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5 06:07: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科技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外科技能訓練模式的轉變和微創外科手術的特點
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完全不同,以腹腔鏡手術為例:①器械以及切割、分離、結扎、止血等基本操作方面發生根本改變。穿刺套管在腹壁固定無法像傳統開放手術那樣操作自由,相當多的器械動作變為反方向操作等。②空間和感知的改變。術者視野從三維變為二維帶來深度認知變化,要求有良好的手眼協調能力和三維空間的感知能力;術中手眼分離,無法對操作組織和器官直接接觸,導致觸覺減低或消失(如機器人手術)。③學習曲線延長。大多數手術主要由術者獨立完成,助手的作用較開放手術有所下降,多從事相對簡單輔助操作,由此帶來訓練機會明顯減少、學習曲線延長。
④傳統手術中專家指導作用減弱。腹腔鏡手術中只有操作者自身才能感悟二維顯示器上的三維感知能力和手眼運動協調能力,傳統的“手把手”及時糾錯的教學方式在腹腔鏡手術中的作用減弱。⑤技能培訓的醫學模式發生改變。目前的醫學模式已從單一生物醫學模式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療觀念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化為以人為本,尊重病人、保護病人成為醫學實踐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在活體病人身體上練習操作的方式與新的理念產生了矛盾。因此,傳統的手術技能培訓對于微創外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手術室外的外科技能訓練越發得到重視。在微創外科技能訓練過程中,許多醫生希望通過在活體動物或尸體上進行手術技能訓練,雖然它們在組織質地、出血、解剖結構等方面與真實手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倫理、準入、來源、設備、麻醉、處理、經濟性和解剖區別等諸多方面存在問題,而且訓練的重復性有限,無法滿足規模化培訓的需要。因此,微創外科技能訓練亟待新的培訓模式。
2虛擬現實模擬技術在微創外科技能訓練中的作用和優勢
模擬技術最早應用于軍事領域,醫學模擬教育是指利用模擬技術創設出模擬病人或模擬臨床場景,代替真實病人進行臨床教學和實踐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模擬器材具有不同的作用與使用范圍,醫學模擬技術由低到高分為五種類型:基礎解剖模型、局部功能性訓練模型、計算機輔助模型、虛擬現實模擬系統、生理驅動型模擬系統或全方位模擬系統。目前虛擬現實模擬系統在微創外科技能訓練中得到廣泛應用,研究表明:經過虛擬現實模擬系統訓練的外科醫師手術時間減少29%,手術失誤率下降70%,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醫師通過訓練均能提高手術技能。虛擬現實模擬系統在微創外科技能訓練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空間技能培訓。通過模擬訓練,可以掌握在現實內鏡手術中所需的空間技能;②手眼協調能力。
該能力是從事微創外科醫師最為重要的手術技能;③解剖結構學習。模擬器能夠清楚顯示解剖結構細節,確認病理學改變;④并發癥處理。手術并發癥不是經常出現,在傳統技能訓練中無法復制手術中出現的各種并發癥及其帶來的壓力。復制手術并發癥及其所帶來的壓力只有通過模擬器實現,通過模擬場景對學習進程進行校正并完成學習曲線。⑤外科技能訓練課程評估和反饋。手術模擬培訓過程通常包括觀摩模擬任務,執行模擬任務,最后在監督下執行實際操作,整個過程依次反復進行并通過錄像對學員進行評估和反饋。這種通過模擬器學習臨床實際技能的過程對微創外科手術技能培訓很有幫助。虛擬現實模擬系統在微創外科技能訓練中可以根據教師和學員的時間進行安排,具有時間的方便性,避免了病人和學習者的危險,其技術優勢主要有:①客觀的訓練評估和反饋。模擬器能夠隨時對學員成績進行評估并進行定量考核,使技能訓練標準化,進一步可能成為技術準入制度的考核標準。②減少了干擾,增加了技能的保持性和準確性,訓練具有重復性。學員可以在模擬系統上進行反復的練習,直到掌握為止。③技能訓練具有可調節性。模擬系統可按要求創設任務或情景,可以為個體量身定做訓練項目,促進技能從課堂到真實情景的遷移。④有利于縮短手術技能掌握時間和降低培訓費用。
總之,微創外科不同于傳統手術,技能培訓模式隨之改變,在這個變革過程中模擬醫學技術可以解決微創外科醫學教育中的一些問題,提高臨床技能教學水平,但是模擬永遠不可能代替真正的臨床實踐,而且外科模擬系統的建設和維護成本較高,還不能完全模擬臨床中的所有情景以及人類器官所有解剖變異和生理變化,其作用受到學員本身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的限制,因此,模擬技術需要不斷完善。隨著模擬教育的發展和模擬技術的完善,模擬訓練系統在未來微創外科技能訓練中會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素質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進行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各種能力,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必要補充。課外科技活動以其較強的實踐性和極大的靈活性,對素質教育的貫徹和落實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開展科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科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中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選擇生物科技活動的課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力求做到課題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如白岸鄉的黃巢巖山海拔較高,山上生長著一種罕見植物“山蔓菁”,聽當地牧羊人說,它的肉質根可重達20kg,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為了弄清“山蔓菁”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白岸鄉中學生物教師帶領科技活動小組,跋山涉水,對“山蔓菁”進行了幾次考察,詳細記錄了它的生態環境及莖、葉、花的形態特點,并將其移栽到生物園地觀察實驗,同學們還撰寫了《高山探尋“山蔓菁”》的小論文,路志亮同學的小論文被《中學課程輔導》刊登。
針對當地鼠害比較嚴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如何滅鼠”的活動,同學們開動腦筋自制“鐵貓”捕鼠,有的同學用酒泡大米滅鼠,夜里進行連續觀察,隨后總結成了《酒泡大米滅鼠》的論文。這項活動對消滅當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羊范鎮中學結合初中動植物課的教學,開展課外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活動,同學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兩年來他們因陋就簡采集制作動植物標本150多件。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科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樂于探索自然界的無窮奧秘。
2.開展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
生物科技活動是需要動腦、動眼、動手的活動。通過科技活動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提高多種能力,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錘煉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邢臺西部山區的白云山山高林密,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漿水中學每年6月份都要組織學生到白云山采集植物標本。同學們興趣盎然,路邊、山腳的小草,山坡上的參天林木,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細心觀察各種植物的生長環境,認真研究植物各個器官的形態、結構,并與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對照,加深理解。將采集的標本經過整形、壓干、上臺紙等一系列過程,切實掌握了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技術,提高了動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組同學制作的標本,作為直觀教具在課堂上運用,也促進了課堂教學。
學校附近的前南峪村是我縣實施生態農業的典型,于是教師便組織學生到此參觀考察,了解荒山綠化治理帶來的變化,并撰寫考察報告。科技活動小組的學生還對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后認真整理材料,撰寫調查報告和科學小論文。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針對“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步驟多、難度大的特點,教師組織生物課外活動小組,對此實驗進行了改進,同學們自行設計,分成A、B組采用不同的實驗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制取濾液時用紗布代替脫脂棉,加快了過濾的速度,在層析時用刻上小口的透明膠片代替培養皿蓋,既可固定濾紙條,又便于觀察。由于個別學生對實驗的科學性不夠重視,粗心大意,導致實驗失敗,教師可借此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分析找出失敗的原因。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受到了科學方法的訓練,學會了觀察、對比、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獨立搞科學實驗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戰勝困難的科學精神。
3.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勞動技能
課外科技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野外實習和參加生產勞動,學習一些實用技術,使學生在實習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接受義務教育后的農村青少年,大多數將直接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因此,學校應重視對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培養,使他們畢業后能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我縣白岸鄉地處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屬于深山區,晝夜溫差大。該鄉出產的柿餅柿霜潔白,柿肉透紅爽口,但近幾年由于柿樹的老齡化和柿瘋病的肆虐,很多樹一個果也不掛。針對這一現狀,白岸鄉中學教師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小組的學生學習柿樹嫁接技術,他們選擇黑棗樹作為嫁接樹,教師向學生傳授嫁接苗的削法,怎樣在嫁接樹上切口,怎樣插嫁接苗,怎樣包裹等一系列的操作過程,然后學生在教師選擇好的黑棗樹上進行實際操作,以后每個星期都要去觀察,打掉黑棗樹的芽。經過 統計嫁接的成活率為81%。學生學到技術后,利用星期天幫助家長或鄉親們嫁接柿樹,3年來共嫁接成活1000多棵柿樹。這些柿樹抗病性強,長勢喜人,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項活動受到了鄉政府的表彰,在第四屆生物百項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活動獎、河北省二等獎。
路羅中學是一所農林技術學校,有農場、林場、食用菌廠。課余時間教師帶領科技興趣小組學生學習蘋果樹、板栗樹的修剪技術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技術等,有些學生還幫助家長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得了一定的勞動技能,有了一技之長,而且也使他們看到了生物科技在農業、林業生產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發了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同時,他們從自己的勞動成果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到勞動的光榮,受到了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教育;進而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情感,以及改變家鄉面貌的強烈責任感。
4.開展科技活動,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課外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教育的契機,教師若能及時點撥,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我縣西部地處太行山區,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很多學校抓住這一有利條件,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如路羅中學教師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小組,開展了對學校周圍植物資源的調查活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星期天、節假日走遍了學校附近的山山水水,觀察、記錄,采集標本,整理成了《我鄉經濟林木調查》《主要果樹種類及生長狀況》等調查報告,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參考。白岸鄉中學組織學生對當地的經濟樹種——漆樹進行了多次考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到割過漆的村民那兒了解漆樹及有關割漆的知識,由學生撰寫的小論文《怪漆樹》發表在一省級刊物上。他們還對當地的藥用植物進行了調查,教給學生如何從葉和根上辨認藥用植物,組織學生挖藥材勤工儉學,改善辦學條件。在這些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同學們看到了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的植物資源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從而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了解自然資源的同時,教師不失時機地滲透國情教育:我國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相對匱乏,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等,以喚起學生保護環境、控制人口的意識,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觀念,進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幾年來,我縣的生物科技活動蓬勃開展,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組織了生物知識競賽、標本制作競賽、環保知識競賽等。在去年舉行的第四屆生物百項活動評選中,我縣有3個項目榮獲省級獎勵,有2個生物科技活動小組受到市里表揚,還有幾位學生的小論文在雜志上發表。
實踐表明:開展生物科技活動對鞏固加深理解課堂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加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方面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的團結協作精神,鍛煉了學生勤奮刻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在科技活動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發展個性特長,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提要:在二十一世紀這個高科技激烈競爭的時代,一切競爭都可歸結為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關鍵是創造力的競爭。“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質,正確的思想方法、人生觀、價值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又是構成人才素質的核心因素,是學生能否成才的首要問題。創造教育是以創造性人格、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法三位一體的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教育。德育是國家教育方針明確規定的一種教育。兩者需要緊密的相連才能造就出新時代的人才。
關鍵詞:創新教育、德育、人才、育才
一、德育要把握時代的脈搏
二十一世紀是高科技激烈競爭的時代,是新技術革命高速發展的時代。現代社會已進入綜合創造的時代,“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知識經濟是在工業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類知識精華的經濟形態。它以不斷創新的知識為主要基礎,是一種知識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經濟形態。由此,國際教育界認為,二十一世紀將是“創造教育世紀”。主席多次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信息時代,一切競爭都可歸結為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關鍵是創造力的競爭。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一定要培養出能在現有知識基礎上進行開拓、發明和創新的人才。這是時代的呼喚,社會的需要,是歷史賦于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學校的重任。“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質,而正確的思想方法、人生觀、價值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又是構成人才素質的核心因素,是學生能否成才的首要問題。
因此,探索創造教育與德育的關系,是一個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很有意義的課題。創造教育是以創造性人格、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法三位一體的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教育。德育是國家教育方針明確規定的一種教育,在國家制定的《德育大綱》中對德育的目標、內容與實施途徑已做了規范的闡述。
二、探究創造教育與德育的內在聯系,強化創造教育的德育功能。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應該使道德的目的在教學的一切領域,無論什么課題,處于普遍和統治的地位”。我們以杜威的觀點總結學校的實踐,可以看到創造教育與德育之間有一條緊密聯系的紐帶。幾年的創造教育實踐,我們堅持溶德育于創造教育中,促進了創造教育的發展;同時,創造教育的開展又為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下文試圖從幾個方面側重闡述創造教育對德育的促進作用。
㈠、創造教育的實踐是形成正確“育才觀”的一種途徑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多規格的,未來的社會將是創造性人才大有可為的社會。而大腦生理學研究表明:從人腦的構造上看,創造思維能力的強弱與人的智力個體差異、性別、年齡并沒有直接關系。因此,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創造潛力可以開發。基于這個認識,我們對學生的生源情況作了全面客觀的分析: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校生源的文化課基礎差、學生的求知欲望不強。如果依照傳統教育的陳舊框框來辦教育,則勢必難以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升學率也難有大的提高。然而,我們的學生并不笨,他們的學習成績差,主要是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不良,求知欲望不強等因素造成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可通過教育改革來解決。創造教育的實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研究知識的良好思維品質,促進學業的上進。因此,我校把辦學思路定位為“人皆有才,皆可成才”。校長楊西方同志時常教導我們教職員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考慮到當時的一些實際困難(如師資問題、教研基礎問題等),我們就把創造教育的工作重點暫時放在課外科技活動上,初步構建了以科技活動為中心的創造教育體系,并把創造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與德育工作緊密地聯系起來。
由于德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特別是在后進生相對較多的情況下,怎樣去認識學生,如何正確對待學生,就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多年來,我校的德育工作逐漸形成了轉化后進生的優勢和傳統,其中創造教育活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德育大綱指出:“各種科技活動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徑”,讓有“毛病”的學生參加創造發明活動,就是創造條件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其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樹立起抬頭做人的自信心。在活動中不斷完善他們的品質,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逐步改正他們的缺點,使他們轉化為各方面都表現良好的學生。例如,有一位不愛學習卻愛惹事生非的初中學生,他喜歡科技活動,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迫切要求參加科技興趣小組。老師對他不是拒之門外,而是約法三章:⑴不打架;⑵認真聽課;⑶按時完成作業。他參加小組活動后,不但搞出了獲獎作品,而且逐步改掉了自己的毛病。創造教育的實踐證明,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沒有差生,只有差異。
隨著創造教育的深入開展,我們對傳統教育的弊端認識的更加清楚了。眾所周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讀中學時曾被校方開除出校,就因為他愛提問題,愛思考,老師不喜歡他,說他“生性怪癖”“不守紀律”“想入非非”等。無獨有偶,我校有一學生,因不守紀律,上課愛提問愛講話,平時有點想入非非,與同學關系也不是很好,初中曾被列入老師重點幫助對象。所幸的是,他并沒有愛因斯坦在中學時那樣的遭遇。老師發現了他不凡的創造潛力和善于動腦動手的特點,允許他參加了科技發明小組。結果,他不負師望,搞出的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評價,現在又有誰能說他不是一個人才呢?
由此可見,傳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創造力。可喜的是,我校的老師正逐步改變教育觀念,正確對待學生的個性特長,愛護并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力,形成了比較正確的現代的育才觀。近年我校要“為培養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學生在學校中必須受到“學會創造”的教育。
㈡、創造教育是實現德育目標的載體。
在創造教育主導層次中,培養學生創造性人格 的要求與《德育大綱》中規定的德育目標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我們將這兩部分進行比較如下:
“創造性人格”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創造力強的人在許多人格因素上具有一致性:如強烈的創造動機;獨立的個性特征,表現為懷疑精神、創新意識、不迷信權威等;具有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自強自立、永不竭的進取精神為特征的優良意志品格以及協作務實的品格等。在國家制定的《中學德育大綱》則規定了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如具有報效祖國的精神、具有國家觀念和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講科學、不迷信和具有科學的思想方法、有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的心理品質和道德評價能力。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在開展創造教育活動中,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與德育的某些目標是一致的。其中有兩點尤為突出,一是心理品質的培養,二是道德情操的熏陶。
1.通過創造教育的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開拓進取、勇攀高峰、戰勝困難、堅韌不拔的品質。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進取的社會,有競爭就會有失敗。“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往往成長在順境中,長期缺乏失敗與挫折的經歷,他們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因此,進行挫折教育、磨難教育,培養他們自立自強、堅毅勇敢的心理品質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由于創造教育本身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創造的成功通常孕育在多次的失敗中,因而,以創造教育為載體實現這一德育目標在理論上是科學的,在實踐上是有效的。所謂創造,即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創造活動是提供新穎的、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創造發明要求發明應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可見,創造發明的要求是很高的,是很不容易成功的。國際金獎獲得者,廈門第六中學的林華同學為了完善自己的發明,經歷了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再試驗,直至成功。為了使自己知識增容,他克服種種困難,自學物理、數學書,還翻閱了建筑力學等書刊。他不斷開拓自我,多次推翻自己的設想方案。最后要把設想變為作品,他幾乎用去了全部暑假時間,尋找材料、確定合理結構、突破復雜的工藝,終于使發明成為優秀的青少年發明作品之一。林華同學在艱辛的創造發明活動中,不僅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且培養了戰勝困難、勇攀高峰的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林華同學僅是千百個參與創造發明活動的學生的縮影。
2.通過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大力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品格。
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是學校創造教育最根本的任務。中學是打基礎的教育,盡管有些學生在校搞不出具體的發明,但只要他有強烈的創造欲望并經歷大量的創造實踐,走上社會后,就可能在特定條件下搞出發明;即使他們始終搞不出發明,他們也會以創造性的精神開展創造性的工作,對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關于創造動機的研究表明,動機的淺層表現為好奇心、人的自我表現欲望;其深層表現為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理想信念等,他們是更強烈持久的創造動機,激勵創造者百折不撓地實現目標。
在中學生中開展創造發明活動,必須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去解決學習、生活或勞動中的實際問題。我們向學生宣傳愛迪生的名言:“社會需要什么,我就發明什么。”社會有無止境的需要,人類就會有無止境的發明。因此發明活動本身是對社會做貢獻,服務社會獻愛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的動力來自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每一個參與創造活動過程的同學,不管其發明成功與否,得獎與否,他都能在活動中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都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一個嶄新階段。這是我們探索創造教育對德育作用的又一個切入點。
3.在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教育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學校倡導大德育的觀念,要求各學科在教學中根據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實行德育滲透。“創造思維”課作為一門必修課也在積極探索溶德育于創思課中的途徑。例如,在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時,常用多向思維方法,但對發散的思維還需收斂、優化,使之符合科學道德。因此,當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盡情發揮時,即使是異想天開,也要充分肯定。但有的想法卻折射出學生在思想上幼稚和道德觀念上的不足,老師應及時地把他們的思維引導到健康軌道上來。比如,在一次班會課上,師生共同討論“設想磚頭的各種用途”,絕大多數學生的想法都很好,卻有一位同學大聲喊到“可以用來打人”,老師就及時地以商討的口吻告訴大家:“我們是否換個角度思維,改成‘打擊壞人的武器’或‘正當防衛的武器’”,并借題發揮,宣傳見義勇為的道德觀和與壞人壞事作斗爭時的正當防衛原則。再如,有個別同學在回答金錢的用處時寫道“做了虧心事,買點貴重東西堵住知情人的嘴巴”,這時就要嚴肅地向同學指出行賄受賄是腐敗,也是違法的,盡管這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但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要堅決反對這種行為,因此這點決不能成為冰箱的一個功能。
班會課鼓勵學生進行發明創造,同時要教育學生,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侵犯了國家利益的所謂“發明創造”是不道德的,更是違法的,要堅決取諦。要教育學生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己的發明才會對社會做貢獻。
綜上所述,實踐證明創造教育是實現德育目標的重要載體,而道德教育又是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重要動力,德育與創造教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體。
三、未來展望
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工作要“三個面向”的指示以及國家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為我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把創造教育的改革推向深入。然而,客觀地說,學校對創造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是逐步深化的。
學校實施整體改革方案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將創造教育盡可能多地涵蓋德育。我們將重點架構創造德育模式,側重培養創造性人格;重新認識創造教育的德育功能;繼續探索實現創造教育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徑。相信假以時日,我校創造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論探討將更趨完善,實踐將更加深化,取得創造教育與德育雙豐收。
一、德育要把握時代的脈搏
二十一世紀是高科技激烈競爭的時代,是新技術革命高速發展的時代。現代社會已進入綜合創造的時代,“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知識經濟是在工業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類知識精華的經濟形態。它以不斷創新的知識為主要基礎,是一種知識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經濟形態。由此,國際教育界認為,二十一世紀將是“創造教育世紀”。主席多次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信息時代,一切競爭都可歸結為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關鍵是創造力的競爭。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一定要培養出能在現有知識基礎上進行開拓、發明和創新的人才。這是時代的呼喚,社會的需要,是歷史賦于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學校的重任。“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質,而正確的思想方法、人生觀、價值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又是構成人才素質的核心因素,是學生能否成才的首要問題。
因此,探索創造教育與德育的關系,是一個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很有意義的課題。創造教育是以創造性人格、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法三位一體的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教育。德育是國家教育方針明確規定的一種教育,在國家制定的《德育大綱》中對德育的目標、內容與實施途徑已做了規范的闡述。
二、探究創造教育與德育的內在聯系,強化創造教育的德育功能。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應該使道德的目的在教學的一切領域,無論什么課題,處于普遍和統治的地位”。我們以杜威的觀點總結學校的實踐,可以看到創造教育與德育之間有一條緊密聯系的紐帶。幾年的創造教育實踐,我們堅持溶德育于創造教育中,促進了創造教育的發展;同時,創造教育的開展又為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下文試圖從幾個方面側重闡述創造教育對德育的促進作用。
㈠、創造教育的實踐是形成正確“育才觀”的一種途徑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多規格的,未來的社會將是創造性人才大有可為的社會。而大腦生理學研究表明:從人腦的構造上看,創造思維能力的強弱與人的智力個體差異、性別、年齡并沒有直接關系。因此,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創造潛力可以開發。基于這個認識,我們對學生的生源情況作了全面客觀的分析: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校生源的文化課基礎差、學生的求知欲望不強。如果依照傳統教育的陳舊框框來辦教育,則勢必難以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升學率也難有大的提高。然而,我們的學生并不笨,他們的學習成績差,主要是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不良,求知欲望不強等因素造成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可通過教育改革來解決。創造教育的實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研究知識的良好思維品質,促進學業的上進。因此,我校把辦學思路定位為“人皆有才,皆可成才”。校長楊西方同志時常教導我們教職員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考慮到當時的一些實際困難(如師資問題、教研基礎問題等),我們就把創造教育的工作重點暫時放在課外科技活動上,初步構建了以科技活動為中心的創造教育體系,并把創造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與德育工作緊密地聯系起來。
由于德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特別是在后進生相對較多的情況下,怎樣去認識學生,如何正確對待學生,就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多年來,我校的德育工作逐漸形成了轉化后進生的優勢和傳統,其中創造教育活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德育大綱指出:“各種科技活動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徑”,讓有“毛病”的學生參加創造發明活動,就是創造條件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其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樹立起抬頭做人的自信心。在活動中不斷完善他們的品質,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逐步改正他們的缺點,使他們轉化為各方面都表現良好的學生。例如,有一位不愛學習卻愛惹事生非的初中學生,他喜歡科技活動,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迫切要求參加科技興趣小組。老師對他不是拒之門外,而是約法三章:⑴不打架;⑵認真聽課;⑶按時完成作業。他參加小組活動后,不但搞出了獲獎作品,而且逐步改掉了自己的毛病。創造教育的實踐證明,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沒有差生,只有差異。
隨著創造教育的深入開展,我們對傳統教育的弊端認識的更加清楚了。眾所周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讀中學時曾被校方開除出校,就因為他愛提問題,愛思考,老師不喜歡他,說他“生性怪癖”“不守紀律”“想入非非”等。無獨有偶,我校有一學生,因不守紀律,上課愛提問愛講話,平時有點想入非非,與同學關系也不是很好,初中曾被列入老師重點幫助對象。所幸的是,他并沒有愛因斯坦在中學時那樣的遭遇。老師發現了他不凡的創造潛力和善于動腦動手的特點,允許他參加了科技發明小組。結果,他不負師望,搞出的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評價,現在又有誰能說他不是一個人才呢?
由此可見,傳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創造力。可喜的是,我校的老師正逐步改變教育觀念,正確對待學生的個性特長,愛護并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力,形成了比較正確的現代的育才觀。近年我校要“為培養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學生在學校中必須受到“學會創造”的教育。
㈡、創造教育是實現德育目標的載體。
在創造教育主導層次中,培養學生創造性人格的要求與《德育大綱》中規定的德育目標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我們將這兩部分進行比較如下:
“創造性人格”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創造力強的人在許多人格因素上具有一致性:如強烈的創造動機;獨立的個性特征,表現為懷疑精神、創新意識、不迷信權威等;具有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自強自立、永不竭的進取精神為特征的優良意志品格以及協作務實的品格等。在國家制定的《中學德育 大綱》則規定了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如具有報效祖國的精神、具有國家觀念和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講科學、不迷信和具有科學的思想方法、有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的心理品質和道德評價能力。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在開展創造教育活動中,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與德育的某些目標是一致的。其中有兩點尤為突出,一是心理品質的培養,二是道德情操的熏陶。
1.通過創造教育的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開拓進取、勇攀高峰、戰勝困難、堅韌不拔的品質。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進取的社會,有競爭就會有失敗。“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往往成長在順境中,長期缺乏失敗與挫折的經歷,他們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因此,進行挫折教育、磨難教育,培養他們自立自強、堅毅勇敢的心理品質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由于創造教育本身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創造的成功通常孕育在多次的失敗中,因而,以創造教育為載體實現這一德育目標在理論上是科學的,在實踐上是有效的。所謂創造,即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創造活動是提供新穎的、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創造發明要求發明應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可見,創造發明的要求是很高的,是很不容易成功的。國際金獎獲得者,廈門第六中學的林華同學為了完善自己的發明,經歷了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再試驗,直至成功。為了使自己知識增容,他克服種種困難,自學物理、數學書,還翻閱了建筑力學等書刊。他不斷開拓自我,多次推翻自己的設想方案。最后要把設想變為作品,他幾乎用去了全部暑假時間,尋找材料、確定合理結構、突破復雜的工藝,終于使發明成為優秀的青少年發明作品之一。林華同學在艱辛的創造發明活動中,不僅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且培養了戰勝困難、勇攀高峰的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林華同學僅是千百個參與創造發明活動的學生的縮影。
2.通過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大力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品格。
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是學校創造教育最根本的任務。中學是打基礎的教育,盡管有些學生在校搞不出具體的發明,但只要他有強烈的創造欲望并經歷大量的創造實踐,走上社會后,就可能在特定條件下搞出發明;即使他們始終搞不出發明,他們也會以創造性的精神開展創造性的工作,對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關于創造動機的研究表明,動機的淺層表現為好奇心、人的自我表現欲望;其深層表現為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理想信念等,他們是更強烈持久的創造動機,激勵創造者百折不撓地實現目標。
在中學生中開展創造發明活動,必須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去解決學習、生活或勞動中的實際問題。我們向學生宣傳愛迪生的名言:“社會需要什么,我就發明什么。”社會有無止境的需要,人類就會有無止境的發明。因此發明活動本身是對社會做貢獻,服務社會獻愛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的動力來自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每一個參與創造活動過程的同學,不管其發明成功與否,得獎與否,他都能在活動中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都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一個嶄新階段。這是我們探索創造教育對德育作用的又一個切入點。
3.在開發學生創造力的教育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學校倡導大德育的觀念,要求各學科在教學中根據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實行德育滲透。“創造思維”課作為一門必修課也在積極探索溶德育于創思課中的途徑。例如,在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時,常用多向思維方法,但對發散的思維還需收斂、優化,使之符合科學道德。因此,當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盡情發揮時,即使是異想天開,也要充分肯定。但有的想法卻折射出學生在思想上幼稚和道德觀念上的不足,老師應及時地把他們的思維引導到健康軌道上來。比如,在一次班會課上,師生共同討論“設想磚頭的各種用途”,絕大多數學生的想法都很好,卻有一位同學大聲喊到“可以用來打人”,老師就及時地以商討的口吻告訴大家:“我們是否換個角度思維,改成‘打擊壞人的武器’或‘正當防衛的武器’”,并借題發揮,宣傳見義勇為的道德觀和與壞人壞事作斗爭時的正當防衛原則。再如,有個別同學在回答金錢的用處時寫道“做了虧心事,買點貴重東西堵住知情人的嘴巴”,這時就要嚴肅地向同學指出行賄受賄是腐敗,也是違法的,盡管這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但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要堅決反對這種行為,因此這點決不能成為冰箱的一個功能。
班會課鼓勵學生進行發明創造,同時要教育學生,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侵犯了國家利益的所謂“發明創造”是不道德的,更是違法的,要堅決取諦。要教育學生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己的發明才會對社會做貢獻。
綜上所述,實踐證明創造教育是實現德育目標的重要載體,而道德教育又是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重要動力,德育與創造教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體。
三、未來展望
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工作要“三個面向”的指示以及國家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為我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把創造教育的改革推向深入。然而,客觀地說,學校對創造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是逐步深化的。學校創造教育方興未艾,任重道遠,主要表現在前期的創造教育尚未形成全方位、系統化的整體改革,尚未形成一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骨干隊伍。因此,學校創造教育的整體改革勢在必行。
學校實施整體改革方案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將創造教育盡可能多地涵蓋德育。我們將重點架構創造德育模式,側重培養創造性人格;重新認識創造教育的德育功能;繼續探索實現創造教育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徑。相信假以時日,我校創造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論探討將更趨完善,實踐將更加深化,取得創造教育與德育雙豐收。
伴隨著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人類的思維方式、生活、娛樂和教育等也發生著深刻變革。醫學教育在醫學人才培養、社會醫療事業推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技術革命尤其是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對現代醫學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為適應這種變革,21世紀的醫學教育對現代醫學科技革命作出積極回應,開展一系列改革的培養更多適應現代醫學科技發展并具有科學思維的醫學人才。
1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革命特點
1.1 現代醫學科技的集成化
現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門類和亞類,不同的門類和亞類滲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學科。在醫學科技發展過程中,吸收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環境科學、信息學乃至人文科學新理念和新技術,極大地刺激了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如核磁共振技術的引入無論在臨床診斷還是在微觀藥物分子結構的研究中均發揮重要作用;藥劑學研究中引入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藥質體、分子生物學技術等促進藥物的研發和使用,融合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和理論。在原有醫學學科的基礎上,發展了分子藥理學、分子病理學等學科。因此,在醫學科技范圍內,單一的學科實際上已經集成了眾多的醫學技術,包括分子生物學、物理學、信息學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知識。現代物理學、信息網絡技術可進一步推進醫學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學科為中心的技術群、知識網。
1.2 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呈現快速化和全球化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呈現快速化發展的特點,包括新的醫學科學技術的建立、推廣和應用。隨醫學科技的發展,醫學知識出現爆炸式的增長,醫學論文、專利、專著、方法等飛速發展,醫學知識的更新周期大大縮短。隨現代網絡“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網絡的擴大和提速,醫學科技、醫學知識實現了實時傳播,全球共享醫學知識。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專業人士,均能及時獲得醫學知識的更新。
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無線網絡和3G手機的普及使醫學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從局域網到有線互聯網時代,再到無線網絡,現代信息技術正加速醫學科技和知識的普及。醫學知識不再專屬于專業人士,而成為被普通大眾接受的知識。
1.3 現代醫學科技的理論和技術密切聯系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賴于新技術和新理論,包括物理技術、生物技術的引入。而新技術的發現則依賴于全新理論的指導。在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現象,形成新的醫學知識,多學科之間的融合與交叉催生新的理論,又促進技術發明,形成良性循環。因此,現代醫學科技中理論和技術密不可分,實際上是以醫學科技為核心的技術群落支持下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明。
1.4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使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合作更加密切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新理論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任何人都不可能以個人的行為獨立完成技術和理論的創新。現代遠程醫療系統的研發使來自不同領域、區域和層次的醫學專家更加緊密地合作,為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由于醫學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醫學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現代科技革命對醫學教育的影響
2.1 現代科技革命對醫學人才思維模式培養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實踐及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發展中,沒有創造性思維很難產生創造性成果。現代科技革命尤其是醫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知識和新技術手段的涌現更加依賴于創新思維。創新思維關系到醫學科技發展的方向和速度,醫學生是未來醫學科學技術和理論應用與創新的主體,加強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將提升未來醫學的發展速度。因此在醫學教育中,尤其是現代醫學生的培養中,要培養更強的創新思維,建立以創新思維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在灌輸現有醫學知識的基礎上,強調其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如利用數學建模的方法預測疾病的研究,需要在醫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疾病和指標之間的數學模型,利用強大的計算機網絡和處理能力預測某一醫學現象的發展規律。要求研究者通過發散思維利用數學方法和計算機工具建立并處理某些命題。
2.2 現代科技革命要求培養醫學專業人才的團隊合作精神
首先,現代科技革命包括醫學科技革命使創新思維、創新成果評價的主體由科學家個體轉向科學家聯合體。醫學科技創新思維的提出往往來自團隊的智慧。醫學信息爆炸式增長的今天,如果沒有群體意識,或失去了社會聯系,任何一個醫學科學工作者將一事無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動科學家之間的緊密合作,包括區域間乃至國際合作,反過來,這種合作促進科技革命向前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現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聯系更加緊密。最后,由現代科技革命引發的知識大爆炸時代已經形成,未來成千上萬的專業論文、專利、評論產品的出現,知識和技術可能圍繞某一專題展開,尤其是在醫學研究方面的論著和專利發明,任何個體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較全面地掌握其發展動態和前沿。現代科技革命發展的主體,醫學科學家和其他科學工作者組成聯合體彼此緊密合作,解決科學問題。
2.3 現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醫學知識
在醫學教育基礎知識(成熟的理論體系)的傳授中,對新知識和理論體系的介紹較少。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帶來龐大醫學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術和理論觀點出現,這些知識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廣泛認同的醫學理論所替換或更新。在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求醫學教育加強新知識和新理論的傳授,為知識更新做好鋪墊。如近年來提出的網絡藥理學(諸如信號網絡藥理學等)、小分子RNA干擾技術理論的提出,使醫學工作者重新審視藥物作用及機理,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提出觀點并發展不同的技術。
2.4 現代科技革命對醫學教育方式和運作模式的影響
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快速升級換代,使復雜的醫學問題簡單化和實時化,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尤其明顯。遠程網絡控制技術、網絡會診、遠程課程等相關技術的發展在醫學教育、解決醫學難題和醫學繼續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現代醫學教育已經不再局限于單一 大學校園,而是向實現校際合作、教育資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發展。如遠程醫學教育在繼續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繼續學習不需要長途跋涉,而是就地學習、更新知識。
在現代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現代醫學教育產業的運作模式也悄然發生著改變。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校際合作愈加緊密,諸如醫學院校之間互派學生,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訪問學者等形式的合作。醫學教育資源的急速膨脹也為學生學習選擇范圍擴大、個性化、互動式的終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這些現象充分說明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背景下,尤其是醫學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使現代醫學教育具有開放性特點,這將沖擊乃至顛覆傳統教育模式。
3 對現代醫學科學教育發展的思考
3.1 轉變傳統教育觀念[2,4]
傳統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圍繞某一層次的知識展開教學活動,往往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現代科技和醫學教育技術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范圍、方法、時間等可選擇性增強。來自互聯網的醫學傳播平臺,如各級精品課程網站、搜索引擎、論壇、各種在線即時通訊平臺,尤其是專業的醫學網站,均可提供各種醫學知識。因此,在現代醫學教學中,應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擴大可選擇范圍,逐步將以教師為核心的教育觀念轉至以學生為中心。
面對現代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需要培養綜合素質高,社會工作適應性強的人才。根據社會需求設計培養目標,現代醫學教育主動適應社會,堅持“產學研”培養人才的模式,加強醫學基礎知識教育,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醫學教育方式和運作模式
現代醫學科技革命促進全球化發展,醫學高等教育要適應科技革命,就必須改革運作模式,按現代科技發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辦學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資等辦學方式,提倡開放式辦學。現代科技革命導致社團之間,大學與社會之間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園內象牙塔式的辦學理念。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教育服務,醫學教育也不例外,即醫學高等教育與社會資源盡可能實現共享。醫學高等教育所負的社會責任不單是培養人才,同時也要普及醫學知識。隨現代科技革命的推進,開放式的醫學教育應為醫學知識的普及承擔更大的責任。
3.3 強調創新思維的培養[3]
創新思維是現代科技革命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在現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創新思維作為智力的一部分,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少年智則國智”,國人的創新思維直接關系到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而創新思維的出現需要培養和熏陶。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培養創新思維顯得很重要,在醫學教育中同樣很重要。首先,創新思維的培養依靠一線教師的啟發。教師的創新思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可能,不妨邀請專職科研人員作學術報告或授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思維。其次,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開闊的視野。在醫學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主動獲取醫學知識并非難事,關鍵是發揮監督的作用。除常規知識傳授之外,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閱讀最新的醫學進展并書寫提交自己感興趣領域的閱讀筆記。此外,設立討論課,要求學生閱讀規定的文獻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創新思維要通過實踐的檢驗。可以在醫學教育中設立科研基金資助學生優秀的創新性想法。
3.4 強化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現代科技革命推進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合作、區域間合作乃至社團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1]。在臨床醫療行為和醫學科研中,合作尤其突出,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新技術、理論和方法,不可能單獨承擔醫療和科研項目。醫學教育在培養個性的同時,還應加強合作精神的培養。在現有的實踐性課程中加強團隊合作,通過分組和考核指標,對每一位參與團隊工作的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行評價。另外,參與教師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團隊合作,形成團隊意識。
3.5 更新教學內容和手段、拓展新視野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特點,要求醫學教育的內容更新,不能拘泥于以往基本知識的傳授,而要拓展其內容,主要在新思維、新概念、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和新設備的介紹上突出新。教學內容最好由傳授者自行擬定,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內容。
對教學手段應當不斷提高和改進。信息技術發展和軟件的發展,使教學手段發生巨變,大量應用多媒體技術,包括動畫、視頻、音頻和幻燈演示等。此外,隨著網絡的發展,遠程網絡課程成為醫學教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醫學繼續教育中,提高了傳授知識的容量和傳授效率。如在高年級醫學生的專業課教育中,可直接采用數據庫,檢索需要的文獻,針對醫學癥狀現場講解,這樣既豐富了講解內容,更新了知識,又拓展了思維。
強化實踐教學功能。實踐是獲得理論的途徑,同時也是檢驗理論的標準。在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實踐教學(實驗教學)顯得尤其重要。讓醫學生接觸較先進的設備,親自動手操作,掌握新技術,同時通過對新技術和理論的了解和應用,始終堅持產學研的道路,提倡醫學生參與學術團體的工作,接觸較前沿的理論和技術,拓展視野和提高實踐能力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教育部有關非學歷教育管理的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發揮學校在科研、教學方面的優勢,更好地規范我校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班的管理工作,使我校的非學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一條本辦法本著“推進啟動、周到服務、規范管理”的原則,注重社會需求,以集中宣傳,保證質量、統籌規范、調動積極性、增加辦學活力為目的,進一步整合全校各類短期培訓,規范我校各類非學歷教育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電子科技大學非學歷教育品牌。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校內各單位利用學校的軟、硬件資源獨立或與其他單位合作舉辦的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班。包括本專科生、研究生層次的非學歷教育,出國留學前的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非學歷成人教育,非學歷遠程教育及其他層次與類型的非學歷教育的各類短期研修班、各種考試輔導、進修班、證書班、補習班、崗位培訓、職業培訓班、技能培訓班等。
第三條學校對校內各單位開展的非學歷教育實行統一歸口管理。其中,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博士學位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的管理工作歸口研究生院;本科第二學位辦班的管理工作歸口教務處;其他各類非學歷教育辦班管理工作歸口繼續教育學院。
第四條校內各單位開展的非學歷教育,在每期開辦前,都須向歸口管理部門履行申辦手續,其中涉及國(境)外人員的培訓或需要與國(境)外機構合作辦班的須事先向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審核、備案,接受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指導管理。
第五條各單位在開班的前兩周,在歸口管理部門領取并填寫《電子科技大學非學歷教育培訓班申報表》(附件2),送歸口管理部門審批,合作辦學的須提交協議書原件。凡未履行申報手續的各類辦班,學校一概不予承認,并追究相關部門及負責人的責任。
第六條各辦班單位的各項收費須向學校收費管理小組申報,到校計劃財務處立項,按學校規定列支經費。與校外合作辦學的各類協議(合同)中的收入分配比例須依照學校相應文件,保證學校利益。辦班結束后,辦班單位填寫“電子科技大學收入分配結算表”,報送校計劃財務處按照相應 規定進行結算。
第七條各辦班單位開展招生宣傳,應遵守國家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并將宣傳材料報送歸口管理部門備案,歸口管理部門利用統一的宣傳平臺協助宣傳。
第八條各種非學歷教育以辦班單位自我管理為主,全面負責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需配有專人負責管理。辦學單位在開班前必須將教學計劃報歸口管理部門審核,教學計劃、培訓大綱嚴格執行,不得無故中途終止辦班。安排好任課教師,加強教學管理,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為保證培訓質量,歸口管理部門應對各辦班單位進行檢查監督,檢查內容包括教學管理、教學計劃實施、教學質量、考核情況、收費等方面。
第九條各類非學歷教育班的證書發放須嚴格執行國家和學校的相關規定,本校證書由歸口管理部門統一印制、統一編號、統一發放。辦班結束后,辦學單位將《電子科技大學非學歷教育培訓班學員信息登記表》(附件3)及有關材料送歸口管理部門審核備案,歸口管理部門根據培訓班種類頒發相應的證書。其中: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培訓證書由辦學單位負責辦理,歸口管理部門給予協助;碩士、博士學位證書和研修班證書由辦班單位申報,研究生院負責審核發放;第二學士學位證書由辦班單位申報,教務處負責審核發放;各種等級、認證證書由辦班單位負責申報,繼續教育學院統一辦理;非研修班的各類結業證,職業培訓或技能培訓證書由繼續教育學院審核,報主管校領導同意后,由學校統一發放;成績證明書由歸口管理部門審核發放。根據需要,辦班單位可在相應證書上附章。
一、信息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指導思想與意義
身處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即時化、資源共享化等演變過程中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由知識教育闊步邁向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即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創造性表現,而不僅僅培養對書本知識掌握的多少。科技創新教育是培養創造性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通過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除去學校的大力支持之外,要積極號召并聯系社會團體、優秀企業,良性結合廣泛的社會力量。
二、信息科技創新教育活動開展的支撐因素
分析信息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狀況,要進一步加強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力圖通過在校期間的培養夯實基礎,為其未來創新性積蓄能量。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構建創新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新教育環境
高校各部門要協調起來,優勢互補,最好是能夠成立信息科技創新工作小組,統一規劃和領導信息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指導信息科技創新教育的發展規劃、資金籌集、活動開展等。完善工作小組的組織協調,加強工作小組的成員構成。將科技創新提高到工作的中心位置,劃撥專項資金,不定期邀請科技創新學者、專家講學傳授經驗,指導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營造平等輕松的教學科研環境,倡導師生之間平等對話,鼓勵學科專業間交叉滲透,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組建高素質、富有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
指導信息科技創新教育活動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兩個問題,首先是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不具備精準判斷,不好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學生由于缺乏實際應用經驗,不太了解自己對某一具體問題或項目開發過程中所用到的技術。配備相關指導教師介紹信息類專業方向及前沿技術研究,對具體項目提出自己的建議,幫助學生找準研究方向,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加強科研基礎建設,改善學生科研條件,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
目前科研立項及經費設置中高校普遍存在重視教師科研而忽視學生科研的現象,很多高校甚至沒有任何學生科研支持及經費投入。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有序對學生開放學校各類實驗室及儀器設備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在學生科研立項及經費投入上適當傾斜,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科研活動。采用靈活的管理模式如學分制等,明確職責及任務,獎懲分明,激發師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三、構建信息科技創新教育的內容體系
(一)塑造校園文化,營造濃厚的信息科技創新氛圍
著力構建適合信息科技創新的校園學術氛圍,大力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其在豐富多元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完善自己,培養其勤于動腦勤于動手的意識,積極推動發展科技社團打造創新隊伍,發掘學生創造潛力,培養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在整體環境熏陶下,積極引導其發展個性,增長見識和才干,激發科研熱情,培養創新精神,形成濃郁的科技創新氛圍。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伴隨知識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科之間存在分化綜合,邊緣學科、橫向學科不斷涌現,求知需求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階段的學習了,不斷學習成為生存基本需求。要勇于打破學校階段性教育束縛,合理調整課程設置及專業結構,體現課程的創新性及多元性,強化學科間的聯系,加強基礎,優化結構,以提高素質為基本原則,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信息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不斷探索,社會不斷發展會賦予新內涵。高校應積極探索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素質要求和個人發展為根本,培養富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推進教育教學現代化。
(三)倡導學生參加科研,吸收大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完善科技創新機制
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關鍵步驟是結合教學和研究,讓學生能盡早接觸到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科學思維,鼓勵勇于實踐勇于創新的精神。大學生參與教師科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作為科研助手參與教師的研究項目,教師也可以劃分科研子課題交給學生,使學生有機會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研究問題。培養過程中要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提高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整體水平。
(四)有意識、有組織地推出高水平的課外科技活動
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創新意識淡薄、競爭意識不強的現象,課外科技活動基于問題進行探索和學習,模式多元標準多樣,能充分調動學習主動性,激發創造性思維。按照興趣愛好結合職業規劃自由選擇,具備進行創造的內在動力,借助多種途徑捕獲知識和信息,嘗試多種方案,合作者之間開展討論并互相啟發,學校保障政策制度,提供物質條件,在自由、寬容、開放的環境中培養信息創新能力。組建院校科技協會,鼓勵團隊協作精神,保證科技活動的連續性和作品質量,不斷提高科技活動水平,完善科技創新活動條例,拓寬渠道,積極尋求社會廣泛支持。
(五)舉辦知識講座和科技
征文活動
知識講座和科技征文系列活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便于廣大學生共同參與,積極開展專題講座,廣泛邀請相關領域內專業人士分析介紹學科當前的研究狀況和熱點問題,然后引領學生開展研究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后由專家學者進行面對面指導交流。講座的內容安排上不應過于注重效果及形式,重要的是營造和活躍創新氣氛,重點把握講座內容的新穎性與生動性。各院系配合相關職能部門舉辦征文比賽、科技制作活動等,該方式適合廣大學生參與,使他們在寬廣的想象空間自由思維,各院校之間可以展開合作、積極溝通,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六)建立大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基地
信息科技創新活動需要長期、連續開展,學校可以從現有實際考慮,借助自身科研實力,依托相關院系、部門及教研室等與社會團體及優秀企業聯合,建立大學生參與科研工作實現科技創新的基地,為師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搭建優良平臺,學生利用基地的設備工具和便利條件,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在指導下建立創業計劃、從事科研工作、開展生產實踐、激發科研興趣,提高科技創新實踐能力。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進步是決定性因素,教育則是基礎。因此,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尤其要特別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并根據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適應新形勢下對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客觀要求。努力為農業生產一線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為強化農業應用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為深化農村改革,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一、我省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形勢
農業科技教育培訓任重道遠。浙江是一個人多地少的省,全省4400萬人口中農業人口3500萬,占80,人均耕地僅0.55畝,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短期內人增地減的矛盾不可逆轉。農業要發展,只有從內涵上挖掘路子,把發展的軌道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我省農業系統現有農技干部28725人,其中在鄉鎮工作的農技干部20349人,占70.8。他們擔負著面向農村、面向農民,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的重任,是農技推廣的主力軍。但從現狀分析,他們的知識能力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據省農業廳統計,全省28725名農技干部中,本科3125人,占10.9;大專2594人,占9;中專9944人,占34.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025人,占45.3。縣級農技推廣人員6080人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下的占47.3,只具備初級技術職稱的占47.5,均將近一半。既使具備較高學歷和技術職稱的農技人員中,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由于缺乏培訓和知識更新,知識面狹窄、陳舊,對現代農業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知之甚少。這個問題在與廣大農民直接面對面的村一級更為嚴重,全省村級農技服務組織中,目前有專職農技人員16339人,兼職農技人員41620人,共計57959人,其中中專及中專以上的910人,占1.57;中專以下也就是未接受過正規專業教育的57049人,占98.4。除了知識能力不適應外,專業結構也很不合理,在縣一級農技推廣人員中,從事糧油、農經、畜牧、農機等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占91.8。與此同時,由于種種原因,我省農民這一特殊而龐大的群體人均文化程度和整體素質較低。面對新世紀、新階段、新形勢,提高廣大農技推廣人員和千千萬萬農民群眾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是我省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所肩負的一項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
農業科技教育培訓面臨嚴峻挑戰。從世界農業發展趨勢來看,由于科技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日趨明顯,科技創新速度日益加快,國與國之間以科技實力、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創新人才為基礎的競爭更加激烈。伴隨著世界性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蓬勃興起,生物技術、新形勢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對農業科技培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形式上由過去單一的初級農業科技培訓轉向為高中初級多層次的綜合性的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在實施主體上由過去農業部門主抓上升為政府統籌、農業部門牽頭、多部門參與的政府行為;在培訓對象上由過去單一面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發展為包括農民、農技人員、農村干部和未來農民;在培訓要求上由過去以實用為主提高到以實用和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并重的高標準要求。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省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據1999年統計,全省農業技術推廣系統當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7480期,共培訓258萬人次。我省1999年開始實施的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先后舉辦培訓班496期,累計培訓19086人。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無需諱言,根據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我省農業科技教育培訓還很不適應。第一,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地方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和經濟建設“兩張皮”的現象依然存在。沒有把這項工作真正作為轉變職能的重要內容去抓,把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當作軟任務,缺乏長遠的規劃和過硬的措施。第二,形成合力不夠。農業部門內部存在著各條線的培訓都有一點點,但各條線的培訓也只局限于各自專業的那么一點點的現象。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既消耗了有限的資源,又無法形成一項系統的工程。第三,硬件設施的建設不夠。現在這個問題在我省比較突出,全省各地雖然有一些農技和農機培訓學校,但真正有條件擔當起農業教育培訓任務的尚為數不多,教學設施和師資更顯缺乏。包括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目前尚沒有教學培訓基地和應有的設施、師資。第四、目前在農業教育培訓工作中政事不分,職能不清的問題還比較嚴重,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從事農業教育培訓事業的網絡體系。第五、培訓的內容、形式以及投入機制缺乏創新,還習慣于沿襲計劃經濟體制和傳統農業條件下形成的老套套、老辦法,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第六、農業科技教育培訓隊伍建設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目前這支隊伍包括管理人員和師資力量,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還比較薄弱。對于這些問題,要認真加以研究,通過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決。
二、充分認識加強我省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業發達,經濟繁榮,農民富裕,政治民主,社會文明,環境優美。”這是省委、省政府對我省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提出的總體要求。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因此,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已經成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中一項首當其沖、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在新形勢下,它的地位和作用將顯得越來越重要。
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的客觀需要。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 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農業科學技術的歷史性進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進入新的世紀,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實現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折,農民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同時也應看到,農業發展由過去受資源約束轉變為受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農業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農產品品質亟待提高;二是農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低迷;三是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低,農業綜合效益不高;四是農民增收緩慢;五是加入WTO后,對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六是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有待加強。面對這樣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從事農業工作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經營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并已為我們輕車熟路的一整套老觀念、老辦法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如果我們墨守成規,不去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信息、新的辦法,那么,就會被洶涌澎湃的市場經濟大潮所淹沒。我們不僅要懂生產,還要懂經營,不僅要懂技術,還要懂市場。不論是領導者、管理者,還是生產者、經營者,包括我們的專業技術人員都同樣面臨著這個嚴峻的問題。
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是大力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需要。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作出的科學論斷。歷史告訴我們,科學技術的每一次創新與變革都極大地推動生產力的革命性進展。在當代,科學技術更是直接影響著生產力的每一個要素。土地生產率的提高有賴于技術創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更有賴于新知識、新技術的采用。知識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形成,標志著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發達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大大高于其它生產要素的貢獻,達到70--80。事實上,21世紀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科技競爭與人才競爭。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和教育發展還不能完全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加入WTO以及推進農業科技革命的要求,農業科技、教育和農村經濟的結合還有待于加強,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對農業發展的決定性作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發揮。我們農業部門曾經在農技推廣工作中譜寫過輝煌的篇章,不論是高桿改矮桿、耕作制度的變革,還是雜交水稻等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都給農業生產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但是,在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新形勢下,需要我們通過教育培訓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地拓寬知識領域,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跟上時展的步伐。
加強農加業科技教育培訓,是實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我國農產品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折后,農業生產由受資源約束變為了受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出現了農產品賣難、價格持續走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現象。近兩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指出,按照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的需求,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是近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農民增收緩慢,不僅影響到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及農產品供求關系的持續平衡,還影響到農民對農產品、工業品的消費支出,影響到全社會的穩定,影響到我國經濟發展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充分依靠科學技術的應用。無論是品種結構還是品質結構,無論是產品的多樣性還是產品市場的開拓,都需要科學技術的應用。在戰略性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我們將面臨許多嶄新的課題,比如怎樣優化農業生產結構、農產品品質結構、農業產業結構,怎樣優化農村環境和生態結構,怎樣優化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和城鄉結構等等。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單憑我們過去的實踐和知識已經遠遠不夠了。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效益農業是一項全新的任務,必須適應效益農業發展的要求,破除小農經濟和計劃經濟觀念的種種束縛,實現觀念創新,不斷增加市場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質量意識、效益意識。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通過教育和培訓,用新的知識去武裝農業工作者和廣大農民的頭腦。把推進戰略性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作為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努力在發展效益農業、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增長才干。
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全面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的需要。副總理在實施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報告上批示:“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千千萬萬高素質的農業勞動者。從現在起,就應著手培養造就一大批覺悟高、懂科技、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使他們成為下世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中堅力量”。由于生產者是生產力中的決定因素,所以,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對先進農業技術及工具的采用,決定著對農產品市場信息的捕捉、分析與判斷。農民不僅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主體,更是農民增收的主體,只有培養出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才能使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進入新階段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加入WTO給中國農業帶來的挑戰,為我國農業教育培訓事業特別是農業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迫切需要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我國9億農村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文盲半文盲占23%,農民整體素質偏低;1億多鄉鎮企業職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還不到1%。農業勞動者的現狀決定了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必須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力度,大幅度提高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培養和造就一支用現代農業科技武裝起來的新型農業勞動者大軍。
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是農業部門轉變職能和加強自身建設的需要。強化為農服務是我們農業部門轉變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通過教育和培訓這一行之有效的形式,將政策指導、信息引導、技術輔導有機地融為一體,系統地傳送給廣大農民群眾,幫助他們解決在調整結構、發展效益農業中迫切需要解決而又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會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也一定會使我們的為農服務工作搞得更加有聲有色。與此同時,也將有力地促進我們農業部門廣大干部和科技人員不斷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探索領導農業工作和農技推廣工作的新辦法、新路子、新機制。使農業部門的自身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
總而言之,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是時代的要求,是創新的要求,是發展的要求。也是解放和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人既是發展的目的,又是發展的動力。人力資本投資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基礎,人是經濟發展的終極原因。經濟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要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把科技進步擺在農業和農村 經濟工作的優先地位,把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發展農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真正確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確立科技以人為本的觀念。要以戰略的眼光緊緊抓住人才培養這個“牛鼻子”,把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把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工作切實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三、抓住機遇,不斷創新,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路子。
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長期以來就是我們農業部門開展農技推廣的一種主要形式。特別是在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培訓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隨著我省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的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將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更為艱巨的任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對新知識、新技術和各類信息的需求,以及農業科技的飛速發展,在為實現農業技術跨越提供了大好機遇的同時,也為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展示了十分美好的前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我們廣大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握機遇,乘勢而上,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為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促進農業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要大力拓展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內容。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是我們農業部門的拿手好戲。當然,農業實用技術在今天仍然是我們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但顯而易見,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效益農業的新形勢下,僅僅重視產中的實用技術培訓已經是遠遠不夠了。還需要向產前的良種、良畜、良禽等新品種和新農機、新農資等技術和產后的貯藏、加工、流通等技術培訓擴展延伸。不僅需要對常規技術進行改良和推廣,還需要對高新技術進行普及和培訓;不僅需要對傳統種養殖技術的改造和培訓,還需要對新興種養殖技術的培訓和推廣;不僅需要對生產技術的培訓,還需要對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政策法規、外向型農業等多學科、多門類的新知識進行培訓。在培訓對象上也要單純從對農民的培訓向農村干部、農業部門領導、農業專業科技人員、農村加工、流通、生產經營等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的領導、技術人員和從業人員延伸。在這些方面,農廣校的教育培訓工作已經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并積累了很好的經驗,應該認真總結推廣。我們一定要樹立大農業、大農村、大科技、大市場的觀點,使農業教育培訓工作向更加寬廣的領域拓展,決不能讓小農經濟的枷鎖束縛住我們的手腳。
二要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形式。只有不斷尋求更新更好的形式,才能更好地為內容服務。我們要在發揚光大“田頭地腳、面對面、手把手”等有效的傳統培訓形式的同時,根據當前的新情況和農村工作的實際,不斷創新培訓的形式。要認真研究總結綠證培訓、青年農民跨世紀培訓工程、農業廣播電視教育等行之有效并廣為基層所歡迎的辦法和形式所積累的經驗,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和載體。衢州農業部門創造的農技110,實際上就是一種普及傳播農業科技知識的好形式,農民群眾“求醫問藥”,農技干部“解疑答難”。既架起了教與學的橋梁,又快捷方便,有很強的針對性。許多地方采取的培訓與考察相結合,培訓與成果洽談相結合,培訓與當地培育主導產業相結合,培訓與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的活動相結合,培訓與培養學科帶頭人和農村基層干部相結合等做法都是值得借鑒的。在終身教育已成必然趨勢的新世紀,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民對教育培訓的需求必然是多層次的。目前,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正在適應農民的廣泛需求而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要積極創造條件,拓展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的科技培訓和成人教育,實現各層次教育的連貫和溝通,創造終身學習的條件。同時還要積極跟蹤教育培訓技術的進步,大力發展衛星遠程教育,研究開發計算機網絡教學,增強辦學手段。如農廣校借助廣播、電視等現代媒體和網絡等高科技手段開展教育培訓就是借科技之力謀傳播科技之業的好形式。我們要充分挖掘潛力,開動腦筋,勇于創新,采用更多為廣大農民樂意接受,為廣大農村干部和科技人員所歡迎的形式和載體。使我們的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更加富有成效,更加生動活潑。
三要促使農業科技教育培訓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是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強大后勁和根本出路,也是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生命力所在。要注重與農業重大科研、開發、推廣項目相結合,把項目的資金、人才優勢用于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吸收高素質的農民參與技術的推廣與開發,逐步建立重大項目的人才培訓與使用制度。要鼓勵農村中的各類科技戶、示范戶和經營大戶通過培訓在學中干、在干中學。通過他們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將教育培訓實習和試驗示范推廣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地的龍頭帶動和科技示范窗口的作用,力爭做到“辦好一個基地,振興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大膽參與探索“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模式,逐步實現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格局。要切實做到重心下移,不拘形式,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積極參與實施農業品種、技術、知識更新工程、“綠色證書”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等項目,走農科教結合之路,向農民傳授農業產業化、市場營銷、農產品加工等新知識和農業實用新技術,開展應用型科研。
四要逐步完善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體系。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項浩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它需要有一個完善的組織體系來保證。要根據“分級負責、分層管理、分級培訓、明確責任、互相協作”的原則,建立起一個科學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相互協調、適應需求,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業科技培訓教育體系。要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培訓效益。充分發揮當地己有教育資源優勢,堅持統籌兼顧、資源共享、集中投入、緊密配合的原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服務。有條件的市、縣可以在現有農廣校中心校、縣分校的基礎上建立農業教育科技培訓中心,也可以與農技校、農技推廣中心結合起來,逐步完善體系建設。
五要研究制定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制度和規劃。推進農業科技教育培訓事業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作為保證,同時還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規劃。比如每年或近幾年完成多少培訓任務,確定哪些培訓內容,要求達到怎樣的目標,采取那些措施,提出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省、市、縣如何分層次培訓。包括農廣校要完成哪些對象的學歷教育,每年完成多少。這些都需要有一個系統的規劃作指導。再比如已取得各類各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每年要參加多少學時的知識更新培訓方可聘任;各級農業部門領導包括基層農技站長需要通過哪一級培訓方可上崗任職;要如何通過資格培訓才能從事植保、農藥、種子等特種行業的工作等等。這些都應該通過制度加以規定,從發展的趨勢看,也需要通過制度加以規范。在這個問題上,還要明確職能。各級農業行政 主管部門要負責制訂規劃和制度,協調整合教育資源,進行管理、指導、督導和評估。農業科技教育培訓中心除了積極參與規劃和制度的制訂外,主要負責規劃的實施和制度的執行,加強師資隊伍、教材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動運行機制和教學內容的創新,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確保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六要造就一支素養好、戰斗力強的從事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管理和教學的干部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開創出新的局面。所謂素養好、戰斗力強的干部隊伍,就是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正派的隊伍。政治過硬,要求我們的隊伍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要把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在整個工作的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要有高度的為黨、為國家、為人民負責的責任感。業務精通,要求我們的隊伍要不斷加強對當代經濟、科技、市場、法律以及管理科學、領導科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要努力提高政策水平,提高洞察與預測、組織與協調、語言與文字、邏輯與思維、決策與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達到高效、快速、準確地完成各項任務的目標。作風正派,要求我們的隊伍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要勤政廉政,要有理想、有追求、有進取心,從大局出發,團結一心,齊心協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
七要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領導。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是新形勢下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保障,是落實同志“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體現,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政府要把它作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一件大事來抓,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智力投資保障制度。農業行政部門要切實抓好農業教育培訓的規劃制定、制度制定、體系建設等工作。要重視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要重視加強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基地的建設,通過資產重組、劃撥等形式,并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加強管理,使農業科技教育培訓事業增加自我發展能力,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
摘 要 學科性公司制作為一種創新性組織制度,為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提供了良好的組織平臺。它的科學實施創建了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科技管理新模式、突出知識產出和人才培養功能的企業法人組織新模式以及自主發展的大學學科建設組織新模式。
關鍵詞 一體化 學科性公司 模式
隨著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越來越要求建立一種良好的組織平臺,以利于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科技企業的發展以及大學學科建設新模式的組建。學科性公司制旨在實現教育、科技、經濟三位一體,循環發展,是一種創新性組織制度。
1 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1.1 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將日趨成為社會經濟的中心
隨著知識經濟的崛起,知識成為經濟最基本的資源和最核心的要素。知識的中心化直接推動與之密切相關的教育參與社會經濟活動, 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出來,如果說知識、信息是新經濟時代的核心, 那么高等教育無疑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動力源,高等院校也因此被推向社會、經濟的中心。
1.2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是生產發展中的第一要素。與傳統經濟形態不同的是,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信息等無形資產為核心, 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托,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的經濟。事實也證明, 高新科技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據美國《商業周刊》調查, 知識行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增至33%,是房地產業的兩倍以上, 更把汽車業遠遠拋在后面。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也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2004年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分析》表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發達的上海、江蘇、福建等省市的增幅分別高達97.7%、70.7%、34.2%。
1.3 經濟需求直接推動科技創新
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賴于人類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需求, 但最基本的還是經濟需求。正是由于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迫切需要,才使科技從象牙塔走向經濟領域和生產過程之中。如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需求水平和力度更引導和推動科技與經濟的一體化,不斷實現著科技由潛在生產力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可以說, 經濟需求不僅制約著科技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而且引導著科技的應用方式和方向。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Ⅰ·馬奎斯教授對500 多項技術創新的抽樣調查分析,3/4的創新成果是市場需求拉動的結果。當然并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只有那些有市場需求、科技含量高的成果才會有巨大的市場競爭力。那些不顧經濟需求, 為技術而技術、為論文而論文的成果恐怕只能束之高閣直至被淘汰。
1.4 教育、科技和經濟三位一體,循環發展
教育、科技和經濟之間原本就有著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是在過去,由于知識、信息在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中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它們必須依賴資源、資本等起著輔助和補充的作用,因而三者內在的互動關系沒有達到一體化的理想高度,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信息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決定性因素,它們開始擺脫資本、資源的依賴地位,開始獨立發揮主導作用,這一點對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極為重要。
21 世紀,既是經濟的世紀,更是教育和科技的世紀,教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經濟的振興是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經濟,其中任何一個已不再是另外兩者的外生變量,而是互為內在動力。教育、科技、經濟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正日益呈現教育———科技———經濟發展一體化趨勢。進入以知識生產、流通和消費為特征的新的世紀,大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的一體化就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
2 學科性公司制是一種創新性組織制度
2.1 學科性公司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學科性公司的概念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科性公司是依托學校學科優勢,以科技成果為核心技術作價入股創建的科技型企業,學科性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須為學校在編人員或是學校擁有股份的公司;二是學科性公司必須依托學科,發揮學科優勢,將科技成果產品化,以開發和經營本學科相關技術產品為主要業務。
學科性公司制是基于高校的學科優勢,運用現代企業制度,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更有效地開展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并推動學校學科建設和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教育科技新體制。
學科性公司制所形成的科技型企業(即學科性公司)具有以下顯著特征:
(1)一方面,學科性公司依托學科而產生,與學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科的發展為學科性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前沿性科技成果和創新性人才;另一方面,學科性公司的發展又為學科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和適應市場需求的項目來源,加速創新性科技成果的產出,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2)產權明晰。學校行政管理與企業關系合理以股份制組建的學科性公司,要求其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全部屬性,必須產權明晰。股東是企業財產的最終所有者,享有股東的主權;董事會是企業的法人代表,擁有法人資產的所有權,行使法人財產權;企業經營者受董事會委托行使具體的經營權。這樣在股份制企業內部,股權、法人所有權與經營權明確清晰,它們既分離又統一,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這種制衡機制促使企業自我加壓、轉換機制,又能使政企分開,理順學校行政管理與企業的關系,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者與經營者。
(3)科技入股,保障科技人員和學校(學科)的權益。學科性公司一個重要的特征是科技成果作為無形資產作價入股,并作為產權要素參與分配,即:為學科性公司提供創新思想的科技人員和學校(學科)均在公司持有無形資產股份。學校持股所獲權益全部用于支持學科,形成學科性公司與學科的良性互動;科技人員在利益分配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2.2 學科性公司制的創新性組織制度
學科性公司制是立足于現代公司制基本理論,基于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戰略,對創新組織重構后的一種制度安排。學科性公司制創建了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科技管理新模式、突出知識產出和人才培養功能的企業法人組織新模式以及自主發展的大學學科建設組織新模式。
(1)科技管理新模式———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學科性公司制旨在實現教育、科技、經濟三位一體,循環發展,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高科技,實現科學研究的跨越式發展,實現產業化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客觀要求,高校科技體制和管理模式必須順應環境變化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學科性公司制就是當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推動學科發展的有效科技管理新模式。
由于缺乏資金、場所等中試條件, 學校有相當一部分研究成果難以繼續擴大研究規模而被迫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不少成果延誤了發展和轉化時間。“學科性公司制”通過社會資金的注入和學校與企業、社會合作方式與場所的拓展, 為學校研究成果的中試、擴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使學校的科技成果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成熟, 為學校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支撐。此外,“學科性公司制”按照企業化、市場化機制運作, 為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學科性公司科技開發的運作過程中,首先是因為有市場需求,才有面向這一需求的研究,因而研究成果一旦成熟,會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市場針對性而得到轉化和應用,科技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程度大大提高。
(2)企業法人組織新模式———突出知識產出和人才培養功能。學科性公司制突破以往單純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組織模式,突出了知識產出和學科建設的功能。前面說過,學科性公司依托學科建立,它的發展又為學科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和適應市場需求的項目來源,加速創新性科技成果的產出,在兩者良性循環發展過程中實現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學科性公司制提供了一種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向學生傳授一定的基本理論知識,但這不是它唯一的職能。高等學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使學生有效地駕馭并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科性公司恰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實踐和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的場所。一般而言公司會吸收學生,特別是研究生參與項目的開發和研究,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課堂里難以學到的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極大地培養人才對社會的適應性。
(3)大學學科建設組織新模式———突破以往單一由政府主導的或社會資助的大學(學科)發展模式。學科性公司必須依托學科,發揮學科優勢,將科技成果產品化,以開發和經營本學科相關技術產品為主要業務。反過來,學科性公司的發展又為學校(學科)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和適應市場需求的項目來源,使學科獲得自主發展的動力,突破以往單一由政府主導或由社會資助的大學(學科)發展模式。
隨著現代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高等學校也置身于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中,也有一個求生存求發展的問題。特別是辦現代大學耗資巨大,政府撥款已不能滿足學校的需求。這種嚴峻的形勢迫使學校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尋求支持。學科性公司制模式下,學校(學科)通過無形資產入股所獲權益全部用于支持學科發展,為學校(學科)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使其獲得自主發展的動力。因此可以說不斷面向市場,完善學科性公司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及其職能拓展的需要。
論文關鍵詞:青少年 科技教育 現狀 對策
論文摘 要: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足以體現國家對科技教育的重視,這對我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提出了巨大的考驗。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很多學校在這方面的認識還不足,本文將著重分析我國青少年教育在新形勢下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了相關對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推動力量。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科技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背景下能否承擔起21世紀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任,就要依賴于其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培養青少年科技意識和科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內涵
科技教育是科學技術教育的簡稱,即指增進人們的科學知識、提高人們的技術水平、培養人們應用科學技術能力的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核心是科技素質教育,在科學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對青少年科技意識和科學能力的培養,形式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的,包括大學理工科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中小學自然科學教育、職業培訓、技術補習教育、科技繼續教育及科普教育等。
2 我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現狀分析
“科教興國”戰略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足以體現我國政府對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視。可是如今青少年教育中并沒有對科技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人們認識上的不足導致目前科技教育的缺失,只注重學習成績,忽略科技思想教育為目前的主要狀況。
2.1 缺乏足夠的科技知識教育,青少年科技意識匱乏
青少年科技認識不足,主要原因是政府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師資力量缺失等問題。首先,表現在資金上,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并沒有設立專門的科技教育經費,導致科技教育經費來源少,學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科技教育的項目因為資金的匱乏而無法展開。其次,目前很多學校都沒有設立專門的科技教育培訓教師,一般都是由老師兼職擔任科技輔導員,因沒受過專門的訓練,兼職科技輔導員水平不足,自身缺乏創新意識,根本達不到應有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惡性循環。
2.2 過度重視應試教育、忽略科技教育
過度重視學習成績已經成為阻礙科技教育的重要因素,學生平時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在對書本知識的學習,另外學校的教育方法也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使得學生的個性難以充分發揮。學校雖然也一直在強調重視青少年科技素質,但卻沒有制定具體的目標,使得科技教育目標仍舊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中沒有進行相關的研究,缺乏詳細的方法,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科技時間活動未列入學校的常規教學計劃中。
2.3 社會教育在科技教育中作用沒有得以發揮
雖然科技素質的培養有賴于學校的重視和引導,但學校也需要一個理想的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單靠學校一己之力也達不到最終的目標。目前整體社會環境還顯得科技氛圍不足,現在孩子們獲取科技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新聞媒體,如電視、報刊等,而缺乏通俗易懂、可讀性強的科普讀物。現在許多城市都舉辦全國性的讀書展覽會,展出書目百萬種,但優秀科普讀物少,普遍存在價高、質差問題,這已被中央電視臺報道過;另外,個人購買書刊畢竟有限,而可供學生借閱的圖書館、閱覽室很少,許多文化館、少年宮的圖書閱覽室受經濟利益驅使已改換門庭,易作它用。
3 完善我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對策分析
面對大潮洶涌的知識經濟,我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只有正視所存在的問題,轉變觀念、改善方法,真正實施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才能實現全民科技素質的提高,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力支撐。
3.1 加大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視
(1)轉變觀念,加強教育,重視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政策引導。為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使青少年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必須幫助學生了解科技的意義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教育鼓勵學生學習科學,激發學習興趣。應該從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重視起科技教育,因為只依靠科技活動是達不到普及科技教育的效果的,應該從各學科教學、活動課程、課外科技活動、團隊活動等方面共同努力,將科技教育活動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2)加大資金投入。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在這方面的財政投入,將教育系統的科技教育經費與其他科技教育經費分開,單獨列項納入財政預算,以便于中小學的科技教育經費能及時下撥到學校。其次,鼓勵社會重視科技教育,提倡募捐資金,并聯合企業和其他組織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青少年科技教育。
3.2 拓寬教育途徑,開展豐富的科技教育活動
(1)擴大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師隊伍 強化青少年科技教育,首先要解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體制問題。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我省確實涌現出不少科技教育名師,因而創造出了許多驕人的業績。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承擔著培育科技后備人才的重大歷史使命,是國家科技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人員。目前,由于沒有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編制序列,現有科技輔導員基本上都屬兼職,他們大都是在職人員。為了鼓勵更多的優秀人員加入到科技輔導員行列,應該增設義務科技輔導員一職,鼓勵那些有識之士,特別是退休的科技人員、科技教師,成為學校或街道、社區的義務科技輔導員。
(2)開展豐富的科技教育活動。學校在學生的日常課程學習之余,應該改善以往科技教育形式化的狀況,加強對科技教育的重視,引領學生對科技教育產生足夠的認識和興趣,在科技活動中,應該始終把樹立和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意識作為對學生進行系統思維訓練的首要環節,經常組織學生參觀現代化的工廠、商店、科研機構、集貿市場、讓他們走向社會,進行考察研究,以開闊視野,親身感受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開放大潮的沖擊。并通過舉辦系列講座,命題征答、專題論辯、演講比賽、智力游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從新舊思維觀念的比較中除舊布新。
4 結語
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已經為科技教育培養了良好的氛圍,學校和社會各個方面應該更加積極努力培養青少年的科技意識,我們不僅要培養大批的科技精英,更重要的是培養絕大多數人的科學意識和科學思想,這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英國;科技教育;古典教育;歷史經驗
論文摘要:19世紀中后期英國社會興起的科技教育運動改變了英國教育的古典傳統,打破了古典教育的壟斷局面,奠定了現代科學在英國教育中的地位,促成了英國教育從社會邊緣向社會中心的轉移。l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科技教育運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得益于政府和社會各界將科技教育置于重要的戰略地位,政府采取了適當的干預策略,在運動開展過程中正確處理了科技教育與古典教育的關系,注重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的協調發展,特別是加強了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19世紀中后期英國科技教育運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19世紀中后期,在面臨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激烈競爭和嚴峻挑戰的背景下,英國社會掀起了一場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科技教育運動。這場涉及高等、中等和成人教育等領域的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英國教育的古典傳統,使科學技術正式步人了英國教育舞臺的中心,教育也由此實現了從社會邊緣向社會中心的轉移,進而成為英國工業經濟發展的“助推劑”。1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科技教育運動是如何興起并最終取得成功的?從歷史的角度對這一問題加以分析、總結,有助于拓展學界對19世紀中后期英國教育變革的認識,并對我國科技教育的發展有所借鑒。
一、科技教育被置于關乎國運興衰的戰略地位
1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科技教育運動是在世界經濟增長方式發生變化、國際間競爭日益加劇、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面臨挑戰的背景下興起的。17世紀至18世紀,作為第一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英國憑借政治體制的優勢,借助部分領先世界水平的發明創造,利用豐富的煤、鐵等自然資源,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迅速崛起,成為世界霸主。然而,正當英國人在大英帝國的美夢中沉醉之時,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而來,英國原有的優勢迅疾消失殆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漸處下風的形勢使英國人開始認識到自己在科技領域的不足。英國科技教育的倡導者普萊費爾指出:技術領域“是我們英國人的弱項。我們有充足的思想,我們有足夠的手工技能,但是我們缺乏將這兩者連接起來的橋梁”。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正是長期以來英國社會對科技教育的忽視,與法國、德國和美國等國相比,英國根本沒有建立起完備的科技教育體系。正如普萊費爾所說:“造成這種被動局面的一個普遍被認同的原因是法國、奧地利、比利時和瑞士都建立了相當不錯的工業教育體系,而英國則根本沒有那樣的教育體系。
19世紀中后期英國政府成立的多個委員會在調查報告中也表達了相同或相似的觀點,紛紛要求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盡快建立科技教育體系,以應對英國面臨的危機,延續大英帝國的輝煌。如1881年成立的塞繆爾森皇家技術教育委員會在對德、法等國的技術教育的現狀、技術教育對工業發展的貢獻等課題進行廣泛而深人調查的基礎上,發表了《英國和歐洲技術教育的概況》、《英、法、德、丹麥、荷蘭的農業教育》、《美國的技術教育》等報告。這些報告充分肯定了科技教育對工業發展發揮的巨大作用,強烈建議英國政府把科技教育擺在事關英國國運興衰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英國的科技教育事業。
在社會各界的強烈呼吁下,英國政府先后頒布了《牛津大學法案》、《劍橋大學法案》、《捐辦學校法》、《技術教育法》等法案,這些法案很好地體現了重視科技教育的立法宗旨,為科學技術全面進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導和財力支持。如在(技術教育法》的指導下,“到1898年,英格蘭所有郡和郡自治市都采納了征收‘一便士’稅的做法。在160個地方當局中,共征得39 000英鎊用于技術教育的稅款。1900年至1901年稅額增至106 209英鎊”。1890年頒布的《地方稅收法》(Local Taxation Act),明確了從關稅和貨物稅中提取一部分用于自主技術教育的原則。在該原則的指導下,到“1898年,在總金額為807 000英鎊的關稅和貨物稅中,至少有740 000英鎊用于技術教育”。科技教育戰略地位的確立,為19世紀中后期英國科技教育運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政府注重對科技教育干預的策略
19世紀中期以前,亞當·斯密首創的自由放任和最小國家原則一直是英國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從這一觀點出發,人們普遍反對政府對教育的干預。但在普法戰爭之后,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自由放任的原則在英國社會受到質疑,國家干預的思想逐漸得到認可。到19世紀70年代,人們普遍承認缺乏國家干預是英國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一樣,英國技術教育是自由市場和自愿主義的犧牲品。正是在對自由放任原則的反思和修正過程中,英國政府逐漸放棄了對教育不加干預的傳統,轉而通過多種形式涉足教育領域的事務,推動科學教育的發展。
然而,在干預科技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英國政府非常重視策略性。在干預的方式上,英國政府通過成立皇家委員會,對科學技術教育事務進行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創造適宜的輿論氛圍,進而頒布相關法律,以引導科學技術教育的發展方向,為達到一定標準的科學技術教育機構提供資助。從1844年5 月首次提出成立皇家委員會對牛津和劍橋大學進行調查,到1850年8月31日皇家委員會正式組建,期間經過了6年多的醞釀時間。委員會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調查報告。直至1856年,在調查報告的基礎上形成的牛津大學法案和劍橋大學法案才獲得通過。這兩個法案在引導這兩所傳統大學科學教育發展的方向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等教育領域,英國政府也采取了同樣的策略。1861年成立的克萊倫登委員會對公學的調查及相關的報告是1868年《公學法》的基礎,1864年湯頓學校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及相關報告成為1869年《捐辦學校法案》的依據,1881年塞繆爾森皇家技術教育委員會的調查及相關報告則是1889年《技術教育法》的主要支撐。在相關法律的指導下,政府堅持采取以資助和引導為主的間接方式,而不是直接設立相關教育主管機構直接進行干預。
此外,政府這種間接干預科技教育的范圍是有限的。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國家輔助的技術教育主要是部分時間制的,具有實踐導向的,在管理上處于主流教育部門的邊緣。也就是說,以科學與藝術署為核心的各級政府對科技教育的資助以部分時間制的科學學校、夜校為主要對象,而對于相對規范的學制系統內的教育機構的資助力度則相對薄弱。
總之,盡管在內外壓力下英國政府突破了自由放任的信條,采取了一定的干預科技教育發展的措施,然而,這種干預是非常注重策略性的,且這種干預多是宏觀的、間接的,主要是方向上的指導。英國政府這種適度干預的策略使科技教育運動既獲得了了政策上的足夠支持和方向上的明確指導,又能夠堅持靈活自主的發展模式,為其取得良好的效果鋪平了道路。
三、正確處理科技教育與古典教育的關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殊性及其濃重的紳士文化傳統,造就了“自由放任”的價值觀。“地主階級的文化、老式專業階級的文化和資產階級的文化一起同化的結果就是鄉村文化和保守主義占主要地位,對工商業持懷疑有時甚至是鄙視態度,對科學和技術以及一切帶有功利主義色彩的事務漠不關心。由于這一階級始終控制英國的體制,就形成了外行管理而非專家管理的政治領導風格,以及不利于現代化和經濟發展的政策。反工業文化的主流地位據說導致英國抵制盎格魯式的傳授科學和技術的大學和中學,政府也就沒能完成教育體制現代化的任務。這種傳統紳士文化在教育領域中的反映就是重品格輕智能、重古典輕科技。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經濟、科技發展的巨大壓力和來自歐美等國的激烈競爭面前,英國勇于革新,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建立了以培養科學技術人才為宗旨的教育機構,在課程設置上引進科學技術領域的內容,開展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科技技術教育的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英國以各級紳士為主要教育對象、以古典學科和數學為主要教學內容、以為教會和各級政府培養后備人才的古典教育傳統逐漸被突破,教育領域開始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
然而,在英國19世紀科技教育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教育的影響并沒有自動退縮。在教育理論界,紐曼的古典教育觀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主張通才教育培養紳士品格,反對進行專業性知識(Professional Knowledge)的教育。在與古典教育的論戰中,斯賓塞提出的科學是人類最有價值的知識的觀點雖然頗具新意,但顯然沒有說服全體英國民眾,更沒有使古典教育觀的擁護者們心悅誠服。
不過,隨著古典教育與科學教育論戰的深人,古典文科與科學知識兼容并包的觀點開始逐漸占據上風。1867年,穆勒曾評論說:“讓我就當前關于高等教育中這場大辯論說幾句話。教育界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分歧,古典語言、現代科學和文科之間的爭論,普通教育是否就是古典教育—讓我用一個更巧妙的詞—是學文科呢,還是學理科……我對這些問題能有一個回答:為什么不兩者都學呢?不兼有文學與科學的教育可以稱為好的教育嗎?科學教育教我們思考,文學教育教我們如何表達,難道我們不是兩者都要嗎?”
經過不斷的調試與磨合,古典教育與科學教育在自由教育的框架內實現了共同發展。劍橋大學在大力發展科學教育的同時,古典教育依舊保持著一定的生存空間。在劍橋大學的普通學位考試中,希臘語的《使徒行傳》、拉丁語或希臘語的古典著作、宗教改革的歷史均是必考科目。在自然科學榮譽學位考試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參考人數和通過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仍有很多學生參加并通過古典學科榮譽學位考試。1900年劍橋大學自然科學榮譽學位考試的通過人數為161人,自然科學因此成為通過人數最多的榮譽學位考試學科。與此同時,古典學科榮譽學科的通過人數為137人,是通過人數僅次于自然科學的第二大榮譽學位考試學科1895-1890年間,牛津大學古典學科榮譽考試的通過人數多達697人,遠遠超過自然學科榮譽學位考試的229人to。就是在新近成立的高等學校中,教學內容中也包含有一定比例的古典文科內容。倫敦大學設有東方語言、英國文學與寫作、法國語言文學、意大利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德國語言文學、羅馬法等文科內容。英王學院的高級部傳授宗教和道德規范、古典文學、邏輯學、普通歷史等學科領域。在中等教育領域,古典文科的影響更加穩固。
19世紀英國科技教育發展的歷史表明,任何一種教育傳統都有深刻的歷史淵源,科技教育的發展并沒有以丟棄古典文科教育的傳統為代價。在服務英國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發展的歷程中,科學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變革之后的古典教育依然保持其頑強的生命力。
四、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協調發展
科學與技術之間雖然在內涵、社會功能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但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關系。科學就是人們通過各種認識活動獲得的關于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技術則是應用這些知識體系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和手段。科學雖具有文化、教育、哲學等方面的價值,但并不具有明確的、直接的社會目的。技術則是滿足現實需要而進行的發明和創造,追求的經濟、軍事和社會領域的直接利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科學與科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轉化。一方面,科學是技術發展的理論基礎,任何技術上的發明和創新都是某種知識體系的具體應用。缺乏科學知識的依托,技術的發明創造將如同空中樓閣、無源之水。另一方面,技術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工具,指明發展的方向。人類歷史許多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曾在發明、運用新技術的過程中獲得啟迪和靈感,科學是技術不斷升華的產物。
19世紀中后期英國科技教育運動正是在人們對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逐步認清和掌握的基礎上展開的。早在19世紀50年代,霍布斯鮑姆等人就曾明確指出,科學已經成為19世紀后半期技術發展的知識基礎,在純科學與其應用之間聯系的欠缺是英國與法、德等國家相比存在的明顯劣勢。由于初、中等學校的課程為古典學科所壟斷,傳授的科學知識十分有限,學生畢業后缺乏學習技術知識的理論基礎。雖然經過學徒制的訓練,英國工人在多種生產工藝的實踐技能與常識方面并不遜色于外國同行,但“當在實際生活中兩個人都要走上更高級的崗位的時候,英國工程師開始感覺到初等訓練的需要十分迫切,與外國工程師相比,對在他的視野下出現的新問題的判斷方面,他處于劣勢”。正是在對科學與技術關系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湯頓委員會建議第二類中等學校設置以自然科學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為學生進人政府部門和工商業部門工作打下基礎。塞繆爾森皇家技術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更是直截了當地建議把與工業生產存在緊密聯系的基礎繪圖等課程列人小學課程,向學生講解直尺、圓規等繪圖工具的使用技能,為學生日后接受技術教育打下基礎。在這些皇家委員會報告和相關法律的指導下,各類初、中等學校課程體系中自然科學方面的內容顯著上升,技術教育的科學理論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正因如此,科學學校和夜校才堅持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并重,所設置的課程體系既包括數學、化學等科學理論方面的內容,也涵蓋繪圖、實用幾何學、鋼鐵制造、輪船運輸、制堿等方面的技術教育課程。也正是因為有了相對扎實的科學理論基礎,參加倫敦同業公會技術教育促進學院教學活動的人數、參加并通過考試的人數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至1900年,通過倫敦同業公會技術教育促進學院考試的學生人數上升到14105人,與1880年的515人相比增加了13 590人。
五、重視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
科學實驗既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的途徑,也是學習自然科學知識、驗證已知理論的手段,科學實驗具有研究和教育兩方面的功能。在19世紀中后期英國科技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實驗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在實驗教育方面,不論是高等學府,還是中等學校,不論是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學府,還是新近設立的教育機構,在發展科技教育的過程中都把實驗室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在實驗教學方面投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湯布里奇公學、達利奇公學、伊頓公學興建了進行實驗教學的專用教室,購置了蒸汽機等實驗器材。牛津大學設立了克拉萊登實驗室,劍橋大學建起了卡文迪什實驗室。為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卡文迪什實驗室專門為低年級的學生設立說明性實驗,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方法,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此外,劍橋大學還舉辦實驗物理學講座,設立協助教授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實驗演示員職位,編寫出版實驗指導教材。在接受完劍橋大學實驗教學的基礎上,戈登、舒斯特、弗萊明等理論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兼備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英國實驗物理教學與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倫敦大學及其他城市學院在進行實驗教育的過程中,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設立了實驗室,專門開設了實驗教學方面的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實驗意識、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實驗科學研究方面,英國大學順應科學發展的規律,學習德國大學的成功經驗,成就斐然。以劍橋大學為例,借助實驗科學的發展,劍橋大學在物理、生物化學、生理學等學科領域均涌現出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研究成果。約瑟夫·湯姆森在擔任卡文迪什實驗室主任期間,以陰極射線為主攻方向,開展氣體放電理論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對法國科學教育佩蘭的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重復驗證赫茲實驗,最后通過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測定陰極射線電荷與質量的比值,成功地發現了電子的存在。著名科學史專家丹皮爾在評價電子發現的重大意義時指出:“這個偉大的發現終于解決了一個古希臘留下的問題:即不同的物質是否有共同的基礎的問題。同時也闡明了‘帶電’的意義。電子的發現,標志著現代科學革命的興起,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生物化學領域,霍普金斯與科爾經過大量的合作實驗,成功離析出純色氨酸,證實了“輔助性食物因子”(即維生素)的存在。福斯特、蘭利等生理學家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闡明了神經系統的基本機制,為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功能理論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因為福斯特的重大影響,英國的生理學研究才能躋身于世界的顯赫地位。憑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等學科領域的卓越成就,劍橋大學不僅成為英國科學教育的中心,而且被譽為世界物理學的圣地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搖籃,在世界科學史上占據了重要一席。正如丹皮爾所說:“所謂各門科學之冠的數理物理學,再度在劍橋得到溫暖的孕育之所,其后,在麥克斯韋、雷利爵士與湯姆森、盧瑟福諸人的倡導下,又創立了馳名世界的卡文迪什實驗室的實驗學派。經福斯特、蘭利與貝特森諸人倡導又創立了生物學學科,這樣劍橋就成為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科學研究的重要中心。劍橋大學正是19世紀中后期英國科技教育運動借助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實現迅速騰飛的縮影。
1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科技教育運動是在英國面臨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諸多挑戰的背景下興起的,這場運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在高等、中等和成人教育領域都有所體現。這場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英國教育在西方各國中的落后局面,客觀上推動了英國教育的近代化歷程。同時,這場教育領域的變革也與19世紀中后期英國工業經濟以及國家實力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摘要]甲午戰敗之后,興起新的重農思潮。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各種基層力量通過興辦形式各異的基層農業學校、散發農書農報、舉辦農事演說等教育形式,將西方農業科技知識普及推廣到基層。
甲午戰敗之后,有識之士認識到農業是發展工商業的基礎,是國強民富的根本,于是興起了新的重農思潮。在這種思潮影響下,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不斷被翻譯、引進。而這些知識必須為廣大農民所掌握,才能最終取得效果。所以,基層政府、士紳、農會、農事試驗場等不但意識到了這一點,并為此付諸實際行動。他們通過興辦形式各異的基層農業學校、散發農書農報、舉辦農事演說等教育形式,將西方農業科技知識普及推廣到基層,使農民初步掌握了一些先進的農學知識,開啟了民智。研究基層農業教育與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推廣之間的關系是非常有價值的,對當今的“科技下鄉”具有借鑒作用,而學術界對此則鮮有關注,相關論文尚付闕如,故而本文試作初步探討。
一、興辦各類基層農業學校,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1905年,科舉制廢除之后,各級各類新式農業學校由此紛紛興辦開來。其中,有的學校明確其培養目標,即培育近代農業科技人才,通過他們將西方農業科技知識傳授于農民。如山西興辦農務學堂,“飭令保送之州縣,必其地有農利可興者,保送之學生,必其家有田產可耕者,庶學成回里,籍手試驗,不托空言”。學生“卒業后即可散歸本地,充小學堂教習”。如此,“則農林專門之學,數年間即傳播全晉”。常鎮道郭月樓觀察“擬在鎮設農務師范學堂一所,招生教授,以便畢業后分派各縣,充當教習”。鎮江士紳在圖山“兼設農務學堂,以廣傳習”。“寶山西南各鄉士紳,議就江灣鎮設立蠶業學校,聘吳君紹伯為校長,遵照奏定中等實業學堂辦法,議章興辦。”四川東鄉縣農務分會“借農務局作為學堂,招集農家子弟研究農業,分赴各鄉,或興水利,或講畜牧,或精樹藝”目。湖南巴陵縣梁仲鑠大令“擬先辦實業小學堂一所,專習蠶桑。嗣因經費難籌,乃就高等小學堂,附設實業小學一班”。后因學生增多,校舍不敷應用,“經邑尊會商勸學所及高等小學堂,各紳董擬就兩處各提款項若干,另行籌辦”。徽州“有茶商籌款組織茶務初等小學堂,并延聘教員,招考學生入堂研究,俾資造就以維茶業”。六安、霍山等州縣還設立了“茶務講習所”,“招生研究”。這些新式農業學校造就的人才,成為推廣近代農業科技知識的一支生力軍。
州縣一級的農業學校,在培養編制以內正式招收學生的同時,還無償地為當地農民提供咨詢,開闊其眼界,對近代農業科技知識在基層的推廣起了更直接的作用。如《秀水試辦蠶學分會章程》中明確規定:“本會養蠶制種各法,聽人前來觀看,共見共聞,以開風氣。”“有欲查養法者,盡可親至蠶房觀看,并無需禁忌。”“鄰近各地,欲請教習察看其家養蠶者,可來館報知,教習即行往看,有不合法處,自當一一指示,不取分文。除請者太多,及本館事忙,不能分身,此外均可前往。”“遠地欲考求諸法,可寫信與本會,即當復信。鄉間不便寫信者,托親友來館代達亦可。”“本縣深知百姓艱苦,特設此會,以為補救,面諭莊書地保,每莊中擇養蠶能識字者一二人,來看養法,一切不用花費。”上述蠶學館一切為基層蠶戶著想,傳播先進的養蠶技術知識,急農民之所急,著實令人動容。
有的學校則業余向農民授課,如豐潤縣令將當地舊式學校改造成新式學校后,又添農科,用通俗語言向農民傳授近代農業知識,“徑向報館,購定《農學報》24份,延請縣屬學術勤奮、略通算學、化學生員王金綬、梁直臣二人,各持一份,擇定城鄉通衢,用土話逐日講說。設有長條木凳,任農夫野老。坐而觀聽。遇有不明者,隨時詰問。由官酬給薪水,不取民間分文。……一面勸諭紳民,自行購閱,務使家喻戶曉,開民智而厚民生”。淮安蠶桑公院是一所民辦學校,授課內容有:種桑、飼蠶、制種、繅絲、織綢。該校允許農民免費聽課,傳授蠶桑知識,以改進當地的蠶桑技術。“其舊法之未善者,用新法改良,準農民來園觀看習學,裨人人得知種桑之法”。桐鄉蠶學館亦有類似做法:鄉民“如欲通曉育蠶之新法,可至本館觀看。有未明之處,可問本館,當詳細指示”。舒城縣斌農學校在城所屬各鄉分設農會,規定學校的教習們按時赴會講課,“先行宣講圣諭廣訓,次及農學報章。凡附近農民,皆可受業請益”。
以上正規農業學校在教學之余,免費將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送到農民手中。另有一些農業學校是專為農民開辦的,稱“半日學堂”“農業講習所”“農業肄習會”等,類似今天的夜校。如“泰州有高君人鑒、陳君鐘駿等,組織泰州普益蠶桑公司,并附設農務半日學堂”,“翻譯農書農報,編成課本,教授農民”。直隸無極縣農會以寺廟“后面正房三間為半日學堂”。昆新紳商“擬創設蠶事試驗場,并附設女子講習所,以開風氣。先招本科四十名,別科四十名,實習科一百名。年在十四歲以上,二十三歲以下者,入本科。別科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身體健全,能耐勞苦者,入實習科。一概不取學費,定期明正。十五日起至二十日止,在墾牧公司報名,聽候考驗”。湖北“當陽縣龔紳寶瑯,在該縣創設蠶桑公社,置買田地,購辦桑種,建造講習所,招徒延師”。講習所“將培飼之法編成俚言,使鄉民周知”舊。湖南“日本東亞蠶業學校畢業生龍汝翼、胡鎮等近日聯絡同志,籌集股款,就北關外蠶桑公社之側,開辦學社一所,名日經綸學社。擬招生三十人,講習飼蠶諸法,限六個月畢業”㈣。江西萬載縣“其潭浦地方,有荒山一障,系黃商為鉆之業,已赴縣面稟,情愿捐歸農業會墾種,辦理農務,尚稱認真。是月,據該縣張令之銳稟報,于西門城外西屏山寺,設立農業肄習會,專以講求改良、開通智識”,于是,在有活動時,“耆老農夫,齊集農會”。揚州哈榮春“借馬監巷清真寺為校舍”,創辦了牧民學堂。
江西有的州縣還專為農民設立了“三余學堂”。1904年,江西農工商礦總局成立時,為了支持和鼓勵本省官紳商人發展實業,制定了開局應辦章程十條,要求:“各廳州縣每村設三余學堂,為擇一文理明白者教之,凡有農隙,若冬與夜,及避雨休息之時,可因勢利導,教之識字,并講一切墾牧之法,或就農學書編成淺說,務宜婦孺都解,以備講習。每村設一村董,每廳州縣各設一總董,其三余學堂經費,凡就地有迎神賽會演劇,一切無益之費,酌量提出應用,務擇清正紳董經理,毋任虛糜。”_21_此章程對“三余學堂”的開辦起到了推動 作用,如永寧縣“光緒三十年,胡令嘉銓表稱……并于因公下鄉,傳集各鄉識字老農,飭設三余學堂,將奉發《農學叢書》、《農學報》摘其淺近者,講解演說,使人易曉。八月表稱,各鄉設立三余學堂者,已有數處”。龍泉縣“諭令各鄉設立三余學堂,將奉發《農學報》及《農學叢書》,發給抄閱,各鄉紳來署抄錄者,絡繹不絕”。如果堅持下去,這樣的農業學校對傳播和推廣近代農業科技知識以及開風氣來說,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散發農書農報,將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送下鄉
散發農書農報是一種重要的農業教育方式,有利于將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送到廣大鄉村。基層政府和農會或購買農書,如廣東欽州農務分會“購農務各種書籍陳列會內,俾有志實業者。得以隨時入會瀏覽”;或對《農學報》《農學叢書》及其他農業書籍所載內容進行篩選,將實用而又切實可行的近代農業知識摘出,用通俗語言整理成農業科普材料,送到鄉下去,向農民傳授。
羅振玉創辦的《農學報》及其編輯的《農學叢書》,包含大量新近譯出的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各州縣經常會派人篩選出適合當地情況而又讓農民能夠接受的內容,改編成宣傳材料,送給農民或向農民講解。如進賢縣“報紙十份,未能遍給,得報諸生童,務宜詳閱考究,仿照試辦,及與人同傳觀,并須隨處將報中一切切要之語,與農民講解,俾可周知。總期大開風氣,有益地方,是為至要”。江西一些縣令對摘錄《農學報》、散發于鄉村也頗為重視。如宜春縣“平岡種苧麻,土性本屬相宜,唯培養不甚得法,仍復不見蕃茂,現將奉發之《農學報》,摘取簡要易行者,分條出示,俾眾周知”。萍鄉縣“(光緒)三十年八月,彭令繼昆表稱,該縣民勤耕種,少有荒廢田地。節經督飭紳耆,隨時勸導鄉農,后將奉發《農學叢書》及《農學報》內,擇其風土相宜,一切種植、畜牧、制造各法,摘錄簡要易學者,分條撰示,使民周知”。蓮花縣“購到《農話》一書,已派人在城鄉宣講,并摘《農學叢書》演說,以開農民智識”。靖安縣“山地宜種桐、茶、松、杉等樹。三十三年二月,鄭令應墀于接見紳耆時,諭令勸導農民,及時栽種,又于農學書報內,摘錄簡要各條,鈔錄分發,俾資仿效”。在有的地方,此類措施已經初見成效,如鄱陽縣“所種雜糧以番薯為大宗,因農人不知用肥,前經教以多下骨灰等項含磷肥料,今歲收成較豐,足見栽種之法,必須講求化學。又于奉發《農學報》內,擇其簡要易知易行者,摘錄多條,散給鄉民,俾知考驗。前種苧麻,均已成活,培養亦甚得法,須待來年春,方能睹其成效。至飼蠶、繅絲、制綿、拈線諸藝,民多習熟,現在互相教授,將來可以獲利無窮”。
因《農學報》和《農學叢書》的內容不可能適合每個地區,所以各州縣會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編印農書農報,并廣為散發,以彌補農民的知識缺陷。這種教育方式有利于將近代農業科技知識推廣至更廣大的區域。如泰興縣知縣龍璋“參考古今植桑育蠶諸書,編寫通俗讀本《蠶桑淺說》,以自己俸金刊印成書,普遍發至四鄉,以資啟迪”。寧陽縣“曹大令撥校場地基二十余畝辟為農事試驗場,購買桑秧二千五百余株,雇人栽種,又自編《蠶桑速效篇》一書,印送各村,俾資效法”。在浙江,“本會會員徐以遜舍人,以牧養之利厚于樹植,惜南中風氣未開,且不知飼養之法,愛先譯日本牧羊書數種,并購羊數百頭,散給紹興農戶,授以養法。以母及毛歸于原主,子歸養戶。此法辦理甚善,如此,可家家體驗牧事,風氣不難漸開。”山西農務總會于“宣統二年辦理蠶桑傳習所一次。同時編輯《蠶桑講義》及《野蠶雜志》,共十六部。分送各縣,以為實行普及蠶桑”。福建農事試驗場把“試驗過的各植物編成《淺說》,刊發民間閱看”。霍邱縣農事試驗場“編輯《振興農政》白話,以供鄉農研究”。
江西各縣編印農書活動異常活躍。崇義縣“地處山陬,民情固陋。農務一道,素不講求,以致山場田園,五谷不易之地,每任荒蕪,誠為可惜。適值本局發下《農學叢書》一部,擇其切實可行,與該縣土性適宜者十余種,編為一冊,名曰《農學摘要》。排印干部,發給各鄉,俾家喻戶曉”。長寧縣“印刷《農利四則》,內載種棉、種麻、種茶葉、種煙葉各法,分別給發各鄉農民”。萬載縣“于西門城外西屏寺設立農業肄習會,專以講求改良,開通智識,延聘會長,酌定辦法。三十年二月初一日開辦,原定會長永新縣舉人龍鐘?ヒ蚧崾員鄙?未能即來,由該縣廩生辛觀濤暫為代辦。會長辛觀濤特著《種麻新法廣義》,印行一千份,分發各鄉”。新建縣“山地居多,本有種竹處所,便因勢而利導之。光緒三十年十月,將新譯日本竹譜各法,擇其簡便易行者,摘錄多條,諭令鄉民仿行”。“三十一年八月,樂安縣考求中西成法,撰為《論說》。自六月起,朔望在考棚演講,以開民智。”1906年,士紳龍鐘?ァ敖?┦率匝槌】?煲岳?各項調查、研究、試驗所得的新理法,著書三種:《土壤定量分析術》《乙巳農事試驗記》《農藝分科試驗報告書》,該三書轉呈撫憲吳重熹查核并移送司道后,發往各屬,會紳討論,曉諭農民,量地仿辦,逐漸推廣”。“三十三年,玉山縣重印《種植述要》一百本,分發各鄉,講求試種。”余干縣“自輯《種植述要》,石印一千份,流傳甚廣”。此外,該縣勵志學社“各生編著《論說》49篇,簡明切實。為了便于群眾接受,又改編成淺近俚語,散發農民,農民輾轉傳頌。所有農學書報,均存勵志學社,任人觀抄”。
農報亦是宣傳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的重要載體。如舒城縣斌農學校“由農教習、農師范生,采取中西農書、簡要易行之法,每月十三、二十八出報兩次。每冊約二十余紙。中分十類,一務本、二氣候、三肥料、四耕種、五果蔬、六材木、七蠶桑、八牧養、九食用、十勸懲。發各農正,每會十冊,肄業生各一冊,如鄰封有購置者,但取紙墨之資”。直隸農務總會以譯書、編報為“人手之方,開智合群”。該會創辦的《農會報》日銷量達2200余份,其中很大一部分為基層農會所購買。農工商部稱贊該報“分門別類,條理秩然,論說記載,亦尚詳明精當,洵于勸農有益”。1911年,奉天農務總會創辦了面向基層的《農務白話報》,由基層分會發到鄉下去,“其報資減半收取”。這樣的優惠方式,增大了基層購買農報的數量,從而使更多的農民可以從中獲取所需知識。
三、舉辦農事演說,面授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
清末農民因經濟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可能既無法步人新式農業學堂,也無力購買農書農報。在這種情況下,舉辦農事演說無疑是一種更加實際、見效更快的農業教育方式。這種面對面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擴大宣傳面和影響力,促進近代農業科技知識的進一步推廣。如江西“義寧州試驗場內蔬菜瓜豆長發青蔥,所種早稻異常暢茂。鄉民來觀者,司事演說指點,啟發心思”。
在奉天農業試驗場和農業學堂建成后,當地興起了重視和學習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的新風 氣。勸業道發起、商民合辦,設立了“農事演說會”,“演說有關農事各種新理,提倡改良。凡農林、畜牧、蠶桑、園蔬、肥料、害蟲以及農產制造、農業經濟等類,以蘄廣開農民普通知識”。附近農民踴躍去聽演說、增新知,甚是紅火。雖然中途也有門庭冷落的時候,但總體來說為開通農智出了微薄之力。“本道為提倡各項實業,在南關地藏寺設立農事演說會場。每屆星期派令農業專家宣講有關農務者,以為改良預備。歲未能驟獲實效,而聽者云集,實已足資觀感。”中間雖出現“每逢該場演說,而如場聽講之人轉型寥寥”的景象,但次年又有起色,“小南關農學演說會每逢開演之期,觀者如堵。日前勸業道徐鑒事登壇將土宜、種植、肥料諸法細為剖解,演畢依聽者座次逐一叩之,聞能了解者頗居多數云。”
后由于基建,該演說會有過短暫關閉,竣工后又重新開講,且有更大的起色,“去年設立農業演說會于小南關。但去冬每逢宣講農業時,入堂聽講者尚屬寥寥。今春則開會以來,每逢講期入座旁聽者甚夥,較之于初立時不相同矣。”“省城農業演說場設立年余,入場旁聽者頗形寥落。今春則風氣大開。每逢開會、演說,入場旁聽者頗形踴躍。可見東三省農業有發達之希望也。”
有人曾一度提議將這個商民合辦的演說會收歸國有,“勸業道因省城設立農業演說會,仍系商民合辦,恐不足以昭慎重,故擬稟諸督憲奏請設立農政廳。歸該道管轄,特不知能邀農工商部允準否耶?”也有人提議解散該演說會,“省城農學講演會自開辦以來,農民赴會聽講者原屬寥寥。星期日雖由該會頒發農務白話若干,通究無補于農業之發達。昨日由勸業道黃觀察已經遵諭解散云。”雖然如此,演說會最終還是保留了下來。這類演說會,可彌補農民因識字率低而影響學習新知識這一不足,又有助于學習西方農業科技知識風氣的形成。這是清末農業新知識傳播和推廣的一條有效途徑。正如《奉天通志》記載,由于農事演說會的努力,使當時“講求農業,幾于風行全省矣”。
清末基層農會是舉辦農事演說的重要農務組織,為促進近代農業科技知識在基層的推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農工商部1907年奏定的《農會簡明章程》規定,在設立農務總會的省城“應設農業學堂一所,農事試驗場一區,造就人才,分任地方農務”;在“分會分所地方應設農事半日學堂一區,農事演說會場一所,招集附近農民,授以農學大意,以開風氣”。此令一出,基層農事演說活動便開展得如火如荼。如趙州無極縣農會“以城北不入祀典佛寺為演說場”。保定農務學堂總辦王樹善設立農學會,“約集義務講員以時開會,演說農學原理及配合肥料之法”。1909年錫金農會舉辦開幕式,其中一項重要活動便是“演講蠶務及農業”。演講內容“切近利弊”,旁聽鄉農達300余人。四川巴縣農務分會附設演說場,開品評會,咨詢答復有關農業事宜。全椒西鄉沙河坊“試辦農務分會”,“按期召集本坊鄉民,演講改良種植”。廣東新會縣禮樂鄉雄坊麓農務分所“附設農務演說場,訪請農學素深者駐所,每日于傍晚六點鐘登場演說發明原理,任人來聽,其薪工由分所支給”。鶴山縣農務分會也“設農事演說場,招集附近農民,授以農學大意,及東西洋最新發明之農學新理新法,得以喚起改良舊學之觀念,振興實業思想”。在1909年《香山縣屬西海十八沙龍洞農務分所簡明章程》中,就明確提出,要“多派演說啟發愚蒙”,如此“教育漸能普及”。因此,“本會創辦伊始先設農事演說會場,選聘農學畢業生演說農學新理,改良種植。”這種以現場生動而及時的演說方式來傳播先進的農業知識,成效卓著,大大開啟了農智。
基層農會有時也會通過會員的親身試種,然后再向農民宣講其試種后所獲得的農業科技知識。如:“瑞安黃仲設太史,與其弟本會會員叔頌太史,邀集同志三十余人,議在瑞邑設立務農支會。已購地三四十畝,托本會代購湖桑,及外洋各植物種,以備試種云。”通過試種美國小麥,農會會員了解到其優缺點:“本會會員,壽州孫君荔軒,試種美種小麥于揚州,連年收獲豐碩。其友高郵楊君跛漁名員者,以標本贈會中,且媵之以說日‘稻水谷,性陰,宜土卑濕,麥旱谷,性陽,宜土高燥,物性使然也’。”他們利用各種社會關系,求得佳種:“余友孫君荔軒蔭庭昆季,函致西友,托購美麥數磅,俾鄉佃邗人種之,以驗異同,冀開風氣。戊戌麥秋,偕友往觀,似與華產迥別,色濃莖高,穗長葉大,一望翹然獨出,百步外即知為異種。”但開始試種時不得要領,“唯以麥苗過稠,兼遇積雨,所獲甚少。然顆粒之肥大顏色之光潔,舊時面目,未失本來,致足喜也。或日:初肖所生,再則不類,心疑之。其秋,命佃以所獲者再試之,今夏收刈,仍肖前狀,唯較華麥遲熟十日,為可異耳。”通過試種后,他們向農民宣講:“美種小麥之穗,壯于
清末,由于西方農學的傳入,加之“重農思潮”的興起,所以人們對興辦新式農業教育愈來愈重視,基層農業教育也由此獲得了迅速發展,興辦新式農業學校,散發農書農報,舉辦農事演說等一系列農業教育形式全面展開,促進了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在基層的傳播和推廣。清末走上了一條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新知識推廣之路。當然,就全國而言,這一時期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知識在基層的推廣活動僅僅是開了個頭,尚不能完全改變
【作者簡介】胡茂勝,男,1979年生,安徽巢湖人。巢湖學院講師,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主要研究農業史。
曹幸穗,男,1952年生,廣西桂平人,
青少年地理科技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鼓勵創新,實踐創新”這是我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主題。通過開展科技活動,以這一主題為活動中心,學生可以充分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通過認真觀察大自然,了解和利用大自然,依托自然,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具體目標
1.1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培養青少年的創造能力,不斷追求的探索精神。
1.2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想象、觀察、動腦、動手,語言表達、文字敘述等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1.3堅持“立足普及,兼顧提高”的工作原則,讓我校初一及初二學生都能夠參與普及型的科技活動中。
2.實施科技教育活動的初步方案
興趣是教育的動力。陶行知先生明確指出:“只有引發興趣,才能使學生進入愛學、樂學的境界”。通過豐富的科技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科技興趣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提高科技素質,我校科技教育活動將緊緊圍繞“鼓勵創新,實踐創新”這一主題,將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調查收集資料。 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各年級調查、收集的資料內容也有所不同。
七年級:調查嘉陵江水污染情況。對嘉陵江的水質情況進行調查,明確污染等級,調查及污染源情況和重大污染事件。調查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形成調查報告。
八年級:調查鳳縣礦產資源及利用情況。調查鳳縣礦產資源現狀,收集礦產資源標本,尤其是調查有色金屬資源及利用現狀,對鳳縣經濟的重大貢獻及開發利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深加工方案,實現鳳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第二階段:撰寫調查報告
具體要求:
七年級:將收集來的各類資料進行交流,感受嘉陵江水污染的嚴重和對人體健康的嚴重危害,認識到人類在對礦產資源的利用和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失誤是造成嘉陵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即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這一因素,從而將治理重點放在對污水的處理上來,同時要加大對排污企業的管理力度,從源頭上杜絕污水向嘉陵江排放,另外,要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途徑,寫出調查報告。
八年級:將收集的標本、資料進行交流,摸清鳳縣礦產資源的家底、利用現狀,調查礦藏資源對鳳縣經濟的貢獻和利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實現鳳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寫出調查報告并組織開展一次礦石標本展。
這一階段是讓不同年齡和年級的學生,拿著自己通過觀察收集和想象繪制的作品,在班上進行互相交流,相互探討科學知識,使每個學生都能把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制作過程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通過這個階段的活動,學生之間可以彼此取長補短,使他們認識到要做好一件科技作品,一定要付出心血,動腦、動手,還要有創新意識,在制作中碰到種種困難,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即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發揮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更加堅定學科學愛科學的決心,從而推動學校科技教育活動迅速發展。
第三階段:宣傳教育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調查報告和學生達出的共識,在校園內進行交流,讓每個學生回家后主動教育自己的家長,同時寫出保護環境倡議書和珍惜利用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倡議書進行張貼,在社會上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度,使人人懂得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重要性。
3.頒獎實施方案
本項活動設立三種獎:一種是“收集獎”和“調查獎”,要求收集的資料更加詳細、更有說服力、礦藏標本全面有代表性。定名為“小小收藏家”和“小小調查家”獎,每個班選出一至二名;第二種是“科技創作獎”,評定標準:看誰的調查報告有創新,理論聯系實際、有說服力,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定名為“小小創作家”獎;
4.組織形式及活動時間安排
4.1組織形式:為了進一步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科技教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各班選出四至五名主要負責班級組織科技活動的同學,此項工作應安排在班上善于動腦、動手,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承擔。他們的職責是:配合科技輔導員搞好全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成為科技輔導員的得力助手。科技活動進行的每個階段要求做的具體事,都必須由這些科技活動的小組長將輔導員要求告訴班上的每個學生,督促全班同學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對每個階段的活動,小組長都要進行認真記錄,輔導員定期檢查。第一階段進行完畢,八年級各班要評出一至二名“小小收藏家”、“小小調查家”獎的學生,七年級各班要評出二至三名“小小調查家”,而評選的部分依據就是小組長的記錄情況。第二階段結束,各班評出三名“小小創作家”。
4.2時間安排:活動大多數時間要放在平時放學回家后和星期六、星期日進行,二至六周完成第一階段的活動,第六周評比出各班“小小收藏家”、“小小調查家”獎的學生。
第二階段:
第七周至第十二周,各班進行資料加工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八年級作一次礦石標本展。輔導教師巡回檢查。
第三階段:
第十二周至十四周:各班展示每個學生的動手制作成果,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談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制作有什么感想?在制作過程中,你克服了哪些困難?要求:形成書面材料,可分小組進行交流。學期內進行一次全校性的“百件科技作品“展覽。
第十五周:各班評選出調查報告做的最出色的學生三至四名,并將其科技作品交學校,由學校領導和輔導員以及部分科技活動小組長評出“小小創作家”獎,各種獎按班次評選,每班都設立一個一等獎,二至三個二等獎。
第十六周:開展手拉手教育活動,學生負責對家長進行教育和宣傳,并張貼倡議書,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宣傳氛圍。實現成果共享。
第十七周:給獲獎學生頒獎,本學期科技活動結束。
素質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進行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各種能力,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必要補充。課外科技活動以其較強的實踐性和極大的靈活性,對素質教育的貫徹和落實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開展科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科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中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選擇生物科技活動的課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力求做到課題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如白岸鄉的黃巢巖山海拔較高,山上生長著一種罕見植物“山蔓菁”,聽當地牧羊人說,它的肉質根可重達20kg,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為了弄清“山蔓菁”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白岸鄉中學生物教師帶領科技活動小組,跋山涉水,對“山蔓菁”進行了幾次考察,詳細記錄了它的生態環境及莖、葉、花的形態特點,并將其移栽到生物園地觀察實驗,同學們還撰寫了《高山探尋“山蔓菁”》的小論文,路志亮同學的小論文被《中學課程輔導》刊登。
針對當地鼠害比較嚴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如何滅鼠”的活動,同學們開動腦筋自制“鐵貓”捕鼠,有的同學用酒泡大米滅鼠,夜里進行連續觀察,隨后總結成了《酒泡大米滅鼠》的論文。這項活動對消滅當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羊范鎮中學結合初中動植物課的教學,開展課外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活動,同學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兩年來他們因陋就簡采集制作動植物標本150多件。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科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樂于探索自然界的無窮奧秘。
2.開展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
生物科技活動是需要動腦、動眼、動手的活動。通過科技活動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提高多種能力,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錘煉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邢臺西部山區的白云山山高林密,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漿水中學每年6月份都要組織學生到白云山采集植物標本。同學們興趣盎然,路邊、山腳的小草,山坡上的參天林木,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細心觀察各種植物的生長環境,認真研究植物各個器官的形態、結構,并與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對照,加深理解。將采集的標本經過整形、壓干、上臺紙等一系列過程,切實掌握了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技術,提高了動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組同學制作的標本,作為直觀教具在課堂上運用,也促進了課堂教學。
學校附近的前南峪村是我縣實施生態農業的典型,于是教師便組織學生到此參觀考察,了解荒山綠化治理帶來的變化,并撰寫考察報告。科技活動小組的學生還對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后認真整理材料,撰寫調查報告和科學小論文。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針對“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步驟多、難度大的特點,教師組織生物課外活動小組,對此實驗進行了改進,同學們自行設計,分成a、b組采用不同的實驗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制取濾液時用紗布代替脫脂棉,加快了過濾的速度,在層析時用刻上小口的透明膠片代替培養皿蓋,既可固定濾紙條,又便于觀察。由于個別學生對實驗的科學性不夠重視,粗心大意,導致實驗失敗,教師可借此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分析找出失敗的原因。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受到了科學方法的訓練,學會了觀察、對比、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獨立搞科學實驗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戰勝困難的科學精神。
3.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勞動技能
課外科技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野外實習和參加生產勞動,學習一些實用技術,使學生在實習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接受義務教育后的農村青少年,大多數將直接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因此,學校應重視對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培養,使他們畢業后能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我縣白岸鄉地處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屬于深山區,晝夜溫差大。該鄉出產的柿餅柿霜潔白,柿肉透紅爽口,但近幾年由于柿樹的老齡化和柿瘋病的肆虐,很多樹一個果也不掛。針對這一現狀,白岸鄉中學教師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小組的學生學習柿樹嫁接技術,他們選擇黑棗樹作為嫁接樹,教師向學生傳授嫁接苗的削法,怎樣在嫁接樹上切口,怎樣插嫁接苗,怎樣包裹等一系列的操作過程,然后學生在教師選擇好的黑棗樹上進行實際操作,以后每個星期都要去觀察,打掉黑棗樹的芽。經過統計嫁接的成活率為81%。學生學到技術后,利用星期天幫助家長或鄉親們嫁接柿樹,3年來共嫁接成活1000多棵柿樹。這些柿樹抗病性強,長勢喜人,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項活動受到了鄉政府的表彰,在第四屆生物百項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活動獎、河北省二等獎。
路羅中學是一所農林技術學校,有農場、林場、食用菌廠。課余時間教師帶領科技興趣小組學生學習蘋果樹、板栗樹的修剪技術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技術等,有些學生還幫助家長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得了一定的勞動技能,有了一技之長,而且也使他們看到了生物科技在農業、林業生產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發了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同時,他們從自己的勞動成果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到勞動的光榮,受到了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教育;進而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情感,以及改變家鄉面貌的強烈責任感。
4.開展科技活動,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課外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教育的契機,教師若能及時點撥,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我縣西部地處太行山區,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很多學校抓住這一有利條件,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如路羅中學教師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小組,開展了對學校周圍植物資源的調查活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星期天、節假日走遍了學校附近的山山水水,觀察、記錄,采集標本,整理成了《我鄉經濟林木調查》《主要果樹種類及生長狀況》等調查報告,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參考。白岸鄉中學組織學生對當地的經濟樹種——漆樹進行了多次考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到割過漆的村民那兒了解漆樹及有關割漆的知識,由學生撰寫的小論文《怪漆樹》發表在一省級刊物上。他們還對當地的藥用植物進行了調查,教給學生如何從葉和根上辨認藥用植物,組織學生挖藥材勤工儉學,改善辦學條件。在這些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同學們看到了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的植物資源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從而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了解自然資源的同時,教師不失時機地滲透國情教育:我國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相對匱乏,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等,以喚起學生保護環境、控制人口的意識,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觀念,進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幾年來,我縣的生物科技活動蓬勃開展,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組織了生物知識競賽、標本制作競賽、環保知識競賽等。在去年舉行的第四屆生物百項活動評選中,我縣有3個項目榮獲省級獎勵,有2個生物科技活動小組受到市里表揚,還有幾位學生的小論文在雜志上發表。
實踐表明:開展生物科技活動對鞏固加深理解課堂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加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方面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的團結協作精神,鍛煉了學生勤奮刻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在科技活動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發展個性特長,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論文關鍵詞:科技教育 校本課程 學校文化
論文摘要:對中學科技教育類校本課程實踐情況的調查表明,學校將這類課程與學校文化建設及特色創建聯系在一起,通過校本課程實踐促進了學生、教師、學校的發展,但同時這類課程也面臨著觀念、經費、時間、師資等方面的困難。科技類校本課程從學校實際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為旨歸,是其他課程類型所不能替代的。發揮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必須注意此類課程與學校文化建設的有機整合,處理好此類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也可采取課程化、制度化、個性化的工作思路來提升此類課程本身的質量。
隨著國家對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學科技教育類校本課程(以下簡稱“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目前,許多中學已經著手相關實踐,但由于科技類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新生事物,一線教師缺乏課程開發的理論指導和經驗積累,在實踐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本文對兩所中學的科技類校本課程進行了調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實踐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思考對策,以期充分發揮這類課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的現狀調查
(一)調查的實施
調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樣,即根據研究的目的選擇有可能為研究的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樣本。本研究選擇了重慶市j中學和w中學作為研究對象,一是兩所中學開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時間長,經驗豐富,在同類學校中具有代表性,能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對城鄉差異性的考慮,選擇了位于城區的j中學和位于農村的w中學;三是兩所中學都申請了科技教育的課題,與本研究有相關之處,有助于雙方更好地交流溝通。
本研究采取半開放式訪談、觀察和實物收集等方法。訪談提綱根據校本課程開發已有理論與實踐成果的總結,并結合中學科技教育的特點,主要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以及問題和困難等方面來擬定。實施時,我們邀請一線教師座談,盡量保證訪談在一種自然、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另外,研究還輔之以非參與式觀察和實物收集,以補充、完善、驗證訪談材料。
(二)調查的結果
j中學是一所城區重點中學,科技教育開展較早,主要參與傳統科技項目的比賽。j中學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抓信息技術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術中心,近幾年又加入了機器人教學、無線電測向等項目。目前,j中學已將科技教育定位為學校的一個特色項目,科技教育的內容逐漸規范,目標逐漸清晰,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創建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w中學是一所農村普通中學,科技教育從早期的課外活動內容擴展為科技教育課程模塊,并明確將科技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項目來打造,希望以此促進師生和學校的發展。近年來,w中學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與學校資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學科方面成績明顯。
為了全面反映調查所得,下面筆者將調查結果用列表的方式來加以呈現(詳見表1、表2)。根據收集資料的方式和資料本身呈現的特點,筆者采用類屬分析方法,將研究結果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歸類,然后分門別類地加以介紹。
1.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內容
調查發現,對于科技類校本課程,學校通常是從一開始的課外科技活動逐漸提升到校本課程的范疇來加以開發,即與學校的實際、學校的辦學理念及特色創建、已有的實踐經驗相結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科技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等進行規范系統的建設和完善,最后成為正式的校本課程模塊,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成為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并列的—種課程類型(見表1)。
2.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目標
本次調查表明,學校開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沒有從整體上單獨預設目標,而是在開展科技活動時相應地涉及課程目標,這些目標形成于各種活動之中,并在這些活動中逐漸清晰(見表2)。
3.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實施
調查發現,兩所中學開展科技教育時主要采用活動和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科技活動以比賽項目為基礎,備賽期間,平時的常規活動完全為比賽服務,如培訓與制作、篩選作品等。同時,學校還開展了科技節、參觀考察、外出調研等活動。科技教育也以課程形式來展開,如兩所中學初二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高中的研究性學習等;也有教師自己開設課程,如j中學的輕松發明實踐課,而w中學正在組織編寫科技教育教材。
就學校方面來看,兩所學校都在盡量創造條件保證科技教育的開展:組織上由書記或副校長專門分管科技教育,建立專兼職教師構成的團隊并由經驗豐富的專職教師擔任領頭人,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物質上學校提供經費支持,購買相關實驗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計劃,年末有總結,上課有教案。
在評價方面,j中學在初三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中有一個科技活動能力測試模塊,主要通過課題報告的形式來評價學生;學校每年舉行“科技之星”評選活動;中考、高考實行加分制度;此外,學校在中考招生中單獨投放指標,招收“科技特長生”。w中學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初中生結業水平的評價項目,其中以非書面結業方式評價科技教育的成效,學生在科技比賽中獲了獎,高考時可以加分。
二、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的經驗與困難
(一)取得的經驗
1.將科技類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
在國家頒布的課程計劃中,對校本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即由地方或學校選用或開發的課程占全部課程的10%-12%。調查發現,兩所樣本學校對這個部分的課程予以高度重視,將過去課外科技活動的內容提升到校本課程的范疇加以建設,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課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為目標清晰、內容規范的課程,而且能夠更好地照顧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了這類課程的適應性。
2.規范有序地開展校本課程實踐
校本課程實踐是一項目的性強、程序規范的工作,需要開展學情調查、學生需求分析、辦學經驗總結、課程開發可行性論證等準備工作,然后圍繞具體科目的科技教育課程,進行目標定位、內容選擇與組織、相應學習活動方式設計等各項工作,之后才是付諸實踐、效果測評等工作。以上所有環節都是規范有序的。
3.將科技類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特色創建有機結合
兩所樣本學校結合學校已有辦學成績和經驗,有意識地將科技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來打造,并通過規范地開展校本課程實踐來形成和彰顯這一特色。事實表明,這種扎根于學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經驗之上的、符合學校傳統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課程,往往具有內生性、適切性、穩定性、優良性等特點,能夠成為體現學校辦學水平的“亮點”。
4.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為學生認識世界、探求科學奧秘、鍛煉實踐能力、培育創新精神等,創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舞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能動實踐,極大地激發起學科學的興趣,不斷增強科學探究、創新思維的能力。學生在各種比賽中獲獎,他們的小發明、小創造還申請了專利等,這些都足以證明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的成效。
5.帶動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從事校本課程開發的相關工作,需要更新課程意識、學習掌握與課程開發相關的知識和技術,而實際的課程開發實踐也使教師的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調查中,一線教師的收獲體會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面臨的困難
調查發現,兩所學校的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還面臨以下困難,這或許也是其他一些學校開展科技教育類校本課程實踐所面臨的共性問題。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學考試影響,中學對非統考科目的重視程度往往不高,科技類校本課程也屬此列。加之校本課程開發投入大、見效慢,難以得到教師的認同和支持,表現為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主動性不夠。由于對科技類校本課程內涵和價值的認識不充分,教師局限于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科技知識,忽視了這類課程本身的教育價值,導致科技教育處于低水平狀態。
二是經費不足。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對物質條件要求較高,學校辦學經費有限,難以及時滿足相關需求,致使開展科技教育的設備、材料不足,許多項目無法開展,如j中學連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無法購置齊全。
三是時間不夠。由于學校一般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或周末開展活動和培訓,學生因為補文化課或參加其他活動而缺席的現象較為嚴重。
四是內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項內容,其在內容的統整上還處于探索階段,致使課程內容較為分散;略顯形式化和表層化,內容的難度、體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師資有限。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專業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強、有責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師,。但這樣的教師只是少數,在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科技教育的實際需求。另外,對教師鼓勵政策的不明確也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功能定位和實踐策略
(一)全面認識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功能
1.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課程作為一種文化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體現一定社會群體的文化;二是課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課程不應僅是工具性的存在,還應是文化的主體性存在,而“一種文化作為課程的價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類課程既要再現人類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創設一條“通道”。由此,這類課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內容:知識技能及智力、能力層面;觀念精神層面,內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氣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觀念、獻身精神等品質;道德規范層面,科技負載著價值,科技課程要揚善抑惡,發揮道德教育的功能;審美層面,通過科技教育來培養學生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的能力。
2.科技類校本課程的文化建設功能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并促成學校文化的創生”,因此,科技類校本課程開發既是學校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創新學校文化的途徑,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類校本課程,必定離不開學校文化這個大環境。這類課程需要經歷“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潤著學校本身的“文化養分”,體現學校的教育哲學,承載學校的歷史傳統,彰顯學校的特色風格,最終校本課程本身又成為學校文化的特定“符號”和“載體”。同時,校本課程開發使學校真正享有自主權,帶動課程體制、課程觀念及學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確處理科技類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校本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類校本課程又是校本課程中的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課程之所以能夠成為課程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必定是因為這類課程具有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視其比重的大小來決定重視程度和實施深度。首先,科技類校本課程由于是學校自己開發的,所以能適應學校的現實條件,也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課程不以單純的實用知識技術傳遞為目標,旨在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特別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能力為重,強調要“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這些要求正好與科技教育課程的旨歸是一致的。為此,結合《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重新認識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既然科技類校本課程有著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應該被其他課程“湮沒”或“擠占”。在實踐中,學校要注意這類課程與其他課程類型的關聯。首先,國家課程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與科技類校本課程之間應該實現有機結合。國家課程保證科技教育的基礎目標達成,如各科目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類校本課程則重點關注擴展性目標的達成,如及時補充新的科技知識,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綜合運用科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次,科技類校本課程與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創建的有機整合。學校澄清辦學理念、定位辦學特色,并以此指導和規范校本課程實踐是十分必要的。科技類校本課程作為學校的特色文化,不僅要符合學校文化的價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這類課程本身的文化特質,如民主、自主、合作、協商的課程開發制度,師生在課程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善于合作、追求創新的精神風貌,等等,這些課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學校文化的完善和發展。
(三)保證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質量和實效
針對中學開展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學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提高這類課程的實效。
1.課程化
課程化的主要任務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關活動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題活動、科技培訓、課外活動等統整為一個課程模塊,即科技類課程。這類課程首先從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設定總體目標,然后分解出子目標。內容上,學校應將科技活動與學科學習結合起來,以學科學習為主,通過學科內容的延伸拓展,開發一些既能體現學校特色又能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以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科技類校本課程。在實施中,學校應將科技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減少投入,提高效率。評價方面,學校應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為標準,采取他評與自評結合、書面與非書面評價結合等多種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體和組織的社會生活從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認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轉化過程。制度化能將成員的命運與組織的興衰聯系在一起,加強集體的內聚力,從而有助于形成團結進取的文化氛圍。學校科技教育團隊是由校長、教師和學生構成的共同體,經過長期交流與合作,團隊成員逐漸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確立共同的教育觀念,形成相應規范以保證科技教育的有序開展。
3.個性化
個性化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強調尊重人和人的個性、提倡個性潛能的發掘和良好個性優勢的發展,主張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弘揚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學生、不同學校之間存在差異,差異顯示著個性。校本課程是體現差異、形成個性的重要路徑。對于學生,它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以促進其個性發展;對于學校,它立足學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就科技類校本課程而言,學校需要在具體項目的開發上認真分析學校內部需求,充分利用周邊課程資源,開發出個性化的科技類校本課程,以特色項目提升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質量。
[論文關鍵字]科技教育 校本課程 運演路徑
[論文摘 要]學校推進科技教育與創建科技教育特色,需要充分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運演路徑選擇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意義和不可替代的實踐價值。通過建立合作、整合、體驗、活動四大機制,能促進校內價值認同一致、學科滲透互動、學習走向生活、智能多元開發,構建適合學校實際的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模式,促進學校課程發展,并更好地體現其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和配置是學校整個課程體系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擇適合本校的課程。”學校特色發展,課程是關鍵。當前,小學科技教育愈來愈引起重視,推進科技教育,特別是創建科技教育特色,須充分認識校本課程運演策略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意義和不可替代的實踐價值。因為學校特色課程文化的重建與否與學校特色教育的內涵發展有著必然聯系,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教育特色建設的創新發展就必須重視學校課程文化的重構和實踐運演。
一、建立合作機制,多界面價值認同
當代課程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表明,影響特色課程建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課程本身的因素,又有來自學校內部和外部的因素。而在諸多因素中,學校理念文化在課程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實踐價值。因為一所成功的特色學校,應有不同于一般學校傳統教育的辦學思想和辦學宗旨,必須根據學校傳統教育文化特色、師生特點、教育環境、辦學信念及獨特的發展方向確定特色課程目標、結構和內容。耐斯等人的研究發現,全校性的改革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學校文化、資源、組織結構和領導四個因素。學校文化方面,要求學校內成員必須認同及分享以下價值取向:強調學習、珍惜互助與合作、接納不同專業的意見、重視相互參考與支持。因此,只有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成為課程開發和實施的主力軍,使校本課程開發成為在特色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學校整體性行為,全校性的課程改革就會容易成功。也就是說,教師的開發態度、合作精神、合作行為是校本課程有效實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證。
學校在建構科技教育特色建設理念時,有位教師提出了“傳承科技啟智未來,學做合一提高素養”的建議,他認為這與學校辦學理念“在實踐中求真,在實踐中求學,在實踐中求發展”以及校訓“強學力行”具有較大的相融性。教師對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反映了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文化自覺,能以學習、開放、反省的方式投入課程開發。此后,學校通過“建立組織,明確職責;宏觀指導,落實責任;強化培訓,提高教師;挖掘資源,編撰教材;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健全制度,加強評價”等一系列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使科技教育文化以強大的影響力規范著學校教育的精神氣質,科技教育特色創建工作逐步成為全校教師的普遍自覺,體現在每個教師的期望和態度中,不斷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學校還通過學校理事會和家長學校向社會、家長廣泛宣傳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到街道、社區、家長的廣泛支持。通過多年努力,學校領導、教師共同參與編寫的校本教材《科藝苑》納入課程后,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為了用好校本教材,教師們主動參與校本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實現資源共享。
筆者認為,校長對課程的領導主要包括課程的價值領導和課程的教學領導,而課程的價值領導主要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變為具體的引導決策,拓展校本課程的合作領導的空間和質量,因為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科技教育的內容需要向現代科技領域不斷拓展和延伸,課程目標、類型、內容需要不斷完善,只有確立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參與者和開發質量的主要決定者的意識,由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教育專家共同擔當科技教育特色教育責任,合作參與課程開發,才能反映學校對課程的價值追求。如果學校領導、師生、家長對學校特色教育課程理念沒有一致的價值認識,就會缺乏課程建設的動力機制,教師缺乏創造性,并得不到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那么再好的校本課程也必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建立整合機制,多學科滲透互動
眾所周知,當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學科界限,正向協同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這種新趨勢要求加強學科聯系,讓學生獲得跨學科的知識。美國普渡大學科學與數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約翰·斯塔韋爾認為:“完善的科學教育都強調科學是認知方式和認知體系的統一體,主張將科學探究與科學知識學習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體。”馬克思主義認為,人作為社會性存在,其發展不是割裂的行進,而是“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 因此,科技教育不僅是科學、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等相關學科的教學任務,而且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精神氣質、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的綜合性教育行為。應該承認的是,不同學科有其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不同學科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思維和教學方式,不同年齡段的教師和學生也有著不同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然而,教師們更應該認識到科學課程文化的重建是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各學科課程的有機結合和相互補充,這需要多學科教師的合作、交流和互動。為保證科技教育校本課程的有效開發和配置,學校應建立開放的組織氛圍和教研制度,引導不同學科的教師打破同一學科和年級的組織和界限,圍繞科技教育課程文化重建的主題,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開放的組織氣氛和組織制度,以利于設計和實施科技教育校本課程整合的學習和教研主題,推進不同學科教師的互動和學科整合。
如學校通過建立開放式的備課組,讓科技教育骨干教師參與其他學科集體備課活動。在此過程中,語文、品德等學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學人文教育元素,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藝術學科組織學生繪科技幻想畫、臨摹獲獎科技制作、排演科技小品、讓學生在場景中扮演科學家的角色等;數學學科在計算、測量等教學中,密切結合科學學科教學,指導學生將科學實驗數據轉換成簡圖、表格、圖像等,并指導學生運用圖像和表格中的數據建立模型進行預測,指導學生運用分數、小數、百分數等運算方法就調查結果進行統計,讓學生在整合性學習中激發學習科學的內在動機。由此可見,科技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地把知識內容拼湊在一起,教師應該形成多學科角度思考問題的綜合性課程觀,加強研究,積累豐富的科技教育整合性資源。學校要賦予教師課程職責,讓教師在科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中,提高課程合作、課程溝通、課程建設能力,推進課程開發實踐,形成科技教育特色課程。
三、建立體驗機制,多渠道走向生活
課程的主要內容都是人類科技文化知識和經驗的結晶,它反映了人類科技文化的基本成果。當今社會,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知識經濟”概念起,人們逐漸認識到基礎教育的概念需要擴展,需要把經濟、技術及實踐性的知識包括在內,使科學教育結合現實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了解科學原理、發展智慧潛質、增長知識技能。因此,小學科技教育的課程設計更應關注與生活的聯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現代的世界是一個科學的世界。整個中國必須接受科學的洗禮,方能適于生活。”
為了使課程的內容實用化、生活化,就必須結合當代科技和社會發展實際,把生活、社會、科學、技術各個方面的問題和知識不斷納入科技教育校本課程教學中。如學校十分關注本地區的人文底蘊、自然風貌、科技進步,通過搜集、歸納、分類等信息加工過程,逐步形成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自然經濟、人文科技、生態面貌等方面的科技教育課程資源,建立科技教育實踐基地,形成有質量的科技教育活動方案,并組織教師圍繞“小學生科技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課題進行深入的實踐研究,引導師生發現和探究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環境教育等方面的科技現象及現代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原理。根據校本教材的教學要求,組織學生開展“生活科技實踐行活動”,以專題形式加以設計,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定期請專家作環保科技專題講座,請園藝師作栽培現場指導,請工程專家作“感知教育”基本知識講座等,并帶領學生走進姚桐斌故居等科技教育實踐基地,讓地方和社區的自然人文資源成為科技教育課程開展的不竭源泉。
實踐型課程是校本課程開發追求的基本形態,強調體驗和參與,課程設計理應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與實驗,堅持不懈地關注和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綜合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指導學生通過實踐體驗獲得對科學知識的深刻認知,并通過實踐環境主動建構科技知識。同時,要幫助學生認識科學在他們個人生活中的作用、價值和重要意義。如學生自主研制的風能太陽能雙能驅動小車在市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20個學生的科技小制作獲國家專利,其作品內容和項目均來自生活實際,證明了學生的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的科技教育資源十分豐富,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合理選擇,使其與校本課程有效對接和互補,才能充分發揮校本教材的作用,使科技教育校本課程既能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建構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
四、建立活動機制,多形式開發智能
任何教育都是從活動開始的,科技教育課程建設更是如此。在建立活動機制的實踐中,必須確立以兒童為本位、以兒童興趣為主題的課程觀,十分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小學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教材所選內容無疑是學校科技教育的基本內容,但學科知識是從一定的知識體系中選擇加工形成的,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課程的內容不僅僅是與某一個專業領域的人才相適應,因此,學校的課程開發應彌補科學學科課程的不足,重視開發和豐富活動課程,平衡課程類型,讓學生在自主性體驗活動中提升和發展科學素養。
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意志、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如果沒有學生自我參與的主體活動,任何外在的“灌輸”都是無效的。科技教育活動課程的設計,必須尊重和滿足個性的興趣、需要和意愿,在興趣發展的基礎上將知識掌握和智力發展統一起來。如學校的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下設的少兒感知氣象工作室,借助學校數字化氣象臺和實時氣象數據網上平臺,組織學生觀察、記錄、公布氣象信息,學生十分喜愛;以制作“小三模”,培養學生創新技能的“金鑰匙工作室”,每周組織學生學習航模基本知識,動手操作拼裝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定期組織班校競賽活動,并積極參加省、市科技模型大賽,學生對桿身橡筋飛機、空中轎車飛機、東風一號模型火箭、太陽能氣墊船等模型制作興趣濃厚;以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機器人拼裝、編程、調試等技能的“羅伯特工作室”,引導學生從小就接觸前沿科技。各工作室設相應的班級工作站點,在以上科技教育活動課程的開發過程中,由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參加相應的工作室和工作站點,讓學生各選其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
完善的科技教育活動課程應該分年級、分程度設置,使其與學生的認識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相匹配。這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需要反復研究、實踐和改進。為了克服活動課程內部缺乏連續性的缺陷,學校通過多年實踐研究,逐步發現各學年段學生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和各年齡段學生的興趣中心,并根據這種自然順序,不斷完善、充實校本教材的工藝制作、園藝栽培、模型制作、智能機器人四大模塊,初步確立活動指標和預期學習活動結果。活動中,由師生根據預設的課程目標,通過查閱資料、計劃組織活動、解決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安排從事的評定程序,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活動課程體系。這一活動課程體系適合小學生對外部世界的探究,具有與生俱來興趣的特點,學校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提出的要求注意難度適中,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學生匹配分析能力和策劃能力提供了歷練平臺。如課內課外結合型科技活動,引導學生活學活用科學學科課程中的科技知識和技能;普及科技制作型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制作桿身直升機模型開始,隨著年齡的上升,再制作放飛桿身橡筋動力飛機、空中轎車飛機、東風一號傘降火箭、太陽能氣墊小船等;在文娛表演型活動中,組織學生自編自演各種科技類文藝節目,使校園科技節與藝術節融匯一體;在評比競賽型活動中,組織學生搞小制作、小發明,參加省市科技創新大賽,學校主動承辦、協辦各級機器人大賽,為學生展示新興科技技能和特長創造機會;在科普宣傳型活動中,讓學生以自己制作的科技制作、科學幻想畫豐富校園環境文化;在探索研究型活動中,組織學生寫科技小論文、搞小發明參加專利申請等。開展這些活動的宗旨是用豐富的科技活動去實踐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建設的文化理念,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播下科技創新的種子。
開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一是對國家有意義。科學文化素質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和創造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是提升整個民族素質的關鍵,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國家科技發展目標是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2050年前后成為科技強國,現在的中小學生是未來建設科技強國的擔當者,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對我國建成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對青少年有意義。青少年時期是學習科技知識、開發創新潛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加大科學教育力度,將直接影響他們的理想和價值追求。青少年科學營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意識,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青少年崇尚科學,尊敬優秀科學家,樹立科學家崇高地位。同時,可以提高全社會對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特別是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的關注,促進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帶動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
三是對高校有意義。大學是引領社會風尚和先進文化的社會組織,我國高校具有優秀的文化傳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思想,以崇尚科學、追求真理、開放創新為主要內容,以歷史傳統、大學精神、學術追求為個性特征,對于人才培養、學術傳承和科技創新具有潛移默化而又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因此,大學服務社會的職能,除了科技成果轉化、決策咨詢、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和附屬醫院醫療服務以外,大力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引領社會風尚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開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向公眾開放實驗室等公益性活動,面向公眾特別是向青少年開展科技教育和普及,可以使大學的精神、文化在人們心目中變得生動、具體、更具魅力,既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有利于科技創新后備人才不斷涌現,也有利于高校在履行社會職能的過程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聯合組織開展高校科學營活動,是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也是以大聯合、大協作方式支持高校開展公益性科普活動的有益嘗試。為了確保科學營的公益性質,我們強調這項活動不與高校招生工作掛鉤,得到了高校的積極響應和支持,也確保這項活動能夠長期、可持續地開展下去。在營員
選拔方面,我們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既重視選拔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展現出卓越才華的青少年,也為科技資源相對缺乏地區的青少年提供機會,組織了一批來自農村、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的學生參加科學營活動。41所承辦高校和科協系統、教育部門對這項活動給予高度重視,著力抓好各項工作的組織落實,高效、安全地完成了任務。
在科學營期間,楊振寧等老一輩科學家對青少年寄予的殷切期望,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在百年辦學歷史上所凝練成的愛國進步、科學民主、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高校一線教學科研的優秀帶頭人在指導科研體驗中展現的求真務實、嚴謹治學、勇于創新、誠信合作的精神,給參與科學營的5000多名青少年以極好的教育和心靈的震撼。高校科學營的成功舉辦充分說明,高校能夠履行好科技教育和普及的社會責任,而且對全社會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促使各方面更加關注下一代創新人才的培養,更加關注高校以及科研單位的科普責任,更加關注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
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將積極探索促進科普與科研、教育的緊密結合,促進科研、教育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并實現開放共享,促進科學理念、創新文化的傳播和科技知識普及,不斷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為確保實現2015年我國全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5%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摘要:發揮科技館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功能,首先要了解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意義,其次要注重發揮科技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功能、有效手段,找準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內容,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科技館;素質教育;功能。
一、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意義。
科技館以其鮮明的教育特色區別于傳統的、正規的學校教育。
它形式開放,主動性強,倡導啟發式、探索式的教育學習方法,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場所。同時,科普展覽內容的廣泛性拓寬了觀眾的視野,今天的科普展覽已從20 世紀80 年代以教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基礎學科的基本原理為線索,擴展到與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的環境、生命、能源、太空、材料和信息等等技術領域,學生們經常參觀展覽,能夠開闊眼界、啟迪思維,積累知識,并使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二、科技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功能。
在人與自然、社會的統一上表現為在社會實踐基礎上人的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發展,就是在人的各種素質綜合作用的基礎上人的個性的發展。科技館的主要教育功能有利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自身的全面發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是新時期賦予科技館的主要教育功能,也是全面發展青少年人才在展覽教育理念上的新飛躍。
三、科技館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
科技館提高青少年素質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舉辦科普展覽、講座及課外科技小實驗等多種形式而實現的。現代科普展覽大多采用聲光電等高新手段制作,展品集科學性、趣味性、參與性于一體,讓觀眾按自己的興趣、選擇、觀察、思考、探索,自己發現、提出問題,并設法通過操作展品找到答案。這一過程是極好的自學能力、交往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科學素質提高的有效途徑。科技館展覽教育與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形式上一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被動的傳統教育思想,把教育者(觀眾)置于主動學習和探索的地位,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動創造性;在思維方式上,也不同于傳統學校教育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過程,以現象本身做啟示,讓觀眾從特殊的現象中自己探索總結出一般規律來。這樣,科技館就成為學校教育形式的有效補充,與學校以及其他教育形式一起構成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
科技館里把書本上深奧枯燥的原理變為可以直接操作的展品,讓學生通過直觀地操作,來消化課堂里難以理解的東西。如勾股定理、萬有引力、縱波、橫波、大氣壓強、力的傳遞、聲聚焦等,如山東省科技館里的“馬德堡半球”展品,學生們就可以通過七八個人也拉不開一個直徑只有10 厘米,抽空了空氣的半球的實驗,讓觀眾親身感受大氣壓力的存在;釘床展品由8300 多顆釘子組成,人躺在上面一點也感覺不到疼痛,就很形象地解釋了壓力、壓強與受力面積,穿透力與速度之間的關系;一踏上行星秤展品,觸摸屏上就會自動顯示觀眾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上的重量,有利于觀眾形象地理解萬有引力和質量與重量的關系;三球儀更是直觀地顯示了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間的運動關系,形象地演示晝夜交替、四季的形成和二十四節氣的更替、月相變化以及日月食的形成原因等。
思想政治素質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素質之一,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形成的關鍵時期,全社會都應抓住這一最佳時期,對廣大中小學生開展廣泛的政治思想教育。科技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經常舉辦一些弘揚共產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展覽。通過翔實的歷史事實、實物陳列及細致精彩的講解,向學生們闡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道理,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愛祖國愛人民,意志堅強,艱苦奮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偉大祖國的強大而無私奉獻。
四、科技館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內容。
普及青少年科學思想也是重要內容。科學思想是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總的和客觀的看法。科學方法是獲得科學知識的手段。科技館是宣傳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的科普陣地。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讓觀眾通過觀察、實驗、體會等,了解科學原理,認清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
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科技館創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育更深層次的涵義應該是發現、發掘和強化學生的創造潛力,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造就大批創新型人才,改革傳統課堂教育模式,改變“滿堂灌”的教育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1.科技館展教思想的核心是探索和創新。
在科技館里,觀眾絕對是主體。學生一旦成為主體,就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毫無拘束地學習和探索每一項科學原理。而且,科技館里的每一件展品,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作品。這些作品還有很多改進的余地,只要認真觀察,就有可能提出一系列的改進意見。
2.科技館全開放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
2.1 教育內容。既有基礎科學,又有前沿的和高科技的內容。展品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且展覽布置是全開放的,像一個知識的“超級市場”,觀眾可以自由挑選。
2.2 展教形式。強調可動手性,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3.學習形式的自由度加大,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科技館內擺放的展品不存在秩序性,不同文化層次和背景,不同年齡,甚至不同國籍的觀眾,都可以在科技館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對于高中生來說,科技館內基礎知識部分的內容,可能絕大部分學生看了就能理解,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知識的鞏固,是一種再學習的過程,能夠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多數展品所展示的科學原理可能還沒有學過,是全新的知識,但通過動手操作,能夠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激發其探索精神,從小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