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體育教育論文

體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03 05:03: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體育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體育教育論文

體育教育論文:對“體育后進生”進行轉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后進生”是客觀存在的。所謂“體育后進生”是指體育品德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與體育教學不相適應,完成不了體育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學中怎樣對“體育后進生”進行轉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課題。

一、“體育后進生”的“個性”心理特點。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長身體、長知識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是從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關鍵階段。他們思想活躍,情緒偏激,要求進步,但組織紀律性差,自控能力也較差;有創新意識,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艱苦奮斗精神;他們希望學有所成,有所作為,但往往知難而退,缺乏實干精神。“體育后進生”除了具有同年齡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還具有以下“個性”心理特點。

1、體育學習動力不足:他們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目的意義認識不清,對體育的興趣僅停留在對結果的需求上。

2、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由于體型較胖、力量較差等原因,導致體育成績較低,體驗不到肌肉活動帶來的積極感受。從而使這些學生主動進行鍛煉的努力不夠,體育成績提高較慢。

3、意志品質薄弱:意志品質比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對持續時間較長、單調的項目(如:長跑)難以堅持。缺乏勇氣,擔心練習中出現傷害事故,練習時束手束腳。

4、性格內向,缺乏自信:“體育后進生”大都有性格內向的特點。在集體活動中適應性較差,有時舉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難而退。

5、心理矛盾,情緒不穩:“體育后進生”有自卑、逆反、閉鎖、放縱等不同類型的心理特點。他們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織在一起,并時時處于矛盾之中,他們對周圍的教師和同學有恐懼感和對立情緒,他們意志薄弱,自制力較差。

二、“體育后進生”的轉化教育。

1、尊重信任、正面引導:充分考慮每個“體育后進生”特殊的心理狀態,教師在教學中應成為“體育后進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和對立情緒。應該時刻記住,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他們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們要針對他們不同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素質等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引導其端正學習態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擾,提高自覺練習的積極性。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要多鼓勵表揚,從肯定成績入手,引導其克服困難。

2、關心愛護、表揚激勵:“體育后進生”在學習掌握動作技術時,往往付出了極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著一種失落感。此時教師應以寬厚、博愛、敏銳之心去理解、關心“體育后進生”,不要輕易給他們戴上“體育后進生”的帽子,要分清情況,不要隨意批評,指責;而應對他們倍加關心和愛護,與他們交朋友,經常鼓勵引導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集體的溫暖,對今后的學習充滿信心。切忌損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揚和批評藝術,對他們寬容但不能放縱,嚴格但不能苛刻;

要善于發現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應及時給以肯定和恰當的表揚,使他們及時了解自己鍛煉的結果和進步的情況,從而增強信心,喚起獲得成功的愿望,促進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術。發揮他們某一方面的興趣、特長,善于抓住轉化的時機,及時進行鼓勵,激發他們要求進步的熱情;并且要在表揚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要求,在達到要求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揚,如此循環往復使其不斷地進步。

3、激發個性、團結協作:用民主的作風進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體育后進生”,這是培養和增強他們自主性的關鍵;教師只有增強自身的民主意識,以平等的身份真正關心每一個教育對象,承認每一個個體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最終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

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競爭能引起焦慮,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人格,激發創造興趣,鍛煉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競爭與合作是激勵學生發展的兩種機制,它既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又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因此,我們應當鼓勵“體育后進生”競爭、協作,放手讓他們在各種體育活動中鍛煉成長。

4、對癥下藥、耐心指導: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往往會出現許多錯誤,有的是由于技術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體素質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在練習中的不同表現,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癥結之所在及產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比如;某同學在學習短跑的途中跑技術時“坐著跑”,教師就要仔細地觀察,是腿部力量太差還是技術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問題一旦找準,即刻提出糾正辦法,使其盡快掌握技術。

5、降低標準、同等評優:在學習同一技術動作或課堂練習時,適當降低難度,減輕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體育后進生”感到課有所練,練有所獲。對此,教師應事先周密考慮,提出合理的練習的重量、高度、遠度以及完成動作的標準。在分組教學時應盡量把他們分在一起,這樣有利于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完成動作的信心。在教學中教師及時地把進步較快,成績提高明顯的“體育后進生”,作為說服教育其他“體育后進生”的依據,并令其幫助其他“體育后進生”練習。在此情況下,能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師的講解、示范、指導更具有說服力。“文秘站有”版權所

6、個別指導、優生幫促:教師針對“體育后進生”在素質上存在的差異,進行個別指導、課后輔導或布置課外任務,有針對性幫助他們提高。是使他們樹立信心,掌握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指導他們練習時,態度要親切,指導要耐心,手段要多樣,課上課下結合,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的苦心,從而放下包袱,提高練習效果。另外、還可以指定體育骨干或技術較好的學生幫助“體育后進生”,同學之間形成教與學、幫與帶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消除他們在教師面前的羞怯與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練習。

總之,我們應該積極培養“體育后進生”自信心,使他們在體育品德和運動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協調發展;對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征及行為表現進行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他們提供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轉化“體育后進生”。

體育教育論文: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內容摘要】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教好書更要育好人。體育教學同其它學科一樣,要把“育人”放在體育教學首位。體育教學比其它學科更有機會培養學生自尊、自信、堅毅、勤勞、勇敢、團隊精神、組織紀律性等優良品質,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從教材、教法等方面來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德育 體育教學 體育競賽 群體活動 突發事件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教好書更要育好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它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育才先育德,成才先成人。”體育教學同其它學科一樣,要把“育人”放在體育教學首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廣大體育教師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應根據體育學科的教學特點,從不同方面,不失時機地、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何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寓德育于嚴格規范中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活動形式多樣,活動范圍廣泛,體育活動必須有嚴格的規范要求,才能使體育活動得以順利實施。這為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創造了條件。體育課堂常規是上好體育課的保障。它要求學生上課必須穿運動鞋、運動服;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請假、不無故曠課;認真聽講、刻苦鍛煉、互相保護和幫助、愛護器材等;學生從集合整隊、隊列練習到隊形變換都有嚴格的要求。把體育課堂常規落實到每一節體育課中,可以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有利于體育活動的開展。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經常有布置場地、搬運器材、清掃運動場、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動,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可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養成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習慣。在體育競賽時,可以通過體育競賽規則和制度的約束,培養學生發揚公開、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和尊重對手、遵守規則、服從裁判等體育道德品質。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自己制定游戲規則,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游戲規則,否則取得的成績無效,久而久之,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二、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中

《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豐富,不同的內容所蘊涵的德育因素也不同。例如長跑,側重于毅力和恒心;武術側重于吃苦精神和持之以恒;球類運動側重于勇敢、果斷、自信、堅韌等。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明確德育目標,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中,要經過動作由生疏、僵硬、呆板到熟練、協調直至自動化的形成過程。要使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都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磨練。教育學生要正視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課堂教學中為達到一定的練習強度和密度,教師設定了一定的練習強度、次數、距離、組次等,并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練習時,有的同學表現為情緒高漲、思維敏捷、注意力集中、有恒心、有毅力、樂于完成任務;有的同學情緒波動較大,動作反應遲鈍、不協調,難以完成任務;有的同學因膽小、靦腆、動作拘謹而完不成任務。這時,教師要抓住時機,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表現,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而保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例如:有的學生耐力素質、意志力差,在耐久跑教學中往往不能堅持到底,達不到教學的目的。這時,老師可以講一些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也可以講一些優秀運動員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

三、寓德育于體育競賽中

體育教學是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進行的,學校的體育活動幾乎都是集體活動,這就為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創造了條件。體育競賽要求有組織、有紀律、密切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某項活動。學生在練習中常面臨集體主義與個人英雄主義的艱難抉擇,體育課比室內文化課有更多的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機會,抓住時機,加強教育,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競賽中,可以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不計個人得失,應從大局出發,養成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執行集體決議,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進行比賽時,參加競賽的同學為了集體的榮譽,力爭上游、努力拼搏;不參加競賽的同學,為本班的同學吶喊助威;勝利后相互致意、互相慶賀;失敗了也不氣餒,總結經驗、分析原因、以備再戰。從而形成為集體榮譽而戰,勝不驕,敗不餒,團結協作,平等競爭的精神。

體育運動和競技比賽,增加了人際間的交流,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消除了人的精神煩惱,催人奮進,給人愉悅,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發展。例如:學生失敗了,教師及時給予鼓勵,以增強信心,重整旗鼓,以備再戰;學生勝利了,容易驕傲,教師講講驕兵必敗的道理,樹立學生正確的競賽心態。又如競賽中,學生易犯個人英雄主義的錯誤,往往盲目蠻干。這時,老師講安全的重要性,講個人、集體、國家的關系,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四、寓德育于群體活動中

學校群體活動有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田徑隊訓練和比賽等,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時機,這些活動可以活躍師生 生活,陶冶情操,樹立良好校風、學風,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師要結合學校團委、政教處制定的教育目標,使學校的群體活動與德育活動相結合,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如定期開展運動會、舉辦隊列隊形、廣播體操、跳大繩、拔河等比賽。對課間操進行檢查、評比,并實行量化考核管理,成為評選文明班級的條件之一,真正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種活動中去。這些群體活動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時機。

五、寓德育于突發事件中

由于體育教學活動大多在室外,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事情。因此,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突發事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變不利為有利,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教師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發現不良現象應及時給予指出,表現好的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樹立學習的榜樣,并利用課堂小結給予點評,使學生明辨是非,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一次“立定跳遠”教學中,我反復講解動作要領,做了兩次示范。然后,請一位平時體育素質較好的學生試跳一次,不料該生沒掌握好要領,落地時重心偏移,滑了一跤,摔在地上。這一摔挫傷了全班同學的勇氣。輪到自己練習時你推我讓,不愿跳。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停止練習。在耐心給學生講解動作要領的同時,講述我國運動員如何帶傷參賽為國爭光的故事,讓學生正確對待困難。使他們明白:只要樹立信心、鼓起勇氣,困難就會迎刃而解。通過這一番的耐心教育,學生消除了恐懼心理,個個爭先恐后地練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和勇氣。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要抓住各種有利時機,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一切活動都要通過教師作用于學生。如何把德育寓于體育教學之中,關鍵在于教師。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把德育貫穿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

體育教育論文:淺談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淄博礦業集團二中 成文

前言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一、了解體育課結構 進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體育教學是一個包括身體、智力、思想、情感、態度等在內的全面教育,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鍛煉健美的體格,發展理性行為,提高思想覺悟,充實智力活動,擴大經驗范圍,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體育課的結構,根據每堂課的特點和內容貫穿德育教育的內容。

1、結合課堂常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課堂常規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的內容和講禮貌、講道德、守紀律等結合起來,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的思想品質。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徑運動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堅持練習卻能培養頑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球類項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進行,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又可以增進學生的勇敢頑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思想品德。

3、結合不同的組織教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利用課堂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隊列隊行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通過對場地器材的保護,增強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產 的思想;課堂小結表揚好人好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

4、結合偶發事件的處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件時有發生,這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思想和行動的真實流露與表現,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行動和表現,及時處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結合教師以身作則 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應舉止大方,談吐文明,教學中,講解清楚、示范規范、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

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所要追求的目標。

1、體態暗示法

用體態暗示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中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在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過程中,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使廣大學生心悅誠服。.例如,教學中發現某學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動作時,教師漫步走到該生跟前,遞個眼神,擺擺手,以示提醒或制止,這要比中止教學,當眾直呼其名批評教育效果更好。.

2、實踐體驗法

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育項目本身又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學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實踐中磨練意志品質,在藝術體操的練習中得到美的享受,這是體育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征。.教師應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有目的的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使學生在體育實踐過程中陶冶情操,磨煉意志,體會人生的價值,培養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品質.。

3、激勵競爭法

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激勵競爭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語言刺激、體態暗示、榜樣示范等手段,激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師運用激勵競爭法時,首先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勝負,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則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懲罰,從而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 .

4、時機捕捉法

不良個性心理的發展,應引起教育者的關注,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點,適時的加以啟發誘導,以促進其轉化。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參加比賽的生動事例,應及時給該學生以恰當的鼓勵和表揚,這對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對偶發的不良事件則指出要害,給予適當的批評,能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感染學生,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具備一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去的敬業精神,教師良好的言談舉止,會給學生樹立起一個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新穎獨特的教法,科學合理的分組,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友愛互助的人際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們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只寫在 計劃與教案中,或進行空洞的說教。要把德育教育內容中的抽象概念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能測量、能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容,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體育教育論文:體育文化下的大學生德育教育研習

一、高校德育教育現狀

道德不是抽象的.部分大學生誠信缺乏、公德淡薄、道德情感冷漠很大程度上與現階段高校德育教育注重倫理道德知識的說教和“灌輸”,將社會的具體道德規范和要求在課堂進行傳授,在道德評價上主要以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考評,忽視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內化,造成大學德育教育出現高分低能,思想道德分數很高,但和道德表現不成正比的現象.現代大學生的道德素養現象滑坡,事實在于一些非道德行為并非是由于道德無知,也不在于道德規范的缺失,而是在道德實踐中,道德行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物質利益、經濟利益和功利化,表現為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的分離.道德教育把體驗道德、實踐道德作為根本,即“知道為知,體道為德”.長期以來,高校德育教育套用智育教育的模式和規律進行常規教學,忽視了德育教育在方法、手段和途徑上的特殊性,使德育教育的特點和功能被弱化,實效必難發揮.

二、發揮高校體育文化內涵,重構德育教育路徑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體育文化系體育的感性與文化的理性相結合,是傳播價值觀念的最佳載體.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形成、豐富和發展離不開道德實踐,而體育教學具有很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學生道德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的體育教育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活動.激烈的競爭對抗,頻繁的人際交往和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實施德育教育提供較好的平臺.首先,體育的很多項目是在集體協作的情況下完成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相互了解,團結互助,使個人行為適應群體的需求,與同伴建立愉快的合作關系,學會主動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學會包容、公平競爭,謀求共同進步;體育運動中,惡劣的環境、艱苦的鍛煉可以促進大學生在不斷追求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積極進取、奮力拼搏的精神品質.

其次,中國傳統的體育文化具有健身性、民族性、娛樂性等優勢.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體育教育不斷吸收世界先進的體育文化,把握體育文化的時代精神,趨同、求異、融合、發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揮傳統體育文化的優勢,培養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充分喚醒每個學生的生命意識,開發其生命潛能,增強其生命活力,提升思想境界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其生命的價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生作為大學的主體和大學中最活躍的部分,他們的道德問題遠勝于知識問題.如何使大學生知德、行德、修德、立德,是每個大學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責任和使命.大學生人格的發展是在文化的適應中實現的,通過體育文化作用與人,培養塑造一定標準規格的人實現文化的傳遞,從而使體育運動陶冶人性、塑造人格、服務社會.

三、搭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平臺,提高德育教育成效性

大學生道德現象滑坡已成為高校和全社會所無法逃避的現實.這反映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更反映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工作在針對學生意志品質、拼搏精神的培養上還未能對癥下藥.因此,高校體育教育應轉變思路,以體育文化精神為媒介,形成“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大學生德育教育凸顯成效的有力保障.

1.發展高校體育教育思想,加強體育文化教育體育文化教育是人類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的產品,是人類智慧和能力的體現.正確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體育文化教育得以長足發展的基石.縱觀我國幾十年學校體育思想的發展歷程,不論是全面學習蘇聯“三基”的體育思想,到“健康第一”的體育思想,再到今天的終身體育思想、快樂體育思想、“陽光”體育思想,每一種思想的確立和發展,從體育教學角度反映了特定時期社會對學校體育培養人才的要求,關系到體育功能和價值的實現,它從根本上制約著體育教學活動的發展.目前,我國學校體育目標價值的取向主要是運動和健康兩條主線,5項學習領域目標中有2項即運動參與,運動技能為運動主線,有3項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為健康主線;而美國則主要突出運動和發展兩條主線,在3項領域目標中除運動目標外,有2項是發展目標(自我表現和個人發展,社會發展),說明美國非常注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習并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對我國學校體育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構建高校體育文化,促進學生德育發展道德,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學生要有所得,就必須全身心融入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高校體育教育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活動參加人數多、場面熱烈、競爭激烈,既可以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又可以很好提高學生思想境界,促進公平競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促進學生身體、意志、精神在內的各方面協調發展.首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多采用師生雙向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采用自我約束、自我負責自我管理的方式,有目的地進行德育教育,既能有效地使學生的主體角色得到充分的張揚和喚起,在活動中有選擇性地吸收老師的道德要求,形成自我道德意識,并將其外化為行為習慣和個人品德,又可以發展學生的道德判斷、推理、選擇、踐行的能力,久而久之,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其次,搞活課余社團、協會、俱樂部等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切合當前的形勢和高校實際,帶動了高校體育熱的升溫.一方面,可以使眾多興趣相同,情趣相近的學生凝聚在一起,開展各種競賽、健身、表演等有益于身心的健康的活動,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增進友誼,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培養,保證了體育教學效益得以連續和延伸;其次,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利用.管理者應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創造條件最大限度發揮社團等功能,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上升到新的層面,為增強學生身心健康作出有益貢獻.

3.提高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道德需求隨著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教師逐步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意識,大學生也開始意識到與教師交往、交流的重要性.作為道德的踐行者,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師德,充分利用體育文化的影響力激發學生超越自我的愉悅感、集體獲勝的榮譽感、道德感.首先,教師應身體力行,給學生樹立一個道德榜樣,同時更應注意“情”的公正性,對于合乎道德的學生和現象教師給予肯定;對于不道德的行為給予嚴厲制止,甚至懲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大學生的道德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尊嚴,追求高尚精神,鼓勵學生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更要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其次,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和服務意識,應處理好學生自我教育與教學常規管理的關系,避免教師中不良隨眾心理的蔓延,忽視體育公平、公正的文化思想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道德實踐意識,創造道德實踐機會,逐漸強化學生的道德需要.

4.完善德行考核方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體育文化最主要的是其思想力.從表面上看,現在高校體育文化一片繁榮.就內容而言,每年有學校運動會、藝術節、各體育項目協會、社團活動等等,然而我們說發掘體育文化、發展文化,不僅是要它的娛樂功能,更主要是它的思想功能.一方面,公正、客觀的考評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努力不僅給集體帶來榮譽,又有能得到同學、老師的認可、信任和表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義務感、滿足感和榮譽感;另一方面,學校管理者在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實施規范管理的同時,完善學生評價制度,防止不敢或者不愿意對學生進行規范管理的傾向,一些教師囿于學生考評的壓力,教學中一味“討好”學生,遷就學生,導致學生滿意的“服務”,未必是高質量的“產品”.

四、結語

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轉變體育教育理念,通過完善課堂教學內容,發掘體育文化內涵,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學生道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完善、創新是一個新課題,只要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用心研究,積極探索,就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中自覺接受德育教育,最終實現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體育教育論文: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的痛苦抉擇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教育"也改為了"體育與健康教育",把學校體育的功能明確定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傾注了大批專家、學者的無數心血之后也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然而,縱觀當前學校體育教育的現狀,我們感到學校體育教育改革這還僅僅是一個開頭,它正面臨著一場痛苦的抉擇。

目前的中學體育教育中學習前蘇聯的體育理論與實踐形成的以運動技術為中心的 "學科中心論"影響猶在,1979年"揚州會議"提出"以增強體質為主"形成的重視增強學生體質忽視學生的情感意志的培養及個性發展的"體質中心論"更加根深蒂固。另外,一些人打著"維護體育學科性地位"的旗號,舊瓶裝新酒,做著"技術教育"的事;一些人形而上學的理解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認為體育教育天生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容,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我行我素。

我們現在走到一些中小學卻看一看就會發現,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項完整的運動分成若干個技術進行教學,教學實踐緊緊地盯在運動技術的細節的傳授上,"用技術教技術"和"為技術教技術",一葉障目,舍本求末。教學很少從多種價值上整體關注教材,從多種角度去整體研究運動教材。如球類教學,只注重對運動技術的傳授,把一項完整的運動教材分割成一個個細小的運動技術進行教學,單純的傳技,而對于球類運動的文化價值從不理會。教學缺乏"多向性" 、"批判性",無法開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把提高學生生理機能指標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把體育教學看成是發達肌體、增強體質和培養學生運動技術的工具,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為教"教材"而教,講究授業、解惑,以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為目的。目標指向存在單一化的偏誤,缺乏"變通性"和"直覺性",課堂教學程序化、模式化,學生在教師的統一調度下進行教學活動,教與學的雙方圍繞窄小的機械分割了的技術苦苦追尋。教學活動統的太死,學生成了承接教材的奴隸。教學活動難有創意,缺乏活力。

為此,我們覺得,我們現在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省思。首先,認清"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意。了解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多向性,即豐富的想象能力;變通性,即能根據問題的不同層面變換思維角度或思維路徑的能力;批判性,即敢于懷疑或批判約定俗成的東西的能力;直覺性,即自由創造的能力。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是確保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康是在精神上、身體上和社會交流上保持健全的狀態。它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還必須包含健全的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適應。然后痛下決心改革傳統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搬掉"體育學科中心論"這塊絆腳石,建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摸索中認識,在認識中頓悟,在頓悟中學到健身知識和健身技能。決不可以套用老方法簡單地把"體育"課換成"體育與健康"課就完事。體育與健康課不僅要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相應的水平目標做好文章,選擇教材內容、組織教學形式,使之適應學生、適應于社會發展的大形勢。同時在教學中要留有時間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大膽實踐反復思考,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鼓勵學生進行求異式思維的探索。或者說,要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主動體驗和領會。要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走有價值的彎道。一堂課上,不應追求教學生多少東西,而是注重讓學生體會如何去獲取知識、如何運用知識和技能。

我們絕不可以片面的理解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不能因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身體素質是人健康的基礎,而素質教育中有身體素質的成份,就簡單認定中學體育教育貫徹創新教育和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是靈活多樣的發展身體素質,再走回到"體質中心論"的老路上去。我們必須清楚,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是指:"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教育和環境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要素的總和"。它有三個層面: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和社會文化層面。而且人是萬物之靈不是機器,這三個層面的素質要素統一在一個人身上時不是象機器零件一樣一件件組合一層層疊放的,而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存在的。

當前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我們必須把許多背負在身上很久的、習慣了的包袱以及很久以來用習慣了的壇壇罐罐統統甩掉,痛下決心輕裝前進。俗話說得好: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教育思想變革了,教育要才能深入持久。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執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簡單地改變學校體育的名稱或改革教學授課形式,必須從改革體育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入手。必須從生理、心理、社會多角度正視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實現由"育體"向 "育人" 的全面轉變,倡導"人性中心"的體育教學思想。把體育與健康教育定位在確保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上,確立體育與健康教育是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不是教給學生單調的運動技術。教學中學會整體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基本原理整體設、整體研究計、整體施教,留有空間讓學生在體育教學的學習中領會體育運動中蘊藏的文化價值和健身價值,體驗快樂;留有時間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浮想聯翩、異想天開,發展求異思維,學會"舉一反三"、學會創新。從而使學生學會健身、懂得健康、掌握終身健康鍛煉的能力。

具體的說,可以通過對教材的重新整和,精練目標,優化過程,引導學生主動體驗、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來實現。教學中讓學生在練習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的,著重發展學生應用能力,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運動方法,認識運動本質,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并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以籃球教學為例:采用創新教育的方法,可以先讓學生動起來,從整體學習開始,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得到健康發展、學到技術、學會技能。就是說先不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只要求學生學會打籃球,讓學生自己思考。給學生提供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先進行運動。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在接觸籃球運動的過程中產生要了解籃球運動的特點、比賽方法以及基本技術 和基本戰術的想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掌握籃球知識,分析籃球技、戰術的運用。把學生的積極的身體練習感知和主動思維認知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帶著好奇心接觸籃球,又帶著探究的心理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使學生學的開心,也學的深刻。這樣,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過程,不僅是不斷認識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的過程,反復提煉運動思維的過程,進行成功嘗試的過程,更是進行創新思維實踐的過程。

同時,我們在這里還要反對當前體育課程改革中的一種不良傾向:即 "拿來主義",盲目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的做法。自古云:教無定法。教法都是因人因地因時因材而異的。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健康水平、知識技能總是存在差異。如果一味地套用,再好的教法都難免不出現"淮南柑橘,淮北苦枳"。因此,當前的課程改革除了要痛苦的甩掉包袱以外,還要勞其心志不斷進行自我的教育創新,不能坐享其成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而且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也需要我們大家都學會在教學中創新和在創新中教學,需要我們大家具有課程開發的理念和課程建設、課程實施的能力,只有這樣,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之路才會愈走愈寬,愈走愈亮。

體育教育論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體育課堂教學

多媒體組合教學是一種較先進的教學工具,是教與學的輔助手段.傳統的體育教材只是文字敘述,其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信息形式的多樣性是多媒體的優勢,它以各種形式,從各個角度,從不同側面,多信息、多視角、全方位、動態的表達科學道理,揭示自然的奧秘.因此,多媒體用于教學將具有廣闊的前景,體育作為溶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身體鍛煉為一體的學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論是體育理論課的教學還是體育技術課的教學.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如人體結構、人體生理、體育衛生保健基礎常識等.如能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圖片和動畫可以生動如實地展示人體的構造和功能.體育技術課的教學,如田徑、體操、球類等采用多媒體教學同樣有顯而易見的優越性,通過視角形象展示規范動作,通過動畫揭示動作的力學原理,學生耳聞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將動作要領熟記在心,再有教師指導動作,運動技術定會迅速長進.如何將多媒體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使之成為傳統教學的延伸、升華,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體育教學媒體主要包括掛圖、模型、錄音、投影、幻燈、電視、計算機等設備及其載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利用這些教學媒體可實現立體模擬、平面模擬、語言聲音重現、靜態實景重現、呈現動態過程以及促進教學雙方進行交互作用。其主要目的是給學生在學習體育時提供不同的刺激,控制直接的教學環境。青少年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由于其身心發育的原因,往往容易產生興趣的轉移。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便學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體育技能,克服傳統教學容易出現的厭學情緒。另外,通過多種媒體的運用,還能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多媒體用于體育教學無疑具有極大的優越性,但優越性能否充分發揮,關鍵在于媒體的制作和選擇,如何將多媒體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使之成為傳統教學的延伸、升華,從而優化課堂教學?為此談談自己的觀點認識。

一、多媒體的直觀性有利于體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借助多媒體教學,它能有效的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用多媒體手段充分顯示出來,調動學生的視覺直觀功能,為突破難關創造出良好的氛圍。例如,小學五年級排球教材中的正面雙手墊球,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對擊球動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對整個擊球動作的重點和上、下肢協調用力,學生很難體會,教師的分析講解與學生的認識理解總是隔著一層,即使學生能夠將教師的講解一字不差地復說,也未必說明真正理解體會到動作的關鍵。我經過反復考慮后采用了計算機CAI課件,結合教師的講解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加深理解。由此共制作了三張動畫,第一張是擊球動作中的蹬地技術,通過計算機屏幕閃爍顯示動作的部位和用力的方向,并屏幕顯示“蹬地”的慢放動態過程,有效地從各角度、各側面來表現運動的方位、距離、運動軌跡等空間特性,讓學生建立起只有運用充分的蹬地才能將球墊出的概念。第二張、第三張是擊球動作的難點“抬臂、跟重心”,通過制作軟件,適時地用電腦加以調控,進行動作的分解演示,并對錯誤加以區分比較。這樣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識別能力,有利于學生正確掌握技術動作。通過屏幕從不同的角度表現動作,用暫停、重放、慢放等功能特點,讓學生看清動作過程及技術關鍵,邊放邊討論,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著上體一起,使身體重心向前上方移動,達到協調的目的。為使學生的認識體會進一步鞏固,我提問:“如果去掉蹬地、抬臂、跟重心三個動作的其中之一,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同時通過計算機慢慢地將一個一個地動作交換隱去,學生看到了動作連續圖極不協調的畫面,由此,進一步體會到整個擊球動作技術中的重難點。這樣教學,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協調配合的概念。

體育教學中,利用多種媒體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觀化,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使教學有淺入深,由易到難,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二、多媒體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體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備了趣味性的特點,這對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著極大的價值,它提供的許多可能性往往是我們普通教學手段所難以企及的。多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帶學生進入愉快的教學中,使學生對體育感到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中。

在設計編排中,我始終注意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小學三年級體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第一次課教學中,怎樣才能吸引學生?我找了一盤錄像帶錄下了幾位獲得世界冠軍的跳高運動員整個跨越式跳高動作的完整過程,用在導入課前先給學生放映展示,同學們看到優美的動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緒興奮,禁不住贊嘆起來,再配上飄逸的慢動作示范,加上教師的導語配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一堂課45分鐘內,學生的注意力、興奮點不可能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線上,這與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的特點有關,為了再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課的尾聲,放一曲優美的慢節奏音樂,把體育的動律感和音樂的節奏感融合起來,使學生耳聞其聲,心如其境,這既提高了同學們的興趣,又達到了全身心放松的目的。

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把涉及的重點內容的有關錄像畫面展示出來,既能起到讓學生領會動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投入體育課教學中。

多媒體的一些嘗試,使我感覺到多媒體的特點或者是優點是常規教法所沒有的,也是無法達到的。不同的教學媒體,均有各自的作用特點,只有合理使用,才可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我們要充分利用多種媒體的特長去呈現不同的教學內容或體現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多媒體輔之以體育教學中是很值得嘗試、探索和推廣的。

體育教育論文:淺談中學體育教學的思想品德教育

中學體育教學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教師則是通過體育教學去實現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艱苦使命的。做為體育教育者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更為突出, 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和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 在這一時期中, 他們的心理特征表現更加明顯, 如運動, 好表現自己等等, 體育課的特點是在不斷活動中進行, 這就為我們提供良好的時機,因此, 利用體育課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自覺地德育的豐富內容寓于體育教學的動靜之中, 加強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 增強體質, 陶冶情操, 提高品德素養, 是每一位中學體育教師應盡的職責。

中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必須先了解體育教育的"六性", 即: 集體性、表現性、競爭性、規范性、實踐性和交往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貫徹課堂常規和教材的特點, 嚴密課的組織教學, 處理好突出事件, 發揮集體力量等, 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體育教學之中。下面根據我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 談談粗淺的體會。

一、集體性:

體育教學一般在室外, 活動范圍廣, 內容變化多, 受外界干擾大, 沒有一個良好的組織規范, 紀律約束, 就無法進行教育。如集合、整隊、隊形、隊列變換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動作以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因此要使學生明確, 一個思想品德作風良好的整體是校風、班風的窗口, 從而引導他們建立必要的制度, 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 對違反集體利益, 破壞集體榮譽的不良行為及時地進行批評教育, 啟發、培養學生發揚集體主義思想、精神, 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團結協作的共產主義思想。

二、表現性:

中學生具有愛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 體育教學內容多、廣泛, 在活動中一個人的思想品德、作風, 內在世界狀態較易全部地體現出來。如活躍、穩健、沉著、急躁、信心、堅定、膽小懦弱、自尊心極強, 勇敢頑強, 知難而退、不求上進、個人主義、認真負責和敷衍了事, 文明禮貌和蠻不講理, 做為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一個學生實際情況, 掌握學生心理特征, 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三、競爭性:

為了完成課的任務, 教學中經常采用比賽的形式, 充分體現出競爭性, 它反映一個人的實力、意志品質和心理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 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類課時, 要求靈活果斷, 有整體配合意識, 上耐久跑時要求堅強, 有恒心, 肯吃苦耐勞, 敢于克服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要使他們在成績面前勝不驕, 敗不妥, 發揚堅韌不拔的戰斗作風和拼搏精神, 這就要求我們在平常的教學訓練中要把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與體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四、規范性:

在教學中, 規范性可以培養組織紀律性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體育教學形式多種多樣, 活動的空間廣闊, 如果沒有一定的規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 就難以控制教學全過程, 如果堂常規、競賽規則、規程等, 用這睦常規、規則作為教學、訓練的規范, 使課順利進行, 做為一個體育教師必須掌握多種規則, 并且嚴格地執行, 以培養學生服從命令, 聽從指揮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訓練中得到教育。

五、實踐性:

體育學科區別其他學科最顯著區別之一就是學生必須使身體承受一定量的運動負荷, 在學習掌握一個動作技術都要經過一個復雜的實踐過程, 而教學訓練中各個不同的環節必須有相應的各種意志品質的支配才能達到最后動作的準確性、節奏性和協調性, 從而達到自如化。做為體育教師應抓住體育運動競技性特征, 在教學過程中密切地聯系實際, 有目的地誘導學生用模范事跡結合教材特點和組織方法進行教育。

六、交往性:

體育教學中, 交往性表現較為突出, 教學形式常采用的如集體練習、分組練習等, 有個人之間, 個人與集體之間, 我們要求在教學訓練中, 要互相幫助, 互相促進, 尊重對方, 講文明禮貌, 虛心向對方學習, 樹立共產主義理想相適應的上進、好學、友愛的觀念, 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打下終身體育的基礎, 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使學生思想水平進一步地得到發展和提高, 交往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 中學體育教學, 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 堅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備課, 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 提高學生身體的心理的素質, 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培養獨立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 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定的基礎。

體育教育論文: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師在新形勢下不斷探討的一個重要內容。根據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就以下幾個方面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1.根據教材的特點注意引導教育

學校體育教材分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部分的教材內容都有鮮明的思想性。如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樹立為四化建設鍛煉好身體的思想,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為實現新時期總任務做貢獻結合起來;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可以啟發學生敢于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堅持鍛煉,提高身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因此,體育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師有目的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計劃地、統籌地安排好每學期的體育理論課,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體育教材的實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屬于體育運動的技術。每個技術動作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種器械體操、跳躍項目便于培養學生勇敢精神;籃球、排球項目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紀守法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練習中長跑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如本人在教授中長跑時,把技術動作認真講解示范并提出了練習的要求,注重強調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緊張、畏懼和怕苦心理,運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體力好,感覺也不錯,以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用注意力轉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轉移到調整呼吸的節奏上來,這樣既促進了他們充滿信心地去完成任務,也使他們在努力完成任務時進一步磨煉意志品質。

2.認真抓好課堂常規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利用各個教學主要環節,進行課堂常規教育,使課堂教學規范化、制度化,通過課堂常規的建立和貫徹,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逐步養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和一些優良的思想品質。

課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通過動員,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通過競賽和游戲,培養他們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勇敢、頑強的優良思想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的練習,可以培養他們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反映速度、動作準確和協調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還體育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熱愛公益勞動和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這樣,將思想教育同體育教學中的組織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意志品質的形成總是和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在教學練習中增大難度、強度,使他們的意志品質在完成各種所能承受的運動中得到磨煉。學生在課堂練習中處于運動的狀態,他們的思想品質上的各種弱點也會在練習強度和教學不斷深入過程中表現出來,針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及時教育。

3.注重榜樣教育

運用體育先進事例進行榜樣教育:通過介紹我國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所取得的新成績,優秀運動員刻苦訓練,為祖國爭得榮譽,使我國在國際體育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等,使學生在平時鍛煉及學習中,能夠以這些體育健兒為榜樣,不怕苦,不怕累,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榜樣教育:每年全校都要評選各類的積極分子,而體育積極分子占全校學生總數的2%左右,這對推動學校的體育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師的自身榜樣教育:教師的思想品行和業務水平,包括文化素養、教學風格、言行儀表、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品質都對學生產生影響。當學生意識到從教師身上看到了他們所希望的形象時,就產生了積極的榜樣教育的效果。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勇于吃苦耐勞,不怕苦累,不怕太陽曬,不怕風吹和寒冷,工作認真負責,準備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示范認真規范,盡量滿足同學們的要求,練習時積極為同學們當陪練,耐心幫助后進的同學等。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同學,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師常年累月的辛勤勞動才能奏效。

體育教育論文:學校體育多種教育作用

在現代的體育教學中,體育課除了向學生傳授運動技能和增強學生體質外,在學生德育、智育、意志品質、競爭意識、審美及心理健康等的教育方面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功能。體育課以其形式多樣,內容健康活潑向上,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的不同,課的形式的不同,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意志品質、競爭意識、審美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學效果。

1.德育功能

1.1愛國主義教育每一屆的奧運會,當我國的運動員一次一次的站在領獎臺上;當鮮艷的五星紅旗一次次在上空升起;當嘹亮的國歌一次次的奏響,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這種視覺感官上的沖擊,是任何說教形式都不能替代的。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沖擊,更加深入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室內課的時間,通過向學生講述運動員為國爭光的事跡,播放運動員爭金奪銀的電視畫面,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觸動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情結,這種教育形式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是其它學科不可代替的。所以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學會和利用這種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2集體主義教育體育的許多項目都是集體項目,比如:籃球、排球、足球等。要在這些運動項目上取得勝利,必須靠全體成員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夠取得,個人在這些項目中雖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單純個人英雄主義在這些項目中只會導致失敗的后果。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項目的特點,通過向學生講述一些實例,適時的進行一些教學比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自己是集體的一員,必須為集體的利益和榮譽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個人的一切行為必須服從集體的整體利益,從而達到集體主義教育的目的。

2.學校體育的促智功能

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大腦的發展,訓練和開發左右大腦,改善大腦機能,使之平衡發展,為學生的智力活動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通過體育活動和體育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思想敏捷、協調、靈活和流暢,體育活動還能促進大腦的代謝,消除大腦疲勞。大腦是人的思維器官,新陳代謝最為旺盛,需大量的供血和供氧。高度集中和持續用腦,會使大腦的氧供應量不足,很容易出現大腦疲勞,影響思維,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豐富多彩、富有情趣的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大腦的新陳代謝,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放松大腦神經,使學生精力旺盛,思維敏捷,學習效率提高。因此,體育運動的促智功能是顯而易見的。

3.意志品質教育

體育運動對學生的意志品質的鍛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困難和挫折是人人時時都可能遇到的,但當困難和挫折出現時,選擇克服困難還是退卻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體育運動則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耐挫能力。所以體育教師應該利用田徑一些項目的特點,定期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如:1500米、3000米等長跑項目,學生在從事這些項目的運動時,必須克服生理上,心理上的考驗,特別是在“極點”出現前后,學生在“極點”出現時所面對的壓力和選擇是對學生意志品質的最好鍛煉。通過這些運動項目的鍛煉,讓學生明白堅持到底的真正含義,體會克服困難后的輕松與愉悅,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4.競爭意識的培養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目前我國的許多地方的中學生開始進入獨生子女時代,過多的溺愛使得現在的學生缺乏自理能力,一旦脫離父母難于適應現代社會。要想使學生步入社會后,并在社會中獲取一席之地。對學生進行競爭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體育運動是不服輸的運動,一次成功來自千百次的失敗,體育比賽本身就是一種競爭,要想取得最終的勝利,必須從擊敗一個個對手中獲得。因此,經常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比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5.審美觀念的培養

學校體育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及審美能力。學校體育可以造就學生健康的身體,能夠培養學生美的形體,美的姿態,這是健美也是外在美,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是人格美,也是內在的美。現代學校體育注重與音樂、舞蹈、美術有機結合,水乳交融,形成一種審美的復合文化,從而通過體形美、造型美、動態美、神韻美、旋律美、器械美、服飾美等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熏陶學生美的心靈。

6.心理調適功能

現代社會人的健康不僅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但是人們往往只重視生理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所以把學校體育的目標也局限在提高身體健康的水平上。在學校體育中,忽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普遍存在,學校體育的改革實踐告訴我們:學校體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這對于發展中的青少年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素質培養。體育活動能夠愉悅心理。緊張的學習,會對學生產生心理壓力,使之產生心理疲勞。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體育、音樂、舞蹈有機結合的活動能夠消除心理疲勞,使之精神振奮,興趣盎然。體育活動能夠讓學生宣泄不良情緒,影響學生的性格走向,調節心理平衡。學生在課堂及生活中的失意、自卑、緊張、憂郁等情緒都可以在生動活潑的體育活動中得以宣泄和調節,通過體育運動來釋放內心的壓力和郁悶,從而獲得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總之,學校體育的健體、德育、智育、益心等功能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其它學科不可代替的。應該引起有關部門及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要從意識上改變以往的片面看法,認同學校體育多種育人功能的存在,并把這種認識落實到體育教學的實踐。

體育教育論文:淺談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而提出的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決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棗學校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伸為內在人腦間的智慧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體質

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我國社會兩個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貫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一二一”工程,學校體育還需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

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學校體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田徑、體操、球類、游戲等項目,在集體注視下完成個人練習、整體練習;各種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或技評等,都是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的。競賽是體育運動的突出特點,作為運動者都有盡快實現追求目標的心理動機,所謂求勝心切。為此,他們有必要不斷開發和發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運動技術與方式。這種創造性的心理動機與行為,能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因此,學校通過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體育競賽能較好地動員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竟賽或練習中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竟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四、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由于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磨練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鍛煉。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長期、系統的體育教育,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五、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各種體育競賽中,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

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

學生不但要形態美,還要心靈美。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善于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文秘站:)和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

體育課與和諧氣氛的效果

唐根成

大家都知道,上好一堂體育課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從而能自覺地、全心地去鍛煉身體。體育教學的雙邊活動,如能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體育課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什么是和諧的氣氛呢?我認為就是教師上課時態度和藹,講解具體生動,示范優美正確,學生能在積極愉快,嚴肅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鍛煉。眾所周知,體育課主要是從事各種身體練習,身體練習屬于運動條件反射,它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義的隨意運動。和諧的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起適中的興奮狀態,便于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動作,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鍛煉。相反,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存有隔閡,學生的心理狀態就會出現不均衡,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就會降低,甚至會處于抑制狀態。因此主動肌與對抗肌的協作也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引起動作失調。

怎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的氣氛呢?我覺得要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必須建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教育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和諧的氣氛。如學生畏懼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與鼓勵他們,去幫助他們找出癥結所在,增強他們完成的動作的信心。反之,教師如果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滿的情緒或嚴加指責,學生就會加重原有的心理負擔,降低興奮性,就更難完成動作了。其次: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誘,少批評,多表揚,這點特別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差,膽子小的學生尤為重要。如當他們完成動作稍有進步進(即使是失敗的)都要及時給予

肯定,那怕是點點頭,學生的精神上都會感到滿足,提高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信心。再次,需要批評的通過采用動作、表情、提醒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做徒手操時,某同學做操時動作不到位或者不認真,這時教師通過表情、動作結合的方法,對該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指他或她)再做一下要指正的動作,學生就心領神會,此時無聲勝有聲,也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果。又如在教學內容分組練習中,常會遇到個別調皮的學生對練習動作不協調的同學進行裝腔作勢或出言不遜的譏笑;此時教師應采用嚴肅的表情和提醒的方式,對該生瞪一下眼,接著說:“注意團結,敬重同學”。事后,被批評者會感到慚愧而低下頭,虛心接受批評,被譏笑的那個同學感到激動和內疚,就會大膽積極地去練習。這樣既促進了同學間的諒解和團結,又提高了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一舉兩得。

和諧的氣氛并不意味著不要上課的嚴肅性,二者是統一的,有著密切的聯系的。高度的組織紀律性是組織教學的前提,而和諧的氣氛則是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努力創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在心情舒暢中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中的紀律與課堂管理

唐根成

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主要任務,就是積極協調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對教學活動實行有效的控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以利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紀律與課堂管理是體育教師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活動開展,鼓勵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參與體育學習活動,阻止和處理違紀行為的手段與行為。目的在于為學生專心致志學習,積極主動參加學習鍛煉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

體育課中學生違紀的表現形式:

在體育課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學生會出現一些違反紀律的現象,或稱越軌行為,這些行為從現象上分有兩種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師講解示范時,有些學生不聽不看,談論與學習內容無關的事情;有些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兩眼出神地觀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褲上體育課;教師吹哨要求停止練習而學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師所規定的任務或練習:如進行投擲教學練習時要求學生完成推鉛球練習時將鉛球放在鎖骨窩處,學生未執行;在跑的練習時,要求學生跑50米,學生僅跑30米;在力量練習時,要求學生完成多少組次,學生也沒執行等等。

以上的兩種違紀現象從性質上來劃分可以分成中性行為與消極行為。中性行為即既不進行也不干擾體育教學的行為;消極行為即直接干擾體育教學的行為,如故意干擾教師的指導或其他學生的練習。

學生中出現違紀現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不感興趣,甚至是反感;教學內容進度欠妥偏難,學生無法完成;或偏易,學生覺得無收獲,沒意思。

(2)教師的講解聲音偏低,不清晰,學生聽不懂;教師的示范不規范,不成功;教師教學不負責,情緒低落,處理問題不當,不公正。

(3)教學的場地不平整,風沙大,場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學生練習互相干擾;受外界環境的干擾。

(4)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動機不端正;對學校或教師有成見,偏見;好表現與炫耀自己;害怕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怕臟,怕累;學生之間存在矛盾等。

三、維持紀律與課堂管理的要求:

(1)建立和一貫執行必要的體育課堂教學常規:

為了使學生能較好地配合體育教師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在教學之初,教師就要向學生明確宣布要求學生做的和不允許做的行為要求,為了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體育教師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一定要狠抓常規的執行,待學生逐漸適應并形成習慣后,再使學生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2)注意認真觀察與分析學生的行為:

體育課中師生的空間活動范圍都比較大,要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教師必須及時全面了解教學過程中全體學生的情況,關注他們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當學生出現違紀行為時,要作出正確分析與判斷,才能采取相應的,合適的措施。

(3)及時妥善地處理違紀行為:

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必須迅速作出反應并及時處理。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學生只是消極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必立即公開處理,可采用沉默,皺眉,走近等方法處理。如果一個學生的違紀行為已明顯干擾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必須立即處理,并按情況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懲罰的方法。如果學生了為吸引教師的注意而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可以用不予理睬來處理。總之,在處理違紀行為時,盡量不要中斷教學的正常進行,尤其是不要頻繁地中斷教學來處理違紀行為。

(4)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獎勵與懲罰是維持紀律,進行課堂管理的重要手段。獎勵積極性的行為是維持紀律的課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當學生的積極性行為得到獎勵后,這種行為將得到鞏固與強化。體育課中的獎勵方式通常是非物質性的,如口頭贊揚,口頭表揚“你終于成功了”,“真不簡單”“大家看,××同學做得真好”,或給一個滿意的,贊許的目光和微笑。為了維持紀律,一定的懲罰是必要的。懲罰是體育教師有意識通過使學生經受不愉快的體驗,以影響和改變學生行為的一種手段。懲罰的目的是為了制止或阻止違紀行為的產生和重現。在體育教學中,懲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挫折型:即暫時中止違紀學生參加體育學習活動的權利;二是否定型:即當眾批評,教訓,課后留下來,罰做俯臥撐,跑步等。在運用懲罰時,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懲罰的是違紀行為而不是人,一般情況下不搞集體懲罰。

(5)嚴密課的組織,提高練習密度:

體育課中學生的違紀行為大多出現在學生互相干擾或等待練習時間過長的時候。因此體育教師要注意嚴密課的組織,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合理分組,增加學生實際從事練習時間,減少違紀行為現象的發生。

(6)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文秘站有”版權所

體育課中的紀律狀況往往與教師給學生的形象,威信,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密切相關。為了維持紀律和進行課堂管理,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在思想,業務,方面的素養水平,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充滿信心,情緒飽滿地投入教學,熱愛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并注意有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妥善處理違紀行為和進行課堂管理,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順利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體育教育論文: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

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促使我們必須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改變以往陳舊的教育觀念,使體育教學方法更加貼近人才培養的需要,加強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在體育課程設置上做到以學生為本,幫助他們自主探究運動技巧并能真正愛上體育運動,主動參與體育活動。所以,在創新教育理念下,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解決一線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困難,為指導體育教學提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幫助,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一、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的內涵

所謂創新教育,是指通過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弘揚人的主體精神的教育。創新教育本質上就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種措施。其創新教育一方面是全面的綜合性的教育理念,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在創新教育下,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體育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創新教育不僅包括實踐創新,還包括理論創新。創新教育理念的重心是學生,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心理素質,為祖國培養人才也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綜合實力。

體育教學方法是為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而采取的必要的手段或者方式、方法,是一種師生互動活動。而創新教育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方法則是加強體育教學理論研究、創新體育教學方法、提供平等開放的教學環境、融入創新理念的一種方法。

二、當前體育教學方法實施的現狀

體育教育承載著學生身體健康的維持和提升、學生個人能力和人格之形成以及文化的傳播等眾多功能和追求。但體育教學的實施現狀與目標追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體育教師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實施還存在哪些問題、教學方法的創新程度如何等都需要我們進行分析和研究,來改變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愿望不高和興趣不強的情況。

(一)新式的教學方法實施力度不夠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呈現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然而,受教師教學技能水平的不同、授課習慣的差異影響,大部分中小學教師都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新式的教學方法學習和借鑒力度不足,還是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沒有很好地利用新式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過多地突出學生體質的增強,過多地關注了運動技術的傳授和運動技能的提高,忽視了學校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賦予的教育任務,忽略了學生在鍛煉中磨煉意志、增強凝聚力、提高團隊協作意識的教學方法。

(二)體育課程設置結構單一

體育課程設置結構單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體育課程的知識結構單一。主要針對運動項目技術和身體素質的教學傳授而忽略了心理素質培養、人體保健知識學習、社會科學知識學習;第二,課程設置呈現單一化。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普遍規定了每周2~4學時的體育課,除此之外的實踐課則交由學生課后自由安排,忽略了學生自主體育的重要性。

(三)學校對現代教學技術的利用不夠

我國長期以來對體育課的重視一直不高,致使對現代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利用不夠,如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科技等技術手段。其實這些高科技的教學手段的利用,能夠提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開闊學生的課外體育信息,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四)體育教師隊伍素質不高

當前,體育教師隊伍在專業學歷和知識結構上都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一方面,專業體育教師基本上都是在運動技術的模式下培養和成長起來的,科研技術能力普遍較低,教學隨意性大。另一方面,部分學校和地區的體育教師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的,專業水平低,體育教學效果差。

三、創新教育理念對體育教學方法的要求

(一)對體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要求

創新教育理念下,要求體育教師高度樹立起創新教育的信念,并在工作中注重對學生的創造能力的挖掘培養,根據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不同進行分類,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同時,由于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同一個教學方法下對學生的教學效果有不同的差異,因此,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引起重視,正確引導學生把興趣愛好與體育項目結合起來,積極幫助學生進行獨立地創新學習。此外,體育教師還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才能,不斷發現問題,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教學方法的創新其實就是要根據時展的需要進行教學改革,既要改革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又要加強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這也是創新教育理念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要求

創新教育就是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新意識,通過教師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在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傳道授業,更主要的是起到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的學習精力放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掌握上,并結合自身的優勢,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體育學習方式,不斷完善和創新學習方法。

四、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建議 (一)加大對新式教學方法的應用

當前我國學校的應試教育的觀念沒有完全轉變,普遍把學生的文化知識高于體育鍛煉,沒有從思想上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更沒有加強對新式教學方法的推廣和運用。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多創造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創新教育理念下,多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并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創新、優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感受體育帶給他們的快樂和成長。

(二)優化體育課程的設置

針對目前體育課程結構設置單一、教學內容陳舊、課程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在創新教育理念下,教師在設置體育課程時要重點把課程設置的系統性、針對性、趣味性、可操作性體現出來,并符合學生生理特征。同時,體育課程的設置,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的教學手段,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作為主要教學目的,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發揮自主創造性,保證課程順利進行。

(三)充分利用成功教學法

相比其他的課程,體育課堂應該是最能讓學生放松的場所,所以在創新教育理念下,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到輕松快樂。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成功教學法,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適當的降低鍛煉的難度,調整運動中的速度、準確度的指導標準,因材施教,讓學生在鍛煉中體會到成功帶給他們的喜悅,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同時,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嬌生慣養的現象很普遍,部分學生受不了一點委屈。所以,學校里教師應該多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在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挫折,讓他們明白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讓學生經歷這些,好過他們以后進入社會后碰得頭破血流。

(四)提高教學方法的娛樂性

在當前的體育課設置上過分強調規范和整齊,大大降低了運動作為能夠愉悅人們身心的功能,失去應該有的一種活力。其實本質上說運動也是玩的一種,只有在課程設置中充分發揮運動的娛樂性功能,才能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不知不覺地完成課堂既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充分運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運動鍛煉的目的,才能在學習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五)嚴格對體育教師教學方法的要求

在創新教育理念下,部分體育教師還依然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對新式的教學方法應用不夠積極,課堂組織形式單一,與學生缺乏交流,一定程度上與學校對體育教師的要求和管理不嚴有關系。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對體育課的監管力度,鼓勵教師多總結教學經驗,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引導學生積極學習體育知識、加強鍛煉,真正解決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所面臨的困境。

五、結束語

總之,創新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可以是多樣化的、行之有效的。要實現它的這些優點還需要學校和社會等多方的積極配合。創新教育有著很好的目標和前景,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教師、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而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學校方面也要加強對體育的重視,社會方面需要加強對體育課的重要性的認識,這樣三方通力合作才能實現創新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最大的功效。

體育教育論文:21世紀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研究

【內容提要】以探索我國21世紀高等體育教育的發展模式為目標,采用社會調查、教學調研、實驗、統計分析和文獻資料等方法,在對高校體育教改中熱點與難點進行透析,對高校體育教育觀念進行探討,對體育課程進行規劃,對全面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對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了21世紀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研究中的主要問題。

【摘 要 題】學校體育

1 綜合分析概要

中國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研究,從根本上說就在于發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索科學培養21世紀現代化人才的教育法規。特別是那些應用型、對策性的研究課題,就必須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礎上,采用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和科學的驗證。這樣才有可能加速形成以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來激發、檢驗理論研究;而理論研究又推進和指導高校體育教學實踐,這樣一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優化循環。從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客觀情況來看,對21世紀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的研究,概括的說有四個方面的研究專題。首先是全新的素質教育觀念。它要求把“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完善發展”和“發展個性”等素質教育思想真正貫徹到當前實施的素質教育中去;其次是現代化的高校體育課程。它要求高校體育教育必須圍繞把每一個大學生都培養成為既德才兼備,又具有新型生命觀、健康觀、運動觀、審美觀,并能夠適應現代社會變革的新型人才而設置和更新體育課程;第三是卓有成效的對策、方法。它要求入世后的中國,在高等體育教育全方位與國際接軌的同時,能夠切實擔負起大學生的增進健康、發展個性和激發其潛在創造力的教育職責;第四是科學的理論研究、規范的方法體系和可靠的實踐結果。它要求中國在新世紀的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必須融科學性、先進性、系統性和規范性于一體。所以,加速對21世紀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的研究,既有深刻地社會背景,也是中國高校體育教育研究向深層次探索其內涵的重要標志和體現。

2 全新的素質教育觀念

素質教育的內涵。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的內涵可以概括為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幾個方面。它是以文化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心理素質教育為中介,最終以健康教育為主體,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質,發展人的個性為共同目標。這種素質是指人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精神,它把教育方針中的培養目標予以綜合,比片面的基礎教育的理解更為全面,更為深刻。

3 現代化的高校體育課程

3.1 新世紀的高校體育課程目標

首先,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21世紀大學生的身心完善。但調研結果表明:在技能和體質教育方面,各院校均有著較為成功的教育方法和操作經驗;但在發展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方面,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進行教育和訓練的院校僅占25%,顯然不夠。所以,必須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在課程目標方面充分體現身心完善和全面發展這一功能特點。

其次要提高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有關研究表明:高校體育教育的根本基礎在于提高大學生的體育文化水平。這是因為沒有文化就形成不了體育,沒有文化也發展不了體育。在調查中有86.8%教師認為:“增強身體鍛煉知識教育,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以及“強化體育基礎理論、體育文化思想、體育欣賞能力、體育研究方法的教育是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改的重點。所以,21世紀高校體育課程目標研究,必須充分地體現出提高大學生體育文化修養水平這一素質教育特點。

第三,注重培養大學生終生體育的態度和體育能力,激發他們自覺和自主學習體育的興趣。這是因為體育課程與知識情感和操作三個領域高度相關。而調研結果也表明我國在這類目標環節上較為薄弱,甚至有空白點,并且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與發展。因而,必須把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競爭能力、綜合能力以及對未來社會工作的適應能力提高到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從而使其更加旗幟鮮明的為我國21世紀人才戰略提供服務。

第四,發展個性。這是高校體育教育充分體現大學生自我意識、思維方式以及體育觀和情感發展特點的關鍵。所以,21世紀高校體育課程目標研究,應注重拓寬大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和激發其潛在創造力的閃光點。

第五,善于把長遠的課程目標和近期的課程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且近期目標必須成為長遠目標的階段目標。這樣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才能夠統一互動、方向一致、現代化的課程目標才能在新世紀的教學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

3.2 現代化的高校體育課程內容

新世紀、現代化的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概括地講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首 先,是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現代化。它要求課程內容必須融科學性、實用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并且在高校體育教改和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充分發揮其特殊的作用,以引導大學生們主動嘗試和創造性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因而,它是衡量現代化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的尺子和鏡子。

其次,是課程內容綜合化和多樣化。這是多功能與高綜合的高校體育課程目標所決定的。它要求把身體素質功能的課程組塊轉向把實踐課程、理論課程、余暇課程、健身課程、電教課程等緊密結合的大課程內容。以充分體現高等體育教育的多功能綜合并進和豐富多彩的整體功能特征。

第三,是課程內容彈性和自主化。這是發展個性、激發大學生的潛在創造力、提高大學生體育能力和整體素質等新世紀高等體育教育的時代特征所決定的。同時,也因為大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之間的聯系極為密切,“一個標準,一種規格”的內容模式不僅嚴重限制了大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發展,而且也壓抑了他們潛在創造力的閃現;而彈性化、自主化和靈活多樣的課程內容則能夠把共性和個性有效地兼顧起來。所以,必須構建一個靈活多樣、自主性強的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模式,并強調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向自覺、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方向發展。

3.3 客觀實效的教材體系

擴大學生選擇體育教材項目的自主權,擴大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的自由度,是教育發達國家發展大學生個性、培養體育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和完善自我意識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國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高校體育教改和規劃21世紀高校體育教材體系的一個核心點。因而,在對高校體育教學大綱內容、范圍進行排列、選擇、組合的實質,就是對教材體系的科學規劃。而且也必然在課程內容的實施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據此不難得出,21世紀的高校體育教材體系必須同時具有3個特點:①是教材內容現代化。它要求對教材內容的選擇融科學性、實效性和趣味性于一體;②是教材范圍綜合化、多樣化。它要求能夠覆蓋體質、生理、心理、文化、道德、營養、人口、生物、哲學、健康乃至更大的內容范圍;③是教材項目的組合彈性化、靈活化和功能化。它要求按照不同內容、不同方法、不同形式、不同項目進行功能組塊,且保持互相聯系、互為作用、系統整體的功能特征。這樣既可充分調動大學生自覺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又能擴大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項目的自由度,同時也保證了大綱教材系統整體的綜合功能。所以,三者兼備,缺一不行。

3.4 科學、系統的課程結構和規范、完善的考核制度

首先,高校體育課程結構改革多元化,是加速推進素質教育和全面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必然反映。調研結果表明:有44%的院校正在研究把課外體育活動作為體育課的組成部分引入正式教學計劃的辦法。從這層意義上說,探索21世紀的高校體育課程結構的發展模式,應把握好以下3個關鍵特點:①是擴大學生選擇體育項目的自主權;②是擴大學生學習體育的自由度;③是實現課內、課外一體化,充分拓寬大學生自覺學習體育的時間和空間。其次,是對高校體育考核制度的規范和完善。目前它已經成為入世后的中國為順應時代潮流、加速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的普遍觀念。這是因為學分制不僅是拓寬大學生自覺、自主和自由學習時間與空間的科學體現;而且也順應了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與發展。它對于課程內容的規劃,對教材體系的組塊,對課程結構的設計、對考核、評價制度的完善以及對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均具有規律性的要求和體制上的規范。同時,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中,亦不乏成功的先例和經驗。所以,應加大運作的力度,以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在教學實踐與發展的過程中,逐步走向科學、規范和完善。

4 卓越有成效的方法、對策

素質教育以其倡導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完善發展”和“發展個性”等理論觀念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完善人的本質”。因而,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體育教育,必須首當其沖地擔負起這一劃時代的教育重任,并且解決好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遇到和發現的新、老問題。鑒此,本課題針對國內普通高校體育教改中具有例范意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科學驗證和深入的理論分析。以期為普通高校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及探索構建21世紀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模式提供客觀、實效和對策性的咨詢建議。

4.1 普通高校體育學科建設不容忽視

這是因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必然在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與國際接軌。高等體育教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既是培養現代人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的環節。因而,它首當其沖地擔負著增進健康,發展個性和激發大學生潛在創造力的教育重任。所以,通過拓寬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學歷層次、優化職稱結構來增強高校體育教師的業務素質,提高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協作攻關的能力等等,不僅能夠有效地密切高校體育科研與教學實踐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而且對于完善其自身的學科體系,鞏固其在現代化高等教育中的學科地位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義。

4.2 體育基礎設施須上臺階

普通高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涉及點多、面廣,不花大氣力、下大功夫很難有一個實質性的突破,這是因為難就難在重視不夠,難在教育觀念落后。因而,要在拓新高校體育教育觀念的同時,把強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到對高校領導者辦學能力、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一個綜合評價點予以認識。事實上,也只有新世紀“素質教育”觀念下的現代化高校管理者,才具有從加強體育基礎設施方面積極探索、挖掘人才素質潛力和全面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思維特征。

4.3 高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勢在必行

“一個模式,一種規格”的高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制約了大學生個人和個性特點的發展,妨礙了大學生潛在創造力亮點的閃現。而擴大學習自主權,拓寬學習自由度和以啟發他們創造性完成技術動作為主線的教學組織形式,則符合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特點,符合大學生體育觀和情感發展特點,順應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特點。其優越性有三:①是有利于大學生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的完善;②是便于開釋大學生的潛在能力和激發其創造性的靈感;③是方法科學、簡單、可操作性強,并具有廣泛的實際應用效果等等。

4.4 體育文化教育應注意實效

“體育基礎理論+體育文化講座+體育欣賞和技戰術應用輔導”的理論課程模式:①是調動了大學生自覺學習體育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②是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陶冶情操和塑造氣質;③是成功地利用了書本、電教、競賽、講座和休閑等,科學地拓寬了大學生自主和自由學習體育文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等等。

4.5 心理教育應貫穿體育教育的整個過程

“3個緊密結合”的心理教育方法:①是調動了大學生參與運動、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②是鍛煉了意志,發展了個性;③是培養了能力,增強了自信;④是激發了大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提高了整體素質等等。從系統研究的結果看:該方法科學含量較高,實效性強,且操作簡便易行,具有普遍的實踐應用價值。

4.6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應加速進行

“營造校園體育文化環境、構建課外體育俱樂部”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模式,不僅能夠融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多、空間大、活動內容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等特點于一體,而且順應了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高等體育教育的時代特征。能夠在高校體育教學、競賽和活動中發揮出重要的主渠道作用。

4.7 體育科研應系統、規范

各普通高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運用不同方法加大對全面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方法、對策進行系統性研究的力度,以期為我國高等體育教育學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探索和構建21世紀高等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等等,提供更為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可資借鑒的咨詢建議。

4.8 規范的方法制度

規范的方法體系要求必須融實效法、系統性和可操作性于一體。要求理論必須服從實踐和應用于實踐,且能夠卓有成效的指導實踐、服務于實踐。系統性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且操作簡便易行和規律性強,并具有一定時間、范圍的可持續的發展性。規范性則是指該方法體系在經過去偽存真和精化完善之后,能夠發展成為制度或法規性的操作模式等等。所以,它要求所有方法、措施、步驟必須依據高等教育原理、體育教學規律,大學生整體素質特點的客觀實際而設計和實施,同時要求調研資料、測試數據必須經過科學、規范的統計處理等,充分體現出方法上的科學信度和操作上的制度規范。

體育教育論文:淺談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而提出的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決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棗學校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伸為內在人腦間的智慧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體質

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我國社會兩個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貫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一二一”工程,學校體育還需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 ,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

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學校體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田徑、體操、球類、游戲等項目,在集體注視下完成個人練習、整體練習;各種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或技評等,都是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的。競賽是體育運動的突出特點,作為運動者都有盡快實現追求目標的心理動機,所謂求勝心切。為此,他們有必要不斷開發和發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運動技術與方式。這種創造性的心理動機與行為,能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因此,學校通過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體育競賽能較好地動員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竟賽或練習中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竟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四、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由于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磨練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鍛煉。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長期、系統的體育教育,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五、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各種體育競賽中,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

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

學生不但要形態美,還要心靈美。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 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善于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

體育教育論文:發展中國的體育遠程教育發展中國的體育遠程教育

摘要遠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出現不僅是教育技術的改革,更是幾千年傳統學院式教學模式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互聯網(Internet)的迅猛發展,使形成基于的網絡手段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教育的未來將是形成一個全球化完整的網絡教育體系。體育教育兼具體育與教育在新千年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尋求體育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盡快實現現代遠程體育教育,可能是一條必由之路。本文根據遠程教育在世界與中國的發生、發展,對體育教育與現代遠程教育的交互融合、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嘗試性探究。

關鍵詞體育教育遠程教育網絡

前言

中國遠程教育的發展,使體育也提出了對現代遠程教育的需求。人類利用想象力使網絡電子工具服務于教育,正在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學習社區。在這個社區里,理應有傳播體育文化的一席之地。為此,華南師范大學開始考慮率先在中國實施體育遠程教育的方案。

1.發展現代體育遠程教育的時代背景

世界教育發展的三大趨勢:1.網絡化與虛擬化;2.公開化與國際化;3.自主化與多樣化。在傳統觀念中,"教育"常被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社會活動范疇,"傳播"是另一個獨立的社會活動范疇,"電腦網絡"則又是一個獨立范疇。但實際上這些不同范疇之間的界限正在日益消失。突破時空限制的學習方式推進了教育發展,也推動體育教學模式的更新。

1.1中國遠程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澳大利亞遠程教育專家Latchem(1999)在論文中指出:從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可以看出,在知識和智慧的開放學習和自我教學方面中國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而遠程教育歷史上出現的最大體系就是中國60年代初舉辦的廣播電視大學。1989年北京舉辦了第一屆國際遠程教育研討會,正式跟上世界的步伐。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要變人口包袱為人才資源的優勢,需要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實現"窮國辦大教育"的奇跡。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是1999年6月13日國務院"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文件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主要工程之一。大學生入學率要從1997年的9.1,提高到20__年的15,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立"網絡大學"被認為是唯一可行的途徑,將對中國教育改革和學習革命產生深刻和深遠的影響。

20__年10月,北京"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教育技術及設備展覽會"專題報告會上,專家們把中國遠程教育的發展歸結為三大步:

函授廣播電視大學以網絡為主要特征的現代遠程教育。可采用的七大媒體:互連網、電視、電話會議、廣播、電子教材、文字教材、面授。中國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將是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和衛星電視教育網基礎上,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并加以改造和發展,使之形成開放式教育網絡,構建終身學習體系。

1.2實現現代體育遠程教育是教育改革必要內容

遠程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時間因素對教育普及的羈絆。新的教育目標,歸根結底是實現和發展在現代環境中的大眾教育(MaEducation)。以網絡為主要特征的現代遠程教育正在對封閉的傳統辦學模式執行著一個優化選擇的法則,即一個不能提供融入生活的,方便、迅速、優質的遠程教育的學校,終將走向萎縮之路。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教育和體育都將成為特殊產業,在經濟社會中發揮作用。它們不僅是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支柱,而且成為社會產業結構調整、變革的關鍵所在。現代遠程教育在全球的發展實際已超過了人們的想象,以網絡化電子平臺為骨架的網絡小學、中學、大學教育正日益形成。在未來的三年,中央政府將集中投入相當數量的資金,并廣泛吸取地方、企業、個人的資金和力量共同完成現代遠程教育框架的構建。到20__年,目標使現代遠程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形成主體規模,基本形成開放式教育網絡為主體的教育網,構建終生教育體系和學習化社會。然而,中國長期形成的體育專業教育傳統模式,不能滿足信息革命發展到知識時代對體育的要求。

傳統的體育教學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小規模的課堂練習,這種高消耗、低效益的時空限制型模式將被遠程教育打破。

1.3體育教學走向現代遠程教育

體育被認為是信息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通過網絡互動教學,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國內外教學情況,把各種體育聲像及圖文資料及時展示到學生面前。體育學科自身的發展趨勢決定了相當一部分更新內容需要數字化交互式的動態演示教學,這是常規教學手段

無法完成的。

1.4遠程教育手段促進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現代體育遠程教育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因此它的發展必然帶動中國體育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時我們也要探索按照市場機制和產業化理念來發展現代體育遠程教育,與電子商務融合,推進體育遠程教育和體育產業在中國健康有序的發展,促進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的真正實現。

2.體育教育實現現代遠程教育的構想與框架

2.1現代體育遠程教育以互聯網為主要依托,將遠程課程教學與培訓、教育服務和教育信息交流等進行充分集成的完整體系。這一新型網絡教育體系應由下列幾種方式構成:

2.1.1實時教學系統:廣播電視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形象直觀,提高效率,師生即時交互在線討論。

2.1.2異步學習系統:師生異時交互。

2.1.3協作式學習系統:學生自己或學生之間能夠通過網絡測評和在線討論,強調自主探索的發現式學習。

2.2體育網絡教學系統

網絡教學系統是提供遠程教學服務的系統軟件,它將網絡課程與學校的遠程教學服務進行了有機的集成。應包括:信息交流系統,如:聊天室、Email、新聞組等、多媒體課程學習系統、輔導答疑系統、作業評閱系統、遠程考試系統、虛擬實驗系統。

2.3體育網絡教學信息資源系統

包括學科文檔資料庫、學科題庫、學科案例庫、學科媒體素材庫、學科課件庫、技術練習庫、運動處方庫等。

2.4現代體育遠程教育管理系統

用來對體育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分類管理,構建成統一的體育教學資源庫,為各類體育網絡課件的制作和教學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持。應包括:遠程教學管理系統、課程學習管理系統、授課學習系統、考試管理系統、信息查詢系統、計費管理系統、數據統計與分析系統、體質監測系統、運動技術評價系統等。

2.5體育網絡課程開發系統

網絡課件開發是一種全新的備課模式,通過網絡課件設計工具,并在與相應資源庫的支持下,可完成多媒體課件快速生成、可移植、可交互的要求。包括網絡課件開發工具、多媒體網絡課程資源、網絡課件開發模板庫。

2.6體育遠程教育的網絡課程特點

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見《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

按現代遠程教育對網絡課程的要求,體育遠程教育具有以下性質:

先進性:內容和教學體系先進,體現體育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時代特征。

開放性:優異的網絡信息性能(傳輸速率);體育教師可依據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網絡教學方案;網絡課程制作和應用自動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可擴展性強。

交互性:教育不等于宣傳,信息流必須是雙向的。

共享性:能夠在廣域、局域和單機實現,適應不同終端設備(PC機、信息家電等)訪問;要求實

施遠程教育過程中,同步多種媒體發行,用戶有可選擇性;教學素材可重復利用,資源共享且容易擴充。

協作性:不光完成師生交流功能,而且能夠生生交流。

自主性: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強調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

生動性:應用各種現成的多媒體制作工具,如3Dmax、Premier,Flash、Java等動畫與視頻技術,

使課件及網頁更加形象生動。

2.7實現體育網絡課程的應用環境

2.7.1完成體育遠程教育平臺的拓撲結構圖(頁狀、星狀、混合形狀定型);

2.7.2建立適合體育遠程教育網絡運行中心(NOC:NetworkOperationCenter)及網管系統(NMS:NetworkManagementSystem),高度重視可擴展性;

2.7.3建立體育遠程教學技術培訓中心:培養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者并負責相關知識更新;

現代體育遠程教育實施中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體育遠程教育并非傳統體育教育的數字化和網絡化,遠程教育依賴教學支撐平臺來開展遠程教學活動,其最終目標是支持多種教學模式,特別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探索式和協作式教學模式,以培養創造性人才。因此,在教學的授課、學習、作業、答疑、測試等諸多環節中,必須采用專用的體育網絡教學支撐平臺來使這些活動得到基本保證,避免簡單的"課本搬家"。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是中國"211工程"建設的大學中唯一有體育學科立項的單位,20__年率先成立現代體育遠程教育課題研究小組,正在建設包括多媒體遠程教學資源開發研究室、多媒體遠程教育示范教室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源系統等一套較為完整、先進、實用的現代化教學環境,為師生們提供培訓、學習、研究體育遠程網絡教學的良好場所。

3.展望

體育遠程教育在實施過程中首先將對從業體育教師進行在職培訓。從每年高考體育文化課低分錄取就可以看出,體育專業的考生基礎薄弱,體育教師文化知識相對偏低,需要繼續教育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和遠程教育的相關教法等方面的進一步培訓。中國的體育遠程教育首先將發展體育信息資源中心和教師培訓網絡,進行教師再培訓,幫助教師提高其使用教育技術、手段與方法的能力。

目前開設體育技術課似乎是體育遠程教育發展中的主要難題,對此,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正就此進行深入研究。20__年9月奧運會體育科學大會期間,我們訪問世界最著名的遠程教育機構--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遠程教育中心時,該中心學術主任GlenPostle教授認為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可以開設幾乎任何課程。20__年10月,在北京的"中國及世界遠程教育研討會"上,英國一家公司展示體育專業教育的網絡課件,顯示出互動教育的成功。

類似體育遠程教育的藝術教育已經提供了先行的經驗。如對彈鋼琴感興趣的人現在已經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去學鋼琴,學費低廉,效果滿意。在提供音樂教育服務 的因特網公司中,比較出色的有公司,公司以及公司,網絡公司特聘的鋼琴教師通過因特網進行即時交流,鋼琴教師通過網絡可視電話,在異地進行現場指法糾正。此前,面對音樂教育在網絡的發展,許多傳統的音樂教育者還持懷疑態度。但到1999年9月份,已經有800多名來自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習者在該公司注冊學習。美國新澤西州一名31歲的男子剛剛通過公司的"網絡鋼琴教學法",學會了彈基本的布魯斯節奏。他一共才接受了4節課的網上教育,每節課時為30分鐘。這種網絡音樂教育的最大益處是為學習者提供了"學習的自由"。有了網絡鋼琴教學后,完全可以自由的選擇練習鋼琴的時間。學習演奏器樂這樣精細的操作都已經在網絡實現教學,體育教學又何難以逾越的障礙呢?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體育遠程教育把網絡教育從二維圖象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即控制人三維空間的"完整環境"。"虛擬現實"更象潛入水族館之中,而不是透過玻璃櫥窗觀看。這樣,體育老師做示范教技術的傳統教學模式會因此漸漸離我們遠去。便攜式電腦與接在身上微型無線傳感器組成的訓練反饋系統來精確指導標準的運動技術動作,傳輸是符合學生身體特征的最佳技術。通過網絡的即時反饋,學生會同時獲得來運動訓練、運動營養等自多方面專家的指導,隨時可以觀看任何世界優秀選手的訓練與比賽場面,并可通過網絡交互發出訊息。

體育教育論文:分析現代教育資源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現代教育資源 體育教學 體育素養 電子白板 自制教具

論文摘 要 隨著現代教育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應緊跟時代脈搏,轉變教學模式,加快改革步伐,整合現代教育裝備資源,實現體育教學的最優化,全面落實教學目標,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應從學生的全面發展著想,在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同時,要關照學生的身心素質和體育素養的培養。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推陳出新,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得到一線教師的認可與推廣。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被提高到一定程度。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抽象的體育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大大提高學生的認知、理解和分析問題等能力。

1 加強業務學習,轉變思想觀念,全面落實體育教學現代化

當今社會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伴隨教育現代化步伐的加快,體育教學的現代化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趣味等特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點,綜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改變教學模式,真正實現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學服務,收到很好的教學實效。

2 開展專題活動,改變考核機制,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素養

在學科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體育教學更應這樣,學生能夠通過體育學習,了解體育發展史,理解學習體育的用途,掌握操作技巧,自覺理解強身健體、為國爭光的深刻內涵。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更加有效地優化了學生學習的環境,優化學生學習的技巧,提高學習效能,確實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

2.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優化學習環境

在常規體育活動課上,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事先給學生演示動作要領,之后大膽放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能讓學生完成的任務或動作就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教師不包辦學生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這樣教學,有利于規范學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電子白板軟件庫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進行技巧性、過程性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圖片或者視頻,利用電子白板演示每一個動作要領,優化學習環境,突破教學難點;為了減輕教師的語言工作,方便節拍的播報,可以利用智能語音教具系統制作廣播操的有聲課件,通過點讀筆的點觸,直接播放音樂和節拍,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使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充滿活力。

2.2 改革測評機制,提高學生體育技能水平

體育教學是國家課程標準的必修內容,也是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因素。幾年來,唐山市一直進行中考體育加試,并且考試項目不斷改變。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按新課標的要求,開全課程,把每一個知識點科學準確地傳授給每一個學生,對每個理論知識點或者動作要領,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發展的情況,及時調整訓練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例如,利用Excel表格給每個學生建立電子檔案,對學生的訓練成績、測評成績全部輸入表格,進行數據分析,查找學生的不足之處,再“對癥下藥”,做到有的放矢。如女生的800米、仰臥起坐,男生的1000米、立定跳遠等項目,對每次訓練或者測評成績進行統計匯總,及時了解學生實際水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通過長期的訓練必能取得好的測試成績,提高體育技能水平。

3 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學結構,彰顯體育教學特色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確實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益,優化了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模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整合體育教學,彰顯體育教學的特色。

3.1 發揮現代教育資源作用,科學突出教學難點

很多體育課程是過程性知識,對這些過程中的動作技巧教學難度很大。由于教師在演示動作時時間短、連貫性強,學生表象思維很難形成,學習效果較差。尤其是那些危險性較大的動作,或者是年齡較大的教師很難演示這些動作過程時,教師只能用語言去描述,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如果教師利用動畫課件進行細節展示,能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領。通過控制播放速度,或者進行暫停回放等操作,使學生對某個動作觀察得更仔細,突出體育教學特色。

例如,在技巧訓練“魚躍前滾翻”的教學時,教師在示范動作時一氣呵成的,學生看不清每個動作環節的具體要求。因此,本節課上大部分學生的動作或者不對,或者不完整,很多學生不能體會到“魚躍”的成功感,教學效果極差。對此,在這類課型的教學時,筆者制作Flash課件進行展示,在每個細節處進行暫停,對于學生理解較為困難的地方可以回放,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整個活動過程的要領,深刻理解魚躍前滾翻的起跳、手撐低頭、團身翻、蹲立這四個環節的基本要求,通過這樣教學順利突破教學難點,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2 整合現代教育資源,輔助體育競技比賽

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學生學會和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毅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育競技比賽為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提供了平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體育競技比賽,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使比賽更具有活力,更科學規范,突出了體育教學特色。

例如,傳統的體育比賽,賽場上只是學生努力地跳著、跑著、投著等,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現在體育競技比賽現場活靈活現,鼓舞聲、助威聲、喝彩聲不絕于耳,競技場上一片沸騰,場面壯觀熱烈。尤其是位移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自動計時器的運用,更增加了體育比賽的精度和準度,更能有 效激發學生的競技熱情,更能提高學生的競技水平和素養。

3.3 發揮體育自制教具優勢作用,增強體育教學效果

自制教具以其獨特的資源優勢走進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自制教具制作簡單,價格便宜,取材廣泛,應用方便,收到很好的教學實效。尤其是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發揮體育自制教具的作用,有利于培養學會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或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例如,在投擲實心球的教學時,可以叫學生用細沙和高密度苫布制作實心球,學生在家里就可以隨時進行投擲練習,有利于學生成績的穩步提升。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到學校后找到老師或者同學探討,綜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再如,立定跳遠是每年中考體育加試的必考內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制作簡易刻度尺,用直木板或者細繩制作即可,量程是2 m,分度值是1 cm的。這樣學生在家里或者是課間都可以自行測試,時刻了解自己的成績,便于鞏固提高。體育自制教具的運用,綜合增強體育教學效果。

總之,體育教學應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學設計,增加學生的主體地位,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體育課堂教學,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使體育的各項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體育教育論文:分析體育教育中智育作用的發揮

智育,即開發智力的教育。有時也單指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朱光潛在《談美感教育》中說:“智育叫人研究學問,求知識,尋真理。”偉大領袖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也說過“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智育是教育者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活動。據《周禮地官》記載,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已有六藝之教。智育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近現代,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普及,在智育問題上我國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在我國學校智育的基本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現代化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大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并培養科學態度,為學生奠定比較完全的知識基礎;積極發展學生的智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體育教育對學生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體育活動有助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促進學生記憶的發展,提高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最后達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目的。

一、體育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比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學生是通過良好的觀察力來獲得知識、發展智力,體育教育就是培養、發展和提高學生觀察力的重要途徑。要鍛煉觀察力,應從身邊的事物、所處的環境著手。所以,體育學習的過程是很好鍛煉觀察力的途徑之一。由于體育課程很多是技能性的課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動作要領的示范,這就需要學生耐心和細心的觀察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在長期的觀察能力的訓練中,學生會強化自己的觀察能力,對其他事物、知識的認知和學習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體育教育中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還能鍛煉學生的耐心,學好一門體育課程是需要長期的觀察,掌握技術的要領,從而變成自己的知識。

二、體育教育有助于促進學生記憶的發展

記憶力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體育教育的整個過程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有學者曾提出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體育教育正是通過反復的示范對學生的記憶加強,學生通過對技術要領的反復練習,從而加深和掌握體育運動的訣竅。體育運動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現階段網絡的盛行,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無法自拔,參加體育運動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轉移學生在網絡游戲中的態度。體育教育注重對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對身體動作的協調和動作的要求上,鍛煉科學的記憶。體育運動有益于人記憶力的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三、體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說起汽車,人們馬上就想像出各種各樣的汽車形象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想象力是在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而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還是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它是智力、知識、能力以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構成的。我們指的創造力是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也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比如創造新理論、新概念、更新技術,發明新設、新方法、創作新作品都是創造力的表現。

體育教育論文:怎么讓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

體育教學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巧和技能,而且還能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性、紀律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體育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對學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對體育教師的要求,無論是體育教育觀念的更新,還是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而提出的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決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棗學校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伸為內在人腦間的智慧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體育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多處技能。為此,教師除對所任學科知識的融匯貫通之外,還要對相關學科有一定的造詣。同時還要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等。這樣,教師在執行體育教學任務時就會得心應手,提高教學效果。

二.心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

體育課的特點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特征。由于學生各自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存在著畏難的情緒,如怕苦、怕摔、膽怯等一些現象,特別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單杠動作等難度較大的練習中更加突出。出現這種情況之后,我針對學生各種不利于練習的心理,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練習中,要以熱情的態度關心幫助學生完成動作,使學生減小畏怕的情緒。通過不斷反復的練習,學生終于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然后進一步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思想意志品質,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含義。

第一,通過嚴密的課堂組織,培養學生動作迅速、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協同行動的良好習慣和作風。

第二,通過教材的游戲內容,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熱愛集體、勇敢頑強、機智果斷、遵守規則等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三,通過田徑、球類、體操等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和勇敢、果斷、機智、頑強的意志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重視對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

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并使之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充分挖掘學生對運動的內在潛力和樂趣,以良好的教學形式,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并把穩定的興趣培養為自我鍛煉的習慣,使學生學有所得,受益終身。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加強體育基本知識教學,開闊學生視野,教會學生運用知識技能的方法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增強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精心設計體育游戲,體育游戲是學生們最喜愛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活動,如做“獵人打獵”(用投排球來代替獵槍)游戲,不僅能發展學生投準和躲避能力,更使他們能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做到互相協作、團結一致,為集體爭取多打獵物而努力。例如,做“胯下頭上傳球”游戲,則能培養學生機智活潑、團結負責、樂觀進取的優良品質。但由于各種游戲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四.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我國社會兩個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貫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一二一”工程,學校體育還需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 ,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磨練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鍛煉。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長期、系統的體育教育,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五.重視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并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深

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必然。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身體方面,不僅要求要有健壯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體育這一獨特的教育形式,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頑強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質及堅強的意志,發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要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培養他們自尊、自愛、自信;在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各種體育競賽中,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 六.加強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是完成學校體育目的和任務的重要組織形式。它可鞏固和擴大體育課效果,使學生得到全面鍛煉。因此,必須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兩操、兩活動,進行隊列操練、身體基本訓練,狠抓基本體操的質量。并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提倡小型多樣,注意生動活潑,講求實效,持之以恒。在普及體育運動的基礎上,應建立以傳統項目為主的運動隊。對有特長的學生要集中進行訓練,運動隊員必須要思想好,各科學習成績良好,并在學校體育活動中起骨干作用。同時健全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堅持小型多樣教學,達標內容為主的原則,每年舉行一至兩次體育比賽。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鞏固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有效地

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素質。

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

學生不但要形態美,還要心靈美。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 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善于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

體育教育論文:體育教學怎么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巧技能,而且還能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性、紀律性,故體育教學既擔負著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任務,又擔負著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怎樣才能取得體育和思想品德“雙豐收”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認為要身教重于言教,精心設計教學,寓教于樂。

一、身體力行,努力做學生的表率

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組織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體育教師的身教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示范動作,就是教師行為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直接形象。好的示范動作使學生振奮,力爭上游,教師的主導作用凸現出來,因此體育教師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素質,體能等方面的鍛煉,養成良好的飲食、休息習慣,保持強健的體魄,這樣才能完成優美的示范動作。二是在特定的教學中,教師的思想感情、個性、道德、意志等對學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的影響,教師除了語言教學外,行為教學較其他教學更多、更直接。在運動場上,體育教師有著特殊的魅力。他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專注,善良、真摯、良好的道德情操,勇敢的拼搏精神,將更直接地影響和傳授給學生。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加以認真的評價,且標準明確,是非清楚,對體育教師的優美動作,高尚的品德會心領神會。

二、精心設計教學,有效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實際學習機會,不允許教師長篇地進行說教,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按照體育教學特點進行的,因此我們應該設計多種方法,采用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開發他們的創造力,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我們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雨天室內課,向學生講授體育教學的目的意>,!文化,中國體育健兒為祖國榮譽奮勇拼搏的動人故事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學生珍惜美好的時光,遵循自然規律,積極科學地鍛煉身體與養護身體,使自己具備健壯的體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室外實踐課時,通過精心的設計,同樣也可以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如:壘球投擲課時,如果單一的投擲,學生興趣不濃,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設計成“投彈炸碉堡”的游戲,在投擲區前畫一條及格線,遠處放一個或多個標志物,上面畫上碉堡的圖案,看誰炸掉的碉堡多,如投不到及格線者,算炸傷自己,罰做俯臥撐10次,促其加強臂力的練習,學生興趣盎然,都能奮力向碉堡投擲。這既是效果較好的體育課,又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2、體育教育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球類、游戲等教材蘊含著豐富的集體主義教育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觀念和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的道理。具體實踐中,多讓學生參與游戲、競賽的設計,讓學生為取得勝利獻計獻策,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組織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較好地學會自尊自愛,誠實公正,寬厚待人等良好品質,培養主人翁意識、團隊認同感、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籃球比賽就是一個集體主義教育的一個最典型的事例。比賽中如果場上隊員不互相配合,只想表現自己,個人出風頭,即使你的籃球技術、技能最好也是不會贏球的。因為這是一個集體的項目,需要場上所有隊員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戰勝對手,集體的力量才是力大無比。

3、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頑強意志

實踐證明,要掌握好一項動作技術,都要經過反復練習,才能使動作達到高度的準確性,達到動作自由化的程度,這樣就要付出很大的體能和體力,并且還會在練習過程中產生許多生理感受,如疲勞感、疼痛感、酸脹感。同時還會伴隨著產生許多心理感覺,如怕苦、怕累、怕痛等心理障礙。根據這個情況,作為教師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勵學生用頑強的意志去迎難而進、迎難而上,堅信“生鐵久煉成鋼”、“技能久練成巧”,如:中長跑教學,有些意志不堅強的學生,每當跑到生理上出現“極點”的時候,就會馬上停頓下來。偶然一次不足為怪,但如果這些學生每次都是這樣,那么,他們中長跑成績決不可能達到目標。他們的意志品質就經不起考驗,以后遇到中長跑這個項目就會望而卻步,知難而退。此時,作為教師就要適當地利用中長跑這個項目去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敢于克服困難、與困難作斗爭的勇氣,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勞累、磨煉等外界刺激,才能鍛煉人對自然、社會的挫折承受能力。因此,體育教學,不僅為學生掌握運動技術、鍛煉身體提供了條件,并培養學生優良的意志品質,為適應未來艱苦創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4、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組織紀律觀念的形式

學有目標,教有常規,賽有規則,練有紀律,比有風格。這些對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速度、耐力練習過程中,就對跑的距離、次數、速度、姿態等提出具體的要求,使學生通過練習提高運動能力,鍛煉頑強拼搏精神,這種精神,日積月累,就成為一種催人奮進的人格力量。又如體育競賽,為了保證比賽順利進行,事先要精心設計制定好有關比賽規則,耐心地進行賽前道德教育,防止運動員違紀違規行為發生,并養成運動員自覺遵守規則,聽從指揮,服從裁決的良好習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長期參加這種規范的、嚴格的、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就有利于養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從而懂得:在學校要做一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好學生,出校后,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綜上所說,在體育教學中進行

德育滲透,優勢明顯,是其他課程無法比擬的。只要我們把握住體育運動的特性,充分發揮體育教學“以德育人”的獨特優勢,我們相信,一定能更好地完成學校體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

體育教育論文:大學體育教育管理面臨的瓶頸問題分析

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過組織協調教育隊伍,充分發揮教育人力、財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內部各種有利條件,高效率的實現教育管理目標的活動過程。體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道德品質的發展。因此,進一步加強大學體育教學,不僅是為了開設一門課程,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將體育教學真正融入到高等教育體系中,將其更好的作為一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課程來對待。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明確大學體育教學目標,制定詳細的課堂設計思路,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具體來說,體育教學管理的目標是要把體育與健康教育過程作為一個參與運動、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增強體力、促進身心健康、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綜合過程,真正體現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功能,使大學生受益終身 。而在高等教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教育管理仍然受到諸多因素的困擾,比如教學質量監控措施不到位、對教師考評措施不完善、剛性管理居多而缺乏柔性管理、教學質量的提高與教職工個人的發展不協調等,這些問題都成為影響大學體育教學管理健康、持續發展的瓶頸。為此,本研究結合新時期高等教育管理實踐,對大學體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為進一步優化大學體育教學管理提出新的參考和借鑒。

一、教學質量監控措施不到位

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系統的保障體系一方面是軟件系統,一方面是硬件系統。軟件系統主要是政策和制度,硬件系統主要是信息化平臺建設,教學管理的隊伍,只有從軟件硬件兩方面為信息化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建設提供保障體系,才可以使獨立學院在教師來源多元化背景下的教學質量實現健康發展 。結合目前我國大部分教學質量監控是由二級學院(系)完成的情況來看,各二級學院(系)教學質量管理的設施完備度就直接決定了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的質量。而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校中,尤其是一些非體育院校中,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進一步講對于體育教師的重視程度也不足。因此,很多非體育類院校的體育教學部教學質量監控軟件、硬件都不到位,甚至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往往都是有一些體育教師兼職。而且很多高校由于體育教師數量不夠,要聘用很多兼職教師,而學校對兼職教師的約束力又很差。再加之體育課程的開設大部分都是室外進行,很難有效對課堂教學質量形成監控,嚴重影響了對體育教師授課全過程的質量監控。

二、教師工作考評措施不完善

高校工作考核的原則,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各類工作人員能夠享受同等待遇,激發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并提供一個合理的發展空間,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但是從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考評實踐來看,“一刀切”的評價模式居多,“差異化”的考評模式則很少,往往是不結合實際情況,統一開展評價。而實際上,體育課程的性質就決定了體育教師不可能像其他專業課教師一樣擁有多么深厚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那些自然科學類的任課教師或者專職研究人員。而我們的考評系統還往往熱衷于將教師的科研能力、數量、獲得成果獎勵、指導研究生的數量量化進行考評。顯然,依靠這種指標進行量化評比,大部分體育教師根本就無法與專業課任課教師及專職的科研人員比擬,其結果就是體育教師最然很盡職盡責,但是職稱評不上,其工作積極性也受到明顯影響。另外,很多高校也沒有單獨的為體育教師設定足夠有針對性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措施,總認為這是教師個人行為,與學校無關。甚至在碰到教師培訓或者繼續教育與課堂時間沖突時,很多學校都不會為教師參與培訓調一下課,這也會在[文秘站:]很大程度上影響教職工的積極性,進一步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

三、不能合理兼顧教學質量與個人的協調發展

教師是課堂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教職員工是高校發展的核心群體,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學校的發展,教育的改革,不僅僅是追求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要考慮到教職工個人的發展與教學質量的提高相互協調。只有教學質量與個人同時得到發展,這樣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否則教職工無法進步,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學校的發展從何談起。而實際上,在目前很多高校中的體育教育管理工作之中,都是片面的強調教學過程的嚴謹性,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性,如果教學質量不達標將如何處置。或者說,在目前體育教育管理中 ,剛性管理比重過大,缺乏組走的柔性管理措施 。很少有學校真正去關心為什么教學質量沒有提高,或者提高的慢。缺乏對體育教師,尤其是年輕體育教師的關心。他們之中的很多都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但是根本也沒有科研,甚至連參與科研的機會都沒有。如果再沒有得到組織的關心,勢必會嚴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總之,體育已經成為新時期越來越重要的一門課程,體育教師也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目前大學體育教育管理問題又越來越多,甚至已經非常嚴重的限制了體育教學質量的發展和體育教師個人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大學體育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梳理和分析,而且對于重點問題要進行深刻的剖析,只有這樣才能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才能更好的為進一步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保障大學體育教學健康發展乃至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的逐步完善提供更為完整的思路。

體育教育論文:如何構建體育教育中有美育目標

摘要: 結合改革開放以來,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我國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的實踐,分析了當前向社 會主義市場轉制過程中體育發展面臨的矛盾,提出了體育理論建設面臨的任務和加快我國體育理論建設步伐的 若干措施。

關鍵詞 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體育理論建設,任務

前 言

十多年來我國社會體育、競技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科技以及體育物質技術條件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與前三十年相比較,向前邁進了歷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經濟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區,體育事業的發展已登上 了一個新臺階。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的歷史經驗,從理論上探索體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的 基本特征和在全面邁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們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體 育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明確體育理論建設的主要任務,使理論研究緊跟體育改革的社會實踐,并提高理論對 實踐指導作用的力度和實效性,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我國體育理論新體系。

1 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的歷史性變化與發展中面臨的

主要矛盾

以廣東珠江三角洲體育發展為例,由于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推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給珠江三 角洲體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體育事業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設速度和規模向前發展,體育事業的外部 環境和內部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突破了傳統的體育經費投入單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會和個人多種投入方式以及財政、社會贊助和發 行彩票等多元化渠道。

人們的健康觀念和體育參與意識增強,溫飽思健康,改變了居民傳統生活方式,余暇體育人口增長迅速。

體育社團向實體方向轉化,自主性和自我組織能力明顯提高,初步形成社會化體育的基礎。

城鎮化帶動了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朝著標準化、多功能的方向發展,成為區域現代化建設和文化特征的 重要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會需求和體育消費結構的變化,促進了體育產業的改革和體育市場的蓬勃興起,使體育經濟 的活動領域和規模逐步擴大。

體育人才的引進由急功近利逐步趨向長遠投資,形成引進人才的多層次結構。縱觀珠江三角洲地區體育發 展的蹤跡,經濟社會改革的不同階段對體育的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制約作用。這種制約關系構成了不同時期體育 事業發展的矛盾,當前珠江三角洲地區體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體育事業運作中的政府行為與體育社會化不相適應的矛盾

在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育管理體制中,我國體育改革的總目標應該是建立起一個對體育事業發 展有極大促進作用的開放性體育體制,既要重視建立宏觀調控的管理機制,更要重視形成依托社會辦體育的運 作機制,如果社會辦體育沒有相對完整的自我運作機制,體育社會化是化不起來的,現階段珠江三角洲地區體 育發展中,缺乏推動體育社會化運作機制形成的實質性舉措,對簡政放權,充分調動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產生 制約影響。

1.2 體育職能部門工作重點與整個社會體育發展趨勢不相適應的矛盾

《體育法》的實施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將社會體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這是社會主義體育發 展的必然趨勢,為各級體育職能部門工作重點指明了方向。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各級體育職能部門的內部結 構和互作重點時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競技體育的主導色彩,開展社會體育的職能管理機構、人員配備和政策研究 都勢單力簿,全民健身計劃難以落到實處。因此,各級政府體育職能部門首先要真正將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為己 任,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體育的積極性,要防止將全民健身當作一個球踢向社會。在強化宏觀調控過程中,一 方面要探索競技體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路子,在適合我國國情的情況下,實現競技體育管理工作的分階段性 過渡,另一方面要從內部機構調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實現體育真正面向全社會的重點轉移。

1.3體育產業的發展與體育市場規范化程度不相適應的矛盾

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結構的變化,推動了人們的體育意識和參與行為的變化,刺激了 體育服務市場的迅猛發展,在珠江三角洲到處可見不同類型的康樂室、健身房、體育俱樂部和體育中心正在逐 漸向社會開放,各類體育咨詢和技術服務活動也異常活躍。但是由于有關部門的責權界定不明確>:請記住我站域名/規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導和監管,使得目前體育市場的管理較為混亂,少數不法分子更是魚目混珠 ,利用體育場所進行違法活動,影響了體育市場的健康發展。

1.4 體育事業發展與地區性體育立法不相適應的矛盾

從珠江三角洲地區體育發展的實踐中,可以看出,一個地區體育工作開展的好壞,一個基層單位體育工作 開展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與主要領導對待體育工作的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不可否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 件下發展體育事業仍然需要得到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視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個地區或是一個單位體育工作的希 望寄托在某個領導對體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會不自覺地使體育事業發展滑入“人制”的軌道。在實現轉制過 程中要依照《體育法》這一發展體育事業的根本大法,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加

大地方體育立法的步伐,強 化各級領導的體育法制意識,并自覺依照體育法律法規,理順體育事業發展中的多種關系,促進體育領域內的 全面深化改革。

1.5體育事業發展要求與各類體育人才素質不相適應的矛盾

隨著體育事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向更大規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對各類體育人才數量和質量 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近年來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各類體育人才現狀的調查研究表明,各級體委管理干部隊伍素質 不高,據該地區7個城市的統計, 體育管理干部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38.5%,有相當一部分管理干部 缺乏科學管理知識或是專業知識陳舊。體育經營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從事體育經營管理的干部大多數來自體育行政系統,不僅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也不具備相應的經營管理能力。處在珠江三角洲地的體育教師隊伍 也極不穩定,這些情況表明,必須下大力氣抓好各類體育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各類體育人才的素質,否則將 極大地制約珠江三角洲地區體育整體規模的發展。

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體育理論建設面臨的任務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今后15年的 奮斗目標,關鍵是實現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這一總的要求對在改革開放重要發展階段的經濟發達地區的 體育具有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同時也為這些地區體育事業運作機制的轉變,使體育工作由單純重規模、重投 入轉為重質量、重實效指明了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區體育發展的現狀表明,在實現上述轉變過程中,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在理論上得到澄清, 中國體育理論建設在探索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的實踐基礎上,要研究體育在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化 過程中出現的基本問題,為先行一步地區的體育事業新的飛躍作好理論儲備,為中、西部地區體育的起飛起到 重要的借鑒作用。當前經濟發達地區面臨的一些基本問題必須引起體育理論工作者的注意,這些的基本問題包 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 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在協調發展中重點轉移問題的研究

數十年來競技體育作為我國體育工作的重點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在現階段仍然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產 生較大影響,但是競技體育對群眾體育整體發展的影響是有限的,特別是當前經濟發達地區群眾體育正隨著國 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而日益顯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將競技體育作為我國體育事業的重點已不 能適應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李鵬總理在八屆三次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體育 工作要堅持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把發展群眾體育,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普遍增強國民體質作 為重點。”為體育理論界探索體育事業內部關系的轉化指明了方向,當前要系統研究經濟發達地區群眾體育與 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以及群眾體育作為新時期我國體育工作重點的環境特征和變化依據,研究群眾體 育作為戰略重點的轉移機制,探索從觀念狀態轉變為現實狀態的操作途徑,結合經濟發達地區環境特征和有利 基礎,研究加快重點轉移過程中體育體制改革的步伐。

2.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競技體育發展問題的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積極拓寬競技體育發展路子,率先在全國開創聯合辦隊和發行體育彩票的 先河,使競技體育發展的社會基礎有了較大的改善,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重點轉移和各級政府體育管理部門的 職能轉變,競技體育的改革面臨嚴峻的形勢,競技體育的組織體制、競賽體制和人才體制都需要與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環境相適應,當前理論工作者要結合經濟發達地區的環境變化特征,深入探索競技體育普遍 發展規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優勢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競技體育發展的多元模式,為競技體育的改 革提供理論依據,與實際工作者一道確保我國競技體育在體制轉變過程中的穩步發展。

2.3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的系統研究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后,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這一龐大的民族體質建設工程如何運作,面臨 著理論和實踐上必須解決的一系?形侍狻S捎諶窠∩砑蘋氖凳┦艿驕謾⑸緇嵋約疤逵誆慷嘁蛩?的制 約,必須重視全民健身計劃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矛盾,特別要從理論上研究和區分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與計劃經濟體制下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兩者之間在目標、原則、運作方式和 評價標準等方面的根本差異,運用系統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積極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全民健身的 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體系。

2.4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

作為經濟增建設和社會發展較快的地區,珠江三角洲的體育產業包括體育彩票、體育廣告、體育旅游、體 育技術勞務和體育的物質產品等方便都迅速發展壯大。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體育產業的發展一方面面 臨著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發展、輕效益的現象比較嚴重,另一方面面臨著培育與立法的矛盾,體育市場的管 理較為混亂。因此當前從理論上要研究在體育產業迅速發展基礎上形成的體育經濟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關系 ,研究調整體育內部經濟活動機制和提高體育事業經濟效益的途徑,研究體育市場的法制建設、政策實施和規 劃制定等方面的綜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實把提高效益作為體育事業發展的中心的具體措施。

3 當前體育理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加快我國體育理論建設步伐的建議

3.1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經濟發達地區的體育理論工作者,深入社會實踐進行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對體 育社會實踐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在理論研究和發展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不足,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 國體育理論建設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重視。

3.1.1體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程度低, 體育理論的發展與體育社會實踐的發展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未能 從總體上緊跟體育實踐的發展步伐,比較多的理論研究仍停留在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的經驗總結階段,未能 根據當前轉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論依據的發展對策措施。由于理論儲備和指導不足,對包括全民健身計劃實 施在內的體育社會實踐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3.1.2從全國范圍來看, 體育理論研究中基礎研究與應 用研究不協調。由于重應用、輕基礎,使應用研究 本身缺乏發展推動力,在學科分化過程中結構不夠嚴謹,交叉現象嚴重,有的學科分化后的基礎不牢,缺乏形 成自身的科學基礎體系,另一方面,在與其它學科結合形成的應用學科中,缺乏應用學科本身所必須具備的材 料,尤其一些新產生的應用學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現象比較嚴重。對體育理論研究和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

3.1.3體育理論研究的重點方向和力量投入還未能緊跟我國體育事業戰略重點的轉移,重競技、輕群體, 重微觀、輕宏觀的現象在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理論研究工作中比較嚴重,一些主要的體育科研機構基本上都還是 以為競技體育服務為主,群眾體育科研未受重視,體育經濟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與當前體育社會實踐的發展 方向不相適應。

3.1.4體育理論研究本身的質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 缺乏完善、準確,還存在著以偏概全的現象 ,對輾轉引用的材料,特別是將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材料與我國經濟發達地區體育發展實際進行比較時,缺乏認 真鑒別,研究結論未考慮對中、西部地區體育的起飛起到借鑒作用,在研究組織形式方面缺乏多學科的協作攻 關,單兵作戰的狀況較為普遍,與體育科學研究的發展的趨勢不相適應。

3.2建議

3.2.1要重視科研選題促進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的結合, 使體育理論研究始終緊扣體育實踐面臨的問題。

3.2.2實現研究重點的轉移和研究力量與隊伍的調整, 體育科研單位和體育院校要以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 的科學研究為重點,加大經濟發達地區群眾體育研究的投入。

3.2.3 要重視廣泛吸引經濟發達地區其它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在基礎理論方面,形成牢固的 基礎,完善體育應用學科的體系,形成研究成果轉化和推廣機制。

3.2.4加強體育理論研究工作的協作攻關。 建立若干個具有不同特點的體育理論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全民 健身研究中心,競技體育訓練研究中心,實現人員流動,資源共享。

3.2.5重視體育理論研究隊伍的建設。通過擴大培養碩士生、 博士生的規模,加快體育理論研究人才隊伍 的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人与禽性视频777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粉嫩虎白女p虎白女在线|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国内外精品激情刺激在线|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国产色欲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草草浮力影院| 人妻 校园 激情 另类|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另类老妇奶性生bbwbbw|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np视频|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九九综合九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