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1 04:46: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校外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基層關工委在實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中的創造。自1986年以來,我市各級關工委在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作用,各種公益性的書畫班、科技活動小陣地、少年農科院、小巧手制作班、未來工程師俱樂部、假日學校、三點半學校、古詩文誦讀班等校外教育輔導站應運而生。至去年年底,在全市1193個街道(鎮)、社區(村)中,已成立773個校外教育輔導站。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以及江蘇省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規劃
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未成年人整體素質,促進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通過主題教育、學習輔導、科技活動、興趣小組、文體活動、助學幫困、社會實踐等形式,使校外教育輔導站真正成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基層關工委開展工作的重要平臺。
按照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要把建設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至2010年,要實現每個區縣都有一所綜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每個街道(鎮)都要有一所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每個社區(村)都要有一所校外教育輔導站。同時,要鼓勵熱愛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教師、老干部成立家庭教育輔導站;鼓勵民營企業家出資聯辦校外教育輔導站。經過努力,盡快形成以市級校外教育基地、區縣綜合性校外活動場所、街道(鎮)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社區(村)校外教育輔導站、家庭教育輔導站、聯辦教育輔導站為主要形式的校外教育網絡。
二、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外教育輔導站的教育功能,具體要做到“七有”:
一有組織。由街道(鎮)或社區(村)領導、關工委負責人、老校長、老教師、婦聯、共青團負責人等組成校外教育輔導站領導小組,并明確輔導站站長由黨政領導兼任,副站長由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擔任。
二有活動陣地。街道(鎮)中心輔導站應具有圖書閱覽室、教學輔導室、電腦教育室等活動陣地,有條件的還應配備必要的電教設施,以滿足講座輔導、文化活動等基本需求。社區(村)輔導站要能基本滿足未成年人學習輔導、圖書閱覽、科技活動、文體活動等需求。室內活動場所(可一地多用、資源共享)面積不小于30平方米。
三有輔導員隊伍。動員有專長、有愛心、有奉獻精神的“五老”人員,特別是老教師、老校長、老干部擔任校外教育輔導員。
四有規章制度和活動計劃。規章制度要簡單、明瞭、管用;活動計劃要年度和月度相結合,有的放矢,豐富多彩,寓教于樂,不斷增強吸引力。
五有活動臺帳。有參加活動的“五老”和中小學生名冊、會議記錄簿、活動記載簿和有關文件資料匯集等。
六有協調制度。街道(鎮)、社區(村)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會議,解決校外教育輔導站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
七有考核制度。要把校外教育輔導站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內容進行考核,并組織各輔導站負責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創辦校外教育輔導站,完全是一種公益事業,各級財政應當安排一定的資金給予支持。建設校外教育輔導站,各地可因地制宜,依托城市建設、舊城改造、住宅新區建設等,配套建設向未成年人開放的場所。該場所可一場多用,辦成集教育、文化、科技、娛樂、體育“五位一體”的活動中心,校外教育輔導站就設在其中。校外教育輔導站要根據各街道(鎮)、社區(村)的實際情況,就地就近、小型多樣,不強求統一?,F有的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紀念館、少年宮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經常為青少年舉辦有本場所自身特色的主題活動。要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加強對經營性游戲機室和網吧的管理,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三、不斷加強校外教育輔導員的隊伍建設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堅持辦好校外教育輔導站,關鍵是要有一支熱心青少年教育事業、有較強輔導能力、具有高度責任心、事業心和奉獻精神的輔導員隊伍。要堅持以“五老”為主體,確保輔導員隊伍的相對穩定;要動員和組織退下來的老教師、老干部,參加校外教育輔導站工作,做到校外教育后繼有人。要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培訓,學習新知識,探索校外教育的新經驗、新規律,不斷提高輔導水平。
校外教育輔導員隊伍,要充分發揮老教師的作用。同時,要注意同在職教師密切結合,同有一技之長的“五老”密切結合,同大學生志愿者密切結合,實現輔導員隊伍的多元化。
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和關心“五老”輔導員的工作和生活,逐步建立以獎代補等激勵機制。市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局每年將舉辦一期校外教育輔導站負責人培訓班,每三年對校外教育輔導站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以全面提高校外教育輔導員水平。
四、進一步豐富校外教育輔導站的活動內容
校外教育輔導站的活動內容一定要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在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切實做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活動的方式,要校內與校外結合,以校外為主;學習輔導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實踐活動為主;大活動與小活動相結合,以小活動為主。具體的教育內容大致可分為七個方面:一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和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二是進行文化輔導,提高青少年文化知識水平,特別是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三是開展科技活動,培養青少年科技意識、科技興趣、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四是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培養青少年多方面的才能;五是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六是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七是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困惑。
校外教育輔導站應堅持寓教于樂,寓教于活動,采取綜合性與單一性相兼容,知識性、實踐性和娛樂性、趣味性相融合,長年活動與寒暑假、節假日活動相結合,滿足廣大青少年求知求樂的需要。
校外教育輔導站要關心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輟學生、失業青年等特殊群體,根據他們的特點和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輔導。對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不要歧視他們,要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專人結對幫教,釋法說理,疏導勸戒,轉化其思想,使他們找準人生方向。
五、切實加強和規范對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工作的領導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必須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堅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作出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規劃和部署。區縣文明辦要把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作為本區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列入文明區縣、文明社區、文明單位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內容。區縣關工委要發揮“五老”作用,具體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區縣教育部門要組織發動老教師積極參與校外教育輔導站工作,對參與校外教育輔導站工作的在職教師,其工作情況要納入對學校和教師的考評體系。
校外教育是一項全社會的事業,要加強同文化、科技、民政、財政、體育、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聯系,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優勢,為校外教育輔導站開展活動提供條件。街道(鎮)、社區(村)關工委組織要發揮好主體作用,爭取黨政領導支持和部門配合。同時,要把加強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納入創建“六好社區”關工委的考核內容。總之,各部門要在相互配合的基礎上,形成合力,齊抓共管。
各區縣要及時總結推廣本區縣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成功經驗,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新聞輿論部門要及時宣傳校外教育輔導站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五老”在校外教育工作中的先進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要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關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使各級校外教育輔導站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持之以恒,與時俱進,為提高未成年人整體素質作出積極的貢獻。
摘 要:青少年宮是學生興趣愛好培養的重要場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校外實踐活動是關鍵的環節,青少年在實踐活動中可以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文章從青少年宮校外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有效開展校外教育實踐活動的策略兩方面對青少年宮開展校外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研究。
關鍵詞:青少年宮;校外教育;實踐活動;重要性;策略
少年兒童的校外教育,是我國教育界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這種形勢下,青少年宮作為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自然受到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現根據自身的教育經驗,就教育實踐活動的一些要點進行探討。
一、青少年宮校外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校外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校外的教育機構中、在學校教育范圍之外開展的教育活動。青少年宮是校外教育的專門活動場所,是校外教育的主陣地。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青少年宮校外教育也逐漸受到了社會的關注,成為教育環節中的關鍵部分。
1. 促進思想教育的途徑
思想教育對于健全人格、培養學生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學校也能意識到這一問題,并開設了相關的科目進行學習。但在實際情況下,學校的安排相對而言比較單調,即便是通過思想政治學科來進行教育,仍然會因為學生不感興趣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此時,豐富的校外教育活動就成為了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青少年宮的教育內容豐富,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到相關知識,并融入活動當中。青少年本身也處在好動的年齡段,精力充沛,對于這種實踐活動的興趣要遠遠高于在課堂內的學習,實際的教學效率也會有充足的保障。不難看出青少年宮的校外教育實踐活動是促進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
2. 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臺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目標。但是在學校的教育中,仍然擺脫不了升學壓力和考試壓力的束縛。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開展素質教育的成效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青少年宮則可以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經受鍛煉,將自己的想法融入活動當中,在實踐中尋找到學習的樂趣,因此,青少年宮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
3.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青少年時代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期。在這個年齡段,他們身上的學習負擔相對較輕,迫切需要接受良好的學校和社會教育,為未來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而學校能夠進行的教育更偏向于求知教育,即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對人際交往、生存訓練等教育方面的內容卻有所欠缺。青少年宮的各項實踐活動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讓學生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得到了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陶冶了情操,磨煉了意志,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他們一生的寶貴財富。
4. 促進個性的發展
素質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性。青少年宮可以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由于學校內的活動基本都是固定的,沒有考慮到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學生本身會因為生長環境和性格的差異,產生不同的愛好,在青少年宮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參與各類活動,擴大知識領域,將書本的知識運用于生活當中,促進其個性的發展,這對于青少年的成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有效開展校外教育實踐活動的策略
1. 以培養興趣愛好作為最終目標
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要比學習理論知識有更重要的作用。培養青少年興趣愛好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社會活動的本能過程,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而日常開展的校外教育活動當中,也應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針對一些喜歡看書、寫作的學生,可以創辦一些文藝類型的興趣班,在節假日或是自習課的時候進行相關的活動安排;對于喜歡探索的學生,可以利用夏令營的方式來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喜歡運動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一些比賽中獲得重要的比賽經驗。不難看出這些安排都是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而展開的。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優化,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創造學習條件,培養青少年的興趣,并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讓他們能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和技能,并得到能力的提升。
2. 要體現時代特色
在現階段,乃至今后,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都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具備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有全新的模式,所以除了校內教育,校外教育也同樣非常關鍵。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而校外教育活動同樣要將青少年作為教學主體,并將實踐活動作為學生提升自我的平臺,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例如,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多媒體已經進入教學工作中。在校外教育的內容中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互聯網的操作學習,包括如何搜索新聞,如何收發郵件等,這些都是未來人才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且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內容很有可能會有更大的變化。所以校外教育實踐活動安排應符合現代特色,應以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為主要目的。
3. 充分了解校外教育的本質屬性
校外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培養人才,在教學過程中以公平公正的原則來培養人才,而不是單純看重利益因素。校外教育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模式,其最終目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開展最適合廣大青少年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具備成為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素質。從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看出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而作為青少年宮,也需要將服務對象擴大至所有的未成年人,并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活動場所,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在活動安排上,必須根據場所自身的類型和規模,充分拓展其各項教育服務功能。青少年宮應主動與學校做好聯系和銜接工作,積極促進校外活動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求,突出教育的創新性,在管理體系上實行集中有效的管理。當然,針對一些基本的設施消耗和維護,可以在政府部門的管控下酌情收取一些成本費用,以保障校外教育機構能夠可持續、長期穩定地發展。
4. 要具有社會性的戰略眼光
校外教育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必須以社會為依托,緊緊依靠社會。開展校外教育,是基于社會現狀和社會的未來人才需求實際。這也給青少年宮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借b和參考,即必須具有社會性的戰略眼光。校外教育實踐活動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校外教育問題也是社會性的問題。針對現階段校外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需要號召社會的力量進行解決。比如有些青少年宮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或是人才儲備嚴重不足,此時政府部門應發揮其職能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大力支持,為青少年宮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結束語
通過研究不難看出,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是時代性的問題,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青少年作為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在對他們的教育中需要采取更有效和更科學的教育方法。校外教育作為輔助學校教育的有效模式,責任非常重大。青少年宮要認清形勢,不斷完善自身,從制度上和體系上迎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構建和諧社會,培養更多優質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中,新課程標準對于現階段教師教學內容與目標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通過各種校內外資源的整合,拓展教學平臺,不斷增強學生自身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進而充分增強學生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主要探究了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的方式與途徑,希望可以為今后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整合;校外教育資源;拓展;育人途徑
在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要想不斷深化教學內涵,學校就要加強與社會、家庭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深化學生周邊人群的價值觀念,進而為學生的素質能力形成與成長提供優質的環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知識拓展以及自身責任感的形成奠定基礎。
一、整合自然社會資源,全面踐行創新平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自然社會資源,不要過于拘泥傳統課堂模式,把教育與教學轉移到自然社會中,全面有效地開展學生教育工作。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假日以及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指導與教育,讓學生真正走出課堂,走進自然,通過各種社會調查,不斷增強自身對社會的了解,再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有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相關實踐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綜合自身學校的具體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基于學校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狀況有針對性地設置各種不同形式的社會實踐小組,進而明確相關課題,使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社會時事熱點等;這種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優化自身的腦力與體力能力,進而為自身的成長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農民的一年”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參加活動,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春天,帶領學生觀察農民伯伯的工作,通過攝影、照片以及日記等各種形式記錄下來;夏天,讓學生觀察農民伯伯如何在炎炎夏日之下除草、施肥;秋天,帶領學生參與收獲,讓學生了解勞動的艱辛。這種具有一定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在活動的參與中,無意識地增強學生自身的責任感,使學生逐漸養成節約糧食、感恩等內在品質,進而對學生價值觀念的樹立起到推動作用。
二、領略行業風采,促進學生發展
學校可以適當地拓展教師的范圍,通過對各種社會名人、企業家以及勵志人物的邀請,通過演講的形式,讓學生與他們直接接觸,進而通過他們的故事與自身的個人魅力對學生產生影響,進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樹立榜樣,為學生的發展起到導航的作用??梢曰谝韵聨c開展工作:
1.邀請專業教育專家開展講座
學??梢匝垏鴥葍炐憬逃龑<襾硇Ec家長、學生交流,通過專業的指導,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進而引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求知之旅鋪平道路,為學生今后的健康發展推波助瀾。
2.邀請當地優秀人才開展校園活動
學??梢匝埍镜馗餍懈鳂I的優秀人才來校,讓學生了解其能力與素養,使學生感受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自己將來從事何種工作,只要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就會取得成功。例如,學??梢匝埈h衛工人,讓他講述自己的工作,使學生感受到環衛工人工作的艱辛,也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小小環衛工”的活動,進而使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優秀品德;學??梢匝堔r民伯伯講述現代化的農業工作,也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種植相關農產品,讓學生在農民的講述與自己的體驗中,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學校也可以邀請人民警察,讓學生了解警察工作的危險,普及各種法律知識;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派出所,對其工作的場合以及具體狀況進行了解,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校可以邀請知名企業家,讓學生了解創業的艱辛,國家的政策,誠信為本的可貴品質等;學??梢越M織學生參觀相關工業園區、經營企業等,在活動的開展中增強學生自身的體驗感,進而為學生的品質形成與能力塑造提供有效的平臺??傊?,這種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感受到自己o法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進而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對此學校也可以開展各種后續活動。
3.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自身效能
學??梢猿闪⒓议L委員會,通過各種形式與途徑與家長保持聯系,進而對學生產生影響,使學生在學校與家庭共同作用之下,不斷成長,不斷優化自身。在教學實踐中,要想有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校教書育人的宗旨,就要整合各種校外教育資源,拓展拓寬學校育人途徑;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與活動開展,不斷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傊?,通過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能為學生的長足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校外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有了飛躍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在這發展與繁榮的同時,一些庸俗低級的東西也在社會上滋生蔓延起來,其中,語言和行為的低俗就是一個重要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農村的中青年當中,一直流行著一些低俗的語言。有些人總是喜歡把一些臟話掛在嘴邊,他們不分場合,也不管周圍都有什么樣的人,污言穢語成了家常便飯,仿佛只要說出一些臟話來就能成為社會上的老大一樣。受社會丑惡行為的影響,一些學生便把社會上的臟話搬到校園里,于是一些低級下流的語言在校園里蔓延開來,文明禮貌被拋到一邊。而導致學生不文明的主要原因就是社會的影響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教師,而且擔負著持續教育的責任和義務。然而,多數農村學生的家長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有的甚至不去教育孩子,對孩子說出的臟話竟然報以陣陣的笑聲。這樣,無形中就助長了孩子們不文明行為的發生,致使學校的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中國的教育歷經幾千年的發展,涌現出了一代代的教育家,從古代的孔子到近代的蔡元培,再到現代的陶行知,他們都總結出了深刻的教育理論和良好的教學經驗。歷代教育工作者也都竭心盡力、恪盡職守地工作著。然而,中國的國民素質依然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是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人之初,性本善。然而,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一些學生在幼兒園和小學前階段一直是個好學生,而到了小學后階段或者上初中以后品行就開始變壞。是什么原因促使這些學生變化這么大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學生除了在學校和教師接觸的時間外,其它的時間幾乎都是和家庭在一起,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語言低俗,行為不檢點,這些語言和行為直接印在了孩子的腦海里,于是孩子便學起家長來。家長們看到孩子們這些低俗的語言和行為之后不以為然,甚至有些家長竟然回以一陣笑聲。家長們的這些回應無疑是煽風助火,于是,孩子們也就得寸進尺,一天天學會了更多的低俗語言和行為,而這些低俗的語言和行為又會慢慢地在學生中間傳播,影響著其他學生的品行。
社會影響也是促使學生品行不端的一個主要因素。農村學生回到家里以后,很容易接觸社會,很容易接觸社會上一些品行不良的人。這些人往往是語言低俗,行為粗劣的,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語言和行為。有些學生會以為這些語言很時髦,很好玩,很能抬高自己在同學面前的地位,于是便學著大人們說起臟話來。
經驗告訴我們,要想提高民眾素質,只靠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將來畢竟要走向社會,接觸社會,因此就很容易沾染社會上那些丑陋的東西,這樣一代一代的惡性循環,便是造成民眾素質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民眾的素質就要從學校和社會兩方面入手實施教育,雙管齊下,使每個公民在離開學校以后還能繼續學習,繼續接受教育,特別是學習怎樣教育下一代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民眾的素質,而且對于發展社會經濟,促進社會安定也能起到積極作用。而家長學校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
其實,家長學校我們已經開辦許多年了,問題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沒有真正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雖然有關部門對此項工作年年檢查,但是各校都是編造材料應付檢查,各地方的家長學校只是有其名無其實。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們的各級有關部門對此項工作重視還不夠,二是家長對接受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他們總覺得自己不需要接受什么繼續教育了,他們每天想的只是怎么掙錢、怎么娛樂,至于孩子的學習好壞、孩子的品行好壞那都是學校的事,與他們做家長的無關。孩子好了就說學校教育得好,孩子不好了就說學校教育得不好。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在同一種環境下學習和生活的學生,為什么你的孩子學習和品行不如人家的孩子呢?難道這不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嗎?不是父母教育方法的原因嗎?
家長學校工作是一項既艱巨又有著深遠意義的工作,各級政府應該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來抓。目前,家長學校工作的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持。要想真正把家長學校辦好,就一定要使家長學校走上正規化,還要有一定的資金做保障。
2. 沒有校舍。現在的家長學校都是靠掛著學校的,有的學校給家長學校謄出一間教室,掛了一塊牌子,有些家長學校根本連教室都沒有,但不管是有教室的還是沒有教室的,也都是個形式而已。
3. 沒有專業教師。由于各地的家長學校都沒有開展實質性的工作,所以也就都沒有專職教師,一般都是在學校的教師中隨便指定幾名教師做兼職。
4. 沒有統一教材。多年來,家長學校一直沒有統一實用的教材,各地學校都是隨意捏造幾節課以應付上級檢查。
5. 家長認識不足。有些家長本來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可是他們寧可打麻將看電視,也不愿意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和培訓。他們不僅不重視自己素質的提高,也不重視孩子素質的培養,對參加家長學校學習采取消極的態度。
6. 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分布廣泛難以集中。
針對以上難點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辦法解決:
1. 資金來源可以由政府適當投入,也可以由政府和社會共同承擔。
2. 配備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專職教師,做到上課正規化。
3. 編寫國家統一教材或地方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頒發結業證和畢業證。
4. 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以法律約束家長的學習。
2. 對于外出打工的農民工要由當地政府組織,定期接受當地家長學校的培訓。
總之,家長學校工作重在落到實處,只有切實抓好家長學校工作,才能不斷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質,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道德素質,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
(甘肅省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關鍵詞:課程設置;校外教育;實施
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是國家2001年首批扶持建設的縣級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之一,2004年建成運行。經過十余年的發展,2017年春季開設專業已增至33個,班級達到112個,學員人數突破3000人次,成為隴南市乃至全省規模較大的校外教育場所。舞蹈專業是中心開設最早的專業之一,與校史同齡,伴隨著中心的發展與壯大,有著13年的教學實踐歷史。該專業現有學員900余人,教師22人,專業教室5個。
作為成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品牌專業,十三年來,共培訓舞蹈學員20000余人次,其中10000余人通過中國歌劇舞劇院考級考試。中心被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小學藝術教育委員會授予中國舞蹈教育傳統校,20余名舞蹈教師取得舞蹈教師資格證書,一人為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舞蹈作品《成州頌》獲全國第三屆“華藝風采青少年藝術人才評選活動”暨2015年全國青少年新春電視文藝晚會金獎。舞蹈作品《三字經》《兵娃娃》在甘肅省第四、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榮獲藝術表演類作品小學乙組一等獎。舞蹈作品《茉莉花》受邀赴蘭州參加甘肅省音樂教師技能大賽暨“繁榮藝術教育,共圓中國夢想”慶七一大型頒獎晚會演出。舞蹈作品《家鄉核桃是個寶》參加甘肅電視臺《百姓大拜年》錄制。學員16人取得中國歌劇舞劇院十級證書,38人取得九級證書,32人取得八級證書,48人取得七級證書,1800余人取得一級以上考級證書。
這些獎項和證書,客觀地證明我們的舞蹈教學成績??v觀舞蹈專業的發展過程,學生規模、學生水平都經過了一個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的逐漸遞進的漫長過程。取得這些成績,管理、硬件、演出活動、教學質量、家長認可等等因素都是成因。我作為一名舞蹈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試想從課程設置的角度,談談中心舞蹈專業發展壯大的內在成因,從理性的層面對舞蹈教學實踐做一些分析和總結,能夠讓中心舞蹈教學更加規范、理性、高效,促使舞蹈專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局面,希望得到同行和專家的指導指點。
一、指導思想
(一)堅持普及性原則。
(二)堅持學以致用,實踐體驗原則。
(三)堅持科學規范教學原則,夯實舞蹈基礎。
(四)堅持藝術創新,創編舞蹈特色作品。
二、師資培訓
(一)每年組織教師參加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教師培訓,經考核取得一至十級教師資格證。
(二)每年組織參加文化、教育權威部門組織的舞蹈教師培訓,學習前沿理念和最新教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三)利用隴南師專高校資源,邀請專業教師來中心現場指導培訓,組織教師參加隴南師專舞蹈基訓課及民族民間舞蹈課觀摩。
(四)定期組織校內培訓,根據校本教材進行舞蹈示范課、公開課教研交流。
三、教材選編
(一)教材編寫本著實用性、趣味性、規范性、實踐性、創新性原則,以本中心舞蹈專業師資力量為基礎,聘請國家、省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做指導,借鑒權威機構教材內容,根據中心多年辦學實踐經驗和特色,結合學員年齡、水平特點,注重教學和表演,編寫校本教材。
(二)特色
1.規范教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水平,分班分層次教學。
2.考級考試。通過權威部門和中心組織的學員考級考試,對教學水平進行檢查考核。
3.研討課。通過公開課和示范課展示,讓教師更加嫻熟、靈活地運用教材,掌握教學技巧和方法。
4.創新課堂。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立足教材,拓展補充,大膽創新教學。鼓勵學員根據音樂節奏大膽進行創編活動。
5.課題研究。要求教師積極撰寫專業教學論文,申報課題,形成教學成果集。
6.實踐表演。通過各種大型演出和匯報活動,充分為學員提供展示自我的實踐平臺,鞏固教學成果,提高學生表演水平。
四、課時安排
中心每年教學培訓活動分四期,具體時間在春秋季雙休日及寒暑假,每期培訓40至60課時,每課時時長50分鐘。
五、課程實施
針對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教師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采用自學、集中學習、專家輔導、走出去等相結合的方法。
(一)備好課。課前向教務處提交教學計劃和教案,教學管理人員隨機聽課,進行測評。
(二)寫好反思。課后寫好教學反思并上交教務處。
(三)課程研討。教研組定期進行校本教學研討,及時反饋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四)規范課堂。了解學情,圍繞教材,注重環節,做好示范,提高課堂效果。
(五)檢查考核。采取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方式,定期公布檢查結果,及時予以反饋通報。
(六)專業考核。每期培訓結束后進行教師技能大賽,對教師進行專業素質考核。
六、課程評價
(一)對教學的評價
1.學生學習效果。
2.領導、專家、教師聽課后的評價。
3.學生、家長問卷調查的結果。
4.社會的評價。
5.學生學習人數的增減。
(二)對學生的評價
1.學生學時總量。
2.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是否堅持上課、是否有興趣有積極性、是否課后練習等。
3.學習效果。是否基本掌握了學習內容和方法、是否敢于大膽自信表演、是否對舞蹈審美有基本的認識等。
校外教育任重而道遠,隨著成縣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新一屆縣委、政府領導把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擴大重建納入國民發展整體規劃,校園新建正在實施之中。成h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堅持公益性和公平性,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宗旨,服務于全縣青少年兒童,逐步形成以興趣特長培訓為基礎;以藝術教育為特色;以實踐體驗活動為特征的辦學模式,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穩步擴大培訓規模,深入實現教育公平,努力使成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舞蹈培訓取得更加驕人的成績。
摘要:校外教育活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效率意識、競爭與合作意識、目標意識,主人翁精神,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創新能力,使青少年能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學生;校外教育;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下一代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校外教育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
首先開展校外教育有利于農村素質提升。一方面,社會發展表明一個人僅僅通過學校課堂上獲取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從各方面獲取知識,培養多方面的技能,參加多方面的實踐,鍛煉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否則就有被社會淘汰的危險。另一方面,現在以及未來一定時期內的農村大都是獨生子女,平時嬌生慣養,喜歡獨處,缺少集體意識與團隊意識,這對良好性格的養成和人的全面發展極為不利,而校外教育有助于使他們從封閉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在群體生活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愉快地成長為一個全面的人。
其次開展校外教育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校外教育由于其教育目標明確,富有計劃性,在社會教育系統中處在特別重要的位Z上。校外教育可以通過對無序的社會影響進行合理的整合和科學的選擇、過濾、強化、控制,以知識和技能啟迪與訓練的方式,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化解并滲透到知識技能、文化娛樂、生活情趣等各個領域,貫穿于家庭和孩子因志趣相同所組成的群體活動中,為廣大農村學生提供了一個逐步社會化的實踐場所。
再次開展校外教育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間。教育主要由家庭、學校、社會三部分組成。目前農村學生有大量時間生活在校外,如何在學校以外的其他環境中,借助社會力量培養教育子女已成為家長強烈的教育需求。校外教育本身是社會教育的重要途徑,能夠集中社會優勢教育資源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同時也能為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家庭教育計劃得以滿足和科學實現,從而也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整體水平。
當前校外教育的基本現狀和問題。長期以來教育界和社會上普遍對校外教育認識上的片面、投入上的不足、工作上的缺失,農村校外教育的發展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
首先認識定位上存在偏差。長期以來,社會上普遍將校外教育單純定義為學校教育的延伸或是補充。這使得一些教育機構把校外教育學校化,熱衷于針對應試教育開辦數學、英語等課業輔導班,讓學生“望而生畏”;另一些教育機構則把素質教育簡單地理解為琴棋書畫,把目光瞄準低層次的彈琴、唱歌、跳舞、畫畫等培訓內容,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拓展,陷入了職業教育的迷途。
其次場地經費制約突出。由于投入上的不足,普遍存在校外教育活動場所少、規模小、設施老化等問題,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而條件相對較好的校外活動場所被出租、挪用、擠占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多數校外教育機構資金狀況較為緊張,有的連基本工資開銷都不夠,更談不上添Z設備設施,有的迫于“生計”將部分場地出租彌補資金缺口,有的則片面追求開辦高回報的培訓課程。
再次專業師資力量缺乏。當前,校外教育師資隊伍普遍存在專業教師數量不足、骨干教師力量薄弱、年齡結構偏大、專業結構和人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多數都是聘請在職老師兼職,還有的校外教育機構招收非師范畢業生進行教學,基本上只需要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即可從事教學,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加強校外教育工作的對策及建議。農村校外教育工作已成為農村健康成長、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受到了農村及家長的歡迎和認可。然而,在管理和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在物質支持、資源整合、市場運作和專業管理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首先提高校外教育的對性。校外教育工作者在活動中對農村的心理特征,即興趣、愛好、能力等應有一個比較準確的了解,有針對地舉辦廣大農村所向往、喜愛的藝術、科技、體育、娛樂等活動。如在社區校外教育活動中,可以在項目設計上以參與類活動、體驗類游戲和實踐類操作為主,并在游戲和活動設計中蘊涵教育內涵;同時,兼顧各個年齡層次、學歷層次農村的不同需要,如針對低齡少年兒童,可以體驗類游戲為主,針對在校農村以實踐類動手活動為主。
其次豐富校外教育的內容。校外教育應改革掉一些陳舊的課程與制度,建立新的專業和課程,通過積極開展適合農村發展的活動,拓寬農村的知識視野,培養其實踐能力,使其適應時展的需求。如開設與互聯網、動漫等相關的課程,使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也可增設諸如經濟學管理學方面的課程使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接軌。與此同時,根據現代農村的心理特點,摒棄傳統教學中單方面交流的弊端,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使校外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再次加強與校內教育的銜接。學校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體,承擔著品德培養、知識傳授、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等農村健康成長的主要責任,而校外教育則為學生的特長培養、潛能開發、終身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確保校外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首先是確立服務學生的宗旨,把農村健康成長作為校外教育永恒的主題,特別是讓那些有特長、有潛能的農村在這里找到施展才能的舞臺。其次是在開設的專業或科目上,盡量與學校的課程設Z保持一致。第三是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從學科、專業的角度進行循序漸進的拔高和拓展,確保了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四加大對校外教育的投入?;谵r村校外教育的重要意義,其活動場所建設、師資力量培訓等應納入政府的農村工作項目,并在政府投入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尋求多元化、長效化的物質支撐。建議在教育經費中設立農村校外教育專項經費,用于農村活動陣地等的建設和農村校外教育。同時,積極爭取有關企業、社會農村組織、慈善機構甚至個人的資金投入,多途徑地籌措建設經費,解決資金投入問題。
因此,校外教育不僅要為農村娛樂、休閑提供場所,更要讓農村在“玩”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增強對社會的了解,提高動手能力,實現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同時加強宣傳,贏得社會的認同。
摘 要 青少年宮是對青少年開展校外教育的重要場所,是與學校教育相互關聯、相互補充、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對于培養青少年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青少年的藝術修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青少年宮 校外教育 作用
近年來,青少年宮以貼近和服務廣大青少年為宗旨,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為核心,以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目標,整合資源,優化管理,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青少年校外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了校外教育的主陣地。
1開展適合青少年兒童的校外教育培訓
1.1積極開展適合青少年兒童特點的校外培訓活動
青少年宮針對社會需求開展形式多樣、青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培訓活動,先后開設民族民間舞、拉丁舞、街舞、肚皮舞、藝術體操、形體訓練、聲樂、視唱練耳、鋼琴、薩克斯、二胡、長笛、小提琴、吉他、古箏、葫蘆絲、國畫、水彩畫、水分畫、簡筆畫、毛筆書法、硬筆書法、新概念英語、劍橋英語、奧數、跆拳道、武術、電子計算機等專業科目。只要青少年兒童需求,我們就想方設法開設,更好地補充了學校教育沒有涉足或涉足不深的科目。
1.2根據社會需求實時調整
青少年兒童每個時期的需求不同,社會的要求也不同。20世紀90年代,社會比較認可民族民間舞、聲樂、美術、電子琴等科目。90年代末期對作文、奧數、英語等科目需求較大。進入2000年又對體育舞蹈、街舞、簡筆畫等需求增長較快。我們適時調整科目設置,緊跟時代步伐,服務青少年兒童。
1.3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培訓活動
我們向社會招聘教師,開辦有自身特色的培訓項目。同社會上有一定培訓能力的教師合作開辦項目。尋找品牌知名度高的培訓機構合作開辦項目。對自身的教師也采取多種分配方式,調動教師開發特色科目的積極性。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利于提高教師積極性的方式方法我們都積極嘗試。為解決教室空置和更好的為青年服務,我們還在空余時間開設分時段的青年拉丁舞訓練,較好地把現有的資源利用好,服務廣大青少年兒童。
1.4普及和提高相結合,辦好長效服務
我們根據學員的水平和學員的需求,將學制分成長期班和階段班,成立宜昌市青少年宮鴿子花少兒藝術團。對有需求的學員開設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把藝術素質較高的學員招收到藝術團。鴿子花少兒藝術團已成立15年,每年定期組織專場晚會,組織對外交流,已成為我市少兒藝術交流的一張名片。
2開展青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校外活動
我們在教學上采取有別于學校的教學方法,經常組織學員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和演出。美術類學期結束或適時組織戶外寫生活動。舞蹈聲樂類學員組織宮內匯報課、公開課、參加各種演出,文化類學員組織節日匯報。通過各種比賽和活動,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家長的好評,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能力。特別是以鴿子花少兒藝術團為主體的專場晚會已舉辦十余場,成為我市生命力最旺盛、活動最活躍的少兒藝術團體。參加與泰國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參加國家、省、市大型比賽并獲得好成績,為我市青少年兒童提高藝術水準、培養藝術人才、活躍表演舞臺、促進對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3提供面向青少年兒童的社會服務
我們根據青少年兒童的需求開展對青少年兒童的服務。依托青少年宮服務平臺,開展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咨詢,開辟場地對青少年兒童進行心理矯正、心理疏導,為青少年兒童成長服務;開展青少年兒童法律普及和法律咨詢,使青少年兒童成為知法守法的好少年;開展升學信息咨詢,提供相關學校信息,為青少年兒童進一步學習知識服務。成立青少年兒童興趣小組,為青少年兒童興趣交流提供平臺,定期組織相關活動,培養青少年兒童動手動腦能力。組織各種青少年兒童比賽,為青少年兒童展示自己的才華提供平臺。
4向各藝術院校和藝術團體推薦和輸送藝術人才
青少年宮成立十余年來,累計為社會培養了近十萬青少年兒童,使他們成為自己身邊的明星和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參與者。中小W學員在學校都成為藝術骨干,成為省市活動的主力軍。累計向藝術院校、藝術團體推薦和培養百余名優秀學員。向中國傳媒大學、武漢音樂學院丶湖北省藝術學校等輸送人才。有些已學有所成,進入專業藝術團體;有些到國外繼續深造;有些成為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會負責人或藝術骨干。
總之,青少年兒童素質教育大有可為,我們肩負的使命任重道遠。我們將全面為青少年兒童素質提高和道德水準提升而努力奮斗。
作為一個朝陽行業,校外教育在培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理想信念,錘煉道德品質,養成行為習慣,提高科學素質,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消費升級、需求多元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與補充,青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更加社會化、市場化和專業化,發展勢頭蒸蒸日上。尤其是當社會競爭加劇,復合型人才成為“香餑餑”后,以素質教育、特長教育為重點的校外教育,更加得到社會和家長的重視。因此,校外教育行業、校外教育機構、校外教育業務和校外教育師資等,都需要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和家長期望、尤其是青少年自身成長成才的需要。這將對校外教育機構提出更大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作為創新型校外教育管理機構的童心飛揚教育集團,整合多方資源,融匯各科實力,開設各種有助于孩子們德、智、體、美、情等方面發展的課程,最終形成集語言、科技、舞蹈、音樂、美術、智體六大學科于一體的“一站式”教學平臺,讓孩子們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課程和活動。
校外教育蓬勃發展
在“2016 FLL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亞太區比賽”上,來自亞洲10多個國家的200多支機器人戰隊參加了激烈的角逐。中國深圳市童心飛揚教育集團代表隊10個戰隊37名隊員參加了此次比賽,成為最大的參賽機構和這個國際賽事的亮點。
面對強大的對手,童心飛揚代表隊的孩子們依然全力保持鎮靜,團結協作,相互配合,積極應對,沉著應戰,與現場來自亞洲各個國家的代表隊,通過論文答辯和現場操作兩大環節進行了PK、切磋,并在比賽中以優異成績喜獲最佳論文答辯表現獎和小學組總決賽第三名(季軍)。
據了解,童心飛揚教育集團是一家立足深圳、面向全國、對接國際的知名校外教育管理機構,而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友健曾是一位在公立學校任教的老師,2002年毅然下海后,創建了童心飛揚教育集團的前身――木子琴行,一時間名聲鵲起,2005年開始與深圳市少年宮合作辦學,2010年后陸續創辦民營青少年宮。
校外教育是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理想信念,陶冶思想情操,錘煉道德品質,養成行為習慣,提高科學素質,發展興趣愛好,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專家曾指出,校內教育因受教學大綱、教材、考試等方面的限制,對于學生的教育強調共性的較多,不能全面地顧及到學生的興趣培養和個性潛能,豐富多樣的校外教育能夠有效彌補校內教育的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伴隨經濟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黨和政府重視下,我國校外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教育改革明確提出,校外教育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教育部門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采取有效措施,在建設場所、開展活動、培養隊伍、完善機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努力實現校內外教育協同育人。
2014年,教育部專門就校外教育制定了《蒲公英行動計劃》,對校外教育場所建設、治理體系、科學研究、師資隊伍等重大問題進行整體謀劃。
各地教育部門和校外活動場所立足“教育性”、突出“實踐性”、滲透“趣味性”、體現“服務性”、確保“安全性”,為廣大青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
上文中提到的童心飛揚,就是校外教育行業的典型代表。除了承接管理深圳6個市區兩級的青少年宮以及若干個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中心之外,還創辦并管理了深滬等地的9家民營青少年宮(取名為童心飛揚青少年宮)。
這些青少年宮根據公益和市場需求的不同,實行多層次多元化辦學,分為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同時還開設有一對一的個性化教育。課程內容多種多樣,有語言表演、創意機器人、舞蹈、音樂、美術、英語、體育、傳統文化,以及豐富多彩、極具挑戰的課外實踐,例如國韌庋莩黿渙骰疃、軍校成長夏令營等。
教學質量是生命線
校外教育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朝陽行業,市場快速發展,尤其是當國內外風險資本大量角逐這一領域時,該行業的競爭呈現白熱化。如何在迅速壯大的校外教育行業中,既經受得起市場的考驗,又能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呢?歸根到底要依靠教學質量。
校外教育機構負責人的專業素質和領導能力,以及高質量教師的吸納,是完善校外教育最重要的法寶。研究表明,如果校長(教育機構負責人)不具備應有的個性,就會缺乏戰略高度,將難于合理、有效地配置機構內部的資源要素,以及靈活、主動地應對外部的各種因素所帶來的風險與機遇,勢必導致機構(學校)缺乏柔性,顯得單調、古板。所以,校外教育機構負責人具備專業素養與創新精神,是優化校外教育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
例如,童心飛揚創始人李友健從音樂教師到創辦吉他班,再到全面進入校外教育行業;從與政府青少年宮合作,到創建民營青少年宮,再到正在進行的童心飛揚青少年宮全國連鎖復制經營。已是中國人民大學DBA博士、全國青聯委員的他一直在突破自我,不斷創新。童心飛揚十多年不斷發展壯大,與李友健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創新有很大關系。
對于教學質量,除了教育機構負責人,輔導機構的教師素質也至關重要。眼下,家長對于輔導機構教師的認可度普遍偏低,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資料顯示:有近三成家長對社會輔導機構教師的整體專業素質持質疑態度,同時,家長對于各類小規模和“散兵游勇”式輔導機構教師流動性大也表示了普遍的擔憂。
在這方面,以童心飛揚教育集團為代表的創新型校外教育管理機構,堅持長期有效的師資規劃,通過和某些院校進行對接,如湖南女子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使教師隊伍源源不斷地獲得新鮮血液的補充。而名師和老教師在繼續授課的同時,側重于培訓各院校新輸送來的老師,以及編撰教材。這樣一個以老帶新的模式賦予校外教育行業薪火相傳的良好生態環境。特別是,整個教師隊伍里有很多“90”后,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在教學研發方面有很多奇思妙想。
全國城區少年宮研究會會長兼秘書長王振民指出,要加強校外教育研究才能真正促進校外教育活動質量的提高。李友健也表示,在我國校外教育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越來越正規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教育機構,連自己的教材和教研都沒有,顯然是不能與我國校外教育發展趨勢相適應的,因此不僅要有專職老師,還要有自己的教材,形成體系。
以童心飛揚為例,目前,該機構自主編寫了珠心算初中高培訓教材6本,《小提琴啟蒙》教材1-2級,《現代吉他演奏、彈唱系統教程》4集、武術初中高級教材6本、語言啟蒙、初中高級系統教材21本,科技機器人啟蒙、初中高級教材28本,每個學科均研發了教學指導書,從而保證了教育教學在目標、方法、價值、課程上都達到要求,保證教學質量,滿足廣大少年兒童學習的需要。
校外教育是一個開放式的社會教育,既然是社會教育就要以社會為依托,廣泛整合社會各界力量,放手發動群眾,把社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發展來利用,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
李友健認為,辦校外教育要有“大教育觀”、“大資源觀”,要緊密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共青團、婦聯等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社會有關方面的聯系,這樣才能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為廣大青少年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童心飛揚常年請一些知名社會人士參與到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機構的發展中來,以借助外力的影響,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優質的校外教育資源。
以校外撬動素質教育
現在,我國的未成年教育在許多方面還存在問題,尤其是出現了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協調的尷尬局面,往往重智輕德,忽視孩子們思想品德塑造,結果導致孩子讀死書死讀書,一味地為考試而學習,出現了有智商但沒有情商,有智力但沒有能力(智慧),有知識但沒有文化,有文化但沒有教養等不良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共同努力的方向。
教育專家指出,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在決定其綜合實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的諸多因素中,最為重要并長久起作用的是全體成員素質水平的高低。
李友健表示,校外教育應該重點放在與學校教育互補的素質教育、特色教育等方面,但是目前校外教育很多都是單純的學校教育延伸,甚至大部分停留在學校學科補習,或針對中考高考的提升,變成了應試教育的替身和強化,失去了校外教育的宗旨與意義。國家應該對此有理性引導,有嚴格的行業規范,出臺相關的政策甚至法律。
但應試教育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社會競爭激烈,經濟效益被空前重視,加之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方式存在局限,致使應試教育成為中小學的主導。家長和學生都把考取大學作為獲得理想工作和改變命運的契機。高考的指揮棒既影響了學校教育,也深深影響著校外教育。
盡管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校外教育參與率在逐漸提高,可是,校外素質教育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僅以2013~2014學年為例,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賈男和劉國順的調研顯示:26.74%的初中生參加了校外學習班,其中10.01%的初中生同時參加了校外補習班和校外興趣班,有13.11%的初中生只參加了校外補習班(主要是數學、語文、英語),僅有3.35%的初中生參加興趣班。
對此,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曾指出,校外培訓機構確有存在的必要,但要加以整頓,培訓機構應推進素質教育,不應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教育行政部門要有所作為,出臺一些政策,抑制校外教育行業存在的不良發展方向和無序競爭。
錯誤的校外教育綁架了學校教育――校外教育提前進行學校教育課程,學校教育被迫按照校外教育的進度實施課程教學,學校依據校外教育的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班,家長因擔心孩子被分到普通班而必須讓孩子上補習班。錯誤的校外教育綁架了學生家長――盡管父母大多也不認同課外培訓,卻因為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依然趨之若鶩,相互裹挾著越來越多地陷入一種類似“囚徒困境”的尷尬境地。
特別需要警惕的是,當下教育中存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有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保留一些,在校外再教一些。如果把這種教師這樣的后路和設想堵死,或者說令其很難“延伸”,那么不僅能節省家庭在教育方面的額外支出,而且有利于下一代的培養。
在這方面,童心飛揚管理者頭腦是清醒的。為找準校外教育的定位,童心飛揚堅持開辦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又別具特色的教育項目,做到雖然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但又不重復學校教育,炒學校教育的“冷飯”,真正承擔起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和興趣培養任務,為青少年健康迅速成長提供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育資源和環境,使孩子們在學校教育之外較早啟蒙,開闊眼界,在不同年齡段得到動手實踐、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等多方面的鍛煉。
李友健表示,目前許多社會培訓與校外教育機構,都是商業化過于濃烈,幾乎是只管教書不管育人。而童心飛揚自始至終堅持既教書更育人的理念,并貫穿于教育教學與機構管理全過程。通過培訓、活動、團隊三位一體,特別是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讓孩子在教學過程得到全面提升。
據介紹,童心飛揚教育集團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兒童社會實踐活動平臺的搭建,專注于國內外青少年兒童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開展,早在2009年,童心飛揚就已開始進行青少年兒童活動的策劃、組織與實施,并與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成為其唯一協力開展國內外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
截至目前,童心飛揚已組織30余萬人次青少年兒童,參加市級大小賽事1萬余場,省級賽事3000余場,國家級及國際賽事100余場,足跡遍布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獲得金獎700余項,銀獎1000多項)。同時與央視、廣東電視臺、南方電視臺、深圳衛視等媒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由其常年進行活動宣傳或攜手錄制少兒特別節目。
構建一體化服務平臺
隨著我國校外教育日益加快發展,市場細分化趨勢明顯,各類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然而,綜合類培訓機構卻屈指可數,許多培訓中心均以單項培訓分布的狀況,無法滿足青少年兒童校外教育的綜合性或復合型需求。
尤為不容忽視的是,校外教育培訓市場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市場準入和監管混亂,由于準入門檻低,行業利潤巨大以及競爭激烈,許多培訓機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過于分散,造成了教育培訓市場的種種亂象,且因身份屬性模糊,監管多頭,類似亂象已成為行業頑疾,屢禁不止。
因此需要一個青少年兒童校外教育管理平臺為青少年兒童的校外學習提供系統化、標準化、專業化的學習支持服務。
像童心飛揚這樣的綜合性校外教育管理機構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成才”的服務理念,堅持公益+市場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整合國內外青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品牌和現代數字化信息技術,建立遍布各大城市和社區的“學習超市”、“現代信息化學習平臺”,提供“一站式”青少年兒童素質教育學習服務,以方便細致的校外教育產品,使孩子們都能蛞讕葑約旱男巳ぐ好,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參加的項目,并隨時、隨地、快樂地學習,為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童心飛揚還引入并聚集了很多國內外知名的教育品牌,與其共同發展?!拔覀冞@個平臺容納的空間比較大,你有你的特點,而我都可以‘包羅萬象’地把你‘包’進來,可能之前是競爭對手,但之后則變成合作者了,如此,競爭就一下子化解了,向著良性方向發展?!崩钣呀≌f。
據了解,目前,童心飛揚已與英孚教育、獅王教育、美國本土品牌凱斯教育等39家國內外知名青少年校外教育機構合作,為青少年朋友提供綜合素質培訓等“一站式”校外教育服務。
李友健表示,“一站式”教學平臺也避免了青少年兒童孩子在求學路上的諸多不安全因素,也免去了家長為接送孩子求學而在各個機構間的奔波之苦,從而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對于目前校外教育仍存在的市場亂象,李友健提出,主要突出問題就是違規問題,比如重點體現在:小型培訓機構的教學混亂現象,尤其是教師個人的“家教”等方面,和部分機構的越線違規行為……這些都應該在嚴格整頓的同時,引導其向合規的機構去流動與整合,并對具有良好社會信譽的機構給予更多的支持與政策傾斜。
現在,在校外教育這個產業中,90%的企業仍處在“紅海”中,生存困難,而10%的企業已經走過了這90%的企業正在走的路,實現了轉型,幫助別人成功,譬如加盟模式。
童心飛揚目前處在那“90%”向這“10%”過渡的階段。據了解,在負責童心飛揚青少年宮體系的建設、連鎖運營、管理和服務的同時,童心飛揚早已廣泛開展受理全國范圍內童心飛揚青少年宮的加盟申請和審批管理。
“但是,搞加盟也是比較容易被復制并趕超的,比如教材和服務跟不上,其他機構和企業就學會了,并且自己單獨做。不過,搞加盟的企業又能夠鍛煉出來咨詢指導的能力?!崩钣呀≌f,相信童心飛揚很快能具備這樣的能力,并且幫助別人獲得成功,在行業內通過合作與引領,達到共贏。
“下一步,我們在校外教育事業發展道路上要做很多事情,但目前首先專注做一件事,那就是進行創新型的童心飛揚青少年宮全國連鎖復制經營。你不攻城,別人就會登陸,守是守不住的。我們要擴大戰線、全面出擊!”李友健提出了奮斗目標。
摘 要:“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鼻嗌倌晔亲鎳南M?,擔負著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是國家興旺發達的要求,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保障。對青少年的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陣地,校外教育陣地對青少年的教育同樣重要?,F階段我國校外教育陣地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校外教育的發展。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校外教育陣地的發展現狀和策略,以期為我國的校外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青少年校外教育;發展現狀;策略
青少年的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發揮作用,校外教育對青少年而言,同樣重要。在某些方面,校外教育甚至具有學校教育所沒有的優勢條件,因此,為了青少年教育的全面發展,加強校外教育陣地建設,發展校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當前的校外教育陣地發展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諸如校外教育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校外教育的內容相對單一,在市場化背景下趨向營利的轉變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校外教育的發展。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策略,促進校外教育的發展。
一、校外教育陣地的發展現狀
1.校外教育的受重視程度較低
我國的校外教育雖然經歷了較長的發展歷史,也取得了一些進步,建立了各種校外教育的活動場所,諸如少年宮、文化宮、科技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但是從社會重視程度來看,校外教育的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人們對校外教育的觀念還存在偏差,認為校外教育不過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校外教育在更大程度上是青少年休閑娛樂的場所,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受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社會對校外教育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使得校外教育日益邊緣化。
2.校外教育的基礎設施不完善
校外教育的基礎設施在建立之初,多是在地方財政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校外教育的各種基礎設施變得陳舊,出現老化的現象,基本面臨淘汰。然而,校外教育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無法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和更新,更別說開展新型的校外教育項目了?;A設施缺失的校外教育陣地明顯無法滿足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要求。很多對青少年校外教育有顯著作用的校外教育場所因為資金的制約而被迫關停,這對于青少年的校外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3.校外教育的教育內容單一化
校外教育由于受到資金制約等因素的影響,只能維持耗資相對較少的單一教育內容,使得校外教育內容單一化的現象嚴重。另外,校外教育的理念發展相對落后,對數值教育的理解存在嚴重的偏差,以為素質教育就是培養青少年的各種藝術特長。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校外教育的內容大多是書法、美術、音樂等藝術類課程。對于那些能夠拓寬青少年視野,健全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教育內容,則嚴重缺失。
4.校外教育營利化現象普遍
校外教育受到資金制約較為嚴重,各種校外教育場所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逐漸由公益性轉變為營利性。各種校外教育場所迎合市場的需求,開辦各種謀求利益的學習班,培訓班。針對應試教育的特點,開設了大量的數學輔導班、英語輔導班等。更有甚者,校外教育活動中心將教學場地進行招商出租,收取商業活動租金。校外教育營利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了校外教育的社會形象和實際教育效果。
二、推動校外教育陣地發展的策略
1.轉變校外教育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推動校外教育陣地的發展,首先要轉變校外教育的觀念,增強校外教育的社會責任感。校外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各有所長,都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前沿陣地,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校外教育具有很多學校教育所沒有的優勢,校外教育能有效整合各種教育資源,滿足青少年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因此要提高對校外教育的重視程度,大力發展校外教育。利用校外教育的資源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推動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2.加大校外教育的投資,提供政策的支持
地方政府要在轉變對校外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向校外教育調撥更多的活動經費,加大對校外教育的資金投入,并提供政策上的優厚條件,支持校外教育的發展。地方政府應該根據現階段經濟發展和社會現狀,拓寬校外教育資金的來源,一方面要通過政府財政向校外教育撥款,另一方面,要開辟多種渠道為校外教育籌集經費。通過加大對校外教育的資金投入,對校外教育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更新,開展新型的校外教育項目,M足青少年對校外教育的要求。
3.把握校外教育的本質,提供公益性服務
現階段校外教育營利化的現象普遍,這偏離了校外教育的本質,不利于校外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推動校外教育的發展,要把握校外教育的教育本質,為青少年提供公益性的教育服務。青少年校外教育機構要立足于公益性的原則,杜絕營利化的各種經營活動,回歸校外教育的本質,增強為青少年進行教育服務的能力,促進校外教育的發展。
4.豐富校外教育的內容,適應時代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少年對于校外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校外教育內容單一化過于明顯,無法滿足青少年對校外教育多樣化的需求。推動校外教育的發展,要豐富校外教育的內容,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淘汰以往的培訓班教育模式,采取各種形式新穎的教育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開拓青少年的視野,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推動我國青少年校外教育陣地的發展,對于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意義重大。因此,要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發展青少年校外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摘要】校外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長期以來,限于校外教育機構的特殊性,校外教育的管理尚未形成清晰、一致的價值取向。作為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校外教育管理應基于校外教育機構的特點進行科學管理,同時,堅持人本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采用一種整體關照生命成長的視角,支持并促進每個孩子的生命多元發展,讓每個生命綻放屬于自己的精彩。
【關鍵詞】校外教育;價值取向;人本主義;科學管理
青少年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機統一。青少年校外教育是在學校和家庭以外的場所,專門針對青少年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隨著經濟社會包括教育的發展,校外教育的發展空間、涵蓋范圍不斷擴大,校外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日益增強,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實施途徑和手段越來越多,且愈來愈多的團體、組織、機構、企業和個人參與到青少年校外教育中來。校外教育管理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類別,在整體上影響著校外教育機構的育人價值。
完善的管理機制是校外教育機構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長時間以來,限于校外教育機構的特殊性,校外教育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第一,校外教育機構之間難以實現Y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動,甚至同一地區的不同機構在服務對象、項目設置上都有重合,不利于橫向聯合,發揮服務合力。第二,校外教育機構與學校難以實現有效銜接,許多學校因為教學時間、安全顧慮等因素限制或不支持未成年人參加校外教育機構組織的活動,不少校外教育機構的空間及師資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第三,校外教育機構與當地社區難以實現有效互動,大多數活動局限于教學場所的圍墻或大樓以內。社區中的未成年人缺少就近的活動場所,而公益性活動場所也難以向社區輸送教育資源。第四,難以形成完善、統一的行業管理標準和評價體系,使校外教育機構在經費來源、人事制度、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別。從根本上講,校外教育管理尚未形成比較清晰的價值取向,使得管理工作面臨諸多困境。筆者認為,人本主義的教育價值觀是現代校外教育管理的核心,相信生命多元發展的可能是現代校外教育管理的前提,遵循校外教育機構特點進行科學管理是實現校外教育機構長足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校外教育管理的核心:人本主義價值觀
人本主義作為一種教育的哲學思想和方法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其最初的目的是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很多教育家認為學校教育太注重學科教學而忽視了學生之間積極的人際交往。他們極力推崇人本主義。很多人認為人本主義運動的發展是對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挑戰和替代??傊?,行為主義者多注重學生要干什么(行為),而認知主義者注重學生的思想(認識),相比之下,人本主義教育多注重學生的感受(情感)。進行人本主義教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情感觀念,他們所教授的課程包括了人本主義目標、認知主義和行為主義的目標,都體現了對學生情感的重視。人本主義學者采取整體方法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意味著在進行備課和授課時,教師會考慮到學生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身體、心理、社會、認知和精神等)。人本主義思想起源于人類潛在的心理活動,然而,在教育領域,人本主義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亞瑟?詹士德、亞瑟?庫姆斯和唐納德?斯尼基。教育中“以學生為中心”是從卡爾?羅杰斯的觀點中借用過來的。羅杰斯強調教師的角色是咨詢者,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無條件積極注意(認同學生而不進行判斷和評價)、真誠(誠心誠意)和移情(能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問題)。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的教師所采取的是一種更為間接的教學方法。
建立在人本主義觀念基礎上的教育實踐應該是這樣的: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需要,以及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影響;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迫切需要,以挖掘他們的潛力;通過探究學生的內心世界來表達同情心;通過給予學生自主選擇作業題目的機會,來表達對他們的關注;發現那些可能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自我意識,提供多種渠道使學生認識到個人的價值;通過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不做出批評和指責,以此來表達對學生的尊重;通過認同學生的個性來表達教師對學生的無條件的、積極的關注;與學生相處,鼓勵他們談論自己喜歡或關心的事情,關注學生各方面的狀況,了解學生的天賦。
人本主義觀認為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而言都是很重要的,進行人本主義教學的教師應像進行進步主義教學的教師一樣采用一種“整體”內在的學習方法。進行人本主義教學的教師應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智力發展。課程目標綜合了情感、認知和行為目標。進行人本主義教學的教師是學生的顧問,他們相信每個學生的價值和尊嚴以及每個個體的個性價值,支持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完善。人本主義主張教學包括合作學習,強調集體的力量。學習目標需要通過集體的努力來實現。這種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
對于校外教育管理者而言,需要意識到,校外教育工作者從事的是青少年工作,是面向未來的工作,是培養下一代的工作。要做好青少年工作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愛孩子,喜歡跟孩子相處,與孩子打交道。首先,各青少年宮有一批跟孩子打了一輩子交道、為孩子付出畢生精力的同志。要向他們學習,繼承和發揚老一代青少年宮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帶著對青少年的深厚感情去工作,把對青少年的愛作為青少年工作的職業信念,全身心地投入青少年工作。其次,要提高專業化水平。青少年工作是社會教育工作,專業性較強。當前,青少年工作的需求越來越多,社會教育內容更加復雜,社會教育方式需要創新,這對青少年工作者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外教育工作者需要以人本主義價值觀為基礎,加強學習,積極實踐,努力提高從事社會教育的專業化水平。校外教育工作者既要學習關于青少年工作的政策法規,又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還要學習青少年宮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理論素養和實際能力。此外,還要研究青少年新的需求和特點,研究青少年社會教育的規律,成為了解青少年、善于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行家里手。因此,校外教育管理工作要圍繞“人本主義價值觀”展開,要從青少年共性的特點、普遍性的需求出發,在設計教育活動時,要看參與的人、看受益的面和深度,把目光投向廣大普通青少年,把普遍性夠不夠、廣大青少年認可不認可,作為評判、管理校外教育工作的重要標準。
二、校外教育管理的前提:相信生命多元發展的可能
校外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素質教育作為我們構筑21世紀初期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的一種核心價值理念,其基本特征是:面向全體,而不是像精英教育那樣只是針對一部分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這里的素質是指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不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等;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社會高度個性化的今天,適應當今教育發展的趨勢,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終身的可持續發展。歷史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意識到教育不只意味著傳授和學習知識,而是使人們成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所以,素質教育的提出代表了一種從知識中心主義向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思想變革。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確立,轉變了教育的主體觀,實現了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這一思想為核心,著重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民族素質的全面提升。
馮健軍在《生命與教育》一書中指出,“唯才教育對生命完整性的肢解,符合知識論對生命靈動性的壓抑、劃一性的制度對生命獨特性的閹割”,這些因素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出現。劉濟良在《生命教育論》中,認為“在教育價值觀上的偏差:知識技能的僭越、科學主義的肆虐、工具理性的奴役、功利主義的誘惑和當代教育對個體生命的異化:教育對生命的漠視、教育對生命活力的壓抑、教育對生命意義的扭曲”,呼喚著生命教育的產生。不同的學者在這一問題上表達不盡相同,但共同的一點是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消解與異化。我國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校外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生命的忽視或無視。素質教育,首先要理解生命。生命不僅僅指人的自然生命,還包括價值生命、精神生命和超越生命。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性的,是自由的,是具有創造性的。人的生命是個體“種”生命與社會“類”生命的統一,是社會與個體的統一和協調,是能動性和受動性與目的性的統一,是四個面對與和諧的統一,即面對自身、面對他人、面對自然、面對社會和了解自我、協調他人、融入社會、認識環境的和諧統一。既然生命是完整的,那么生命教育同樣是對生命的個體性、完整性、過程性的完整教育。所謂個體性是指把他人當作個體生命看待,當作一個現實的、特殊的、活生生的生命看待,而不是僅僅看作抽象的人。張文質說:“生命化教育就是個性化、個人化的教育,始終指向一個個永無重復的、永難言盡的生命個體,始終以成全每一個健全和富有個性的人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本褪且褜W生看作是真正、實在、活生生、獨特的生命體。人的生命是一個完整的存在,完整性就是要求把彼此分割、割裂開來的各部分加以統整,看作一個整體,否則會有被異化的可能,如人的身心二分、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的劃分等。過程性是指人的存在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歷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必須正視,而我們的教育要么忌諱、避而不談,要么只關注學校教育階段,而忽視整個成長歷程。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和諧統一的教育,是對技術主宰一切的時代、對生命異化和遮蔽、對教育盲目和迷失的拯救;素質教育要求回歸生命原點,找回散失的“本心”。
生命或教育的核心在于個性化、完整性和過程性,抓住這個核心,凡是能夠凸顯中小學生生命中的靈動、關注中小學生生命的完整、張揚中小學生生命的個性的一切管理方法、手段都可以采用。在微觀操作上,可以借用各種管理原則,如幸福性原則、生成性原則、主題間性、生活化、體驗性等原則;在時間上,不僅要關注在校學生的個體生命,而且要積極關注學生完成學業后的生命成長,給予“全人生指導”,這也符合當今“終生教育”的思潮;在空間上,不僅要在學校采取各種活動與方式開展生命教育,而且也要關注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及個體因素,在以個人為中心的生命教育的實施中,協調好社會與家庭的關系,為學生構建一個整體的生命教育氛圍與外在環境,以求內外相合,貫穿一體;在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上,可利用課程、教學、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在管理方法上,要靈活、多樣、綜合。
青少年時期是個性發展的關鍵期,也是愛好培養的關鍵期。學校教育更應重視青少年的共性,用同樣的內容、方式和目標進行教育,用統一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青少年教育沒有統一固定的標準,不應只看重分數,不追求升學率,營造寬松的教育環境,使青少年得以在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很小的情況下進行學習。無論是藝術教育還是科技教育,無論是興趣小組還是群眾性活動,都要以青少年的自愿參加和自由選擇為基礎,強調基于興趣、發掘潛能、因材施教,并通過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讓每個青少年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發展的活動,使青少年的興趣得以滿足、愛好得以發展、個性得以形成。因此,校外教育的管理更應該注重青少年的興趣愛好,積極創新工作方式。開展校外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根據青少年的需求和影響源,不斷創新管理方式。當前,現代傳媒已經成為青少年社會教育的重要途徑,正在深刻引導改變著青少年的教育方式。在校外教育機構的管理上,要研究不同傳媒對于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影響,利用好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開展校外教育管理工作。此外,校外教育機構的活動管理方式也要有所創新,有條件的教育機構,要辦好內部電視臺、互聯網站和手機網站等,通過開發符合青少年成長特點的歌曲、卡通片、動漫、兒童劇、手機視頻短片等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利用網絡游戲、流行讀物、電子書、電子雜志、博客、播客等時代性強的教育載體,滲透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管理內容,使得青少年社會教育更具娛樂性、趣味性、時尚性。
三、校外教育管理的手段:科學管理,凸顯教育性
目前,社會對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求在增大。受獨生子女政策、家長對子女希望值增高以及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生活改善的影響,城鎮居民在青少年教育上的投入,特別是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上的投入在增長。然而,應試教育對青少年校外教育造成了較大沖擊。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校外教育機構開展了一些文化課補習、考級培訓等項目,遭到了社會的質疑,影響了社會公眾對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正確判斷。目前,全社會都在關心、支持和參與素質教育,如何維護自身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公信,需要深入思考。此外,校外教育機構多頭管理,尚未形成統一的管理體制和科學的評價體系,資源比較分散。在青少年社會教育實施主體多樣化、實施途徑多渠道的新情況下,僅僅依靠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總體要求,該怎樣創造和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載體和路徑來保持自身特色,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青少年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
首先,校外教育機構應加強教育內容或活動的管理。校外教育的內容應具有綜合性,以區別于學校的知識教育。教育內容的綜合性,一是指校外教育機構應是綜合性的教育活動場所,應開展多方面活動,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二是指要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技術知識普及教育、體育運動、文化藝術教育、游戲娛樂、勞動與社會實踐活動等多方面活動,內容是綜合的。而很多社會教育機構內容是單一的,比如科技館以科技產品為主,文化館以文化作品為主,博物館主要是文物展覽等。其次,校外教育機構應加強教育方式的管理。校外教育的教育方式應更具互動性,不同于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應以開展互動式活動為主,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實現對青少年的教育。青少年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參加某種教育活動,自主選擇教育活動類型,多方面地參與,在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最后,校外教育機構應加強自身與學校教育的合作管理。政府公共性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學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機構青少年宮作為公共性社會教育單位,是政府公共教育服務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要與義務教育相銜接,發揮差異化優勢,為青少年提供適合的社會教育產品,滿足青少年在校外接受社會教育的基本需求。
綜上所述,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育人”作為教育的本體價值,在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教育價值,進行價值選擇時,最終要用一種規范的表述彰顯教育價值,作為整個教育事業的方向與導引,這就需要明確教育目的。如果確定了價值體系,然后制定出教育目的并正確選擇各教學科目,則教育的各種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發揮。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必須以人為起點和終點。這一過程正如一個環形操場,“人”始終站在操場的中心,而教育價值、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始終是指向這個中心的。
(作者系童心飛揚教育集團董事長)
校外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外教育機構一般是指專門從事青少年校外教育成建制的單位。在校外教育機構廣泛開展的各類青少年科技活動,是校外教育機構基本職能任務的體現,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校外科技教育的主要載體。在當前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本文就校外教育機構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談談初步的認識和思考,以期校外教育機構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校外教育機構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重要性
一是培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強大后備軍的需要。2016年5月30日上午,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同年12月24日,在給北京市八一學??破招⌒l星研制團隊學生回信中表示:“希望你們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保持對探索的興趣,培育科學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實踐,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將來更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是校外教育機構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基本遵循。我們耍站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培養強大后備軍和棟梁之才的高度充分認識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科技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
二是達到公民科學素質建設2020年國家目標的需要。在2016年6月22日召開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劉延東副總理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收官階段,到2020年公民具備10%科學素質的目標,青少年是重中之重。根據中國科協組織的第8、第9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有研究表明,公民科學素質與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是對應關系。因此到2020年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達到10%的目標才能支撐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才能實現創新驅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五大重點人群中重點就是青少年。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形成主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只有通過中小學的科學課程教育和在校外、課外開展的科技活動提高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青少年科學素質就會大幅度提高,就會有力地促進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大幅度提升。
三是實現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需要。2016年9月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在六大素養有關闡述中特別強調培養學生具有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索等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要求培養學生能運用科學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指導行為;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辨證地分析問題,作出選擇和決定;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難,有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大膽嘗試,積極尋求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等。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內涵的具體闡述,也是對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反思與改進,使素質教育更具有指導性、操作性。青少年科技活動在培養中小學生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校外活動場所有效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是實現核心素養要求的重要舉措。
校外教育機構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必要性
一是校外教育機構工作的基本要求?!渡倌陜和M饨逃龣C構工作規程》(1995年6月發文;2014年8月修訂;7部委聯合下發)是指導校外教育機構開展工作的法規性文件,是規范校外教育機構行為準t的行業標準。《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工作規程》把“普及科學技術”,培養少年兒童“愛科學”和“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以及“獨立思考,動手動腦,勇于實踐和創新精神”作為校外教育機構的基本任務。把開展“科學技術知識普及教育”,“引導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培養創新、獻身、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和培養良好的科學素質”作為校外教育機構活動的基本內容。規程中關于基本任務和基本內容的要求,是校外教育機構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基本依據、基本遵循和基本要求。
二是適應中小學科學教育融合發展的趨勢。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中小學??茖W課程教育和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科技實踐教育也同樣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學??茖W課程教育注重和強調的是科學技術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普遍性、一般性、完整性的科學教育。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科技實踐活動注重和強調參與者的自主性、個性化、實踐性。它以實踐性為基礎和靈魂;以自主選擇、自主參與為核心特征;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滿足、發展青少年個體的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世界科技教育發展新趨勢和新理念強調使學生從學習的客體轉變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的被動性學習轉變為自主性的、探索性的學習,強調科學教育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灌輸、基本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它向我們展示了中小學校內外科技教育從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的發展趨勢。
三是滿足青少年科技興趣和愛好的必然要求。校外教育屬于基礎教育范疇,在少年兒童乃至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以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各類青少年科技活動為例,這種特殊作用主要表現為可以滿足一部分少年兒童和青少年對于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發展的需要。對于急需發展科技興趣愛好而且又具備相應發展潛質的青少年來說,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滿足其興趣愛好發展需求的各類科技、科普活動,在其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必需參與的。因為只有這類以參與、體驗、實踐為主要特征的活動,才能使熱愛科技的青少年發展特長,培養興趣,滿足偏好,實現個性化需求,進而使他們的科學技術潛質得到有效的培養發掘和發揮發展。
對校外教育機構進一步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幾點建議
目前,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從指導思想、工作理念和基層實踐等方面看,均有長足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有活動缺特色,有場地缺O施,有教師缺培訓,有經費缺口大,有實踐缺品牌,有發展缺研究等。建議校外教育機構學習借鑒其他社會教育機構(如科技館)開展科技活動的做法和經驗;在與各類科技競賽結合的基礎上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活動;組織開展與科技活動相關的業務交流與科技輔導員培訓;建立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科技活動的評價標準;開展校外教育機構科技活動課程體系研究和探索等,以利于推動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創新發展,滿足熱愛科技的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需要。
在中辦、國辦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切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是關系到造福億萬青少年、教育培養下一代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保廣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確保黨和國家的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再次把校外教育的作用提到了新的高度。那么,如何進一步明確新時期校外教育的發展,更好地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獨特作用,推進校外教育健康發展,為新時期的教育添上新的獨特亮點呢?多年的校外教育工作,形成了點滴不成熟的看法:
一、明確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的關系
“校外教育是由校外教育機構或社會團體領導和組織實施的,在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范圍之外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教育活動的教育”??梢?,校外教育是相對于學校教育而言的。學校教育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運行周期,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在較為統一而穩定的教育目標、課程標準的約束下,完成最基本的教育任務。因此,學校難以“隨時”供給與社會共同成長的孩子所需要的養分,社會和個人需要的W校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而校外教育具有開放性特征,使校外教育與社會聯系更為密切,教育內容能與社會發展同步調整,及時針對新時期的人才培養新需求組織相應的“教育活動”。這較強的應變機制,使得校外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有著獨特的作用。發展校外教育來加強素質教育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
二、明確新時期校外教育的發展目標
明確目標是辦好校外教育的行動指南,是發展校外教育的基礎和前提。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著力于自主創新、完善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的新觀念、新思路、新目標、新舉措對校外教育的發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我認為,新時期的校外教育發展目標應包含三方面的內涵:
1.豐富知識,發展智力
以擴展知識面為目標,幫助孩子不斷獲取“校內”以外的知識,把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信息及時告訴他們,讓他們感受求知之樂。
2.培養興趣,引導志向
校外教育的任務應更多地關注孩子個體的成長差異,助長個體特長,保護和培育天資,發展個性特色,力求每一個少年都能自有所好、各盡所能,成為這個地球上唯一的一片“樹葉”,這樣“因材施教”有利于孩子學得有興趣、心中快樂,從而引導孩子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孩子開始關注人類的社會責任感,健全生命價值觀,從而立下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結合的志向。
3.提高能力,健全人格
建設一個新的時代,僅僅有理想、有志向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能力、有健全的人格。校外教育應利用“小社會化”環境的優勢,培養和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探究、實踐、自律、合作、守則、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校外教育機構應當力求建設成為少年兒童興趣發展中心、中小學生課外活動指導中心、少先隊校外活動組織中心、家庭教育咨詢與服務中心、校外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三、確保校外教育活動平臺建設
校外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為了確保校外教育活動的開展,必須加強校外教育平臺建設,保證校外活動陣地、師資、管理等建設適應新時期校外教育發展的要求,目前當務之急是抓好三大基礎性建設:
1.加大陣地建設
沒有陣地,何以從教!目前,我區才有一個兩千多平方米的校外活動場所,遠遠不能滿足上萬名小學生參加活動的需求,難以承擔校外教育多樣化的活動。所以,校外教育陣地建設是發展校外教育的當務之急。應抓住當前領導重視、政策支持的有利時機,加大校外教育投入,加快陣地建設。
2.培養師資隊伍
沒有教員,何以施教!校外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待遇、職稱難以落實,況且隨著教育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家長對特長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有名望的名師很難請進來施教,影響了校外教育的發展。所以,選拔、培養懂教育教學且有特長的骨干教師隊伍,是發展校外教育的關鍵。
3.創新管理機制
沒有管理,何以興教!管理是產生效益的關鍵因素。但目前校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約了校外教育機構的發展。如優秀的校外教育人才受管理體制的約束不能及時引進;當地財政還不能保證校外教育開展活動所需要的經費;校外教育還要進行合法的創收活動等。所以,要構建與校外教育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新模式,必須由被動管理轉向主動管理,要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積極面向社會,面向教育市場,主動承擔社會職責和服務孩子個性成長需求;由單一化管理轉向系列化管理,要著眼于孩子成長的連續性和周期性,建立個性培養與共性培養的管理體系;要由相對封閉化轉向開放化管理,要在開放環境下服務好社會需要,要推進決策的社會化,要使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有機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摘 要: 本文闡述了加強校外教育重要意義及作用,并結合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校外教育的有效實踐,對當前校外教育的發展概況、存在問題及成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推進校外教育科學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校外教育 必要性 現狀分析 對策建議
校外教育是指在學校正規教育之外,由校外教育機構和社會教育團體,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以外的廣闊時空里,有目的、有計劃組織中小學生開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滿生活情趣,旨在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教育實踐活動,它具有活動參與的自主性、內容形式的開放性、活動過程的體驗性等特點。加快發展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完善現代教育體系的題中之義。
一、校外教育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1.校外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早在2006年,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就明確指出,校外活動場所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在培養未成年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和服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與延伸,校外教育能有效整合各類社會優質教育資源,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組織開展經常化、大眾化、實踐性與互動性較強的各類教育活動;能結合學校課程改革,廣泛開展怡情益智的文體、科技、勞技活動,促進中小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個性特長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2.校外教育是促進未成年人自身健康成長與發展的內在需要。哈佛大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博士加德拉,經過長期的研究得出,每個人擁有語言、數學―邏輯智能、音樂、體育運動、視覺空間、自然觀察、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生命存在、整合、倫理道德等十多種智能,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都是因智能的組合不同。傳統的學校教育只注重語文、數學兩種智能,還有九種之多智能被束之高閣。如何開發這些智能,讓孩子們發揮智能強項,發展智能弱項,揚長補短,螺旋上升,全面發展,是我們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一個問題。校外教育所具有的多樣性、自主性和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化需求,讓學生在多彩的培訓與活動中,有效激發各種潛能,多種才智得到充分發掘、發揮和發展。
3.校外教育是保證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需要。新課程與原課程體系相比,有兩方面的特點比較明顯:一是新設置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作為學生的必修課,要求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和環境意識,培養學生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二是在高中階段設置了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以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從目前中小學校現狀看,由于受場地、師資、設施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學校都無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必修和選修課程,這就對校外教育提出了迫切需求。一方面,要求學校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優勢,加強與青少年活動中心、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等校外教育場所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聯系與合作,加快開發、落實一批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校外教育培訓場所。另一方面,要求校外教育機構和場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想盡一切辦法,開辟、建設一批適應新課程改革需求的實踐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積極探究。通過校內外教育相互配合、有效銜接,確保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4.校外教育是豐富學生閑暇生活、構建快樂學習體系的需要。我國自1996年實行每周雙休日制度后,一年之中,雙休日和各類節假日有115天,加上暑假45天,寒假28天,學生的休假日達188天。如何幫助學生利用這些閑暇時間,在實踐活動中提高素養、開發潛能,成為校外教育機構一項責無旁貸的任務。因此,校外教育機構應在學生閑暇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與創新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學習實踐、體驗收獲快樂中增長知識與才干,還給他們一個多彩的童年生活。
二、校外教育的現狀分析
1.校外教育活動場建設得到了較大發展,但各地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狀況。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下,校外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2001年至2006年,國家投資40億元,計劃新建各類青少年宮1094個,各地自建769個,覆蓋了90%的中部縣城和80%的西部縣城,惠及了國家貧困縣354個。從紹興實際看,2001年,市委、市政府投資2000多萬,在城東新建了青少年活動中心。從原來占地僅5畝的老少年宮,一下子發展到占地105畝、省內面積最大、設施一流的青少年活動中心,還投資三百多萬元,新建了素質拓展訓練基地、勞技實踐基地、籃球場、網球場、乒乓球館,以及劃船、釣魚、燒烤等休閑娛樂活動設施,為紹興市中小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平臺。2009年,市委市政府又出資2000多萬元,啟動了活動中心二期工程建設。
但從各地發展情況看,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一是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場所大多分布在城鎮,在人口眾多的農村甚至少數縣城還是空白。二是像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校外教育相對發展較快,但中西部貧困地區的校外教育剛剛起步,國家雖然幫助他們建起了青少年宮,但不少場所因缺乏運作資金及管理經驗,閑置在那里,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對校外教育的認識不到位,也導致發展的不平衡。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文明城市創建達標要求,市級青少年宮的占地應不少于40畝、建筑面積不少于8000平方米,縣級青少年宮占地應不少于20畝、建筑面積不少于4000平方米。從我市實際看,雖然經濟相對較為發達,但也只有市本級與上虞市達到了規定標準,其他縣市區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如諸暨、嵊州青少年宮建筑面積僅3000平方米左右,新昌縣的青少年宮僅為租用的一幢學校教學樓,而紹興縣由于縣城搬遷、新城區常居人口相對較少等因素,至今還沒有青少年宮。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校外教育的教育實施。
2.校外教育的功能逐步完善,但與中央要求和社會、公眾的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目前,根據中央的要求,各地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都已積極行動起來,針對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整合各種資源,開辟了一些具有校外教育特質、實踐體驗式的活動項目。如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利用場地優勢,把“做中學、玩中學”作為學生開展校外教育的理念,建起較為完善的勞技實踐基地和素質拓展基地,開發了一大批富有實踐性、創造性、體驗性的勞技項目,在當地教育部門與學校的支持下,作為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課程加以實施。由學校統一組織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每學期到實踐基地參加為期一天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認識并運用各種工具,采用不同的材料,發揮自己的想象,設計制作出一件件工藝品、玩具和生活用品,可以從實踐體驗勞動的艱辛、成功的喜悅、創造的樂趣……此活動從2003年推出到現在,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家長的稱贊,也得到了、浙江省委、省委宣傳等領導的高度肯定。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還專門設立了“公益活動部”,組織學生定期開展怡情益智、寓教于樂的公益性教育活動,拓寬了學生的成長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生活、了解社會的機會,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但從不少校外教育基地的現狀看,一些校外教育機構偏重于只是在重復學校的教育功能,一些校外教育機構的活動設施有待于進一步改善,活動內涵有待于進一步挖掘,無法較好滿足學生、家長對勞動實踐活動的需求。
3.校外教育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質量還存在一定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一是培訓課程比較單調。大部分校外教育機構基本上以文化補習類培訓為主,科技創新與實踐體驗類的活動項目極少,即使有,培訓的學生也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不少數家長只以考分論英雄,把孩子的文化補習放在第一位,大多數校外教育機構為抓收入而迎合需求,加之科技、勞技活動類輔導老師缺乏,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補習類的培訓上。二是公益性主題教育活動內容還欠豐富,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投入相對不足,校外教育機構為了解決生計和生存問題,沒有更多的精力、財力去組織開展公益性教育活動,一些校外教育工作者還認為搞實踐活動既要花錢、花精力,又要承擔安全風險,不值得,制約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三是校外教育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目前,不少校外教育的培訓內容、教學形式與方法,尤其是文化類的培訓,幾乎與學校教育雷同,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講、練,課堂教學缺乏活力,對學生缺乏吸引力。
三、加強校外教育的對策建議
1.加強統籌規劃,加快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校外教育活動場所。各級地方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和管理工作的實旋意見》([中發2006]4號)文件精神,把校外教育基地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整合青少年宮、文化活動中心、科技活動站、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各種教育資源,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校外教育活動場所,逐步形成市、縣、區、鎮(鄉)四位一體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體系。各級政府的公共財政要切實增加對校外教育的經費投入,幫助改善校外教育機構的辦學條件,保證校外教育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2.構建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校外教育內容。校外教育機構要緊緊圍繞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加快構建符合綜合實踐活動需要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要減少文化補習性質的與學校教學內容重復的培訓課程,鞏固并發展音樂、舞蹈、書法、美術、表演等藝術類和體育類培訓課程,重點開發勞動技術、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實踐類型課程。在教學內容上,要及時增設新的學科和項目,及時增加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新內容,使學生從小就有機會接觸人類最新創造的知識與技能。在教學形式上,要突破課堂教學的空間束縛,把學習環境從室內延伸到室外,從校外教育場所延伸到社會。要綜合運用設計、交流、探討、游戲、表演、實驗、比賽、演示等多種教學方法,增加實踐活動的參與性與趣味性,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和體驗。要多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對現實的真實感受,通過內心體驗和感受,讓認知轉化為行動、內化為人格。如紹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通過組織學生設計制作玩具、模型、飾品、點心等,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團隊拓展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合作的重要與可貴。
3.精心設計開展公益性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校外教育平臺。校外教育機構要根據不同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認知水平,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公益性主題教育活動,如文藝演出、體育競賽、科技創新、科普考察、社會實踐、動手制作、愛心手拉手、模仿秀、讀書交流、團隊合作、游戲、生活體驗、家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的感受體驗中,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多種智能得到充分開發,社會生存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創新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校外教育的質量與水平。校外教育的多樣性、活動性、實踐性、體驗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外教育的老師不但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有較強的組織活動與協調能力,更要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與能力。但從現狀看,校外教育的師資有90%以上由學校老師兼任,由于學校課務繁重,他們無法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校外教育中,能從事科技創新、動手制作、活動策劃的教師更是稀缺,使不少校外教育機構無法開設這類課程。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有專業特長的、有一定組織管理和活動能力的校外教育基地師資隊伍迫在眉睫。要積極創造條件,在加大現有師資培養力度、加快引進一批專職師資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建立起一支由高校與職業院校專職教師、高級技工、設計制作人員、工藝美術專業人員、民間藝人等組成的兼職師資隊伍,為校外教育基地高質量開展各類勞技綜合實踐活動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2.加強宣傳引導,進一步營造有利于校外教育實現科學發展的良好氛圍。首先,要加強對校外教育功能作用的宣傳。要充分利用各類主要媒體,宣傳報道校外教育的功能、地位與作用,要讓學生、家長、社會認識到,學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青少年成長需要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知識教育,也需要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校外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塊重要陣地,在學生個性發展、人格形成、能力培養等方面有著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大力宣傳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標準,引導學校、社會、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教育觀和素質培養觀,要讓家長們充分認識到未來社會需要有多種技能的創新型復合人才,如果只重視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忽視孩子的個性特長需求,忽視對孩子的動手實踐、創新意識及意志品質、合作精神、責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就有可能會培養出一批“書呆子”,就會增加被社會淘汰的概率,只有重視從小對孩子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與良好行動習慣的培養,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當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關心、重視、參與校外教育的良好氛圍,努力實現校外教育的健康發展、快速發展、科學發展。
校內外教育盡管存在著差異,但兩者在總的教育目標上是有一致性的,校內外教育的結合面是育人,校內外教育的結合點是未成年人的發展。校外教育是在學校之外,對未成年人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形態,是面向學生,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實踐活動,培養興趣、愛好,促進個性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一、校外教育的內涵及基本特征
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宮、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校外教育是針對校內教育而言提出的,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外教育存在以下兩個特征:
1、校外教育開放性。現代校外教育辦學模式的開放性使校外教育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校外教育吸引了眾多的教育投資者和有志踐行其教育理想的熱心人士,使得校外教育得以蓬勃發展,并打破了傳統公辦教育壟斷教育行業的狀況,形成了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爭相發展的可喜局面。校外教育具有開放的知識系統,更有利于少年兒童獲得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新的生活常識和新的生活理念。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教材的改革周期相對比較持久,如何讓學生及時更新知識、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社會動態,校外教育在實現這方面目標時比校內教育更有優勢,如校外教育不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限制,可以增設新的學習內容等。
2、校外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性。相對校內教育以學科課程為主而言,校外教育更側重活動課程,通過設置各種各樣的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探索,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校外教育相對校內教育而言,更容易實現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第一、校外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學生不用必須接受,從而為其提供了選擇的可能性。第二、校外教育沒有統一的教育教學大綱,不需要參加統一考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可充分發展其興趣愛好,為其選擇提供了現實性。
二、校外教育與校內教育的整合策略
現代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具有雙重互補性,兩者之間是一種教育資源的互補,形成整體化的育人環境,真正實現我國的大教育,筆者對校內外教育的有效整合有如下粗淺認識。
1、求同存異,達成共識
校內外教育理念要趨同。校外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兩者同等重要,在青少年教育中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校內外教育在教育主體、內容、方式、方法上各有優勢,只有雙方教育齊頭并進,有效銜接,青少年的發展才是健康的、積極的。為此,校外教育工作者要用發展的角度,帶著思考主動走進學校,通過學習、觀摩、聽課、座談、探討、交流等有效形式親身體驗,更直接深入地認知新課改在學校教育中的深化程度和實施情況,了解學校新課改的目的、意義和重點,吸收校內教育營養成分,補充校外教育的不足,然后結合校外教育的理念,最終達成校內外教育理念的一致。在學習同時,更要發現校內教育的不足和教育盲點,只有這樣才能找準校內外教育的結合點,校外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彌補學校教育的缺點才能不斷促進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發展。
2、發揮優勢,凸顯互動
首先,發揮培訓優勢。校外教育集聚了各個門類大量的教育資源,積累了培訓、活動、研究、指導等的豐富經驗,通過資源共享,一方面培訓指導本區域學校的老師,提高校內老師的活動素養,提高學校獨立開展活動的能力;另一方面,主動銜接學校教育,校外教育工作者可以協助學校在青少年中有效開展特色教育活動。同時,還要發揮校外教育文化、藝術、科技等專業研究優勢,培養校內教師自主開發教育活動的能力。
其次,發揮場所優勢。校外教育應發揮場所、地域、實施器材和人才優勢,吸引學?;蚯嗌倌陙硇M饨逃嚨亻_展教育活動,滿足青少年的學習成才需求。為了讓青少年接受全面的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各級教育領導部門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校內外教育結合的機制,更重要的是校內外教育要根據各自的教育特點,找到結合點,將學生的業余時間更多地安排在校外教育陣地,讓學生業余時間到校外教育陣地成為一種習慣。這樣,一是可以有效解決校外教育場所“五日空”的問題,也能很好的實施《意見》所要求的學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時間參加校外活動,實現校外活動的經?;椭贫然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培養了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青少年能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和諸如網絡游戲、異教等的誘惑,進一步鞏固了青少年思想陣地建設,這對青少年的健康成才意義重大。
3、發揮網絡優勢。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充斥著社會的每個角落,它帶給人類便捷,開闊人們的視野,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給青少年帶來了很大的危害,網絡既消耗了青少年的很多精力,又會讓不良的網絡信息毒害青少年。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校外教育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利用青少年喜歡網絡的特點,與學校教育結合,開展“網上少年宮”“空中少年宮”、“網上學?!?、“天天網絡工作室”等網絡教育活動,用我們豐富、生動、有益的校內外教育資源占據青少年的網絡陣地,吸引青少年參與網絡學習、互動,培養青少年文明上網的習慣,最大限度地拓展校外教育空間,延長校外教育手臂。
青少年的教育僅靠學校教育根本無法勝任,校外教育要適應形勢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結合學校教育,主動創設教育活動品牌,如開設心理輔導、邊緣青少年教育輔導、生存教育、團隊意識等新興教育活動,做精品項目,起教育示范的目的,并總結、提煉、推廣,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才服務。
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概念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正確理解上述概念有利于青少年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實施。本文就這三個概念在內涵、實施的主體和對象、內容等方面的異同進行了比較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校外教育社區教育社會教育概念分析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的期盼。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推進,國與國之間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說到底是人的素質的差距。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才能讓青少年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學有所長的人。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營造有利于素質教育落實的良好育人環境,共同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在此背景下,學校教育之外的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概念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形成的,在概念的內涵、實施的主體和對象、內容等方面各有特點,但是人們常常感到這三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甚明晰,因而造成了一些實踐中的問題不知劃歸何處。本文嘗試對這三個概念進行分析,以期發現概念制定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進一步完善相關概念,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實踐。
一、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在我國的起源
校外教育的概念最早起始于我國解放初期。1949年,解放初期,受前蘇聯的影響,借鑒其校外教育模式,我國建立了第一家以少年宮為主體的校外教育機構――遼寧省大連市兒童文化館,這一事件被公認為是我國校外教育的開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有相當多的學者認為,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這種延伸集中體現在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時間與空間、學校教育內容以及學校個性化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幾個方面?;谏鲜稣J識,校外教育自產生之日起就被看作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相對于社會教育和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在我國的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首先興起了社區教育,1986年上海市普陀區“真如中學社會教育委員會”的成立被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社區教育形成的標志性事件。其目標在于社區支教,社區補充學生課堂外的其他需要,內容以青少年德育教育為核心,行為以學校為主導。該階段的社區教育本質上是學校教育向社區的延伸,是原有教育體制的發展。1993年以后,社區教育在教育觀、職能承擔、內容等方面有了新發展,其實質是借助教育社會化和社會教育化的統一來營造學習化社區,在服務社區的同時促進社區及成員的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
社會教育一直是中國近代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社會教育概念的使用,從官方來看,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我國社會教育始于1912年。當時的臨時政府教育部設社會教育司,開始正式使用“社會教育”一詞。也有學者認為近代社會教育一詞,并非從1912年才開始使用,“社會教育”一詞在20世紀初就已經出現了,近代社會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是受日本和德國社會教育雙重影響的結果,在晚清后10年中,社會教育已經形成了一股教育思潮。自民國始,我國教育部始設社會教育司,專司社會教育一事,從此,社會教育可以說走上了正軌。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設社會教育司主管社會教育工作,各地紛紛建立社會教育機構,完善社會教育設施,使社會教育活動蓬勃發展。
二、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的涵義
(一)校外教育的涵義
在我國,校外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學校教育的延續和補充。它與正規教育中的學校擁有共同的教育對象,但二者在辦學方式、招生方式,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及教育對象的穩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
對校外教育概念目前存在幾種理解和認識。一種認識可以稱之為是狹義的校外教育,把校外教育看作是由專門的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機構進行的教育,如有的學者認為“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宮、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另外一種認識可以稱之為廣義的校外教育,如有的學者認為“校外教育是指在學校以外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里,學生通過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政治活動、科學技術活動、公益勞動、社會服務、文化娛樂活動、體育活動,以及個人的課外閱讀、栽培花草樹木、自我服務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边€有一種觀點認為校外教育是非正規教育的代名詞。所謂的非正規教育,是指在正規的學校教育之外,不管教育形式如何,但學生需要通過報名注冊方可上學的教育。非正規教育包括與學校教育相對應的各種校外教育,如文化館、文化宮、少年宮、博物館、展覽館和圖書館等,也包括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成人的繼續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會文化生活教育等。
上述關于校外教育概念的表述,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梢园l現上述概念有以下共同點。首先,校外教育是在學校教學計劃之外,在各類校外教育機構在課余時間開展的教育活動;其次,校外教育的對象普遍認為主要是青少年,兼顧成人教育;最后,校外教育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二)社區教育的涵義
社區是指一定地域空間的人們的生活共同體。社區教育是以社區為單位,為開發社區生活,以其居民為對象實施的集體教育活動,因而被稱之為社區教育。
在我國,對于社區教育這一概念,目前存在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一種觀點通常從“社區”這一概念入手,詳細闡明社區的重要性,以“社區性”為突破口,進而確立社區教育的必要性地位。教育部在2001年《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工作經驗交流會議紀要》中對“社區教育”下了這樣的定義:社區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充分利用、開發各類教育資源,旨在提高社區全體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區域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社區教育是具有“全員、全程、全面”特點的區域教育,與各類正規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系和合理的分工,在對各類教育進行整合的基礎上,當前側重于對社區內各類教育進行延伸、補充??傮w上說,雖然目前對社區教育內涵的詮釋眾說紛紜,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社區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對其區域性、強調其對象的全面性、突出其功能的社會性、體現教育社會一體化的特征已達成共識。
另一種觀點則從教育學的角度出發,將“社區教育”的重心放于“教育”這一概念,“社區”只是這類教育的一個特征,更多關注于社區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作用等等。其代表性的觀點為:“社區教育的內涵應是在一定的社會區域內,把生活和教育結合成一體,發揮社區成員作用的、利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并為了社區的共同發展和社區生活的向前、向上而進行的一種全方位、全民的和終身的教育?!?
根據社區的界定,則所謂“社區教育”,已不是以往教育學中社會教育的概念,也不僅是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它是一個大教育觀的概念,既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還包括學前教育、青少年教育、繼續教育,乃至終身教育。所以,社區教育是指以社區全體成員為對象,集各種教育層次、類別,以及內容、方法、組織形式的全方位教育體系,其目的就在于利用社區的所有資源,教育社區的所有成員,提高他們的素質、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促進社區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的一種新穎教育。
(三)社會教育的涵義
對什么是社會教育,到目前為止對其內涵和外延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是:“廣義指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響個人身心發展的社會教育活動;狹義指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對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開展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知識的教育活動。”
有研究者從社會教育的對象的角度加以界定,認為“社會教育是學校與家庭之外的社會文化機構及其有關社會團體或組織對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少年所進行的教育。”有研究者從社會教育內容的角度進行界定,提出“社會教育是以社會各界人士為教育對象,以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為內容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還有的研究者從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比較的角度進行界定,認為:“社會教育是學制系統以外的,以政府推動為主導的,社會團體和私人推動為輔助,利用和設置各種文化教育機構與設施,對全體國民所實施的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綜上所述,可以認為,社會教育是指有意識地培養人,并使人身心和諧發展的各種社會活動。
三、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實施的主體、對象和內容
(一)校外教育的實施主體、對象和內容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少年宮為主體的校外教育機構一直是由政府出資興建,投入運行經費,形成了一套管理和運行模式。從機構的行政管理來看,校外教育具有彈性化的組織形式和靈活多樣的管理模式。中國的校外教育機構可分為綜合性與專門性兩類。綜合性的校外教育機構目前主要指政府主辦的校外教育機構(如兒童活動中心、少年宮、少年之家、兒童活動站等),這些機構屬于教育廳(教委或教育局)、共青團、婦聯、文化局或者科技局管理,其中以前三者為主。專門性的校外教育機構是專門為開展某項活動而設立的。如兒童圖書館、兒童閱覽室、兒童影劇院、少年科技站、兒童鐵路、少年農科站、少年業余體育學校、少年兒童廣播站等。校外教育實施的主體也即上述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
校外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和青少年,他們平時在學校中接受教育,在課余時間,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專業和活動,在校外教育機構接受各種培訓和指導。
1995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文化部,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女聯合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的《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校外教育的內容應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技術普及教育、體育運動、文化藝術教育、游戲娛樂、勞動與社會實踐教育。
(二)社區教育的實施主體、對象和內容
社區教育實施的主體是領導主體,具有官方性,對象是社區全體成員。我國目前存在五種社區教育管理模式:一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模式;二是“學校――社區互動型”模式;三是社區學院模式;四是自治型社區教育模式;五是媒介型社區教育模式。離退休干部、企業界人士、專家學者、學生家長都可以成為社區教育的實施主體。
社區教育是滿足社區成員教育需要的,提高他們的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識、新能力的全民教育,是一種“區無不學之戶,戶無不學之人”的教育,每個社區成員既是社區教育的對象,又是社區教育的主體。
社區教育的內容可以說包羅萬象,有研究者對我國社區教育的內容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把我國社區教育內容的變化按照時間順序可以分成了3個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1993年,社區教育包括中小學的思想道德教育,學校、家庭、社會(社區)三結合教育,社區教育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中小學,并且是一種單向性教育;從1993年開始,社區教育的內容還包括職業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科普教育、法律教育、衛生保健教育等,該階段主要開展成人教育;21世紀初,以“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理念的提出為標志,實現了社區教育研究范式與內容的轉向。
(三)社會教育的實施主體、對象和內容
社會教育實施的主體很廣泛,無論它的創辦者是政府、團體或私人,只要它是對社會成員實施了影響的教育活動,就是社會教育的實施者。廣義地理解,一切社會活動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社會教育的實施主體,狹義的實施主體是指由政府、公共團體或私人所設立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
社會教育的對象是對社會全體成員,而不是針對其中的某個特殊群體。社會教育的目的就是施教于全體國民,這決定了只要是對社會全體成員施以影響的各種活動的主體,都可以看作是社會教育實施的主體。
社會教育的內容包括了社會生活中一切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與廣義教育無大異。
四、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間的關系
校外教育可以看作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從教育對象來看,校外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國民,很明顯,校外教育的對象包含在社會教育之中。從教育的內容和范圍來看,校外教育的內容和范圍都可以包括在社會教育之內。從實施的主體看,校外教育的實施主體包含在社會教育所實施主體之內,可以理解為校外教育和社會教育使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社區是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結點,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是“三位一體”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民教育、終身教育日漸深入,社區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成為學校教育的校外實踐基地,校外教育和社區教育的關系日益密切,二者的邊界也日漸模糊。校外教育的社區化是校外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社會單位教育開始蓬勃發展,成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
社會教育不一定以某一區域為限,是全社會進行的,具有廣泛的區域和對象。社區教育則側重區域性。社區教育使社會教育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圍即人們所居住的社區所進行的社會教育。社區教育實際上包括在社會教育之內,但不等于社會教育的全部。
五、問題與建議
通過對校外教育、社區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的分析對比,發現目前這幾個概念在使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校外教育概念有待拓展
一直以來,我國校外教育沿襲的是50年代由蘇聯移植過來的社會主義模式,完全由國家包辦一切,教育部門完全依靠國家投入來開辦校外教育。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進行,這種單一結構、單一渠道的校外教育辦學方式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校外教育發展的需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審視校外教育的發展歷程,反思校外教育界定的歷史局限性,應該給校外教育下一個更加明確的定義。當前校外教育的內涵沒有說清校外教育是什么,也沒有明確校外教育要做什么。
(二)社區教育概念有待細化
社區教育內涵界定及定位至今不夠清晰,發揮作用受限。社區在地域上如何界定,社區和行政區域如何劃分和對應等許多問題都沒有明確。
不管是校外教育、社區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存在管理上職能重復、責任不清等問題,因此,當前應當盡快完善上述各方面的法律法規,明確各自的權力和義務。
(三)社會教育概念不甚明確
目前,社會教育的概念眾說不一,其內涵、外延不是很明確。要具體地對社會教育的起源、概念、作用、目的、功能、內容、原則、途徑和方式等進行全面、系統而又深入的研究,建構起社會教育概念的范疇。研究社會教育的行政和法規,參考和借鑒國外社會教育制度建設的經驗,結合國情探討適合我國特點的社會教育行政制度及方針政策,使社會教育的發展有基本的制度保證和政策依據。建議盡早頒布社會教育法,把社會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確立起社會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中的地位,改變現有的社會教育邊緣化的狀況。
綜上所述,應該統整考慮社會教育、社區教育和校外教育,建立運行機制進行各種教育體系之間的溝通與交融,實現“社會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會化”,真正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摘要:促進兒童的自主性發展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校外教育活動中,由于兒童缺失自由表達的權利、家庭教育價值觀扭曲、缺乏兒童自主成長的文化生態,導致兒童自主性的失落和消失。喚醒兒童的自主性,需要培養兒童的自主意識、促進兒童的自主發展、營造自主的兒童文化生態,從而促進兒童生動、自主、全面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兒童 校外教育活動 自主性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對人才強國戰略的多次強調,如何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校外教育作為校內教育的補充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校外活動作為校外教育的主要實現形式,承載著全面提高青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的使命。然而,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兒童在校外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自主性缺失的問題不容回避,這大大影響了其教育效應的發揮,關系到新一代人才的培養。為此,對如何培養兒童校外活動自主性問題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意義重大。
一、校外活動中兒童自主性的重要性
校外活動兒童的自主性表現為兒童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能夠根據活動的預期目標獨立、自由、自決地對活動對象進行支配和調節,并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潛力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正如前蘇聯教育家卡普捷列夫所說:“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為符合創造性的自我發展。離開了自主性,人就不可能獲得發展?!蓖陼r期是兒童的自主性發展和建立的黃金時期,兒童向少年時期的發展階段是成長過程的精神斷乳期,兒童正艱難地尋找和建立自我。解決好兒童自主性的缺失問題,對兒童的自身發展和國家的人才培養都有著重要而積極的意義。正因為如此,喚回教育活動中兒童的自主性,強化兒童的地位和作用,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然而,校外教育所開展的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一度被遮擋住了,兒童的自主性消失了。
二、校外活動中兒童自主性的失落
校外活動中兒童自主性失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兒童在活動中處于弱勢。雖然多年來一直倡導活動的開展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實際活動開展中很難普遍實施,學生多數情況仍然處于惟命是從的被動地位,“自主性”僅僅是一種口號。二是兒童的獨立性差。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的兒童往往獨立性較差,很多小孩從小到大,小到生活小事,大到自己的發展目標,都是由父母決定,已經習慣了接受家長的安排,習慣跟著走,照著做。于是,這類小孩抉擇能力差,意志相對薄弱,遇到困難容易退縮,依賴性特別強。因此,在校外教育活動的開展中,也是習慣跟著走、照著做。三是兒童的個性不夠明顯。兒童對大人的依附,使得兒童的思想和文化趨同于成人。今天的兒童,正遭受著可怕的成人文化的入侵,兒童精神日趨邊緣化。許多兒童都是主動融于他人,總是在探求著別人的思想。當他在尋求共同點的時候,自覺地放棄了獨特的個性,盲目地屈從于大眾,思想缺少獨特性與深刻性,久而久之,自主性也跟著沒了。
三、校外活動中兒童自主性失落的原因
校外活動兒童自主性的失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著深刻的現實根源。只有探究兒童自主性缺失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重新拾掇起兒童的自主性,培養兒童在校外活動中獨立自主的個性,更好地促進兒童的發展。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兒童缺失自由表達的權利。在校外教育活動中,兒童不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兒童的多向思維和多元聲音得不到肯定,教師沒能俯下身子虛心傾聽學生的聲音。有的教師依然用成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標準來要求和評判兒童的反映和表現,而沒有給兒童預留足夠的情感和價值觀的發展空間,校外教育活動依然游走在兒童的世界之外。二是家庭教育價值觀扭曲。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行動。許多家長對兒童的成長進行控制,甚至包辦。面對孩子,家長往往有一種輸不起的心理,孩子成了彌補家長為實現未完成理想的工具。因此,兒童只能無奈地、被動地走著由家長設計好的成長之路,漸漸地失去了自我。三是缺乏兒童自主成長的文化生態?,F在的兒童大多數少了原來的純真,儼然成了一個個小大人。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少了兒童自己的文化,兒童文化在許多教育者的頭腦中還沒有形成。在教育領域中,許多校外教育者沒有意識到兒童是兒童文化生態的構建者、擁有者和實踐者。兒童對自己的生態文化沒有自我構建的權利,相反,是忍耐,是適應,是妥協。兒童的自主性被剝削,失去了個性和自主。正因為如此,找回兒童丟失的自主性,在校外教育中探索如何發展兒童的自主性的對策顯得十分必要和有意義。
四、校外教育活動中喚醒兒童自主性的對策
一是培養兒童的自主意識。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是引導孩子自主發展的前提,培養和發展兒童自主意識符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自主意識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尋求獨立自由與成長的支點。培養兒童的自主意識,首先,要讓兒童真正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真正地知道自己所感興趣的究竟是什么。只有真正地了解自我,才能更好地發揮自主意識。其次,兒童要擁有表達自己的權利。不管是學校、家庭、抑或是校外機構,都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自在的生長環境,讓孩子無所畏懼地表達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意識。
二是要促進兒童的自主發展。促進兒童的自主發展是指促進兒童在不受他人專斷意志強制的狀態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計劃行事,從而獲得自身的發展。首先,要尊重兒童自我發展的意愿。尊重兒童的自我發展的意愿,需要家長、老師在校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真切地尊重孩子的選擇,同時,讓孩子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其次,要創造自主實踐的機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再次,要幫助兒童理智地運用自主能力。自主發展不是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而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夠完全地自由發揮,任其肆無忌憚地亂闖亂撞,以至于誤入歧途,走向歪路。理智地運用自主能力,需要家長和老師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對孩子進行大方向的指導,引導其自主健康地成長。
三是要營造自主的兒童文化生態。營造自主的兒童文化生態,首先,需要學校和家長建立起“兒童文化”的概念。兒童文化是兒童自己的文化,兒童文化生態的好壞直接影響兒童的發展,教育者和家長要意識到兒童文化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其次,要認識到兒童在其文化構建中的關鍵作用。只有兒童自己積極構建自己的文化,才會是他們最需要的文化,這種文化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引領兒童健康、快樂發展。校外教育活動中,要還原兒童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展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宰,在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中體現自主性,做兒童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校外教育活動中,加強學生的自主性培育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只有讓學生真正做主,在校外教育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加強自主意識,倡導自主管理,創造自主實踐的機會,強化自主體驗,為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和營造民主、開放的兒童文化生態,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生動、自主、全面而可持續地發展。
我們的工作對象到底是誰,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校外教育,今天的校外教育應當做什么,從這三個方面,對辦什么樣的校外教育,才適合孩子的發展,才利于孩子的發展進行了分析探討。
校外教育孩子辦班視野據調查,目前全國有15000余家校外教育單位,遍布全國各地,以個體經營居多,各校外教育機構資金的投入和規模大不相同,發展狀況層次不齊。我國的校外教育自中共中央、國務院以中發[2004]8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辦發[2006]4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兩項意見頒發之后,確實已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一、我們的工作對象到底是誰
其實,答案誰都清楚,但關鍵是校外教育機構的選擇權不在我們的工作對象身上,而在家長的手里,家長要的是什么?是高分!那些個不良校外機構就是緊緊抓住家長的心理打出了“提高升學率”的王牌!可是社會的發展要的是什么?要的是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我們在確定培訓項目及培訓方式時,要首先考慮的是: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對于他們的成長是否有幫助。為了扭轉家長的想法,我中心創辦了“家長學堂”,每周以講座、沙龍等形式與家長交流,試圖從根本上改變家長的觀念,讓家長們明白:高分數與優秀無關,高學歷與能力無關。
二、孩子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校外教育呢
為了了解孩子們最真實的校外需求,首次開班前,我們到周邊學校進行“民意調查”,讓孩子們用打“√”的形式選出自己最喜愛的校外活動,統計結果表明,需動手操作的、新型的、具有創意的項目排首位,如機器人、三模、手工、彩陶等,約占46%左右,舞蹈、器樂等音樂藝術類的項目次之,約占39%左右,與語、數、英等相關的學科拓展類項目選擇人數最少,僅15%左右,這說明孩子們急需活動內容多樣化、辦班視野國際化的校外教育來開闊視野、提升素養。
三、今天的校外教育人究竟應當做什么
1.要打開國際化的辦班視野。新時期的校外教育要以國際視野引領各項工作:建構國際化的校外課程體系、引進國際化的校外教育品牌、舉辦國際化的活動賽事等等。同時還要加強與國際青少年校外教育團隊的聯系與溝通,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際性校外賽事和展示活動,充分體現新時代中國青少年兒童的風采。
2.要尋找多元化的辦班資源。新時期的校外教育要始終堅持有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提供青少年校外社團冠名權、與其它部門聯合舉辦各種校外活動、將各類公益活動推廣至社區、特殊學校等方式,獲取良好的校外教育成果,真正實現多贏化的局面。
3.要創建多樣化的運作模式。新時期的校外教育運作模式將全面體現多樣化的特點:既要堅持打造自主品牌,又要不斷拓展市場,采用外包、加盟等多種形式增設項目,并加強對這些項目的監督與管理,努力尋找平衡點,促使多種運作形式有機滲透、和諧發展。
4.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務方式。新時期的校外教育始終堅持繼承與發揚優秀的校外教育服務傳統,努力創新服務內容、建設服務載體、拓展服務人群,如向家長提供“候課服務”,為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一校一品”創建工作提供優秀師資,啟動“流動少年宮”為鄉鎮和邊遠農村地區提供校外教育服務,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受優質的校外教育。
四、在堅持“四要”的基礎上,充分落實“五項工程”
(一)項目結構優化工程
1.突破提升優勢項目。對現有項目逐一審視和梳理,在保持強勢的基礎上優化發展,從而形成一批品牌教師和領先項目,同時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拓展與時俱進的新項目。
2.重點扶植傳統項目。民族傳統項目是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使民族傳統項目得以繼承與發揚是每個校外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校外培訓項目開設過程中對地方戲劇、武術、京劇等民族文化、國粹項目應當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并逐漸推廣與強化。
3.創新研發特色項目。科技、藝術等培訓要繼續保持優勢,繼承與發展并舉,要大力鼓勵、倡導教師引入新技術、新手段,開發新的資源和項目,通過多項目、多學科的整合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項目。
4.多方論證合作項目。。對一些合作(加盟或外包)項目要深入調研、多方論證,形成可行性報告,簽定合作意向書,明確相關責任,同時還需不斷根據市場規律審時度勢,實行最佳方案。
(二)三支團隊建設工程
1.打造一支高效的管理團隊。校外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是核心,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將影響校外教育機構的發展總體方向,因此將實行內部競聘上崗,在競爭、優化中不斷適應、推動校外教育機構的發展。
2.打造一支專業的教師團隊。整合和利用各類資源,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專兼職教師隊伍。一是建立校外教育名師工作室。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骨干教師。
3.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服務團隊。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正常運營離不開后勤服務部門的基礎保障,要強化專業工程師等后勤專門人才的培養,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三)活動品牌突顯工程
各項活動的展開要緊緊圍繞校外教育核心的辦學理念,開發系列化、品牌化活動,突顯“四新”:
主題“新”――活動主題要結合本區域發展的戰略目標,緊扣時展的主題。
支撐“新”――每次活動開展要主動爭取多元資源的支持,如通過當地媒體的支持擴大活動知曉率,通過企業的投入解決經費問題,通過政府部門的支持提高活動層次,通過學校、社區的參與擴大活動影響力,等等。
模式“新”――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創建多維度、全方位的活動模式?!包c”主要指短期的重點活動,“線”指具有連貫性、承前啟后的各類活動,“面”指覆蓋面較廣的活動。
成果“新”――加強國際交流,拓寬青少年校外活動的渠道,使每次的活動成果能夠與國際接軌、與時代共進。
(四)特色項目扶持工程
1.創新格局。努力探索形成“普及項目――特色項目――高品項目”階梯式發展的格局,讓各項目呈現出比例合適、互相銜接、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普及項目數占70%,特色項目數占20%,高品項目數占10%。
2.重點打造。相對于普及項目及高品項目來說,特色項目易出成果、易推廣,應全力培育,生點打造,使之成為青少年活動中心對外交流的名片。
3.科學管理。首先要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全面實施項目考核評估辦法,每年舉辦1~2次的公開展示活動,盡量讓參培人員“人人有特長,個個能上臺”,展示率達100%。
(五)受益人群擴大工程
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拓展服務對象,努力提高本區域青少年校外教育服務覆蓋率,充分體現校外教育的公平性、均衡性。
1.請進來。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動中心現有的活動場地,通過開展各類公益性未成年人培訓、講座、社會實踐、主題活動等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參與率。
2.走出去。通過“流動少年宮”、夏令營、“送課下鄉”等形式切實增大校外教育的輻射力,擴大受益面。
3.兩頭擴。增設面向初中生的校外培訓項目和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早教項目,將校外教育服務對象努力向兩頭延展。
總之,新時期的校外教育是青少年兒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更是民生所需、時代所需。
摘 要:文章以一個教師的視角,結合當下社會人文環境和校外教育的特點,從教師的師德、專業水平、與家長的溝通能力以及個人魅力四個方面全面、細致地闡述了校外教育中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提出了作為教師一定要有士的品德,有守的情懷。從專業的角度做有利于學生的事情;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時時站在本專業的風口浪尖,把最前沿的、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知識傳授給學生;要了解家長帶孩子前來學習的初衷,從專業的角度給予建議或意見;要讓學生成為自己的鐵桿粉絲等諸多的教學思想。
關鍵詞:校外;教師;素質
我是一名專職聲樂教師,在校外(兒童少年活動中心)任職近十年,對校外教育頗有一些感悟和想法。作為一名教師有感最深的還是教師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提高,今天我就來談談校外教育中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首先說明一下“校外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常規學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是學校教育內容的進一步拓展。校外教育更能全面體現學習化社會和信息時代的要求,更注重人的價值的實現和人的主體性的發展。少年兒童的校外教育沒有傳授完整學科體系的任務,不受教材、場地的限制,有較大的靈活性、適時性和豐富性,因此在提高少年兒童全面素質方面具備了更多的教育優勢,第一,校外教育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品質的培養;第二,校外教育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獨特性,重視學生的個性品質的發展;第三,校外教育選擇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為廣大少年兒童興趣發展、充實閑暇生活提供了平等的機會。根據校外教育的內容和特點,對從事校外教育工作的教師也有著特別的要求。在這根據十年專職校外教師的從教經驗,談一下我所總結的校外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校外教育教師首先是一名教師,要具備教師應有的一切基本素質。
“有學者,可教人;有德者,可育人。學高無德者,可為師,然從之者,恐多為有學無德之輩。有德者,可育人,然恐不為教之優。故非二者合之,方可為師之典范?!彼越處煈邆涞乃刭|主要有兩個方面,可用一句話概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也是我的母校,哈爾濱師范大學的校訓。我想學高和身正是一名教師應具備的兩個基本素質。由于校外教育的自身特點和工作特殊性,對校外教育教師又有著更多的、有別于學校教育的素質要求。
一、師德
教師師德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系到全民素質的提高,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在當今,由于種種原因,使得教師隊伍不穩定,校外教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更是如此。有的受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绷?,有的是身在朝廷心在漢,根本沒有把教學當回事兒,只是計較得失;這嚴重影響了教育的發展。教育變成了買賣,教師成為兜售知識技能小商販,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把教育教學的內容質量、用心程度、工作態度都與經濟效益掛鉤。我覺得這種行為對一個孩子來說,導致的后果不亞于一個檢察官在辦案時以金錢為指揮棒導致的結果。校外教育更是先天就帶有這樣的問題,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相對缺乏強制性和必需性。它沒有法律規定必須學習,也沒有必須學的必要,可選擇性很強。這個選擇的權利在家長手里,給校外教育帶來了很濃的市場意味。這就促使這樣一種現象產生,一名專注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校外教師反而不如那些會忽悠家長的老師受歡迎。跟家長溝通很重要,但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如果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銷售教育上,為了迎合“門外”的家長而制定教育內容方式方法,必然走向教育的歧途。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就選擇了清苦。作為教師一定要有士的品德,有守的情懷,從專業的角度做有利于學生的事情。教師平時也要有意識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道德理論的學習。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
2.加強在實踐中的磨煉。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將理論付諸教育實踐,因為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師德修養的唯一標準,是教師師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煉,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3.加強向優秀教師的學習。在優秀教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優秀品質,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體現了新時代師德的特點和要求,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把教師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具體化、形象化了。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4.加強內省和慎獨,這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內省就是自覺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鬃釉f:“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范為準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吧鳘殹币辉~源于《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二、對教師的專業要求
校外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拓展,因此校外教師應對學校教育內容有所掌握了解。在學校教育內容的基礎上,補充拓展教學內容。校外教育教師相對中小學各門類課程教師在專業上更要精專深。相對于學校的特別是中小學基礎教育,要學有所長、學有所專。我會在第一堂課的時候告訴我的學生和家長,即使你沒有當歌唱家的打算,我依然會給你最專業的聲樂訓練,因為我不知道來到我這里的你們中有哪一個會成為歌唱家。我想這就是校外教育教師的職責之一。再者,由于校外教育沒有傳授完整學科體系的任務,不受教材延遲限制,有較大的靈活性、適時性和豐富性。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時時站在本專業的風口浪尖,把最前沿的、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知識傳授給學生。在這從我一個聲樂老師的角度談談自我提高的經驗,與大家交流。1)雖然是聲樂教師,但不要遠離舞臺。聲樂是表演藝術,需要舞臺的實踐,需要與觀眾的互動,舞臺的實踐經驗對表演至關重要,絕對不能在琴房里閉門造車。只有多在舞臺上檢驗、實踐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把最有效的,最經得起推敲的表演演唱技巧和舞臺經驗傳授給學生。2)多學習,多交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要不斷地充實、豐富自己。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藝術觀念,站在專業的前沿,保證跟得上家長和學生在音樂方面緊跟流行的步伐。
三、與家長和學生的溝通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了解家長帶孩子前來學習的初衷,從專業的角度給予建議或意見。對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給予耐心的解答。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尊重家長。在教師與家長關系中,教師要起到主導的作用,校外教師不要為了留住學生而趨勢于家長,但是家長與老師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常言說:“敬人者,人恒敬之”。2)以正面引導為主。教師要多稱贊和肯定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肯定學生的優點要比指出他的缺點更重要,如果只是指出錯誤,而不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是毫無意義的。我給學生上課的時候經常這樣說:你已經做得很棒了!如果再這樣或那樣一點就更好了。這樣講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3)給家長支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我了解到一名學員家長整天擔心孩子的學習,每天跟在孩子后面不停地批評指正孩子,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并沒達到家長的期許,反而適得其反,極大地打擊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我委婉地提醒他父母應該給自己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多鼓勵,多肯定,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家長按照我的建議去做果然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我更加信任。4)及時了解、解答學生和家長在學習中的困惑。學生和家長,特別是初次接觸歌唱表演藝術的,大都是音樂的門外漢,我們搞專業的,很多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卻是高深莫測的,有的時候還礙于面子不好意思詢問,我們要憑經驗或憑借老師的職業敏感,及時發現問題耐心解答,良好的溝通能解除學生和家長的心結困惑,才能使其更好地配合老師接下來的授課。
四、個人魅力
學生很可能因為一個老師而喜歡一門課,也可能因為一個老師對一門課失去興趣。校外教育的生源流動性強,作為一名校外聲樂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是讓學生能夠追隨你學習的必要條件。其實,做到了上述的三點:高尚的師德;優秀的專業水平;良好的溝通能力就已經具備了很好的人格魅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重細節。如,服飾的干凈整潔,作為聲樂教師還要穿著的有藝術家的氣質和品位。外在的氣質形象是教師內在的外延,教師對衣著的品味是其內在修養的體現,特別是小孩子大部分是“以貌取人”,喜歡外形漂亮的老師,家長也會在初選老師的時候憑借第一印象,因此教師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外在形象。要有親和力,既要有為師的高雅莊重,又要時刻保持微笑,給人以和藹可親的陽光形象。要與學生交朋友,在人格和思想上平等真誠地與學生交流,師生之間的唯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師生之間的談話才會深入人心。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你有幽默的語言,那更是錦上添花了。德國著名學者海因-曼麥說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更能為之接受?!苯處熡哪V堑恼Z言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緩解學習的疲勞,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們成為自己的鐵桿粉絲。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作為一名校外教師所要具備的素質,與大家共勉。我想從我做起,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不做教書匠人,要做真正的“師”,燃燒自己,發光發熱,辛勤耕耘,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點滴的努力和貢獻。
摘 要: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是校外教育活動的主要有效形式。目的是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進青少年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認識與體驗,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能自覺關注身邊的美術現象。并通過形式多樣的美術活動,讓美術活動回歸生活。
關鍵詞:校外教育;實踐基地;美術教育;生活;回歸
美術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活動來源于現實生活,是人類生活多角度的剪影,校外實踐基地的美術課教學不能脫離生活而孤立地開展活動。青少年學生只有參與實踐,才能從生活中汲取更多的創造靈感,才能用畫筆去描繪生活、詮釋生活。上杭縣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基地從2011年正式開營以來,其課程的多樣性、靈活性,活動的實效性方面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根據校外教育的特點及本人的教育實踐,就“美術教育與生活”這個話題進行探討,旨在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美術活動,多渠道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感受到美的熏陶,讓美術教育回歸生活,服務生活。
一、校外美術教育要走近大自然
綜合性學習是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相合作能力等。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的朋友。針對現在學生特別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很少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對我國傳統的中醫中藥更是知其名不知其形的特點,我們基地設置了“走近自然――尋找識別中草藥”這一課程。在實踐活動中,首先,通過視頻、圖片、文字介紹等手段讓學生觀察、了解幾種當地常用、常見的中草藥(如魚腥草、夏菇草、薄荷、麝香、百合、金銀花……)的形狀與功效;其次,讓學生用語言表述這些中草藥的特點與功效;再次讓學生用畫筆描繪勾勒出中草藥的形狀(注意外形、脈絡、顏色、質感)并在紙上注明功效;最后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拿著自己描繪的白描作品,深入大自然,到實踐基地的后山(專門種植的中草藥基地)去尋找、認識這些中草藥。通過本項活動,營造了一種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參與狀態之中,并用口頭及美術形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和情感,即興匯報查找的結果。在豐富多彩的美術實踐活動中,拓寬了美術學習的內容、形式、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美術活動在生活中得到應用。
二、校外美術教育要結合當地資源和傳統
美術新課標指出:地方課程資源非常豐富,各地美術教研機構、研究人員和教師應努力做好開發工作,積極編寫校本課程與教材。農村、邊遠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的各種資源,開展有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實踐基地根據自身條件,結合地域特色,安排諸如陶藝、漆藝、泥塑、木刻這樣的實踐性課程,打破單一的授課模式,鼓勵學生從中得到靈感,有意識地進行設計創造。
實踐基地附近有不少古建筑:圍屋、古祠堂、涼亭、廟宇,針對這些建筑內部結構及外部形式有著豐富的美術元素這一特點,基地開發了“誰不說俺家鄉美”這一美術教育實踐課程,并在中學生中成功地實施。在具體活動中,首先,讓學生感覺教師課前準備的圖片影像資料;其次,提出問題,明確體驗任務,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組織實地參觀感受當地的傳統文化,讓學生用繪畫、文字、語言、攝影攝像設備記錄美的元素;再次,將收集的素材轉化為創作表現活動;最后總結與鼓勵評價。活動流程是:
在實踐中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收集學校或家庭周圍的古老建筑中的紋飾、窗花、雕刻等美術元素,并用各種方法把它記錄下來(如拓印、描繪、攝影等),其深厚凝重的民族圖案、瑰麗多姿的紋樣色彩、原始古樸的文化內涵……讓學生感受先人的智慧與偉大,并鼓勵將美的元素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和主動意識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讓美術回歸生活。
三、校外美術教育要把握流行與時尚元素
在流行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媒體信息傳播迅速,每天都有數之不盡的流行文化在產生,身處于當今社會,流行文化以無所不在的方式滲透進我們的生活,微電影就是其中之一。在教育中融入流行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我們設置了“我們的基地實踐生活”這一活動,要求用微電影的形式將在基地實踐的過程記錄下來。參加實踐活動的大多是城區學生,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家里一般都有攝影攝像等多媒體設備,而且現在智能手機非常普及,部分學生不乏是電腦、軟件高手,要完成微電影的制作并不困難。我們在學生進駐基地之前的通知中,要求每班準備一兩部照相機、攝像機;進駐實踐基地后,以班級為單位,明確任務,一周內完成一部本班《我們的基地生活》微電影,將在基地訓練、生活的過程用視頻記錄下來,時間不超過10分鐘。然后按“分組―探討主題―找尋素材―記錄―感悟―展示”流程開展微電影制作實踐活動,星期五返校前每班進行匯報展示、評比。內部分組按成員的興趣特長進行分工、合作、整合。老師在資源整合、拍攝、剪輯等技術層面給予指導。通過本課程的設置與實施,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學生用相機、手機等設備記錄生活,收集了軍訓、大腳板、幫廚、陶藝、攀巖、針線活、農耕等各種活動素材,學生在體驗生活的同時學習了制作微電影的知識。
對流行文化的體驗實質上是對生活中美的發現,通過實地考察、作品鑒賞以及制作過程,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在創作過程中,結合開放的資源,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意識。
四、校外美術教育要關注身邊生活
新課程觀要求教師以新的要求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要把“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學生知識的獲得不單是教師的灌輸和書本知識的學習,校外美術教育活動應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現實生活中去,基于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以活動為載體、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和課堂模式開展活動,關注學生參與過程、現實體驗及感受。主要活動形式,如組織學生以“生態游”的方式,去親密接觸身邊的田野、河邊、草地、花叢。在游玩中滲透美術活動。這樣在寬松愉快而自由的環境里,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自由發揮,作品也富有真情實感。在工藝手工制作中,讓學生活用各種素材,開拓表現手法。如運用溪邊的卵石、農家的各種秸稈、家禽羽毛、各種樹葉、泥土進行工藝制作。利用看起來是“廢品”的東西,進行巧妙構思,精心制作,變成可觀賞、有價值的藝術品,達到了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這類的環保工藝教學對于農村教學來說更具有優越性。在身邊到處都可以見到樹木,各種各樣的樹葉是貼畫教材的好材料,學生隨處可采,既經濟又實惠。利用身邊生活材料在學生的手中變成一幅幅漂亮的畫或一個個有用的東西。
作為校外教育基地的一名美術老師,要根據上杭實踐基地地處農村校外、課程靈活、實踐時間短的特點,要努力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融入社會,利用當地、身邊的教育資源開“源”建“庫”。讓學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麗,品嘗生活的快樂,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描繪生活、創造生活。在特色化美術教學的探索中,應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在熟悉的家鄉尋美,在取材中欣賞美,在繪畫中創造美。讓美術回歸生活,服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