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財務審計論文

財務審計論文

時間:2022-04-09 10:36: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財務審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財務審計論文

財務審計論文:安徽省村級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安徽省是農業大省,農業是本省重點投資和保護的基礎產業。國家與社會投入了大量資金是為了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從而促進工業及其他產業的穩定發展。村(莊)作為農業資金管理的基礎部門,村級財務管理是否合理,常常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因此,安徽省加強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直接關系農村經濟能否穩定發展,關系到干群關系、黨群關系及社會安定等重要問題。筆者曾對本省有些村(莊)進行過財務審計。在此謹就村級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村級財務審計工作中存在問題

1.會計資料不規范

有些村的財務工作仍使用傳統的收入減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夠的原始憑證,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條、收據和報銷單。因為未采用正規的記賬憑證,因此不可能按照規范的會計記賬程序入賬。例如,在對某村進行審計時發現,該村2002年8月12日的招待費為2473.00元,登記在一張自制的記賬憑證中,根本沒有附上任何原始憑證。在記賬憑證的使用上,重復編號、所附原始憑證數與實際數不相符等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明細賬和總賬,給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村級財務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主要表現在財務工作沒能明確的劃分審批人、會計和出納,使會計資料分散在村長、書記、會計和計生專干的手里,待需要時再臨時拼湊在一起。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出現人人都有審批權和現金控制權的現象,或者自批、自領、自用、一個人說了算的現象。

3、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

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是村級財務工作中最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重要問題、熱點問題的癥結所在。具體表現在一是會計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例如,同是招待費,有的記入“管理費用”,有的記入“其他支出”或“承包經營支出”;同為一筆借款,借入時記入“短期借款”,返還時卻從“其他支出”中沖銷。二是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不強,我們在審計某村時,發現其2001年12月31日的應收賬款余額為4327.60元,而2001年1月1日的上年結轉數卻為零,就其原因,原來是被轉入了收益的貸方,但從賬面上卻無任何反映。三是會計期間沒有明確地劃分。如2002年的原始憑證中夾雜著大量1999年至2001年的原始憑證。

4、項目支出繁多,無法準確核實

村級財務中的招待費支出并無明確的限額標準,這很容易給某些村干部造成可乘之機。由于許多專項資金被基層用款單位領用之前,已經被層層分解,在此過程中大多以撥代支。有些用款單位的支出僅憑自制的領款單領款或以領款單作為項目支出;有些用款單位財務管理較混亂,大量的白條使資金真正用于項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例如,我們在具體審查個村時,如果發現該村發放了一筆款項用于統一購買樹苗時,我們可以去懷疑村或農戶會將該項資金挪為他用,但具體核實起來難度較大,審計人員不可能對此進行詳細的核實。

5、財務管理長期混亂,干群關系緊張

近年來,由于某些村干部重發展、輕管理和作風不廉潔等原因,使村級財務管理中出現了會計人員不會記賬、不會成本核算的現象,村干部誰收誰支,坐支挪用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村領導和會計人員更換頻繁,從而造成財務管理長期混亂。村級財務管理的長期混亂導致了干群關系緊張,一些村干部的形象不佳。

二、村級財務審計中的治理對策和建議

1、成立完整的基層專職審計機構

鄉鎮黨委、府應根據本鄉鎮實際情況,立基層專職審計機構,備專職審計人員,心接受縣級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鎮黨委、府要經常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點和難點問題交給專職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查和研究。時要做專職審計人員的堅強后盾,他們放下思想包袱,有后顧之憂,解決專職審計機構所需要的經費,級財務審計專職人員不僅應該具備較全面的財會知識,諳相關制度和法規,且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協調、往能力和文字綜合處理能力。此應對專職審計人員進行基務培訓,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2、層審計宣傳力度“增強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

各鄉鎮黨委、府應該把依法治村納入發展經濟的重要環節,大基層審計宣傳力度。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強基層干部的守法意識,高群眾的參與意識。村級財務上墻公布以便接受群眾監督;各村群眾民主選舉組成財務清理組織,為村常設的群眾監督機構,組織有權參與制定本村全年的財務預算并檢查預算執行情況,權把村里的集體財產登記造冊并負責保管資產登記冊,權于月末聽取會計人員關于財務收支的匯報,把有關賬頁的復印件在專用的財務公開欄上公開張貼。

3、財務審計工作應該協調借助相關部門的力量。采用靈活多變的操作方式

基層專職審計機構每年應根據本鄉鎮實際情況自行立項或接受委托的開展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審計項目確定了審計具體事項之后就可以組成審計組進行審計。村級財務審計中還要鄉鎮有關部門如經管站、財政所、司法等部門相互配合。村級財務審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送達審計、就地審計或者送達審計與就地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如有必要還要進行審計調查。在具體審計過程,應采取既要沉下去又不能陷進去的靈活方式,對于矛盾小、問題少的村可以集中送達到鄉鎮所在地進行審計;對于矛盾大、問題多、群眾呼聲急的村,可以進行就地審計,也可以先送到鄉鎮進行審計后再到村里進行調查核實。這樣更利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4、審計工作結束后,應該實現“三個公開”

素的影響,審計“處理難”的問題普遍存在。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結束后的處理階段比前期工作難度更大,因為在審計階段,群眾都在屏息觀望,一旦審計結束群眾就想知道該如何處理。因此要實行“三個公開”,即審計結果公開、干部退賠貪占資財公開、最后處理結果公開。對一般違紀違規問題和嚴重違規違紀問題,定性要準。對于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責令限期上繳其非法收入,限期退還非法所得,同時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給予適當的經濟處罰,如拒絕服從,可建議法院強制執行;對于侵占貪污、弄虛作假、失職瀆職、官僚主義等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基層專職審計機構應請司法所協助查實,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財務審計論文:淺談管理會計在提高財務審計質量中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管理會計 財務審計 財務信息

【論文摘要】財務審計應當服從審計者的選擇,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框架的基礎。財務審計的質量取決于信息質量,審計人員的判斷要根據會計準則和慣例。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信息是由財務會計來提供的,此外,我們也可以站在管理會計的角度來識別財務審計中信息最顯著的貢獻,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強審計的可靠性。

一、引言

會計的多重定義形成了這樣一個觀點,會計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財務狀況和相關的權益。信息能幫助內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換句話說,會計是經濟活動的一種語言,就像其他語言一樣,它有它自己的詞匯、表達方式、慣例和準則。在這樣的背景下,會計假設定義了會計所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信息并做出最好決策。

在充滿競爭和風險環境中,一個真實市場的經濟運營主體,他們的目標是利潤。一個公司的會計系統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提供給外部使用者,稱作財務會計(考慮到會計主體的外部性);另一個稱作管理會計(考慮到會計主體的內部性)。而整個會計系統中有兩個組成部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種信息循環取決于會計運行所在的經濟社會。因此,在熟識的Anglo-Saxon環境中,會計在組織中只有一個循環即會計一元論,而在西歐國家,應用的則是二元論模型,其假設會計運行的兩個組成部分在截然不同的兩個循環中進行。有用性是會計信息的標準之一,并以此來驗證公司會計模型。在過去的幾年里,自動化會計的進步加速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賬面記錄能夠提供很多有用的數據,并將其提取來編輯財務報告,進一步的分析并向管理會計報告。因此,公司會計應該融合為一個整合體。

二、管理會計的信息作用

決策決定著信息的需求。Emery(1969)認為提供信息需要注意到以下三個標準:1、對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信息能夠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那么信息就是有價值的;2、如果附加的信息能夠影響決策,那么信息是有價值的;3、如果在改變決策的結果中信息扮演著“敏感”的角色,那么此信息是有價值的。管理會計在做決策的時候意味著決策觀念已經形成。《決策系統》的作者——諾貝爾獲獎者Herbert Simon(1978)在一篇關于管理者對管理會計期望的研究中寫到:保持業績:“所有的事情變好了還是變壞了”;直接關注:“我對什么樣的問題感興趣”;問題解決:“在各種方案中哪種是最佳方案”。

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了將信息提供給管理者,其目標與三個關鍵管理功能相聯系,它們分別是:計劃:在這個過程中,管理會計支撐著對未來目標的決策(戰略計劃),并為做出決策提供信息,這包括采取專業化的制造系統、公司的物價政策、商業政策以及建立的投資資本;組織:它決定公司需要的信息數量,這對于識別組織結構以及更好了解權利當局十分重要。組織結構定義為分配公司中的權利和責任,確定工作計劃的結構。為了達到管理和控制的目標(例如:利潤最大化),管理會計假設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執行會解釋并加強這些關系;控制:作為一個公司管理的基本功能,涉及控制政策執行,評估業績水平,當管理會計作為管理控制的工具時能夠糾正出現的故障,分析預算誤差和糾正決策。總而言之,管理會計協助管理的控制功能識別公司運營過程中的“問題”。

決策的標準不僅僅取決于會計信息。會計對于管理者和其他經濟角色是一個評估的工具和稱職的“建議者”。如果剔除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個子系統,我們不得不承認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缺少了商業信息的真實性,但有時這兩個子系統“太慢”,過于籠統并且有時與用戶所需要的信息不相關。另外,Diaconu(2002)認為這兩個子系統是信息收集器,事實上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應當用一種標準的方式表達,不應包括其他的陳述或者細節,經過準則和原理修訂的除外。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財務會計主要的方向是測算經濟實體的業績,那么管理會計扮演著解除束縛的角色。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則認為這兩個系統的關系是互補的而不是競爭的。管理會計提出了問題,而答案要在將來回答。財務會計告知我們過去發生了什么,而管理會計則是要告訴我們將來要發生什么。

三、財務審計和信息源頭

審計可以看作是一個人被另一個具有知識的,勝任的和獨立性特性人的肯定。從通常的審計定義開始,我們最熟識的審計是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評估。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認為審計是由獨立的審計人員,審計檢驗一個經濟實體的財務報告。Robertson(1988)認為審計人員應持有這樣的目標:表達財務狀況年度決算的真實情況,結果和財務狀況的改變應順從會計準則。Pige(1997)認為審計是控制公司會計和管理的過程。會計所提供的真實情況的可靠性受到準則的影響,這涉及會計的一致性和真實性、審計過程中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職業道德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審計被稱為獨立表達年度財務報告情況并保護全部會計信息使用者,這包含所有社會經濟的參與者:股東、政府、雇員、銀行等。

四、財務審計目標與流程

根據DSA/SAS1,財務審計報告目標意味著由獨立的審計人員表達財務信息的真實情況、結果和流程應該遵守的會計理論。即使審計人員不是在財務報告提供完全可信任信息的保證人,他們也需要通知使用者財務報告的表述是否準確。審計人員代表著計劃和執行審計,所以他應該確保財務報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些顯著的錯誤。

定義審計的目標可以簡明的表示如下:理解目標并對審計負責——分析財務報告——分析普通審計目標,涉及運營和賬戶分類——分析特定的審計目標,涉及運營和賬戶分類審計意味著用預先制定的標準來比較財務報表,這些標準都要服從會計準則。

審計過程,第一階段:計劃——獲得背景信息——獲得客戶的相關信息——進行初步的分析過程——預測可接受的審計風險和內部風險——了解內控并估計控制風險——構建審計計劃和程序的底稿;第二階段:降低控制風險——進行控制測試——估計在財務報表中錯誤的可能性;第三階段:進行分析過程——進行額外的測試;第四階段:檢查債務條件——收集最終的樣本——評估結果——出示審計報告——與審計委員會的管理者取得溝通。

五、通過采用管理會計的信息提高財務審計質量的可能性

從我們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來自財務會計的信息支撐著財務審計,包括財務報表里面審計人員認為不服從會計準則的公共信息。一個良好的審計導向和計劃,能避免無效工作,審計人員應當識別相關的領域、系統、審計風險,即使每個經濟實體有所不同。顯著的領域主要有:1、購買——支付;2、銷售——收款;3、工資——員工;4產品;5、財政;6、固定資產;7、發行債券。為了說明在財務審計中使用管理會計的信息,我們參考生產周期審計,這與其他營運循環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原材料和直接人工進入購買——支付環節,工資——員工和生產周期,在銷售——收款循環以出售產品結束。通常,在每個財政年末的存貨審計是最復雜和最漫長的階段。

我們可以將生產周期分成2個內部緊密聯系的環節,它們分別是存貨獲得的實物環節和成本轉移到產品的環節。在這種情況下,存貨的實物流動和輔助成本需要得到適當的控制。生產周期包括六個功能:接收訂單、接收原材料、儲存原材料、制造產品、儲存產成品、運輸產成品。如果原材料、產品制造、產成品和銷售成本能夠真實的反映在財務報表里,生產周期審計的目標就是增值。這個審計過程分為5個顯著部分:1、支付和登記原材料、員工和管理——與前三個功能相聯系;2、資產和成本的內部轉移——與第四、第五個功能相聯系;3、產品運輸,收入和成本記錄——聯系最后一個功能;4、實地盤存——檢查存貨是否真正的存在;5、存貨評估——使用會計準則中規定的評估方法。如何獲得正確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產品管理的成本數據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充分的考慮,成本賬簿應該與產品賬簿和其他賬簿相聯系并且能夠得出所有產品的正確成本。成本賬簿與審計人員是相關的,因為最終的存貨評估取決于正確的數據記錄。

六、結論

收集、處理、合成會計信息的人員與這些信息的使用者存在著一個潛在的利益沖突,財務審計必須在這兩者間重新構建一個適度沖突。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會計事務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因為信息編制人員并不獨立,這使人們對信息的客觀性和無偏性產生了懷疑,審計保護了所有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人們關注年度財務報表,首先會分析外部信息。但是,外部信息緊密的聯系著由會計提供的內部信息,審計人員應該有權使用這些信息。我們的結論是:在分析財務信息的復雜背景下,除了財務信息,使用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也能提高財務審計的質量。

財務審計論文:淺談加強農村財務審計 規范農村財務管理

論文關鍵詞:農村 財務審計

論文摘要:自實施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我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然而,伴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農村財務管理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因此,為了管理好農村財務,一定要做好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將審計作為管理好農村財務工作的突破口,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好保障。

1 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揭露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村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基層領導干部,利用職權侵占集體資產、大吃大喝、奢侈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賬目管理混亂和亂收亂支現象屢見不鮮。這些不良行為嚴重削弱了集體經濟力量。推行農村財務審計制度,能及時發現并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正確、全面地落實農村政策,促進農村干部依法、依規地執行政策和管理財務。

1.2 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強化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落實

目前,很多行政村沒有公開賬務,或者存在公開的賬務與賬內的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因此,農村推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非常關鍵,定期對村財務進行審核、檢查,及時將審計結果公開公布。這樣,村民才能了解并掌握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讓村民明明白白,利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1.3 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農村集體資金合理、有效使用

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以來,我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有了一定資金的積累。然而,目前,在使用農村集體資金時確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問題。例如:沒有合理規劃資金的使用,隨意性較大,非生產性開支比重過大等現象較常見。農村集體資金額度有限,加之沒有合理規劃,導致亂挪、亂占現象經常發生,資金沒有發揮最大的作用。如果推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則能夠合理建議農村集體資金的使用,使有限的資金用于提高農業科技、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壯大集體企業上,實質發揮最大的作用,以促進農村經濟繁榮,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1.4 推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提高農村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

現階段,我國普遍存在著農村財務人員年齡較大、業務水平較低的現象。甚至,很多農村財務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直接上崗,“捆捆賬”和“包包賬”的現象時有發生,或者隨意處理賬務,不遵守會計基礎規范要求。

這樣的財務人員會嚴重阻礙農村財務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因此,通過推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能夠從客觀上督促農村財務人員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通過審計督促農村財務人員按照會計制度建賬、記賬和報賬,保證會計資料的全面性和真實性;通過審計督促農村財務人員按照現代會計制度要求,完善會計科目、報表、憑證,確保賬目規范。

2 開展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保障措施

自1991年開始,我國開始實行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之后,國家農業部、省、市相關的審計規章制度相繼出臺,各地區逐漸重視起農村審計工作,將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作為新時期工作的一個切入點。

2.1 逐步完善農村財務審計制度,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考核、培訓

要逐步完善農村財務審計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縣、鄉(鎮)兩級審計機構,保證縣鄉級審計部門的工作職能。同時, 由于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和專業性都非常強的工作,因此要求從事農村財務審計的工作人員要具備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過硬的業務素質,所以一定要切實加強對農村財務審計人員的考核、培訓及監督,從根本上提高財務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2.2 努力克服困難,改善審計工作環境

過去,農村經濟部門一直處于地位低,財務困難的狀態,因此,阻礙了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尤其在執行審計結果時,常常由于缺乏手段而聽之任之。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應該加強與監察、紀檢等權威部門的合作,積極主動地解決糾紛,調節矛盾,做好配合工作,主動尋找開展工作的突破口(加強農民負擔專項審計工作),以最終能夠盡職盡責地完成各項任務,爭取政府對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支持。通過全方面的努力與爭取,逐漸使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環境得到改善。

2.3 嚴格審計紀律,樹立審計權威

審計質量的提高是打開審計面,順利開展審計工作的基礎保障,只有提高審計質量、樹立審計的權威,才能使審計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體現。要求審計人員一定要做到“四不”,即:處理問題不留情面;審計賬簿不留死角;定性是非不偏聽偏信;核查手續不留漏洞。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需要拓寬思路與運用各種方式加強審計結果的執行力,;我們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開展廣泛合作,以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樹立審計的權威性。

2.4 著力加強審計力度,不斷拓寬審計范圍

首先要以法制化、規范化、經常化為目標,著力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力度,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和農民的合法權益。

其次拓寬審計范圍。將審計的內容由過去單一的集體財務審計和農民負擔專項審計,拓寬到現在的群眾舉報審計、、重點財務審計、村干部離任審計、承包合同審計等。爭取達到日常業務定期審、農民負擔重點審、班子調整離職審、群眾舉報專項審、重點問題經常審的目標。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非常重要,在農村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認識到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各地區要嚴格遵循《會計法》和《審計法》及本地的相關管理條例,使各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財務審計論文:安徽省村級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安徽省是農業大省,農業是本省重點投資和保護的基礎產業。國家與社會投入了大量資金是為了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從而促進工業及其他產業的穩定發展。村(莊)作為農業資金管理的基礎部門,村級財務管理是否合理,常常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因此,安徽省加強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直接關系農村經濟能否穩定發展,關系到干群關系、黨群關系及社會安定等重要問題。筆者曾對本省有些村(莊)進行過財務審計。在此謹就村級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村級財務審計工作中存在問題

1.會計資料不規范

有些村的財務工作仍使用傳統的收入減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夠的原始憑證,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條、收據和報銷單。因為未采用正規的記賬憑證,因此不可能按照規范的會計記賬程序入賬。例如,在對某村進行審計時發現,該村2002年8月12日的招待費為2473.00元,登記在一張自制的記賬憑證中,根本沒有附上任何原始憑證。在記賬憑證的使用上,重復編號、所附原始憑證數與實際數不相符等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明細賬和總賬,給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村級財務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主要表現在財務工作沒能明確的劃分審批人、會計和出納,使會計資料分散在村長、書記、會計和計生專干的手里,待需要時再臨時拼湊在一起。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出現人人都有審批權和現金控制權的現象,或者自批、自領、自用、一個人說了算的現象。

3、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

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是村級財務工作中最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重要問題、熱點問題的癥結所在。具體表現在一是會計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例如,同是招待費,有的記入“管理費用”,有的記入“其他支出”或“承包經營支出”;同為一筆借款,借入時記入“短期借款”,返還時卻從“其他支出”中沖銷。二是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不強,我們在審計某村時,發現其2001年12月31日的應收賬款余額為4327.60元,而2001年1月1日的上年結轉數卻為零,就其原因,原來是被轉入了收益的貸方,但從賬面上卻無任何反映。三是會計期間沒有明確地劃分。如2002年的原始憑證中夾雜著大量1999年至2001年的原始憑證。

4、項目支出繁多,無法準確核實

村級財務中的招待費支出并無明確的限額標準,這很容易給某些村干部造成可乘之機。由于許多專項資金被基層用款單位領用之前,已經被層層分解,在此過程中大多以撥代支。有些用款單位的支出僅憑自制的領款單領款或以領款單作為項目支出;有些用款單位財務管理較混亂,大量的白條使資金真正用于項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例如,我們在具體審查個村時,如果發現該村發放了一筆款項用于統一購買樹苗時,我們可以去懷疑村或農戶會將該項資金挪為他用,但具體核實起來難度較大,審計人員不可能對此進行詳細的核實。

5、財務管理長期混亂,干群關系緊張

近年來,由于某些村干部重發展、輕管理和作風不廉潔等原因,使村級財務管理中出現了會計人員不會記賬、不會成本核算的現象,村干部誰收誰支,坐支挪用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村領導和會計人員更換頻繁,從而造成財務管理長期混亂。村級財務管理的長期混亂導致了干群關系緊張,一些村干部的形象不佳。

二、村級財務審計中的治理對策和建議

1、成立完整的基層專職審計機構

鄉鎮黨委、府應根據本鄉鎮實際情況,立基層專職審計機構,備專職審計人員,心接受縣級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鎮黨委、府要經常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點和難點問題交給專職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查和研究。時要做專職審計人員的堅強后盾,他們放下思想包袱,有后顧之憂,解決專職審計機構所需要的經費,級財務審計專職人員不僅應該具備較全面的財會知識,諳相關制度和法規,且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協調、往能力和文字綜合處理能力。此應對專職審計人員進行基務培訓,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2、層審計宣傳力度“增強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

各鄉鎮黨委、府應該把依法治村納入發展經濟的重要環節,大基層審計宣傳力度。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強基層干部的守法意識,高群眾的參與意識。村級財務上墻公布以便接受群眾監督;各村群眾民主選舉組成財務清理組織,為村常設的群眾監督機構,組織有權參與制定本村全年的財務預算并檢查預算執行情況,權把村里的集體財產登記造冊并負責保管資產登記冊,權于月末聽取會計人員關于財務收支的匯報,把有關賬頁的復印件在專用的財務公開欄上公開張貼。

3、財務審計工作應該協調借助相關部門的力量。采用靈活多變的操作方式

基層專職審計機構每年應根據本鄉鎮實際情況自行立項或接受委托的開展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審計項目確定了審計具體事項之后就可以組成審計組進行審計。村級財務審計中還要鄉鎮有關部門如經管站、財政所、司法等部門相互配合。村級財務審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送達審計、就地審計或者送達審計與就地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如有必要還要進行審計調查。在具體審計過程,應采取既要沉下去又不能陷進去的靈活方式,對于矛盾小、問題少的村可以集中送達到鄉鎮所在地進行審計;對于矛盾大、問題多、群眾呼聲急的村,可以進行就地審計,也可以先送到鄉鎮進行審計后再到村里進行調查核實。這樣更利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4、審計工作結束后,應該實現“三個公開”

素的影響,審計“處理難”的問題普遍存在。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結束后的處理階段比前期工作難度更大,因為在審計階段,群眾都在屏息觀望,一旦審計結束群眾就想知道該如何處理。因此要實行“三個公開”,即審計結果公開、干部退賠貪占資財公開、最后處理結果公開。對一般違紀違規問題和嚴重違規違紀問題,定性要準。對于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責令限期上繳其非法收入,限期退還非法所得,同時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給予適當的經濟處罰,如拒絕服從,可建議法院強制執行;對于侵占貪污、弄虛作假、失職瀆職、官僚主義等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基層專職審計機構應請司法所協助查實,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財務審計論文: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務審計的研究

事業單位中財務審核工作可以有效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隨著我國政府對于事業單位的財政改革的重視,先后出臺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為了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據,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出現了新變化,本文將對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的側重進行深入分析,以促進新事業單位的進一步改革。[1]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進和特征

(一)在體系上進行獨立

事業單位與傳統的行政單位不同,與市場有一定的聯系,因此,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市場經濟的特征。傳統的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是與行政單位的會計制度合并在一起的,這勢必會影響到事業單位改革的進行。因此,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要在體系上進行獨立,實現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獨立性,改變傳統的預算會計制度,實現與企業會計制度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二)會計記賬方法的變革

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記賬主要通過收付的方法來進行的,這種方法是在嚴格的制度要求下進行的,沒有明確財務的責任和義務,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與會計制度改革的要求相違背。因此,要采用權責發生制,通過財務賬目、記賬規則的制定,與發展的市場經濟相適應。

(三)統一會計科目

傳統的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分為自收自支、全額、差額等三套會計科目,這三套科目,有自身的獨立性,也有一定的相融性。會影響到會計工作的效率。因此,新的會計制度摒棄了這三套會計科目,建立了一套會計科目,極大增強了會計科目的準確性,促進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發展。

二、新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重點

(一)注重把握行政性收費、資金繳撥等環節

在新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中行政性收費、罰沒權限、資金繳撥等工作是財務審計工作中的重點,所以應該從這些環節中的收費票據的領取、使用、保管為突破口,對財務進行審查,抽查事業單位的資產和負債情況,避免出現個別人員扣留企業資金的問題。

(二)做好財務審查、內控測試、風險評估的環節

事業單位與行政機構不同,各個單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工作人員的組成情況也不盡相同,編制情況也比較復雜。這個給事業單位的財務審查、內控測試、風險評估的環節帶來巨大壓力,也是事業單位財務改革的關鍵。因此事業單位的財務審核人員要充分了解事業單位的職能和人員編制情況,建立有效的資金管理、收支管理的制度,并做好風險評估,減少財務管理的風險。

(三)重視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鑒證和審計意識的提高

目前,很多事業單位內部領導人員并不能認識單位財務審核工作的重要意義,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鑒證和審計意識的不高,認為這二項工作并沒有進行的必要,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使事業單位的很多部門并不是十分配合日常的審核工作。為了促進二者的實施,需要對財務審核工作的重要性進行積極的宣傳,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控制鑒證和審計意識。

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應采取的對策

(一)應該更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理念、改進審計手段和方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事業單位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新形勢的需要。應該不斷更新事業單位制度下財務審計理念,結合時代的變化對事業單位的財務設計工作進行全新的認識,將財務審計工作與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相結合,結合財務審計的特點,不斷改進財務審計的手段和方法,將效益審計與項目審計有效聯系在一起,對事業單位進行的工作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并根據審計工作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新的審計模式。

(二)建立財務審計的保障制度,提高財務審計的質量

對新事業單位進行財務審計是財務審計機構最主要的工作職責,事業單位審計機關的財務審計質量對于接下的設計工作的開展十分必要。為了提高財務審計的質量需要建立財務審計保障制度,嚴格按照財務審計標準進行工作,促進審計工作的開展。

(三)加強對財務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審計人員的素質

財務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是提高財務審計的工作效率和審計質量的關鍵,要根據相關政策定期對財務審計人員進行培訓,使財務審計人員做到與時俱進,了解新的財務審計發展趨勢。并為工作人員創造學習機會,保證財務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四、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項目越來越多,傳統的審計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式的需要,使得項目審計的質量變低。為了促進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發展,根據我國事業單位的特征,找出新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重點,以審計工作的重點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財務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財務審計論文:關于注冊會計師與農村財務審計的思考

摘 要: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客觀上要求對農村財務加強審計監督,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模式存在諸多不足,相比之下,注冊會計師則具有獨特的優勢。為此,應考慮將注冊會計師引入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真正發揮農村財務審計的監督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審計;注冊會計師;不足;優勢

作為擁有9億農民的大國,農村問題向來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而農村財務的混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的發展,如何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尤其是加強對農村財務的審計和監督,是化解農村債務問題的關鍵。通過將注冊會計師的第三方審計引入農村財務審計能有效地提高農村財務審計的效率,從而避免農村債務的進一步擴大,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客觀上要求對農村財務加強審計監督

由于農村人員素質及機制等因素的制約,農村財務管理與監督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及機制不健全

財務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在財務及資金管理上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缺乏較為嚴密的內控機制,財務工作沒有進行明確的職能分工,會計資料比較分散。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了財務管理的混亂,具體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會計基礎設置混亂。會計科目不健全,設置不規范。有的村總賬、明細賬不分,現金賬、存款混記,有的只設總賬,未建立相應的明細賬,或只設現金、存款科目,未設固定資產科目和固定資產登記簿,而且記賬不及時,報表不準確。

2.會計資料不規范。票據不規范,有些村的財務工作仍使用傳統的收入減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夠的原始憑證,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條、收據和報銷單,白條入賬、白條抵庫、以支代收現象普遍存在。收支單據憑證要素不齊全,收款不出收據,會計出據記賬。

3.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是村級財務工作中最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重要問題、熱點問題的癥結所在。具體表現在:一是會計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二是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不強,導致村級賬務斷層。

4.財產物資管理混亂。資金管理混亂,借支欠款量大。物資管理手續不全,資產損失嚴重。村社干部對村集體資產數目不清楚,財產物資報廢處理后在賬務上并沒有反映。或是將集體財產物資作為私有財產物資進行處理,占用集體資產長期不還。

5.虛假報銷。其表現手法:一是發票不真實,常以白條作為報銷憑證,甚至隔年的無效單據不經審批照報不誤;二是單據不合法,通過虛開發票或虛假數量、提高單價的做法進行報銷;三是重復報銷費用;四是不該報的費用通過非法手段進行報銷,這在招待費中作假情況最多。

(二)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差,隊伍不穩定

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往往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或系統的培訓,通常是從村民中指定的,所以業務及職業道德素質普遍較差,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出現諸如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總賬不平,年終不結賬或不及時記賬,不合規發票入賬,私設小金庫,集體資金被挪用、擠占等嚴重違反財經法規的現象。財會隊伍不穩定,財務人員常變動,會計跟著村干部走,更換比較頻繁,造成村財務工作專業性和連續性差。

(三)監督弱化,貪污腐敗現象嚴重

由于群眾監督和鄉鎮管理部門對村組財務檢查和審計的缺乏,村組干部貪污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由于村級財務管理混亂,會計行為不規范,在民主理財名存實亡的情況下,挪用公款的情況常有發生。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掛賬的形式,借款長期不還,名為借支、實為挪用。村干部隨意截留收入作為小金庫,設置兩套報表、兩本賬,少數村干部甚至濫用手中的權力私分財物。

因此,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幫助農村財會人員提高業務素質,以審計促進基層財會人員按照會計制度建賬和報賬,保證會計資料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有利于農村集體資金合理、有效使用,有利于及時發現并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村民了解村組財務的收支狀況,改善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二、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存在諸多不足

農村審計是指由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農村審計站對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所屬單位的資產管理、財務收支和提取、使用農民承擔的費用及勞務狀況進行的全面審計,以及會同鄉鎮企業等有關部門對占有、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

以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使農村財務管理逐漸向正常化和正規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農村審計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

(一)農村審計制度不利于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

農村審計工作由縣級農村經營管理機構承擔,工作缺乏權威性;農村審計工作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由于地方財政困難,審計經費無法保證。審計人員無編制,均為農村經營管理員兼職。這些制度均不利于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農村審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農村審計工作的特性決定了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較豐富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會計、法律等相關知識。但目前,農村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政策水平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審計人員對黨在農村的各項經濟政策、相關財經規章制度掌握得還不熟練,離實際業務工作的需要相差甚遠。

(三)農村審計的環境較差

一是農村統計工作不規范,虛假資料過多。某些鄉、鎮干部為了表現自己的工作業績,指使統計人員在統計資料和報表中做假,虛夸業績。二是農村審計機構的橫向聯系過少,如與公檢法等部門的配合較少,使得這些部門常常懷疑農村審計人員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四)農村合作經濟內部審計工作難度大

表現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多,審計人員少,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需要審計的工作范圍廣,包括鄉(鎮)合作經濟組織,村、組合作經濟組織,鄉村辦企業等;無帳可查,多數村存在“包包賬”、“堆堆賬”。

(五)農村財務監督流于形式

民主理財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定期財務公開的實際內容。按照規定,村社財務收支票據應該由村社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后才能入賬,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種借口排斥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或民主理財小組由村社干部的親朋任職,難以起到監督作用。

三、注冊會計師從事農村財務審計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不占用編制,不列入財政支出

農業主管部門主導下所建立的農村審計機構是靠國家財政撥款的行政管理型事業單位,審計人員納入事業編制,其各種開支及費用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然而,當前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為了維持政府日常運轉都存在困難。如果將注冊會計師引入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政府和主管部門只須支付審計工作經費,而不必將注冊會計師納入政府事業編制,相比于農村審計機構的審計模式,注冊會計師進行農村審計的費用就僅僅包括了審計的工作費用,而省去了維持農村審計機構的費用。

(二)具有專業的知識技能,素質比較高

農業主管部門主導的農村審計下的審計人員構成比較復雜,而且缺乏系統的專業學習和培訓,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較低,很難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的審計人員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計經驗、較高的技能水平,面對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局面和農村審計中存在的困難,能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配備專業的審計人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采用規范的審計程序進行審計,得出規范的審計結論,提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審計意見,真正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三)審計地位更加獨立,審計更加客觀公正可信

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上級政府聘請的審計機構,在對農村財務進行審計時,由于注冊會計師不是政府事業編制,與政府人員特別是基層鄉鎮政府和村組干部沒有直接的利益聯系,進行審計時其審計地位更加獨立。而且作為上級政府聘請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范圍內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權力,因此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向各個橫向部門進行溝通取證的阻力和障礙比較小,減少了和相關部門的利益牽扯,審計工作能更加順利地進行,審計的結論也會更加客觀和公正。

(四)更能適應稅費改革后的審計工作

農村稅費改革后,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要經濟來源的鄉統籌、村提留取消,但是農村審計的主要對象是農村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以及農村經濟組織的收支狀況。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體資產,集體資產還包括各種自然資源和固定資產。上級財政給付村級的轉移支付款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并沒有改變,對其使用情況的監督依然是農村審計的重要內容。

地方上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所具有的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能為農村財務審計提供有力的質量保障;由于地緣優勢,接近農村,了解農村實際,熟悉農村政策,所提出的審計意見能結合農村存在的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高的可行性,更加能適應稅費改革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審計工作的需要。

盡管注冊會計師進入農村財務審計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畢竟在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行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審計機構模式在現階段是主要的形式,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要在農村審計中有較大的發展還面臨著較大的困難,首先就是政府部門的觀念轉換問題。另外,注冊會計師進行農村審計的風險較大。由于國家沒有出臺相應的關于注冊會計師進入農村審計的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進行農村審計將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和不可預知的風險。注冊會計師如果要在農村審計領域有所作為,國家的各項配套改革就必須同時進行,這樣才能為注冊會計師進入農村審計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財務審計論文:關于注冊會計師參與農村財務審計的思考

摘   要: 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客觀上要求對農村財務加強審計監督 , 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模式存在諸多不足 , 而注冊會計師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應考慮將注冊會計師引入到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 , 真正發揮農村財務審計的監督作用 , 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混亂的農村財務管理要求加強審計監督

農村財務問題歷來是農村工作的難點 , 也是廣大農民最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 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由于農村人員素質及機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 ,農村財務管理與監督仍存在諸多問題 , 農村財務越來越成為農村諸多矛盾的焦點。11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及機制不健全財務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 在財務及資金管理上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 , 缺乏較為嚴密的內控機制 , 財務工作沒有進行明確的職能分工 , 會計資料比較分散。制度不健全導致的財務管理比較混亂 ,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會計基礎混亂。會計科目不健全 , 賬簿設置不規范。有的村總賬、明細賬不分 , 現金賬、存款混記 , 有的只設總賬 , 未建立相應的明細賬 , 或只設現金、存款科目 , 未設固定資產科目和固定資產登記簿 , 也不設應收應付款和內部往來明細賬 ,收支均在現金、存款中反映 , 出現多頭設賬 , 賬外賬、小金庫等 , 而且記賬不及時 , 報表不準確。(2) 會計原始資料不規范。有些村的財務工作仍使用傳統的收入減去支出方法 , 缺乏足夠的原始憑證 , 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條、收據和報銷單 , 白條入賬、白條抵庫、以支代收現象普遍存在。收支單據憑證要素不齊全 , 收款不出收據。在記賬憑證的使用上 , 出現重復編號、所附原始憑證數與實際數不相符等現象。(3) 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會計處理方法不正確是村級財務工作中最常見的錯誤 , 也是許多重要問題、熱點問題的癥結所在 , 具體表現: 一是會計科目使用的不合理; 二是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不強。(4) 財產物資管理混亂。資金管理混亂 , 借支欠款量大。物資管理手續不全 , 資產損失嚴重。村組干部對村集體資產數目不清楚 , 財產物資報廢處理后在賬務上并沒有反映; 或是將集體財產物資作為私有財產物資進行處理 , 占用集體資產長期不還。(5) 虛假報銷。其表現手法: 一是發票不真實 , 常以白條作為報銷憑證 , 甚至隔年的無效單據不經審批照報不誤; 二是單據不合法 , 通過虛開發票或虛假數量、提高單價的做法進行報銷; 三是重復報銷費用; 四是不該報的費用通過非法手段進行報銷 , 這在招待費中作假情況最多; 五是涂改單據 , 自制單據 , 中飽私囊。21財務人員整體素質差 , 隊伍不穩定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往往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或系統的培訓 , 通常是從村民中指定的 , 所以業務及職業道德素質普遍較差 , 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出現諸如賬賬不符 , 賬實不符 , 總賬不平 , 年終不結賬或不及時記賬 , 不合規發票入賬 , 私設小金庫, 集體資金被挪用、擠占等嚴重違反財經法規的現象。財會隊伍不穩定 , 財務人員常變動, 會計跟著村干部走 , 更換比較頻繁 , 造成村財務工作專業性和連續性差 , 出現了多人收錢、多人管錢、多人用錢 , 不結賬、不記賬等突出問題。31監督弱化 , 貪污腐敗現象嚴重由于群眾監督和鄉鎮管理部門對村組財務檢查和審計的缺乏 , 村組干部貪污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由于村級財務管理混亂 , 會計行為不規范 , 在民主理財名存實亡的情況下 , 挪用公款的情況常有發生。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掛賬的形式 , 借款長期不還 , 名為借支實為挪用。村干部隨意截留收入作為小金庫 , 平常財務不公開 , 收支情況封閉 , 為應付上級檢查 , 設置兩套報表、兩本賬 , 以假亂真。稅費不按政策分攤 , 干部趁著任職期間多領補助。少數村干部濫用手中的權力私分集體財物 , 將村辦企業的產品通過不入賬或少入賬的手法 , 進行私分 ,吃盡分光、分錢分物現象嚴重。

二、農管部門主導的農村審計存在諸多不足

農村審計是指由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農村審計站對鄉 (鎮 )、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所屬單位的資產管理、財務收支和提取、使用農民承擔的費用及勞務狀況進行的全面審計 , 以及會同鄉鎮企業等有關部門對占有、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農村審計不屬于政府審計范圍之列。農村審計機構是靠國家財政撥款 , 不交納稅賦的行政管理型事業單位 , 在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領導下開展工作。農村審計以審計監督為主要職能 ,是有計劃安排的例行審計、受委托或根據群眾舉報進行的審計 , 不管被審計單位或個人是否同意 , 都有權對其進行強制審計。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 , 使農村財務管理逐漸向正常化和正規化的方向發展 , 在保障農民權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 農村審計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11農村審計制度不適應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農村審計工作由縣級農村經濟管理機構承擔 ,縣級農村經濟管理機構多為站 (科 ) 級事業單位 ,機構規格低 , 任務重 , 工作協調難 , 落實難 , 工作缺乏權威性; 農村審計工作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 , 由于地方財政困難 , 審計經費無法保證 , 嚴重影響了農村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審計人員無編制 , 均為農村經濟管理員兼職。機構改革后 , 有關鄉鎮、街道都設了農村經濟管理部門 , 專門配備了編制。但目前有不少鄉鎮、街道的經管部門 , 不是人員編制被其他部門占用 , 就是人員與其他部門混崗使用 , 真正專門從事經管工作的人寥寥無幾 , 有的只有經管站長一個人 , 嚴重影響了對農村財務的監督管理 , 造成農村集體資產審計工作質量不高 , 農村經濟監督管理工作難以開展。21農村審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農村審計工作的特性決定了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較豐富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會計、法律等相關知識。但目前 , 農村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政策水平參差不齊: 他們中有大、中專畢業生, 有在村合作經濟組織中從事過財會工作的 , 有鄉鎮其他部門調入的 , 也有文化程度較低的領導干部的親屬和親戚等。有相當一部分審計人員對黨在農村的各項經濟政策 , 農村財務管理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農村會計專業技術知識等掌握得不熟練, 這離實際業務工作的需要相差較遠。31農村審計的環境較差一是農村統計工作不規范 , 虛假資料過多。某些鄉、鎮干部為了表現自己的工作業績 , 指使統計人員在統計資料和報表中做假 , 虛夸業績。二是農村審計機構的橫向聯系過少 , 如與公檢法等部門的配合較少 , 這些部門在面對農村審計人員出具的審計報告時 , 常常懷疑其法律效力。41農村合作經濟內部審計工作難度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多 , 審計人員少 , 群眾亟需解決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 需要審計的工作范圍廣 , 包括鄉 (鎮 ) 合作經濟組織 , 村、組合作經濟組織 , 鄉村辦企業等; 多數村存在 “包包賬 ” 、“堆堆賬 ”現象 , 有的甚至無賬可查 , 致使審計工作難度增大。51農村財務監督流于形式民主理財制度形同虛設 , 沒有定期財務公開的實際內容。按上級要求 , 村社財務收支票據應該由村社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后才能入賬 , 并且每季度進行一次財務公開 , 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種借口排斥民主理財小組的監督工作 , 有的民主理財小組由村社主要干部的親朋任職 , 難以起到監督作用。

三、注冊會計師從事農村審計具有獨特優勢

由于農業主管部門主導的農村審計存在諸多不足 , 可以將注冊會計師引入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 , 在現階段作為對現有農村審計制度的補充 , 待條件成熟時考慮作為主要的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形式。在需要對農村財務進行例行審計、專項審計、干部離任審計以及涉及經濟案件的審計時 , 由上級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門聘請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中介機構介入審計工作 , 并且在審計的范圍內授予會計師事務所一定的權力 , 便于事務所進行審計取證,進行審計工作。與農業主管部門所主導的農村審計相比 , 注冊會計師從事農村財務審計具有其獨特優勢。11不占用編制 , 不列入財政支出農業主管部門主導下所建立的農村審計機構是靠國家財政撥款的行政管理型事業單位 , 審計人員納入事業編制。維持農村審計機構的正常運轉需要一筆固定的開支 , 其中不僅包括審計人員的工資以及各種保障 , 而且還包括審計工作經費 , 而這些開支及費用是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的。目前的情況是 ,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 , 僅維持政府日常的運轉都存在困難。如果將注冊會計師引入農村財務審計監督領域 , 在需要對農村財務進行審計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 , 政府和主管部門只需支付審計工作經費 , 省去了維持農村審計機構的費用 , 這對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有益的 , 而且也適應了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要求。21具有專業的知識技能 , 素質比較高農業主管部門主導的農村審計 , 審計人員構成比較復雜 , 且缺乏系統的專業學習和培訓 , 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較低 , 面對農村審計的復雜困難局面很難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的審計人員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計經驗、較高的技能水平 , 能利用專業優勢配備專業的審計人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 , 采用規范的審計程序 , 得出規范的審計結論 , 提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審計意見 , 真正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面對在審計中出現的取證難等問題 , 注冊會計師能利用他們豐富的審計經驗采取針對性的審計方法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針對農村財務管理中出現的財務制度不規范的問題 , 通過審計取證完成審計后 , 注冊會計師能利用專業的財務會計知識來指導村組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 , 使建立起來的財務制度能真正起到規范農村財務、監督農村財務管理的作用 , 真正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31審計地位更加獨立 , 更加客觀公正可信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上級政府聘請的審計機構 ,在對農村財務進行審計時 , 由于注冊會計師不是政府事業編制 , 與政府人員特別是基層鄉鎮政府和村組干部沒有直接的利益聯系 , 進行審計時其審計地位更加獨立。而且作為上級政府聘請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 ,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范圍內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權力 , 因此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 , 向各個橫向部門進行溝通取證的阻力和障礙比較小 , 減少了和相關部門的利益牽扯 , 審計工作能更加順利地進行 ,審計結論也會更加客觀和公正。特別是在進行離任審計和涉及經濟案件的審計工作時 , 會計師事務所的中介機構身份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注冊會計師獨立的審計地位 , 客觀公正的審計工作保證了審計結論的可信性, 使審計結果更加具有權威性。41更能適應稅費改革后的審計工作農村稅費改革后 , 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要經濟來源的鄉統籌、村提留取消 , 但是農村審計的主要對象是農村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以及農村經濟組織的收支狀況。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體資產 , 集體資產還包括各種自然資源和固定資產。上級財政給付村級的轉移支付款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并沒有改變 , 仍然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 對其使用情況的監督依然是農村審計的重要內容。另外 ,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 , 支農資金審計、糧農生產資金及相關補貼審計以及各項農村社會事業相關資金審計將會成為農村財務審計監督的重點。地方上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不僅具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 能為農村財務審計提供有力的質量保障; 由于地緣上的優勢 , 接近農村 , 比較了解農村實際 , 熟悉農村政策 , 所提出的審計意見能結合農村存在的實際問題 , 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高的可行性 , 并且由于事務所的規模比較適應農村財務審計的需要 , 可以根據委托隨時進行審計 , 因而更能適應稅費改革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審計工作的需要。

財務審計論文:試論管理會計在提高財務審計質量中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管理會計 財務審計 財務信息

【論文摘要】財務審計應當服從審計者的選擇,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框架的基礎。財務審計的質量取決于信息質量,審計人員的判斷要根據會計準則和慣例。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信息是由財務會計來提供的,此外,我們也可以站在管理會計的角度來識別財務審計中信息最顯著的貢獻,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強審計的可靠性。

一、引言

會計的多重定義形成了這樣一個觀點,會計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財務狀況和相關的權益。信息能幫助內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換句話說,會計是經濟活動的一種語言,就像其他語言一樣,它有它自己的詞匯、表達方式、慣例和準則。在這樣的背景下,會計假設定義了會計所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信息并做出最好決策。

在充滿競爭和風險環境中,一個真實市場的經濟運營主體,他們的目標是利潤。一個公司的會計系統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提供給外部使用者,稱作財務會計(考慮到會計主體的外部性);另一個稱作管理會計(考慮到會計主體的內部性)。而整個會計系統中有兩個組成部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種信息循環取決于會計運行所在的經濟社會。因此,在熟識的anglo-saxon環境中,會計在組織中只有一個循環即會計一元論,而在西歐國家,應用的則是二元論模型,其假設會計運行的兩個組成部分在截然不同的兩個循環中進行。有用性是會計信息的標準之一,并以此來驗證公司會計模型。在過去的幾年里,自動化會計的進步加速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賬面記錄能夠提供很多有用的數據,并將其提取來編輯財務報告,進一步的分析并向管理會計報告。因此,公司會計應該融合為一個整合體。

二、管理會計的信息作用

決策決定著信息的需求。emery(1969)認為提供信息需要注意到以下三個標準:1、對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信息能夠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那么信息就是有價值的;2、如果附加的信息能夠影響決策,那么信息是有價值的;3、如果在改變決策的結果中信息扮演著“敏感”的角色,那么此信息是有價值的。管理會計在做決策的時候意味著決策觀念已經形成。《決策系統》的作者——諾貝爾獲獎者herbert simon(1978)在一篇關于管理者對管理會計期望的研究中寫到:保持業績:“所有的事情變好了還是變壞了”;直接關注:“我對什么樣的問題感興趣”;問題解決:“在各種方案中哪種是最佳方案”。

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了將信息提供給管理者,其目標與三個關鍵管理功能相聯系,它們分別是:計劃:在這個過程中,管理會計支撐著對未來目標的決策(戰略計劃),并為做出決策提供信息,這包括采取專業化的制造系統、公司的物價政策、商業政策以及建立的投資資本;組織:它決定公司需要的信息數量,這對于識別組織結構以及更好了解權利當局十分重要。組織結構定義為分配公司中的權利和責任,確定工作計劃的結構。為了達到管理和控制的目標(例如:利潤最大化),管理會計假設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執行會解釋并加強這些關系;控制:作為一個公司管理的基本功能,涉及控制政策執行,評估業績水平,當管理會計作為管理控制的工具時能夠糾正出現的故障,分析預算誤差和糾正決策。總而言之,管理會計協助管理的控制功能識別公司運營過程中的“問題”。

決策的標準不僅僅取決于會計信息。會計對于管理者和其他經濟角色是一個評估的工具和稱職的“建議者”。如果剔除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個子系統,我們不得不承認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缺少了商業信息的真實性,但有時這兩個子系統“太慢”,過于籠統并且有時與用戶所需要的信息不相關。另外,diaconu(2002)認為這兩個子系統是信息收集器,事實上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應當用一種標準的方式表達,不應包括其他的陳述或者細節,經過準則和原理修訂的除外。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財務會計主要的方向是測算經濟實體的業績,那么管理會計扮演著解除束縛的角色。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則認為這兩個系統的關系是互補的而不是競爭的。管理會計提出了問題,而答案要在將來回答。財務會計告知我們過去發生了什么,而管理會計則是要告訴我們將來要發生什么。

三、財務審計和信息源頭

審計可以看作是一個人被另一個具有知識的,勝任的和獨立性特性人的肯定。從通常的審計定義開始,我們最熟識的審計是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評估。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認為審計是由獨立的審計人員,審計檢驗一個經濟實體的財務報告。robertson(1988)認為審計人員應持有這樣的目標:表達財務狀況年度決算的真實情況,結果和財務狀況的改變應順從會計準則。pige(1997)認為審計是控制公司會計和管理的過程。會計所提供的真實情況的可靠性受到準則的影響,這涉及會計的一致性和真實性、審計過程中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職業道德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審計被稱為獨立表達年度財務報告情況并保護全部會計信息使用者,這包含所有社會經濟的參與者:股東、政府、雇員、銀行等。

四、財務審計目標與流程

根據dsa/sas1,財務審計報告目標意味著由獨立的審計人員表達財務信息的真實情況、結果和流程應該遵守的會計理論。即使審計人員不是在財務報告提供完全可信任信息的保證人,他們也需要通知使用者財務報告的表述是否準確。審計人員代表著計劃和執行審計,所以他應該確保財務報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些顯著的錯誤。 1 2 3 下一頁

定義審計的目標可以簡明的表示理解目標并對審計負責——分析財務報告——分析普通審計目標,涉及運營和賬戶分類——分析特定的審計目標,涉及運營和賬戶分類審計意味著用預先制定的標準來比較財務報表,這些標準都要服從會計準則。

審計過程,第一階段:計劃——獲得背景信息——獲得客戶的相關信息——進行初步的分析過程——預測可接受的審計風險和內部風險——了解內控并估計控制風險——構建審計計劃和程序的底稿;第二階段:降低控制風險——進行控制測試——估計在財務報表中錯誤的可能性;第三階段:進行分析過程——進行額外的測試;第四階段:檢查債務條件——收集最終的樣本——評估結果——出示審計報告——與審計委員會的管理者取得溝通。

五、通過采用管理會計的信息提高財務審計質量的可能性

從我們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來自財務會計的信息支撐著財務審計,包括財務報表里面審計人員認為不服從會計準則的公共信息。一個良好的審計導向和計劃,能避免無效工作,審計人員應當識別相關的領域、系統、審計風險,即使每個經濟實體有所不同。顯著的領域主要有:1、購買——支付;2、銷售——收款;3、工資——員工;4產品;5、財政;6、固定資產;7、發行債券。為了說明在財務審計中使用管理會計的信息,我們參考生產周期審計,這與其他營運循環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原材料和直接人工進入購買——支付環節,工資——員工和生產周期,在銷售——收款循環以出售產品結束。通常,在每個財政年末的存貨審計是最復雜和最漫長的階段。

我們可以將生產周期分成2個內部緊密聯系的環節,它們分別是存貨獲得的實物環節和成本轉移到產品的環節。在這種情況下,存貨的實物流動和輔助成本需要得到適當的控制。生產周期包括六個功能:接收訂單、接收原材料、儲存原材料、制造產品、儲存產成品、運輸產成品。如果原材料、產品制造、產成品和銷售成本能夠真實的反映在財務報表里,生產周期審計的目標就是增值。這個審計過程分為5個顯著部分:1、支付和登記原材料、員工和管理——與前三個功能相聯系;2、資產和成本的內部轉移——與第四、第五個功能相聯系;3、產品運輸,收入和成本記錄——聯系最后一個功能;4、實地盤存——檢查存貨是否真正的存在;5、存貨評估——使用會計準則中規定的評估方法。如何獲得正確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產品管理的成本數據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充分的考慮,成本賬簿應該與產品賬簿和其他賬簿相聯系并且能夠得出所有產品的正確成本。成本賬簿與審計人員是相關的,因為最終的存貨評估取決于正確的數據記錄。

六、結論

收集、處理、合成會計信息的人員與這些信息的使用者存在著一個潛在的利益沖突,財務審計必須在這兩者間重新構建一個適度沖突。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會計事務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因為信息編制人員并不獨立,這使人們對信息的客觀性和無偏性產生了懷疑,審計保護了所有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人們關注年度財務報表,首先會分析外部信息。但是,外部信息緊密的聯系著由會計提供的內部信息,審計人員應該有權使用這些信息。我們的結論是:在分析財務信息的復雜背景下,除了財務信息,使用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也能提高財務審計的質量。

財務審計論文:淺談管理會計在提高財務審計質量中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管理會計 財務審計 財務信息

【論文摘要】財務審計應當服從審計者的選擇,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框架的基礎。財務審計的質量取決于信息質量,審計人員的判斷要根據會計準則和慣例。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信息是由財務會計來提供的,此外,我們也可以站在管理會計的角度來識別財務審計中信息最顯著的貢獻,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強審計的可靠性。

一、引言

會計的多重定義形成了這樣一個觀點,會計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財務狀況和相關的權益。信息能幫助內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換句話說,會計是經濟活動的一種語言,就像其他語言一樣,它有它自己的詞匯、表達方式、慣例和準則。在這樣的背景下,會計假設定義了會計所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信息并做出最好決策。

在充滿競爭和風險環境中,一個真實市場的經濟運營主體,他們的目標是利潤。一個公司的會計系統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提供給外部使用者,稱作財務會計(考慮到會計主體的外部性);另一個稱作管理會計(考慮到會計主體的內部性)。而整個會計系統中有兩個組成部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種信息循環取決于會計運行所在的經濟社會。因此,在熟識的anglo-saxon環境中,會計在組織中只有一個循環即會計一元論,而在西歐國家,應用的則是二元論模型,其假設會計運行的兩個組成部分在截然不同的兩個循環中進行。有用性是會計信息的標準之一,并以此來驗證公司會計模型。在過去的幾年里,自動化會計的進步加速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賬面記錄能夠提供很多有用的數據,并將其提取來編輯財務報告,進一步的分析并向管理會計報告。因此,公司會計應該融合為一個整合體。

二、管理會計的信息作用

決策決定著信息的需求。emery(1969)認為提供信息需要注意到以下三個標準:1、對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信息能夠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那么信息就是有價值的;2、如果附加的信息能夠影響決策,那么信息是有價值的;3、如果在改變決策的結果中信息扮演著“敏感”的角色,那么此信息是有價值的。管理會計在做決策的時候意味著決策觀念已經形成。《決策系統》的作者——諾貝爾獲獎者herbert simon(1978)在一篇關于管理者對管理會計期望的研究中寫到:保持業績:“所有的事情變好了還是變壞了”;直接關注:“我對什么樣的問題感興趣”;問題解決:“在各種方案中哪種是最佳方案”。

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了將信息提供給管理者,其目標與三個關鍵管理功能相聯系,它們分別是:計劃:在這個過程中,管理會計支撐著對未來目標的決策(戰略計劃),并為做出決策提供信息,這包括采取專業化的制造系統、公司的物價政策、商業政策以及建立的投資資本;組織:它決定公司需要的信息數量,這對于識別組織結構以及更好了解權利當局十分重要。組織結構定義為分配公司中的權利和責任,確定工作計劃的結構。為了達到管理和控制的目標(例如:利潤最大化),管理會計假設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執行會解釋并加強這些關系;控制:作為一個公司管理的基本功能,涉及控制政策執行,評估業績水平,當管理會計作為管理控制的工具時能夠糾正出現的故障,分析預算誤差和糾正決策。總而言之,管理會計協助管理的控制功能識別公司運營過程中的“問題”。

決策的標準不僅僅取決于會計信息。會計對于管理者和其他經濟角色是一個評估的工具和稱職的“建議者”。如果剔除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個子系統,我們不得不承認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缺少了商業信息的真實性,但有時這兩個子系統“太慢”,過于籠統并且有時與用戶所需要的信息不相關。另外,diaconu(2002)認為這兩個子系統是信息收集器,事實上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應當用一種標準的方式表達,不應包括其他的陳述或者細節,經過準則和原理修訂的除外。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財務會計主要的方向是測算經濟實體的業績,那么管理會計扮演著解除束縛的角色。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則認為這兩個系統的關系是互補的而不是競爭的。管理會計提出了問題,而答案要在將來回答。財務會計告知我們過去發生了什么,而管理會計則是要告訴我們將來要發生什么。

三、財務審計和信息源頭

審計可以看作是一個人被另一個具有知識的,勝任的和獨立性特性人的肯定。從通常的審計定義開始,我們最熟識的審計是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評估。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認為審計是由獨立的審計人員,審計檢驗一個經濟實體的財務報告。robertson(1988)認為審計人員應持有這樣的目標:表達財務狀況年度決算的真實情況,結果和財務狀況的改變應順從會計準則。pige(1997)認為審計是控制公司會計和管理的過程。會計所提供的真實情況的可靠性受到準則的影響,這涉及會計的一致性和真實性、審計過程中會計信息提供者的職業道德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審計被稱為獨立表達年度財務報告情況并保護全部會計信息使用者,這包含所有社會經濟的參與者:股東、政府、雇員、銀行等。

四、財務審計目標與流程

根據dsa/sas1,財務審計報告目標意味著由獨立的審計人員表達財務信息的真實情況、結果和流程應該遵守的會計理論。即使審計人員不是在財務報告提供完全可信任信息的保證人,他們也需要通知使用者財務報告的表述是否準確。審計人員代表著計劃和執行審計,所以他應該確保財務報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些顯著的錯誤。

定義審計的目標可以簡明的表示如下:理解目標并對審計負責——分析財務報告——分析普通審計目標,涉及運營和賬戶分類——分析特定的審計目標,涉及運營和賬戶分類審計意味著用預先制定的標準來比較財務報表,這些標準都要服從會計準則。

審計過程,第一階段:計劃——獲得背景信息——獲得客戶的相關信息——進行初步的分析過程——預測可接受的審計風險和內部風險——了解內控并估計控制風險——構建審計計劃和程序的底稿;第二階段:降低控制風險——進行控制測試——估計在財務報表中錯誤的可能性;第三階段:進行分析過程——進行額外的測試;第四階段:檢查債務條件——收集最終的樣本——評估結果——出示審計報告——與審計委員會的管理者取得溝通。

五、通過采用管理會計的信息提高財務審計質量的可能性

從我們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來自財務會計的信息支撐著財務審計,包括財務報表里面審計人員認為不服從會計準則的公共信息。一個良好的審計導向和計劃,能避免無效工作,審計人員應當識別相關的領域、系統、審計風險,即使每個經濟實體有所不同。顯著的領域主要有:1、購買——支付;2、銷售——收款;3、工資——員工;4產品;5、財政;6、固定資產;7、發行債券。為了說明在財務審計中使用管理會計的信息,我們參考生產周期審計,這與其他營運循環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原材料和直接人工進入購買——支付環節,工資——員工和生產周期,在銷售——收款循環以出售產品結束。通常,在每個財政年末的存貨審計是最復雜和最漫長的階段。

我們可以將生產周期分成2個內部緊密聯系的環節,它們分別是存貨獲得的實物環節和成本轉移到產品的環節。在這種情況下,存貨的實物流動和輔助成本需要得到適當的控制。生產周期包括六個功能:接收訂單、接收原材料、儲存原材料、制造產品、儲存產成品、運輸產成品。如果原材料、產品制造、產成品和銷售成本能夠真實的反映在財務報表里,生產周期審計的目標就是增值。這個審計過程分為5個顯著部分:1、支付和登記原材料、員工和管理——與前三個功能相聯系;2、資產和成本的內部轉移——與第四、第五個功能相聯系;3、產品運輸,收入和成本記錄——聯系最后一個功能;4、實地盤存——檢查存貨是否真正的存在;5、存貨評估——使用會計準則中規定的評估方法。如何獲得正確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產品管理的成本數據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充分的考慮,成本賬簿應該與產品賬簿和其他賬簿相聯系并且能夠得出所有產品的正確成本。成本賬簿與審計人員是相關的,因為最終的存貨評估取決于正確的數據記錄。

六、結論

收集、處理、合成會計信息的人員與這些信息的使用者存在著一個潛在的利益沖突,財務審計必須在這兩者間重新構建一個適度沖突。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會計事務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因為信息編制人員并不獨立,這使人們對信息的客觀性和無偏性產生了懷疑,審計保護了所有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人們關注年度財務報表,首先會分析外部信息。但是,外部信息緊密的聯系著由會計提供的內部信息,審計人員應該有權使用這些信息。我們的結論是:在分析財務信息的復雜背景下,除了財務信息,使用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也能提高財務審計的質量。

財務審計論文:新時期加強農村集體財務審計的思考

一、新時期農村財務呼喚專業審計

近年來,農村財務經過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財務公開、鄉鎮建立農村會計服務中心和農村綜合招投標中心,實行農村財務委托“雙代管”等多種程序和手段,規范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使其更趨規范和透明。但也有一些少數個別村民主理財流于形式局限于村干部“近親”理財、“親信”理財,財務公開走過場,“雙代管”運作不規范等多種主客觀因素,致使村級財務管理處于松散無序狀態。村級資產資源管理混亂,有限的資金大量流失。由于尚未形成一個系統有效的審計監督體系,使得農村財務問題久久不能解決,導致干群關系、黨群關系緊張,矛盾激化,影響 農村改革 發展 、社會穩定和農村基層政權的鞏固。正因為農村集體資產對支撐社會公益事業、穩定農村基層政權具有特殊的作用,隨著農村集體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作用也將會不斷加強。因此,客觀上存在著對農村集體資產經營使用的審計監督需求。《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中明確指出:“村務公開的重點是財務公開。”村級財務公開在推進村級民主監督、健全村級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審計后公開的村級財務將杜絕數字失真、流于形式的現象。財務公開對于“給村民一個明白,還村干部一個清白”的作用已成為村干部和村民的共識,對村級財務狀況做鑒定性服務的審計要求也隨之出現。針對這種情況,農村財務需要一支專業審計隊伍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從而促進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設。

二、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現狀

一是農村審計工作組織機構不適應。鄉鎮綜合改革后,鄉鎮農經部門被合到鄉鎮財政所,縣級農經局,任務重,工作協調難,落實難,工作缺乏權威性。鄉鎮一級農經干部取得審計資格證及少。同時取得審計資格的鄉鎮農經干部均是兼職審計,充當了“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角色。近年來實行了村級財務會計委托“雙代管”,由于受經費等因素的影響,會計一直由鄉鎮農經干部兼職,同時鄉鎮農經干部又承擔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這種組織機構的不適應,不可能使審計結果取信于民,從法律的角度上說也是行不通的。為確保審計機構獨立地行使審計監督權,審計機構必須是獨立的專職機構,應單獨設置,與被審計單位沒有組織上的隸屬關系。根據審計的獨立性這一審計監督本質特征,審計的主體應當是“獨立”于被審計一方之外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

二是農村審計工作條件不適應。一是審計工作時間和工作精力得不到保證。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的主力軍是鄉鎮農經員,但是鄉鎮農經員從事審計工作是兼職的。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鄉鎮農經員不可能象專業審計機構一樣把主要精力花在審計工作上,審計工作的時間就會顯得很倉促,而審計工作的審計對象又比較多。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的審計對象是村一級,相對來說比較偏遠,交通極為不便,給審計工作特別是調查取證工作帶來很多困難。二是村集體經濟審計是免費服務的。到目前為止,國家財政部門還沒有將審計工作經費列入預算,審計經費無法保障,工作人員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時常感到有心無力。在審計實踐中,因為沒有經費,不得不盡量壓縮時間,這也必然會影響審計工作質量。

三是農村審計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村級財務審計工作點多且面廣,要求審計人員不僅應該具備較全面的財會知識和相關制度和法規,而且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協調、交往能力和文字綜合處理能力。鄉鎮一級由農經員擔任的審計工作是兼職的,并且從事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的起步時間晚,開展的審計工作時間短,雖說已經過專業培訓,但審計專業水平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別是對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理解和運用上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學習和研究。大多數審計人員缺乏協調、交往能力和文字綜合處理能力。審計人員素質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

四是審計立法滯后。農村審計目前尚無全國性條例,僅有少數省市出臺了地方性農村合作經濟審計條例。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結果所出現的村級財務嚴重問題,因為缺少專門的針對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如村的主要干部鋪張浪費使用集體公款,而支出單據所應具備的經手人、審批以及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等應有的手續卻具備。因為沒有明確的具體法律依據,村里又沒有制定出具體的財務管理制度,給單據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定性問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五是審計處理難。首先是現行審計體制及其它一些人為的因素。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沒有處理決定的權利,使得查出問題與處理決定之間產生脫節,很難將查出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處理;在有關部門處理問題時,由于難免存在一些人為因素,使得問題被擱置下來得不到解決處理;其次是審計工作結束后的處理階段比前期工作難度更大。因為如果不及時把查出的問題予以糾正和處理,就會使群眾感到審計只是一種形式,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是查出的問題牽涉到很多方面,很難面面俱到,三是社會不正之風帶來的阻礙影響了問題的處理。

三、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改善對策

根據當前我國村級財務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和現狀,加快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應盡快解決解決審計機構與人員問題,確保村級財務審計工作落實到位。

首先是要建立職能定位明確的工作機構和審計隊伍。鄉鎮專職審計機構不完整、不健全。隨之村級經濟中的違紀違規問題日漸增多,有的還非常嚴重,在基層設立完整的、健全的專職審計機構十分必要。但是,由于鄉鎮審計受其地位未定(我國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和發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約,致使鄉鎮審計發展滯后,特別是對村級財務的審計監督有限,力度較低。主要體現在部分鄉鎮尚未設立專職的審計機構、未配備專職的審計人員、審計人員較少、審計人員的素質不高等。因此,盡快確立鄉鎮審計地位,充分發揮鄉鎮審計的職能和作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秩序變得日益重要和突出。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農經部門和財政所進行了實質合并。過去由鄉鎮農經部門負責的村級財務審計職能相應合并到財政所。為充分發揮財政所對村組財務審計的職能,可依托財政所成立由3—5人的事業編制,由財政保證供養的審計站。主要職能是負責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及村(組)集體的財務審計工作;對村(組)財務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對新一屆各村(組)理財小組組成人員進行培訓和監督指導理財小組運行情況。

其次是要改善審計工作條件,保證審計工作開展。要改善農村審計工作條件,除了進行村級會計管理體制改革外,鄉鎮政府的主要領導必須高度重視村集體經濟審計,提高對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的認識,為審計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財政部門要在經費上保證農村審計工作正常開展。

其三是要提高基層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首先應從加強基層業務培訓著手,由縣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站提出審計培訓計劃,有計劃地組織鄉鎮農經干部進行中短期業務培訓,提高基層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突出加強對農村審計人員的政治理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審計專業知識及技能教育,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強、素質高、業務精、作風硬的農村審計隊伍。通過考試考核等方法選拔具有審計、會計專業的審計人才,建立持證上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質低和工作不力的審計人員;加強審計人員政策法律及業務培訓,使審計人員的政策法律水平和業務技能得到提高,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切實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審計報告要真實、可靠、嚴密,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反駁,真正體現農村審計工作水平。通過扎實細致的工作,讓社會各界了解、認可、支持農村審計工作。

再次是要加快農村審計立法,樹立農村審計工作權威。盡快制定全國性的農村審計條例和與之相配套的審計取證、報告、檔案管理等辦法,進一步明確農村經濟審計的定性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應從實際出發,積極聽取農村經營管理機構的意見和建議,制定相應的審計實施細則和相關辦法,解決長期困擾農村審計工作的政策問題,使農村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發揮農村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同時要加大審計宣傳力度,增強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各鄉鎮黨委、政府應該把依法治鄉(鎮)、依法治村納入發展經濟的重要環節,加大基層審計宣傳力度。建立健全鄉鎮、村兩級財務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增強基層干部的守法意識,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把鄉鎮、村財務管理制度貼在墻上以便更直觀的形式接受群眾監督。

最后是要注重農村財務審計結果的綜合運用。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要保持長期有效,形成長效機制,實現制度化、規范化,注重其結果的綜合運用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一是要督促整改。對在審計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對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組),由鄉鎮主要領導及時找有關責任人談話、限期整改。對期限內仍未整改的村(組),按程序召開村民會議研究處理意見,對村民選舉產生的村(組)干部建議村民啟動罷免程序,依法依規罷免。二是要嚴肅紀律。審計結果要形成書面材料并向群眾公布。審計出的問題,一定要按照財務管理法律、法規進行妥善處理,該批評的進行批評、該糾正的給予糾正,該清退的責令其清退、該賠償經濟損失的要賠償、該罰款的一定罰到位、該罷免的組織鄉鎮村討論罷免、該撤職的堅決撤職,以維護執法的嚴肅性,進而保障各項制度的落實,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保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維護審計工作的權威性。三是要接受監督。農村財務審計是農村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作的意義以及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群眾滿不滿意是一個檢驗和衡量的標準。因此,要把審計結果公布于眾,告知于民,廣泛聽取民意,收集對審計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把審計公開的過程轉化成為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

財務審計論文:基建工程財務審計重點探討

論文關鍵詞:基建工程 財務審計 審計重點

論文摘要:基建工程財務審計是規范基本建設投資行為,對基本建設工程進行經濟監督的一項很重要的經濟監督形式,是做好基建工程效益審計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基建工程財務審計作為一項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已經在基建工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減少了資金浪費和損失,提高了基建工程的投資效益,本文將對基建工程財務審計的重點進行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基建工程投資主體逐漸趨向多元化,利益格局的變化使得基建工程的財務審計成為必需。基建工程財務審計是對基本建設工程進行經濟監督的一項很重要的經濟監督形式,是做好基建工程效益審計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基建工程財務審計作為一項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在監督投資工作、做好項目管理與控制方面發揮著積極地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基建工程的投資效益,下面將就基建工程財務審計的重點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明確基建工程各項費用

基建工程財務審計的重點首先是明確各項費用的情況,主要包括幾下幾個方面:第一,基建工程的資金來源。財務審計要對項目的各項資金來源審核清楚,審計基建工程的資金來源是否正當,在使用中是否出現資金缺口,是否能保證基建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資金及時到位,同時還要對工程后期的投資情況進行審計。第二,會計核算。基建工程的財務審計需要對工程項目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會計核算,審查財務收支情況是否按照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第三,資金的使用。基建工程的資金使用情況是否按照預算執行,控制投資計劃范圍內使用。是否符合工程建設的規范,在施工過程中是否出現超支或者是挪用資金、隨意浪費的現象,對這些情況都要進行財務審計工作。第四,財務憑證。基建工程的財務審計還要審查與建設工程相關的會計賬簿、財務報表等的記錄是否真實,是否出現缺損、記錄是否規范。第五,要明確基建工程的債權債務關系,對施工過程中的財務往來做好財務審計工作。

二、審查合同的簽訂以及執行情況

基建工程項目的實施要遵循先訂立合同、后施工的原則,因此,財務審計的重點也包括審查合同的訂立以及執行情況。首先,要對合同的條款進行審查,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且關于定額套用、材料供應、費用計取、結算方式、以及違約責任等的條款是否符合施工建設的要求進行審查。其次,還要對基建工程施工建設的相關單位是否嚴格符合合同條款的要求、是否繳納足額的保證金進行審查,基建工程的預付材料款以及工程款是否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要求與金額要求進行支付,對合同的這些規定都要進行審查。再次,還要審查是否出現違法轉包與分包的情況,審查相關的財務資料,根據資金的流向以及會計核算方式來判斷是否出現違法轉包、分包的情況,同時,還要對非法利益分配進行審查。

三、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財務審計

基建工程的財務審計的重點是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財務審計,從而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完工以及保證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審查施工單位的工程款與發包方的支付的是否一致,審查基建工程項目的各個款項有無出現資金挪用的情況,是否都用在建設項目上。第二,基建工程的財務審計還要對施工現場的日記賬、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審計,還要對報銷憑證進行審查。第三,還要對建設項目的利潤是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審計,避免出現利潤過高或者是利潤過低的問題。

四、對基建工程的項目成本進行財務審計

基建工程財務審計的重點還需要對工程項目的成本進行審計。首先,要審查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本核算是否符合會計制度的要求,成本核算的實施對基建工程項目的管理是否有利,同時,還要審核工程項目的成本的歸集、投資的核算以及工程的成本核算是否合法、真實,基建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的財務審計以及內部的管理是否管理良好。其次,還要對工程項目的工程款的結算進行審計,是否隨意抬高造價成本、變更建設的內容,有無虛報工程款、重復計算以及其他不利于工程款結算的情況。

五、其他相關項目的審計

(1)工程物資管理進行審計,其審查項目主要包括:要對庫內的設備、材料等及時的進行檢查,并對出現的技術以及質量問題及時進行維護和保養,同時,要正確的計算設備材料的實際成本,出入庫手續是否完備、齊全,定期對工程物資進行盤點。工程項目竣工后對,及時對結余設備、材料物資進行退庫管理,也是基建工程財務審計的重點項目。

(2)基建工程決算的審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收集相關的決算審計資料文件,包括項目立項文件、各類工程合同、物資采購以及各種招投標等資料;二是對構成資產的建筑工程、設備價值、安裝工程費、其他費用等內容的真實性、合規性進行審查,關注資本化利息計算是否準確;三是材料物資的超領或結余情況的賬務處理;四是對固定資產的實物盤點情況,確保資產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六、結語

基建工程建設的根本是工程的質量問題,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基建工程的投資效益,做好財務審計工作是很有用的。但是在實踐中,往往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基建工程的財務審計存在很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堅持財務審計的原則,并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做好基建項目的財務審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審計能力,從而更好地保證基建工程的質量,為我國的建設事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財務審計論文:淺談信州區村級財務審計的探索與思考

村干部村級財務規范管理意識弱,村會計業務能力低,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是當前農村村級財務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上饒市的中心城區,隨著城市擴張,農村經濟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涉農資金增多,村級財務規范管理日顯重要。對此,2010年上饒市信州區審計局探索性地開展了5個村村級財務審計。

一、開展村級財務審計探索,采取什么審計形式?

村財務由農經部門內審監督,審計部門開展村級審計一直沒有法律明確規定。根據資金的性質和有關法規,我局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進行探索。

1.開展專項資金審計(調查)延伸審計村級財務。國家和地方的財政專項資金是審計機關審計監督的重點內容。2010年,我局先后安排了農村公路專項資金、農村低保資金和計劃生育社會扶養費(征收)管理、使用等專項資金審計。審計時都延伸審計到村級財務,重點查看村級對這些資金的管理、使用或發放(征收)是否安全、合規或到位。 政府批轉年度審計計劃委托開展村級財務審計。審計機關接受政府委托,開展村級財務審計是履行審計監督職能行為,符合《審計法》規定。2010年,我局根據政府領導的要求,擬定了5個村村級財務審計列入年度計劃,提交政府通過,并以政府文件批轉,從法律上確定了審計地位。

二、開展村級財務審計探索,確定什么審計對象?

目前縣級審計機關普遍審計力量有限,而村級組織在大縣多則幾百個,在小縣也少則有幾十個,審計不可能全面鋪開,必須有所選擇。

1.選擇社會上有反映的。無論是專項資金延伸審計還是財務審計,可選擇有社會反映的。特別是涉及退耕還林、土地征用等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反映或是平常生活中聽到,或是農民舉報,或是領導告之,作為確定審計對象或查處線索的重要依據。如我局選定的審計對象中,就有個別是有反映的。審計也因此取到了社會效益。 選擇經濟狀況較好的。這些村通常集體資產多、實力強、經濟活動頻繁,村財務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因此較大,通常也容易取得審計效益。如我局審計的一個村,其集體資產達5 700余萬元,通過審計確實發現了該村一些重大違紀違規問題。 選擇涉及資金量大的。2010年安排的5個村基本上都屬城郊村或城中村。這些村幾年來都有大量的土地征用、拆遷安置,其中個別村還爭取了專項資金用于村龍頭企業發展,涉及的資金量大,財務管理很容易出現問題。

三、開展村級財務審計探索,如何把握審計重點?

村級財務審計既簡單又復雜。應從簡單中看到重要問題,從復雜中找到關鍵問題。我局在制定工作方案時確定了三個審計重點方向。

1.涉及土地。如土地征用、拆遷安置、新農村建設等。這些年一些農村特別是城郊地區,因重點工程建設和城市擴張,有大量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遷。在審計時,我們重點關注了有無非法買賣土地、有無私下開發出售、有無截留征地款、拆遷補償資金是否及時到位等問題。 涉及資產。如集體資產處置、工程基建投資、下屬公司經營等。城郊村特別是城中村通常有一定甚至較多的集體資產,有的還有自己的公司,我局要求查深查透。如在對某村審計時發現,該村在處置某資產時未掛賬,形成賬外資金,且拍賣公司從應付拍賣款中直接支付某個人款項。通過審計,依法收繳了違紀款40萬元,追回集體損失58萬元。 涉及財務。由于鄉鎮農經部門對村級內審監督長期存在空白點,村級普遍存在重大經濟事項民主程序缺失、忽視財務規范管理、財務收支隨意、揮霍浪費等問題。如:某村在處置集體資產時,未經村民大會通過;某村在發放征地補償款時,到村小組一級沒有發放明細;某村開具大額水果和購物卡發票,用于走訪關系戶等等,都成為審計發現問題的疑點。

四、開展村級財務審計探索,應該解決哪些問題?

開展村級財務審計探索,目的是通過重點審計解決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促進在村一級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機制。

1.堅持審計機關重點審計與鄉鎮農經內審監督相結合。審計機關的重點審計起到了震懾作用,但畢竟力量有限、覆蓋面窄,替代不了日常審計,應更多地抓好鄉鎮農經部門的內審監督。當前,鄉鎮農經部門的內審機制已嚴重缺失,有的地方已多年沒有進行內審,“村財鄉”存在漏洞。應該通過重點審計,推動鄉鎮農經內審機制的全面建立。 1 2 3 下一頁

堅持審計查處處罰與促進財務規范相結合。審計查處或處罰涉及的只是嚴重的違紀違規問題。從審計情況看,村干部素質不高,財務規范管理意識差,村會計財務水平低,加之長年沒有進行內審,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有其客觀因素。通過審計,重要的是促進村級財務的全面規范,特別是規范建賬,民主理財。 堅持日常財務審計與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審計發現,有些村賬目不全,基礎資料嚴重缺失,特別是換屆時沒有進行財務和基建等相關交接。少數村干部以此為理由不配合審計工作。因此有必要開展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將任期內的經濟活動全部納入審計范圍,并在換屆時在鄉鎮監督下履行交接手續。 堅持開展審計探索與提出審計建議相結合。我局村級審計在出具單個報告后,還形成了綜合審計報告報政府并抄鄉鎮。綜合報告著重全面分析審計發現問題的共性和個性特征,就完善村財鄉、加強鄉鎮農經內審監督、開展村級經濟責任審計試點、做好村換屆交接工作、深化村務公開、推進民主理財等提出了建設性建議,并由政府和鄉鎮出臺相關規范性文件。

財務審計論文: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探討

摘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審計監督是落實農村經濟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介紹了農村財務審計的范圍和內容、程序和方法等,并提出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建議,以促進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審計;財務監督

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審計監督,是全面貫徹落實黨在新時期農村各項經濟政策,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對進一步實現農村財務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農村干部的清正廉潔,可以有效杜絕或避免貪污、挪用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集體的財產屬于集體成員共有,任何個人不得侵占、挪用。但是,目前農村一部分人尤其是有些村干部,利用職權侵占集體資產、大吃大喝、奢侈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削弱了集體經濟力量。如果任其發展,必然會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通過加強農村財務審計,能及時發現并糾正農村基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村干部依法、依規、正確、全面地落實農村政策和財務管理規定。

(2)有利于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程度,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護和激發廣大農民對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目前,仍有一些村的財務公開不及時,或是公開的內容和帳目反映的內容不一致。因此,有必要開展農村財務管理離任審計工作,對村財務一屆來的情況實施審核、檢查,并把審核、檢查的審計情況向村民公開。這樣,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財務一屆來的收支狀況,有利于改善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經營思想和經營行為,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目前,大部分農村財會人員在實際財務管理操作中僅限于“理理帳”、“報報帳”,對財務處理隨意,沒有認真地執行農村財務管理相關制度。通過農村財務審計,幫助農村財會人員提高業務素質,促使其按照《農村財務新會計制度》要求,完善審批程序、監督程序、報賬程序、公開程序,確保帳目規范、合法、合規、合理,促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按照新會計制度報帳、建帳和記帳,保證會計資料的全面性、真實性和規范性[1,2]。

2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范圍和內容

(1)按照規范化、法制化、經常化的目標,逐步加大審計力度,提高審計覆蓋面。隨著農村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化,其審計范圍由原來的農民負擔(一事一議)專項審計、承包合同審計、群眾舉報審計、重點財務審計拓展到村干部離任審計。各種審計范圍是日常業務重點審、農民負擔(一事一議)定期審、群眾舉報專項審、重點問題隨時審、班子調整離職審。

(2)農村財務審計的內容共分為6個方面:一審財務收支帳目。查收入是否入賬,是否開具統一收據,查是否漏收、少收,開票人是誰,支付是否合理;查憑據的時效性、審批手續、用途說明、經手人;查大額開支是否經集體研究。二審貨幣資金。查現金、存款情況。三審財產物資,查賬、物是否相符。四審債權債務。查應收款、應付款、內部往來等。五審項目承包合同的簽訂、結算和兌現情況;查項目的招投標、合同、預決算情況。如是集資項目,還必須查項目集資或收費是否按照“一事一議”程序執行,是否有亂收費、亂集資行為,項目款是否專款專用。六審財務管理制度與村務財務公開執行情況。查有關財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通訊費、干部報酬、招待費等具體規定。財務公開方面,查公開資料是否齊全,公開時間是否及時,干部誤工及招待費是否逐筆公開。同時在各個環節上,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章進行審計和檢查。

3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審計程序。分為3個階段:一是準備階段。被審計的村,在接到審計通知書后,要組織好村里的相關財務人員,迎接審計人員的審計。二是實施階段。由審計人員確定審計的重點和擬訂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可采取主地審計或報送審計,重點審查財務收支帳目和經濟活動及其他有關事項,實行內查外核。三是終結階段。由審計人員對被審計村的財務帳目情況撰寫審計報告,并由農村財務審計組作出審計處理結論或決定。

(2)審計方法。著重抓住3個重點,把牢4個環節。“三個重點”:一是財務收支帳目,采用審查書面資料的方法,進行順查與逆查;二是貨幣資金和有形資產,采用直接盤點現金、存款和實物的方法;三是債權債務,包括承包合同結算兌現,采用核對、復核、查詢的方法。“四個環節”:一是把牢各項收入帳的清查,是否有漏收;二是把牢各項費用,尤其是招待費開支的票據,是否有虛假;三是把牢貨幣資金盤點核對,銀行帳戶、庫存現金是否帳實相符,審計一開始,就立即盤點現金,是否有白條抵庫及挪用公款等違紀問題;四是把牢債權債務帳戶核對,是否與帳戶相一致[3]。

4開展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1)農村主要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財務審計工作,做到親自參與審計工作。

(2)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進行調查取證和筆錄時應有2名以上審計人員在場,所有證明材料必須有提供者的簽名、蓋章或有第三方見證。

(3)堅持審計原則,抓好兌現處理。審計人員依法行使審計監督權,作出的審計意見,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應當執行;涉及有關單位的,有關單位應當協助執行[4]。審計結論書送達之后,被審計村應做好兌現處理,爭取做到審計質量好、兌現效果好、群眾反映好。

財務審計論文: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結構特征與財務審計和監督

摘要:我國的民營經濟,進入本世紀以來,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下得到長足的發展。但由于中小民營企業特殊的組織結構形式和運行機制,使得一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缺失或殘缺不全,造成企業財務運作與資金使用的無序性和違規性。因此,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則加強中小民營企業財務審計與監督是關鍵。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結構;財務運行;審計監督

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從改革開放初期到上世紀末,二十余年中受傳統體制的制約和傳統思想、傳統觀念的束縛,一直發展緩慢,直到本世紀初,國家將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與國有經濟、合作經濟(中外合資)共同發展、并存發展,中小民營經濟才有了長足的發展。

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多數起源于家庭(家族),部分為近年來全民或集體企業改制而成,少數為合作或股份制形式。其特點是:企業規模小、起點低、層次低,企業人員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差、技術素質低、科技能力低、創新能力低,企業市場能力低、競爭能力低、抗風險能力低。企業的決策者、經營者基本就是企業投資者,企業運行機制基本沿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長式決策和家族式管理,企業的重要管理崗位基本被家庭(家族)成員占據,企業主要的結構形式是以裙帶關系、血緣紐帶作為基礎的。企業財務的運行、操作、管理等處處顯現著家庭行為方式的特點和滲透著家族血緣關系的氣息,資金的來源、使用、流動,往往缺乏規范性和有效的控制與監督,有時甚至出現無序、混亂的狀況,使得本來就非常緊張的資金不能發揮最佳的效率,從而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結構狀況及特點

中小民營企業的組成特點決定了企業的投資者、決策者、經營者的同一性,探究這類企業資金的來源和組成狀況,就可清楚地了解企業資金結構特征、

企業財務組織特征、財務運行狀態等。從目前看,中小民營企業資金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1.自有資金:這是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的首要來源,也是家族式企業最普遍、最快捷、最簡單的投資方式,更是創辦企業的源泉和動力所在。自有資金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家庭存量資金。主要是家庭多年的收入積蓄、存款和祖產。(2)原始積累。通常為創辦企業前,以家庭為基礎已從事了一段時間經營性或服務性活動,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滾、爬、摸、打,獲得一些積累,在逐漸了解一些經營之道后,希望得到更大的發展而投資創辦企業。(3)家產抵壓。由于資金不足,將家中財產(包括房屋)抵押,獲得資金(貸款)創辦企業。

自有資金是中小民營企業創業的首要資金來源,也是企業的根基所在,尤其家族(家庭)式企業,更是將企業與家庭的共同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但由于自有資金一般數量都很小,所以,在企業籌備、注冊、創辦階段,只能暫時維持企業初期的生產、經營的運轉。

2.合股經營:這是中小民營企業創辦初期較為普遍的資金籌集和經營方式,其優勢可以減輕獨立經營自有資金的困難度,使企業資金能相對寬松一些。同時,可以在籌劃、申請注冊和創辦初期集中合股者的人力、物力和智力,為企業順利投入生產、經營奠定良好的基礎。合股經營一般由二人以上共同投資,持大股者理所當然的成為企業的最高權力者,合股者一般有兄弟姐妹、親朋好友或其他形式。但從目前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企業生產經營的不斷推進,合股者的經營理念、服務方式、價值趨向等方面的分歧逐步產生,加之在權力分配、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不斷顯現,使得生產、經營、服務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影響決策的施行,而成為企業發展最大的障礙,成為喪失市場、失去競爭力的最大因素,也是導致眾多合股經營企業在創辦二、三年后走向分裂的根本原因。

3.貸款:向銀行借貸,是所有中小民營企業都必須進行的資金籌集方式,也是最難的工作之一。其一,是貸款難。因為,企業本身規模小、資金少、生產加工等都不可能在短期內獲得較多的利潤和較好的經濟效益。對銀行而言,中小民營企業本身的投資和資產數量就很小,如生產經營一旦出現意外,就將血本無歸,銀行的貸款就會成為呆賬。所以,銀行在貸款時往往謹小慎微,要求很高,手續很繁雜,并且要有相應的企業擔保,而尋求擔保又是企業實現貸款的一道高高的門檻,獲得經濟擔保的機率很低。因此,多數銀行不愿貸款給這類企業,即使企業在耗費很大的精力后所獲得的也只能是小額的、短期的貸款。其二,還貸難。由于企業的各種經營性和非經營性開支往往超出企業的預算,企業開業初獲得的收益又很快投入新的生產、經營流程中,流動資金很難在賬面上有結余。所以,按期還貸往往是企業的大事,企業經營者往往為還貸絞盡腦汁,有時為了應急,甚至不惜向民間借取高息資金,用于還貸或生產中急需。

4.民間借貸:是中小民營企業普遍采用的一種籌集資金手段。企業創辦時資金的困難、生產經營中周轉金的缺少、銀行貸款的限制和繁鎖的手續以及還款期臨近等都制約著企業,很多中小民營企業都采用民間借貸方式緩解資金的困難。民間借貸形式一般有向個人和企業借貸二種,其利息一般比銀行貸款利息高得多(尤其是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小額資金借貸公司,利息高出銀行幾倍、十幾倍),但借貸方便、手續簡便、資金籌集時間短、速度快、能很快解決企業的資金的困難,尤其是外貿加工企業,在接到較大訂單后的資金籌集,基本都采用民間借貸方式解燃眉之急。民間借貸一般時間不長,以一批產品或一個加工周期為一階段,企業往往在資金回籠后立即歸還。民間借貸有一定的可行之處,但過高的利息往往違反國家的有關規定,同時存有很大的風險性,一旦產生或出現問題,后果都較為嚴重。民間借貸的背后,留給人們一些啟示,即民間資金存量很大,如何將這些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管理,在盤活這類資金的同時,規范民間借貸,發揮民間資金的積極作用,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是值得人們去思考和研究的。

二、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組織結構、制度及現狀

中小民營企業的規模、運行機制,決定了企業的財務組織結構、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運行的狀態。第一,從目前著,中小民營企業一般只設總賬、出納和倉庫保管三名財務崗位,有些甚至是總賬和出納合二為一,現金出納、總賬基本由家庭主要成員擔任,倉庫保管也基本為家族成員或至親好友,屬于企業財務監督中的財務審核、財務審計、財務管理等基本不予設置。因此,從企業法人到財務結算的整個運作過程都具有企業運行和家庭操作的雙重特點,即使少數企業采用聘請總賬會計的方法進行結算和納稅,受聘人也只在月末、月初的幾天中來企業履行一下結賬手續,并不真正履行會計職責和監督職能。所以,財務審計與監督在企業是不復存在、或者是有名而無實的。第二,由于企業組成和財務組織結構的特點,造成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缺失或殘缺不全,資金使用、流動、流向的隨意性很強,主觀意志基本主宰企業資金的運行;現金的存量控制、使用范圍、支付等缺少規范和約束;會計要素中的各項指標不能嚴格按要求去執行和操作,造成企業財務運作與資金使用的無序性和違規性。第三,財務制度和財務監督的缺失必然帶來企業財務信息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經營和資金運行的實際狀況;不能正確、完整的反映企業財產、資金、盈利和負債的真實情況。第四,有些企業投資者、經營者的個人消費與企業經營性開支混為一體,企業流動資金成為個人消費和揮霍的來源;企業經營中大量采用現金交易,為拖欠工資、欠債不還、甚至行賄、逃稅等違法活動提供便利。

因此,從總體上看,多數中小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奉公守法,服從國家法律、法規的,但仍有少數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不容樂觀,盡管是少數現象,但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和造成的危害卻是很大的。所以,加強中小民營企業財務審計和監督已成為規范和凈化市場、規范企業行為的重要工作內容。

三、財務審計與監督的地位、作用、途徑及方法

1.能夠逐步地、有效地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有效的財務監督與控制來促進企業管理步入良性軌道。首先,健全和強化企業財務制度、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流動和使用等,促進企業財務運作和資金使用的正常有序;其次,促進財務信息完整、全面、系統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正確反映企業資產、負債、盈利的真實情況,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詳實、正確和具有參考價值的財務資料。

2.能夠逐步地、有效地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規范企業資金的投入、投向,全面掌握企業資金流動、流向,確保企業資金使用的安全和有效,促進資金投放和使用的最佳效果,促進財務真正為企業發展服務。

3.財務審計與控制在規范企業生產經營和財務活動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能有效地規范企業投資者、經營者、以及家庭(家族)成員在企業的財務行為。第二,能有效地跟蹤企業資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動向和作用,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和效益。第三,能有效地減少或防止違反財務、財經制度行為的發生,有效扼制違法行為的產生。

4.加強中小民營企業財務審計與監督應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完善企業財務組織結構,健全并嚴格執行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第二,財務人員要嚴格執行財務規定,遵守財務制度,對企業資金的流向、流動、回籠、周轉要時刻予以密切關注,監督并加快資金回籠,以防資金的流失而造成損失;第三,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要堅持誠實守信的原則,要時刻牢記財務信譽是企業信譽的首要要素,是企業的創業之本、立身之本,是企業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社會地位,創造經濟效益的根基所在,因此要時刻注意維護企業信譽和塑造良好企業形象。

5.加強中小民營企業財務審計與監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管理職能。委托會計事務所和審計事務所,加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指導和審計監督,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企業財務運行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扼制在萌芽狀態。這樣既維護了國家利益,又保護了企業的利益。(2)對企業生產經營中較大的投入、投資項目等要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跟蹤指導和審計,確保企業資金運行中的正確、正當、正常和安全。(3)地方政府要關心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為本地民營企業提供指導和幫助,有關職能部門要牽頭成立中小民營企業協會,并且吸收西方國家中小企業協會(聯合會)的經驗,對中小民營企業進行規范管理,協調企業間的矛盾和整合企業資源進行最佳的配置。(4)加強企業的財務監督和檢查,同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和資金困難,改變稅費有人收、管理費有人要、困難無人問、資金無處借的被動狀態,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資金困難的路徑探析

資金困難是中小民營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制約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瓶頸”。社會經濟發展中,再好的項目、再好的訂單、再豐厚的利潤,沒有資金去運作,也是空話一句;再好的經營者、決策者,再優秀的創業者、管理者,沒有資金,企業生產、經營也是紙上談兵。因此,資金已成為影響中小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首要因素,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障礙。而如何有效地解決企業資金困難,筆者認為,政府的扶持和協調是關鍵。

1.政府協調:各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在發展民營經濟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要根據當地民營經濟的特點,借鑒和學習英、美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組織成立中小民營企業協會(聯合會),組織協調資金,為協會成員企業提供擔保,通過協會對企業進行信用評定,為銀行貸款的平安度提供參考。

2.政府扶持:國家和地方財政可拿出一定的資金,通過財政扶持和政策傾斜的方式解決中小民營企業借貸的困難。這類資金可以采用長期借貸、貼息借貸、扶持借貸等多種形式,同時由執行部門或機構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審計、檢查、跟蹤服務等,這樣既解決中小民營企業的資金困難,又促進了地方民營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同時可收益,企業、國家、政府獲得“三贏”。

3.銀行貸款:銀行等金融部門要改變傳統的觀點和貸款方式,要從促進地方民營經濟發展、扶持中小民營企業的角度出發,盡可能的增加企業借貸的額度和簡化手續。可以請企業協會擔保,而將風險和管理轉向行業協會內部,通過行業自律和信用機制來約束企業。

4.成立民間銀行:國家、政府、管理部門、企業(行業)協會可以聯合組建民間商業銀行。由民間出資,專門面向中小民營企業,尤如中小民營企業自己的銀行,解決企業資金急需和投資的困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处破女| 丰满又黄又爽少妇毛片| 姑娘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中文| 欧美xxxxx高潮喷水麻豆|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欧美性xxxx狂欢老少配|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少妇被男按摩师按到高潮| 中日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午夜dv内射一区区| 亚洲成在人线视av| 人妻插b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十三以下岁女子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刚刚碰一|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视频中文|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妓女妓女影院妓女网妓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