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4 10:31: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醫學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章摘要】
本文結合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特點和理論課的教學情況,針對目前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從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幾個方面對生物醫學工程的實驗課進行了探討,目的是改進實驗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生物醫學工程,實驗課教學,教學方法
0引言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一門多學科相互融合,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實驗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設置實驗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培養。我們針對在生物醫學工程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本專業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與實踐,以滿足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1目前實驗課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目前我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大部分實驗課程的教學處于輔助理論教學的地位,實驗課程成績僅占課程總成績的20%左右,因此很多學生存在著較為重視理論課程,而對實驗課程較輕視的現象。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會使得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目前的實驗課教學不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夠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創新意識。很多數學生在實驗課上只是被動地按照實驗指導書的實驗步驟機械地操作,對實驗的原理不能夠充分理解。再次,目前實驗課的教學不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由于每個學生的動手能力不盡相同,在規定的實驗課的時間內,有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會較好的完成實驗內容,而基礎較差,動手能力較差的額學生到了下課時間并不能順利的完成實驗任務。目前的實驗教學模式使得不管本次實驗完成與否,學生都要離開實驗室,而下次實驗課又會開始新的實驗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實驗課教學方法探討趙曉磊齊秋菊霍旭陽*吉林醫藥學院吉林132013郭春超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吉林132013容,從而導致動手能力差的同學對實驗課逐漸失去了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我們并沒有達到開設實驗課的目的。
2實驗課教學的改革措施
針對目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實驗課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生物醫學專業實驗課設置的實際情況,按照實驗教學的目的的要求,對本專業的實驗課教學考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實驗室的建設等幾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1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需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旨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不斷的對實驗內容進行優化,強調實驗內容的綜合性,注重各學科之間交叉的特點,從而將實驗內容分為礎實驗訓練階段、綜合應用實驗階段和創新設計型實驗階段。減少以驗證理論知識為主的基礎性實驗的比例,在基礎試驗階段主要以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為主要目的并進一步鞏固理論課上的知識點;相應的增設綜合應用性實驗和創新設計性的實驗。在這類實驗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指導教師提供給學生實驗的任務和要求,并給出一些相關的電路和參考資料,學生進行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完成實驗,指導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目前我校生物醫學專業的實驗課都開設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使綜合應用性實驗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
2.2改進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課一直以來都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為了使學生在實驗課上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輕視實驗課的現狀,因此就要求指導老師要根據專業課程的教學規律和特點,,在實驗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形式,應在一部分的專業課程中將實驗課獨立出來,改變實驗教學通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傳統教學理念給學生創造更多發揮主動性的條件,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另一方面任課教師要在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適合各門實驗課的考核方式,從多個角度考察學生的實驗能力。可以適當提高實驗課成績在總成績所占的比重,并結合學生在整個實驗的過程的表現,包括對實驗的預習,實驗的操作,實驗的結果及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都記入學生的實驗成績當中,從而以充分調動學生對實驗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2.3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
實驗室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場所,要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學資源,設立各門課程的固定實驗室,如電子實驗室、醫學儀器實驗室、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室等。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有固定的實驗小組和實驗臺。將各班學生進行,每組都有固定的實驗,這樣有利于實驗教師對每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管理,同時也有利于實驗室的器材與設備的管理。同時建立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課外時間通過預約的方式使用實驗室,實驗教師為學生提供欲做的實驗所需要的設備和資料并配備專門的實驗教師解決學生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給以相應的指導,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并進一步減少傳統實驗課所帶來的缺陷。
3小結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實驗課教學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以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不斷的對實驗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時間才能夠,提高實驗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為培養具備醫工結合的實用型、創新型人才打下基礎。
作者:趙曉磊 齊秋菊 霍旭陽 郭春超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
作為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簡稱BME)專業的主要方向之一,生物材料學在生命科學前沿研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生物材料學是目前涉及學科領域多且廣泛(如醫學、生物學、材料學、物理、化學、機電、信息等)的典型交叉學科代表,其研究與產業化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被視為戰略性地位。我國“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已明確指出生物材料是重要的技術領域。據統計,我國生物材料及其應用產品(醫療器械)產值約占GDP的0.4%,而生物材料學在讀本科生及研究生約僅占在讀大學生總數的0.016%,顯著低于該產業對GDP的貢獻率,由此可見我國生物材料學專業人才非常匱乏。因此,開設好生物材料這門課程不僅能為學生們打下良好基礎以適應社會需求,還能拓寬BME專業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就業機會。然而,國內自上世紀60年代出現BME專業以來,大部分高校開設的BME專業課程仍主要集中在儀器電子學等方面,對生物材料學相關專業課程涉及較少。鑒于此,積極推動BME專業的生物材料課程教學改革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潛在戰略意義。以下是從教學實踐中汲取的一些經驗,供同行參考與探討。
1設計較為完整的生物材料課程知識體系
生物材料是一門分量較重的專業課程,主要通過學習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陶瓷材料與高分子材料的組成結構、物理化學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評價等,使學生對現代生物材料的基本原理、應用與發展趨勢形成較為全面的認識。通過借鑒國內外相關教材可以發現,較為完整的生物材料課程知識體系一般包括材料學與生物學層面的內容[3]。其中從材料學角度出發,生物材料課程需要講授的內容有生物材料的類型、性質、化學結構、物理性能、力學性能、降解、加工工藝、表面特性等。這些將為學生們打造良好的材料學基礎。從生物學層面來看,生物材料課程需要講授的內容有蛋白質、細胞與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生物材料植入體引起的人體急性炎癥、血栓、免疫反應、感染、腫瘤和鈣化反應等。特別對于傳統的以儀器電子學為主要專業課的BME學生,由于較少接觸化學、醫學等基礎課程,可在生物材料課程里增授一些大學化學、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等有關的基礎知識,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材料的基本知識。構建完整的生物材料課程知識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能讓BME專業學生報考國內外生物材料學方向的研究生時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2適當引入雙語教學環節
目前教育部鼓勵在大學課堂積極開展雙語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外語從事專業工作、學術交流的能力。適當引入雙語教學環節對于正處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研究熱點中的生物材料學意義更為重大。這不僅能及時向學生們介紹最新的研究進展,還能幫助學生們掌握生物材料的專業詞匯。這有利于學生們獨立閱讀外文資料或文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出獨立思考、探究的能力。這些是未來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區別于普通人才的基本標志。當然,適當引入雙語教學環節也對授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高水平的課堂不僅能熏陶出高素質的人才,還能更快地提升教師自身的授課、科研水平。
3增加實踐學習環節
生物材料學是一門實用性強的課程,在這幾年的授課經驗中發現如果將學生們帶到研究實驗室、醫院、企業觀摩學習將極大激發學生對生物材料的關注與深入學習的愿望。具體來說,在這些精心設計的實踐環節中學生們可以接觸到許多高尖新設備,如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等,通過觀摩學習能提高學生們對生物材料表征分析技術的理解,從而加深其理論知識。在臨床醫院或企業調研學習各類醫療材料(器械)的具體應用、生產加工,能讓學生了解不同生物材料在應用或生產中的優缺點、以及醫院、企業及對人才的需求。這些都將驅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的回到課堂學習生物材料基礎知識,為自己今后的擇業及人生規劃打下良好基礎。總之,生物材料是保障人類健康的重要必須品,現已成為各國政府優先支持研究開發的熱點。特別對于我國,生物材料不僅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以及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物質基礎,還將作為典型的低能耗、低環境污染、高技術附加值的新興產業,成為未來國民經濟中新的增長點。在生物材料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施行上述辦法,將有效培養和鍛煉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與綜合能力,能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建設國家做出貢獻。致謝感謝河南科技大學青年科學基金(2015QN045)與博士科研啟動經費的資助。本文通訊作者為鄭軍博士。
作者:周為 鄭軍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
在國內外文獻中,關于醫療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有很多,但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分析卻鮮有[1]。自21世紀以來,高科技快速發展,醫學的發展也與科技的進步息息相關。醫學的發展要以醫學理論和技術為依據,以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為導向。作為一個專門學科,生物醫學工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在發展規模擴大的同時意味著對醫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2]。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醫學能夠保持發展步伐的基礎。本文主要探討了對醫學工程技術人才的管理以及使用中的實際問題。
1影響因素
科技革命為醫學也帶來了一次新的變革。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傳統的看病模式被時代所淘汰,大量的精尖設備投入到醫學實踐中。但就目前發展態勢來看,醫學工程技術部門與醫院儀器設備的發展有差距[3]。在實際中,影響醫學工程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
1.1規章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國醫院醫學工程部門發展晚、起步遲,沒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明確劃分各部門職責范圍,甚至沒有統一的名稱。各個醫院的醫學工程部門的職責存在差異,其基本任務都有及時修復儀器設備,以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醫學工程部門中存在重視培訓操作人員,而忽視對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其成因是采購、論證、管理以及維修的脫節[4]。在簽訂合同時,醫學工程部門往往考慮儀器設備的使用,而忽略了對設備維修方面的考慮,甚至有的設備維修手冊都不全。工程技術人員專業技術的提高受到供管和維修脫節的制約。
1.2維修設備不全
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一般醫院購買的大型儀器設備有限,購買的維修配件也相對較少。一旦這些設備出現故障,就需要立即進行維修,以免影響醫院的運行[5]。由于缺少元件配件,工程技術人員面臨的挑戰大,專業能力和維修速度都會受到影響。
1.3維修方式不先進
當前,醫用儀器設備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以高度集成化為發展趨勢。傳統的維修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維修的要求[6]。例如:要想通過現有的設備,在電路板上更換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很難做到的。受維修工具不全、檢測儀器缺乏等因素影響,很多大型醫院的維修模式發生了變化,儀器設備的維修也由起初的元件級維修轉為板級維修。板級維修大概需要半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維修周期太長,維修價格也很高,大大地提高了維修成本。
1.4技術交流無組織
技術人員的工作繁、雜,沒有按專業進行明確的劃分,造成技術人員負擔重。在工程技術工作的性質上,在國內外文獻中,關于醫療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有很多,但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分析卻鮮有[1]。自21世紀以來,高科技快速發展,醫學的發展也與科技的進步息息相關。醫學的發展要以醫學理論和技術為依據,以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為導向。作為一個專門學科,生物醫學工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在發展規模擴大的同時意味著對醫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2]。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醫學能夠保持發展步伐的基礎。本文主要探討了對醫學工程技術人才的管理以及使用中的實際問題。
2對策
2.1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素質主要有四個方面基本要求。首先,身為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既要有好的專業技術,還要懂一定的醫學知識[8]。其次,熟練地掌握本專業儀器設備的用途、性能、操作方式、維修及保養方法是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基本要求。還要了解有關儀器設備的相關知識。再次,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要懂得相關的專業英語知識。最后,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好的職業操守。即使在情況十分危急的情況下,也要及時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目前,我國醫學工程人員的知識結構相差很大,技術水平也存在差異,成分復雜[9]。因此,在學科建設上,要構造和諧氛圍,從初級到高級合理地分布人才,還要加強團隊思想素質和文化建設,使醫學工程人員能夠最大程度地為醫院建設和發展服務。
2.2優秀人才團隊的建立
醫療儀器設備的資產就占醫院總資產的50%~70%,所占比例較大。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就、高水平的醫學工程技術隊伍十分必要和迫切。醫學工程人員的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是各級管理部門和醫院領導都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1)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是目前各大醫院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現有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繼續再教育,能夠有助于擴充、更新他們的知識。有些醫院,甚至可以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到國外接受培訓,以適應醫學工程新技術的發展,與國際醫學工程接軌,不斷了解、更新、掌握最新科技成果[11]。
(2)有計劃地招收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或者相關的學術人才,能夠優化團隊建設。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統一的管理,實施考核制度,增加臨床工程技術培訓。當前,在醫學領域的重要任務是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臨床工程師資格認證制度。臨床工程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建立在促進醫院臨床工程進步的同時,能夠推動整個醫療技術的發展。
2.3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社會地位的提高
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一門學科得以健康發展的關鍵。有了完善的制度,醫療設備維修部門中的問題才能夠被正視,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社會地位才會得到很大的改觀。長期以來對醫學工程的不重視嚴重制約著醫療設備維修部門的建設和發展。目前,由于沒有統一的職稱晉升標準,相關的培訓、考核以及上崗制度尚未建立,醫學技術人員職稱晉升困難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醫院應該重視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立功授賞、晉職、加薪時,要與臨床科室的人員一視同仁[13]。在工程技術人員由突出貢獻的時候要給予獎勵,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努力鉆研業務,主動學習新的知識。
3結束語
在了解目前國內外醫學工程相關專業的教育現狀的前提下,并結合醫院醫學工程科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本文分析了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發展造成影響的幾種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和管理高素質、高層次優秀人才團隊的構想和建議。
作者:鄧文勝 單位:江西省萍鄉市婦幼保健院
一、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大學階段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學習能力,對他們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大學教師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即“授予魚不如授予漁”。而我們學校設立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以生物醫學電子為主要方向,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具備生命科學、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在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儀器、醫用電子設備、醫療信息技術及電子、儀器、信息領域等從事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本專業所設立的專業課具有知識面廣、交叉性強的特點,尤其需要學生能夠具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各種知識相互貫通,并理解。在生物化學課程講授中,根據專業的特點,我們制定了如下方法來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首先,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要求學生自己制定或在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需要詳細列出學習內容和時間安排,該安排應該與教師上課內容一致,且學習計劃應具有針對性。在給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授課時,有一部分學生對生物化學非常感興趣,也表示出希望在研究階段從事生物專業的學習。而生物化學作為生物專業的必修課,也是生物方向考研的必考專業課之一。這樣,我們專業所教授的生物化學知識是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這就要求這部分學生需要制定更為全面的學習計劃,除涵蓋本專業的學習要求外,還應將生物專業的知識要求加入。而對于希望從事醫學電子方向的學生來說,只需完成本專業學習計劃即可。其次,將授課教師的聯系方式和辦公室地址公布,方便學生隨時聯系老師。最后,給出精品課程及網絡課程的網上資源地址、主要參考書目及主要文獻資料和主要實踐資料,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自主學習。在完成這些工作后,也要定時聯系學生,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寫自主學習自我總結評價,來評價他們的學習結果,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引入創新實踐型教學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由其復雜的、龐大的知識體系交叉形成的學科,在教學中如何將各個課程融會貫通也是其教學的一個難點。而生物化學作為生物和醫學共同的基礎課,其授課的效果對后續課程的教授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創新實踐型教學對該門學科的授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這是因為生物化學就是建立在前人不斷實驗,并將實驗結果分析總結形成理論的學科。所以,實驗教學對教好、學好這門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就需要在基礎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實踐的鍛煉和積累。我們針對實踐型教學做了如下的工作。首先,設置了課內實驗和專題實驗。課內實驗是在授課同時進行開設的,可對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了解。而專題實驗,我們一般開設在高年級,此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大多的專業課程,而專題實驗可將生物化學和這些專業知識融會貫通,進而增加對生化進一步認識,也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其次,讓學生加入到課題研究中。如大學生創新項目,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并鍛煉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提出與生物化學有關的題目,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寫項目書、項目計劃、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寫結題報告,發表文章。在這過程中,提高學生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進行了培養。將創新實踐型教學與生物化學傳統教學相結合,通過實踐教學將學生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拉了出來,走入實驗室,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對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認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結論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涵蓋了工程技術、圖像處理、醫學儀器等研究方向,具有復雜性和高度的交叉型。在進行生物化學授課時,應考慮該專業特點。我們在授課中探索出將PBL教學、自主學習和實踐型教學引入生物化學傳統教學中,提高了授課質量,并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專業的授課方式。
作者:趙晨 倪原 陸文總 賈光鋒 單位:西安工業大學
1實驗內容改革
在實驗教學內容上,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全面修訂了實驗教學大綱,優化實驗知識結構,形成梯次的教學內容體系,即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設計性實驗。在實驗總學時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減少驗證性實驗項目,增加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并且注重實驗項目課程內綜合更新、課程間重組以及跨學科交叉融合,尤其重視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的培養。近兩年,面向本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生所開設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項目及學時分配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實驗項目從12個減少到9個,但是總學時保持未變;從實驗內容設置來看,實驗難度成梯度;實驗類型分為基礎驗證性、設計性和綜合創新設計性三種。純粹的驗證性實驗只有2個,分別為實驗一邏輯門測試和實驗四觸發器功能測試。實驗一為第一次實驗課,先要教會學生使用實驗箱和認識芯片實物,向學生傳授實驗技巧,所需時間較多,因此設置的內容稍簡單,讓學生的實驗過程既順利又充實而有成就感,從而激起學生的實驗興趣。實驗五分為兩個部分:先驗證計數器及寄存器邏輯功能,隨后重點完成常用計數器芯片74LS161和寄存器芯片74LS194的擴展應用設計,如果只是單純的芯片功能測試,就缺乏應用訓練,不利于后面相關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實驗二和實驗三為組合邏輯電路設計,分為小規模和中規模,內容上不重復,電路的實現從采用邏輯門升級到采用中規模集成芯片。實驗六為經典的時序邏輯電路設計,考慮到難度稍難及根據往屆實驗情況,將其學時調為3學時,通過該實驗項目,學生對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流程、動作特點及測試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實驗七為綜合性實驗,主要進行綜合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時鐘脈沖信號在數字電路的工作中起控制作用,因此,特設置了一個采用經典的模數綜合器件555定時器來構建簡易時鐘脈沖信號源的實驗項目。前八個實驗基本涵蓋了數字電路理論內容,且按照理論課章節順序來設置。在實驗課程的最后,為了綜合考查學生知識運用、創新、動手操作及團隊合作能力,特設置了一個系統設計性實驗項目,如《交通燈控制電路設計》。該設計任務涉及到多個功能模塊,由于電路較復雜,設定學時為6學時,需要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實現,作為實驗課程考核部分之一。綜上,整個實驗教學分為四個階段:基礎訓練實驗階段、基礎設計實驗階段、綜合應用訓練階段和系統設計實驗階段。使學生從基本的實驗設備和器件的使用、實驗數據的處理、知識的綜合運用、電路設計調試到實踐創新能力都得到了訓練。
2實驗方式方法改革
在學生掌握了常用的實驗儀器如數字電路實驗箱、萬用表、信號發生器等的使用方法,熟識了常用的集成電路芯片的基礎上,結合各實驗項目的要求及特點,采用多種實驗方式來完成實驗。驗證性實驗可只用數字電路實驗箱來實現,多個芯片同時在實驗箱上連接,連線方便,費時較短,一次實驗課中可以完成多個任務。較簡單設計性實驗采用分立元件連接來構建電路,既可以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又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由于難度最高,可讓學生用軟件仿真出電路原理圖,然后制作PCB板,實現電路實物。課程開始時教師講授的時間不易超過15min,主要幫助學生完成對實驗的理解,思路的建立。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電路的搭建及問題的排解,要有學生自主完成。在實驗進行中,教師和學生各自的定位要準確,教師主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在整堂實驗課中,要讓學生體現主動性,感受到“做中學”的樂趣。由于實驗內容大部分為設計性實驗,如果純粹依賴實驗指導書進行教學,較難達到培養學生電路設計能力的目的。因此在現階段,采用項目驅動法來開展實驗教學,具體做法為:開學初把數字電子技術實驗的所有實驗項目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送給學生,每個設計性實驗只提供設計任務、設計要求和可供參考使用的芯片種類,設計方案和電路原理圖由學生自主完成。這樣既可以改善學生的懶惰思想,又可以實現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查閱參考文獻的和初步設計的能力。對于學時較長和難度較大的實驗項目,2~3名學生可組成小團隊,團隊成員在參閱大量參考文獻后進行小組討論,多次討論后確定設計方案。在電路構建及測試過程中,每個成員都必須積極參與,教師也給予一些必要性的指導。經過兩年的實踐發現,該實驗教學方法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每次實驗完成之后,學生不僅對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獲得了滿足感,極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
3實驗室教學管理改革
對于任何一個實驗項目,都允許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教師作為引導者雖不過多干預學生的實驗過程,但是也積極關注他們的實驗進度,認真聆聽他們的實驗想法,適時給出建議,甚至和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幫助他們構建更正確的實驗方案。當學生搭建的電路不能正常工作時,不過多責備,反而是啟發他們自己尋找問題的所在,鼓勵學生多思路分析問題。因此,實驗室的氛圍既嚴謹又活躍,絕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專注的投入到實驗中,實驗效果理想率可達到95%以上,實驗數據抄襲的現象非常少。
4實驗考核方式改革
很多學生不重視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考核方式不太合理,實驗成績要么只占數字電路課程成績的百分之二十,要么只由實驗報告的成績和平時考勤成績組成,導致有些學生認為只要期末考試卷面成績高就行,實驗做不做問題不大,有些學生雖然每次實驗都出勤,但是在實驗室并不認真做實驗,實驗報告抄襲他人。基于這些現象,近兩年本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開展的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考核方式做了如下改革。
(1)電子技術實驗單獨為一門課程。該課程成績中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成績占50%,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成績占50%。就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成績而言,平時出勤率僅占10%,實驗過程中的表現占40%,系統設計實驗考核成績占30%,實驗報告成績占20%。因此,學生的實驗態度與實驗能力最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課程成績。這就使得絕大部分學生能以正確、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實驗課程,并盡量通過自主努力完成實驗。
(2)系統設計實驗項目考核時,分模塊考核。比如在《交通燈控制電路設計》實驗項目中,總分100分,完成時鐘信號源電路模塊,得10分;完成定時器模塊,得25分;完成控制器模塊,得40分;完成譯碼驅動器模塊,得15分;設計方案闡述和回答教師提問部分完成,得10分。這樣不僅避免由于電路硬件原因導致電路系統最終實驗效果不理想而得零分,打擊學生信心的情況出現,又可以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逐級測試電路,保證最后的電路系統效果理想,且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答辯能力進行了培養。
5結語
通過采用設置梯次的實驗教學內容、項目式開放式實驗教學方法及綜合式實驗考核方式等手段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改變了以往單一性的、被動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方式,真正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綜合運用知識、實踐動手及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實驗能力,且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作者:彭微 單位:湖北科技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1醫學工程學發展歷史
從17世紀列文虎克(Leewenhock)用自己研制的光學顯微鏡發現微生物開始,醫學的每一次重大進展都留下了工程技術的痕跡。200多年前Galvani和Volta兩位科學家在電生理方面的先驅性研究,常為追溯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時提起。現代生物醫學工程孕育于19世紀,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歷史還不過數十年時間。1985年X射線發現后,X光機很快進入醫學臨床,開創了醫學圖像學。以后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等高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類研究和改善生命運動過程開辟了新的前景,工程技術與醫學更加廣泛深入地滲透結合,于是逐步形成了多學科與生物醫學交叉融合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在20世紀50年代形成學科領域,60年代崛起發展。1953年,德國在ILMENAU大學建立了第一個生物醫學工程系。1964年,世界性的生物醫學工程聯合會(theInternationalFederalof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IFMBE)成立,到1991年已舉辦九屆世界生物醫學工程大會。1979年,美國物理學家科馬克(A.M.Cormack)和英國的電氣工程師亨斯菲爾德(G.N.Hounsfield)發明了用電子計算機將X射線穿透人體形成重疊影像展開技術,無創傷地取得人體橫斷面圖像,創造了X射線CT,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更成為工程技術與醫學交叉融合而對醫學進步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的標志。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許多著名大學都開始了生物醫學工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代表了全世界生物醫學教學和研究的前沿。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從基礎教育到研究生培養,從理論教學到行業訓練乃至職業培訓,都有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從而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長盛不衰。我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是1978年由國家科委正式確立的,1980年成立了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1986年正式加入世界生物醫學工程聯合會IFMBE。截止2003年,我國已有48所綜合或理工科大學、18所獨立醫科大學設立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培養從本科到博士各層次專業人才,另有9所專科院校開設了醫療器械專科教育。
2國外醫學工程學科的發展方向
在國外,醫學工程專業已經深入到醫學的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醫療設備研發、醫療設備管理、醫療設備維護以及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方面。
2.1醫療設備研發
各種醫療設備的研發均源于醫學臨床實踐,國外的醫學生經過4年的理工科大學學習,其醫生均為生物醫學工程和臨床醫學的雙學士。因此,國外醫療設備的研發速度和思路遠大于國內,許多最新的醫療設備發明均源于國外臨床實踐[2]。
2.2醫療設備管理
醫療設備管理主要是通過科學化管理更大效能地發揮醫療設備的作用,為醫療機構創造更大的效益。其中包括醫療設備的采購、醫療設備的監控及醫療設備的效率評價等。
2.3醫療設備維護
醫療設備使用過程當中維護、保養異常重要,因此醫療設備的維護是醫學工程專業在國外醫療機構的主要職能之一。
2.4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
醫療設備若保證其診斷治療質量則必須進行定期的質量控制,包括計量檢測、周期檢驗、強制檢驗和維修后計量修正等,確保醫療設備的性能和準確性[3]。
3國內醫學工程發展情況
國內醫學工程專業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軍隊主要有第一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現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每年全國招生40人左右,主要方向是:放射醫學專業和醫學影像專業,突出的成就是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X刀放射治療系統。第四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每年全國招生20余人,主要方向是:電子工程與計算機智能化,突出成就是全國第一次研制人體阻抗斷層成像。地方大學開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主要有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等[4]。地方大學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與部隊有差別,軍隊主要是以醫科大學為基礎,畢業生的醫學理論基礎較好,但是理工科稍微欠缺;地方大學主要是理工科為基礎,基礎醫學有所欠缺。因此,之后北京大學、四川大學開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時則結合了雙方的優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醫學工程專業的人員不深入臨床是無法獲得創新靈感的[5]。就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分布流向而言,主要是去往大型國外醫療設備公司做銷售、售后服務;去往國內醫療設備公司做研發、銷售;去往各類醫院的設備科、信息科、網絡中心等。
4醫學工程專業在醫院的發展
醫學工程專業是醫院發展的主流方向,醫學工程在醫院雖然屬于輔助科室,但對于醫院的發展實屬不可或缺,其主要工作是設備管理、設備維護、質量保證和設備計量。
4.1醫療設備管理
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是醫院的先進的醫療設備。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醫療設備的作用和醫療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醫療設備管理的主要目標[6]。(1)設備的購置論證。以購置何種醫療設備最有利于醫院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為目的,每采購一種醫療設備均需進行嚴格的購置論證。(2)設備的購置管理。設備的購置需要調研、論證及招標等多個環節,購置管理需要采用科學化的方法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及避免商業腐敗。(3)設備的檔案管理。醫療設備使用和后期的管理必須進行科學化的醫療設備檔案管理,目前網絡化、電子化檔案管理是發展的趨勢[7]。(4)設備的發放儲存。設備和耗材的發放和儲存是物流管理的范疇之一,如何降低庫存減少資金積壓、提高儲存的質量等需要進行科學、精心的研究[8]。(5)設備的使用監督。醫療設備能否有效使用需要監督和管理,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加強設備的使用監督是醫療設備管理中的重要環節。(6)設備的報廢回收。設備使用一定的時間需要報廢,何種設備符合報廢的標準、報廢的設備如何處置等是醫學工程人員的重要研究范疇。(7)設備的效益評估。何種醫療設備可以繼續購置、何種醫療設備購置后會虧損等是對醫療設備的效益評估,同時也是醫院領導對醫療設備采購決策的主要依據。(8)設備的租賃管理。有些醫療設備沒有必要每個臨床科室都去購買,設備租賃是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的好辦法。做好醫院內設備的租賃管理,合理高效地調整設備是醫學工程科室的重要管理范疇。4.1.1醫療設備管理目標和原則(1)醫療設備管理目標:設備檢查收益是醫院最大的利潤增長點,應圍繞新技術、新設備開展醫院的新業務,設備管理的目標就是使得設備在醫院收益中發揮最大的作用。(2)醫療設備管理原則:科學化管理,科學化決策,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對設備進行科學化評估和決策,避免設備的閑置、浪費、重復性購置,把設備的效益發揮最大化。4.1.2醫療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現階段醫院在設備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主要問題:①設備采購盲目,事先的評估不足或者評估誤差大;②采購的設備其發揮效能低下,無預先的盈虧控制體系,無法發揮設備的效能;③設備管理混亂,使用率、開機率不足,無法有效調動臨床使用科室的積極性;④設備的監控體系缺乏,無法對具體設備的效益做出定量評估,致使再次采購缺乏依據。(2)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對策:①醫學工程科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職能,配合院領導做好設備購置的科學決策;②設備管理是科學,決策的原則是效益,圍繞效益做好醫院的設備統籌;③設備管理包括設備的購置、監督、報廢、評估,是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科學管理,是醫學工程學科研究的主要方向;④因地制宜發揮醫療設備的最大效能。
4.2醫療設備維護
設備維護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使用率和效率的關鍵[9]。現在的設備維護不同于過去,設備維護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①設備維護從過去的簡單修補到設備的效益保證轉變,能發揮設備的最大效益是核心;②設備維護從簡單的元件維護,到整機的保障,著重強調時間和經濟效益的比例;③設備維護從簡單設備的維修到復雜大型設備的工作保障;④設備安全維護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⑤醫療設備維護應該從以往的集中統一維護逐步過渡到專人保養維護,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將設備的故障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⑥醫療設備維護應該從以往的等待設備隨機故障發生后的緊急隨機維修逐步發展到對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
4.3醫療設備質量保證
醫療設備的質量保證是發揮醫療設備作用的前提,醫療設備的精度和準確度直接關系到診斷和治療的結果。因此,對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是醫療設備管理的重中之重。國外的大型醫療設備有嚴格的治療控制流程和管理人員。醫療設備的保證已經逐步成為醫學工程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醫院的大型醫療設備必須進行定期的周期檢驗和質量監控。為此,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工程師應運而生,成為醫療設備發揮作用的“保護神”[10]。
4.4醫療設備計量
醫療設備計量是保證醫療設備診斷治療準確的前提。設備計量包括:設備使用前的計量檢定;設備維修后的計量檢定[3]。設備的檢定類型:國家強制計量檢定(強檢);周期性計量檢定(周檢)。《計量法》是醫療設備計量工作的依據。軍隊計量體系規定軍區總醫院建立三級計量站,為醫院醫療設備進行計量的強檢和周檢。醫療設備計量是醫學工程科的重要職責。
5結語
每一次的醫學進步都與工程學息息相關,因此作為醫學工程師應該要深入臨床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真正的臨床工程師。只有理解了臨床的問題才能有新的思路和新的科研方向。科研創新應該從基礎做起,把握科研發展的方向。應用于臨床診斷數據的獲取、分析的單片機技術以及在醫學中應用的計算機技術是醫學工程飛速發展的基礎;設備管理的自動化和科學化、檢測設備的無創化、小型化及家庭化是科研發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張虎軍 張超群 張楠楠 蔡峰 顧建文 工作單位:成都軍區總醫院醫務部
1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創新型、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開設工科專業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總數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達到371萬人,研究生47萬人[2]。但是,我國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多樣性和適用性欠缺;工程性缺失和實踐教學薄弱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評價體系導向重論文、輕設計、缺實踐;對學生的創新教育和創業訓練重視與投入不足;產學研合作不到位,企業不重視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參與[3]。工科創新人才培養需要產學研合作教育。當前,我國工科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從總體上看顯得比較低,表現在有些學生缺乏創新實踐的理念和愿望,缺少創新實踐能力的毅力與意志;有些學生有創新實踐意識但不能很好利用,有創新實踐熱情但創新實踐能力不夠;有些學生雖有創新實踐靈感但缺乏創新實踐技能等。每年畢業生招聘會上反饋的信息表明,有些畢業生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與用人單位的要求還存在不少差距,企業很難招收到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來承擔企業繼續發展的重任,出現了學生“就業難”和企業“人才荒”的兩難境地。工科院校應正視現狀、分析原因,從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師素質、實踐教育、課外科技實踐、社會實踐等多方面入手,構建有利于工科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式[4]。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動手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來說顯得尤為重要。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雖然已成長和發展了幾十年,但是,由于其本身“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特點,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對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認識及基本定義都還在不斷地創新、調整、補充和完善,特別是社會上對這個專業的認識和接受程度還不高,不大清楚這個學科的性質、作用和地位,相關的產業部門認識也較模糊。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適應科學的進步,更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當前,數字化醫療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中,相關的醫療器械、醫療技術服務產業也在迅速壯大。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及京津環渤海灣三大區域已成為本土三大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區。據不完全統計,三大區域醫療器械總產值之和及其銷售額之和均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因此,如何結合學科的創新與發展,充分利用產業成長及壯大的時機,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是擺在生物醫學工程教育者面前的當務之急[5]。為了提高本科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中,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更是教學改革的核心目標。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知識經濟社會對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素質的要求,是現代企業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與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需要。實踐是實現、發展、創新知識的源泉,是檢驗真知的標準,也是深刻認識、理解、學習知識和技術的最好課堂與老師。人們根據經驗總結出一句格言:聽到的會忘掉,看到的能記住,只有親自做過的才會真正明白,并深深地刻在記憶中。只有親歷親為,才能深刻理解、掌握、運用事物的本質、原理、規律,并有新的發現和發展。過去高等學校培養的畢業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術,但與企業工程師相比,他們在綜合素質、實踐與創新能力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經驗告訴我們:知識≠能力,兩者之間有一個傳動的鏈條叫做實踐,即應用知識解決工程問題。因此要培養未來的卓越工程師,提高工程師教育質量,充分開發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就必須要按照其成長的特點和規律改革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讓工程師教育回歸工程。
2引進荷蘭特色化教學模式DCL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
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在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實施國際化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學實踐,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實用創新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為目標,從培養模式、專業課程設置、實踐教學、本科生導師制等多個方面,深入開展了教學改革與嘗試,并成功探索出“以項目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本土化實踐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項目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是一種開展“學習+研究”的教學模式,引進了合作方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DesignCenteredLearning(DCL)教學模式,基于問題進行研究、面向實踐探索學習,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把學生的科技能力培訓列入教學計劃,校企合作,發揮資源優勢。它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為中心,采取學生分組合作、查閱資料、調查研究、討論、交流等方式學習設計方法的課程。以培養能力為宗旨,以項目為載體,基于問題研究,以課題研究和問題解決為核心,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活動,注重方案設計、過程訓練,激發學生科學研究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運作機制,為學生就業乃至創業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3DCL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以“老年人摔倒測試”案例教學過程為例
3.1案例的選擇和設計——整合各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老年人摔倒檢測”是本科生第6學期進行的DCL項目。這個案例針對當今老齡化社會的熱點問題——獨居老人的健康智能監護,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領域是非常有實際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課題。當今獨居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摔倒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一個惡性殺手。如何利用生物醫學工程的專業知識,研發可以對老年人行為動作進行實時監控的儀器設備,設計有效的摔倒檢測的算法,能夠在老人發生摔倒危險的第一時間,通知家屬和社區醫院,從而最大程度的減輕傷害,正是這個課題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而這個課題也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信號與系統和數字信號處理兩門前序課程的基礎上展開的,讓學生們能夠直接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對知識有更加感性的認識。總之,從案例的選擇和設計上,首先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習研究為主[6]。教師根據教學和科研經驗,提煉出能夠涵蓋本課程主要知識內容的項目或研究設計課題。選擇提煉項目的原則是項目知識化、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然后成立由中外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的教學小組,編寫該案例的教案、提煉項目、講授工程案例,選擇可以引導學生對此項目和問題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索研究的問題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和目標。
3.2案例進行過程中——提高團隊協作精神、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通過案例描述的形式提供給學生信息,通常是這樣的描述:介紹一些簡單的關鍵詞、主要目標(可以是簡單的建議),并給出案例方面的一些暗示。學生需要在小組里(最多不超過8人)完成這個案例。為此,他們需要在助教的協助下每周進行一次會議,每個案例持續10周。與傳統課程不同的是助教的職責是作為一名觀察者為學生提供改善方案的建議,而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地傳授知識。在每次會議期間,學生需要確認自己欠缺的知識、明確自學作業中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每個學生都需要做這些任務并且需要在下次會議中向整個小組匯報自己做的結果。除了專業知識部分的任務,學生還會討論到各自的進步,如由于在小組里擔任討論組長、會議記錄秘書和板書等角色而學會的相應技巧。總的來說,DCL主要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鼓勵組員之間進行團隊合作,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如何組建實驗、如何做報告、如何開展一次有效的會議以及如何成為領導者[7]。
3.3案例完成效果考核方式——顛覆死記硬背的傳統方式、改善被動抄襲的學習態度
教學模式、目標改變了,成績考核方式也改變了——小組、教師評價學習研究成果。因此評價學生的學習研究成果時要用新的方法來評價。要從學習知識轉向學習能力轉變,從關注結果向過程與結果并重轉變。要重點考核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學習研究的態度和學習研究的成果。小組和教師要結合個人在項目中完成任務的情況、工作量的大小、難易程度、貢獻大小、自主學習與研究的態度、創新等情況給出該門課程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教學觀念轉變的體現標準是:只要經過學習和研究學會了知識,收獲了能力,不看成果和貢獻大小,都在合格以上。考核評價方法的改革,就是要解放學生,讓其輕松快樂地學習,使學習成為一種有趣的研究活動。就“老年人摔倒檢測”這個案例來說,最終的考核結果來源于多個方面,包括指導教師根據平時學生的表現、每周的自學報告、會議記錄、會議日程完成的情況給定的分數,小組中期答辯的分數,期末答辯時評委根據小組儀器設備展示以及PPT講述情況給定的分數,其他小組評價的分數,組員之間互評的分數等多個方面,從不同維度對學生成績進行評估,使考核方式脫離傳統,更加科學合理,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8]。實踐表明,這門課程很受學生喜愛,“老年人摔倒檢測”這個案例也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成效。學生們普遍反映,對前序的信號與系統和數字信號處理的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而對怎么分工合作完成項目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未來的工作或者繼續深造都有很多益處。
4實踐效果
經過多年的中外校企合作、學研產醫結合,利用教學資源和優勢,實施以項目為載體、基于問題的研究,學研一體,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的DCL教學改革,使教學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回歸,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學生回歸了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變成了主導的角色。把學習和研究集合于項目之中,學習知識與收獲能力共生并進,用新的考核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習變成了一種積極快樂的研究活動。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大學4年中除基本實驗實踐類課程外,主持并實際參與的項目案例達10余項,共計2400余學時,學生的英語能力、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幾年來本科生的就業率達到100%。在實習與實訓考核中,絕大多數學生被東軟集團一類的企業納入人才儲備庫。這種研究型的教學模式的優勢越來越凸顯,正在改變著教學的水平和質量,也在改變著教師的教學觀念,同時也改變著學生的學習觀。
5結語
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仍在不斷深化,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在中外合作、產學研合作辦學、集成優勢資源、通過教學培養人才、科研創造成果、成果孵化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推動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融合、產品生產、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和創業培育有機結合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這些成果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作者:姜永生 王丹丹 鮑楠 王之瓊 工作單位: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1奧爾堡大學PBL教學模式在生物醫學工程的實踐
奧爾堡大學在1970年開始進行“以項目為指導的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TheProjectOriented-PBL,PO-PBL)”的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好評[6],并且在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丹麥奧爾堡大學召開的PBL研討會上提出了工程教育的PBL定義[7],該校到現在已經逐步完善形成完整、成熟的PBL教學模式[8]。
1.1PO-PBL實施的時間與項目的準備
丹麥奧爾堡大學采用本碩5年制的學制,PO-PBL貫穿于1~4學年的每一個學期,也就是說在每個學期,學生們都要在PO-PBL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在項目的準備方面,根據生物醫學工程作為交叉性學科的特點,項目題目不僅僅是針對一門課程而設立的,而是考慮到要綜合利用到本學期學生所學習的所有相關課程,同時教師根據該學期所學課程難度進行項目難度的相關調整,最終,將所有教師提供的項目題目綜合匯總,在學期初期供學生們自由選擇。
1.2PO-PBL的實施過程
①學生們根據教師提出的項目題目進行自由選擇,組成4人左右的項目小組(Group),每小組獲得一個小教室作為小組討論的場所。在該學期內,組內成員要在學習理論課程的同時,完成相應的項目;②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采取以組內討論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原則。當學生們最初拿到題目時,組內成員對解決該項目所需基本觀點自主分地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組員完成,完成結果以文檔的形式體現,并且通過Dropbox等網絡共享文檔隨時更新,使其他組員在第一時間即可了解最新進展。下一次組會時由組員對所負責的問題在組內進行講解,這樣,通過合作的方式,組內所有成員就可以掌握該項目所有方面的知識點;③在解決項目的過程中,組內成員要隨時交換任務,以便組內每名成員對項目的所有領域都有所掌握;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果該小組認為已經完成了階段任務或者需要教師的指導,小組將聯系導師召開一個指導會議,教師通過與每名組員對話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并且給予一定的指導意見。
1.3PO-PBL的考核
在奧爾堡大學,PO-PBL作為每學期非常重要的科目,其考核也十分嚴格。PO-PBL的考核定在每學期期末,所有理論課程考試結束之后進行。考核主要分為4個方面:①對文檔資料的考核。教師檢查小組上交的文檔資料,查看小組是否完成了該項目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是否及時準確地記錄了實驗過程等;②對小組陳述的考核。組內每一名成員都要準備一份幻燈片,展示自己在項目過程中對不同階段任務的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陳述為該組打分;③板報展示。學生以組為單位為所完成項目設計一個簡單明了的板報,所有小組的板報一起展示,對全體學生與教師開放參觀,同時可以向任何小組提出問題;④個人答辯。這一階段類似于國內本科學生畢業答辯,教師會根據項目向學生進行提問,根據回答情況為每一名學生打分。
2PBL教學模式在我校生物醫學工程的初步實踐
2.1PBL實施的時間與項目的準備
我系在專業四年制中的第三年第一學期開展共60學時的項目實踐課程,根據教學計劃,這個時期學生們已經在本科階段的第1~2年學習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如醫學基礎課程、高級編程語言、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等課程,同時正在進行醫用電子儀器、單片機原理等課程的學習,在解決項目問題上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項目準備方面,要求教師從科研或者與實際應用中選擇難度適中、并且可以與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或正在學習的知識有銜接的題目,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項目實踐,更多地感受如何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項目問題。
2.2PBL的實施過程
PBL在我系的具體實施過程與奧爾堡大學相類似,都是以學生自主討論完成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助手段。不同的是我系在實施過程中,學生按著課程安排的時間定期與指導教師見面,進行項目進展情況的了解與指導,這樣更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項目實施進展及動態,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2.3PBL的考核
PBL的考核時間定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進行,在綜合考慮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后,我系將PBL的考核分為如下4個方面:①開題審查。在該階段,每一組都隨機選出一名學生代表該組進行開題陳述,教師主要針對小組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審查,評價方案的合理性,該同學得分代表小組得分;②中期檢查。學生將到當日為止的工作成果以幻燈片或者實物形式呈現,教師檢查其完成程度;③最終答辯。全組以陳述的方式進行,教師通過檢查項目完成程度以及提問進行評價與評分;④綜合性評價,即對實驗記錄、報告、海報情況進行評價。這4方面的平均得分將作為該小組的最終得分,分數最高的小組將獲得一定的獎勵。另外,對于項目完成創新性較好、結果完整的小組,教師將指導學生進行論文的寫作,鼓勵學生在方面進行初步嘗試。
3生物醫學工程PBL教學在我校與奧爾堡大學實施情況的比較
在親身參與了奧爾堡大學與我系的PBL教學后,將生物醫學工程PBL教學在我校和在奧爾堡大學的實施情況在幾個方面作了一個簡要的比較,綜合比較情況。
4總結與討論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我系PBL教學與丹麥奧爾堡大學PBL教學設置總體思路相似,即PBL不是附屬于某一門課程的教學方法,而是作為一門單獨的項目實踐課而存在,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相比普通醫學學科中針對某一門課的PBL方式,我們認為這樣的設置更加順應生物醫學工程的專業特點。參與了兩所高校的PBL教學,一個最為顯著的感受就是通過PBL課程,學生們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當學生面對一個陌生的問題時,在了解問題、提出方法方面不需要教師進行過多的幫助,都可以自主完成。這一點尤為體現在畢業設計完成方面,相對于之前畢業但是未參與過PBL的學生,有過PBL體驗的學生執行能力更強。值得提到的另一點,在奧爾堡大學,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也要參與到PBL中來,實施效果很好。目前為止我系進行項目實踐課程的對象僅限為本科學生,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嘗試進行研究生一年級的PBL項目實踐課程,對研究生未來更好地完成科研項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參與比較PBL的過程中也發現,相對于我系學生,奧爾堡大學的學生對于PBL的適應似乎更迅速,解決問題更加積極主動,這可能與本系實施PBL時間尚短、PBL在學期內所占學時較少、國內學生課業相對更重有關。PBL教學在奧爾堡大學已經有40年的歷史,其各個專業的PBL體系更為完整和成熟,在生物醫學工程方面的PBL教學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我系將會繼續每年派出1~2名師生親身體現其實施情況,將其優秀經驗轉化為適合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有效經驗,使兩者有效融合,相信隨著PBL在我系實施時間的增長、經驗的增加,本專業的教學質量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提升。
作者:蘇娟 于璐 尹勇 常世杰 沙憲政 工作單位:中國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
1培養目標之比較
美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注重學生生物醫學以及相關的工程學背景雙方向的培養,使學生不僅在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科學及其相關領域內可以繼續深造,同時能為在醫學、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繼續謀求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通過分析約翰霍普金斯和凱斯西部保留地2個美國具有代表性的大學的學生畢業情況,發現在過去幾年里約有2/3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研究方向涉及醫學、生物學和工程學在內的各個領域。美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集中在如何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物理學、工程學的原理去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學習興趣,筑牢學生在職業中的實踐基礎抑或拓展其未來繼續深造的可能性,加強學生對職業操守與倫理責任的認識。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比美國較具體,主要是以適應崗位需求導向為教育思路,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性,畢業生所從事的研究及工作領域相比之下較為局限,缺乏為畢業生后續發展奠基和能力塑造的前瞻性。中美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出現如此的差異化,主要因為兩國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發展的階段、程度及背景上存在差距,這重點反映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美國更加注重本科通識性教育和職業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產業服務技能的培養;中國仍然是以專業化的教育為主,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在具體專業領域內從事具體工作的技能。
2師資隊伍之比較
在美國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不僅有負責課程性教學、專業化指導以及自身科研的本系導師,還擁有大量外系以及與研究所聯合的教師。以霍普金斯大學為例,它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擁有100多名教師,但其本系的教師只有42名,其他均為外系教師,這些教師主要來自于藥學院和工程學院。其學科背景更是豐富,涉及到電子學、材料學、數學及統計學、機械、化工等諸多方面,這種充分利用學科間的優勢進行教學的模式,不僅豐富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更為共同促進學科發展發揮了強大的推動作用[3]。隨著近些年的發展,我國各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師資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但與美國相比,在聯合培養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在與其他專業相關領域專家教授的聯系方面做的還不夠,各高校間的交流程度有待提升。
3課程設置之比較
美國高校的本科課程突出通識化、職業化,學制采用四年制,課程主要分為5個方面:(1)科學基本知識;(2)工程類核心課程;(3)生物醫學類核心課程;(4)人文與社會科學;(5)工程類選修課程。其中工程類核心課程類似于國內的專業基礎課,而工程類選修課類似于專業課[4]。在4a本科教育中,第1a主要進行通才教育,學習基礎知識;第2a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及就業取向選擇主修專業,學校安排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師幫助選修工程課程并進行科研實踐研究指導;最后2a學生則主要進行某一傳統工程領域及其生物應用方面的學習。美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以能力為導向,特別關注于知識背景領域的寬度以及課程與職業發展的密切性,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教育,為今后學生在職業選擇上創造了廣泛有利的發展條件。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的課程設置則主要集中于影像設備和醫學電子工程學這種更為專業化的課程上,基本上沒有高校針對生物醫學工程自身產業化的過程及其背景等相關知識進行認知性教育。相對于專業教育,在學生職業素養和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稍顯不足。學生本人對專業課程的自主選擇度不高,能夠選擇的專業課程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見,我國的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課程設置更加突出技術性和專業性,學科之間的跨度不夠,學科交叉性不足,很難實現學科間的共同促進和發展,導致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職業選擇和發展中跨領域發展的可能性降低。各高校在教學科研方面的特長開展,聯系實際不夠緊密,過分強調專業型技術人才培養,一定程度上與當前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脫節。
4實驗實踐能力之比較
美國高校非常重視學生實驗實踐能力的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最早在美國發展,積累下了豐厚的科研基礎力量,并且大多高校具備條件優越的實驗室,且實驗室資源十分充足,為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例如,哥倫比亞大學和萊斯大學在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中,實驗室課程占很大比例;杜克大學重視培養該專業的學生在實驗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弗吉尼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實驗課程平均每周超過3h。由于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發展時間相對較晚,目前各高校的專業實驗室資源有限,并且對本科生不完全開放,實驗條件相對落后,因而在課程設置中實驗課比重相對較少。另外,在實踐實驗能力培養方面相比之下重視程度不高,設置的實驗課多半是驗證性實驗等,缺乏創新性,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充分有效的鍛煉。據統計,我國許多高校本科生的實驗課時不到總課時的1/6,較美國高校水平差距較大。
5對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發展模式的啟示
通過比較中美兩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發現了我國在該專業本科教育領域存在的不足。針對如何更好地開展生物醫學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更好地發展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教育,總結了以下感受與啟示。(1)結合我國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趨勢,確立適合我國生物醫學工程發展現狀的人才培養目標。目前,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但伴隨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技術領域的更新進步,該專業將會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應適當借鑒美國高校的培養模式,更加注重為研究生培養打下堅實基礎,而本科階段主要集中在理工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生物學與醫學背景的了解上,從而為學生下一階段在某個研究領域的繼續深造創造有利條件[5]。同時,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還要注意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致力于培養既能推動科研發展又能滿足產業化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該專業下階段的跨越式發展進行力量儲備。(2)根據學科發展的規律及特點,逐步實現我國高校師資隊伍的有機整合。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屬于交叉學科,是理、工、醫等多學科的交織融合。美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的教師很多都是各學科分支的領軍人物,將他們整合在一起組成師資隊伍順應了學科發展規律,發展勢頭必然明顯。隨著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目前國內也有一大批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著不菲的成績,掌握著豐富的理論知識與科技前沿技術,對臨床需求有著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因此,各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當充分考慮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規律,真正理解交叉學科的內涵,一方面通過高校聯合優勢,集中解決各個分支專業的教學問題;另一方面,盡可能將該領域的專家融入到教育隊伍當中,高效整合師資隊伍,使其充分體現醫工融合的特點,從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使其真正領會醫工結合的真諦與內涵,那么優秀的生物醫學工程人才必將源源不斷地被挖掘、培養出來。(3)筑牢學生人文素養基礎,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課程體系設置應基于產業市場需求和科研發展。美國生物醫學工程的本科課程尤其以專業課程設置突出其學科本身涉及面廣的特點,同時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綜合培養以及實驗實踐能力的有效鍛煉,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并且能夠結合科研優勢突顯重點。我國開設生物醫學工程的各高校應該充分借鑒學習這些經驗做法,并結合各高校的實際情況,貼合自身的科研方向與優勢,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科研實踐,提升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同時,要強化研究與產業的雙方面發展,將市場需求納入課程設置的考慮因素,并且融合學生自身的興趣及未來就業形勢等相關方面,靈活創新地設計課程,爭取培養出具有特點鮮明的、發展方向廣泛的、綜合素質與競爭力強大的醫工人才。
6結語
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自20世紀70年代創建以來,其發展速度迅猛,學科定位、產業效益和發展前景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同和重視。但是,我們要在肯定自身成績的同時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查找不足。與美國相比,在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個專業在中國的發展可謂任重道遠。作為醫工人,我們要繼續努力,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力量,勇于挑起重擔,敢于面對挑戰,共同促進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水平走上新的臺階。
作者:董旭 張曉玲 工作單位:濟南軍區青島第一療養院器材科
一、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課程教學是工程碩士培養的重要環節,是知識再積累和知識更新的基礎環節,在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是學校可控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環節[3]。因此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考慮工程碩士的特殊性,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特色鮮明的工程碩士。在進行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探索期間,我們通過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工程碩士進行了問卷調查及現場調研,并對調查及調研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在課程設置上增設了實用設備類課程的講解,針對工程碩士要求動手能力強等特點,加設了與醫療相關的設備維修理論及實踐課程和相關實用性較強的應用類課程。同時,在教學內容上也進行了優化以醫學院校為背景的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探索張鑫,曾碧新,黃敏,陳付毅(溫州醫學院,浙江溫州325035)摘要:結合醫學院校特點,探討了以醫學院校為背景的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優化,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學位論文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優化,以不斷完善和規范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培養過程。關鍵詞:生物醫學工程;工程碩士;培養模式調整,主要表現為:
1.在講解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增加如電子病歷等熱門話題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探討;
2.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及在某一領域已經有一些獨到見解,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安排一些學生講座,讓學生針對自己所熟悉的領域與班級學生進行講解與互動,從而擴大工程碩士在教學內容上的局限性;
3.在時間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嘗試邀請相關醫院及廠家的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可以增加解決某一專業問題的針對性。
二、優化學位論文指導與評價體系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是工程碩士培養的主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與工學碩士不同,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選題應來源于醫院及相關部門的實際需要或具有明確的生物醫學工程背景,研究成果要有應用價值。因此,在學位論文指導方面可以實施由學校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與醫院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聯合指導,醫、校雙方導師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指導。為制定更具實用性的論文指導與評價體系,我們調研了省內10余家附屬醫院和部分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相關科室,了解附屬醫院及相關科室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根據相關部門及臨床醫生提出的意見進一步完善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畢業論文制訂及相關評價體系。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訂了工程碩士論文學位論文質量參考標準,并在多家培養單位中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構建適合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的模式
生物醫學工程的研究是電子技術、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技術以及材料科學、數學、化學、物理學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研究的深入,由多學科的滲透與綜合作用于傳統醫學領域而形成的一門新型的交叉的邊緣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具有跨學科、交叉的學科特殊性,在培養模式方面會出現偏重于工科或醫科的現象,沒有真正體現出醫學工程的多學科交叉的特點。那么如何更好地將理、工、醫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基本素質更加完善,這已成為我們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一個突出問題。為了更好地構建適于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4]:
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專業設置及培養目標都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緊密結合生產和科技發展變化的需要,及時調整課程設置,不斷更新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盡快地接受新技術與信息。
2.重視實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課程討論會,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與創新意識。
3.師生共同參與課程設置課程目標由側重傳授知識轉向培養探究能力,由片面增加學生認知成長轉向兼顧學生情感發展,課程內容由靜態的穩定劃一走向動態的開放靈活,課程不再僅僅作為面向過去知識的載體,而更多地呈現為面向未來發展的過程;課程設計趨向更大的彈性,在必修課的基礎上,增加了選修課的數量,多方位地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設置與發展,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需要,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課程的設置與修改,而不僅僅是由學校單獨制定,課程的組織不再限于學科界限而是面向跨學科和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培養模式的創新主要表現為:
1.由學校教師和醫院臨床醫生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真正實現理、工、醫的有機結合。
2.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真正做到與實際相結合。針對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對現有儀器設備的看法和改進意見以及病人的需要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
3.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
四、結語
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是一個典型的交叉科學技術領域。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是生物醫學信息、醫學電子、醫學影像技術、基因芯片、納米技術、新材料等技術的學術研究和創新的基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就是為醫院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培養復合型的高級技術人才。本文通過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探討,包括從課程體系的建設、論文評價標體系優化等,不斷完善培養模式。以醫學院校為背景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培養工作既有優勢也有局限性,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培養模式還需要不斷探索研究,希望能夠不斷探索出培養該工程領域高素質、創新型工程碩士人才的新實用模式。
1明確專業方向和目標
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新興發展起來的新學科,大眾缺乏對其的了解,因此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部分考生報考專業時帶有盲目性,往往對專業的名稱產生誤解,致使入學后發現專業與自己所期望的不符而產生迷茫和厭學的狀況;另外,由于全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畢業生比例較小,社會知名度不夠高,學生入校后也容易產生消極心理,不知道學了有什么用,將來到哪里就業等等疑問,因此我們除了加大宣傳力度,在招生時將學科的發展規劃、課程設置、社會需求等作大力宣傳,使學生真正了解專業的定位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報考外,更注重對入校后學生的思想教育,如定期開展一些交流活動,請一些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使學生了解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前沿發展方向;邀請已經畢業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與同學們座談,了解他們現在從事的職業、研究的內容等,提供給學生一個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帶領學生到一些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緊密相關的公司、企業、醫院等參觀,組織學生參加深圳每年一屆的醫療器械博覽會,讓他們通過實地感受和了解,從而熱愛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增強信心,也極大提高了學習興趣,學習更有了動力和目標。
2合理設置專業課程
我們堅持“重人品、厚基礎、強能力、寬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1],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能接受先進的理論和技術,培養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課程設置除學校規定的政治理論、外語等公共課程外,專業課程分為四條主線:1)醫學儀器與生物醫學信號處理,還包括:電子技術、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醫學圖像處理等;2)微機原理及其應用,還包括:單片機(ARM、MCU、DSP)技術、算法語言、網絡技術、計算機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等;3)醫學基礎知識,包括:解剖與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4)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包括:生物醫學測量、醫學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生理系統建模與仿真、醫學成像技術、生物力學、生物材料等,以醫學儀器與信息為主軸,兼顧力學、材料等其他主干領域,滿足涉及面廣的生物醫學工程綜合人才培養的要求,讓學生在接受多方面全方位專業基礎教育的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在感興趣的領域繼續深造。
3開展教學改革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注重培養復合通用型的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方式多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1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改變過去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轉變為“學為主,教為導”的方法,課堂多以啟發式、討論式教學[2]。這樣可以活躍氣氛,教會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思考、自己發現的能力。
3.2采用多媒體和板書教學結合使用
多媒體的使用可使過去枯燥的純粹手寫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但單純的多媒體教學可能會造成學生產生偷懶情緒,一晃而過的幻燈片并不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適當結合黑板書寫,加深記憶并鼓勵學生適當筆記。
3.3加強教材建設,整合課程及網絡資源
我們在課程教學中以書本基礎理論為主線,輔以參考資料和自編講義,并開發了一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網絡教學平臺,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目標,在網絡環境下進行了生物醫學測量、醫學成像技術等部分專業課程的輔助教學。我們充分利用和整合網絡資源,在教學平臺上開設了包括課程講義、答疑討論、在線測試、試題試卷庫、參考資料下載等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能通過此平臺開展教與學的互動交流,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創新學習、學會質疑、學會探討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大大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4重點突出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實習等實踐環節
我們將實驗分為基礎性實驗(如工程生理學實驗)、綜合性實驗(如醫學測量與傳感器實驗、醫學儀器與信息處理實驗等)和創新性開放實驗,分階段、分層次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綜合性實驗將幾門課程的知識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創新實驗由教師擬定實驗目標,實驗過程由學生自己設計和動手創造,改變過去學生盲目被動的按照規定步驟進行實驗,缺乏思考,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情況,真正培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研實踐能力,并安排時間讓學生分組講述本組實驗或設計的思路和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相互交流心得體會,而且學會總結經驗,鍛煉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真正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3.5注重產學研的結合
我們秉承“科研帶動教學,研究帶動教育”的理念,積極與省內有關醫療器械公司、醫院、生產廠等密切聯系,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加強了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與美國NationalInstrument公司合作建立“華工-NI虛擬儀器聯合教學實驗室”,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外實踐的積極性。同時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中,學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可以進實驗室參與項目,同時鼓勵學生發表學術論文,使學生的綜合專業技能得到極大鍛煉。
4改進考核方法,全面客觀評價學生成績
在考核方式上改變過去傳統的“一紙定乾坤”的考試模式,在總評成績中加重平時實踐環節的比重。例如,關于生物醫學工程各領域發展的綜述報告、各種觀摩、實驗、設計、實習等都體現在期末的各科考試總評成績中,并加大其比重。考試的形式也多樣化,我們在部分專業課程的考試方式上還采取了一種半開卷的形式[3],所謂半開卷考試就是在考前準備一張與試卷等大的16K紙,學生可以事先在這張紙上摘抄(必須手寫)書上的概念性理論和重點難點,并且準許學生將其帶進考場,考完后將這張紙同試卷一并交上,作為考評成績的一部分。學生在考前親自抄寫一遍這些內容是對這些知識的一種復習和回顧,同時要自己整理這些重點難點就必須平時注意學習和聽講,因此這種方式不僅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學生真正通過考試來及時發現和補救學習上的漏缺,同時也使考核方式更靈活,結果更客觀。對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結果表明,學生樂于接受,教學效果也令人滿意,03、04級同學在校期間已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學術期刊上3篇,學生就業情況良好,用人單位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和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高漲,社會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不足之處在于,學科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乏適合的專業教材,如何在工科院校有效開展醫學課程教學等,我們將繼續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
1臨床醫學工程部門發展現狀
1.1體制不健全、職責不明確
自20世紀70年代我國建立臨床醫學工程學科以來,全國各級醫院相繼組建了臨床醫學工程科(部),但在管理體制上比較混亂,有的隸屬后勤部門,有的隸屬醫技部門。在職責上差別也很大,有的只重視醫療儀器設備的采購,而忽視了儀器設備的功能開發和利用;有的只重視維修和日常管理,而忽視了儀器設備質量安全性、可靠性的控制和檢測;有的甚至將總務后勤部門的水、電、氣、機械等動力方面的維修摻雜進醫學工程科的日常工作,使得醫學工程技術人員不堪重負,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臨床醫學工程學科的健康發展。
1.2領導不重視、重醫輕工思想嚴重
目前,各級醫療行政部門的領導中,醫學工程專業出身的很少,對此專業不甚了解,未能充分認識到醫學工程科在醫院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時,因為醫學工程科不能像臨床科室那樣直接創造效益,往往造成領導院忽視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設備采購論證、應急搶修、預防性維護及質量控制等方面所帶來的間接經濟效益,對于醫學工程科在人員配備、進修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了限制。
1.3自身整體素質不高,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據江蘇某高校對4個省部分醫院的調查,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學歷結構為:研究生占1.8%,本科占12%,大專占33.7%,高中和中專占53.5%。湖南某高校調查30所醫院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高、中、初級職稱結構為8.4%,35.9%,55.7%tz】。不僅學歷與職稱結構不合理,而且真正醫學工程專業畢業的人員占的比例也很少,許多現有人員未經過正規的醫療設備專業學習和培訓,缺乏相關專業理論基礎,知識面狹窄。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各種新型醫療設備的引進使得醫院迫切需要素質高、能力強、知識面廣的醫學工程通用型人才。
1.4在職培訓工作落后,發展進步受限
一方面,由于編制人員較少,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日常設備維修及計量質控等任務較重,再加上這些工作不直接產生效益,管理層不予以重視,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較少能獲得與臨床醫生一樣出去培訓進修的機會。據調查顯示,縣以上醫院64%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從未參加過繼續教育。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和組織,往往是掛靠在其他行業。而職稱考試很少涉及專業知識,職稱評定也沒有專業評委,導致一些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晉升困難,甚至晉升“無門”。在職教育培訓、職稱晉升及待遇得不到相應解決,造成了醫學工程技術人員進取心不強或人才流失。
1.5制度守舊,積極性和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由于歷史原因,在大多數醫院,醫學工程科的主要職能定位在醫療設備的維修上,從而使得醫療設備在購買時沒有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論證參與,以致許多性能沒有充分開發,功能閑置。由于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都在臨床科室,經常出現不按章操作,不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的情況,甚至帶故障運行,造成更大的損壞;有的設備由于使用頻繁,臨床使用科室往往找借口阻礙醫學工程人員對設備進行必要的檢修和質量安全檢測,從而使的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證。同時,由于醫學工程人員的工作很難用指標直接量化,他們的勞動價值很能被凸顯出來,工作性質和成效被低估,在勞務補貼方面往往與臨床科室有較大的差距,從而導致醫學工程部門的工作職能得不到充分體現,醫學工程人員的能動性、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工作效率不高。一
2臨床醫學工程部門需強化的主要職能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臨床醫學越來越依賴高精尖設備與技術,臨床醫學工程師已經成為現代臨床醫學與工程學之間的橋梁,醫學工程的學科發展也逐漸得以完善,醫院對醫學工程部門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我們必須抓住機遇,順應醫院的發展建設,滿足臨床醫療的需要,保障醫療設備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作為臨床醫學工程部門,必須強化以下5個方面的職能。
2.1強化參謀職能。做好設備引進過程中的科學論證和把關工作
醫療設備的采購是一個復雜而又十分重要的過程,科學規范的采購必然會給醫院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否則就會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首先,在設備采購之前。要廣泛征求意見,根據使用科室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對待引進設備的經濟效益進行評估預測;了解不同廠商設備的性能指標、價格、維持費用以及此類設備在其他醫院的運行狀況等;對醫療設備的配置做出較為合理的方案,并寫出可行性論證報告,為醫院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從而確保所引進的設備既能滿足臨床科室的日常工作和科研需要,又不至于因為一味的貪多求全發揮不了設備的最大效益,造成資源浪費。其次,設備到貨安裝后,醫學工程部門要依據合同條款,對設備進行驗收檢測,包括設備的軟硬件指標、性能參數及電氣安全等,以保證所購設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源頭風險。
2.2強化維修職能。做好設備的應急維修和預防性維護工作
應急維修也稱一線維修,這是臨床醫學工程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和技能。設備在使用工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故障,只有及時排除故障,才能保證設備安全有效的使用,滿足臨床醫療的需要。預防性維護(PreventiveMaintenance)是指周期性地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功能檢查,動態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況,它是對儀器設備的一種動態管理。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儀器設備應用于醫院臨床,對醫療設備的動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我們要將設備的維護管理模式由原始的被動搶修向預防性維護過渡,動態掌握設備有效生命周期中的運行信息(包括它的運行環境條件、技術參數指標、使用消耗狀況等),做好記錄,建立設備檔案,并以此為依據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制定可行的周期性維護保養方案,通過預防性的檢修避免突發性事件,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降低設備的故障發生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J。
2.3強化管理職能。做好設備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
科技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醫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在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的同時,由于對其潛在的風險和臨床應用質量安全問題認識不足,造成在醫療設備在應用中時常出現安全隱患、引發醫療事故、對患者或操作人員造成傷害的案例。這已經引起了人們對醫療設備質量與安全的廣泛關注。近年來,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已成為醫療機構設備管理部門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2006年,總后衛生部率先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進行了試點和摸底,并于2008年6月下達了《軍隊衛生裝備質量控制實施通用要求(試行)》及《軍隊衛生裝備質量控制檢測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2010年1月,國家衛生部頒發了《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試行)》,其中明確指出,醫學工程部門具體負責本醫療機構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和工程技術支持工作,這賦予了我們醫學工程部門新的使命任務。我們要充分認識開展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樹立以臨床為中心的觀念,拓展醫學工程部門的技術保障服務范圍,通過制定醫療設備質量管理控制方針、目標、職責、程序、制度等,實現醫療設備在論證、采購、使用、維護、維修、退役等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確保醫療工作質量,保證患者診治安全有效,提高醫院綜合效益,從而推進醫學工程學科建設,提升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地位。
2.4強化培訓職能。做好醫護人員的安全培訓與考核工作
隨著越來越先進的醫療設備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幫助醫護人員診治患者的同時,也要求醫護人員必須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夠很好地駕馭它們,任何一點小的失誤,都可能影響到設備的正常運行,從而影響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嚴重時可能會造成誤診、漏診,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醫護人員進行醫療設備的操作規程、安全使用及維護技能的培訓和考核,也是醫學工程部門必須強化的一項重要職能。首先,要加強對醫護人員進行使用操作技能培訓和考核,促使他們在使用儀器設備時能嚴格按章操作,保證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條件,盡量避免因設備操作不當引起的不良后果的發生。其次,要加強對醫護人員進行日常維護保養知識的培訓和考核,提高醫護人員對設備儀器日常維護保養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其責任心,及時有效地開展維護保養工作,避免因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而造成儀器設備的損壞。再次,要加強對醫護人員進行質量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規教育,使他們對儀器設備的計量及質量控制檢測的重要性有更清醒的認識,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配合醫學工程人員對設備開展計量檢定和質量控制檢測工作,保證醫療儀器設備使用的安全有效。
2.5強化學習職能,努力提高醫學工程人員自身素質
學科發展的關鍵在于自身素質的提高,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應走在醫療領域的前沿,及時掌握醫療設備的發展趨勢和動態。今后醫療設備將朝著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這就需要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積極參加在職學習和培訓,不斷更新觀念,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同時,醫學工程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內部建設機制,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建立一支德才兼備、掌握高科技專業知識、具有嚴謹科學作風、會管理、梯次合理的人才隊伍,積極主動作為,用實際行動和工作業績來改善和塑造自身形象,確立醫學工程部門在醫院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3小結
總之,要改善和提高醫學工程部門在醫院的地位,需要我們在現有條件下,正視困難和問題,明確學科定位,轉變工作模式,強化職能建設,牢固樹立為臨床服務的理念,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學術水平,切實履行好崗位職責,只有這樣,醫學工程部f-j~/-能成為現代化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為現代化醫院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摘要]用JCI標準轉變醫院臨床工程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作方式,并從循證管理、風險管理、應急管理、持續改進、標準化、監測指標、工作計劃這7項內容來闡述對JCI要求醫院以“質量改進和患者安全為中心”的理解及實踐。
[關鍵詞]JCI;臨床工程;循證管理;風險管理;監測指標
引言
聯合委員會國際部,是美國醫療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的國際部,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全球評估醫院質量的權威評審機構。JCI標準的最大特點是以滿足服務對象的全方位合理需求作為主要的依據,其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實現醫療服務“以患者為中心”,并建立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勵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規范醫院管理,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1]。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療設備的數量和種類快速增長[2],由于醫療設備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病人,其會直接影響病人的診斷和治療,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控制醫療器械的潛在風險,保證醫療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是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技術監測部門共同面臨的問題[3]。因此加強對醫療設備的規范化管理是臨床工程的首要任務。我院是一個綜合性三級乙等縣級醫院,開放床位1800張,年門診量330萬人次。全院醫療設備8000多臺,總價值3.2億元人民幣。2013年我院決定引用JCI評審標準,創建醫院質量管理新體系,經過1年多的努力,于2015年7月以9.85分的成績順利通過首輪JCI認證。在JCI迎評工作中,我院醫學工程建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流程,工作整體思路清晰、計劃性強、具體工作有條不紊。下面就我院醫學工程建設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兩方面的轉變做介紹。
1醫學工程建設的實踐
1.1工作理念的轉變
1.1.1循證管理循證管理就是依據證據進行管理決策。臨床上早就廣泛采用循證醫學的方法來治病,我科把循證的方法應用到醫療器械的管理中來,并做了如下改進:(1)加強法律循證。合法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此前設備管理的制度只是書面框架,員工無法依照流程與制度辦事,只能請示領導或憑感覺走。因此首先是收集和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完善醫院層面的《在用醫療器械管理制度》、《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及召回制度》等相關制度,然后修訂維修工程師、倉管人員、臨床科室日常使用人員等崗位職責,最后將相關內容進行全員培訓。(2)用客觀數據評價績效。如在對廠家設備保修的評價中用設備配件送達超過24h的次數、同一故障重復出現次數等指標替換原先的反應迅速、維修質量等項目;用維修臺數、維修工時、未完成任務次數來評價員工工作能力,而不是按原來“團隊精神強,維修技能強,工作努力”等評價。(3)從系統中找原因。有研究表明事情做錯更多的是制度和流程的缺陷,只有系統安全了,個人才安全。如在手術室發生價值10萬元的設備附件被護工丟棄事件,通過設備科、手術室等多科協作,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是醫院雖然有培訓制度,但未涉及護工且缺乏完善的器械交接制度,隨后完善了相關制度和流程,并對相關護工進行了培訓而未予以處罰,培訓后再無類似事件發生。鄭焜等[4]從廣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基于循證的醫療設備質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構架。孫麟等[5]從收集、分析、評價證據和開展循證管理等方面構建了醫院后勤循證管理。循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觀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但在構建循證管理新模式時,循證數據的收集是個龐大的工程,越細的數據與證據越能反映事件的真實情況,數據的收集與管理成本的投入還在進一步平衡中。1.1.2風險管理我院以往只是機械地對省質控規定的8類設備做預防性維護和質量控制。在此次JCI迎評過程中,作了如下改進:(1)針對全院的醫療設備(包括新購置設備)進行風險評估且按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方式。(2)通過評估發現一些新的重大風險醫療設備,如人工心肺機等,并對在評估中發現的風險點做了及時的改進。(3)打破傳統的按價格高低管理設備的模式,規定重大風險、高風險設備在采購前需做技術評估,而不按價格在20萬元以上才做技術評估;對呼吸氣囊等價格低但風險高的設備建立醫療設備檔案,按固定資產管理等。風險管理不是簡單對設備做不同等級的維護,不同風險等級的設備應該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更應該包括技術認證、采購評估、使用培訓等管理流程。為此醫院引入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這種防范于未然的前瞻性風險管理方法,用在設備管理的全周期,在關鍵、高風險流程中找出并矯正失效因子,防范事故于未然[6-7]。1.1.3應急管理以前我院應急預案不全,操作流程、應急物資儲備不明確,大多員工不清楚如何響應,在此次JCI迎評過程中進一步完善了應急管理機制。(1)制定并且學習了《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及召回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停電應急預案》等應急預案。(2)開展大規模創傷急救、集體食物中毒、臺風登陸、消防、全院停電、全院停氧氣等全院性的演練,通過演練檢驗和完善現有的應急預案。通過制度及預案的制定和演練,明確了應急預案何時由誰啟動、如何實施、應急物資的儲備、不良事件的處理及召回。(3)全院配備除顫儀、AED除顫儀、喉鏡,確保每個角落都能在5min內開展高級生命支持,給患者、家屬、員工及來訪者提供了一個安全、功能齊備的環境。應急響應的前提必需有一個完整的災害脆弱性分析,然后要依據上級相關制度與應急流程來明確本部門應急預案的啟動與執行,最后通過演習來改進預案、提升全體人員的應急能力與應急物資的完整,來保證醫療設備及管理人員在常態化的工作過程中具備應急能力[8]。
1.2工作方法的轉變
1.2.1持續改進成為工作的基礎醫院醫療器械管理借助持續改進理念和方法,設計和制定符合國情、院情和JCI標準的醫療設備管理計劃、制度和工作流程,并貫徹在日常工作中,且通過對醫療器械的全周期管理的實時監控,持續改進制度、流程,改善系統整體功能,預防錯誤發生[9]。例如我院的《在用醫療器械管理制度》、《醫療設備巡檢制度》在制定后,通過實施、反饋、修改已經循環了10多次,目前還在不斷的完善中。醫院還完成檢驗試劑運送溫度合格率、降低內鏡故障率等5個PDCA案例。JCI質量要求建立在持續質量改進這一根本理念的基礎上,并提供了質量改進的方法,即計劃、落實、評估和改進的循環,只要堅持此模式就能不斷改進管理質量。目前此模式已落實到醫療設備全周期的管理中,所有的制度、方法、流程都在不斷改進。1.2.2建立標準化體系JCI認證準備工作的初期,醫療設備管理由于工作復雜、范圍廣,科室工程師任務完成的結果千差萬別,給總結與統計帶來了巨大麻煩,為此建立了醫療設備申購、安裝驗收、巡查等一系列的標準操作流程。例如:①在資產核對中,在清點單上只提供2個選項“臺賬多”“實物多”,其余所有需說明的情況填寫在備注欄中,這樣資產處理時的篩選就顯得簡潔明了;②設備的定期巡查中,設計了巡查項目表與標準操作步驟兩張表格來防止工程師巡查時重復勞動與遺漏關鍵項目;③科室內部實行5S管理,醫療設備維修間井然有序,維修工具現在實行上墻定位管理,并提供正確擺放的照片給大家參考。JCI評審標準就是一個完善的醫院標準化體系,但是醫院還要建立一套用于日常建設與常態化管理的操作體系[10]。醫療設備管理標準化還需科學地研究與探索。1.2.3完善工作計劃及任務布置方式原來的工作模式是遇到事情去解決,完全沒有任何計劃性,布置的任務都達不到自己預先的效果,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任務布置沒有明確的完成日期、結果報告等要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制定了如下工作流程:①建立年度醫療器械管理計劃,整個計劃是醫療設備的申購、質控、維護、維修、培訓等的規定,是全科室員工年度任務目標與行為準則;②月末制定下月具體工作計劃,如完成某些制度制定、印刷表格更新種類、固定資產清點數量、預防性維護(PM)數量、科室巡查數量、內部學習以及其他臨時需優先改進任務等;③每個計劃制定與任務布置的同時規定項目的負責人、完成時間、報告周期及時間、報告內容;④制定報告內容標準,按報告周期進行總結和改進。通過申購計劃管理,使醫院資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避免了重復購置與閑置的問題;設備科日常工作任務的計劃管理,保證了設備的保養和維護工作按期完成,提高了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學習培訓計劃管理,激勵工程師加強學習,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醫工隊伍。1.2.4監測指標的收集通過監測項目的實時監測、定期報告,為持續改進提供數據支持,及時糾正工作執行過程中的失效原因。監測指標可分成日常監測和持續改進2類:①通過PM完成率、外包保修合同監測、24h維修受理率等指標監測日常工作;②通過檢驗類試劑運送溫度合格率、人為故障率、醫療設備時鐘準確率、醫療設備維護合格率的實時監測數據來優先改進相關項目。經科室多個周期的持續改進,使PM完成率維持在90%左右,24h維修受理率維持在99%以上,外包保修合同保養等條款不再遺漏,設備的維護合格率從55%提升到95%,時鐘準確率達到100%,醫療設備維護合格率達到95%,通過對醫務人員與工程師培訓,人為故障率從12.4%降到2.6%。監測指標是打破經驗管理的開始,是循證管理的基礎,是持續改進的重要過程,只有完善的、正確的數據收集才能為醫療設備管理質量動提供有效的支持。
2總結
經過1年多的努力,我院醫學工程建設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進,根據實情制定符合自己的制度與改進計劃,按步驟實施,通過記錄、監測來改進制度與計劃,最后提高服務質量。在持續質量改進中,思維有了轉變,會用客觀數據與依據分析事物;在分工上更加合理化了,行之有效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做到任務清晰,職責明確到人;在設備的臺賬管理中,其賬物相符的準確率得到明顯提高。只有把PDCA理念應用到日常工作中,通過實施、反饋、修改不斷循環來建立完善的和全面的數據采集體系,才能使工作持續進步。要把JCI標準里面的質量標準扎根于日常工作中,還需做出更多努力。
作者:王上東 彭文獻 黃海丹 陳朝繁 彭天舟 單位:瑞安市人民醫院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1醫院承擔的教學任務
1.1實踐教學
醫院里有大量的先進醫療設備,工程技術人員對這些設備相對熟悉,因此,除了承擔傳統的課堂教學外,醫院的醫學工程部門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承擔許多實踐性教學工作。
1.1.1認識實習認識實習課程一般安排在學生完成了基礎課程以后,進入專業課程學習之前,是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過渡課程。這門課可以分成2個階段:第1階段采取課堂講座形式,以科普知識和深度講述的形式介紹醫院主要醫療儀器(如CT、DR、彩超儀、監護儀等)的發展歷程、工作原理、結構框圖等;第2階段采取實地參觀形式,由儀器操作人員利用實物給學生講解儀器的主要結構、部件,儀器的操作步驟、參數設置,臨床應用等。這門課程學生一般不參與儀器的操作,目的是讓學生增加感性認識,為系統學習儀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做準備。
1.1.2生產實習生產實習課程一般安排在學生學完相關專業課程以后,進入畢業設計之前,是課堂理論學習和畢業設計之間的一個學習環節。這門課也可以分成2個階段:第1階段安排在儀器使用部門,由于已掌握了儀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部件等,因此,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參與諸如患者擺位、參數設置、儀器操作等,當然,這些工作一定要得到帶教老師的肯定后才能完成;第2階段安排在儀器維修管理部門,在掌握了儀器一般工作狀態及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參與醫療儀器的維修、保養工作,有條件的可進一步參與儀器的質控工作。這門課程學生的參與度提高,目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進一步熟悉醫療儀器,為畢業設計做準備。
1.1.3社會實踐有些學校的課程設計中有社會實踐環節,醫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這里,給學生的選題可涵蓋圍繞醫療儀器的各個方面,包括醫療儀器的配置、采購、物流、使用、維修、質控、不良事件監測、應用質量分析等。
1.2畢業設計
在完成了所有課堂學習任務后,理工類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需要完成畢業設計環節,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是綜合檢驗學生課程學習的一個環節。與學校實驗室相比,醫院能提供給學生做畢業設計的課題更接近實際應用。醫院能提供的選題非常多,如:醫療設備的技術革新、醫療儀器的質量控制、醫療設備管理數據庫等,這些選題可能就是工程技術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這類課題更具有實用性。
1.3工程碩士教學
1997年,為增強我國企業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工程碩士(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一般為在職攻讀,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為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碩士序列里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這為我國醫院的醫學工程人員提供了一個邊工作、邊深造的機會。根據工程碩士培養的特點,一般均采用“雙導師制”,正導師主要負責工程碩士的課程學習、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的指導,并對學位論文的質量負責。副導師主要負責工程碩士研究生工程技術實踐能力培養、論文選題及論文實踐部分的指導,協助學生獲得工程實踐的機會和條件。因此,聘任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及一定科研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副導師,可在動手能力與科研創新能力上對研究生進行全面細致的指導。
1.4繼續教育
除了承擔學校的教學任務外,醫院醫學工程部門還可以開展繼續教育活動,為廣大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提供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為重點,注重先進性、針對性和實用性。醫學工程方面可供選擇的選題有:醫學工程技術最新進展、大型醫療設備維修技術、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技術、臨床醫學工程科研項目、醫療設備管理技術等。
2醫院開展醫學工程教學的實踐
2.1教學模式及設計就目前我國醫院醫學工程部門承擔的高校教學任務來看,充分利用醫院的硬、軟件而進行的實踐性教學(包括實習、畢業設計等)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更能體現醫院工程技術人員承擔教學工作的優勢。(1)成立由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和帶教老師組成的實習領導小組,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由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具體負責實施,選拔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任帶教老師。(2)在實習環節,安排學生到放射影像科、檢驗科、ICU、手術室等醫療設備較集中的科室輪轉,掌握醫院常用儀器設備(如放射設備、檢驗設備、超聲設備、監護設備、手術室設備等)的操作、保養和簡單故障排除,若條件允許,還可以開展部分質控工作。(3)在畢業設計環節,秉承“醫用導向型”培養模式,堅持“醫工結合、貼近臨床、注重創新”的發展思路,由帶教老師按學生數量的120%組織課題,最后通過雙向選擇確定各位學生的導師。通過把握好“選題”(創新性和難易度評定、雙向選擇)、“過程”(開題、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及實現、論文寫作)“、答辯”等幾個環節,提高畢業設計質量。(4)組織學生參加科室的業務學習,若條件允許,還可組織參加由各級學術團體及廠家開展的各類相關學術活動、新產品介紹等,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
2.2教學經驗(1)在整個實習畢業設計過程中,通過加強學生的“聽”(學術講座、專業會議)、“說”(開題報告、論文答辯)“、讀”(科技論文閱讀)、“寫”(學位論文、學術論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2)利用報廢設備,組織學生進行拆裝,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未來就業。(3)醫學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從事醫療設備維修的較多,好的工作思路和習慣的傳承也非常重要。(4)實習和畢業設計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這個階段除了完成上述教學任務外,學生還面臨找工作或考研,部分同學還要參加積欠考試,因此,合理安排時間也非常重要。
2.3存在不足及解決方法醫院承擔教學任務固然有其優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帶教老師的學識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導致被帶教學生(如一對一的畢業設計帶教)能力培養存在較大差異。(2)教學屬于帶教老師本職工作以外的額外任務,有時會由于本職工作的繁忙而耽誤了帶教工作。針對上述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解決:(1)根據帶教老師的情況,可組成若干帶教小組,由小組集體帶教,避免一對一帶教帶來的差異問題。同時,也讓初級職稱人員加入到帶教隊伍中,使他們能迅速成長起來。(2)適當減輕承擔教學任務人員的工作量,以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
3結語
醫院承擔醫學工程教學工作,不僅為學校培養學生,拓寬學生視野,同時也是帶教老師專業技術水平提高的一種手段,備課、帶教的過程,就是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自身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拓寬自己專業視野的過程。充分利用豐富的硬件資源,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實用性人才,理應成為醫院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責任。
作者:蔣紅兵秦航吳書銘張華偉蔣志偉方瑩單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醫療設備處
1我校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現狀
1.1教學與科研第三軍醫大學開展生物醫學工程本科教育的時間不長,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覆蓋知識面寬,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教學內容重理論、輕應用,不能完全滿足醫院和用人單位的需要;教學方法傳統,偏重于灌輸式的教學,研討課的開設比例較低,難以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雖然已從國內外知名大學特聘了幾名專家和教授,招聘了多名博士畢業生,使得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但教師隊伍中年輕教師較多,同時精通工程技術和生物醫學知識的教師較少,部分教師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對教學缺乏足夠的激情和熱情。相對于理工院校,第三軍醫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在科研方面與醫學結合較緊密,醫學大背景深厚,能從臨床中發現一些有實際意義的課題,但工程力量相對薄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目前還處于引進、消化、跟蹤較多而創新性研究較少,同時理論方法等應用基礎研究較多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研究較少。雖然近年來青年教師的科研水平在逐年提高,但總體而言,科研整體能力和水平有限,科研項目申請的命中率較低,科研經費不足,投入產出效能低,部分教師的科研能力有限,對科學研究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缺乏耐性。有些教師對科研急功近利,認為對本科生精力投入多但科研產出少,不具備科研培養的價值。
1.2學生方面第三軍醫大學學生的整體素質良好、基礎扎實。進入大學后,部分學生沉浸于考上大學的喜悅之中,沒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興趣。由于習慣了中國式的傳統教育方式并且缺乏針對新生的研究型課程設置,很多新生還在沿用高中的學習方式,機械呆板地學習,一切學習以考試為導向,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動力。此時如果再加上教學方法不當,很多新生會產生厭學的情緒。由于是軍隊院校,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生錄取名額受限,很多學生即使非常優秀也不能順利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本科生畢業后將會統一參加學校的分配。隨著目前我國就業難度的加大和軍隊分配形式的日益嚴峻,很多畢業生可能被分配至條件相對艱苦的地方工作,于是部分成績較差的高年級本科生在學習方面的信心動搖,甚至有些學生產生了極強的厭學情緒,認為學習無用,從而破罐子破摔,在學生中間產生不良影響,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部分成績較好的高年級學生為了實現保送研究生的目的,更加注重考試成績,而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參加科研實踐活動,從而忽視了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的提高,阻礙了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
1.3體制方面第三軍醫大學近年來也開始重視本科生科研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開始試行導師制,具體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針對低年級本科生,側重于任命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員為導師;第二階段針對高年級本科生,側重于任命科研經驗豐富的教員為導師。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導師,導師則應履行自己的職責,即鼓勵學員自主開展科研試驗研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研室科研工作等。試行導師制規定了導師每月指導學生的最低次數,對的學生和導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未達標的導師和學生實施相應懲罰。目前,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試行導師制已經初具規模,但還不夠完善,在第一階段培養方案中沒有針對教學的具體措施,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這一階段的導師制形同虛設,導致學生的科研能力并未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第二階段培養方案中,導師將引導學生參與教研室科研工作,由于沒有具體規范措施,可能有些導師會傾向于讓學生做重復性的簡單工作,從而導致學生對科研的整體流程不熟悉。另外,目前沒有建立起專門面向本科生的科研專項資金,可能會導致科研進展緩慢。為了有效整合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2012年7月,第三軍醫大學與重慶大學成立了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院。自聯合學院成立以來,兩校共同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生,瞄準生物醫學工程發展前沿和熱點研究領域,實質性推進生物材料與創傷修復等5個研究中心建設進程[4]。
2加強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建議
2.1構建校園文化現在的本科生大都是90后,他們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當今社會環境浮躁,人生觀、價值觀取向多元化,過分強化名利,而大學的人文環境應該培養出有思想、有學問、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科研創新能力、有責任感的公民。第三軍醫大學更是肩負著培養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的使命,因此要特別加強對本科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構建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營造濃厚的學術科研氛圍,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探究科學的興趣。教育和引導全體學員鑄牢軍魂意識、堅定理想信念,爭做“對黨忠誠、愛兵為民、品德高尚、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紅色軍醫,著力用好駐地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積極開展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強調并非考上研究生就能確保獲得較好的工作,而應注重自身人文素養、交流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升。因為現代社會要求人的全面發展,用人單位更多考慮的是應聘者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研究生數量的增多,研究生們找工作同樣面臨較大的壓力,只有具備更好的綜合素質,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另外,濃厚的學術氛圍對學生們科研興趣和科研素養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適當開展專題學術講座、學術交流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動。學生通過聽取不同研究領域學者講述各自的研究思路與成果,體會他們探求未知的執著和收獲成功的喜悅,可以激發對專業的熱愛,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踏實的研究作風,提升科學素養;學生通過參加科研文化活動,如研究生學術報告會、科技文化節系列活動、創新論壇等,可以活躍其思維,激發創新火花,開動腦筋、發揮才智、挖掘創新潛能。
2.2從教學入手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過程中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教師通過講課、傳授知識的途徑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教學方法應多樣化,將啟發式、討論式、交互式等方法融會貫通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帶著問題學習,在課堂上應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盡量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需要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并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從新生入學就開始建立年級研討班,由個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按課題類型分小組;學生可選擇相關課程聽課,可采取各種方式獨立學習、進行社會調研等,學期末交出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教師指導和組織學生課外查找資料以及定期進行小組討論,并給出成績,對研討課和選修課程記學分。研討課的教師應盡量選定為教授,這樣可為本科生提供多與教授接觸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學術魅力,初步了解科研的含義以及對某一專題進行重點研究和探索的基本方法,促進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科研方法是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而畢業設計是教學過程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關鍵途徑。本科生通過完成畢業設計的工作可以初步了解科研活動的實施過程,學生一般能夠做到在教師的指導下收集查閱資料、分步實施研究內容,但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邏輯思維、總結分析能力,教師應該在研究設計工作和論文撰寫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獨立完成的機會,傳授更多的科研方法。
2.3完善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的核心是由導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科生導師制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適應時展的需求,積極主動轉變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為了能夠準確衡量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的培養水平,對于本科生導師制,應建立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評價體系,給出量化指標,定期定量檢測。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入評價體系,提高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設立相應的科研學分,學生只有獲得規定的科研學分才能畢業,并對科研能力突出的學生給予相應物質和精神獎勵。在教師職稱評定過程中,除了教師個人科研成果的評定外,應將對學生科研的貢獻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學校和學院應努力創造條件爭取促使政府、企事業單位、學術團體和個人在大學設立資助機會,形成多途徑、多形式支持學生科研發展的格局,加大對本科生導師制的資金支持,建立起專門面向本科生的科研專項資金,以使更多學生獲得獨立科研課題的機會。
2.4整合資源,聯合辦學聯合辦學可以有效整合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整體提升,可進一步提升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生科學研究的能力水平、完善協同創新機制。為此,聯合學院應立足于學科資源特色優勢,認真總結聯合辦學經驗,轉變思想觀念,加強與國際學術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優秀人才來院工作;探索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瞄準生物醫學工程學術前沿以及國家、軍隊和地方的重大需求,搭建研究平臺,培育新興學科,拓寬研究領域,為本科生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打造良好的軟件和硬件平臺。
作者:何密李永勤陳碧華李懿單位: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