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商業論文

商業論文

時間:2022-05-04 04:11: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商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商業論文

商業論文:商業銀行營銷理論不同視角的分析

摘 要 商業銀行營銷活動是商業銀行爭奪客戶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銀行必須對其營銷活動進行創新,而創新又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從金融營銷理論、金融創新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價值鏈理論和客戶經理制度五個方面對營銷理論進行分析。希望能在商業銀行營銷中具有實踐意義。

關鍵詞 商業銀行 營銷 金融創新

隨著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的轉變以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壯大,銀行間的競爭逐步加劇。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銀行準入制度的放寬和世界大型跨國銀行的進入,我國的商業銀行面對的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在新的競爭格局和市場環境下,國內商業銀行的市場營銷活動日漸活躍,并呈愈演愈烈之勢。各商業銀行紛紛結合自身優勢,革新和提升營銷理念,推進CI 建設,重塑公眾形象,營銷層次迅速提升,國內銀行業開始邁入了營銷時代,而經濟活動又是基于經濟理論的指導。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作為爭奪客戶的重要手段-營銷,必須不斷進行創新。商業銀行營銷理論主要涉及金融營銷理論、金融創新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價值鏈理論和客戶經理制度。

1 金融營銷理論

金融營銷或商業銀行營銷是市場營銷理論的分支。相對于其它行業,金融行業引入市場營銷理論比較晚。這和商業銀行的政策管制和金融業的產業結構相關。因為在以前,商業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受國家金融政策的限制,商業銀行只能被動提供國家規定的產品,商業銀行分工非常明確,例如中國農業銀行的客戶是廣大農村。而現在商業銀行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原來的市場劃分已經不存在,如何爭取更多的客戶是商業銀行工作的重點。

事實上,金融營銷是市場營銷理論在金融業的移植,同時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進行理論行業化。金融營銷是商業銀行運用一定的公關技術(關系營銷),通過服務手段(服務營銷),有目的、有選擇地籌措資金,開展信用往來,實現資金增值。其過程包括營銷體制的構造,營銷機制的確立,營銷目標的制定,營銷信息的收集,營銷方案的決策,營銷策略的謀劃、營銷預算的實施和營銷績效的評價。

金融營銷理論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由服務營銷理論、關系營銷理論和網絡營銷理論三大理論組成。商業銀行營銷的設計就是三者的整合運用。

2 金融創新理論

對于金融創新的表述比較復雜。商業銀行作為比較特殊的產業,其創新只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的創新。由于各國對銀行管制的差異,所以,對銀行創新的概念沒有統一的認識。我國經濟學家陳岱孫和厲以寧借鑒熊彼特的經濟創新的概念,認為金融創新就是在金融領域內建立新的生產函數,是各種金融要素的創新組合,為了追求利潤機會而進行的市場改革。其涵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上出現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資方式、新的金融市場、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以及新的金融組織形式與管理方法等內容。美國的銀行詞典把金融創新定義為支付制度促進銀行和其他金融結構作為資金供求中介作用的削弱或改變。其創新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技術創新;風險轉移創新;信用創造的創新和產生股權的創新。創新理論主要分為以下學派:

2.1 西爾伯的約束誘致假說

美國經濟學家W.西爾伯認為金融創新是微觀金融組織為尋求利潤最大化,減輕外部對其壓制而產生的自衛行動。商業銀行通過創新來規避約束。約束來自于外部的政府約束和內部的自身約束。為了規避約束,銀行從機會成本和金融機構的影子價格和實際價格的差異中進行最大限度的金融創新。微觀金融機構金融創新的行為的邏輯是與約束相對應的影子價格在一定時期的持續上升導致金融創新。西爾伯認為美國60%的金融創新可以用該理論解釋。該理論認為金融創新是金融抑制的結果。其觀點是片面的,不能解釋基于市場變化和經濟環境變化的金融創新活動。

2.2 制度學派的金融創新理論

以諾斯為代表的制度學派主張從經濟發展歷史的角度研究金融創新,認為金融創新是與經濟制度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創新活動。他們認為在計劃經濟和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沒有金融創新存在的空間和必要。制度學派認為全方位的金融創新只能在受管制的市場經濟中才會存在。即政府的管制本身就是金融制度領域的創新。在相對自由的市場經濟中,政府管制妨礙金融活動時,銀行會試圖進行金融創新來規避管制。

2.3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金融創新

自從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理論,交易成本理論被廣泛應用到一切經濟活動領域,金融自然也不例外。希克斯和尼漢斯1976年提出的金融創新交易成本理論。交易成本理論認為金融創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創新的首要動機,交易成本決定了基于金融創新的產品服務創新是否具有實際價值;金融創新實質是技術進步導致交易成本下降的反映。希克斯認為交易成本和貨幣需求與金融創新的邏輯關系是: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貨幣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會產生對不同類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的高低使微觀主體對需求的預期發生變化。交易成本的降低使貨幣向更為高級的形式演變和發展,產生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交易成本的不斷降低刺激金融創新的向廣度和深度發展。該理論認為金融創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尋求交易成本不斷降低的過程。

我國的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的特點是國家嚴格的政策管制下有限的創新。由于商業銀行的分業經營,作為金融創新的主體的商業銀行的創新產品是非常有限的。同時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計劃經濟遺留下的商業銀行產品或服務的同質化,迫使商業銀行積極進行金融創新,推出基于自己資源優勢的創新產品或服務,通過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競爭創建競爭優勢。

3 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商業銀行營銷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微觀信息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自1970年美國經濟學家阿克洛夫以舊汽車市場交易模型為基礎分析“逆向選擇”開始,阿羅(Arrow)、赫什雷弗(Hirshleifer)、斯彭斯(Spence)、格羅斯曼(Grossman)、斯蒂格利茨(Stigliz)等經濟學家在許多領域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拓展性研究,并提出了“逆向選擇”理論、“市場信號”理論以及“委托———”理論等基本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被西方學者稱為是最近二十年微觀經濟理論最活躍的研究領域。

信息不對稱性的概念來自信息經濟學,是指交易雙方不能同等地具備或掌握做出實現交易決策所需的全部必要的信息,而是處于信息在主體間的不對稱分布狀態。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中的主體具有完全的信息。而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信息是不對稱,從而在經濟活動中存在機會主義行為和道德風險的問題。商業銀行營銷同樣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信息不對稱是絕對的、難以避免的。在商業銀行營銷中,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為商業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商業銀行方面,由于客戶的知識和信息的有限性

,客戶對于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存貸款業務,而對于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時由于商業銀行間的激烈競爭,不同商業銀行的產品服務創新過多,作為客戶沒有時間對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深入的了解,為擴大商業銀行產品和服務的知名度,針對目標客戶開展營銷是商業銀行推廣產品和服務的必要手段。同時,作為客戶而言,由于潛在客戶數量比較多,如何更多了解客戶的相關信息,是商業銀行營銷的重要目的,通過商業銀行營銷,促進彼此間了解,更大程度降低客戶與商業銀行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根據現代營銷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營銷的過程實際上不斷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信息,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建議不斷進行產品服務創新,改進現有產品服務的過程。從信息經濟學的觀點,營銷過程就是商業銀行客戶間信息交流的過程。信息交流是降低彼此間信息不對稱的重要手段。商業銀行營銷只是盡可能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不是完全消除信息不對稱。用可以忍受成本最大的消除信息不對稱是商業銀行營銷的原則。同時信息不對稱的與信用密切相關。現在通行的信用評級就是消除信息不對稱的一個規范化設計。

4 基于價值鏈理論的商業銀行營銷

Michael E.Porter(1985)首次提出價值鏈的概念并對此進行了詳細闡述。價值鏈理論認為,企業的發展不只是增加價值,而是要重新創造價值。在價值鏈系統中,不同的經濟活動單元通過協作共同創造價值,價值的定義也由傳統的產品本身的物質轉換擴展為產品與服務之間的動態轉換。彼得·海恩斯(Peter.Hines)從價值實現的最終目標出發對價值鏈進行了重新定義。他認為價值鏈是“集成物資價值的運輸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Jef?鄄fereyF.Rayport和JohnJ.Sviokla(1995)提出了“虛擬價值鏈”(Virtual Value Chain)的觀點。他們認為任何一個企業組織都是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中進行競爭,一個是管理人員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的資源世界,稱之為“市場場所”(Market Place);另一個則是由信息構成的虛擬世界,這一虛擬世界的出現導致電子商務這樣一個新的價值創造場所,他們將這一新的信息世界稱之為“市場空間”(Market space)。它們通過不同的價值鏈開展價值創造活動,前者通過“有形價值鏈”(Practical Value Chain),即采購、生產與銷售,后者通過“虛擬價值鏈”,即信息的收集、組織、篩選與分配。兩條價值鏈的價值增殖過程不同,前者是由一系列線形連續的活動構成,后者則是非線形的,有潛在的輸入輸出點,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和分布的矩陣。

利用價值鏈對商業銀行營銷的業務流程進行重組。所謂“業務流程”,是指“為特定顧客或市場提供特定產品或服務而實施的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在商業銀行營銷過程中,一個業務流程就是以一組以顧客為中心的從開始到結束的連續活動。顧客可以是外部的產品或服務的最終用戶,也可以是業務流程內部的產品的使用者。業務流程重組的目標是顧客滿意,即通過降低顧客成本,實現顧客價值的最大化,這一點與價值鏈理論中的顧客價值相一致。事實上,整個價值鏈就是一個創造的價值工作流程,在這一總流程基礎上,可把商業銀行具體的活動細分為生產指揮流程、計劃決策流程、營銷流程、信息搜集與控制流程、資金籌措流程等。其中有些流程是特別重要的,決定和影響著形成商業銀行獨特性或競爭力的因素,稱之為“基本業務流程”,對應于價值鏈中的基本活動;其他業務流程是對商業銀行的基本經營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的,稱之為“輔助業務流程”,對應于價值鏈中的輔助活動。業務流程重組,就是通過重新審視商業銀行的價值鏈,從功能成本的比較分析中,確定商業銀行在那些環節具有比較優勢,在此基礎上,以顧客滿意為出發點進行價值鏈的分解與整合,改造原有流程的路徑、工作環節和步驟劃分,最終實現業務流程的最優化。

5 基于關系的客戶經理制度

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是商業銀行綜合服務體系的主體,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經理為先導,以所有業務操作柜員化為保障,以后臺支持系統和全過程風險監控為依托,為客戶提供集成式、全方位服務的服務體系,其核心是客戶經理。

客戶經理是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的營銷代表,他能夠熟練掌握并組合運用商業銀行產品,積極拓展市場,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多功能、多層次金融服務,是積極發掘、采集、評估并滿足客戶需求的客戶服務業務主辦,是商業銀行與客戶溝通的橋梁,客戶通過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就能得到全部的金融服務。客戶經理的基本職能是為商業銀行和客戶雙方創造商機,把握商機,商業銀行與客戶是一對利益共同體,為客戶負責,同時也是最大的為商業銀行負責;第二是要鞏固銀企關系,維持和發展與客戶的良好關系,同時不停地發掘優良客戶資源;第三是管理客戶,掌握客戶的所有信息,建立客戶檔案,不斷地進行評價,從而提出商業銀行對策;第四是服務客戶滿足客戶需求,特別是要開發客戶的需求;第五是控制風險,當客戶情況變化,對商業銀行產生不利影響時,應及時調整商業銀行策略,規避風險;第六是促進創新,因為客戶經理不停地在客戶那里進行需求的開發、挖掘,對商業銀行的創新起到促進作用。總的來講,客戶經理要對商業銀行、客戶雙方負責,而且是把這兩種職責相統一、相結合、既負責采購又要負責營銷,既要拓展市場,又要控制風險,這就對客戶經理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商業論文: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形勢及對策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主要源于內部管理不善、有章不循、違規操作、人為失誤、系統故障及外部事件等原因。此外,制度上的疏漏、道德風險、越權交易、內部人作案、外部不法分子欺詐等也經常引發操作風險。研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對于做好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

(一)內控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近年來,商業銀行對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在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規定是硬性的、可操作的和具體的,但缺乏必要的培訓和風險意識教育,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導致法制觀念不強,給正常業務經營帶來極大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基層商業銀行人員少、“兼崗”人員多,加之本身重業務經營,輕內部管理,結果使內控制度本來就缺乏的基層商業銀行,“兼崗”人員顧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執行內控制度,缺乏應有的控制力、監督力、約束力,從內部遏止金融風險的發生。

(三)商業銀行對員工的思想教育相對薄弱。基層商業銀行普遍存在重業務發展,忽視對員工遵章守法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教育的現象,特別是對員工八小時以外的行為基本沒有監控。

(四)經營業務單一,收入少,機構只能減人增效,職工不能更好地安心工作。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化,對員工壓力不斷加大,加之個別機構績效激勵機制不盡完善,影響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的積極性、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成為導致案件發生的一個原因。

(五)監督檢查制度不到位。抓落實,監督檢查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商業銀行對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缺乏一套科學的、嚴密的、操作性強的日常檢查和評價標準,檢查不深不細,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對存在明顯漏洞的業務操作也只是輕描淡寫地“告知”一下,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從而使監督檢查流于形式,落實中存在的偏差和問題不易被及時發現和解決,給弄虛作假、蓄意犯罪者提供了機會。

(六)責任追究制度執行不夠嚴格。在發生案件的地區和部門,一些商業銀行對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輕描淡寫,處罰時不痛不癢;在處理一般的案件時心慈手軟,從輕發落;處理大案要案時,不嚴查深挖,縮小處理范圍,對自己不利的就拖、頂、壓,從而大大削弱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嚴肅性,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違章操作的歪風。

二、防范和控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操作風險防范體系。一是商業銀行基層網點要建立各職能部門、各崗位之間互動的監督體制,前后臺相互制約的互動體系,充分發揮事后監督崗位的作用,支行長及主管行長要定期、不定期進行換位檢查。二是形成對規章制度有檢查、有落實、有反饋的良性循環機制,強調員工自我約束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堅持制度和流程的嚴肅性。把風險防范全方位、多層次地滲透到單位的各個崗位和環節,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能動性,以防范因操作不到位而引發的案件和差錯。

(二)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建立全方位操作風險監督體系。一是商業銀行要把內審部門作為一個具有獨立的、可操作的部門,充分發揮內審部門的作用,同時對內審部門也要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審計和交叉審計,實施合規性、責任性和風險性并舉的審計原則,對有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持續跟蹤檢查,努力將審計關口前移。二是審計部門要擺脫商業銀行內部人控制的局面,建立由一級分行行長直接控制的部門,全面扭轉現行實際的局面。三是對重要崗位和敏感部位的員工實行八小時以外行為的監管,最終形成銀行內部自律約束、再監督和外部監督多維立體的操作風險監督體系。

(三)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并引入獎罰并舉機制。要加強對員工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法律意識、制度觀念和道德水平,降低因人為因素或員工對政策、制度、法律不了解而引發的操作風險。在日常管理中積極倡導建立有力的風險控制文化,將本行的內部控制戰略和政策準確無誤地傳導到各個層次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員工,使操作風險控制成為每一位員工日常工作中的首要目標。同時,要引進激勵機制,對全年安全無事故的員工要進行獎勵,對因工作失誤或造成損失的操作風險的員工要進行處,甚至重罰,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把操作風險控制在最低點。

(四)建立經營與內部控制“兩條腿走路”的有效體制。首先,要加強內控體制建設,從內部管理入手,將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內控制度真正引入到商業銀行業務運作的全過程。其次,建立具有高度獨立性、權威性、管理嚴謹,工作規范的內控體制,以制度規范業務,約束人員。最后,將內控的“事后查處”改變為“事前防范”,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現苗頭,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風險。同時,通過加大查處力度增強員工自覺執行制度的自覺性,控制金融風險。

(五)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加大責任追查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嚴懲犯罪當事人的同時,決不能放緩對其他相關責任人的處理。一是重點追究在內控制度執行過程中的失職、瀆職行為,追究有關領導人的責任。二是高度重視一般違規行為的蔓延,要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警鐘長鳴,常抓不懈,要把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防微杜漸,形成內控的威嚴防線。

商業論文: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建設思考分析

加入wto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不僅表現為前所未有的市場較量,還兼藏著文化的交匯與碰撞。現在,入世既成事實,國有商業銀行為迎接競爭除加緊做好業務上的準備之外,文化上的準備也不可或缺,這種文化就是銀行的企業文化。信貸在銀行整體經營中所處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它所蘊涵的特性文化在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中的特殊比重。因此,關注、解析和構建信貸文化應當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當前文化準備中特殊的、重要的環節。

一、國有商業銀行發展信貸文化是參與未來競爭的特殊選擇

先進的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的重要標志,是對企業管理理論、模式和成就的概括和反映,同時也助推著企業管理和生產經營的發展,是企業改革創新、贏得競爭以及繁衍生息的強大動力。同所有形式的健康文化一樣,信貸文化相對信貸業務本身也存在于日常、衍生于細微、作用于無形,它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具有影響人、教育人、引導人和改變人的功能,并通過人的思想行為對信貸工作起著規范、導向、推動運行和發展的作用,使信貸生成人性化的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

所謂信貸文化,是指在信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能夠體現信貸價值觀的信貸基本理念、形象氣質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它是銀行企業文化的一個特殊分支。外資銀行進軍國內市場,不僅依靠其優越的體制、獨特的觀念、豐富的經歷和良好的素質,還將憑借其先進的文化。這種文化在理念、習俗、規則、目標、精神等諸多方面的優勢都預示著無形的挑戰,迫使國內銀行必須以特有的銀行文化來應對。長期以來,信貸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最大、最傳統的經營產品之一,一直是國有商業銀行最主要的創利渠道,隨著入世后新的經濟環境的形成,信貸的作用和地位將更顯突兀。抓住信貸文化就抓住了國有商業銀行問題的核心,信貸文化既是制勝的基本點,又是發展的動力源。

我國的銀行信貸在經營思想和運行方式上經歷了幾次重大變化,也孕育了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信貸文化。改革開放之前,國有銀行處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之中,信貸規模和項目均由政府決定,銀行只是按照要求劃撥貸款,不具有獨立的信貸理念和自主的信貸行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有銀行逐步建立了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經營權限、利益目標和信貸策略,但整體上仍然沒有擺脫計劃經濟的制約,仍兼顧著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的雙重職能。信貸工作的突出特征還表現為片面強調擴張規模而忽視資產質量與自身經營成果。直至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轉入市場經濟體制以后,隨著金融改革的實施和一系列金融政策法規的出臺,國有銀行才從根本上確立了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應有的獨立的金融企業法人資格與地位,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信貸工作也漸漸形成了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相對獨立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目標,并開始走上了集約化經營管理的軌道。

入世使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文化面臨一次重大調整的新機遇,并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歷史演化新階段的新情況、新格局,促使我們有必要對信貸文化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一些審視和反思,力圖為信貸文化的未來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現狀與差距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信貸文化的內涵、規模、作用上較之國外同業先進水平與參與未來競爭的要求都尚處于初級階段,甚至與國內一些小銀行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1.由于信貸的核心地位及特殊作用還沒有被全面、客觀地認同,信貸在整體經營中的特殊功能得不到科學、合理的定位,信貸文化也顯得消極與被動。國有商業銀行面對變革,缺乏對健康的信貸文化的建設與引導,在信貸業務發展上過分強調安全性與零風險,致使信貸部門與信貸從業人員不求有權、但求無責等不良習氣在一定范圍內滋生蔓延,信貸從業人員應有的爭先創優、崗位奉獻、實現自我的意識無從體現,集體主義、團隊精神也鮮有展露。

2.隨著市場環境、企業需求與客戶素質的變化,信貸經營的觀念、思路、領域、行為方式也不斷更新,但一些機構開拓信貸市場的能力和水平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對外營銷與服務還停留在較低層次,甚至沿襲較為原始的公關方式,依靠請客送禮來維系銀企關系,爭攬優質客戶,使信貸業務帶有了不良甚至不健康的文化色彩。

3.無論是同業之間還是本系統之內,廣泛的交流不僅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而且有利于營造寬松、和諧的經營氛圍。但一些國有商業銀行的機構在信貸改革創新、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常常眼睛向內,過分依賴自給自足,存在自滿意識和排外心理,背離了合作共存的時代精神,使信貸文化在一定范圍內附帶了純粹的本土化色彩和無形的封閉化特性,并最終限制了信貸業務自身的發展。

這些現象的存在,制約了信貸文化對經營的反作用力的發揮,最終勢必影響信貸資產的質量、效益以及信貸的綜合競爭力。

三、以國際視野打造優秀的信貸文化

1.樹立信貸文化意識,重視和關注信貸文化。思路取決于觀念,意識作用于實踐。在未來的綜合市場競爭中,信貸文化的競爭與信貸業務的競爭是同時進行、彼此交融、相互促動的兩個方面。只有從主觀上高度重視和關注信貸文化,才能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大力倡導積極的信貸文化,并進而有意識地發揮文化對業務的助推作用。充分認識信貸文化的概念、形式、表象和內涵,有針對性地實施文化建設,主動關注信貸經營、管理、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文化因素,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分析和解決信貸具體工作中的問題。

2.正確評估信貸文化的現狀,對信貸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進行準確定位。一方面,針對目前信貸文化的狀況予以全面、正確地評價,既提煉出經驗、成果,又查找出諸要素中的問題,并從歷史背景、客觀條件、人為因素等方面分析問題的成因及危害。另一方面,立足現狀并結合時代特征和未來競爭需求就信貸文化的功能、作用進行合理定位。用實際、深遠的眼光,以新的信貸市場為導向,全面分析、衡量信貸文化的市場潛力和引導、規范作用,明確信貸文化在信貸市場中的角色和地位,把握好信貸文化與信貸業務在市場上的結合點。

3.綜合治理當前信貸文化中各類不良因素。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注重信貸文化中人的因素,突出信貸文化的主體,將文化的思想、行為及職業道德與倫理通過人這一特殊載體得以有效傳導和貫徹。其一,要關注信貸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個體價值。優秀的信貸文化應當將鍛造人才放到首位,通過培訓等手段提高員工的個人素質,并使個人素質轉化為個體價值,使信貸人員的個體價值得到實現和提升。其二,要建立良好的職業環境。這種環境既包括人際氛圍、上下關系,又包括對員工教育、培養、選拔、任用以及處罰、激勵的機制。良好的環境能對員工產生壓力、引力和合力,既有利于穩定和吸引人才,又使信貸人員充滿安全感、使命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其三,要發揮管理者的表率作用。這是信貸文化不斷提升的關鍵。管理者是楷模,是政策和組織行為的化身,好的表率是隱含的文化、無形的力量,能夠通過上行下效貫穿全員,形成

一致的行動、集體的合力。其四,要培育、打造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樹立團結、自信、奉獻、必勝的人文精神,把從業人員感召到集體主義的旗幟之下。4.立足國情行情、放眼未來競爭,積極打造有特色的銀行信貸文化。信貸文化建設是一項牽動全局、意義深遠的工作,是金融競爭新格局下國有商業銀行的新任務。在經濟市場化、市場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高速發展時代的信貸文化,應當是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文化。一方面,國有商業銀行要立足現狀,注重體現和挖掘國內信貸文化的民族特色。發揮固有文化基礎的優勢,趨利除弊,相互取補,使信貸文化依附于國情、行情,體現民族化、本土化的優良特性。另一方面,還要敞開胸襟、放寬眼光,大膽汲取域外文化的精華。與本土和國內銀行文化匯集交融,相得益彰,使國內銀行信貸文化更具開放、兼容的國際化特性,更能跟緊先進信貸文化的發展潮流,更加適應未來國際信貸競爭的環境……

商業論文:商業專業市場建設科學發展觀調研思考

市場,是商貿流通業依托載體和平臺,一手連著生產,一手連著消費;既制約著生產的起點,也影響著生產的歸宿。沒有現代化大商貿、大市場,就不能有現代化的大生產。加快發展中心城區商貿業和專業市場建設,是我區乃至我市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發揮區位優勢,優化產業結構,決戰“兩區”,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項目建設和提高經濟素質與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商貿業和專業市場的繁榮,是建設“三個新__”和實現“三個新__”目標的重要標志。

一、我區專業市場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我區緊緊圍繞“商貿旺區”發展戰略,努力克服政府職能不全的影響,堅持“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的觀念,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繁榮中心城區商貿業和專業市場建設,取得長足的進步。

據不完全統計,中心城區現有各類大小專業型市場40余個,總營業面積30余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家俱、建材、汽車配件、電子通訊以及以農副產品為主的綜合市場及農貿市場等(具體情況見附表)。

(一)市場專業化雛形形成。撤市設區之初,我區成形的專業產品市場只有服裝類的文山大市場一家。經過幾年的不斷發展,初步形成了從“一枝獨秀”到“百家爭鳴”、從單獨的服裝類到家俱、建材、汽車及配件、電子通訊等多門類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經營的品牌也從原來的低層次產品到多類型的國內外知名品牌,街道和馬路兩側店面自發形成的具專業性質的市場也明顯增多,如上人民路的建建筑裝飾材料一條街、北門街的電腦一條街、城南井岡山大道兩側的汽車及配件市場、陽明西路的蔬菜批發市場,等等。

(二)規模、效益不斷增長。據初步統計,20__年全區各類專業市場年交易總額達4億元,實現稅收380余萬元(區內稅收),分別是撤市設區時的20倍和15倍;正在招商的四方園建材大市場營業面積超80000平方米;城南汽車及配件市場發展迅猛,經營戶超過了150家;汽車及配件、家俱、建筑裝飾材料等市場的銷售面覆蓋了全市的各縣市區,陽明西路蔬菜批發市場甚至遠銷到了周邊省市。

(三)投資主體趨向多元化。一是政府投資。這類專業市場主要集中在農貿類市場,如書街農貿市場、城北農貿市場等;二是個人或企業投資。這是目前市場投資的主要形式,如陽明商城、香江家俱城、天一園家俱城、韶山路農貿市場,等等;三是股份合作制形式。即由多家投資者合股建設,如四方園建材市場,分別由白塘街道以及該街道的年豐、白塘、螺川、吉南等村利用村級集體預留用地,合股投資興建而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區專業市場建設,從自身縱向比有一定的發展,但與周邊地區橫向比,差距較大,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市場發育功能不全。

主要表現“先天功能不足”和“后天發育不良”。“先天功能不足”,就是在市場建設之初或培育過程中,沒有依據專業市場要求規劃建設和予以明確定位。因此,大多數專業市場場地狹小、設施簡陋,基本不具備專業市場必需的相關建筑構造及配套功能。有的是由街道馬路兩側的普通門面組成,在展示、加工或運輸時,往往因為門店及周邊空間狹小而占道,既給行人帶來不便,更影響交通和市容。還有的“有市無場”,如五岳觀、仁山坪等農貿市場和城南汽車及配件市場,都是在露天或簡易的鐵架棚中交易。“后天發育不良”,就是絕大多數專業市場,不注重對市場軟件功能的培育,僅局限于滿足當地消費者在部分生產、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在“以銷促產”和促銷本地產品等方面的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不僅如此,絕大多數市場以“零售”為主,且停留在傳統的“三現”(現金、現場、現貨)交易方式上,電子交易等現代流通方式基本為零,市場功能由地區性向區域性轉變尚未實現。

(二)市場布局不盡合理。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營戶分布散亂。城區內各類專業市場布點處于無章可循狀態,各類專業經銷商星羅棋布。如汽車、摩托車、五金、汽配、建材、家俱、化工等幾十個行業、上千戶經銷商散布在井岡山大道、人民路、中山路、城南、城北等路段,沒有隨行入市。二是重復建設明顯。目前中心城區的專業市場多是自發形成,并多聚集在人口密集地段。如在相距不到300米的范圍之內有陽明商城、鼎泰步行街、步步高三家大型綜合類市場;四方圓和凱震兩家城區最大的建材市場,相距還不到1公里。另外,同類專業市場也明顯過多,如家俱類就有天一園、香江、百年名店等4—5家成形的市場和大大小小十幾多家門店經營戶。三是專業定位無序。專業市場培育多以人為定位,造成資源浪費或市場難以形成。如凱震建材市場,其規劃建設之初是一般性樓盤店面,并不是按建材市場的要求規劃設計,結果有關部門卻批準其辦成了建材類專業市場,這給按建材專業市場規劃建設的四方圓市場的形成和培育帶來極大的影響;陽明商城定位為超市,卻由于鄰街超市過多而造成了店面租賃少人問津,二樓以上店面根本是“有場無市”,這些都無疑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還有的市場建設者為了盡快收回成本,不分行業、不分種類將商鋪銷售或租賃給各類購買者和經營者,造成“專業市場不專業,綜合市場亂綜合”的結果,嚴重影響市場的專業化和一體化。

(三)聚集效應仍然弱小。

主要表現在:一是市場規模較小。從嚴格意義上說,__區尚無一家規范性的專業市場,充其量只是形成了專業市場的雛形。現有的家俱類、建筑裝飾材料類、電子通訊類、農貿類等市場,有一半以上經營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下。除剛建成的四方園建材市場是按大型專業市場規劃設計外,其它的不論是設計定位、經營面積還是商家戶數,都是低層次、小規模經營。二是輻射能力較弱。當前我區專業市場都是轉來貿易,沒有一個當家的品牌,更沒有龍頭企業作支撐,市場聚集、帶動、輻射能力弱,除少數市場銷往市內各縣市區外,絕大多數市場的輻射范圍只在__、青原兩區,尚無一家市場能覆蓋全省,更不要說全國。三是市場效益較差。20__年全區各類專業市場交易總額和實現稅收的總和尚不及周邊相似地區一個專業市場:如九江潯陽區的天馬建材家俱市場年交易額超4億元、京九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年交易額 達36億元,安徽六安市裕安區的大別山義烏市場(一期)年交易額30億元,利稅超3000萬元(其中稅收200余萬元,尚在優惠期),而我區到目前為止,年納稅超70萬的專業市場沒有一家。

(四)市場管理不夠規范。

主要表現有四:一是內部管理混亂。由于投資主體多元(政府投資的已實行管辦分離),管理主體不一,市場管理機制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臟、亂、差現象嚴重。特別是一些農貿市場,垃圾穢物亂扔亂堆,污水亂排,經營環境很差。二是部門干預。不少商戶反映,有關職能部門(包括市直部門)常以各種名目進行檢查、收費、罰款,還有的向經營戶攤派訂閱報紙、雜志等,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經營秩序,更損害了政府的形象。三是經營理念較差。多數個人投資建設的市場,竣工后投資建設者搖身變為市場管理者,有的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傳統思維影響,讓缺少管理經驗和能力的親友擔任重要管理職務。在管理中,他們只是單純地收取管理費,根本不懂得如何經營市場,如何為商戶、消費者服務,更談不上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實施現代專業市場管理。四是組織化程度不高。至今沒有一個專業門類市場組建成立了專業協會,多數是“馬路警察,各管一段”,市場經營業主“各顯神通”,相互壓價、相互詆毀的現象時有發生,無序競爭不可避免。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當前我區專業市場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快專業市場的建設培育,就必須結合實際,汲取外地經驗,堅持“商貿旺區、商貿活市”發展戰略,從“政府引導、科學規劃、整合資源、調整布局、創新管理、提升品位”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進我區專業市場走向“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集約化”的發展道路。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設和培育專業市場,既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又能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是件雙贏的大實事、大好事。市、區政府要把加強中心城區專業市場建設和培育工作,作為我區和我市推進產業發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工作來抓。一要成立機構。成立以市長、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副區長為副組長的市、區建設培育專業市場領導小組,加強對專業市場建設培育的指導和協調。二要營造氛圍。加大對建設培育專業市場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參與、配合專業市建設發展的濃厚氛圍。三要健全機制。建立市、區兩級聯動、各職能部門相互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合力推進中心城區專業市場的建設、培育和發展。

(二)合理規劃布局。

一個城市的商業網點布局和定位對專業市場的建設和培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要科學規劃。按照“城內大商場、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思路,加強與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力促市政府盡快出臺《__市中心城區商業網點規劃》,并協同市直有關部門制定《中心城區專業市場建設培育管理條例》,力求專業市場的規劃建設和培育既符合城市發展要求,又適應本地產業發展需要,更有利于促進專業市場上規模、樹品牌。同時,要堅持“規劃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則,盡可能避免低水平同類市場的重復建設。二要門店歸市。市、區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有市無場”的專業市場的引導,在加快有形市場建設的同時,積極鼓勵、吸引馬路門店商戶進入規模大、檔次高、功能全的專業市場經營,萎縮不符合規劃要求的門店市場,逐步取消馬路市場。三要優化資源。對“有場無市”的有形市場,要整合利用,減少浪費。可重新調整陽明商城市場定位,借鑒南昌市新大地電子產品市場的管理辦法,將北門街和鷺洲東路的電子類產品,引導進入陽明商城經營,將陽明商城的打造成__市最大的電子產品專業市場;將上人民路和城南等地段的建筑裝飾材料經營戶,由政府引導進入四方園建材大市場,將四方園真正培育成江南第一大建材專業市場。如此,通過整合分散的專業經營戶,培育形成大型的專業市場,既能解決市場分布散亂問題,又能使現有的有形市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完善建管機制。

良好的建管機制,能有效規范和引導專業市場在良性的軌道上發展。根據我區現狀,建立有效的市場建管機制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把好建設關口。凡是不符合《__市中心城區商業網點規劃》布點要求的市場建設項目不予申報審批;符合規劃布點的項目,也要根據專業市場的要求找準行業定位,實行高起點、高標準設計建設。二是要改革管理模式。要建立健全專業市場法人治理制度,可借鑒義烏、蕭山等地采取現代企業制度管理專業市場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提高市場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三是要提高管理者水平。對檔次較高、規模較大的專業市場,應聘請專業的市場管理人才進行管理;對中小型專業市場,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培訓,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時,建議由區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引導市場成立行業協會,規范行業經營行為,減少業內無序競爭,促進專業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

(四)強化市場培育。

市場的形成,特別是專業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培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要加強政策引導。政府可依據市場建設和培育的要求,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客商投資建設規范的專業型大市場,鼓勵、吸引零散商戶入場經營,為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創造條件。二要規范市場管理。要加強對市場管理的監督,切實為經營戶營造規范、有序的經營環境;要大力引導市場主辦單位逐步把現代化管理手段運用到市場管理上,使市場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的軌道。三要創優發展環境。市、區政府可建立市、區領導掛點、部門幫扶的培育發展專業市場工作制度,幫助市場發展協調解決一些困難和問題,并監督各職能部門規范執法執紀行為。有關職能部門要為入市經營商戶設立“綠色通道”,通過“放水養魚”,扶持市場興旺壯大。同時,要嚴厲打擊市場內欺行霸市等各種違法違章經營行為,為市場發展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五)主攻專業市場建設

牢牢把握、強化和發揚__獨具的市區優勢、城郊優勢、“市直”優勢,確立超常規的科學發展思路,主攻專業市場建設。著力通過政府扶持,市場化運作,加快城南專業市場集群和城北物流市場的建設,著力建設一批有影響力、輻射功能強的汽配、工程機械、鋼材、農貿、農副產品批發、干鮮水果和糧油批發等專業市場。在主攻專業市場建設中,實施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市場項目創稅源,規劃建設一批市場項目長稅源,精心培育一批市場壯稅源,重點發展一批市場增稅源的市場建設滾動發展戰略。到20__年,初步形成立足中心城區,輻射周邊區域性商貿中心框架和專業市場集群,使中心城區商貿市場實力明顯增強,在省內排名明顯靠前,專業市場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形成可持續發展態勢。

(六)進一步理順市區兩級管理機制

在保證有效監管前提下,按屬地管理原則,市工商、衛 生、國稅、地稅、質監等部門不直接介入中心城區的省、市、區企業和個人的注冊登記、辦證、納稅申報,避免產生執法和行政管理盲區及同城不同管理標準的負面影響,放手讓__區按屬地原則實施管理。

商業論文:國有商業銀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研究

人力資源 成本會計是指運用一系列的會計方法對人力資源進行成本核算,并進行記錄、報告;編制財務報表時也需要納入人力資產這個要素。商業銀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指商業銀行為得到人力資源進行人事管理等造成的各種成本、機會成本進行會計核算,對銀行在經營過程中以各種方式花費在人力資源的費用進行成本計量和報告,對人力資源的價值進行核算,計算它們的經濟效益。

一、商業銀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研究意義

在當今社會,人才的利用與培養至關重要。在銀行經營管理中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研究,提高人力資源投入與產出效率,對整個銀行業有重要意義。

(一)滿足內外部相關主體對人力資源的信息需要

1、內部的需要

當前企業管理的重心從重視物質的管理轉向對人才的管理,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研究可以為管理決策層提供有效信息。銀行重視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銀行內部管理的需要,不僅在于人力資本投入的加大,還在于強化人力資本的合理使用,防止不必要的人力浪費;同時也有利于正確評估企業資產,防止銀行資產流失,保護國有資產的完整性。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可以使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分析人力資料,為決策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條件,增強商業銀行在金融企業的自身競爭力。

2、外部的需要

在日益開放的銀行信息系統,外部的相關人員對信息的要求程度更高,更嚴格。有效的信息,可以吸引外來的人才流入銀行,壯大銀行人才隊伍,還可以對國有商業銀行良好的業績和利潤報告進行很好的宣傳,提高國有銀行在投資者和儲戶的信心,增強國有銀行的外部競爭力。

(二)有助于促進銀行人力資源的發展和使用

人力資源是銀行重要資產,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會促進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考慮人力成本,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銀行員工的最大優勢;可以使銀行工作人員得到更好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人力資源水平;可以使銀行根據員工的情況制定適合員工工作發展的方案,促進人力資源的管理、規劃和業績評價,鼓勵員工創新,提高工作積極性;可以進一步明確員工的合法權益,在使用員工更加考慮員工的家庭情況,減輕員工壓力。

二、國有商業銀行實施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可行性

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管理對人才、制度與信息溝通渠道等有很高的要求條件。國有商業銀行施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擁有許多有利條件,如優秀的會計人才、市場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等,這些條件有助于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實施。

(一)擁有大批優秀會計人才

銀行引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時,會計人員就需要重新面對不一樣的財務處理方式。雖然我國會計人員素質整體不高,但國有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的專業、業務素質都比較高,學習型和創造型的人才眾多。因此會計人員有能力迅速了解、學習新的會計處理方式,還可以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為更好的推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提供幫助。

(二)構建了有效的薪酬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計量離不開對員工工資的計量,市場化的薪酬管理體系則為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工作提供了條件和土壤。薪酬體系的設計上,國有銀行強調以崗位價值為核心依據來設計薪酬水平,嚴格以崗位價值為標準支付員工工資。崗位價值高低既可以更好地激勵員工,近期內也有利于使員工的人力資本能夠得到有效的計量、報告和分析。

三、實施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需要解決的問題

雖然國有商業銀行目前具備了開展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三個基本條件,但在觀念等方面的重大問題上需要重視和解決。

(一)改變觀念,提高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管理意識

目前企業成本管理基本都放在產品上,對人力資源的成本管理控制的很少,國有銀行也是如此。重視人才固然重要,但應當從企業制度建設等方面體現出來,但銀行陳舊的人事管理并不符合銀行發展的需要,所以要改變觀念,建立新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理念。

(二)將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融入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與管理中

目前國有銀行沒有對本行人力資源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只是為今后的工作在新招聘員工時進行了系統

的培訓,并沒有為他們設計長遠的規劃;也沒有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只是進行簡單的薪酬計算和管理費用的計提。科學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既能夠明確企業的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也可以降低銀行的招聘費用、崗位培訓等人力成本。

(三)完善薪酬管理,建設一批穩定的優秀骨干

雖然國有商業銀行構建了很好的薪酬管理體系,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必要對其進行完善。建立兼顧薪酬標準的內部公平性、外部競爭性和個人激勵性的薪酬管理體系。應采取有效的薪酬獎勵措施和員工喜歡的福利措施,建設一批相對穩定的優秀骨干員工;應本著以最低的成本使用人力的原則,解決人事激勵、人力資源培訓等管理活動;應對員工進行動機性教育,做好人員的選擇和使用,做好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建立完善的人員激勵機制。

商業論文:國有商業銀行核心員工的薪酬制度研究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薪酬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在具體應用中出現了與薪酬制度的設計初衷不一致的問題,尤其與外資銀行或國內的股份制銀行相比效果上出現了偏差。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員工薪酬制度進行了一些探索。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員工;薪酬

1 薪酬與薪酬激勵

廣義的說,薪酬是指企業員工為企業提供勞動和服務而獲得的經濟報酬,其基本形式包括以現金形式支付的工資、獎金,以限制股份和股票期權等形式提供的獎勵和以其他形式提供的保險、福利等物質利益。薪酬激勵是通過薪酬制度的設計和實施,對員工進行經濟獎懲以實現其激勵約束目標的一種機制。對于現代企業中“支薪”的職業經營者而言,從人力資本角度說,其薪酬是其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是其人力資本的價值。從經營者的激勵約束角度說,報酬是調動經營者積極性、激勵約束其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對企業貢獻所獲的獎勵。

2 國有商業銀行核心員工的薪酬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觀念的不斷加強,國有商業銀行實施以“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銀行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的現代商業銀行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實施薪酬制度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2.1 總體薪酬水平較低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員工的平均薪酬水平低于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國際銀行業比較,國有商業銀行員工薪酬水平和銀行經營績效均存在很大差距。作為國有銀行的之一的工商銀行,資產規模和員工人數在中國銀行業中均位居第一,2002-2003年,中國工商銀行的員工人數分別為招商銀行的24一33.7倍,總資產規模為10.2一13倍,但人均薪酬僅為32.4%一35.5%;工商銀行的員工人數分別為花旗集團的1.62一1.45倍,總資產規模為52.5%一50.5%,人均薪酬僅為7.4%一7.7%。

人力資本成本是商業銀行經營成本的主要構成之一,低工資水平有助于改善銀行短期財務指標。但人力資本成本又是對員工工作努力付出的一種補償,在行業競爭激烈、高素質員工緊缺的情況下,過低的薪酬不利于獲得和維持優質人力資源,從而不利于商業銀行競爭優勢的構筑和保持。

2.2 收入水平沒有拉開差距

在國有企業中,政府對經理人收入水平一直實施嚴格的管制,主要的管制手段是將經理人收入與企業職工工資水平掛鉤,即定為職工工資水平的若干倍。國有商業銀行也不例外,中國商業銀行多數采用行員等級工資制,如某國有商業銀行2003年建立的行員崗位等級為12級,對應的工資等級56級。最低的56級工資的薪點為0.85,6級工資(相當于一級分行行長和總行部門經理)薪點為3.85,后者為前者的4.5倍,基本工資級差較小。

2.3 薪酬形式單一,長期激勵機制缺乏

不同的薪酬結構產生不同的激勵作用。以現金支付為主的薪酬結構注重的是短期激勵,有可能導致被激勵者的行為短期化。而限制性股份獎勵、延期股份獎勵和股票期權獎勵等業績薪酬形式既激勵被激勵者追求長期利益,又將他們的利益與所有者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可以激勵其為增加所有股東利益而增加自己的收益。

3 國有商業銀行長期薪酬激勵弱化的原因

結合我國國情,筆者認為國有銀行產權是缺陷導致激勵機制弱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產權制度下薪酬激勵機制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外國企業經理的薪酬激勵機制大多是建立在產權私有環境下的,在委托框架下僅僅探討委托人對人的激勵問題,還存在較大的片面性。

在法理上,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屬于全體人民所有,它的初始委托人或最終委托人是全體人民。但財產本身的特性要求有具體的委托人,這樣可以明確地規定權利和義務如何使用、怎樣配置。由此就需要由代表全體人民利益的國家來具體行使財產的權利,“全民所有”實際成為“國家所有”,國家成為國有商業銀行財產的實際委托人。

法律上國家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所有權雖然明晰,但在實踐中卻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安排來體現這個所有權,因此國家這一抽象存在難以明確為人格化的所有權主體。在產權制度上,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所有者缺位”問題。國有商業銀行固有的“所有者缺位”問題,導致了激勵約束效果低。

在國有商業銀行的委托一框架中,產權主體虛置以及所有權的多級等問題造成了激勵機制弱化,國有商業銀行的委托人一國家承擔著高昂的成本。

4 政策建議

4.1 確定合理的業績考核目標

考核員工的業績必須基于廣泛的因素而非單一的標準,以避免鼓勵員工為追求單一的業績而犧牲銀行其它重要方面。對員工業績的考核目標應該包括業務單位的業績和個人的業績。以激勵員工以個人奮斗和團體協作相結合為提高銀行整體業績而多做貢獻。對于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其業務業績應該包括其分管的業務單位的業績和銀行整體業績兩個層次綜合考核。

4.2 真正建立起以績效薪酬為主,其他福利保障為輔的薪酬激勵約束機制

這也是最根本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所有員工的積極性。同時要簡化薪酬中的福利部分,盡量使用現金薪酬和長期激勵作為薪酬激勵的重點。

4.3 構建差異化的薪酬結構

(1)管理類員工:按照“年薪制”的原 理進行設計和管理,采用“崗位工資+績效工資+長期激勵+福利”的薪酬結構,實行以績效工資和長期激勵為主,崗位工資為輔的分配制度。戰略管理類和經營管理類的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比例為40/60,業務管理類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比例為50/50,績效工資上下浮動比例為50%。

(2)專業技術類員工:按照“崗位工資制”的原理設計,采用以崗位工資為主的薪酬結構。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比例可根據具體的崗位系列在 60/40 和 70/30 之間,績效工資上下浮動比例為 30%。整體薪酬較為穩定,少數資深專業人才和關鍵崗位員工可享受股票增值權、獎勵性年金等長期激勵。

(3)市場營銷類員工:按照“傭金制”的原理設計,采用以績效工資為主體、崗位工資為輔的薪酬結構。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比例為 50/50,績效工資上下浮動比例為100%。績效工資根據營銷業績確定,實行基于業務綜合積分制的提成傭金制度,超過100%的績效工資部分實行延期支付制度。

商業論文:對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引言 商業銀行作為特殊的金融機構,其盈利性是其競爭力的核心指標。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銀行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11年全球銀行盈利能力排名,工商銀行以去年盈利325億美元位列全球之首,建行盈利264億美元緊隨其后,中國國內銀行的利潤目前已占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兩成多。但是,商業

銀行的盈利性存在著特殊性,近期報道的銀行業收費不合理,暴利等概念正威脅著銀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影響不斷加深,銀行間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面臨的競爭也更為激烈。對我國商業銀行業而言,既要面對國內同業間的競爭,又要面對國際強手的挑戰,形式嚴峻。而由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許多老牌銀行深陷泥沼:巴黎銀行、瑞穗銀行、花旗銀行虧損嚴重,國內銀行業遭受牽連,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失。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商業銀行如何生存、發展并通過提升盈利能力來實現競爭力的提高,值得思考。

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現狀

英國《銀行家》(Banker)雜志2011年的“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共有三家中國銀行機構按一級資本進入排行前10名。其中,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同行業中遙遙領先。自2003年以來,中國銀行業稅前利潤年均增速超過30%,在1000家大銀行中的地位顯著提升。特別是2008年,中國52家上榜銀行以85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占1000家大銀行合計1151億美元總利潤的73.8%。2009年,在全球銀行業盈利回升的背景下,中國銀行業84家上榜銀行的稅前利潤繼續增長到1018億美元,占1000家銀行總計稅前利潤的26.3%;2010年,101家上榜銀行利潤增長到1498億美元,占全球1000家銀行的21.1%,繼續保持著2008年以來創下的第一盈利大國地位。

但是,輝煌的背后卻暗藏危機。

當今世界科技的極大進步和網絡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各個領域的全球化進程。金融業也正朝著全球化的趨勢發展。對于中國的金融市場來說,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將在5年內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權和設立形式,外資銀行可在加入五年內向中國居民提供信貸服務;另自2006年起,中國金融系統允許外資銀行提供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的大舉“入侵”,造成銀行業激烈的競爭。因此,我國銀行面臨的不僅僅是來自于國內同行業的競爭,更面臨著來自于國外同行的挑戰。這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此外,我國商業銀行在國內環境下也存在著眾多問題。

由于科技的進步,我國的資本市場迅速發展,金融機構正朝著混業經營的模式發展。金融機構綜合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類金融產品的創新削弱了銀行業的競爭力,使得盈利能力下降。

2004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要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符合8%的最低要求。這對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戰。一旦資金出現缺口,風險暴露,對盈利能力必定造成巨大影響。

分業經營的模式限制了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對于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信息傳達以及各類結算等都存在著滯后性,這對于盈利能力也有較大的限制性。

此外,優質客戶流失、內部人才流失等管理方面的缺陷,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銀行的盈利能力。

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因素

(一)盈利能力指標選取與分析

依據商業銀行盈利能力評判指標的全面性、主要性、邏輯性、可操作性、可預測性這五個原則,本文選取以下指標作來衡量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1.銀行資產收益率:是國際上考察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通用綜合性指標,它是指銀行運用全部資產所獲得的凈收益的比率,與銀行的獲利能力成正比。收益率數值越大,說明銀行資產的盈利水平越高。由于銀行是特殊的金融機構,資產收益率一般都比較低,在2%以下。

2.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是凈利潤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3.營業收入增長率:是指本年營業收入與上年營業收入之差和上年營業收入的比率,反映了銀行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表現了商業銀行的長期盈利能力。

4.營業收入利潤率:該指標是對商業銀行總體經營效率的評價,凈利潤在營業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說明該銀行在成本支出、經營管理等方面表現較好。

本文通過分析10家商業銀行2007——2011年5年間各指標的數值,進行盈利能力分析。

在2007——2011年間10家商業銀行表現層次不齊,但總體呈上升趨勢。到2011年底,本文所選 取的十家樣本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均超過了1%,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更是達到了1.378%、1.346%,其他銀行也表現良好。在凈資產收益方面,2007-2011年間各家銀行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6.19%、22.02%、17.62%、17.97%和19.70%,各家銀行在2008年的股市牛市中均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大致為上升趨勢。凈利潤增長率這個指標上看,各家銀

行差異較大,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沖擊下,各家銀行的利潤增長率均下滑嚴重,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可見健康穩定的全球金融環境的重要性。 營業收入利潤率指標,10家商業銀行在2007——2009年間的平均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4.97%,其中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達到了38.10%,39.48%,超出平均水平較多。

從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的營業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但是,值的注意的是2008——2009年之間,由于次貸危機的影響,各大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增長率明顯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基于全球金融環境的不穩定性,以及未來銀行的業務創新的不確定性,對影響銀行盈利能力的因素進行分析很有必要。

(二)盈利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盈利能力的影響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又可大致分為風險因素、業務因素、運營效率因素、資產規模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發展,國家金融政策等。本文主要就內部因素進行分析。

1.風險管理能力

風險管理能力一直是商業銀行經營中強調的重點。商業銀行面對的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等。如果一家銀行的資產能帶來較高的收益,但伴隨的風險較小,那么這家銀行的資產質量就較高。反之,如果一家銀行的資產中有大量呆賬壞賬,則質量較差。流動性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具體商業銀行滿足存款人提取現金、支付到期債務和借款人正常貸款需求的能力。流動性狀況與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聯系緊密。一般來說,流動性越好,則銀行抵押外界負面沖擊的能力越強,在不完美資本市場上,它籌資所面臨的資金成本也越低,使得銀行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但銀行資產的流動性越高意味著預期收益率就越低。因此,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狀況需由銀行自己在流動性盈余和不足之間做出選擇,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才能保證銀行盈利的穩定。

2.業務因素

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主要可分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主要來自貸款業務。非利息收入主要指中間業務的收入。利息收入的多少取決于銀行存款與貸款的數量。目前,我國銀行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依然是存貸利差。但是,傳統的存貸業務容易受到宏觀經濟波動、市場利率的影響。而 中間業務相對較為穩定,對資本金的占用、需要的風險準備均較低。發展中間業務成本低、風險小、品種多、范圍廣、收費彈性大,能夠為銀行帶來巨大的利潤,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在信貸業務發展難以有效突破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中間業務的重視。

3.營運效率因素

銀行的營運效率也是對商業銀行盈利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營運效率指的是銀行這個業務運行的效率。通常用管理費用比率來衡量,也就是每單位收入所需要費用成本。這個比率越低,銀行經營過程中的營運費用就越低,也就是代表著銀行的營運效率越高,銀行可能具有較高的盈利水平;但另一方面,銀行營運效率的高低也可能反映銀行資產組合的差異,例如銀行的一些新興業務(主要是中間業務)往往具有較高的盈利,但它們相對于銀行的傳統業務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工及其他管理費用,在這種情形下,銀行的費用比率越高,反而銀行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在許多商業銀行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人員龐大、機構復雜等狀況耗費了過多的管理費用,卻沒有帶來相應的效率提高,影響了營運效率。

結束語

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對商業銀行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保證資金的流動性,預防流動性風險,加強成本控制,提高運營效率,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增加利潤來源來提高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具有實際意義。本文從風險因素、業務因素、運營效率因素三方面對銀行的盈利性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但缺乏有效的數據證明這些因素與盈利性之間所具有的函數關系,因而本文仍有需要加強之處。對商業銀行盈利性這一領域的探索,仍然是我國銀行業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值得關注的一個課題,對銀行的經營和發展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商業論文: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研究

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研究

摘要: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中堅力量,其改革與發展已到了關鍵時期,增強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意識,強化財務風險規避,是當前金融風險防治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在緒論中分析了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必要性,接著對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含義作了簡單的闡明,并論述了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重要性,然后列舉了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四個表現類型,在論文的第三部份分析了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與內部原因,最后從培育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觀念、建立健全適宜的會計管理體制、構建財務風險規避的監督保障系統、完善風險披露和報告制度及提高銀行人員的素質等五個方面著重論述了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規避策略。

關鍵詞:商業銀行 財務風險 規避 會計

緒 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業發展迅猛,逐步與國際金融界接軌,也使得金融會計面臨的風險日趨增大,金融系統的經濟大案、要案,給各家銀行會計內控管理敲響了警鐘,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但從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看,財務管理沒有發揮其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會計工作作為銀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肩負著核算銀行業務,反映銀行經營成果,預測業務發展前景,參與銀行經營決策等重要職責,是銀行實現穩健經營的重要保證。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發展和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銀行會計面臨的風險日趨多樣化、擴大化。近幾年金融系統案件頻繁發生,大、要案不斷,大多與執行會計制度不嚴,會計監督乏力有著密切關系。

銀行財務核算是對銀行業務經營活動進行反映、核算的過程,是銀行會計工作管理的基礎,也是防范銀行經營風險的前沿陣地。因為任何金融風險都要通過財務核算來實現,所以也就意味著任何財務核算過程中都潛在著風險。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部門熟悉財政、稅收、會計法律法規的專業優勢,熟練運用和遵守相關財稅政策,規避財務風險,正確處理管理與發展的關系,通過抓好財務管理來促進業務發展。筆者通過對本文關于商業銀行風險規避的研究,以期能夠讓商業銀行首先從觀念上了解財務風險規避的重要性,其次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到財務風險規避的策略,能夠發揮會計自身的職能去防范與抵御風險,并能夠實現商業銀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需要,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

一、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概述

(一)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的含義

銀行經營風險存在于銀行各項業務活動的始終,銀行會計工作也是自始至終貫穿于銀行業務處理的全過程。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所面臨的令人不安的高經營風險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與會計有關的。商業銀行財務風險則是指對在商業銀行信用活動中各項資金和財務收支活動不合理而承擔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重要性

1、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是穩健經營的要求

銀行是高負債的企業,本身財務風險很高,決定了銀行業是高風險的行業。同時,銀行是經營貨幣資金的特殊行業,經濟發展中的風險會向銀行集中,經濟危機往往伴隨著銀行危機。在金融風險環境中,為確保穩健經營,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必須以風險規避為內涵。

2.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是銀行自身生存發展、開展集約化經營的要求

在前幾年我國商業 銀行業快速擴展時期,各家商業銀行普遍實行粗放式經營戰略,傳統銀行發展思路是,以高投入為代價獲取市場份額,在利率差較為穩定,未采取謹慎性會計原則的情況下,規模的擴張能體現出賬面收益的增加;但同時由于我國商業銀行業缺乏對風險的認識,忽略了風險規避,缺少對經營行為的風險約束,也積累下了無窮的風險,目前已嚴重抑制了健康發展。海南發展銀行和多家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倒閉已經對中國的銀行業敲響了警鐘。因此,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首先就要開展財務風險規避。

3、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是適應經濟金融環境變化的需要

80年代以來,至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之前,西方國家已有多家銀行因忽視風險控制而倒閉,教訓慘痛。巴塞爾協議已經把風險性原則上升到第一位。因而,推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就是要推行風險管理,提高銀行運營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不僅銀行業競爭加劇,風險也日益增加;同時,銀行業的國際化促使我國銀行要面臨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環境。這些都迫切要求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向風險規避轉變。隨著金融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銀行業盈利減少,風險加大,競爭力下降。因此商業銀行通過加強財務風險規辟來達到增加資產收益,降低資金成本和費用,控制風險,提高銀行競爭力的目的,進而實現銀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經營目標。

二、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表現

(一)內控風險

內控風險即銀行內部的制度建設及落實情況不力而形成的風險。產權不明晰造成的國有金融資產的所有者缺位使得國有銀行在經營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從而加大了銀行的內控風險。由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總分行制的經營管理體制降低了資產質量的責任,給總行的統一管理、調度、核算帶來了層層阻隔,產生了許多方面的經營風險。尤其是由于銀行“內部人”利益等原因造成的金融欺詐和盜竊案件,使銀行資金遭受損失的風險進一步加大。財務工作是保證商業銀行健康運行的基礎件工作,風險的反映、預測和分析均依賴于及時、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若會計行為違規,信息失真,不僅無法滿足防范風險的信息需求,而且將帶來損失加大的可能性。如收入不報、成本不實、截留利潤、搞兩本賬等,將造成銀行資金被截留、貪污、盜竊的風險。會計內控制度執行不嚴,使假造票據、偽造憑證等在法違紀行為得不到控制,必然造成結算資金、內部往來資金被套取、侵吞、挪用、騙取的風險。如7月,國內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發生巨額票據詐騙案。本案是典型的內、外勾結作案。自9月始,該行上海分行南京西路支行內部人員累計開出2.96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并由其同伙去他行進行貼現,套取現金。又如9月,河南內黃縣爆發商業票據詐騙巨案。警方查明,本案是企業人員利用偽造的假銀行承兌匯票,通過買通或蒙蔽銀行工作人員的方式,內外勾結進行詐騙,且筆票據詐騙方式完全一致,利用假承兌匯票進行貼現轉入指定賬戶,取走現金,金額總計2070萬元。

(二)財務評價風險

商業銀行以效益為核心的經營目標的確立,客觀上要求其在符合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有健全的以財務業績考核為中心的科學的管理制度。有什么樣的評價方式,就會導致什么樣的經營結果。商業銀行的績效考評由于過分突出了效益與發展指標,軟化了風險指標,為追求效益最大化,盲目決策和過分追求規模,不僅給銀行帶來了虛假繁榮,而且積聚了大量的經營風險。財務報告作為考核各級行經營業績的主要依據,其合理性、有效性完全取決于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可靠。財務定量評價最直接、最更要的資料是財務報表提供的會計信用。

(三)計劃風險

會計行為風險的影響滲透于國有商業銀行經營計劃全過程。信貸計劃,既要包括對未來項目市場的預測,又要建立在對過去信貸資產收益的分析基礎之上,如果會計行為違規,夸大信貸資產收益率,使一份非可行性論證分析報告在虛假會計信息的掩蓋下通過,就會造成信貸資產損失的風險;又如,對高息攬存不能及時監督和反映,不僅會造成到期不能支付的風險,而且使籌資計劃失去科學性,甚至會誘發信貸計劃無資金來源保證的信貸風險。如長沙市商業銀行“以貸攬存,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放松了貸款審查的條件,從而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如大慶瑞興房地產開發分公司貸款。二是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缺乏自我約束力和控制能力,沒有嚴格執行上級監管部門的監管指標,截止末,市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總額254 472萬元,按照貸款四級分類,不良貸款余額27 640萬元,不良率10.86%。

(四)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重要內容,是指市場價格的變動,銀行的表內和表外頭寸會面臨損失的風險。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銀行業監管也越來越強調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并轉向以風險為本的監管方式。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是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的前提。商業銀行如果會計工作漏洞百出,假賬泛濫,不僅破壞了市場競爭的有序性,干擾市場運行,而且依據失真的會計信息無法準確進行市場定計,必將造成經營風險,最終受到市場無情的懲罰。會計信息對內部資源配置有重要的調節作用。錯誤的會計信息會誤導資金流向,使商業銀行內部資源配置缺乏效率,競爭能力下降,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主持召開銀監會第37次主席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監管手冊》和新修訂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工作規則》,研究進一步加強市場風險監管和提高行政效能。

三、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成因

(一)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外部原因分析

1、銀行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

1993年我國會計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銀行會計也隨著銀行商業化的進程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但是迄今為止我國仍未真正建立起能夠適應商業銀行發展的經營管理型的銀行會計管理體制,致使各商業銀行在統一的法人主體下的財務管理體制嚴重分散。會計部門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均不便于發揮會計的反映、監督與參與管理的職能,造成了會計這一基礎性的經營管理工作在防范與抵御銀行經營風險中作為不大。

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是我國商業銀行改革的中心任務,也是我國商業銀行增強核心競爭力,保證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作為關系商業銀行基本業務操作平臺和基礎管理系統的會計管理體系,也必然面臨著按照全行發展戰略和總體改革規劃,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的迫切任務。

一方面,分級管理的體制使作為經營主體的各級分支機構部門利益膨脹,在利潤指標、支付保證、惡性同業競爭、職工福利等種種壓力下,往往通過弱化會計的核算、監督功能來達到其目的;同時,絕大多數國有銀行的會計處理系統目前都與分級管理體制相適應,按行政區域分散核算、層層匯總上報,使會計工作實際處于地區分割狀態,從而為人為地篡改會計數據提供了方便之門;加之基層行領導、會計人員“本地化”的現象普遍存在,最終使弱化會計職能的各種違規行為占盡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極易導致風險和損失。

2、銀行會計制度的建設遲緩

在銀行進行商業化的變革中,我國銀行會計制度的建設與銀行業務的開拓與發展不配套。商業銀行的會計制度,是在其進行商業化變革中,伴隨業務開拓和發展,邊實踐邊制訂的。從目前執行情況看,我國銀行會計制度的建設遲緩,仍缺乏統一性和系統性,政出多 門,各業務部門如國際業務、信用卡等業務部)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其業務核算制度,如科目設置科目、憑證審核傳遞、報表編報等規定,不能滿足商業銀行改善經營管理,防范風險的要求,有的甚至存在漏洞,比如實施權責發生制,從而產生了大量的應收利息帶來的風險,應收利息長期掛賬與謹慎性原則相悖,現行壞賬準備金的計提比例和方法與謹慎性原則的實質也有一定的出入等等這些會計制度的不合理性都加劇了財務風險,從而帶來了銀行的經營風險。

(二)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內部原因分析

1、內部稽核不力

雖然近幾年來我國銀行界對內控制度的建設空前關注,然而各銀行卻沒有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內控制度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統化、程序化。一方面,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目前仍作為一個個被分解的單元分散在各項管理制度之中,如會計內控制度規定了不同崗位的職責,不相容業務的分離,業務程序的先后制約,卻未形成一套生產流水線式的防范風險程序(一般應由目標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監督系統組成),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相互制約機制不健全,一些重要職責和崗位沒有嚴格分離,混崗或集多職于一身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銀行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部門,對主要負責人和決策管理層的權力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措施,常常出現“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留下事故隱患。如河南首富孫樹華,因提供虛假資料,騙取銀行貸款13.6億元,涉嫌經濟犯罪,5月17日,在未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農行淮陽縣支行就貸款4.5億元給孫樹華的華林公司。事實上,直到6月18日該公司才成立。,華林集團將已抵押給農行淮陽縣支行的3宗土地,重復抵押給浦發銀行鄭州分行,套取貸款8600萬元;次年3月,孫又將已抵押給中信銀行鄭州分行的2宗土地使用權,重復抵押給農行淮陽縣支行,且這2宗土地使用權證均為虛假證件。這些銀行的“大員們”在審查批準巨額貸款時,在企業未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就放貸,在政見審查環節沒有拿土地使用權證到國土資源部門去驗證。根本原因是銀行雖有“嚴格審批制度”,但相關大員有章不循。

2、人員素質偏低

近年來,國有獨資銀行在快速商業化的變革中,為搶占市場份額,實行外延式急速擴張的策略,真正精通銀行會計業務的專門人才嚴重不足,一部分銀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在工作中表現出服務態度度不佳,操作行為不規范,從而容易發生會計差錯;還有個別銀行會計人員品質惡劣,他們內外勾結,肆意侵害銀行利益,從而發生經濟案件;有些金融機構從本身的經營成本角度考慮,導致會計人員配備不足一些新手未經崗位培訓,對于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沒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致使會計核算的隨意性較大;另外,在會計隊伍趨向年輕化的同時,也容易受社會上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從而在會計業務操作中違規甚至違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在銀行會計業務中得到廣泛應用,原來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才能完成的業務,現在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能完成,但相應的風險因素也隨之增加,高科技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利用高科技犯罪,給銀行造成的損失隱蔽性更強、危害更大。如惠州銀監分局協助破獲一起利用自編木馬程序長期在后臺自動監控受感染電腦的犯罪活動,據初步統計,自2月至9月間作案人曾某的郵箱共收到全國各地數百個銀行賬號和密碼,涉案金額已達40多萬元。

四、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規避策略

(一)培育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觀念

怎樣才能有效地規避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首先就需要培育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觀念,讓這種觀念在心中扎根,并適用于日常的工作中。目前,盡管大家都知道操作風險對銀行業的重要性,但它仍然沒有成為銀行業足夠重視的風險。

有些領導對某些會計骨干盲目信任,長期放在某一重要崗位不予交流,也不進行考察監督,致使某些動機不純者伺機作案,還是對某些業已露出端倪的人員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調離會計崗位,而讓其有機可乘。也有新會計人員對老會計人員盲目信任,或者會計人員之間,會計人員對會計主管、行領導不設防帶來的風險,如他人讓你怎么做賬不假思索就做賬,由他人代替蓋章、補章等等。還有工作上麻痹大意、粗心。如人走章未收,印、押、證不是隨用隨鎖,密碼不定期更換,印鑒卡不經常清理等。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銀行會計風險的控制存在著不少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對風險的控制認識還不充分、不確切、不完整。為了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要教育員工樹立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對各類案件的剖析,正視經營管理中的風險環節,既不要對風險產生恐懼,更不能麻痹輕視風險,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嚴格執行各項制度,按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必能有效控制風險的發生。

商業銀行要倡導和強化全員風險意識,引導全行員工樹立對風險管理的認同感,真正意識到風險管理絕不僅僅是風險部門和風險管理人員的事情,風險管理人人有責,使風險意識突破傳統的部門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個部門、每位員工的行為規范和工作習慣之中,讓每一位員工認識到自身崗位上存在的風險點,形成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的第一道屏障。

(二)建立健全適宜的會計管理體制

1、應盡快改變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所有者主體虛擬的現狀

我國目前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體系,仍存在產權結構單一,所有者主體虛擬的問題。從國有商業銀行看,國家作為其唯一出資人,擁有完全產權。國有商業銀行名義上歸國家所有,但實際上卻沒有能夠完全代表國家管理國有銀行產權的人格化主體,所有者不能有效地行使和轉讓剩余所有權,對經營者缺乏利益驅動機制和有效有約束機制,難以實現利益的激勵相容。同時,所有者虛置,也造成產權關系模糊,銀行的獨立法人地位難以保障,容易受到行政干預,損害銀行的經濟利益。股份制商業銀行雖初步建立了現代銀行制度的基本框架,有的甚至成為上市公司,在產權關系上實現了多元化,但絕大數銀行都是由國有股占絕對控股地位,并沒有完全解決產權結構單一,所有者缺位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與國有商業銀行同樣的問題。所有者主體虛擬,往往使得企業的利益利用會計系統監督各項經營業務活動的開展,會計風險防范等至關重要的問題無法真正落到實處。盡快改變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所有者主體虛擬的現狀一個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在保證國家控股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將國有銀行推向資本市場,從而優化銀行內部治理結構,使會計風險防范獲得強勁的原動力。

2、應改革現行分級分散的會計核算體制

改革現行分級分散的會計核算體制,在建立全行統一會計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實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級核算新體制。所謂大集中的三級核算新體制,是指全行實行由總行、大區核算中心、基層、基層分行三級核算主體構成的三級核算制。即在總行統一核算,統一會計管理的前提下,全行設置若干個大區核算中心(也就是分行數據處理中心),一個中心負責處理若干個(十幾個直至幾百個,視銀行規模而定)基層分行的會計數據,也就是說基層分行業務處理的有關信息從一線柜臺輸機后,通過信息網絡直接傳送到大區核算中心的主機進行數據處理,由核算中心直接生成各基層行的有關會計報表,總行數據中心再根據大區核算中心傳送的數據通過有關轉換,匯并程序自動生成全行的會計報表。這種體制下總行制定的考核指 標等直接面向基層分行;但有關的指標計算、數據加工等則由大區核算中心來完成,從而可以在保護基層行增收節支,防范經營風險積極性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會計信息被人為篡改,同時它還可以極大地增強會計信息的實效性,減少機構和職能重疊,提高銀行服務效率。如為增強市場競爭力,煙臺市商業銀行從客戶需求和管理角度出發,利用3年時間對下屬機構設置進行了全面調整,將原有的56處服務部改建為56處支行,將9處經營行升格為直屬行。同時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探索在經濟發達的縣級市增設分支機構。5月,龍口支行設立,標志著該行成功邁出了跨區發展的第一步。與支行改革相配套,他們又對總部機構設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強化了總行的調控監督職能,成立了審貸、人事與機構、市場拓展、采購與招標、行務督查5個委員會,實行全行重大事項科學民主決策,加強了對全行的資金、財務、人事、信貸的統一管理,構筑起商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和“小支行、多功能、大服務”的結構框架。

3、采用重要崗位人員輪換制

建立健全適宜的會計管理體制,要有效運用重要崗位人員崗位輪換,并強制休假這一有效手段,防范案件風險。實行重要崗位人員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是防范銀行操作和案件風險的重要手段,必須形成氛圍和慣例,持之以恒的加以堅持。進行重要崗位輪換前,要形成《重要崗位輪換計劃》,進行重要崗位輪換時,要健全和實行嚴格的崗位交接手續。完成重要崗位交接后,登記《重要業務崗位操作人員崗位輪崗臺賬》,要認真核查所交接的業務,建立重要崗位人員交接檔案,詳細記錄重要崗位人員交接前后負責辦理的各項工作內容和經辦的各項業務。同時要把指定休假制度做為重要崗位輪換制度的補充,研究和制定具體、可行性措施,在重要崗位人員指定休假時,認真組織和做好被指定休假人員的工作交接和業務核查工作,確保《重要崗位人員指定休假制度》不折不扣落到實處。通過不定期地讓重要崗位人員離崗一段時間,對其經手的業務進行審核,問題、疑點很容易暴露出來,進而可以避免存在更大的風險和隱患。

4、會計主管人員委派制

我國商業銀行長期實行“分級核算”的方法,財務管理權利比較分散,雖然部分商業銀行限制了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權限,但各級財務主管受本級機構負責人領導,對本級機構領導人負責,財務主管站在分支機構的角度考慮問題,可能造成為維護分支機構的利益而偏離全行發展目標,形成了總分行事實上的不同層面的財務主體,沒有形成全行統一集中的財務管理體系,不利于財務管理職稱的充分發揮。因而

為從源頭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防范會計操作風險,在商業銀行內部推行基層機構會計主管委派制。即由上級機構向基層營業網點派駐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懂政策、熟悉法規的會計主管,會計主管人員的工作業績及獎罰由上級機構考核,薪酬由上級機構直接發放,不受基層網點控制,確保會計主管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商業銀行應逐步建立財務主管委派制,分支機構的財務主管由總行派遣,其薪酬、福利由總行統一管理,受總行領導,對總行負責。明確會計主管人員相對獨立的監督地位,并賦予委派會計主管相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責任,使會計主管真正在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促進分支機構的業務發展方向與總行一致,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分支機構的核算質量,強化對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加強監督作用,一定程度的防范和化解分支機構經營風險。會計主管有權對營業網點的所有會計業務進行監督和控制,保證營業網點會計人員合規操作,對一些違規、違紀、違法的會計行為堅決制止,重大事項直接向上級機構匯報處理。解決一些基層負責人利用職權,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篡改會計數據,假造賬冊,設立賬外賬,轉移銀行資金的問題。目前四大國有銀行中,已有三家實行會計主管委派制,這項制度的實施,解決了以前會計主管在對本機構會計核算質量監督的同時還要聽命于機構負責人的授意、指令的情況。獨立行使會計監督,有效的解決了個別機構私設小金庫、濫支費用等問題。

5、稽核特派員制度

嚴格和強有力的稽核監督是內控管理制度得以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召開了全國稽核監督工作座談會和“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對商業銀行內控建設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討,并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特別是1997年印發《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銀發1997)199號)后,商業銀行對內控重要性的認識大大提高,內控基礎建設得到了加強。如中國工商銀行組建了稽核監督委員會,將原稽核部改組為稽核監督局;在沈陽、西安、南京等六個中心城市派出了稽核專員辦公室,加大了總行對分支行的稽查力度。目前正在推進省級分行成立稽核監督部的改革。中國建設銀行在全國建立了若干個稽核中心;中國農業銀行建立了稽核特派員制度;中國銀行正在組建稽核中心等。有的行還探索在一個法人內部實行稽核處罰制度,如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營業部制訂了“稽核處罰實施辦法”等。國有商業銀行系統的法人意識得以增強,越權和違規授信、投資、開信用證和銀行承兌匯票的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虛開資信證明、存款證明和擔保函(簡稱“兩證一函”)的問題得到了查處;一些行賬外經營和違規經營的責任受到了查處。集約化經營取得了進展。如:到1999年底,上商銀行系統已撤并效益低下、扭虧無望的縣支行226個;撤并在保本點以下的分理處、儲蓄所1800多個;其他國有商業銀行在這方面也做了許多的工作等。從總體上看通過近幾年抓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國有商業銀行從業人員遵紀守法和一心一意辦銀行的觀念增強了,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取得了較好的自身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中(以營業收入排位),中國(包括臺灣省)共有11家企業入選,中國工商銀行以20.13億美元列第208位,中國銀行以17.62億美元列第255位,中國農業銀行以14.13億美元列第341位,中國建設銀行以13.39億美元列第364位,國泰人壽(臺灣省)以9.9億美元列第489位。

(三)構建財務風險規避的監督保障系統

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規避,必須健全會計內部控制機制,才能構建財務風險規避的監督保障系統。

1、建立雙人、雙職、雙責為基礎的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

一線會計核算全過程中應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作用的制度,建立雙人、雙職、雙責為基礎的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會計人員處理業務必須事前建立授權分責的記錄,以明確業務處理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對一般業務或直接接觸客戶的業務,均要經過復核,重要業務必須實行雙簽有效的制度,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而且商業銀行要切實根據業務運作的實際要求, 因事設崗,因崗定人進行嚴格的崗位分工和明確的工作職責;還要按照每一項業務至少必須有兩個崗位或兩人以上參與記 錄、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明確各崗位或員工在業務操作中的責權劃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質、權限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崗位的交叉檢查, 防范員工舞弊行為。交叉檢查是銀行實施內部控制、防范員工舞弊行為的一個基本措施,也是銀行會計控制體系和業務分工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因此要正確應用交叉檢查原則, 實行行內崗位輪換制和員工年假制等, 使銀行每個人、每項業務都處于被監督、被檢查范圍之內。

2、加強會計監督,構建防范銀行風險的監督保障系統

對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會計監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三個部分。

事前監督主要應包括對銀行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制定與考核。這樣的銀行風險指標體系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反映流動性風險指標體系,如備付金比率等;

——反映資本不足風險指標體系,如資本充足率等;

——反映資產風險指標體系,如逾期貸款率等;

——反映金融市場風險指標體系,如利率風險率等;

——反映損益狀況指標體系,如資產盈利率等;

——反映貸款對象財務狀況指標體系,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產銷率、資產收益率等。

事中監督主要應包括對銀行的穩健經營的動態監控。銀行的決策部門應將上述反映銀行風險的一系列指標,作為需要考核的責任指標落實到各有關責任部門。會計部門要與其它職能部門一道建立起對銀行風險實施動態監控的機制,隨時將來自各方面反映銀行風險的各項指標與銀行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警戒值相對比,并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反饋信號,敦促并監督各有關部門及時采取修正措施。銀行要處理好效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之間的關系,樹立“安全重于效益”的觀念,以確保銀行經營始終遵循穩健與安全的原則,盡量避免與減少銀行風險所帶來的損害。此外,事中監督還應包括對銀行業務規范和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以維護法規的統一性與嚴肅性,防止違規、違法帶來的風險損失。

事后監督是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主要應通過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各種報表的檢查分析,對銀行穩健經營的結果進行全面復審檢查,考核各單位有關控制銀行風險責任指標的執行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與措施,以進一步防范銀行風險。

加強業務操作的事后檢查, 每項業務要求有一名業務主管或專門崗位對該項業務處理的整個流程進行綜合把關和全過程的檢查, 確保各崗位按職責要求正確處理同一業務,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設立事后監督,對會計部門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周期性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事后監督可以在會計部門內部設立一個具有相應職務的專業崗位,要配備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員擔任此職,對監督的過程和結果以及反饋要納入程序化、規范化管理。

3、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為基礎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最后控制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運行的狀況如何、運行質量怎樣,需要進行稽核和不斷修正,內部稽查是內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控制的關鍵。內部監督稽核是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強化內部會計控制,防范經濟犯罪的有效措施。建立以財會、稽核、紀檢、監察等緊密型一體化監督管理組織體系,相互協調、緊密配合,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加大檢查力度,徹底扭轉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現象。為了提高內部監管效率,為使稽核工作能在金融機構的整個業務流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必須改革現有的稽核體制,強化人員管理和制度建設。一是建立直接對總行一級法人負責,實行垂直領導和向下派駐的稽核體系;稽核費用與被稽核單位相分離;確保內部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實現內控系統的三權制衡。與此同時,為加大內部自查力度,還應實行稽核處罰制和稽核告誡制。在處罰機構違規行為時,不僅要處罰該金融機構,而且要觸及告誡那些實施違規行為的直接領導和責任者。二是不斷充實稽核人員,努力提高稽核人員素質。必須安排熟悉金融法規和制度規定,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綜合分析能力的人員從事稽核工作,并保證對其實施繼續教育和培訓,使其政治思想素質和綜合業務素質能長期滿足稽核工作的需要。三是要實施嚴格的督查考評制度,確保內控制度的全面貫徹執行。而上海浦發銀行就為了加強內控管理,首先建立了內控管理制衡系統。要求各級行在一級法人治理結構下建立完備的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監督反饋系統,并按照相互制衡的原則設置內部機構及部門。在設置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貸款審查委員會和綜合營銷推進委員會的基礎上,公司設立了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日常辦事機構------風險管理部、審貸中心及資產保全部。如成都工商銀行對所轄分行內部控制審計時發現以來發生的重大違規事項中,內部審計、檢查發現90%,其中內部審計發現的占53%,而超越經營權限類重大違規事項,有內部審計發現的占80%以上,業務部門檢查發現的問題明顯低于審計發現,可見業務部門的合規性檢查職能履行的不充分。

(四)完善風險披露和報告制度

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市場約束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5月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標志著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信息公開披露制度。監管當局運用經濟、法律的手段,對信息的隱瞞、虛假披露和不按期披露進行嚴格處罰,以保證披露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及時性。同時,要進一步改革會計制度,提高會計核算的透明度、可信度以及與國際通行準則的統一程度,充分認識審慎會計原則在銀行監管中的作用,按照國際慣例,建立起科學合理、支撐銀行審慎監管的制度體系,提高其財務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公允性和可靠性,使監管機構能夠及時發現和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為了體現接受公眾監督,煙臺商業銀行首次以摘要的形式向社會公開披露了有關經營管理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競爭洗禮,在市場化的進程中又邁出重要的一步,這也標志著商業銀行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達到了較高水平。《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在1999年就對銀行的資本結構、風險狀況、資本充足狀況等關鍵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但在我國銀行業信息披露還很不規范和不完備,外部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還相對簡單。完善風險披露和報告制度和報告制度的具體內容如下:

1、完善會計報表體系,加強銀行風險防范

目前我國銀行會計不定期編制的會計報表基本上提供了完整地反映銀行表內業務會計信息,但報表項目的設置較為粗糙,不足以詳細地披露與銀行風險有關的會計信息。我們可以考慮要求銀行在現有會計報表的基礎上再單獨編制一張補充報表,以使更為集中,全面,直實地披露有關銀行風險的信息。主要是在銀行現有報表組成上增加現金流量表,以補充目前報表所難以反映的相關信息,即能夠向使用者提供銀行在會計期間內現金流量的情況,特別是能充分披露銀行實行權責發生制,收入、利潤中含有的應收未收成份造成的收入與支出在實際收付上不對稱的有關信息。這對于我們正確評價銀行經營成果,防范會計風險都具有重要意義。

2、建立有關“充分揭示”的責任制度

這是有效防范各級機構報喜不報憂,隱瞞關鍵問題、風險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方面按照會計核算的相關性、重要性原則,凡對本銀行穩健經營有影響的因素和事項均以必須按制度要求由會計人員充分揭示。如資產運行質量狀況;利潤中的應收款比例及其狀況、籌資的實際成本、內控制度執行情況,債權的保全情況,擁有擔保物、抵押物的現況,重大事項的變更等等;另一方面建立相關的責任制度,對影響銀行穩健經營的主要因素或重要事項逐項落實相關責任人,要求其對這些項目的充分揭示負責,并通過嚴格的考核和獎懲來保證有關信息得到充分揭示。

3、不斷完善銀行會計科目體系

例如將逾期拆放款項及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業務、業務等形成的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納入表內核算,使這些業務中所潛藏的風險得到及時,充分的揭示。

(五)提高銀行人員的素質

管理水平也好,核心競爭力也好,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規避的關鍵是對行為人的控制。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相對于其他崗位人員來講是比較高的,但隨 著會計制度的改革和銀行業務不斷創新,特別是電算化的發展,原來局限于記賬、算賬、編制報表和事后考核的這些基礎知識已大大落后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更新知識,那么就很難實現銀行會計工作重點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重大轉變。石家莊市商業銀行在提高銀行人員素質方面做得很好,截至6月末,全行在崗員工的總量控制在2300多人,業務增長了,但人員總量沒有增加。通過大力引進高校優秀畢業生和加強在職員工學歷教育,目前全行大專以上學歷1575人,占在崗員工的68%,比建行初期的16%提高了五十二個百分點。以來,共培養了263名通曉銀行業務、熟悉營銷技巧的優秀客戶經理,建立了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精熟的營銷人員隊伍。通過實施綜合柜員制改革,我們培養了800多名優秀的綜合柜員,大大提高了一線前臺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為提高全員素質,我行逐年增加培訓頻次,加大培訓投入,建行以來累計實施員工培訓3萬8千人次。

1、幫助員工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應加強崗前和在職員工多層次多方位的培訓,增強法紀觀念,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使他們懂得法律,精通業務并執行制度;其次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廉政教育,引導員工敬業愛崗,自覺的遵紀守法,經得起改革開放和反腐倡廉的考驗;第三,應經常對員工進行案例教育,提高員工對違章、違規操作危害性的認識,從而自覺維護和執行規章制度;第四,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因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的知識,新的技能不斷涌現,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銀行人員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長進,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如紹興市商業銀行確定專門支行負責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工作,為了加強專業化管理,配備業務能力強、學歷高、勤勉盡職的信貸客戶經理開展此項業務,并通過加強培訓,不斷增強相關人員的管理能力。主辦支行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客戶經理人均參加業務培訓5次,考試2次。

2、建立起責任明確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起責任明確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要做到嚴格考核,明確獎罰。目前在內控制度的執行過程中獎懲不明現象嚴重,這是導致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應對執行制度好的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對違規違章的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和經濟處罰。可將員工的執行制度情況與獎金和職務升降掛鉤,既給權力又給壓力和動力。在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安徽省各家城市商業銀行一直十分重視吸收和培育人才,人員結構不斷優化,儲備了一批高素質的管理干部。此外,安徽省城市商業銀行普遍建立了較為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在人才使用、人才開發、人才儲備方面都有一套較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有利于充分調動人才的各種潛能。

3、嚴把用人關

對干部和重要崗位的人員配備要考察其綜合素質,可以采取跟蹤考核制度,確保管理人員與所承擔的職權相適應,有能力組織和負責處理業務,對市場分析、交易和管理技巧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深知業務風險的內涵,嚴禁員工對某一客戶給予不正常的特別優惠。各級領導更應該嚴以律己,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遵守規范制度的模范。

4、注重溝通

注重溝通是注重員工之間以及員工和管理者之間的溝通,達到工作上的和諧,提高員工的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同時不斷改善工作條件,營造優美、協調的工作環境,使職工對銀行產生歸宿感,盡職盡責,把自己的工作與銀行興衰聯系起來,從而自覺執行制度。職工愉快、高昂的工作情緒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和疲勞,從而減少人為錯誤。

結論

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作為防范金融風險、增強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已越來越被商業銀行經營者所重視。只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完善的考核體系,有效的監督機制三者合一,才能保證銀行會計核算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才能將各類核算風險消滅在萌芽當中,才符合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通過實施商業銀行規避策略,建立起一套嚴密、系統、規范、可操作性強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從而確保商業銀行各項業務正常運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立于不敗之地。

商業銀行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手段相對于國外發達商業銀行還很落后,風險防范手段的落后嚴重阻礙了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在風險管理和防范方面的作用還未被人們充分認識,例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銀行資金的流動性、銀行資產的質量狀況等信息都是需要商業銀行會計的工作來取得的,將這些指標控制在安全界限以內也是需要銀行會計部門和業務部門通力配合才能夠實現的。此外,筆者提倡的借助社會力量約束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規避財務風險,不過這也是需要建立在銀行會計充分、準確披露銀行信息的基礎上的。因此,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完善和水平的提升,是降低銀行所面臨的各種金融風險的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

為了更好地規避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北京銀行實行了集中會計核算,也就是在實現計算機聯網處理和可靠的網絡通信保障的基礎上,按地區或行業實行會計業務的集中處理,將分散多級的核算體制統一為按地區或行業的集中核算體制,會計的集中核算機制強化了商行會計核算對經營活動的監督職能,完善了自我約束機制;從核算中心內部控制體系上,明確了事中、事后監督的內容從保證會計核算真實性、準確性上,使支行在執行制度和業務操作中存在的憑證交接、審核中諸多問題得到了及時發現、及時反映和及時糾正。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健全和發展,我國金融市場將不斷走向成熟和開放,金融產品也將不斷得到豐富和開發,商業銀行實際的經營范圍和領域將會不斷地擴大。而隨著金融業風險防范力度的加大,商業銀行財務風險規避必定會更會深入人心,在防范風險中的作用也必將得到深入研究和充分發揮。

商業論文:商業銀行金融信息化研究

摘 要 我國加入WTO后,逐步開放的金融業面臨著強有力的競爭。金融信息化也帶動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商業銀行通過信息化夯實基礎,提升金融信息化的技術水平、金融服務與創新能力,全面塑造新世紀的新金融,為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新經濟的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 金融信息化 商業銀行 金融創新

雖然我們無法用具體的數字來描述信息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所帶來的收益和成效,但是,如今信息通信技術已經滲透到銀行業的決策、管理、業務、服務等各個層次和領域,成為銀行業生存的技術基礎和業務創新甚至深層次改革的有力支撐。商業銀行應重視信息通信等新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通過不斷發展和創新,構建了強大的信息技術基礎,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電子化服務體系,縮小與國外商業銀行的信息化差距。

1 金融信息化

金融信息化是構建在由通信網絡、計算機、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四要素組成的國家信息基礎框架之上,由具有統一技術標準,通過不同速率傳送數據、語音、圖形圖像、視頻影像的綜合信息網絡,將具備智能交換和增值服務的多種以計算機為主的金融信息系統互連在一起,創造金融經營、管理、服務新模式的系統工程。金融信息化有別于金融電子化,金融電子化提供的只是服務和管理的初級手段。當信息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后,信息技術便成為金融創新和發展的驅動力。

金融信息化包括兩方面的內涵,一是金融信息技術化,也習慣稱為金融電子化,金融電子化提供的只是服務和管理的初級手段;二是金融信息服務產業化,即通過金融電子化技術系統提供金融服務與金融信息服務。我國金融電子化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建立起在計算機和通信網絡基礎上的電子資金清算系統、柜臺業務服務系統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統,初步形成了一個多功能、開放的金融電子化體系,有力地支持了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推動了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現代化進程。雖然隨著我國金融電子化的逐步深化,我國金融電子化深層次的問題還存在不少,但是相對于金融信息服務產業而言,前者是發展中的問題,而后者則屬于發展的問題。

2 金融信息化建設意義及現狀

2.1 金融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實現金融信息化是我國中央銀行適應經濟信息化時代潮流的選擇,是我國中央銀行提高金融監管力度,防范金融風險,加強宏觀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的重要保障。實現金融信息化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是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開拓市場,更好地服務于客戶以及金融業務創新的重要基礎。金融信息化建設對企業同樣重要。對于全社會來說,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企業的活力是整個社會經濟大系統活力的基礎,沒有廣大企業的信息化,就沒有它們對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設備和信息服務的需求,全社會的信息化將失去最根本的基礎和推動力,信息社會也就更無從談起。而實現企業信息化的關鍵是要實現金融信息化。

2.2 金融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發達國家金融業的計算機應用經過后臺業務電子化、前臺業務電子化、網絡化及金融電子化創新四個階段,金融業務己全面實現了網絡化、信息化,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進入全面創新階段,信息技術成為決定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國目前正處在網絡化階段。

我國金融電子化建設始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六五”做準備、“七五”打基礎、“八五”上規模、“九五”見成效等幾個發展階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一個全國范圍的金融電子化服務體系。

我國金融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先進技術的應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是,運行效率、信息綜合程度和信息服務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金融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的技術標準與業務規范不完善;金融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跨行業、跨部門金融網絡尚未形成;金融信息系統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夠;基于信息技術的金融創新能力不足。

3 金融信息化對金融業的影響

在信息化進程中,作為國民經濟命脈的金融業對信息科技新成就的應用處于各行業的前列,金融信息化取得了長足進展。金融信息化是在金融領域全面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創新智能技術更新改造和裝備金融業,使金融活動的結構框架重心從物理性空間向信息性空間轉變。

3.1 帶來金融機構形態的虛擬化

虛擬化是指金融機構日益通過網絡化的虛擬方式在線開展業務,客戶直接在辦公室、家里甚至旅行途中獲得金融機構提供的各類服務,因此金融機構不再需要大量的有形營業場所和巨額的固定資產投資。全新的網絡銀行正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及其終端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3.2 對金融機構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的影響

金融信息化導致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的巨大變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著支付與結算、資金融通與轉移、風險管理、信息查詢等銀行基本功能的實現方式。金融機構將傳統的專用信息網絡拓展到公共網絡,各種信用卡、數字錢包得到了廣泛應用;實時在線的網絡服務系統能為客戶提供全時空、個性化、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務;基于信息技術的各種風險管理與決策系統(如自動授信系統、風險集成測量系統等)正在取代傳統落后的風險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開發也在迅速加快。圍繞客戶的消費行為和需求,傳統銀行正進行新的結構設計,借助于信息技術重構其組織形式。金融信息化的作用將從提高金融業務的自動化程度,發展到對金融業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的深刻改變。

4 商業銀行實施金融信息化的重點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迅猛發展,深刻影響了國際競爭格局和人類的生存方式,引發了金融的巨大變革。其中,具有重大意義的變化趨勢是:跨國經營和混業經營成為金融業的主流模式,

而技術成為現代金融發展的關鍵要素;客戶需求在主導著金融服務業的市場走向,風險管理是金融管理的核心,創新則是金融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4.1 積極推進數據集中和整合,不斷提高銀行核心競爭能力

以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為基礎的數據大集中是金融信息化的發展大趨勢。“大集中”是一種通俗、形象的說法,其實質就是數據的集中和系統的整合。數據大集中可以使得銀行業發展初期數據分散、客戶資源割裂的狀態得到改變,提升銀行的管理水平,并增強業務開發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數據大集中是提高銀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夠對金融業務進行即時風險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業務的大規模、低成本擴張。

4.2 實現從以業務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

銀行信息化要適應競爭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創造性地應用信息技術對傳統業務運作過程進行集成和優化,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和綜合利用,把銀行的各項業務統一起來,實現優勢互補,統一調配各種資源,為銀行的客戶開發、服務、綜合理財、管理、風險防范建立堅實的技術基礎。在服務上,銀行必須從“以業務為中心”為核心的服務理念轉變到“以客戶為中心”。強化客戶本位的服務觀念,在增加業務種類、簡化操作手續、設置人性化的服務內容、提升產品性能等方面加快步伐。

4.3 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實現風險管理的現代化

風險管理是銀行的生命線,風險管理水平是銀行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內容。加強信息技術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實現風險管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以信息化促進商業銀行內控機制的健全,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可以更為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

4.4 推動銀行管理和決策信息化,努力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水平

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信息整合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決策支持系統。要進一步開發和完善綜合業務管理、信貸管理、財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風險管理、市場營銷管理、績效考核管理系統,并實現信息系統共享。要充分利用銀行的數據信息,實現在數據集中基礎上深層次的數據利用,為銀行經營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基于數據倉庫的決策支持系統(DSS)能夠幫助銀行在決策上實現對客戶選擇的正確辨別和經營風險的自動預警,這將是銀行業下一輪關注的焦點所在,商業智能(BI)和自動化處理等解決方案也體現出了重要的價值。

4.5 加強銀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維護系統安全運行

加強信息安全保障、維護系統安全運行關系到銀行信息化服務體系能否有效提供金融服務,是一項需要精心組織、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銀行要加強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和管理技術隊伍建設;加強計算機安全的定期檢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溝通機制;認真落實安全責任制,切實保障信息化服務體系安全、平穩、高效運行;要高度重視災難備份建設,災難備份建設要在綜合考慮運行和應急備份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穩步推進。

4.6 利用信息化,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現代商業銀行信息化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經營方式,通過收集客戶信息并進行充分的數據挖掘、調整和創新服務項目,設計出高附加值、特色強的金融產品,延伸金融的服務觸角,是銀行經營策略的核心所在。

由于中國商業銀行間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商業銀行加大了產品和業務創新力度,樹立品牌效應。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主要表現在:其一,要加強個人銀行業務產品的創新,重點是穩步發展新的消費信貸產品和銀行卡業務。其二,要加強公司業務產品的創新,重點推廣系統協議存款、人民幣銀團貸款、股票質押貸款、買方信貸、境外籌資轉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貼現業務;重點研究和開發信貸資產證券化、應收帳款質押貸款和與結算業務有關的各種新產品。其三,要加強房地產金融業務產品的創新,形成獨具特點的住房金融產品系列和服務組合。同時,積極探索住房儲蓄業務、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等住房金融產品的創新。

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金融的信息化水平在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后,在金融業和信息通信業的共同推動下,金融業信息化水平將不斷提升,并將通過與稅務、海關、保險等國家重要部門的網絡連接和資源共享,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水平的提升發揮有力的促進作用。

商業論文:商業秘密權的權利屬性的探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商業秘密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也擺在了學者們面前。商業秘密權的屬性也成為學者們爭論的一個焦點。因此,在比較分析各種理論觀點的基礎上,從民法方法出發,探究商業秘密權的權力與屬性。

關鍵詞:商業秘密權;財產權;知識產權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競爭者所擁有的商業秘密成為市場競爭中的一個制高點。掌握了商業秘密,也就占據了競爭優勢,就有望成為市場競爭中的贏家。與此同時,商業秘密的保護也擺在了學者的面前。學者們從各個角度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其中,商業秘密權的屬性一直是一個爭論的焦點。本文中,筆者擬在比較分析各種理論觀點的基礎上,從民法方法出發,探究商業秘密權的權力屬性。

一、商業秘密與商業秘密權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權是商業秘密的權利人依法享有的,對其商業秘密的支配并排除他人不法獲取和使用的權利。商業秘密的價值正是通過商業秘密權的行使而獲得實現。因而研究商業秘密的保護,首先要研究商業秘密權的權力屬性,因為它往往決定一國的商業秘密保護的基本理論,是明確商業秘密法律保護依據、保護方式和保護程度的關鍵性問題。

二、商業秘密權的學說比較

商業秘密權的權利屬性,是一個頗具理論爭議的問題。例如,“財產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權是一種無體財產權,具有與有形財產一樣的價值與意義。“人格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權是從人格權中衍生出來的,以不正當方法獲得他人的商業秘密是侵犯人格權的行為。“企業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本身具有競爭上的客觀經濟價值,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是企業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產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權的客體也是無形的智力成果,因此,商業秘密權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上述學說是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研究各個階段的成果,雖然在權屬性質的認定上學者們各持己見,難以達成一致,但各種學說恰好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揭示出商業秘密權的特點,只是各有側重。

“人格權說”強調了商業秘密權的人身屬性或人格屬性,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就是創造者對其知識產品的專有權。但這一學說的缺陷也很明顯:首先,人格權是民事主體的一種固有的權利,不能轉讓、拋棄或繼承,但商業秘密權可以;其次,人格權的客體是人格權益,如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隱私等,而商業秘密權的客體是技術信息、經營信息,是智力成果;再次,人格權是一項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而商業秘密權的存在則要以商業秘密的存在為前提。可以說,商業秘密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格權的內容,但將其定性為人格權,無疑是以偏蓋全,無法體現商業秘密權的本質。

“企業權說”看到了商業秘密權與企業的聯系,強調了商業秘密對于企業的巨大意義。實踐中,與商業秘密權有關的糾紛,往往都與企業有關,尤其是商業秘密權與競業禁止、反不正當競爭常常糾結在一起。但這并不是絕對的,如果一項技術信息開發以后并未投入生產,權利人仍然可以享有商業秘密權,但卻與企業無關。

三、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

在比較分析了各種現有學說的基礎上,筆者擬從民事權利體系的角度出發,闡述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

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人身權又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其所體現的利益與人的尊嚴和血緣關系有關。顯然,商業秘密權不應被定性為人身權,而只能是財產權。財產權是以具有經濟價值的利益為客體,這種利益不局限于傳統民法所講的“物”,還包括作為債權客體的給付,以及作為知識產權的客體的智力成果,等等,因而這種財產權是包括無形財產權和有形財產權在內的廣義上的財產權。財產權的核心是專有性,即權利人有權對其財產進行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并排除他人的不當妨礙與干涉。商業秘密權是否具有專有性,是商業秘密權是否屬于財產權的關鍵。

商業秘密是處于秘密狀態的智力成果,商業秘密權人有權保有商業秘密,有權通過各種方式使用自己的商業秘密從而獲得經濟利益,有權將自己的商業秘密轉讓他人以獲得對價,當上述權利收到他人的不當干涉與妨礙時,權利人可依法尋求法律救濟。這與財產權的專有性并無二致。當然,這種專有性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即在同一個商業秘密上有可能成立一個以上的商業秘密權。有人把這一點作為否定商業秘密權的專有性,進而否定商業秘密權的財產權性質的主要理由。事實上,財產權的專有性也是相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A擁有了一輛紅色寶馬汽車,B通過誠實勞動也可以獲得一輛與A同樣型號、同樣外觀的紅色寶馬車。那么,是不是說所有權也不具有專有性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實際上,商業秘密可以被看成是一種礦藏,任何工人通過誠實勞動,就可以得到相同或相似的一批礦石,取得財產權。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更加認定商業秘密權的財產權屬性。那么,商業秘密權是否屬于財產權中知識產權呢?從民事權利體系的構成來看,商業秘密權應屬于一種新型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與財產權最大的差異就在于知識產權所保護的客體是無形的智力成果。而商業秘密權所保護的商業秘密,正是一種處于秘密狀態下的智力成果,因此,將其認定為知識產權是順理成章的。有人認為商業秘密權不符合知識產權的“三性”,即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但這“三性”,只是知識產權相對于其他財產權利不同,并非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更何況這“三性”本身也飽受質疑。

從國際上的立法趨勢上來看,眾多法律文件都肯定了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將其納入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因此,順應國際立法潮流,與國際接軌,肯定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是中國立法的必然選擇。

商業論文: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探析

2011年,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便以每年新增120家以上的速度發展,再加上近幾年,我國相繼出臺的政策文件,均表明了政府開始重視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而中國銀監會對銀行業的現場檢查情況顯示,銀行業內查處的違規金額不斷飆升,故而,完善銀行業的內部審計更是勢在必行。

一、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專業人員、專業知識的缺乏

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在招聘過程中,往往都不會招聘審計人員,而選擇將內部長期從事單一崗位,教育背景不高的人員,例如柜臺等職位的人員,調換到內審崗位,并且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利潤,管理層也不會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培訓,這導致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素質得不到保障,從而引發內部風險控制疏漏,造成銀行大面積虧損現象等。

(二)審計軟件技術未開發,后臺數據下載慢,效率低

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起步晚,地域受限,無法借鑒大型銀行的內審機制,再加上技術型人才的流失,使得地方性農商行內部審計還停留在傳統審計階段。再加上銀行內部:請記住我站域名的后臺數據量很大,操作人員對后臺數據進行下載時,其下載速度很慢,甚至有些時候,會由于系統BUG,使有些數據不能隨時提取下載,降低了內部審計的效率。

(三)內部審計部門自身獨立權威性不足導致意見削弱

地方性農商銀行的內審部門雖然是由其董事會直接領導,但大部分都是由銀行副行長直接管理,當管理者與內部審計部門之間產生了現實或潛在利益沖突時,由于管理制約性,內部審計部門無法對這些問題做出客觀的評價。

(四)內部審計停留在傳統的事后審計階段,忽略了事前和事后審計

傳統內部審計,審查的是銀行內部的賬簿是否真實,完整以及內部行為是否合法,然而這些都只是現代內部審計中最基本的工作,銀行內部審計人員以及管理層還未從傳統的層面上切入到銀行對風險的把控和治理層面。雖然在借鑒國外先進銀行的審計機制與模式,但是其審計的重心依舊放在合法合規的檢查層面,而沒有對銀行的財務數據和環境進行一個深入的分析和涉及。

(五)信息系統落后,內部子系統相對獨立,無法實現和滿足資源共享

審計所需數據的信息來源主要是從別的分管部門,但是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成立時間較近,信息系統方面落后,無法以準確有效迅速的向審計人員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各類數據資料。再加上銀行內部的信息跟蹤與進程系統未能實現與業務發生的同步,而銀行總系統下的各個子系統又相對獨立,資料資源的信息傳遞受阻,導致嚴重的信息滯后。

二、加強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建設的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各類問題,銀行內部審計部門應當采取以下基本對策和建議:

(一)引入專業專職的審計人員和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

為防止人才流失,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應該對內部審計方面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成本去治理與提升完善,比如,在招聘了相關專業的專職人員后,可以對其采取多層次激勵機制,以達到人才的留存。或者通過借鑒國外先進銀行采取的信息化內部審計系統,對此進行調整完善,建立一個適合地方性農村商業銀行實施開展內部審計的機制。

(二)打破內部審計部門與管理層的制約關系,實現管理上的獨立

想要使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應當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重新定位和改變。首先需要讓內部審計部門脫離管理者的管控,這樣可以保證在管理者做出任何有損銀行利益的事項決策時,內審部門便可完全發揮其約束行為的作用。其次,銀行在內審部門對其管理者做出的某一項錯誤決策做出評價時,在上報路線的過程中,可以跨過此管理者直接向董事會或是監事會報告,以此實現內審部門真正的獨立。

(三)更新內部審計理念,開始從事后審計向全面審計過渡

要求內部審計部門逐漸開始將工作定位從單純的監督制約轉向全方面的建設性審計服務,將企業內部從上到下的經營管理部門機構當作客戶,重視業務部門從外部進行治理的能力,逐漸樹立起服務意識,將企業內部人員的審計理念進行更新,從而實現由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審計模式。

(四)改進信息系統,實現子系統之間的信息資源有效共享

改進銀行內部的信息系統,首先需要銀行內審部門擁有一個自動從其他部門提取信息的軟件,這可以幫助銀行內部避免信息的滯后性;其次子系統之間的有效連接,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協調和管理相關部門,讓管理人員對于其中的業務進行直接監督;最后實施分級閱覽和權限設置,這不僅可以實現銀行內部的資料保密安全,而且可以保證內部審計人員能夠高效的完成工作。

隨著高管層和監管部門對內部審計的逐漸重視以及行業管理部門對地方性農商銀行內部審計的要求和考核的加大,會使其得到迅速的提升和發展,并且會將監督、評價內部控制作為今后內部審計的重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丽的熟妇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软件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小说|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黑人上司好猛我好爽中文字幕| 久久久国产打桩机|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中国杭州少妇xxxx做受|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免费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夜夜性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中国人妻被两个老外三p| 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 老师露双奶头无遮挡挤奶视频|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性饥渴的农村熟妇| 激情综合五月| 欧美性插b在线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琪琪|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 小舞屈辱打开双腿自慰出白浆| 亚洲人ⅴsaⅴ国产精品|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性爱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好爽好舒服要高潮了视频|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