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

時間:2022-05-04 05:16: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學生素質評價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試論高職學生自我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摘要:在對大量素質教育、自我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等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梳理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高職學生自我素質教育內容,探討了包括基礎素質、崗位素質、拓展素質等三類主要素質的評價體系,并對各類素質的評價指標與指標內涵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職學生;自我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及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學生的素質教育日益成為教育界關注的問題。自我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學生自我教育部分,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與核心,強調的是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發展,是素質教育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的過程。當前,對自我素質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學生主體能動性發揮在素質教育中重要性與實施途徑的研究,而對自我素質教育內容構成方面的專門研究較少。因此,筆者擬結合已有的高職素質教育內容的相關研究成果,對自我素質教育內容的構成進行深入剖析,旨在探討自我素質教育指標體系的構建途徑。

高職學生自我素質教育的內容

在20世紀90年代,遲艷杰提出了素質教育具體包括對學生進行身體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和教育;進入21世紀,對素質教育的研究開始進入高職教育領域。徐靜等人在研究素質教育基礎理論的前提下,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實質內涵及特殊性進行了分析,指出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職業道德素質、職業技能素質、自我發展素質、創新素質、適應職業特殊需要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羅建遠指出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追求知識、能力、素質的高度和諧完美的統一,是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汪建軍將高職學生的素質分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四個方面;梁怡認為高職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體等多方面的教育。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素質教育下大學生社團評價分析

摘要:

大學生社團是我國高校素質教育開展的第二課堂,社團評價的原則與標準的確立直接影響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大學生社團評價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對不同學校的評價標準沒有區別對待,評價指標缺乏針對性,評價主體較為單一。立足這三個方面不足,在確立社團評價的原則中,將社團發展目標、不同類型和等級學校的針對性、引入社會力量評價作為重中之重,在社團評價的標準中體現出社團素質拓展、社團影響力、學生參與程度等三個方面。

關鍵詞:

素質教育;大學生社團;評價的原則;評價的標準

大學生社團評價原則與評價標準的確立,對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保障作用,推動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拓展。龍希利等人認為,社團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社團本身的特質使得其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要借助學生社團寓教于“活動”的思想教育形式、學以致“用”的專業實踐功能、職業體驗式的發展導向作用以及育人無形的文化浸潤效應等功能優勢,通過轉變理念,促進學生成長成才[1]。郭冬娥認為,學生社團活動作為學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素能拓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成員專業的交叉性、社團活動的實踐性、社團組織的社會性而具有實踐和教育功能,為學生知識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實踐舞臺,建立和完善社團評價體系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最有效途徑[2]。面對當前我國大學生社團評價的主體思想,圍繞的中心在于素質教育開展,評價的核心應體現在制定社團素質拓展評價標準、建立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引入社會力量的評價等三個方面。文章分析了現有大學生社團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而確立評價的原則,最終探索出以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大學生社團評價標準,確保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大學生社團評價存在的問題

1.忽視不同類型學校素質教育的差異

確立大學生社團評價的原則與標準,必須結合不同學校的性質,分析素質教育發展的方向,有針對性地將評價指標、評價標準進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大學生社團的建設在當前高校擴招的大環境下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大學生社團的建設能有效地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向其他學生輸入正能量。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社團建設存在不少問題,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在于忽視不同類型學校素質教育的差異[3]。

2.評價指標針對性不強

評價指標作為社團評價的核心部分,指標應具備較強的針對性。結合不同等級、不同類型的學校,將評價指標體系的針對性加以完善,促使評價結果更有針對性。然而在當前大學生社團評價中,評價指標所具備的針對性較小,以統一的評價指標來評價社團發展,社團影響力方面、學生參與程度方面并沒有受到重視,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滿意度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評價信息。然而按照這樣的評價指標的確立原則,會造成對社團發展前景不能實現正確、客觀評價的后果,最終對社團發展不能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這一問題需要得到進一步的重視。

3.評價主體單一

大學生社團是否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主要的信息來源并不應單一地將學生與學校作為評價主體,評價結果往往會存在片面性。在大學生社團評價所體現出的主要現狀中,評價主體過于單一這一現狀較為明顯,只是學校或學生的單一評價,而并未涉及社會力量的評價。社會力量的評價被視為第三方評價,所具備的優勢較為明顯,評價視角較為獨立、評價信息較為可觀,能夠為大學生素質發展提供科學的診斷信息。然而社團評價只能以學校與學生為評價主體,學生與學校之間的評價信息過于狹窄,并沒有體現出社會人才需求方向,導致社團的發展不能與社會人才需求相互統一,最終會間接導致大學生培養處于封閉狀態的出現。這一問題應該受到高度的重視,在大學生社團評價主體的確立中應將第三方評價加以補充。大學生社團評價主要體現在評價指標的構建缺乏針對性,評價結果不能客觀反映出社團發展存在的問題。同時,社團評價的主體存在單一性,社會評價力量并不能成為評價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導致社團未來發展動力不足。

二、大學生社團評價的原則

1.呈現大學生社團發展目標

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大環境下,大學生社團發展應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為目標,實現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拓展。其中,對于社團的評價應體現激勵功能與調控功能兩個方面。激勵功能是對社團內部的發展潛力進行評價,從而使社團本身所具有的價值空間得到準確的評估,使得社團評價不僅能夠根據發展現狀加以評價,還能對社團未來的發展客觀評價。而調控功能主要是針對不同社團之間存在的發展差異,對發展目標的評價更有針對性,使得評價標準、評價指標構建具備明確的針對性,以發展和動態的眼光看待大學生各個社團的發展。

2.不同類型、等級學校素質評價原則應不同

在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高校,大學生社團的評價原則應體現出針對性原則,在素質評價的對象方面要結合辦學性質、學校規模兩個方面,確保大學生社團在學生素質發展方面能夠得到更為客觀的評價。首先,結合學校辦學性質。在普通本科院校大學生社團素質發展方面的評價中,評價的原則需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以素質、能力、技能、知識的協調統一為原則,在評價指標中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參與程度、社會影響力兩個方面。而在職業類院校社團的評價原則中,以職業素質評價為中心,評價指標要突出學生職業素質的全面發展,將職業道德、職業創新等素質作為評價指標構建的方向,顯現大學生社團素質評價的針對性。其次,圍繞學校辦學規模。大學辦學規模決定社團的發展,辦學規模較大的院校與校外團體、組織的互動較為強烈,辦學規模較小的院校與校外合作、互動的機會較少,決定大學生社團的社會影響力。《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明確指出:“要遵循大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以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為主要內容,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以穩定的實踐基地為依托,以建立長效機制為保障,引導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4]在大學生社團評價原則中,應結合辦學規模確立評價指標、評價標準,不能一味地強調統一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確保社團發展中能夠體現出各自的問題與不足,為大學生社團的發展提供合理的意見與建議。

3.引入社會力量評價

社會評價力量(畢業的校友和學生就業單位)應作為大學生社團評價的第三方評價因素,評價視角明顯存在公正性、客觀性、獨立性等優勢。原因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顛覆第一方和第二方(學校和學生)評價視角的片面性,評價信息具備明顯的透明化、客觀性,評價信息中數據的對比能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二是社會評價是介于學校與學生評價主體之間的評價力量,與學校、學生之間不會存在利害關系,評價結果的顯示在能夠客觀說明大學生社團發展現狀的同時,還能體現出社會需求方面對大學生社團發展提出的具體要求,并為人才培養提出更為客觀的診斷。這樣就使大學生社團評價的主體得到拓展,評價信息具有強烈的社會性特征。社會評價力量在大學生社團評價主體的重要補充,有利于社團發展過程與社會之間實現互動,評價的主體由學校、學生、社會等三個方面組成,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現實之間保持相互統一,表露大學生社團發展的心聲,而中立的評價立場能夠側面反映出人才培養所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在實施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大學生社團評價應結合統一的發展目標,并確立不同類型、等級學校素質評價原則,為大學生社團素質拓展提供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客觀體現學生參與程度與社會影響力。

三、大學生社團評價的標準

1.社團素質拓展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環境下,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受到高度的重視,探索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路徑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大學生社團活動作為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載體,為此,在社團評價的標準中,社團素質拓展成為關鍵中的關鍵。從大學生社團發展的目標進行分析,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對社團工作的內容提出新的要求,素質拓展作為大學生社團發展的核心目標,為學生素質的培養提供廣闊的平臺。大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重要組織之一,是大學生成長鍛煉的平臺,是大學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社團對學生的特長發展、多樣化領域發展、創新性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5]。對此,在素質拓展評價標準的制定中,應將知識完善、能力培養、文化提升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結合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學校,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表達出社團發展過程中對學生知識的完善方面、能力的培養方面、文化的提升方面所具有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大學生社團素質拓展中尋求更有針對性的發展對策,為大學生素質發展提供更為理想的環境和廣闊的平臺,推動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大學生社團實現全面的發展。

2.社團影響力

大學生社團的發展能夠為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社團內在影響力可以反映出社團發展的目標以及未來發展的潛力,反映出對大學生素質提升所能夠提供的動力。眾所周知,社會影響力所反映的則是發展規模、社會認可程度,大學生社團的社會影響力也不例外,反映出學校與社會之間存在的緊密度,客觀體現出為學生素質發展所能夠產生的促進作用。在社團評價標準的確立中,將社會影響力作為重要的標準構建方向,社團的社會影響力越大,凸顯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力度越大。在評價標準中應明確指出要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學校。在職業類院校中,社團的社會影響力主要體現在校外企事業單位合作方面,評定學生職業素質、職業技能、職業能力,說明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主要現狀即未來發展前景。在不同等級全日制本科院校中,應針對社團本身所開展的社會實踐范圍、社會實踐頻率做出相應的評定,客觀顯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空間。這是大學生社團評價指標有針對性構建的明確體現,有助于全面推動大學生素質的發展,提高大學生社團的發展價值。

3.學生參與程度

大學生社團是為志趣相同的學生提供的一個展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的平臺。現階段大學里的學生社團發展狀況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學生社團發展勢頭迅猛、社團數量、類型不斷增多,多樣化趨勢明顯增強,專業和覆蓋面不斷擴大,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活動內容日趨豐富,學生社團的個性化更加突出,學生社團的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學生參與程度作為大學生社團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社團學生參與程度越高,說明社團能夠達到帶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目的,為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社團評價標準的構建中,必須圍繞學生參與程度,對社團未來發展前景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大學生人才是我國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高校社團作為大學校園內蓬勃發展的學生群眾組織,已成為大學生鍛煉能力、提高素質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其素質拓展功能與大學生素質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6]。結合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學校,將校內與校外活動內容的新穎程度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使得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能夠通過數字得以體現,說明社團發展過程中學生的喜愛程度。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7]。通過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學校,有針對性地確立這一評價指標,能夠反映出大學生社團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社團組織者尋求問題解決的路徑產生相應的啟發,帶動大學生社團隊伍走向壯大。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大學生社團評價的原則與標準的確立,應以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為重要的結合點,在評價原則中應將社團發展目標作為首要條件,并結合不同類型、等級學校,有針對性地建立評價原則。并將此作為基礎,對評價標準加以完善,使得社團素質拓展、社團影響力、學生參與程度能夠成為評價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大學生社團發展所存在的問題、不足,為推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保證。

作者:毛開翼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新課改下的小學生素質評價體系

1.開展“每月五星”評比,增強即時評價的規范性

為了進一步將“種子—花朵—果實”的素質教育三級評價體系更好地實施開來,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學校印發了《五星手冊》,一人一本,自行管理。手冊中記錄了學生的獲獎情況,詳細地標注了獲獎的時間、項目、獎品以及學生的獲獎感悟。教師定期將學生的《五星手冊》收發上去,每一周進行一次班級的小結,將那些成績顯著的學生的手冊進行公示,在班級內廣泛傳閱。除了每周一公示之外,還可以組織每月一評比活動,根據學生《五星手冊》中記錄的學生的獲得情況進行“五星評比”,對于學習領先的學生授予“學習之星”稱號,對學習成績有顯著進步的學生授予“進步之星”稱號;對于課外書籍閱讀得最多的學生授予“閱讀之星”稱號;對于在某些領域有突出特長的學生授予“特色之星”稱號;對于講文明、樹新風的突出學生個人授予“文明之星”稱號。教師把獲得“五星”光榮稱號的學生照片、事跡張貼于“閃閃五星”宣傳欄,積極樹立典型,讓全體學生共同學習與進步。

2.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增強過程評價的激勵性

成長檔案旨在記錄學生成長的點滴,為素質教育評價提供科學有效的原始素材。在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都一一記錄了學生的學習成長歷程,是學生成長檔案的重要內容和珍貴材料。具體而言,小學生的成長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是“我的名片”,內容是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生日、身高、體重、血型等。第二部分是“我的師長”,記錄學生父母親的基本情況、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師的信息,里面包含家長對孩子的評語和老師對學生的期許。第三部分是“學海探蹊”,按照一定的學科順序,將學生的成功習作、學習日志、考試記錄等內容進行有序整理。第四部分是“個性飛揚”,將學生獲得的獎項、證書等閃光點記錄下來。第五部分是“回音壁”,包括同學贈言、家長/教師寄語、自評日記等。教師將學生的成長檔案袋統一收集管理,建立檔案,定期下發檔案袋讓學生進行記錄和整理,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傳閱,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提高。

3.搭建“我能行”個性舞臺,增強過程評價的導向性

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張揚個性,培養其各方面特長。為了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我能行”的個性舞臺,該舞臺分為學校和班級兩個層次,以“百花齊放、自由發揮”為主旨,成立了以藝體老師為主要成員的評審小組,每個月組織一次主題活動。學生可以毛遂自薦,也可以由學生和老師推薦,先填寫“我能行”個性展示申請表,經審核通過后獲得展示個性才藝的機會,得到半數以上評委的認可的學生就能獲得“我能行”特長卡。學期結束時根據有關獲獎證書、特長卡復印件,評出校級、班級的“特長學生”。要特別關注“弱勢學生群體”,為他們量身定做活動項目,使特長學生在全體學生中占據一定的比例,進而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養。

4.推進紙筆測驗改革,增強終結評價的科學性

(1)追求測驗內容的全面性。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屬于非學業內容,但是它是學科培養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學生學業的成敗。因此,在對學生的教學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進一步突出非學業方面的內容評價。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革中,必須對學生的非學業方面給予關注。因此,我們規定學生的成績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書面測試占70%,口頭測試占10%,實踐測試占10%,習慣測試占10%,各年級分學科制定具體的評價方案,認真考核評定。

(2)追求測驗形式的人文性。素質教育是人文教育,素質教育的評價應該以學生為本,做到測試的趣味化、生活化和情境化。教師在設計試題指導語時應盡可能地使語言清楚、親切、富有期待情感;在試卷的首尾,可以適當地附上一些溫情提示;可以在關鍵字的下面加上著重號,讓學生加強注意,避免審題錯誤;可以在試卷中設計生活化的知識情境,讓學生加強對知識應用的了解,為學生創造應用知識的機會。

(3)嘗試測驗結果的靈活性。為了消除學生的應試恐懼,使考試切實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依據學科特點,制定獲得免試權的條件。如想獲得免試特權的同學可在考試前十天內向老師提出免試申請,并陳述申請免試的理由。老師和同學一致認可方能獲得免試資格,一般而言,免試學生不超過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考試結束后,如果學生覺得結果不理想,則可以申請重考,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總之,小學素質教育的評價旨在幫助我們“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構建符合新課程下的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體系是順利、高效地開展素質教育的關鍵和基礎。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當使每個孩子人人有特長,人人有自信,人人獲發展。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應以素質教育的實際為基礎,不斷創新和深化,才能更好地促進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

作者:閆景蓮 單位:遼寧省遼陽縣三新學校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高職學生素質教育項目化實施評價

一、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要素

1.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較強的自主學習力和終身學習意識

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人的發展才是主動的、可持續的。學生的學習力是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領悟能力、理解能力、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學習力量,其中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是學生學習力的核心。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也是緊密聯系和相互促進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終身學習的手段,終身學習意識是自主學習的驅動力。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終身發展,高職學生要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僅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應確立終身學習理念。

2.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強烈的創業精神

創新能力主要涵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等,其中創新思維是核心。高職的教育對象總體心理上大多以高考失敗者自居,有嚴重的挫敗感,潛意識中就自認為“創新”離自己太遙遠。所以,在高職學生教育過程中,要先注重其創新信心的塑造、創新意識的激發、創新思維的啟迪,激活學生內在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新創造的成就欲等。高職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要具備強烈的創業精神。創業精神具體涵括創業思想、創業觀念、創業個性、創業意志、創業作風和創業品質等。具備創業精神不僅在就業崗位上會更加愛崗敬業、積極進取,還可以積極創造條件,進行創業實踐,帶動更多的人就業。

二、基于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的高職學生素質教育項目化實施

1.項目化實施內容:構建“基礎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模塊體系

素質教育項目內容設計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的調研分析為基礎,培養目標因專業而異,就業崗位分為初次就業崗位和職業升遷崗位。明確界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就業目標崗位群后,在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狀況、新生思想素質調查、畢業生職業發展情況跟蹤調查等基礎上,對各專業人才培養對象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進行分解,并經用人單位代表、行業專家、專業教師、家長和學生等多方組成的委員會論證,設計出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目標維度表。然后,針對性地構建由“基礎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個模塊構成的素質教育項目體系。“基礎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模塊素質教育體系中,基礎素能模塊主要針對學生良好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的培養目標,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注入精神動力,奠定扎實基礎。設置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生涯規劃、實用英語、陽光體育、公共計算機、創業教育、法律基礎等方面課程,著力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計算機技能、外語能力、禮儀與溝通能力、應用文寫作能力。核心素能課程模塊主要針對突出的技術能力、較強的創新能力等培養目標,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提供關鍵支撐。根據專業人才成長軌跡對應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及對應崗位群的工作過程、項目任務分析來確定,主要設置核心專業知識、行業職業標準、技術技能訓練、工作過程、崗位任務等課程,做到課程與崗位的職業標準對接,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素能。素能拓展課程模塊主要針對終身學習意識、較強的自主學習力、強烈的創業精神等培養目標,激發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設置人文素質通識教育選修課程,開設適應不同專業學生選修的人文素質、公共藝術、語言表達、商務禮儀、心理健康等公共選修課程,同時拓展隱性教育項目,將第二課堂校園活動和第三課堂社會實踐等項目納入進來,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業創業能力以及學生的職業遷徙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項目化實施路徑:對接“課程教學、校園活動、社會實踐”三個課堂

高職院校素質教育項目化實施的路徑主要包括第一課堂“課程教學”、第二課堂“校園活動”和第三課堂“社會實踐”,并將對接融合的項目內容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以切實改變素質教育和技能培養“兩張皮”現象,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強保障。三個課堂是密切聯系和互相滲透的。通過三個課堂的對接融合,在第二課堂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社團活動以及第三課堂社會實踐、企業頂崗實習活動中,將第一課堂的專業理論知識根據學生興趣在自主選擇中轉化為實際成果作品或得以展現,使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得以提高,并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基于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課堂指導者及共同的課堂參與對象,三個課堂在項目內容體系上相互對接融合,在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發揮聚合效應。第二課堂對接第一課堂,針對第一課堂課程教學的理論知識內容,相應廣泛開展校園文化體育活動和科技實踐創新活動,建立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和技術技能競賽品牌項目體系、活動體系,打造學生素質拓展項目的基礎工程和精品工程,營造出崇尚職業道德、實踐職業技能、實現持續發展的高職大學精神和校園文化氛圍,充分發展學生個性,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第三課堂指校外的社會課堂,是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自然延伸,主要包括社會實踐、頂崗實習、志愿服務、社會體驗等。加強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培育一批社會實踐品牌項目,促進學生經常化、多樣化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志愿服務,廣泛組織學生到企業見習或頂崗實習,充分發揮第三課堂理論聯系實際和將第一課堂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的橋梁載體作用。

3.項目化實施評價:優化“課程考核、職業考證、素質教育學分”三考并行制度

提高質量是高職內涵發展的核心目標和價值訴求,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是素質教育項目化實施的機制保障。素質教育項目化的有效實施要制訂標準、豐富手段、形成機制。基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角度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改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模式,課程標準設置中突出對學生技術掌握程度、技能訓練目標、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清晰界定,實踐項目、技能競賽等環節應明確對職業標準、職業規范的要求,全面深入改革考試的目的、內容和形式等。從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角度實施素質教育,在堅持課程考試、職業考證的畢業條件基礎上,增加素質考核認證的畢業要求。通過實施素質教育學分化和認證化將第二、第三課堂活動項目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賦予專門學分,實現素質教育的項目化管理和規范化實施,推行“課程考核、職業考證、素質教育學分”三考并重的畢業質量控制制度。一是堅持普遍性的課程考核和職業考證的畢業質量控制。課程考核堅持能力導向和素質本位,明確考試的目的以激發學生自身內在的學習愿望和動力為主。通過職業考證,取得行業職業資格或等級證書,并作為畢業的硬約束,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特點,具有普遍性。二是增加素質教育學分認證的畢業質量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需完成限定和任選的素質教育項目,達到項目規定的考核標準,通過學分的逐級認證,獲得規定的總學分數,方可達到素質教育的畢業要求。

作者:周丙洋 單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技工院校學生素質教育與素質評價思考

技工院校作為職業技術類院校,是專門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進行開發,同時也是培養社會人才,使之掌握專業技術技能的主要場所。所以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各類技工院校必須實現的教育培養目標,也是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要求。

一、技工院校學生素質現狀的分析

隨著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社會生活法制化、民主化會日益增強,而多元化的經濟利益也催生了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同時也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增加了困難。招生來源對于技工類院校的是怎樣的呢?應試教育在當下學校教育中仍然占主要地位,初中學生中部分學生成績不好,因為升學無望,才被中等職業或者技工類院校的教職員工們“請”了進來。這部分學生中可能存在一些紀律觀念淡漠,在道德品質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更有甚者在性格心理存在不服從管理的執拗。因為他們是被“請”了進來,所以入學前基本不了解自己所選擇的專業,因此入學后不長時間,就有部分學生開始感到對所學專業力不從心,慢慢覺得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開始混日子。這部分學生畢業踏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就會慢慢不能勝任工作,與此同時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矛盾就會出現。這使得用人單位的一些人認為:在目前形式下,技工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差。但是仔細分析,這些全都是技工學生自身的錯嗎?肯定不是這樣的,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如何對技工院校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技工類院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重要場所,必須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培養方向必須是堅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實際出發點也必須是滿足用人單位對高素質勞動者以及初、中級專門人才的需求。由此我們必須加強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努力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在培訓職業技能的過程中,慢慢養成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素質。為了達成這些目的,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比如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加強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以及提高他們人際關系的能力等。對技工學生要進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需要學校開設文化基礎課,而提高專業技能素質,則必須開設專業實習課的教學,通過不斷的教育和訓練,來實現制定的教育目標。但是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學生文化基礎是比較差的,并且對于文化理論課的學習,也是很消極的,然而在專業技術的學習和實訓操作方面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給技工學校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帶來許多困難。這就要求我們要因材施教,讓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能學到較多的理論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盡量多掌握必要的文化理論知識。專業技能是以扎實的文化知識功底做基礎的,在職業活動中長期摸索、鍛煉、不斷積累經驗的結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少安排一些文化課,多加入專業技術實習操作課,就可以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智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企圖一蹴而就。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如果真正是學習文化課有困難的,就讓他們多從事職業技能方面的訓練,力爭讓他們能有一技之長,以便于他們能夠順利就業。選擇技工院校的學生一般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不太好,并且經常違反紀律,但是這鍛煉了他們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雖然有少數學習成績差、紀律觀念差、逆反心理強的學生,但是總體來看,他們具有強健的體魄,具有較強的吃苦耐勞精神,這是他們能夠成為有用之才的先決條件。

三、對技工院校學生素質評價標準期望值的把握

技工類院校培養目標的定位是為企業生產一線培養技術工人,但是技工類院校的部分教材比較滯后,教學手段也比較落伍,實習設備比起先進企業的設備更加落后,與生產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不能認為學生通過我們的教學和技能培訓,可以在社會上無所不能、可以勝任任何工作。但是我們通過努力,必須使他們能夠適應社會,工作上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生活中誠實守信、團結互助。學生有了這些基本品質,再掌握一門技術技能,并且能比較熟練地應用到工作中,我們的教育目標就達到了。

作者:孫曉東 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中學生音樂藝術素質評價淺談

音樂教學是美育的一個重要領域。我們在音樂課上在常常對學生音樂素質評價采用讓學生唱一首課本上的歌曲給學生評分,有的教師甚至不對學生音樂素質進行任何考核就憑大體印象給學生打分。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在貫徹落實新《新音樂課程標準》理念開展教學工作時,在結合音樂課程目標的內容與課程內容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與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績。那么,在實踐中基本、全面、合理地評價學生音樂素質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評價音樂檔案袋———“我的音樂專輯”

我們評價學生音樂藝術素質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加自信地學習音樂、表現音樂。音樂審美是學生在欣賞和創造音樂作品時產生的新的認識和美好的心理感受。音樂審美能力包括感受音樂美、表現音樂美和創造音樂美的能力,音樂審美能力也是在不斷地感受音樂美、表現音樂美和創造音樂美和積累音樂審美經驗的過程中漸漸形成的,不可以急于求成、要求過高,容易使學生對培養音樂審美能力失去自信,認為自己沒有音樂天賦,也許還會更糟糕,對音樂有關的一切事物有所排斥,產生厭惡感。所以中學生學習的音樂知識越多,他就會對自己的音樂藝術素質評價有越多的要求,對其它學科也是一樣。讓學生制作屬于自己的音樂檔案袋,不僅僅使檢測更具全程性,還使學生樂于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檔案袋的名字、內容、圖案、包裝、橫向縱向的記錄方式等等都可以自己設計。在實踐中大部分學生把制作、充實音樂檔案袋想象成未來他們長大了自己要出的音樂專輯,有的甚至真的自己寫歌、自己編舞、自己編曲錄制,可喜的是也有小組合作的創作,本來只是一個記錄學生音樂學習成果的檔案袋,沒想到讓學生自己去做比我們老師去做統一的、只有數字的所謂成績單的檔案袋,收獲了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評價中學生是主體地位

中學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社會經驗,所以他們已經形成一定的審美觀,測試的分數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音樂素質。所以,評價采用自我評價、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等,要以發展趨勢作為評價依據,并允許其努力后再一次參加測試。學生可以自選強項內容進行檢測,在自己的“音樂專輯”中,自我評價、打分,并且說出優點和缺點、需要改進的地方,自愿請教師和同學評價(如果不想聽別人評價,可以選擇不要他評)。完全尊重學生對自己理解的音樂藝術。評價過程中,我讓學習過各種樂器和舞蹈的同學進行表演。有的彈電子琴,有的演奏黑管、長笛、薩克斯,有的彈琵琶等,有的跳街舞、有的跳拉丁舞、民族舞等,學生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大家的一片歡呼聲,許多同學的臉上露出羨慕、崇拜的神態,而那些表演的同學更加自信了,因此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更濃了。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了一些樂器,感受了各種樂器發出的動聽的音色,一些同學于是對個別樂器產生了好感。借著這個機會,我們積極地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一門樂器,因為學習樂器會提高學生對音準的自我辨別能力、視唱能力,加強練耳訓練,還使學生具有了良好的節奏感、強弱控制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手、眼、口、耳、腦等器官都接觸到新的信息,欣賞音樂美的能力、感受音樂美的能力、理解音樂美的能力、表現音樂美的能力和創造音樂美的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培養,并且在生生互評時一定要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可以不斷重復同學發表過的評價,既增加了表演節目的孩子的自信,又關注了每個欣賞音樂同學的感受。對于我們一線音樂教師來說,合理的評價每一個中學生的音樂藝術素質,是我們終生要學習和研究的一項課程。重視音樂教育因為它是一門人類文明的基礎學科,也是一種基本素質教育。我們用各種高端的方式教授音樂這門聽覺藝術來反映人們想傳達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的鑒賞、創造能力,告訴學生如何用這種神奇的能力發現生活、體會生活、創造生活,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促進得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合理全面地進行中學生音樂藝術素質評價不只是為了審核教師音樂課程目標的達成結果,更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和藝術素質。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中找到更多好的方式方法進行評價。

作者:許杰 單位:吉林省通化市外國語學校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探討

論文摘要:從轉變教師觀念和家長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激勵性語言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學評價體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科學評價體系

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對學且的評價方法也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因此,對學且進行素質綜合評價就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科學的評價,可U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睡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郎全面發展。而且,通過對學生實施素質綜合評價,百以促進教師素質和品德的提高,促使教師更加適垃素質教育。在對學生進行素質綜合評價的過程中,彩不斷地嘗試和探索,積累了幾點經驗。

一、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是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實施學生素質綜合評價,關鍵是轉變教師的觀念。教師只有認清了素質教育及課程改革的形勢,更新評價觀念,認識到素質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是堅持彰育機會的人人平等,是對每個學生寄予成才希望,咳起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才能更好地去組織及實施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才能徹底丟掉以成績論高低、以師生的主觀印象為評價內容的評價方式,才能使素質教育綜合評價之路越走越寬,不斷完善和提高。

二、轉變家長觀念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基礎教育全方位的整體性改革。作為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家長歷來所認可及重視的就是以學習的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好壞,因此,要實行素質教育綜合評價,取消對學習成績的百分制而變為等級制,取消一次性評價而變為“形成性評價+綜合性評價”,使家長轉變觀念。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夠理解、支持、全面配合,我們的素質教育綜合評價才能順利進行。

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女學生,她上課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積極,但由于她父親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總認為只有考試成績高才能證明自己孩子學習好,所以她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以至于只要一有測試她就緊張,成績總不太好。家長看到這種成績總是怒不可遏,就暴打孩子,于是孩子就更加緊張,結果造成了惡性循環。針對這種情況,我找來了家長,先把孩子的優點給家長做了詳細介紹,家長聽了以后非常高興,自然容易接受了我的建議,于是,我借機指出他的觀念是造成孩子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家長聽了我的分析,心悅誠服,認識到了自己觀念的錯誤,轉變了思想,改變了自己評價孩子的方法。孩子的思想負擔減輕了,測試的成績很快提高了。

評價實踐中成功的案例讓我看到了轉變家長評價觀念的實效性,因此,我更加努力探索轉變家長觀念的有效途徑。為了轉變學生家長的觀念,我采取了開家長會、座談會、輔導等形式引導家長學習、認識綜合評價,并且注意正確、合理地使用家長評價,使家長支持、配合教師工作。實踐證明,在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中,轉變家長觀念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長觀念的變革,使素質教育綜合評價得以順利進行。

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在評價中,學生也應該成為主體,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素質教育綜合評價的各項指標都要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前提,又為學生的發展而服務。學生參與綜合評價,能夠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及自信心,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我努力使學生參與進來。

1.師生共同制定評價方案,選擇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行之有效的方案。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制定的方案,才能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更能針對學生的各個方面。

2.采取學生自評、互評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我制定了學生自我評價表,要求學生每周及時對自己進行等級評價,以使學生能夠對自己一周來的學習、行為等方面及時進行反思,進行自我調整;對于自我約束力差的學生,則由教師及同學幫助他進行自評。總之,通過學生為主的方案制定、自評、互評,使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及時反思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從而促進了其各方面能力的不斷發展。

四、采用激勵性語言

英國教育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育語言應當是導火線、沖擊波、興奮劑,要有啟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學生的素質綜合評價,如果用富有情感、充滿美和激勵性的語言撥動學生的心弦,可起到為學生助跑、加油的作用。飽含真情,切中關鍵又恰到好處的評價,是滋潤學生心田的春雨,是指引學生前進的航向燈,其潛在的功效不容低估。

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班的孫月同學性格木吶,不善于表達。針對這種情況,我總是通過在她本子上寫批語對她進行鼓勵,說她的字寫得漂亮,作業完成有進步,她就很高興,便更加認真地聽講,成績也有上升;于是,我又借此在班會課上夸她有了進步。在這種不斷的鼓勵表揚下,該同學不斷努力學習,期末時她步人了班級前列。

的確,每個孩子都希望被人認可,一句積極性、賞識性的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識的傾向性和自主行為的調控力,甚至可能改變人的一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這樣的事,今天,我們夸這個孩子的手洗的干凈,明天他的手會更干凈。因此,日常我總是隨時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之處,及時地進行鼓勵、表揚。從而使學生的進步越來越多,自我約束力也越來越強。

五、注重學生評價的縱向性和發展性

學生之間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讓學生和比他優秀的人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但同時也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應以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為主,以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為輔,以充分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進步,讓學生體驗到“只要和自己比,每天都有新的進步,就很了不起”。讓學生通過綜合評價看到自身的成長、進步,看到老師的寬容和鼓勵,找到自信心,從而不斷進步,拉近與優秀學生之間的差距。

隨著學生的年齡變化、知識水平的提高,對評價方案、方式的需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各個時期的不同需要,隨時改變我們的評價方式,使評價更為全面,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六、加強與學生、家長、科任老師的溝通

班主任是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主要實施者,為了使評價工作準確無誤,要經常深人學生、家長之中,了解動態,掌握情況,因為學生、家長往往能夠看到班主任老師無法看到的一面。在向學生、家長了解情況的同時,我們還要發動科任老師,使科任老師也參與到對學生的素質綜合評價工作中來,科任老師往往能夠更為客觀和準確地了解班風、班紀和學生的具體表現。因此,在評價工作中,吸收學生、家長、科任老師的意見是很必要的。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們還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及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案,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享受成功的空間。這樣,我們才能立體、鮮活、公正地實施評價。

總之,學生素質的綜合評價應注重評價過程,靈活評價方式,發揮評價功能;要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使之發自內心的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從而真正體現素質綜合評價的意義,促進學生的不斷成長和發展。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中學生素質教育評價

1999年6月15日至6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主持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界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十多年來,素質教育在探索中不斷發展,但是,有許多必須解決的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省新課程改革中心組長劉堅最近指出,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有三個基本問題還存在著:即什么樣的教學是好的教學?什么樣老師是好的老師?什么樣的學生是好的學生?這三個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對學生的評價有關。

教學評價機制,是對教育教學過程及其結果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進行評價的各種標準的總和。其本質上是一個教育價值觀問題,即學生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教學才是有價值的?具備哪些因素的學生才是素質較高的?由于一定的價值對人們的行為有導向作用,因此,構建科學、公正、合理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關系到教師行為,學生行為乃至整個教育行為的方向和趨勢,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前瞻意義,然而我們在看待和評價學生的態度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

現行的考試制度改革還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以高考的核心的考試制度改革盡管做出了巨大嘗試,注入了素質教育的因素,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質考查。然而學習和考試畢竟不能劃等號。學習更加關照學習者的素質,而考試更加關照考試的功利目的,也許人們可通過考試來促進學習,但人們往往把考試當作達到某種功利的工具,如為了考進重點學校或是為了考進名牌大學亦或是為了謀取一個好的職位,等等。這就是說考試被工具化了。人們關心考試甚過關心學習,為考試而學習再地無法阻擋。盡管大學拼命擴招,也招收了各種特長生,都無法根治“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學什么、考多少學少、沒考的不知道、考完了全忘掉”的頑癥。

工具性的考試使學習失去了本該應有的童貞和樂趣,成為縛住孩子們雙手的繩索,套在我孩子身上的枷鎖,架在孩子頸項上的冷劍。一個孩子以上學那天就注定了要與沉重的書包、無休止的考試、殘酷的淘汰聯系在一起,人設的知識陷阱,教條式傳授,僵化地灌輸,死記硬背等等就一直伴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孩子們越來越多地失去成長的自由和樂趣,隨之而來的是對學習的恐怖。目前,我國自費出國留學的超低齡化趨向,一方面體現了公眾教育消費能力的增強,更重要的則是對我國教育機制弊端和痛疾的逃避。

工具性的考試也難以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滿足一定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結構的需求,伴隨著教育的社會化,教育應當與社會發展更加密切,更加協調,更為洽合。未來社會渴求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不斷涌現。當某種評價方式變異為一個純粹選拔與淘汰的無情的機械工具時,其價值功能已經喪失殆盡,帶來的是它反社會化。孩子的創造性、批判性被這個工具所扼殺!孩子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這個工具所扭曲!為什么有本事考進名牌大學的劉海洋竟干出把硫酸潑向黑熊的蠢事,而那個沒有本事考進重點學校的學生能寫出讓大作家們大跌眼鏡的《三重門》。所幸的是考試改革的步伐沒有停頓,但愿這樣的錯誤不再發生。

我們看待和評價當代中學生們受傳統觀念束縛,遭遇困惑在所難免。

很多教師將現在的中學生同五六年代的中學生作縱向比較,結論是現在的中學生缺乏遠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沒有信仰。過去說為祖國學習、為人民服務,而現在由于社會經濟的轉軌,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把學習與自己的命運聯系起來。高中畢業生選擇專業時考慮最多的就是希望將來有好職業,好收入,學生填報志愿好像一個晴雨表,報考最多的,必然是那些最熱門、最有發展前途、最容易掙錢的專業,而那些冷門專業,雖然國家要,卻很少有人問津。

現在的校園很難看到過去那種“同窗之交淡如水”的君子之風,學生之間建立在金錢上的交往大大增多,借錢不還、借東西不還等經濟糾紛很多,過生日送禮,請客吃飯之風日益盛行。越有錢越吃得開,露富不露窮,笑貧不笑富。教師們對學生這種高消費,追求名牌,享樂主義風氣盛行,反映非常強烈。集體主義淡漠,個人主義、自我中心是當前中學生的又一明顯特征。過去提倡“一幫一”、“一對紅”,現在學習好成了“個人專利”,幫助別人好像和個人競爭勢不兩立,幫了別人,勢必威脅到自己,誰還肯為提高別人學習成績花時間和精力?

現在的中學生缺乏奮斗和吃苦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在普通中學,大約有半數學習對學習缺乏信心,他們有一句口頭彈。“我們這些不會讀書的人……”。以為自己本來就不是會讀書的料,讀書是別人的事。當他們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尤其遇到困難時,適應能力差,不能進行良好的自我調節。考試失敗或學習上遇到難題,生活中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時,常常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任信、嬌氣、怕吃苦,勞動觀念淡漠。筆者在農村中學親眼目睹了許多同學,對別人勤奮苦讀視而不見,當別人考上重點學校卻死活想不通。為了自己也有進入重點高中的資格不惜砸鍋賣鐵,甚至不惜舉債。

傳統教育情況更是令人擔憂,一個值得深思的例子是:一次學校組織學生看電影《劉胡蘭》,當劉胡蘭大義凜然走向敵人的鍘刀時,老師們禁不住激動地流下了熱淚,但讓他們吃驚的是,周圍的學生不但沒有任何悲傷,反而鼓起掌,甚至有人笑起來。這究竟是惡作劇,還是道德感,同情心,憐憫心淡漠,抑或對時代和故事情節難以理解?實在令人費解,如果說他們不愛國,沒有民族責任感,又怎么解釋他們為中國足球隊沖進世界杯而歡呼雀躍?如何解釋他們對中國加入世界組織,美國對臺軍售,菲律賓對黃巖島挑釁,神舟飛天等事件的熱情關注?

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如果我們對當代中學生的認識只能“霧里看花”,那么提高當代中學生素質不知要從何入手?我們國家正處于急劇轉型時期,這種社會大變革對教育的影響,絲毫不亞于對國家經濟社會的影響。在這種變化的大環境中,我們應如何看待當代中學生?他們的道德面貌,人格發展有什么時代特時?這些特點中,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許多老師認為,現在的中學生主流意識越來越淡漠,思想越來越多之化,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站在成年人的立場來評價當代青少年,他們確實是充滿矛盾的一代。從整體上看,他們身上可以發現許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如果繼續用因有的現念去看待他們,我們很容易陷入困境。時代在前進,難道中學生就沒有隨著前進?

必須用新視角看當代中學生的時代特征

“總有人在說我們的青年如何以自我為中心,如何冷漠,他們錯了。很多年輕人在以不同于前輩的方式改造社會。”①法國《星期四事件》周刊中一篇評價法國當代青年的文章這樣說。那么,我們在評價當代的青少年時,是否看到了他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所尋找的方式,是否允許他們采用一些不同于前輩的方式。

在一個多元,變化的社會中,社會成員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觀念,而青少年恰是最敏感的群體。他們最少保守思想,能最快地領悟到什么樣的行為適應現代社會。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消費觀念,法制觀念,以及對平等權利的追求等,無不以最快的節拍與周圍變化著的環境相調。在青少年身上,很少有我們成年人那些固執,僵化的歷史沉積。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完全可以推斷,現在青少年的觀念,也許才是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成年人很容易扮演那個落伍的角色。許多從事教學工作多年的老師普通話水平測試無法過關,還要由學生給予糾正語言錯誤。許多教師都有一種痛苦尷尬的體會:發現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知道得比自己多得多,教師非但沒有東西可以教給學生,反而感到自己不如學生。面對諸如CEO,SOFO這樣的新概念,許多老師如在云里霧里,茫然不知所云。現在的中學生好奇心,求知俗,探索性的特征非常突出,他們的創新性遠遠超過過去時代的中學生。

當代中學生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事物,事件和現象,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種獨立判斷精神是過去學生所不具備的。一個身體弱小的中學生被一個身體強壯的同學打了,他就把那同學的飯盒扔到地上,飯全撒了。老師主要批評了扔飯盒者,而他不服氣,說:“這樣的事您不要管,讓我們自己解決。”當代青少年正在以探索的態度,建立一種適應市場經濟社會的道德體系,盡管這種探索是無意識的、不系統的。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等價交換,自由競爭,其道德體系相應地就是主張平等、互惠、公平、公正。現在,我們的學生就有把自己玩膩了的玩具轉賣給班上同學,還有的同學在街上買了食品、賀卡之類的東西,再拿到班上加價轉賣。這些行為,教師常常當做反面例子。我們的教育最終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做的孩子,未必就思想品德低下,將來也未必就不能適應社會。

現在的中學生對個性自由發展充滿渴望,充滿熱情。他們非常希望家長和教師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給他們更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社會每個成員潛力的最大調動,就不知不覺地發生在每個人對自由的這種追求上。遺憾的是,我們許多家長和老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還是以過去那種“大人管小孩”的方式對待他們,或者“恨鐵不成鋼”過多干預他們的行動。例如:說起搭積木,中國的家長總是要求孩子按照說明書的圖樣去進行固定模式的訓練,如果孩子有哪些部位搭得不一樣,就會提出來,讓孩子重來,直到搭得一模一樣為止。這就慢慢地消磨了孩子自由創造的探索欲望。

過去,我們的理想總是很遠大,但確買很空洞。現在的中學生理想抱負切合實際,通過發展自己來振興國家和民族。所以特別注重個人能力的鍛煉。比如,現代社會特別需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表達和自我表現能力,靦腆,羞澀在他的眼里已經成為缺點。他們認為膽小、退縮的人不容易被社會認同,所以崇尚大膽,注重表現,這和激烈的社會競爭有著直接的關系。今天,個人利益得到充分肯定和承認,它已被納入道德的內涵。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同樣被現在人所關注。現在需要反思的也許是我們的學校,家長和教師自己,我們的教育方式能夠適應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的需要嗎?能夠適應這些充滿激情和個性的中學生嗎?

“教師的威信來自思想前沿性,語言的哲理性、認識問題的深刻性,對學生作出總體值價的積極向善性,對學生缺點的寬容性,來自蘊藏于我們自己的人格深處,體現著真善美的、充滿魅力的人格。”②的確,一個思想保守,僵化,說話婆婆媽媽,看問題膚淺,總是以苛刻,挑剔的態度對待學生,這樣的教師肯定適應不了現代思想積極活躍的青少年一代,肯定會成為素質教育發展的伴腳石,那么應該建立一種什么樣的教育模式呢?

正確評價和看待當代中學生要有符合時展需要的新的學生觀

過去的中學生生活在計劃經濟時代,物質的相對貧乏使他們更懂得艱苦相素,吃苦耐勞;政治氣氛的濃厚使他們從小就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深深地扎根于他們的心里。然而誰能說他們的信仰就沒有盲從性?

現在的中學生生活在變革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多變的時代特點,賦予了他們極易接受新事物的品格和獨立思考的勇氣和能力。他們興趣廣泛,知識而廣,善于交際,求真務實,這些優點都是過去的中學生所不具備的,時代的差異導致了現在的學生和過去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其實兩者各有所長,他們的優缺點是他們的生活時代所賦予的,他們的群體面貌有著各自時代的特征。如果把過去的觀念強加于現在的學生,用傳統的標準評價現在的學生那顯然是不公平的,也自然難以奏效。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大都是在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受舊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影響很深,當面對新的時代觀念的中學生,由過去慣用的教育方法再沿續下去,必然失靈。

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有新的評價機制產生

著名學者秦暉有一句話:“應試作為手段是最不壞的選擇。”③素質教育不是要把考試連根拔掉,而是要建立包括考試在內的多元的評價體系。對學生評價不但要看考試成績,也要看其他方面的表現,要用時代的眼光,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使他們全面發展。美國總統小布什在接受那魯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時說:“對你們當中獲得榮譽、獎勵和獎章的人,我要說干得好;而對學習成績為C的學生,我要說的是你們也可以成為總統。”④我們的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不只是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只是關心學生能否在各類大賽中拿名次,獲大獎,還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和做人的素質。教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促進其各方面發展的和諧性,具有各方面發展的潛能。“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長。”因此,評價學生的標準應該包括考試評價,心理品質評價,動手能力評價在內的多元的評價體系。

素質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在愛的世界,在平等,快樂的氛圍中接受教育。評價要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人格。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說得好:“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圣潔的、真誠的、無私的,是我們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當代中學生對人格獨立的要求尤其強烈,如果我們教師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漠視他們的合理要求,必然導致關系緊張,甚至對抗。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成為時代的要求。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切創新都依賴于具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尊重學生人格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創新人格⑤

要與學生建立對話式、交互式、融洽式的教育模式。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信息迅速積累,市場商品不斷創新,一個又一個流行色,一次又一次季節風,使我們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風靡一時的知識折舊論,令我們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知識、信息、能力、技術、技能、網絡……一系列新名詞、新概念和賦予新內涵的老名詞、老概念,都令我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修改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面對這個急速發展的世界,成年人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孩子不懂得成年人也不懂;成年人懂得,孩子可能也明了;甚至孩子已經明白,成年人尚不知道。在孩子面前,我們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權威了,我們需要學習,需要同他們一起成長。教師對自己的定義應是一個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擁有者和源泉。教師應置身于學生中間,去體會他們廣闊、豐富的內心世界,去同他們平等交流。

總之,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教育觀念。正確看待和評價當代中學生首先要從轉變觀念開始。教育者應當擺正自己的位置,用新的視角觀察當代中學生的時代特征。歌德說:“你要我指點四周的風景嗎?首先你要爬上屋頂。”不論是爬上屋頂還是蹲下身來,都是突破以往的局限。有了這樣的勇氣,就能開辟出素質教育的新天地。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社會的變化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迫切的需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新的課程改革落地生花,成果顯著。新課程改革更為關注學生個性特征的培養,更為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更為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在全面、有個性、可持續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因此,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評價的內容與實施,評價的策略與方法,評價的模式與標準等問題要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開拓,在開拓中創新。筆者現就中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策略在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進行探究。

一、經常性評價貫穿學生生活

單一的評價必定會束縛學生的個性特征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單純的階段性、終結性考試評價只能會使學生成為考試的機器,成為機械的知識搬運工,只會放大高分者的低能而忽略低分者的潛能,從而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弱化考試評價,使學生生活無處不有評價,使經常性評價寓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活動中。《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可以成為學生自我評價的標尺,讓學生據此檢測自己每天的言行,并給自己一個總結性的評價。還可以讓學生把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同學、朋友,征求他們、的評價意見,此外激發學生“公示”自己在家在社會的表現,以期得到教師、同學的評價,這樣評價融入了學生的生活,他們會注重自己的行為,尊重他人的評價,會從中發現自己的優點,查找出不足,以促進多發面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貫穿“星級評比”此類的活動,活動中有主題、有活動安排,在有序的活動開展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尋求發展。

二、互動性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中學生敏感且好奇心強,他們渴望得到肯定和賞識,他們在乎不同的人的評價。做好互動評價無疑成了學生成長的動力和助力。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主體應是多元的。學生本人、身邊的同學、家長、各科教師、社區人士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但最了解學習情況的是學生本人,讓學生參與到學習評價中來,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品質和風格,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家長雖然無法了解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但對學生的課前準備與課后鞏固等內容有較大發言權,因此,學習評價還應發揮家長的優勢和作用。在評價中個人、教師、家長以及社會等多種渠道的評價,會給學生帶去賞識和自信。

三、特色性評價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評價要追求策略性、藝術性。評價要形成習慣,形成風格和特色。教師要在多元的綜合素質評價中做到有序開展,形成穩定和諧的評價文化。校訓、校歌展示學校風范、校風、校貌,展示學校風采,在良好的校園文化下,教師要力求特色性評價。要把握好課堂上的不同方式的評價“語言”,要有分數評價,還要有其他試卷評價的形式做有益補充。生活中的評價要自然而然,活動中的評價是學生愉快的要求,互動的評價是主動地參與,這樣才能發揮到評價的妙處,學生樂于參與評價才會樂于主動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科教學形成特色評價。思想品德課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評價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各種表現,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及時準確地接受和反饋學生的信息。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思維的敏捷性和流暢性,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盡量少用或者不用“不對”“錯誤”等否定性語言,禁止使用一些有損學生自尊心的語言,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重視學生的尊重需要,用能夠激發學生自信和自尊的鼓勵性評價,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心情愉快地融入教學之中。心靈的工作需要教師用美的語言、美的行為來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在品德課上要善于發現美并宣揚美,要用發展的眼光挖掘學生的“成功點”“閃光點”并給予肯定。要關注學生的不同起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進步。這種全面的激勵性評價漸漸地形成習慣,形成風格,學生在這樣的評價中會要求進步,道德品質會向健康方向不斷發展。

四、全面性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評價的真正價值在于促進學生發展,學校管理與學科教學不能分離。全面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要由學科教師合作完成,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品德教師管道德品質,體育教師負責運動健康,美術教師只管審美評價,而是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科教學活動中開展評價,教師不僅關注學生認知領域,更要關注學生非認知領域的評價。要將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品質、道德素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創新精神及綜合實踐能力等內容全面納入評價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評價,教師還要分析學生探索新路,積極開展活動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在有益的活動中能愉快充分地表現自我,這樣教師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實證材料,評價會更到位,更有利于教師尋找相應的對策來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在良好的評價氛圍和評價方法中,評價功能與評價焦點發生了質的改變,由重選拔到重發展、由重結果到重過程,由學生被動地接受評價到學生對評價的認同以及原有狀態的改善。可見,新的課程評價是對學生發展、提高、未來的關注。

作者:徐斌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五堯鄉總校部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策略

摘要:在課程改革以及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之中,我國十分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以及落實素質教育意義重大。但是,在對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許多老師以及學生還沒有意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義,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的參與積極性都較低,同時現有的評價機制也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本文首先對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進行分析,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相結合,了解該工作在落實過程中的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一定的解決策略,以期推動我國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素質教育;思想品德;綜合素質;研究策略

一、淺談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

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健康與運動、學習能力、道德修養、合作與交流、表現和審美以及個人素養這六個指標,我國在落實思想品德教育時嚴格按照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要求積極踐行素質教育。

(一)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意義重大,素質教育以思想品德教育為基礎和核心,不再過于注重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考量和評價,而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客觀而又公正的考核,積極地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時,許多學校已經建立了相對較為完善的評價機制和體系,積極地落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品質,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表現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于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

(二)落實素質教育

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傳授,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同時課堂參與積極性降低。相比之下,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能夠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需求,積極地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和落腳點,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發展動態以及個人的成長需求,老師以及學校在學生的學習以及實踐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對學生個人實際情況的分析來設置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保障課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公正性,才能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

(三)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最終的衡量標準,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個人的綜合素質,每個學生能夠在這種教育模式之下充分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升。同時,這種評價機制還能夠積極踐行素質教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發展自我的機會以及途徑,老師也能夠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法、激勵法及小組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這一點對于促進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意義重大。

二、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現狀

(一)評價主體太單一

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許多學校科學結合自身的綜合實力以及教學情況推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落實,作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會直接決定最終的教學效果。但是通過本文的實踐調查以及資料收集可以看出,許多學校在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時評價主體過于單一,往往由老師一個人完成所有的評價工作,這一點不僅加重了老師的課業負擔,還導致最終的評價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難以保障評價的客觀性以及全面性。同時,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往往以最終的考試成績為主,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個人素質的評價和考核,評價主體的單一性直接影響到最終的評價結果,無法真正落實我國的素質教育,德育教育工作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推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然較低,許多學校以及老師始終無法突破應試教育的桎梏。

(二)過于注重絕對性評價

在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時老師往往過于注重絕對性的評價,以統一的評價標準以及考核指標進行分析,最終導致實際的評價結果難以反映學生的個體特征。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構建以及教育背景都有所區別,因此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差異較大,不管是最終的學習成績以及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都有著一定的差別,如果僅僅以一套絕對的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那么就與現有的素質教育核心和初衷相違背。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許多老師還沒有意識到綜合素質評價的核心內涵,同時過于注重評價的統一性,忽略了每一位學生的層次性和差異性。除此之外,在實際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學習成績仍然占有較大的比重,許多老師以學習成績作為最終的評價標準,這種絕對性的評價也忽略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無法落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及素質教育。

(三)教師認識不足

在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養,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該環節能夠有效地推動學校德育目標體系的完善以及構建,幫助我國的教育部門全方位地了解學校的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落實情況,以此來檢驗學校的管理方法。但是從目前來看,許多老師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大部分的思想品質評價工作以教師寫評語的方式為主,這一點既無法反映學生的個體特征,同時也難以對學生的個人表現的優劣進行判斷和比較。

(四)評價體制缺乏實踐性

作為落實素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提高我國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從本文所搜集的資料以及實踐調查可以看出,在落實各環節的工作時我國許多學校盡管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評價機制,但是現有的評價體制缺乏一定的實踐性,往往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學校過于注重評價機制的設置,忽略了評價機制以及其他輔助條例的完善,難以真正落實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同時也無法突破素質教育改革中的瓶頸,許多學校的素質評價工作往往浮于表面,最終的評價結果既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也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導致大量的評價資源被浪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無法落到實處。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策略

(一)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體存在單一化的現象,最終導致評價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為了突破這一不足,我國學校必須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除了需要注重老師的課業評價之外,還需要為社會、學生個人以及學校提供參與評價的機會和渠道,將老師評價、自我評價以及互相評價相結合,同時需要提高評價對象自我評價的比重,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保障最終評價結果的合理性。

(二)評價方法多元化

在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老師所選擇的評價方法會直接影響最終評價結果的公正性,老師必須要保障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和科學化,建議老師可以通過差異性評價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這一點可以有效地落實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并為該工作提供明確的工作方向和指導。差異化評價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培養的方向,保障學生能夠真正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老師對學生的具體素質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因此對整個社會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其次,將差異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多元化的評價和考核,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需求以及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保障綜合素質評價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學校以及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每一位學生在學習及實踐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評價機制,保障評價體系的安全性以及層次性。其次,還需要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參照其他的評價模型,注重對學生進步程度的評價。除此之外,差異性評價能夠立足于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對學生的能力以及成績進行橫向和縱向的綜合差異比較,真正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我國素質教育的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評價時空全程化

在落實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時,老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及價值。老師是評價工作的踐行者以及推動者,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師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認識不夠深入,因此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不足,往往只在學期末進行素質評價,為了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我國首先需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幫助老師樹立正確的素質評價理念,站在全局的角度,將期中、期末以及平常的階段性評價相結合,采取有效的評價方法提高最終評價的準確性以及客觀性。

四、結語

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意義重大,老師以及學校除了需要重視思想品德教育之外,還需要掌握正確的綜合素質評價策略,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著眼點,注重不同策略的優化組合和充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作者:蔡明真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模型構建探討

摘要:當代學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而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更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來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培養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體系。從收集大學生對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優秀素質出發,利用SPSS數據分析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從大學生的角度挖掘大學生的優秀職業素質,能夠更好的建立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模型。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素質;SPSS統計軟件;模型構建

一、SPSS統計軟件特性分析

(一)SPSS統計軟件應用范圍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是一種“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軟件。開始時它的全稱為“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但最后被命名為“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它最初用于統計學分析運算、數據挖掘、預測分析和決策支持任務,有Windows和MacOSX等版本。后來隨著SPSS公司對這款軟件的更新與改進,它的應用范圍也逐漸擴大起來,它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等方面都有涉及,并且都收到使用者的好評。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雜志報刊都對SPSS統計軟件的各方面功能做出了很高的評價。(二)運用SPSS統計軟件的實例分析某高校要對大學生黨員素質進行評價,以便于對發展和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工作實踐。他們首先選取了“道德品行”“政治素養”“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心理素養”這五個方面對大學生黨員素質進行評價,然后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對黨員的要求來判斷學生黨員是否能做到其中一點。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能確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從發出的300份問卷中篩選出有效的188份,然后用SPPS統計軟件對分卷信度用克隆巴赫系數測量,該系數表示的是問卷調查結果總變異中由不同被調查者導致的比例占多少,整個問卷和各個子問卷的克隆巴赫系數如下表所示:為了驗證所獲得數據的有效性,該試驗還進行了Bartlett’sTest和KMO指標驗證。Bartlett’sTest檢驗的sig為0.000說明參與分析的數據來自正態分布的總整體,而KMO的取值在0到1之間,所得到的值越接近1,表明這些變量對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這些因素很好的解釋了大學生優秀黨員應當從什么地方開始培養,而SPSS統計軟件則是驗證了這些因素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為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二、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模型構建

(一)大學生素質評價模型研究背景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年輕人的思維也追上了時代的最前端。步入大學殿堂的“90后”一代年輕人,他們追求自我和個性的特點越來越顯著,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與分析也遇到了挑戰。如何根據大學生的特點來構建素質評價模型是新一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二)SPSS統計軟件對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模型構建的作用對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要從學習能力、工作能力、政治思想、心理素質四個因素考慮,這四個因素涵蓋了大學生的外在處事能力和內部思想,是對一個人的綜合職業素質比較全面的評價。大學生的職業素質評價模型由這四個因素構成。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這幾個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這些因素對職業素質評價所占比重的大小,然后根據各個因素所占的比重構建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模型,得出科學的評價方法和評價重點。(三)SPSS軟件對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情況分析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大學生職業素質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國當代大學生需要培養的職業素質,也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對自身優秀職業素質的期盼和要求。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涵蓋了學習、工作、政治、心理等四大方面,以大學的具體生活為基礎,由校園小范圍擴大到社會這個大范圍,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運用SPSS統計軟件,可以得出大學生職業素質評價的重點,讓大學生充分了解到自己達標和不達標的地方,加以改正。

三、結論

對大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行評價是大學生發展階段中的必要條件。大學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大學生成長和發展,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認清自己與社會外界的關系,有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而在SPSS統計軟件的分析下,可以看到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由多種原因共同決定,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只有多方面的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才能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作者:周艷

學生素質評價論文: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評價體系

一、職業素質321評價體系

提出“如何評價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是否達到了企業所要求的水平”,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高職教育已開始從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改革,以加強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但對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產生重大影響的評價體系卻重視不夠,各高職院校仍采用與普通高等院校類似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側重學生智力的評價,忽視了技能的考核,從而導致高職教育改革的成效并不顯著,學生的職業能力得不到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的認可。本文以工程造價學生為例構建體系。

二、職業素質“3”指標評價

為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職人才,提出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素質321評價體系:“3”是指三指標評價,包括職業理想評價、職業道德評價、職業能力評價。職業理想作為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指標之一,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職業理想有成為一名優秀的造價員、測量員、資料員、施工員、土木工程師、二級建造師、一級建造師、高級工程師、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等。是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需求和個人條件,借現象而確立的奮斗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職業道德: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指標之一,職業道德是指同人們的職業活動密切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道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奉獻社會。職業能力: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指標之一,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其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按方向的不同分為六類,以水運方向為例,高職水運造價方向具備的職業能力有:能編制水運與建筑工程建設各階段造價文件、能進行水運與建筑工程建設各階段造價管理、能進行水運工程合同管理、能編制工程招投標文件、竣工文件;能進行水運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備水運與建筑工程測量與計量能力等。

三、職業素質“2”課堂評價

“2”是指二課堂評價,包括第一課堂職業技能能力評價、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體系評價。提出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兩課堂評價,針對高職院校評價大多側重學生智力的評價,忽視了技能的考核的現象,提出首先進行第一課堂職業技能能力評價,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體系評價,并細化評價的指標。

四、職業素質“1”宗旨評價

“1”是指一個宗旨,是學生須滿足就業單位的需求,通過就業單位后訪評價來實現,以下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進行介紹。提出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評價最終的目標是學生達到就業單位的需求,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企業就能用什么樣的人。通過對工程造價對口就業單位的走訪,得出相關就業單位的評價指標。

五、職業素質評價體系提出的意義

國外學者和教育家對于工程造價職業人才的培養也有著和我們相同的認識。杰克.R.梅瑞狄斯和小塞繆爾.J.曼特爾認為:“為了在迅猛變化、急劇競爭的市場中迎接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挑戰,工程項目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工程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造價人員的評價體系的構建,為造價人員的培養增加了有力的保障,該評價體系實施后,指導了對教學計劃的修訂,對學生的評價也更為全面和客觀。

作者:龔靜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沙发系列| 300部国产真实乱|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清纯国语对白videoshdcom|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软件|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9 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色综合久久网|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公粗挺进了我的密道在线播放贝壳|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无码丰满熟妇| 国产专业剧情av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女人扒开屁股让男人桶30分钟|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综合社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女性高爱潮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麻豆|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岛国aaaa级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人妻伦伦|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