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西方經濟學論文

西方經濟學論文

時間:2022-04-04 11:06: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西方經濟學論文

西方經濟學論文:淺談 西方經濟學 考試內容與考試方法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考試內容 考試方法 改革

論文摘要;作為經管類專業基礎課的《西方經濟學》在考核時,往往側重于對學生記憶力、對教材內容、對學生試卷成績的考核。在對其考核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革時,應注重考核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通過多樣的考核手段和統一的考核標準,全面考查學生的整體素質。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測量和監控教學活動效果的重要工具。它通過對學生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水平等方面的測量,甄別和評價教學效果。考試的內容和考試方法的選擇將影響學生學習方式、行為方式,最終影響培養人才的能力結構綜合素質。因此考試必須基于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服從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對經管類本科學生而言,《西方經濟學》通常包含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分兩學期授課,屬于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以下將結合黃河科技學院自身做法,對《西方經濟學》的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進行探討。

一、常用的考試方法和考試內容

1、閉卷考試

閉卷考試是我國高校大部分課程主要采用的考試方法,也是《西方經濟學》課程最常用的考試方法。它著重檢驗學生記憶知識的數量和理解知識的程度,側重于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注重知識的再現水平而忽視了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的考查,具有命題簡單、閱卷準確方便、易于組織考試等優點。

2、開卷考試

開卷考試是允許學生帶與該課程相關的資料進入考場,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的考試形式。開卷考試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考試內容多為理論聯系實際的開放性試題,這種考試方式主要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

3、閉卷考試與開卷考試相結合考試方式

閉卷考試的內容與開卷考試的內容各占一定比例。考試時先做開卷考試,然后收開卷部分答案,再做閉卷部分試題。閉卷部分側重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開卷部分側重考查學生利用基本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

4、撰寫小論文

這種考試形式要求學生寫出一篇學科論文,題目既可自擬也可由教師出題,教師根據學生書寫的論文質量評定成績。有時在學生完成論文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答辯。書寫論文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求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等資源查閱大量資料,對知識進行理解吸收,并加以分析、綜合,所以這種考試方法不僅是對知識的綜合考查,也是促進學生增強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的~種有效手段。

5、實驗操作考試、技能操作考試

這種考試形式要求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或技能操作,其考查的重點是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包括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西方經濟學》課穗現行考試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重記憶,輕運用

從我校該課程的考試內容看,主要側重于考核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題型上多為名詞解釋、判斷、選擇、簡答、計算和論述。前5種題型應該是檢驗學生對概念掌握的準確程度和綜合應用能力的,但經常所命題目在課本上能找到現成答案,學生只要背下來即可。而論述題重點體現的是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際命題中所占分值也不高,最高只有10%。因此,從整體上看。對學生運用這些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中問題的能力缺乏有效的考核。而實質上,我校采取的這種考試模式,考查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誰的記憶力好,誰的成績就好,使學生形成了考前背一背就能順利通過考試的習慣,很難將學生學習的優劣真正的區分開來。

2、重教材,輕就業

盡管《西方經濟學》課程是經管類專業考研的必考科目,但結合我校實際情況來看,考研率和錄取率比較低,更多的學生在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因此,在考試內容上,應該注重與人才培養目標、就業崗位相聯系。但從我校該課程的考試內容上看,主要側重于對教材內容的考核,尚缺少對技能和能力的考核。目前我校《西方經濟學》課程在開設時設置6個學時的實踐課時,但這種實踐并不能體現于就業方向的聯系。在就業日益困難的今天,若所學內容和考試內容若仍局限于教材和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內容,就會與人才培養目標、就業崗位相脫節,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將該課程與學生今后的就業聯系起來,仍然需要進行深入探討。

3、重卷面成績考核,輕素質考核

在我校,該課程的考核主要通過閉卷考試,以成績來衡量優劣。卷面成績一般占學期總成績的70%;平時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30%。卷面成績主要依據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主要通過平時作業來衡量。這種相對單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學生不注重平時學習,依靠考前背一背,作業抄一抄來獲得成績,考試的導學、促教功能難以發揮,學生上不上課與期末考試學業評價的關系不大,導致學生缺課、逃課,甚至忽略學習的規律,造成知識的掌握不牢,基礎不穩,也難以全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4,重結果,輕過程管理

在我校,由于《西方經濟學》課程是經管類專業的必修課,涉及到多個專業,通常是多名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使得在過程管理中存在著對學生考核標準不一致的問題。不僅是平時成績的考核項目、評分標準不一致,在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所占比例也出現不一致。這種過程管理的不一致,使得很難真正公平的考核學生。

三、《西方經濟學》考試內容與考試方法改革

1、由注重理論考核向注重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考核轉變

《西方經濟學》的考試不應該僅僅是對書上某些問題的照抄或者照搬,也不僅僅是對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的考核,而是要在考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考查學生對當前相關經濟現象或者經濟熱點的分析能力,體現出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出考題時,要把握以下原則:一是適用性的原則。考試的內容要貼近學生學習的實際,符合培養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二是可操作性的原則。無論在考試的內容上或手段方法上,都應既有科學性,又簡便易行,便于操作,以反映和掌握學生的真實能力和水平為目的。

2、由注重知識考核向注重實踐能力考核轉變

盡管《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基礎課程,但在注重知識考核的同時,應該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實踐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1)做社會調查,形成調查報告。調查的內容選擇應滿足以下要求: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是書本知識的拓展;能鍛煉學生。(2)組織課堂討論。就書上某個知識點或者經濟現象進行討論,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在具體操作時,可以采用事前準備或者即興發揮兩種方式。事前準備給學生較長的準備時間,主要考察學生利用查詢到的信息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即興發揮則側重考察學生自身學識素質、語言組織及邏輯分析能力。(3)撰寫小論文。可以采用自由選題或者指定選題的形式,借助于資料的查閱,通過自我的理解、吸收和分析,形成一篇小論文。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實踐,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體現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

3、由相對單一的考試向多元化考試形式轉變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考核在期末采取閉卷考試的同時,要盡量豐富平時成績的考核形式。對平時成績的評定除了將作業作為一個考核項目外,還可將出勤、課堂討論、撰寫小論文、平時測試、調查報告等作為考核項目。此外,提高平時成績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不以一次考試的優劣來評判學生,將對學生的考核在一個過程管理中體現出來,全面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

4、考核標準由相對隨意向統一性考核轉變

對學科性質和地位基本相同的《西方經濟學》的考核,應該采用統一的考核標準。(1)統一命題。打破誰上課誰命題、同門課程不同專業各自命題。(2)統一平時成績的考核標準。組織該課程的所有任課教師進行討論,確定平時成績的考核項目、評分標準。(3)統一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的分值比例。任課教師共同確定兩者之間的適當比例。(4)集體閱卷。保證閱卷過程中的公開性和公平性。

作為經管類專業基礎課的《西方經濟學》,如何能夠真正的實現對其考試內容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實踐和探索。

西方經濟學論文:淺談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論文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環境教育 必要性

[論文摘 要]西方經濟學作為大學經濟學及相關專業的主要必修課程之一,始終博得人們的廣泛關注。但隨著人口數量膨脹與資源稀缺之間地矛盾銳化,其所蘊含的傳統經濟學理念無法跟上時展,更無法對現在盛行的循環經濟體系給出合理解釋,呈現出一種與生態文明漸行漸遠的趨勢。而環境教育的多學科滲透特性可以彌補傳統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弊端。因此,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闡述目前大學西方經濟學概況的基礎上,指出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給出幾點建議。

一、西方經濟學概述

西方經濟學被西方國家譽為“社會科學的皇后”,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我國各高校的經濟學專業一直將此課程設置為專業必修課,管理類專業也紛紛將其視為專業基礎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研究的角度,此門課程受重視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開設了本門課程。

對于西方經濟學的介紹,國內出版過多種圖書。在大講意識形態的年代里,介紹西方經濟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批判,因此在介紹時,一般是為樹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斷章取義,改革開放之初,雖然我們開始強調有批判地借鑒西方經濟學,但由于從主導思想上否定市場經濟,所以對可供借鑒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忽視國情、盲目照搬西方經濟學的傾向又有所抬頭,一些在西方國家也存在很大爭論的理論和主張,諸如凱恩斯主義的用高消費和高投資及溫和的通貨膨脹刺激經濟發展的主張等,被不加具體分析地應用到中國經濟的研究和實踐之中,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并給實際的經濟運行帶來許多消極影響。

我國大學現行的西方經濟學課程使用的課本極其多樣化,但均由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組成。目前我國大學廣泛使用的西方經濟學課程經過以古希臘思想家色諾芬為代表的“家計管理學”以及早期重商主義者安·德·蒙克來田、亞當·斯密主張的“政治經濟學”逐步演變而成。西方經濟學的誕生是以19世紀微觀經濟學從經濟學的陣營中獨立出來為標志,并由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一書中綜合宏觀和微觀經濟學,最初形成西方經濟學的完整體系。此后西方經濟學學術成果輩出,并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

二、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環境問題日益惡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就會日陷淺灘。為此,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體表現在:

(一)彌補課程自身缺陷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自身缺陷,總的來說就是傳統經濟學理念的缺陷。從經濟理論來看,西方主流經濟學認為,只有進入市場體系的資源才是真正的經濟資源,才具有經濟分析意義。那些市場上難以計量的東西,如環境服務、自然資源、生態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無法通過價格機制進行配置,就無法進行經濟分析,也就當然被排除在經濟理論考察范圍之外了。這種觀念從斯密、李嘉圖開始一直延續到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之中。在研究現代經濟增長的許多有影響的經濟學家的觀點中,他們無不忽視資源與環境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只是根據報酬遞減現象進行表面化的經濟分析,只注重對資源與環境可以納入市場核算的經濟價值部分分析,從未深究報酬遞減的原因是什么。事實上,對土地等自然資源要素的過度使用超過環境承載力,導致邊際報酬遞減現象。[1]而自然力服務并非是通過狹隘的經濟核算就可以完全計量的。很顯然,在西方經濟學狹隘地崇尚市場機制的視野內是無法看到自然資源與環境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的。為此西方學者埃爾斯曾經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見的手,沒有綠拇指”。[2]因此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能有效促進新時期課程發展。

(二)促進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發展。[3]如果人們的過度生產、消費超出環境承載力,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就會威脅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經濟”。為此,西方經濟學的覆蓋范圍應從原有的人與人擴大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環經濟、穩態經濟研究。循環經濟是指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以達到節約資源成本目的。穩態經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質、能量能夠得到無浪費的充分再利用。

在21世紀,這個提倡生態文明、發展循環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應將環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經濟學課堂中,使學生懂得人類如果過度破壞、利用環境,就會造成人類發展的不可持續。

三、在西方經濟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建議

西方經濟學課程分為微觀、宏觀兩大部分,其中微觀經濟學中主要講授關于供給與需求、消費者行為、生產、成本、生產要素定價等理論問題。宏觀經濟學則主要介紹國民收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長等理論問題。那么如何在這些復雜的經濟問題中滲透環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經濟學可以彌補對于解釋循環經濟、自然環境與資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微觀經濟學層面滲透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單獨個體之間的經濟關系,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1.企業層面,西方經濟學主要介紹供給需求、生產、成本等內容。教育者可以以一個企業為例,將循環經濟的清潔生產觀介紹給學生。比如丹麥的瓦倫堡工業園區的建設:這個工業園區的主體企業是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板廠,以這四個企業為核心,通過貿易方式利用對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副產品,作為自己生產中的原料,不僅減少了廢物產生量和處理的費用,還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形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循環。通過對瓦倫堡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一系列具體數據的換算,學生可以輕易的得出哪種生產模式更節省成本、更環保。從而讓他們受到很好的環境教育。

2.個人消費層面,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所介紹的消費者行為強調“拼命生產、拼命消費”的理念。而通過滲透環境教育,我們則要求學生理解適度消費、層次消費理念。從而使學生建立起一種新的消費觀念,這種消費觀念應該是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綠色消費觀。

(二)從宏觀經濟學層面滲透

宏觀經濟學研究整體經濟學現象,主要包括gdp、經濟政策兩方面內容。

1.關于對待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了解應更上一個層次。不能憑借傳統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長。在傳授與其相關的經濟學理論的同時,引用綠色國內生產總值ggdp概念,使學生在接受傳統經濟理念教育的同時可以認識到它的非決定性。

2.關于宏觀政策方面,可以聯系下新制度經濟學的內容,讓學生們在了解傳統的經濟政策同時,也能了解些關于政府改善生態環境,堅持循環經濟的決心與方針政策。

西方經濟學論文:簡析西方經濟學素質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它體現了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提倡素質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著的“應試教育”的傾向,有助于把全面發展教育落到實處,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要求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本文從西方經濟學教學工作上方法與手段的創新入手,以轉變教學角色、教學觀念、教學模式、重視課堂討論和案例教學法為切入點,論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實施辦法。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西方經濟學;大學生;改革;實踐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方向,已經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同,正在逐漸影響滲透到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和各項活動中,緩慢然而深刻地改變著固有的一切觀念、體制和行為,中國的教育正孕育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如果只在家里閉門造車,而不下去接觸實踐,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素質教育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使素質教育進人主陣地,如何以全新的視野、從新的角度、在新的經濟學背景下更好地運用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政策與操作實務來加強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何把“兩全”落實到每個教學崗位,使課堂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一、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羅誕鋮老師說,現在的大學生由于從小學到高中的“被安排”與“被考試”,絕大部分學生已將考試作為奮斗目標,將“被安排”作為常態,失去了獨立發展思想的能力與意識。到了大學,突然面對一個相對“不被安排”和“不被考試”的環境,對生命與人生的追問被迫來到眼前。很多大學生迷惘了!面對這樣的問題,在授課的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就談不上學到知識,更談不上創新。

另一方面我還發現當前部分大學生對認知思想道德理論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其原因:一是由于社會浮躁情緒和功利化趨勢的影響,導致大學生不愿意靜下心來學習思想道德理論,探索理論真諦,而只熱衷于對淺層次的“技巧性”知識的掌握,存在著“理論無用論”的傾向;二是社會輿論對思想道德理論教育不加區分的一些負面評價,把思想道德理論教育等同于脫離實際、等同于“假大空”、等同于枯燥的說教,這種先入為主的評價,導致了部分學生對思想道德理論的逆反心理。

二、為了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在西方經濟學教學工作上方法與手段的創新

《西方經濟學》課程從其結構體系可分為三大部分:即理論知識、管理和實踐。理論部分主要有:供求價格理論、消費者和生產者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ad—as曲線和國際收支理論等。管理部分主要有:市場失靈管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失業和通貨膨脹治理等。實踐部分主要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業務、資本證券業務、金融衍生業務、外匯業務以及國際結算等。這種結構體系要求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成教學內容,從而較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1.轉變教學角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大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顯,渴望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更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把課堂的主發言權歸還給學生,為學生搭建一座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大膽發言、踴躍發言,勇于提出不同的見解與主張,讓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盡量做一位忠實的聽眾,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不惟我獨尊,允許不同見解的存在,更要歡迎獨到見解的出現。當然我也要發表個人的見解評論,不要強人所難,要以理服人,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探討,努力與學生達成共識。當問題較難時我還采用定向點撥、轉換點撥、啟發思維、聯系遷移、挑戰誘導等方法,力求實現由“教師”向“導師”轉化。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一個發展的空間,用他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審美觀,自己的表達方式去掌握知識。

2.轉變教學觀念。面對第四版的新教材,需要在備課上花不少時間,充分掘展教材資源。因此我覺得教師必須學會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讓學生對某一點知識的逐一過關上,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直接接受書本知識,純粹被動的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注重的應該是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學習過程的探究,充分用好課堂50分鐘。知識在成倍增長,現在即使背了不少知識,日后不一定就會用到,但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卻能讓他們終生受益。有這么一則故事:一位仙人會點石成金,他遇到一位牧童,要送一些禮物給牧童,隨手點了幾塊石頭變成了金子送給牧童。牧童不肯要,仙人問他想要什么,牧童想了想說:“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這個牧童很聰明,他知道金子很快就會花完,如果擁有了仙人的手指那財富就會無窮盡。作為升達的一名教師,我不會吝嗇于給學生那根”手指”。

3.轉變教學模式。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再現,而且是時代精神的生動展現,是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科學的教學方式絕不能僅限于科學知識的傳播與灌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演變發展的歷史過程,把握科學知識的時代內涵,領略科學探索者的人格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啟迪學生的科學創造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新課標下的化學課堂教學主要體現這樣的教學模式——⑴創設問題情境:上課時盡可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熟悉的情境,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陌生,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增。例如聯系2010年中國實際gdp和人均gdp的具體數值是學生更好的理解國內生產總值;⑵安排活動探究:教材中有不少很有價值的活動與探究欄目,我們可以選擇性的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體知識的生成過程,既啟迪思維,又加深記憶,當然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盲目探究,也不能因為探究耗時就不探究,有時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例如可以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國民收入核算以后去探究均衡國民收入的產生及意義。

4.重視課堂討論。上課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上好課。課堂討論作為課程的一部分,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是很重要的。自如駕馭課堂討論課的教學進程,需要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在課堂討論課的教學中,必須滿足一般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即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恰當、結構緊湊。

5.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在每一章的教學中.尋找結合教學內容的真實事件進行分析解釋,并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訓練學生分析和解釋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是西方經濟學教學的一個十分有效的工具經典的“大炮與面包”等案例已深入人心。案例教學能把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實擺在學生面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經濟理論的理解。但是,僅僅分析那些西方經典案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把西方經濟學與中國本土經濟相融合,適當地引進一些現實中的案例以及貼近現實生活的經濟現象進行分析解釋,這是因為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學會運用所學的原理來分析解釋實際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并幫助解決現實中的經濟問題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議。

素質教育觀念已深人人心,并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素質教育實踐已從宏觀走向微觀,深人到課堂教學領域等諸方面。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有許多課題需要研究。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對勞動者的素質有了新的要求。西方經濟學作為高校一門重要的課程,更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既要突出其基礎理論的地位,又要避免其內容越來越寵雜的傾向。要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了解基本理論對現實的指導意義,這應是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與目標。這就對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斷務實,探索。既不能脫離實踐,也不能離開理論的指導。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面向21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

西方經濟學論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兼評現代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定義

【內容提要】 政治 經濟 學 涉及的對象是物質生產。在馬克思已經嚴格區分了物質生產一般和物質生產所采取的特殊 社會 形式的今天,重新混淆二者,把生產關系淹沒在生產力合理組織中,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今天應主要放在生產一般和社會 市場 經濟一般上,那在理論上就是一種倒退了。要講“選擇”,必須包括兩個方面的選擇,即資源在不同人們之間的分配和資源在各類不同生產之間的配置,二者缺一不可。

【關 鍵 詞】物質生產/生產力/生產關系/選擇

【 正 文 】

在我國建設有,認為 政治 經濟 學 的研究對象今天應主要放在生產一般和 社會 市場 經濟一般上,那在理論上就是一種倒退了。馬克思把社會生產關系作為獨立的研究對象,開辟了揭示人類 歷史 發展規律的新天地,使人們有可能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有在與生產力的緊密聯系中對社會生產關系的深刻研究,才能揭示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和它的經濟運動規律,這當然有助于人類自覺地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如果更多的人掌握了這一科學思想,必將大大加快社會的進步,使全人類受益。恩格斯曾說過,馬克思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人類歷史因他的存在而縮短了。這一評價得到歷史的印證,也得到了全世界無偏見的學術界的認可。在本世紀末的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于9月舉行了一次網上選舉“千年”最偉大思想家的投票活動,馬克思列在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等之前,高居榜首,被選為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

三、資產階級經濟學是研究什么的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由英國資產階級古典學派的杰出代表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奠定基礎的。他們把政治經濟學看作是研究如何增進國民財富和發展 資本主義 生產力的。凡是影響和破壞國民財富增長和生產發展的,他們都反對,凡是有利于資本主義生產力增長的,他們都勇敢地加以維護。他們確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最能推動財富增長的。 由于他們生活的時期還屬于階級斗爭尚不發展的時期,這時還允許這些資產階級的代表無顧忌地科學地涉及資本主義社會各方面經濟關系并進行客觀研究。他們創立了勞動價值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揭示出各個階級之間利益上的矛盾和沖突。馬克思指出:“它的最后的偉大的代表李嘉圖,終于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當作他的研究的出發點,因為他天真地把這種對立看作社會的自然規律。這樣,資產階級的經濟科學也就達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6頁。)

隨后一個時期,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奪得統治地位,階級斗爭也采取日益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具有威脅的性質。這時要求資產階級客觀地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運動和發展已不可能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就敲響了。問題已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一直發展到只偏重于在不危及和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如何促進物質生產的發展、效率的提高以獲得最大的利潤。

這樣,政治經濟學從斯密、李嘉圖以來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著,一是馬克思恩格斯,他們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古典學派的科學方面,即勞動價值理論和在此基礎上展開的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體系的內部結構的深入研究,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指出了它的發展趨勢和歷史局限性。二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開始,經過馬歇爾、凱恩斯到當代的薩繆爾森,是研究財富生產一般的自然規律和現代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穆勒1848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是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走向庸俗化和教科書化的時期的標志。因為這個時期資產階級與工人隊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資本主義經濟雖尚未爆發重大危機,但社會問題已相當嚴重,批判資本主義弊病的空想 社會主義 思想也相當流行了。穆勒為維護資本主義的利益,企圖把這兩種對立的利益加以調和。

穆勒首次按照生產、分配、交換這樣的順序安排政治經濟學的體系。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把斯密和李嘉圖開創的研究社會生產關系的政治經濟學轉為研究物質生產一般,把生產關系撇開了,把生產看作是決定于一般的自然規律,與社會形式無關。他把生產與分配割裂開來,認為生產決定于一般自然規律,與社會經濟關系無關,分配不是由生產決定的,而是由社會 法律 和習慣決定的。從穆勒開始的對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規定,一直支配著以后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

當代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合著的《經濟學》(第12版)中對經濟學是研究什么的是這樣表述的:“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進行選擇,來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資源以便生產各種商品,并在現在或將來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以供消費之用。”這是現代西方經濟學主流派的具有代表性的教科書的觀點。從他們對經濟學是研究什么的規定來看,與19世紀的約翰·穆勒的表述基本是一致的,從內容上看,基本上屬于生產一般或市場經濟一般,都是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殊性隱蔽起來。

我們看一看西方經濟學所規定的研究對象“如何選擇”問題。這種說法的缺陷的根本方面,仍然在于它只局限于屬于物質生產一般的資源配置的如何選擇上,而回避了資源在人們之間分配的“選擇”,即生產資料的歸屬問題;而這個方面同樣是物質生產得以發生的根本前提,沒有這個方面,物質生產就像一只缺腿的螞蚱,是跳不起來的。沒有生產要素在人們之間一定的分配這個前提,資源在各類生產間的配置是不能實現的,也就不會有物質生產。

例如,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經濟學》中提出的選擇:“為什么曾經被用來種莊稼的土地又用來造工廠?為什么在僅僅幾十年間,用來造馬車的資源又用來生產汽車?為什么自動機床代替了鐵匠?”(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11頁,北京,

在 資本主義 社會 里,一切關系都表現為一種商品關系,一切聯系都借助 市場 聯系起來。

社會生產關系還表現在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中,有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系、分配關系、交換關系、消費關系等。社會生產關系還包括生產部門、商業部門、 金融 部門、 農業 部門等等之間的關系。社會生產關系的所有這些方面的總體形成生產關系的總和,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 經濟 結構,即有 法律 的和 政治 的上層 建筑 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社會生產關系既然在生產和社會發展中有著這樣重要的地位,因此,今天的政治 經濟學 仍然應當遵循《資本論》指出的研究方向。這不僅對深入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一切事物是必要的,對我國建設有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比分析

【摘要】:我們從勞動、自然、資本生產三要素之間通約的角度,沿著經濟思想史的脈絡,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價值理論進行比較,分析兩大經濟學范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排除自然對價值體系的影響,集中分析了勞動與資本的關系。我們認為不同程度的復雜勞動是勞動的一般形態,復雜勞動之間的通約系數應該考慮它在再生產中的地位,按照它在下一生產周期生產的產量來進行近似折算。人力資本和復雜勞動之間有互相通融的地方,它們都含有時間和技術的因素。衡量價值的量綱應是時間與技術的復合單位。在技術變化的條件下,不能單純用勞動時間計量價值。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價值尺度;資本;時間;技術

一、自然之物與勞動、資本的通約——尋找不變的價值尺度

分工和交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起點,是經濟學最基礎的分析層面。馬克思經濟學和以正統自居的新古典經濟學都是從這里著手開始經濟理論體系的搭建。兩者都遇到了同樣的技術性間題:為使交換成為現實,必須構造出相互交換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體系。除去兩者所被賦予的不同意識形態,其實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其根本的區別在于,新古典經濟學認為決定財富的生產要素是土地、勞動、資本的三位一體;馬克思經濟學認為資本從邏輯上講只能是自然和勞動的產物,所以在這些要素中,只有土地和勞動才是有關財富形成的終極要素。

認為價值是由土地和勞動共同創造的第一人是配第。配第在考慮價值量的決定時企圖把土地和勞動通約,他用土地的面積、自然年生產力和勞動者的谷物工資及勞動時間來進行勞動和土地之間的換算。川但是他受到了重農學派的影響,沒有解釋作為土地之外的自然之物與勞動之間的通約。為克服這一間題,斯拉法也作了解答。假定商品是用商品生產出來的,即a商品的價格由生產a的勞動以及為生產a所耗用的b,c,d……z商品來決定,這樣就得到一個方程;同理b商品的價格又由生產b的勞動以及為生產b所耗用的a,c,d……z商品來決定。依次推理,c,d……z商品都可以作出如上分解,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物質生產的投人一產出方程組。加上勞動變量,消去一元,求解該方程,就得到了一種相對價格體系,川也就是李嘉圖苦苦追求的“不變的價值尺度”。這個理論完美地實現了勞動與物質的通約。斯拉法通過“標準生產體系”,用數學證明了利潤與工資分割經濟剩余的比例不會對價格體系產生影響。也就是說,通約后的價格體系可以換算成以勞動時間計量的單位,并且不再受資本構成的干擾。這就提高了勞動價值理論的純潔度,解決了李嘉圖面臨的難題。但是斯拉法的生產體系是線性的,意味著這種價格體系只是在固定不變的技術條件下才能夠成立。在一個動態的技術可以變化的社會里,價值尺度將會受到影響。

斯密面對這一難題,干脆拋棄了自然之物。而馬克思非常重視自然之物與價值之間的關系。他批駁了財富是由人類勞動唯一生產出來的觀點,認為自然之物構成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馬克思通過定義明確區分了財富與價值,排除了自然之物的原始價格對勞動形成的價值量的影響。但是這樣就產生了一些問題,財富歸根到底都可以分解為自然與勞動,而不可能分解為單一的勞動。那么這個“終極之物”是如何定價的呢?

人類社會之初,假設自然資源是充沛并可自由支取的,如陽光與空氣,必定沒有價值和價格,因為它們不是交換的對象。一旦出現了稀缺,就會有先占權或暴力創制的種種產權。馬克思寫道:“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看作隸屬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這些產權的取得,顯然是來自于先于生產和交換的非生產的制度因素,它賦予自然資源以壟斷價格,使“不具價格的東西也獲得了價格”。簡化掉開采成本的影響,它是權力對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再分配,它的量的決定是權力斗爭的結果,即維持資源產權的資本化費用參與剩余價值分配從而獲得地租的過程。所以諾思稱贊馬克思所強調的所有權在經濟組織中的重要作用是重大貢獻。

自然資源的資本定價理論是由當代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索羅較早提出的。他試圖深究三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他把資源視為資本,扣除開采成本和供求的影響后,當預期的資源市場價格上漲幅度高于利率時,業主就傾向于較早開采,反之亦然。這樣根據利潤最大化的假設所達到的均衡,按照現實的開采量和利率,就可以倒求出現存資源的價值,完成自然資源與資本的通約。然而資源存量的勘察開采和轉換替代取決于不確定的技術條件。一般來說,資源存量是未知量,而存量的多寡將直接影響價格體系和對未來價格的預期,使得情況更加錯綜復雜。

用現金流資本化的方法把資源與資本通約存在同樣的問題,不僅要假設利率不變,還必須假定現金流是永續和穩定的。自然資源所帶來的壟斷利潤和租金在長期中不可能保持穩定。不確定的技術和自然資源存量的變化將對現金流產生直接的影響。

兩大經濟學范式都試圖把自然之物通約掉,使用的方法不同,是為了服務于不同的目的。新古典經濟學把一切能夠帶來穩定的現金流的東西統統資本化,是為了論證給這種現金流帶來保障的制度的合理性;而馬克思要揭示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斷增殖的社會過程中的矛盾,所以必須把規模報酬遞增內生化。報酬遞增的規律只有在價值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然世界受物質和能量守恒原理制約,不可能產生報酬遞增,所以馬克思要抽象掉使用價值對價值的影響。無論如何,把自然之物通約掉,可以使我們集中討論勞動和資本這個更為核心的問題。

二、不同勞動之間的通約—實踐尺度與理論尺度的背離

勞動價值論必須解決不同種類的具體勞動之間的計量及可加性的通約問題。馬克思用勞動時間來計量同質的抽象勞動,但對不同的具體勞動之間的換算通約卻沒有過多涉及。

馬克思排除了勞動者的察賦差異,認為人類抽象的勞動是同質的。斯密也是這樣。他認為:“人們天賦資質的差異實際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大。人們到了壯年,分別選擇不同的職業,好象是由于不同的天資,但在多數場合,天資的差異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然而在現實中,“由于總體工人的各種職能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低級,有的比較高級,因此他們的器官,即各個勞動力需要極不同的教育程度,從而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工廠手工業發展了勞動力的等級制度。與此相適應的是工資制度”。

馬克思用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換算來說明不同等級的具體勞動之間的通約,“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起了自乘的勞動的作用,或者說,在同樣的時間內,它所創造的價值比同種社會平均勞動要多”。至于這種換算所必須的自乘系數又是什么決定的,馬克思認為,“各種勞動化為當作它們的計量單位的簡單勞動的不同比例,是在生產者背后由社會過程決定的”。但是馬克思沒有詳細論證這種“生產者背后的社會過程”,從而留下了廣闊的探討空間。

龐巴維克對此進行質疑:“依照什么比例復雜勞動產品的價值可以轉化為簡單勞動,這是不確定的,不可能預先根據復雜勞動所固有的任何性質加以確定。它只是實際交換關系所決定的實際結果。”這個批評可以說是切中要害。要把現實中不斷生成變化的“生產者背后的社會過程”在理論上用簡單倍乘系數固定地表達出來,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對此,希法亭辯護說,龐巴維克把揭示價值規律的“固有性質”的“理論尺度”同作為“實際結果”的“實踐尺度”混同起來了。在希法亭看來,理論尺度似乎沒有必要和實踐尺度相吻合。希法亭為馬克思的辯護,如同麥克庫洛赫為李嘉圖的辯護,并沒有為勞動價值理論增添有分量的理論價值。這種價值尺度的兩分法實際上等于承認了兩種尺度之間的背離。要想取得理論上的進步,我們必須找到新的理論尺度,使之與實踐尺度相符合。

對于不同勞動之間的通約,新古典經濟學用供求理論來解釋,認為勞動力等級和工資體系,都是在勞動力市場上討價還價的均衡的結果。但是結構上的均衡無法解釋總體上的非均衡—失業。雖然凱恩斯極力反對勞動價值論,他卻站在西方經濟學立場上第一個從總量的角度上思考勞動就業量的決定的問題,用失業的現實反對新古典經濟學關于勞動力的供求理論,從而與馬克思有了相通的地方。

凱恩斯寫道:“所以在討論就業理論時,我只想用兩種數量即幣值量及就業量。前者是絕對齊次性,后者可變為齊次性。因為只要各種勞工以及助理員之間之相對報酬相當穩定,則為計算就業量起見,我們可以取一小時普通勞工就業為單位,而一小時特種勞工之就業,則依其報酬之大小加權。在凱恩斯看來,構成總量的不同勞動之間是可以通約的,這個通約有兩層含義:一是用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勞工”的勞動時間來作為勞動就業的基本計量單位;二是利用市場上形成的報酬體系作為加權來換算不同種類的勞動。以“新劍橋左派”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發展了凱恩斯的第一層含義,認為“工資率決定物價水平”,市場上的討價還價只是使得工資率圍繞一個基準上下波動,而工資率的決定力量只能在“生產者背后的社會過程”中尋找,從而把目光轉向習俗、歷史、法律等長期社會因素,以及勞資雙方階級力量的對比。他們不自覺地涉及了價值的“絕對尺度”,猛烈抨擊了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雖然他們并不贊成勞動價值論,但是沿著這些觀點可以找到兩大經濟學范式之間關于價值理論的融通的線索。

而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囿于市場理念和均衡思想,把目光集中在第二層含義上,就連以研究勞動價值論著稱的米克也寫道:“(各種不同的勞動)在理論上必須換算,在實際上換算不是根據準確的尺度,而是根據在市場上的討價還價。米克認識到了不同勞動之間通約的理論困難,卻又試圖用理論和實踐兩種尺度進行調和。這個做法不過是對希法亭的回應。

三、勞動與資本的通約—價值尺度的兩維刻度

資本與勞動是兩大經濟學范式的基本概念,而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深奧復雜。資本在不同語義里歧義頗多,沒有統一的解釋。本文認為,資本定義要滿足下列條件:第一,完全抽象掉具體物質的內容,我們已討論過對“終極之物”的通約問題。第二,包含有時間因素,否則就無法解釋利息的時間性質。第三,包含有生產力的技術性因素。這是資本的傳統語義里的基本內容。

最傳統的觀點就是認為資本是實物資本,是機器設備、原材料、生產工具或是過去積累的物化的勞動。這顯然不滿足上述條件一。認為資本是生產條件和環境的總和等觀點,雖側重歷史的演化,但是內涵過于寬泛,無法做時間上的分析,不能說明利息的產生,不滿足條件二。西尼耳的“節欲論”是純心理的概念,節欲一年與一個月顯然是不一樣的,它包含了時間因素,并且排除了物質因素。但是單純的“節欲”什么也創造不出來,儲蓄不能夠自動地轉化為投資。所以,他的觀點不滿足條件三。龐巴維克的“遷回生產”是最接近滿意程度的資本概念。他的遷回生產過程又是和時差利息論密切相關,遷回生產在經歷一個較長的時間后能夠帶來更大的生產力,所以滿足上述三個條件。按照他的定義,資本是一種遷回的生產手段,所有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按照等級排序,處于遷回生產頂端的是高級資本。

雖然龐巴維克極力反對勞動價值理論,但是“遷回生產”與馬克思的資本定義也有相通的地方。馬克思認為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是“處于運動過程中的價值,從自身出發并以加大的量回到自身”。資本在形式上表現為可變與不變資本,其實質功能卻是通過不斷的再生產的循環來實現自身不斷增殖的終極目的。馬克思和龐巴維克都繼承了歐陸哲學的思維傳統,在資本定義中徹底排除了實物概念,重視時間和技術的因素,強調再生產循環的社會過程,認為資本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是面向未來的不確定的更大產量或價值,而不是對已知的過去的盤點。

于是,遷回生產和復雜勞動也就有了融通的地方。勞動過程不是簡單的物質能量的轉換,最鱉腳的建筑師也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人類使用實物資本的生產過程是有意識的能動的復雜勞動,也是遷回生產的開始。復雜勞動與經驗、技能、知識、資本等因素密切相關。掌握的知識越多,操縱的資本越高級,勞動的復雜程度越高。斯密最早對此有所認識,他把“社會上一切人民學到的有用才能”也算做與實物等同的資本;而舒而茨發展的人力資本理論更加貼近了復雜勞動的概念。它們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培訓”和經驗積累;其目的都是為了遞增的報酬或增殖的剩余價值。

隨著時間推移和社會進步,生產過程越來越“遷回”,社會的人力資本存量越來越大,“整體工人”的勞動程度也越來越趨于復雜,社會生產力也越來越大。馬克思認為在勞動中勞動者和生產資料是緊密結合的,“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動器官……延長了他的自然的肢體”。這種延長了的肢體,或者說,由人類所掌握的經驗、技能和知識外在地轉化的能夠操縱的實物資本,就成為社會平均的復雜勞動程度的標志。不僅如此,個別勞動越是復雜,所能夠操縱的實物資本也越高級。這里的操縱不是直接的操作,它指的是復雜程度較高的勞動處于遷回生產過程中的較高地位,掌控著所有下游的低級實物資本,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它在再生產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生產出更多的產量和使用價值,另一方面還擔負著進一步技術創新的任務,使得遷回生產的鏈條繼續延伸。因此,復雜勞動通約為簡單勞動,應該按照它們在遷回生產過程中所處的地位進行系數折算。

至于系數折算的具體方法,本文只能作出粗淺的嘗試。如果按照復雜勞動所掌控的實物資本量進行折算,存在著上文討論過的實物資本的加總悖論,使得這個方法并不可行。我們可以嘗試按照復雜勞動在下一個生產周期所帶來的產量和使用價值進行折算。產量和使用價值可以用貨幣量加總,同時在技術上也可以預期。通過技術上的統計,就能為實際折算提供現實資料。當然這只是近似地換算,是價值決定因素中的實踐尺度。這并不意味著使用價值量決定價值量,歸根到底,這個系數是在遷回生產的過程中復雜勞動的特性所決定的。誠然,產量和使用價值并不是再生產的唯一目標,理論尺度與實踐尺度仍然有偏離;但是通過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價值實踐尺度,比在市場中形成的尺度較少地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擾,能夠最大程度地接近理論尺度。

有人用復雜勞動所耗費的時間和培訓、教育等費用為基數來進行系數折算。這些時間和物質耗費是一種沉沒成本,只能說明過去而不能面向未來。只有通過對復雜勞動在再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衡量,才能夠揭示動態的“生產者背后的社會過程”。因為人類的學習、技術的進步是加速度的變遷過程,復雜勞動的折算不僅僅是簡單的倍乘,而是非線性累積的指數乘積。也只有在擴大再生產的循環中,依據未來的產量和使用價值,才能夠反映這種系數的指數特征。

復雜勞動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在勞動價值論中占據關鍵地位。在遷回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同等級的復雜勞動,是勞動的一般形態,反映了資本(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相結合的特性和勞動對資本(生產資料)的利用程度,是勞動與資本通約的橋梁。所以,價值量是對復雜勞動的計量。對于同等程度的復雜勞動,可以用勞動時間計量;對于不同程度的復雜勞動,必須先折算它們的換算系數。從以上論述可知,這個系數必然也包含了技術的因素。所以說,時間與技術是價值尺度的兩維刻度。

四、通約的量綱——一種新的理論尺度

由此可見,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通約矛盾不能依靠單純的時間標準來解決。如果以勞動時間為單位,則人壽期百年,所有人創造的價值就大致等同,這與現實顯然不一致。馬克思認為價值量是由勞動時間決定,并且不受技術變動的影響,但是這樣就不能進行不同復雜程度的勞動之間的通約。如果要進行不同復雜程度的勞動之間的通約,就要折算它們之間的技術含量,承認技術對價值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兩難問題,利用綜合時間和技術的復合單位來定義價值是惟一的出路。正如牛頓在自然哲學里對質量的定義表述為每單位加速度的力,價值的量綱應該表述為時間與技術的復合單位。

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龐巴維克的話:“馬克思從古代的亞里士多德那里發現了一種思想,即沒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換,沒有可通約性就不能等同..…在交換的場合,事情是以商品所有權的變化為結束。這寧可表明存在某種導致變化的不均等和優勢。當某些復合體彼此密切接觸時,就會產生某種新的化學組合..…事實上,在現代政治經濟學家看來,古代經院學者關于被交換商品中存在某種等同的理論是不能成立的。龐巴維克的原義是批評馬克思邏輯“三大步”的第一步,即相互交換的商品中包含有等量的質。他的意思是說,商品的交換,就像是能量的流轉,總是由“不均等和優勢”肇始,并且終結于這種“不均等和優勢”的消洱。這個說法是有啟發的。不同的分工造成了不同的技術和察賦差異,從而具有了李嘉圖式的“相對比較優勢”。這種比較優勢,不僅可以解釋國際貿易,同樣可以解釋國內的一般性的商品交換。價值的流通,正是基于這種相對優勢,從而使得買賣雙方有利可圖。

這樣,價值的復合單位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找到根據。在交換中,出于對相對優勢的衡量和比較,人們一方面需要計算由勞動時間來計量的實際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對相互之間的生產技術條件和機會成本進行估算對比。馬克思寫道:“不同部門的生產力水平不能直接比較。我們不能因為生產一盎司金與生產一噸鐵需要同量勞動時間,就說金的生產力低于鐵。可見,時間與技術因素必須綜合地考慮在一起才能在交換中進行相對優勢的比較。當金與鐵交換時,生產鐵的工人會計算在自己現有掌握的技術下生產一盎司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同樣生產金的工人也會計算由自己來生產一噸鐵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當各自都估算出自己的比較優勢時,交換就發生了。估算中依據的時間和技術,就產生了新的“價值的理論尺度”。

新的“價值的理論尺度”會受到各種偶然因素的影響,比如供求的數量、討價還價的勢力等等。但是它的決定性的因素,是能夠保證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所以恩格斯說:“價值是生產費用對效用的關系。價值首先是用來解決某種物品是否應該生產的問題,即這種物的效用是否能抵償生產費用的問題。只有這個問題解決之后,才談得上運用價值來進行交換的問題。而生產費用,在不同的技術條件下顯然是不同的。只有把勞動時間和技術條件結合考慮,才能判斷出一宗交換“值不值得”,判斷出該商品的價值能否保證它的再生產。

馬克思定義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構造一種標準的社會平均技術條件。對于生產同一種商品的不同生產者來說,這是合理的,而對于資本構成不同的眾多品種商品的生產者來說,就不太現實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斯拉法的“標準生產體系”一樣,排除了技術變動的可能性,不能夠反映動態的社會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的“價值的理論尺度”也需要綜合考慮時間和技術。

時間不僅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是哲學家思考的對象。伯格森區分了“真正的時間”和“科學的時間”,認為人類生命延綿的真正時間是不可衡量的。至少,這句話啟示了單純用鐘表的勞動時間來衡量價值的困難性和復雜性。過去一小時的勞動與現在一小時的勞動即使在生理上是無差別的,在社會意義上也會有極大的差別。時間并不是均衡的流程,因為社會進步和技術發展總是加速度的。如果說價值量是單純由勞動時間決定的,那么這個時間是過去生產該商品的時間還是現在再生產同種商品的時間呢?可見,時間和技術關系的理解是本文的關鍵所在。等量勞動時間創造等量價值,是在不變的技術條件下起作用的規律。當社會呈現整體的技術進步,或者個別勞動中所包含的技術因素起了變化,價值的衡量就要考慮重新計算。

從兩大經濟學范式相互通融的角度來理解價值理論,不僅解決了復雜勞動的通約問題,而且長期困擾勞動價值論的其他難題也都迎刃而解。同時,可以更為清楚地看到兩大范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它們各自堅持了價值尺度的時間維度和技術維度,“新的理論尺度”為它們的通融搭建了橋梁。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利益和諧思想的比較

摘要: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都圍繞經濟利益這一核心問題構筑了相應的理論體系,雖然它們對利益沖突的性質、根源及化解途徑的認識不同,甚至是相互對立的,但都認為利益關系是社會的本質關系,經濟利益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關鍵詞:馬克思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利益關系;利益和諧

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從不同的視角、沿不同的路徑對利益和諧問題進行了研究,雖然二者的利益理論有著本質區別,但在它們的理論體系中影響利益關系的基本因子卻相同。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從勞資利益沖突出發。反向闡述了利益和諧思想的重要性

馬克思認為,利益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動力,“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人類歷史的研究前提是“一些現實的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可見,馬克思所講的利益首先是指人們的經濟利益。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而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就是滿足人們的經濟利益需要。因此,經濟利益需要貫穿人類社會始終,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前提和動力因素。“社會的每次行動,都是從直接的物質動因產生的”。“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

(一)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基本利益沖突。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以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為起點,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利益沖突進行了深入剖析。馬克思認為,利益的社會本質和社會基礎是生產關系,經濟利益是生產關系的具體表現,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決定其經濟利益沖突的形式和特點。

資本主義的直接生產過程就是勞動過程,也是價值形成和價值增值過程。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是通過資本家雇傭工人的方式實現的,其前提是勞動力成為商品。與一般商品相比,勞動力商品的價值體現了一種特別的、甚至更為重要的經濟關系,即體現了資本和雇傭勞動在生產過程中的相對地位及由此決定的新價值的分配關系。

工人作為雇傭勞動者所得到的工資,僅僅是其勞動力的價格,在其勞動力的使用過程中即在勞動過程中,工人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其所獲得的工資。資本家進行生產的目的是為獲取剩余價值。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剩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可見,這種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分配關系,決定了工資與利潤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利益沖突天然具有相互對抗的性質。因此,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是資本主義社會利益關系的主旋律。

在資本主義社會,由于剩余價值規律的作用,資本家必然不斷進行資本積累,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不僅使資本在數量上增大,而且使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出現機器排擠工人的現象,加劇了勞資沖突。一方面,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在資本總額中,不變資本日益增多,可變資本相對減少,工資在新增價值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小,而資本家的利潤所占份額卻越來越大。另一方面,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也相應減少,造成勞動供給相對過剩,使產業后備軍規模越來越大,并對在業工人構成極大壓力。這種競爭力量的存在,進一步增強了資本對勞動的控制,“減弱工人對削減工資、延長工作時間和重構生產過程的反抗。”使在崗工人的待遇更低、勞動條件更差,加劇了資本對勞動的剝削。資本積累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嚴重的兩極分化:貧困在無產階級一極積累,而財富在資產階級一極積累,資本主義的分配關系是對抗性基礎上的分配關系。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不僅沒有削弱勞動對資本的從屬關系,而且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關系,使雇傭勞動者的處境更加惡化。

(二)分析了勞資利益沖突對資本主義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馬克思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基本利益沖突及其對勞資雙方的影響,還進一步分析了勞資利益沖突對資本主義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所決定的對抗性的分配關系,導致了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矛盾,即生產能力的無限擴張與有限的市場購買力之間的矛盾。一方面,資本在獲取最大剩余價值的動機驅使下,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導致生產能力不斷擴張,總供給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工資收入在社會新增價值中所占比重越來越低,勞動者購買力受到嚴重制約,導致總需求不足。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主體是雇傭工人,工資總額是社會總消費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但這種“社會消費力既不是取決于絕對生產力,也小是取決于絕對的消費力,而是取決于以對抗性的分配關系為基礎的消費力。這種分配關系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界限以內變動的最低限度。”同時,隨著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工資相對于利潤在新增價值中所占份額不斷下降,又進一步抑制消費的增長,使供求之間的缺口日益增大,產品過剩問題越來越突出,并最終導致以產品相對過剩為特征的經濟危機的爆發。

馬克思對利益和諧問題有獨到的深刻見解。馬克思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相互協調來分析利益和諧的。馬克思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是決定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規律,在這一規律的作用下,人類社會經歷了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變遷,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雖然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但并未改變社會經濟利益關系的對抗性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封建社會生產關系的替代,不過是以資本家對勞動的剝削替代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不僅沒有消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相反,還加劇了這一矛盾。因此,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必然會被更適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所取代,社會主義公有制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替代,將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消除經濟利益的對抗性質,實現社會成員之間的經濟利益和諧狀態,并以此為基礎,最終進入到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縱觀馬克思的觀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推動了社會形態的變遷,其中,社會不同階級之間的對抗性的經濟利益關系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集中體現,同其他經濟利益相互對抗的社會形態一樣,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社會主義社會取代,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和發展規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匹配、協調是經濟利益和諧的前提,實現經濟利益和諧并不是人類的最終目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才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也是社會和諧與否的檢驗標準。

二、西方經濟學的利益和諧思想

西方經濟學的利益和諧思想主要有兩種觀點,即自然和諧的思想和人為和諧的思想。

(一)自然和諧的思想。和諧其實就是重農主義語匯中的“自然秩序”。按魁奈的說法,社會秩序區分為自然秩序和人為秩序。自然秩序是一種“自然法”,它是客觀的、永恒的。而人為秩序則是一種“人定法”,具體表現為政府的制度、規章、法令。人為秩序必須符合自然秩序。如果人們認識到自然秩序并按它來安排人為秩序,社會就處于健康狀態,人類就幸福。否則,社會就處于病態。他還認為,只有在自由制度下,個人的利益和社會的公共利益才能達到一致,這就是自然秩序的精髓。

亞當·斯密是在自然秩序和諧的基礎上用天然一致的信條來解釋效用原理,認為個人的自我利益是人類的本性。斯密在其經濟學巨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中,闡釋了“經濟人”、“看不見的手”和“自然秩序”的思想。他說:“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于社會的用途。”他進一步指出“在這場合,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在斯密看來,“經濟人”對經濟物質利益的不斷追求是人們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的動機,是促進生產發展的原動力。同時,為防止“經濟人”在追求個人利益時妨礙社會和公眾利益,斯密主張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建立一種“自然秩序”,即完全競爭的經濟模式。他認為競爭保證利己的追求將改善社會的經濟福利,而壟斷則代表了不受控制的自我利益和經濟福利的最終損害。自我利益不僅推動了畜牧業向農業的轉化,而且推動了城市商業社會的發展。

與斯密不同,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利益自然和諧是一種樂觀主義勞資利益調和論。在其《和諧經濟論》一書中,巴斯夏力圖引導人們去認識一切正當的利益彼此和諧這個真理。交換是巴斯夏“經濟和諧”的出發點。按照巴斯夏的觀點,人們在交換中,“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替代對方工作,提供相互的服務。”他還進一步把勞動和資本的交換看做兩種“服務”交換的表現。資本家的“服務”是供給工人以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而工人的“服務”是替資本家生產。工資和利潤就是這兩種“服務”的報酬。在經濟自由的前提下,這兩種“服務”的交換也必然是等價的。這樣,勞資關系也是互相提供“服務”的關系,是絕對和諧的關系。可見,巴斯夏所說的和諧是階級關系的和諧,其目的在于從正面論證資本主義社會是最好的,是要永存的,因為它是自然的、和諧的社會秩序。

馬歇爾的經濟利益和諧思想體現在他的均衡價格論和收入分配論中。換句話說,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和分配論本身就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經濟和諧論。馬歇爾認為,價格是由市場上供給和需求雙方力量相互沖擊和制約所決定的,當市場供求力量勢均力敵時,就形成了均衡價格。均衡是指經濟的穩定狀態,此時,所有的“經濟人”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因此,資本主義經濟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利益是和諧的,大家相互之間絕無什么對立的矛盾。在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馬歇爾建立了他的收入分配理論。馬歇爾認為,所謂收入分配就是把國民收入在各種生產要素之間進行分割,分配問題實質是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問題。馬歇爾將均衡價格理論運用于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即生產要素的價格取決于要素的供給和需求,當生產要素市場達到供求均衡時,各要素所有者獲得相應報酬。既然如此,要素供給者和需求者也必定實現了各自的目標,從而達到了經濟利益的和諧。他還把這種觀點運用到國際經濟關系中去,認為只要自由往來,窮國和富國都可從國際貿易中得到各自的利益。

(二)人為和諧的思想。邊沁是英國的社會學家和哲學家,是功利主義的代表。邊沁基本上承認個人是利己的,但他否認利己主義的任何自然的和諧,他用利益的人為一致解釋效用,認為集體的利益是個體利益的加總。他所提出的功利主義包括兩個原則:一是功利原則或幸福最大化原則,即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社會利益只能以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道德準則和立法依據。因此,增加幸福的行為應肯定,減少幸福的行為應否定。二是自我選擇原則或自我偏好原則。每個人是否幸福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他是自身是否幸福的最好判斷者。每個有理性的人都有為自己謀求最大幸福的傾向,主張一切合乎個人利益或興趣的東西都能增進個人福利的總量即社會福利,所以政府應根據功利原則最低限度地行使權力,即只限于保護自由和財產安全,除此之外不作任何干涉,經濟上應實行自由放任政策。但這并不意味著邊沁認為經濟利益是天然和諧的。相反,他否認利己主義的任何自然和諧。他認為犯罪為利己行為違反公共利益提供了例證,存在犯罪的事實證明不能做到自然和諧。哈耶克將這種功利主義稱為看重實效的功利主義,因為他們主張:對每一個行為,都應在充分了解其可見后果的情況下加以判斷。這等于宣布,人類在充分掌握了一切相關事實之后,能夠建立起一種把一切細節都安排得當的理想的社會制度。

凱恩斯由于市場無法自發實現充分就業而必須依賴政府干預的思想,顛覆了古典經濟學的統治地位,使國家干預論取代了經濟自由的思想而居于主流地位。凱恩斯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顯著弊端是不能提供充分就業。失業的存在以及收入的不公正分配本身就意味著利益的失諧。失業以及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場機制本身無法克服的缺陷,也就是說,利益的天然和諧是無法實現的,必須通過政府干預給予解決。凱恩斯建立了國民收入均衡決定模型,分析了失業產生的原因,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此外,他還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均的影響,指出收入分配不均會降低消費傾向。因為富裕的人只把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消費,而把大部分儲蓄起來;貧困的人會把新增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消費。因此,他主張用累進稅和遺產稅來縮小分配不均的幅度,這樣便能提高消費傾向,擴大有效需求,提高就業水平。

制度主義者認為,從當代和前輩經濟學家們的理論中推論出來的并不是利益的和諧,而是利益的巨大差別。他們認為,人生來就是集體的與合作的人,是有著共同利益的群體。但在群體間也存在著利益沖突,就像大企業對小企業、消費者對生產者、農民對城市居民、雇主對工人、進口商對國內生產者、商品制造者對貨幣貸放者之間那樣。一個有代表性的和公平的政府必須為共同的利益進行調解。

三、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利益和諧理論的比較及啟示

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發,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利益關系的對抗性質,并指出這種相互對抗的利益沖突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所有制形式。馬克思認為,在一切社會中,資源尤其是物質資源,都是歸一定的人、社會集團或階級所占有。這種占有就形成了人們之間不同的物質利益關系。資本主義所有制本質是一種私有制,生產資料歸資本家所有,由此決定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以剝削雇傭勞動為特征、以獲取剩余價值為目的所形成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相互對抗的經濟利益關系。生產關系的這一特點決定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對資本的隸屬性質和從屬地位,決定勞動成果歸資本家所有、雇傭勞動者僅能得到補償其勞動力價值的工資這種收入分配格局。這樣,生產力發展和財富增長只能使少部分人而不是大多數人受益,其結果是失業和貧困在無產階級一極積累,而財富在資產階級一極積累。技術的進步和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不僅不會改變這種利益關系的對抗性質,反而會加劇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從而加劇資本主義的利益沖突及其基本矛盾。因此,只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才能消除這種利益對抗,實現經濟利益和諧。

與馬克思的觀點相反,西方經濟學認為,經濟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本質上雖有矛盾和沖突,但這種矛盾和沖突是可協調的。西方經濟學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展開對利益的分析,認為資源的有效配置狀態就是利益和諧狀態,因為此時,不僅所有的經濟人都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會也實現了整體福利的最大化,整個社會的利益狀態是和諧的。這種狀態在私有產權、法治、民主等前提下,通過競爭性市場可以達成。即便由于某些原因,如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限制了市場的競爭性,加劇了經濟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也可通過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改善市場狀況,化解經濟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利益關系是非對抗的,經濟人之間可以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實現“共贏”。

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從不同的視角、沿不同的路徑對利益問題進行研究,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對資本主義利益關系本質和利益沖突性質的判斷。雖然二者的利益理論有本質區別,但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影響利益關系的基本因子卻是相同的。關注這些基本要素及其影響,對化解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的利益沖突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利益和諧理論的比較分析,可給我們以下啟示:

(一)利益關系是人類社會的本質關系。無論是馬克思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都認為經濟活動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是為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所有關系,都反映了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利益關系是人類社會的本質關系。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差異導致利益矛盾和沖突的產生,并推動了制度變革,所以說,利益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人類社會的變遷正是這一矛盾運動的結果。基于此,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必須協調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經濟利益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利益和諧,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因此,和諧社會的本質是利益和諧,認清這一點,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轉型,其實質是利益關系的調整和分配,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利益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沖突。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調節利益關系,以利益沖突向利益和諧的轉化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產權制度是決定利益關系的核心制度。產權制度是制度集合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產權是一系列用來在共同體中確定每個人相對于稀缺資源使用時的地位的經濟和社會關系。產權的界定和分配會影響到經濟主體的經濟決策和經濟活動的結果。因此,產權制度決定了社會利益關系的格局和特點。西方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的私有產權制度能使財產在運用過程中的責任和收益相一致,并激勵財產所有者積極地去發現并滿足他人的需要,財產所有者按其私利行事,卻造成了有益于他人的后果,由利己而實現利他,最終實現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和諧。但馬克思則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相互對抗的利益關系的形成,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正源于資本主義私有制,不改變這種所有制關系,則無法實現利益和諧。在經濟運行中,產權是交易的前提,無論是物品的交換還是勞務的交換,表面上看是物品在物質上的轉讓和移動,但實質是權力的轉讓。因此,交易的實質是產權的交易。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產權制度改革,只有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的產權制度,才能通過市場有效調節社會成員的利益關系,實現經濟利益的和諧。

(三)收入分配制度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收入分配不僅影響微觀主體的經濟利益,而且還影響到宏觀經濟的運行。馬克思認為,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決定的收入分配是不公正的,它不僅導致無產階級的貧困,加劇了社會利益沖突,而且還進一步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需求不足,加劇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使資本主義社會爆發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西方經濟學家也十分重視對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凱恩斯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收入分配狀況,認為其顯著的弊端之一就是財富和收入分配的無原則和不公正。瓊·羅賓遜夫人更進一步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增長過程中,工資和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將朝著不利于工人的方向變動,這種收入分配不公還導致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使經濟陷入衰退。因此,她主張借助于政府或第三部門的力量,改善收入分配狀況,實現經濟利益的和諧。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伴隨著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迅速擴大。社會收入差距的急劇擴大,不僅加劇了利益矛盾和社會沖突,也造成我國長期以來的內需不足,使經濟增長不得不依賴投資和出口。要扭轉不合理的經濟增長結構,使消費需求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量,必須改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并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四)制度對調節利益關系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指出:“利益就其本性來說是盲目的、無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話,它具有不法的本能”。因此,需要制度來對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加以確認和保障。現行制度在本質上不過是人們基于對生產資料不同占有關系上所體現的經濟利益關系的結合,是構筑在既得利益關系基礎上的包含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識形態等內容的上層建筑。它既要適應現實的利益關系,同時也會對這種關系產生影響。由于利益訴求的多元化和利益差異,必然導致利益沖突。因此,制度的選擇實際上是各種利益集團相互沖突和相互妥協的利益博弈過程。在社會變革時代,隨著利益關系的調整,整個上層建筑也將發生相應變革,以適應新的利益格局。經濟轉型:是一個制度變遷過程,其實質是利益的調整和分配。而“制度是人類設計出來調節人類利益關系的一些約束條件。”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維護及協調利益關系。因此,經濟利益由沖突走向和諧的關鍵在于制度建設。

(五)強調機會和權利平等。從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論述可看出,二者都十分重視機會和權利的公平分配。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的悲慘境地源于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權利、地位極不平等:資本家由于占有生產資料,在生產中處于主導地位,工人階級除自身勞動力外,一無所有,其勞動隸屬于資本家。這種權利、地位的不平等,使工人不得不接受資本家的剝削。只要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不變,工人階級的境況就不會有根本改善。西方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經濟。機會和權利平等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每一個經濟主體都能夠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的前提下,資源才能實現最優配置。其實,機會、權利均等不僅是市場機制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體現。我國經濟轉型時期所出現的利益沖突,很大程度上是由權利和機會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可以說,人們對自身利益狀況的不滿,不僅表現為對結果的不滿,更重要的是對機會、權利分配不公的不滿。因此,要化解利益沖突,首先必須做到“窮人能與富人、權貴共享權力和規則”,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具有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和獲取收入的權利、機會。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方法論比較研究

摘要:馬克思經濟學側重制度分析,通過考察人與人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中的關系來解釋經濟問題。西方經濟學側重于從現象層面進行經濟分析,運用個量和總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和動態研究法、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法、數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來研究資源配置問題。通過對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比較研究,對推動我國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方法論;馬克思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比較

任何一門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突破都離不開方法論的變革,深入了解不同經濟學體系的方法論是把握好經濟學基本理論的關鍵。本文對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方法論進行比較,對我國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方法論基礎的比較

馬克思經濟學是制度分析,通過考察人與人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中的關系來解釋經濟的本質問題。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經濟學與其它經濟學流派相區別的根本標志。在馬克思經濟學中,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注重對經濟制度、經濟權力及其歷史變遷的研究,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解釋社會經濟制度變遷,在歷史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中分析個體的經濟行為;把復雜的社會現象歸結為經濟關系,依據經濟關系來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倫理規范,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確定生產關系及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把生產關系的變化歸結為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從生產力水平出發,揭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社會實踐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這種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基礎反映了馬克思經濟學的本質和精髓,并使馬克思經濟學作為一個整體、一種范式與其它的經濟學流派區別開來。馬克思經濟學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馬克思經濟學的科學意義不僅在于其理論,而且在于其方法。

當代西方經濟學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視為一般和永恒的范疇,從總體上看,其哲學基礎是歷史唯心主義的人性論,并以個人主義作為其研究的出發點。在這一哲學基礎上,西方經濟學家運用個量和總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和動態研究法、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法、數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并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資源配置問題。可見,當代西方經濟學從其唯心主義世界觀基礎出發,側重經濟運行分析,研究資源配置及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這些具體的研究方法在馬克思經濟學中也有類似的體現,雖然馬克思并沒有從這個角度進行論述,也沒有使用過相同的名詞。

二、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比較

(一)總量研究方法和個量研究方法的比較與評析。個量研究主要以單個經濟主體的活動為研究對象,在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研究個體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其特點是把一些復雜的外在因素排除掉,突出個體經濟主體的現狀和特征。這種研究方法在實踐中主要分析單個企業中要素的投入量、產出量、成本和利潤的決定及單個企業有限資源的配置、單個居民戶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單個市場中商品供求的決定、個別市場的均衡等問題。這種研究方法往往將某一個體的具體情況和局部特征表現得非常清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難以注意到宏觀經濟對個量關系或個體經濟行為的影響;二是研究結果常常是有條件的,因為這種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排除一些外部經濟因素來研究個體經濟問題,但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一些外部因素卻常常是事物發展的重要條件,有時還可能會成為影響經濟運行的主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研究方法的運用是有條件的,而且研究結果往往與現實不符。

總量研究方法把制度因素及其變動的原因及后果和個量都看成是不變或已知的前提下,以經濟發展的總體或總量為研究主體,研究宏觀經濟總量及其相互關系。如,在研究消費時,只著眼于社會總消費與總收入、總投資、總儲蓄的相互關系,對個體的消費行為及其變動則不予關注。這種研究方法由于抓住經濟運動的總體狀況及總體結構,因而其研究結果對把握國民經濟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這種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往往忽視個量對總量的影響。

作為分析經濟的具體方法,不論是總量研究方法,還是個量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由于個量與總量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加和關系,有些經濟現象從總體和個體不同的視角來研究,其結果會有所不同。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運用了總量與個量研究方法。關于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馬克思有時以個別資本為研究對象,有時以社會總資本為研究對象。在對魁奈的《經濟表》中運用的總體的研究方法,曾給予很高評價。他說:“魁奈的《經濟表》用幾根粗線條表明,國民生產的具有一定價值的年產品怎樣通過流通進行分配,……無數單個的流動行為,從一開始就被概括為它們的具有社會特征的大量運動,——幾個巨大的、職能上確定的、經濟的社會階級之間的流通。”但由于魁奈“有限的資產階級的眼界”,使他對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和階級關系進行錯誤的劃分,因此,他雖然天才地應用了總量分析的方法,卻不能得出完全科學的結論。從馬克思對個量和總量研究方法的運用中,不難發現:第一,馬克思的總量分析總是以個量分析為前提,因而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宏觀分析具有堅實的微觀基礎,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貫性。而二戰后以凱恩斯主張的以總量分析方法建構的宏觀經濟理論中,卻缺乏必要的微觀基礎。這也是近些年來西方經濟學理論界為之修漏補缺的重要原因。第二,馬克思是在對資本主義現實經濟結構和階級關系作了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個量或總量的研究方法。而西方主流經濟學者在運用這些方法時則往往忽視甚至抹煞了現實的階級關系。

(二)均衡研究方法的比較與評析。均衡分析方法是研究各種經濟變量如何趨于平衡的方法。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中曾借用機械力學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方法來說明經濟均衡。因此,均衡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各種經濟力量達到均衡所需要的條件和均衡實現穩定的條件。雖然,由于影響均衡的條件經常變動,以致難以達到均衡,但在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時,研究各種力量的均衡方向,仍然極為有用。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兩種: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將經濟事件分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對其他部分存而不論。一般均衡分析法則側重用各種經濟因素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來分析整個經濟體系的均衡,重視不同市場中各種商品和資源的產量和價格的相互關系。如果資源供給狀況、消費者偏好、技術函數已知,一般均衡理論便能從數學上證明通過資源和商品價格的自行調節以達到彼此相互適應的水平即均衡狀態。

均衡分析法側重經濟數量關系的研究,在正確的思想和理論指導下,其科學性不容懷疑。但當代西方經濟學家在運用這一研究方法時都往往忽視量的平衡背后質的關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質的同一性,這往往會掩蓋事物發展的本來面貌。如,馬歇爾通過市場供求關系的研究,確立了供求相等時的價格為均衡價格,并以此代替價值關系。但他從來不回答為什么供求相等時的價格恰好處在這一水平,而不會處于其他水平。因此,這種分析方法缺乏對價值實體的分析。從均衡方法的具體運用來說,決不能用函數關系代替因果關系的分析。函數分析是量的關系的研究,而因果關系的分析是質的關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關系的研究。波蘭經濟學家蘭格在《政治經濟學》一書中,將經濟規律和一切規律分為三類,即因果律、同時律(或結構律)和函數關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經濟律,因為其他兩類經濟規律都可以轉化為因果律”。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中,也完整系統地運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時馬克思不僅分析了競爭如何使供求趨于一致,同時也著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時的價值決定問題,這實際上是分析價值實體問題,因此,馬克思能科學地揭示價值是價格變動的內在根據。馬克思對社會再生產的研究實際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會再生產平衡發展的實現比例或均衡條件,但并不說明資本主義經濟是均衡的,而是說明資本主義經濟難以達到均衡,并且資本主義經濟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會原因。

(三)靜態和動態研究方法的比較與評析。靜態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時間因素和變化過程而靜止地分析問題的方法,主要為了說明什么是均衡狀態和達到均衡狀態需要的條件,而不管達到均衡的過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時間。當已知條件發生變化后,均衡會由一種狀態轉化到另一種狀態。如果只著眼于前后兩個均衡狀態的比較,而不考慮從一個均衡點到另一均衡點的移動過程和經濟變化中的時間延滯,則被稱為靜態的研究方法。動態分析方法是對經濟體系變化運動的數量進行研究,通過引進時間的因素來分析經濟事件從前到后的變化和調整過程。漢森在《凱恩斯學說指南》中引用拉格納·佛里舒的話說“不但考慮在某一時點的系列數值并研究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而且要考慮在不同時點某些變數的大小,同時我們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時屬于不同時刻的其中數值的公式,這是動態學說的重要特點。只有通過這種學說,我們才能解釋一種情況怎樣從前面的情況中產生出來。”希克斯在《價值與資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們并不計較日期的經濟理論稱之為靜態經濟學;而把那些對每一個數量都必須注上日期的理論稱之為動態經濟學。”

由此可以看出,用是否考慮經濟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化來區分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如何將根據有無時間的變化與有無增長來區分的動態和靜態分析統一起來?阿克利在《宏觀經濟學》中指出:“靜態分析,不論簡單的或比較的,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它既不涉及達到一個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時間,也不涉及各個變量向均衡狀態所經過的路線。這是一件關系動態分析的事。”“如果均衡是在時間推移中沒有變動的一種狀態,那么只要均衡保持著,一種關系的時間維度就可以略而不論。”按阿克利的意思,盡管均衡是在時間中變動的,但量上沒有變動,可按靜態來處理。瑞典學派的林達爾在《貨幣與資本》中認為:“沒有經濟事物不是在時間中進行的,如果要具體考察動態與靜態,我們就可以給出一個一般方程,然后又將具體的經濟量值帶入方程中,如果在量上不變動,這就是一種特殊的靜態。如果有量上的變動,就稱為特殊的動態。”

西方經濟學的靜態與動態分析法各有所長。靜態分析可有效說明均衡的條件,而動態分析可觀察到經濟變化的過程。馬克思認為物質總是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中運動的,運動是普遍的,靜止是相對的,靜止不過是運動的一種特例,并且認為靜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條件,否則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質的穩定性。但決不允許用靜止掩蓋和替代事物運動變化的絕對性。質量互變規律告訴我們必須在質量互變中研究動態與靜止。因此,西方經濟學中的靜態與動態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的運動與靜止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局限在數量關系上。

(四)實證分析法與規范分析法的比較與評析。實證分析簡言之就是分析經濟問題“是什么”的研究方法.。側重研究經濟體系如何運行,分析經濟活動的過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發展,而不考慮運行的結果是否可取。實證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慮有關經濟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釋或說明已觀察到的事實,對有關現象將會出現的情況做出預測。客觀事實是檢驗由實證分析法得出結論的標準。樊剛指出實證研究作為一種經濟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從經濟現象的分析、歸納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論前提假設作為邏輯分析的起點,然后在這些基于現實得出的假設基礎上進行邏輯演繹,推導出一系列結論,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設,使理論結論更加接近具體事實。”規范分析法是研究經濟運行“應該是什么”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主要依據一定的價值判斷和社會目標,來探討達到這種價值判斷和社會目標的步驟。

現代西方經濟學認為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具體的經濟分析都不可能離開人的行為。在實證分析法中,關于人的行為的社會認識是其分析的基礎,完全的客觀主義是不存在的。從經濟理論發展的歷史來看,“除少數經濟學家主張經濟學像自然科學一樣的純實證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認為經濟學既是實證的科學,又是規范的科學,因為提出什么問題來進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來研究,突出強調那些因素,實際上涉及到個人的價值判斷問題”。

馬克思所處的時代還沒有實證分析這個方法論術語,在一些學者看來,馬克思經濟學在方法論上強調的只是規范分析。其實,馬克思主張的歷史與邏輯統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規范與實證有機結合的方法。馬克思的歷史分析方法可以說就是一種實證分析方法,是“動態實證”。馬克思十分重視對事實的分析。在《資本論》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說:“物理學家是在自然過程表現得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地方考察自然過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我要在本書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到現在為止,這種生產方式的典型地點是英國,因此,我在理論闡述上主要用英國作為例證”。馬克思很重視實證分析,如,馬克思對分工、生產、交換、市場、利潤、利息等范疇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實證分析,他的經濟研究實踐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五)數理模型分析方法的比較與評析。數理模型分析方法可使對經濟過程和經濟現象研究的表述更簡潔清晰,推理更直觀、方便和精確,使經濟學的理論框架更加條理化、邏輯化和明了化。與英國的斯密、李嘉圖,法國的魁奈、西斯蒙第及德國的李斯特等同時代的經濟學家相比,馬克思是當時經濟學大師中運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資本論》在數學方法上,除運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之外,還有比例關系、函數關系、不等式及眾多的統計圖表。保爾·拉法格在《憶馬克思》一文中提到馬克思對數學分析的評價,馬克思認為:“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完善的地步。”恩格斯認為:“單靠數學演繹就確定一個論斷為真理的事,這種情況幾乎從來沒有,或只是在非常簡單的運算中才有。”而且列寧也指出:“數學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說明,它只能在過程的各個要素從理論上解釋清楚以后對過程繪圖說明”。可見,馬克思經濟學對數學的運用,只是把數學當成一種工具。而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發展把數學當成一種目的,以數學化的程度來評價經濟學達到的水平。

(六)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較與評析。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學家們就以經濟人假設為前提,在制度不變的前提下研究經濟問題。在一定情況下,這種假定有利于經濟學家對經濟問題做深入分析。但在許多情況下,經濟行為遠比傳統經濟理論中的經濟人假設復雜得多。因此,制度經濟學家創立了將制度作為變量,用正統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制度的構成和運用,采取結構分析法、歷史分析法和社會文化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揭示制度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發現這些制度在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經濟學方法論。總體來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動態化特征。即用進化或演進的眼光看待經濟世界,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個突出特征。制度分析方法特別看重制度的演進,而且認為促進制度演進的真正動因是技術的變化或技術的能動性,同時還認為技術變化和經濟政策之間存在互動關系。因此,必須在制度演化的動態過程中去尋找問題形成的原因。第二,“非純粹經濟分析”的特征。制度分析方法始終堅持一種信念:社會經濟是一個整體,經濟系統中一切事物之間都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在研究經濟問題時既考慮“經濟因素”,又考慮“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并把法律、政治、社會意識形態等非經濟因素納入經濟研究的內生變量中。第三,方法論的集體主義特征。從經濟學方法論的發展歷史來看,經濟學對人類行為的分析有兩種途徑:一是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二是方法論的集體主義。正統經濟學是以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為基礎,而制度經濟學則帶有強烈的方法論集體主義色彩,他們認為對制度這一集體行動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個人的經濟行為。第四,具體化特征。制度經濟學家使用正統經濟理論去分析制度的構成及運行,并發現這些制度在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帶有具體化的特點,側重研究微觀經濟制度,并更多地從現象上和形式上進行分析,較少進行內在矛盾的分析和考察。其理論核心總是圍繞制度的內涵和構成、制度變遷和創新、產權制度和國家理論這些具體的制度范疇。

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制度經濟學家的獨創,其實馬克思就是一個制度經濟學家,他的生產關系分析實質就是制度分析,與西方制度經濟學家不同的是,馬克思是從本質上來進行制度分析的,西方經濟學家則是從現象上進行分析。由于西方經濟學的制度分析方法注重從現象和形式上進行制度分析,因而具有客觀實用性,所以它針對當代外部性經濟問題的解決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被廣泛運用于經濟理論的研究中。

三、結論

(一)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具有不同的經濟學方法論。馬克思經濟學是制度分析,側重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研究,通過人與人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中關系的考察來解釋經濟的本質問題。西方經濟學側重于經濟運行分析,研究資源配置、研究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馬克思經濟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創造性活動中,進行觀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結論。

(二)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具有不同的方法論基礎。西方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歷史唯心主義的人性論,并以個人主義作為研究的出發點。馬克思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相區別的標志,它反映了馬克思經濟學的本質和精髓。

(三)借鑒當代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實現馬克思經濟學研究方法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西方經濟學在其漫長的發展經歷中,實現了研究方法的不斷革新,這是我們在創新馬克思經濟學方法過程中可以借鑒的。如,數學方法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運用,確實使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某些研究變得更加精確。從當前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情況來看,數理方式已被引用到一些經濟學的研究中,這標志著中國經濟學的進步和方法論的創新。但在應用中,既要克服以往忽視運用數學的缺陷,適當增添經濟數量的成份,又要防止走西方過度數學化的另一個極端,防止數學方法的濫用,把科學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又如,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體制的轉型時期,一些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規則和制度不健全,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完全靠傳統經濟理論所提供的辦法難以解決,因而制度分析方法對研究轉型時期的經濟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研究

摘要:馬克思經濟學的生命力在于其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路線及對不合理的現實進行剖析和改造。但局限于特定的歷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關社會制度的宏觀層面,缺乏對微觀制度的具體分析,這也正是馬克思經濟學研究所面臨的困境。在微觀行為機理及影響因素實證方面,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有很大發展。馬克思經濟學的發展需要契合西方主流經濟學研究具體微觀問題的工具、模型及理論。將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與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表達工具和檢驗手段結合起來,就可形成更全面的分析體系。

關鍵詞:馬克思經濟學;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研究路線;契合

以馬克思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和以新古典學派為代表的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原本是統一的,有共同源頭,其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資源的配置問題。二是人與人的關系方面,關注社會關系中人的互動行為。因此,探討馬克思經濟學與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來促進兩者發展,并最終使經濟學成為一門更為完善、成熟的學科,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兩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思維、理論來發展馬克思經濟學。

一、馬克思經濟學的生命力及當前的困境

馬克思經濟學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認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離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合理要求,從而出現一種異化狀態。因此,馬克思經濟學不僅要認識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這種目的,馬克思經濟學在研究具體的社會經濟問題時遵循從現象到本質的基本路線:首先,透過現象去探究經濟現象的本質。其次,分析事物的現狀表現。再次,剖析現狀的成因及其偏離本質之處。最后,分析異化現狀下的種種行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尋找糾正事物異化的途徑。

馬克思經濟學在如下幾方面比西方主流經濟學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馬克思經濟學是人本主義的,關注整體社會和弱勢群體的福利提高。因此,不僅關注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及相應的物質資源的創造問題,而且還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相應的社會資源的創造問題;西方主流經濟學則是物質主義的,在既定社會制度的情況下僅僅關心資源的配置問題。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領域上。馬克思經濟學認識到整個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因而關心公共領域的制度安排問題。西方主流經濟學則從孤立的個體主義出發,探究私人領域中的發財致富問題。三是在理想狀態的選擇上。馬克思經濟學認識到經濟現象從屬于社會系統,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質,并把這一本質視為未來所要回歸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狀態;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想狀態則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而這種假設往往不現實或根本不能實現。四是在基本立場上。正因為認識到現狀與本質之間的差異,因而馬克思經濟學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經濟學則熱衷于通過供求分析來解釋現狀,并在倫理實證主義的支配下為現狀辯護。

由于特定的歷史背景所賦予的使命的原因,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關社會制度的宏觀層面,是對社會發展總體趨勢的分析,缺乏對微觀制度的具體分析。因此,在資本主義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馬克思經濟學對社會主義國家中具體微觀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就顯得力不從心,這也正是馬克思經濟學目前所面臨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馬克思經濟學在微觀理論基礎上的不足

正因為馬克思關注的是社會制度問題,導致其理論在某種程度上缺乏微觀基礎的支撐。如,盡管馬克思經濟學從勞動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產,并從協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組織的嬗變,但它并沒有具體探究微觀組織中的勞動配置問題,也沒有具體考察組織內部的協調機制及其影響因素。再如,盡管馬克思經濟學從權力結構的角度研究社會利益的對抗和沖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單位是階級,把具有相同階級地位的視為一個整體而采取共同行動,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階級利益的對立及由此產生的階級斗爭。因此,其研究的是整體主義,而并沒有進一步分析階級成員的行為心理,從而對集體行動的判斷似乎缺乏微觀的個體基礎。

盡管以馬克思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對事物的本質展開深刻的分析,其經濟學結論之間存在較為嚴密的邏輯一致性,但不可否認,其基本理論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導假定上,這種引導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質,一旦某些微觀假設出問題,那么,整個理論的可信性也就會受到質疑,其應用于實踐也會帶來深重的危害。如,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建立在同質勞動的基礎上,而同質勞動顯然已越來越不符合社會的發展現實。再如,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也是建立在勞動市場完全競爭的條件下,但這顯然不符合現實。然而,迄今為止,人們對馬克思經濟學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其總體性質方面,而很少對其微觀理論基礎進行審視。因此,馬克思經濟學往往缺乏更為微觀的具體分析,馬克思經濟學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并構成一個更為完美的理論邏輯,就必須注重微觀方面的探究。

三、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契合

要進一步為馬克思經濟學提供微觀分析的基礎,就需要契合兩方面的知識和理論:一是其他社會學科近年來的發展,包括心理學的新近發展、道德哲學的新近發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經濟學近年來的發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類行為、互動行為的博弈基礎,等等。其實,不僅馬克思經濟學缺乏對微觀行為的探討,即使是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也存在微觀和宏觀之間的脫節:以理性選擇為基礎的新古典經濟學集中于微觀方面,而以心理學定律為基礎的凱恩斯經濟學則關注宏觀方面。當然,后來由于新凱恩斯經濟學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礎上重新借鑒新古典的理性選擇理論,從而為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奠定微觀基礎。同樣,也正是基于這種契合,新古典經濟學的微觀行為機理也逐漸為其他的宏觀社會現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礎。顯然,馬克思經濟學和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也是經濟思想長河中各有側重的兩個主要支流,它們也理應匯合在一起。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發生、發展和進一步演化的規律。特別是,盡管目前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門學科存在很大分歧,但兩者在本質上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構成經濟學理論體系。

縱觀經濟學發展史,可得出如下幾點結論:一是經濟學本質上是統一的。當前割裂的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大范式的研究內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補性:政治經濟學主要關注人與人關系的層面,西方經濟學側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層面。二是研究內容的不同導致兩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異:西方經濟學偏重于抽象演繹、個體主義、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經濟學則強調歷史歸納、整體主義、實質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廣義政治經濟學的“政治”是“社會關系”的含義,它研究社會關系中人的行為,把經濟學視為社會科學的研究范疇,并注重事物本質和事物之間作用的內在因果機理。四是西方經濟學從功能主義出發,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間的功能聯系及分析均衡狀態,基于自然主義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為,這導致其逐漸走向數理模型化道路,而這種模型化道路并不適合于探索事物之間內在因果機理和本質的政治經濟學。五是基于內容和方法的差異。兩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設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經濟學討論的抽象經濟人是同質的,而政治經濟學探索的社會人是異質的。六是盡管方法論存在差異,但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歷史歸納和抽象演繹、演化和均衡等僅僅是經濟學研究的不同視角,因而兩大經濟學范式在研究內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從而促使經濟學的發展。

盡管馬克思經濟學和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有一個共同源頭,但自古典經濟學以后,這兩方面內容卻越來越分裂了,并形成兩個越來越對立的學科。一方面,自從邊際革命開始,西方主流經濟學逐漸拋棄了對制度反思和改進的思路而將其研究對象逐步限定在物質財富上,從而演變為研究稀缺資源如何配置的學問。后來,經過幾代人為建立“純”經濟學而不斷地借鑒數學工具,西方主流經濟學終于發展出了在表達上越來越精確的微觀技術,但卻因拋棄了倫理學內容而越來越與現實相脫節。另一方面,基于馬克思經濟學反對把個人物質利益內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張歷史地分析經濟活動中人的行為及其動機,逐漸形成了以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政治經濟學,從而缺少對微觀行為的研究。因此,西方經濟學會越來越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義分析,而政治經濟學則更傾向于結合其他社會科學進行歷史和現實的分析。顯然,從兩者的基本特質上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更為生動和多樣,也更具啟發性,從而具有更重要的發展意義。

重新審視兩者的互補關系,甚至將兩者納入統一分析框架,這已越來越成為明智經濟學家的共識。而且,縱觀經濟思想發展史,經濟學理論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產生于一次意義重大的折衷。顯然,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能對當前存在的兩大經濟學范式作全面而系統的梳理:首先,要對兩個基本范式進行比較就必須梳理經濟學的發展軌跡,必須探究經濟學的本質。一方面,要對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之爭作以辨析,另一方面,對兩種范式分歧的原因進行挖掘。其次,對兩個基本范式的研究內容和方法進行比較:在內容上,主要考察邊際革命引起的爭論及變革時的社會背景;在方法上,主要探究歷史歸納和抽象演繹、原子主義和整體主義、同質性均衡和異質性演化的差異和形成背景。再次,為探究兩個基本范式的互補性,還須對各自的演化軌跡及所面臨的危機進行剖析,挖掘內容和方法上的共通性。具體說,這些工作主要包括:探究和梳理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研究目的、內容及其演化;分析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興衰歷程;梳理政治經濟學的特點、發生、發展及趨勢;從研究內容出發比較兩大經濟學范式的方法論;剖析主流經濟學基于個體主義和抽象演繹基礎上均衡分析方法的形成及其功能分析的內在缺陷;探索政治經濟學基于因果關系所形成的方法論特色;思考兩種范式之間溝通和互補的內在機理及構建統一經濟學的可行性。事實上,只有對兩大基本范式的特點及其形成淵源作系統的比較分析,在揭示其差異性的同時又對內在的共通性進行剖析,才可以真正勾勒出構建統一經濟學的基本思路。

根據理論研究所包含的四個層次:方法論層次、理論構建層次、思維表達層次、理論檢驗層次,可將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基本理論觀點與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表達工具和檢驗手段結合起來,形成“馬經為體,西經為用”的分析體系:一方面,馬克思經濟學從根本上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質,這是對經濟學長期發展的探索。另一方面,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則偏重于具體的分析工具和手段,并熱衷于對短期內的現狀分析。當然,對本質的探討需要非常廣泛的知識,特別是梳理和繼承前人的認知和觀點,需要對各方面知識進行契合,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他人的理論和觀點抱有寬容的態度,并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而不是像當前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截然割裂,相互漠視和輕視。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產權理論比較研究

摘要:馬克思經濟學產權理論和西方經濟學產權理論是兩大不同的理論體系。把兩種理論體系進行系統比較,有助于在我國的產權改革過程中堅持馬克思的產權理論,并借鑒西方經濟學產權理論中的有益之處。

關鍵詞:產權理論;馬克思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比較

目前,學術界存在兩種主要的產權理論體系:一種是馬克思的產權理論,另一種是以科斯為首的西方經濟學產權理論。對馬克思的產權理論,有的學者抱有一定的偏見和誤解,無視馬克思在產權理論方面取得的成就,否認或貶低馬克思產權理論。而對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則采取盲目崇拜的態度,認為只要實行了新自由主義的產權理論就能徹底解決我國國有企業的問題。其實,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有了科學、系統的產權理論。著名西方學者s·佩喬維奇在他的《馬克思、產權學派和社會演變過程》一文中,高度評價了馬克思及其產權理論,認為“馬克思是第一位有產權理論的社會科學家”。對馬克思產權理論所取得的成就,熊彼特也贊揚“是以穿透崎嶇、不規則的表層,并以深入歷史事物的宏偉邏輯的眼光來領會的”。對上述兩種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的比較,有助于把握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摒棄錯誤思想的干擾,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產權改革。

一、關于產權的研究目的比較

馬克思的產權理論是以剖析資本主義制度為目的,它通過由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手段,揭示資本主義產權制度的本來面目及資本主義制度下產權的本質,說明資本主義產權關系的虛偽性和不合理性,進而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得出其必然滅亡和必然被社會主義產權制度所取代的科學結論。在馬克思看來,所有權無非是建立在物的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私有制反映資本主義制度下一部分人無償占有另一部分人勞動的剝削實質。這種不合理的產權關系或所有制有違社會公平,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必然會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滅亡和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

西方產權理論的目的和任務是要表明產權的內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預期的方式來影響資源的配置和使用。西方產權理論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它從交易費用出發,依據交易費用的高低來安排和調整產權關系和產權制度,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美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西方產權經濟學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貢獻”在于運用新古典經濟學的方法對資本主義所有制給予新的理論解釋和辯護,試圖證明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合乎理性,而公有制則是非理性的。

二、關于產權的研究方法比較

馬克思產權理論的方法論是科學抽象法、邏輯與歷史一致法、有機整體方法論。馬克思的研究方法為產權理論研究提供了科學的哲學背景,使產權理論形成了系統、整體、動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認為,社會不是個人的簡單加總,社會整體決定了個人的屬性,思維的出發點不應是抽象的個人,而是現實的處于社會聯系中的個人,人是處在社會整體聯系中的,是多種規定性的有機統一。按這種系統、整體、動態的方法,一定社會的所有制形式和產權結構不是個人之間自由交易和自由契約的結果,而是社會結構的整體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產物,不是理性的個人自由選擇導致了產權制度的變遷。相反,是社會結構和產權制度的變遷決定個人的行為方式和選擇空間。因此,產權制度首先不是個人之間的一種交易關系,而是不同階級或不同社會集團之間的一種生產關系。

現代西方產權理論采取的是個體主義的方法。西方產權經濟學家認為,產權關系首先是個人對財產的一種排他性的占有關系,這種占有關系在給經濟主體帶來利益的同時,也產生交易成本;產權制度的形成和變遷是個人在交易成本約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進行自發交易的產物。可見,西方產權理論對產權問題的分析完全是建立在以成本——收益分析為核心的新古典經濟學理性經濟人范式之上。這種把社會的、歷史的人抽象成無差別的、理性人的分析方法顯然是主觀臆造和錯誤的。

三、關于產權的研究層面比較

馬克思所說的產權主要是指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他把生產資料從一般產品和資源中分離出來,當作社會經濟關系和社會制度的決定性因素。馬克思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宏觀層面分析了所有制和財產關系。馬克思對產權理論分析的焦點是放在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成因和發展趨勢上。因此,他沒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根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有關產權及其產權制度的調整這類問題上。總的來說,馬克思的產權理論側重于歷史規律、經濟制度等宏觀整體層面的分析,當然不可否認馬克思的產權理論也有微觀層面的分析。需要強調的是微觀層面的產權分析只是馬克思所有制整體分析范式中的一個環節,不是分析的重點。

西方產權經濟學所研究的作為交易關系的產權制度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為既定前提和背景的。現代西方產權理論從市場經濟運行的具體機制、經濟個體的交易行為和契約關系、法權關系、成本收益關系等方面來分析產權關系。因此,現代西方產權理論無論在內容還是在方法論上都具體化、定量化和微觀化。也就是說,西方產權理論主要是從微觀層面來分析產權關系,是一種微觀個體的分析范式。如,科斯在其《社會成本問題》一文中所討論的產權問題就是圍繞產權的法律界定及其產生的成本收益關系而具體展開的。諾思也認為,產權是個人對他們所擁有的勞動、物品和服務的占有權利,占有是法律規則、組織方式、實施及行為規范的函數。

四、關于產權起源的比較

馬克思對產權的起源主要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闡述的。他認為,公有產權的產生是由原始共同體所處的自然條件決定的。在惡劣的原始自然條件下,如果人們不建立公有的產權安排,不進行廣泛的協作和分工,人類就難以抵御自然條件的侵襲而無法生存下去,公有產權關系是人類早期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因此,公有產權的產生是自然的,其動力來源于人類生存的需要。私有產權是在公有產權的基礎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家庭的演變而產生的。生產資料的私有化是在強制的前提下逐步取代原始公有產權關系的。“私有財產的統治一般是從土地占有開始的,土地占有是私有財產的基礎”,“產是私有財產的第一個形式”。可見,私有產權是在自然形成的公有產權的基礎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家庭制度的演變而逐步產生的。私有產權不是永恒的,它必將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最終被消滅。

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主要是從資源稀缺和人口壓力等外部條件人手研究產權起源的。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產權就是指私有產權,產權的起源也就是私有產權的起源。產權是在產權主體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經濟活動中自然演變產生的。西方產權理論認為人類迄今為止只經歷了一種產權形態,即起源于中世紀晚期的私有產權。在他們看來,歐洲封建莊園制度不存在產權關系,原因在于那時的財產占有方式是通過掠奪和強制實現的,而不是通過經濟力的作用自發形成的。諾思認為,歐洲中世紀時代在封建公約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私有產權是資本主義興起的直接根源,是推動西方世界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力。中世紀前,以封建公約為基礎的資源共同占有和利用的封建社會始終處于一種無產權狀況。

五、關于產權績效的比較

馬克思對產權績效的評價主要以生產力為基礎。認為“不同所有制或產權結構的合理性只能到社會歷史運動的規律,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去找尋”。馬克思強調所有制既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也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如果財產關系和利益關系合理,這種合理的經濟制度必將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反之,則會阻礙生產力的進步。因此,應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要求。同時,馬克思分析了歷史上各種產權制度的績效。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所有制對奴隸制和封建制來說是一個巨大進步,它消除了勞動力的非經濟的人身依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但資本主義的產權關系所推動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是有限的,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產權關系最終會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的發展,被新的產權制度所取代。

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由于從抽象人性論出發,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合乎理性,私有產權能引導人們實現將外部性內部化的激勵,是最優的、最具效率的。公有產權的不明晰必然導致公有產權的濫用,使資源配置達不到最優狀態。因為判定一種產權結構是否有效率,關鍵看它能否為它支配下的人們提供比外部性更大的內在刺激。在公有產權下,由于共同體的每個成員都有權分享共同體所具有的權利,人們在公有產權條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是公共財產的低效率。

六、關于產權結構的比較

馬克思認為廣義所有權或產權是由終極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等構成的權利束,其內在結構可有多種組合。如,共有產權、國有產權、集體產權、合作產權、個體私有產權等。由于馬克思研究的目的是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所有權的不同形態、所有權的本質及其變遷規律,所以其更重視對所有權的分析,突出對終極所有權的研究。當然,馬克思也對股份公司的“兩權”分離作了一些原則性的說明,而對其分離的條件、具體的產權結構以及資本所有者如何對經營者進行控制等問題尚未進行詳細描述。

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在具體的產權結構方面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阿爾欽和德姆塞茨在科斯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團隊生產理論,認為企業的本質特征在于一個擁有中心剩余索取權的“中心簽約人”。由于企業中存在專用性資產,容易遭受“套牢”或“敲竹杠”的機會主義行為的侵害,所以企業所有者就應是那些對企業專用性資產進行投資并享有剩余索取權的人。哈特等人認為“剩余索取權”并非是一個完備的概念,企業所有權的真正含義應是“剩余控制權”。在合約不完全時,沒有在合約中詳細規定的那些權力即剩余控制權,應歸資產所有者所有,他們因此發展了一個“不完全合約”理論或gmh理論。就企業的產權結構問題,目前多數主流經濟學家認為,非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相比其專用性更強,更容易受到侵害,非人力資本所有者獲取剩余收入,承擔著企業的經營風險,因而應成為企業的所有者,“資本雇傭勞動”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七、關于產權變遷的比較

馬克思把所有制的產生、發展和變遷放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去考察,即放到歷史發展規律中去考察,認為產權制度和產權形態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在馬克思看來,一定社會的所有制形式或產權結構不是個人之間自由交易和自由契約的結果,而是社會結構的整體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結果。生產力是既定的物質前提,人們不能自由選擇,所以也就不能自由選擇由生產力決定的所有制結構及其法律表現——產權結構。馬克思還尖銳地批判道:“要想把所有權作為一種獨立的關系、一種特殊的范疇、一種抽象和永恒的觀念來定義,這只能是形而上學或法學的幻想。”

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論和個人主義方法論基礎上。西方產權學派盡管有時并不否定私有產權是由公有產權轉化過來的,但經常把產權等同于私有產權,并認為交易成本相對較低的私有產權只能被精細化和多樣化,而不可能被完全取代。諾思認為產權是個體對他們所擁有的勞動、物品和服務占有的權利,私有產權是獨步單方,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唯一可靠的途徑。這樣,在西方產權學家的頭腦中,私有產權就變成一個永恒的經濟范疇。他們把產權視為源自超歷史的人的自利本性,是具有獨立財產權的理性的個人為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而建立的契約關系,而特定契約關系的形成是比較不同契約安排的交易成本的結果。產權是一種人為的制度安排,法律創造了產權,人創造了法律。所以產權本身不是在歷史中生成和變遷的,而是脫離生產狀況、生產方式和生產過程的。西方產權理論認為產權制度是人類的一種創造,當制度變革帶來的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時,行為主體便會推動制度變遷。因此,資本主義的財產制度不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而是歷史發展的起點;不是生產發展的結果,而是生產發展的前提;不是客觀經濟條件生成的,而是人的自然本性規定的。

八、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看出,馬克思的產權理論和西方經濟學產權理論是兩個不同的產權理論體系。由于兩大產權理論體系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階級立場不同,所以研究的目的、方法、內容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總的來說,馬克思產權理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運用科學方法,揭示了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在理論深度、體系和邏輯上更具優勢和說服力。而西方產權理論由于方法論、研究立場等局限性,得出的結論則相對膚淺,具有片面性,不能夠把握問題的本質。因此,在我國產權改革的指導思想上,應以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為指導,不能含糊和動搖。同時,也應看到,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畢竟是一百多年前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論,還沒有涉及如何處理社會主義時期特別是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在經濟運行中的各種產權關系問題。因此,應積極借鑒西方產權理論的合理之處,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來指導我國的產權改革實踐。

西方經濟學論文:論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位置和功能

摘要:準確定位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把握好以下問題:要正確看待西方經濟學,分清西方經濟學和當年馬克思批判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關系,鼓勵對西方經濟學進行創新性研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在教學和研究中的指導作用,理解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采取與時俱進的態度來創新和發展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針對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各階層之間利益關系的矛盾,來創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認識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互補性。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社會主義;馬克思

近兩年來,我國報刊上討論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現代)經濟學的位置、功能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多種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完全對立的。分析這些不同看法產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們正處于社會的轉型過程中:一方面社會基礎在變,而且變得相當快。另一方面,雖然上層建筑相應地也在變,但變的速度比較慢。因此,就出現了差距和矛盾,自然就形成各種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準確定位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我們把握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怎樣看待西方經濟學

(一)現在大家講的西方經濟學和當年馬克思批判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雖然有繼承關系,但內容卻發生了很多變化。過去,我們認為西方經濟學只是為資產階級私有制辯護的庸俗經濟學。然而,在西方經濟學里卻很少涉及這方面的內容。因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在西方經濟學者看來是毋須討論的既定前提,盡管這種觀點存在著問題,但在他們現在的書中所研究的重點早已不是這個問題了。西方經濟學現在也講“制度”,但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生產關系總和制度,而是選擇資源配置方式的機制體系,即西方經濟學認為的最有效的經濟資源市場配置機制。這里講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種涵義。20世紀以來,在西方國家也出現了新制度經濟學,其側重用交易費用的觀點分析問題,這種分析方法可以作為政治經濟學中生產關系研究的一個補充。

(二)應鼓勵對西方經濟學進行創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國強在2005年《經濟研究》第2期發表文章指出,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有作用(事實上,二戰后西方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后利用過西方經濟思想,如貨幣主義、供應學派的思想等)。由于我們在改革經濟體制方面已選擇了市場經濟體制,所以我國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經濟學分析研究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方法。事實上,我國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經濟政策和經濟措施方面)已經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經濟學的劃分方法,把經濟問題分為微觀和宏觀兩部分。在宏觀方面,我們也在利用西方慣用的調控手段,盡管在調控的具體措施方面有所差別,但基本方法大體類似西方經濟學的方法。另外,中國不少學者尤其是中青年學者,都喜歡用西方經濟學的方法研究問題,說明西方經濟學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說西方經濟學比較具體實用,不是脫離現實講空道理。為此,我們應鼓勵對西方經濟學進行創新性研究,并敢于將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學中去。

(三)對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不宜采取片面的強制措施來扶一個壓一個,而應兼收并蓄,為我所用。目前,西方經濟學在我國傳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快,但應該承認西方經濟學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許多中青年似乎更熱衷于西方經濟學的方法體系。現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中國真正懂得政治經濟學又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太少,評論起來往往不是偏于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學評價,有時甚至還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如,有人把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絕對對立起來加以批判,這顯然有些過于偏執。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雖然屬于不同的思想體系,其中確有某些對立的成分,但由于它們研究資本主義是從不同側面(前者是從資本主義資源配置,后者是從經濟利益關系)研究的,從這個角度看,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因此,對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不宜采取片面的強制措施來扶一個壓一個,那樣做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其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正確的態度是認真抓好對這兩門科學的研究,腳踏實地運用這兩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只要它們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沒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在教學和研究中的指導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以前,在實踐中究竟應怎樣理解及如何貫徹馬克思主義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因此,我們要從與時俱進的角度弄清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中,哲學是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在運用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社會經濟問題時曾提出許多重要的理論觀點,這些理論觀點往往與當時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但現在仍然可指導我們的行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今天仍帶有普遍指導意義,但需要用新的實踐來豐富和發展它。否則,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幾條結論當作一成不變的公式,很難真正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如,在過去階級矛盾尖銳的條件下,馬克思很強調階級斗爭。然而,今天在對立階級已基本消滅的情況下,如再強調階級斗爭為綱恐怕就脫離實際了。改革開放后,我們國家在體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許多新觀點,但并沒有違背馬克思主義,而是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二)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1.作為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經濟學原本只包括資本主義部分(資本論)。傳統觀點認為,政治經濟學包括兩個部分,即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實際上,作為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經濟學原本只包括資本主義部分(資本論)。列寧在論述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觀點時指出,在馬克思時代世界上還沒有出現社會主義。既然在馬克思的時代并不存在社會主義,當然也不可能撰寫出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社會主義部分的政治經濟學建立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由原蘇聯一批院士編寫開始的。然而,由于它沒有、事實也不可能科學地反映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臆想的結果。因此,此書出版的壽命不過十年左右。我國是從學習原蘇聯開始學習社會主義的,受原蘇聯教科書的影響非常深,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末中國才開始編寫包括以中國經驗為主的社會主義部分政治經濟學,不可能完全擺脫原蘇聯教科書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雖然逐步對原蘇聯教科書影響的內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難說現在編寫的教科書已是不折不扣的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因此,現在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時,應把上述這兩部分區分開看待。不能一說政治經濟學,特別是它的社會主義部分就認定其也是馬克思主義的。

2.要采取與時俱進的態度創新和發展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由于有馬克思的原創著作存在,人們一般不會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產生歧義,但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許多不同于當年馬克思在英國生活時的那些情況和特點,階級矛盾也并不像《資本論》中描寫的那樣尖銳,資本主義的發展并沒出現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中描寫的那樣奄奄一息狀態。馬克思從當時的形勢出發,考慮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終將引發社會革命的論述是科學的,同時他也察覺到資本主義發展到新階段出現了調節和緩解矛盾的內在機制。然而,他來不及就這些新的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因此,原來有些結論就需要重新加以審視和研究了。為堅持馬克思主義認真求實的研究精神,我們不應戴上先入為主的眼鏡,而要認真地、也實事求是地揭示資本主義矛盾發展變化的新形式和新特點,并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找出它在將來必會被更高級的社會制度代替的歷史趨勢。要避免不顧客觀事實,把馬克思在那個時代得出的某個或某幾個結論一成不變地生搬硬套到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頭上。

3.要針對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各階層之間利益關系的矛盾,來創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著作很難說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馬克思主義因素或馬克思主義科學成份,但作為成體系的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來說,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為止世界上還沒出現一個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至于西北歐一些被認為是民主社會主義社會,由于種種原因看法分歧很大,這里暫擱置不論)。理論是現實生活的本質反映,當現實生活本身還沒發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條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現一本反映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呢?可見,硬要拿出一本科學地反映成熟社會主義本質的著作來,這種要求未免有點過于超前。即使馬克思生活在現在,恐怕也難于滿足這種要求。客觀存在決定人們思想意識,人們是無法改變這條規律的。現在有些人企圖把西方經濟學引進來,或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合并起來,先講商品、貨幣、資本,再分別講兩種制度本身,這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同,試圖把二者合成一體,自然會出現前后矛盾的問題。現在政治經濟學課程不如西方經濟學受學生歡迎有多種原因,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本身不成熟是一個重要原因。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當前較為現實的辦法是仍要遵循過去傳統的理解,即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仍然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雖然社會主義社會已基本消滅了敵對階級,似乎已不再需要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了,但社會上的體腦差別、城鄉及工農的差別卻依然存在,行業之間的收入差別也存在。也就是說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的矛盾依然存在,這種差別不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們之間的利益沖突上。對此如果認識清楚、處理得當就會給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反之,如果認識和處理不當,則會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可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把著眼點放在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

三、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在教學中可以起互補作用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是可以互補的。利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互補性,對培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人才意義重大。從一方面說,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生產關系,也就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利益關系。在社會主義時期,尤其在轉型時期,人們的社會地位都處在快速變化中,人際之間的利益關系的變動迅速而且復雜。認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處理這些關系,對緩解矛盾、協調利益關系,對人們之間的和諧相處,共同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然而,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協調生產關系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內容,經濟發展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是在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的基礎上,推進生產技術創新與生產組織的升級。當前世界上居于主流地位的經濟運行機制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由于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著眼點是探索社會經濟關系的矛盾,為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尋找理論基礎,它可以揭示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大趨勢。然而,它并不以研究如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核心。在社會主義經濟處于發展和轉型期的中國,很難不研究優化資源配置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是西方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對象和重點。可見,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已形成了“自然的分工”,這并不是偶然的和人為的撮合,而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原因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踐中經過比較最終選擇了市場經濟體制,即公認的有效的市場運行機制體系。西方國家二、三百年前就已實行了這種市場經濟體制,他們對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體系的研究自然也就有了較多的歷史積累。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比我們成熟。為了我們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沒有理由對西方經濟學不重視。至于西方經濟學在西方也確實有不同的評價和補充,但這不應成為我們對它采取排斥態度的理由。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會不斷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已有的現代經濟學理論不可避免地也會不斷暴露出自身的不完善和局限性,社會上和學術界也就自然會出現一些批評性和補充性的意見,甚至形成不同的流派。這些都可以視為社會科學特別是經濟科學發展的常態,不足為奇。上面列舉了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可以互相補充的一些理由,并沒有全面分析這兩個學科的其他關系,包括互相矛盾的內容。只要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互補的看法能夠成立,那么,在高校的經濟學專業這兩門課程的并列就是順理成章的。為培養全面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建設人才,我們不能采取封閉的態度,簡單地扶持一個、排斥一個,而應把它們都放在各自恰當的位置上,都給予足夠的重視。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比較

摘要: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雖然對創新的內涵、條件與績效的認識有重大不同,但都認為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制度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性因素。對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進行比較,有助于在我國建設創新型社會中以馬克思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借鑒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的合理之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研究范式。

關鍵詞:創新理論;馬克思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比較;借鑒

馬克思經濟學的創新理論和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雖然在分析視野、分析方法、觀察立場等方面有重大區別,但分析框架中的基本因子、作用機制又有相通與互補之處。因此,對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進行比較,歸納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有助于借鑒和吸收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中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澄清和排除其中的錯誤觀點,構建符合時代特點和中國國情的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進一步推進我國的創新型社會建設。

一、馬克思經濟學的創新理論

馬克思經濟學的創新理論主要是以唯物史觀作為基本信念與價值觀,以唯物辯證法為分析方法,以生產方式范疇為核心概念,提出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基本原理和具體結論。其方法論是科學抽象法,特別是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的統一。

(一)揭示了創新的內涵、主體、動力和條件

馬克思把創新界定為,個別資本通過采用更好的工作方法、新發明、改良的機器、制造秘方等,以提高其生產力并得以在某一特殊生產部門內實現超額利潤。創新是在通過專業化發展生產力的同時,把各生產力要素有機地組織成資本生產力并獲得超額剩余價值的過程,其實質是采用新的生產方式,是勞動資料和勞動條件的革命。創新有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既定生產過程的技術合理化與一種技術向另外一種技術的轉移、勞動節約型創新與資本節約型創新等區分。馬克思認為,創新主體是多元的,包括工人、企業家(資本家)、職業創新者或科技人員、國家。由于采取歷史分析方法,在論述分工、協作和機器時馬克思指出,生產資料的集中及生產中的共同消費使工人的經驗觀察成為技術創新的原因;在企業主體與創新關系的論述中,馬克思肯定了壟斷廠商技術創新的必然性和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靈活性;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科學因素被有意識和廣泛地加以應用,職業創新者為探索科學的實際應用而互相競爭,發明和技術創新成為一種獨立的職業;國家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等對技術創新進行調節,以提高創新對市場和環境的適應性。

馬克思認為,創新的內在壓力和動力是資本家追求剩余價值的內在動機;資本主義競爭是創新的外在壓力,以新技術為手段的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內容,進而使市場需求成為創新的外在牽引力;勞資對立的階級關系則從生產關系和基本制度層面提供了創新的制度壓力。馬克思還從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對立統一關系中,進一步說明創新的外在壓力,認為消費既是社會再生產的目的,又是社會再生產的起點。因而消費同樣既是創新的目的,也是其源泉。馬克思從歷史角度進行長期分析和宏觀分析認為,對以機器使用為代表的創新而言,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模式的演變有助于提升技術創新的層次,是推動創新的基本力量。因此,消費需求是創新的直接契機和社會條件。對創新所需要的條件,馬克思強調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制約與決定作用,而且關注國家創新政策和創新戰略的重要作用。馬克思分析了金融與信用制度對創新的支持作用,認為金融與信用制度促進股份公司形成,使技術創新的規模條件得以滿足;金融機構對技術項目的篩選和風險管理,降低了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證券市場克服資本積聚的有限性,便于企業籌集長期資金,增強技術創新能力。

(二)論述了創新的過程

馬克思經濟學的創新理論以唯物史觀與辯證唯物主義為哲學基礎,基本特征是把創新看作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這一過程表現為一個上升曲線的社會進步過程。創新的內容涉及科學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等方面,其中科技創新是創新的主要組成部分。科技積累為機器的發明、使用、改進提供前提和基礎;反過來,直接生產上的科技應用又對科技具有決定和推動作用。創新不是隨意發生的,而是具有明顯的演進軌道特征或時間繼起性。創新的演進以技術、知識、人才的積累為前提,創新的方向選擇又具有環境適應性。

(三)分析了創新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影響

馬克思對超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進行分析,指出采用改良的生產方式的資本家比同行業的其余資本家占有更多的剩余勞動(超額剩余價值),而且個別資本所做的就是全體資本在生產相對剩余價值時所做的。創新在客觀上使商品更加符合市場需求。重大產品創新將帶來分工和交換價值體系的內生性擴張,產品創新與新興產業部門的建立,從質上擴大了勞動的社會分工體系,由此擴大了既有的交換價值體系,為資本創造價值提供了新的源泉;反過來,這種內生的市場創造與擴張又促進資本積累,使相應的資本與勞動游離出來,從而創造新的工藝過程或生產部門。馬克思分析了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認為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對經濟發展都是重要的。創新的技術一旦適應環境,就會對舊技術產生革命性替代,甚至摧毀世界范圍內以舊技術為基礎的產業與就業結構。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社會中勞資對立的制度特點出發分析了節約勞動型創新對就業的影響,提出資本主義生產的普遍趨勢是在所有生產部門中用機器代替人的勞動,創新導致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伴隨著無產階級的再生產與失業大軍的持續存在。此外,馬克思認為,技術創新會推動制度創新。

馬克思主要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分析創新問題,這是一種長期的、歷史的、動態的創新分析框架,有利于揭示創新的真正起源和歷史過程。但他并沒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本經濟制度不變的前提下有關創新及創新制度的調整這類問題上,對短期的具體創新過程沒有直接研究,也不可能運用現代分析技術對創新理論進行精細化處理和數理分析。

二、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

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以企業家創新理論、新增長理論、演進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等為代表,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

(一)對創新內涵、主體、動力和條件的分析

熊彼特從生產函數和均衡分析方法出發,把創新界定為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或生產條件的新變化,認為創新包括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市場創新、要素創新、組織和管理創新等。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其實質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創新是企業家概念的行為內涵,企業家是創新職能的人格化。創新的發生是因為經濟中存在某種潛在利益,企業家創新的目的是為獲得這種潛在利益,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創新的主動力。熊彼特具體分析了創新的動力和阻力,指出由于在創新階段前經濟處于低水平的靜態均衡或循環流轉中,創新不可能經過無數次的小步驟產生,必然經過積聚力量、摸索經驗的準備階段。按照這種分析,作為一種變革的創新必然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前一輪創新中的成功者本應利用其有利地位拓展創新,但由于既得利益往往阻止下一輪創新,結果患上“成功的失敗”綜合癥。以柯茨納為代表的新奧地利學派和以舒爾茨為代表的人力資本學派認為,創新主體可進一步拓展到家庭、農民、科技工作者甚至消費者等,創新是具有多樣性的行為概念,功能不僅在于打破舊均衡,而且包括通過對付不確定性而恢復均衡。現代創新理論進一步識別出用戶創新、制造商創新和供應商創新等類型,把創新區分為漸進創新和根本性創新;技術系統變革和技術經濟范式變革;結構性創新、空缺創造式創新等方面。新制度經濟學認為,雖然創新具有不確定性、高投入性和高風險性,但資本主義制度能提供承擔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有效制度安排。新古典經濟學從外部性概念出發,認為技術創新活動存在個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偏差,使個人創新的積極性大為降低,應通過制度安排使創新者的個人收益率、局部收益率接近社會收益率和整體收益率,通過規范人們的行為空間,縮小模仿、搭便車行為的選擇空間,為創新提供必要的社會秩序;通過降低創新過程的交易費用,鞏固與擴大基于合作的創新基礎。任何國家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都離不開有效的產權制度,改進技術的持續努力只有通過建立一套能持續有效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才能實現。創新與創業精神是基于一定文化價值觀體系(非正式制度)而形成的,是文化等非正式制度與經濟增長的中間變量。

(二)對創新過程和具體機制的說明

熊彼特認為,創新在相當程度上獨立于發明之外,創新主要是一個內生的因素,取決于企業家的天賦、動機、才干,創新行為是以機會為中心的識別、探索、利用、決策、實施的過程。創新具有間斷性,是一個由新組合取代舊組合的變化過程。創新可分為企業家間斷創新與大企業持續創新。產業層面的變革常表現為突變式創新,主要通過引入新產品或新服務、開辟新市場而實現。而大企業往往具有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有條件按消費者的價值觀念改進現有產品或服務,因而沿既定技術軌道進行漸進式創新。新增長理論認為,創新過程和具體機制突出表現為技術進步的內生化這一核心命題。新增長理論強調“干中學”、溢出效應、人力資本、收益遞增等機制,對創新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阿羅把技術進步看做是資本積累以及“干中學”的副產品,羅默則強調企業r&d投資的作用,宇澤弘文加入了人力資本因素,盧卡斯則提出以人力資本外部性為核心的增長模式。演化經濟學認為,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具有一貫性和累積性。技術諸變異體(不同發明和設計)、技術的不同發展方向和可能中存在類似生物物種間的競爭,與生存競爭類似的市場選擇機制使新技術得以產生和實現。在這一過程中,技術演進會出現自我強化現象,使環境成為適合自身生存而不利于其他技術生存的生態場。首先出現的技術通常可憑借先動優勢,利用規模經濟效應降低成本;技術的普遍流行導致人們采取相同技術產生的網絡外部性,加之技術在市場上越是流行,越會使人們相信它進一步流行的預期自我循環效應,最終形成自我增強的循環積累效應。以納爾森為代表的演進經濟學則認為,技術進步是一個非均衡過程,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路徑依賴和調整時滯。創新是一種具有不確定性的個體現象,表現為一個“跳躍不定”的曲線,任一微小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導致結果難以預測,形成所謂的“蝴蝶效應”。其中,漸進式創新主要基于以前技術的繼承,通過現有技術的改進進行,是遺傳意義上的創新(“涌現”);突變式創新往往經過重大技術變革或根本性突破,是對以前技術的非線性繼承(“突變”)。

(三)關于創新績效的描述

熊彼特認為,創新的最初階段不會有大量的創新競爭者,企業家在短期內可通過創新實現壟斷,獲得創新初期的壟斷利潤。但隨著創新利潤的不斷增加,創新利潤率會逐漸下降以致消失。經濟增長是量變,經濟發展是質變,創新就是經濟發展。由于創新是經濟內部自行發生變化的結果,技術創新的創造性破壞導致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形成是與創新直接相關的。創新或新組合不是人們依據一般的概率原理所期望的那樣,在時間上均勻分布的,而是“如果一旦出現,那就會成組或成群的不連續出現”,創新活動時而高漲,時而停滯甚至倒退,決定了經濟發展具有非均勻性或周期性。在關于創新與制度變遷的關系這一問題上,新古典增長理論和新增長理論雖然都認為(私有產權)制度是重要的,但制度與制度創新被視為外生變量,沒有考慮技術創新、經濟增長對制度變遷的影響。演進經濟學派強調,新的生產方式在向社會各部門擴散的過程中,會與社會制度框架發生不可避免的沖突。按照新制度經濟學和演進經濟學的分析,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是不同的。如,在企業成長階段,技術創新形成的規模經濟效應和成本優勢促進企業規模擴大;在企業轉型階段,創新有助于擴大企業經營方向和規模調整的機會集,構成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此外,創新通過網絡外部性、集體學習等機制形成行業層面的集聚效應和乘數效應。新制度經濟學運用“成本——收益”和“供給——需求”框架,分析了技術創新對誘致性制度變遷的影響。

西方經濟學中的創新理論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為前提背景,主要從微觀層面和短期視角,從創新的具體機制、不同經濟主體的創新行為、成本收益關系等層面分析創新問題,因此在內容上、方法上都更具體化、微觀化和定量化。但西方經濟學強調創新是改進資源配置效益的根本手段,試圖說明資本主義制度是能有效激勵創新的,因而實際上為資本主義制度激勵創新的動態調整能力給予新的理論解釋和辯護。

三、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的比較及啟示

由于時代背景、分析方法的不同,馬克思經濟學創新理論與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的內容、結論也不同。但這兩類理論體系中影響創新的基本因子和機制有相通之處。因此,馬克思的創新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是既相互區別對立,又相互聯系一致的關系。在對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應繼承和堅持馬克思經濟學創新理論的精髓,借鑒和吸收西方經濟學創新理論中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構建符合時代特點和中國國情的發展中的馬克思經濟學創新理論,為創新型社會建設提供更好的理論指導。

(一)創新是協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一種基本手段和機制馬克思經濟學主要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分析創新問題,描繪了資本主義社會技術與制度變遷的浩大歷史畫面,其重點在于歷史規律、經濟制度等整體宏觀層面的把握。雖然資本主義制度與生產力的發展根本上存在對抗性矛盾,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制度、技術與管理創新仍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為前提背景,主要從微觀層面和短期視角,揭示創新的具體機制和不同經濟主體的創新行為。在我國構建創新型社會的過程中,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展之間并不存在對抗性沖突,但因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轉型而出現的新矛盾和新沖突,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途徑,大膽借鑒和引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切實有效可行的創新機制,構建創新型社會來解決。

(二)創新對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馬克思在從微觀層面分析改良的生產方式對資本家獲取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作用后,指出創新在客觀上使所生產的商品更加符合市場需求。重大產品創新將導致新興產業的建立,帶來分工和交換價值體系的內生性擴張,從質上擴大勞動的社會分工體系和既有的交換價值體系。反過來,這種內生的市場創造與擴張又促進資本積累,使相應的資本與勞動游離出來,從而創造新的工藝過程或生產部門。馬克思強調,創新的技術一旦適應環境,就會對舊技術產生革命性替代,甚至摧毀世界范圍內以舊技術為基礎的產業與就業結構。西方經濟學的創新理論認為,企業家在短期內可通過創新獲得壟斷利潤,進而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和成本優勢,促進企業規模擴大;新增長理論強調通過網絡外部性、集體學習等機制形成行業層面的集聚效應和乘數效應;演進經濟學則認為,經濟增長是量變,經濟發展是質變,創新就是經濟發展。由于創新是經濟內部自行發生變化的結果,技術創新的創造性破壞導致經濟發展。創新活動時而高漲,時而停滯甚至倒退,決定了經濟發展具有非均勻性或周期性。在我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的經濟增長質量不高是一個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的問題,必須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入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改善經濟增長質量。

(三)制度激勵,特刺是產權激勵對創新的績效具有重大影響

馬克思強調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制約與決定作用,分析了金融與信用制度對創新的支持作用,關注國家創新政策以至創新戰略的作用。新制度經濟學認為,雖然創新具有不確定性、高投入性和高風險性,但資本主義制度能提供承擔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有效制度安排,通過制度安排縮小模仿、搭便車行為的選擇空間,鞏固與擴大基于合作的創新基礎,為創新提供必要的社會秩序。同時強調產權明晰是收益和成本界定的前提和基礎,任何國家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都離不開有效的產權制度,改進技術的持續努力只有通過建立一套能持續有效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才能實現。創新與創業精神是基于一定文化價值觀體系而形成的。因此,構建創新型社會的關鍵因素在于制度和產權建設。

(四)將企業家精神作為創新的內在動力、創新過程內部的影響因子及創新的外在動力

熊彼特強調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其實質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功能在于打破舊的均衡。創新的主體主要是企業家。企業家創新的目的是為獲得這種潛在利益,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創新的主動力。作為一種變革的創新必然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前一輪創新中的成功者可能由于既得利益往往阻止下一輪創新,結果患上“成功的失敗”綜合癥。現代創新理論則識別出創新的認知障礙、行動障礙、模式障礙,關注社會發展滯后、制度行為、企業家創新偏好的作用。馬克思認為,創新涉及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等內容,創新主體是多元化的,創新類型是復雜多樣的,創新的實質是采用新的生產方式,是勞動資料和勞動條件的革命。從歷史角度對作為創新外在牽引力的市場需求進行長期分析和宏觀分析,認為對以機器使用為代表的創新而言,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模式的演變有助于提升技術創新的層次,是推動創新的基本力量。因此,構建創新型社會必須既大力激發企業家精神,又重視市場需求的外在牽引,同時不斷克服創新過程的各種障礙和阻力。

(五)強調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存在對立統一關系

馬克思把創新看作是一個表現為上升曲線的社會進步過程。技術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創新是把技術與組織、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遷聯系在一起的中間變量。科技創新和科技積累為機器的發明、使用、改進提供前提和基礎。創新的方向選擇具有環境適應性。創新不是個人的偶然行為,社會整體決定了創新的屬性;不是理性的個人自由選擇導致了創新,而是社會結構和制度決定了人們創新的方式和選擇空間。新古典增長理論和新增長理論雖然都認為(私有產權)制度是重要的,但制度與制度創新被視為外生變量,沒有考慮技術創新、經濟增長對制度變遷的影響。演進經濟學派強調新生產方式在向社會各部門擴散的過程中,會與社會制度框架發生不可避免的沖突,出現所謂強制性制度變遷。新制度經濟學則運用“成本——收益”和“供給——需求”框架,分析技術創新對誘致性制度變遷的影響。因此,在構建創新型社會時,必須形成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互相促進自我增強的循環積累機制。

西方經濟學論文: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應用

1案例教學法對于西方經濟學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為基礎,設置好教學情境,啟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能力,綜合評估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案例教學,對于西方經濟學的意義如下:

(1)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多,純講授理論學生理解效果比較差,也會影響學生接受效果。通過生活中的經濟學案例,讓學生捕捉生活中的案例,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思考生活,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內心學習的驅動力,從而高效學習。

(2)有效引導學生轉化知識的能力。

西方經濟學中的理論知識掌握后,理想目標就是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西方經濟學的知識有效地做出市場行為或經營決策,但是不少學生是書呆子,不能靈活運用知識,通過案例教學法,注重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

(3)增強師生互動。

傳統的理論教學注重的理論講述,不可避免地變成教師的主場。通過案例教學,過程強調師生互動,學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主動消化案例中不懂的知識點,從而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對于教師提出更難的問題,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2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應用過程

(1)精選案例

西方經濟學案例主要來自于西方世界。對于學生比較好理解的案例肯定是本土化的案例。案例類型主要有信息式、問題式、陳述式、決策式、實錄式案例等。教師應該根據經濟學中不同的知識點,預先確定好案例類型,同時在講解經濟學概念時,讓學生自己先查找案例,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選出最適合這個概念的案例,目標主要是加強學生對于概念的自我感知。

(2)案例呈現

案例呈現不是教師呈現,而是加強學生的參與。主要是激勵學生分組競賽,通過分組,選出組長和分配好成員,要求學生提前預習知識點,將精選的案例,制作成PPT,案例呈現部分包括,講述者(講述者的儀容儀表、表達流暢程度、知識傳達)、PPT內容(案例簡介+案例分析+案例啟示)、PPT形式(制作顏色、圖文)。

(3)分析與討論案例

由組長引導,成立討論小組,分析案例呈現中呈現的案例簡介,引發學生對于案例的好奇心,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分析案例時,注意學生的角色定位、討論的氛圍,教師在分析與討論案例過程中,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教師角色應該定位于引導與監督者,盡量讓學生積極討論,小組長代表小組發言。

(4)評價案例與知識開展

學生分析與討論完案例,對于案例有一定結論陳述,教師此時才開始真正進入教學角色,將學生的案例進行評價,并開始進行知識點開展,教師結合自身學識并要講解的知識講述新案例。

(5)形成案例庫

一學期完畢,要求每一組組長共同努力,將案例整理,形成電子案例庫,讓學生加強復習,鞏固案例中所傳授的知識點,并通過案例庫讓學生感知一學期來自己所做出的學習成果。

3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中應用策略

(1)案例教學的本土化

西方經濟學理論和案例的西化不可避免,從而難以讓學生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將教學的案例本土化,這樣能夠案情清晰好理解,本土化的案例,透過現象理解本質,一方面化抽象為具體,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學生對于市場經濟規律的理解。

(2)案例開發渠道多樣化

鼓勵商學院教師自主開發高含金量的教學案例,教師通過市場調查,了解更多的經濟現象,將經濟現象與經濟學原理結合;與多家企業合作,校企共同來鎖定案例,比如說經濟學中的市場行為,通過與企業合作,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學生對于市場行為和決策的理解;與校外其他資源合作共同來開發西方經濟學的本土化案例;在報紙、雜志、電視媒體上選取案例素材,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取案例。

(3)增強案例趣味性

趣味性極強的案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促動師生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查找中國古典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增添趣味性,比如:古人吃餅,吃到第五個后悔遲了前四個,叫學生思考古人結論是否正確;通過俗語或成語故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經濟學原理,主要體現在機會成本。生活中丑男配美女的經濟學原理等。

(4)凸顯案例實用性

經濟學原理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廣泛,但是如果學生機械地記憶理論,那么學習西方經濟學的作用就不明顯。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一定要凸顯案例實用性,在講解概念時先要引入生活場景,將生活案例加以分析,在經濟學原理分析題中加入生活小常識。這樣既能提升學生參與熱情,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熱情,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結語

總之,案例教學法對于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重要意義,既能改變師生角色,也能改變教學氛圍,但是目前西方經濟學案例的本土化還存在不少問題,未來西方經濟學中案例教學法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還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汪支華 單位: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廣播電視大學

西方經濟學論文:科教融合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并重的學科,這就要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系統學習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還要努力提高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在我國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與科研“兩層皮”現象還相當突出,主要表現在教師的科研內容與教學內容嚴重脫節,導致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經濟問題聯系起來,結果是老師照本宣科,學生疲于應付,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有必要從“科教脫節”向“科教融合”轉變,將教師的科研內容與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融合起來,并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這樣,不僅可以發揮教師的資源優勢,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推動學科的發展,還可以通過將科研經驗和書本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1“科教脫節”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的表現

1.1教師資源方面

從教師資源上看,“科教脫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一些教師從事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但不從事關于西方經濟學主要問題的研究。這些教師很難將西方經濟學相關理論理解透徹,也不能及時了解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前沿動態,更談不上將西方經濟學理論與我國實際經濟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例如,如果一個教師不去研究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歐洲主權國家債務危機形成的原因、特點、運行機理及其后果,就很難將西方經濟學中關于經濟危機的理論講深、講透,并吸引學生探究性地學習相關知識。

2)一些從事西方經濟學主要問題研究的老師,并不擔任從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這些教師雖然從事西方經濟學主要問題研究,但由于是“專職科研人員”,目的是為了拿課題、發文章,對教學興趣不大。教師的科研和課堂教學脫節,不僅導致教師資源的隱形浪費,降低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違背了大學科研工作為人才培養服務的目的,從長期看,還會降低大多數教師對從事科研工作價值的認同感,認為科研就是為了評職稱,職稱評定后便懈怠下來,使教師的科研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

1.2教學內容方面

從教學內容上看,“科教脫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教師講授與自己科研內容不相關的知識。有些任教西方經濟學的老師不從事西方經濟學主要問題研究或只研究其中的一兩個問題,卻要負責將整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從頭講到尾,結果對其中的許多知識缺乏自己的研究思考、積累和理解,只能照本宣科,單純地向學生“灌輸”西方經濟學中的抽象理論,從而使得學生對西方經濟學內容的學習產生一種枯燥乏味、學而無用的心態。

2)教師的授課內容與現實問題脫節。西方經濟學課程內容本身理論性比較強,實際應用或案例較少,并且教材中的絕大部分案例是以國外發達國家早期經濟發展中的現象。如果教師不能指導學生運用相關理論來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或者無法將理論與當前中國國情和國民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理論與現實之間偏差太大,學習興趣會大大降低。

3)教師的授課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現在大多數西方經濟學教材所納入的內容還是上個世紀比較成熟的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其主要解析的是上個世紀及以前的社會經濟生活。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生活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不僅影響了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還會影響到政府的宏觀治理。可是,很多教師還是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書本上,對“互聯網+”“創新2.0”“工業4.0”等知之甚少,不能根據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合理調整授課內容,降低了理論對現實的解釋能力與實踐價值。

1.3教學方法方面

從教學方法上看,“科教脫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李光勤指出,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在進行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時基本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注入式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法手段,教師只注重基本概念、理論的講解,很少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問題,教師只是簡單地傳遞知識,而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啟發性、探究性和開放性學習,不能教會學生怎樣創造新知識。因此,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增強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應用能力。

2)研究性教學方法缺失。曾祥炎認為,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學要求教師把“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注入研究的“元素”,鼓勵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探究過程中能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從中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學是實現“科教融合”的重要途徑,研究性教學方法缺失,會導致教學過程中產生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雙重厭倦心理。

1.4考核方式方面

從考核方式上看,“科教脫節”主要體現在大多數教師選擇單純的閉卷方式進行課程考核。這種考試方式側重于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往往忽視了學生實際運用經濟學知識的能力。一方面,雖然在一些試卷中也會有少量理論聯系實際的試題,但學生實際上很難將理論要點與現實問題準確、適當的相扣;另一方面,學生對閉卷考試標準答案的追求容易也使他們陷入“思維標準化”的困境,并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后果,比如在學習中缺乏懷疑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缺乏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嚴重影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等等。此種考核方式表面上是考查學生對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的熟悉程度,實質上卻只考查了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實際運用能力。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只適合那些不勤于思考而善于死記硬背的學生,相反,對那些勤于思考、具有探究創新興趣的學生而言,不利于他們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

2“科教融合”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實現路徑

2.1教師資源的選擇

教師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首先應該注重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教師資源合理配置為“科教融合”打下基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強化教師教學的專業性。在西方經濟學教師資源的選擇上,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安排從事西方經濟學相關理論研究的老師擔任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2)實施專題化或模塊化教學。根據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將教學分為多個專題,分別由多位教師根據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一個專題,對全校所有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學生循環授課,充分發揮每一個教師的科研優勢,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2.2教學內容的重構

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針對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有必要根據現實發展要求,進行知識重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案例。安排與現實密切相關的案例教學,既能打破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又能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這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至關重要。

2)允許教師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擴展教學內容。教師把研究某一個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進展引入教學活動,既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加深對某一理論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理論創新與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甚至吸引他們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使他們在研究中學習與成長,并養成獨立思考的氣質和批判精神。

2.3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創新是激發學生探究經濟學問題興趣的重要手段。在“科教融合”導向下,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應重點引入研究性教學方法。研究性教學方法不僅能讓教師把科研工作中的方法與心得通過教學傳遞給學生,誘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充分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于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當然,教師還可以將正在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參與討論,既能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敢于提問和挑戰學術的精神,又能引發學生的思考,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

2.4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科教融合”導向下,必須對西方經濟學單純的閉卷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注重過程考核。增加學生平時成績所占比例,采用閉卷、開卷、課程論文、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學生出勤等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

2)注重能力考核。適當增加主觀題所占比例,根據學生的答題思路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題的創新程度,判斷學生運用西方經濟學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注重興趣考核。對學生圍繞特定理論或專題進行的資料搜集、文獻整理、觀點摘編、論文寫作等活動予以肯定,并將其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補充方式,使學生在某些觀點上有所研究,并產生學習甚至學術興趣。

3結語

課程教學和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兩項基本任務。然而,長期以來教學與科研處于脫節狀態,不僅導致了教學資源的浪費,而且制約了課程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需要防止教學與科研“兩層皮”現象,實施面向“科教融合”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從優化師資配置、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努力。

作者:曾祥炎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

西方經濟學論文:案例教學模式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應用

一、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對西方經濟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課程,是西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概括,因此一方面它與我國現實國情存在差別,讓學生很難在現實中找到相應的案例;另一方面隨著理論難度的加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推理和分析能力,對理論的假設和相應的圖表、數據統計和公式推理進行理解分析,這些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例如,無差異曲線、預算線、等成本曲線、等產量曲線、拉弗曲線以及產品和貨幣市場均衡下的IS-LM曲線。而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引入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可以很容易的從案例中分析出經濟學原理和概念,將抽象的經濟學概念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一方面西方經濟學案例涉及的是學生身邊的經濟問題和焦點問題,能吸引學生足夠的興趣主動思考;另一方面通過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不斷地思考和探究,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例如,機會成本的概念很抽象,教材的解釋是“稀缺性資源有很多種用途,當我們選擇其中某一種用途時必須放棄其他用途而放棄的相應用途產生的最高收益”,可以結合讓學生結合上大學產生的學費、生活費和高中畢業直接出去工作所得到的收益來談論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或者談論暑假放棄暑期打工的收益和家里的一日三餐,而出去旅行并產生費用的機會成本。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是探究式案例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教師通過一些好的案例,給學生提出一些引導性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運用,以小論文的形式或者課堂談論的方式展開。例如教師在講授供求理論的時候,就可以提供產品價格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城市中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而電子產品價格卻是在不斷下降的原因,分組討論后畫出相應的供求曲線的變動情況,并在課后時間完成一篇探究小論文。另外教師在講授資源的稀缺性和機會成本的時候,可以經濟學家們最喜歡議論的“大炮和黃油”為案例,討論分析大炮和黃油的機會成本,如何在這兩者的資源配置找到均衡。自主探究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分組辯論的方式展開,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這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應變思維。例如,教師在講授價格與供求定理的時候,可以當下火車票調價問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辯論,從經濟學角度辯論火車票是否應該降價。

(三)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

對于相同的案例和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和處理方式———探究式案例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社會生活的案例中充當角色,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下,引導學生利用經濟學知識進行思考。通過這種參與案例分析的方式,培養他們的思維習慣和系統的思考方式,讓他們能以大局的角度來分析,培養創新精神。由于案例本身是比較自由開放的,不再有什么標準的答案,這樣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在教室的引導下進行的討論就是各種思維方式的碰撞,這本質就是在于強調學生的多向思維。

二、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在西方經濟學教學應用的方式

(一)探究式案例分析作為理論講解的一種方式

教師在講解經濟學理論的時候,可以將所選取的合適案例穿插在理論中,比如可以以簡單的案例作為引入,在案例的閱讀中,進行經濟學概念的解析,一方面加深概念的理解,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故事性的分析遠比純粹的概念講解有意思。利用案例幫助學生進行經濟學理論的理解,讓學生理解起來容易,學起來輕松。例如在講解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時候,可以用吃飯的例子(剛開始吃滿足感是最大,之后越吃越不想吃)來讓學生自己感受這個規律;在講解供求規律的時候,可以舉季節性水果剛出現的時候供應不足,價格高,然后逐漸供應量增加,價格慢慢降低,這樣的案例隨手拈來,但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讓學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這些規律,然后再上升到理論層次,這樣學生對經濟學的原理理解就很容易,教學質量也就提高了。

(二)以辯論的形式進行探究式案例教學

教師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適當的熱點問題作為案例,讓學生閱讀的同時,提出一些具有議論性的探究性問題讓學生進行辯論。比如“,收入分配是要公平優先、兼顧效率,還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經濟增長是要效益優先還是環境優先“”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這類案例都是可以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而且可以能啟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考,促使學生查閱相應的資料,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地調查探究的方式

探究式案例教學強調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去實地考察,通過自己的調查分析來幫助理解經濟學理論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講解價格歧視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去調查周邊的人對價格歧視的認識,以及價格歧視的具體實施方式,并討論分析這種價格歧視方式的對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福利情況。通過這種實地探究的方式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和觀察分析的能力。

三、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的認識錯誤

探究式案例教學已被越來越多的課程和教師所接受,但目前很多教師對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的認識存在錯誤,探究式案例教學有時候被認為是在教學中的舉例方式,就是教師在講完課之后進行列舉案例、提問問題,讓學生起來回答。這種舉例提問方式太過單一,并不是探究式案例教學,沒有脫離傳統的教學方式。探究式案例教學應該是將案例作為理論教學的媒介,而非加深知識印象的工具。因此探究式案例教學并不是簡單的舉例提問,兩者是有差別的。第一,探究式案例教學中,案例占據重要的地位,學生是案例探究的主體,教師作為案例探究的引導者,意欲引導學生進行案例探究討論,各抒己見,或者將案例作為理論學習的一種方式。而舉例提問僅僅是老師對個別同學的提問,基本不存在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案例也僅僅是在教室上完課之后才用到,沒有起到其該有的效果,教學質量也就無法提高。第二,探究式案例教學中,學生有獨立的思考時間,而舉例提問沒有太多的思考時間。第三,探究式案例教學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思考,鍛煉分析能力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像舉例一樣僅僅是對經濟學概念的說明和理解,應該將理論和案例分析結合起來,才能有效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經濟學知識。

(二)國內的西方經濟學教材缺乏相應的案例

目前我國高校經管類專業的西方經濟學大多用的是國內的教材,而國內教材以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為經典,其特征就是理論性特別的強,偏向于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概念性質的知識點太多,而相應的案例卻非常少,總之就是枯燥乏味,標準的教材模板。而國外的西方經濟學的教材幾乎每頁都有案例,以案例分析分主,側重通過案例解釋經濟學理論和原理、解決經濟現象和問題,很多教材會在案例中附加一些形象的漫畫,比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事實上這些教材暢銷全世界也證明了案例豐富、通熟易懂的經濟學教材不僅適用于經管專業,也適用于社會中初學者。但是國內的教材的案例基本來源于西方國家,與我國的社會經濟背景相差甚遠,在實際教學上很難推廣。因此,國內的西方經濟學課程使用國內教材,更需要教師加強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用簡單易懂的案例將抽象的經濟學理論和原理形象化。

四、提高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選取案例要與中國國情相符合、和大學生相關

國外的西方經濟學教材譯本中的案例大都是國外的,與中國國情不符合,有些能適用我國大學生,但由于案例與學生不存在關聯,沒有切身體會,很難置身于案例的情境中,因而也就沒辦法達到探究式案例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收集西方經濟學案例的時候,應選取那些與當下經濟熱點相關的,和大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案例,從而在案例探究的過程中能更好的結合當下的經濟形勢。例如2015年是大學畢業生就業最難的一年,就業一直是我國的熱點問題,因此,在講到供求理論和失業理論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大學生就業難的案例,引導學生結合當下的經濟形勢,從供求和價格角度分析大學生就業難的宏微觀原因,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人才市場實地探究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勞動者的職業技能與雇主的需求存在不對稱。另外,選取案例還應該和大學生相關,能夠引起大學生的探究興趣,也不用提出太難的問題,讓學生不知道從何闡述觀點。比如講解價格歧視的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用中國通訊市場價格的案例,探究通訊市場價格是否存在價格歧視這類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能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教師在順勢引導,就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案例探究過程中需要教師的適當引導

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就是要打破傳統的“講授-接受”模式,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中,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要做的是指引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讓課堂真正屬于學生。因此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中,學生應該貫穿始終,從針對案例分析進行查閱信息,獨立思考,課堂中對案例進行探究,再到課后對案例進行總結,都應該讓學生參與其中。如果出現有些班級在經濟學案例討論中氣氛不夠激烈,沒有應有的討論氣氛,則教師應該在進行案例探究之前先活躍班級的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鼓勵積極響應發言的學生,另外也要讓學生認識到在西方經濟學的課程學習中應該暢所欲言,有自己的思考。總之教師應該在探究式案例教學模式中保證學生的有效參與。

(三)建立探究式教學案例資料庫,做好教學總結工作

在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應該建立案例資料庫,對于一開始案例資料庫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應該讓所有教師進行分工協作,選取符合一定標準的案例加入案例資料庫中,這樣按照相同的標準篩選的案例就有了通用性。經濟學案例需要通熟易懂、詼諧實用,同時也符合中國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西方經濟學課程組全體教師的收集下,探究式教學案例資料庫將會不斷完善。另外在探究式案例教學結束后,教師應該做好教學總結工作,一方面讓學生在課后撰寫相應案例分析的心得,可以隨所欲言,目的在于了解學生的想法,而非作業;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對本次案例探究的學生是否積極參與的情況進行一個總結,并對下次的教學工作如何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提出相應的想法。此外,可以通過QQ、微信群等網絡工具與學生進行經濟學方面的互動,這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之余和學生進行交流,更好的歸納總結探究式案例教學。

作者:田江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

西方經濟學論文: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比較

1馬克思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以“社會人”為出發點,以勞動價值論為理論基礎,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制度分析方法是馬克思經濟學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從本質上可被看作是一種制度經濟學理論。對制度的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點,也是特點。他把制度看作一種內生變量,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框架,從“生產方式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的邏輯主線闡述人類社會制度的歷史變遷。在西方經濟學看來,馬克思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其制度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經濟制度等正式制度。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他把非正式制度看作上層建筑范疇,討論了它們與經濟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他沒有對非正式制度下過定義,但其對經濟倫理、意識形態等領域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多項內容,在馬克思經濟學的科學體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1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本質

馬克思認為,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產生,習俗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類的誕生,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形成較晚,它們都伴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作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人類在通過勞動能動的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產生了經常具有集體性質的非正式制度。早期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協調集體成員內部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如在原始社會,作為對自然的崇拜和探索,祭祀活動是一種制約、凝聚集體力量的行為。馬克思還發現,雖然生產力的發展是非正式制度發展的前提條件,但非正式制度與生產力的發展并非總是同步的,非正式制度有時候會滯后或超前于生產力的發展。如處于奴隸制社會的古希臘的生產力水平遠落后于現代資本主義,但其文化繁榮至今令人贊嘆。馬克思認為非正式制度的本質是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層面的范疇。他看到了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對非正式制度的決定作用,同時也強調非正式制度的反作用,從根本上闡明了非正式制度變遷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例如,馬克思把意識形態這一非正式制度看作是適應一定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觀念的上層建筑”,超越的根本途徑在于實踐。他還認為道德是反映一定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形態和行為規范,調節著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實踐中的各種關系。

1.2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經濟發展

馬克思把社會制度區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表現為生產關系并起決定作用的經濟制度,第二層次是表現為上層建筑并起反作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前者是正式制度,后者包含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政治等正式制度。后者先于前者產生,但其立足于前者才能發展。二者互相影響,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遷。當二者相融的時候,非正式制度對經濟發展起到整合、凝聚、教育、規范等積極作用;否則,非正式制度將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

1.3非正式制度變遷

馬克思的非正式制度變遷理論主要是為了輔助正式制度變遷理論,來闡釋人類社會變遷的規律和演變走向。他認為非正式制度對制度變遷所起的作用不是根本性的,非正式制度變遷的承擔者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個體組成的階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影響到處于不同利益群體的階級當中,這種矛盾主要通過階級斗爭來解決,一般是革命式演變。人的全面發展是非正式制度變遷的最終目標。變遷的根本原因是以科技進步為核心要素的生產力的發展,直接原因是階級矛盾。馬克思制度變遷理論的主要目的,是尋求人類社會整體制度變化發展的規律,說明經濟發展對制度變遷的作用以及制度變遷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

2西方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以“經濟人”為出發點,以主觀效用價值論等為理論基礎,西方經濟學主要采用以邊際替代方法指導的假設-演繹-實證的靜態分析方法,闡述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原理。西方經濟學非正式制度理論的研究涉及多個學派,限于篇幅,每個學派僅選擇若干個代表人物的思想來介紹。在諾斯以前,已有多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一個或多個方面,但是它們一般被隱含在對制度的研究當中。

2.1古典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受亞里士多德和休謨等人倫理、美德、仁愛和同情等思想的影響,斯密多次提到非正式制度在國民財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他將慎重、勤勉、節約、同情、良心和自愛等看作市場經濟秩序不可缺乏的倫理道德基礎,認為社會分工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結果。馬爾薩斯認為人類應該由擁有相同點的習俗和政府來管理。穆勒闡述了習俗、慣例對市場競爭、產品分配和地租的重要影響。韋伯采用歷史演繹的方法論,闡述習俗、歷史、語言等非正式制度與體制等正式制度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其理論體系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宗教,認為宗教信仰的虔誠是人們在感性層面的理性選擇,可以促進資本主義向前發展。

2.2新古典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該學派認為經濟人是一種脫離現實觀念的人,在偏好、制度等既定的前提下,把價格機制作為核心,采用邊際替代法、成本收益比較法和均衡分析等方法論研究非正式制度。其中,馬歇爾較早意識到社會文化、理想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認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經濟主體,彼此間信任程度較高,有利于實現高度合作,地區經濟發展是區域社會力量和經濟力量合作的結果。

2.3制度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2.3.1舊制度主義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基于對新古典經濟學采用的靜態均衡分析方法的批判,該學派主要采用進化論、實用主義哲學和歷史主義等方法論,強調“歷史演進”,重視資本主義體制內部不同經濟集團的利益沖突,看到了技術變化引起的社會、心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演變。作為社會心理學派的創始人,凡勃倫認為歷史是進化或演進的,受到非經濟因素制約的經濟制度只是它所依存的文化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他把制度理解為“流行的生活方式”、“廣泛存在的社會習慣”等。他認為法律和經濟制度等正式制度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約束,思想和習慣等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核心,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各種制度。非正式制度同正式制度一樣,經歷多個階段動態的且不可預期結果的演進。非正式制度不是個體選擇,而是歷史演化的結果。源于對人類習慣和本性的考察,他認為經濟變遷中以技術和利益集團對抗為主要原因的推動導致不總是向進步方向發展的制度變遷,改變了人類的思維習慣,思維習慣同時也反作用于經濟變遷。作為社會法律學派的創始人,康芒斯認為制度起源于強迫的社會關系和自我意識。他首次區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用法律這一正式制度的觀點來闡釋社會的各種經濟關系。他認為社會組織由多種交易組成,包括沖突、依存和秩序三個方面的交易關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各種利益沖突只能通過法律制度得到解決。雖然注重法律等正式制度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但是他對習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有不少關注。他認為制度可以理解為集體行動控制個體行動,指出傳統、習俗和惰性等可能制約集體行動,并把美德和倫理等非正式制度看作制度的關鍵。他重點探討了習俗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闡釋了集體行動控制力的執行者問題,當執行者改變時,制度變遷隨即發生。

2.3.2新制度主義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采用制度和技術二分的方法論,艾爾斯的工具價值理論強調人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他認為科學事實指引的人的行為是理性的,而由過去的態度和信仰指引的人的行為是非理性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度的消極影響。他認為制度的核心是倫理道德、思想習慣和文化傳統等非正式制度。人性是人們遵循的非正式制度的產物,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非正式制度。各種非正式制度經過演變,會形成固定的文化。這種固定的文化而非成本和收益分析理應成為經濟學研究的核心。他提出技術進步和源于文化、習俗的制度是社會中存在的兩套不同的價值體系,前者的影響更加深遠。技術發展推動制度變遷,但其中的關鍵應該是形成一種把技術發展看作經濟發展核心的新的思維方式。

2.3.3新制度經濟學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該學派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經濟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機會主義等假設,并以利潤最大化、主觀效用和博弈論等為理論基礎。該學派的非正式制度變遷理論主要是輔助正式制度變遷理論,在資本主義制度框架下構建一個立足經驗史實的理論體系,把技術、市場規模、人口和產品等外生變量看作誘因,認為制度變遷是個體追求功利的結果,以此來解釋經濟績效。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經濟學的基礎,但諾斯對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最多,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產力技術分工經濟活動方式交易(費用)產權(制度)結構(生產關系)的思路。非正式制度(或稱非正式約束)的概念由諾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指人們在長期交往過程中無意識形成的行為規則,包含風俗習慣、意識形態、道德觀念等。他認為非正式制度與正式制度以及實施機制共同構成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產生和變遷的關鍵,人們的行為主要受非正式制度制約,非正式制度要和正式制度相容,才能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非正式制度變遷的主體是追求財富或效用最大化的個體,變遷的根本動力在于個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式制度可以直接移植或快速變遷,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長期性、漸進性、遺傳性等特征,很難直接移植,其變遷一般是漸進式的,需要較長時間。因為作為過去和未來的連接,非正式制度變遷具有路徑依賴的特征。諾斯認為,非正式制度是路徑依賴的主要來源。非正式制度本身以及在其影響下與現有制度依存的既得利益集團總是努力去維持現狀,這是路徑依賴的兩個主要原因。諾斯和凡勃倫都認為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像遺產一樣被繼承或發展,這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解釋非正式制度較難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較難變遷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諾斯非正式制度理論的特色之一在于以經驗學習、信念、偏好等非正式制度為橋梁,探討了認知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關系,力圖分析人在面對不確定時進行選擇并經常相信自己的行為的原因。

2.3.4比較制度分析學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由于新古典分析框架的限制,諾斯意識到非正式制度的演進性質是制度變遷漸進性的主要原因,但是無法進一步深入研究。格雷夫引入博弈論思想,采用歷史比較制度分析的方法論,對諾斯的研究進行了拓展,探討了文化傳統、路徑依賴和制度績效的交互關系,深入論證了非正式制度與制度變遷的關系。他指出文化傳統、家族關系等非正式制度在社會發展演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博弈論視角,青木昌彥模糊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區分界限,側重從非正式制度角度認為“制度是關于博弈如何進行的共有信念的一個自我維系系統。”他把制度闡釋為參與人自發實施的在策略互動中選擇的內生變量,認為參與人集體修正自身的信念,他們的決策反過來也會反作用于制度。他還從理論、實證及政策等層面,闡述了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與法律等正式制度之間的關系,論證了制度在個人選擇與經濟運行中的作用。

3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非正式制度理論的比較及啟示

兩大理論體系不是對立的,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處。比如說,二者都立足于現實,發現了非正式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目標都是為了找到更有效率的制度。當然,二者之間也有不少差異,下面將選取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3.1比較

3.1.1方法論的比較

馬克思在剖析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指導下的歷史-邏輯-實證的動態經濟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認為非正式制度的產生與變遷及其經濟功能的發揮,是一個動態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交互發生作用的過程,其中發揮核心作用的是技術進步,其理論體系具有相當的邏輯和深度。西方經濟學是在假定現行資本主義制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邊際替代方法指導的假設-演繹-實證的靜態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對某些表象的、阻礙經濟運行的非正式制度進行修正,在資本主義制度的框架下預先假設若干既定條件,通過邏輯演繹,不斷修正得出的結論,以使其符合現實情況。這種分析方法難以從根本上揭示非正式制度變遷及其經濟功能發揮的動態、辯證關系,使其理論體系具有根本性的不足。

3.1.2非正式制度的本質和起源

馬克思和西方經濟學都是以人為出發點,基于經濟利益對非正式制度問題展開研究,但二者存在本質的區別。馬克思把人看作社會關系的總和,強調對個人物質利益的科學規定與現實分析,認為個人利益的實現并非個人理性選擇的結果,而是受其所處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制約。因此,馬克思認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其本質是適應一定生產力層次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層面的范疇。西方經濟學脫離社會現實,把人界定為抽象的、單個的經濟人,僅僅偏重個人對利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積極追求,認為個人利益的實現是歷史演化或個人理性選擇的結果。因此,西方經濟學認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類的理性選擇或歷史的演化,其本質是追求自由和個人主義的規則或契約等。

3.1.3非正式制度變遷的根本動力

基于勞動價值論,馬克思認為只有勞動才創造價值,價值和剩余權均應歸屬于勞動者擁有;基于邊際效用價值論,西方經濟學認為資本、勞動力、土地和企業家等要素共同創造和分享價值,剩余權應歸要素所有者或管理者擁有。兩個理論體系反映了不同階級的利益訴求和差別。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是非正式制度變遷的根本動力,并把人的全面發展看作非正式制度變遷的終極目標,以此得出社會發展變遷的規律和走向。西方經濟學把效率和交易費用作為核心概念,認為非正式制度變遷是個體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結果,顯得比較膚淺。

3.2啟示

3.2.1注重非正式制度與正式制度的相容

非正式制度與正式制度密不可分,互相補充。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產生,是正式制度的基礎,但它一般不能替代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存在發展的重要保障,影響和制約著非正式制度的變遷路徑和方向。經過變遷,有些非正式制度會轉化為“誘致性變遷型”的正式制度,有些非正式制度會消失或繼續演化。除了“誘致性變遷型”的正式制度,還有一類是人們有意識地直接設計的“強制性變遷型”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相互制約,共同作用于社會中的個體行為和經濟發展。當二者相容時,會約束、激勵個體行為從而節約交易成本,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否則,將發揮消極作用,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在現實中,正式制度變革一般通過行政或法律等手段較快地強制實現,而非正式制度變革很難同步進行。當舊的非正式制度與新的正式制度并存時可能較難融合甚至互斥,有時候舊的非正式制度甚至會扭曲或抵消新的正式制度帶來的收益。所以,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應注重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之間的關聯性,在強制性的正式制度變革前構建緩沖機制,盡力避免二者不相容時帶來的消極影響。

3.2.2積極推動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非正式制度的變遷

現實中,人并不總是單單追求利益,還追求在集體或國家中的認同與歸屬。在其中,非正式制度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直接對經濟發展起作用,但是更多時候它是通過人在對經濟發展起作用。由于無形性、不確定性等特征,非正式制度很難直接移植,其變遷一般是非強制性的漸進式演變,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非正式制度與經濟發展并非總是同步的,有時候會滯后或者超前于經濟的發展。基于人的作用及非正式制度變遷的時滯和漸進式特點,一般來說,政府應該積極主動的進行引導,通過立法、教育和增加投資等途徑,促使一定的制度環境和經濟秩序的形成,提高社會成員的綜合素質,推動非正式制度變遷,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要求,提高經濟績效。反過來,生產力的發展也會進一步推動非正式制度的變遷。

3.2.3客觀評價非正式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非正式制度廣泛存在,對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它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且,其經濟功能的發揮一般要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并與已有的正式制度相容。因包含宗教、習俗、習慣等多個組成部分,它還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是恒定的而是動態變化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總是積極的。如中國擁有豐富的非正式制度資源,歷來重視倫理道德、習俗、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強調并引導個人對集體和國家利益的服從。直至今天,中國特色的非正式制度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凝聚力量、激勵個體等積極作用。但是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資源占有權力的差異等原因,政治或企業中的“裙帶”關系、不當的農村宗親觀念對經濟發展起著一定的消極作用。客觀評價非正式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內涵、潛力,注意引導并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或減少其消極作用。

3.2.4借鑒兩大理論體系的科學之處,創新發展馬克思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由于理論基礎、方法論等差異,馬克思比西方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更具科學性和系統性。但是兩大理論體系各有千秋。以非正式制度變遷理論為例,馬克思側重宏觀動態層面,忽視了微觀靜態層面,導致其分析框架的現實操作性受到質疑。諾思的研究主要涉及短期經濟規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馬克思理論的不足。科學地評判、合理地借鑒西方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有助于創新發展馬克思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

4結語

我們應基于現實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已有的正式制度,以馬克思經濟學的非正式制度理論來指導我國依法治國等相關實踐活動。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深入,目前國家也強調科學、和諧、可持續等發展觀,經濟發展是根本和基礎,但是應注重經濟社會環境等協調可持續發展。集中國家資源,推動意識形態、信任、倫理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變遷與創新,構建完備有效的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相容的制度體系和懲罰機制,節約交易成本,應該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張美云 單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噼里啪啦免费观看高清动漫4|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国产一女三男3p免费视频| 亚洲色爱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综合色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无套内内射视频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真实偷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被调教的少妇雅芳1一19| 亚洲av无码av制服丝袜在线| 无遮挡又黄又刺激又爽的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高黄暴h日本在线观看| 春色校园综合人妻av|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www|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av仑乱内谢|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а天堂中文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