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6:14: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景觀設計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透視課程作為景觀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對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的調整必然成為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景觀設計專業的特點出發,結合透視教學已有的經驗,從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2個角度討論高校景觀設計專業透視課程的教改問題,力圖在此基礎上構建更加科學、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透視課程教學體系。
關鍵字:景觀設計;透視;教學體系改革
1 景觀設計專業的發展和特點
景觀設計專業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型學科。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從大地的生態規劃、流域規劃到區域景觀規劃;從國家的生態保護到國家公園建設;從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到城市廣場、步行街規劃;從城市公園建設到私家花園建設;從局部環境建設到街頭城市小品、雕塑設計等都納入景觀設計體系。進入20世紀90年代,在維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等思想的推動下,以其在人與自然和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景觀設計有了更大的發展。中國城市發展進程的加速,帶動了中國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也為高校景觀設計專業的開設提供了條件。
景觀設計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相比較其他專業,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環境。實踐性強是景觀設計專業課程的最主要的特點。本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實際的設計訓練才能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設計的基本技能。
2 透視在景觀設計學習中的地位及特殊性
透視是繪畫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二維平面上再現三維物體的基本方法。主要作用是為藝術創作奠定基礎。在建筑設計、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景觀設計等領域中,通過透視圖將設計者的構思傳達給使用者,通過透視圖來進行交流。透視圖不僅有助于形成真實的想象,并能真實地再現設計師的預想,而且設計師在做設計工程時借助透視圖推敲方案,進行設計意圖的表達,以協助專業設計的順利表達。
透視是建立在數學和幾何學基礎上的一門數理性極強的學科,在景觀設計學科領域中是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對透視基本原理的掌握,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將物體多個方向的正投影圖綜合成為一個符合視覺習慣的立體圖形,訓練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形成對圖形、形體和空間的表達與設計構成的能力。所以說每個學生必須掌握和熟練運用的基本技能。在整個景觀設計教學體系中體現出重要的地位。
在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中,不能把透視圖畫法當做是純粹的理科制圖或是單獨形態的繪制,而是要將透視原理和制圖技巧與景觀專業的設計方案緊密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以致用。把透視原理的學習應用到景觀設計的專業實踐中去,表達設計者的構思,并能真實地再現設計師的預想。透視課程不僅是理論課,同時更加注重實踐性的應用,體現了在景觀設計專業領域中透視課程教學特殊性。
3 傳統的透視教學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透視教學過程中,多是教師在黑板上作圖,學生在下邊跟著畫。講授內容強調對透視原理的掌握、陰影透視和透視基本幾何畫法的練習。結果考試的內容也是考課堂上講過的透視圖。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課程的教學內容雖然是透視學的范疇,但忽略了與景觀設計專業之間的聯系,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把透視課看作是一門理論課,缺乏對景觀設計專業透視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意義的了解,必然會影響透視教學的效果;從教學模式的運用上,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單一,缺少對教學環節的設置,缺少課堂上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影響學習效果。僅限于理論內容的死記硬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了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4 景觀設計專業透視課程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的探索
4.1 在教學內容上針對不同專業采用與之相對應的教學體系
例如對于設計專業的學生,西方的焦點透視是主要講解的課程重點,理論與實踐并重;對于繪畫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教授西方的焦點透視,對于中國的散點透視也要做詳細的介紹,并通過增加相關的繪畫藝術作品賞析,使學生們增進對繪畫透視藝術更深入的了解,增加藝術底蘊提高藝術素養,為藝術創作打下基礎。
4.2 細化教學環節
針對不同的環節靈活運用行之有效的授課方式及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理論講授環節以教師講授為主,注意講授與學生的練習相結合。在課堂練習的環節全班同學分組討論。幾人為一個單位組成討論小組,各小組通過討論完成課堂練習。在交互性較強的教學模式下,啟發學生探討透視圖的不同畫法。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力,同時互相討論的方式,也能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4.3 為了適應景觀設計專業的特點,在教學內容上增加景觀設計透視規律等新的內容
從專業角度出發,為了能使透視課程的知識更好地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做好鋪墊,適當增加景觀設計透視規律的內容。不斷充實透視學習的內容,增加課堂上內容的實用性,才能保證后續學習的良好效果。從景觀設計專業出發,針對專業的特殊性,對透視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做出適當的改革和創新,才能使這門學科符合時代的需要,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收益。
摘 要: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當前強化理論教育的大環境下,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專業的教育表現出很多不樂觀的方面,學不能用成為學生最現實的問題,嚴重阻礙了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專業的發展,本文將通過實踐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性能力。
關鍵詞: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實踐教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有了大量的需求,這也使得使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在國內各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地位日漸突出。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在現有教學模式基礎上,不但要對學生創新性思維方面的培養強化,還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的訓練,以此達到培養出符合行業需要的應用型高學歷專業特色人才。這也使得國內高等教育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更加強調以培養服務區域、地方經濟人才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建立一套和應用型辦學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由此地方性大學的辦學模式與體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職能轉變主要是為向社會輸出大量的高級職業專業人才。而作為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知識結構綜合性比較強多種學科的專業,對于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教育更需要有一個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作為支撐。對于當前該專業的教學,應該是急需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教學,才能培養應用型人才,達到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的目標。當前探索實踐教學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一、優化與專業相匹配的實踐教學體系
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實踐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實踐技術操作能力、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才能有效地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印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根據當前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面的職業崗位要求,制定實踐技能培訓課程標準,要優化課程結構,注重對技術技能的培養,強化對園林景觀規劃、園林植物配置和園林工程施工管理等職業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在校內提供實踐教學平臺,如校園內創設工作室,在校外,還可以建設實習、實訓平臺,加強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基礎,加大實訓、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課程的比重。如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方面,以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和企業實踐平臺,引入企業課程模塊,將實踐教學比重制定在60%以上。讓學生直接走出校園就能對接社會企業工作,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達到培養學生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參與企業項目、各類設計大賽,進行市場調查、設計論證、提出設計方案。
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得學生在畢業以后,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完善,有助于學生畢業后盡快融入社會工作,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在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普遍較弱,及時上崗后發現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很好的融入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所以說為了使學生擁有較大的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職業后續發展潛力,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工作。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就需要把握好兩個關鍵:一是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有一個自學意識和終生學習觀念。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教學中灌輸要想在景觀設計的專業道路上走得更遠,必須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并依此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二是加強學生對景觀設計學科體系的教育認識。為使景觀設計專業實踐性得到更好地運用,必須讓學生了解到景觀行業所需的整體知識結構,并清楚地知道該如何進行職后學習。對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教師而言,可以各類資料進行靈活有效的處理和使用。通過一定的教學環節,結合課內外教學活動,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景觀設計教學,靈活地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強化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設計者沒有創新,那么他的作品就沒有靈魂。創新來源于生活,并不是空泛的設想,是靠勤奮的發現及不斷努力,來源于實踐,通過實踐不斷總結失敗經驗總結和歸納出來的。教師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培養就需要注意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綜合考慮調整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改變長期以來“填鴨式”的授課模式,按照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路設計調整教學計劃。注重學生個性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每學期邀請知名學者、專家來校舉辦講座,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設計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收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語言文字表達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其次是深化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將企業教師引進學校進行授課,制定企業課程教學大綱,還將學校教師選派至企業進行掛職,雙方互辦講座。通過此種交流方式,提高雙方師資的教學水平。為后期培養學生的創新教育打下基礎。如將學生派送至企業直接進行項目實習方式,讓企業有機會更加直接了解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把企業課程嵌入日常課程教學之里,真題真做,從實踐中出真知,以這種方式可以全面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和企業項目課程化。
摘 要:在當今大數據時代下,按部就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行業發展。通過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競爭力,為企業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的景觀專業人才。
關鍵詞:綜合授課;創意能力;校企合作
一、景觀設計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概況
開設景觀設計專業的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在藝術類、農林類、建筑類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等四大主要類型高校。從開設該專業院校的類型即可看出,景觀設計專業具有藝、文、農、工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因此需注重學生跨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四大類型的院校在景觀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設置上均有著自身的特色。目前,藝術院校的景觀設計專業大多數是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上建立的,根據藝術院校學科背景特色,大多開設了以設計軟件為主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且主要集中在二年級進行教學。
二、改革的措施
1.將原來單獨分開授課的設計軟件課程改為系列設計軟件綜合授課課程
現有的針對景觀設計專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中, AutoCAD、SketchUP、3ds Max大多為分課程單獨設置。但實踐證明,以往花費大量時間完整講授某一軟件的授課方法并不可取,這不僅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量,還浪費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學習一些極少用甚至以后從來都不會用到的功能,而且有的功能命令會讓學生感到相當枯燥以及難理解。
通過系列軟件課程的整體教學,有利于學生從宏觀上了解景觀設計專業的過程,并能從微觀上熟練掌握各設計階段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能達到的設計成果,使學生能在以后的實際工程項目設計中做到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設計水平。
2.注重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進行創意能力的培養
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平臺,將為學生在平面構成、基礎造型、色彩搭配等能力的培養上提供更豐富、更快捷的創意方案。再結合三維制圖等軟件,逐步培養學生在景觀設計中的平面布局、硬景的空間造型及材質搭配、軟景的植物選型及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使得設計軟件不僅僅是純粹的設計工具,更是觸發無限創意思維的源泉,讓學生的創意更加完善、合理、快速地表達出來,實現人機合一的最佳工作狀態。
3.通過引入實際景觀工程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融入專業主干課程教學
在對系列設計軟件進行綜合授課的基礎上,尤其是在二、三年級的專業主干課程中,應通過引入社會的實際景觀項目,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融入專業主干課程教學。二、三年級的專業主干課程大致包括諸如城市景觀藝術設計、住宅區景觀設計、景觀設施設計等整體或專項的景觀空間課程,這有利于學生在之前對設計軟件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實際的設計實踐操作。通過實際的項目工程,讓學生深入項目基地考察,更直觀地理解如何將實際情況通過設計軟件轉換表達出來。這將極大地提高學生關于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學習興趣,并能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將虛擬空間與現實場地互動結合,通過這兩者之間信息的不斷反饋和整合,達到最優化的設計效果。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可以逐漸熟悉不同設計階段計算機輔助設計介入的深度,以及在實際的工程問題中如何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快速解決設計問題。
4.探索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保持與市場需求同步,關注業界新動態
針對設計市場的需求,與設計企業及社會發展進行互動,積極探索與設計企業進行校企聯合培養的思路。設計企業處于設計生產的第一線,為了提高設計的效率,隨時保持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最新動態的緊密聯系。建立校企聯合培養基地可讓學生深入基地進行更多的實踐訓練,更直接地與項目接觸,這樣能更快速直觀地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輔助學習效率。
此外,授課教師及相關人員需了解計算機輔助設計行業動態,及時更新。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高效率、最優化的設計軟件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最好的設計助手。
總之,通過這些改革措施,積極探索并促進計算機輔助設計在景觀設計專業的基礎應用中的課程改革研究,使學生在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及較好的藝術修養、較為扎實的手繪表達技能的前提下,同時具備較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操作能力,促使學生從前期方案的理念構思到項目的設計成果表達均有著較為系統和全面的認識,為將來從事設計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保障,充分發揮學生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的貢獻能力。
作者簡介:李春,1979年出生,男,就職學校: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學歷:碩士,研究方向:風景建筑。
摘 要: 景觀設計是環境設計專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程,但在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各類院校尚未取得統一的認識。本文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按照明確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選取典型工作任務、轉換學習領域、創設學習情境、建立評價體系的程序進行景觀設計課程的開發與教學實踐,取得一定成果。工作過程導向的景觀設計課程具有系統化的教學內容、突出實踐和開放持續的教學過程、啟發互動的教學方式,是提高環境設計專業教學質量和成效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 課程開發 環藝專業 景觀設計 工作導向
一、引言
景觀設計課程作為支撐環境設計專業的“雙翼”之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系統性、操作性,知識覆蓋面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對景觀設計課程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所占比重和具體教學內容尚未達成共識,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出現教學目標模糊、教學內容隨意等問題。德國不來梅大學的費利克斯?勞耐爾教授上世紀80年代首創了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體系,基于工作過程相關的知識構建,將一項工作的完整流程作為一個學習內容,使學習與專業實踐直接對接,學生學習過程更符合或接近企業的工作過程。本文借鑒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思路與方法,對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研究和實踐,為完善環境設計學科體系和教育方法提供了有益參考。
二、工作過程導向的景觀設計課程開發方案
1.明確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
通過到多家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走訪調查、對不同規模的景觀設計公司進行整體、全面的景觀設計職業分析,明確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
環境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以理論知識講解為基礎,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景觀的概念和涵義,以培養學生基本景觀設計能力為目標。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至少包括以下三種能力培養:設計思維能力、場地空間意識和設計表達能力,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2]。具體來說,就是在理解景觀概念與內涵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景觀設計的一般規律、方法和操作流程,能夠繪制設計方案圖紙,編寫設計方案文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中小尺度景觀項目的設計任務。
2.選取典型工作任務
典型工作任務指職業活動中具有代表性的職業行動,并能反映該職業本質特征的工作過程[1]。現代景觀設計涵蓋了從中小尺度的庭院、廣場、公園與休閑景觀設計到大尺度的旅游風景區規劃、生態恢復建設等海量內容。學生在景觀設計課程開始前通過一系列室內空間的學習和相應的設計實踐,已形成比較強烈的室內空間感和微觀細致的思維方式,并養成了利用透視圖直觀表達設計思想的習慣。在典型工作任務的選取上,應根據學生能力、課程性質、社會實際需求綜合考慮。選題首先要偏重于新穎、趣味性、可變性較高的設計任務,力圖培養學生對課題的研究興趣和創新精神,拓展思維,體會內涵;其次,盡量選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場景鍛煉學生對空間氛圍和尺度的把握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結合前述因素并確保在有限時間內接觸綜合性設計內容,最終確定居住小區的規劃與景觀設計為典型工作任務。
3.轉換學習領域
學習領域是在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形成的針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應依據完成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來確定[1]。景觀設計完整的工作過程包括接受任務、方案設計、擴充設計、施工圖設計與概預算等,按照工作過程整合、教學內容序化的方法,將景觀設計課程的學習領域設置為任務書解讀、設計準備、初步設計、深化設計、方案展示、總結評價等若干主題教學單元。
4.創設學習情境
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非常重視教學中對類似實際工作環境的模擬。根據工作分析和能力要求構建具體的教學情景和活動內容,使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起來學習,切實掌握工作過程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表1)。
表1 居住小區規劃與景觀設計的學習情境設計
5.建立評價體系
成績評定是教學實施的重要環節,在評價學生學習過程、成果的同時看成對課程教學的間接反饋。以往設計類課程大多是根據學生上交的設計作業進行考核,評分標準以設計的圖面效果為主導,具有較強的單一性和隨意性。景觀設計課程的評價體系對課程考核項目進行了細化,包括資料搜集情況或調研報告、設計理念、設計創意、設計說明、設計方案草稿、CAD設計圖表達、模型、效果圖表達、整體效果等多個內容,實現對過程和結果的兼顧。學生最終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設計作業成績按一定比例構成,其中平時成績占40%,設計作業成績占60%。這樣在最終成績判定中,不僅考慮學生的設計能力,還對學生其他一些方面的能力有所反映。
三、教學成果小結
1.系統化的教學內容
由于培養目標的差異,環境設計專業中的景觀設計課程應有別于景觀學科的專業課程。在讓學生了解景觀設計專業范疇及相關知識的前提下,環境設計專業中的景觀設計課程應以微觀意義上的、中小尺度的景觀設計內容為教學實踐對象,如庭院、廣場、街道、居住小區、城市公園等,以人的平視和步行為度量標準,以人的感官體驗特別是視覺感官體驗為主要依據進行設計,即“視覺景觀設計”[3]。通過強調設計中的創造性和作品的視覺沖擊力,既發揮了環境設計學生的優勢,又與社會對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在課程案例設計階段,將綜合性大課題分解成若干小課題,各小課題之間保持相互關聯,考慮系統性、層次性和階段性,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可以由淺入深、舉一反三。根據課程整體課時安排和內容結構,控制每一個任務的尺度和難度,將居住小區景觀設計分解為中心綠地(含集散廣場)、宅間綠地和步行商業街等三個階段性的設計任務。對每個任務安排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小專題,例如宅間綠地景觀設計的任務包括場地認知、空間結構與分析、景觀要素分析三個專題;集散廣場景觀設計任務包括基地環境認知、空間結構、場所精神和細部營造等四個小專題。雖然各個任務包含的小專題比較接近,但具體內容和深度是不一樣的。通過反復練習,有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景觀設計內容和程序,鍛煉構思方法和創造性思維習慣,提高設計實踐能力。
2.突出實踐、開放持續的教學過程
景觀設計課程的開發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開發過程中應始終注意保持“系統化、過程性、 開放式”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激活學生創新能力[4]。具體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嘗試:首先是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對設計過程的關注和引導,而淡化設計結果。如在學生針對居住區景觀設計不合理情況進行調查的過程中,鼓勵、啟發和引導學生采用現場勘測、調查問卷和類比研究等多種方式展開調查,培養學生調查和分析能力;其次是利用多媒體定期在課堂上匯報和展示階段性設計成果,師生共同針對設計課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匯報者針對教師和同學的疑問與點評及時做出解答和回應。通過設置“居住小區規劃和景觀設計”這樣一個較大的課題為課程考核作業,在講課之初就制訂好詳細的任務書和工作計劃,并明確各階段可供考察的設計成果要求,既對設計過程進行考察、展示和評價,又鍛煉學生對設計方案進行講解的能力。
3.啟發互動的教學方式
傳統“講、練、評結合”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般來說,在動手實踐之前先講解有關課題設計的知識和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課題設計的目的,更好地開展設計。但就藝術類學生而言,純理論學習既難以理解又不會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融合到設計案例中,通過案例講解和評析,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培養和提高學生形象思維大有裨益[3]。教師可以借助一系列設計分析圖和設計草圖,以及對設計過程的細致描述,引導學生從功能、結構和藝術形態等方面深入、理性地對經典案例進行分析,了解設計究竟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還有遺憾之處,如何理解、學師的設計思維和設計手法,培養學生研究設計意識。
討論式教學法在加強教學互動上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發揮。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組織、啟發、引導、串聯的作用。學生不再被動等待老師來改圖,而是主動講解自己的設計方案,其他同學提出問題或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容易發現學生在學習和認識中存在的問題,二來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鍛煉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適時換位,引導學生問教師答,督促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并通過多種討論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
此外,還可以廣泛采用現代技術手段,利用網絡系統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包括校園網、FTP站點等)建立網上教學平臺,將課件、圖片、視頻、評述等融為一體,并鏈接專業網站、論壇、設計大師的博客等,使課內教學向基于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的課外學習延伸,拓展教與學的時間和空間,強化教學互動,啟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摘要】文章分析了景觀設計課程的現狀,論述了項目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實施的必要性,結合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學科特點和市場行情,對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項目式教學的過程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項目式教學 景觀設計, 教學模式
*本文系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高職院校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景觀設計課程建設和教學方法研究”。(項目編號:HLZ041305)成果之一
項目教學法就是把具體的項目引入課堂,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整個項目的全過程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包括方案的信息踏勘,方案構想,方案繪制,現場施工以及后期成果檢驗和評價等的全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一般采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最后還包括分析總結。
《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是高職建筑設計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景觀方案設計的基本技能,具備從方案的初步設計到施工圖設計以及效果圖繪制,立體模型設計的全套核心技能。但是建筑設計專業的此課程除了具有這些基本技能之外還應熟練掌握景觀與建筑設計知識融合滲透對接的能力。所以把建筑設計技術的學生培養成為通識景觀和建筑設計的通才也是此門專業課的任務之一。
一.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國內的景觀設計課程常采用重理論輕實踐,大多以理論為主的模式。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出來工作后短時間很難融入到用人單位的崗位中去,與企業要求脫節的情況很嚴重。不能短時間內適應企業角色,實踐能力不強。這種情況下我們倡導在建筑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及其相關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
項目制教學模式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依托、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特點:1.縮短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時間。2.形式靈活,能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3.有利于檢驗學生課堂理論知識的漏洞,能做到查漏補缺。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4]。
二.項目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緊跟社會對學生的需求信息,加強實訓、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樹立創新觀念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既能從事真實的項目工作,比如親自接觸來自一些設計公司的方案項目,也能接受到來自企業的指導,有助于學生提早適應職業,大大提高了學生職業能。
(二)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擴大知識面提高師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師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師加入到具體的項目當中去,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指出,無形中也提高了教師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
三.項目式教學的實施步驟
(一).精心選擇合適的項目任務。
一般教師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知識模塊提出與之相關的幾個項目任務,經過與學生的研究討論,最終確定較合適的一個來實施。所選項目要盡量涵蓋多項知識點; 其次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項目的難易度 [5]。對于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來說可以選擇項目的內容既包含建筑設計又包含景觀設計的項目來讓大家實踐。這樣可以起到建筑和景觀知識的交融。例如:可以選擇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方案讓大家來實施。建筑和景觀相關的知識都得到了實踐。
(二).現場踏勘考察,制定項目計劃
在項目實訓的前期階段,教師應該多次引導學生到項目現場仔細踏勘了解設計場地概況,通過項目調研滿足學生對現場設計所需要的信息的要求。隨著設計階段不斷地反復都到現場觀摩,加深學生對場地設計的理解,以學生為主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工作步驟和流程,并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指導教師之間的溝通。
(三).組織項目實施,檢查考核評估
學生按照計劃任務和步驟開始動工,分工合作的過程終遇到問題及時和指導老師以及同學討論,以最佳的方案解決問題。此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適當的時候給與提示。
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以及成果,指導教師應注意檢查考核和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分的辦法,原則和形式,可以采用互評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采用接受公眾投票的形式評比,結果按一定比例進入總分。
(四).做好總結
項目實訓完成后要進行必要的總結,包括總結設計構思,設計步驟,設計方法等。選出完成該項目的最佳思考方法,步驟,以及學生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在總結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設計技巧,方法,使建筑和景觀知識達到良好的交融和互通,從而達到很好的實踐效果[5]。
四.結語
在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設計實訓項目,關注項目實訓教學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達到建筑設計知識和景觀設計知識的合理搭配。讓學生成為項目參與的主體。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的高水平設計人才。
摘 要:主要論述了高職在景觀設計實踐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改良措施,確定專業方向,重視專業實踐,從多個方面建立專業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景觀設計;教學;實踐
高職的景觀設計專業是一門現代的藝術專業,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生課程學習內容包括綠化的景觀植物學習,工程建造,規劃,計算機軟件學習,加強藝術修養、繪畫能力等各方面技巧性的鍛煉,本學科學習要求學生具有創新的意識,開拓的精神。由此可看出,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一、高職景觀設計實踐性教學現狀
現代的景觀設計專業是結合傳統景觀設計,并注入了新的學科理念,如建筑學、植物學及工程學等,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有著自己獨特教學特色的新層次學科。而任何的設計也還是要落實到生活,真正地將藝術融于生活。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及藝術性。而實踐教學一開始是西方倡導的教學模式,現在被廣泛地應用到各類學科中。理論聯系實踐,讓知識變得有用。景觀藝術設計是立足于現實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社會性及現實性的鍛煉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高職景觀設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分重視理論知識
在高職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的干擾嚴重,教師對理論教學比較重視而往往忽視了實踐教學,對知識的講授過于細致、全面,致使考試的壓力過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本無暇顧及其他。想要系統地掌握理論就得下功夫學習。而對于一些技巧性的問題,也只注重理論性的指導,可以說是紙上談兵,在一些實際的操作技能上,如,繪畫能力的提高、真實植物的辨別及計算機設計軟件的運用等,學生表現效果不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性思維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那么高職開授這門學科的學習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根本不能實現本來的培養目標。高職培養人才是高級技術型人才,比較注重的是它的實用跟應用價值,以后工作的重點就是將理論性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來,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為生產實踐服務。生產是第一現場,僅僅靠理論知識的傳授是不可能實現的。
2.缺少創新意識
所謂的高級技術人才要具備較高的創新意識,能夠在創新性上取勝。從學生的作業和平時的表現來看,大家習慣套用典型的設計或者用一成不變的想法來完成自己的設計作業,不肯多動腦,極度缺乏創新的主動性。在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下,每個人的思路都是差不多的,沒有任何創新的空間。
3.教學設施不完善
很多外界條件也阻礙了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隨著過去幾年園林景觀事業的熱門帶來了景觀設計專業的大熱,各個學校爭先恐后地增設這個專業,從教師的配備到教學設施來說,都不一定能滿足教學的要求,院方教育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致使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提高學生能力的實踐課程不能順利地進行,繪圖電腦設備短缺,植物園實習經費欠缺,這樣在落后的教學條件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專業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學習,也沒有鍛煉的機會。
三、高職景觀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優化策略
1.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可以有效地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印象,也能了解到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并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不懂的能主動地再回去查資料,更能有效地記憶理論知識。以此形成良好的習慣,用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地解決出現的問題,這樣可以使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起來,動手能力強在高職教育實踐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加強實踐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增設專業的競技項目,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設立獎勵制度,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創新意識
可以說景觀設計者沒有創新,那么他的作品就沒有靈魂。而創新并不是空泛的設想,也是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和歸納出來的。創新是靠勤奮的發現及不斷努力,不斷總結失敗經驗得來的。創新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創新意識可以說是一種態度,養成好的習慣之后就會用這種習慣來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是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是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本質區別。
3.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
(1)要有科學的教課結構,提前做好下學期的教學安排。主要是為了解用人單位對技術型人才提出的就業要求,對以前陳舊的計劃進行改善、更新,并有機會學習其他教學單位的教學方法,好的可以借鑒。(2)重視教學過程,廣泛聽取老師對教學的意見,適當地調節上課時間,科學合理安排課堂訓練,以便學生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與老師溝通。最后一點就是增加實踐的趣味性,學期學習快結束的時候能夠到相關行業中進行實際的鍛煉,或者讓除了老師以外的專業人士對學生的設計作品進行點評,到不同風格景觀中去感受學習,在觀賞與體驗中學習,增強自己的專業修為。
【內容摘要】針對目前課程教學現狀與不足,文章介紹了廣場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改革與實踐,即授課方式的多元化、作業形式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旨在采用“多元化”教學實踐的研究,尋求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方式。
【關鍵詞】廣場景觀設計 課程 多元化 實踐
環境設計專業廣場景觀設計課程是景觀設計類的初級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能夠掌握廣場景觀設計的基本知識,掌握城市廣場景觀的設計方法,理解廣場景觀在城市中的意義,了解廣場的設計風格、手法以及材料應用,掌握完整的設計圖紙表現方式,為學生在未來實踐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由于廣場景觀設計是在室內設計課程后開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室內空間感和思維方式,進入景觀設計課程后空間尺度擴大、形態改變,學生難以適應,容易造成空間感差、尺度掌握不準和思維被禁錮等不良影響。再加上課時短、內容廣泛、缺乏專業實踐,導致現階段授課的不足。由此,我們提出了廣場景觀設計課程的多元化教學實踐,從授課方式、作業形式和評價體系三方面對本課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學改革。
一、授課方式多元化
授課方式的多元化體現在理論講授、考察調研、實地測量、資料整合、分組設計、方案宣講6個部分。這是根據設計的流程進行的劃分,貫穿整個設計的始終,從多個角度闡釋設計的過程,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知空間與尺度,切實掌握設計內容。
(一)理論講授
在多元化實踐教學的理論講授過程中,教師主要以多媒體授課方式為主,比如電子課件,其包括了全部的理論知識內容,并且輔以大量能夠直觀地解釋說明理論知識點的實景照片、設計圖片、視頻、電子書等。這樣圖文并茂,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興趣地進行下一步學習。[1]在上課過程中要求學生記錄課堂筆記,查閱資料,一是能夠加深其對教學內容的充分理解,二是能夠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設計技巧。
(二)考察調研
選取周邊設計完整的廣場場地進行考察調研。事先將學生進行分組,2至4人為一組,選出一名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統領整個組員的工作,并進行分析匯總。出發前下達課題任務書,其中包括廣場的地理位置、面積尺度、地形地貌、歷史文化背景、風土人情、文脈傳承、周邊環境、自然氣候、場地設施、小品景觀、鋪裝材料使用、綠化植被配置、功能流線分析、行人采訪、整體優缺點等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分析,[2]以拍照和手繪草圖形式表現,并且完成3000字以上的調查報告。這樣以小組形式進行實地調研,不僅能夠使學生全面考察廣場的現場情況,而且能夠提高其文案策劃能力,鍛煉團結協作能力。
(三)實地測量
實踐設計項目選取真實的場地,學生按小組進行實地測量,記錄完整數據,再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調研數據及所收集的資料,提取出符合場地條件的設計理念,圍繞設計理念分解設計元素,一步步深入設計。注意將測量數據分類保存,進行整合,為完成整個設計做積累,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四)資料整合
收集經典廣場景觀設計圖片并進行分析,分類整合,選取相關設計理念的圖片分類,提取設計元素。在完成過程中掌握設計元素的提煉,學會設計形成過程,鍛煉學生的資料收集與整合能力,設計元素的提取與完善能力。
(五)分組設計
由每個設計小組完成一套設計圖紙表現,組內成員可根據本人擅長分工合作進行,如設計文案策劃、手繪草圖創意表現、設計場景效果圖制作、后期處理表現、版式設計與制作、設計方案宣講與答辯等。模仿實際運行項目制作流程,使學生熟悉實際項目操作過程,強化職業技能,鍛煉與人合作及協作能力。
(六)方案宣講
召開設計方案宣講及答辯會,邀請本專業其他教師參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宣講答辯,教師可根據展示內容進行提問,其他小組可以從別組匯報中博采眾家之長,完善自我,在交流中提高。宣講及答辯成績計入最終成績。這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臨場應變能力,樹立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
二、作業形式多元化
作業成果包括調研報告、設計文本和ppt匯報各一份。調研報告是通過調研實際情況,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表達,能夠鍛煉學生的資料組織分析能力。文本部分包括設計理念說明、草圖設計、總平面圖、功能分析圖、流線分析圖、景觀軸線圖、植物分析圖、景觀效果圖、豎向分析圖、材料使用說明等等,排版設計后進行打印。最終設計成果包括展板部分和圖冊部分。宣講部分以小組為單位,推選表達能力強的同學進行登臺講解,其他成員進行補充。通過設計成果的展示模擬實際項目,讓學生從中得到鍛煉。
這種形式多元的作業成果展示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有效地杜絕了抄襲行為。結課后舉辦學生優秀設計作品展覽,班級之間做成果交流,讓學生充滿成就感與榮譽感。
三、評價方式多元化
評價方式包括學習過程考核、實踐過程考核和綜合應用能力考核三方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表現,強化學習過程中的溝通,提高最終作品質量。
1.學習過程考核20%,由教師根據平時記錄給出,包括學生平時出勤表現,以及學習過程中與授課教師的溝通情況,學習狀態是否積極,這是學生學習的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的檢驗。
2.實踐過程考核30%,考核學生在實際調研參觀過程中是否積極,調研結果是否全面合理,調研報告、平時課堂筆記和隨堂作業的完成情況是否良好,這是平時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學生學習態度的考查。
3.綜合應用能力考核50%,由最終提交的設計成果評定給出,其中設計資料選擇的質與量、理念元素的提取新穎與切合程度、圖紙制作的精與劣、宣講匯報答辯的程度等都將作為考核的內容,綜合評定出總成績。
結語
廣場景觀設計課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投入并參與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個人潛能,克服了學生抄襲的壞習慣,避免了以一張卷紙定終身的片面性。授課方式的多元化、作業形式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順應了學院“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
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強、應用廣的專業,并且設計理念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很多高校都進行了景觀設計專業教學課程的改革,希望能提高教學的質量,適應時展的需要。該文章通過分析新時期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促進高校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一些措施。
隨著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的發展,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理念已經不符合時展的需要,因此出現了一些新的現代景觀設計理念。并且隨著近幾年各種景觀設計的興起,市場對景觀設計人才的需求逐漸加大,景觀設計專業成了熱門專業,高校為了適應時展的需求,開始對景觀教育專業教學進行改革,以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發展的專業性人才。
新事情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傳統教學模式針對性差,與現代景觀設計理念不符
景觀設計專業中最重要的課程就是景觀規劃設計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該課程的教學主要以類型化教學模式為主,即每學期安排3~4個不同功能不同類型的課題,讓學生一起討論研究,例如公園、廣場等,一般老師會按照課題設計規模的大小和難易程度進行設計,目的在于增加學生的實際經驗。但是這種類型的教學模式針對性不強,沒有體現出具體需要解決的課題,因此在課題的設置上比較零散,缺乏連貫性和針對性。學生在設計的時候沒有明確的目標,在設計中經常會不知所措,出現了很多模仿的現象。
2.起步晚,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我們國家的景觀設計專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在景觀專業的教學上沒有太多的經驗,而且很多高校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師大多數學的都是美術專業,有關園林規劃等專業的教師少之又少,即使高校想要引進一些專業性強的老師都無從下手,再加上現在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師數量與學生人數比例相差甚遠,因此加大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學校教學的專業性不強,學生基礎不扎實
我國很多高校的景觀設計專業都是在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環境設計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室內設計為主,所以就導致高校的景觀設計專業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另外,由于高校擴招的原因,很多美術功底不扎實學生也進入了景觀設計專業學習景觀設計,這些學生藝術表現力較差,例如在讓學生進行園林綠化設計的時候,這些基本功底較差的學生可能連設計的對象都搞不清楚。
新時期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析
1.創新教學方法
新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所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運用高新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景觀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圖片資料,單純的依靠課本中的幾張插圖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在網上下載一些圖片,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不僅節省了老師講課的時間,還能方便學生的學習與理解。另外對于一些三維的立體設計圖,多媒體一樣可以展現出來,還能給學生一種立體的空間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還能讓學生了解到一些國內外最先進的設計,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利用模塊課題討論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是以師生互動為基礎的,在選擇課題之前教師要提前為學生講解一些有關的理論知識,然后再選擇課題,課題選擇完成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去查閱相關的資料,然后有學生找出整個課題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有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問題的交流討論,完成景觀設計圖,最后再由教師對設計圖做出評價,指導學生改進設計中的錯誤。通過這種模塊課題討論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創新的意識。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因為我國景觀設計專業成立時間較短,教學經驗相對缺乏,很容易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因此高校應該加強景觀設計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在教師隊伍的專業應該相對均衡,不能只有美術專業的老師,還應該涉及到園林園藝、教育規劃、建筑施工等各個專業的老師,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對于景觀設計專業現有的教師,高校應該組織他們參加培訓,增強他們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開展一些專題講座或者是讓教師進入設計單位鍛煉,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抓住實踐教學的重點,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的內容
教學內容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發揮真很大的作用,教學內容合理得當有利于提高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因為課程改革的關系,景觀設計專業的教材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動,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對于新版教材中的一些相對落后的或者是理論性太強的知識可以簡單的講解,對舊版教材中有用的知識也可以放在教學內容當中,特別是一些景觀設計中出現的新工藝、新材料,這是教學的重點內容,總之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
結束語
總的來說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應該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并能夠根據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及時吸收和采納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成果,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這樣才能為社會培育出一批高精尖的專業人才。
[摘 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中景觀建設的要求也是在不斷的提高,社會上對于從事園林景觀建設人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一些學校設立了專門的園林景觀專業,但這些課程在開設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們應該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完善園林景觀設計,使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更加的美麗、健康。
[關鍵詞] 環境藝術;園林景觀設計;教學改革
經濟的不斷發展,使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上對園林景觀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擴大,同時,帶來了園林景觀設計的學科的蓬勃發展。現在,很多高校開設園林景觀設計的相關課程。園林景觀設計是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在自然景觀之中彰顯人文藝術的魅力。園林景觀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專業又是不相同的,它從環境藝術的角度包含了城市規劃設計、生態設計等等設計,它是對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擴展。隨著環境藝術景觀的不斷發展,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已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園林景觀設計課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們應該尋找到更加合適的教學課程安排。
一、園林景觀設計和教學課程的現狀
城市發展中,園林景觀設計成為城市環境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生物科技手段中的引種馴化、雜交栽培等技術的不斷進步,給園林景觀設計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藝術創作方面,創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文化底蘊的園林景觀設計理念。但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諸如: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景觀設計的地域性問題,使得不同的地域風格,擁有同樣的園林景觀設計,使園林景觀設計與當地的建設格格不入,降低園林景觀設計的美感度。
二、環境藝術專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眾多高校中都開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其中農林院校占有大多數,專業中主要偏重學生對植物的認知與栽培知識,建筑學院開設景觀設計的課程,藝術類的院校開設美學與藝術創造方向的學科,所以,從專業的綜合度來看,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還是比較齊全,但是,從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知識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出,每個學校設置的課程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專業設置的比較混亂。
1、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的設置混亂
藝術類環境藝術專業中園林景觀設計只開設有建筑景觀設計和園林設計兩門課程,這樣的話,學生對那些植物學、生態學里面的知識不了解,因為他們擁有的知識有限,讓學生在學習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產生很大的障礙,不能很好的開闊學生的智力。所以,在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的安排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的學生的長遠發展,增加園林設計的基礎課程,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園林景觀設計的要求。
2、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的師資建設不完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審美眼光越來越高,園林景觀設計的也是不斷的發展,這樣就需要老師的不斷學習,只有老師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頭腦,才會教授給學生有用的知識。
3、學生實踐缺乏、教學方法陳舊
在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課程中,學生的實踐時間很少,園林景觀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動手能力的課程,但是,我們的學生只是在教室里學習知識,很少出去觀察園林實景,很多學生對于一些植物的種類分不清楚。在園林景觀設計的課程中,教學方法上還是比較的傳統,仍然是以教師單個人作為教學的主導,老師向學生灌輸著理論知識,師生互動極少,這樣學生的理論與實踐很難結合在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就不會達到老師所期待的的教學質量。
三、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措施
1、健全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體系
針對我們課程設置的不足點,我們在開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的時候,增添相關的配套課程。例如:生態學的引入,將生態學的一些知識引用到園林景觀設計的課程之中,園林本身就是為城市的景觀服務,學生只有掌握了生態學的相關知識,才能根據符合環境的園林景觀。同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要多接觸西方的設計觀念,使中西方結合,設計出利于保護環境的園林景觀。
2、加強師資建設
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以及他們的實踐能力。學校應該鼓勵老師到外校進修,讓老師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鼓勵老師積極參加學術活動,了解最新領域的發展動態,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學校也是可以引進高學歷人才,包括一些外教,外教可以將他們國家的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的理念帶到我國,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中西結合,學習到更多知識,有利于他們在未來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產生新的想法。
3、豐富學生實踐
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本身就是從環境之中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的一門課程。學校在開設這門課程的時候,要更多的加入實踐的課程,讓學生不僅僅學習到理論知識,而是讓學生結合實際,更加的了解社會,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結束語:
目前的環境藝術專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的現狀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點,我們在設立課程的時候,通過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以及師資方面的教學改革,對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都會有一定的幫助,這樣有利于培養高技術、高能力的人才。
[摘要]文章闡述了藝術設計專業創業教育的意義,以及轉型期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創業現狀分析,如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對創業認識不夠,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觀因素不夠等。從創業教育目標、開展內容、開展思路、實施方法四方面分析了高職藝術設計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并指出了其特色之處,如從傳統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教學模式中突圍,探索以就業與創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等。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 景觀專業 創業教育
一、藝術設計專業創業教育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美國創業教育先驅Jeffery A.Timmons也把社會面臨著人類的創新和創業精神在全世界取得偉大勝利的一場深刻革命比作“一場無聲的革命”。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教育必須轉變觀念,積極適應就業形勢的變化和就業制度改革的深化,自覺改革課程體系,探索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創業教育新模式,推動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創業教育的科學發展,逐步實現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就業型教育向創業型教育的轉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教育也得到大步發展,但同時多元素的影響造成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較低,因此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高職院校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必須要調整辦學思路,全面開展創業教育,才能解決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所以,在高職院校中開展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創業教育,用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提高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就業質量,達到培養既有創新精神又有創業能力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人才的目標,對推動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教育深入發展,具有高瞻性的意義。
二、轉型期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創業現狀分析
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發展速度驚人,到目前為止在校學生達80萬人,導致每年有大量的畢業生需要就業,但是由于中國高校持續擴招、經濟體制的轉軌、產業結構的調整及社會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引發的高職藝術院校的就業壓力十分嚴峻,就業形勢很不樂觀。根據廣州媒體報道,近年來廣州美術學院高校就業率連續兩年排名倒數第三。而通過分析這兩年藝術類畢業生就業現狀發現,部分景觀設計類畢業生主動創業,讓自主創業成為解決就業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徑。據統計,美國20%~30%的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但是國內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業狀況仍處于整體比例較低、急需突破發展的階段。
1.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對創業認識不夠。Schumpeter認為,創業指對企業組織實行新組合、新產品、新服務、新原材料來源、新生產方法、新市場和新的組織形式的措施。而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畢業生通常的短暫性的接單、培訓、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創業。大學生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因為在解決自身就業的同時,又能幫助其他人就業。并且創業要基于創新的基礎上才能釋放出潛力。
2.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觀因素不夠。主要體現在:缺乏創業心理準備,對創業的艱難性和風險性認識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欠缺創業知識和創業能力,與創業相關的注冊、管理、營銷、融資等各方面知識不足;藝術類學生的性格比如與團隊協調合作能力,以及缺乏資金、缺乏市場經驗等因素也制約著創業的成功。
3.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工作沒有做到位。創業方面,政府的政策還不到位,沒有特別完善的政策系統做支撐,比如提供相應的資金或者免稅政策等措施;同時市場環境也不是很充分。而且高校的引導教育不足,創業教育的實施目前還停留在文件層面,很少有學校鼓勵且幫助畢業生進行創業。學校的創業也只是停留在口號方面。盡管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業已有一段時間,但發展速度之慢,對經濟的提高沒有什么作用。
三、開展高職藝術設計學生創業教育
在越來越多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面臨著就業壓力問題的時候,必須改變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傳統的就業理念,從加強創業教育開始,引導和扶持高職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行為。在教育中轉變就業與創業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實踐探索構建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提高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通過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通過培養就業能力提高就業質量。
1.創業教育目標。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以如何提高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就業質量與創業能力為目的,將當今社會需求和未來社會發展對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職業基本素養進行分析,對畢業生就業指導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構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教育體系,采取就業與創業相結合的方式,對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的自主創業進行引導和扶持。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式教學、教師工作室、學生工作坊等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最終達到既有創新精神又有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人才目標。
2.創業教育開展的內容。首先,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本質規律,發現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創業教育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專業的創業課程改革的實踐活動為線索,在分析、比較、總結國內外職業藝術景觀設計創業教育課程模式改革的經驗后,獲得具有中國特色、本土化的就業與創業教育教改成果。其次,在教學中重點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意志品質、進取心和求知欲、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團隊意識進行培養,建立具有促進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就業,以及提升創業能力的教育課程體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努力使學生具有適應不同工作環境與崗位要求的、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就業與創業能力。
3.創業教育開展的思路。開展創業教育的途徑有很多,如培養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加強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能;營建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真實職業的環境與平臺,掌握學生的職業能力;指導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創業的計劃與行為,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等。要不斷開拓與優化創業教育的開展思路,全方位地促進創業教育的開展,使學生具備多項創業素質,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
4.創業教育實施方法。在教學中開展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提升就業質量與創業能力教育的實踐模式。以全面提升學生就業質量與創業能力為導向,對專業教學環節進行整合創新。加強高職院校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建設策略的研究,包括校園精神、物質層面的職業素養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實踐教學、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職業素養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育人條件下高職院校藝術景觀設計類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建設的探討。如在教學中可開設系列類似創業心理學、企業管理、公司運作等方面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提升創業素質與能力的需要。以企業真實設計項目作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市場、企業、課堂”三位一體的教學場,“教師工作室、學生工作坊、實訓室”三位一體的教學鏈的有效途徑,培養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人才,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設計能力。同時在教學中利用課賽結合、以賽促教、課程對接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新水平。以全面提升就業質量與創業能力為導向,創新畢業設計教學模式。
四、特色與創新
1.從傳統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教學模式中突圍,探索以就業與創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變“傳統模擬設計課題”為“真實的企業設計項目”,提高學生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創新技能;變“傳統畢業設計實習”為“畢業設計頂崗實習”,提高高職景觀設計學生的職業技能;變“傳統學校教學場所”為“行業、企業、課堂”三位一體的教學場,引導學生進入未來的職業場;變“傳統教學環節”為“教師工作室、學生工作坊、實訓室”三位一體的教學鏈,通過教、學、做形成職業能力,以創業帶動就業。
2.校企雙師指導,以企業項目設計為載體的“項目參與式”創業教學方法的探索。目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幾乎都存在工作過程中技能不過關、不能適應工作環境的情況。為了畢業生能夠很快適應工作環境,具備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學校與企業應進行實際項目及工學結合市場化方式改革教學方法,學校教師與企業能工巧匠共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突出教學成果,提升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這樣,學生既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同時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在工作過程中一定可以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3.確立以就業與創業為導向和核心的設計師職業素能,提升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應以就業和創業為導向,以提高設計師職業素能為目標,將其內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藝術景觀設計類學生職業素能教育過程中,找到職業素能教育教學和社會相結合的切入點,為創業帶動就業的人才培養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范本。
4.形成一個全面強化提高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畢業設計,整合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加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將創業融入學生的畢業設計之中,實現兩者的結合,從而創新基于就業與創業導向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以期全面提高學生就業質量。
五、結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應成為高等教育主要關心的問題。”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適應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具有面向未來的創業能力。在社會轉型期,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應該把提高就業質量和促進創業教育當作重要的價值取向,在專業教育過程中將滲透、融合創業教育理念,幫助當代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培養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創業精神,提高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學生的就業能力,完善高職藝術景觀設計學生的知識結構,更進一步地深化創業教育內涵和加強培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摘 要:近年來,景觀藝術設計伴隨著中國城市景觀建設的快速推進,以及人們對城市景觀藝術形象期望值的不斷提高,短短幾年已發展成為一門十分重要的設計門類,但其學科發展與理論建構顯得相對滯后,正因為這一緣故,景觀藝術設計面臨著許多課題,從學科觀念、支撐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主體,都有待做深入細致的研究,畢竟它已經成為當今設定該專業方向高校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景觀設計專業;生態;實踐主體
景觀藝術設計是一個新的學科概念,是景觀、藝術、設計的復合詞,從學科分類及組合結構來看是景觀學科與藝術設計學科的交叉學科。景觀藝術設計是一個狹義的景觀定義,是微觀意義上的景觀設計,它有別于景觀規劃設計,也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環境藝術設計,具有獨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觀學是一門跨越了多個領域的復合系統學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環境、生態、地學、農學、生命、社會、藝術等多個學科領域,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學科和人文藝術學科基礎之上的環境應用學科,其核心任務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如果將景觀學這一復合系統加以歸納,那就是自然生態環境系統、城市建筑環境系統、人文社會環境系統所構成的并且跨越了三個環境系統的空間層次關系體。
景觀藝術設計是將城市、廣場、街道、園林、建筑、壁畫、廣告、公共設施等環境空間看成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有機綜合體,雖然它們有時是以幾組形式出現,有時是以相對單一的個體出現,然而解決上述問題卻要求兼顧到整體的環境,是在一個被“創造”出來的人造環境空間基礎上實現的二次創造,景觀藝術設計涉及到園林設計、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生態學、材料學、心理學、民俗學等學科,并將這些知識納入到景觀藝術生成的總體設計系統之中。
景觀藝術設計是在景觀學的引導下所構成的復合設計系統,由于景觀藝術設計的綜合性特點,因此常常表現出設計內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確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觀空間形態的視覺系統設計,融于區域景觀精神的形象系統設計,反映區域文化特征的風格樣式系統設計,以及關注人的行為、心理的人文關懷系統設計等等。各系統之間相互融合與交叉,共同構建起景觀藝術設計的復合設計系統。
廣義上講景觀藝術設計同樣屬于藝術設計學科的范疇。藝術設計是由多個與藝術有關的設計學科所組成的學科群,它涵蓋了當今所有與藝術有關的設計活動,其中包括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染織服裝設計等等。景觀藝術設計就藝術本體而言與其它藝術設計門類一樣,是按照藝術設計學科規律而運行的。但從某些方面講景觀藝術設計也可以稱為生態景觀的藝術設計。
把生態價值取向做為一種嶄新的藝術設計目標是景觀藝術發展到今天的必然趨勢,它不是單純的學術思潮的流變,而是源于人類對生存狀況的擔憂,是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的資源短缺,人口膨脹,環境污染等矛盾所激發的環境形態的演變結果。生態學及其相關學科在幫助景觀藝術設計學科拓寬研究范疇的同時,也使景觀藝術設計的內涵得到了擴展和豐富,在生態為先價值觀的指導下,人們開始重新確定健康的生存觀,逐漸認識到生命與美相互依存性,健康的生命是美的形式。良好的的生態環境是景觀藝術的必要支持系統。逐漸確立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完美統一為目標的生態景觀藝術之美,為景觀藝術設計帶來景觀視覺空間形式之外嶄新的美學標準。
宏觀層面上的景觀實踐是建立在經濟、旅游、生態等專業的基礎上,包括進行大規模的景觀生態保護、治理改造、景觀資源開發、旅游策劃規劃等。這類景觀實踐主要側重于景觀前期的策劃。核心是協調土地的利用與管理。是在大規模、大尺度上進行景觀體系的把握,具體項目有:區域控制性規劃、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等。策劃是這一層面的實踐主體。
微觀層面上的景觀實踐主要指規模尺度較小,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聯的景觀環境設計。包括城市地形、水體、植被、建筑、構筑物以及公眾藝術品等等。設計對象是城市開放空間,包括廣場、公園、商業街區、居住區環境、城市街頭綠地以及城市濱水地帶等,其目的在滿足景觀環境功能的基礎上,不斷改善提高景觀的藝術品質,已此豐富人的心理體驗和精神要求。設計是這一層面的實踐主體。
在景觀藝術設計專業方向的研究上是一個多層次相融的關系體,從宏觀到微觀不可能截然分開,尤其是中觀和微觀景觀有著交叉聯系,直接作用于景觀藝術空間內容的生成。之所以這樣劃分是為了便于理解和認識景觀空間不同層面的漸進關系,較清楚的說明景觀藝術設計的實踐主體范圍。
摘要:近來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對現有生活環境及景觀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思考。景觀設計也成為藝術設計專業里重要課題之一。深刻理解景觀與地質、人文、生態等諸多因素的關系,將更加有利于景觀設計專業的發展。綜上觀點本文詮釋景觀的概念、基礎內容及其相關專業的交叉關系。探討了景觀設計師的方向培養,教育與設計思維引入了基礎教學的研究中,并為景觀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景觀、景觀設計、景觀教育學、基礎教學
景觀設計是一個體系,景觀設計教育學是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景觀專業的起源和發展是基于現代化高度工業發展與城市人口不斷增長,世界正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發展不平衡性。即使城市不斷像攤大餅一樣不斷向農村和城鎮擴張,依然滿足不了交通、居住和工業的發展。而環境的破壞更為景觀設計專業的誕生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可持續、健康的發展,人類必須與他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諧相處,即使開發也要與大地景觀相融合、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人類社會的未來,由于人口迅猛增長和對自然資不斷增長的威脅。那就鑄要有一種與自然系統、演變進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協調的特殊的專業方向。我們現在已經在實際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 A.)。環境景觀設計專業
這個專業在18世紀以前,是從歐洲13世紀的造園術發展而來的。到了19世紀,這種新的專業(L.A)的名稱.是由美國Landscape Architects之父,F. L. Olmsted(奧爾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來的,專業的核心應是“城市環境的綠色生物系統工程”和“園林藝術”。
一.景觀基本的含義和相關概念
學科的含義:“這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并正不斷發展年輕學科。其涉及領域關系到土地利用、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農業地區的發展與變遷、大地生態、城鎮和大都會的景觀。”
景觀:景觀指生態、技術和文化進程在某一點上的反映,其內容包含以下含義:例如荒原是自然景觀,城郊是郊區景觀,內城是城市景觀。
景觀設計師:從事土地使用和室外設計的行業,項目類型和規模如下:全球景觀管理、場地設計、區域景觀規劃、開放規劃、生態規劃與設計、設計的社會和行為特性、景觀施工和設施運營。
景觀行業:在管理、規劃和設計自然和文化景觀時結合藝術學科的行業。
景觀設計:創造有回應式、有意義、可持續和可再生的景觀。
景觀生態:這門科學認為景觀學中最重要核心內容。各個要素相互交織形成了復雜的交互式整體,整體極其部分在功能和表現上有機結合,所有的部分和整體都在變化,實現動態平衡沒人只是其中一部分。概念綜述,探討以景觀設計師決策的視角以及對完美看待、管理和設計景觀構成影響的種種問題。景觀的含義介紹了多種認識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觀察和歸納出景觀的內涵。
二.景觀設計教育
當前一些人仍認為景觀設計學專業就是藝術設計,本文詮釋了其概念的不同,貫穿一個主題,即L.A.是一個交叉學科。任何廣義藝術學,甚至筑學是不能把L.A.包含在內的。建筑專業是用無生命的材料來進行設計的藝術和科學的綜合學科。景觀學專業是用有生命的植物群落、地質景觀原貌有關的材料進行設計的藝術和科學的綜合學科,顯然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正如一位城市園林規劃師,如果不掌握3 000種以上植物,是難以勝任主持總體規劃這項工作的。相當于一位景觀專業培訓出來的設計師,如果不懂空間管理,不能從規劃的角度、區域生態的出發點去思考解決問題,是不能勝任景觀規劃專業的。如果請一位沒有學過植物學的建筑師、規劃師或美術師來主持這項工作。那么,除了在平面上勾勒出鋪裝和綠化也別無工作可設計了。
景觀園林師主持、承擔總體性工作。這就為培養景觀設計專業性人才提供了依據。教育學的理論及繼續教育上的轉型,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未來的設計者,向著可持續和可再生方向發展。景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創造性的整體反映。 “受到真正的教育意味著悟性的深化,而不是信息的累加;意味著對人類極其問題理解清晰、透徹,并寄予同情。”――諾曼?文參特?皮爾
為深化悟性,并促進“對景觀設計專業的透徹、清晰的理解,高等教育必須教育學生,使其思維不局限與科學“范圍”,更要幫助他們打開視野,成為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將所學知識和相關其他信息串聯起來,系統分析。其他專業學生必須跨越本專業界限,超越狹隘和片段思維,系統、聯系、再生的眼光理解本專業。
三.景觀設計的前景
二戰以后,這景觀學科迅速發展,工作領域也越來越大,包括城鎮的規劃、擴建、改建,國家天然公園、森林、綠地、廣場和工業區等建設工作。德國,20世紀30年代,這次行業從事全國高速公路綠地系統的規劃。荷蘭還從事圍海造園林綠地的工作,現在還從事城市,建設工作。就現在景觀設計行業發展狀況來分析,美國依然是目前國際化景觀發展最發達的地區。中國、英國等其他國家也都有各自的偏重點。但景觀設計總體前景使我們經過嚴密思考又回到了科學體系闡釋的起點。社會需求是全球體系漸趨發展和人類需要的最終依賴的決定力量。設計生態性質號召景觀管理、規劃和設計行業緊密聯系設計的生態環境,再造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相應的景觀高科技的研究、引進,數字化景觀,人與自然的對話呼吁相關行業應用新興的設計方法、工具和技術的發展。
四.結論
當代的城市景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在人們的審美觀念泛化的情況下,現代景觀的核心是創新與求變,景觀教育產業也要符合辯證法的發展觀點的。這一學科是以“生物、生態學科”為主,并與其他非生物學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規劃)、哲學、歷史和文學藝術等學科相結合的綜合學科。它的基礎知識包括地質學、自然地理、氣象等自然科學,植物學、生態學等生物科學;園藝學、林學等科學;以及文學、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相綜合的系統工程學科。它包括從古典的小面積的庭園、花園、公園等地形地貌設計,道路一直到現代整個大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大地生態的保護、城鎮和大城市的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同時運用現代尖端科學技術,如航測遙感技術和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等內容。
景觀行業教育發展應盡可能地從其它學科的引入分析和研究中,特別是符合時展需要的藝術中汲取新的表達語言以充實自身,對自身的發展進行思考。巨匠的腳步使城市景觀向前發展,接著卻是長時間的倒退。(環境的嚴重破壞)作為新型行業的發展,以一種具有更符合時代的發展的一面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在現代工業建設、城市建設、能源工程、文通工程、礦山工程及軍事工程等都應滿足景觀固有的發展規律和依據。
摘 要:針對高職景觀設計專業綜合知識要求高、實踐型強等的教育特點,并且明確教育為了學生,教學改革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這一目標,我們積極引入和探索了“工作室制”項目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其實質就是在堅持走景觀設計專業的市場化道路的基礎上,以工作室為依托,以實際實踐為宗旨,以案例教學為方式,打造學生的創意創新能力,實際動手能力,以贏得在未來設計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關鍵詞:條件;過程;工作室
1 實施“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法應該具備的條件
“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法是以教師、學生共同組建工作室為依托,其中的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這里針對景觀設計專業教學的項目主要是指針對專業教學內容而設計的能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任務。因此,要實現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圍繞 “真實項目”的引入至關重要。引入項目時應努力做到:
1.1 堅持“校企結合”,努力實現校企“雙贏”
堅持校企聯合,以一種合作的方式將企業中的實際的項目引入課程,同時將行業、企業的技術骨干和專家納入教學隊伍中,實現深度的校企合作。對高職學院來說,引入行業、企業的專家和技術能手組建穩定的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不僅能有效地改善現有教師隊伍實踐技能不足的現狀,同時能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員工互派,相互促進。
1.2 以“適合課程、以人為本”為宗旨,進行項目遴選
在傳統認識中,“項目”是指有經濟關系的,我們在這里延伸為“真實”的項目,所謂的“真實”包括三個方面:即企業真正要做的項目、企業真正想做的項目和企業潛在的項目以及老師和學生真正開發的項目。
因此要把握住“項目”教學法的本質,應該以項目要適合課程教學為宗旨,以課程負責人和行業專家意見為指導,認真分析和評審項目的特點和性質,對擁有的項目資源進行遴選,組織“項目”與課程教學“融合”的可操作性評估。同時,仍然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合適項目的遴選:(1)該項目過程是否可以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是否能將教學內容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2)是否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符合學生目前的素質能力;(3)項目完成過程比教師講解實例要難些,項目應盡量結合其他學科,有一定的綜合性;(4)是否能彌補學生現有的技能和知識缺陷等。
1.3 以“項目”為主線,優化課程的組織與設計
針對被采用項目的內容和性質進行課程優化設計,組織與“項目”課程相適應的專業結構的教學團隊。組成教學小組,進行討論分析,制訂課程教學計劃,教學程序,評分標準。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注重學生思維方法的鍛煉以及學習、實踐能力的提高;每一個“項目”課程的實施,都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
2 “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
實踐中,我們以工作室為單位,引入企業資源,模擬真實項目工作環境,教師科學分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更新授課方法,優化課程的結構,嚴格按照院系質量管理體系把握課程內容設計,控制教學進程,分階段進行專業考核和能力測評,實施校企聯合考核和課程終端評估,確保教學質量。教學大致按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1)確定項目任務:由工作室教師一起根據具體的培養方向(掌握新知識、新技能還是培養其他能力或是復習以往知識)來遴選好具有主題內容的項目任務,以天為單位,進行詳細的課程組合設計;(2)制定工作計劃:由學生進行項目前期的資料搜集和分析,并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3)實施計劃: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中的分工及小組成員合作形式,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教師跟蹤控制,并適時穿插各單元課程內容教學;(4)分階段檢查和綜合匯報: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闡述和自我評估,再由教師進行檢查評分,并通過對比師生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5)總結或結果應用:項目工作結果應該進行總結或應用到企業、學校的生產教學實踐中。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2.1 項目實施過程要完整有序
學生在完成項目前,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引導主要包括對新知識的理論講解和對項目具體實施操作過程的解釋。
(1)新知識的講解要精煉。應該只包括對重點教學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最好通過簡單的例子用實際操作的方法進行,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2)教師要解釋清楚項目實施的步驟,及時給出相關資料。教師除了要告訴學生即將完成的項目是什么,還應該適當地提醒學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2 項目活動團體的確立要根據具體情況妥善安排
項目是由學生獨立完成分組完成,還是師生共同完成,要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來確立。筆者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得出:單純針對某一新知識的項目,以學生獨立完成較合適;而對于涉及知識面較廣、難度較大的項目,則要分組合作完成,以學生能力達不到項目要求的需要教師參與一起共同完成,因為學生們各有所長,能力有限,知識的互補性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更多的問題。
2.3 教師的指導要恰到好處
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指導的深度應有所不同。項目教學法的根本宗旨是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提高技能。
2.4 項目總結必不可少,并要把項目進行拓展和延伸
項目完成過程是學生自己探索鉆研的過程,項目完成后的總結也很重要。它包括思路總結和技巧總結。思路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明晰項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論上的不足。技巧總結中,主要針對設計技巧技能的經驗總結,每一種設計方法或技能,不管難易都應該展示給學生。
3 “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法實施的質量控制
這里,針對“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法的質量控制我們建議建立了院系、兩級質量管理機構,校企聯合制定質量標準,以教學要求+校企標準來提升質量,對教學質量進行“全天候”不定期的教學過程全監控,推動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同步漸進,專業發展與質量建設齊頭并進。
(1)課程設計審核:由教師遴選項目任務,進行集體備課,討論該項目與專業教學的結合點、切入點和可操作性,以天為單位進行詳細的課程組合設計,確定作業的階段目標、過程和質量要求;(2)制定階段性質量控制方法,分階段檢查聽課,述課,說課和階段性評課;(3)課程結束時有一個全面總結,成立由多名教師共同組成的評審小組,對教學效果進行終期評審,同時舉辦學生作業展覽。(4)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施動態的質量控制,由院系兩級質量監控部門不定期的組織聽課,參加述課和說課的活動,確保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完全的掌控。
實踐證明,以工作室為依托,模擬真實工作情境,以“整體項目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溝通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觀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面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時,不能遵循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還必須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根據實際情況去合理地組織教學,靈活地采用各種新的課堂組織管理方法,優化教學要素,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現代化科學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并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景觀設計專業便是一個典型例子。教學景觀設計專業是一個綜合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這也就決定了實踐教學模式在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網絡平臺為切入點,從景觀設計專業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針對實踐性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進一步探討了其在景觀設計專業的實際運用。
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對策
筆者立足于網絡發展,從我國高校中景觀設計專業中運用實踐教學模式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我國市場的時代需求,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分析,針對性提出了幾點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對策,主要體現如下。
第一,從我國現行市場的實際需求出發,就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實施科學、必要的技術調整,通過實際、研究性設計課題的適當增加,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將施工過程中的相關技術、所需材料以及工藝流程等滲透到設計實踐中,以充分體現景觀設計專業中教學內容的運用性及實用性。
第二,在景觀設計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靈活運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方法,以進一步優化設計課程,立足于我國城市建設的實際發展需要,通過設計工作室、教學基地等的設立,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運用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推動景觀設計專業中實踐教學的有序展開,促進實踐教學質量、效率的提高。
第三,根據高校科學研究中實踐建設要求,以拓展、延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為目的,通過實踐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促進設計專項研究室的建立,從而使理論知識充分融入到實踐運用中。相較于設計工作室的設立,設計研究室層次更高,其主要任務在于在教育教學、專業設計及科學研究這三者結合基礎上,所展開的綜合性研究。
第四,以實踐研究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為切入點,針對景觀設計專業,創建一套實用性、可行性的網絡化實踐教學體系。積極延伸教學模式,不管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場所,就教學場所而言,可以通過實踐場地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在大學期間,應對學生的考核方式、教學目標等進行明確規定,綜合性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實踐教學模式的運用
1.從課堂教學角度出發
針對景觀設計專業,課堂教學這種單一化、簡單化的授課模式較為傳統和保守,既會使學生產生無聊、沉悶等不良情緒,還不利于教學效果、質量的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調整教學方法十分有必要。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合理化、信息化教學方法及設計課題,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設計課程結束之后,通過實踐項目這一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及研究,這種訓練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化的純理論講授,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運用能力。通過實踐項目的研究過程,不但讓學生對項目的商業性價值及實際客戶需求進行了提前、充分地了解,還促使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形成了全面、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2.從實踐課程角度出發
一方面,創建設計工作室。在相應設備設施完善配置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實踐項目研究中,在完成從實地勘測、方案設計以及具體施工等一系列過程,促進學生創造能力、運用能力的有效提高。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增加學校的經濟收入,還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需求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開設實習課程。對于景觀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實習課程是一項較為關鍵、集中的實踐學習部分,主要由業務實踐及畢業實習等構成。其中業務實踐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它通過專業設計師的專門指導,針對學生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實習課程,基于實習課程,最后在針對性考核學生的實習成果及答辯,以充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及綜合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設計綜合知識,還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實際運用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迅速發展,其應用范圍也在逐漸擴大化,為了進一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高校景觀設計專業應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應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創造能力為目的,通過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在開設設計工作室及研究室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項目研究,從而提高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效果、質量以及學生的實際適應能力。基于網絡平臺下的景觀設計專業,在實施實踐性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雖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但是筆者相信,通過學校、老師及學生的共同努力,在不斷的研究、探索中,景觀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必會得到有效改進和完善。
【摘 要】環境設計專業與景觀設計專業在研究人類居住環境方面是兩個相鄰的學科,在實質內容上,環境設計與景觀設計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本文對環境設計專業與景觀設計專業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與探討,提出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思路,旨在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
【關鍵詞】環境設計;景觀設計;課程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專業設置都存在著重復、混亂的現象,2012年國家教育部對本科專業代碼進行了重新制定,改變了這一現象,使得教學資源更加集中、整合,促進了國內教育體系的合理化發展,也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的目標。在設計專業方面,環境設計與景觀設計在研究人類居住環境方面是兩個相鄰的學科,這兩個專業在工作對象上不僅存在著聯系與區別,還有非常深厚的學科歷史淵源。在近代教育中,學科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使得各學科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明確。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將此作為依據與基礎,對課程教學結構進行更深一步的細化,對同一專業不同方向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協調。
一、對課程教學機構進行細化
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園林景觀設計、建筑裝飾與裝潢、室內外裝飾設計、環藝小品(場景雕塑)等是環境設計專業的主要人才培養目標。有時,對土地上的構筑物與塑造構筑物之間的空間藝術設計進行安排也是景觀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在這方面的尺度范圍,可以是對小庭院進行設計,也可以是對某一區域進行規劃,但在建筑方面的自然環境或者設計宏觀方面的東西涉及到的還是比較少的。
根據相關的教育教學以及工作經驗,一個環境設計師不能只會設計建筑內外的裝飾,景觀設計師也不能只會設計外部空間,其工作范圍亟待擴大。因此,這就給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地面環境都可以是環境設計專業的服務對象,總體設計層面也都可以是景觀設計專業服務的對象,因此教育體系覆蓋的內容范圍就必須擴大,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外美術史、琉璃藝術、陶藝雕塑、攝影藝術等課程是藝術類專業的優勢,在學生捕捉藝術感上具有觸類旁通的作用。
二、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系列課程改革的思路
1.對人居環境進行設計
對人居環境進行設計要求學生要將整體的環境要素有意識地放在一起進行綜合考量,絕非對室外環境、建筑室內外裝飾進行簡單、孤立、單一的設計。與之相反的是,在設計建筑及其室內時,環藝專業的學生卻能很好的掌握。所以對教學進行改革的一大重要內容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居環境設計的思路。
2.注重中國園林文化歷史知識的教學
在實際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傳統的園林設計文化精髓融入到教學之中,在設計具有可以代表本土文化園林的時候,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對其進行創作訓練,從而對環境設計專業暴露出來的重視效果而忽視內涵的缺陷進行彌補。因此,在設計作品的過程中,將本土歷史文化融入到設計之中,并通過抽象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達到寫實與寫意并存的效果,可以與觀眾產生共鳴。
3.培養學生建筑空間的思維
在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可以把環境設計專業中的各種體現形式美的元素、裝飾藝術的方法與技巧、建筑空間的理解與設計以及動靜態五中感覺滲透到設計之中,使得包含景觀建筑在內的整個環境下的園林藝術效果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園林景觀課程的時候應該對環藝專業與建筑學專業中的室內設計教學思路進行借鑒,從而對學生的建筑空間思維能力進行強化,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也要更具有針對性,在學生的設計能力方面達到全面提升的目的。
4.對系統的課題進行設計
當前,許多教學計劃的課程設計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城市規劃原理與城市陸地系統規劃等課程教學時環藝專業所缺少的,使得在規劃規范與方法上學生沒有足夠的了解,對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以及專業水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特別是對課題進行設計的時候,有必要對環藝專業的學生增加這方面的知識點。
5.對系列課程進行整合與優化
環境設計專業與景觀設計專業有許多課程是重復的,因此對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系列課程進行改革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專業課程的重復。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可以對環境設計的專業課程進行考量,對表現出來的針對性不足的課程予以刪除。
三、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設計專業與景觀設計專業在研究人類居住環境方面是兩個相鄰的學科,這兩個專業在工作對象上不僅存在著聯系與區別,還有非常深厚的學科歷史淵源。因此對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系列課程進行改革的時候要認清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對課程進行細化、整合與優化等,意在讓學生在將來的就業市場中走得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