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文學概論論文

文學概論論文

時間:2022-03-19 05:53: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文學概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學概論論文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中區域性文學風格問題淺談

摘要:文學概論中區域性文學風格問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本文主要從文學概論中區域性文學風格的內涵、表征以及意義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文學概論;區域性文學風格;內涵;意義

當前,地域性風格還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而且經過多種實例論證,仍舊缺少對地方性自然環境、地方歷史、人文環境、地方性知識的思考。

一、文學概論中區域性文學風格的內涵

當前,不同的教材,對區域性文學風格有著不同的闡釋,造成了其概念上的模糊性,但是,我們從作者的視野或者是作者本身的身份來判斷或者區分地域性風格。因此,當我們站在闖入者作家身份的角度來分析和判斷文學作品所包含的地域性風格時,就會深切地感知到作家是很難把握本地人們長期形成的心理認知及其過程。這就像是一個游客,當他走入一個地方,帶走的只能是一些影像資料,卻無法帶這個充滿濃厚地域的大地。一位著名的民間刊物創刊人曾經指出:“地域,即遺留異域色彩與保留獨特文學氣質的屬地。一般說來,在中國即是以少數民族文化為依托,保留其特性并隨社會發展而發展的地域文化。在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生存的理由與歸向還是其民族最初的自然法則與樸質理想”。而當我們站在作家身份的角度來區分時,其中的首要問題就是區分闖入者身份的作家主體和出本地性作家主體。

通常情況下,本地性作家主體的文學創作會根據本地區人們所獨有的文化底蘊、思維習慣以及心理認知和地方習俗等方面,以文字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理性情感和心理意蘊,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可以稱之為區域性文學風格作品,而且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作家的文學作品的創作,其意蘊更加突顯,其所創作的作品中飽含著濃厚的區域性世界觀和歷史觀以及社會實踐的內容。所以,在創作人看來,文學作品中所突顯的地域性風格不僅以文本的形式表現在人們面前,更為重要的是融合在作家與作品的具體文化環境中。而正是由于這樣的文化區域性,才激勵作家去創作,進而通過自己的作品,表現出本地的特色文化。區域性文學風格的豐富性、復雜性以及深刻性。在區域性文學作品中,要從基本的視覺與語言表述形式入手,而不是簡單地套用概念,進而來激活區域性文學的現實生命樣態,實現地域文化價值轉換。為此,我們可以根據作品所呈現的生命形態以及區域性文化價值判斷一個作品中是否存在地域性。

二、文學概論中區域性文學風格的表征

對于處在不同居住環境中的同一作家來講,其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所呈現的地域性也不盡相同。站在創作者的角度來看,作家首先是一個社會活動家和人類學家或者是民俗學家,然后才是一個作家,進而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和觀察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在他們在觀察過程 中,發現這個世界中的某些成分切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時,就是將其轉化文本的形式展現出來,加以表達,但是這種切合性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才會形成的。以作家自身的觀點來看,區域性文學風格喚醒作家內心沉睡著的區域性文化。比如:沈從的《邊城》,作家之所以能夠創作出這樣的不朽的濃厚的區域性文學作品,其主要原因作者與當地文化的洽融性,與都市文化的排斥性,可以說,這是一種心理距離、地域距離,最終被轉化為地域文化,并從中找到一種歸屬感。

因此,基于作家自身所處的地域性文化,其不同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當然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個詩人站在湘江邊上作了一首,那么就說詩人的作語品具有湘江文化特色,也就是所謂的區域性文學風格。其實不然,在區域性文學作品中,其所呈現的區域性風格,是作家經過調查發現以及記錄,并將其最終轉化為文字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從某種意義上講,作家的藝術氣質和個性,在很大程度都來源于地域文化的獨特性,不能錯誤地理解為作家創作氣質與個性成就區域性文學風格。在人類的長期不斷地發展和延續過程中,文化逐漸被轉化了一種區域性無意識地進入人們的內心,并且通過生命個體的心理、語言以及行為來傳遞。因此,本地文化的發揚者、發揚者才是創作區域性文學作品的主體。

三、文學概論中區域性文學風格的重要意義

文學的區域性風格是作家通過文化尋找其根源的過程,是作家建立其價值的根本所在。若是站在文化的角度講,文學的區域性風格也可以是建構和參與文化多元格局的指引方向。在當今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地域性特色文化和資源已經融入到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當中,并且成為了經濟性和政治性的產品,為區域性文學作品的傳播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這也是當前我國的一個國情事實。基于以上前提下,區域性文學風格問題就必然顯現出來,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區域性文學風格使文學作品具有明確的審視本地特色的相關因素。一般來講,主要包括認知命名、思維方式、地域風貌、習俗信仰等,這在很大程度上為作品的文本內提供了判斷的依據,而且正是由于這種區域性審視性,呈現了客體與主體的雙向審視,促使作家作品的區域性文學風格的形成,并且在這個形成的過程中,作家將其認知轉化為自己的理性與情感體驗以及感官體驗,最終將區域性文化特征定格在文化的思考中。如次仁羅布的作品《放生羊》。其次,區域性文學風格增強了文學作品的地方方言色彩。在區域性文學風格作品中,地方方言色彩的突顯,提升了作品的高度識別性。比如韓少功的作品。還有,就是區域性文學風格在作品具有了較高的價值和普遍性。在區域性文學作品在 ,文學價值能引導地方性民眾較強的凝聚性合力,形成共同體意識,成為人類的精神資源,形成深遠的意義。

四、總結

在區域性文學作品中,要從基本的視覺與語言表述形式入手,而不是簡單地套用概念,進而來激活區域性文學的現實生命樣態,實現地域文化價值轉換。為此,我們可以根據作品所呈現的生命形態以及區域性文化價值判斷一個作品中是否存在地域性。

作者簡介:賈超勝(1990年8月)男 赫哲族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2012年6月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課程合作式教學之我見

摘 要 文學概論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性課程,作為介紹文學基本原理的課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以及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反饋卻不容樂觀。著眼于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結合當下文學概論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探索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談一下文學概論課程改革的嘗試。

關鍵詞 文學概論;合作式教學;教學模式

1 文學概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大多數高校文學概論課堂的教學方法是以課堂講授為主,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以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為主要內容。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教師壟斷了整個課堂的話語權,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失語”,處于完全被動接受的狀態,其主要的工作就是聽課和做筆記,或者是干自己喜歡的事。很多教師只是一味地滿堂灌,講授的理論知識高度概括,以致學生難以消化。課堂缺乏系統訓練,課程內容與應用能力的培養相脫節,忽視了實踐性和實用性,沒有起到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導向的作用,嚴重脫離教育教學實際。文學概論課程考試的形式也比較單一,現行的高校學生考核機制普遍是以期末筆試為主,無法真正體現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高等教育本應是探討研究型的教育,課堂上更應該提倡學術上的爭鳴,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合作性的學習,但是多數大學教師還是缺乏相應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以致學生難以產生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合作式課堂教學模式,指的是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有效時間引導、指導學生學習,發揮師生間的合作精神,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全方位訓練,并使之轉化為應用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教學活動本來就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忽略或輕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是錯誤的,課堂應該是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緊密結合。

1)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運用啟發式、討論式、小組匯報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增加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為教學雙邊互動為主,變知識傳授型教學為培養能力型教學,以此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在文學概論課程具體的教學中以理論帶文本,以文本促理論,這樣理論更能使人信服,也容易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文學概論的教學也便由枯燥的理論講授轉變為學生合作交流的平臺。教師將教材內容“問題化”,變成一個個項目或者任務進行課堂教學,由學生對問題進行追問,梳理教材提出問題的來龍去脈,讓學生自己學會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理論思維的訓練。嘗試部分章節由學生組成獨立的研討小組,討論交流后寫出學習報告,并將成果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匯報交流。這樣改傳統的教師一人上講臺為學生多人上講臺,將單向教學與多人合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最后由任課教師對當堂課的研討進行點評,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

2)在學生學法指導上,倡導探究式、合作式、參與式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和合作式學習的學風。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在文學概論課堂上重視作品解析,把文學作品的創作手法、敘事邏輯、文化思想、學術價值等深層次內容進行提升和概括,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互相幫助、發揮合作精神,以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和各種學習任務。

如在分析具體文本的時候,指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讓學生在“無我”“有我”交替的閱讀中享受解決問題的快樂。首先意識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疑惑的問題,然后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學生去積極思維、大膽假設,在不斷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去深入研究問題,小心求證,以至于最終去獨立解決問題。

3)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強化學生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在規定的學時內或者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文學論題研討、中外文學名著賞讀、優秀影視作品欣賞、作家評論家訪談、大學生辯論賽、科研立項活動及影評協會等社團的活動,課堂上開設學生閱讀經典、寫讀書筆記、演講、文學創作、自辦刊物等實踐環節。在教學方式上多方位地追求師生互動,讓學生以主體姿態參與教學,開展主動而積極的學習活動,科學有效地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學術視野,提高學生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一般每3個教學單元布置一次主題討論或寫一篇論文,給學生指定參考書目并且定期檢查執行情況,以此作為教學常規活動貫穿到文學概論教學的全過程。這樣就可以實現從教師單向灌輸走向師生雙向交流,促進學生的合作性學習、研討性學習和自主化學習,從而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4)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利用現今普及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國內外著名學者的學術演講、大型文藝學學術會議的錄像資料在教學過程中播放,讓學生在熟悉基本知識的同時,進一步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發展動態,并且開拓視野,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教師結合學生實際以及古今中外文藝實踐,在準確講解文學概論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同時,利用新型網絡課堂教學環境、網上課程論壇與電子郵件、微博等輔助的教學條件,將學科前沿的新動態引入課堂。實現課內教學向課外教學的無限延伸,學生可憑借網絡經常與教師對話、探討,實現教與學的全程互動交流。

5)建立科學的文學概論課程評價系統。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表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同時又是學生的能力訓練過程。因此,突出對行動過程的態度、行為的考核,對于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探索很有意義。利用團隊考核評價的方法,結合民主性自評、互評、教師考核與學生考核相結合等方法,挑戰原課程考核的終結性評價,以形成性考核為主,取得良好效果。如對學生的考核方式,由過去的以閉卷筆試為主,改為開卷筆答與撰寫論文、寫作業等相結合的方式,此外還有口試、答辯等考核方式,使考核結果更趨科學、合理。

3 實踐效果

首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文學思辨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發掘藝術潛能、培養藝術氣質的重要素質,也是一切文學作品創作的思想源泉。合作式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文學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注重人生觀、審美觀的熏陶和培養。教學中結合既定教學目標安排相應的實踐環節,讓學生自覺練習“讀”“講”“說”“辯”“寫”等技巧,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讓學生在畢業實習過程中熟悉本專業的業務能力要求,自覺在專業實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其次,擴大了文學理論課程的外延。過去的文學理論教學內容,專業性雖然很強,但缺少“文化”的因素,視點比較狹窄。現在有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支撐,將文學理論課程教學的內容置身于宏大的文化視野之下,學生對于文學藝術諸問題,可以作出多視角的理解。

最后,能夠教學相長,提升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過去文學概論教學知識一味地由教師講、學生背,課堂乏味,長此以往,教師講課的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隨之降低,沒有發揮教師備課的積極主動性,沒有調動師生全身心地投入學術研究領域。嘗試合作式教學模式后,文學概論課程提高了教師與學生的批評能力,課堂教學氛圍融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彼此思維碰撞,激發靈感。

當然,文學概論課程改革途徑很多,這里只是一管之見,唯望對于教育教學工作者有所啟發。

文學概論論文:跨學科視野中的文學概論教學

摘要:文學概論是一門重要的大學本科公共基礎課。在這一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對知識脈絡、文學作品和概念進行跨學科的講授,是傳統教學思路的一種有益補充。文章由大學本科文學概論課程教學入手,從理論基礎、教學準備和案例分析三方面對這一教學思路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學;文學概論;教學;跨學科思路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跨學科思路的興起,社會科學知識的生產已無法脫離跨學科的思路來進行。特別是當代在社會文化研究的宏觀背景之下,文藝理論知識的生產過程中,研究者采用跨越學科界限所展開的學術探討,已成為依照傳統的學科內部概念和歷史脈絡所進行理論探討的有益補充。而作為文藝理論再生產過程的相關科目的大學教學活動,也需要不斷實踐跨學科的教學思路。大學本科的文藝理論課程,最常見的是以文學概論、藝術概論和美學概論為主的公共基礎課,其次還有文學院所開設的相關的專業選修課程。大學教師在講授此類課程的過程中,如果自覺地嘗試使用跨學科的思路,將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創造力的文藝理論學習環境,對實現大學文科素質教育的目標具有推動作用。本文嘗試以大學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為例,對這一教學思路進行探討。

一、文藝概論課程跨學科教學的基礎

大學本科文學概論課程,面對文學和非文學專業有不盡相同的教學目的。針對文學專業的文學概論課程授課目的是通過系統教學,使學生掌握文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初步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具備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文藝現象,解決文藝問題的一般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與評論水平,從而為學習其它文學和藝術相關科目奠定基礎。而針對非文學專業的文學概論課程授課目的則是使學生初步掌握文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并能夠嘗試利用文學理論基礎知識來面對文學現象。如上教學目的的設定使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需要在不同學科的差別之中明確文學學科的特點和理論基礎,同時要在文學及其相關學科之間建立互通性。這種互通性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系統性和科學性的延伸,也是展開跨學科思路教學實踐的重要基礎。

大學本科文學概論課程通常由文藝學學科專業教師主講,是文藝學專業理論在大學本科知識架構中的初步介紹。從文藝學學科的角度看,文藝學理論的生產無法脫離美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進步,也正是由于不同學科理論之間的跨越學科邊界的互通和互動為當代文藝學創造了理論革新的基礎。可以說,文藝學本身即是一門在不同學科理論知識的“越界性”中不斷進步的學科。跨過學科的邊界之后,理論研究者遇到的是“他者”,也是自身主體性的證明。這種不拘泥于現有知識結構和概念,在理論視野的開拓中不斷顯現的越界性也是文藝學知識創新性的來源。于是,作為現有的文藝學學科框架在教學中的顯現,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也無法脫離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越界對話。對于文藝學學科的知識框架而言,跨學科的科研和教學活動是新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重要途徑。而與之相配合的知識革新的方式,一方面是不同學科知識在互相補充與印證中新的科研和教學資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有賴于不同學科知識、視野與方法之間的交融。

大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感知體驗和認識的過程,這一過程包含了概念的接受、學科視角的形成、方法的訓練和應用、知識類型的再生產等方面。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學中個體之間的感知和互動過程之中。按照發生認識論的觀點,認知結構是包括教育活動在內的認知活動中轉換外界刺激和生理、心理反應的中間結構,也是主體在教育活動中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在這個意義上,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推動學生對文學理論和文學現象的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動態過程。相應地,這一過程的內容也必然包括處于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的感知結構的變化。就這一教學相長中認知結構的變化方式而言,“非中心化”是變化過程的必然趨向。所謂的“非中心化”是指感知結構在變化中離開原來的感知方式和運作模式的趨向,它在知識領域導致了破除舊有的學科框架和思維定勢并進行革新的知識生產方式。“非中心化”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獲取新知識過程的重要特征。

二、文藝理論課程跨學科教學的準備

1.授課對象。按照文學概論課程的授課對象劃分,文學概論課程教學在針對文學專業本科生和非文學專業本科生時需要做出目標和內容的調整。但面對在現代社會中被電視、電影、電腦和卡通長期刺激的大學教育對象,文學理論類本科課程傳統的教學思路所遭遇的問題是頗為類似的:較單純地依靠傳統的學科框架和概念介紹的方式來講授具有一定理論性的文學概論、美學概論和藝術概論等課程,因為無法為學生提供他們能夠接受又具有一定的刺激,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從跨學科的角度提供多元觀念和方法觀照下的理論與案例探討,可以成為本科文藝理論教學工作的一個革新點。

2.案例選擇。文學概論課程教學需要不斷根據授課對象的變化而選擇適合的案例,作為課堂講授的文藝理論知識分析的對象。同時,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也需要設定相應的闡釋方法和角度。如任課教師可針對電影學和電視學的學科特點,引導影視專業本科生分析《觀美國影戲記》這一兼有游記和影評特征的散文作品,能夠借助美學方法探討這一文本所描繪的中國現代觀影者的視覺體驗。再如針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本科生,引導其分析《暗戀桃花源》劇本的后設性及其與《桃花源記》等中國烏托邦文學的文本性關聯,進而引出對戲劇文學文本的“后現代性”征候的探討。這同時也要求授課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其授課專業的主干課程的內容與目標,并做好相應的案例準備。

3.教材和參考書方面。新式教學思路與新式教材密不可分。在當下文學理論類課程的常用教材和參考書中,有相當一部分能夠自覺地由跨學科的思路來分析某些文學案例,為跨學科思路的文學概論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美學學者邁克爾?萊恩在《文學作品的多重解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一書中提供了以多重分析方法來解讀莎士比亞戲劇的嘗試。這種多重解讀是利用了不同學科的方法來分析同一部作品。這些方法包括形式主義、結構主義、精神分析、馬克思主義、后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后現代主義、女性主義、歷史主義等方面,在思路上大多是借用了現代哲學思想的不同思路來進入藝術作品的深層解構,從而挖掘新的意義或實踐新的解讀方式。與其說這些文本解讀和分析的方法是文藝學的產用方法,不如說它們是多重學科知識和視角之間對話和交流的產物。此外,張隆溪的《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三聯書店,1986年版。)在推介西方文論的過程中,也較好地結合了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

4.多媒體的準備。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解決了文學理論相關課程較單純地依靠口頭講授、板書和概念推介的基本模式,能夠以圖文并茂、聲光結合的方式向學生推介與分析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圖像、聲音和文字之間的配合就成為由跨學科思路闡釋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的必要輔助手段。如,用圖示展示弗洛伊德對個體心理結構的早期劃分和后期劃分,并以其闡釋文學創作現象。又如,用中外文對照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一首外文詩歌的譯文和原文,并借助語言學和修辭學的思路對其進行對照解釋和分析。這不僅能夠省出將原文進行板書抄寫的時間,而且能比較容易地請學生以朗誦的方式來參與和互動。

三、案例分析

曹禺的作品《雷雨》是一個較為獨特的文學作品案例,它既能夠兼容于文學概論這一文藝學教研室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也是中國文學史這一由現代文學教研室開設的文學專業必修課程無法忽略的案例,同時又因戲劇藝術的舞臺實踐特征和不同的電影版本改編而可作為藝術概論、美學概論、戲劇學和電影學相關課程重點講授和分析的案例,分別涉及到中國戲劇對西方戲劇的吸收和本土化、住宅經驗、戲劇的時代性、戲劇文本的電影改編等問題。《雷雨》文本多重闡釋的可能性成為開展跨學科思路的授課實踐的良好基礎。

1.跨學科探討的問題。文學概論教學過程首先要明確問題意識,而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嘗試解決的問題并不一定是用單一學科的知識就能夠解決的。講授《雷雨》通常涉及到的文學理論主題有文學創作、文學史、文學接受、文學傳播等方面,它們分別關聯到文學的相關學科如語言學、社會學、人類學、電影學、傳播學等。由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的角度來解釋《雷雨》作品的方式,是實踐跨學科思路教學的關鍵。教師可在教案中預先設定諸如“《雷雨》中的勞資矛盾如何呈現”、“《雷雨》的序幕和尾聲的價值”、“《雷雨》中醫學論述中隱含的權力話語”之類的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性角度以深入文本探討問題。在不同學科知識的觀照中,《雷雨》成為可由不同角度來進行解釋的經典文本,實踐著文藝學教學思路的越界性。

2.跨學科的講授目的。在跨學科的教學思路中講授《雷雨》,解釋其文化內涵并進行啟發式的思路和方法引導。從文藝學學科的角度來說,闡釋《雷雨》等經典文學作品并獲得教案中羅列的結論的過程并不是文學理論類課程的最終目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呈現了人的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但文學和藝術作品并不像哲學一樣通常以邏輯判斷的方式來描述意義,而是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暗示和隱喻著與人和世界有關的意義的存在。大學教師在講授中所解釋的文學作品的意義,首先是文學作品的社會和心理層面的背景或語境,其次是它們作為人和世界的意義的提示價值。就《雷雨》而言,作品在社會歷史層面上的價值可以有特定時代的階級分化和尖銳矛盾、資本家家庭的歷史面貌及其男權中心性等方面,階級話語和男權話語提供了文本意義的一個方面;作品在心理層面上的價值則可以有亂倫禁忌、俄狄浦斯情結和個體居室經驗等方面,它們構成了作品的感覺沖擊力與心理深度;作品還在文學史的意義上提供了其與古希臘悲劇在相關性中展現的價值。而在這些價值之上,作品又在哲學層面提示了人的認知能力的有限性和命運的不可知性,展開了一個充滿了可能性的世界。也正是對這個世界的提示,使《雷雨》成為一種不可替代和復制的文化存在。在此,文學概論教學的目的在“理論習得”和“視角培養”的同時,還應該增添“文化傳承”和“交流對話”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3.跨學科的講授方法。對《雷雨》的文本進行闡釋的方法是多樣化的,而在闡釋中被證明是有效的那些方法之間的互通性一方面印證了《雷雨》的經典性,另一方面則提示了不同,源于不同學科的闡釋方法之間的互補性。在講授這一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針對前文所述的問題,將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論述、榮格的原型論述、海德格爾《詩與思》中的詩論、巴什拉的空間詩學等源于不同學科的知識或視角都納入闡釋《雷雨》的背景。這些背景是傳統的教學思路中有關階級、資本和社會關系論述的必要補充。也即,思考《雷雨》作品的宏觀文化背景中,不僅有20世紀初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家的西式教育和東方家長思維,以及資本主義礦業發展中尖銳的階級矛盾,也有“閣樓上的瘋女人”的狂躁,源于烏托邦精神的空想,樸素的因果報應模式等方面,體現出中國現代性推進過程中各種思想和知識類型的對話與碰撞。而《雷雨》作品誕生之后的文學史評價的演變,也可以使教師能夠從文藝學角度啟發學生認真思考不同時代的文藝標準問題,再將這一問題進一步納入到不同時代文化背景的變遷當中去。

面對教學過程中戲劇文本的闡釋問題,授課者需要在重視知識性的同時,也重視啟發性和趣味性。所謂的啟發性,是指講授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框架中無法獲得的文本意義,這有賴于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不同知識系統和方法之間的互通性的同時,將這種互通性應用到對作品的解釋中去,并舉一反三獲取用以闡釋其它文本的可能的框架。如教師可引導學生由《雷雨》文本中的場景描述和臺詞設計中解讀各個角色有關周家住宅的感覺、經驗和記憶。文學作品呈現人的存在,而人對住宅的感覺和經驗也是人的現實存在的心理映射,因而住宅感覺同時也是劇中人存在方式的文學表達。而趣味性的來源則可來自作品文本不同版本之間的比較,如在劇本的基礎上展開對不同劇場版的布景的比較,或者文學文本和電影文本及其改編版本的比較,這一過程將因為有《雷雨》國語電影版、粵語電影版和當代改編版的存在而能夠引發大學本科學生的興趣。這也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成為作品的歷史性和生命力的證明。

四、結語

本文對文藝理論教學的跨學科思路的探討,并非是在尋找大學文科基礎課教學中能夠放之四海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提示大學文藝學教師嘗試利用所有同文學有關的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在教學思路的融會貫通中引導大學本科生更好地主動學習文藝理論知識,使教學過程在案例和文學理論知識在跨學科的視野中交融,令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真正成為大學生群體精神成長過程的一部分。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課中的人文精神滲透

摘 要:文學概論課程與許多大學課程一樣,倡導系統知識傳授過程中的人文精神滲透。具體地說,便是在理論的指導之下,通過文學關注社會人生,通過理性思維訓練進行學術道德熏陶,通過專業能力的培養達到綜合素質的提升。理論教學中所貫穿的對人類精神世界的關照和人文情懷的培養,實際上是讓學生在立身之道的學習中確立人文之心,這兩者恰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走出校門從事社會工作時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關鍵詞:文學概論;理論教學;人文精神;滲透

《大學人文教程》中有這樣一段話:“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標在于啟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價值的反省,整合一個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之知情意行。它所涉及的范圍應涵蓋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公民尤其是大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價值觀,并內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①在一定意義上,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主要基于兩個因素:一是高素質的教育和學術水準,二是其道德使命和人文關懷,亦即對人類精神世界的關照和社會道德的提升。這是大學各門課程都應滲透的一種精神。文學概論作為一門理論課程,盡管其核心內容是文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但它決不能僅僅被當做一門系統的知識來對待,在教學過程中,知識之上還要負擔著人文精神的傳輸,讓學生在接受文學知識與文學原理的同時,完善自身素質,培養人文情懷。那么文學概論將從哪些方面貫穿人文教育的任務呢?

一、從文學到人學:通過文學關注社會人生

文學概論在知識體系上,首先涉及的是文學的本質問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強調文學的人學特征。文學以人為主要描寫對象,以詩意的方式,“展示人的社會處境和人生遭遇,審視人的情感沖突和心路歷程,探索人的生存意義和存在方式,捍衛人的價值和人的尊嚴”。②不僅如此,文學在感性地表現人的生活和人感情時又會超越它,把人們帶進一個更為深遠的、顯示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的世界,一個指向人的精神追求的世界。文學是人類的精神家園,體現著人類對自身的終極關懷。

文學的這個本質特征揭示了文學與現實、文學與人生、文學與人類精神的密切關系。理論總是來源于實踐,透過文學這個窗口,不僅可以看到人生的千姿百態,還可以據此進行自身的反觀。如果理論教學與作品閱讀結合起來,讓學生就文學所反映出的人生問題進行系統思考,那么學生所得到的就不僅是知識,更有對人、對社會、對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關注與反思。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在課程講授當中,便有意滲透這項內容,引導學生將理論學習與文學實踐結合起來,將文學閱讀與現實人生聯系起來,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分析,增強對文學理論及文學意義的深入理解,體會文學的現實價值。

他們思考人生的困惑: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人生有意義嗎?誰在左右命運?人為什么活著?我們渴望認識自己,探索生命的本質意義。文學雖然給了我們各種各樣的回答,并無一個確定答案。但只要我們對此進行了思索,就算活出了意義,因為思考能幫助我們得到一份自我確認。

他們剖析人性的弱點,體會百態人生:人性的弱點與生俱來,撒旦用七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人性七種罪惡: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饕餮以及貪欲。《連城訣》中江湖群豪因貪婪而忤逆殺師、同門相殘;《項鏈》中瑪蒂爾德因虛榮付出了十年的勞作;《金鎖記》里曹七巧因嫉妒而毀掉兒女的幸福……撕開人性的弱點是為了讓我們看清自身,不重蹈覆轍。

他們感悟人生,思考人生的姿態:什么是人生的支撐?該以怎樣的姿態面對人生的種種困境?我們試著通過作家們的筆下的人物命運去感悟人生、超越人生。簡?愛告訴我們人活著要有尊嚴;孫少平告訴我們苦難折磨人亦成就人;桑地亞哥告訴我們面對人生困境應殊死抗爭永不言敗;木藤亞也激勵我們要勇敢承受不幸,不放棄對生活的追求。《紅帆》里的阿索莉與格萊更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奇跡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如果有誰幻想奇跡的發生,你就幫她去實現,你就會得到幸福……

的確,在文學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學生們能夠設身處地體驗人生、感悟人生,不僅嘗試著理論的實際運用,同時也在文學的閱讀中拓展著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目光穿過文學的彼岸世界到達社會人生的此岸,在文學理論與文學實踐、文學內容與人生內涵的聯系中對文學的“無用之用”、貌似無用卻有大用的特征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可以說,這是文學概論課程承載人文情懷與精神熏陶的有益嘗試。

二、從作文到做人:在思維訓練中貫穿學術道德熏陶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定,學士必須“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在應用型大學中,盡管絕大多數學生未來并不一定從事研究工作,但基本的研究能力還是必須具備的。就文學概論課程而言,其研究能力的培養一方面體現于理論思辨,另一方面則體現為理論的實際運用,而后者則是應用型大學側重的方面。從人生角度對文學進行闡釋,是理論應用的具體實踐,學生在完成這個作業的過程中,可以感性地了解文學研究的基本思路與基本方法,這其實就是在進行文學論文寫作訓練。

文學論文寫作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功。運用文學理論對具體的文學現象進行闡釋,與理論思辨一樣都是著眼于抽象思維的培養,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批評實踐讓學生學會透過現象洞察實質,在分析綜合中把握文學的規律與價值。文學分析的實質是穿越形象與情感等感性內容挖掘其背后顯現的意味,它以復述、描述與分析判斷相結合的方式表達具體觀點。學生就是在學寫論文的過程中掌握文學分析的技巧,懂得提煉觀點,應該說,這是一種從基礎做起的腳踏實地的訓練。不過,其效果又不止于此――在作業設計中,學生還會在個體的微觀性與整體的宏觀性中深入了解理性思維的特點。比如圍繞“文學是人學”這一命題而進行的“文學與人生”作業,是需要全體學生共同完成的一個主題,六個小組則分別以人生成長、人生追問、人生百態、人生超越、人性弱點、人生感悟的特定專題來說明這個主題,小組成員又以自己的關鍵詞或核心觀點來說明各自的專題。這樣,個體與整體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具有有機聯系――每個人針對文本進行細讀,感悟批評性分析的要領,每個小組則超越個別感悟而實現相對的整體把握,當六個小組合起來時,人生的主要命題便在此得到了揭示。不妨將此列舉如下:

在上述的列舉中,我們看到,雖然作業的內容沒有直接指向理論本身,但理論應用的實踐活動仍能使宏觀與微觀之間產生一定的跨越,從而讓學生通過分工合作體會抽象思維的特點。這既是演繹的過程,也包含著相應的歸納,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力求以扎實的論據論證自己的觀點,并層次清晰地表達出來,這實際上是在解讀人生時訓練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又是在理性思考文學里的人生時反觀現實的人生。學作文與學做人在這一點上有了第一步的結合點。

應該說明的是,觀文學之人生,思現實之人生只是學做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還在于在學習與訓練的要求中,使學生明白學術的基本規范,從而養成為學的嚴謹態度和自我教育的好習慣。學習不是一般性的實踐活動,它是一個探索未知、發現和認識客觀規律的過程,如果在學習中缺少實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正確對待已知與未知,就無法獲得真知。因此,認真閱讀作品,摒棄不讀而論的學風,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新見解,經過獨立思考,嚴謹的思維,從而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對學生論文寫作提出的明確要求。

三、從專業能力到綜合素質:在立身之道的學習中立人文之心

理論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精神。把文學理論作為一個知識性體系傳授給學生,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必須的專業基礎,而這門課程所著力訓練的思維方式,則往往能夠超越專業的界限而適用于更為廣闊的空間。在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時代,具體的專業知識也許會過時,但學知識過程中培養起來的思維能力和對世界的感知能力,卻能夠成為立身之本。因此,專業能力的培養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重要方面。

如果說學會用文學理論的基本原理解讀文學是專業能力的具體體現的話,那么通過文學所呈現的百味人生,達到對他人的理解,明白“他人有不幸、有苦惱、有無奈、有希望和絕望,有欲求和矛盾,有奮進和退縮,有歡喜和惆悵,那都是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氣息,從而以真誠、寬容、友善、悲憫的情感和心態對待生活中的人與事,建立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④這便已是超越了專業的立身之道而立人文之心的具體體現。作為一個健全的人,應該能夠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能夠悲天憫人,能夠對人類生命充滿敬畏和關注,對歷史人文傳統進行批判繼承,并且能夠追求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勇氣、希望和愛,試圖使自己的命運與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⑤文學幫助我們理解人,理解人性,理解人情。從“人學”的意義理解文學的應用性實踐,既是文學理論的實際運用,也是學生理解人生社會的窗口。通過文學看人生,能夠擴大自己的視野;通過文學悟人生,能夠增長人生智慧,培養人文精神。這在一定意義上既是養成獨立人格的途徑,也為他們走向社會打下了思想基礎。他們會借此思考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生活,怎樣的生活才有價值等一系列人生問題,這種反觀顯然能夠增進學生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塑造,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開闊自己的胸襟。這是理論課程中滲透人文教育的一個側面,而其效果也在學生的文學闡釋中得到了體現。

學生們在闡釋中表達了他們的人生感悟。他們悲憫福貴、①木藤亞也②的命運,剖析人性的弱點,感嘆阿索麗③心中永存的希望,贊美保爾④、桑地亞哥⑤的堅強……他們在理解他人的過程中反觀自身――解讀《項鏈》時,通過瑪蒂爾德的命運思考“誰在左右命運”的問題,認識到“在人生的岔路口,是自己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回頭感慨命運之前,不妨先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而在分析葛朗臺這一形象時,他們認識到“金錢只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我們不能把它作為人生目的而淪為金錢的奴隸,成為葛朗臺的復制品……”這是在市場經濟時代人生定位的積極思考,它涉及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直指人類的靈魂世界。一位學生在分析《命若琴弦》時感悟到:“人生的意義在于驀然回首后。當你到達了那個結果后,無論結果好壞,你都會回首想起過程,會明白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上述的闡述從一個側面呈現了文學理論課程通過課內講授與課外作業將理論基石、理性思維、人文情懷結合在一起的教學與訓練要點,這只是將素質養成滲透到知識性的教學當中的一種嘗試,類似的嘗試肯定還有很多種。從實踐的經驗層面看,這種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枯燥的理論因此而貫注了生命的活力與思想的能量。它所貫徹的是這樣的教學理念:專業能力培養應與人的素質完善同步,知識傳授中要承載對人類精神世界的關注和社會道德素質的有意識提升。具體到文學概論這門課程之上,便是一方面使學生了解有關文學理論的基本概念、范疇和知識,熟悉分析作家作品及文學現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們的理論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水平,另一方面則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心理、道德修養、藝術底蘊,促進他們成為自由完善、身心和諧的個體。在大學的各類課程中,或許都可以做一些類似的嘗試,它的意義在于在立身之道的傳授與訓練之中幫助學生確立人文人心。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課程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摘要]當前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轉變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能動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包括閱讀理論文本的理解歸納能力、理解概念原理并進行建構式分析的能力、嚴密準確的邏輯概括能力、理論與文學作品及文化現象結合的實踐應用能力。在具體操作上,可以采用理論著作選讀、課堂辯論會、學生助講等方法,結合全面有效的考核機制,以達到使學生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文學概論課程 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模式

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科體系中,文學概論課程在教與學兩方面的難度都比較高。一則文學概論的課程內容多且雜,不像文學史課程有明確的時間順序,也不像語言類課程可以按照語法結構的組合由淺入深來安排。二則理論類課程缺乏作品講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也沒有語言應用的直接實踐性和操作性,再加之學生在中學階段文學理論基礎普遍薄弱,文學概論課程的教授狀態往往呈現為: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這樣的惡性循環勢必使這門課程既難以出彩,又因為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使大量的學生在考研時對文藝學專業繞道而行,所以,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扭轉當前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現狀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如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運用多媒體手段、整改教材、調整課時結構等等,但這些方式和手段還只是外于學生的被動構成要素,只治標一時,不治本一生。因而,問題并不在于被動構成要素是什么,而在于如何使其轉變為一種主動因子以激發學生潛在探求欲,達到提升學理修養的教育目的。正如葉圣陶所說的:“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貴能驗諸身。為教縱詳密,亦僅一隅陳,貴能令三反,觸處自引伸。”①可見,能否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進行文學概論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內容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②對于文學概論課程來說,這一能力尤為重要。理論課程內容龐雜,學派眾多,與其說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知識,不如說是培養學生對于文學和文化的判斷力和鑒賞力,由學習理論到應用理論再到創建理論,都要依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一,閱讀理論文本的能力。文學概論課程的主要目標不在于知識傳授而在于思維能力的培養,上課所用的教材及教師的條理化講解應該只起一個引領的作用,而思維能力的鍛煉則需要學生獨立閱讀理論文本來完成。文學概論課程的教材教參多種多樣,難度不一而足,但相對學生熟悉的文學文本難度都要大得多,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習慣于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而不能自主閱讀,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在于能夠獨立閱讀相對抽象的理論文本并能將其中的理論思路理清,這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第二,理解概念原理并進行建構式分析的能力。相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其他課程,理論課往往存在著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就是這些課程研究的是文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是這種概念原理本身又是一個相對的、隨時代變化有著諸多改變的存在,各種學派、各種理論家、各種教材教參對同一種概念原理的界定又都不盡相同。比如,“文學”這個定義本身就是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化而變化的,文學的本質也同樣無法進行絕對的界定,正因為如此,學生更應該去理解這些概念原理而不是去機械背誦。同時,針對文學概論課程的這一特殊性,以陶東風教授為代表的一些學者提出了“建構主義”文論的概念,不去追尋本質,不去依附概念的教學理念,這一理念現在正在試驗和推廣過程中,雖然當前還沒有在全國高校的文學概論教學中鋪開,但可以借鑒這一理念培養學生的建構式分析能力,學會不依賴任何一本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界定,而是通過自主理解把握概念原理中最關鍵部分的能力。

第三,嚴密準確的邏輯概括能力。文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與文學作品類課程略有不同,其需要的不只是細膩的審美感受能力和作品創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冷靜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需將分散抽象的概念原理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梳理,并使用嚴密的語言進行概括總結,這也是在教師“滿堂灌”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最欠缺的。

第四,理論與文學作品及文化現象結合的實踐應用能力。文學理論與文學史、文學批評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文學理論運用相關理論指導、分析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實踐檢驗文學理論,促進理論的改革和創新。所以,理論來源于作品,又終究要回到作品當中去,學習理論決不能和作品實踐脫離,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學生還必須有從作品中來,到作品中去的應用能力,將理論與作品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這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真正自主運用文學理論知識的能力,是進一步進行文學研究的基本前提。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和途徑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是自主學習能力,但卻無法單純依靠學生自己去自覺養成,尤其是文學概論課程的開設時間大多是在大一和大二,學生大都還沒有完全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而這種理論性強的專業課程更容易讓他們無所適從,這就決定了文學概論課堂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承擔起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任務,而這種能力就是“授人以漁”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使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課程應由目標決定內容取舍

內容摘要:文學概論教學目標的實現,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遇到了困難。由于“兩課”、大學英語及計算機等公共課的大量開設,專業課的課時因而被擠占壓縮而變得有限,文學概論課由原來的一學期每周至少六節減到每周四節,教材上的內容,已難以盡行講授。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完成教學目標,就不得不考慮如何針對教材實際、學生實際及當下文學實踐活動的實際,對教學內容作必要的調整,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用。

關鍵詞:文學概論 目標 內容

文學概論課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的基礎理論課,它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文學理論課程,諸如馬列文論、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等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文學專業課程,比如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的基礎。它不但要引導學生準確而系統地掌握一定的文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建立起基本的文學觀,為他們正確地認識判斷分析評價文學現象奠定理論基礎,還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習慣,并提高他們在文學創作、欣賞及評論等多方面的能力。對于師范院校的學生來說,對理論知識的運用更有特殊要求。文學概論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遇到了困難。由于“兩課”、大學英語及計算機等公共課的大量開設,專業課的課時因而被擠占壓縮而變得有限,文學概論課由原來的一學期每周至少六節減到每周四節,教材上的內容,已難以盡行講授。再者,文學概論課是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設,相關的文學專業課程除《中國現代文學》是同時開設之外,其他如《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等都沒有開,因此,具有較強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色彩的文學概論課面對的不僅是生活閱歷簡單,而且文學閱讀量小、文學知識儲備有限、缺乏基本的文學理論修養的大一新生,它的可接受性就受到了來自接受主體方面的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完成教學目標,就不得不考慮如何針對教材實際、學生實際及當下文學實踐活動的實際,對教學內容作必要的調整,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用。

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學概論教材是由童慶炳先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教育部指定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文學理論教程》(第四版)(以下簡稱《教程》)。“《教程》是一本很有創意,很有深度、很有影響的教材”, “作者在《教程》中對中國傳統文學理論范疇經重新審視篩選后所作的‘古今對話’與‘現代轉換’,對西方文學理論特別是20世紀文論的科學評價及對其合理成分的積極吸納”,使《教程》頗有“貫通古今”、“融會中西”的氣勢。但是毋庸諱言,這部面對大一新生的教材,過多、過廣、過新、過深的內容,加上艱澀、深奧、高度概括抽象的語言表述,無論是教師講授還是學生學習,顯然都存在較大困難。事實上,許多學生聽課常常感覺是云山霧罩,似懂非懂,更不用說讓他們自己看教材,常常聽到學生說《教程》“太難了,很多都看不懂”、“好像天書一樣,不知所云”,這樣一來,學生對文學理論課的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因此,要更好地實現文學概論的教學目標,我們在基本保證理論體系的完備與自足的情況下,應適當對教材內容作必要調整和壓縮,著重介紹和解決諸如“文學是什么?”、“文學有何特點?”、“文學的功能有哪些?”、“各類文體的定義及特征”、“怎樣欣賞和評論作品”等學生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問題。只有運用歷史的觀點,講清文學的本質特征,學生才能形成文學意識,在比較中看待文學在社會意識形態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在社會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及其有限性,從而形成對待文學活動的科學態度,產生對文學這一特殊的精神現象進行探究的熱情和責任感。當然,受課時的限制,對這些內容的教授,應盡量做到簡潔明了,深入淺出,注重實用性。至于被刪減下來的內容,可以放在高年級,通過開設《中國古代文論》、《馬列文論》、《西方文論》等選修課去介紹。

壓縮后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反復講清文學的本質特征、作用功能與形態類別之間的邏輯聯系,幫學生建立起體系性的文學觀念,同時要注意按照教學目標強化學生對理論的應用意識。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的學生,畢業后大多要從事中學語文的教學,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文學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語文教學更多的是要面對一篇篇類型不同、文體各異、風格多樣的生動感人的文學作品,要“引導學生領略作品的藝術美,使其自覺地接受藝術形象潛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長期以來,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需要,中學語文教師往往將這些蘊含豐富的審美意味的文學作品當作冷冰冰的語言材料來加以分析處理,這樣就使中學語文的教學變成了語言文字、篇章結構的教學。即使是將課文當作文學作品來分析,也是重視功利性,而輕視審美性。教師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時,由于受到意識形態的政治教化規約,往往是在復述課文的內容后,再套用一個幾乎適用于所有作品的句式,即作品通過什么,反映了什么,或表現了什么、揭示了什么、贊美了什么、批判了什么。例如,《祝福》通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變色龍》通過刻畫警官奧楚蔑洛夫這個“變色龍”的丑惡形象,反映了沙俄專制統治的腐朽黑暗,無情地揭露和辛辣地嘲諷了沙俄的專制統治。這樣,生動的文學作品就變成了空洞抽象的概念,文學作品豐富的情感和意味蕩然無存。而對于作品的藝術特色的分析,往往也是附帶地概括說明,如語言優美、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描寫生動、刻畫細膩等,仍是陳詞濫調,毫無新意。總之,在課堂上,教師成了肢解文學作品的工具,學生成為接受現成結論的容器。“由于中學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中學生往往難以受到完備的正當的文學審美教育;社會傳播媒介的變化,影視音像藝術的強勁發展,青少年課余受到優美的文學文本的熏陶的機會明顯減少。”學生原有的感受力、領悟力就在這種長期模式化、機械化的教育中,在大眾文化、影像藝術的影響下,變得日益遲鈍以至喪失。這種狀況至今仍然存在。要改變中學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使中學語文教學不再熱衷于劃分段落大意、概括主題思想,而是真正引導學生進入文學作品美妙的藝術世界,對作品進行真切的感受,做出具體深刻的體會和領悟,獲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滿足,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的目的,讓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的學生畢業后真正能夠勝任中學的這種人文的而不是工具的語文教學,就需要在《文學概論》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但要致力于使學生掌握文學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的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更具體、更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的類型、文體、層次、敘事、抒情、風格等等,并進而具有較強的鑒賞分析作品的能力。這樣,文學概論中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的消費與接受”這兩編,就成了教學的又一個重點內容,所用的課時與精力也就相應的要多一些。

文學理論產生于生動、鮮活的文學實踐,是對文學實踐的發現、探索、分析和總結的結果。相對層出不窮的新的文學現象,理論總是顯得滯后。因此,針對當下文學實踐和各種文學現象,不能因為教材沒有涉及,我們就不予理睬。相反,我們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大膽引入補充新的內容,讓學生對當下文學的特點、作用及發展演變趨勢等一系列重要的問題有所認識,培養學生關注文學現實的意識和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在一個消費的時代,一個讀圖的時代,文學活動的休閑化、游戲化的目的日益凸顯,文學的深度、意義越來越不被重視,傳統的紙質的面對語言符號而進行的沉思默想式的文學閱讀逐漸被鋪天蓋地的電子網絡傳媒所帶來的視聽感官的享受所取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一些文學問題,如什么是純文學?什么是通俗文學?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高雅的純文學日益邊緣化?而膚淺的通俗文學卻火爆異常?社會生活是如何影響了文學的發展變化?網絡文學有何特征?它與傳統的紙質文學有何異同?等等。我們都要引導學生討論,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讓學生在學習了文學理論之后,不只是掌握了一些關于文學的原理和規律,而是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認識和理解現實的文學狀況,解決眼前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聯系文學發展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進行討論,運用理論知識尋求問題的答案,對新的文學現象做出解釋,能夠將死的知識變成活的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學習主體與對象之間建立起互動關系,這樣的教學,不只是方式的改革,而是真正激活了作為文化遺產和思想成果的文學理論,讓其通過有感受力的接受主體進入文學實踐活動中,既得到檢驗,又獲得新生,而學習主體也在這樣的活動中向著創造主體成長——這正是文學理論教學的最高目標。

姜嵐,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學理論教學與研究。

文學概論論文:論影像文化對文學概論教學的作用

【摘 要】視覺文化的崛起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與思維方式,而影像與視覺文化密切相關。這樣的趨勢,促使我們對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進行變革與探索,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關鍵詞】影像;文學理論;視覺文化

視覺文化的崛起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與思維方式,而影像與視覺文化密切相關。這樣的趨勢,促使我們對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進行變革與探索,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一、影像在文學概論教學中的可行性

文學理論在學科上歸屬于文藝學,關于文藝學的理解實際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研究文學、藝術及其規律的科學,從定義看,它包括了文學、繪畫、音樂、舞蹈等各門藝術分支學科在內,故統稱文藝學。從狹義上,是指研究文學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文藝學本來叫文學,但這三個字在中文里很拗口,所以從蘇聯翻譯過來時,就干脆叫文藝學。叫文藝學有它的好處:這為我們跨越學科邊界涉及繪畫、電影等領域提供了合法性。

與視覺文化關系密切的影像文化的崛起,是當代社會的一個重大事件。丹尼爾·貝爾在論及“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電影和電視”為代表的“視覺文化”時曾指出:“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讓·鮑德里亞也說道:“攝影是現代的驅妖術。原始社會有面具,資產階級社會有鏡子,而我們有影像。”影像世界“通過技術向我們強調它的存在。這個主客關系的反轉發揮著驚人的、不可輕視的作用”。

影像是以圖像和聲音為媒介的,在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傳達信息,創造形象,它“克服了文學的有意而無色、無畫的缺陷,克服了繪畫的有形而無聲的缺陷,克服了音樂的有聲而無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臺單一的缺陷,把圖像、顏色、聲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來創造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把文學的意義豐富性、繪畫的圖像直觀性、音樂的曲調含蓄性、舞蹈的動作傳神性等特點合成一體,創造出了以往任何藝術形式無法比擬的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效果”。這種視聽結合、時空并存的特點使它能夠更精確、更逼真、更生動地表現各種復雜的內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時也能夠全方位地刺激觀眾的審美感官,使其產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發揮影像的獨特優勢,進行視覺教學的探索之路,勢在必行。伴隨視覺文化教育思潮的濫觴,利用電影、電視等媒介開展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中一項頗有現實意義的嘗試。

二、影像與教學對象接受心理的契合

目前高校教學的對象,幾乎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們在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長,熱衷于看電影、看電視、看動漫、看廣告、看繪本……他們對“視覺性”的敏感是以往時代的人無法比擬的,“看”成為他們閱讀與吸納知識的重要方式。

針對教學對象的接受心理,利用影像的優勢,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貼近學生的接受心理與認知規律,利用視覺影像,更好地呈現文字無法傳達的內容。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策略,利用生動立體的教學方式,為抽象的理論講述尋找到生動的形象載體,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也會樂意接受。

三、影像有助于培養教學對象的審美能力

文學概論是研究文學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文學屬于藝術領域,因此,培養審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對藝術的興趣,也是文學理論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過去的應試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美育的滲透;注重教學成績,忽略育人的目的,使得學生越來越成為“單向度的人”,對屬于文學語言的魅力越來越淡漠,對藝術形式感覺越來越喪失,對審美感知、直覺和情感體驗的培養,往往流于形式。

早在2000多年前古羅馬學者賀拉斯就說過:“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她喜愛,才能符合眾望。”五四時期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強調:“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學生既要接受知識,有不能忽視美好心靈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而影像的教學方式,訴諸人的視聽覺,圖像與聲音的空間感,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理解的角度,不必冗長表述,一組有感染力的鏡頭,不經意間就能觸動他們的情感。假如我們選擇好的影像作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賞,必然會在感性的、直觀的、非功利的教學過程中,對他們有所啟迪,去領悟影像中包含的哲理意蘊和人文關懷的意味。

影像的直觀逼真,讓學生感受色彩、光影和聲音立體效果,體會人類情感的細微表達,洞燭人物幽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比如由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雷特》改變的電影《王子復仇記》,王子留學海外,父親卻遭暗殺,王位被奪,母親別戀……一切都來得太突然,權力與親情、光明與黑暗、磊落與奸詐、愛情與寡義等等,進行復雜的移形換位。王子、皇后、父親、叔父、朋友、大臣和心愛的姑娘,這些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以及凝練優美的臺詞,強烈的抒情色彩,以藝術的方式,使得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然后在討論和講授中,將感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對人生、人性的各個層面進行歷史內涵和哲學意蘊層面的分析。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體驗到評判,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教育的本義是要在精神愉悅,受教育者深刻領略,經久不忘。施教者應該深諳美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達到“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神悅志”的效果,起到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卡塔西斯”(凈化)作用。

藉由影像符號進行文學理論教學,于娛樂和放松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分享豐富多樣的生命體驗,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開發獨立思考的創意思維,引發學生對文學名著的興趣,抵御潛閱讀,最終走回重歸哈羅德·布魯姆所推崇的“正典”或“經典”(Canon)文學閱讀之路。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課程雙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摘 要:國內文學概論課程在采用雙語教學模式中存在一些問題。雙語教學模式對英語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英語使用能力方面,存在著閱讀能力與聽說能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另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語互動也相對比較薄弱,從而影響了雙語教學的效果。對此,提出解決途徑:一是解決師資力量問題;二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三是革新雙語教學手段。

關鍵詞:文學概論;雙語教學;問題;對策

一、文學概論課程雙語教學的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國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課程必須進行雙語教學,盡快與國際接軌。十幾年來,國內雙語教學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有一些與西方文學、西方文化聯系緊密的專業課程,非常適合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例如外國文學、西方文論等專業課程。在這些課程中,文學概論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學概念和文學理論,也適合采取雙語教學的方式。目前,國內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學概論教材,以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鏡與燈》中的“文學四要素說”為結構依據,圍繞文學本體論、作品論、作家論、接受論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中除了納入中國古代文論的諸多優秀成果之外,還借鑒西方文藝理論,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藝理論概念和具有重要價值的學術觀點。在文學概論的日常教學中,如何使用雙語教學,以更好地達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已經成為國內高校進行文學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國內高校文學概論課程使用英語的教學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以英語專業為依托,在課堂上完全使用英語教學。這種模式對英語能力要求較高,無法適用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文學概論課程通常開設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英語使用能力方面,存在著閱讀能力與聽說能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閱讀并理解西方文藝理論原著,但在課堂上直接使用英語授課,學生在聽力上的接受就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障礙。第二種模式是用PPT課件上的英文內容進行輔助,實際上仍然主要用漢語進行教學,這種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成了對教材的翻譯,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語互動。如何解決《文學概論》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教學改革課題。

本文旨在總結以往文學概論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案,以促進《文學概論》的雙語教學。

二、文學概論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從目前國內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來看,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大多還是采用母語教學的形式,即便在嘗試進行雙語教學改革的院校,文學概論教學采用的也是母語為主、外語為輔的形式。之所以沒有采用完全外語教學的范式,一方面,考慮到師生外語能力以及運用外語熟練程度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在于雙語教學不同于語言教學,在語言教學中,語言僅僅是教學目的[1];而在雙語教學中,教學的目的則是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是學習和訓練語言。

在文學概論的雙語教學實踐中,目前暴露出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

第一,雙語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目前國內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其人員構成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留學歸國的“海歸”,另一類是在國內接受教育成長起來的中青年教師,這批人是目前國內雙語教學的主力。雙語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扎實的外語功底和外語聽說能力。“海歸”教師符合這個條件,但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對雙語教師的需求。在國內成長起來的中青年教師缺乏外語培訓,更缺少國外語言環境的浸泡,其雙語教學能力要弱一些。

漢語言文學專業在雙語教學師資方面的薄弱,與本專業主要師資力量的專業背景有很大關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大多出身純粹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背景,極少有外語專業背景,也很少有留學或者國外長期訪學的經歷,這就導致了外語語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語時,往往是長于閱讀理解,短于演講辯論。外語發音不夠清晰、準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雙語教學的效果。

第二,學生之間外語能力差異較大。在運用外語進行專業學習的能力方面,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較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讀寫技能發展較為均衡,外語能力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聽說能力上。一般而言,來自發達地區、大中城市的學生,聽說能力稍強一些,來自小城市和農村的學生,聽說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課堂上,由于學生們的聽說能力參差不齊,使用外語材料授課就受到很大制約,外語材料使用得多了,聽力程度差的同學反應不過來,外語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學又吃不飽。

第三,教學設備與教材問題。在高校雙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發揮著非常便利的輔助作用。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實現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高校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存在著重購置、輕維護、輕管理的傾向。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購置,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目前高校在這方面的投入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是在多媒體的管理和維護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問題。在一些學生和教師流動性較強的教室,周邊設備的損耗現象比較嚴重,常常出現麥克風發不出聲、投影儀燈泡燒壞的情況。由于教學樓內眾多教室上課時間集中,多媒體控制室工作人員又很少,出現問題之后,一般無法立即解決,這就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

另外,在文學概論雙語教學專用教材方面,國內還是一片空白。國內沒有現成的雙語教學教材。在目前的文學概論雙語教學中,教材使用是一個大問題。既沒有引進國外的優秀教材,國內也沒有做出編撰雙語教材的嘗試。學生依據的往往是國內較有代表性的文學概論教材,教師則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制作教學課件來實現雙語教學材料的充實。

三、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文學概論雙語教學的嘗試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比較棘手,但我們也不是無計可施。通過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雙語教學實踐,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文學概論課程的雙語教學效果還是大為可期的。

第一,師資力量問題的解決。我們注意到,新加坡的雙語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學習的范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師近一半是外籍教師,他們來自教育水平發達的國家,如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全都來自著名學府,教師以英文授課。由于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教師資源,新加坡雙語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國外名師的做法值得我們效仿。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國內高校的財政狀況足以支持、或者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師,以改善國內的教學水準。以我國高校之多,學生數量之巨,外籍教師的引入不可能占據高校教學的主流,但是卻可以借此引入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經驗,帶動國內雙語教學的水準。

除了積極引進外籍師資之外,還要大力培養國內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層次學歷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師成為本科教學力量的主體。這些青年教師大都具有碩士、博士以上的學歷,具有良好的外語功底,具有培養和提高的潛力。完全可以通過留學、國外訪學或者短期語言培訓的方式,提高他們的雙語教學能力。

第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克服雙語學習中的語言障礙。學生在學習雙語課程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語言能力。由于語言環境缺乏,高校學生在外語聽說讀寫諸方面的能力發展存在著不平衡的問題。一般而言,學生在運用外語時,聽說能力要滯后于讀寫能力。在沒有充分預習教學內容的情況下,課堂教學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語聽說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很少有課前進行預習的。學生是否愿意自覺進行課前預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一個好的教師,憑借其淵博的學識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有效地說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此外,由于目前雙語教材付之闕如,教師還應當給學生提供充實的雙語教學材料,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第三,編撰雙語教材,充分利用教學設備,革新雙語教學手段。教材問題的解決,有兩種思路。一是引進國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編教材。國外的原版教材價格偏高,考慮到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直接引進不太現實。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由國內知名高校牽頭,自編雙語教材。這樣編寫的教材,能夠貼近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進教材更有優勢。

在多媒體設備已經普及的條件下,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制作雙語教學課件,補充與專業相關的雙語資料,提綱挈領,聚焦文學理論知識要點。多媒體教學能夠綜合運用聲音、文字、圖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互動的形式增強課堂教學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發展日新月異,雙語教學完全可以利用公共電子郵箱、飛信、Q群、微博等現代通訊交流手段,鼓勵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辨難答疑,作為網絡雙語教學平臺的補充。

四、結語

使用雙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專業能力,與世界知識體系接軌,對于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而言,雙語教學是時代的需要[3]。在雙語教學中,教師只要能夠課前做足準備,照顧到非外語專業大學生的外語實際水平,充分發揮多媒體以及Q群、電子郵件等現代通訊手段,幫助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就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通過完善雙語教學,幫助學生養成使用雙語資源的習慣,豐富學生的專業資源選擇,健全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無論學生將來選擇進一步深造還是直接投入與專業相關的職業工作,都會有極大的助益。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

[摘 要] 文學概論在高效教育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是高效教育階段中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在高效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傳統的高效文學理論教育模式通常是以突破語言為中心,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技的發展,高效文學理論的教育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進行了改革與創新,在高效文學概論的教學中更加注重運用科技力量,課堂進入了從語言模式到影像、音頻相融合的視覺多媒體模式轉變,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學生吸收更快,信息量獲取更大,文學概論的教學效果也就變得事半功倍。

[關鍵詞] 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教學思考

一、多媒體教學要注意突出重點

由于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在高新技術日新月異地變化下,高校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被打破,教學要求更加緊湊效率以及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新穎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更加符合新時代的高校教學要求。多媒體教學作為我國現代教育學中不可缺失的一門學科,與原有的教學模式相比,占據著主要的地位。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逐漸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更益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的掌握學習方法。文學概論由于文學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與高校中的其他實踐性以及趣味性比較強的課程相比,在課程的講授上比較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點和興奮點,特別是傳統的語言講授更加難以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文學概論課程中運用有聲教學以及畫面教學就很重要了,而多媒體教學則可以通過以圖文交叉、聲頻與視頻共存的方,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視覺與聽覺上沖擊學生,來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多媒體技術在文學概論課程中如何能在有效的時間傳遞有效的信息與內容又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提高傳授速度,完善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也就很重要。文學概論與文學欣賞的課程有所區別,學生比較難以發揮主動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文學概論授課教師在制作多媒體教學課程時,應當更加注重突出重點,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吸收。

二、多媒體教學要注重實用能力的提高

當今社會在市場經濟的調整下,對于人才的需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對于應用性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綜合性大學中的中文系也隨之改變了教學目標,主要以培養理論研究人才為主要目標。教師在傳授文學概論課程中,更加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吸收能力以及反饋能力等實用能力,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生活,完成就業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教學層面上更應該著重提升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和素質的提高。比如,關于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的小說教學,大學生對于課文通常是通過電影以及語言文字來了解。由于電影作品以動態代替靜態語言,用圖像代表文字,使得同一題材的兩個作品在思想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直觀的視覺效果比較文學的作品更加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會造成學生的接受心理的偏差,這種心理偏差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們對于所學的知識的理解與消化,并且在深層方面的思考能力將會減弱。學生們閱讀能力低下,對于文學概論中文章的論點與論據的審視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多媒體教學的弊端也就體現出來了。因此,在文學概論的高校多媒體教學中,高校老師們對于多媒體課程中的圖文以及音頻視頻的配合就要求更加高一些,教師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就更應該合理配置,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不能單純依賴于圖像,應該面面俱到。這樣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就具有更大的考驗性與挑戰性,在教學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應該進行一定的教學改革,將教學范圍進行適度調整,有利于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

三、多媒體教學要注意加強師生交流

在多媒體的文學概論的教學模式中,有些教師比較側重于滿足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需求,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將大量的音頻、視頻以及圖像內容制作在教學課件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多媒體教學模式正在淡化教師們的授課藝術水平,降低課堂的藝術欣賞水平,容易造成教師的主體性影響力的缺失。這種過分追求世界和聽覺效果的高校課堂,使得教師對知識的傳和點撥缺少了注意度,也很容易使教學內容娛樂化,而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簡單淺顯化。多媒體教學內容通常是授課教師來制作,老師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經常會忽視與學生的互動性而進行程式化教學,師生間不能進行很好的情感交流。而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多媒體熒幕上,一旦學生們在教學中到問題,對教學內容有所疑問,視覺與聽覺以及感覺則會比較容易受到多媒體熒幕的阻礙,自己的想法容易被熒幕上不斷出現的視頻以及圖像所干擾,很難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這種無溝通無深層思考的教學模式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多媒體文學概論的高校教學生,教師們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學生是接受知識的主體,對于所需要接受的內容要有直接的提示和耐心地指引,以及給予充足的思考時間,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程思想與內容。當然,在文學概論的理論學習中,學生也要發揮其主體作用,對文學作品進行更加深入地學習,并在課堂中主動參與教師進行的互動教學環節中,通過閱讀和與老師的溝通來獲取知識儲備,達到文學概論所需要完成的學習目標。

文學概論論文:關于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

摘 要:文學概論課程的學習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課程,教師如何更好的進行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是本文的核心內容,筆者認為在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既是專業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者。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教師的引導作用:第一要重視文學外部研究的教學;第二要要教學過程中對課本進行批判的教學;第三要注意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文學概論;批判精神;知識構架

文學概論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主干課程,通過文學概論的學習可以使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同學系統掌握文學的基本概念,幫助他們建立文學學習的能力,所以說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誠如《文學概論》編寫者所說:“文學理論的學習可以指導文學課程的學習、可以指導做人與生活,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的能力。”

每一位文學概論教材的編寫者或者是每一位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師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文學理念,而教師的文學理念是在大量閱讀文學著作的同時,自覺運用文學概論中的基本原理形成的。這種文學觀念既有感性的成分又有理性的成分。所以在文學概論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自己的感性文學認識中抽象出理性的觀點看法,提煉出最為穩定的知識結構,幫助同學搭建文學體系的理論框架。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既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事實同時又要求教師進行創造性的腦力勞動。

既然課程的名稱是文學概論,那么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都離不開對這一門課程最基本概念的闡釋即什么是文學,文學的本質又是什么?上千年來古今中外的許多學者對于這一問題給出了千差萬別的答案。《說文解字》中說“文錯畫也,象交也。”《論語雍也》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而后君子。”在中國古代,“這個文字包含了若干的含義既有語言文字的象征符號,又包括具體的文物典籍,禮樂制度。”先秦時期文的含義比較寬泛,到了戰國中期以后,文就偏重于指文章、文辭。但是不管是語言文字禮樂制度還是文章文辭。唯一例外都是人的感性活動。童慶炳認為“文學作品是人寫的,是直接或間接地寫人的,并且是為了人的需要而寫的。”文學的創作者對于生活的切身感受有了表達、宣泄的需要,就產生了文學創作。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本能感受,才能幫助他們搭建穩定的文學框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位文學概論的教師不僅是權威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幫助學生進行概念學習的引導者,那么教師如何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引導作用。

首先,應該引導學生自覺進行文學的內部學習同時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文學的外部學習。美國學者韋勒克在其著作《文學理論》中首先區分了文學的外部研究與文學的內部研究。這兩個概念的區分十分重要。文學的內部研究,不言而喻,主要研究的是文學文本本身的存在。它的范圍及其廣泛,既包括文學的文體分類。同時又包括對文學創作過程、文學閱讀消費過程等。這其間包含了許多概念。這些內容一般是文學概論大綱中所包含的內容。對這一部分的內容各版本的教材,爭議不大,教師需要在明確基本定義的基礎上,通過一些文學作品實例幫助同學們理解這些繁復的概念,使他們具有基本的文學素養。但筆者認為文學的外部研究更能夠幫助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打開思維并且學會如何進行思考。這部分的內容同時關系到學生的道德情感評價、關系到學生審美價值觀的形成,甚至能夠影響到學生的世界觀與人生觀,而這些內容才是教育的真諦所在。但是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具有難度,第一,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不夠明顯。教師在具體教學中不容易把握這個度,容易造成邊緣內容在課堂的教學中喧賓奪主的情況。第二,各版本的課本對這一部分的內容爭議比較大,而且內容分布不均勻,涵蓋面不夠廣泛,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其創造能力,在龐雜的內容中,選其精華,去其糟粕。簡單精要的講解,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又要啟發同學們在課下進行思考。

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相近概念進行區分,幫助學生厘清文學理論概念外延和內涵,弄清概念之間的聯系。理論體系是由一個個概念構成的,教師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理論體系。用一個比喻,概念就像是結構中的點,而概念之間的聯系就相當于兩點中的線,只有點和線的穩固結合,才能形成穩定的知識構架。知識構架之間的穩定聯系才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知識框架以及知識體系的建立正是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所提倡的精髓所在。但是這些層面并不是孤立的,每一層次之間都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各個層次的構成也是由諸多要素。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每一層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同學們在概念之間建立聯系是十分必要與關鍵的。

綜上所述,在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同學們建立屬于他們自己的文學觀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教材的批判性傳授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到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更關系到學生理性批判思維的建立,是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關鍵。

文學概論論文:面向21世紀高職院校文學概論教學改革構想

摘 要:高職院校的文學概論課程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和不足,單純的理論教學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教學改革的視角分析了高職院校文學概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構想,要由淺入深地進行理論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在文學概論課堂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展課堂空間,采用階段考評的方式來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文學概論 教學 改革

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文學概論一直是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它是學生學習文學課程的理論基礎,也是學生將來從事文學研究和實踐的基石。然而,作為高職院校為數不多的文藝理論課程之一,文學概論的教學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面對著高職院校培養實踐性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方向,文學概論這門理論性的課程就很容易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如何把文學理論教學同當代文學的發展趨勢結合起來,使之真正起到文學與思想啟迪的作用,就成為了文學概論教學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高職院校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而且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學生略差一些。因此,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必然要有自身的特色,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不然,學生只是走馬觀花地聽聽課,背背概念,很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談不上運用文學理論去指導實踐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作家與文學家的存在形式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各種內容和體裁的文字形式,對傳統文學理論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在這樣一種新的文學語境下,文學理論的照本宣科就顯得有些刻板和不合時宜了,學生不愿意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要提高高職院校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的。筆者依據對高職院校學生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實踐和經驗總結,提出了幾點關于文學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構想,下面就簡單談一下改革的方法和方向。

1 有步驟地進行文學理論教學,由淺入深

文學概論課程涉及到的概念、術語比較多,有些理論也比較抽象,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教師只是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學生根本接受不了,即使為了應付考試,全部死記硬背下來,也并沒有真正理解,很快也就忘記了,這樣的教學就失去了意義。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高職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不必教條地按照教材編排順序依次進行,可以先選取一些學生容易理解的理論,比如文學體裁、文學形象等,結合具體文學作品的實例進行講解,等學生掌握了之后,再引入比較深奧的部分,比如文學創造和文本接受理論等等。通過這種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文學概論課程的排斥和畏難情緒會減少,會覺得文學理論也并不是那么抽象和遙不可及的,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提升,并試著去理解文學概念和理論。以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文學概論,才能夠真正有所收獲。

2 結合當代文學發展的新動向,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都是來源于實踐的,是對現實事物內在本質的認識和提煉。因此,在進行文學理論講授的時候,教師要用具體的文學實例來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文學現象,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論本身,這樣才能進一步用理論指導實踐。文學理論教材中的文學現象和例子,更多的來自于文學經典,這樣的例子雖然更為典型,但可能并不是學生們熟知或者感興趣的。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當代文學的發展也有很多新的內容和方向,學生們可能對網絡作品或者流行的當代作品有更多的了解和興趣。網絡作品雖然良莠不齊,但作為一種新的文學藝術形態,也并不一定要完全被排斥在文學研究的視角之外,教師可以適當選用一些網絡文學作品的實例,來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學會用理性的方式來看待文學現象。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還可以推薦他們閱讀一些學術前沿的文藝理論研究著作,開拓思路,培養科研意識。

3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拓展教學空間

在高職院校的文學概論課堂中,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展課堂內容和空間的好方法。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利用PPT課件演示,可以省去老師抄板書、學生記筆記的時間,豐富的圖片資料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加深印象,一些抽象的理論也可以用圖表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影音資料,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文學理論來分析影視作品等等。總之,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文學概論的教學,會給課堂帶來更多的活力,課堂氣氛也會變得活躍起來。

4 注重教學過程和階段考評,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以往的文學概論課程教學評價,往往都是以期末考試的考評成績為準,一張考卷就決定了對學生的最終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還是有很多弊端的,學生往往存在前松后緊的情況,平時不注意學習和積累,到考試之前“臨時抱佛腳”,許多理論和概念只是匆匆背誦一遍,應付考試,考試過后就全都拋在腦后了,最后什么印象也沒留下。其實,教師可以把測評成績分散到平時來進行,通過一些課堂小測驗或者讓學生寫讀書心得和體會的方式來考評成績,這樣就會督促學生把功夫下在平時,還可以靈活運用學習到的理論,邊讀書,邊思考,教學效率也就會相應的提高了。

總之,要想提高高職院校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效果,就要廣開思路,積極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和文學修養。

文學概論論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文學概論實踐教學探索

【摘 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文學概論教學改革必須引入實踐,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品格,閱讀經典作品為實踐性教學提供閱讀儲備,同時課堂教學中引入可操作性實踐環節,增加實踐性考試內容。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文學概論 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現代社會對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就決定一般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能夠熟練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師范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注重基礎知識學習,加強實踐教學,突出技能訓練,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的中小學教師。中文系根據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設定了中文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面向農村、面向山區、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基礎教育,強化實踐教學,重視人文素養,為廣東基礎教育培養優質的語文教師。

文學概論作為中文系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傳授的教學內容是文學的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初步培養學生理論思維能力,能夠鑒賞和評論文學作品。面對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文學概論教學作為一種理論教學方式,怎樣順應新的教育教學環境,陶鑄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可操作性實踐,用一系列具體、豐富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理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閱讀、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技巧和能力,探索文學概論實踐性教學改革。下面是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針對培養模式,增強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品格

文學概論雖然是一門基礎理論課程,屬于理論教學,但是文學理論來自文學實踐,也應當回到文學實踐中接受檢驗;理論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文學實踐。針對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我們突出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應用性、操作性,增強其實踐品格,實現由“知”向“行”的轉變。這種轉變的根本途徑在于將抽象思辨的文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的能力,以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文學概論的教學,不只是要求學生掌握文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規律,更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理論思考,運用文學基本原理和規律來進行文學創作,理解、分析文學現象,鑒賞、評論文學作品。因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品格,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學理論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了解文學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掌握文學鑒賞、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二是指導學生的文學寫作,使其文學創作遵循一定的章法;三是運用文學理論和文學鑒賞、批評的方法來解讀、鑒賞文學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為將來教育實習和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準備扎實的解讀文本的功底。

二、閱讀經典作品,為實踐性教學提供閱讀儲備

學生在中學階段由于升學壓力很少閱讀文學作品,語文課本中雖然也有大量的文學作品,但是教師講讀時往往將文質兼美的作品分割成層次結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藝術特色,忽略了文學作品整體的審美韻味,造成學生對文學作品閱讀的冷漠無趣。而進入大學以后,自由支配的機會和時間多了,互聯網、時尚雜志、電影電視、各種傳媒競相誘惑,大學生很難靜下心來讀書,更遑論細致體味經典文學作品。

文學理論來源于文學實踐,如果缺乏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積累,學生就很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理解從文學實踐中總結而來的文學原理、規律,也很難將文學理論運用于文學欣賞、批評實踐,而只能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從理論到理論,應付課程考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讀分析的文學作品也很難深入下去,得不到學生的互動和共鳴,只能一言堂表演。一定的文學作品閱讀儲備,是文學概論課程實踐性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應精心選擇和提供中外古今經典文學作品閱讀書目,要求學生帶著文學理論的眼光閱讀,活學活用,做好讀書筆記,并在課堂上交流讀書心得,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文學理論的樂趣和收獲。

三、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引入可操作性實踐環節

文學概論實踐性教學改革要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方法之中,教學過程應當盡可能設立可操作性實踐環節,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筆,使學生從文學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換成為文學活動的積極參加者和實踐者,這是文學概論實踐性教學改革的重心所在。

傳統的文學概論教學也講究文學實踐。教師先用準確科學的語言,講述有關概念和基本理論,然后例舉生動形象的文學作品或文學現象來說明概念和理論的正確性,文學作品或文學現象成為理論和觀念的注腳。這種注入式教學方法在教學觀念上忽視學生接受的主體性,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無法培養學生分析、解讀文學作品的能力,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強調可操作性實踐教學中,我們始終把“實踐”放在教學的第一位,即使運用傳統的講授法,也注重實踐的原則。如講述“意境”這一概念時,先讓學生閱讀欣賞戴望舒的《雨巷》。學生賞析概括本詩的藝術特色:第一,情景交融的藝術描寫。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女郎,編制出雨中江南小城陰沉的圖景,“我”和丁香姑娘在朦朧細雨中邂逅,表現出凄清哀怨、恍惚迷離的情緒,抒發孤獨、抑郁的情懷。詩人的情感蘊含在詩歌的景物描寫之中。第二,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這首詩表面上是寫對一個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滅后的惆悵,實際上卻象征著當時一部分知識分子的苦悶彷徨。那在悠長寂寥的雨巷里撐著油紙傘的詩人,那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充滿著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虛虛實實,虛實結合。實境是詩中真實描寫的現實生活,虛境是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第三,言有盡而意無窮。詩歌描繪的情景是有限的,但由于有了實境和虛境所生成的審美想象空間,就使得本詩富有韻味,讓人咀嚼不盡。那夢幻般出現又幽靈一樣消失的丁香姑娘,是詩人日思夜想不能忘懷的夢中情人?還是現實生活孤獨愁苦情感寄托的偶像?抑或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在學生對《雨巷》的欣賞品味之中實際上已經具體接觸到了意境的審美特征,這時教師歸納推出意境的定義:意境是作品所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審美想象空間。由于結合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深入淺出地講述意境的定義,避免了抽象空洞的闡述,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時培養了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概述意境的定義之后,又布置如下作業: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闡述意境的審美特征。通過作業,學生進一步領會掌握意境的概念。這種從文學作品賞析的實踐活動出發,提出有關概念和問題,通過教師的講述和說明,然后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的教學方法,使學習理論知識與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相互結合,既深化了對概念、問題的認識,又訓練和提高了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討論式教學方法的使用,我們也加入了實踐活動的因素。如組織學生結合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形象,討論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征。上課之前,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小說文本,布置參考資料,提供要討論的文學典型的幾個問題:(1)阿Q獨特鮮明的個性特征表現在哪些方面?(2)貫穿于阿Q全部行動和性格中的總特征是什么?(3)阿Q形象為什么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討論方式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推薦出組長,組員集體討論后由組長撰寫發言稿。上課之中,由各組組長登臺宣讀發言稿,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討論,組長要接受同學的質疑提問,并要求答辯。組長發言答辯后,教師對討論的每一個問題要進行整理點評,對學生觀點不一致的問題要進行重點講述,解決學生的疑惑,最后歸納概括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征。在學生理解掌握文學典型的審美特征后,教師再以林黛玉、曹操等文學形象提問學生,讓學生用剛學到的文學典型知識分析林黛玉、曹操的個性特征和總特征,探討其藝術魅力的成因。

這種帶有實踐色彩的討論式教學方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學生全員參與,積極性高,增強了學習文學概論的興趣;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認真傾聽學生代表的發言,可以發現并激勵學生創造的智慧;結合文學形象理解基本概念,從具體到抽象,由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符合人的認知發展的心理規律;在書面和口頭表達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文學研究的能力。

四、改革考試內容,增加實踐性考題的比重

現有的文學概論考試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理論、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所用考題都是純粹的理論試題,考試題型有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問答題、論述題。這種考試內容和方法,憑借著死記硬背的工夫,一般來說都能考出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學生解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得不到確認,起不到督促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的作用,對教學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導向。因此,純理論性的考試內容所占比重不宜過大,應當增加實踐性考題的比重。

所謂實踐性考題,就是運用所學的文學理論知識來分析、評論具體的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考查學生動筆解讀文學作品、寫作文學鑒賞和文學評論的能力。具體來說,要考查某個理論知識,可以展示相應的作家作品或某種文學熱點問題,要求學生對其分析論證或鑒賞評論。例如要考查敘述視角這個知識點,就讓學生分析小說《孔乙己》采用何種敘述視角,聯系小說文本分析這種敘述視角有何特點,采用這種視角敘述有什么藝術獨到之處。要考查敘述者這個知識點,就可以這樣命題:魯迅在創作《孔乙己》時可以有四種敘述者的選擇:“孔乙己”、“掌柜、酒客”、“小伙計”與作者自己。魯迅選擇了酒店“小伙計”作為敘述者,這是何種類型的敘述者,這種敘述者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請聯系文本做詳細的論述。這種實踐性考題,把考試引向了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看到文學理論的實用性、應用性,能夠培養學生理論的運用能力、良好的感悟能力、獨立的判斷能力、正確的審美能力、流暢的表達能力、新穎的創造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以致用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責編 黎 原)

文學概論論文:應用型培養模式下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摘 要:文學概論課對于培養中文專業學生的理論素養、提升文學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培養應用型人才,需轉變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改革,重視教學的實踐品格。具體措施有,就是重新設定教學目標、完善大綱、改革教學方法、設計課堂內外作業、完善課程評價體系等。

關鍵詞:文學概論;模式;轉換

“文學概論”是中文本科專業必修的理論基礎課程,也是重要的學科基礎課。對于新建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來說,要培養在中等學校進行漢語文教學和研究的老師及能勝任文化、宣傳、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文學素養的中文從業人員,就要重視文學概論在課程體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視“文學概論”的教學研究。

一、“文學概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文學概論”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多需要改進之處。首先,授課內容較難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文學概論》是門理論課,比較抽象,學生有畏難心理,這是課程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文學概論”注重理論的完整性和體系性,通常按照課程邏輯體系(章節)組織課堂內容,設計講授單元,講課偏重概念的論證、講解、闡釋,側重理論講解的教學安排也使相應案例無法展開,印象式的文本介紹往往達不到設置例證目的。比起文學課程,文學理論以理服人,比以情動人的文學似乎缺少了優勢。在教學方式上,文概課主要采取教師精講的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傳授模式,雖保證了理論的完整性,卻忽略了學生實際,使學生很難深入學習下去,因此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背離了文學概論作為理論課的教學目的,不能使其為其他文學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具體實施策略

(一)重新設定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文學熱情,建構基本文學理論知識,培養運用理論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文學概論課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于一體,通常將該課程的教學目的設計為“較為系統地學習文學理論基礎知識,形成正確的文藝觀和審美觀,掌握文學研究的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中外文學史和從事文學批評建立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這種培養目標重視知識傳播,側重培養學生較高的修養,但也明顯體現出不足,即對理論指導實踐的技能訓練重視不夠,忽略學生的情商培養。在重視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其弊端更為明顯。學生情商有待提高,表現為學生缺少對理論文本和文學文本的尊敬和耐心,對文學文本的感受、理解、表達、評判缺少熱情。他們在面對文本時,很難用心體會文本內容,更難深入把握文本意蘊,解讀流于表面。對于閱讀,學生總是興趣不大,很難做到深度解讀。這就是學生的學習現狀,是新形式下培養具有實踐技能的中文從業人員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就要有所更改,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熱情,完善人格修養,從深度閱讀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欲望。重新制定的文概教學目標即為:強化基本文學理論知識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理論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提升對文學的熱情,為進一步學習其他文學類課程、畢業后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教學大綱,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根據課程目標設定,重新設計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強化教學的實踐品格。在文學性質、文學創作、文學作品、文學接受四大部分中,講解文學基礎理論時,一定要輔之以少而精的案例,在提升學生理論素養的同時,逐步引導學生學習深度閱讀文本,提升評介文學文本和文學現象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全面準確把握授課內容,厘清教學思路,精心提煉授課的理論點,尋找恰當案例,優化課堂教學,示范性操作運用理論進行文學閱讀與評價,使學生感受文學魅力和理論魅力,關注和分析文學熱點和文學現象,逐步學習運用理論深度閱讀和分析文本,有步驟地提升實踐能力。在這樣的思路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設置理論內容。作為理論性課程,理論知識的積累是必要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理論的重要性,需要教師科學設計理論內容。既要學習基礎性、經典性理論,也要注重理論前沿性、新穎性。重視閱讀理論原著,強調理解和把握原著是學習文學理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老師可結合教材基本理論點指導學生有步驟有計劃地閱讀經典,并通過課堂即興提問或專題討論等方式及時予以探討。另外,注重理論的前沿性特點。根據文藝學學科發展的最新情況,及時在課堂教學中補充學術前沿觀點和重要理論知識,并結合學生的日常審美經驗引導學生分析當前學術熱點、難點問題,盡可能開拓學生的理論視野,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

(三)轉換教學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換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重構課堂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知識傳授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性教學轉變,首先是教育觀念的轉變,需要教師轉變角色,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服務學生,以引導、啟發的方式輔助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獨立自主研讀文本,培養實踐能力,實現學生與理論文本、文學文本兩個主體與主體的交流與對話,真正激發起學生的主動性,使其最終掌握方法,自主學習。具體來說,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教學方式來體現這種教學模式。(1)啟發式。“文學概論”經常采用的方式,但常常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簡括后即按照自己的內容設計進行理論精講,學生仍是被動接受知識,因此要改進。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如在講解某個文學理論知識點時,可結合文學活動的熱點問題或較為熟悉的作家作品、文藝現象,通過特定的理論視角介入,啟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探索。教師則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虛心傾聽學生的各種見解并予以引導評價,然后由學生或老師總結概括,明確概念和理論知識,巧妙地將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在這一過程中,一定注意保證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這種啟發-討論-總結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對培養其創造精神和創新智慧。(2)實踐式。教師應充分開發和利用課堂之外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情境下參與學習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意識,提升其研究能力,創新能力。教師可從學生的作文、文本解讀、文學評論等實踐活動入手,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集中探討。也可以由W生主持具辯論性的專題講解,教師扮演評委角色,畫龍點睛地闡釋概念,說明并解決問題。之后布置新的文本解讀、文學評論,再次在實踐中驗證所學理論,并在新的實踐操作中發現并探索更新的問題。如“文學概論”中的文學創作部分教學,可首先由學生創作一篇同一題材的小說,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創作過程,然后進行專題討論,以此理解創作的一般過程。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根據理論內容合理設計課堂內外作業,如課下閱讀理論原著、文學文本,文學創作作業,評價實踐作業等。總體而言,課堂內外的讀、寫、說的訓練踐行學以致用的原則,強調研究性、自主性原則,通過自主完成的作業,提高學生對文學的熱情,從而真正激發起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這些教學方案對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提出了要求,在后現代語境下,對視覺文化如電影類型片、動漫等的接受熱情遠遠超過紙質媒介,必須抓住學生的這一接受特點,注重以電子媒介為手段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刺激其閱讀文學經典和理論原著。

(四)重新制定課程評價機制,采用平時考查與卷面考試相結合、口試與筆試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必須有準確及時的考試來驗收反饋。應注重學生日常的課堂表現,激勵學生注重日常學習,突破中文學習期末試卷定乾坤的窘境。但學生的課堂表現,不應由教師單方面決定,也要采用學生自評和同學互評,最后綜合三方面意見評定成績。與評價機制配合的措施是建立完備的文學概論課程試題庫,把課上講授和課外延展學習以試題的形式加以儲備,將試題庫建設成為理論學習的知識儲備庫。

三、課堂教學設計案例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進行精心設計。教師要根據知識點的難易成度設計教學時數,根據學生的接受特點,選擇合理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文學概論課開設在低年級,面對的是沒有太多理論積累的一二年級大學生。他們是成長于消費文化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接觸文學藝術時使用電子媒介多過紙質媒介,喜歡以畫面來感知世界。考慮到這些因素,教師的備課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下面以文概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之一“意境”為例進行討論。

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是:學習意境理論,能夠運用理論分析詩歌等抒情類文學作品。從教學內容來說,則要了解意境的形成歷史,理解意境的內涵、分類,把握意境的特征。教學重點與難點是意境的特征。在教學方法上以討論法為佳。之后老師可以介紹意境理論的形成歷史,這也是對特征的再次強化。課程首先可由案例分析入手,結合影視片段感受意境,之后引導學生總結意境的特征,即先把握重點內容,用時30分鐘左右。之后介紹意境的分類,概念的形成歷史,再留下課后作業。具體教學環節可以如下步驟進行:(1)欣賞視頻《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感受意境的最主要特點:情景交融。學生進行討論。(2)意境的內涵、特征。延展:岑參《白雪歌松武判官歸京》,引導感受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特點。(3)分類: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王國維),輔以圖片的詩歌展示,進一步了解意境理論的形成歷史。(4)課后作業設計:《三國演義》36回,劉備、徐庶送別場面。這個設計注意了多媒體手段的使用,用視頻和圖片引出內容,并借此理解理論,形式上具有畫面感。教學內容設計上,從文本入手,讓學生在描述自己的審美體驗中明晰理要點,并通過詩歌分析強化知識點。課后作業的設計不僅開闊學生閱讀視野,又推動學生再次把握理論,完成了理論用于實踐的分析文本的練習,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起學生對文學閱讀的熱情。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符號

當今社會已進入傳媒時代,時代賦予了教育全新的理念,而多媒體教學是新世紀教育發展趨勢之一。文學概論課程是中文學科基礎理論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采取多媒體教學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需要[1]。結合傳統教學,正確把握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的時代背景和符號特征,實現多媒體教學的符號優化,是一個很緊迫的教學任務,但目前學術界和教育界都還較少關注。一些比較有影響的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如北京師范大學童慶炳主持的《在雙向拓展中更新文學理論課程》,華中師范大學王先霈主持的《文藝學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陜西師范大學暢廣元主持的《文學文化學》,雖然在教學中率先運用多媒體,但欠缺的是沒有進一步對多媒體教學中出現的符號變化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出對策。本文擬選擇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中常用的圖像、影像和語言等符號,對這類符號的優化展開初步的闡述。

一、圖像:語言符號的感性輔助

多媒體是“用詞語和畫面來共同呈現材料”[2]的,在視覺文化的影響下,圖像符號在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文學概論教材不再像過去那樣灰暗死板,色彩和圖案的運用使教材顯得活潑有生機,具有時代氣息。在多媒體教學中,師生面對的也不再是單純的一張漆黑的黑板,還有播放課件的屏幕。課件不同于黑板,它是圖像與語言文字等符號的有機組合。有些教師的課件做得單調無趣,這就沒有達到使用多媒體課件的目的。在中文學科課程中,文學概論是屬于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之一,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有了圖像的插入,教學內容便顯得活潑生動。所以,從事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的教師,都喜歡將教學內容圖像化。內容的圖像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了他們對文學概論的學習興趣。然而這種教學內容的圖像化,并不意味著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隨心所欲,一定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學概論的教學目的才行。因此,文學概論多媒體課件的圖像選擇,大致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情況:第一,注重課件本身的形式美。文學概論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課件是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元素,所以不能忽略課件自身的形式美。課件的封面設計、背景圖案的選擇等,都需要教師精心處理。教學課件上的圖像,呈現的應該是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個性化的視覺美,而不是與課程無關。而且,這些圖片的選擇,不能喧賓奪主,掩蓋或者妨礙學生對文學概論內容的接受。第二,補充課件的文字內容或者教師的口頭表述。比如在童慶炳主編的文學概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所附的光盤中,在講到艾布拉姆斯的文學四要素的時候,就選擇他的一張相片插入到課件上,讓學生在了解他理論觀點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對他的感性認識。形象的圖像符號與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相結合,更符合學生的接受心理。第三,與教學內容相互印證。比如在舉李白詩歌《靜夜思》以說明詩歌的文體特征時,可以插入相關圖片來輔助對詩歌的內容的闡釋。這類圖片的插入,目的是讓學生從不同的途徑來理解教學內容,但圖片的選擇應該非常慎重,有的圖片不能呈現李白《靜夜思》的詩歌意境,就不能用,否則會誤導學生的理解,讓“學生的學習會受損害”[2]。第四,以圖像作為講解的對象。比如在講解文學作品的時候,把余華小說《活著》出版物的相關圖像直接放在課件上,不出現任何文字。這時候,特別要注意,這類圖像只是起到提示教學內容的作用,《活著》的具體內容,教師要進行口頭表述,不能以圖像代替作品的語言內容,要把學生注意力最終引向教師的口頭講解中。第五,用圖表概括理論知識內容。比如探討文體的分類,教師可以把不同文體類別編輯成圖表或知識結構圖。這類圖像符號,往往概括性強,且又層次清晰,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上面也提到了,文學概論教學中使用的圖像符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抽象的圖像和具象的圖像。需要注意的是,抽象的圖像,沒有照片之類的具象圖像那樣形象,但又比語言文字形象。在教學中,具象圖像和抽象圖像的作用和感受力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圖像符號的使用,是順應學生的接受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加深他們的記憶與理解。但具象圖像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比較容易限制學生的想像力和思維拓展,正如拉什所說的“不去詢問文化文本(即圖像文本———引者注)表達了什么,而是詢問它是什么”[3]。所以,具象圖像使用時要注意它的適用范圍,文學概論教學最好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圖像,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以達到文學概論的教學目的。課件成為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工具,圖像符號是課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內容的圖像化,是文學理論教學不能回避的時代變化,我們恰恰要針對這種變化,進行適合新情況的教學改革。但特別要注意,圖像符號并不能受視覺文化的影響而無限制地增加,更不能因單純追求“視覺奇觀”[4],而造成圖像符號能指的膨脹。形式上看,過多的圖像符號的使用像是絢麗多彩,實際的知識含量卻很小,干擾了學生的知識接受和師生之間的互動,由此影響到文學概論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教學內容的圖像化,只能限定在一個適度的范圍內。教學內容的圖像化,是特定的歷史時代的需求,但是它必須圍繞文學概論教學目標。文學概論研究的對象,是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有些教學內容是不能夠圖像化的,有些教學內容是沒有必要圖像化的。圖像符號只是文學概論教學一個重要感性輔助元素,它必須圍繞教學對象———以語言為符號的文學才能有效展開。

二、影像:理論推演的適當點綴

除了圖像符號之外,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還經常使用影像符號。由于多媒體的使用,能夠把影像引入到教學之中,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輕松地欣賞到相關影視資料等。但是教務部門卻非常質疑在課堂上放電影的合理性,對于文學概論教學來說,我們必須重視這種質疑。前文提到,文學概論是研究文學的基本規律的,文學是它的研究對象。而文學是以語言為媒介的,是用語言創造審美觀照對象。影像符號能否成為文學概論教學的對象?我們要看影像和語言的區別與聯系。在文學概論課程使用影像符號,基本是將影像作為作品的例子來講。很少有教師自己不講課,拿另一個教師講課的視頻來代替。比如我們分析典型的特征時,會舉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例子來分析,現在很多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大多是通過電影視頻來了解的。傳統教學中沒有多媒體,教師必須用語言把《紅樓夢》的相關內容復述一遍,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也是通過語言媒介獲得的。相對于多媒體教學,教師在傳統教學中的語言表述成分更多些,教師需要通過語言表述把一堂課的內容貫穿起來。誠然,影像也能把曹雪芹《紅樓夢》的基本故事用視覺方式表達出來,但是電影版的《紅樓夢》和語言文字版的《紅樓夢》是有差別的。電影版的《紅樓夢》,嚴格地講是另一件藝術品,它的作者不能再說是曹雪芹了,只能說原著是曹雪芹。這意味著電影版的《紅樓夢》不是曹雪芹《紅樓夢》的復制品,不能將兩者劃等號[5],應該將前者理解為是在后者基礎上的創新。所以,一般我們不主張用影像完全代替語言符號來作為分析的例子。如果取代了,文學概論研究的就不是文學的基本規律,而是其他門類藝術的基本規律,這不符合文學概論教學大綱要求。另外,在課堂上播放大量的影像資料,長期用影像資料代替語言文字,必然導致學生閱讀語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影響到對他們的邏輯思辨能力的培養。正如楊文虎指出:“坐在電視機前長大的這代人長于視象思維而弱于文學思維,成為‘讀圖的一代’。閱讀文學作品非常吃力,這也是他們越來越少光顧文學作品的內在原因。”[6]這里所說的“文學思維”,主要是閱讀語言文字的能力。如果閱讀者的這種閱讀語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則審美觀照作用就不能正常發揮,閱讀者就不能真切感受到文學的魅力,這肯定不利于文學概論抽象思辨能力的提高。因為思維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感覺器官參與認知活動的,而又以視覺活動為主,人們通過視覺獲取的信息占整個感覺器官獲取信息量的83%[7]。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視覺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注意力,提高記憶效果。但是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視覺并不是長項,而語言符號卻是蘇珊?朗格所說的最典型推論性符號[8]。有些文學概論的內容,比如復調小說、形象思維、神話原型批評等理論問題,思辨性很強,必須依靠語言符號才能說清楚。當然,在文學概論課堂上并不是絕對不能播放影像材料,關鍵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播放頻率上看,只能偶爾為之。同時,教師要精選影像作品作為分析的對象。其次,要掌握好播放的時間,要適度。播放視頻,目的是為了形象生動,增加視覺鑒賞的沖擊力。但文學概論教學與文學鑒賞教學是不能劃等號的[9],播放視頻的時間不能長。雖然作品鑒賞也是文學概論研究的問題,也是文學概論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對于實現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目標是有利的。但是二者之間無疑是有區別的,鑒賞課重在對具體作品的闡釋評價,重在對具體作品的感知、體味、判斷和分析,重在幫助學生掌握作品分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文學鑒賞的水平;概論課重在對理論命題的理解消化,重在把握理論知識結構,培養理論思維能力,重在對理論問題歸納、演繹和抽象思考。所以,不能因為消費社會帶來的享樂主義,為了直觀、趣味而一味追求影像符號的視覺快感。過分加大影像符號的量,是與文學概論教學目標背道而馳的。再次,在播放完視頻之后,教師應該適當點評。通過比較播放的影像文本與原來的語言文本之間的差異,加深學生對語言文本的理解,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影像符號在文學概論教學的負面作用。如果把握了以上這三個方面,在文學概論教學中適當進行影響符號的“點綴”,不僅無礙,反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語言:文學概論教學的基本符號

前文提到,文學概論探討的對象是以語言作為符號的文學,所以在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中,最重要的符號必然是語言。這里所說的“語言”,包括課件和黑板上的文字以及教師的口頭講述。不同于單純的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中的文字符號,其特點在于文字的視覺化。在課堂上,大屏幕成為教學的中心,學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投向大屏幕。利用課件等先進的教學手段,把聲、影、圖、文等大量的信息資源,以直觀的畫面形式向學生傳遞。即使是課件上的文字,也要考慮其可視性,以彌補文字“向著不斷簡化的方向發展”過程中的不足[10]。比如講到文學作品論,分析“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大屏幕上應該出現“典型的歷史變遷”、“典型的定義”、“作品的解讀”等經過視覺修飾的文字標題。在文字視覺化的同時,教師必須考慮到課件文字的數量。相對來講,課件的文字量比傳統教學大得多。有的課件文字量太大,加上播放節奏較快,造成學生上課就是抄課件;有些教師上課甚至是念課件,教學的藝術性往往得不到正常發揮。而文學概論這種基礎理論課程,非常需要學生的思考。但學生接受的速度,往往跟不上課件的傳播速度,上課忙于記筆記,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不能及時地聽老師的講解,無暇顧及符號的解釋項,從而影響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消化與思考,更談不上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和綱領脈絡。所以,課件的文字內容必須精練,提綱挈領。這也是文學概論課程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文學概論是漢語言專業的一門帶有入門性質的基礎課,為學習其他文學專業課和高一級文學理論課提供必要的基礎理論準備,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思維訓練意義。文學概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系統闡述文學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和基本知識。課件制作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強調突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重視條理清晰,以起到輔助教學、強化知識點等作用。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結構主義”課程理論觀點,教學應當重視怎樣使學生掌握學科知識復雜的基本結構,而不光是傳授零散的知識。所謂基本結構是指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體系[11]。如果對這些結構把握不好,是很難學好文學概論的。當然,基本結構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展開和論述,可以根據教學的即時需要,借鑒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板書,在黑板上進行演示,但沒有必要在課件上充分顯示出來。學生可以趁老師板書的空隙進行思考,有利于他們對抽象知識的接受。另外,板書內容比較容易保留,教師可以進行前后知識點的對照聯系。板書時空的有限性,以及課件文字的精簡,是教師把學生的吸引力從“看”轉移到“聽”上來的前提。這里轉移學生注意力的要點,是重新重視傳統教學中的口頭講解。因為多媒體教學雖然克服了文學概論傳統教學中理論過于抽象的問題,但也存在“人機對話”淡化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等方面的局限,影響到符號解釋項的實現。加大教師口頭講解在一堂課中的比重,是解決這一問題比較好的方案。文學概論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獲得文學概論知識的能力并利用文學原理來分析文學現象的能力,以及進行論文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教師面對面的引導作用非同小可。在教師講解的同時,學生有問題可以及時向教師提問,教師當場解答。另外,教師還可以仔細觀察學生的表情,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對學生有疑惑的地方,可以進行重點、詳細的講解。在文學概論課上,學生要學習理論知識,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訓練理論思維,從而培養能力和體驗人生,實現文學概論“產生人文精神”的意義[12]。

隨著時代的變遷,對于學生來講,“中文系傳統教學內容的人文修養的價值已經大于職業培訓意義”[13]。要達到這些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在教會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科技在給人以便利的同時,也很容易控制人。所以文學概論教學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以深邃的思想底蘊和寬厚的人文關懷使學生獲得思維的啟迪和思想的熏陶[14]。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是程序化地播放課件,要和學生多進行情感上的溝通,讓學生達到“以理解思想和探詢意義為目的”的深層學習[15]。

四、結束語

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的符號優化,關鍵是突破圖像與影像等視覺符號的局限,吸取傳統教學中的語言符號優點,即在語言符號的基礎上,適當運用圖像符號與影像符號作為輔助與點綴,進行綜合創新。除了傳授給學生基本和必需的文學理論知識以外,文學概論多媒體教學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論思維素質和人文修養。

文學概論論文: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經驗分析

摘要:文學概論課程做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在高校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與價值,本文從教學方法靈活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必要性以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文學概論的學習方式三個方面論述了高校文學概論教學中應注意到的問題。

關鍵詞:文學概論;開放;互動;教學經驗

一、引言

文學概論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學生能否很好地掌握并運用其理論知識直接影響到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同時作為人文學科,文學概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的人文思想、美學思想對學生個體人格、審美心理的構建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學概論課程,理論性強,其理論思想又與哲學、美學、文化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對于沒有相關理論積淀的學生來說,接受頗為不易。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靈活運用

文學概論課程傳統教學方法一般多以講授法為主,輔以討論法、問答法。講授法在概念界定,理論闡釋方面自有其優勢,但是講授法的主體為教師,學生在整個聽課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再加上課程的理論性強,術語眾多,若沒有教師生動的案例分析,精彩的講解能力,課程就會顯得呆板,毫無生機,教學效果可想而知[1]。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文學概論課程教學尤為重要。一般而言,涉及到理論原理介紹,概念界定等基礎知識相關的教學內容時,可選擇講授法,講授法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客觀性、準確性,例如“文學的起源與發展”、“文學的意識形態性”等內容。而對文學創作、文學鑒賞相關內容的教學則不妨考慮情境教學法。例如在“文學創作論”的教學中,教師可布置學生現場或者課前進行文學創作,讓學生結合自己真實的創作經驗來理解“文學創作論”中的“創作動機”、“靈感”、“藝術想象”等文學現象。這種方法的運用相比講授法,教學效果可以說達到了事半功倍,一方面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積極高漲,另一方面這些看似高深的理論也很好的融化到了學生的學習經驗之中。而像“文學的審美性”、“文學作品論”等內容的教學更需要情境教學法來實現,文學本身是審美的,與其一味依靠教師去講解文學作品美在何處不如給出學生文本,讓他自己去探究美、享受美、分析美。例如,“文學作品論”中“意境”理論的教學,筆者就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授課。課前布置學生為自己認為有意境的作品配樂朗誦,課堂上鼓勵大家積極朗誦自己的配樂作品,最后讓學生總結這些朗誦作品共同的特征,整堂課學生積極活潑,課堂充滿詩情畫意,教學效果驚人。除了講授法、情境教學法,筆者在文學概論課程教學中還經常用到討論法、辯論法、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實踐調查法等,而這些方法往往在教學中是綜合而用的。在講授法為主的課堂教學中,演示法、問答法常常做為輔助教學手段,這些方法的運用保證了課程的凝練以及與學生的互動,使得課程并不沉悶。而在以情境教學為主的課堂,又穿插討論法、講授法,這樣能保證了課堂的完整與嚴謹性。辯論法與實踐調查法針對特定章節的教學內容,如“文學活動的當展”的章節,由于學生都有閱讀當代文學參與當下文學活動的經驗,所以針對教學重點“現代傳媒與文學發展”的關系,組織學生從現代傳媒是否利于文學發展的角度展開辯論,學生在辯論準備中查閱了許多資料,而這些資料信息又帶出當代文學發展的更多問題,圍繞著這些學生積極展開辯論、討論,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學效果超過了預期的設想。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實踐激活理論

文學概論課程屬理論性課程,教授方法不當的話理論流于表面,很難深入人心,如果在教學中與實踐脫節,學生對其興趣可想而知。所以,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必須時時做到與文學實踐相關聯。文學概論課程屬于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學生高尚的靈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文學概論課程實踐性的重要體現。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每一個教學章節可設置一些具體的實踐環節,來增強文學概論課程的實踐性。文學概論課程無論教材版本,基本都可分為五大版塊:文學性質論、文學發展論、文學創作論、文學作品論、文學接受論。針對這五大版塊,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每一版塊都設置了具體的實踐活動。“文學性質論”版塊,布置學生通過調查問卷、資料收集的方式去了解古今中外對文學的基本觀點,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結合教材來對文學性質做出分類性梳理,指導學生結合現當代文學課程的相關知識——上世紀二三十年中國文壇現狀及當時主要的文學觀念,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建立正確的文學觀念。這樣,現當代文學課程的學習內容很好的融匯到了文學理論的學習之中,文學理論與具體的文學實踐活動做到了很好的互動,學生在這一互動中,又培養了良好的人格精神,對文學的時代意義、人文意義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文學發展論”,布置學生搜集資料了解中西方文學發展過程中的推動力量及相關學說,同時引導學生以問卷形式、資料收集等方式了解當代文學的發展狀況,并對這種狀況作出討論。“文學的發展”理論性較強,學生運用文學發展相關的理論來看待當今文學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積極介入了文學活動,這些理論的生命力一下子彰顯出來,學生自然也就有了學習的興趣。“文學創作論”、“文學作品論”、“文學接受論”,三部分的教學內容,都基本是在具體的實踐活動展開的,“創作論”“作品論”前文已經涉及,不再贅述。“文學接受論”,提前布置學生閱讀當下較有影響力的作家的小說作品,找出優美句段進行品析,再就整部作品結合教材中相關理論知識做出分析評價。課堂教學環節針對學生共同的分析語段,與形成共識和分歧較大的觀點做出討論與分析。學生在對作品分析、評論過程中一方面相關理論知識得到很好的消化運用,另一方面在討論分析中很地培養鍛煉了理性分析能力,審美鑒賞與判斷分析能力得以提升。

四、利用新媒體優勢,變課堂封閉性學習為浸入開放式學習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文學的存在樣貌也更加多樣化,文學活動更加頻繁。而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的發展,也使得現代教學日益走出封閉的模式,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文學概論課程在這強大的新媒體之勢下,也須乘勢發展,走出傳統教學的短板,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帶來的紅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涉及到作家、作品都會利用幻燈片將其資料、信息感性地顯現,克服了傳統講授法中語言的流失性,保證學生最大化、準確地汲取信息。特別是涉及到審美鑒賞相關理論時,輔以音樂、圖片、視頻短片,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同時,基于網絡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等交流平臺的盛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越來越趨于日常化。文學概論課程上課前的課前任務設置可以依靠網絡完成,例如,文學作品鑒賞分析,作家、作品信息,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做到與學生共享,而不必在課堂時間展開贅述。教師還可通過學生微信群或個人微信信息了解學生關注的社會文化熱點,指出與文學概論課程想關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微信群里展開討論,一方面避免無用信息對課堂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保證了討論的民主性,微信討論更具有隨意性,也更能見出學生的真實想法,能夠更好了解學生對理論掌握的實際狀況,以及學生的整體思想狀況[2]。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參與慕課、微課教學。筆者在文學概論授課過程中,要求學生網上收聽文學理論、美學、文藝美學方面的慕課教學,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學生的理論素養,從而能夠達到對文學概論課程整體認知的提升。除了強調對與文學概論課程相關的問題思考、討論或學習,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觀看特定的視頻短片、電影、綜藝節目,拋出特定問題,讓起在娛樂過程中做出理性思考,在日常生活、日常行文中培養其理想分析能力。總之,在新的時代語境之下,教師應改變觀念,根據課程的性質,針對自己施教對象的特點,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一卡二卡不卡视频查询|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 精品+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av老女人| av天堂中av世界中文在线播放|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 再深点灬舒服灬受不了了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红桃小说|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琪琪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7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亚洲|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片多多电影电视剧影视剧|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中文|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 国产成人av片免费|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