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醫學畢業論文

醫學畢業論文

時間:2022-03-14 10:19: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醫學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學畢業論文

醫學畢業論文: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擇業基層的問題思考

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已勝利召開,民生問題更加成為社會的主題。基層醫療衛生是民生之重。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進,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擇業基層將成為一項雙贏的舉措。一方面解決了日趨嚴峻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一方面給基層醫療改革注入優質血液。然而,理論上的可行要在現實的推廣上得以檢驗,仍有一定的差距。國家自2005年后紛紛出臺各項政策引導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據《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白皮書》資料顯示,醫學類本科畢業生近幾年基層就業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我們也清晰地看到,非經濟發達地區的基層仍是“重災區”,乏人問津。如何使擇業基層成為學生就業的常規渠道,雖非主流,但非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本課題組對汕頭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我校”)2009~2011年臨床醫學本科生就業基層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中尋找積極的因素。同時對我校2007、2008級臨床醫學本科學生的擇業意識及求學動機等方面進行調查,以期更全面地剖析制約或促進畢業生擇業基層的因素。

1 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擇業基層的現狀

基層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范疇,并不單指鄉鎮農村,城市的社區也是基層。根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2006年認定的基層就業范圍,醫學類基層就業應包括:縣級醫院、鄉鎮醫院、農村衛生院和城市的社區衛生中心等。

1.1 基層就業呈逐年下降趨勢

我校2009~2011年基層就業比例分別是:25.97%、23.29%、21.30%,這與《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白皮書》統計的我省醫學類基層就業情況有些出入。我校為一本院校,推行精品教育,學生的就業定位較高。近些年,廣東省推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本科生公開招考制度,有利于優秀的學生流向高級別、熱門的醫院。醫學教育的高投入,理應有高產出。服務基層固然是好,但基層明顯不是一本畢業生的攻堅要地,基層就業意識明顯減弱。

1.2 擇業基層以男性為主

在擇業基層的畢業生中,男性占到70%。中國傳統文化對女性的社會角色定位是傳承后代、相夫教子和追求家庭幸福,加之男尊女卑的思想,多數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強、后代能在較好的環境中成長。而且,女大學生畢業后馬上就要面對婚育的問題,基層的鍛煉、更別說扎根基層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男性則好男兒志在四方,時代熱血青年骨子里就有一股創業的沖勁,只要政策與條件允許,還是有人甘當“拓荒牛”。擇業基層,艱苦創業,成就一番事業,不失為人生的別樣收獲。

1.3 生源有基層背景是擇業基層的關鍵因素

在選擇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中,85%來自鄉鎮。我國長期以來城鄉二元體制發展格局,造成廣大鄉鎮地區在經濟、社會、文化方面全面滯后于城市的發展。城市里的孩子飽受都市文化熏陶,雖深知都市生存的壓力,房價、物價高企,大醫院難進、沒編、臨聘、下社區或改行均有可能,但他們就是不愿放棄這都市里的生活,“都市人”的情結非常深重。而生長于鄉鎮的學生,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及其百姓的疾苦有著切身的體會感受,也許學醫的初衷就在于為家鄉父老解除病痛,在現時“進”大醫院“擠破門”的背景下,回自己家鄉,開辟一方天地,不失為務實的職業選擇。

1.4 地區經濟發展情況決定了學生深入基層的程度

筆者發現,學生們選擇的基層單位絕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地區。該地區的鄉鎮衛生院,本科生能夠接受,而非珠三角地區底線則是縣級單位。珠三角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即使是基層單位,待遇也還過得去。而經濟非發達地區的基層單位,有的工資、補貼都很難保障。福利待遇是學生們就業時非常看重的一個問題。現在的大學生都是交費上學,甚至是貸款上學,家庭舉債培養一個大學生,到頭來就業了,連自身的生存都成問題,還要家庭接濟,作為子女的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而父母都有一個較為特定的心理期待,希望孩子長大后能生活得更好,光宗耀祖。家庭的責任,父母的期盼削弱了學生前往經濟非發達地區基層創業的熱情。現實的無奈,使大學生容易喪失理想而退縮,物質指揮了行動。

2 臨床醫學本科生基層就業意識的調查

對我院臨床醫學本科2007、 2008級學生整體發放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的形式。問卷調查的題目是課題組成員在大量查閱有關醫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國家引導和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政策和基層醫療現狀文獻的基礎上,并進行醫學生、醫生個別訪談,以醫學生真實的就業環境為背景,以基層醫療人才生存發展問題為著力點而設計的,內容涉及求學動機、擇業意向、擇業影響因素等。共發放問卷157份,回收有效問卷141份,有效回收率為89.8%,全部數據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1 求學動機的偏差削弱學生基層就業意愿

求學的初衷、成才的動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擇業的去向。在問及學醫的動機時,只有31.9%的同學選擇“救死扶傷”,而認為“學就本領好就業”的高達52.5%。這說明了學生們的求學動機帶有很明顯的功利性,偏離了醫學的目的。醫學技術成了謀生的手段,學生畢業擇業時自然會挑福利好、工作環境好、發展前景好的單位。從基層干起,磨練成才的客觀需求,難以成為學生的主觀意愿。“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回報社會,造福人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待提升。

2.2 擇業價值取向的功利無視基層崗位的存在

調查顯示,畢業生在擇業時考慮的因素中前3項依次為:經濟收入(28.4%)、個人發展機會(26.2%)、工作與興趣、愛好的吻合度(19.9%)。可見,生存與發展是學生擇業時最為關心的。這說明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更多地考慮自身的需要,而對社會的實際需求缺乏考慮。這也印證了筆者對學生擇業意向的調查結果:41.8%的學生選擇了考研;21.3%學生選擇城市大中醫院;17.7%的學生選擇一般醫院;10.6%的學生選擇去基層工作。考研是臨床醫學本科生應對嚴峻就業形勢的有效折中法,選擇考研存在應對大醫院招考需要、回避基層單位的嫌疑。城市大中醫院仍是學生們的青睞,只有少部分同學愿意考慮基層單位,總體上我院學生的擇業意向仍偏高,與就業形勢不大吻合。

2.3 基層成為就業的退路

大學年年擴招,已從精英教育過渡為大眾化教育。嚴峻的就業形勢,委實給學生們增加了無形的心理壓力。當進一步詢問為何選擇基層,更多是回答找不到理想的崗位(73.3%)。學生主觀上不愿服務于基層,如果有其他合適的崗位可以選擇,則不會考慮基層。基層成了不得已而為之,退而求其次的落腳點,自然難以站穩。如果是帶著就業的落差感服務于基層,就別提扎根基層了。

2.4 健全的保障機制是擇業基層的關鍵

在學生的主觀意識里,基層就等同于落后。學生擇業基層最顧慮的就是一個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福利待遇、職稱晉升、人才流動是最在乎的,應答率均超過50%。這說明了國家要決心解決基層醫學人才匱乏的問題,推進人才的對接,就必須和學生的擇業觀吻合,制定實質性的扶持政策,健全保障機制,促進到基層就業學生的個人成長,關注他們的未來。下大力氣引進人才,還要重點培養引來的人才。

3 建議

3.1 找準思想引導切入點,提升學生基層就業意識

我國當代大學生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環境中成長,理想信念較為模糊,價值取向趨于功利,社會責任感淡漠。輕視理論思維、理論學習,造成認知方式偏重直觀化,注重自身感受和體驗,對泛泛的空談、不切實際的宣傳不易接受,你講奉獻,他講索取。但這新生的一代,自我意識、價值感、成就感很強,被尊重、被需要的愿望非常強烈。

鼓勵和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學校應該以新醫改為契機,多舉措幫助學生了解基層醫療服務日新月異的局面,通過組織走訪基層、醫療扶貧、邀請就業于基層的醫學畢業生現身說法等鮮活的事例,從人才在基層受重視、被肯定、造福一方百姓、充分實現人生價值等方面切入學生的思想,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活學生靈魂深處的正氣和使命感。正如贛南醫學院2006級“訂單式”培養生賴小云所說:“也許在有些人眼里衛生院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但這里卻是保障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好防線。”“雖然農村的條件艱苦些,但身為醫生,能為農民送去實實在在的健康,體會到他們發自肺腑的感激,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如今,贛南18個縣市區的農民,一出家門就可以享受到貼心的醫療服務。“訂單生”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貼心人”甚至是“恩人”。“訂單生”廖祥飛說:“一個病人能這樣信任你,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很欣慰。雖然農村的條件艱苦,工作量大,但這里有需要我的人,給了我實現價值的舞臺,我要盡量提高自己的醫務水平,希望能為更多的人服務。”

3.2 改善基層醫療現狀,提升崗位吸引力

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項目的繼續推進,基層醫療機構的患者量明顯增多,經營狀況明顯改善。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2013年1月4日的全國2012年1~11月醫療衛生機構信息顯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為35.3億人次,同比提高9.0%。我國2012年衛生工作要點之一就是攻關基層醫改,完善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診療費制度,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落實績效工資制度等。基層醫療機構正迎來發展的春天。然而,基層衛生的發展仍然不盡如人意。如,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并未實現原有的政策設計和目的;職業風險過大,沒有分擔機制;工作強度加大,沒有休息時間;業務水平提升慢等問題。業務水平難提升是阻礙學生服務基層的癥結之一。

醫學人才的培養有一個“傳、幫、帶”的過程。一個剛畢業的學生進入臨床,如果沒有上級醫生的帶領,工作是較難開展的。實事求是地講,我校學生在實習階段真正用心去實習的不多,有的忙于考研,有的忙于找工作,還有畢業考、同學會等,臨床能力是比較弱的。大醫院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層卻難找富有經驗的上級醫生來帶領這班“新丁”。雖然各地一直在落實“城市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和“城市醫務人員在晉升職稱之前必須在鄉鎮衛生院服務若干時間”兩項政策,但好多都是走過場的。其實,在城市的醫療資源中有一支寶貴的隊伍,就是退休的城市醫務人員。目前,我國采用的退休年齡,對于一個醫務工作者來講,是經驗最豐富的時候。讓他們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賦閑家中,其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在人口老齡化,國民身體素質不斷增強的現實情況下,這個退休年齡是完全有可能繼續工作的。事實上,他們中的一小部分人還在繼續工作,有的原單位返聘,有的被其他機構聘請。在當前基層醫療力量非常薄弱的背景下,政府應該把這一塊兒醫療資源動用起來,統籌規劃,積極引導,出臺優惠政策,邀請退休醫療骨干到基層支援醫療事業。支援方式可以是長期駐扎、定期會診或巡回醫療。退休醫療骨干回村支援工作,將有效彌補基層人才不足和斷層的局面,為年輕醫生提供了“足不出戶”的“進修”機會,大大地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給基層醫療機構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這樣,年輕人在基層才不至于被閑置,同樣有所為,有所作為,從而增強服務于基層的決心,安心于基層創業,終將成就一番事業。

3.3 定向訂單式培養鄉鎮臨床醫生,確保基層衛生人才的輸出

美國杰斐遜醫學院于1974年開始進行了一項稱為Physician Shortage Area Program(PSAP)的項目,招收來自農村的學生并面向農村衛生進行培養。項目 結果證明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人員也更愿意留在農村工作。近幾年,我國一些省市嘗試為農村衛生機構訂單式培養臨床醫生,得到當地百??的充分肯定。如贛南醫學院從2006年開始嘗試訂單式定向培養農村醫療衛生人才工作,2010年又開始探索五年制免費定向本科生的培養,爭取為基層培養“學得實、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走出醫學教育的新路子。這種“下單培養,預簽就業,畢業后直接到預簽單位服務”的人才培養模式,較其他基層服務項目(如“三支一扶”)的優勢就在于這些學生早就做好服務基層的思想準備,下去后工作踏實,少抱怨,當地老百姓評價也高。關于“訂單式”培養,政府除了出臺各項優惠政策減輕學生上學負擔,明確以后的職業發展方向外,生源有基層背景非常關鍵。因為人生性就有著天然的屬地情節,高素質人才本土化有利于隊伍的穩定。考慮到一本院校學生就業定位較高,而且學生就業時有一種盲目的從眾安慰心里,建議在經濟非發達地區、山區縣定向招收具有農村戶籍的高中畢業生,委托二本醫學院校進行培養,真正做到從源頭保障基層衛生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衛生部門需與教育部門通力合作,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錄取分數線,畢業時確保派回定向地,避免人才的流失。在課程設置上應側重基層的全科、急救、轉診、婦幼、預防保健等方向,最好是獨立辦班,確保優質實用型基層衛生人才的產出。

3.4 激勵政策規范化,創造學生崗位成長可能性

人類在追求一個盡善盡美的未來目標時,決不應忽視使現實社會在盡可能合理和協調的狀態中發展。基層生存與發展的條件均無法與城市等同。因此,政府要為基層醫療人員創設各種有利條件以保障其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社會應當給予的關愛和尊重,實現生存到生活的高度統一。當代大學生是在沐浴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成果春風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務實且重利。激勵學生基層就業的政策要規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空泛的口號政策。要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在基層鍛煉也能成長成才,消除就業的落差感。除了福利待遇是生存的根本之外,作為醫學人才,業務提升是關鍵。定期的學習、進修不可少,職稱的晉升要扶持,職業規劃更要明確。政府對人才的激勵要有流動機制和遠景規劃,要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一個有制度保障、有利于未來發展的上升通道,讓基層的服務者有機會上調到高一級的醫院工作。如福建省的《關于招聘臨床醫學專業本專科畢業生為鄉鎮衛生院培養臨床醫師實施方案的通知》(閩衛科教[2009]18號),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除考研加分、學費代償等之外,還有未來職業發展規劃。自2016年起,福建省縣級以上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將拿出一定比例的崗位專門面向參加該項目期滿考核合格的人員。我們當然希望基層的服務者變成基層的工作者,扎根基層,但也要營造寬松的人才流動環境,免去學生“下了基層,出不來”的后顧之憂,基層才不至于讓人望而生畏

醫學畢業論文:試析從完善就業市場角度探討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的矛盾

論文關鍵詞:畢業實習 就業就業市場

論文摘要:由于就業的原因,醫學生的畢業實習受到顯著影響。減少或消除這種影響已引起醫學院校的廣泛關注。該文從健全和完善就業市場的角度,為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的矛盾提供思路或設想。

畢業實習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現實、走向未來工作崗位的橋梁階段。畢業實習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畢業后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發展能力。對醫學生而言,由于醫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直接服務于人群,發揮著保護勞動力、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因此其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來由于就業方面的原因,醫學生的畢業實習受到較大沖擊,或流于形式,或缺乏效果,導致畢業生實踐技能不高、責任意識不強、適應能力不足,長此以往將不利于醫學人才的培養,不利于醫學服務社會功能的實現。本文即以畢業生就業市場為立足點,通過分析就業市場的特征及當前存在的缺陷,為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的矛盾提供思路或設想。

一、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構成和特征

畢業生就業市場屬于勞動力市場的一部分,它是在宏觀調控下以市場機制作用為基礎,對畢業生資源進行配置的組織體系,其基本功能有資源配置、交換載體、價值評價、信息傳遞及優勝劣汰等。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形式包括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兩大類。有形市場一般有以學校為主體舉辦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地區性、區域性的就業市場、企業的專場招聘會等;無形市場主要指某種媒介或交互平臺,它可以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自主、方便、快捷地進行溝通和交流,促成供求雙方的高效率運作。

畢業生就業市場要實現對畢業生的優化配置,必須依靠市場機制的調節予以實現。它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市場主體(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對利益的競爭、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來調節市場的運行,其表現形式有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工資機制等。其中,價格機制對畢業生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即所謂的優質優價;供求機制調節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供求關系;競爭機制激發畢業生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主要缺陷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納入市場經濟軌道,初步建立起以就業指導、職業發展和就業市場開發為主的就業工作體系,促成了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并且形成以市場為導向、政府宏觀調控、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但是由于我國對新形勢下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管理尚處于探索階段,市場運行的基本條件并不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存在許多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畢業實習的質量和效果。

1.畢業生就業市場內部機制發育不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運行機制失衡,尤其是價格機制和供求機制未能發揮應有的調節作用,一方面在人才培養上出現結構性失衡,即畢業生的數量、質量及學科專業與社會需求不符,導致畢業生配置低效和就業困難同時存在;另一方面難以激勵畢業生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勞動熟練程度,難以有效引導畢業生到真正需求并能發揮個人專長的地區或單位就業。

2畢業生就業市場服務體系不健全。畢業生就業市場法律制度建設不健全。首先表現在就業市場不規范,對供需雙方的違約行為缺乏有效制約,難以維護雙方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權益。其次,畢業生就業市場依然存在就業歧視,如性別歧視、學歷歧視、行業歧視、地域歧視、戶籍歧視等,導致就業市場缺乏公平和競爭。

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發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集中表現為不同層次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處于獨立運作狀態,信息不能共享,相互之間缺乏溝通和合作,影響了就業指導服務的整體功能。另外,由于對畢業生供求關系和結構變化的發展趨勢的預測和信息不及時,也大大影響了包括就業咨詢、職業指導、社會保障等整套服務的作用發揮。

3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道德調控機制尚未形成。由于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在畢業生就業市場中還沒有形成完全主導的道德價值取向,缺乏統一的、權威性的道德理想,使普遍意義上的道德、職業道德、新領域的道德無法統一,造成道德良心的淡化和社會輿論的混亂;另一方面,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違規行為缺乏道德批評的環境,更多地是體現一種道德同情,道德認同,而不是強有力的道德譴責。近年來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誠信缺失就是典型的反映。

三、就業市場缺陷導致畢業實習與就業之間矛盾的具體表現

1.社會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尤其是就業市場的萎縮與畢業生供過于求的矛盾在短期內無法有效解決,加劇了學生的短期逐利行為,畢業生必須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考慮和解決就業問題,必然導致畢業實習與就業發生沖突。畢業生由于疲于參加形形色色的供需見面會,極大地擾亂實習計劃的落實和實施,使實習內容欠缺,實習流于形式。

2.社會對高校的綜合評價離不開就業率指標,為了片面追求所謂就業率,學校往往從寬容和理解的角度出發,甘當第三者,默許畢業生在實習期間廣開就業門路,放松對畢業實習的管理和約束,造成畢業實習的“放羊”局面。

3.由于社會和用人單位人才選拔機制的片面與缺陷,加上社會缺乏對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尤其是對實踐能力的評判),使畢業生的實習表現與考核成績對擇業的影響缺位,從而嚴重影響畢業生的實習態度和工作熱情。對社會和用人單位而言,怎樣評判醫學畢業生是否合格,手段顯得相對簡單和不足。傳統的做法無非是查看畢業生在校期間的課程成績和各類證書、聽取教師和管理人員的推介、組織簡單的面試選拔等。這些做法,對學生的評判停留在某個時段、某個空間、某個層面,很難反映出學生的整體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很容易僅僅被學生虛偽的口才和華麗的書法所迷惑,并匆忙作出決定。

4.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由于各種差別和歧視的存在,由于道德錯位和誠信缺失,使就業市場缺乏公平競爭環境,導致畢業生就業價值觀混亂,轉而謀求通過不正當手段實現個人目標,于是相應減少了對實習的關注和投人,影響了畢業實習效果。

5.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信息系統不健全,學校與學校之間、用人單位與用人單位之間、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普遍缺乏合作與交流,尤其是長期的、穩定的、互惠的合作與交流,造成就業信息資源不能共享,使畢業生傾向于通過走南闖北和實地考察的原始方式來增加就業的機會。

6.由于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制度與規范建設滯后,用人單位和學生既缺乏知己知彼的有效途徑,又經常處于信息不對稱狀況,尤其是缺乏對雙方信息的驗證渠道,使畢業生難免心存僥幸,對畢業實習也就持可有可無的態度了。

四、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矛盾的思路或設想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要解決畢業實習與就業的矛盾,涉及到就業市場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社會(包括中介機構和用人單位)、學校和學生等層面的共同努力。對于醫學生而言,由于其畢業實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更需從健全和完善醫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角度,消除或減少影響畢業實習的因素,概括起來就是:優化就業環境,規范就業市場,嚴格管理與手段創新相結合。

1.優化醫學畢業生就業環境。在當前我國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提出的區域衛生規劃、社區衛生服務、農村合作醫療等工作重點,都涉及到衛生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為醫學畢業生創建公正合理、公平競爭、保障有力、運作有序的就業環境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1)政府應著力制訂醫學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和措施、制訂就業市場管理制度和規范、制訂就業社會保障措施,以盡可能減少醫學畢業生的后顧之優。(2)政府應積極構建醫學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的長效機制,使醫學人才能夠主動到基層服務和鍛煉,既可解決農村缺醫少藥的困難局面,使醫學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又能減輕社會就業壓力。(3)社會各界、用人單位、學校均應關心醫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既要加強區域合作、取長補短、互利互惠、資源共享,積極培育和發展區域性的就業市場,又要高度重視就業文化和輿論建設,引導醫學畢業生形成健康的就業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并以寬容和關愛的姿態,從解決畢業生的實際困難人手,為其提供寬松的就業環境。

2.規范醫學畢業生就業市場。(1)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用人單位和學校主動參與并各負其責的醫學生就業市場運行機制,以規范與促進就業市場的良性發展和有效運行。第一,用人單位、學校和學生應主動參與就業市場的運行,接受相關法律規則的約束,嚴格履行各自責任和義務,規范各自市場主體行為,減少不負責任的、缺乏誠信和道德的招聘或應聘行為。第二,使就業工作信息化、透明化、公開化,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為畢業生提供公正、公平、公開的就業競爭環境。(2)健全和完善就業市場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服務功能。第一,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教育。政府、學校應分別發揮職能,通過就業指導教育,使學生熟悉就業市場的政策和運行機制,掌握就業的基本素質和技巧。第二,鼓勵跨區域合作,加強就業市場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杜絕或減少相互擠占就業市場、封閉就業信息、壟斷招聘市場等現象,使就業資源能夠共享,減少用人單位招聘和畢業生應聘的成本與盲目性。第三,嘗試建立醫學畢業生待業信息系統。歷屆未能及時就業的醫學畢業生同樣是人才,但由于信息缺失,加上對歷屆醫學畢業生缺乏社會評價機制,用人單位往往習慣于直接從高校招聘應屆畢業生,忽略了實際存在的“隱性”就業市場,造成了醫學人才的“隱性”浪費。

3.嚴格管理與手段創新相結合。“嚴師出高徒”,優質的產品理應有更多、更好的市場。醫學院校不能有短視和逐利行為,在所謂就業率的“緊箍咒”下放棄立場,誤人子弟,而必須無條件地、嚴格地把好學生畢業實習的各個環節,加強過程考核和反饋評價,充分保證畢業實習的質量和效果。

另外,為督促學生重視畢業實習,也可在管理手段上嘗試創新。如改革執業(助理執業)醫師技能操作考試就是其中之一。具體做法是:國家可以嘗試將執業(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的技能操作考試改在醫學生畢業之前進行,以便把好“產品出廠”關。與此同時,用人單位把學生是否獲得技能操作合格證書作為招聘錄用的前提條件。如此一來,將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勵和約束醫學生重視畢業實習,大大提高醫學生畢業實習的自覺性和務實性。

以上是作者從健全和完善就業市場的角度,為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矛盾而提出的一些思考或設想。正如本文所述,只要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學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進行針對性的探索和實踐,將對更好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矛盾產生積極作用。

醫學畢業論文:河南省醫學衛生類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論文關鍵詞】就業市場 就業形勢 醫學衛生

【論文摘要】河南省近幾年來組織舉辦了河南省城建類、醫學衛生類、師范類等綜合性、專業性的就業招聘洽談會,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專業化的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就業市場,本文結合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建設及我校就業工作情況,對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提出了戰略性措施。

美男周濟部長在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必須大力發展和培育市場,構建更加統一、規范、有序的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具備雛形,正在經歷一個從不規范到規范,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多層次的畢業生就業市場開始建立。現就我校承辦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建設情況,及我校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情況,與各位同仁探討交流,敬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1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建設和運行情況

1.1市場建設情況豫指辦[2006]22號文件,審批通過了在我校設立“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并提出了希望:加強管理,完善制度,規范程序,搞好服務,充分發揮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的作用,努力促進醫學衛生類大中專畢業生順利就業,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2市場宗旨和定位在省教育廳領導下,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畢業生,服務學校,服務用人單位”為宗旨,以促進畢業生就業為目的,以醫學衛生類專業為特點,立足我校、面向河南、輻射全國,建設集信息、指導、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1.3市場運行概況2006年3月25日我校首次承辦了由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衛生廳、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全省8所高等醫學院校和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協辦的“2006年河南省醫學衛生類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洽談會”。開創了河南省醫學衛生行業供需見面會的新局面。2006年l2月24日“2007年河南省醫藥衛生類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洽談會”暨“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授牌儀式”成功舉行。揭開了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的新篇章。2007年4月7日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成功舉辦了“2007年河南省高校醫學衛生類畢業生(春季)就業雙向選擇洽談會”。2007年12月1日河南省醫學衛生類畢業生2008年(冬季)就業洽談會成功舉行,有效促進了學生就業。三年來,我校共承辦4場醫學衛生類專場招聘會,參會畢業生約2.5萬人,累計參會用人單位近1000家,成效顯著。

2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建設和發展思路

2.1市場的發展目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應以為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服務為宗旨;以建設省級公益性、示范性、專業性常設醫學衛生類畢業生就業市場為目標;構建以高校校園市場為基礎的、完善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快捷、有效、全面、高質量的服務;積極發揮市場在畢業生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成為溝通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使之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中的龍頭市場、省級畢業生就業工作培訓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

2.2市場的主要功能和運行①統籌河南省醫學衛生類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建設和運行機制建設,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場服務體系和完善的運行機制。②定期召開各種類型和專題的畢業生招聘會以及日常雙選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常設專業性、公益型就業市場。實現畢業生就業市場與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的相互貫通。③宣傳國家和我省有關畢業生就業方針、政策,開展畢業生就業推薦、擇業指導和政策咨詢服務。④收集和畢業生需求信息,與就業信息網形成互補,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⑤開展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及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培訓。

3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措施及效果

3.1領導重視,健全機構,將就業工作列入學校重要日程學校歷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立了以學校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院長任副組長的新鄉醫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就業工作列入學校工作重要日程,各院(系)也均相應成立了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修訂了《新鄉醫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形成了全院齊抓共管的局面。

3.2采取多種形式,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

以就業為龍頭,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對廣大學生提出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梳理,不斷加強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提高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畢業生思想實際,采取開設就業指導課、舉辦專題報告或專題講座、輔導與咨詢、座談與談心、印發學習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就業指導教育活動。加強就業工作人員培訓學習,選派專兼職就業工作人員參加國家職業指導師師資培訓,選派就業工作人員參加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人員專題培訓,形成了就業指導教育的中堅力量,有效提高了我校就業指導人員的理論水平,為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精良、結構優化、富有創新精神的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打下基礎

3.3搭建就業平臺,構建多層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2003年我校提出并認真組織實施了冬春兩季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就業供需見面會模式。2006年申請在我校設立了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醫學衛生類分市場,兩年來共舉辦河南省醫學衛生類供需洽談招聘會5場,參會畢業生約2.5萬人,累計參會用人單位近900家,有效推動了我省醫學衛生類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開展,促進了畢業生順利就業,改善了我省醫藥衛生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匱乏的狀況。

3.4手機短信充當就業紅娘,畢業生求職進入“拇指時代”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生而言,醫學生有其獨特的專業特色,實踐性強,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大五學年屬于臨床教學實習階段,學生分布在河南省內外數十家教學醫院,學校難以及時把就業信息傳遞到畢業生手中,使在校畢業生和非在校畢業生陷入了“信息不對稱”尷尬狀態。就業指導中心利用手機短信信息失真度小,及時快捷等特點,與中國移動通訊公司合作,搭建了新鄉醫學院手機短信就業服務平臺,通過短信群發的方式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內及時快捷地掌握到各種有效信息。

3.5重視和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打造就業服務網絡平臺針對醫學畢業生臨床實習階段,不在學校的特點,我們大力加強新鄉學院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供和網絡信息,開展了網上就業咨詢服務,搭建網絡管理服務平臺;積極開展網上雙選活動,開拓網上就業市場,努力實現多渠道、立體化網上就業信息的收集與,實現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雙向互動。

3.6熱情幫助考研學生,畢業生考研錄取調劑形勢喜人為幫助學生順利考研錄取,我校積極拓展大學生就業領域,打破行業、地區界限,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在每年考研分數線公布后,通過電話聯系各高校,在準確掌握考研調劑基本信息后,迅速派出考研調劑小組,深入省內外各醫學高校,協商研究生錄取調劑工作,開發研究生錄取市場,幫助我校考研過線未被第一志愿錄取的畢業生錄取調劑,盡量緩解畢業生就業、考研與實習的沖突。

3.7促進醫學生素質拓展,社會實踐牽手成才就業之路我校成立了以“增強就業綜合素質,拓展就業渠道,切實為同學服務”為根本宗旨的新鄉醫學院大學生就業與實踐社團,并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組織成立了新鄉醫學院大學生就業問題暑期社會實踐調查研究營隊,組織學生連續兩年參加了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對在校醫學生如何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就業競爭力,實現成功就業等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

醫學畢業論文:高等醫學院校圖書館為醫學畢業生就業服務的思考

【摘要】 在我國醫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趨于嚴峻的情況下,醫學院校圖書館必須認真分析醫學畢業生就業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采取相應的有效策略及措施,為醫學畢業生就業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關鍵詞】 高等醫學院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醫學畢業生;就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突然暴發累及全球,使近年大學畢業生就業本來就困難的情況下其就業形勢更為嚴峻。高校圖書館是學校信息中心和學校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場所。因而,醫學院校圖書館如何審時度勢,分析醫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履行圖書館的教育與服務職能,做好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本文就高等醫學院校圖書館為醫學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思考作一探討。

1 醫學畢業生就業狀況與特點

1.1 醫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供給總量持續增加,就業渠道不暢,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企業對新增勞動力的需求減少,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形勢嚴峻。2009年高校畢業生611萬人,截止2009年7月1日高校畢業生已經有415萬人落實了去向,初次就業率達到68%。但是仍然有30%將近200萬人離校以后還沒有就業,如果再加上歷年沒有就業的100多萬,這就有300多萬高校畢業生沒有就業。而且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是二類院校、三類院校的,就業難度更大。醫學畢業生“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畢業生就業率呈緩慢下降趨勢,就業壓力愈來愈明顯。2007年12月15日,廣東普通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6.7%,而醫學類學生就業率排在最末位,低于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從2004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5年第6位,2006年第11位,再到2007年第11位,醫學類就業率已經連續兩年倒數第一。有關人士預測,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醫學類畢業生就業的困難可能比其他學科類學生更多的。2009年廣東醫學院本科畢業生為3 286人,截止到7月1日只有1 709人落實了去向,初次就業率只有52%,仍有48%(1 579)人離校以后還沒有就業。而且,從金融危機對就業的不利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期來看,還要進一步的顯現,今后一個時期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1.2 醫學畢業生的就業特點

醫學類與其他類畢業生一樣,由于用人單位的高要求而造成高學歷對低學歷的沖擊等因素,不但有著本科學歷畢業生就業難度大、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不愿意到偏遠地區或基層就業等共同點,而且醫學畢業生就業又有其自身特點:

第一,就業范圍偏小。醫學類本科畢業生的就業主要去向在于各級醫院、衛生事業機構和藥業公司等,范圍較小。

第二,就業渠道較少。畢業生就業期望值依然過高,但較前些年有所變化。一些畢業生追求名氣,普遍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把擇業定位在大城市、大醫院、經濟效益好的單位,而不愿到農村和條件艱苦的地方去就業,認為去基層或自認為差的醫院就業人生價值就無法體現。而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醫療衛生行業日趨飽和,醫學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與社會的需要和現實的可能性相脫離,導致一次就業率大為降低。

第三,就業意向太窄。醫學畢業生,特別是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認同的就業意向主要是面向醫療單位的臨床崗位,對專業相關的非臨床崗位不容易接受。盡管工作難找或有其他就業機會,比普通四年制本科專業學制長一年的醫學畢業生大多數不愿意放棄臨床崗位。

2 醫學圖書館為醫學畢業生就業服務的必要性

大學生是我們建設新型社會主義國家過程中最寶貴的人力資源。作為大學生在校學習的第二課堂和重要陣地,高校圖書館在高校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大學生提供服務義不容辭且責無旁貸。針對醫學類畢業生就業范圍偏小、就業渠道較少、就業意向偏窄的就業現狀與特點,醫學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單位為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有義不容辭之責。

首先,為醫學大學生就業服務是圖書館職能的體現。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傳遞和開發是其重要價值所在。為大學生提供知識產品和信息服務,滿足他們生活、學習的實際需要,使他們擁有和享用前人創造的文明成果,是圖書館職能的體現。醫學圖書館應通過履行教育和服務職能,提高醫學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健康素質,使他們更好地就業,成為醫療衛生事業、保障人民健康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其次,幫助大學生就業是順應時展的客觀要求,順應全社會參與的要求。大學生就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關系到國家政策、社會各行各業及各個層面,涉及到高等教育和大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涉及到各種信息的匯集、流通與分析。指導和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不僅是政府有關部門、高校招生就業部門思考和努力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高校圖書館應關注的重要問題。醫學圖書館應充分分析醫學畢業生就業的現狀與特點,利用圖書館本身優勢,盡力為大學生提供有力的服務。

再次,為醫學生畢業就業服務是醫學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一所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服務高校讀者的一個重要陣地,圖書館理所應當地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醫學圖書館可拓展服務范圍,從而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擴大社會影響力,促進圖書館的持續發展,同時促進學校的更好發展。

3 醫學圖書館為醫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信息和幫助的對策及措施

針對我國醫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及特點,醫學院校圖書館應積極開展就業信息服務工作,提高醫學畢業生綜合素質,進行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我,學會獲取就業信息的方法,把握機會,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3.1 加深認識,增強為醫學生就業服務的意識

觀念意識是行動的先導,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只有轉變觀念意識才有新的行動。要為醫學生畢業生就業服務,促使他們順利就業,首先必須樹立服務意識的發展理念。醫學圖書館領導及員工要充分認識到就業乃是民生之本,它是關系到廣大高校畢業生切身利益,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關系到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系到社會穩定,涉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在此基礎上,要認真分析醫學生就業的現狀、形勢及特點,增強為醫學畢業生就業服務的意識,以探求服務的策略及措施。

3.2 加強宣傳,提高學生對圖書館信任度

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首先醫學圖書館領導應高度重視,抽調事業心強、業務精的人員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其次應與招生就業辦、學生會、團委等部門取得聯系,在全校范圍內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報道,將本館關于提供畢業生就業服務的相關項目、內容及其方法進行公布,方便學生根據各自的需要查詢。讓同學們全面了解圖書館所開展的這項工作,進一步提高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和影響,增加學生對圖書館的信任。

3.3 做好就業政策教育,轉變就業期望值

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圖書館配合學校有針對性地及時開展畢業生就業政策教育與指導,避免學生喪失按畢業生就業渠道就業的資格和國家提供的多項優惠政策。搜集國家關于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文件,整理后張貼在壁報欄內,正確引導畢業生進行閱讀,讓他們及時了解大學生就業的政策、規定及就業的動向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擇業觀,使他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醫學圖書館可重點推介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中第(十)條的“鼓勵高校醫學畢業生到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2009年起,對志愿去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醫學畢業生,由國家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的政策,我國社區醫院和民營醫院將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指導畢業生調整觀念,轉變就業期望值,將就業視野投向基層單位和經濟欠發達地區。

3.4 積極配合“招生就業辦”,做好就業心理疏導

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與就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導致畢業生在擇業中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因此,醫學院圖書館應積極配合學校及“招生就業辦”或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在圖書館建立心理咨詢閱覽室,張貼或展出有關就業的各種心理方面的圖書資料,指導他們閱讀,以解決畢業生在擇業中表現出來的由于就業期望值過高、擇業標準不現實或遇到困難就緊張、焦慮、恐懼、自卑等不良心理問題。通過閱讀指導和心理輔導,幫助大學生分析自己的興趣、專長、能力及希望的工作、生活方式,更好地認識自我,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制訂合理的求職計劃,樹立起自信心,更新就業觀念,及時就業。

3.5 加強應聘技巧培訓,提高應聘成功率

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具備相應的擇業技巧無疑是成功就業的必要法寶。應聘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應聘技巧的培訓應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一項主要內容。在求職過程中,大學生需要對應聘的形式和技巧做些準備,如面試技巧、自薦材料的準備、面試中的著裝、表情言談舉止等。所以,圖書館應安排相關人員,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搜集就業信息的能力,教會畢業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就業信息的方法,幫助畢業生在網上熟練查找自己需求的招聘信息及制作、投寄個人求職簡歷,進行網上推銷等,提高應聘成功率,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就業問題。

3.6 開辟求職與求學欄目,及時提供就業及求學信息

圖書館應創建網絡指導和培訓平臺,對從事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水平,開展醫學畢業生求職、就業、創業指導和咨詢服務,提高醫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組織相關人員在圖書館主頁開辟求職欄目,認真答復學生在求職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推薦一些文獻,指導學生閱讀。此外,圖書館要配合學院相關部門在網上開辟求學欄目,及時公布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信息與國外高校的留學信息,供報考研究生與到國外留學的畢業生參考。

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服務的過程,是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綜合素質的過程,是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良好就業心態的過程。醫學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其優勢,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幫助醫學畢業生解決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用良好的心態去正視就業,邁好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為衛生事業和人民健康貢獻力量。

醫學畢業論文: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基層就業心理淺析

摘要:隨著社會需求及城市醫院用人單位招聘門檻的不斷提高,臨床專科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然而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亟需專科臨床醫學專業人才。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學生愿意到鄉鎮就業。畢業生對于就業形式、希望的優惠政策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看法,其基層就業心理存在著看重環境、待遇的問題,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旨在為幫助學生走出基層就業心理誤區,調試自身心態提供借鑒。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基層就業;就業心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對就醫要求不斷提高,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近年來,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迅猛發展,醫學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總量大大增加,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另一方面,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面臨招聘困難,面向基層培養的專科臨床生對到基層就業有著各自的顧慮,求職心理在學生擇業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本文對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生畢業后的基層就業心理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為幫助學生走出基層就業心理誤區,調適自身心態提供借鑒。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調查對象為本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共發放問卷273份(四個專業方向發放份數分別為臨床醫學212份、康復治療方向13份、眼視光方向21份、健康管理方向27份),回收有效問卷27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81名(29.7%),女生192名(70.3%)。

(二)方法

本次調查為電子問卷,問卷所設問題采用不定項選擇形式。內容從4各方面進行調查,分別為到鄉鎮就業的意愿、希望的基層就業形式、不愿意到基層鄉鎮就業的原因、希望的優惠政策。每個問題下設3-7個選項,數據采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討論

(一)到鄉鎮就業的自我認識

調查數據顯示62.6%的學生愿意到鄉鎮就業,其中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方向、眼視光方向、健康管理方向分別為70.3%、38.5%、33.3%、37.0%。不愿意到基層鄉鎮就業的學生為37.4%,上述4個專業方向比例分別為29.7%、61.5%、66.7%、63.0%。這說明不同專業方向就業前景的差異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影響較大,以專升本升學為主要發展方向的臨床醫學畢業生較其他三個專業方向更接受到基層就業,就業態度更為務實。研究顯示,學校相關部門從新生入學時就提供必要的職業心理咨詢和幫助,使他們及早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和知識結構范圍,從而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坐標,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全面的準備,積極增進職業心理適應,形成開放的大職業觀。

(二)基層就業期望值

88.3%的學生選擇有正式編制,工作地點在鄉鎮,6.9%的學生能夠接受鄉管村用形式(正式編制在鄉鎮,工作地點在村),而聘用制的僅有9.3%。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很看重事業編制。目前,編制的有無關系到相關待遇的落實,醫學生利益是否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影響著基層醫療隊伍的穩定。而權益是否能夠得到合法保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到基層就業的積極性。基層政府只有確實增加基層崗位的設置,才能更好地解決專科臨床畢業生基層就業心理問題。

(三)畢業生基層就業心理誤區的原因

1.個人發展機會的影響

在37.4%不愿意是到基層鄉鎮就業的臨床醫學畢業生中,認為進修、培訓、繼續教育等機會少的占63.7%,57.8%擔憂職業發展前景不佳。與大城市相比,基層相對落后的醫療設施、醫療技術對于醫學生來說發展空間存在局限性。學生畢業后絕大多數想留在大城市、大醫院從事本職醫療工作,如果這個理想不能實現,就留在城市社區或干個體行業,不愿意下基層,最主要的原因是認為在基層會失去個人發展機會。

2.福利待遇的落實問題

調查顯示,44.1%的畢業生認為保險、住房等福利待遇低,38.2%認為工資低,26.5%認為生活環境差。目前,大部分鄉鎮地區物質和文化水平相對落后,物質條件艱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學生到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積極性,成為阻礙醫學畢業生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另一主要因素。

3.家庭傳統觀念的影響

44.1%的被調查者認為到基層就業與家人期望不符,41.2%考慮到不利于子女發展。家庭傳統的就業觀念,導致很多學生及家長不愿接受學生受過“高等教育”后到基層就業的事實。來自城市的學生不愿意離開城市,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又不愿意回到家鄉。在決定是否到基層就業的問題上,絕大多數的學生傾向于聽從父母和親友的意見。然而,醫學較強的專業性及較單一的就業面,使得其競爭更加激烈。如何引導學生及家長明確專科醫學生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充分認識到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和存在的巨大潛力,轉變傳統就業觀念,已成為新的突破點。

4.希望的優惠政策

調查顯示,被調查者希望得到的優惠政策多集中于能夠得到與城市一樣的福利待遇;工作一定年限后到縣市級以上醫療單位工作;優先獲得晉升和培訓等發展機會;給予一次性的貨幣補償等幾個方面。

三畢業生基層就業心理誤區的積極調適

(一)轉變功力思想,培養良性心理

目前,在一些畢業生中存在只注重物質利益、不愿吃苦或者過分強調自我感受等不良的就業心理。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促使學生在擇業期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自身期望值過高,且只講究金錢、名聲,不愿到待遇低、條件艱苦的地方。進而引發了所謂“高不成,低不就”的“無奈”;同樣,就業后也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虛夸”的不良印象。對此,作為高等學校輔導員的我們應當能夠及時發現并引起注意,注重培養學生踏實肯干的作風及社會責任感。較強的心理承受力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學校在課程設置時應當增強學生在面臨挫折的心理耐受性教育,擴大專業心理疏導的受眾面,逐步培養畢業生就業的良性心理[6}。

(二)提高自身素質,調整就業心態

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應該認清就業形勢,客觀地分析自我與現實。面對就業中遇到的種種心理問題,關鍵在于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調適,主動、自覺地適應環境,客觀正確的評價自己,使學生對自己的潛能和素質及當前的就業形勢有全面的認識。通過心理咨詢,改變自己的消極認知,有效排除心理障礙,從而保持一種穩定而積極的心態,就業心理從理想趨于理智,達到合理擇業、順利就業和健康成長的目的。

作者:王雪 李芳 單位: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醫學畢業論文:醫學檢驗本科畢業生就業分析

1.1整體就業情況

昆明醫科大學2009-2014屆醫學檢驗專業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共316人,這六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截止到畢業當年12月31日)整體呈上升趨勢,雖高中有降,但2011-2014屆四年來均維持在一個較高就業率水平,特別是2013、2014兩年,在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就業率仍然實現了增長,但本專業未來幾年將要畢業的本科生人數還在持續增加,畢業生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

1.2就業單位層級流向分析

近年來絕大部分的畢業生就業單位集中在省、市、縣級醫療系統,但鄉鎮醫療系統就業比例幾乎為零(除2013屆1人外),就業單位與專業較為對口,且大部分集中在主要的醫療衛生機構。這一方面說明了檢驗專業近幾年就業形勢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昆明醫科大學畢業學生對云南省社會醫療衛生事業的貢獻作用。但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昆明醫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說明畢業生對就業的期望值普遍居高,大量的學生仍然以條件較好的省市級醫療機構為主要就業方向。另外,據筆者調查了解,每一屆畢業生中都有很大一部分畢業生來自于縣鄉級地區(約占總人數的50%以上),但畢業生最終到縣鄉級醫療機構工作的僅占總人數的25%左右。大部分來自于縣鄉級地區的學生畢業后都不愿意再回到縣鄉地區工作,這其中除了抱著“跳農門”的心理之外,還有不少人認為城鎮差別較大,條件較為艱苦,職業前景不佳等原因,這就增大了引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難度。

1.3就業崗位類型流向分析

檢驗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類型分布情況見表2。如表中所示,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醫院檢驗科。2009-2014屆,在醫院檢驗科就業的學生比率總體呈穩步上升的態勢,特別是2014屆,在畢業學生總數大幅升高的情況下,在醫院檢驗科(包括臨床實驗室、輸血科)就業的人數比率還是呈現了增長,說明檢驗專業學生由于專業性較強,對口就業仍是最主要的就業方式。另外,其他對口崗位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試劑公司等也是本專業學生就業的對口崗位,有一定比例的就業率,但所占比例均不高,幾乎都在7%以下,而其他類型的崗位就業率就更低。這說明,近幾年檢驗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類型較為固定,就業方向單一,就業面相對較窄。這可能是由于學生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在就業時,主要選擇醫院和醫療機構就業,較少關注包括醫療器械公司、試劑公司、企業、廠礦等機構的檢驗技術工作等就業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崗位需求與畢業生擇業方向的矛盾,導致畢業生就業面狹窄,競爭激烈。

2應對和解決就業問題的方法探討

2.1合理控制招生數量

伴隨全國范圍內其他本科醫學院校增辦、擴招檢驗專業的現狀,檢驗專業本科生的數量在逐年攀升,檢驗專業畢業生將會大量涌入社會。然而曾經作為檢驗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主要對口單位的各大、中型醫院檢驗科,由于近年來大量招收本科畢業生,崗位需求將逐漸接近飽和,加之醫院為了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和專業水平,更多地將目光投向了碩士生和博士生,對本科畢業生的需求將大大減少,這無疑增加了檢驗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就業形勢將會越來越嚴峻。如果高校盲目擴大招生規模與數量,將可能導致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危險。因此,學校要把控制招生規模與促進學生就業有機結合起來,合理控制檢驗專業的招生數量,防止盲目擴招,使學校的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

2.2加強畢業生就業政策與形勢教育,引導基層就業

學校要繼續加強國家有關就業政策與形勢的宣傳教育工作,使畢業生掌握國家政策和了解當前就業形勢。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存在4個突出問題,其中一點是結構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員分布的城鄉、區域差別明顯。而與此同時國家卻在大力發展基層衛生服務事業,縣級、鄉鎮醫療機構建設越來越被重視,縣級及以下醫院對檢驗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將會影響今后醫學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也將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昆明醫科大學近3屆醫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人數占到當年畢業生總人數的4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與此同時檢驗專業近6屆畢業生中到基層就業的人數卻幾乎為零,這更加說明了對于檢驗專業基層就業將具有更大的空間和機會。因此檢驗專業要鼓勵學生認清形勢,引導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更多地轉向基層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3幫助畢業生轉變傳統就業觀念

學校要幫助畢業生克服傳統觀念的束縛,打破畢業生就業一次定終身的老觀念,打破醫學檢驗專業只進醫療系統工作的落后思想,要教育學生擴大就業目標,開闊就業視野,以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和醫療水平條件的提高,醫學檢驗專業的就業面也逐步拓寬。一些醫療試劑公司、醫療器械公司、教學單位、科研單位、生物技術公司以及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出現和業務范圍、規模的不斷擴大,直接增加了它們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需求。客觀上來說,這對檢驗專業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都可以成為檢驗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目標,醫學檢驗畢業生在這些單位也同樣可以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2.4搭建檢驗專業良好的就業教育平臺

學校要努力為畢業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就業教育平臺,通過增強與醫療部門、醫藥公司以及新興出現的檢驗專業對口就業單位的聯系和交流,給畢業生提供更多及時、準確的就業信息,同時也為畢業生提供了解這些新興對口就業崗位的機會,從而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思路。同時,就業平臺要通過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就業教育活動,如就業知識主題講座、技能培訓、成功典型經驗實踐指導、模擬招聘和面試經驗交流等一系列專題活動,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就業教育的整體作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此外,就業教育平臺中還要注重引導畢業生鍛煉各種能力,包括適應能力、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及積極心態等,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總之,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就業教育平臺,要調整畢業生的就業觀和期望值,拓寬他們的就業思路,減輕他們的就業心理壓力,最終提高畢業生就業的能力和競爭力,使之與社會協調同步發展。

3結語

總之,隨著檢驗專業本科畢業人數逐年增加,各大醫院檢驗人才日益飽和,而學生就業觀念仍然落后、就業面狹窄,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在嚴峻的現實狀況下,更需要認清形勢,合理的限制招生數量,積極關注和宣傳國家最新政策,不僅鼓勵優秀畢業生面向大、中型醫院就業,還要鼓勵更多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促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同時要引導學生端正就業心態,拓寬就業思路,積極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質、專業技能,提升學生自身綜合就業競爭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作者:馬潤 王玉明 陳孝紅 楊雪濤 王家平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醫學畢業論文:臨床醫學生畢業分析與對策

1臨床畢業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醫生是一個直接關系患者能否盡快康復的高危職業,專業性與責任性極強。嫻熟的醫患溝通技巧、豐富的臨床經驗積累、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正確的思維習慣都是為正確無誤的診療能力保駕護航的關鍵要素,也是一項進入臨床工作就需要不斷培養和歷練的關鍵能力。經過大學4年理論課學習的本科生,盡管在醫學理論知識的構建上已經有一個系統的學習和初步掌握,但面對瞬息萬變的病情以及反復無常的社會百態時,其所擁有的知識體系就會顯得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在此情況下一個良好的醫療帶教環境顯得尤為必要與迫切,但令人痛心的是“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的理念在各大醫療基地卻被“質量第一,效益為先”的理念所淹沒,醫療質量、經濟效益及科研產出成了各級醫療機構的立院之本,教書育人、培養優秀醫療后備人才的原動力在強大的經濟效益面前愈發顯得蒼白無力。相當部分觀點認為,即使畢業實習沒有經過系統嚴格的訓練,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勤加磨練照樣可以培養出優秀的醫學人才。殊不知,剛剛走上畢業實習崗位的青年學子猶如一張純潔的白紙,一旦在不規范的醫療操作指引下或者一旦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形成粗枝大葉、無所事事的惡習,就可能伴隨其一生的行醫過程,害人害己。縱觀當前醫學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發現存在如下問題。

1.1醫院層面

重臨床科研、輕教學的辦院理念使大部分醫院將政策和利益分配向臨床一線醫生及科研一線人員傾斜,教學方面的政策扶持、可動用資源逐漸減少,成為誰都不愿接的燙手山芋,在績效考核、薪酬管理、醫療職稱晉升方面無法充分調動廣大臨床帶教人員的積極性。而且,在繁重的醫療任務重壓下,帶教人員本身也存在專業素養及人文素養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甚至部分醫院以在讀研究生、進修生來帶教本科實習生。這部分帶教人員自身醫療基礎功底不夠扎實,操作技能也不夠完善,治學態度一知半解、粗心大意,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教學查房、病史采集、體格檢查,也不能給學生系統地講授正確的疾病鑒別及治療,僅僅把學生當做跑腿,隨時呼來喝去,其造成的后果自然是誤人子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與求知欲。另一方面,為期1年的臨床畢業實習要輪轉內、外、婦、兒、精神、傳染、醫技等大大小小40余個科室,每個科室平均不到2周時間,即使按照大科輪轉時間適度延長的原則,也不會>2個月。這樣的輪轉周期使相當部分學生尚未熟悉工作環境就已經另走他科,造成學生不熟悉老師,老師不認識學生,很難想象這樣的培養周期能夠培養出合格優秀的準醫務人員。

1.2學生層面

存在3個方面的因素:①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從小就習慣了小皇帝或小公主的生活,缺乏吃苦精神及知難而進的勇氣,喜歡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協作精神,難于接受老師的批評,而醫生尤其是手術醫生必須依靠團隊協作才能順利完成一項操作。因此,當這樣的醫學生在從學生角色向醫生角色轉換時,從被動聽課、記筆記到主動詢問采集病史、處理各種常見病少見病,并進行各種醫患溝通,從純理論轉換為理論聯系實踐的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產生自卑、緊張、畏懼的心理進而影響實習效果。還有部分學生因為自我感覺良好,不愿進行貼化驗單、拆線換藥這樣的工作,對教師的臨床安排產生抵觸情緒,如此也會影響實習。此外,尚有小部分學生自認為未來找工作靠父母關系與金錢,臨床實習能否學到真才實學無關緊要,自甘墮落,最終耽誤了自己的大好青春。②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及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實踐管理規定、手術分級管理規定、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明確規定臨床教學實踐活動必須保證醫療安全,無執業資格實習生不得獨立從事臨床診治服務,如此也壓縮了實習生的臨床操作機會,導致臨床實習出現“患者不肯,教師不愿,學生不敢”的“三不”狀況,嚴重影響了醫學生的健康成長。③考研、擇業與畢業實習時間的沖突。隨著醫學生的大規模擴招,各大醫療用人單位紛紛提高招聘門檻,非博士、碩士不要,迫使本科生在最后的職業抉擇中無可奈何地選擇考研,為了順利考取研究生不惜耗費大部分寶貴的實習時間,有研究顯示,73%的實習生認為為了考研可以放棄實習,一心去復習考研,而等研究生入學考試考完之后又面臨著各個招聘會的相繼舉辦,學生疲于奔命于各大招聘會場,這樣下來1年的實習時間基本所剩無幾,嚴重影響了實習質量。

1.3技術層面

現代新技術日新月異,醫療行業概莫能外。CT、磁共振、PET、顯微鏡、血管內成像、光學相干成像、纖維支氣管鏡、胃鏡、數字造影、心電圖、腦電圖等的先后出現以及技術的不斷改良,導致對疾病的診斷越來越多地依賴于器械檢查,而傳統的視、觸、叩、聽技術在臨床診斷中所占的權重在緊張的醫患關系面前不斷萎縮,因為視、觸、叩、聽帶有醫生主觀性的經驗,而CT、磁共振、顯微鏡等屬于客觀檢查,盡管可能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但權衡醫患關系與病人負擔,大部分醫生在確定診斷前可能會更多地傾向于選擇客觀的輔助檢查。這種對視、觸、叩、聽物理檢查的輕視造成低年資醫生的臨床能力的缺失,也必將會影響其所帶教的年輕學子,使其在面臨急危重癥患者典型的心肺體征、神經病理征時無法快速地做出正確的診斷與及時的處理。另外,現代醫學新技術的發展促使微創和介入越來越多的為廣大患者所接受。普通外科典型的腹腔鏡手術只需要2~3人,即主刀和扶鏡助手即可完成,復雜手術最多增加1名助手,而助手和扶鏡助手都需要一定的基礎和訓練,初入科室的實習生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原來外科常見的闌尾炎與疝修補術也越來越多的讓位于腔鏡微創手術;內科系統最具有挑戰性的心血管造影、支架置入術、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等也在不斷進行推廣,留給實習生動手的機會愈加減少。“持續性拉鉤,間斷性挨罵”向尷尬的“持續性參觀”的轉變是目前不少實習醫學本科生的真實寫照,也反映出新技術給醫學生實習所帶來的沖擊。

2提高臨床畢業實習效率的對策分析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是直屬大學的大型三級甲等教學醫院,開放病床1400多張,年診療總人次150多萬人次,年出院病人4萬多人次。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心內科、8個省級重點臨床專科、1個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10個市級重點專科,省市重點專科數居全市之首。作為江蘇大學最重要的教學培訓基地,疾病譜廣、病源量大,有效滿足了實習生臨床實踐的需求,同時本院還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實習生教學管理策略,提高了實習生臨床動手能力,為其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實踐基礎。現將相關經驗與建議簡述如下。

2.1端正醫教研三者之間的關系

明確“臨床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學是后天”的理念。一個民族要想強盛,離不開教育的發展,一個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樣也離不開教育的發展。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當前我國的醫療后備人才還存在很大缺口,此種情況下如果還不能端正態度,嚴格高效地培養優秀的醫學后備人才,那今后的醫療糾紛只會愈加激烈,醫患關系更會進入難以遏制的惡性循環。因此,不管是國家的宏觀政策層面,還是醫院的臨床實習帶教及管理層面,都應該重視臨床畢業實習的帶教工作,通過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把接力棒傳下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具體而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篩選臨床經驗豐富的優秀帶教教師,定期送其到國內外大型臨床教學基地進行培訓。將帶教學生對其的評價及相關教學業績納入年終考核及薪酬管理體系,將教學業績與臨床業績、科研業績均進行量化折算,不管是教學還是臨床科研,只要在這個量化上得分多就可以獲取更高的薪酬分配以及更好的考核等級,進而充分調動帶教醫務人員的積極性。②定期組織實習生代表對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由分管教學的業務院長督促各科室教學秘書協調帶教老師及時整改,并視整改力度及效果進行獎懲,或在醫院教學醫療質量月報中進行通報。③定期抽調優秀帶教醫師進行集中授課,主要就醫患溝通技巧、病歷書寫、診療技能提升技巧、急診搶救(最基本的如心肺復蘇、電除顫)等進行現場示教講解,每年進行一次實習生臨床技能大比武,對獲獎同學及帶教老師進行重獎。

2.2多方提升實習生綜合素質,嚴把準入及畢業考核關

醫患矛盾的根源在于醫患交流不通暢、診療過程不合理。隨著當前醫患糾紛不斷加劇的趨勢,很有必要從學生階段就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充足的醫患溝通能力、敏捷的邏輯思維、嫻熟的操作技能、規范的病例文書撰寫能力等多方素養,嚴格落實準入及出科畢業考核制度,讓學生在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結束后圓滿完成從“理想”學生到“社會”醫生角色的轉換,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病情和形形色色的患者面前泰然處之、有禮有節。只有這樣優秀的后備人才越來越多,醫患矛盾才有可能慢慢消減直至匿跡,我們國家的整體醫療水平才可能不斷提升。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2.2.1落實崗前培訓制度,加快學生角色轉變,嚴格考核制度

要保證新進入的學生不影響正常的醫療秩序,也不增加潛在的醫療風險,那么充分而嚴格的崗前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崗前培訓應該從醫德醫風、法律法規、醫患溝通技巧、醫療安全教育、各臨床科室及輔助科室的專業特色以及每個科室的重點掌握技能等予以講解,使學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如何在老師的指點下做得更好。另外,針對獨生子女群體的懶散心理及時予以糾正,教育學生一份辛苦一分收獲的道理。嚴格準入制度及出科考核制度,針對本科室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不達標絕對不能在考核記錄上放行,使學生能從根本認知并重視實習,不再“身在曹營心在漢”“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爭分奪秒,多辛苦多練手,虛心求教,不虛度光陰。

2.2.2強化醫患溝通能力

2005年原衛生部首次公布的醫院運行管理調查結果顯示,醫患糾紛的主要原因中,醫患溝通不足占50.56%,技術水平欠缺占17.56%。拯救醫患的良方在于重建基于人文主義和人文關懷的人文醫學。應屆本科實習生由于尚未正式踏入社會,沒有系統地接受過醫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的教育,臨床經驗欠缺,自信心不足,面對負面情緒甚至敵對狀態的患者時很容易出現緊張焦慮、言語生硬、行為拘謹等,加上查體手法不到位,導致患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不愿配合檢查而影響后續診療。針對此現狀,臨床帶教老師的心理疏導和言傳身教就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學生深入病房,換位思考、耐心傾聽地了解患者的各種訴求,充分利用眼神、語調、表情、姿勢以及各種肢體語言,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關心,從而配合檢查治療。同時盡可能在工作之余,學習心理學等人文溝通技巧,理論聯系實際,或者借助興趣小組角色扮演達到鍛煉的目的。

2.2.3強化實習生“三基訓練”,提高臨床技能帶教

老師應適當下放診療權利,讓學生每天分管2~3張不同疾病的床位,爭取輪轉期間能夠熟悉該科的常見病的診療程序。但下放權力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放手不放眼,密切關注學生的操作過程,有失誤之處及時指出并糾正。每天早上交班時進行抽查學生病例的檢查,在全科醫護人員面前公布相關紕漏,使學生知恥而后勇。每個星期進行1~2次教學查房,床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系統地講解疾病的表現、鑒別、診療、預后及該疾病的相關新進展。每周必須參加2~3次疑難病例討論,尤其是最有借鑒啟發意義的死亡病例,聽取相關專家對患者最終死亡的剖析,確保自己以后不犯同樣錯誤。每個科室輪轉都要抽出一定時間到門診學習,注意門診病人與住院病人心理、溝通、查體、診療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在系統查體方面要注意心肺聽診、腹部壓痛、神經病理征等的臨床意義,能夠將典型體征與相關疾病相聯系。帶教醫生在進行胸穿、腹穿、骨穿、腰穿以及其他臨床操作時要耐心給學生講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項,在不違背執業醫師法且潛在危險系數不大的情況下,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可鼓勵實習生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實行操作,培養學生的“多看、多做、多想、多學”能力。

2.2.4教學任務前移,取消研究生入學考試,化解考研求職時間沖突

將部分小專業及醫技科室的輪轉前移至四年級下學期的見習期,為主干專業的實習騰出較多的熟悉與掌握時間,使學生可以在門診與病房、普通手術與急診手術、患者的日常管理及交接班方面積累更多的經驗。當前各行業均存在就業形勢嚴峻、各用人單位學歷門檻抬升的形勢,考研是大多數學生的最終選擇,也是當今臨床畢業實習階段學生不好嚴控考勤的重要原因。鑒于此,建議隨著國家保研形勢的發展,實時取消研究生入學考試,如學生想進一步深造,憑借大學5年的課業表現及畢業實習的綜合技能考核成績向研究生招生單位提出申請。只有這樣才可能從根本上逆轉當前實習生輕實習重考研的觀念,也從根本上提升醫療后備人才綜合業務素質的提升,減少醫患矛盾的發生。

2.3化劣勢為優勢,借助科技發展提升教學質量

從理論上講,學生實習最好的教具就是復雜多變的病情和患者,但隨著大眾權利意識的增強,所有操作(尤其是有創操作)與學習都在患者身上進行已不可能,因此,借助科技發展建立模擬醫學平臺可以有效地規避倫理學問題,提升實習效果。例如通過模擬人和標準化患者,可反復訓練體格檢查及病史采集、基本技能操作等,在提高學生臨床能力的同時也便于進行標準化的考試。此外,利用ECS綜合模擬人和多媒體操作系統,可以創造出多種典型的臨床急癥進行急救演練。模擬人的各項生命體征,如心電、血氧、血壓等都一目了然的顯示在模擬監護上,因此,學生操作的規范與否及有效與否很容易判斷,同時也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及潛力。在現代信息科學急速發展的今天,任何操作及記錄都可以進入電腦和網絡。因此,盡管腔鏡、導管、纖支鏡等微創介入的發展減少了臨床實習生的動手幾率,但清晰的操作直播及遠程監控可使學生比以往更能了解手術的全視野,也正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實習生如果能夠有效而及時地利用互聯網,尤其是各大專業論壇學術網站的信息并將之化為己有,將會更加迅捷地提升自己的實習效果。

3小結

綜上所述,合格的醫學后備人才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善于思考、勤于實踐,能夠在復雜多變的臨床表現中治標固本、游刃有余,并且能夠充分利用科技紅利帶來的醫學新進展不斷讓自己成長壯大。作為實習生管理者的各醫療單位、帶教老師及上級主管部門,通過制訂更為科學的管理制度、更為多元化的培訓方式端正教學態度,嚴格考核把關,努力增加學生的動手幾率,提升臨床帶教質量。相信經過學生、教師、醫院3方的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未來的臨床醫療服務質量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作者:戴俏武 王中群 支月瑩 單位: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科教科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 江蘇省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病理科

醫學畢業論文:畢業生就業壓力臨床醫學論文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通過電子郵箱和紙質問卷兩種途徑,對莆田學院臨床醫學院2008級畢業生發送66封電子郵件,回收57份,有效答卷回收率86.36%;對2009級學生發放55份紙質問卷,回收52份,有效答卷回收率94.55%。共計109份有效答卷。

(二)測量工具

采用杜天驕編制的《醫學生就業壓力問卷》測定壓力均值,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按1(無壓力)~5(壓力很大)級評分,得分越高壓力越大。其研究認為,量表壓力源從大到小分別包括社會環境壓力、家庭支持壓力、崗位要求壓力、個人素質壓力、專業供求矛盾壓力、就業指導壓力以及學校影響壓力7個分量表。本次調查的Cronbach’sAlpha系數(內部一致性檢驗)為0.945,信度良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測量自我效能感均值。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測量大學生的應對趨勢,量表含有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維度,按0(不采用)~3(經常采用)級評分。

(三)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組類別的差異性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三組以上類別的差異性分析采用F檢驗,并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與分析

(一)臨床醫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一般現狀

總就業壓力得分為(3.061±0.622)分,壓力水平中等偏上,在正常范圍之內,最高為4.19分,最低為1.57分。得分區間在1~2分的占3.67%,2~3分占44.04%,3~4分占43.12%,4~5分占9.17%。七項壓力源中,社會環境壓力[(3.401±0.800)分]和家庭環境壓力[(3.208±0.934)分]是臨床畢業生最主要的兩項壓力源,其余為個人素質壓力[(3.046±0.688)分]、就業指導壓力[(3.042±0.736)分]、崗位要求壓力[(2.974±0.592)分]、學校影響壓力[(2.963±0.694)分]、專業供求矛盾壓力[(2.801±0.672)分]。

(二)就業相關影響因素對總就業壓力、應對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對不同年級、性別、家庭經濟狀況及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有無意向單位五個方面的總體就業壓力、應對方式(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進行差異性比較,結果見表1。不同年級、學生干部擔任情況對學生的就業壓力感知、積極應對、自我效能感三方面都有顯著影響;女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更趨向于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但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明顯低于男生;所處家庭經濟狀況越差,相應的壓力感知越大,訴諸積極應對的頻率也越高;未確定就業單位比確定的學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在應對方式上,積極應對的均值明顯高于消極應對。可見,面對就業壓力,畢業生采取積極主動的問題應付方式的頻率次數上升。調查發現消極應對在各因素間差異均不顯著。調查結果顯示專業地域優勢在就業壓力、應對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三個方面并無顯著性差異。結合Schwarzer的表述,本調查中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值為2.243分,總體水平中等偏下;低效能者(得分低于2分)占12.84%,表明被試偶爾會自信心不足,需要幫助其找出優勢、悅納自己;得分在2.1~3.0分的占80.73%,表明被試抱有一定自信心,感覺有能力勝任一般工作;高效能者(得分在3.1~4.0分)占6.42%,表明被試自信心過高,需要幫助被試進行客觀評價,避免盲目自信。此次調查的男、女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前人研究。

(三)總就業壓力、應對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研究

臨床醫學生就業壓力、應付方式與自我效能感之間的相互關系。可見,總就業壓力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極顯著負相關,與積極應對呈極顯著正相關。以總就業壓力為因變量,積極應對、消極應對及自我效能感為自變量,采用逐步進入法進行多元回歸分析,進入回歸方程的有積極應對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解釋總方差的16.7%,結果見表3。其中,消極應對被排除(與其余因素間無顯著相關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為反向預測源,得分越高,壓力水平越低;而積極應對為正向預測源。

三、討論

(一)莆田學院臨床醫學畢業生就業環境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臨床醫學畢業生數量的增加,臨床醫學專業性強、人才培養周期長、成本高、畢業后就業面窄、薪資待遇底等限制因素成為臨床醫學生順利就業的限制性因素。首先,莆田學院臨床醫學生的構成五成以上家庭經濟條件中等偏下,學生自我認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對偏低;其次,新辦本科院校在近年的發展中存在諸多挑戰,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上的總體競爭力還有待提升,近兩年的就業質量也隨著社會對醫療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呈穩中有降的發展趨勢,就業難度略有提升;再次,福建醫療衛生單位,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醫療衛生系統,尚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特別是近年來由地方衛生部門與高校合作招收定向委培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的加劇;此外,通過五年的專業技能培養,結合必要的就業指導課程和第二課堂活動,積極開展師生座談會、職場模擬面試大賽、專家講座以及QQ群、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積極調試在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就業信息,幫助學生拓寬就業途徑,提升就業能力,鼓勵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畢業生總體壓力水平中等偏上(得分3.061分)。

(二)莆田學院臨床醫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源及自我效能感分析

通過壓力歸因調查發現,社會環境壓力和家庭環境壓力是畢業生求職過程中的主要壓力源,社會、家庭對不同性別學生的期望水平和大學院校的專業設置關系到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而專業供求矛盾壓力對畢業生的影響,相比杜天驕的研究明顯下降,推斷這與福建省內醫療衛生市場需求量較大存在一定聯系。就自我效能感而言,總體得分中等偏下,低于其他高校的總得分。其中,女生的自我效能感顯著低于男生,對壓力的感知力也略高于男生,這與之前的研究相符。就應對方式而言,傾向于積極應對,并與就業壓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顯著相關。表現為:在高水平的就業壓力和相對偏低的自我效能感的推動下,畢業生面臨學校、社會、家庭等諸多因素的交互影響,及時的介入與調試可以幫助學生積極應對所感知的就業壓力,更多地咨詢訴說、傾訴內心煩惱,征求他人意見,同時克制負面情緒、改變方式方法來進行自我調適已達到較佳的心理狀態,為順利就業做準備。數據顯示,在高就業壓力、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下,輔導員介入并參與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調適工作,引導其合理釋壓是必不可少的。經過五年的專業技能培訓、就業能力開發及就業心理疏導,學生能夠相對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及定位,大多數人都能及時調整就業心態,妥善處理就業壓力,使之轉化為就業動力。

(三)高校輔導員在臨床醫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的應對策略

臨床醫學畢業生作為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其就業指導和生涯規劃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針對性地介入畢業生的就業指導過程,現提出以下幾點應對策略:一是將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整體素質結構。二是關注特殊群體和敏感群體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發展過程,鼓勵和幫助女生在學習生活中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有針對性地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共情、積極關注、真誠溝通三個途徑幫助敏感群體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就業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就業指導體系和監督調試策略,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能力,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職業規劃能力,從而提升畢業生品質、強化醫學生應對就業壓力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四是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尤其是社會實踐能力(含臨床實習能力的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職業規劃能力的培養,全面保障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水平。Daly等發現畢業生對實習經歷的個人反應影響其今后的職業表現,環境支持能夠改善其職業表現,強化自我察覺能力,滿足自身的情感需求并延緩意識倦怠。五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支持環境和家庭支持系統,暢通溝通渠道、搭建信息收集反饋平臺,在政府、就業市場與青年大學生之間做好橋梁作用,社會、家庭對不同性別學生的期望水平和大學院校的專業設置關系到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最大程度地幫助畢業生正確處理就業壓力、理性就業。六是做好大學生就業心理調試工作,關注醫學生擇業心理問題的疏導調試,結合時事政策,鼓勵青年大學生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相融合。因此,針對臨床醫學生,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在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定位基礎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樹立自信心,多渠道、全方位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

作者:吳莉莉 單位:莆田學院臨床醫學院

醫學畢業論文:我國醫學院校藥學畢業論文

1、當前醫學生就業形勢

2008年6月5日,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就業指導中心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公布本專科專業就業情況》揭示:“2004-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本科部分專業就業率區間分布圖表中,醫學院校絕大部分專業的就業率處于最低地位。”不僅醫學類本專科生就業困難,高層次的七年制本碩連讀的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不樂觀。“2007年,北京有1300余名醫學碩士及以上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某大學的幾所附屬醫院2007年共提供臨床及臨床相關職位140余個,明確表示招收七年制畢業生的崗位7個。不足5%。”

不僅醫學生就業越來越困難,醫學生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也在急劇下降。2009年,麥可思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課題組了新近完成的“2009年度大學生就業能力排行榜”再次披露:薪資最低的本科專業前10位中,口腔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麻醉學和醫學影像學這5個醫學專業都榜上有名。同樣,在本專科失業率最高的10個專業中,醫學類也占了3個,中醫學失業率排在第一位,畢業半年后有30%的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傳統就業較好的口腔醫學就業率也不盡人意,失業率達29%。臨床醫學的失業率也有24%。由于醫學生專業性太強、求職面太窄,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越來越差的薪酬待遇,“至少30%的醫學畢業人才流失了”。不少人改行去當醫藥代表、推銷員甚至充當與醫學專業完全無關的臨時工。2009年大學畢業生將達到650萬,再加上往年沒有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困難,醫學生就業形勢也必將更加嚴峻。

2、當前醫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

醫學生就業難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其形成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原因,更有客觀原因;既有個人責任,更有學校、家庭、社會及用人單位的責任。具體說來,當前影響醫學生就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醫學生擴招太快

經過多年的擴招,目前,全國在校的本專科醫學生已多達140余萬,每年30多萬的醫學生走出校門,醫學生總量已超過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

2.1.1我國人均擁有的醫師量已超過國際平均水平。

經過多年發展,2006年以來,全國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99.5萬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為1.57人,這個數字已超過了國際公認的醫生和人口的合理比例150/10萬。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衛生從業人員隊伍已達到了200余萬人。短短幾年,全國醫學院校本專科生就多達140余萬(還不算醫學類研究生),幾乎占了全國執業醫師的70%以上,如此龐大的醫學生隊伍的就業必然供大于求。

2.1.2城市的醫院早已達到了飽和超編。

目前,城市里各級醫院正在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已經從過去的數量增長轉變為提高質量,用人指標非常有限,難以接受大量醫學畢業生。目前醫院的門檻越來越高,不僅本科生難進醫院,就是碩士、博士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2.1.3正在崛起的民營醫院對吸納醫學畢業生沒有興趣。

由于受成本制約和利潤驅使,在用人制度上多為租賃形式,為了多出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總是聘用離退休專家或臨時向大醫院租借,對吸納、培養醫學生不感興趣。

2.2醫學生人才培養結構不合理

擴招以來,醫學人才培養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日益顯現,且逐漸成為影響醫學生成功就業的重要原因“當前,優化醫學教育結構的任務相當繁重,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結構和辦學層次還不能主動適應建立新的衛生服務模式的需要。”目前,我國高校醫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少高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譬如新增醫學專業越劃越細,醫科院校的英語名曰醫學英語,實則把公共基礎課變成了專業課。學生學了四年,醫學沒有學到皮毛,英語也難以專業下去,且總感覺自己在校是被邊緣化的一個群體,最后學生走入社會,競爭力必然處于弱勢。又比如,重慶不少高校都開設有藥學相關的專業和學院,甚至某些工科大學也辦起了藥學院,這些高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結構不合理,導致大學生專業結構性失業非常突出。

2.3醫學生質量下降

2008年在全國醫學教育工作會上指出:“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刻不容緩,在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臨床教學等方面還不適應現代化醫學發展的要求,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衛生人才方面還需要下更大功夫。”

大學擴招以來,醫學生已從過去的精英人才培養模式轉向了大眾化培養模式,成倍成倍地畢業生走上了社會,數量增加了許多倍,然而他們的專業素質,道德素質、綜合素質確得不到保障。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不少醫學院校為了節約經費,大砍實驗課,該做的動物實驗精簡取消了,有的臨床實驗名存實亡,教學實習基地缺乏優秀的帶教老師,學生在實習期間,又要忙于找工作或忙于準備考研,實習形同放羊,有的學生臨到畢業,甚至連闌尾炎疝氣手術都未見過。文憑縮水、質量下降,成了影響醫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2.4醫學生就業機制不健全

自從1985年中央頒布《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制度已從計劃經濟時代的統包統分轉向了市場經濟時代的自主擇業和雙向選擇。但與之相應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法律法規和就業機制卻嚴重滯后于就業形勢的發展。大學重招生輕就業,時至今日,大學生走上就業市場,基本上靠自己單打獨斗,特別是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變成了買方市場之后,大學生的弱勢群體地位更是日益凸現。

如近年來由于就業崗位有限,特別是醫學就業門檻越來越高,國家大力號召大學畢業生自己創業,但創業的條件卻不盡人意。如此情況下,國家頒布的《醫療衛生法》、《執業醫師法》又明確規定:沒有取得醫師執照的就沒有處方權,也沒有行醫資格。這個規定實際是限制了醫學生自己創業的權利。因為醫學生畢業后必須首先進了醫院就業,才能報考執業醫師資格,進不了醫院,考不了醫師執照,沒有行醫資格自己怎么能創業?自己創業,自辦診所就成了非法行醫。如果說到城市醫院就業困難,那么,到基層去、到鄉村去也可做末位選擇。但遺憾的是,直到今天,鄉村醫生連鄉村教師都不如,鄉村教師退休了還有退休金,鄉村醫生則完全自生自滅,退休了連退休金都沒有。醫學生又怎能下得去,留得住?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醫科大學教授巴德年一語道破了醫學生“下不去”的根本性的制度原因,巴德年認為:“關鍵不是教育培養的問題,而是體制和機制的問題,是國家買不買單的問題。如果鄉鎮衛生院院長的待遇與小學校長一樣,鄉村醫生與鄉村教師待遇一樣,事情可能就好解決一些了。”

3促進醫學生就業的思考和建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醫學生就業困難的形成和累積已有一個較長的時間,要緩解醫學生就業困難,首先高校責無旁貸。

3.1提高醫學院校的公信力

大學的公信力是社會對大學的公信度,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大學的社會聲譽、社會地位、社會貢獻的總體評價和高度認可。北京大學某著名教授的批評非常尖銳:“大學的公信力在下降,所謂師道尊嚴也正迅速淪喪。”大學公信力一降再降。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一些大學的改革步入了歧途。在市場經濟負面影響下,在利益驅動下,在產業化的導向下,大學精神迷失了。

醫學院校的公信力也在逐日下降,已經成為嚴重制約醫學教育健康發展和影響醫學畢業生成功就業的重要因素。醫學教育承擔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兩大最根本的民生任務,一方面,它承擔著國家培養高素質衛生人才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承擔著為人民群眾防病治病的神圣天職。但現在醫學院校醫學生的培養質量下滑,醫德醫風每況愈下,人民群眾對醫學教育和衛生事業不滿意度越來越大。最近,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披露,北大醫學院實習生手術中搶救失誤導致本院教授慘死手術臺上的案例以及南京市兒童醫院一名幼兒因值班醫生的不作為導致幼兒死亡,在全國引起一片嘩然。為此,要提高醫科大學的公信力,就必須以學生為本,不但要關注人才培養的質量,更要關注學生的就業去向,關注學生的切身利益。只有這樣,我們的醫科大學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得到學生的愛戴,重建起大學美譽的公信力,從而培養的大學生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歡迎。

3.2降低醫學生的目標定位

所謂降低醫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指降低醫學生的定位目標。長期以來,我國醫學院校都把培養高級醫務人才定為自己的目標。不管是綜合大學里的重點醫學院或是地方醫學院校的招生簡章都把本科生定位高級醫務人才,學校這么定位,成了慣性思維,學生這么自以為是,使得他們的就業期望值自然也高居不下,同時也大大加劇了醫學生就業困難。在新的形勢下,醫學院校有必要對學校的定位作出重大調整。目前,全國碩士生、博士生年年招生人數已經突破40萬人,幾十萬的研究生才是我國高級專門人才特別是高級醫務人才的后備力量。而本專科生的培養目標,必須調整為中級醫務人才,只有這樣合理的定位,學校的培養目標才能明確,學生的自我定位才能準確。這樣的調整不僅是與時俱進,更重要的是順應了形勢的變化,與國家的需要緊密結合,與醫學生的發展相結合。厘清了醫學生培養目標,也有利于醫學生合理定位,更有利于醫學生成功就業。

3.3停止醫學生擴招

醫學教育面對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醫學教育培養的人才,都要服務于人和人的健康,其特殊性決定了他們接受的教育,都必須保證優異的教學質量。最近,教育部發展司司長梁佳民在教育部會上表示,擴招以來,由于擴大規模的輔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教學和生活條件的約束成為高校穩定問題的新因素;一些學校由于擴招造成學校升格或教學條件下滑而導致教學質量滑坡,造成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困難。北京醫科大學原副校長程伯基曾憂慮地講到,目前還有一批令人信賴的專家活躍在臨床醫療第一線,能讓人放心地去就醫,如果聽任這種醫學生實踐能力削弱的狀況發展下去,20年后,誰來給我們看病?

醫學教育有其特殊性,其最終產品是治病救人的醫生。醫生與人口比例不能太出格,否則容易造成醫療過度競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醫學生數量的控制都很嚴格,鑒于目前醫學畢業生就業一年比一年難,建議醫學院校不宜再擴招,應從數量擴大轉向質量提高。

3.4招收定向醫學免費生

當前,我國醫學教育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根據我國的特殊國情,根據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建議國家應盡快招收定向醫學免費生,以合同培養、定向培養的方式,為社區和農村提供專門的醫療衛生專門人才。具體措施是:國家在每年的醫學生招生計劃中,劃出一部分比例作為免費生。以農村考生為主,城市考生為輔,在自愿的原則下,以合同作為保證,國家免除這些學生的學費并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這些學生畢業后,按合同預先的規定,下到基層社區醫院或農村鄉鎮衛生院工作,既可緩解城市里醫學生就業的高強度競爭,又可以改善基層醫院和鄉鎮醫院缺乏醫療人才的狀況。

需要強調的是,光靠免去學費和生活費要想把醫學生長期留在基層社區醫院或農村鄉鎮醫院也是不可行的。要把他們留下來,要讓他們在基層,在農村扎下根還必須在政策上予以切實的保障,使他們在待遇上、發展空間上都不低于在大城市、大醫院。

以上建議不僅可以緩解醫學生就業困難,也可以緩解當前廣大群眾特別是基層困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希望國家能統籌兼顧、選擇有條件的醫學院校先行進行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后再推而廣之。

3.5把醫學院校合并到綜合性大學

現代醫學發展已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隨著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學科交叉和整合已成為醫學教育發展的戰略性問題。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資源的整體效益和學科的綜合優勢,國內一流的醫科大學都合并入綜合大學。經過多年的磨合,這些合并到綜合重點大學的醫科大學真正實現了強強聯合,為醫學人才的培養開拓了一條嶄新的途徑。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為醫學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學科背景,醫科學生由此獲得在醫科專業院校無法比擬的通識教育優勢和校園氛圍熏陶,可以接受更全面更扎實的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基礎訓練,大大提高了醫學生的綜合素質。

實踐也證明,凡是合并入綜合重點大學的醫科大學,醫學教育的條件大大改善,教育教學力量大大充實,教學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都遠遠超過了原有醫科大學的水平,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他們的就業率和滿意度都遠遠超過了一般的醫科院校。獨立辦學的醫學院校的確不利于醫學教育的健康發展,不利于醫學生的培養,更不利于醫學生的成才和就業。筆者建議有條件的醫科院校盡快合并到綜合大學去,沒有條件的醫學院校也要創造條件合并到綜合大學,這樣,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畢業生,才能受到社會的歡迎,才能成功就業。

醫學畢業論文: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就業現狀

一、結果與分析

1、縣級及以上醫院就業率呈下降趨勢

從統計結果看,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在縣級及以上單位就業率從2010年的10%以上下降到近兩年不足10%。這符合大醫院對醫學專業畢業生學歷要求逐漸提高的趨勢。與本科生相比,專科生在學歷上處于劣勢。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縣級及以上醫院未來對醫生的需求主要側重本科以上學歷,所以專科生應當將就業目光轉向基層醫療單位。

2、醫學相關行業就業比例較高

醫藥營銷、藥房等醫學相關行業就業率達40%以上。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投入的逐年增加及投入力度的加大,使得整個醫療、醫藥行業快速發展,醫藥銷售、醫療保險、醫療器械及設備營銷等行業人才需求旺盛。這些行業雖然入行門檻低,但由于與業務對象交流的需要,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需要從業者除具有吃苦耐勞和較高的自律性之外,還要求其具有扎實的臨床醫學專業知識。這些行業人員目前收入較好,從而吸引了眾多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專科、本科甚至研究生。

3、學歷深造者比率基本持平

近3年參加專升本考試并被錄取的學生約占畢業生的10%左右。許多學生有繼續深造的意愿,但錄取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近幾年各大醫學院校減少專升本學生錄取數量,致使整體專升本考試錄取率較低;二是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本科生就業也很困難,部分學生認為通過專升本不能增加就業機會。

二、我校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措施

1、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準確定位

一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臨床醫學專業專科培養目標和對應就業崗位,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本專業就業主要面向鄉鎮衛生院、社區門診等基層醫療單位。二是引導學生轉變“鐵飯碗、金飯碗”就業觀,目光不能停留在有財政編制的公立醫療衛生單位等,要主動了解新興社區、民營醫療機構和醫學相關衍生領域的發展與需求狀況,在新的領域尋求發展空間。三是引導學生轉變“進大醫院、要高收入、怕工作苦”的就業觀,鼓勵學生到西部偏遠地區、到基層鄉村就業,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去。四是引導學生轉變“高學歷一定有好工作”的觀念,避免盲目用升學來逃避就業壓力。

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是認真學習、積極落實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二是優化課程內容,教學內容緊扣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對學生進行專門培訓,提高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三是注重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四是鼓勵學生選修多項技能,考取多種職業資格,如針灸推拿師、營養師、育嬰師、美容師等,有針對性地滿足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

3、把握機遇,提高基層就業率

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鄉鎮衛生院的業務量急劇增加,需要大量的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各省、市、地區相繼出臺優惠政策促進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如2011年,河北省實施“千名大學生村醫”計劃,依照當地鄉鎮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總和確定其工作補貼標準,并為其繳納養老、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對于服務期滿的村醫,另有一系列優惠政策解決其后顧之憂。我校臨床醫學系在畢業生中積極宣傳,組織報名學生達300多人次。

4、加強就業指導機構建設

我校不僅有校級就業指導處,還在各系設立了獨立的就業指導辦公室,形成完備的人才交流信息服務網絡,為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的就業創造條件。如每年在學校舉辦大型人才交流會,就業指導人員一方面深入基層收集就業信息,通過網絡等形式提供給畢業生作參考;另一方面及時掌握未就業學生信息,為其尋求就業機會。同時聯系各級人才市場,解決畢業生檔案有效存放等問題。每學期開設就業指導課,解讀國家最新的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接受新的就業理念。通過采取一系列就業措施,在醫學類畢業生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保持較高的就業率,近3年,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達90%以上。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新的就業措施,進一步提高就業率。

作者:白志峰 單位: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醫學畢業論文:醫學畢業三生教育實踐

本文作者:殷建忠 張有福 王 琦 楊俊芬 徐芳 吳林雄 單位:昆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1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滲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云南邊境線長、民族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自然災害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發,跨境公共衛生問題復雜多樣,慢性病負擔沉重,環境污染和職業危害問題突出。公共衛生事業總體落后,人才匱乏且引進困難,主要靠自主培養。而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有利于國家推進云南“兩強一堡”戰略,有利于提升公共衛生醫師學歷層次,有利于擴大云南在南亞東南亞的影響力,提高國際交流合作水平,尤其是能夠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公共衛生健康狀況,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推動云南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我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創建于1956年,1979年開始招收衛生學專業(1989年改為預防醫學專業)至今已有31年,是云南省第一家招收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學校。該專業是云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建設專業和特色建設專業。我校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國“公共衛生教育基本要求”和“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培養要求”,從云南的現狀出發,著力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具有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才。

我校公共衛生學院形成了“情系邊疆、開放通連、勤求博采、德濟眾生”的辦學理念,培養了1300多名扎根邊疆,服務云南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在省州(市)縣等各級公共衛生機構的業務骨干有95%來自本學科,對邊疆人民的健康和社會安定做出了貢獻,得到社會重要評價。但目前,如何結合“三生教育”培養能夠適應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復雜多樣公共衛生挑戰,能夠解決云南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高校實施“三生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其中畢業實習是有效的載體,是高校“三生教育”較好的實踐途徑之一。預防醫學專業相對于其他醫學專業更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作為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只有讓學生接觸公共衛生問題,才能夠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就決定了預防醫學教學必須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增加學生到工廠和農村現場實地參觀學習,帶領學生赴云南省貧困農村開展社會調查、社區健康教育培訓、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等培養形式,用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有利于大學生了解省情、國情,了解云南公共衛生現狀,了解社會,融入社會,了解城鄉差別,感受貧富差距,在與人民群眾的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發,不斷地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2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滲透“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

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教學過程中的“三生教育”滲透就是教師將對學生“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按照本專業學科的特點,挖掘其內涵,促使專業學科同“三生教育”有機結合,以充分發揮教學的德育功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正確的人生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責任感的優秀公共衛生醫生。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實施“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就是該專業半年的畢業實習偏重于社會實踐,具有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教育效果,能有效地將“三生教育”落到實處。貫徹落實如何讓學生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基本技能的同時更要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人類,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能夠適應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復雜多樣公共衛生挑戰,能夠解決云南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公共衛生醫師。

3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滲透“三生教育”的基本做法與成效

我校預防醫學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對云南省公共衛生實際工作有深刻理解,具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制定政策與計劃,參與項目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級公共衛生人才。在學生培養中注重一個精神、兩種能力的培養,即團隊精神(Teamworking);整體思維能力(Holisticthinking);公共衛生實踐能力(Practice)。

3.1結合提高畢業實習帶教教師綜合素質,培養人生態度端正、社會責任感強和具有奉獻精神的公共衛生醫師。在畢業實習“三生教育”中,教師必須做到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舉止言行、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生命態度、生活追求、環保意識等對教育培養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各方面都應為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從而以身正己引導學生端正人生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多年來,公共衛生學院教師注重師德修養,具有愛崗敬業精神,每年畢業實習帶領學生下鄉,在艱苦條件下,頂烈日、冒嚴寒、爬山涉水,走村串寨進行衛生宣傳、現場調查咨詢服務,他們“痛楚著艾滋病患者的痛楚,憂傷著鄉村醫生的憂傷,牽絆著農藥對環境的影響,關注著癌癥患者的生命質量……。”他們吃苦耐勞,關心大眾疾苦的崇高品質,為學生作出了表率;在實踐中深入淺出的講解,在實踐現場調查中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敬業精神培養、指導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走向社會,活躍在我省疾病預防、科研戰線上,為我省衛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3.2結合云南重大傳染病防治,致力于科學研究,為云南經濟社會服務,培養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人類的公共衛生醫師。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校公共衛生學院教師就積極投入了艾滋病預防控制的工作,2004年9月成立了“昆明醫學院艾滋病社區預防與健康促進中心”。多年來,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小學生、大學生艾滋病預防、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預防控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培訓。近年申請到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全球基金等艾滋病預防控制的項目,每年畢業實習都帶領學生到邊境、農村現場參與艾滋病的調查研究并撰寫相關論文,為學生畢業后直接投入艾滋病防制工作奠定了基礎。通過艾滋病的預防控制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訓了艾滋病預防控制的隊伍;為預防控制吸毒及艾滋病傳播流行等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疾病提供科學依據,為政府衛生決策提供咨詢。#p#分頁標題#e#

3.3結合云南社區公共衛生問題,科研促畢業實習,培養具備團隊精神、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公共衛生實踐能力的公共衛生醫師。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是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動手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將各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并應用到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我校公共衛生學院非常重視對學生的畢業實習,從1984年第一屆畢業生開始就把畢業實習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近年來,畢業實習注重“三生教育”,將學生畢業實習與云南公共衛生熱點問題結合,從教師所承擔的研究課題和項目中組織小型課題,讓學生有機會參與科學研究的全過程。近幾年的課題內容涉及艾滋病預防的健康教育、農村小學生營養健康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社區衛生服務、電磁輻射的健康影響、道路交通傷害分析、吸煙控制、職業危害因素調查、保健食品功能等領域,強調綜合性、實踐性,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社會工作的能力,創造機會讓學生接觸社區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農村衛生問題。教師們帶領學生赴云南省貧困農村、工廠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實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職業衛生服務,為民間組織、鄉村醫生、社區群眾舉辦各種形式的社區健康教育培訓。通過半年的畢業實習,學生得到了公共衛生現場工作的鍛煉,開拓了眼界,擴展了認識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為公共衛生管理部門提供了工作支持,取得了社會效益。這樣的實踐,使學生領會在工作中如何運用科學指導管理工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公共衛生事業的奉獻精神。

3.4結合公共衛生實踐活動遵循的倫理原則和法律規范,注重培養具備人文精神的公共衛生醫師。生物倫理學是以醫患關系為重點,而公共衛生倫理學重點關注的是監測和增進人口健康的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在公共衛生領域涉及傳染病防治、對研究對象的保護、衛生保健資源的配置、免疫政策、兒童保健與保護、供水系統安全、食品和藥物安全、公共場所禁煙、精神衛生等許多倫理問題。公共衛生領域的倫理實踐原則之一是公共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能勝任其工作,機構工作有效,并能取得公眾的信任。因此,結合公共衛生實踐活動遵循的倫理原則和法律規范,注重培養具備人文精神的公共衛生醫師尤為重要。在教學形式上,采用離開傳統的課堂,到工廠和農村現場。實地參觀學習,邀請現場領導、專家及教師介紹情況,使學生對我國衛生工作有宏觀的了解,對我國衛生工作的管理體制、管理內容、衛生政策、衛生投入、各級衛生機構的任務、職責、成就等感性知識。用所學知識為農民服務,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并認識到調動農民和當地衛生工作者的參與性和創造性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關鍵,只有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和條件,依賴當地農民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決包括衛生問題在內的諸多農村發展問題。尤其重要的是,結合公共衛生領域涉及的倫理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

醫學畢業論文:醫學類三本畢業生離校工作探討

一、畢業生產生反常行為的原因

1.應屆畢業生順利找當工作或被研究生院校錄取

這類學生產生反常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未來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近期沒有任何煩惱的事情。這樣就導致的學生的自我約束的意識松懈,覺得自己已經“解放”了,沒有了任何的顧慮。所以就產生了一些反常的行為。

2.應屆畢業生未找到滿意的工作

這類學生產生反常行為是因為工作沒有找到,或者找到的工作不理想。作為醫學類三本院校,學生的就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隨著社會上對醫生要求的逐漸嚴格,以及對三本院校存在的一定的歧視,導致學生就業相對困難。從而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的期望值,覺得前路渺茫,進而產生了煩躁焦慮的情緒,做出了反常行為,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

3.愛情、友情的分離產生的苦痛

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同窗五年,一起上課,一起自習,一起實習,甚至在做實驗的時候一起“禍害”小動物。這些都是學生們在大學時光里美好的回憶。隨著畢業的臨近,同學聚會的漸漸頻繁,同學們對這種情誼的濃濃的不舍油然而生。在酒桌上感慨舊時生活,興起時慷慨激昂,情緒激動,在酒精的麻醉下容易產生反常的行為。

4.臨近畢業產生的留戀傷感與對社會的未知的恐懼

大學生已經習慣于平靜、安逸的校園生活,面臨著即將步入的社會大熔爐,他們可以說的上是一無所知。這種對未知事物的迷茫更容易產生恐懼心理,進而會引起學生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產生不良的影響。

5.報復心理

個別學生產生反常行為的原因是心懷報復情緒。這類學生主要是由于學習不努力導致成績掛科或績點不夠而不能畢業,也可能是因為在校期間作出一些不正當的行為。

二、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開展的具體措施

1.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每到畢業季的學期,在校園內廣泛懸掛文明離校的宣傳標語,發放“文明離校”倡議書,潛移默化的影響畢業生的思想,為學生樹立文明離校的觀念。加大畢業生就業政策法規的宣傳,積極召開師生聯誼活動,渲染一種溫馨和諧的畢業氛圍。組織好畢業典禮,為畢業生的大學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2.邀請成功校友回校

通過邀請優秀校友回校開展經驗交流會,以優秀校友的成功案例來鼓舞畢業生,是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積極就業。同時,校友們的豐富的社會經驗也能夠為那些即將步入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們提供一定的幫助,減少對社會工作的恐懼感。并且要上畢業生樹立一個“今日我以母校為榮,明日母校以我為榮”的堅定信念。

3.發揮畢業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畢業生黨員,是畢業學生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群體。在大學期間,能夠被吸收為中共黨員的同學,很大程度上都是這些畢業生中品學兼優的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針對文明離校的工作,應該發揮這些畢業生黨員的先鋒作用,帶動周邊的同學,穩定學生情緒,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4.組織開展臨床技能培訓

對于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今后有很多的學生會走進醫院,走上醫生的崗位或者是和醫學相關的崗位。所以,在畢業前夕,對畢業生進行臨床技能培訓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通過培訓,畢業生們更好的掌握臨床技能,提前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了解工作狀態,能更好強化學生們的自信心,是他們鼓足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

5.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除開考上研究生的同學以及從事醫療事業的學生,還會有一部分同學從事于醫療衛生行業無關的職業。這就要求輔導員老師,就業指導老師對這些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不同的系統,不同的行業都有自己獨立的行業規則。就業指導就是對學生選擇從事的行業進行分析,教導學生相應行業的行業規則,職業素質,以及未來的規劃。

三、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的重要意義

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是輔導員老師對每一屆學生的最后一項工作,是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幾項工作之一。

1.構建和諧校園,營造良好校園氛圍

畢業生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低年級的學生,起到一個標桿、表率的作用。讓低年級的學生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勁頭。文明離校工作的開展,也是為了保持校園正常的教學秩序,維持校園的穩定。

2.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大學生群體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精神面貌,職業素養,言談舉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作為醫學類的學生,當下社會中醫患關系的矛盾激化,對他們的個人修養以及職業素質有著更加嚴苛的要求。

3.畢業生人生中的一次蛻變

畢業離校,可以說是大學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經歷,是他們人生的一次蛻變。畢業生們要完成從學生到從業者之間身份的轉變,要學會漸漸的撐起一個家庭。重要的是,他們要從青澀走向成熟。在這期間,畢業生要學會總結在校的學習經歷,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只有更快更好的完成這次蛻變,他們在社會上才能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

作者:施展 王成強 劉兆瑩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醫學畢業論文:醫學規培生畢業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2012年招收的住院醫師130名,2008級和2009級在校醫學生(大四、大五)200名,及各教學醫院臨床醫生100名。發放自制調查問卷430份,回收420份,回收率為97.67%。其中有效問卷410份,有效率為95.35%。

1.2方法

1.2.1調查內容

在專家咨詢和預調查的基礎上,將規陪與考研在三方人群中設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對比。探究醫學本科生畢業后應首選規陪還是考研及其原因,規陪完成后是否繼續考研等問題。將不同人群對規培過程中的收獲作為選項,醫生的選項分別為:A,臨床操作技能;B,人文素養;C,應急能力;D,溝通能力。規陪生的選項分別為:A,臨床實踐的能力;B,人文素養;C,溝通能力;D,應急能力;E,對專業的認知能力;F,其他。在校生的選項分別為:A,早點接觸臨床;B,增強臨床技能;C,培養獨立行醫的能力;D,其他。給各個選項賦值,選擇選項記為1,不選記為2。

1.2.2調查方法

對各人群采取獨立填寫問卷的方式采集信息,在填寫前由調查者講述調查的目的、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調查中,努力提高問卷的回收率并及時復核。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方差齊的數據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態分布、方差不齊的計量資料數據用中位數(四分位間距)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

在410名調查對象中,醫生94名,規陪生126名,在校生190名;其中男218名(53.17%),女192名(46.83%)。94名醫生中男65名,女29名;醫師51名,主治醫師35名,副主任醫師7名,主任醫師1名;48名(51.06%)帶過規陪生。126名規陪生中男61名,女65名;接受培訓時間為1年以下的33名(26.19%),1~2年33名(26.19%),>2年60名(47.62%)。190名在校生中男92名,女98名;有144名(75.79%)來自農村家庭,46名(24.21)學生來自城市家庭;158名在校生(83.16%)對規培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2.2三方人群對醫學生畢業后教育的認知

2.2.1在校生畢業后再教育的選擇及影響因素

190名在校生中,有96名(50.52%)愿意繼續接受畢業后教育,132名(69.47%)覺得考研對于醫學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178名(93.68%)選擇考研的原因是為了方便以后找工作,只有26名(13.68%)是因為熱愛科研而選擇考研。在校生對畢業后再教育抉擇及原因調查表[n(%),n=190]項目構成項目構成畢業后的選擇選擇考研的原因(多選)規陪29(15.26)獲得高學歷116(61.05)考研67(35.26)方便以后找工作178(93.68)就業(當醫生)78(41.05)熱愛科研26(13.68)其他與醫學相關的工作5(2.63)不想馬上參加工作35(18.42)其他11(5.79)其他7(3.68)考研的必要性規陪后會不會繼續考研有必要132(69.47)會67(35.26)沒必要28(14.74)不會35(18.42)不知道30(15.79)不一定88(46.32)

2.2.2規培生選擇規培的原因及對未來的規劃

126名規陪生中,選擇規培的原因多是受政策所迫(48.41%),也有因考研不順(18.25%)、家庭及經濟問題(7.94%)。在規陪結束后(57.14%)選擇就業,無人愿意繼續出國深造。

2.2.3醫生對畢業后教育選擇的傾向及對學生的期望

94名醫生中,63名(67.02%)建議醫學生畢業后繼續接受畢業后教育,23名(24.47%)認為就業是畢業后醫學生的最佳選擇。在以后的就業過程中,只有16名(17.02%)認為規陪生與研究生之間沒有競爭力,而76名(80.9%)認為規陪生結束規培后還是應該繼續考研。

2.2.4三方人群對規培目的的認知

(1)在校生和規培生對規培過程中學生收獲的評價:160名(84.21%)在校生和119名(94.44%)規培生認為臨床技能是規培的重點,但對獨立行醫能力的認知不相同(P<0.01)。

(2)規培生和醫生對規培過程中學生收獲的評價:只有30.95%的規培生認為在規培中得到了人文素養方面的提升,而59.57%的醫生選擇了人文素養(P<0.01)。對溝通和應急能力的獲得與要求也存在差異(P<0.05)。

3討論

3.1三方人群對規培的總體情況

本調查發現,在校生對規培的認識程度普遍很高,但是真正了解并愿意接受者占少數。由于住院醫師規培與研究生培養制度在教育體制、學習課程和輪轉制度及其考核等方面存在差距,導致大部分學生把體制更為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作為畢業后再教育的首選。絕大多數規培生因為政策所迫而進行規培,但培訓結束后的選擇面較窄。相對于已畢業的研究生,臨床醫生給予了規培生更高的評價,并鼓勵他們繼續接受畢業后再教育。結果發現,在校生與規培生對規培的認識有一定的差距,而醫生與規培生的觀點也存在錯位。規培生在培訓過程中人文素養和溝通能力并未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這與醫生的要求迥然不同,有可能成為形成醫患關系緊張局面的潛在因素。

3.2加大改革投入力度,從根本上提高規培模式的成熟度

中國目前的規培制度仍不成熟,各方面可提升的空間很大。畢業醫學生關注的問題包括:收入待遇,社會保障,就業途徑,工作環境等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應從需求入手,解決實質性問題。增加規培生的工資,完善政府和培訓基地醫院共同支付模式,把握好雙方責任比例。積極探索引進社會資金,支持“社會辦醫”,引導學生、醫生參與,促進模式在實踐中成熟。努力保障學生的就業、生活、保險等問題,通過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激勵其不斷上進,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同時,還要明確學生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帶教老師應善于鼓勵支持學生創新,院方也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全面促進規培模式的成熟。

3.3統籌兼顧畢業后教育兩大模式,完善二者之間的互補互信

目前國內的醫學教育體制呈多樣化趨勢發展,雖然滿足了各類學生的需求,但是難免會產生“雜而不精”的現象,尤其是在畢業后教育方面。中國醫學研究生教育屬教育部統籌,而住院醫師規培則主要由衛生部負責監管。2011年12月,在全國醫學教育會議上,衛生部和教育部部長分別提出了整合建議,但如何落實、統一醫學研究生教育與規培制度,仍需不斷探索。政府應嘗試淡化醫學碩士教育,實現規范、連貫、完整的醫學教育模式,避免教育內容雷同的資源浪費;制定出可以適應各類醫學教育的規培制度,滿足醫學生多樣的需求;鼓勵醫學生規培后再深造,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切實做到醫學精英化教育。

3.4真正與國際接軌,拓寬學生選擇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家對衛生專業隊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1993年中國模仿國外建立起了規培制度。在將近20余年的探索過程中,制度在不斷完善,但是依然沒有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相關政策機制。規培和考研后,學生的學歷并不被國外所認可,導致醫學生規培后選擇機會并沒有像預期的一樣增加,反而減少。相關部門需為學校、醫療機構創造對外平等交流的平臺,深入探討中國教育體制的不足。學校和醫院也應把握機遇,與國外建立長期長效合作機制,從下到上改革深造體制,摸索具有我國特色的國際化醫學教育新模式。

3.5增加溝通渠道,減少不同人群認識的差距與看法的錯位

衛生行政部門應該開通各種渠道,加強與在校醫學生特別是畢業生的溝通與交流,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切實有效地了解和滿足學生工作現狀。學校和醫院的管理人員之間也應該互相多交流、互通信息、取長補短。通過會議、論壇、官方網站等平臺進行信息交換,在對醫學生培養及需求方面達成共識,更好地為醫學生和醫學教育的發展服務。

3.6繼續保持臨床教學優勢,不斷加強綜合素質教育

醫學生畢業后的幾年是鞏固在校所學,積累臨床實踐經驗的大好時機。教學醫院和醫學院校應明確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有側重地進行培養鍛煉,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增加其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機會,讓他們獨立思考,自行提出問題并引導其及時解決問題。另外,還需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人文素養,溝通能力等均是從根本上解決醫患關系,改善醫療環境的關鍵,提升下一代臨床醫生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

作者:江明禮孫元麗楊拯孫金菊張瀘嬌楊海燕羅晨禹李禹呈張璐璐汪瑞鷗單位:成都醫學院檢驗醫學院

醫學畢業論文:校醫學與畢業后醫學教育的模式

1.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有利于醫學教育連續

統一體模式的建立醫學院校與附屬醫院雙方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既有助于高校充分利用優質臨床教學資源,緩解校內資源不足的困境,也有助于醫院依托高校的平臺和品牌優勢實現醫、教、研綜合實力的可持續發展。教學資源的共享加強了學校與附屬醫院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為醫學教育統一體模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會更好地推動統一體模式的發展。

(1)信息資源:病案、圖書館和校園網都是醫學生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信息資源。醫院豐富的病種及典型病例是臨床教學寶貴的財富,將典型病例分析放置在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討論學習,或通過直播或轉播演示進行手術現場的觀摩教學,對提高臨床教學效果都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圖書館作為巨大的信息平臺,為學生及臨床醫生了解國內外醫學科學前沿的發展動態提供了便利及優勢,借助校園網,醫院可以實現對學校電子圖書信息資源、教學課件等內容的共享。

(2)師資隊伍: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師資的水平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水平和質量。臨床師資是高校臨床課程教學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強臨床師資的梯隊培養既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對臨床醫生自身的臨床素質提升也大有裨益。學校可定期開展面向臨床師資的培訓班進行系統培訓,結合理論授課、教學查房等一系列示范教學,充分發揮學校督導專家“傳、幫、帶”的作用,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教學意識,促進人才梯隊的成長。

(3)實驗室平臺:高校在基礎、臨床研究上都有著良好的設備條件和技術平臺,學校面向醫院開放重點實驗室,以便附屬醫院能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技術平臺,從而申請到更高層次和水平的科研立項及成果專利。實踐教學是保證和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和必要手段,因此建立臨床技能模擬訓練中心模擬真實醫院環境,以盡可能貼近臨床的真實環境和更符合醫學倫理學的方式開展臨床醫學的教學和考核,強化實踐操作訓練及綜合臨床思維培養,是加快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高校與醫院之間建立模擬訓練中心,且實行共建共管和開放共享的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中心良好的輻射和示范作用,提高教育服務社會能力。

2.課程體系的改革和探索是建立連續統一體

模式的核心內容在學校醫學教育與畢業后醫學教育之間建立起合理的協調機制需要教學資源、教學組織及教學課程各方面的有機整合,其中課程體系的探討和建立是連續統一體模式的核心內容,需要通過長期教學實踐的反復檢驗。

(1)根據臨床工作需求設計課程體系:醫學課程改革應充分考慮臨床實際工作的需要,并針對這種需要,遵循學習、認知規律來設計相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更符合醫學人才成長規律。因此,在校醫學教育期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設計應該結合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需求、重點、難點等角度共同探討,既能保持醫學教育的一致性,也有利于統一體模式的建立。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強調學生在醫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醫學實踐,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制定具體的課程培養目標,明確各階段學習內容和標準。課程考核除理論知識之外,更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綜合素質及價值觀的評估,以全面培養和評價學生獲得知識、掌握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2)構建“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模式:逐步建立“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模式,即按某一器官系統將與之有關的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臨床表現以及診斷和治療原則等融合起來建立課程體系,以加強學科間的聯系,減少課程間的重復,將基礎和臨床有效銜接。新的課程模式有利于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知識構架,提高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認識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學生臨床診療思維的培養,為進入臨床打下堅實基礎。

(3)強調人文社會科學、行為科學同醫學學科的結合:醫學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雙重屬性,根據現代醫學目標的更新,以及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需求,積極探索解決人文教育和醫學教育脫節問題的有效途徑,注重醫學與自然科學、醫學邊緣學科、人文與行為科學等內容的結合,在本科階段即要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給予重視,包括職業規劃、行為和倫理、溝通表達技巧、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維等各方面。

作者:劉瑩吳元俊單位: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學畢業論文:醫學院校畢業設計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畢業設計的選題,愿意做的學生占51.6%,不愿意做的占48.4%;影響學生畢業設計選題的因素分別為:課題難易程度占16%,老師方面占18.7%,與工作關系密切相關占45.5%,能力鍛煉占54.0%,學生自己感興趣占58.6%。關于加強畢業設計的管理,47.2%的學生支持學校嚴格管理,反對嚴格管理的占6.5%,46.3%的認為無所謂;如果畢業設計不及格,支持重做的占29.8%,反對重做的占70.2%;僅18.7%的學生知道畢業設計成績評判標準;29.2%的學生認為越早布置畢業設計題目設計效果會越好。

醫學院校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致力于研究生考試或應聘,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不夠一般高校的畢業設計工作安排在第8學期,很多學生的研究生考試復試也在4月底,復試又是最后關頭,學生不敢怠慢;而這學期擇業的學生又剛好忙著應聘,有些單位的試用期也已開始,這些原因都導致學生難以安心去做畢業設計,對畢業設計敷衍了事。其次是部分學生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綜合素質還亟待提高,在他們看來畢業設計只是走走形式,因此對畢業設計的態度極為輕視、散漫。

2指導教師投入不足目前醫學院校的教師面臨大量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用于指導畢業設計的精力相對不足,主動性不強;也有部分教師在選題、課題設計等程序上責任心不強,要求不嚴,缺乏監督管理,導致學生對畢業設計不重視、不認真,敷衍了事。指導教師對畢業設計的監管不嚴,是畢業設計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因素。

3監控體系不完善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關于學校的相關政策,指導教師對畢業生宣傳不到位,畢業生對畢業設計的相關懲治措施不重視;(2)畢業設計需要學生搜集相關材料,查閱文獻,整理數據等,環節多、時間跨度大、自由活動地點范圍廣,整個過程管理、考核和監控難度大,至今仍缺乏有效的質量保障體制;(3)老師未對學生畢業設計提出全面的質量要求和合理的成績評定辦法。

4一些畢業設計未做到科學選題選題是畢業設計環節的第1步,是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工作的前提,是完成一篇高質量畢業設計的關鍵。選題過程出現的問題主要有:(1)部分學生不切實際,既不了解設計的內容又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單憑興趣盲目選題;(2)有些學生避難就易,只求順利通過,隨意選題,選題沒有結合新技術、新思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目的,未能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3)有些學生平時思想懶惰,對一些問題沒有思考、鉆研,沒有感興趣的課題,選題時盲目被動,導致之后出現很多問題;(4)一些學生完全依賴指導教師,依賴指導教師為自己定題;(5)一些指導教師未能與時俱進及時更新選題,導致題目陳舊。這與當前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21世紀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極不適應。

解決醫學院校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強化認識畢業設計不僅是學生、指導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的事情,而且是教學環節的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全校各級部門和各類人員。學校應進一步提高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尤其是提高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讓所有參與者充分認識到畢業設計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它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是其他教學環節所不能替代的。學校應積極動員學生,使其領悟畢業設計的目的、步驟、內容和意義。以介紹往屆優秀畢業設計的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畢業設計的程序及評分標準。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全員參與的管理。

2合理安排為解決學生參加研究生復試、擇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沖突,學校應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處理四者的關系,從時間安排、組織實施等方面強化和改進對畢業設計的管理,切實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通常安排在第8學期,為避免教師指導工作過于集中和考研、就業的影響,可將畢業設計時間前移,提前列出課題,并提供課題的簡介、要求。課題必須經嚴格的討論、審核、批準和備案,而且學生可將畢業設計與專業課緊密結合起來,對學習起了較大促進作用,還可帶題參加實習,并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進行調查研究,增強畢業設計的現實意義。學生選題后再公布每個選題所對應的指導教師名單,避免學生受私人情感干擾隨意選題。同時,還要與校外指導力量結合起來,聯系實際,提高畢業設計的應用性和適應性。也要通過抓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畢業設計工作過程中的思想教育和學術道德教育。

3正確實施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應充分考慮設計的可行性,注重理論與實際結合,定期和指導教師交流、匯報進度。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題目,確定設計思路,注重設計方法,充分利用科技資料和網絡資源,協調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和質量,及時指出不足以便查漏補缺。設計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嚴謹的科學作風。后期驗收中學校要精心安排畢業設計答辯,認真組織成績評定工作。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總結經驗,分析設計結果,找出不足及確定改進方法,幫助學生把實踐轉化成知識和技能;嚴格遵循答辯要求,依據評分標準,根據畢業設計的質量、答辯的表現全方位評判,從嚴把握,客觀、科學地給予評分。

4完善監控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畢業設計監控體系,強化對畢業設計的質量監控,重點做好指導、協調、檢查和監督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加大監控力度。畢業設計工作中的監控主體是各個專業院系,而各專業院系在把握學校制度上存在偏差,這就要求在學校層面上加大監控力度。再次,要建立學院(系)、學校及校外3級聯動監督與評價系統,開展畢業設計各階段的檢查,實行畢業設計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反饋,設立學校專家組監督評價和校外專家監督評價。這將更有利于客觀、真實地了解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檢驗評分的把握尺度,進一步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5注重探索科研成果只有以論文的形式,通過各種途徑公布于世,得到廣泛傳播,才能實際應用,實現其真正價值,畢業設計也是如此。出于鼓勵,學校可將優秀的畢業設計公開發表,或應用于實際,來體現畢業設計的質量,實現它的真正價值。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法賦予高等學校的歷史使命,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它也有助于實現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人才培養質量。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實踐中,重視、提升大學生畢業設計水平是全面廣泛提高大學生科研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為此應不斷探索,逐步提高畢業設計水平,完善畢業設計相關策略,強化構建畢業設計監管體系,探尋有效的成果交流途徑,為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努力探索。

結束語

畢業設計具有本科教學中其他教學環節所不可替代的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的重要手段。在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培養學生探求真理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盡管目前在畢業設計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相信通過強化認識、合理安排、正確實施、完善監控、注重探索等措施可以全方位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作者:李超英劉涌濤王文鋒張光謀郭曉芳單位:新鄉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新鄉醫學院生命科學技術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 免费超爽大片黄|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欧美叉叉叉bbb网站|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av一本久道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福利视频|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变态另类~第1页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大地资源网高清免费观看|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日本做受高潮好舒服视频| 国产+高潮+白浆+无码|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成全视频观看免费高清| 久久99久久99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永久无码7777kkk|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青楼妓女禁脔道具调教sm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