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人文地理論文

人文地理論文

時間:2022-04-03 08:1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人文地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人文地理論文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學論文

一、人文地理學專業的課程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下設的二級學科,從屬于社會科學范疇,本科專業的人文地理學專業課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學為基礎,以研究人地關系為核心,課程體系涵蓋社會、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俗、自然、行為、政治等諸多內容,是高等學校地理學本科專業基礎課。人文地理學研究內容緊隨時代步伐,具有鮮明的時空性,涵蓋當前的區域可持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城鎮一體化、新經濟技術開發、旅游開發等諸多熱點問題。因此,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范圍廣、知識面寬、學科之間的綜合性與交叉性強,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具備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多學科知識。在現階段,綜觀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學教學手段和方法,主要還是采取“課堂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沒有體現出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適應性的教學改革應圍繞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將教師與學生緊密聯系,將實踐教學融入到各教學環節中。

二、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課程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學方法選擇、應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關鍵性作用。適應性的課程教學方法要有利于達到師生雙邊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學科知識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

人文地理學需要融合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等多學科知識。因此,人文地理學課程體系需要打破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壁壘,進行寬口徑培養,不僅僅局限于GIS、測繪等實用技術教育的傳輸,還要使得學生具備人文歷史、市場經濟、社會文化、心理學、管理學學科的基本素養。學生不僅具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還要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是人文地理學在專業課程設計時需要具備的基本理念。

2.加強啟發式教學,培養綜合素養。

啟發式教學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建立,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導精神。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通過設問、指導等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總結學習方法、發表看法、參與討論,發揮教學和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得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相得益彰,課堂氣氛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在人文地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力開展課堂與課后討論,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理論去思考和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給他們創造發表不同見解的環境和平臺,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應用性思維。師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都能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或進一步的指導,使學生們能夠抓住興趣點,促進學習。

3.強化實踐教學,密切聯系產業。

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實用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學學科要求學生能夠解決諸如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土地價值評估和旅游資源開發等社會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用到調查、模擬、考察、比較和模型分析等多種的方法去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教師和學生運用這些方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社會研究方法的訓練過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課本中,它們雖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較抽象,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或課件演示雖然也能幫助學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遠遠不如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去體驗、探究、理解與總結。通過實踐學習,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難度。因此,相關的高等學校教學機構不能把師生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應該花力氣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教學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內實驗教學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夠給學生提供調查與考察的環境,校內的實驗中心則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比較和模擬。

4.注重案例教學,提高技術能力。

案例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去分析和研究已發生的問題個案,把現實案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教師案例講解、學生討論、撰寫分析報告、教師歸納總結等環節,提高學生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案例教學將能夠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旅游專業、城鄉規劃專業、建筑學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門基礎理論,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現實指導性。同時它還是一個與多學科理論交叉、綜合性十分強的學科。因此教學機構要下大力氣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科學設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教學體系。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靈活選擇和使用教學設施,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科學合理地設計授課內容。人文地理學教學要加大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方法的使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其創新思維與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具備專業動手能力與時代關懷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黃婭 單位:貴州理工學院

人文地理論文:談人文地理成因教學實踐創新

一、對人文地理成因教學中上述兩階段的反思與批判

第一階段的成因教學以教材為本,在因素即原因的教材邏輯下,教師主要從例證的角度對現有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進行淦釋與說明。整個教學過程沒有真正的師生對話,主要以灌輸為主,缺乏知識的生成,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狀態。學生認為教師在人文地理的學習中可有可無,對于人文地理學習的興趣遠遠低于自然地理。第二階段的成因分析教學開始嘗試案例教學,采用教材所提供的北京城市功能區的案例,在功能分區成因分析時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從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出發找原因。這種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對地理諸因素具體作用于人文地理事象的過程分析不清,不能讓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地理諸因素在人文事象的區位與變化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讓學生充分理解地理諸因素在人文地理事象區位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只能僵化地從自然、社會諸因素出發生搬硬套地“找”地理成因,而不是“分析”原因。這樣零碎的、不深刻的成因分析導致人文地理成因教學過于簡單化、機械化,整個教學過程難以形成真正的師生對話,降低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這樣的成因教學也缺乏真正的思維活動過程,很難全面認識地理規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反而使學生的思維簡單化、僵化。這樣的課堂將很難讓學生理解人文地理之“理”,難以進行有理有據的理性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

二、批判基礎上的創新即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的提出

為了消除人文地理成因教學中靜態的、機械的“因素分析”所帶來的弊端,必須將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真正過程化。過程化的成因分析必然建立在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比較完整的發展變化過程的基礎上。教學時,應該運用時空一體化的案例,運用“歷史分析法”〔’〕,引導學生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尋找影響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形成、發展變化的諸因素,以及分析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從而明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最后概括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即一般性的發展機制。其關鍵不是找出有哪些影響因素,而是分析這些因素的作用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內在機制。因此,筆者將這一人文地理成因分析教學法命名為“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的內在機制,才能真正理解并學會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實現

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要轉化為現實的教學,必須有一定的教學環節,每一教學環節還必須能夠細化為可操作的、體現教學規律的教學流程。甚至每個流程再細化為一般性的教學活動的安排,從而構建出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在課堂中實現的教學程式。這樣的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才能具有課堂的生命力,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從理論知識的分類來說,人文地理成因教學所涉及的主要知識為人文地理的概念性知識。皮連生教授等人認為,概念性知識的學習主要是要求學習者對其進行理解,并提出了6個環節的概念性知識教學策略〔’〕。筆者借鑒這一思想,根據自己的人文地理成因教學的實踐與反思,認為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的落實需要5個環節。這5個環節是“編呈案例一理清過程一找出因素一分析機制一情境遷移”。(1)“編呈案例”環節主要是教師選編和呈現有組織的人文地理案例。該環節的實現方法為“歷史分析法”。要實現課堂教學中的機制分析就必須選編能夠反映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機制的案例。這樣的案例選編不僅要關注人文地理事象時空間性,更需關注它的時間性即歷史性。只有具有歷史性,人文地理案例才能夠豐滿、生動,才能夠比較完整、典型地展現人文地理事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并體現機制;只有具有空間性,人文地理案例才立體,學科特色才鮮明。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教學法編呈的案例應該以時間為線索,以空間為節點,突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相對完整與絕對典型。編呈時空一體化的反映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機制的案例是人文地理機制分析法成功的基礎。(2)“理清過程”環節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初步閱讀分析案例,運用圖表等分析工具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的發展變化過程。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的發展變化,了解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為進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礎,在運用“人文地理成因機制分析教學法”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基礎性與過渡性。(3)“找出因素”環節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在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變化脈絡的基礎上,在時空分段的基礎上,教師示范與學生分組合作相結合,運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影響人文地理事象發展變化的每個發展階段的重要因素。這一環節已經初步進人人文地理成因分析階段,為進一步深人的機制分析做準備。(4)“分析機制”環節主要是教師設置并呈現一系列具有梯度性的問題,然后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探究與對話。在師生共同探究與對話中逐步透徹地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所有階段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找出影響各階段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發展變化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及根本原因和非根本原因。最后引導學生跨越案例所涉及的所有時空,概括出最具一般性的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區位演變規律和動力機制。(5)“情境遷移”環節主要是知識的鞏固和一般性規律的運用階段。這一環節中教師提供相近的案例材料,以問題為引領,以問題解決為目標,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完成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的鞏固和一般性規律的再理解與運用。

作者:裁教破 單位:江蘇省大港中學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學思想的轉折概述

作者:葉超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起:作為一門空間科學的地理學

康德(ImmanuelKant)告誡研究者認識事物應該先從考察其起源開始[1]。這對常常忽視認識起點及其過程的國內學界無疑是一個好的忠告。地理學雖然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的地理學家已經提出了很多涉及地方和空間的思想,地圖對空間定位和表達更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較系統地將地理學界定為一門空間科學并進行持續講授的是大哲學家也是地理學家的康德[3]。康德的地理學思想形成于1775年的講座,但到1802年才正式出版。地理是康德最喜愛的課程之一,由于當時康德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擔任邏輯學、形而上學、數學、倫理學、物理學和自然地理學的教師),使得康德能從整體科學和哲學的角度對地理學進行研究;康德的地理學成就在當時已獲得承認,彼得堡科學院在選舉康德為院士時,首先考慮的就是他的地理著作[15]。在《自然地理學》中,康德將知識分為按照概念(邏輯)劃分的系統,按照時空劃分的歷史和地理(這是自然的劃分),將地理學定義為專門的空間科學,認為空間是地理學的研究范疇,時間是歷史學的研究范疇;并指出,“地理學這個名稱表示一種自然描述,確切地說是對整個地球的自然描述。地理學和歷史學填滿了我們的知識的全部范圍;也就是說,地理學填滿了空間的全部范圍,而歷史學填滿了時間的全部范圍。”[1]康德的這種空間觀點常被地理學家引用,然而,事實上康德的地理學思想和空間觀很復雜,至今仍然是地理學家和哲學家們討論的話題[16]。康德空間思想的主要特點是第一次的、專門的(享有專屬權)、三維的和哲學的。它對于地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在此之前歷史學地位高于地理學,地理學常被視為歷史學的“侍婢”;而康德界定使得地理學學科地位得以提升,從歷史學的附屬上升到與歷史學相提并論的地步。他對于知識由概念、時間、空間三部分構成的劃分方法也成為一種重要思想。他的空間思想還體現在《純粹理性批判》等著作中,顯示出與哲學的密切關聯[17]。

承:從空間到區域

20世紀50年代以前,以赫特納(AlfredHettner)、哈特向(RichardHartshorne)為代表的區域學派繼承和發揚了康德將地理學視為一門空間科學的傳統,視空間為“被填充的容器”[3,18-20]。比如,赫特納在其《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這一方法論巨著中曾滿懷欣喜地引用康德關于地理學是一門空間科學的經典論述,認為“空間本身只是一種觀念形式,只有通過它的內容才能獲得實在的意義”,并三番五次地強調,“地理學不應是關于各種不同事物地區分布的科學,而應是關于充填空間的科學。它是空間科學,正如歷史學是時間科學一樣”[18]。此后,經由哈特向添磚加瓦式的鞏固,區域學派的空間觀長期主導地理學界,成為二戰以前地理學的主要范式。區域學派視區域為地理學研究的核心。那么,從空間到區域轉換的邏輯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缺乏數量方法的空間科學畢竟只是抽象的界定,它沒有具體的方法基礎,與地理學歷史和現實的接洽也有一定距離,區域卻是一個體現空間并將其“落地”的概念,而且劃分不同區域的類型學方法也有著很強的應用價值;另一方面,地理學發展歷史顯示出“方志”傳統,無論東方西方,都有大量的方志和旅行記等。將空間科學這種抽象的界定與方志傳統的歷史結合起來,考慮到區域概念能統率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從而打破二元論,并有類型學方法來體現,于是就衍生出將區域作為地理學研究核心的思想。大體來看,從康德、赫特納到哈特向,他們所持的空間觀都是絕對空間,也就是視空間為容器,把空間看作可以裝很多東西,但是是獨立于系統之外的東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正如赫特納所強調的,地理學所具有的綜合性使得它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密切,它非常依賴其他學科卻又需要獨立,這就奠定了一種緊張的基調。地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得地理學家始終得面對和應答學科身份這一問題。哈佛大學取消地理系可說是質疑地理學存在價值的極端表現。

轉:從空間幾何學到空間的生產

空間幾何學第一次轉折發生在20世紀50至60年代,其淵源卻可追溯到19世紀就已萌發的區位論思想。這種可被歸結為空間幾何學的思想范式,主要探討空間的形式法則(比如杜能環、韋伯的三角形模式、克里斯塔勒的正六邊形中心地模型等),它是一種相對空間概念,以追求“空間秩序”為目的,采用邏輯實證主義的哲學理念,并且大量借助經濟學、管理學和數學來發展地理學理論。以舍費爾1953年發表的挑戰區域學派的論文為開端[21],倡導地理學是一門追求普遍法則的科學的實證主義地理學逐漸于1960年代興起。這一學派的地理學家傾向于訴諸區位論的傳統,并力圖借助數學模型等工具發現空間“模式”或“法則”[22]。舍費爾非常推崇城市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該理論以及區位論在實質上是一種空間形態學或幾何學。但是,實證主義地理學以及在此影響下的城市地理學研究范式,是一種“物化”(fetishism)的空間理論[23],它盡量避免對空間的價值判斷,因而忽視了塑造“空間”的個體以及政治和社會關系。比如,克里斯塔勒宣稱事物圍繞中心集聚不但是一種生物物理秩序,而且還是一種思維方式[24]。但是,對于這個“中心”是誰的中心,中心—邊緣結構中社會階層的生活方式和狀態如何等問題卻不予考慮。歸根結底,杜能—克里斯塔勒等古典區位論者及其后的空間分析學派的“空間”主要是完全理性經濟人的空間,“人”的社會政治屬性、行為、個性、情感和價值觀等重要問題,卻被回避了。這不足為奇,因為無論是馮?杜能、阿爾弗雷德?韋伯還是克里斯塔勒等,都強調他們的理論與經濟學的密切關聯,所以,其理論基礎都建立在古典經濟學理性經濟人的假設之上,這一理論出發點既是這些理論成功的基點,同時也是其被人質疑和否定的焦點。所以,實證主義地理學試圖通過計量分析的工具摒除個人感情和價值判斷因素,以追求所謂“科學”的結論,其實是一種狹隘的“科學主義”主張[25]。人文空間性空間幾何學范式的缺陷在于,這個空間結構或秩序中的人只是經濟人或機械的人口數量,而不是社會人、道德人和充滿個性的“個人”,導致塑造空間秩序的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和個體因素被忽視,使得地理學與現實世界空間問題的差距越來越大[26],因而出現了一系列反思和批判。人文主義地理學就是其中的一種。人文主義,顧名思義,也就是討論個體的、個性的(人)與集體的人(文)發展變化的思想或學問。人文主義地理學因而也有兩個對應,在個體這個層面,它強調價值觀、個性、感情、心理與地理學的空間、地方之間的關系;在文化這個層面,它強調從歷史、哲學、社會和組織行為、經濟與政治集團綜合思考它們與地理之關系。我們可以將人文主義地理學的空間觀歸為人文空間性。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如段義孚、拉爾夫(TedRelph)、布蒂默(AnneButtimer)等[27-30]。他們更重視空間概念的價值判斷和意義,并借助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哲學理念,聯系人文學科和歷史來闡發人文主義地理學。比如,段義孚認為在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作為人類家園的地球”中,他最看重“家園”這個關鍵詞,因為它不僅是個物理和建筑空間,而且也是象征的空間,是社會政治、美學和精神寄托的場所[31]。人文主義地理學雖然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主要思潮,但它的淵源卻很深廣。概括而言有兩個:一個是來自于地理學本身的文學、藝術傳統和景觀學派等的人文思想和美學觀念,另一個是存在主義與現象學(這兩個源泉也預示了人文主義地理學的寬泛性)。前者比如《荷馬史詩》為代表的古希臘地理學發軔時期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洪堡和李特爾將地球作為“人類之家”以及索爾、賴特等的思想,班澤的美學地理學等等;后者則是始自尼采,并經由胡塞爾、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薩特等形成的重要哲學思潮。激進的空間與空間的生產在20世紀70年代,相對更加嚴厲地批判實證主義空間幾何學的是激進地理學者,因此他們的空間觀可稱為激進的空間。中文的激進往往有過激的、不可靠的意思,但是在英文里激進是根本、徹底的意思[32]。皮特(RichardPeet)、哈維(DavidHarvey)等早期的激進地理學家都強調地理學必須關注社會問題,認為空間是什么取決于人類實踐[33,34]。所以說空間并非價值中立的空間,而激進主義地理學,激進的空間的核心要旨在于發展地理學成為一門批判的空間科學。這個批判正如馬克思所提出的一個號召,“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地批判”[35]。它有兩個面向:一是面向地理學家自身和學科內部,因為地理學家往往受文化制約,文化可以具體體現為種族、階級和性別劃分,這使得地理學家研究的空間不是客觀的[36];另外一個是針對我們身處的社會,對于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批判。早期激進地理學家也是一些無政府主義者,他們反對不平等的社會。后期激進地理學家則批判資本主義空間發展不平衡,以及歐洲中心論和美國中心論[37,38]。典型案例剖析是理解這種抽象思想的好方法[39]。皮特的“現代地理學思想”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它恰當地反映了激進的空間和空間的生產的思想。“那時美國地理學家協會的年會是在主要城市的有名的酒店舉行的(現在依然如此)。這些酒店通常會有一個中央大廳走廊,那里擠滿了喜歡社交的學術會議代表。學科權威結構也在空間上表現為中心地的等級結構。在這個權威的空間模式中,一些人在大會發言席上給另一些人作報告,交流是在學術權威之間,研究生們則像鳥兒一樣四處盤旋,啄食著權威們偶爾故意表現出來的、謙遜的驚嘆。”[33]這個案例典型而饒有趣味,蘊含和反映了不同層面的空間(的生產)關系,很值得從激進地理學或“空間的生產”的批判視角予以“解構”(表略)。具體來講,主要城市是一種復雜空間,意味著一種優勢屬性和權能的集聚;中央大廳這個權力空間意味著中心和支配地位;有名的酒店這種社會空間往往是上層階級的聚集地;發言席這個符號空間意味著話語權,為少數人所把持;而代表這個詞意味著身份空間,它的擁有者是精英;權威和研究生之間構成知識空間,也反映了一種支配和被支配、中心和外圍的關系。知識空間及其生產是作者論述的核心,但是知識空間是在與其他諸種空間的互動影響中產生的,它生產其它的空間,同時也被其它的空間生產(社會空間辯證法的要旨),意味著學術并不是單純的學術,也不存在“純粹的”或純然客觀的知識。在這些空間之外,還需要我們注意兩種動態空間,也就是時間影響下的空間。“舉行、擠滿、交流”及“盤旋啄食”等動詞,反映了空間生產的過程;而“現在依然如此”這個時間上的強調,反映了這種空間秩序的牢固性。在這個空間生產過程中,“中心”是突出的,有名有姓且堂而皇之的,它對應于特定的物理和象征的空間樣態和形式,這些空間也被特定的(社會)群體所把持和支配;而“外圍”則是缺省的或者邊緣化的,它對應著處于從屬的、被支配地位的(社會)群體的空間。此外,應該注意這段話中隱含的空間。作者通過一個比喻“像鳥兒一樣”來反映研究生群體的邊緣、流動和依賴性,這是一種想象的空間。還有另一種容易忽視的想象空間在于作者身上。我們可以想見,能把這一場景描繪的惟妙惟肖的作者肯定處于這種空間之內,但是卻反省、反對或批判這個空間,因此它是另一種矛盾的想象空間。由于激進地理學對于空間價值中立的批判和對社會空間的強調,對于資本主義空間發展不平衡的徹底批判,契合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思想,所以最后走向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它的核心概念是空間的生產,由法國思想家列斐伏爾(Lefeb-vre)提出,強調“(社會的)空間是(社會的)產物”[40],其中的主要內容三元辯證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41],而且已有較多中文文章論及[42-45],所以本文不展開論述,只強調如何把握它。簡而言之,空間的生產主要講資本、權力和階層與空間的相互作用,在此過程中空間成為了介質、產物及過程[46]。因此,空間并不是一個靜態的、容器的或反映相互關系的絕對和相對空間概念,而反映了更多的關系和過程。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家采用的方法是社會空間辯證法[47,48],并力圖以此整合社會空間。一些熱點新聞,比如真維斯樓事件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資本與知識空間生產的關系[49];某大學竟然把雅典娜和女媧的神像都換成了校董的面孔[50],反映了資本對于知識空間的侵蝕有多么的巨大!

合?:后現代空間

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潮流是后現代地理學。后現代空間研究有一個背景,就是人文社科界的空間轉向。它的核心詞是“解構”,強調時空的特定和不確定性、時空的碎裂等,試圖通過文本的重新解讀來發現某些東西[51];在學科關系上,人文地理與哲學、文學和藝術的關系再一次被強調。在后現代空間思想中,詹明信對晚期資本主義及其文化邏輯進行了“解構”[52],卡爾維諾則用藝術的手法想象了各種各樣“看不見的城市”[53],福柯和桑內特對權力和身體與空間的關系有精深論述[54,55],國內學者對此也有探索[56]。后現代地理學也有一些經典案例,對于洛杉磯、巴爾的摩等城市,迪爾、哈維、索加也有解讀[57-59]。后現代空間到底是一個轉折,還是對以前的空間范式的契合?這一問題不好回答。某種程度上,后現代空間與康德的空間界定有相似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空間地位的上升方面,由于眾多學科的介入,空間又成為大家的注目焦點,人文地理的學科地位也因而得到提升;其次是它與哲學的關系趨于緊密,尤其與后現代主義的論調密切相關;最后是它們都是三維空間。但是,這些相似卻有不同的內涵:在空間地位的上升這一點上,以前把地理學視為專門的空間學科,現在是其他學科也開始切分這一塊空間研究的蛋糕;在與哲學的關系這一點上,康德以理性批判為主要特點的哲學和后現代主義拒斥理性的哲學截然相反;在三維的內容側重上,以往的三維非常強調物質性維度,而后現代卻強調社會性這一維,反映出人文地理學與社會科學的密切關聯。所以,正如索加所說,“空間太重要以致于不能僅僅留給那些專門的學科(如地理學和建筑),或者僅僅作為歷史學家、社會科學家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的空隙填充劑或事實背景。人類生活的空間性就象歷史性和社會性一樣,滲透在每一個學科或話語中。”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空間思想演變歷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從專門的空間科學到其他學科切入空間,反映出人文地理學不再擁有空間研究的特權和優先權。這似乎會使一些強調學科特權和知識壟斷權的人感到失落。然而它確實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和正在強化的趨勢。其實,并非人文地理學如是,其他社會科學乃至一些自然科學也面臨這一問題。破除學科和知識特權正是后現代思想提供給我們的強大營養。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走向泛化的極端。畢竟,一門學科長期歷史的積淀會給她自身打上獨特的烙印。研究者必須承認、承繼這種歷史,然后才能打破它。在思想與歷史、地理學與其他學科、個體與文化之間常常是一種辯證、緊張的關系。所以,對于人文地理學而言,我的最后結論是:有特點,沒有特權。人文地理學空間研究特點正在于它的多重面向。也正是因為不同空間認識論都有其價值,價值大小也難以評估[60],使得在學科史上引起持續爭論的人文地理學學科地位與身份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結論,這種爭論也在淡化。可以明確的是,人文地理學依賴哲學和其他學科為其做依據和工具,它們在使人文地理學身份陷入迷離的同時也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這是人文地理學面臨的最大機遇與挑戰。關于未來,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已經予以提示:“到我明白所有象征的那一天”,可汗問馬可,“我是否就終于真正擁有了我的帝國?”“陛下”,威尼斯人答道,“別這樣想。到那時,你自己將是眾多象征中的一個。”[53]致謝:本文是在2011年12月17日廣州舉行的第六屆人文地理沙龍的報告基礎上形成的。作者感謝沙龍組織者以及主辦方華南師范大學的同行以及柴彥威教授、朱竑教授、李九全教授、呂拉昌教授等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人文地理論文:我國人文地理學的進展及前景

1、歷史人文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球表面人類活動(精神和物質)或人與環境之間關系所形成人文現象的分布、變遷及其地域差異。歷史時期的人類活動同現代社會一樣,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政治、軍事、經濟、人口、民族、聚落、商業、交通、文化、旅游和社會生活等,這些歷史上的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形成的空間分布、變遷及其規律,都是歷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具體內容[1]。當代人文—經濟地理現象是歷史時期的人文經濟地理現象的延續和發展,不了解歷史人文地理,無疑會阻礙真正了解當代的人文地理。反之,如果將歷史地理學視為地理學在時間維度上的回溯,那么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現狀就是衡量歷史人文地理學的標尺[2]。因此,歷史人文地理學與當代人文—經濟地理學是兩個密切相連的學科領域。中國歷史資料保存相對豐富,時間較為久遠,這為發展歷史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各種可能。自20世紀90年代初譚其驤發出積極開展歷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倡議以來[3],相關學科領域日益得到重視,學科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許多分支方向的成果相繼問世。伴隨著學科體系的完善,研究群體和梯隊的培養形成,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研究正經歷著分支方向多元化、方法交叉化、成果科學化、理論系統化的不斷轉型過程。近5年來,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的最新進展,主要體現在歷代疆域政區研究、城鎮研究中的古都研究、近代經濟地理研究、歷史文化地理的宗教地理和民間信仰研究等方面的深化,此外生態環境史研究也已全面展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取得重大進展。

2研究領域和成果

近5年來,歷史人文地理學成果相對集中地表現在歷史疆域政區、移民史和人口史、城鎮和鄉村聚落、歷史經濟地理、歷史文化地理、區域歷史地理、生態環境史和災害史以及歷史地理信息系統等領域。

2.1歷代疆域政區研究

從2007年起,周振鶴主編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共12卷,作者18人)開始陸續出版。它涵蓋了自先秦至民國的漫長時期,內容不僅包括傳統的歷代政區沿革的考證,對一些同一年代各政區并存的面貌作出復原,而且在某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相關復原的詳細程度可以達到逐年。這套著作的完整出版,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學術意義上的行政區劃變遷通史。目前正式出版的有總論先秦卷(周振鶴、李曉杰撰)、隋代卷(施和金撰)、宋西夏卷(李昌憲撰)、元代卷(李治安、薛磊撰)、明代卷(郭紅、靳潤成撰)、中華民國卷(鄭寶恒、傅林祥撰)[4-9]。

商朝是中國出現較早王朝,唐曉峰認為商代領土不同于后世成熟國家的領土,不能將商朝轄區看城一片單純的地域[10]。先秦是中國歷史政區萌芽時期,待考問題頗多。徐少華對楚國國都陳城[11],鐘煒對秦國的洞庭、蒼梧諸郡縣的建置與地望[12],晏昌貴對里耶秦簡所見的陽陵縣與遷陵縣[13],李曉杰對戰國時期三晉和秦國的設縣情況、齊國和楚國的疆域變遷[14],都進行了扎實深入的考證。辛德勇《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一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諸多全新的看法,其中包括秦始皇三十六郡、兩漢州制、高闕、直道、秦漢之際的西北和東南邊界等內容,多有創見[15]。古代的城市行政建制研究者向來不多,韓光輝等在宋遼金元城市行政建制的演變方面發表過多篇重要論文[16]。

隨著國家清史工程的展開和推動,有關清代疆域政區研究的新成果不斷產生。段偉著重探討清代分省問題[17],傅林祥探討清代政區制度一些人們較少關注的方面[18],侯楊方依據清宮檔案探討了清代十八省的形成等問題[19],韓昭慶則對清初政區的改制及影響發表了看法[20]。徐建平出版的《政治地理視角下的省界變遷——以民國時期安徽省為例》一書,力圖將傳統的政區地理逐步深入到政治地理的層面[21]。

2.2移民史和人口史研究

在葛劍雄主編的6卷本《中國移民史》、6卷本《中國人口史》出版之后,近年有關移民史和人口史的研究雖然減少,但仍有新著出現。吳松弟《南宋人口史》全面探討南宋戶口統計制度、考證人口數據,并探討不同時期和不同的路的人口變遷及其對地區經濟文化的影響。此外他著文探討遼宋金元時期南北人口的不均衡發展等問題,并指出人口增長是南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受此影響生產工具進步緩慢,導致走上不同于西方的發展道路[22]。路偉東著《清代陜甘人口專題研究》及相關論文,理清了清代陜甘回民的人口數量變動和人口管理制度、清代前中期陜甘人口遷移等問題,并首次利用宣統人口普查的“地理調查表”進行人口研究[23]。

此外,安介生對明代北方的災荒性移民和內蒙古各部分布的地理基礎[24],侯楊方對乾隆時期的民數匯報[25],楊煜達對西南邊疆的民族關系的若干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索。郭聲波多年致力于西南民族地理的研究,新著《彝族地區歷史地理研究——以唐代烏蠻等族羈縻州為中心》在此方面有新的推進[26]。需要指出,安介生所著近70萬字的《歷史民族地理》[27],表明了作者嘗試建立歷史地理新方向的努力,引起較大的關注。

2.3城鎮和鄉村聚落研究

西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都,向為古代城市研究的重點所在。李令福的《秦都咸陽》[28],王社教的《漢長安城》[29],肖愛玲的《隋唐長安城》[30],史紅帥、吳宏岐的《西北重鎮西安》[31],盡可能完整地再現了不同歷史階段咸陽或長安的都市面貌。吳宏岐《西安歷史地理研究》[32]和李令福的《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礎》[33],則將古都西安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察研究,前者深入研究了西安城市發展的歷史階段與城市更新模式,后者對秦都咸陽到隋唐長安的城市發展與城郊布局進行多方面的探討。史紅帥推出37萬余字的《明清時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對城墻、水環境、坊里街巷、城市布局、人口規模等多方探討,為西安“后都城時代”的最新研究成果[34]。

上海是中國近代城市的代表,張曉虹對上海地區城市化過程中的市鎮以及鄉村聚落的空間結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35]。王列輝論述了雙岸城市形成這一近代全國濱河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鄒怡探討了民國海寧硤石鎮的區位條件與空間結構,以及皖南屯溪鎮的發展動力[36]。劉景純立足于城鎮實體進行的“景觀與文化”的考察,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揭示了清代黃土高原不同等級、不同區域城鎮文化景觀的特征[37]。李孝聰著《中國歷史城市地理》則對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區域城市體系或幾個中心城市核心進行綜合研究,闡明城市布局形成的原因和演化的過程,剖析區域中心城市城址選擇與城市成長的地理條件和歷史背景[38]。

鄉村聚落地理的論著向來不多,王社教主編的《黃土高原地區鄉村地理研究(1368-1949)》,首次對歷史鄉村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和方法進行系統探討,其中涉及對明清民國時期黃土高原的鄉村發展、城鄉關系、聚落、經濟等多方面的內容,均以實證方式進行開篇論述[39]。

2.4歷史經濟地理研究

歷史經濟地理研究的興起與發展是近5年來歷史人文地理研究引人關注的重要方面。吳松弟及其帶領的團隊是這方面研究的主力軍,強調近代開埠通商和外來生產力的進入以及沿海口岸城市與其腹地的雙向經濟互動,對塑造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巨大作用。吳松弟主編《中國百年經濟拼圖——港口城市及其腹地與中國現代化》、《港口—腹地與中國現代化進程》[40-41],并發表十余篇論文,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的論述,兼及唐朝到近代長江三角洲港口體系的變遷、民國時期“市”的興起與中國經濟的不均衡發展等重要問題、并揭示了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機制及其8個表現。近年來,吳松弟又利用在浙江泰順縣地域考察所獲得的資料,以泰順為例,探討明清近代東南山區的經濟結構、地域社會結構以及傳統文化的特點[42]。

戴鞍鋼在近代經濟地理方面有著較深的造詣,2006年又出版《發展與落差——近代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進程比較研究》一書,詳細地論述近代以來東西部經濟差異形成的過程及其影響,并著文深入探討長江三角洲經濟地理的相關問題[43]。王列輝著《走向樞紐港:上海、寧波兩港空間關系研究(1843-1941)》,從多個角度探討上海和寧波這兩個長三角主要港口不同發展軌跡[44]。方書生對兩廣港口—腹地的空間形態和長三角經濟區演變過程,張珊珊對漢口的對外貿易及其腹地,姜修憲對閩江流域的進出口貿易及經濟變遷,唐巧天對上海的埠際貿易,毛立坤對香港的埠際貿易的研究,構成了近代南方經濟地理研究的基本架構。此類研究以往不多見。樊如森所著《天津與北方經濟現代化(1860-1937)》及一系列的論文,揭示了開埠以后天津口岸的貿易發展過程及對北方經濟的促進作用,論證天津在北方經濟的龍頭地位,清楚地勾勒出北方外向型產業結構和城鎮體系等重要問題[45]。樊如森的研究和姚永超所著《國家、企業、商人與東北港口空間的構建研究(1861-19310)》[46],以及陳為忠關于山東的多篇論文[47],構成了近代北方經濟地理研究基本架構。

值的一提的,還有王元林對秦漢時期南嶺交通的開發與南北交流[48],韓茂莉對明清以來玉米在中國境內的傳播及其種植制度的形成[49],藍勇和楊煜達對清代滇銅生產和運銷[50],韓昭慶對青海早期現代化的影響因素,程龍對北宋沿邊軍區的糧食補給問題[51],辛德勇對長江三峽地區的農業開發進程等問題的研究。張萍著《地域環境與市場空間——明清陜西區域市場的歷史地理學研究》,采用商業地理學的基本理論,以明清時期陜西商業的發展及地域特征為例,建構了頗為周密的歷史商業地理學的研究框架[52]。

2.5歷史文化地理研究

近年來歷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宗教地理和民間信仰的深入探討上。張偉然在佛教地理方面發表多篇相當深入的論文,包括佛教宗派的地域差異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吳淞江兩岸寺院發展的時空進程、清末至民國江南地區廟產興學的時空分析等[53]。張曉虹對南宋首都臨安節日活動的空間特征、近代陜西宣教區的劃分原則都作過探討,又以陜南的楊泗將軍為例討論民間信仰的區域化與本土化問題[54-55]。王元林等人對明清伏波神信仰的地理分布、碧霞元君信仰擴展與國家祭祀的關系、金龍四大王信仰、湖南湘江流域水神信仰等問題,都進行過較深入的研究。王元林還揭示南海神廟的興衰發展歷史,以及與廣州海上絲綢之路興衰和廣州港變遷和國計民生的關系[56-58]。朱海濱主要研究浙江的民間信仰和文化地理,成果頗豐,繼2008年出版《祭祀政策與民間信仰變遷:近世浙江民間信仰研究》,2010年又出版《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并發表多篇論文,對浙江歲時習俗的區域差異和胡則信仰展開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探討民間信仰的地域性及與行政區域和自然區域的關系[59-60]。此外,藍勇對巴蜀的休閑好賭風氣[61]、古代美女的地域認同[62],馬強對唐宋士大夫與西南、嶺南地區的移風易俗、地理體驗與唐宋“蠻夷”文化觀念的轉變[63],郭聲波對中國檳榔種植與檳榔習俗文化、蒟醬食用習慣和開發歷史等,進行研究[64]。

2.6區域歷史地理研究

王振忠長期從事徽州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并有較大的影響。近年來,利用新發現的徽州商編路程《摽船規戒》、婺源民間日用類書《目錄十六條》、新安江的路程歌及相關歌謠,對徽州的交通、商業、地名、日常生活、村落社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將相關論文結集出版為《千山夕陽:王振忠論明清社會與文化》[65]。此外,晏昌貴著《丹江口水庫區域歷史地理研究》,考察歷史時期丹江口水庫地區的政區、人口、城邑、經濟開發和環境變遷狀況,為近年另一項區域研究的成果[66]。

2.7生態環境史和災害史研究中國生態的日益惡化,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由于自人類出現以來生態環境的改變是人類參與的結果,對其演變進行歷時性的空間考察,自然成為歷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史(或稱為“環境變遷”)和災害史的研究,實際上已突破了過去按照單一人文要素進行研究的模式,進入到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層面上。

鄒逸麟主編的“500年來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叢書”,是近年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該叢書選擇若干比較典型的地區,對近500年來(主要是明清以來)人地關系的復雜過程作比較深入的研究,主旨在于通過這些地區的研究,粗略地反映中國歷史環境變遷的全貌。目前已出版了《明至民國時期皖北地區災害環境與社會應對研究》(陳業新)、《太湖平原的環境刻畫與城鄉變遷(1368-1912)》(馮賢亮)、《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尹玲玲)、《云貴高原的土地利用與生態變遷(1659-1912)》(楊偉兵)、《清代至民國時期農業開發對塔里木盆地南緣生態環境的影響》(謝麗)[67-71]系列著作。有關生態環境史和災害史的研究論著為數不少。段偉通過對禳災制度的發掘和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的運用,推進了秦漢災害應對制度的研究[72]。

張萍的研究表明,在北方農牧交錯地帶,城堡的廢毀主要在晚清民國。她并從人口、民族、經濟結構入手,探討了邊疆內地化過程中陜北沿邊一系列的社會變動及其影響[73]。張莉在前人的基礎上,從環境史的角度出發,集中探討了乾隆年間新疆天山北麓地區農業開發活動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74]。

土地利用是人類影響生態環境的最主要方式,在這方面韓茂莉、楊果、滿志敏、王社教、侯甬堅都作出自己的貢獻。韓茂莉探討了遼金兩代西遼河流域人類活動從游牧業為主向農業占主要地位轉變,給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75]。楊果、陳曦以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心,從農田墾殖、資源利用等諸方面探討江漢平原經濟開發與環境變遷的歷史,以及雙方的互動關系[76]。王社教考察明清時期西北地區農業結構調整與環境變遷的關系,認為總體上農業結構的調整主要是災荒為直接動因促成的,但是否能夠及時調整還要得到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和農業技術的配合。

王建革致力于水利史和農業生態史的研究,繼出版《農牧生態與傳統蒙古社會》,又出版《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77-78],引起學術界的關注。近年來,他又將目光投注江南,發表一系列涉及這一區域的農業技術、圩田土壤、水環境、鄉村社會等論文。王大學系統探討了區域海塘修建的過程和技術變化,以及與政權、水系、海潮等方面的關系[79]。韓昭慶關注西南地區的石漠化、西北地區毛烏素沙地形成與擴大的人類因素,楊煜達探討清中期滇東北銅業開發對環境的影響,都發表過若干篇論文。值得注意的是,陜西師大的一些學者近年來通過自己的長期研究,對長期流行的人地關系的某些表述進行反思。侯甬堅認為百年來在影響毛烏素沙地的走向和幅度上,自然因素更顯重要,人類只是一種參與力量[80]。此外,他探討新疆南部尼雅從聚落到廢墟的演變過程,認為尼雅河來水等水源逐漸匱乏,最終迫使一批居民點因徹底無水接濟而廢棄[81]。他還分析渭河流域的人民生計,認識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除了較多地依賴于自然環境提供的富源和人民的勤勞之外,還在于要有公平公正的社會制度和物盡其用的致富之道。李大海的研究也表明,明清以來陜西黃龍山區因墾荒導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壞的歷史過程,并非完全可以人地關系矛盾激化角度來加以解釋[82]。張力仁通過探討清代陜南流民行為的基本取向,指出人類空間選擇行為遵循風俗相近原則,而不是地理環境最優原則,從而對備受非議的流民刀耕火種與清代陜南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給予了重新認識[83]。上述學者的研究結論,無疑有助于正確認識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2.8歷史地理信息系統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認識到地理信息系統在歷史地理研究中的價值,歷史地理學領域對GIS運用方法的討論日漸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滿志敏“小區域研究的信息化:數據架構及模型”一文,該文通過討論小區域GIS數據框架建立的方法,提出了三點非常重要的認識[84]。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與美國哈佛大學等合作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項目,是將地理信息系統用于傳統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一個重要實踐。它按照網絡數據和Web地圖的要求設計了數據模型和數據庫關系結構,開發了基礎數據地圖瀏覽、地名查詢界面。與基礎數據相配套的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政區地名釋文數據庫,基礎數據中的每一個地名,包括全部地名和空間定位的原始史料、研究結論和專家意見,以保存迄今為止對中國政區地名的知識和認識。已完成的四期數據已經在哈佛大學網站和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禹貢網”上公開,至今已有數以萬計的用戶注冊,并下載了基礎數據。CHGIS項目的研究成果,被有關專家學者公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以CHGIS為標志的歷史地理數字化研究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3學科發展展望

不少地理學家在探尋地理學研究深度時,都看到歷史地理學所具有的獨特作用,自覺關注歷史地理學研究并尋求雙方的合作,這無疑為歷史地理學未來的更大發展提供了重要途徑。在我們看來,無論是在地理學或歷史學的旗幟下,集中歷史地理學的學術力量都是可行的,關鍵是要堅持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兩大主干的研究,不僅要善于用自然解釋自然現象、用社會解釋社會現象,還需要用自然解釋社會現象、或用社會解釋自然現象。并且,在最后的判斷表達上,這種解釋應是方向對應、闡釋適度,而不是偏離了方向、對論題進行過度的闡釋。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專業校外實踐教學研究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不僅僅局限于是專業技能以及實踐創新能力,還有個人的思想政治品質與社會責任感,即“德才兼備”才是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高校在以才育人的同時更要注重以德育人,培養具備優良品質的創新型專業人才。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志愿服務是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品質、提高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平臺,志愿服務與專業實踐教學項目相結合將成為高校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

二、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的現狀

隨著我國志愿服務意識的不斷增強,大學生已經成為青年志愿者行動的中堅力量,在教育、扶貧援救、環保、醫療衛生、維護治安、法律援助等諸多領域貢獻者自己的力量,在促進社會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大學生志愿服務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1.志愿活動形式單一、專業性不強。志愿者進行社會服務的過程不僅是思想品行教育的過程,也應該是專業知識技能實踐的過程。目前大多數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內容較為狹窄,專業特色不明顯,難以滿足不同工作崗位的需要,形式較為單一。志愿服務內容多集中在體力勞動上,停留在較淺層次的社會公益服務和便民服務上,學生的專業技能不能在志愿活動中體現。

2.志愿活動缺乏合理規劃,管理工作不到位。大學生志愿活動大多數在工作日,往往會與學生的課程安排產生沖突,學生在志愿活動與課程之間很難抉擇;另外,志愿活動通常為短期,志愿活動組織缺乏長期的規劃,難以持續開展。

3.志愿活動動機多元化、缺乏正確引導。部分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的動機不純,為了獲得獎狀表彰等個人榮譽,表現出急功近利的特點,在志愿活動中著重于自身發展而忽視了社會效益,對于志愿服務精神缺乏正確的認識與理解。

三、專業校外創新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意義

1.學科教學的需要。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課程設置復雜且實踐教學環節多,校外創新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能夠滿足日常實踐教學需求,利于學生提前接觸社會,盡快適應社會工作。

2.高等院校建設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實踐教學基地是學校開展創新性實踐教學的重要平臺。校方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可以達到“互惠互利”的效果。通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師資隊伍水平、豐富實踐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素質、培養創新性人才,擴大校企雙方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促進學校與社會的溝通交流,提升學校開放性教學效果。

四、志愿服務納入校外專業實踐教學的實踐

校外專業實踐教學著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的鞏固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往往缺乏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實踐教育。而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臺,學生參與公益性的社會實踐,可以有效進行自我思想教育。將志愿服務納入校外專業實踐教學中,可以取得一舉多得的效果。南京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系于2014年在南京高校中率先與“南京規劃建設展覽館”簽訂合作協議,將志愿服務與實踐教學完美結合,建立了“公共管理學科綜合訓練中心城鄉規劃教學實踐基地”,每周六、日南京農業大學向南京規劃建設展覽館輸送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優秀志愿者,學生志愿者指引游客、維持參觀秩序、對部分展廳內容進行簡單介紹,學生在鞏固自身所學規劃知識的同時促進了展覽館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效促進了校企協同發展。

五、保障專業志愿服務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實踐的教學措施

1.規范合作關系。校方和實踐基地應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實踐基地作為志愿服務與技術支撐單位需在各個教學環節給予支持,盡可能的提供便利條件。以南京農業大學的城鄉規劃教學實踐基地為例,學生在不影響展覽館正常工作的基礎上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為游客進行南京規劃情況講解,緩解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展覽館方為學生志愿者營造良好的實踐環境的同時并為其提供食宿等便利條件。真正實現了實踐教學基地和實踐教學活動的雙贏。

2.切實調整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為加強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社會適應性,需要根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變化的實踐內容來調整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來滿足社會的需要。此外,基于志愿服務參與的實踐教學不同于普通的實踐教學,校基雙方應注重加強學生志愿服務的培訓工作,增強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品質與社會責任意識,將志愿精神真正落實到實踐活動中。

綜上所述,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一門涉及多領域的交叉性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將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滿足當代社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作者:孫華 吳瑤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地圖學教學方法研究

地圖學的研究對象是地圖,探討地圖的實質、地圖制作的理論與技術、地圖應用的理論與技術等問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測量學關系非常密切,所以學好地圖學是學好地理科學及其相關專業的關鍵,也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目前地圖學已被確定為我國高等院校地學各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依托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隸屬于地學,立足國家城市化快速發展對城鄉規劃人才的需求,以培養“通地理、精規劃、強實踐”的高素質本科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地圖學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

一、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注重地學與管理學知識的交叉與融合,但就教學現狀而言,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教材版本單一,不同專業側重點不突出目前,學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地圖學原理》或者《新編地圖學教程》,不同專業之間沒有區別。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所用教材基本相同,沒有側重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教材。

2.各高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地圖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據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研究發現,目前國內共有131所高校開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但地圖學在很多學校只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選修課,甚至沒有開設這門課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培養方案中有的學校開設48學時理論課,2周的地圖學實踐,但是大部分高校往往只強調經濟管理及規劃課程的學習,對用于空間信息表達與分析的地圖學課程重視不足。

3.交叉學科基礎知識準備不足,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淵源極深,同處于大地學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要適應發展,必須具備扎實的地圖學知識。目前,學生由于對地圖學知識了解不夠深入進而影響地理信息系統原理的學習,對基于數字地圖的信息分析方法難以理解,甚至對在城市規劃時如何考慮空間信息模糊不清、無所適從。

二、教學改革

1.構建教學體系,組織教學內容不同專業的學生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不同,過去只考慮教材不考慮學生的因素,而以往地圖學教材編制主要針對的是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和測繪工程專業的學生,從而導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地圖學時“共同語言”太少,主動性較差。因此,地圖學要根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革教學內容。地圖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課程,迫切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做到因人施教、因專業施教,編寫符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實際的地圖學教材。地圖學的教學內容包括理論地圖學、地圖制圖學和應用地圖學三部分,地圖學教學內容改革也主要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針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特點,教學內容的改革應將教學目標與專業特點結合起來,既要介紹傳統地圖投影方法、常用地圖投影轉換算法,又要讓學生對當今豎版(中國,地球東、西、南、北半球)地圖有充分的了解,更要結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特點將普通地圖制圖方法和專題制圖方法的計算機技術教授給學生。同時,地圖符號在地圖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城鄉規劃能力,能夠制作規劃圖。因此,地圖學課程中地圖符號的教學應該與城鄉規劃圖相結合,尤其要加強符號設計部分的內容。

2.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教學地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實踐內容主要是對理論知識的應用,具體包括地圖的識讀和電子地圖制作。地圖識讀主要培養學生認識地圖類型,了解地圖圖面內容,熟練掌握地圖三要素(圖例、比例尺、指北針)的能力。電子地圖制作是地圖學實踐的主要內容,采用現有的制圖軟件訓練學生制作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利用GIS軟件的地圖制圖功能訓練學生進行地圖符號化、專題圖制作與地圖制圖輸出等能力。

3.儲備基礎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對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來說,地圖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既包含大地學的投影等基礎地理信息,又包含專題地圖制圖等與規劃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地圖學知識掌握扎實才有可能應用到后續城市規劃、鄉鎮規劃、土地規劃管理方面,也才有可能與后續地理信息系統知識與技能較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具體教學中,需要講授傳統地圖學的基本內容,同時結合現今地圖學發展的新趨勢、新內容(如豎版中國地圖,豎版世界地圖)引導學生學習現代地圖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較為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將現代地圖發展的新內容與自身專業方向結合,增強交叉學科創新能力。

我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以培養具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的思維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規劃和土地管理,從事城鄉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管理、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目標。地圖學作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基礎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精通地理知識,精通現代地圖學知識,并能夠將地圖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城鄉規劃和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過程中。本文針對目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地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該專業的教學改革,包括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理念的改革。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地圖學教學方法研究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和修改,以形成富有針對性、系統性的地圖學教學理論與方法。

作者:李文梅 江暢 張海濤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建設

2012年國家對高校本科專業招生目錄進行了調整,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等兩個本科專業。由于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以下簡稱資源專業)的內涵較豐富,涉及面較廣,截止2012年,全國已有150多所高校開設了該專業,但各高校又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建立了相應的課程體系,這就導致同一專業,由于不同學校的課程體系不同,學生的知識結構差別很大。基于這種情況,本文將以地理學為背景,提出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建設的一些建議和思考。

一、專業定位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定位應從學科特色和學生就業方向兩個角度來考慮,定位于地理學學科背景下的城鄉規劃和旅游規劃。

(一)學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本科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教高1998[8])中,地理學一級學科下設地理科學、資源、地理信息系統三個二級學科。雖然2012年從資源專業拆分出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但新專業仍屬于地理學一級學科,故以地理學為學科特色的高校仍應堅持地理學的基礎學科地位。第二,新專業命名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事實上是強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結合。實際上,人文地理學正是用地理學的眼光來看待人文科學,屬于理學的范疇。而城鄉規劃在學科劃分中曾屬于建筑學一級學科,授予工學學位,后來在學科調整中提升為一級學科,仍是工學學位,在業界認同其建筑學出身的同時,也在不斷強化地理學思維在規劃中的應用,所以在城鄉規劃教學與實踐領域中,地理學出身的專業城鄉規劃人員越來越多,尤其是宏觀層面的城鄉規劃,更加強調地理學的學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學范疇,使其更偏重于理論研究,在當下的實際應用中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部分較少。同時,旅游學又因為與各類自然和人文類的旅游資源天然的聯系而成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人文地理學也專門有一個學科分支為旅游地理學。近年來,各高校在學科建設上強調面向市場的需求,有條件的高校紛紛在地理學的基礎上設立旅游學院或在地理學院下設立旅游類專業,其中一大依據即是以地理學為基礎的旅游規劃與管理。當前的專業目錄中并沒有旅游規劃專業,旅游規劃行業的從業人員來源較廣,旅游管理、地理學、城鄉規劃、園林景觀等專業都成為旅游規劃的相關專業,故從專業性和綜合性兩方面來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與旅游規劃行業的切合度還是很高的。第三,在學科發展環境上,隨著近年來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的調整,在城鎮規劃與建設領域也不斷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三規合一、數字城市等,均對城鄉規劃的地理學思維提出新的要求。同時,旅游業作為一項無煙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正是旅游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和地方均表現出對旅游業的極大熱情,旅游規劃無論是從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層面,還是從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際,這其中對旅游地理學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學生就業方向從學生就業方向來看,以前的資源專業由于專業定位不明確,涵蓋內容太多,學生的就業方向呈現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門,如規劃局、國土局、發改委、測繪地理信息局等相關單位就業的,另有一部分進入規劃設計單位的,還有很大一部分從事與專業無關工作的。考研的學生主要有三個方向,即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等。從以上就業方向可以看出,由于專業定位的不明確,該專業學生畢業后有較少的人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多數從事完全與專業無關的工作。由此說明,如果能明確專業方向,強化專業教學,將會對學生的就業產生極大的促進和影響,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專業方向在應用領域直接表現為城鄉規劃與旅游規劃。

二、課程體系建設

就專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當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最大的三個方面的要求是專業化、實踐性與文化內涵。

(一)專業化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專業化從兩個方面展開,其一是地理學的專業化。此前的資源專業,雖然歸屬于地理學一級學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學專業,故在課程設置上強調以地理學為基礎,兼顧資源學、環境學、管理學、城鄉規劃等學科,開設的課程很雜,沒有方向性,可以說缺乏明確的主干課程。如在某校資源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質學、自然地理學、測量與地圖學、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導論、土地資源學、遙感技術、經濟地理學、資源科學導論、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地理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學、土地評價與管理、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經濟學、區域分析與規劃等,各各領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現出泛而不深的特點。在當前的專業定位下,地理學的專業化應強調自然地理的基礎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論是城鄉規劃還是旅游規劃,均是以對自然地理條件的深刻認知為工作基礎,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課程必須開足、開實,如自然地理學、地球概論、測量與地圖學、地質學基礎、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地貌水文學、遙感導論等。第二,地理學與專業方向的聯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課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經濟地理學、旅游地理學、計算機輔助制圖、地理信息系統等。其二是城鄉規劃的專業化。原資源專業中,城鄉規劃僅作為專業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專業的方向,故專業課程的設置很少。在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中,城鄉規劃成為了專業的方向,雖然從專業性、學制年限、教師配備等方面難以完全照搬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方案,但仍應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將城鄉規劃專業的核心課程開齊,如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道路與交通、市政工程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實踐性地理學是一門驗證性的基礎學科,城鄉規劃則是一門實踐性學科,所以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來講,實踐教學是該學科發展的一項重要手段。第一,在綜合自然地理方面應延續地理學教育的實踐性,讓學生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有條件在現實中對其進行驗證,取得相應的感性認識。第二,在各層次的專業規劃上,更應強調其實踐性,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必須以實踐教學為主,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第三,在規劃思想的表達上,應想辦法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如手繪技法、色彩運用、CAD等。

(三)文化內涵地理學與文化融會貫通產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歷史地理、民俗地理、語言地理等分支學科。同時,城鄉規劃也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涉及城鎮的發展歷史、文化變遷、文物保護、人口遷移、地方認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為城鄉規劃超強的綜合性要求,僅僅是建筑出身的從業者難以完全勝任城鄉規劃,也正是由于地理學者對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獵,使得地理學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深地理解規劃,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規劃。基于此,為發揮地理學在規劃領域的優勢,應在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強化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歷史地理等文化類課程,這也是城鎮、鄉村及旅游區特色最直接的彰顯之處。

三、與現有教學體系的矛盾及對策

(一)教學課時不足新的學科定位下,要求開設諸多的城鄉規劃專業課及地理學專業課,這就面臨著教學課時不足的問題。與城鄉規劃專業相比,工科的城鄉規劃為五年學制,有充足的時間來安排專業課。與地理科學專業相比,學制相同,但我們要留出相當多的時間來開設規劃類課程和文化類課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會遇到課時不足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從現有的條件出發,有以下兩個解決途徑:一是盡量減少與地理學、文化類、城鄉規劃無關的邊緣課程,將課時集中于核心課。二是在開設一些專業課時,提出更加明確的教學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該門課程自身的課程體系完全講完,可根據專業定位對該門課程的需求來展開,相應地,該課程的課時也可以縮減。如對于GIS課程來講,系統地學習該軟件需要很多時間,但城鄉規劃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為緩沖區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實用性非常強的部分,其他關聯不大的部分則可作了解或直接帶過即可,當然具體講哪些、講多少需要專業負責人與帶課老師深入溝通,要小心把握這個度。三是讓公共課為專業課讓路。各高校現行的課程體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課,大二、大三上專業課,大四象征性地上課,使得大學四年中真正學專業的時間只剩一半。針對這種情況,國內已經有高校進行了課程體系的改革,將專業課提前至大一,從大一入校即開始開設專業課,公共課則每學期都開設,由學生自己挑選上課時間。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所面臨的課時不足的問題較為嚴峻,對專業課時更有著迫切的需求。

(二)師資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學背景下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各高校在師資力量上普遍面臨著地理強、規劃弱的問題,尤其是在開設規劃類專業課的時候,規劃專業的師資力量更是顯得捉襟見肘。針對該問題,現有可行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積極引進人才,如城鄉規劃專業、建筑學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等;二是與其他院系合作開設一些課程,如請美術系老師開設手繪課程,請歷史系老師開設歷史文化類課程,請建筑系老師開設建筑類課程等,既實現了學科交流,也緩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實踐教學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來說,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勿庸質疑,當前的關鍵在于如何整合現有資源,將實踐教學安排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去。針對當前高校課程設置的特點,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是結合專業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這也是是簡單的方式,但也存在與理論課搶課時的問題;二是在學期中專門安排一段時間用于實踐教學,這需要對整個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且因為時間較短,只能組織參觀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三是大幅度調整教學計劃,安排出半個學期以上的時間用于集中式的實踐教學,這是對實踐教學最直接的落實,也是對學生實踐能力最好的培養方式。以上三種實踐教學的安排方式均對傳統的理論課教學模式產生影響,需要學校的專業負責人仔細斟酌。

(四)教學資源在傳統理論課教學模式下,學校基本都能保證教學資源的投入,但現在涉及到專業教育、涉及到實踐教學,對教學資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對機房的要求。規劃專業的各類制圖式的實踐課程占到了實踐課程的一半以上,對機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專門的機房,保證上機時間;第二,對專業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規劃方案的教學與討論、規劃圖紙的繪制,不僅需要有室內教學空間,而且對教室有專門的要求;第三,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如果能選擇規模適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圖、有全面資料的鎮、村作為實踐教學基地,將其作為規劃對象,開展實踐教學,將對實際的教學工作產生極大的促進;第四,考慮與地方的規劃設計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爭取將其建為實習基地,既為設計單位降低生產成本,也為學生爭取實習機會,增加日后工作的籌碼。以上四項教學資源是當前地理學背景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普遍欠缺的,其中前兩項需要由院系爭取,學校提供,后兩項則需要專業老師的努力。

(五)產學研互動產學研互動是對該專業建設的進一步考慮。產學互動方面,高校在城鄉規劃和旅游規劃領域為地方的服務,既加強了高校與地方的聯系,又能夠為高校的教學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規劃項目中來,對高校和學生都是很有幫助的。學研互動方面,城鄉規劃在中國仍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規劃領域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為城鄉規劃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須跟上這一潮流。同時,作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如想在這個行業里取得較高的成就,考城鄉規劃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對學生來講,越早地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去,對其考研就越有幫助。產研互動方面,任何一個規劃設計單位想要迅速發展,都必須重視科研,以科研促生產,以生產帶科研。在高校里,如果這二者產生了良性的循環,對教學的帶動作用將不可估量。該環節對普通高校地理學背景下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來講,不是簡單的矛盾問題,是整體水平較低的問題,必須三個角度共同發展,互相促進。

四、結束語

借助于專業目錄變化的東風,從專業化、實踐性和文化內涵三個方面入手,定位于地理學學科背景下的城鄉規劃和旅游規劃,將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得到迅速的發展。

作者:王吉昌 屈康慶 單位:陜西省災害監測與機理模擬重點實驗室 寶雞文理學院地理與環境學院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學在成人通識教育中的體現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識教育的內涵,探討了成人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明確了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選取原則,論述了人文地理學知識作為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適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學知識在通識教育中的體現策略。

關鍵詞:成人通識教育;人文地理學;體現策略

一、成人通識教育的內涵

成人教育狹義上是指國家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類教育形式,與電大教育、自考教育、業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經考試錄取,學成后發放統一的畢業證,而廣義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為:學習對象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內涵可以擴展到非國民教育體系。所謂成人通識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識教育,具體來說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識類知識的教育,并且此處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廣義上的成人教育。國內外的學校教育中,通識教育往往作為一種常態課程內容,并有日趨增加的趨勢。目前,通識教育在我國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雖有所增加,但過分注重專業知識培養的價值取向明顯,通識教育內容長期被認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且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設置也存在諸多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探討成人通識教育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成人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探討

(一)知識經濟的客觀要求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總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知識更新速度也很快,學校教育背景下的個人存量知識已經很難滿足人們長時間的應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經成為人們適應社會發展步伐的必然選擇,再教育過程中除了要進行專業化的知識培訓外,通識教育內容也應該有所體現,而且出于非就業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識教育則是其教育的重要內容。比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智能手機、電腦等高新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千家萬戶,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沒有相關知識的儲備,自主學習還存在一定困難,此類成人通識教育便能夠幫助人們擺脫困境,以適應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需求。現代科技在不斷變革和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很顯然深刻影響著成人教育,給成人通識教育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1]。

(二)人們主動學習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接受教育已經不再完全是出于謀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來越多的人把學習作為一種自我提高的需要,這恰恰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相契合。隨著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觀念愈來愈深入人心并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今天成人的學習已由原來為了學歷和文憑的提高而逐漸轉變成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過于注重專門化的職業訓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識性知識的傳授,而這與人們時下的學習需要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偏離,恰當的成人通識教育知識能夠滿足人們在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有效途徑

建國后至今,我國國民文化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國民整體的文化素質,尤其是受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必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提供多種途徑的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的目標下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識教育無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點內容。通過向成人傳授通識類知識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知識存量,而且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從長遠來看,起到了“授人以漁”的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選取原則

(一)生活相關性原則

成人社會有成人社會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樣,成人通識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學員的社會生存能力,當然成人通識教育還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贅述,但從基本功用探討成人通識教育的內容就應當具有生活相關性,因為與生活無關則意味著某種專業深度,而這與通識教育基本內涵并不相符。生活相關性知識在成人通識教育中有所體現,就減少了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摸索、甄別所花費的時間,同時,這也符合人們認知的一般心理規律,“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逐步將知識引向深入。

(二)綜合性原則

所謂綜合性原則就是摒棄學科分化的偏見,從綜合視角去學習知識,這也是通識教育在世界各地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成人教育對象中的絕大多數并非學科專家,即便是學科專家其專業性教育也可以從非通識教育內容中獲取。可以說,綜合性原則既是通識教育的內在屬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點,當然是成人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廣泛適宜原則

廣泛適宜性原則指的是成人通識教育的內容對其教育對象應該具有普遍適用性,即不應因學習基礎差異而使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呈現較大差別,這就需要成人通識教育內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礎性,而且教學方式等也應符合這一原則,比如說成人通識教育內容應盡量避免使用專業性過強的專業術語,授課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淺出,以利于學員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學知識作為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適宜性探討

(一)人文地理學知識與人們生活聯系緊密

人文地理學也稱人生地理學,它是探討人文現象和規律的一門科學,故而與人們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可以說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這一點我們從人文地理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名稱中就能夠窺知一二,人文地理學按其研究對象可以劃分為如下分支學科:人口地理學、旅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文化地理學、軍事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同時,人文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因此,人文地理學知識作為成人通識教育的內容非常合適。

(二)人文地理學知識具有綜合性的特征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學知識也有著同樣的特征。人文地理學知識綜合性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綜合性、整體性與復雜性,人文地理學側重于從區域的視角探尋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現象,而這些事物、現象內容復雜,并且彼此間或與其環境間亦同樣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過程,由此而提煉出來的知識體系當然也就遺傳了這種綜合性[3]。人文地理學知識綜合性的另一個來源就是學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論等都涉及到諸多學科的交叉,從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學本身就是文理綜合學科,總之,人文地理學是一個復雜的學科綜合體,一個區域的內核將諸多人文、自然學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學科間的碰撞與融合又通過人文地理規律體現出來。

(三)人文地理學知識通俗易懂,具有廣泛適宜性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識結構明晰,人們的已有生活經驗,中小學相關領域的知識都可以作為人文地理學深入學習的先前學習基礎,人文地理學課程呈現也大多都是從直觀到抽象,對于成人通識教育學員具有廣泛適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學的前沿問題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認識基礎。

五、人文地理學知識在通識教育中的體現策略

(一)廣播電視中播放人文地理學專門課程及科教紀錄片

廣播電視具有受眾廣泛,播放靈活的特點,是傳播通識類知識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學專門課程就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專門課程的方式加以體現。目前此類專門課程在我國電視節目中已有所體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著人們學習觀的逐漸進步,這類節目的收視率一定會越來越高,電視臺在獲取良好口碑的基礎上也能收獲不錯的經濟效益。科教紀錄片是人文地理學知識在廣播電視中體現的另一種方式,并且在國外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國《國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個國家通過有線網絡等各種渠道播出,成為覆蓋全球的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之一,中國很多電視臺也采購和播出《國家地理》和《探索》頻道的節目,但是這些節目中涉及中國的題材很少。可以說,增加人文地理學相關科教記錄片的制作,對于傳播人文地理學知識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網絡課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學相關課程

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各種形式的網絡課程也日益增多,在網絡課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學相關課程適應了時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學知識推廣的有效途徑。網絡課程形式各異,有各高等學校、初等學校的網絡精品課程,也有各大網站推出的各類免費課程,還有個人自主開辦的相關課程,甚至有些課程學習內容是通過社交通訊工具、博客等傳播和推廣的,所有這些都可以成為人文地理學相關課程的有效載體。當然,目前網絡上一些課程資源的傳播游走于法律、法規的邊緣,比如很多網絡免費數據庫采取上傳者自主上傳的方式獲取課程相關資源,然而這些資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內容的可靠性很難甄別,這樣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學課程在內的網絡課程的可持續供給,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總之,清潔的網絡課程資源環境更符合網絡課程學習者的利益。

(三)將人文地理學課程納入到成人學校課程中

誠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學適宜作為成人通識教育的學習內容之一,而且鑒于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成人學校中普遍存在“重專業、輕通識”的特征,將人文地理學課程納入到成人學校課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層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學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學課程屬于通識課程,與一般學校地理科學相關專業課程應該有所區別,課程內容除了人文地理學經典理論的內容外,還應該增加人文地理學實踐案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課程中設置部分實踐課程,從而更好地激發成人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文地理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成人學校的人文地理學教師也應該不斷探索和革新教學方法,增加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這一點主要是考慮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時空尺度都比較大,傳統教學手段不利于學生的充分理解[4]。

作者:盧萬合 李朋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學論文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興起的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日益成為地理學的研究重點,它以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其分支學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行為地理學、旅游地理學、軍事地理學等。為此,人文地理學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指不包括經濟地理學的人文地理學,廣義的則是指包括經濟地理學的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主要特征是社會性、區域性以及綜合性。社會性是指人文地理學是一門社會性較強的地理學科;區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學包含了區域研究的特性,重視了區域特征的差異性和相似性;綜合性的特點來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樣性、整體性,是指人文地理學在綜合研究一個區域的人口、經濟、社會、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發展的條件、特點、分布規律和人地之間地相關以后,在一個更高地層次上發現問題,提出解決矛盾的構思。

本課程是在強調人文地理學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關系為中心,文化理論為基礎的特點,構建人文地理學的知識框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文化景觀的空間分布與空間差異,提高對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的深層理解,并能夠對人類各種文化現象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行正確分析,樹立科學的人地觀。

本課程所講是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在學習過程中將全部內容劃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介紹人文地理學的對象與任務、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史和人文地理學的思想進程和學習要點。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書為基礎介紹文化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內容包括分布區,擴散,文化生態學,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觀五個方面,并對相關的人地關系理論分別進行介紹。

第三部分從人的群體性特征出發,分別介紹“人口與發展”和“人口的分布與遷移”。

第四部分介紹農業與工業。基于對農業和工業本身就是文化產物和二者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關系的認識,以農業與工業的發展過程為主線,以空間的格局作為其發展的空間表現來闡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學的主體部分,包括種族、民族、民俗、語言、宗教、聚落、旅游、行為、政治七方面內容。這七方面均是把每個要素作為人文地理學體系中的一門分支學科系統全面進行闡述,而且把文化作為人地關系的中介,強調其橫向聯系。

第六部分根據20世紀的變化,從人文地理角度,以人地關系為核心,分別對環境問題、政治地理“合”與“分”的空間格局與景觀建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使學生了解人文地理學分析問題的觀點與方法以及對未來問題的關切,增加社會責任感和增強社會責任心,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

本文關鍵詞: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論文:高校人文地理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究

摘要:高等院校的地理專業教學中人文地理學科相關的課程是屬于關鍵的專業課程,學好這門課程地理專業的人才得打實專業基礎,為專業水平的提升做好準備。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學的方式方法都面臨著改革,這不僅是提高高校人文地理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的需要。筆者將在下文中針對人文地理教學方面存在的有待完善的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教學措施;教學質量;改革和創新

國家十分重視教育質量提高,因為教育的發展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戰略部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靠人才,人才的培養在于教育,提高國家的整個教育體系的教學質量利于增強國家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國務院在2010年就21世紀頭20年的教育改革和發展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深化教育教學的改革,尤其是優化本科教學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而要深化改革并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從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等方面入手,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更是要積極主動地擔當起教育一線工作者的重任,將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家進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自上世紀末以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之下,人類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都出現了極大的變革,科技推動經濟的騰飛。就人文地理方面來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但是,全球各個經濟區域之間的發展并不平衡,而且,生態環境背負著經濟增長帶來的后果,環境污染加重,生態失衡,自然資源出現匱乏等一系列問題日漸顯著。人類社會發展至20世紀后半葉,不僅出現人口膨脹、城市化進程加速、工業增長、區域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會問題,而且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資源匱乏等重大環境問題也開始顯現,成為各界關注的主要問題。在科技革命不斷向前推進的大趨勢背景之下,怎樣實現生態環境和人類文化生活之間的和諧則是國際地理學界現在正在面對的重要任務。高等教育學院作為人文地理專門性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高校要主動肩負起這樣的社會責任,積極建設重點學科,提供專業性人才的培訓陣地。就在地理類、資源環境類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建設來看,《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兩個比較重要的基礎類課程,其中《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地關系地域系統,該課程從人地關系的理論出發,對不同的人文現象、人類生產和生活所在的地域結構構成和變化的特點進行分析,該過程會涉及到對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學習和探究,總的來說,是一門內容豐富,極具社會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特點的學科。該課程涉及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其內容豐富多彩,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地域性、動態性的特點。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人文地理教學方面的教學實踐將在下文中從如何提高人文地理教學質量的問題出發,簡要探討開展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幾個重要環節的改革,總結出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為今后的人文地理教學提出相應的參考性意見。

一、人文地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思路

人文地理學是以文化地理學理論為基礎,以研究人地關系為核心,涵蓋社會、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俗、城市、政治等諸多內容,且涉及現實中許多熱點與焦點問題,如文化現象、宗教信仰、經濟發展等。所以如何能讓學生多領域、多學科、多方位地去了解和學習知識,主動拓寬視野,以及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綜合動態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人文地理學教學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真正傳達人文地理學思想理念的深層意義。如今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充分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要按照針對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則,正確、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把多種教學方法優選組合,將素質教育融入到各教學環節中,才是提高人文地理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手段。

二、人文地理學教學方法改革

1.大力開展啟發式教學。人文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廣泛,單一的教師授課方式會加深學生對一些抽象知識的理解。教學授課方式由單一性授課轉變為啟發式授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會更加增強。教師在人文地理教學的時候就要認真地設計好教學內容,通過實例啟導學生深入到課本的理論知識中去尋找答案,然后通過設問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思考分析。由此幫助學生在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習的思維,積極地創新和探索。

啟發式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工作就是積極地發揮其主導性作用,教師為主導的另一個方面就是要突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例如,在學生通過自由討論活動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質疑的時候,教師不是直接為其解釋和答疑,而是要引導學生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課本和資料,通過參加學習小組、活動團體等方式積極地交流來實現自己對問題進一步理解,這樣一來,教師在做知識的分析和總結的時候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加容易了。合作性的探討有利于學生深入地獲取新的知識,教師的引導性問題有利于對學生的探索性學習做進一步的指導并及時地對其知識的理解做出評價和糾正,有利于學生及時改正錯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這個進程的觀察實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思路。

2.運用多媒體引導教學。人文地理學是一門應用型的綜合性的學科,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知識。這種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課程的內容設置一般都比較多,涉及到的知識包含各種方面,所以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覺到抽象難懂,此時,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PPT、音頻、視頻等形式將具體的人文地理情境真實地再現,學生通過這種能夠刺激感官的逼真學習環境能夠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體教學的好處就在于能夠帶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是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措施。

3.合理采用對比式教學。在人文地理學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一般包括地理區域的地形地貌、氣候狀況、生態環境、人口分布、民俗文化、經濟狀況等,區域之間有相類似的情況也有其具體的差異存在。要讓學生對地理區域的人文地理有一個比較準確的了解就需要一個分析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采用差異性和相似性的對比分析,因為針對特殊的差異一定有一些歷史的人文和地理相關的深層次的原因。例如,教師可以做一個分析城市間地理差異的PPT文件,提供比如香港和澳門兩個城市的地理景觀圖片,讓學生從每個城市的不同人文特色判斷其所在城市,再比如對比東、西部人們的飲食習慣,同學們可以從不同地理區域人們對于酸辣甜咸等口味的偏愛進行判斷,并針對這樣的口味偏好進行其自然元件、民俗習慣等方面的特色的了解。教師采用對比式教學引導學生通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層次來思考問題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

4.重視地圖教學法。地圖,宏觀地反映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地理教學中離不開地圖教學。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若是用語言進行描繪的話會比較煩瑣和抽象,而圖像比較直接而客觀,地圖教學法是一種形象的講解法。運用地圖案例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特色,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很多復雜而抽象的知識可以通過圖像形象、直觀地獲得,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培養讀圖、識圖的能力和思維的拓展。例如,巖石的變化、地殼的運用、星體的運行等知識的講解就可以通過版圖、版畫講繪等方式將地理事物的時間和空間變化展現出來。又如,人文地理中涉及到的人口、民族、宗教等都可以通過其分布圖輕松地掌握。地圖是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通過讀圖獲取知識,再通過用圖將所學的地理事物聯系在一起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學中很重視地圖教學法。

5.教學手段、風格與技巧改革。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載體或設備,人文地理學課程內容具有動態性、交叉性、綜合性等特點。而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符合此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風格是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組合和運用,是教學活動個體化的重要表現。教師要培養自己良好的教學風格就得注重教學技巧的學習:首先是發揮好教師的導向作用,每個課程的設置、教材的編寫和教學內容的設計都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引導和啟發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其次是要提高查閱文獻能力,閱讀是擴展一個人的知識和生活領域的重要措施,學生要獲取知識就得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外積極地擴大閱讀量,獨立地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科學地運用相關知識。在人文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交代實踐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內容后,采用查閱文獻指導法,給學生列出一些查閱文獻的任務,讓學生能通過閱讀和寫作,完成自己的實踐報告、論文等任務。

教態的完善。教師教態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形體動作以及教師的語言、語調、面部表情的綜合體現。教師的教態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到教者本身的講課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注重教師的教態,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配合默契,課堂氣氛生氣勃勃,春意盎然,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廣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在進行人文地理教學時,只有轉變教育觀念,將這幾種教學手段緊密結合、銜接一致才能達到人文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才能真正達到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才能夠培養出一批具有獨立思考、創新意識及創新才能的復合型人才。

人文地理論文:“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實踐探索*

摘要:本文針對“人文地理學”的教學特征,對其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客觀要求、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和實踐過程進行了理性分析,并對其教育效應進行了客觀評估。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問題導向;能力培養;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

1.課程特殊性的客觀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的基礎性核心課程,是一門研究人地關系的學科,不僅對揭示地球表層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統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軍事等內容,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焦點問題。人文地理學主要特征是社會性、區域性以及綜合性。通過研究性教學可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能真正體現人文地理的教育意義。

2.課程時代性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問題,區域發展失衡問題,文化、宗教沖突問題,局部地區政治、軍事動蕩不安等問題,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廣闊空間。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實施研究性教學可使嚴肅、枯燥的理論說教變得生動,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學中,可開展我國人口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對策的研討;農業地理教學中,可緊密結合我國的三農問題、縣域可持續發展問題、農業產業化等熱點,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課程實踐性的客觀要求

實踐應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地關系,所有對人文現象形成與發展的觀察分析,都建立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觀察分析之上,理論知識框架體系構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各種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現象、人文景觀都能在實際中得到證實;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能接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各種真實、具體的環境與人文地理事物關系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實踐過程

1.“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目標

一是應關注學生及其發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必須發揮學生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獨立性、參與性,把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作為研究性教學的出發點和目標。二是應關注“人文地理學”問題及其解決。研究性教學以對“人文地理學”問題的研究為切入點,把“人文地理學”方法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滲透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讓教學過程成為探究、質疑、思考、設計的開始。

2.“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

“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要求:一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要求教學內容選擇應體現“人文地理學”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重視人文地理學的科學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實用性。二是實施“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研究內容的“人文地理學”學科背景、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實施研究的條件等。研究性教學選擇的具體內容,包括經典性人文地理問題、社會性人文地理問題、前沿性人文地理問題、生活性人文地理問題、鄉土性人文地理問題、時事性人文地理問題等。

3.“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要求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研究性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教學過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按照“問題的提出―引導―準備―指導―實施―展示―評價―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思路、層次逐步落實完成,使研究性教學過程是有序的、開放的、主動的、互動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真正實現人文地理學科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研究與創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關系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好以下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是主導,是問題的激發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反思者;學生是主體,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學過程的實施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體現者。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理論的實踐化”到“實踐的理論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得益彰。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時間安排、信息來源、問題分析與解決。基礎與拓展的關系: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實踐、應用、拓展。有序與無序的關系:集體組織研究與自主性研究,研究結論形成與研究質量評價。

三、“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教育效應分析

1.教育教學效應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具有多層面、多維度的多元化目標,覆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和環節。①基于學生。研究性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培養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監控的“建構者、探究者”群體,使學生從被動的人文地理知識的接受和吸納轉變為主動建構人文地理知識和探索客觀世界。②基于教師。培養研究性的教學者,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充分顯現“組織者、學習者、參與者、研究者”的地位與作用[1]。③基于教學過程。充分滲透人文地理學的動態性、空間性、綜合性、創新性的教學思想,配合學生研究性教學的認知規律,形成以人文地理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多渠道、大數據信息來源、開放情感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確立問題性質―尋找解決信息―反饋認知思路的教學程序。④基于教學環境。創設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課堂情境,在課堂氛圍中充分體現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學本質特征,激發學生的積極反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自由空間。

2.教師引導教學行為的主導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的角色、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人文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起指導性作用。主要表現為:①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即教師對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起組織作用。②教學行為的引領者,即教師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各個階段給予學生指導和引導,而不是全程包辦、灌輸,導致學生失去主體地位、自主權力。③教學實施的參與者,即教師在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全過程與學生一起進行研究、探討,并進行反思和評價。④教學效果的評價者,即教師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對教學的研究性內容、教學效果、學生受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科學評估。⑤教學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師在參與整個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進行討論、反思、研究。

3.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人文地理學”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研究性教學蘊含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人的價值、尊嚴,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把“人文地理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能動性的層面上。學生是研究性教學的中心,通過學生對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層投入與參與,使學習與研究并進,讓學生成為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主體。

4.知識生成過程的體驗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重視學習、研究的過程價值。研究性教學過程中蘊涵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對學生的成長、全面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生人文地理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讓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實地觀察、文獻檢索、文獻研究以及運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方法與技能,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興趣與欲望,逐步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的各種心理體驗,通過心理體驗明白人文地理知識創造的過程,在體驗、內化、生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創造行為的觀念體系。學生的人文地理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只有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方可形成。

5.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強調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由管理者、評判者轉變為合作者、學習者和服務者,主要為學生創設友好寬松的學習、發展環境。學生之間是合作關系,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思維方式也從單純的教師思維到復雜、多向、多元的師生共同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對教學形式的要求是開放的,即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時間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空間上教學的地點可以是多樣的,課堂、社會、野外相結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的內容是開放的,表現在教材與其它知識資源的結合。研究性教學的形式與內容是開放的,有彈性的。教學的視野絕不僅限于課堂、教材、考試,而是隨時能把師生引向外在的社會與自然界的關注之中,這會大大拓寬教學的空間,師生得以在更廣的視野中尋找、發現、把握和研究“問題”。

人文地理論文:地方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摘要:以地方院校――菏澤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為例,在介紹該專業設置現狀的基礎上,對地方需求與專業特色進行了分析,進而從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和教學手段革新四個方面構建了地方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地方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而適合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是新常態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課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在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基礎上調整而來[1-3],該專業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培養既善于宏觀區域經濟層面機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觀層面規劃設計的應用型復合人才[4],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應用型專業。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為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就業和創業崗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為學科專業發展和提高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帶來了機會。由于專業設立較晚,目前關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研究并未深入展開,對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研究較多[5-7],部分學者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專業定位、實用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了研究[8-10],但關于地方院校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較少。因此,筆者以菏澤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構建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求為社會培養大量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地方院校該專業人才提供借鑒。

一、菏澤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設置現狀

2004年菏澤學院升本后,為適應菏澤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于2006年申報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屆畢業生順利畢業。專業設立以來,我們積極致力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2006年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分別于2008年、2010年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作了兩次大幅調整,完成了從單一的培養方案到分城市規劃與管理和旅游規劃與管理兩個獨立方向的培養方案,再到分城市規劃、旅游規劃、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三個模塊的培養方案,培養目標日趨清晰,培養方案日趨完善。2012年,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2012年)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相應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070503)專業,并組織精干力量修訂完善了相關培養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首次招生。2014年該專業被評為菏澤學院特色專業。

二、地方需求與院校專業特色分析

(一) 地方需求

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鄉規劃行業的人才需求一直處于旺盛狀態。從國家層面的新型城鎮化規劃、新農村建設到區域層面的都市區規劃,再到某個城市乃至最微觀的村鎮或社區發展規劃,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觀社會經濟層面機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觀層面規劃設計的應用型復合人才。從目前來看,發達地區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較高,競爭激烈,而欠發達地區和中小城鎮人才嚴重匱乏,城鄉規劃人才地域分布嚴重失衡。菏澤市地處魯西南,是山東省城鎮化水平最低、經濟基礎最薄弱的市區之一,人才引進困難,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尤為匱乏[11]。

在全國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菏澤市城鎮化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由量變到質變,中心城市、縣城和小城鎮同步呈現出爆發式發展之勢。審時度勢,菏澤市新一屆政府確立了今后一段時期城鎮化發展的三個目標:一是高標準推進新型城鎮化。圍繞構建中心城市、縣城、小城鎮、農村社區“四位一體”的新型城鎮體系,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確保在目前城鎮化率43%的基礎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產城融合、設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縣城鎮發展規劃,搞好功能區劃分,優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完善城鎮水、電、路、暖、氣、通訊等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學校、醫院、市場、公交、綠地、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在菏澤市城鎮化推進的同時,借助鄉村文明建設契機,菏澤市旅游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原有牡丹觀賞旅游的基礎上,本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依托菏澤各縣區的生態、文化、地域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鎮和鄉村旅游品牌,實現“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目標。以上城鄉建設、鄉村旅游目標的實現及后續工作不僅需要高起點的規劃設計,更需要關注“人地和諧”、城鄉一體化和人文關懷等問題。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具備了從城鄉實體空間規劃到“人地關系”人文哲學的多層次素質,擁有從宏觀城鄉規劃,高起點做好城鎮規劃設計、構建和諧宜居的城鄉環境,到微觀項目設計的綜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為菏澤市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 專業特色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基礎上,學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立足小城鎮、面向新農村

專業建設從菏

市及周邊地區城鎮化發展迅速,小城鎮數量眾多,建設滯后的實際出發,堅持以小城鎮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為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充分體現了專業設置的社會需求和市場化趨向,這些內容在培養方案制定及平時作業訓練中均有體現。

2. 注重動手實踐技能的培養

該專業為學生開設了兩個學期的美術基礎課程,以加強學生的手繪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開設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專業所需的各種城鄉規劃計算機軟件課程,并配備專業教師加以輔導,以加強學生在計算機應用上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圖件制作和圖像處理能力,強化對規劃圖件的綜合表達。培養計劃中從“建筑單體” 到“城市詳細規劃”, 再到“城市總體規劃”,最后到“區域規劃”的課程結構設置,更體現了對學生循序漸進的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過程。

三、結語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剛剛脫胎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新專業,其人才培養模式尚處于探索之中。學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實際,從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實踐教學、教學改革等方面對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構建。但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是一項艱巨任務,該專業發展與完善尚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為此,在專業發展中,緊密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以及人才需求的新變化,不斷優化本專業培養理念和培養方式,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真正使該專業畢業生適應社會需求,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人文地理論文:大數據給人文地理學帶來的影響

大數據是由數量巨大、結構復雜、類型眾多數據構成的數據集合,是基于云計算的數據處理與應用模式,通過數據的整合共享,交叉服用,形成的智力資源和知識服務能力。“大數據”的主要特征涉及數據規模大,數據生產速度快,數據來源與類型多元化,數據覆蓋面廣,數據細節豐富,數據間存在相關性,數據有彈性及數據的空間屬性等。

從人文地理學發展歷程看,大數據迎合了人文地理學“計量轉向”與“社會轉向”的發展規律。1950年代,得益于計算機處理數據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學研究出現了“計量轉向”。數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間研究的方法基礎,避免了簡單、抽象、定性的約束。特別是舍弗爾 (Schaefer) 等為代表的學者倡導地理學是一門追求普遍規律的實證主義科學,并力圖借助數學模型等工具發現空間法則。大數據提供了豐富的、詳細的、實時的信息,有助于社會科學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細化地研究各類社會科學問題,考慮到越來越多的大數據攜帶的地理空間屬性,無疑也為關注空間的人文地理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在當前社會科學空間轉向的大前提下,大數據為人文地理學科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內爭取更多的關注與重視提供了新的契機。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為主到計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興起,到20世紀70、80年代以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數據環境以數據驅動的人文地理學研究,這其中通過對人與自然交互活動過程的實時、精細、動態感知,使從原先只能由結果去推斷過程的研究模式轉變為可以對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實現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這就是以數據驅動,特別是大數據環境人文地理學研究范式的一個創新。

大數據給人文地理學帶來的變革除了思維模式以外,對現象與要素數據的實時性、覆蓋面、精細程度(實時監測數據)也是一個極大的補充。傳統統計數據由國家權威部門提供,而大數據時代到來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統計數據的提供者與者(VGI),這是一種由下至上的自發數據收集形式,可能促使傳統統計數據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帶有空間信息的大數據給人文地理學研究帶來了機遇。大數據與計量地理革命以及社會轉型不應該被忽視,因為其提供了大量帶有時間與屬性信息的人類行為數據。新的數據源:大數據時代向通常以傳統統計數據為研究基礎的人文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數據來源、方法論、思維方式。數據采集方法也已經從傳統的統計年鑒數據、調查問卷數據、訪談數據轉變為網絡數據(社交網絡數據)與新的空間定位數據(GPS,智能手機,位置服務等)轉變。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數據對研究的重要性,促進多學科之間的深度合作與信息整合:共享―整合―創新。新的研究核心:大數據時代為以“人”、“地”為核心的人文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更多基于個體或群體活動行為理解、地理環境要素過程及作用分析的手段。借助傳感器,采集并量化(如感覺、情緒、經驗、文化、思想等)。新的研究轉向:空間信息是連接大數據與人文地理學的關鍵要素、通過空間信息人文地理學研究將關注重點從“位置與空間”轉向“人、活動與空間”。

甄峰,南京大學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城市規劃與設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注冊規劃師、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為城市與區域規劃、信息化與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參加過多項國家、部、省級重大課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江蘇省”十二五“規劃城鎮化課題,南京、銀川、清遠等大中城市的宜居城市測評與規劃項目。已發表中英文核心以上刊物百余篇,出版、參編著作4部。完成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與自然科學基金的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66lu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 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传电影|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 午夜dj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熟妇人妻午夜寂寞影院|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三年片大全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人妻天天av| 丰满的少妇xxxxx人|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第一次挺进苏雨瑶的身体|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人妻| 欧美交换国产一区内射|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色aⅴ大片 |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