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10:22: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美術教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把音樂融入到美術教育教學當中主要是當前學科綜合背景下所進行的美術有教育教學的創新型探索方式,其核心內容主要還是以美術學科作為中心來進行教育教學方式的探索。美術教育和音樂的結合,必須要將美術教育教學作為其主要基礎,不可將音樂直接滲入道教育的主體當中,以此來避免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從而直接偏離了美術教育綜合學科的教學目標。文章主要是將音樂智能作為其美術能力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期望能夠以此來促使美術課程資源更加豐富,保證學生們能夠通過音樂而直接享受到更加深入、廣泛的美術教育教學的體驗。這種方式是一種全新的、創新性的嘗試,所以必須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來完善,這樣才能對其不斷的完善,最終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1、音樂與美術學科間的聯系
1.1、音樂和美術間存在本質的同構性
音樂和美術兩者在本質上都受到生理以及感情的影響,因此兩者間存在著明顯的內在聯系,而且其本身最大的不同也表現在藝術的表現形式方面,音樂主要表現在其節奏、音色、旋律以及音調等多個方面,而美術不同,美術主要是以構圖、線條以及色彩的形勢來直接塑造出其所具有的藝術形象,并以此來渲染出藝術感染力。兩者雖然在表現形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都是以人的情感、價值觀念來作為其主要的內在驅動力,從而以此來實現其審美意境的有效傳達,促使其精神世界真正獲得升華。而且在西方的家庭式教育過程當中,就主要包含了最為基礎的音樂和美術學科的教育。特別是在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形勢之下,美術教育開始尋求更多的發展,所以將音樂融入道美術教育當中直接和藝術的形勢追求產生了共鳴,而這本身也是拓展學科教育綜合發展的必然性要求。
1.2、音樂和美術情感屬性
情感是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音樂和美術兩者都是通過情感來傳達人類內在的精神感受,像貝多芬的《命運》、《第五交響曲》等都直接向人們展示出了悲壯的情景。在音樂當中主人公和命運間的掙扎和搏斗都是以一種激烈的節奏和強勁的旋律來直接展現。而在素描繪畫作品《血衣》當中所傳達出得情感就和音樂這種情感的表現不謀而合,所以正是因為兩者在情感上所存在的同構性特點,促使美術教育才能真正建立起對于音樂運用的可行性及主動性,所以音樂對于欣賞著情緒的改良也會直接對欣賞著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音樂本身所產生的情緒模式可直接通過音樂來建立起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從而幫助學生們從情感的角度來建立和影響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從而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從情感的層面來深入理解美術作品當中的深刻涵義,最終促使音樂能夠有效的運用在美術的啟蒙及創作教學當中。
1.3、學科教育理念的同源性
對現代藝術教育理念來說,音樂和美術兩者本身是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因為其在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著相應的方法和觀念,都可以結合自由、綜合性探索、以及合作式學習等多種教學林來進行。在美國的藝術教育標準當中就曾明確的指出建立門類藝術必須要和其他類型的學科產生一定的聯系。澳大利亞教育委員會直接指出藝術教育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學習領域之一,主要強調學生們應當在音樂、藝術、舞蹈以及戲劇、媒體等幾個方面的藝術形態進行綜合,以此來獲得其中的學習經驗。而且英國教育部也直接公布了美術課程的重要標準,主要要求其必須采用分科的形式直接加入道跨學科內容的課程類型當中,以此來開展綜合性的教學。如今綜合式教學的形勢在我國紛紛涌現,必然會成為往后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潮流。
2、音樂融入美術教育教學的有效途徑
2.1、通過節奏和構圖的形式實現
節奏在音樂理論當中主要是通過各種長短相同或者迥異的時間單位來進行有組織的序列,主要包含了一種強弱的因素在其中。同時音樂當中的節奏也主要體現在旋律方面,大多數情況都是通過聲部織體的疏密、和聲以及配音色的迅速變化,及其調性布局和曲體結構等進行有節奏的表現,因此其對于音樂的形勢美以及情感表現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可以直接通過音樂節奏的概念來直接獲取到旋律及情感的運動變化。而美術的構圖概念則同樣反映出了一種運動化發展的趨勢,同時相應的藝術作品也可以直接通過形象的組織以及空間的布局,還有其具體的位置關系來展現。因此在美術教育當中,教育者可以直接通過音樂的節奏和美術的詳細構圖來促使兩者的運動特性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以此來幫助學生們真正理解美術的概念和意境。
2.2、旋律和形式語言來實現
旋律主要指其單音方面的連續進行,主要和節奏、和聲兩者統稱為音樂方面的三大主要要素,其中音高就是構成旋律的主要因素。不過,實際中的旋律通常都是伴隨著節奏而產生的,因此其本身根本離不開速度、音色及音量等多種因素的有效配合。而在美術教育當中,不論是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還是結合主題來直接引導學生進行作品創作,其對于作品的畫面旋律感以及節奏旋律間的層次關系等都提出了非常高得要求。所以以往傳統的美術教育方式雖然能夠促使學生通過畫面來直觀的觀察道作品的節奏及旋律,但卻直接失去了從其他角度理解和感受藝術的機會,所以,如果學生能夠從聽覺上來享受到感官愉悅,那么學生將更加深入及全面的接受藝術綜合的審美體驗,促使學生真正通過美的角度來看待并理解藝術。這種旋律和形式的表現方式主要包括了旋律的圖式表達、線條感及其形式美等多種方式,而這種形式美,則通常采取多樣與統一、對比與均衡以及重復與旋轉的方式來加以體現。
2.3、音響和張力來實現
以阿恩海姆的《藝術與視知覺》為例,書中對于視覺藝術張力產生的真正原因作出了相應的詮釋,而在藝術作品當中的張力主要也是通過形體本身的方向、形狀以及所具備的亮度值來直接改變其所產生的效力來直接體現。不過在美術的教育教學當中,通常美術課程的設計工作主要是考慮如何促使學生們能夠更加容易方便的解決并理解這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并促使其直接成為幫助學生們理解這一視覺藝術作品張力的關鍵所在。而且阿恩海姆直接認為這本身是一種張力傾向,促使其通過某種知覺來直接感受藝術作品在運動之后而直接產生的張力,其本身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產生相應的運動幻覺;二是運動傾向直接引發人們的運動經驗。不過,在引導學生們產生視覺聯想,從而直接感受造型藝術張力的教學過程當中,美術教育通常都可不借助音響的效果來引發學生們對于視聽的感受,而直接啟發學生們對于視覺藝術張力的注意。而音響卻可直接通過所創造的音域空間來幫助美術教學中學生們對于空間和張力的充分理解。
3、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和美術兩者本身存在多個方面的聯系,因此將音樂融入美術教育教學當中,可通過節奏和構圖的形式、旋律和形式語言以及音響和張力多個方面來實現,因此這是一種全新的綜合性教育教學嘗試,仍然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型的探索,以此來促使其變得更加完善,最終形成一套健全的教育教學體系。
作者:彭思帆 單位:長沙市華夏實驗學校
一、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特點,科學設計可行教學方案
美術教育家常銳倫教授說:“美術學科的教學是為了使學生插上藝術的翅膀,成為具有從藝術學習中獲得諸多未來人所必備的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格特質。美術學科教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和學習目標,以保證美術進行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文化素質,讓學生理解美術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是美術學科教育獨具的教育價值?!惫P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山區縣城的重點初中,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美術課學習。我校美術課每班每周安排一節課,學生起點低,學習時間少,教學難度大。針對美術教學客觀實際情況,筆者在每次備課時,堅持從全體學生的實際出發,科學設計有效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注意分析每一屆學生的特點,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不斷更改和調整教學計劃和方案,補充新的內容,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了總體教學目標。由于我校的藝術類課本(信息技術、音樂和體育課本)是循環使用的,學生手中并沒有課本,根據教學進程,教師把課本發放給學生,上完課后再把課本重新收回以便下一個班級使用。筆者首先把收集好的三個年級六冊課本集中起來,立足于教學大綱,根據實際教學,把課本中四種不同教學領域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將難易程度和教學課程安排的先后進行重新組合。例如,筆者將七年級課本的教學計劃和內容作了調整,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為重點,這讓學習基礎存在很大差異的農村學生和城鎮學生處于同一學習起點,讓全體學生都處于和諧的學環境中,形成了一個積極學習的教學整體。
二、建立多元化的課堂教學結構,充分體現美術教育功能
美術教育需要教師通過每堂課的精心設計,在更新觀念的基礎上建立起多元化的美術課堂教學結構,體現出美術課堂教學的五個功能,即文化功能、創造功能、生活功能、美感功能與能力功能、人格成長功能。在美術課教學中,筆者改變了以往只重介紹文學情節、藝術趣聞、畫家軼事的“滿堂灌”教學方法,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在課前收集自己喜歡的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圖例,在課堂上多發表自己的直觀視覺感受,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通過更直觀的藝術形象觀察,對藝術作品的形體、空間、色彩、布局等進行對比、分析,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敏銳感覺,引導學生去探究藝術家如何運用藝術手段去創造藝術形象,學習蘊涵在藝術作品中的各種有益的思想精神。例如,在寫生課教學中,教師往往根據教學對象安排室內靜物寫生,一般要在教室里擺放靜物,教學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和限制。由于教室比較擁擠,筆者就運用學生擁有的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具進行教學。比如畫器皿時,筆者讓學生將盛早餐的珍珠奶茶杯子、各種小零食的器皿,以及內宿同學的飯碗等作為創作對象。每個學生都能找到符合本節課寫生的物體,又能近距離地觀察,甚至觸摸寫生對象的材質,學生能夠更準確、更形象地表現物體。又如畫圓柱體和方體、圓錐體單個基本形體的教學時,筆者也運用這一方法,讓學生以鉛筆和鋼筆作為圓柱體繪畫對象,將書本和筆盒作為方體繪畫對象,用卷筆刀削好的鉛筆頭作為圓錐體繪畫對象等。
例如,在靜物素描明暗表現教學中,由于七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受到教學條件、環境的影響,特別是農村學生對物體的造型能力比較差,對物體的明暗變化難以理解,對此,筆者在第一節靜物明暗表現教學中嘗試了“三步”教學法,第一步:把學生帶到美術教室,把各種靜物擺成三到四組,讓學生不帶任何作業本、繪畫工具,只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不同靜物在靜物寫生燈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立體效果,獲得第一印象的感知,然后讓學生回到本班教室,用十分鐘時間把自己初步感知到的其中一到兩個靜物的形狀以及明暗迅速地記錄下來。第二步:展示學生不同的記憶形象,讓學生通過討論和比較,找出大多數同學認可的正確明暗形象。教師在第二課時帶著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而且在比例、造型上相對正確的學生作品重新回到美術教室,結合實物進行明暗教學。第三步:讓學生把教師講解的明暗變化規律和表現方法進行結合,畫出正確的明暗變化。這樣既實現了學生感知、記憶和思維,以及繪畫能力的有效結合,又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學習了素描當中最基本的明暗認識和表現方法。而室外的寫生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對此,筆者往往提前給學生布置室外寫生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園內尋找自己將要寫生的目標和角度,并安排幾個小組長負責督促貪玩的同學進行寫生并完成其他學習任務。待到寫生課時,大部分學生都有了目標欣然出發,其他極少部分學生需要教師的個別指導,學生的寫生效果有了很大的保證,教學井然有序。這樣教學,每個學生深刻地理解基本描繪對象的特點,又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繪畫節奏。
三、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造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展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初中生好奇心強、興趣廣泛、觀察能力敏銳、想象力豐富、有與眾不同的見解和質疑精神,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學生未泯的童趣、童心、童真予以保護,令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意識得以充分地挖掘。筆者在教學中要注意保持與學生相近的心態,和學生形成一種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在學習方體時,筆者利用石膏方體和各種實際方體引導學生理解方體的形體特點和透視關系,這并不是讓學生呆板重復進行繪畫練習,而是通過制作方體和設計樓房等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方體的透視關系。
由于學生在數學課中學習過與方體知識相近的學習內容,比如方體的正視圖、俯視圖、左側面圖、右側面圖,還有對稱圖形等,筆者緊緊抓住美術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系,讓學生認真地去完成制作和設計,鼓勵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制作出更有個性的方體,設計出更有特色的樓房。特別是在樓房的設計教學中,筆者提出了設計要求:“每位同學要設計的是三十年后自己居住的房子,要有創意,生活中沒有見過的設計作品將得分最高。至于如何建造,相信三十年后自己會有相當的能力。”學生在沒有任何思想負擔的情況下,紛紛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方體、球體、柱體、錐體等組合設計出了很多房子的造型,比如蘑菇型的房子,架設在空中的現代樓房,可以移動的汽車房子和帶輪子的房子等。這樣教學,全體學生在具有探索性和創新性活動的廣闊空間里,讓思維“活”起來,讓雙手“動”起來,充分發揮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素質教育倡導“以人為本”,要求受教育者具有個性精神和創新意識。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具有教育性、挑戰性和創新性、實踐性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實踐,主動思考和探索,使之成為一種促進學生審美意識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作者:韋荷蓮 單位:百色市樂業縣第二初級中學
一、研究對象
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是以普通學校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行為為對象,研究教學情境中的各種心理表象及其發展規律。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心理活動,包括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和美術創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以及在學習技能和理論過程中的心理特點等,從而找出教育者在美術教育影響下形成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質、個性、智力發展等方面的心理規律,用以指導教學活動,以促進美術教育教學理論的科學化變化。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既是教育心理科學的一門獨立分支,也是美術心理科學的獨立分支。因此,對于美術教育心理的研究,有人認為它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對象更加具體化。我們認為,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既不是簡單地應用心理科學理論知識來解釋說明美術教育教學現象,也并非把美術教育教學過程當作心理活動的一般過程,而是要揭示在美術教育教學情境中,美術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在美術教育教學影響下,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一方面與兒童教育心理學、發展教育心理學、生理教育心理學、社會教育心理學等心理學的分支有著密切的聯系與交叉,另一方面也與美術教育心理學、美學、教學論、美術教材教法等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主要是在美術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密切結合美術教育教學實踐,綜合這些學科的有關知識進行高度的概括,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體現了美術教育科目與心理學科目的交叉,體現了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的結合。
二、研究任務
研究特別對學生美學創作和鑒賞中感知力和觀察力的培養作了探討。簡要介紹了有關感知與觀察的定義及其與思維的關系,并提出了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感知與觀察進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在分析一般美術活動中的感知與觀察的心理過程及美術活動過程中感知與觀察特點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分析了學生美術學習中的感知與觀察的過程及特點,提出了在美術學習中,學生感知與判斷力的發展所遇到的困難,從學生美術創作活動探討中學生感知力與觀察力的培養,從學生美術欣賞方面探討中學生審美感知力與觀察能力的培養。首先,探索創建本學科的知識體系理論概念,促進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全面發展。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在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的、統一的科學體系。譬如從時間鏈上看有幼兒美術心理、小學生美術心理、中學生美術心理的研究等,從空間鏈上看有美術教育教學目標論、美術教育教學模式論、美術欣賞教育教學心理、美術創作教育教學心理、美術表現教育教學心理等。這些方面研究的成果,勢必為構建我國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奠定了基礎。其次,指導美術教學的過程實踐,為美術教學的過程實踐提供科學觀點、知識結構及方法、技術,為美術教師科學地、有效地解決美術教學過程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供依據和參照。
三、研究方法
1.方法論原則
(1)認識和實踐相統一的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可知的,在紛繁復雜的現象背后必然存在某些規律性的東西,這些規律性的東西是可以認識、可以預測、可以控制的。而認識必然以實踐為基礎,在歷史地展開實踐活動中認識、預測、控制對象。(2)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邏輯可以避免概念的雜亂堆砌,它要求有序地揭示概念、范疇的內在必然聯系,歷史的東西是在已往時期發生的發展歷程。時間是有先后順序的、不可逆的,所以具備歷時性發展過程的對象都有它的歷史。歷史不僅是指已經發生了的事實,還包括活動著的正在展開的過程以及未來進行的可能性事實。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不是歷史自然過程具體事實的描述,而是從宏觀的歷史結果上判斷事物的發展規律,消除了偶然因素及人為因素對客觀歷史發展的影響,拋開了歷史的具體細節描述,擺脫了偶然性和歷史的外在形式。正因為如此,才可以對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有完整的認識,使對它的預測、控制成為可能。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的宏觀研究是在方法論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它的具體研究方法則是多層面、多視角的,既包括學科的方法,又包括經驗的描述和理性的概括。
2.學科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學方法心理學其實與科學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在美術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主要是測定美術教育的效果,總結美術教育的經驗教訓,尋找達到美術教育目的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實驗方法較側重生理的層次,不能說明美術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對于這種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前人曾經說過,任何人都無法從光波和聲波的物理測量中準確地推斷出它們可能產生的和諧的或沖突的效果。實際情況是相當復雜的,它所涉及的心理因素實在太多了,所有這些都構成了以物理學為基礎判斷顏色或音調的和諧效果的嚴重障礙。因此,實驗心理學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把它和其他的方法對比結合使用。(2)社會學方法社會的文明狀況決定著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的規模、水平,精神文明建設對美術教育心理提出目的、任務和方向性的要求,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要致力于這些任務和要求,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同時,美術教育教學心理促進個體審美能力和知識經驗的培養,使人建立理想的、科學的、自我實現的人生,這有助于個體融入群體,使人際關系走向和諧,最終促進社會的有序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設。(3)美術學方法美術作品是以意象形式存在的,它通過感染接受者而不是理性地說教來發揮作用,接受者在接受過程中必須以自己的情感經驗模式去解釋、體驗、玩味,不能有標準化的答案。因而,美術教育教學心理學在重視教育的形式、方法的同時,還必須通過交流、平等和富有感情,從而使廣大的學生不僅可以在技能水平上得到提高,還可以在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質方面得到發展。(4)教育學方法美術教育教學的發展形勢還會受到當時的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影響,尤其是對教育思想的改變。在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下,念圣賢之書、培養符合封建倫理的順民,是國家的教育導向,因而,美術教育是封建正統教育的附庸和點綴。在當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它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明顯,對人們的認知要求已經成為時代的重大課題,這就為美術教學教學心理學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證。所以,研究施教者所應具備的能力要求,受教者所應具備的素質,教育媒介所應具備的特殊形式,其運作的過程、推動、調控等,都是教育學方法要探討研究的。
作者:鄭璐 單位:天津市第一輕工業學校
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現狀
1.教學觀念陳舊,缺乏創新性
美術教育需要有創造性,與時展接軌。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要任務,但是目前的現狀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美術教育仍然受到應試體制的束縛,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師的要求機械的進行學習,從而抑制了個人主動性的發揮,造成創新性不足的弊端,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顯然是不利的。不僅如此,教學活動的單一性也阻礙了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的發展,由于受到美術教育強調“技法”的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美術教育往往過于著重學生技能技法的訓練,而忽略了藝術鑒賞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得學生缺乏對于藝術的深刻的感知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導致學生不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感轉化為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在技能的訓練上,教師將大部分課堂時間以及課后安排都用在學生作品的練習與臨摹上,對于藝術理論和美術史則涉及較少,片面的強調技能訓練最終導致學生缺乏對傳統美術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美術內涵相對來說較為欠缺。
2.教學思想落后,教學評價機制僵化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路者”,其教學思想是否先進,教學模式是否合理將會影響到整個教學活動的完成,關系到學生能否真正掌握學習的精髓,從而在課堂活動中獲得有益于自己的內容。特別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教育更是具有不可比擬的靈活性、獨特性以及創造性,傳統教育中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顯然不適合美術課堂教學,不能滿足當今時代對高校美術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因此,高校美術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思想,以學生發展為本,而不能以統一的所謂“好學生”的標準要求學生做到標準化、一致性,泯滅了學生的個性,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教學評價機制僵化也是目前高校美術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美術教育的特殊性決定其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評價,更要注重其創新能力、對藝術的表現力。衡量學生作品的標準應多元化,而不應僅停留在“像”或者“不像”上,也不應以一兩個老師的好惡和審美習慣作為評價標準,導致學生盲目按照個別老師的繪畫模式進行創作,以期得到較好的分數,最終使得美術教育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
二、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的創新型探索
1.更新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師人格
教學思想和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到美術教育實踐活動,因此,美術教育領域的變革,首先都是由其思想領域的變革所引發的。高校美術教師應始終保持學習的態度,緊跟時展步伐,順應美術教育課程的改革,讓自己始終走在教學理念的前沿。教師應從根本上改變將美術教育僅僅作為傳授技能與知識的狹隘思想,改變以教師作為主體,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單邊教育觀念,真正做到自主教學、探究教學,與學生增加交流的同時,強化其對美的欣賞能力和把握能力,從而促進其個性的發揮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能力,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從而改變傳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居高臨下”的地位,真正實現與學生平等交流與溝通,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人格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人們常常用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歌頌教師,形容教師的無私奉獻。高等教育除了培養學生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書”與“育人”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就美術教學來說,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廣闊的胸襟以及良好的審美趣味,都會對學生未來發展以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學生只有養成正確的審美趣味,懂得鑒賞美,欣賞美,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好的表現美,真正賦予作品以靈魂,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高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標。
2.創新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傳統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往往忽略了教學情境的創設,在枯燥、死板的教學模式下,組織學生進行美術活動的學習與探索,這勢必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起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大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是目前高校美術教育中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良好的審美情趣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和創造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美術教育改革應將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美術教學環境與氛圍作為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礎上獨立進行創作。美術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還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品背后所隱藏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可謂是一舉兩得。情境創設可以通過展示名人名家的作品,向學生傳遞美,也可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優秀的動畫作品,創設生動的畫境,營造高度審美價值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其中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從而在美的熏陶中培養良好的審美能力,心靈得到凈化,并在此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將審美情趣帶入未來的作品創作和日常生活中,使之得到升華。
3.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高校美術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明確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向,課程設置上改變過去傳統的單純注重技能培訓的教學模式,貼近實際市場需求,建立新型交叉美術教育體系。美術課程設置應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中心,改變過去無重點、一刀切的課程設置模式,以學生實際專業技能為課程設置依據,安排教學。此外,美術課程設置中,除了基礎的課程設置與實踐課,還應緊跟時代步伐,增加美術軟件學習課程,為學生未來就業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美術教育課程設置應從“以教為本”過渡為“以人為本”,這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上,精心選擇趣味性強,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精品內容,體現在實際教學中則注重以實踐教學為主,及時了解最新的教學動態和前沿信息,更新教學內容,更應加強學生對基礎制作材料、制作工藝以及技法、空間、色彩等方面的認識,使學生能觸類旁通,更好的了解美術這門學科的真正意義,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真正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全面型、創新型美術人才。
作者:顧佐佐 單位: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一、以賽促訓,提升實踐能力
“以賽促訓”是與“以展促學”同時進行的,兩者相輔相成。瓊臺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系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竟賽活動,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訓練,讓學生由“被動實踐”向“主動實踐”轉變,注重提升實踐能力。如,以“海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導向,課程設置著重以技能訓練為主。其中,教育教學技能中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能力、課堂管理能力、評價技能的訓練同樣要目標明確,訓練得法。這類訓練采用以“技能測試”為中心、設計和制作并重的考核模式。考核形式是對學生課內實訓項目和課程設計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兩個項目成績各占50%。采用此種考核形式,旨在培養學生在相關課程范圍內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時考核學生綜合運用和拓展提高的能力。
二、以訓促技,提升專業能力
“以訓促技”就是通過“以展促學、以賽促訓”的模式,打破單一的室內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形式多樣、靈活生動、直觀易懂、實踐實驗性強、富有開放性的教學方式,把課堂搬到戶外、展覽館、研討會場、交流中心、實驗實訓基地等地方,高效完成相關課程的技能訓練。把學生的技能訓練融入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極大地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完成了由“以賽促訓”向“以訓促技”的轉變,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培養一專多能的綜合型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以技促教,提升教育能力
“以技促教”就是通過強化美術技能學習,促進學生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樣就可以一改以往只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專業技能而輕視培養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的弊端,重視對學生的繪畫技能與實踐技能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能向職業技能轉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通過運用專業實踐、對外交流、項目導向等多種靈活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教學技能訓練。而教師在輔導學生參加美術展賽的過程中,自身的專業技能也將得到有效的提升,還能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感受到教育教學的成就感。更為重要的是,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通過強化“兒童手工制作和兒童美術”“簡筆畫”“漢字書寫”和“教師口語”等教師技能訓練,能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實踐課和獨立的實踐教學環節構建“校內實訓、校外實踐”的教學職業技能訓練模式。此外,基于美術教育專業的教學要求,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外出寫生實訓,豐富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四、以技促業,提升服務能力
“以技促業”就是通過專業技能的訓練促進就業服務能力的提高。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專業技能竟賽,爭取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專業技能竟賽和藝術創作大賽中有出色的表現。此外,還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行業服務活動。學生通過組織和參與各種層次的比賽活動和社會文藝交流活動,在竟賽比拼中進步,在行業服務中成長。這也能促進美術教育專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進一步發揮美術教育專業的獨特優勢。瓊臺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系通過對美術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讓畢業生在專業技能水平和教師職業素養方面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作者:符祥康
美術教育專業是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是由美術學科本體與教育功能構成的。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應結合美術類專業與小學教育類專業的特點,既要重視素描、國畫、書法、油畫等美術學科,又要重視教育類課程,尤其要重視教師職業技能課程,以滿足當今美術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教學技能的培養依賴于學科專業能力的提高
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想提高教學技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學科專業能力——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掌握盡可能多的美術史知識、美學原理,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門專業課,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在上課前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相關知識,才能讓學生對自己充滿敬意,自己指導學生時也會輕松自如。
大多數師范類學校的美術教育課程設置都會借鑒非師范美術類專業的課程安排,與非師范類美術專業相差不大,缺少美術專業與教學法的融合,缺少針對性。因此美術教育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教學基本功,如簡筆畫、美術字、黑板報、教學掛圖制作等方面相對較弱,上學時學到的技能與實際教學能夠結合的比較少。同時,美術教育類專業的學生存在見習、實習時間短的問題,尤其是實習,基本上都是校內實習,校外實習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學期,由學生自己安排,很多學生找不到實習單位或者不想去實習,最后只是找個單位蓋個章來應付。
這些問題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美教專業教學應該注重專業特征,在美術專業基礎課中,加入更多的適合小學生教育的如美化校園、裝飾教室、櫥窗海報之類的內容,加入教師的指導,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另外,學校應該對實習作統一的安排,對實習做出更加細致的要求,安排人員監管。
二、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學生說課能力的培養
對于師范類美術專業學生來說,語言表達能力是必須鍛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既要使用專業的概念與術語,又要使這些術語簡單易懂,與實際操作相聯系,盡量不用過于死板的概念解釋美術類的專業術語,而應該用通俗的、便于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解,每節課盡量能夠教授學生一個專業術語,例如素描、線描、速寫、油畫、國畫等。小學生課堂有其特殊性,教師的語言表達更加需要技巧,要控制自己的語調高低、語速快慢,合理控制講課時間與實踐時間、教師示范時間與學生制作時間的分配。
一般師范類院校會為教育類學生舉辦說課比賽、演講比賽等,但美教專業的學生很少參加,原因有兩個,第一,認為自己是技能類學生,本專業的教師也不太重視培養學生的說課能力;第二,就算參加,也很少能比得上中文類或者其他教育類專業的學生。針對這個現象,美術教育系應該組織學生觀摩學校優秀說課選手的比賽,并且組織小范圍的說課,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與展示的機會。
三、提高編寫教案與課件的能力
組織教學需要很多課前的準備,編寫教案與課件是其中的重要環節,這需要教師查閱很多資料,了解小學教育學科發展的動態。編寫教案與課件是師范生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培養教學技能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缺少了這一部分的學習,對編寫教案與課件不夠重視。提高學生編寫教案的能力,可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教師要求學生寫詳案,讓學生選擇小學教材的某一課,根據課程標準和小學生的情況編寫教案;第二,教師參照網上優秀教案,對學生做完的教案進行評選,旨在指導學生如何編寫條理性強、科學有序的教案;第三,是學校邀請當地優秀的小學教師親臨指導,以便學生吸取一線教師的經驗。四、注重創新性教學思想布盧姆將技能領域的教育目標從低到高共分為七級,最高級就是創新。美術教育通過對學生創造性的鼓勵、培養,必然會使學生形成一種創造意識,一旦這種創造意識形成,就會成為心理定勢,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們具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和思維。
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需要富有創造力,要能對學生有所啟發,有時甚至要做得有一點“出位”。例如,在寧德師院附小一堂美術課中,羅曦老師主講《生命的甘露》,上課前,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根據幾米漫畫改編的《向左走向右走》的畫面,畫面中下著小雨,人們帶著雨具穿梭在城市中。接著,教師穿著雨衣、雨靴,打著雨傘出場,以此來引出“生命的甘露”的主題,這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這是一個成功的開場,是一位美術教師用心經營的教學技巧,贏得了學生的喜愛。
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更多的是按照成年人的特點來進行的。大學生畢業后成為小學美術教師,要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另一種教學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在大學中,國畫課要上工筆、寫意、花鳥、山水臨摹與寫生,特別是臨摹課耗時很久,學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靜心學習,像羅曦老師這樣繪聲繪色的課前導入在大學教育中顯然不適合。而小學教育則非常需要這種創造性教學。首先,課堂45分鐘的時間不適合長時間作業,枯燥的臨摹課也只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能力。其次,小學生文化課課業壓力比較重,因此美術課堂需要活躍的氣氛。所以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有更多創造性的課前導入和課程安排。如何提高教學技能是美術教師應該終身學習和研究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跟上小學美術教育學科發展的步伐。
摘要: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社會群體觀念也隨之發生轉變,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格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一直在不斷尋求發展與突破,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不管是教育主體還是教學組織形式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觀。但是在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發展的同時,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新舊觀念的交織,也使得高校美術教育的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大大的制約了高校美術教育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
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高等教育的發展一直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為社會提供全面發展的人才”為高等教育教學的宗旨。為了滿足快速的經濟發展,給社會提供高素質高學歷的專業人才,我國高校近年來一直在擴招,從原來的精英教育模式轉變為現在的大眾教育模式。但是隨著社會人才的不斷增多,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在不斷加深的文化知識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美術專業,這也促使了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快速發展。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影視動漫以及平面藝術出現,使得美術專業學生就業面越來越寬廣,就業率也在逐年升高,這也近一步推動了高校美術教育前進的步伐。高校美術教育為這些熱愛美術的學生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平臺,為社會提供著大量的美術專業人才,同時高校美術教育還肩負著提升美術專業人才藝術修養的重任。但是與高速發展的美術教育與逐漸擴大的美術專業人才隊伍相比,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卻沒有及時跟上教育發展與人才擴建隊伍的步伐。另外社會上的浮躁風氣也一直影響著當前的高校美術學生與美術教育,為了使高校美術教育能夠穩定發展,就需要對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與藝術修養得到提升。
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缺乏德育的滲透。對專門培養美術學生的高校而言,強化學生美術技能必不可少,然而卻不能由于一味注重培養學生美術技巧,將文化課教育拋之腦后。目前國內各大高校普遍存在過于注重專業課程,不注重文化課的局面。形成該種局面的根源在于各大高校在考核教師績效時以教學技能為主,對各大高校而言,教學老師的技能評估比素質評估更容易。另外,由于各大高校對專門學習美術的學生而言,以專業課為主,以文化課為輔。為此,高校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嚴厲對待專業課程,不注重文化課程教學。此外,美術專業學生進行升學考試時,無論是考試內容,還是考試模式都不同于其他專業考試。相對而言,美術專業學生的升學機率更大,且藝術專業學生文化成績不好已成為社會不爭事實,導致高校和學生均不重視文化課。雖然文化課成績是反映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表現,但是在顯示生活中,美術專業文化課普遍沒有受到高校重視。眾所周知,唯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才能真正體現出美術內涵,可見,文化和美術二者之間息息相關。在高校美術教育中不能一味關注美術專業教育,還有文化教育與時俱進。唯有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教學方法上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高校在進行美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與教師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的成績,而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則重視較少,尤其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較少。此外,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后,要求要將學生培養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在實際中,更多的高校只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單一交給學生理論知識,致使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理論知識,更談不上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再加上我國的教育方式一般比較傳統,會規定統一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他們普遍不注重文化課程,普遍缺乏學習意識,且高校間的生源競爭也成為他們缺乏學習的重要因素。
3.教師的自身素質有所欠缺。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一直在不斷加快,全球人的思想也愈加交融,我國傳統的思想一直在受著外界思想的沖擊,有積極的同時也有消極的。在社會體制與經濟變革的交織下,社會的風氣一直處于被腐朽思想侵蝕的狀態。功利性越來越明顯,社會環境與氛圍也比較浮躁,這些不但體現在當前人的思想當中,同時也體現在了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當中。并且在現代的高校美術教育中,有些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有所欠缺,主要包括教師的專業素質與品德文化素質兩方面。一方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專注與學生繪畫技巧的培養,同時對于學生的考評也放在了學生的技巧上,而忽視了學生創造能力與藝術修養的培養,致使教學的內容比較空洞。再加上,有的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不能符合教育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有的高校教學者不能夠把心思沉淀下來,無法把身心都放在教學工作與藝術研究上,而是放在了追求社會名利與金錢上。教學者是學生榜樣,他們不但指導著高校學生的技藝,他們還是高校學生藝術修養與思想道德培養的領路人。藝術一直注重與思想的碰撞,所以高校美術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往往大于其他專業的教師。高校美術教師的思想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這也就使得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思想浮躁,綜合素質無法提升。而美術事業要想發展,就需要全面發展的學生來支撐。高校美術教育教學要想得到提升首先需要從教師本身著手,因此,學校應當重視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健全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的策略
1.提高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內外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更加需要人才,再加上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更加重視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文化素質相對較差。高校在進行美術課堂教育時,更加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對于美術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較少。此外,雖然我國已經是實施了新課程改革,但是有的學校還是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致使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此外,高校在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不夠合理,專業課較多,而對于文化素質相關內容的課程較少,致使學生的意識比較薄弱。因此,各個高校在美術教學中需要不斷擴寬其他專業課程,不斷提升學生文化修養,使學生個人素養得到提升。由于美術專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為避免美術學生無法融入社會中,需要在美術教學課程中將增加社會和學生的內在聯系,使他們深刻認識到美術文化內涵,便于他們解脫思想束縛,學會主動探索世界。另外,高校美術教育中需要根據自身教學特點,結合社會發展需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開設專門提升美術素質的相關課程。
2.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人們通過多種渠道感受到藝術氣息,藝術不再高不可攀。目前,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作為高校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無法通過網絡課程取而代之。為此,高校針對美術教育改革中,需要將美術教育和實踐活動進行巧妙銜接,高校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悄無聲息的將實踐意識引入課堂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意識,此外,在教學課程中應注重觀察學生的特征,針對不同學生事實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習形成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并將社會實踐能力作為考核學生成績的重要方式,并通過該種方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造實踐。創新意識作為美術生學習美術的關鍵,更是美術生學習美術的核心。學生為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可利用假期或節假日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體驗生活。這樣便于將課堂教育和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真正提升美術教育改革渠道。使學生個人素養真正得到提升,為社會更好的發展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了提高高校美術教育的水平與質量,學校應當重視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學校中,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所以,教師對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高??梢詫處熯M行定期的培訓,從而在跟隨時展的潮流下,轉變教師以往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從而使美術專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主動地位,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來加強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進一步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面,學校應重視對教師文化修養的培養,教師本身也應當提高自主意識,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理論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進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總結
伴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美術教育教學也和其他專業一樣,同樣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各種阻礙。嚴重制約美術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尤其在當今社會中,機遇和挑戰并存??梢姡佬g教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改革,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高校美術教師需要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模式,以高校自身發展需求為基礎,使其形成良好的美術人才培養教育體系,以促進高校美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緊隨社會發展共同進步。
作者:張昉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一、美術教育教學的原則
美術教學原則是一般教學原則在美術過程中的運用。它與一般教學原則的產生有著共同的規律,那就是美術教育家在美術教育發展的需要。
1.加強雙基教學與發展能力相結合的原則。
雙基教育與審美能力、智力、創造力培養的關系是一個完整的和諧關系,不可偏廢任何一方。因此,雙基教學既是培養人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的,既是審美的教育基礎,也是培養和發展美術能力的契機。
2.運用直觀教學與啟發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直觀教學就是以鮮明的視覺形象反映造型特點,去認識和掌握藝術的規律,通過直觀教學和知識的傳授,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發展形象思維,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3.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在這項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沒有教師的主導,教學計劃的實施與教學目的的實現都是空話。然而沒有學生的主體作用,仍然無法實現上述教學目的。
二、美術教育教學的方法
美術教學常用的方法是根據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不同,分為語言傳遞、直接感知、技能訓練等三大類基礎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美術教學與其他教學一樣,以語言傳遞知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包括講授、討論、講評等。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直觀性是美術教學的一大特點,是通過作品、教具等形象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感知認識。這類方法包括觀賞法、演示法、參觀法等。
3.以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美術教學中很多課時是花在技能訓練方法上的,通過技能訓練,加強眼、腦、手的配合,從而形成藝術表現力。
三、結語
教學的藝術性以它的手段功能來說,是保障教育思想的落實,是加深對教育思想的理解。所以,要提高美術教育教學的質量,就要不斷推出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思想。
作者:李穎單位:河北省定興縣天宮寺中學
一、小學美術教育現狀
1.小學美術課開課情況
據統計,我國目前縣級以上小學教育中美術課開課率可以達到100%,而在一些鄉鎮地區,美術課開課率則為73%,而在一些農村地區則僅僅不到70%。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的藝術課程的開課率還不能滿足國家的規定。目前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和縣城,藝術課程的開課率要明顯高于農村地區學校的開課率,而小學的藝術課程很大程度上開課率也要大大高于其他年級的藝術課程開課率。根據調查,可以了解在我國的初中一般是每周一課時,而在小學安排的藝術課程的學時則為每周兩課時,但是在實際教學之中往往都是一課時。進一步的了解可以發現,在某些小學和中學都會出現課表上安排的課程和實際上的課程不一樣,課表上的美術課往往都是被其他主課占用,現在的小學美術教育情況不容樂觀。
2.學生的美術學習情況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現在小學生對于美術普遍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很多的小學生對于學習美術都是十分積極的,但是在農村地區,很多的小學生沒有學習美術的條件,美術課程十分有限,在課堂之外幾乎沒有時間學習美術。在城市,由于其發展水平較高,小學生學習美術的空間比較大,學生們不僅在課堂上有很多機會接觸到美術教學,在課下也會由學校組織很多興趣班幫助學習美術,課后美術活動很豐富。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現在很多的家長以及老師都是希望搞好主課的學習,往往都會忽略其在美術上的學習,因此學生往往會在文化課程上花費很多的時間,美術愛好等由于長時間的不接觸會慢慢退步,最后甚至對美術失去了熱情。
二、改善小學美術教育的措施和策略
1.重視美術教育,轉變教育觀念
我國的高考制度從小學教育到高中教育單純關注學生文化課的學習成績,忽略包括美術在內的其他課程的學習。希望學校領導、老師以及學生家長改變這種單純關注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的觀念,重視美術課程的教學與學習。
2.優化教育效果,提高教師素質
對于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師人數不夠,以及職稱和學歷偏低的問題一定要解決,教師的質量和數量直接決定了美術教育的開展情況。對小學美術教師,學校一定要重視培養,積極組織美術教師參加培訓活動以及教科研活動。
3.整合教育資源,創造教育條件
小學的美術教育要開展必須有相應的活動場地,為創作提供良好的環境。學校一定要積極將社會中的美術教育資源有效整合起來,并通過訪問和參觀等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學習美術,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培養創新精神、提倡學用結合
美術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門比較高雅的藝術形式,但是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將其改變為一門兼顧生活實用性的學科,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美術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廣泛利用。加強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的途徑和方法很多,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合理整合教育資源,有效利用有利的條件,小學美術教育就一定能夠穩步、有序、健康發展下去。
作者:林子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龍林中心小學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對學生視覺,聽覺的沖擊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催生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更廣泛應用。多媒體是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圖形、動畫、音頻等多種信息進行計算機處理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小學生由于閱歷少,理解力不足,想象力豐富,把他們的思維局限在課堂上實在殘忍。眾所周知,美術課堂需要許多感性的素材來支撐,看得見的圖像、顏色、物體、形狀,聽得見的聲音可以幫助他們去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傳統小學美術教育單純依靠老師講解,每個孩子的理解力不同,注意力不同,顯然這種傳統的教學無法滿足大多數孩子的需求。有人說多媒體教學就像是一扇窗,讓井里的孩子看到了井外獨特廣闊的風景,許許多多的感性素材鋪天蓋地的襲來,老師有選擇性的給他們演示,讓孩子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呼吸到教室外的花香,聽到山里杜鵑的歌聲,最大化地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感受身邊的生活
現在雖然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給孩子減負,但是學校不得不考慮升學率的問題,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很迫切,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孩子們很早就開始被教識字,畫畫,彈琴,他們愛玩的天性被忽略了,因此,現在的孩子的壓力并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多,他們有大量的家庭作業要做,有各種補習班培訓班要上,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他們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三點一線式的生活讓他們幾乎沒有和小朋友做游戲的時間,更別說走入大自然,聆聽自然了。孩子的天性就是游戲,玩耍讓他們在游戲中釋放自己,捕捉生活的美。因此,老師要適時帶孩子們出去郊游,給孩子們接觸大自然美的機會。嶺南的雨水充沛,河流很多,大多孩子都很喜歡嬉水,可以適時的帶他們出去玩水,不過要注意安全;帶孩子們果去農場采摘果實,感受豐收的喜悅;帶他們在校園的草地上做游戲,讓他們想象關于大自然的歌,然后大家一起放聲歌唱;大家一起做給樹葉找媽媽的游戲激發他們對新事物的興趣。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美的根源,一朵花,一片樹葉,一只蝴蝶,潺潺的溪水,放聲歌唱的麻雀都美得讓人心醉。
三、把作品引入欣賞課,讓孩子在美的事物中充分發揮想象力
美術課是小學生很容易入門的課程之一,在美術課上,學生學到的不光是美術知識,更多的是對于美的感受當中所獲得的滿足感,兒童的思維是相當敏銳的,他們在這一過程中還能最大限度的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審美眼光。幾乎沒有人會拒絕一切美的事物,兒童也不例外,所以在美術課中,老師可以將美術作品帶入課堂。老師可以播放一段藍天白云,成群結隊的野鴨子在碧波蕩漾的蘆葦蕩里捉魚的視頻。讓孩子們欣賞60、70年代江南農村的畫面。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如果你們現在可以去江南的蘆葦蕩,你們最想做什么呢?這時候,學生按耐不住了,肯定會積極發言,我要劃船,我要逮野鴨子,我要拾野鴨蛋,我要游泳,我要戲水,我要用蘆葦編成草帽戴在頭上拍照留念等等。學生回答完之后,老師就可以問他們,如果去了江南農村的蘆葦蕩做了剛才你們最想做的事情,會發生什么美好的故事呢?這樣每個孩子心中都會有一個故事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在集中注意力感受美好的事物的同時,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想象力。老師還可以鼓勵孩子為他們的圖畫配上一首動聽的背景音樂或者為他們喜歡的音樂配上一副自己創作的畫。或者他們會把奔跑中的馬畫成小汽車的形狀,或許他們會把西瓜畫成粉紅色,畢竟孩子的思維是活躍新奇的,老師在這時候,切記不可指責孩子,要給他們及時的鼓勵和夸獎,充分尊重他們的想象力和創作,或許下一個齊白石就在他們中間呢。學生的創作也許會比較簡單,沒有什么深意可言,或許還會有許多夸張怪異的想法,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愛上美術課,愛上思考,養成從生活中捕捉美的習慣。當然有條件的地區老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去歷史博物館和文化館,讓他們學習歷史文化、了解名師作品、感受大師風采。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要敢于跳出傳統思維的怪圈,運用新的充滿時代氣息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積極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最大化地發揮學生學習美術的潛能。
作者:王維單位:深圳市南山區育才三小
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和方法應運而生,在增加了教學途徑和方式方法的同時,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美術教育教學的質量。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應該強調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F代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實踐基礎。筆者作為一名藝術專業的教師,從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出發,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學生的美術教學產生的積極影響深有體會,并且對現代教育技術給美術教育教學質量帶來的積極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及現狀
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產業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原有的教育理論發生了突破性的轉變,使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實現和傳播,對教學過程和教學途徑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應用,以實現現代化的教學質量和效益。在我國,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電化教育的出現與初步發展階段、電化教育的全面發展階段、網絡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技術發展階段。進入新世紀以來,高科技的電子教學設備被大量地開發和應用,各種先進的教育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并且已逐漸成為現代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手段?,F代化的教學手段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教學情景的創立。目前,在我國有很多學校的教育技術硬件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但在運用和發揮這些技術的方法和認識上,較之國外還存在一些差距,還沒有真正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教育教學作用,有的甚至把現代的教育技術當作擺設,使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資源的收集美術是一門造型藝術,也可以稱做視覺藝術,也就是建構主義理論里提到的情境性。在美術的教育教學中,總是離不開具體的或者可視的情境教學。教師在備課階段,可以利用光盤或者網絡,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料和美術信息,也可以用電腦將精美的美術和藝術作品進行存儲和打印,以便用在課堂教學和欣賞上。教師和學生在進行實地考察時,也可以用照相機和攝像機進行資料的收集和記錄,然后存入電腦,在配上合適的音樂背景和解說詞,制作成課件,可以長期地用于美術教學。這樣既豐富了教師的講課內容,又提高了教學效率,也相應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使教師的教學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和靈活。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師生互補開放式教學模式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教學的主動性,用辯證的思想來看,教師教學的過程也是自身主動學習的過程,現代教育所提倡的生態式教育,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形成了一種配合式與對話式的關系。師生之間由于年齡、知識結構、學習方法以及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育,就容易妨礙學生的發展。另外,教師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知識老化問題,所以師生間的互補式教學在使不同的思想產生碰撞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如今,學生對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學習和適應能力較強,所以教師可以將新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先布置給學生去準備,學生可以在電腦和網絡的幫助下,廣泛地查找資料來進行學習和研究。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去研究和討論。這種開放式的互補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教師一味地備課和教課、學生被動聽課的傳統方式,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現代教育技術在美術教育管理中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全面應用,使得藝術院校的美術教育管理也發生了轉變,由傳統的模式逐步向著一種系統性和科學性的美術教育管理模式轉變。這是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過程。美術的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的制訂和實施、教師的備課和輔導、對學生的考核、課堂教學、專業實踐等,其中還包括對教學設置和教學環境的改善和管理。目前運用現代的教育技術完全可以實現以上這些教學管理的內容。在美術教學管理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還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全面的評價。學??梢赃\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套合理且系統的教師評價體系,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平臺對教師進行客觀的評價。這樣學??梢约皶r地掌握教師的教學情況,并能夠使教師及時地改正錯誤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現代化的教材配套資料庫和教師個人資料庫,能夠使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也能夠使教師輕松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安全的知識產權保障。
4.數字美術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傳統的美術理論有著較長的歷史背景,也有著許多精辟之處,但是未來的藝術工作者所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美術的理論,更需要把握社會發展的大眾文化、主流文化和一切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對現代美術的創作原理和思想需要深入的分析、歸納和整理,才能使作品表現出獨特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在傳統的藝術設計中,美術和設計學習主要是在一定的繪畫基礎和繪畫技能訓練下進行。比如,在設計時,學生需要準備紙、筆、水粉和噴槍等各種繪畫工具,繪畫和設計過程復雜煩瑣。而隨著電腦和繪圖軟件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設計工作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學習基礎課程的難度?,F代社會需要的是一些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在接觸美術和藝術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其他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其他的數字技術。
三、從建構主義理論看待現代教育技術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發展是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完美詮釋。
1.現代教育技術激活了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隨著現代社會人類學習和認知規律的不斷發展,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逐漸成為現代化教學的主要指導思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不斷革新和發展,使得學生學習與認識的過程更加充滿主動性。現代學生受現代教育方式和社會形態的影響,思維都非常豐富。豐富的思維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形象、生動、鮮明的事物更加感興趣?,F代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實現圖片、聲音以及視頻的互動,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生動和形象,呆板的教材和知識內容在多媒體教學中得到全新的演繹?,F代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大提升。
2.現代教育技術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社會性現代社會的全面發展,使這個時期的人文理念和傳統價值有了更深層的意義。在教育領域中,建構主義理論的出現使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社會的發展需要每個人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也需要社會對每個人提供學習和創造的機會。對學生來說,就要充分開發出自身學習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使社會的教育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掘?,F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發生了重要的變革,學生在學??梢越邮芙處煹闹R傳播,在社會可以接受計算機、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的知識傳播。這樣一來,學生的知識來源更加廣泛,接受的知識面也更加豐富。學生在學習美術時,可以通過學校來學習一些美術的理念知識,也可以從其他社會教育媒介上學習到美術的文化,所以現代化的教育技術也體現了學習的社會性。
3.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了教學的情境性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將美術教學中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完全充分地表現出來,從而產生了強烈的美感效應,在刺激學生感官的同時,也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情境性完全體現出來。比如,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音樂融入美術教學,音樂的美妙和美術的內在美感形成天然的和諧統一。音樂除了能夠激發人的靈感,還包含了重要的情感特征。有了情感就有了感染力,音樂與美術作品的結合更能夠感染人和打動人,使作品與人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比如,讓學生欣賞一幅山水畫時,用符合意境的音樂作為背景,很容易就能使學生體會到畫作所表現的思想內涵,并且在這種情境之下,使學生思想得到高度放松,在不同程度上也起到了凈化心靈的作用。
4.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美術教學中對于美術教學,其任務之一就是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專業化傾向較為嚴重,從而造成了美術教育只注重技能培養、輕視思想品德教育的現象?,F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因其科學、有效的載體為美術教育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學生在欣賞著現代教育技術所帶來的生動、鮮明的教學作品時,也在享受美的熏陶。在這種純潔、高尚熏陶的感召之下,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一些具有高尚情懷的作品,通過最佳的形式演繹出來,使那些能夠表達出優秀品質和思想道德的作品,很容易地觸動學生的思想深處,讓學生在接受美術教育的同時,思想品德也得到提升。
5.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單純的教授與單純的學習并不能使學生固化所學到的知識,牢牢地掌握和理解知識。在藝術氛圍中,每個人對作品的體會和認知都有所不同,理解不同就會產生分歧。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能夠為教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平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網絡平臺。教師之間可以就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探討,學生之間可以就學習體會和知識難點進行探討,教師與學生之間還可以就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對美術作品的觀感進行探討??傊F代化的網絡交流平臺可以在美術院系中甚至是整個校園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另外,學校還可以根據這種網絡平臺,及時對教學管理進行監督和調整,也可以通過這種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進行了解和處理。這種現代化的網絡交流平臺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使教育變得更加人性化。
四、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美術教育質量效益的總結
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先進的技術成果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教育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建構主義理論角度來講,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學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空間,是現代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進的重要標志,對美術教育來說也是一場全新的改革。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形式的美術教育,也正式走進了各大藝術院校的殿堂。現代化的教育技術使美術教育更加形象、生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術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使教育教學質量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提高。
一、色彩教學中的個性化培養
個性差異體現著人類多樣因素與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豐富性,而這種豐富性又與美術的豐富多樣性所一致。也正是學員審美個性上的差異,為我們開展美術教學提供了基礎。
論文百事通與此相反,劃一的教育卻導致美術豐富多樣性的缺失,也就失去了美術的真正魅力。個體在審美活動中的差異必須被重視和尊重,尤其是在富有情感的色彩表現上。尊重個性差異應該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它要求教師無論在備課、上課、指導、評價等環節中,都要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不能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影響甚至干涉學員獨特的審美習慣,確保他們在愉悅的環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尊重,使學員自覺地保持和發展這種審美的獨特性,而不是趨同于同學和老師的審美感受,最終喪失他們寶貴的人格魅力。例如,講課時要對色彩作品客觀分析,理解不同色彩情感的表現抒發:莫奈《睡蓮》《教堂》系列中光影色感的撲朔迷離、歡快豐富的色彩世界;凡?高的《向日葵》《自畫像》充滿強烈的個人情感和心理因素,以狂熱的色彩語言描繪了痛苦焦灼的心靈,那奔放的筆觸和強烈的色彩,以及整個畫面的律動感令每個觀者能體會到當時作者的繪畫激情;蒙克的《吶喊》《生命之舞》中色彩傳達的苦難、恐怖等等。
指導寫生訓練實踐時,不應要求每個學生都按老師本人的方法和色彩感受去完成作品,應該允許學生在表現手法和工具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應鼓勵學員勇于用個體獨特的色彩風格表達自己對事物的審美感受。在色彩表現過程中要調動學員表現對象的激情,強化畫面的主觀色調,營造強烈的情感氖圍,根據需要選擇運用寫實、夸張、變色、反色、變調、抽象、象征等手法,強調筆勢的動力感,如用平涂無痕的色塊、長筆觸的強烈扭曲的拖擺、細筆觸的輕微的顫動、旋渦筆觸的綿轉,彎曲筆觸的起伏等,突現色彩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當學員處于興奮的狀態中,活生生的對象就會融化為生動的線條,鮮活的色彩,寫生就不會是冷漠的復制,而是熾熱情感生動的表現。教師尊重學生的審美個性,發現、顯示、愛惜、培養每個學員的獨特的個人才能,便意味著把個性提高到人的尊嚴充分發展的高度。
在色彩教學中培養學員的審美個性,要求我們從客觀心理結構出發,充分意識到教育和環境對審美活動產生的影響,并避免影響其發展的不利因素,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尊重、培養、發展學員獨特的審美個性。
最大限度體現差異,編排合理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是成人美術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成人學員是具有極大差異性的群體,整齊劃一的要求和內容對他們肯定是不合適的,應該盡可能地照顧各種層次的學員的身心特點。以終身教育為目標的成人美術教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體現出一種彈性,這種彈性體現在對于表現方式的寬容、工具材料的多樣性和教學內容的難易方面。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注意適應不同基礎學員的審美喜好,在準備要欣賞的藝術作品材料時,應盡量多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又風格迥異的作品,以體現出教材內容對不同審美個性的寬容度。從學員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使學員感受各類作品的不同審美形態,從而引發學生內在情感的自然流露,這樣,學員對美術的體驗、感受和表現才會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工具,利用各種色彩作品資源開發色彩課程,培養學員的美術素養和人文精神,建構個體對于本民族、本地區文化的人文關懷,從而形成獨特的富有民族特點的審美個性。
二、各種繪畫材料技法在色彩中的運用
不同繪畫材料的運用會形成畫面不同的肌理表層,肌理是經過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物質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法不斷嘗試探索創造出來的。這種效果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并作為一種特殊的形式語言被采用。畫面中所出現的肌理,使藝術手段更趨豐富,從而可以充分體現作者的創造性。
同樣,在色彩訓練之中,也可以運用各種繪畫材料產生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來拓展學員色彩的表現力。過去的色彩教學中,只是運用水粉、水彩、油畫等常用材料,對材料與技法觸發的色彩肌理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不了解畫面肌理的功能及其所生發的效應,如可以表現豐富的質感和光感,或傳達精致、和諧、微妙、柔和、厚重、粗獷等感覺。重視媒介和手段的研究、增加各種特殊材質的必要的感性認識,即不同材料、技法形成的不同肌理表層,其本身就體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心理、情感動向及其精神價值取向。色彩肌理本身就會使觀者引發不同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反應和變化。同樣的肌理表層又會因不同的材料選擇,傳達出不同的情感信息。
不同材料和技法的選擇運用,引發不同的色彩肌理表層效果,同時也會導致不同的審美趨向差異。收集、保護和學習前人優秀的傳統技藝,是我們創新的根本和基礎。我們在色彩訓練中學習傳統技法的同時,鼓勵學員大膽嘗試多種繪畫材料技法,如水彩、水粉、丙烯、國畫色的綜合運用,油畫和金屬、木、陶、蠟、纖維等各種材料的混合交替使用,還有刀刮、平刷、罩染、浸染、滴灑、劃痕、厚堆等方法的運用,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極為豐富的肌理效果,從而啟發學員的創造靈感。經過深思熟慮并富有想象地利用工具和技法,以不同媒介來創作美術作品,在表現技法的探索、研究和體驗中,最大限度地發展個體的審美個性,同時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同繪畫材料技法運用可產生不同的肌理,而對肌理的研究與綜合運用模糊了畫種的界限。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跨畫種的技法被廣泛運用和借鑒,不同畫種材料的綜合應用已成趨勢,因此,我們嘗試在色彩教學中,充分而綜合地運用不同畫種的材料和技法,從而真正實現色彩教學的五彩繽紛,使學員感受色彩的獨特魅力。
三、引入豐富的色彩評價體系
對于成人美術教育學員的色彩作品評價,相對較為理性和成熟,應尊重其自身的思想和體驗,在具體的色彩訓練中拓寬自己色彩的經驗和感覺,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感受體系,形成豐富多樣的評價體系。
在成人美術教育中將評價作為色彩教學的重要學習方式,目的是為培養學員色彩評價能力,促進色彩創作和審美能力。美術教育加強學員的色彩評價能力培養,能提高學員的色彩意識,還能培養學員的色彩審美敏感性,發展其感受力和思維力。在色彩作品評價中,可采用學員自評、互評、討論、階段性的色彩作品匯報展覽等形式,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也就是說,現代教學評價體系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不斷自我完善的組織系統。傳統的評價都簡單地以學員最終的作品來給他們的能力進行定位,可是每個學員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長環境,個性的不同、專業基礎、工作環境的不同,表現出來的內在氣質也就存在著差異。因此,學員努力的過程就是學員素質能力發展的過程,我們應該從學員參與學習活動和表現作品的過程中,去發現學員學習表現色彩的熱情,從他們的作品中發現學員本質的有個性的東西,培養學員的觀察力、想象力,挖掘他們的色彩創造力,保護學員的個性特點。新晨
傳統的教學評價比較單一,教師往往以學員畫的色彩關系對不對,把眼光總放在美術學科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等來評價,忽視了學員在其他方面所呈現的閃光點,忽略了學員在色彩表現過程中的自我情感抒發、審美情趣、構思創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因此,評價不僅要關注學員的學習成績,更要發現和發展學員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員發展的要求。在學業評價的范圍上,不僅應該有美術學科的知識和能力,還要關注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審美情趣、構思創意、綜合能力、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綜合評價。只有綜合全面的評價才能使學員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提升色彩創作能力。
其實,學員的色彩作品,原本就浸透了個人的各種情感,有些想象的、抽象的作品可能畫面效果不是最好,也可能是學員造型能力、構圖能力的局限,甚至是因為某些個性的因素使然。所以教師應盡量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以異于他人的表現方式來表達其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樹立起自我表現的信心。教師必須站在每個學員的角度上,用他們的眼光去理解他們試圖表現的內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學員。在色彩呈現中,發現他們的才華,體會他們的情感,教師在評價作品時應抱著一種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態度,運用平等和恰當的評語談出自己的體會和對學員的期望,可以起到鼓勵學員創造能力和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在美術教學中要注重對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評價的核心是促進個體的發展,要通過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和個體的差異性等,建立發展性的評價體系。
通過培養學員色彩表現的個性化和多種繪畫材料技法的嘗試,引入豐富的評價體系,改進色彩教學方法,使學員從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與開發潛能個性化的學習環境相適應,探索以自我指導為導向,以個性化學習為中心的新學習模式,形成符合成人學員可持續發展的認知規律的知識結構以及教學方式,培養建立學員色彩創作和審美能力。
2011年,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城鄉規劃學從建筑學中獨立出來,被評定為一級學科。然而,由于城鄉規劃學開展時間比較晚,作為新興學科,其知識框架體系相較于建筑學而言有了大幅度的改變,需要與多個學科交叉融合。例如與藝術學與美學的接觸面比以往更廣,課程教學模式需要進行適應學科體系的改革。
在高校的城鄉規劃專業中,美術課程貫穿大一整個階段,共計128課時,是本科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基礎課程,需要美術類教師進行輔導。然而,城鄉規劃學科培養目標與美術類學科培養目標完全不同,導致很多美術類教師在給城鄉規劃專業學生上課的時候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教什么內容,怎么教。我本人就有這樣的經歷:我從美術教育專業畢業,剛給城規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們的專業目標和我自己所學專業目標是不同的,學生美術基礎也參差不齊,若按照美術學科的教學方式授課,學生也能有一定進步,但學習所得知識不能良好運用于自己的專業。而且教師的授課基本都按照美術類學生進行培養的,在第一學期開設的美術(一)課程中教授素描,在第二學期開設的美術(二)課程中教授水粉,環境藝術專業的老師講室內設計圖和馬克筆。學期末時,每個班學生的繪圖方向以及掌握的繪圖技法都不一樣,無法與后期課程良好接軌。城鄉規劃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學生在畢業時要掌握城鄉規劃、城鄉設計和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這需要美術課程給他們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在思考,能否根據城鄉規劃這個專業的學科目標和培養計劃,制定適合其發展方向的美術課程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情況,我在授課時進行了實踐,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系統設計的一般模式,在設計教學項目時,第一個環節是進行學習需要分析,美術教師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學習需要的滿足除了需要相應的教學內容之外,手繪水平和技能也影響和制約著學習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因而對學生的分析也成為學習需要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學習需要分析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內部參照需要分析法,二是外部參照需要分析法,三是內外結合學習需要分析法。結合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培養計劃,我認為,使用內部參照需要分析法更為恰當?!皟炔繀⒄辗治龇ㄊ怯蓪W習者所在的組織機構內部以已經確定的教學目標或工作要求對學習者的期望與學習者學習(工作)現狀作比較,找出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從而鑒別學習需要的一種分析方法?!庇捎谂囵B目標的定位是比較大范圍的,教師就必須先收集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將美術課程的知識、技能要求具體化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作為收集目前學生學習狀態的依據。結合城鄉規劃的學生的現實情況,開設美術課的是大一的新生,本科招收的學生是文理兼招的,這些學生文化課成績較高,但大部分沒有進行過美術方面的專業訓練,不像藝術類的學生,在進大學之前已經對美術方面有深刻了解。在如果教師還按照藝術類學生的標準去對待,這些新生會跟不上進度,他們本來對美術課就有恐懼感,在壓力之下,有些學生甚至可能會生出討厭這門課的心理。針對這些沒有美術基礎的大一新生,我認為需要設計與他們相適應的教學模式。而在城規專業來說,美術課程的目標是要鍛煉學生的手繪能力,使其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可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形成設計圖紙;對渴望深造的學生而言,考研需要考快題這一科目,他們也有掌握手繪技法的必要。我認為,美術課結課時,城規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繪圖時,造型準確,有較強的表現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結構透視、特征、空間關系等);正確理解對象結構及體面關系,并能完整地表現;還要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以便適應專業需要。那么教師期望學生達到的手繪能力和學生目前零基礎手繪能力之間的差距就是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需要明確了,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明確了。
并且在學習需要分析時,我發現要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方向問題并不存在教學資源上的約束。第一,現有的教學設備是畫板和畫架,學生們在手繪中需要的工具是已經準備好的;第二,以往的教學資料往往是《素描教程》、《水粉》等等,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更換教材,如《鋼筆建筑手繪》、《建筑風景速寫》等;第三,教師在備課時,要進行新的教學系統設計;第四,學校和教研室非常支持教改項目,這就促進教師改革創新,這為教學設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創建了良好的條件。于是,對我校城鄉規劃專業2015級學生授課時,我改變了教學方式,上課之前根據以上指標體系進行測驗,測出學生真實的美術水平;同時結合調查問卷和觀察表,直接從學生處獲得信息。我發現,在一個30人的班級中,上課前66%的學生對美術課有畏懼,認為自己沒有基礎,無法學好這門課;50%的學生不了解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期中10%的學生有怠惰思想,覺得沒有必要學習美術課;96%的學生是完全沒有美術基礎的;100%的學生都認為上課可能會學習如何畫石膏像、靜物等內容。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授課時把城鄉規劃這門專業的培養計劃跟他們講清楚,讓學生理解本專業的美術課與美術專業的美術課有區別,美術專業要練習石膏靜物,但城鄉規劃的美術課是不一樣的,單純練明暗、光影這么細化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是偏離學習方向的,應在掌握一定基礎的情況下多練習建筑風景類繪畫。不僅在學習內容上發生改變,教學手段上也要改進:把學生按照美術基礎高低分成三個部分,美術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教授內容以寫生為主,讓他們能用流暢的線條表現自己的創意和想法,作業要求能畫出想法新穎、結構準確的建筑物和綠化環境;有一些美術基礎,但不夠扎實的學生,以臨摹課本和好的作品為主,讓他們多看優秀手繪圖,了解自己的不足,打好基礎后,再慢慢進入手繪階段;對于大部分零基礎的同學,要從頭開始教,先掌握透視法則,初期可以借助直尺來輔助繪圖,再到陰影的表現、樹木的表現等等。通過分類教學,學生們可以相互借鑒,相互督促,進步就比較快速。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課堂上我增加了美術鑒賞模塊,教師挑選出國內外優秀的手繪作品,指出其優秀之處,供學生參考。每節課的最后要對班中所有學生的作業評講,大學生思維新穎,樂于表現自己,且接受能力高,評畫環節能讓他們對美術課的興趣更高昂。
運用以上教學方法,期中時,根據指標體系,經過問卷、觀察和分析,2015屆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繪畫水平有較大提升,與目標水平進行比對,80%的學生已經達到上一屆學生期末的手繪水平。期末結課時,83%的學生能夠獨立進行建筑物手繪寫生,面對美術課程,100%的學生都不再有恐懼感。通過學習需要分析,城規專業美術教學中面臨的任務及其性質已經很明確,通過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和實踐,是可以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的。當然,要適應城規學科要求,美術課程還要做出很多調整:教學內容、學習目標、教學媒體、學習環境以及結果評價等都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極大的改變。前端分析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讓整個教學活動明朗化,后續的工作量還很龐大,需要教師、學生、學科專家、教學設計專家等多學科領域共同合作。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城鄉規劃中還有很多課程亟待建設和改革,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學科要求。一線教師應隨時注意教學中存在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其進行細致研究,尤其是與城規專業有交叉的其他專業的教師,更要通過論文、項目、成果等方式做研究推廣,這對其他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學改革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孫征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