職業教育課程結構模塊化、課程內容綜合化和現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具體表現為:

1、理念陳舊,內容滯后

德育課程設置的理念沒有全面突破,沒有形成大德育的機制和氛圍;傳統的學科型課程模式仍然沒有根本改變,按學期/學年序列講授一門課程。教學內容遠離學生和社會生活的實際,缺乏生活氣息,抽象枯燥;課程內容與職業實踐相脫節現象尤為嚴重,難以彰顯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特色。

2、缺乏針對性教材和科學的評價機制

高職德育教材基本沿用中職的教材,四門必修,一門選修,另加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德育的理論知識和德育的行為實踐嚴重脫離,學生“德育成績高,道德素質低”,嚴重地弱化了德育課的功能。對學生德育全面表現的客觀科學的評價環節尚須完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尚未建立。

3、缺乏改革的政策依據

長期以來,德育課的超強的政治性功能,讓德育課程附著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德育課程改革的依賴性和受限性尤為明顯。中職德育課程及其內容具有政府主管部門的明確的規定性,而高職德育課程只有參照性;沒有權威的行政部門文件的明令指示,高職德育課程改革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

所有這些嚴重背離高職護理德育課程的求實創新、與時俱進的宗旨。因此,努力建立科學、全面、綜合、開放的并能適應21世紀的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的德育課程體系,德育課程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遠。

二、德育模塊化課程的要素

1、“大德育”的界定,“大德育”是一個時空范疇

從時間上,“大德育”貫穿學生高職學習的始終,可謂無時不有;從空間上,“大德育”涵蓋了校內外的所有場合,可謂無處不在;從教育主體講,“大德育”涉及所有教職員工,可謂全員有責;從德育環節來看,“大德育”滲透到一切活動之中,可謂事事相關。

2、對課程的解讀,“課程”一詞有眾多表述

本課題研究采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O)1997年新版《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中對課程的表述:“課程是按照教育內容確定的,是完成確定的某項目標或明確規定的教育任務而組織的有一定排列順序的教育活動。”教育活動的含義比一門課或一組課的含義更廣。基于這樣的課程理解,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課程既包括編入課程的各門課,而且也包括各門課以外的科目及課外活動;既不必過分注重學科的理論體系,也不必過分注重學科的規范性定義。

3、“大德育”課程的構成

“大德育”課程是由兩類正規的、顯性的課程與四類非正規的、隱性的課程組成的,即認識性德育課程、活動性德育課程、體制意義上的德育“課程”與氣氛意義上的德育“課程”以及前兩類德育課程中“隱性的”或“潛藏的”德育“課程”。確立德育課程教學的重點是打通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聯系。

4、對模塊的理解

模塊,就是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將相關的知識內容組織在一起的結構。其中,主題就是依據德育總的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特點,歸納出學生在特定時期對德育課程起碼應該掌握的問題。模塊劃分的最大特點是非學科性。模塊可大可小。我們這里說的模塊,是介于德育具體課程內容之間的模塊,其具體表現形式就是校本教材(德育教程1~7)。

三、德育模塊化課程的建構

模塊化就是依據德育主題為經線,以國家規定的德育必修課程內容為緯線,搭建中職與高職的德育課程通道。

1、橫不斷點,縱不斷線模塊化課程的建構,要求對國家規定的德育必修課程的基本內容做到橫不斷點(基本知識)、縱不斷線(基本原理)

就是把德育內容的要素結構和層次結構劃分出來,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中職德育國家所規定的必修課和高職的必修課)為緯,以各項要素的不同層次/主題為經,按照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的原則,精心設計模塊化的德育課程,使高職護理德育課程體系更具開放性、適應性、先導性,適應學生成長需求,符合職業崗位需要,滿足社會適應能力,具有超前意識和創造精神。

2、刪繁就簡,與時俱進,形式多樣

模塊化課程的建構,就是對現有德育教材的內容優化整合,刪除過時的、脫離學生實際的內容,補充具有時代特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根據學生專業特色、年齡特征、性別特征、心理特點,結合本校實際,組織編寫校本德育教程;在不同年級開設相應的德育選修課程:形成分層次、遞進式的校本德育課程體系;努力構建創新活動德育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等校內外德育資源,積極開展社會調查、軍事訓練、公益勞動、科技文體活動、勤工儉學、志愿者行動等德育活動;建立學校德育網站,制作優良的德育課件,構建“綠色網站”。

四、德育模塊化課程的理論基礎

1、遵循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原理

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德育論原理融合了人的主體性理論和人的社會化理論,是整體構建德育課程體系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2、系統論原理作為系統科學的思想原則和方法

主要體現在德育課程構建的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開放性和最優化等幾個方面。

(1)系統論的思想原則。建構高職護理德育課程體系,必須科學處理高等職業與護理專業的辯證關系,既強調高等職業的層次性,又突出課程的職業定向性,以高等護理職業素養和崗位能力作為配置德育課程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的德育素養和能力真正滿足高等職業崗位(群)的需求。為此,構建高職護理德育課程體系,就是通過“精簡、融合、重組、增設”等途徑,更新教學內容,促進高職護理德育課程結構體系整體優化,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職業適應性。

(2)系統論的方法。德育課程的整體性,指的是將構成德育課程體系的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等要素作為整體,科學系統優化整合高職護理德育課程體系、探索創新德育活動課程體系、整合德育隊伍體系、建立德育動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德育課程的動態性,主要是指依據學生的成長規律、認知規律所構建的課程內容與所處的時代特征、地區特色、層次特色、專業特色和辦學特色的辯證統一,以及對學生德育成績的多元化動態評價體系的實施。德育課程的可操作,是指把理論形態的德育課程體系轉化為實踐形態的、適合本校實踐運用的德育體系。

3、凸顯“多元整合”的課程觀

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的課程觀,在采用“能力本位”課程觀的基礎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發展,形成一種“多元整合”的課程觀。創設以模塊為主的課程,設立新的教學目標:作為模塊化教學結構的目標,不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而是以學與做的結合為中心。

五、德育模塊化課程的運行

1、科學建構模塊化德育課程內容

把高職德育內容的基本要素和知識層次結構劃分出來,按照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的原則把各要素和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精心設計各學段(學期/學年)課程目標,與之相應地構建模塊化德育課程內容。加強各學段德育的具體化、精細化、操作化、生活化、趣味化研究,分別構建各學段的德育系統內容。

2、注重德育課程內容的全程化

為適應規范化的課程模式轉向以活動為主要途徑的新課程模式,對現行的高職德育課程的內容、結構、比例和課時安排做系統地籌劃,打破“學科型”的一門課在一學期/一學年教授完畢的一貫制度,使某一學科的課程伴隨學生高職學習的全過程。

3、德育模塊化課程的實施框架

學制5年=3.5年(在校學習:中職德育規定的必修課教材+校本德育教程)+1年(崗位實習:護理人文修養)+0.5(返校學習:鄧小平理論概論)。每門課程學時總數=各學期之和。課程模塊表現為訂單式、拼盤式的模塊。課程內容=(理論+實踐)+(顯性課程+隱性課程)。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課程學習和日常學校生活滲透學習相結合、知識學習和活動體驗相結合、外部規范和自我省察相結合。(動態)學分=課內表現+課外行為。

2007年9月在學校8個班級開展模塊化課程的校本德育教程(1~3)試點,德育教程的授課效果得到試點班級學生的普遍認同,學生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德育成效初見端倪。發表的相關系列論文產生積極的影響,開展的課題也獲得了省市級有關部門的科研立項。

護理專業論文:關于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前景預測

[論文關鍵詞] 老年護理專業 社會需求 前景預測

[論文摘要] 本文從老年護理的社會需求出發,多方面全面分析當前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出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前景廣闊。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為應對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會上將會出現大量的老年服務機構,需要培養大量的從事老年護理的專業人才。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是社會所需,將大有發展前景。

1 老齡化社會到來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2月12日發表了《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白皮書說:“20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后,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比例達11%,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長,2051年將達到4.37億最大值。”此外,老齡人口的增長存在著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明顯快于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上海在1979年最早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

2 養老工程因社會需求建立和壯大

隨著城市家庭結構模式呈現的“四、二、一”倒金字塔形,即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贍養兩對老人,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日趨削弱。老年人的贍養逐漸由家庭轉到養老機構。為滿足養老的需要,民政部研究制定老年服務的標準:如《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準》、《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服務標準》、《老年人護理分級標準》等。據2004年底民政部門的統計,我國已有38 593家養老機構,其中:國辦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3 454家,集體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33 736家,民辦養老機構1 403家。

目前的養老機構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各種養老服務機構急需進一步增加。2006年12月15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李本公做客強國論壇,以“老齡工作與和諧社會建設”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此次訪談由強國論壇、中國政府新聞、民政部網站聯合舉辦。交流中李本公說,根據全國較大規模調查的數據表明,我國在目前1.44億老年人口中,大約有3 250萬有不同程度的養老需求,有5%明確提出要進養老機構,而且這種需求越來越高。但是目前專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設施嚴重不足。按照我國老年人口5%入住養老機構,需要700多萬張床位。目前各種養老機構中,擁有的養老床位僅是149萬張,所以缺口非常大。現在我們已經有的養老服務機構,還存在著護理專業人員數量缺乏,護理人員總體素質偏低,難以滿足廣大老年人多種養老服務的需求,使得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養老工程將伴隨社會需求迅速建立起來,同時產生十萬計的老年護理崗位群。根據預測,隨著老年服務機構的增多,老年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將有較大的就業市場。

3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目前我國醫院中護理人員配置就很缺乏,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和養老模式的變化,各種形式的養老機構迅速增加,老年服務人才的需求隨之增加,從事老年事業人才缺乏的問題也隨之突顯出來,其中包括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的護士。目前的養老機構內,老年護理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少,工作量大;二是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沒有經過專門的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其知識和技能滿足不了老年護理的需要。

上海是我國目前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老年護理事業發展較早,對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具有先導意義。為此,筆者到上海進行調查,上海總人口180萬左右,其中老年人口占20%左右,這些老年人分布在福利性養老機構、老年護理院、醫院老年病房和家庭內,需要住院治療的老年人達十幾萬人。

上海目前養老機構主要兩類,一類是民政系統開辦的福利性養老機構,稱為福利院。在上海2005年就有474家,床位數49 529張。福利院對老人實行醫、護、養全方位服務,按照老人生活能力和需求實行等級護理。根據有關調查,79.1%的老年人有一項或一項以上的慢性病,需要接受醫療護理。此類養老機構內均設有醫務室,配備一定數量的醫務人員,但護士配備數量少,且沒有接受老年護理的專門教育,按照護理人員床位比,顯示出護理專業人員嚴重缺乏。另一類是衛生系統開辦的為老年人服務的醫療機構,稱為護理院,這是上海衛生系統近年開辦的一種醫療功能很強的養老機構,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這類養老機構的數量和養老床位迅速的增長。僅奉賢區老年護理床位達到2 800張,且床位爆滿,供不應求。醫院內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是由原有的護士轉型而來,沒有經過專門的老年護理教育,且護士數量少。有的醫院120張老年護理床位僅配有8名護士,24 h輪流值班,護理工作極為繁忙。老年護士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國內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尚屬空白

目前我國從本科到中職各層次護理專業教育中還沒有開設專門的老年護理專業,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尚屬空白。雖然從90年代以來衛生部對護理專業的課程結構做了調整,增加了《老年護理學》課程,但只是使學生粗淺地了解老年護理知識,不能使學生完整地掌握老年護理必須的知識和技能。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老年服務業的飛速發展以及老年患者護理的復雜性呼喚越來越多的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

5國家重視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

我國政府對老齡問題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已經提到議事日程。2006年2月9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要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學、營養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要有計劃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

6 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前景廣闊

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421”家庭結構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使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受到沖擊。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老人健康及醫療護理需求,各種養老機構,如福利院及老年護理院等應運而生,贍養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機構養老模式的轉化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從上海的老年事業發展,推測我國的老齡化社會到來,各種形式的養老機構將是我國未來很龐大的社會工程體系,從事老年護理的專業人員將是一支很龐大的社會崗位群體。任何一項專業教育如果沒有廣闊的用人市場,該專業教育就沒有前途。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根據社會需要而誕生,并擁有廣闊的用人市場,該專業教育將大有發展前途。培養合格的老年護理人才,積極應對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滿足老齡社會的護理人才需求,對于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護理專業論文:費用高職護理專業應用文寫作教改思路初探

[論文關鍵詞]應用寫作 教學改革 高職護理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筆者根據當前社會對高職護理人才的需求和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教改思路。

隨著衛生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以及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中護理專業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盡管相應的課程改革和探討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但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研究仍然是個難題。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筆者總結了近幾年護理專業應用文教學的教改經歷,談一些教改的思路與體會以求教于同行。

(一)提高思想認識

應用文寫作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因應用文寫作特定的對象、語言、內容、形式及寫作方式相對固定、規范,且屬于基礎課程的從屬地位,不僅很多人都認為這門課程枯燥無用,既不好教,也不好學,就連從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教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往往認為應用文寫作的文學性不強,呆板乏味,學得沒勁;教師講起課來,也覺得不能像文學課那樣抑揚頓挫、隨意發揮,教得沒勁。如何走出這個誤區呢?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課程是值得學習的。”作為應用文寫作教師,首先,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現代職場對個人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護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直接面向衛生戰線,一封別具一格的求職信,一篇獨具慧眼的護理記錄,無不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可以說,應用文寫作能力是學生通向職業生涯的成功基石之一。其次,學校要安排有應用文寫作實踐經驗的教師上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師資力量如何,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應用文寫作的應用性十分突出,只有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才能把理論講透,把規范講明。正如朱熹所說:“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既親歷其域,則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二)教材的選擇與編寫

高職教育是新興的教育模式,其人才培養不同于普通高等學校。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不能照搬普通高等學校的教材,要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科學選擇或編寫具有針對性的教材。

確定教學內容范圍的原則是:突出共性,兼顧個性。即根據寫作的共性規律與個性規律相統一的原理,先確定各專業都要求掌握的共性知識、共同技能作為基本的教學板塊,再根據護理專業的特點、要求作出增減。基于這樣的考慮,護理專業應用寫作課程基本的教學框架由兩個板塊構成,一是共通的教學板塊:寫作基礎(包括寫作基礎知識和應用文基本知識);公文知識(文種知識、行文格式、寫作要領);常用公文寫作(通告、通報、通知、報告、請示、函、會議紀要等七種);通用文書:計劃、總結、調查報告、條據啟事、自薦信、自薦信、求職信。二是增減部分:結合護理專業的特點,應在護理記錄上下功夫。其中包括護理記錄、護理病歷、護理計劃單、病室交班報告、護理查房、護理表格及記錄、護理小結和出院指導等。至于護理論文教學,可以選擇病例報告、經驗體會等。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掌握寫作的共性規律,基本技能,又能掌握護理專業常用文體的寫作技能,從而增強應用寫作教學的適應性。

(三)合理安排教授計劃

加強應用文與其他相關專業課的銜接。目前,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還多停留在只注重語文單科教學的階段。鑒于高職院校專業性很強的特點,必須展開語文學科和其它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以保證應用文教學的系統性和專業性。護理專業的學生應以護理應用文的學習為重點。要使護理應用文體的教學或訓練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領,加強應用寫作課和專業課的結合至關重要。

首先,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要科學合理。護理應用文寫作應安排在相關專業課結束以后,一般在第三四學年。這樣,學生對寫作要涉及的專業內容就容易理解。當然應用文教學還要具體到對學生的社會調查、畢業生的求職過程中去,以切實引導學生對應用文的實際操作。

其次,加強專業課和應用文寫作教學的聯系溝通。老師之間可以互相聽課,也可以一起布置作業,共同訓練,兩者之間相輔相成。這樣不但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系統完整,也能使他們綜合運用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改進教學方法

1.推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的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當的只是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適當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模擬生活工作場景,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

2.加強日常的寫作能力訓練。應用文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注重課堂訓練的同時,要加強學生課外時間的寫作鍛煉。每學完一種應用文文體,要及時要求學生課外自己動手寫一至兩篇應用文,并及時在課堂上講解學生應用文寫作中出現的格式、語言表述方面的錯誤。為了避免每次練習都出現學什么、寫什么、造成學生厭煩的重復現象,不妨調整寫作的鍛煉方式,如學了“啟事”后,要求學生找一則錯誤的啟事回來,說明錯誤原因。布置的練習,不一定要求全文寫完,可以僅寫標題,如計劃標題、調查報告標題;或者根據文章內容歸納標題,比如公告、通告之類;也可以對原標題進行修改。工夫用得好,足以取得練習的成效。練習改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的天性就是善于發現、改正別人的錯誤,在發現、改正的過程中樹立自己正確的觀念,并始終保有較強的興趣。練習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所以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個人生活、集體生活乃至于家庭生活。如申請書、書信、日記、借條等練習,課余鼓勵他們多參加校園活動,根據親身經歷來做練習,像征文啟事、入黨申請書,都可試練一下。

3.提倡開放式教學。在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造條件走出課堂,親自帶領學生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了解每個單位應用文的寫作流程,現行的各種應用文的具體寫法;或請機關或企事業中有經驗的專家到學校進行現場講座,講解各種應用文的文體格式、寫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假期,針對社會上的一些重大問題,帶領學生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寫出調研報告。通過課外社會實踐,讓學生切身體會應用文的寫作流程、寫作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寫作技能。

4.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教學已成為了輔助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并日益顯示出其優越性。多媒體教學能用圖、文、聲、像和動態視頻等效果直觀地把傳統媒體技術條件下難以表述的現象與過程主動而形象地顯現出來,引導學習者去認識事物的本質。這對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的應用文寫作教學特別適用。教學時,可與前幾種方法結合使用,提高課堂效率和效果。如采用幻燈片制作課件,把應用文各種文體的重點、難點歸納概括出來,利于學生掌握;把預設情景制作成多媒體,綜合使用文字、圖片、圖像、動畫等相關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把經過技術處理的素材作為背景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感受到現場氣氛,具有很強的真實感;還可以把參觀現場時的照片、參觀后學生的作業制成多媒體,鞏固教學成果;投影儀可被用來進行作業講評和演示范文。有了多媒體教學,老師的講課內容更加新穎而充實,學生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圖文并茂的“閃光”世界!目前,高職院校普遍有這樣的教學實力,因而這一方法不僅理論上可行,實踐上也不成問題。

5.改革應用寫作課考試和成績評定的方法。過去應用寫作課的考試比較重視考核學生掌握寫作知識和寫作理論的情況,考試內容中死記硬背的題型所占比例較大,幾近一半。這種導向使學生為考試而考試,為分數而考試,助長了學用脫節、死記硬背的不良學風,更不能準確測定學生寫作技能的實際水平。這種僵化死板的考試模式必須改變。今后,應用寫作課的考試應著重放在考核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病文修改能力、特別是實際寫作能力上。此外,還應加大平時成績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總之,考試和成績評定要有利于檢測學生寫作技能達到的真實水準,以此為手段引導、激勵、促使學生重視平時的寫作訓練,著眼于實際寫作技能的提高。

護理專業論文:關于高等護理專業相關法學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構想

[摘要] 目的: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方法:根據時展、專業實踐的需要和對現存問題的分析制定出相應的對策。結果:通過對法律知識和專業教師缺乏、教學形式單一這些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對專業師資進行培養、完善法律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這些對策。結論:使護校學生成為知法、懂法、用法的高級護理人才就必須從加強和完善高等護理專業中的相關法學課程的設置入手。

[關鍵詞] 護理;法學課程;高等護理教育

進入新世紀的高等護理教育,要求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高級護理人才。尤其在我國法制建設不斷健全和完善,人們的法制意識不斷增強,《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各類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逐步深入人心,護理人員理所應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而護理人員缺乏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淡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如此,由于現行我國各層次的護理教育對衛生法律特別是護理相關的法律沒有足夠的重視,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臨床護士法律知識比較貧乏,法律意識相對淡漠,處理護患糾紛的經驗與能力不足等問題,這種現狀顯然跟不上時展和對高級護理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高等護理教育開設與專業相關的法學課程顯得尤為重要。

1 開設相關法學課程的意義

1.1 順應時展的需要 美國多數護理學院的課程設置不僅包括傳統的學科課程,還包括倫理學,傳授患者的權利等,護生的專業行為技能目標包括維護患者的權利等。第三軍醫大學也對原來的醫學本科教育模式進行了較系統的改革,構建了一個新的醫學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課程新體系。其中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包括醫學倫理學、醫療法規。隨著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和經濟意識亦不斷提高,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與國外護理教育接軌,建議增設護理專業相關法學課程,以增強護理人員的衛生法律意識。

1.2 滿足專業實踐的需要 相關法學課程的設置,有利于護士自覺執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強化法律意識,依法從事護理服務,正確履行職責,保證了護理工作的穩定性與連續性,防止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及護理質量的提高。

1.3 明確護士的基本權益 通過護理立法,護理人員的地位、作用和職責范圍有了法律依據,神圣的法律效應賦予一個合格的護士從事護理工作的權利,履行法定的護理職責,可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國家的支持、人民的尊重,任何人都不可隨意侵犯和剝奪。通過學習《護理法》,學生可增強對護理職業的崇高使命感和安全感,使他們能發揮自己的最佳才能,盡心盡職的為公眾服務。

1.4 提高護生處理護理糾紛的能力 通過學習,學生可明確護生的法律身份及法定職責范圍,有利于在實習中嚴格按照護理規程工作,遵法守法,并學會正確處理工作中遇到的護理糾紛,在維護患者權利的同時,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

2 存在的問題

2.1 法律知識缺乏 護理專業學生法律知識缺乏,是長期以來護理教育中對法律重要性認識不夠的結果,主要與課程設置單一、學時少有很大的關系,而當今護士普遍存在著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特別缺乏與護理相關的法律知識。雖然很多學生在初中、高中或基礎教學中已獲得了部分的基礎法律知識,但由于缺乏相關護理的法律知識,容易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碰到問題時仍束手無策。據報道,護生在實習中后期出現差錯占實差錯的93%,說明學生在實習中后期,覺得自己有能力而擅自執行醫囑或操作,又不知道自己的法律身份,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則容易導致差錯的發生。

2.2 專業教師缺乏 雖然研究發現,本科、大專學歷者的法律知識掌握較好,但是與中專生一樣,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脫離始終是護理法律領域突出的問題。由于在醫學衛生院校上法律課的教師多半是法學院的專業教師,缺乏熟知護理法律的專業教師,不能把相關的法律法規傳授給學生,學生往往只能學到些純粹的基礎法律理論知識,如消毒管理辦法、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臨床使用管理通知、藥品管理實施辦法等,連教師也不知或對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2.3 教學形式單一 李金義認為,法學課程的教學還存在教學方式單調的問題,難以發揮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參與精神,同時缺乏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正因為受教材與學時的限制,造成法學知識的教學形式基本局限于課堂內,而法學是社會實踐性及現實性很強的專業學科,僅限于課堂內,很難將理論聯系實際,不能達到對知識的靈活掌握。

3 構想與對策

3.1 關于專業師資的培養 對學生進行法學知識的灌輸與普及,主要依靠教師進行。要達到法律課教學的良好效果,教師必須具備強大的感召力、儒雅的風度、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社會經驗,以及掌握一定的高新技術手段。因此,可選派護理教師參加為期3個月以上的法學專業知識培訓;鼓勵教師通過自學或自考等途徑獲取相關法學知識;同時,加強教師的臨床護理實踐能力,提高其對臨床不斷新出現的護患關系和常見法律問題的敏感性,從而培養既懂臨床護理常見問題,又熟知相關法律知識的具有綜合能力的專業教師。

3.2 完善法律課程設置 針對不同層次的護理法律教育,適當的增加相應的課程和課時數。需要學校講授和學生掌握的法律知識主要有:基本法律知識,如民法、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護理相關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責任保險法、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其他國家法律知識介紹,如美國護士職業保險、注冊護士管理法等。

3.3 改進教學方法 除課堂有限的教學外,可激發學生對醫療護理行業法學問題的關注,鼓勵學生借助各種媒體和渠道,廣泛涉獵與專業相關的法學知識。宇文建議,法律課的教學方法應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可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論辯式教學法、指導自學法。通過討論、辯論、社會調查等形式,使知識活學活用。總之,通過不斷加強和完善高等護理專業中的相關法學課程的設置,將有力地促進廣大護士、護校學生增長相關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護理質量,適應現代社會的護理事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及護士自身的利益。

護理專業論文:淺論中醫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工作創新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學生工作 學生會 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

[論文摘要]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針對中醫院校的護理專業獨有的特點,在著力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突出護理學院護理文化內涵,緊扣“五種種美德,四點理”兩個中心,打造品牌項目,力求在務實中不斷創新,在發展中打造精品,積極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服務。

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成立五年來,護理學院學生會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建設中我們始終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方針為要求,緊緊圍繞學校和學院的中心工作,在加強完善基礎工作的同時,大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我們針對中醫院校的護理專業獨有的特點,在著力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突出護理學院護理文化內涵,緊扣“五種美德、四點理念”兩個中心,打造品牌項目,力求在務實中不斷創新,在發展中打造精品,積極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服務。

一、五種美德:傳承祖國優秀文化,加強傳統美德教育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的研究和實用型人才。德才二者又以德行為先,為突出中醫院校文化特色,我們努力弘揚中國優秀文化與傳統美德,以文化、藝術、科技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厚德、感恩、祟禮、修身、自強”為主題的傳統文化教育,在同學中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為同學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為宣揚“厚德”文化,我們組織同學走進社區、街道、敬老院,進行義診、義務勞動和健康宣教,我們組織大家為身邊貧困的同學捐衣捐物,走上街頭為偏遠地區失學兒童募捐善款,為身患重疾的同學送去親手制作的禮物……護理學生們不斷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君子以厚德載物”的中華傳統美德。

我們圍繞“感恩”教育開展了多種活動:在感恩節來臨之際,各班級紛紛抓住契機對班級同學進行感恩教育,如給母親寫一封信、“感恩”征文活動、召開主題班會、圖片事跡展等等;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對老師感恩,從身邊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做到“尊師重教”;為了感恩生活,我們舉辦了“中國傳統節日宣傳周”活動、“世界地球日環保宣傳”活動……“滴水之恩以涌泉相報”,在學生會的引領下護理學院同學心懷感恩之心,立志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我們不斷在同學中開展“崇禮”教育。我們開展以“與文明攜手,創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文明禮儀宣傳月”活動:揭露校園十大陋習,倡導校園文明行為、制作文明書簽、倡導文明公交、開辦文明禮儀講座、宣傳誠信考試。通過系列宣傳活動引導同學講文明、樹新風。

我們在同學中倡導“修身”美德,指引大家成為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外塑形象,修身明志,展示護理學院學生特有風采。在首屆中國“白衣天使”大獎賽江蘇賽區比賽中,程敏瓊、顧媛嬡兩位同學憑借出色實力進入決賽,并最終獲得優秀獎。在“杏林之星”形象大賽中,榮獲第一屆“杏林之星”形象大賽團體第一名,第三屆“杏林之星”形象大賽個人冠軍的殊榮,護生的優異表現在這方舞臺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現。在校級舞蹈大賽和辯論賽中,我們分獲冠亞軍,體現出了護生驕人的實力。“12·9”大合唱中,我院師生共同努力,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獲得三等獎。

同學們“自強”的拼搏精神在運動場上得到了展現,在03年校運會上我們獲得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在第30屆校運會上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在第十二屆青年文化節中,獲排球比賽女子團體第二名、太極劍、太極拳比賽第二名。“人生處處是賽場”,護生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旗幟將永遠在心中高高飄揚。

二、四點理念:圍繞護理文化內涵,著力校園文化育人

作為護理學院院訓的“勵志、仁愛、精技、美儀”同時對現代護理文化內涵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學生會努力帶領同學們踐行院訓,在宣揚校園文化的同時塑造護理人,培養護理精神理念。

圍繞“勵志”,在每年的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我院都會舉辦護生授帽儀式。授帽儀式上,各大醫院的護理專家及我院徐桂華院長為即將下臨床的護生們親手戴上莊嚴圣潔的燕尾帽,護生們則點燃捧在手心中的紅燭,在護理前輩的帶領下宣讀誓詞,并鼓勵同學在臨床把所學知識結合到實踐中去,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成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南京醫科大學許勤教授“走進美國護理”的講座使同學們對西方護理現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開拓了同學們的眼界,也引發了大家對如何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趕上發達國家的護理水平的深深思考。同時,學院還舉辦“模擬人才市場”、就業指導講座,幫助同學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更好的在用人單位面前展示自我。

圍繞“仁愛”,我們開展多種活動,組織學生幫助他人,奉獻愛心,體現了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我院學生在敬文圖書館廣場開展以“創建和諧新校園,注外來建設者”為主題的義診活動;我們來到了雁鳴山莊老年公寓,開展校外實踐活動,關愛老人,奉獻愛心。另外,我們還捐助貧困地區兒童,幫助班級困難學生、生病學生。在上半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組織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不僅慷慨解囊,捐款捐物,還踴躍報名參加赴川志愿者醫療服務隊,奔赴抗災第一線,披荊斬棘,通過我們的雙手把護生的熱情與愛心傳遞到祖國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圍繞“精技”,我們每年舉辦護理技能操作比賽,開放操練室,組織專業講座,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對護理專業更加熱愛,專業思想也更加穩定,在校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我院同學過硬的技術和熱情的態度得到群眾的熱情贊揚和肯定。我們與校醫橋工程部和東南大學聯合組織舉辦了“急救知識培訓活動”,活動介紹了各類急救的常識,并采用現場演示實際操作的方法向同學介紹了各種部位的包扎技術,開學初,我們抽調了多名臨床實習的優秀學生承擔了全校新生體檢的抽血任務,她們以過硬的技術圓滿完成了任務,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為加強同學們面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助互助本領,加強護理急救技能的培訓,我們擬成立“家庭護理急救社”,會邀請到專業人士為同學們作集中培訓,并不斷培養學生內部師資隊伍,組織面向校內外非醫護類專業同學的危機事件救護訓練課,營造同學中互勉促進,共同提高的良好學習氛圍,進一步加強同學們對危機事件的防御意識,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與處理能力。

圍繞“美儀”,禮儀社堅持日常訓練及活動,通過形體訓練、禮儀講座、美容講座等形式提高隊員們的素質,通過培訓,使同學們掌握了基本的禮儀知識,在內在氣質、外在形象等方面均得到較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強化專業素養培訓,鍛煉出了一支素質外形過硬、能代表學院形象的優秀禮儀隊伍,并很好地完成了校內外各項演出和禮儀接待任務,同時,社團成員也積極帶動周圍同學加強文明修身,增強了全院同學的文明禮儀意識,為了促進同學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每年我們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慶祝“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宿舍文化節系列活動,如主持人大賽、新生歌手大賽、演講比賽、情景劇比賽等等,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護生的風采的大舞臺。在去年的各類校級活動中我院學生也有不俗表現。校運動會上,精彩整齊的入場式表演、太極拳表演獲得了陣陣掌聲。

護理學院學生會通過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方舞臺,充分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氣質風采,體現了中醫的人文特色,弘揚了優秀的護理文化理念,書寫了當代護理學生的智慧才情,為護理專業的學生們走向臨床、成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營造了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

護理專業論文:淺論提高高職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論文關鍵詞】口頭交際能力 口語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 寓教于樂

【論文摘要】英語教學的任務不能僅僅局限于傳授語言知識,而是要加強語言功能意義和社會交往意義的教學。為了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輸送更多的外向型、交際性的人才,提高廣大職業技術學院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是當務之急。

隨著當今對外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加,國際貿易的急速發展,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才的英語的口頭交際能力(Hymes)。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重視的,是單純的書面表達以及語法,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則重視不夠。所幸的是,我國的教育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近年來在我國許多高等學校都開設了英語口語課程。

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也在一些涉外專業中,開設了英語口語課程,取得了一些成績。尤其是我校開辦的高等職業涉外護理專業,順應國際上對護理人員的需求,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涉外護理人才,向許多英語國家輸送了大量的精通護理又熟練英語口語的人員。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的是,我們在高職護理學生進行口語教學的時候,是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的:

首先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入學時整體水平都比較差,特別是英語,基礎更差。大部分學生對學好英語信心不足,對英語學習也興趣不大,更別談是對英語口語的學習了。

其次 傳統的英語教學法對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開展口語教學的負面作用不容小視。長期以來,我國在英語教學中都采用語法翻譯法,過分強調發音的精準,語法的不錯還有大量的書面閱讀。而還是有一部分的老師在口語課上還是采用這種教學法。以至于課堂上老師的說話時間大大的超過了學生應該開口說話的時間。而教學內容陳舊,操練單一而機械,大多的課堂口語活動,其實是一種重復句型的活動。這種課堂下教育出來的學生要么就愛面子,怕出錯,不開口;要么一開口,就背句型,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

第三 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脫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口語教學活動旨在傳授語言交際能力,即實際運用所學的語言同所操改種語言的本族人進行正常交際的能力。而我們的口語教學在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沒有適時地去讓學生了解各種語言形式背后的社會文化背景。因此,當學生使用這些語言時,往往就會不得體、不合時宜。

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第一 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習愿望會帶來超常的學習效果,反之亦然。研究報告顯示對某一語言的偏愛會激發學生的綜合性動機。這種動機所激發的學習欲望比工具性學習動機要大得多。但是,廣大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大多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求職等等的工具性動機。他們在外語學習中常常缺乏自信,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第二 應了解學生的水平。根據國外的慣例,學生通常被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但我們看到,以一個班為單位的高職學生,水平往往參差不齊,我國的辦學條件和人口現況也不允許按等級分層次的口語教學。

第三 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的不同程度,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口語教材的選用;口語課堂教學的設計;創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各種教學手段,并充分發揮教師的角色。具體來說,

1 教師應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為無論教材有多好,都不會完全適合每一個班級、學生或教師,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當教師認為教學內容和編排對高職學生不合適時,可以采用刪除、替代、補充和改編。例如,針對同一班級高職學生學習的不同程度,使用相同的材料,進行難易不同的活動;不必刻意在意學生之間的差別。

2 口語老師也應有效的進行課堂設計。一堂課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根據學生類別,學習內容,設計怎樣進行教與學,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所以教學設計應包括具體的教學目標,時間的分配,預計可能發生的問題,教學輔助工具,教學步驟,具體教學活動的目的、目標和所用的時間,以及這項活動與課堂中其他活動的銜接。這樣設計出來的課堂教學才能通過課堂活動的多樣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3 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應理解和體現學生在知識、智力、情感等方面的需求,通過不同的活動和方法如語言游戲、音樂、討論、戲劇等引起學生對所學語言的興趣,促使他們參與。然后通過課堂活動和練習,使學生掌握語音、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最后通過練習和課堂活動,使學生自由地、實際地運用語言。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要求學生隨機運用已掌握的語言來完成口語任務。典型的活動有信息缺口,調查、討論及角色扮演。各類口語練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演練的機會,使學生得到用外語進行交際的真實感受;很多的口語活動本身妙趣橫生,又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充滿自信。同時,直觀的教具,如圖片,電視及電影,投影都可以引入到高職口語課堂中去,寓教于樂,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培養愉快的學習情緒,促使學生轉化工具性學習動機為綜合性動機,有效提高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

4 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同樣不能忽視教師的角色。教師是成功的口語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與協調者。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口語交流的內容、社會交際的功能,適當放低對語法的正確性、語音的標準的要求。認真觀察和聆聽,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打斷他們的表達,應該在學生表述完以后,再給學生以反饋。教師不停的打斷會破壞口語教學的目的,會提升學生的焦慮情緒。教師在口語活動中的參與要掌握好尺度,千萬不能滔滔不絕,喧賓奪主;而當口語活動進行不順時,教師要循循善誘,靈活機智,從而保證口語活動的成功進行。教師還要及時地通過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做出調整。也應采用不同形式的評估手段對學生的進展做出評價。總之,一個充滿熱情、富有耐心、幽默、常常鼓勵學生的口語教師,是廣泛受歡迎的。

5 在口語教學中,應加強文化的導入。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語言都有其豐富的文化背景。作為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語言,英語國家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還有風俗習慣都是單靠學習語言本身而無法領悟的。只有理解、接受英語國家的文化才能促進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教師應該從多方位加強文化教學,使同學們對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風土人情都盡可能的了解和接觸;在課堂教學上盡量模擬真實的交際情景,創造深厚的英語文化氛圍。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開展口語教學,切實加強高職護理學生的英語口語,高職教師應充分利用本校條件,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

護理專業論文:突出護理專業特色 提高課堂實習質量

隨著衛生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實用型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各臨床專業學科在知識領域、技能領域、態度領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技能的培養更是被擺在了突出的位置。《護理學基礎》作為護理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技能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均很強的學科。現代護理教育的指導思想要求“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貫穿于在校教育的全過程”。為了適應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要求,適應市場經濟對護理人才的需要,護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突出和重視實踐教學這一環節,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加強學生操作技能的訓練和職業素質的培養上。

1 充分發揮護理模擬實驗室的作用,提高專業學習興趣

護理模擬實習即“情景虛擬式”學習,是《護理學基礎》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護理理論、培養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它充分體現了衛生專業學校以實踐教學為重點,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綜合型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護理人才為目標的特點。能使專業理論教育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通過虛擬教學環境,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好似進入了醫院的病房,身臨其境,好奇感和新鮮感油然而生,讓學生覺得自己就是一名護理人員,一名白衣天使,從而增強了職業自豪感和對護理實習課的濃厚興趣,為上好實習課提供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

2 明確實習目的,培養動手能力

首先,護理教師應根據實習計劃的安排和培養目標的要求認真鉆研教材,明確實習課有關操作的重點和難點,并確定適合教學內容的實習形式和練習方法。其次,在每次實習操作前,教師還需要讓學生明確實習目的、意義和要求,并對操作步驟進行復習和回顧。有許多學生在教師講解或演示時往往認為自己聽明白了,看清楚了,會操作了,可是當接觸實際時就力不從心或束手無策。如果教師能在分組實習前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對學生按授課計劃內容和實習要求進行有步驟地講解,就能使學生在實習中做到目標明確,有條不紊。

3 加強實習指導,認真做到“五勤”

護理教師要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指導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規定內容的操作練習,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帶教效率,做好“五勤”是提高實習質量的重要途徑。

3.1 勤于思考 教師要合理安排實習形式,根據練習內容確定每組人數,同時了解學生在實習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并時刻提醒學生在操作中要樹立愛傷觀念,重視護患溝通,注意舉止文明,強化安全操作和防范意識。

3.2 勤于巡視 《護理學基礎》實習課的教學方法一般是以分組練習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帶教老師一定要加強巡視,深入各個實習小組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指導,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實習動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把握,對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有一個廣泛的認識,并為教學反饋和目標調控提供資料,收集信息。

3.3 勤于觀察 帶教老師一定要善于觀察各個實習小組在練習中的情況,關注學生在實習活動中的情感和態度,密切注視每個學生的操作動作是否標準規范,還存在哪些問題。通過仔細觀察使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操作中的錯誤之處,并及時加以矯正和解決,從而確保學生在動作上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取得課堂實習的良好效果。

3.4 勤于講解 通過講解,向學生提示操作要點,特別是一些難以察覺到的動作要領,如口腔護理的擦拭方法及順序,昏迷病人胃管插入的方法及原理,導尿術中尿道口的消毒方法及順序等等,從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帶教老師在實習指導中一定要勤于講解,要做到不厭其煩,循循善誘。針對學生在實習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學生當面指出,必要時暫停實習,進行理論上的指導。并注意強調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對帶有普遍性的共同問題,采取集中講解的方式,對帶有特殊性的個別問題,采取單獨輔導的形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心領神會。

3.5 勤于示范 教師的示范動作是學生所學動作的典范,在分組實習的過程中,帶教老師在實習操作中應起好示范作用,對一些程序復雜,難度較大的操作,如鋪床法、穿脫隔離衣、導尿術等應該邊講解邊示范,使學生一目了然。對一些需要以同學替代病人來完成的操作練習,如各種注射法、靜脈輸液法、鼻飼法、灌腸術等,應提高示范成功率,這不僅能使學生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激發學習興趣,而且還能為學生的練習樹立成功的信心。相反,如果教師示范動作不到位,甚至失敗,則可能會給學生造成想練而怕失敗的心理障礙,以致影響實習內容的完成。

4 滲透道德教育,培養法律意識

在實習課的教學中,護理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應將護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識培養滲透到課堂實習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使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是神圣而平凡的事業,培養學生高尚的護理道德情感,樹立熱愛專業、學好專業的思想。讓學生認識到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和科學性,培養從事護理工作應具備的高度的責任意識、科學的工作態度、審慎的工作作風和對差錯事故的防范意識。同時結合學生在實習操作中出現的違反護理原則的錯誤行為給予及時的批評和教育,使學生明確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為護理對象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是護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相反,如果操作前不解釋,不征得病人同意就操作,或隨意暴露病人身體,或不執行查對制度,違反操作規程,就是對服務對象權利的侵犯。使學生在護理操作練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習慣,培養依法從事護理工作的意識,在將來的臨床工作中為護理對象提供優質、完善的護理服務。

總之,作為一名從事護理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應明確專業教育的特點——即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明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各項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和輸送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

護理專業論文:淺析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論文關鍵詞:護理專業 人文素質教育 對策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人文素質教育內涵及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現狀的分析,結合目前的教育狀況和時代對護生的要求,提出了改革課程體系、優化教考模式、加強師資培養、營造人文氛圍等一系列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

護理專業是維系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專業,同其他專業相比,從事此專業的護理人員更要有較好的人文素質水平,人文素質已成為護士職業素質的底蘊。因此,將人文學科、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引入護理教育之中,使護生同時擁有醫學、護理學知識與人文知識,是護理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1、護理學對人文精神的重視不夠。在醫學教育中,只側重于科學教育和技術層面的訓練,相對忽視了學生關愛病人、關愛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培育,社會人文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忽視了人文素質教育。

2、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的護理教育課程設置基本沒有擺脫生物醫學模式的影響,人文和社會科學的課程設置很少。人文社會科學的課時只占總學時的8%左右,明顯低于發達國家15%~25%的比例,而且內容比較單一,多以“兩課”教育為主,這與國際護理教育學模式嚴重脫節。

3、教師知識結構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我國護理學院教師的教育思想、人文修養都存在與現代護理學發展不相適宜的問題,缺少人文素質與護理專業的融合,導致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認識、理解不足,削弱了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

二、加強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

1、改革課程體系,優化教考模式

(1)適當增加人文課比例。增加人文課比例是加強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現有課程體系基礎上,應進一步整合人文教育資源,加大人文知識比重,增設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強化護理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相互滲透,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逐步建立起系統的具有護理學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體系。

(2)建立考評體系。建立有效、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是促進護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護理院校應當把人文教育考核評價納入學籍管理指標,作為學生獎懲、畢業的重要標準。課程教學評價考核與實際操行相結合,即與臨床見習、畢業實習環節的護理行為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考核,能夠體現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緒調控能力、人性化服務能力和醫德修養水平等綜合素質。教學評價考核可以分解為筆試、口試,也可以通過資料收集、案例分析、論文撰寫、專題調查、社會實踐等多個項目進行綜合評價。

2、加強師資培養,提高整體素質

(1)不斷加強專業教師自身的人文功底。對教師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質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各種高層次學術活動,擴展教師視野,要求他們重視自身的人文修養,克服重專業輕人文的錯誤傾向,并鼓勵教師把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育之中;還要經常聘請知名學者任教或講學,加強學術交流;在教師中舉辦各種形式的人文素質教育活動,如教師書畫展、教師攝影展等。要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造就高品質、高素養、高品位的教育家。對于人文課程教師,要求其多學習和了解醫學知識,尋求更多的醫學和人文的契合點,從而推動人文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2)充分運用教師的人格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敬業精神、授業水平、儀態風貌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至關重要。

3、營造人文氛圍,提升人文素質

(1)專題講座。專題講座是補充和拓寬課堂教學的最好途徑, 特點是不受學時限制,內容新,涉及面廣,信息量大,知識集中,形式活潑,感染力強。舉辦人文知識講座既能照顧到知識面,又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加人文知識的積累,為人文素質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圍繞人文素質教育這一主題,可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讀書班、學術沙龍、文化、體育、藝術節等,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拓展對外文化和學術交流渠道,使學生學到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同時,要加強人文科學類圖書建設,使學生在課余時間有書可讀,讓學生在浩瀚的人類文化中受到熏陶,不斷促進其心理品質的內化。人文精神的塑造既要靠系統的教育,也要依靠與主流文化相結合的校園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

(3)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要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引導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每個暑假可安排學生1~2周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提出不同要求,積極創造條件并鼓勵學生參加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公益活動,深入工廠、農村、市場,訪貧問苦,了解社會生活,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達到感悟人生、凈化心靈、鍛造品格,使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增素質、做貢獻,從而提高其整體素質。

“立業先立人”,人文素質教育應是多渠道、全方位的。護理院校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將人文教育滲透到護理教育的各個環節,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結合高素質護理人才。

護理專業論文:淺談高等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研究

作者:封丹琚 唐曉紅 婁鳳蘭

論文關鍵詞:高等護理專業 學生 護理 職業價值觀 數據收集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當代高等護理專業學生(高護生)的職業價值觀,為我國高等護理院校有效地開展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提供依據。方法使用職業價值觀調查問卷對508名高護生進行調查。結果在職業價值問卷的3個維度中,分數由高到低依次為保健,發展,聲望、地位。不同年級高護生聲望、地位維度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不同學歷高護生保健及聲望、地位維度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p<0.01)。結論當代高護生的職業價值觀反映了時代特征,尚需加強教育以使他們具有更多的職業奉獻精神。

價值觀反映的是人的需要與所生存世界屬性之間的關系,是人對生存世界的需求所表現出的評價。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就是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尚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例如,schwar—tz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通過工作而達到的目標或取得的報酬;而ros等則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某種職業所取得的終極狀態的信念。職業價值觀屬人格范疇,在職業選擇中起一定作用。高等護理專業學生(下稱高護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一方面,他們將來所從事的是要求具有奉獻精神的護理職業。另一方面,當前護士的社會地位仍然較低。所有這些都要求高護生盡量擺脫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否則他們在大學期間就可能轉向其它專業,造成高級護理人才的流失。本研究調查508名高護生的職業價值觀,旨在為我國高等護理院校有效地開展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隨機選擇山東大學護理學院與山東中醫藥大學護理系508名本、專科生進行調查。其中女生496人,男生12人;大一100人,大二211人,大三7o人,大四127人;專科94人,本科414人;來自農村的高護生363人,城市145人。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采用職業價值觀調查問卷_為研究工具。此問卷共22個項目,由3個維度構成。第1個維度為聲望、地位,包括易成名成家、工作單位知名度高、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等9個項目。第2個維度為保健,包括有勞動保險、醫療保險和退休金,職業穩定、福利好等6個項目。第3個維度為發展,包括符合興趣愛好、學以致用、能發揮自己才能等7個項目。問卷采用likert5級評分,由“不太重要”到“很重要”分別賦予1~5分。問卷后面增加1個職業態度問題——對護理職業的態度:a一熱愛崇尚;b一并不熱愛,是必需的謀生手段;c一不熱愛也不是必需的;d一一定不會從事該職業。要求不選擇a項者說明原因。共發出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08份,有效回收率為84.67%。

1.2.2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使用spss10.0進行方差分析。

2結果

2.1高護生職業價值觀問卷各維度得分508名高護生在保健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最高,為(3.88±0.76)分;其次為發展維度,為(3.82±0.75)分;而聲望、地位維度得分最低,為(3.19±0.61)分。

2.2高護生職業價值觀各項目的重要性排序根據被試在各項目上的平均分,將職業價值觀各項目的重要性進行排序。就被試總體而言,最重要的5個項目依次是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發揮個人才能,有可靠勞保、醫療保險和退休金,收入高和解決住房以及兩地分居問題,其中2項為發展因素,3項為保健因素。高護男生更注重發展因素,女生更注重保健因素。另外,女生把工作穩定排在第6位,而男生則將其排在第14位,所以女生比男生更重視工作的穩定性。所有被試者認為最不重要的5個項目在內容上完全一致,只是排序上略有差異。它們分別是成名成家、有出國機會、單位規模大、單位知名度高、單位級別高。

2.3高護生對護理職業的態度197人(38.78%)熱愛崇尚護理事業;143人(28.15%)并不熱愛,但認為是必需的謀生手段;121人(23.82%)既不熱愛,也不認為是謀生的手段;32人(6.30)%表示一定不會從事護理工作,15人(2.95%)未作答。對開放式問題的回答顯示,高護生不熱愛護理職業主要是因為護理職業的社會地位低、收入低等原因。

3討論

1999年凌文輇等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研究中,排在前5位的只有收入高為保健因素,其余均為發展因素。賈金玲]2005年的研究表明,大學生被問及擇業中首要考慮的因素時,68.30%選擇了經濟收入,而選擇職業聲望的為4.00%,選擇為社會作貢獻的僅有2.00%。而本研究表明,保健因素比發展因素還重要,這一結果與文獻報道相符合。表1示,高護男生更看重發展因素,而女生更看重保健因素,但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擇業時已不再注重虛名,而更看重是否有利于個人發展、經濟收入和福利保障。高護生職業價值觀的變化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有著必然聯系。高護男生比高護女生更看重發揮個人才能,女生則要求機會均等、公平競爭,可見高護女生在擇業時非常看重是否會受到公正的待遇。

表2示,不同年級高護生聲望、地位維度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f一3.54,p<0.05)。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們對聲望、地位的重視程度呈現遞增趨勢。高年級的護生比低年級護生的職業價值觀更加貼近現實,這可能與他們即將走向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與專科生相比,高護本科生對保健及聲望、地位因素更加看重(f一6.04、26.53,p<o.05、p<o.01),對工作的要求明顯高于專科生,這可能與他們較高的期望值有關。

高等護理人才的培養是護理學科發展的根本保證。目前由于社會地位低、收入低等原因,多數高護生不熱愛護理職業(本組僅197人熱愛護理專業,占38.78%),造成當前高護生專業思想不牢固和護理人員流失。所以國家或醫療機構應該逐步提高護理人員的經濟收入,同時更加重視護理工作,重視護理人員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或意見,讓他們在工作中具有更多的發言權和決策權。此外,人們對于護理職業的傳統認識也急需改變。護理不僅僅是打針發藥之類的簡單工作,而是為全社會的人提供包含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當然要改變人們的傳統認識尚需要全體護理人員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杰出表現以及必要的宣傳。另外,高校在招生的時候,可以對報考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護理職業態度調查。如果有學生一開始就對護理職業極其反感,那么要使其改變這種態度是非常困難的。當然,對于已經進入護理專業學習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引導其熱愛護理職業。例如,讓他們意識到護理職業發展的美好前景;請受患者歡迎的臨床護士做報告等。由于任何時候護理職業都要講求奉獻精神,所以最重要的是教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護理專業論文: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現狀與對策

【摘要】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人際溝通是臨床護理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始終 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名優秀護理人員必備的素質。本文通過對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有效對策,為職業學校培養善溝通、善交際,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素質護理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護理專業學生 人際溝通能力 對策

現代護理的發展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學習護理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知識和技能,使護理對象能夠得到主動、全面、系統、有效的整體護理。整體護理的實踐調查表明,護理需要用70%的時間與他人進行溝通。-因此, 護生的溝通交往能力,是做好護理工作的關鍵能力,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護理理論知識以及熟練的操作技能,還要有較高的人文素質和人際溝通能力。

1 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

1.1 適應能力差 同學們從中學轉入大學,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心理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學校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大學的教學和管理模式與高中相比更具彈性,強調學生自理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養成的學習、生活中的依賴性不能很快調整,產生了適應不良的現象,尤其是在處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寢室關系等問題時,一些學生感到迷茫困惑,有的同學甚至產生懼怕交往的心理。

1.2 社會認知能力不完善 大學正是學生的社會認知系統建立和完善的重要階段,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和對環境的認知。在人際交往中,不少同學自我認知出現了偏差,部分學生過高評價自己,與別人交往時以自我為中心,處處為自己著想,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遇事強調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價值和人格,漠視他人的處境、利益和感受。還有部分學生自我評價過低,缺乏主見,人云亦云。有些學生甚至壓抑自己的性格,有意討好別人,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特色。有的同學對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不能正確地理解和接納,阻礙了個體社會化。

1.3 與異性交往缺乏自信 大學生處于特定的心理發展期,異性間正常的交往有利于培養自由交往、自由發展的天性,也有利于各自心理的健康發展。 一方面,護理專業學生中女生偏多,缺乏與異性的經常交流溝通;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因為交友不慎導致各種情感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溝通能力。

1.4 過度封閉自己 部分學生在與別人交往時,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求掩蓋起來,給人一種孤傲處世的感覺,一些古怪的行為和習慣有時令人難以理解。這種人交往的失敗就在于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閉起來,從而無法與別人溝通,使自己的人際關系處于危機之中。

1.5 教育教學存在一定不足

1.5.1 教師方面的因素

護理教師(含實驗、實訓指導教師)多為專職教師,有的是本校畢業后留校任教或大學畢業后直接分配到學校,他們與病人接觸少,缺乏臨床經驗,對病房環境及病人不熟悉,其教學重點只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在實訓操作時重操作步驟和操作方法,而忽視了與病人的溝通。 沒有讓學生去體驗病人,用自己的感受和語言與病人溝通,更沒有讓學生把溝通貫穿于整個護理操作中,學生不會與病人交流,造成了實驗課上的“啞巴操作”。

1.5.2 教學環境方面的因素

護理實訓教學區是護生進入臨床護理工作之前的一個重要模擬演練基地,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場所,但是在護理實訓課中,很多操作練習面對的都是模型、模具,交流時不能與學生進行情感應答,缺乏真實感,以至學生交流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同學感到可笑,從而影響了溝通能力的培養。

2 培養護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有效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我院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較弱,在思想意識上、主觀心理上和溝通技巧上均存在不少問題。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采取了相應的對策來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2.1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優秀的性格品質 通過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情景模擬等活動,一方面學生可以了解自身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完善自己的人格結構,培養優秀的個性品質,學會自我保健和自我調節,培養理性的自我防御機制;另一方面,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及環境,善于接納自己的優點、缺點,引導學生懂得尊重別人、贊美別人、鼓勵別人和寬容別人,正確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個性,鼓勵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校各種文體活動,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

2.2 實施情感教育,深入開展社會實踐 高校師生、同學、戀人關系是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最敏感的關系。注重情感教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和諧、友好、信任的育人環境,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2.3 正確引導異性學生之間正常的交往 正常的異性交往有利于大學生的情緒穩定和心理補償,有利于大學生的智力開發和人格完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異性交往觀,正確看待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是異性交往正常化的前提條件。鼓勵學生多參加集體活動,保持與異性同學的接觸,增進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異性同學建立起自然、和諧、純真的友誼關系。

2.4重視學生個性發展與培養 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培養是大學生未來社會化的重要要求,針對青春期學生自我意識強烈的特點,正確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個性,充分發揮各類教育載體的引導功能,鼓勵有特長的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各種文體活動,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在不同的舞臺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2.5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培養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2.5.1 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培養學生溝通技能的關鍵

教師對護患溝通意義的理解、帶教責任心、護理臨床經驗、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病人關愛的態度等,都會直接影響到護生溝通技能的培養。如教師在示教每一項護理操作時應努力做到語言清晰、準確、規范、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根據不同的病人使用恰當的語言與患者通,做好解釋工作。學生練習時,要督促、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護患溝通貫穿于整個護理操作過程中,而不要背老師的語言,這樣反復練習,使學生能自然與患者交流,同時注意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護理操作用語,避免說廢話或語言不當引起護患糾紛。

2.5.2 引導學生把模型人當作真正的病人。護理實訓室都是模擬病房,練習的對象都是模型人,學生因與其交流沒有真實感而不愿交流。因此,上課時教師可設計一個場景,如對學生說:這是一個什么病房,這里住著什么病人,現在這個病人非常難受,需要我們為他解除痛苦等等。把學生引入一個真實的病房環境,把模型人當做真正的病人,讓學生發自內心的與其進行交流。

2.5.3 從最基本的問候語開始鍛煉學生的開口能力。學生最初開始練習護理操作時,不知怎么開口,也不知說什么,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最簡單的稱呼、問候以及操作的目的等開始,逐步加入一些專業知識,鍛煉學生大聲、 自然的與患者溝通,讓學生從羞于開口到能清晰表述直至帶有職業情感的交流。

總之,人際溝通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提高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發展合作精神,是學生走向社會、適應職業環境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培養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病人,在臨床實踐中,學生使用有效的溝通手段,幫助病人適應角色的轉變,為促進病人康復起到重要作用。在實際的護理教學中,加強人際溝通技能訓練 創新教育途徑,注重實踐鍛煉,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掌握溝通知識和技能,并能在臨床學習中自覺運用。

護理專業論文:護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途徑探索

摘 要: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臨床一線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衛生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意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其方法包括:1、構建適應現代衛生職業教育的課程觀和教學觀;2、改革實踐、實訓教學,強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3、完善考評體系,突出崗位能力評價。

關鍵詞:護理專業 職業能力 培養探索

隨著人口結構和質量的改變、全球化趨勢和高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導致護理實踐復雜性日趨增加,護理職業教育要應對這一挑戰,與先進的護理理念接軌,全面發展我國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護生職業能力全程化教育,使我們培養的護理人才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一、構建適應現代衛生職業教育的課程觀和教學觀

現代衛生職業教育是以社會需求為辦學導向,以職業資格標準為評價質量依據的教育。學校要以學生高質量就業為本位,以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為核心。教學質量得以保障的核心即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然而目前多數衛生職業院校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仍沿襲相對獨立的傳統學科體系,課程門類繁多(如3年制中專護理專業在校學習期間僅為2年,而開設的課程達25-27門),學科意識使各門課程人為地強調自成體系,造成觀念、學科界限和定位的諸多沖突,而且,課程設置中缺乏人文社科知識。在此基礎上選擇的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一味采取“填鴨式”、“滿堂灌”的方法,使學生成為“容器”,其學習所得完全依賴老師的“一言堂”,沒有師生互動,技能訓練被忽略,學生的創新能力被束縛,教學質量長時間在低水平徘徊。為此應建立新的衛生職教課程觀和教學觀。

1、調整課程結構,突出護理專業特色

職業學校不能采取原有教育的課程模式,必須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課程要由“學科型”走向實用型,由封閉走向開放,由書本走向實踐,圍繞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針對護理職業特點,用“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觀念指導護理教學改革。課程設置必須打破“學科自成體系”的傳統模式,以“夠用,實用”為原則,實行課程綜合化改革,融知識、實踐、能力、技術于一體,使課程更突出職業特色、貼近臨床實際。

針對課程設置中缺乏人文社科知識,我們調整課程結構,從必修課程中減去了數學、物理、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生物化學等課程作為任選課,安排、增加了與護理專業關系較為密切的醫學邊緣課程,如護理心理學、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充分協調人文與醫學基礎課程之間、醫學基礎與醫學臨床課程之間的教學銜接和內容取舍等。人文課程及醫學基礎課程本著“必須”、“夠用”、“實用”為原則,增加了臨床教學時數,特別是加強了臨床護理實訓教學環節,將十八周教學調整為十六周理論授課,兩周課間實習;加強了實踐訓練,如《護理學基礎》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調整到1:2,以適應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

2、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體能力的發展

要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減少灌輸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面對知識,而且要面對“人”;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能力,提倡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程度,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通過全體學生參與教學,加深學生對學習價值的認識,使其從思想意識、情感、個性、精神境界方面得到升華,潛能得到激發,學習品質得到提高。

在課程設計上,要按照醫療衛生工作過程設置學習情境,以“應用性理論講授+崗位技能實訓”為課程模式,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充分體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教學思想,實現“所學與所用”零距離,努力把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自主性、創新性的學習過程。

二、改革實踐、實訓教學,強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實驗、實訓教學環節是護理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匯知識、訓練科學思維和培養核心能力的重要環節,應以“護理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建立“學校實訓+社區實踐+醫院實習”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學校——社區——醫院”交叉滲透,全程化培養實踐能力。要注重學生護理職業素質和職業情感培養,提倡護生早期接觸臨床和社區,體驗護士角色和病人角色,理解護士職業的價值和情感,學習人際交往溝通技巧、基本的生活護理技術,使學生能夠持續獲得本專業的職業技能、職業能力,增加學生對護理職業的感性認識,同時促進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的有機融合,實現知識的內化。

在實驗、實訓環節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造就健康的職業心理素質。護士工作內容單調重復,工作環境緊張,壓力大,加之傳統習俗、社會偏見對現代護士職能做出了較低評價,影響了護生的專業信念,使部分護生對職業前景產生了困惑或動搖。因此,護生進入實習環節后,應逐步領悟護理工作的內涵,領會護理工作的真、善、美,感悟并認同自己的職業價值,形成恰當的職業價值觀,最終形成健康的專業心理。二是注重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包括評估及觀察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創新精神與科研能力、應對壓力能力、慎獨自律能力等。

三、完善考評體系,突出崗位能力評價

有時教師眼中很不錯的學生(聽話、成績好、不調皮)并不一定受用人單位歡迎,而教師認為一般化的學生(不太聽話、學習成績一般)由于他們社會適應性較強,思維活躍,表達、協調能力較好,反而會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究其原因:學校的評價方法和標準有問題。一直以來學校的教育方針是要使受教育者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長期以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分數,而考試又主要是理論知識,不管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如何,只要卷面符合標準答案就行。由于對學生的衡量標準出現了偏差,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從根本上與職業教育辦學方向相悖。因此根據社會需求及職業資格標準來改革評價學生的標準和方法、改革職業教育的考試考核制度勢在必行。

1、理論教學評價,建立發展性教學評價體系

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進行評價,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方式的多元性、評價對象的全員性,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在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可將考試改革為“理論+實踐操作+綜合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的幾個部分進行評估,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進行全面評價。如知識技能評價中,應評價學生理論知識在實踐技能中的應用和綜合,看其能否將掌握的課程知識應用到操作技術當中,有關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和提高;情感態度的評價中,應評價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知識能力、信息資料搜集處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創新能力等,看這些能力是否得到了相應的發展提高。

2、臨床實踐評價,建立臨床、院校合作的評價體系

要充分發揮臨床醫院在護理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請醫院的帶教老師對不同階段臨床實習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早期見習應注重溝通能力及人文關懷評價,能夠將課堂講授的溝通交流及人文關懷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臨床見習應注重自我認識角色轉換評價,使學生通過臨床實踐盡快適應專業職業角色轉換,建立工作責任感。畢業實習應注重專業能力及臨床思維評價,加強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決策力,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與臨床接軌,實現無縫對接。

3、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評價,建立導師制的評價體系

導師應由品德修養好、專業理論強的講師以上的教師承擔,每個導師負責10名左右的學生,學生入學后即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以科學、技術、服務為主題的學習和研究活動,并對其進行評價。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社區護理調查、臨床護理研究等活動。具體的內容包括:一是參加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時間量和態度;二是社區與社會活動中獲得的體驗和體會;三是研究社區問題的基本能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能力的發展情況。

護理專業論文:淺談護理專業學生的手腦聯盟訓練

【摘要】 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是護理人才培養的需要。將建構教育理論應用到護理實踐教學中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護理技能訓練中依據建構教育理論設計訓練方案、組織實施,使學生做到手腦聯盟,主動建構知識的的各個層面、相關意義。通過實踐,學生們主動學習技能、參與技能學習的欲望極高,既動手又動腦,將書本知識與自己的動手結合,創造出豐富的思維,達到教學相長。

【關鍵詞】 手腦聯盟 護理實踐 動手能力 建構教育理論

現代教育學對教學賦予的新涵義是“教學生學”,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但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變得更加聰明。護理專業是一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 理論是基礎, 是學好、用好護理技術的前提, 動手實踐更是護理技術學習的重要環節、必要環節。因此,在護理技術教學中, 應把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別做到手腦聯盟,使其護理技術水平迅速達到教學、社會的要求。

1 護理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傳統實驗教學的方法 在進行一項護理技術的學習時,教師往往按照目的、評估、操作前準備、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的順序進行實驗教學設計的,老師一個人在示教室把這項護理技術的操作程序完整演示出來,特別強調操作要點、注意事項,最后借助于視頻的反復播放讓學生模仿進行護理技術的學習。這樣做讓人感覺,學生像一個機械人一樣,完全是在某一種框架下進行模仿,時間一長,學習熱情驟降,課上的學習氣氛不濃厚,教師只有靠操作考試這個殺手锏來控制學生來認真學習這項技術。這里忽略了學習者在學習這項護理技術的心理、生理能力。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她們對專業技術的學習是很有興趣的,腦中充滿了無數個“為什么”,怎樣使學生的興趣能夠維持長久和穩定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1.2 教師對護理專業的熱愛 作為護理學院的老師應該對護理專業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由于護理專業的特點,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護理技術在病人身上的實施來體現的,可以說護理技術是傳播護理理論、護理知識的媒介,我們對護理的認識、情感都是通過護理技術的媒介作用傳播出去的,它的價值就是體現在這里。一般情況下,護理教師在傳授一項技術時,往往在操作程序、手法、技巧上強調過多,特別愛采用反例法(如不正確的做法)以提醒學生注意。結果,學生在親身實踐、體驗中,還是過多的出現反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很是無奈。這并不是學生的過錯,而是我們的老師在傳授操作技能時方法不當,應該把你對護理專業的認識、情感通過護理技術的演示體現出來,使學生看到完美的護理技術,有一種強烈的學習、求學愿望,這樣學生會增強對護理技術學習的記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教師應把操作的肢體美融入到護理技術中去 護理專業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專業,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價有很多帶有人為的一些因素,主裁判是服務對象——病人及家屬。護理技術水平又是病人及家屬首先要判斷的。病人是否愿意接受你在其身實施護理技術,取決于病人對你的信任程度。怎樣取得病人的信任,使你的護理技術能夠在病人身上實施,這在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特別引起重視。因為護理技術的更新很快,新的技術會不斷產生,我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病人、家屬以一個寬容的姿態提供實施的平臺。傳統的做法是,教師在評價學生對護理技術的掌握情況時并沒有把操作的肢體美考慮進去,評價的重點只是在程序、方法的正確與否給予很高的分值。筆者認為,護理專業的學生在平時護理技術的模擬訓練中,就應該注意技能技巧的應用,特別是人體力學及美學的應用,不要急于判斷技術的正確與錯誤,而是讓學生判斷護理技術的科學性、合理性,從病人的角度考慮,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技術在你身上的實施,有沒有可改進的地方等等。

2 護理實踐教學改進方法

護理人才的培養一直是人們特別關注的問題。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護士的動手能力必須加強,手腦要高度結合,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護理人才。我國教育學者陶行知認為:“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2.1 基本思路 應用建構教育理論設計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這種模式訓練,做到手腦結合,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構建知識的各個層面。手腦聯盟使得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從認識——應用到主動的理解—應用,學會抓住書本的主要學習點進行讀書,真正掌握學習精髓,最終達到護理技能訓練目標,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評判能力有明顯提升。

2.2具體實施

2.2.1 設計訓練方案 與課程主講老師討論實踐教學的訓練目標、實施方法、評價方法等內容。特別是怎樣將課程所學的理論與訓練結合起來。我們根據以往教學的經驗預測學生在訓練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理論知識掌握的盲點,如何進行解決,遇到爭議的問題怎樣處理等細節問題進行討論,達到共識,形成一個方案。針對方案的可操作性模擬演示,特別是多名老師參與的實踐教學,既要考慮方法的一致性,又要給各位老師有發揮的空間。分清哪些是原則上的問題,已經是很成熟的方法;哪些是目前有爭議的問題,對其科學性、合理性的認識需要實踐的考驗;分清在學校初步學習階段應達到的技能訓練目標;對目標的評價方法,怎樣如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真正的動手能力進行精心設計。針對體格檢查、現場心肺復蘇、包扎止血訓練項目的特點,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情景、協作、會話、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中將客觀、現存的知識以適合傳播、傳遞的方式輸入到學生頭腦中,學會分析、判斷實施操作中的科學性、有效性、合理性,真正做到手腦的聯盟。

2.2.2 組織實施

2.2.2.1 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進行組織實施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逐步形成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適應的新一代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2.2.2.2分組及指導 以《健康評估》中的體格檢查為例闡述具體的實施方法。全班根據學生人數分為若干小組,2-4名學生為一小組,隨機組合。分組時,強調小組結合式學習是課程學習的需要。學生應該具有團結協作精神,每一名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角色作用對其他成員的影響,評價方法以及結果要看小組成員的綜合表現。最終目標是對技能訓練項目的目的、意義形成主動的、全新的認識,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指導教師4-5名,兩名為主帶(高年資老師組成),2-3名為輔助(可以由護理研究生組成——這些人需要先期培訓)。每名指導教師明確自己的職責,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對學生中的問題不能準確回答時可以隨時與主講老師溝通,必要時課下進行集體討論。指導中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結合已知的理論分析、判斷自己操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在進行角色互換時,注意傾聽扮演病人角色的感受,其他人員的感受,教師和小組成員融為同一體,共同判斷該同學的操作的效果。

2.2.2.3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對知識進行加工 創造一個可操作的場景,利用模擬病人模型,人為進行控制,設計出病理性雜音、心音、心率過快、過慢、心律不齊;病理性呼吸音、干濕羅音、哮?音;呼吸、心跳停止等情況,讓學生分析、判斷臨床意義,實施的具體措施等。通過模擬病人模型的使用,可以科學判斷你對技能的掌握情況,實施措施的正確性。特別是對于沒有提示操作正確顯示的分析,對每一位成員都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學生可以自己分析,得出結論哪個操作環節出現問題,怎樣解決;提示正確的學生會主動說出自己在操作中的感想、體會。在每一次的技能訓練中,小組式學習、教學互動、學生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人都從中得到啟示。

2.2.2.4采取小組合作式考核 訓練結束后的考核是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學生在考核中扮演的角色作用有明顯的不同,甚至存在一些誤區,老師就是要難為學生。以至于學生對考試有抵觸情緒,不愿意主動接受別人對自己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評價,注意力總是集中在分數上。而且由于教師的主觀判斷,會使某些學生,特別是性格比較內向、膽子比較小,在班級里不太顯眼的的學生感到壓力較大,會在現場技能考核時不能很好發揮。采取小組合作式考核會給學生造成一種寬松的環境,學生心理壓力小,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自信心得到增強,使每一名學生在最后的技能考核中又得到一次提升。

3 體會

按照建構教育理論設計技能訓練方案,使得教師、學生雙方受益。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操作方法的應用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的情況,及時發現知識的盲點,引導學生討論,從低層面的認識升華到較高層面的認識,自身也得到升華。學生則不再把動手訓練當成單純的模擬,可以憑借自己的理解進行發揮,創造出豐富的想象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興趣能夠持續穩定。

3.1 堅持教、學、做合一 一個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生研究,教學生創造,教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通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技能訓練的嘗試,我們感到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特別是在實踐中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應用以及相關專業知識(如解剖生理等課程)能夠主動引用有很好的效果。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協作學習的能力。以往,很多同學學習基礎理論的能力很高,記憶很好,可是在實踐應用時,腦子里的東西會混雜一團,甚至出現空白點,既動手操作時,腦子的思維停止,出現思維的惰性,特別是在別人監視下進行護理操作時,會變得更不會思考。現在,這些學生會在動手實踐時,半自動地隨手運用它,從自己的意識倉庫中把基本知識信手捏來。

3.2 通過為學生創設“情景”,激發了學生已經構建的知識結構,經協作會話,最后進行主動的意義建構 回答問題時小組成員可以相互補充、互相糾正,將各個知識點的臨床意義主動建構。將臨床護理的教學內容在不同情境多次加以呈現,即對所學知識的不斷建構,可以更好地適應復雜的臨床工作。

3.3 在協作學習中,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將大家的理解結合在一起,教師給予適當引導,最后達成共識,更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識。

3.4 效果的評價,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得到一次提升 自己評價自己操作的科學性、合理性,真正做到手腦結合,既教動手,又教用腦,教師進行最終點評。

3.5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導者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其作用至關重要。教師必須具備知識面寬、組織能力強和應對一切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學生討論期間教師需不斷觀察學生在訓練中的表現,發現其對知識掌握的盲點,給予適時指導,與學生一起讀手中能夠應用的教材部分。根據學生的各自不同特點,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掌握技能技巧;圍繞技能訓練目標,設主題,創設與主題相關的情景,學生利用情景,啟發思維,結合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知識、經驗將問題各個解決,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的提高。

總之,護理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手腦聯盟,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作為護理教育者應該在此方面進行不斷的研究、探討。要應用教育理論的研究成果指導護理教學實踐,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得到提高,真正做到學與用的高度統一。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本身就應該是一個手腦聯盟達到極致的引導者。首先他(她)的動手能力展示給學生時,一定是相當完美的,使學生感到榮耀,有一種美的體現,產生想學習的欲望;其次展示的是理論指導下的動手,使學生認識到在學習技能時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學習技巧,不是簡單的模仿、重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交换多p国产|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大全下载|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樱花草视频www|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校花被强糟蹋十八禁免费视频| 好屌爽在线视频| 7194中文乱码一二三四芒果|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免费大片aⅴ入口| 四川丰满妇女毛片四川话|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百度|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强伦片中文字幕免费看| 大地资源在线播放观看mv|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不卡| 三年片大全电影|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99|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а√天堂中文在线资源bt种子|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