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

時間:2022-05-18 03:20: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城市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展

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 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城市規模以空前速度擴展,新城市也紛紛涌現我國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國家之一,近幾十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為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對城市環境保護不力和對城市園林綠化重視不夠,致使城市生態環境在這一進程過程中受到極大的破壞面對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人們渴望自然,要求建設“生態城市”的呼聲越來越高。

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在保持整個城市的生態平衡方面起積極作用,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生態措施,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

1 城市的環境問題

城市環境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因而每個人都希望居住在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爽、鳥語花香的地方然而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口的過渡膨脹,伴隨而來的是垃圾、有害氣體、噪音等的急劇產生或增多,給城市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1.1 大氣污染

目前,工礦企業、家庭爐灶、汽車、火車、飛機等產生大量的煤煙、粉塵、硫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使城市空氣污濁,煙霧彌漫,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1.2 水體污染

隨著城市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劇增,城市所排放的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地面徑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大量污水未經處理隨意排入河流,使河水水質和地下水水質變壞,尤其是飲用水水質下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

1.3 環境噪聲

隨著城市工業,交通運輸業等的飛速發展,城市噪聲來源增多,噪聲分貝增大一般來講,噪聲在50dB以下,環境是安靜的,而各種車輛造成的噪聲一般都在80dB以上,有的達到180dB以上,造成人們心理緊張以致耳聾。

1.4 熱島現象

城市下墊面是一個人造的下墊面,人為的建筑物面積占絕對優勢,植被相對較少,消耗于蒸騰的熱量少;城市上空污染物質多,產生了保溫作用,增加了大氣逆輻射;市區風速較弱,熱量的水平輸送少;同時城市下墊面的熱容量也較大,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城市內部的氣溫常比其他地方高,而出現熱島現象熱島現象給城市居民的生活常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2 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

2.1 平衡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

綠地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對地球上氧氣和二氧化碳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在城市環境中,由于人口的增加,氧氣消耗大,二氧化碳濃度高,這種平衡更需要綠色植物來維持。

2.2 凈化空氣、吸煙滯塵

城市綠地對城市工業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氣體有阻擋、吸收、滯留和過濾的作用據有關專家測定,每1hm2加拿大楊平均每年可吸收大氣二氧化硫46kg,每1hm2胡桃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34kg,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具有凈化空氣能力。

2.3 減弱噪聲

植物的葉與枝條輕而柔軟能吸收聲波,寬闊高大且濃密的樹叢可以減弱噪音5dB-10dB;喬灌草結構帶30m寬可降低噪音3dB-5dB。

2.4 改善城市小氣候

城市綠林在酷熱的夏季,其枝葉形成濃郁覆地,直接遮擋來自太陽的輻射熱而且也阻隔了來自地面、墻面和其他相鄰物體的反射熱同時, 城市綠化地段有強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陽輻射能量的60%-75%,因而能使城市氣溫顯著降低,高溫持續時間明顯縮短在嚴寒多風的天氣里,也能使溫度降低較為緩和。

2.5 美化城市環境

城市園林綠化一般以喬灌草相結合配置這些花、草、樹木不但具有顯著的生態作用,而且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布局合理、設計美觀的城市綠地不僅可改善城市環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賞心悅目一年四季五顏六色的花,千姿百態的造型,均可為城市增添幾分自然美。

3 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城市環境質量逐漸惡化現實告訴人們自然界不可能無限度地承受侵害,人類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組織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概念,即“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后代為需求發展的能力” 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里約宣言,正式確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戰略———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自然三者協調不斷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必須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各種物質和精神需求,保證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經濟的發展必須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發展則必須優先保持自然生態,使開發建設在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要求在城市總體規劃的框架內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結合城市及城鄉結合帶自然資源的保護,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建設穩定的人工自然生態群落,不斷提高城市綠地定額指標,更好地發揮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最大限度地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續發展。

4 城市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園林綠化事業較前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城市經濟總量和決策者重視程度的不同,各地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極不平衡,特別是多數中小城市經濟相對欠發達和環境意識不高致使城市園林綠化投入不足,總體水平偏低。

4.1 城市園林綠化與城市建設規模發展不同步,現狀綠地定額指標低

椐統計分析,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距國家規定的目前應達到的標準(人均公共綠地6.5m2以上,綠地覆蓋率35%以上)還有一定差距而專家分析,城市植被覆蓋率在35%以上時,才能對氣候變化有較強的緩沖能力,所以,我國的綠化水平從總體上還不能滿足城市生態要求。

4.2 綠地結構單純,生物多樣性體現不充分

綠地結構層次不豐富,綠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觀單調如樹種單一,喬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當等。

4.3 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學規律的傾向性問題

如重名貴品種輕一般品種,重人工造景輕自然景觀,重草輕樹還有的城市不顧城市規模,不顧綠化布局,在草坪與廣場建設上片面追求面積越大越好;不顧當地地理環境特點,冷漠鄉土樹種,盲目引進外地樹種等。

4.4 發展不平衡

各城市之間、城市的區與區之間,城市中心城區、老城區與新城區之間綠化的發展不平衡。

4.5 侵占綠地、濫伐林木的現象時有發生

近年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樹木被大量砍伐,還有些城市的規劃綠地被挪作他用。

4.6 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首先是法制觀念有待提高城市公用綠地被侵占、花草樹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壓、景觀遭毀壞的現象時有發生而無人問津;其次是城市園林執法隊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滯后,賞罰不明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目前落后于城市發展、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水平的主要原因。

5 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措施

5.1 提高認識是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我國城市人口眾多,經濟力量薄弱,城市園林綠化基礎差,居民綠化意識低下等,這些決定了必須下大力氣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城市居民的綠化意識,增強自覺性與責任感《城市綠化條例》第3條明確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力的公民,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者其他綠化義務”這些規定,為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現在有不少城市開展“城市綠化年”、“建設園林城市”“城市綠化達標”等活動,使城市居民綠化意識迅速提高,把加速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作為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環境的自覺行動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在城市中的合理定位應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

5.2 轉變城市規劃觀念是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的內涵已有了質的擴張,不僅是城市的點綴和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而且被歷史性地賦予了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功能在城市規劃工作中不應再向過去“見縫插綠”補窟窿和為應付規劃用地指標將完全不能綠化的“廢地”充實到綠地隊伍中,而應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規劃與整個城市發展建設規劃協調起來,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和人民生活發展需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貫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指導思想,以普遍綠化為基礎,努力擴大綠地面積;規劃時既要注重城市中心地帶,也要擴展市郊外圍,體現綠色環境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

5.3 遵守生態學原則是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從生態學基礎理論來研究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就是如何充分發揮綠色植物的功能來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實現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存,從而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遵守生態學原則,要求在園林綠化時注意其以下特性:。

5.3.1 公共性

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要求在整個城市的地域上,包括城區、郊區、近郊區、遠郊區,形成一個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生態系統,發揮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為城市居民提供生產、工作、生活、學習環境所需要的使用價值在總體上園林綠化是以植物為主體的生態系統,它所產生的凈化空氣、光合作用、調節氣溫、降溫保濕、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避災、美化環境、休息游憩、保護文物等綜合功能,都屬于非對抗性的,因為綠地或綠化帶所產生的生態效益具有同時供應使用價值的功能,在供應一個人使用的同時,還能供應其它許多人使用,而可以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所,大家同等使用,獲得同樣的使用價值,滿足同樣的生存、享用等需求。

5.3.2 無界性

生態園林從客觀上打破了城市園林綠化的狹隘小圈子、小范圍的概念,在范圍上遠遠超過局限于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傳統觀念,它還涉及到社會單位綠化、城市郊區森林、農田林網、桑園茶園和果園等所有能起到調節城市生態環境的綠色植物群落,實行城鄉大環境一體化綠化建設,使綠化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的戰略目標,形成“點、線、面、網、片”的生態園林體系,逐步向國土治理,使之“大地園林化”,使園林綠化建設成為人類環境工程中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個體系。

5.3.3 協調性

生態園林綠化從微觀的角度研究那些能起到調節城市生態環境的綠色植物群落,發揮園林綠化的多種功能和綜合效益,如怎樣利用植物凈化城市大氣、改善小氣候,防塵、防風、減弱噪音,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保護土壤、水系,保護自然景觀;如何使綠色植物為居民創造安靜、舒適、優美、有益健康的環境;如何使綠色植物能顯示季相變化,把建筑襯托得更美觀;如何使生態景觀、建筑景觀、文化景觀既統一又富于變化等。

5.3.4 多層次性

城市中由于建筑面積大,可用于綠化面積少,如何在有限的綠化空間內,提高綠化的生態效益,是我們著力考慮和研究的問題多層次的綠化空間是一個出路,應引起綠化設計者的重視多層次的綠化,一是要注意植物材料的多樣性,要喬、灌、花、草、藤相結合,鄉土樹種和外來引進樹種相結合,落葉樹與常青樹相結合,喜光植物與耐陰植物相結合等,營造出多種類型植物混交的趨于自然的穩定的植物群落;二是要注意綠化空間結構多樣性,除平面綠化外,還應大力發展立體綠化、樓頂綠化、陽臺綠化等,向建筑索取綠色空間,將成為現代城市綠化的途徑之一通過多層次綠化,形成一個綠色的網絡空間,必將會大大提高葉面積指數,從而提高城市綠量,綠化的生態功能會在有限空間內達到明顯增強。

5.4 以法治綠是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5.4.1 加強立法

除國家和各級政府要積極制定頒布有關城市綠化管理的法律法規外,還應廣泛發動各單位、各部門和城市居民,制定各種園林綠化管理公約和管理辦法,使城市園林管理有法可依。

5.4.2 嚴格執法

城市各級政府可與有關單位、部門、居民小區等簽定綠化管理責任制和合同,并開展城市園林綠化達標評比競賽活動,評選表彰先進單位和個人;可組織園林巡邏糾察隊,加強對城市公共綠地的監督管理園林管理部門要與公安、林業、工商、城管、交通、建筑等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對毀壞城市園林綠化的行為要嚴肅查處。

總之,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終目標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一方面,站在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城市園林綠化事業 21世紀的城市,應該是高度園林化和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實現城市園林化、花園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現代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淺談

內容摘要 現代城市是一個脆弱的人工生態系統,如何維持并促進其不斷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本文旨在通過對現代新的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概念的解釋以及對景觀規劃與生態規劃之間關系的比較,闡明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生態規劃和可持續發展間的可協調性與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產物,又是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類型,極易受到人為的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干擾。近幾十年來,伴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就我國城市目前的環境狀況而言,問題十分嚴峻,在一些城市地區,污染已相當嚴重,極大地影響和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以環境為體,經濟為用,生態為綱,文化為常。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景觀設計方法去指導改變城市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市域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建設一類生態高效的產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體系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空間環境,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規劃方法。

2.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

現代城市是一類脆弱的人工生態系統,它在生態過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點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態系統是不完全的和開放式的,主要體現在需要其它生態系統的支持(如農業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等),需要人為的輸入大量的能源與物質,同時,城市中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廢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統內分解,還需要其他

生態系統(如農田、海洋等)中處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間,卻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設施,并生產破壞城市環境的污染物質,改變了原來的生態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環境的變化,如城市熱島效應、溫室效應、土壤板結等。城市生態系統中,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不斷影響著人類自身,他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形態,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同時,其造成的環境污染也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引發公害。

3.城市景觀與空間設計的特點

城市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質構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統,是人類活動的物質載體。城市景觀與空間形態是人們的主觀意愿的物化表現,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觀空間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影響:人的主觀意愿引導著城市景觀與空間的建成,并對已存環境施加影響力;城市景觀與空間向人們傳遞著無限的信息,支持人們的活動,豐富人們的生活內容。

城市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城市景觀與空間形態的演化受到“空間”和“時間”兩個向度的影響,即在任何一個時間片段,人們都可以獲得創造城市景觀與空間的各種物質要素;同樣,任何一個正在營造的城市景觀環境又不得不考慮時間的意義:“過去時”的歷史延續,“現在時”的應用意義和“未來時”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觀的本質是人們主觀意愿的一種物質表達,反映了人們不同時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正確合理的城市景觀設計規劃理念本質上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并不矛盾,反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4. 現代城市景觀與生態規劃的關系

景觀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空間格局和生態過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題是地理學與生態學的交叉。它以整個景觀為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與價值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通過生物與非生物以及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運用生態系統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和功能、景觀動態變化已經相互作用機理、研究景觀的美化格局、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經濟與社會復合的人工生態系統,它包括生命系統、環境系統,具有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結構,可以從不同角度研究人類活動與城市的相互關系和影響。城市環境規劃作為宏觀指導和協調部門利益、優化城市土地資源配置、合理組織城市空間環境的重要戰略部署,必須要具備生態觀。只有具備了生態觀,才能指導城市在今后的各項建設中向生態城市的目標邁進,建立高效、和諧的人居環境。近年來,景觀規劃在城市景觀特色保護與城市環境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等發達國家開始把它運用于建筑學、規劃學中,開創了景觀規劃與環境設計的先例。其目標在于創造人類與他們的環境之間協調和諧的氣氛,建立起土地開發利用與環境資源保護之間和諧的關系

4.1景觀設計以生態效果為目的

景觀作為一個由不同土地單元鑲嵌組成,具有明顯視覺特征的地理實體,兼具經濟、生態和美學價值,這種多重性價值判斷是景觀規劃和管理的基礎。其生態價值主要體現為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功能等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也在變化,人工景觀的創造是工業社會強大生產力的體現,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樓如林、車聲嘈雜、空氣污染的城市之后,人們又企盼著親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樸歸真成為時尚。

景觀規劃和設計總是以創建宜人景觀為中心。景觀的宜人性可理解為比較適于人類生存、體現生態文明的人居環境,包括景觀通達性、建筑經濟性、生態穩定性、環境清潔度、空間擁擠度、景觀優美度等內容,當前許多地方對于居民小區綠、靜、美、安的要求即是這方面的通俗表達。景觀也特別重視景觀要素的空間關系,如形狀和大小、密度和容量、連接和隔斷、區位和層序……,如同它們所含有的物質和自然資源質量一樣重要。如城市景觀規劃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間格局,相對集中開敞空間,建筑空間要疏密相間;在人工環境中努力顯現自然;增加景觀的視覺多樣性;保護環境敏感區和推進綠色空間體系建設。

4.2生態規劃設計是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

“規劃設計”是有意識地塑造物質、能量和過程,來滿足預想的需要或欲望,規劃設計是通過物質能流及土地使用來聯系自然與文化的紐帶。參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義: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規劃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規劃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規劃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生態規劃設計是一種與自然相作用和相協調的方式。生態規劃設計為我們提供一個統一的框架,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對景觀、城市、建筑的設計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簡單地說,生態規劃設計是對自然過程的有效適應及結合,它需要對設計途徑給環境帶來的沖擊進行全面的衡量。對于每一個規劃設計,我們需要問: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復生命世界還是破壞生命世界,它是保護相關的生態結構和過程呢?還是有害于它們?

如果我們把景觀規劃設計理解為是一個對任何有關于人類使用戶外空間及土地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監理這一解決方法的實施過程,而景觀規劃設計師的職責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人類的生活同地球和諧相處(西蒙茲,2000)。那么,景觀規劃設計從本質上說就應該是對土地和戶外空間的生態規劃設計,生態原理是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景觀規劃設計是人類生態系統的規劃設計。是一種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設計(Minimum design),一種基于自然系統自我有機更新能力的再生設計(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變現有的線性物流和能流的輸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費中心和匯之間建立一個循環流程,其所創造的景觀是一種可持續的景觀(Sustainable landscape,Thayer,1993)。

4.3城市景觀與生態規劃設計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觀與生態規劃設計反映了人類的一個新的夢想,它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和后工業時代的到來而日益清晰,從社會主義運動先驅歐文的新和諧工業村,到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興起的生態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續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這個夢想就是自然與文化、設計的環境與生命的環境,美的形式與生態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讓公園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讓其消融,進入千家萬戶;它要讓自然參與設計;讓自然過程伴依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讓人們重新感知、體驗和關懷自然過程和自然的設計。

5.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應遵循的一般原理

5.1 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說,設計應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對于任何一個設計問題,設計師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我們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許我們做什么?自然又能幫助我們做什么?我們常常驚嘆桃花源般的中國鄉村布局及美不勝收的民居,實際上它們多半不是設計師創造的,而是居者在與場所的長期體驗中,在對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礎上與自然過程相和諧的當地人的創造性設計。遵循這一原理主要表現為:尊重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適應場所自然過程,和使用當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

5.2 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可再生資源(如水、森林、動物等)和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等)。要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必須對不可再生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對它們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殺雞取卵的方式。

5.3 尊重自然,展現自然。現代城市居民離自然越來越遠,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日趨隱形,遠山的天際線、腳下的地平線和水平線,都快成為抽象的名詞了。如同自然過程在傳統設計中從大眾眼中消失一樣,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統也往往被遮隱。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發電廠及變電站都被作為丑陋的對象而有意識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觀及過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統結構與過程的消隱,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于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自然景觀及過程的消隱,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于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因此,要讓人人參與設計、關懷環境,必須重新顯露自然過程,讓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漲、地表徑流匯于池塘;通過枝葉的搖動,感到自然風的存在;從花開花落,看到四季的變化;從自然的葉枯葉榮,看到自然的腐爛和降解過程。用Thayer 的話說,景觀是一種顯露生態的語言(1998)。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觀生態規劃設計還強調人人都是設計師,人人參與設計過程。景觀規劃生態設計是人與自然的合作,也是人與人合作的過程。傳統設計強調設計師的個人創造,認為設計是一個純粹的、高雅的藝術過程。而現代景觀生態規劃設計則強調人人皆為設計師。因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對其生活和末來作決策,而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來。從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選擇家具、裝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選購、垃圾的處理甚至于包裝袋的使用,都是一個生態的問題。因為它們都對整個社區和環境的健康有著深刻的影響,每個人的決策選擇都應成為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所以,從本質上講,景觀生態規劃設計包含在每個人的一切日常行為之中。對專業設計人員來說,這意味著自己的設計必須走向大眾,走向社會,溶大眾的知識于設計之中。同時,使自己的生態設計理念和目標為大眾所接受,從而成為人人的設計和人人的行為。

6.問題與討論

現代城市生態型景觀強調通過景觀生態規劃與建設來優化景觀格局及過程,減輕熱島效應、水資源耗竭及水環境惡化、溫室效應等環境影響。生態型景觀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過程、生物活力、人類影響和美學上的和諧程度在內的復合生態多維景觀。現代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是一種整體論的學習、設計過程,旨在達到物理形態、生態功能和美學效果上的創新,遵循整合性、和諧性、流通性、活力、自凈能力、安全性、多樣性和可持續性等科學原理。

然而,就國內目前的景觀設計現狀來說,無論是五一、十一的花壇,還是景觀大道或是城市廣場,也無論是郊野"自然公園"還是整治一新的市區水系;從普通的住宅綠地設計,到“花園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設,人們所看到的卻是非生態的規劃設計引導著不可持續的景觀的創造(俞孔堅,吉慶萍,2000;俞孔堅,2001)。

未來城市環境建設要實現幾個轉變;一是從物理空間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質量的需求。二是從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從城市綠化需求到生態服務功能需求。四是從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過程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引進天人合一的系統觀,道法天然的自然觀,巧奪天工的經濟觀和以人為本的人文觀,實現城市建設的系統化、自然化、經濟化和人性化。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城市景觀生態的規劃設計與可持續發展探討

【摘 要】現代城市是一個脆弱的人工生態系統,如何維持并促進其不斷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本文旨在通過對現代新的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概念的解釋以及對景觀規劃與生態規劃之間關系的比較,闡明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生態規劃和可持續發展間的可協調性與一致性。

【關鍵詞】城市景觀;景觀規劃設計;生態規劃;可持續發展;協調性

1. 前言

(1)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產物,又是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類型,極易受到人為的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干擾。近幾十年來,伴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就我國城市目前的環境狀況而言,問題十分嚴峻,在一些城市地區,污染已相當嚴重,極大地影響和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城市以環境為體,經濟為用,生態為綱,文化為常。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景觀設計方法去指導改變城市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市域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建設一類生態高效的產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體系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空間環境,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規劃方法。

2. 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

現代城市是一類脆弱的人工生態系統,它在生態過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點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態系統是不完全的和開放式的,主要體現在需要其它生態系統的支持(如農業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等),需要人為的輸入大量的能源與物質,同時,城市中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廢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統內分解,還需要其他生態系統(如農田、海洋等)中處理消化。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間,卻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設施,并生產破壞城市環境的污染物質,改變了原來的生態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環境的變化,如城市熱島效應、溫室效應、土壤板結等。城市生態系統中,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不斷影響著人類自身,他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形態,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同時,其造成的環境污染也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引發公害。

3. 城市景觀與空間設計的特點

(1)城市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質構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統,是人類活動的物質載體。城市景觀與空間形態是人們的主觀意愿的物化表現,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觀空間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影響:人的主觀意愿引導著城市景觀與空間的建成,并對已存環境施加影響力;城市景觀與空間向人們傳遞著無限的信息,支持人們的活動,豐富人們的生活內容。

(2)城市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城市景觀與空間形態的演化受到“空間”和“時間”兩個向度的影響,即在任何一個時間片段,人們都可以獲得創造城市景觀與空間的各種物質要素;同樣,任何一個正在營造的城市景觀環境又不得不考慮時間的意義:“過去時”的歷史延續,“現在時”的應用意義和“未來時”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觀的本質是人們主觀意愿的一種物質表達,反映了人們不同時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我們也可以說,

確合理的城市景觀設計規劃理念本質上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并不矛盾,反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4. 現代城市景觀與生態規劃的關系

景觀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空間格局和生態過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題是地理學與生態學的交叉。它以整個景觀為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與價值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通過生物與非生物以及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運用生態系統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和功能、景觀動態變化已經相互作用機理、研究景觀的美化格局、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經濟與社會復合的人工生態系統,它包括生命系統、環境系統,具有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結構,可以從不同角度研究人類活動與城市的相互關系和影響。城市環境規劃作為宏觀指導和協調部門利益、優化城市土地資源配置、合理組織城市空間環境的重要戰略部署,必須要具備生態觀。只有具備了生態觀,才能指導城市在今后的各項建設中向生態城市的目標邁進,建立高效、和諧的人居環境。近年來,景觀規劃在城市景觀特色保護與城市環境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等發達國家開始把它運用于建筑學、規劃學中,開創了景觀規劃與環境設計的先例。其目標在于創造人類與他們的環境之間協調和諧的氣氛,建立起土地開發利用與環境資源保護之間和諧的關系。 4.1 景觀設計以生態效果為目的。

(1)景觀作為一個由不同土地單元鑲嵌組成,具有明顯視覺特征的地理實體,兼具經濟、生態和美學價值,這種多重性價值判斷是景觀規劃和管理的基礎。其生態價值主要體現為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功能等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也在變化,人工景觀的創造是工業社會強大生產力的體現,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樓如林、車聲嘈雜、空氣污染的城市之后,人們又企盼著親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樸歸真成為時尚。

(2)景觀規劃和設計總是以創建宜人景觀為中心。景觀的宜人性可理解為比較適于人類生存、體現生態文明的人居環境,包括景觀通達性、建筑經濟性、生態穩定性、環境清潔度、空間擁擠度、景觀優美度等內容,當前許多地方對于居民小區綠、靜、美、安的要求即是這方面的通俗表達。景觀也特別重視景觀要素的空間關系,如形狀和大小、密度和容量、連接和隔斷、區位和層序等等,如同它們所含有的物質和自然資源質量一樣重要。如城市景觀規劃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間格局,相對集中開敞空間,建筑空間要疏密相間;在人工環境中努力顯現自然;增加景觀的視覺多樣性;保護環境敏感區和推進綠色空間體系建設。

4.2 生態規劃設計是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

(1)“規劃設計”是有意識地塑造物質、能量和過程,來滿足預想的需要或欲望,規劃設計是通過物質能流及土地使用來聯系自然與文化的紐帶。參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義: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規劃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規劃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規劃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2)生態規劃設計是一種與自然相作用和相協調的方式。生態規劃設計為我們提供一個統一的框架,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對景觀、城市、建筑的設計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簡單地說,生態規劃設計是對自然過程的有效適應及結合,它需要對設計途徑給環境帶來的沖擊進行全面的衡量。對于每一個規劃設計,我們需要問: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復生命世界還是破壞生命世界,它是保護相關的生態結構和過程呢?還是有害于它們?

(3)如果我們把景觀規劃設計理解為是一個對任何有關于人類使用戶外空間及土地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監理這一解決方法的實施過程,而景觀規劃設計師的職責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人類的生活同地球和諧相處(西蒙茲,2000)。那么,景觀規劃設計從本質上說就應該是對土地和戶外空間的生態規劃設計,生態原理是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景觀規劃設計是人類生態系統的規劃設計。是一種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設計(minimum design),一種基于自然系統自我有機更新能力的再生

設計(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變現有的線性物流和能流的輸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費中心和匯之間建立一個循環流程,其所創造的景觀是一種可持續的景觀。

4.3 城市景觀與生態規劃設計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觀與生態規劃設計反映了人類的一個新的夢想,它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和后工業時代的到來而日益清晰,從社會主義運動先驅歐文的新和諧工業村,到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興起的生態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續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這個夢想就是自然與文化、設計的環境與生命的環境,美的形式與生態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讓公園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讓其消融,進入千家萬戶;它要讓自然參與設計;讓自然過程伴依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讓人們重新感知、體驗和關懷自然過程和自然的設計。

5. 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應遵循的一般原理

5.1 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說,設計應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對于任何一個設計問題,設計師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我們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許我們做什么?自然又能幫助我們做什么?我們常常驚嘆桃花源般的中國鄉村布局及美不勝收的民居,實際上它們多半不是設計師創造的,而是居者在與場所的長期體驗中,在對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礎上與自然過程相和諧的當地人的創造性設計。遵循這一原理主要表現為:尊重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適應場所自然過程,和使用當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

5.2 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可再生資源(如水、森林、動物等)和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等)。要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必須對不可再生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對它們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殺雞取卵的方式。

5.3 尊重自然,展現自然?,F代城市居民離自然越來越遠,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日趨隱形,遠山的天際線、腳下的地平線和水平線,都快成為抽象的名詞了。如同自然過程在傳統設計中從大眾眼中消失一樣,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統也往往被遮隱。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發電廠及變電站都被作為丑陋的對象而有意識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觀及過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統結構與過程的消隱,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于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自然景觀及過程的消隱,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于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因此,要讓人人參與設計、關懷環境,必須重新顯露自然過程,讓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漲、地表徑流匯于池塘;通過枝葉的搖動,感到自然風的存在;從花開花落,看到四季的變化;從自然的葉枯葉榮,看到自然的腐爛和降解過程。用thayer 的話說,景觀是一種顯露生態的語言。

5.4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觀生態規劃設計還強調人人都是設計師,人人參與設計過程。景觀規劃生態設計是人與自然的合作,也是人與人合作的過程。傳統設計強調設計師的個人創造,認為設計是一個純粹的、高雅的藝術過程。而現代景觀生態規劃設計則強調人人皆為設計師。因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對其生活和末來作決策,而這些都將直接影響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來。從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選擇家具、裝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選購、垃圾的處理甚至于包裝袋的使用,都是一個生態的問題。因為它們都對整個社區和環境的健康有著深刻的影響,每個人的決策選擇都應成為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所以,從本質上講,景觀生態規劃設計包含在每個人的一切日常行為之中。對專業設計人員來說,這意味著自己的設計必須走向大眾,走向社會,溶大眾的知識于設計之中。同時,使自己的生態設計理念和目標為大眾所接受,從而成為人人的設計和人人的行為。

6. 問題與討論

(1)現代城市生態型景觀強調通過景觀生態規劃與建設來優化景觀格局及過程,減輕熱島效應、水資源耗竭及水環境惡化、溫室效應等環境影響。景觀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過程、生物活力、人類影響和美學上的和諧程度在內的復合生態多維景觀?,F代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是一種整體論的學習、設計過程,旨在達到物理形態、生態功能和美學效果上的創新,遵循整合性、和諧性、流通性、活力、自凈能力、安全性、多樣性和可持續

性等科學原理。

(2)未來城市環境建設要實現幾個轉變;一是從物理空間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質量的需求。二是從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從城市綠化需求到生態服務功能需求。四是從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過程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引進天人合一的系統觀,道法天然的自然觀,巧奪天工的經濟觀和以人為本的人文觀,實現城市建設的系統化、自然化、經濟化和人性化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又有人陸續提出了“綠色生態城市”、“山水城市”、“生態城市”等概念,但尚未形成公認或官方組織承認的統一標準。與園林城市和國際花園城市不同的是,綠色生態城市更注重人口、經濟、環境、社會服務相協調。西方發達國家一些學者認為,建設一個綠色生態城市需要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資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石嘴山市是一個因煤而興的典型的礦業型城市,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礦產開發及其產業發展,已成為

一、研究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續發展課題的緊迫性

(一)石嘴山市是西北地區一個因煤炭產業而興的重要能源基地

石嘴山市地處寧夏北部,屬內陸邊遠山區。2001年底全市總 人口 69.3萬人,其中非 農業 人口39.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57.6%;國土面積4454平方公里,現有耕地7.6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可耕荒地6.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5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6.5億元,第二產業29.5億元,第三產業14億元; 工業 總產值70.3億元,工業銷售產值 億元,工業銷售收入 億元,工業利稅總額 億元。2001年煤炭產業總產值為13.7萬元,占全市鄉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9.7%;職工人數為40825人,占全市在崗職工總數人的30%。按照國際城市的職能劃分,石嘴山市主導產業職工占職工的總數遠遠超過了15%,故石嘴山市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

石嘴山地區礦產資源分布廣,儲量大,主要種類有煤炭、硅石、石灰巖、粘土等。其中,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目前,煤炭探明儲量25.12億噸,保有儲量21.07億噸。石嘴山地區煤炭開采 歷史 悠久,遠在明清時期就已在汝箕溝地區進行煤炭開采,但由于生產條件原始落后,產量很低,并無什么規模。1949年,石嘴山地區煤炭產量只有1.75萬噸。只有到1958年建立礦務局以后,采礦業才得以快速發展。隨著礦區建設隊伍的進入和生產能力的形成,煤炭產業漸成氣候。依礦而興、先礦后市。石嘴山于六十年代建市,近四十年來該市以煤炭生產為主線,已建立了完整的地面保障系統,包括 電力 和水的供應、設備的制造和維護、 運輸 系統以及相應的 管理 系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隨著煤炭產業的發展,石嘴山地區聚集起大量的煤炭職工和他們的家屬,形成相當規模的生產區,圍繞著煤炭產業及職工、家屬的生活, 通信 、 交通 運輸、 金融 、文教、衛生、商貿、餐飲等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逐步形成了該區域的 政治 、經濟、 文化 中心城市。該市在八十年代逐漸發展成西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

石嘴山地區的煤種較為齊全,有無煙煤、氣煤、焦煤、瘦煤、貧煤等。太西煤因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比電阻、高塊煤率、高化學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 機械 強度而聞名于世。多年來,石嘴山市的資源開采業構成區域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不但給國家建設提供了原材料、能源等基礎產品,而且還提供了可觀的利稅,累計上交國家利稅 億元,僅2000年就上交國家利稅 多億元,此外,國家還拿走了原煤差價4000多億元,太西煤出口創匯 億美元,投入產出比是1比 。

從石嘴市的發展形成來看,煤炭產業是該區域的主導產業。煤炭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最高時期達到?。?。在該市的發展形成的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盡管有其他產業部門的先后出現,但煤炭產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但由于煤炭資源開采 成本 不斷增加、基地生態系統逐漸脆弱、加之國家能源的結構調整,引致煤炭資源型城市經濟系統穩定性不斷變差,從潛在的危機來看,煤炭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開采一點就少一點。一旦煤炭挖完了,或者接替資源不足,而新的主導產業又沒有很好地培育和發展起來,那么資源的枯竭將容易造成產業衰敗,進而導致城市的衰敗,使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面臨“礦竭城衰”的威脅。

(二)煤炭產業在石嘴山市已有由主導性優勢產業淪為弱勢產業的趨勢

當今在

,如太西集團是全國520家重點國有企業之一,在寧夏 經濟 規模列第五位, 工業 增加值列全區第二位,是寧夏十大優勢骨干企業之一。但表象上的輝煌難以掩蓋潛在的危機, 市場 競爭日趨加劇,資源優勢逐步減弱。在創造了50年的輝煌之后,將最終為煤所困。加之多年來企業辦 社會 ,造成企業社會負擔愈來愈重。集團內現有一萬多待業青年,一萬多退休職工,企業崗位冗員嚴重,設備閑置現象不斷加重,各類矛盾將不斷出現。

(三)煤炭產業一旦淪為弱勢產業必然嚴重沖擊石嘴山市的經濟發展

煤炭產業是石嘴山市社會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興起、發展和衰退都將深刻地影響整個系統的發展。煤炭產業對石嘴山市的影響并不在于具體形態的產品煤炭上,因為具體產品的需求很容易通過國內外市場來滿足。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提供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地方上的 財政 收入、給 環境 造成污染等方面。煤炭產業在石嘴山市整個經濟系統中的地位,決定著煤炭產業在整個經濟發展系統中具有高關聯度,煤炭產業的衰退必然給系統造成沖擊。當煤炭產業占有主導地位時,這種衰退減少了對勞動力和第三產業的需求,并且減少了地方財政的收入。 人口 系統因就業機會減少而引起獲取報酬的減少,也導致了對第三產業需要的下降。在這種雙重影響下,對第三產業的有效需求明顯下降,這將加劇第三產業對勞動力需求的減少,人口系統所得報酬的再次減少,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地方財政收入的減少,將迫使政府減少對城市基本設施建設的投入,減少對 教育 事業、衛生醫療、城市 公共 交通 等公用事業的投入,造成市民生活質量的下降。市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可能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影響兒童和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影響該地區國民素質的提高。照此下去,很難設想后果將會怎樣,但可以肯定將是災難性的。

煤炭產業發生衰退時,就業機會減少,從而影響了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發展是個共性問題,也是第一位的問題。石嘴山市煤炭企業職工的收入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是各行業中最高的。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礦工收入的增長幅度卻成為全社會較低的行業之一。據 統計 ,很多煤炭企業礦工的月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礦工勞動條件十分艱苦,關節炎、矽肺病等職業病近年有上升趨勢。突發的安全事故也主要發生在礦山。由于礦業以不可再生資源為基本要素投入,“洞老山空”是遲早的事。石嘴山市近百個礦山面臨閉坑威脅,將直接影響到上萬礦工和近10萬家屬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沒有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礦山補償基金”,企業難以轉產,這部分礦山職工已形成社會最貧困的階層,他們比其他貧困人口更艱難。大武口區朝陽辦事處紅旗居委會居民絕大多數是寧夏煤炭基建公司的職工或家屬,我們在該居委會的822戶居民中隨機抽取30戶,重點就家庭人口、就業狀況、居民月人均收入及收入的主要來源、職工下崗情況、居民的住房情況等進行了 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這30戶居民戶均人口為3.53人,目前實際就業人口有19人,平均每兩戶就有一名失業下崗職工,被調查的居民中平均每月人均收入226元,其中人均收入在160元以下的居民家庭有4戶,占被調查居民家庭的133%;人均收入在160元至250元的居民家庭有13戶,占43.4%;人均收入在250-550元的居民家庭有6戶,占20%;人均收入在350元以上的居民家庭有7戶,占23.3%。居民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是;有20%的居民靠工資,50%的居民靠退休金生活,還有20%靠處出打零工維持生活,另外還有10%的居民家庭靠下崗生活補貼金維持溫飽。且據有關方面預測,隨著部分煤炭企業的效益下滑或破產,石嘴山市礦區居民生活困難將進一步加重。礦工一旦失業,既不如綜合性城市中的貧困人口有較多的謀生門路,又不如貧困農民還有一小塊土地可以安身立命,極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無產者”。加之礦工和礦工家屬人群分布集中,所以更容易影響社會穩定。

(四)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據最新統計,全國現有礦業城鎮426座。其中地級市79座,地級區盟7座;縣級市100個,市屬縣級區25座;縣城179座,建制鎮36座。全國地縣兩級城市663座,礦業城市占了27%,全國未建市縣級 行政 單位1682個,礦業縣占了10.6%。在這426座礦業城鎮中,處于成長期的84個,鼎盛期的291個,衰退期的51個。2000年,依托百年老礦東川銅礦建立起來的云南省東川市,由于資源枯竭,替代產業建設未能見效,不得不撤銷了地級市建制,成為“礦竭城亡”的第一個實例。礦業開發既給城市帶來了財富和物質資源,又因廢石、廢水、廢氣和地面塌陷及地裂縫等 地質 災害給礦業城市環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地質環境惡化、土地復墾任務艱巨則是許多礦業城市面臨的另一個突出問題。

我國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礦山城鎮的興起可謂功不可沒,這是礦業為我國城市化作出的特殊貢獻。由于礦業城市多是在荒無人煙或人煙稀少的窮鄉僻壤,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區興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邊、窮地區。因此,礦業城市的興起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區域經濟格局,對于脫貧致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這些昔日的輝煌漸成 歷史 ,如今的礦業、礦工、礦山和礦城,即“四礦”問題就像遲暮的英雄,正面臨著深刻的危機?!八牡V”問題直接涉及的城鎮人口有1億之多。有人將“三農”、“四礦”并稱,頗為中肯?!八牡V”問題如處置失當,不僅會影響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而且直接關乎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高度重視和解決“四礦”問題,有著非常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的工礦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煤炭城市。這些煤炭城市大都是以煤炭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為支柱產業,煤炭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份額除少數幾個城市外,一般都在20%~60%,煤炭工業職工及其家屬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在30%~70%。因此,研究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普遍意義。

二、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遵循的原則

石嘴山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主要是解決“礦竭”而不“城衰”的問題,說到底是資源開發與城市建設的協調發展問題。以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為經濟基礎和重要驅動力的石嘴山市,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必須使資源在開發結束后,仍能維持當地人口的長期生存,這就要求石嘴山市在資源開發過程中,要與城市建設協調,既要保護生態環境,優化利用資源,同時更要適時調整單一的產業結構,向多元經濟發展,協調生產與生活的關系,構建良性城市系統,為長遠發展提供條件。借鑒國內外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經驗,結合石嘴山市的具體實際,我們認為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必須樹立開發與保護并舉的觀念

由于煤炭資源不可再生,煤炭資源開發要長遠和眼前利益兼顧,規模適度。首先,要對重要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對于礦產資源的開發,不是“有水快流”的問題,而是應該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正確處理好近期和遠期的關系,保持一定的礦產資源儲備,同時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兩種資源,以保證資源的合理、有序、永續利用。尤其是,在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可持續發展和綜合利用的思想,不僅要對各種伴(共)生礦床和有用元素進行綜合開發,而且要對資源開發和轉換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副產品及廢棄物,如煤矸石、礦井水、煤渣、煤層氣和洗煤泥等,進行綜合利用和深度加工,變廢為寶。其次,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全國

生態安全。必須以 人口 、資源和 環境 的可持續發展為重要前提,既要考慮到當代人的發展需要,又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

(二)必須適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任何城市 經濟 體系中,自始至終是一個主導產業是不可能的,它必然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更替,原來的主導部門可能成為現在的輔助部門,礦業資源型城市更如此。如果礦業城市的主導產業衰退,新的替代產業尚未形成,出現主導產業“斷檔”局面,就會發生礦竭城衰的現象。因此,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在于產業結構適時、有效的調整。

(三)必須變資源導向型戰略為 市場 導向型戰略

礦產開發不應是封閉的、單一的,而是開放的、多樣化的。自然資源作為一種初級生產要素在地區 工業 發展中的作用正日趨減少,而人才、技術、 管理 、信息等高級要素的作用卻越來越重要。因此,要想獲得較快的發展,不僅要發揮自然資源的優勢,還要改變過去那種對當地資源的高度依賴狀況,從資源導向型戰略逐步轉變為市場導向型戰略,即從“我有什么(資源)就發展什么”轉變為“市場需要什么我就生產什么”。必要時,還需要采取措施,積極引導消費市場。也就是說,“市場導向”應該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不能把它簡單 地理 解為“當前市場上缺什么我就發展什么”,或者“大家都發展什么我也發展什么”。石嘴山市在加快優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還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加快開發步伐,積極發展壯大優勢產業,積極適應國內和國際市場的變化需求,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由重點開發能源、礦產品資源轉向對 農業 水土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利用,由采掘、原 材料 為主的重工業化模式轉向以加工農副產品為主的輕工業化模式,由政府對競爭性產業的 投資 轉向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時,政府也要鼓勵國內外投資者開發資源,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基本服務并降低交易 成本 和投資風險,從而實現資源開發與保護環境的雙贏目標。逐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四)必須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就是要正確處理城鄉關系、 工農業關系和區內外關系,實現區域生態經濟系統 的整體優化和協調共進。石嘴山市 農村 地區幅員遼闊, 但高質量的耕地少,土地鹽堿地化嚴重,生產力水平低。長期以來, 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導的農村經濟結構,受水土資源緊缺的嚴重制約,造成了大量勞動力剩余和經濟的相對貧困化。城市超重化的資源產業格局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聯度低,因而造成礦90%的能源、原材料調出區外,而60%的農副產品和日用品又從區外調入,結果是利益的雙向外漏,人為地阻隔了城鄉之間、工農業之間所固有的內在關聯性。石嘴山市農業特別是近郊農業在功能上應服務于礦區,通過基地建設和產業化發展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既可滿足城市的需要.又能增加農民收入。遠郊區(縣)是糧食生產、經果生產和 林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和基地十農戶的途徑,促進農業經營的產業化和規?;M瑫r、把小城須建設與農村主導產業、鄉鎮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帶動農業經濟的全而面發展,為城市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腹地環境。

石嘴山市地處西北內陸落后地區,自我發展的能力較弱、除加強區內關聯產業間的聯合外,還可以依資自身特點和優勢,加強區際問聯合和經濟合作。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的優勢,與資源調入區或加工地區間垂直聯合、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擴大礦產品的生產能力和提高經濟效益;二是著眼于互補性和規模效益。與同質資源區就近橫向聯合,共同克服限制因素和發揮資源優勢,提高聯合雙方在全國地域分工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帶動整體區域經濟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五)必須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資源型城市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象十分嚴重,并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資源型城市則經歷了先有企業,后有政府的發展過程,地方政權機構是隨著資源的開采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形成了一種"大企業、小政府"的格局。由此在城市建設上形成壁壘分明的兩塊,使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加工轉化缺乏統一規劃,重復建設、相互爭奪資源現象比較嚴重。這種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格局,不僅直接制約了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強化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業辦 社會 的負擔,同時也削弱了政府的調控能力,影響了城市功能的發揮。為了實現政企分開,調整和優化煤炭工業結構,提高國有煤炭企業競爭力,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1998年7月,國務院決定將原煤炭工業部直屬和直接管理的94戶國有重點煤礦下放到省級政府管理。對省級政府來說,這次改革無疑將有助于對各類煤礦的統籌安排,加強對煤炭行業的調控和管理。然而,在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來說,“條條”分割問題依然存在。政企不分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國有煤炭企業的改革仍將任重而道遠。因此,為促進地區經濟融合發展,當前必須盡快打破條塊分割,按照統籌規劃、發揮優勢、合理分工、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起企業自主、條塊一體、聯合投資、共同受益的新機制,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變單體優勢為整體優勢,從而探索出一條礦城一體聯動發展的新路子。在礦城一體聯動發展方面,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如煤礦企業與地方合資或合作聯建生產企業;煤礦企業逐步將社會公益事業分離出來,移交地方統一經營管理,并在初期對地方提供部分資金支持;地方政府主動為國有大煤礦搞好服務。

三、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探索

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不能仰仗單一的優勢資源,而是應發揮綜合優勢,適時進行優勢再造和轉換。

(一)促進煤炭產業技術進步以實現優勢挖潛

我國礦產資源利用率低源于技術落后,據有關部門 統計 :國有煤礦的資源利用率是50%,縣級煤礦的利用率是20-30%,大多小煤礦低于20%,大量可利用資源永遠棄于地下,資源回收率僅30%。礦產資源每年損失1億元。我國資源每年損失1億元。1949年以來,國民經濟生產總總值增長10位多倍,而礦產資源消耗增長40多倍。因此,廣泛采用先進技術,實現 機械 化綜合采煤,開展煤層氣化工作等,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煤炭產業由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不僅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需要,而且這樣做可以減少煤炭產業就業職工人數,從而緩解轉型期間的就業壓力。在目前狀況下,煤炭職工的素質普遍較低,這就為轉型期間對他們的培訓和再就業帶來相當大的困難。煤炭產業的技術進步將有利于提高職工素質,為煤炭職工在轉型期間的再就業創造條件。

促使煤炭企業技術進步,首先必須大力發展煤炭的洗選加工。目前,我國原煤入洗率只有24%左右,遠不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今后應逐步向100%的入洗率過渡。據估算,正常情況下,每入洗1噸煤可去除0.15~0.2噸煤矸石,還能去除50%~70%的天然硫。同時,每選洗1噸煤平均可盈利20元左右。因此,加強對煤炭的選洗加工,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而且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其次,加強對煤炭副產品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在煤炭開采和轉換的過程中,對排放的各種廢棄物和副產品,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煤層氣等,一定要進行綜合利用。例如,根據煤矸石的不同特性,可用于填塌陷、鋪路、制磚、生產水泥、供熱、發電、生產化工產品等。這樣既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三廢"的治理。當前,要進一步加大環境管理和治理力度,堅決制止野蠻開采,制止"三廢"亂排濫放,繼續

抓好超標 工業 污染源限期達標工作,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布局不合理、技術落后、污染嚴重、破壞資源的企業和項目,要堅決予以取締、關停、淘汰、搬遷;第四,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技術,減少 環境 污染。要搞好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實行清潔生產。當前,應該大力推廣那些國內已經商業化或有條件商業化的清潔生產技術。如加強對礦井水的資源化處理和洗煤水的閉路循環使用;積極發展集中供熱和煤氣(液)化;推廣先進的燃燒方式和煙氣凈化技術;建設煤泥熱電廠或推廣循環硫化床燃燒技術;抓緊水煤漿技術的推廣和工業性實驗;大力發展型煤,禁止散燒原煤;等等。

(二)進行煤炭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以實現優勢替代

煤炭產業的轉型是區域 社會 經濟 系統發展長河中的一個過程,是由替代產業逐漸接續煤炭產業的過程。煤炭產業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造成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發展的波折、減緩、甚至于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證整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認真解決好煤炭產業的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問題。煤炭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應建立既符合全國或大區勞動地域分工格局,又能充分發揮地區動態比較優勢,而且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最佳的能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遵循這一目標,煤炭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中應堅持以下五個原則:一是非均衡性。煤炭城市的經濟效益不佳,自我積累能力差,加上國家 投資 政策的改變,資金嚴重短缺。在這種形勢下,要實現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必須集中力量發展關聯效應大的主導產業,以此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二是穩定煤炭生產。煤炭城市是全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70%的能源來自煤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這種能源構成狀況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九五”期間,煤炭年均增長速度計劃為2.3%。因此,煤炭城市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必須以穩定煤炭生產為重要原則,這既是全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發揮地區資源優勢的需要;三是綜合效益最大。煤炭城市經濟效益低下、環境質量不佳、就業崗位少等諸多問題的存在,都與產業結構失衡密切相關。因此,產業結構調整應同時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做到三個效益的協調統一、整體最優;四是可持續發展。煤炭城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任何煤礦都必將經歷起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以煤炭為單一支柱產業的產業結構是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因此,產業結構的調整既要注重眼前經濟發展,又要兼顧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五是城市與區域相結合。區域是城市的基礎,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為區域提供物資和勞務服務的城市經濟基本活動部分。因此,煤炭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必須將城市擁有的比較優勢與區域的宏觀背景加以綜合考慮,不應脫離對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 地理 位置及今后產業空間布局總體戰略的綜合分析。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煤炭資源型城市要實現經濟的全面振興與現代化,就必須改變過去那種把城市經濟發展建立在高度依賴自然資源之基礎上的做法,大力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積極發展非資源型產業,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的多元化。首先,對各種優勢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在許多煤炭資源型城市,除了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外,一般還具有多種多樣的優勢礦產資源。例如石嘴山市就除擁有豐富的煤以外,還擁有硅石、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分布面積廣,也是優勢資源,應大力開采利用。因此,對石嘴山市來說,除了搞好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外,還應搞好其他非煤優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其次,延長產業鏈條,搞好精深加工增值。從國內外一些城市的經驗看,對煤炭資源進行精深加工增值,主要有以下幾種辦法:一是建立坑口電站,發展煤電聯營,促進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加工轉換;二是發展高耗能工業,如實行煤電鋁一體化,變單項優勢為整體優勢;三是充分利用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煤化工工業,如提取甲醇、醋酐等化工原料,開發醋酸纖維素、醋酸乙烯、感光 材料 等高科技產品,以提高煤炭的加工利用率。石嘴山市在大力發展煤化工、碳素制品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潛力;四是積極開展對煤矸石、粉煤灰、煤層氣等的綜合利用,化害為利,減少對大氣和水體的污染。第三,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實現產業多元化。對煤炭資源型城市來說,產業轉型要立足資源優勢、現實基礎、區位優勢、技術力量和投資來源等要素,通過資源配置和資產存量優化,使資產增量轉移到效益較優的產業部門。煤炭產業轉型可能想象用某個產業或一、兩個項目就可以接續煤炭產業對系統的貢獻,因此替代產業將是一個綜合的方案??梢匀舾蓚€骨干項目來帶動系統經濟的發展,圍繞著這些骨干項目可以搞零配件加工、產品的深加工等中小項目,實現社會分工專業化。隨著經濟發展,帶動 旅游 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可以利用煤炭產業所擁有的豐富的土地資源發展第一產業。如亙元集團現有耕地1166公頃,各農場已有30-40年年的耕種 歷史 ,具有一定的 農業 基礎設施。著眼于煤炭替代產業的開發,亙元集團立足發展生態農業項目,確定了設施園藝產業建設項目、生態經濟林建設項目、肉牛繁殖育肥項目、羊產業建設項目、生態林果業建設項目、生態農莊建設項目等六個重點建設項目。目前項目已全面啟動,部分項目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解決了近2000多名人員的就業問題。轉型所需資金應該多元化,由國家投一部分,由煤炭企業利用自有資金和貸款解決一部分,吸引區域內外的資金和外國資金,并鼓勵煤炭企業職工自籌部分資金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或自辦微型企業。

(三)實施綠色資源型城市戰略以實現優勢延伸

石嘴山市要集中力量建好大武口區,使 人口 向大武口區集中。要下氣力綠化、美化大武口,并整治好石嘴山、石炭井等礦區環境。實施綠色資源型城市戰略的主要任務是科學規劃城市建設,力求布局合理,整齊美觀;及時治理三廢,保護土地、大氣和水體;加強生態建設,搞好園林綠化;加強清潔衛生等市政 管理 。實施綠色資源型城市戰略既需要城市政府負責,又需要開采企業出力。因為資源開采對城市環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人類要生存,社會要發展,既需要礦產資源,又需要優良環境。這樣就產生了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有些國家和地區采用關閑礦山到國外、境外去獲取所需的資源。而我國則不一樣,我們需要的資源量大,國際礦產品 市場 不可能滿足我們的全部需要,我們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外匯去購買全部所需的礦產資源。何況我國還有相當的資源潛力。此外,從國家經濟安全考慮,在世界風云突變的時候,完全依賴國外資源對我們也是很不利的。這就是說我們不能走停止資源開采來保護環境之路,而應實行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并重的方針,在保護中開采,在開采中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礦山生態恢復與治理是”十五”計劃任務之一。對于資源型城市來說,是以人為本、代表人民利益的具體體現,是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城市品位、優化城市形象的重要舉措。為了實施綠色城市戰略,石嘴山市就應及早作好城市環境保護的總體規劃,在市政建設、環境衛生和城市綠化三方面進行部署。要運用經濟的、 法律 的、 行政 的多種用段,制訂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實行誰受益,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對于已經破壞了的土地和生態環境,與爭取國家給予支持的同時,要采取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環?;饋磉M行土地復墾,搞好城市園林綠化,大力發展潔凈煤等潔凈能源技術,減少對城市的污染,對垃圾等固體廢棄物、汽車尾氣等工

業廢氣和生產生活廢水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創造一個整齊、清潔、優美的城市 環境 。對于資源開采企業來說,要把礦山建設成花園式礦山,實現壞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的雙贏目標。

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是,潔凈煤技術和煤層氣的開發利用是我國煤炭 工業 順應生態環境建設的現實選擇。目前,潔凈煤技術與設備的推廣應用剛起步,由于環境治理不到位、不嚴格,潔凈煤技術和設備在 市場 上推廣有一定的難度。煤炭仍在陳舊的爐具設備里大量的直接燃燒,搞潔凈煤技術還看不到效益,但這種狀況不會長久。因為,在全球環保行動中,我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隨 經濟 發展的不斷增加,日益引起國際廣泛的關注,政府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將會在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下,嚴格環境治理標準,將會繼續加強環境治理力度和擴大治理范圍,真正落實《環境法》。如果加大了環境污染的懲罰力度,或考慮征收環境稅,能源用戶就會將環境治理的費用計入 成本 ,經比較后再選擇能源的種類和所要采用的技術與設備,煤炭用戶就會增加對潔凈煤設備的需求。因此,只有經濟化的潔凈煤技術才可能增加煤炭在能源市場上的競爭力。煤炭是石嘴山市的資源優勢,確保并不斷提升這一資源優勢具有商品優勢和產業優勢,對全市的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開發與推廣潔凈煤技術方面石嘴山應有超前意識,要抓住國家調整能源結構和推行綠色環保行動的機遇,既造勢、又乘勢,力爭使該項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成為石嘴山在西部大開發大發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凡是有煤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賦存煤層氣,是不可忽視的清潔能源。煤層氣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有效地利用能源資源,而且有利于改善煤礦的安全條件,提高煤礦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石嘴山市應鼓勵、引導、支持有條件的煤礦開展試點,積極引進先進的煤層氣開發利用技術,改變煤礦只生產煤炭,產品單一化的狀況,在產品結構上向優質化靠攏。

(四)研究“煤電聯營”、“煤電高耗能聯營”課題以實現優勢互補

相對世界發達國家,我國的煤電轉換比重過低。1997年的 統計 數據表明,美國的煤電轉換比重為93.2%、德國為90.9%、英國為74.6%,我國則不足40.0%。為解決我國終端煤炭消費比重過大帶來的環境、效率等一系列問題,就必須要持續不斷地提高我國煤炭轉換為 電力 的比重。煤炭是電力工業的主要燃料,煤炭工業作為電力工業的上游產業,面臨著與其他資源型產業同樣的問題,如石油與化工產業上、下游的共同發展問題,煤炭工業與電力工業上、下游的共同發展問題。

目前石嘴山市一般發展好的煤炭企業有其特殊的條件,如開采條件優越、生產成本低等。大多數煤炭企業在煤價下跌的市場競爭中,難以擴大生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煤炭企業長期以來單一的產業結構、企業的 社會 化問題得不到解決,總量過剩,市場混亂。為解決煤炭企業長期以來單一產業結構的弊病,煤電聯營的探討需要進一步深入。煤電聯營,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需要國家進一步出臺相關的政策,打破行業壁壘,加強行業之間的協調。新建煤礦應與電廠同時規劃,建設坑口電站,成為同一個經濟實體;已建煤礦可與電廠聯營,成立集團。以電促煤,相互支持,共同發展,以下游產品的利潤扶持上游產業,可以加快煤炭企業走出困境的步伐,進一步促進國有煤炭企業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還可以解決煤炭 營銷 市場混亂,煤炭行業自辦小電廠存在的技術水平低、效率差、污染嚴重等問題,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煤炭資源型城市石嘴山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扶持政策研究

資源型城市的興衰固然受資源豐度和采掘程度制約,但與國家宏觀 指導 是否得當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小也有關。所以,為了資源型城市的持續發展,為了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治久安,除了資源型城市本身要努力外,國家應對資源型城市實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一)盡快還煤炭企業以基礎產業的本來面目

目前,礦業目前的窘境突出表現為其基礎產業地位尚未得到真正確立,無論在國家產業分類上還是在 行政 管理 上均未被視為獨立產業,從而導致無法制定一套統一的、符合礦業經濟規律的制度和戰略,在這方面,礦業甚至比 農業 更具危機。按我國統計習慣,礦業是與制造業、 建筑 業一同劃為第二產業的。但從經濟屬性看,礦業應同農業一起劃入第一產業,因為它們都是直接從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初次產業。從生產角度來看,礦業對下游產業的影響甚至要大于農業:全國能量供應的93%來自礦物能源,制造業原料的80%來源于礦產品。所以,在聯合國制定的標準產業分類中,屬于第一層次的有10種,其中第二位即為“礦業和采石業”,位于“農業”之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皆將礦業作為一個獨立產業來對待。但由于礦業的基礎產業地位得不到真正確立,國家對礦業索取過多,稅賦不盡合理,導致礦業投入不足,資源供需形勢十分嚴峻。相當長一個時期,國家通過對主要礦產品的壟斷經營和礦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實行“資源無價,礦產品低價,深加工產品高價”的政策,礦業被過多地“抽血”。即使是現在,我國礦業還實行著增值稅制度,這也很不合理。因為礦業不同于制造業,它和農業一樣沒有現代經營管理意義上的“上游產業”,即礦業生產沒有“原料”,“礦業進項幾乎為零”。所以,世界上多數國家均不對礦業實行增值稅制度?;谝陨显?,建議國家參照聯合國標準產業分類方法,把礦業確定為一個獨立的基礎產業,建立能反映礦業經濟發展狀況的統計與考核指標體系,把礦業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納入國家宏觀決策之中。

(二)繼續搞好煤炭工業的關井壓產工作,建立礦山企業的反哺機制與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補償機制

由于受"有水快流"的影響,前些年我國鄉鎮集體和私人小煤窯迅猛發展,非法開采、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現象十分嚴重。1998年,我國6.4萬個煤礦中達到規模產量的僅500多家,全國6.1萬處各類小煤礦年產規模只有8000噸左右。在全國原煤產量中,有一半是小煤礦靠原始落后的生產方式開采出來的。而且這6.1萬處小煤礦中有5.12萬處屬非法生產,產量達4.3億噸,占全國原煤產量的30%以上,造成煤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影響了煤炭工業的正常發展。為此,國務院決定關閉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礦,壓減煤礦產量。1999年以來,煤炭行業關井壓產、總量控制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截止到1999年10月,全國已關閉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礦3.05萬處,比原定計劃指標2.58萬處多關4700處,小煤礦煤炭產量共壓縮了1.86億噸;國有煤礦通過限產壓庫,煤炭產量也比上年減少了1億噸。為促進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今后應繼續堅持總量控制,實行合理開發,搞好煤炭工業的關井壓產工作。然而,由于這次關井壓產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產煤大省(區),尤其是一些煤炭資源型城市,這些城市過去曾經對國家作出過較大的貢獻。因此,國家對這些城市煤炭工業關井壓產后給予相應的援助政策,尤其是 財政 援助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國家應建立煤炭開采企業的反哺機制與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補償基金。在礦業銷售收入中,特別要注重從處于高產期穩產期礦山實現的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暮年礦山的反哺基金,并在分級財政中增加資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建立補償基金,用于衰退期礦山的轉產補貼,為礦山閉坑轉產與人員分流再就業和環境治理與保護提供補助與支持;對于面臨資源枯竭的城市,要集中力量,實行特別扶持政策,培育非礦產業與促進城市轉型。在財稅政策上,建立對煤炭城市的反哺機制,如國家對煤炭城市的增值稅、消費稅,可以加大返還比例,力爭返還率達到35%-40%;對煤炭城市中央企業所得稅,實行中央、地

方共享;提高資源稅征收比例,并全部用于礦業城市生態建設。同時,建議調整對煤炭城市的 財政 體制,減少上繳基數,實行上繳不遞增政策。在 國債 項目安排上,建立專項資金用于煤炭城市基礎設施和 環境 建設。

第二、國家在宏觀 經濟 政策上對礦業城市應有通盤考慮。國家要通過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財政轉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區和少數 民族 地區加快發展。鑒于礦業城市在城市數量上的比重及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建議國家設立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協調委員會這樣一個非常設機構,把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納入到國家經濟 社會 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對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統一規劃,統籌運作。將礦業城市振興與可持續發展納入國家宏觀決策,調整國家資源政策。國家在實施資產重組、呆帳核銷、優化資本結構以及制定產業政策、 投資 政策時應適當向這類城市傾斜。

第三、國家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對國有煤礦的改造,全面落實扶持、改造、整頓、聯合、提高的政策。尤其是要積極鼓勵國有煤礦實行規模經營;鼓勵國有重點煤礦之間進行聯合;加強對國有煤礦的技術改造,實行正規開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給西部的礦業城市帶來了 歷史 性的機遇。但要解決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還需要國家及各級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如要完成對石嘴山市礦區國土整治,采空區、陷落地、尾礦庫治理及生態植被恢復;新區礦產資源勘探;政府接收國有企業舉辦的社會事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和企業解困;糧食、商貿企業改制;礦業開發和新興產業培植等主要項目,就必須需要國家增大對石嘴山市的轉移支付力度。

(三)取消阻礙煤炭 工業 發展的建設基金,降低煤炭企業的稅負,建立減輕煤炭企業負擔的機制

1998年國有重點煤礦下放地方后,國務院決定.繼續執行中央財政對國有重點煤礦的虧損補貼、增值稅定額返還政策;對32戶國有重點煤礦超虧占用 工商 銀行 貸款,按照有關規定繼續實行計息掛帳;繼續執行對國有重點煤礦的轉產貼息貸款政策。同時,企業下放后,所得稅不再上繳中央財政,全額交給地方財政;企業利潤不再上繳和劃轉,全部留給企業。這些政策將有利于國有重點煤礦逐步擺脫困境,增強企業活力和 市場 競爭力。然而,現行國家政策中也有一些阻礙了煤炭企業的發展。目前,煤炭工業是我國唯一沒有建立發展基金的基礎產業部門,而每年卻要上繳幾百億元的各種基金和費用,不僅嚴重影響了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也造成了各地區煤礦的不平等競爭。1998年,國家僅從煤炭 運輸 中征收的鐵路建設基金就高達117億元,其

型產業逐步向礦業城市轉移,既實現了自身產業的升級,又解決了礦業城市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方面的問題。

第二、要支持煤炭城市發展新興產業、接續產業,使之盡快成長為支柱產業。從 財政 和政策上重點支持大中型礦山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并從宏觀上對礦業城市的產業政策、 財政政策 、 投資 政策、社保政策和城市政策等多方面給予綜合 指導 ,積極推動礦業城市的結構調整與城市轉型。

第三、要建立礦山轉產基金,以用于衰退期礦山的轉產補貼。礦業城市在為國家 經濟 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面臨資源和財富的雙重流失,生態 環境 的惡化, 人口 、就業等方面的壓力等。建議國家研究出臺針對礦業城市的特殊財政政策。例如:國家在新增 國債 中,單列一定額度支持礦業城市的基礎設施、環保項目建設;今后每年給這類城市安排一部分城建專項債券,國家允許這類城市發行專門的城建福利彩券,動員民間財力支持城市建設;中央財政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以解決再就業問題。國家要根據不同礦區的資源賦存條件,設立專門用于老礦區結構調整的專項資金。加大對煤炭塌陷地復墾的資金支持力度,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并對復墾后恢復生產的給予相應的 稅收 優惠。

第四、要積極鼓勵"三廢"利用,建立環境生態補償基金。在 稅制改革 以前,我國對利用"三廢"生產的產品,免征產品稅。稅制改革以后,開始全面征稅。目前,連銷售煤矸石和粉煤灰都要按規定交納增值稅。各種稅費的增加,不僅影響了"三廢"利用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城市環境保護的開展。為加強對"三廢"的綜合利用,建議中央對煤炭城市"三廢"利用企業實行減免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或者實行先征后返,返回的稅收由城市政府統一 管理 ,專項用于環境治理和綜合開發利用。同時,國家要對開展綜合利用的企事業單位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以鼓勵廢物利用,變廢為寶。這些都需要建立生態補償基金,給城市政府使用,這對新資源型城市或老資源型城市都十分必要。對新資源型城市由剛剛開發的礦業企業的稅后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對老資源型城市礦業企業沒有這種能力的,由城市上級政府從收取的稅收中解決。這是使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對搞好為礦業企業服務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要建立土地復墾專項補助資金。??钣糜谕恋貜蛪ǖ囊巹?、設計和對解決復墾、成效顯著的單位或個人的補助、獎勵。由于我國現行的《土地復墾規定》是1988年制定的,目前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規定現已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有些則需要進行補充和完善。例如,單純強調"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在實施中將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煤炭塌陷地幾乎都是煤礦尤其是國有重點煤礦造成的,而這些企業目前大多不景氣,生產經營相當困難,因而無力對塌陷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復墾。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同時確立"誰破壞、誰復墾"和"誰復墾、誰受益"的原則,鼓勵企事業單位、個人乃至外商和港澳臺商,采取自行復墾、承包、拍賣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煤炭塌陷地的開發復墾。國家要加大對煤炭塌陷地復墾的資金支持力度,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并對復墾后恢復生產的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

第六、要爭取建立國家、地方和企業按比例共同承擔的穩定投資體系。在技術的開發上,要以 市場 經濟的思路研究投資的新機制,特別是要在盡快完善投資軟環境的前提下,吸引外資和沿海發達地區資金,從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關于大城市城區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發展對策研究

摘要: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科學的發展觀和文明觀。創建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應摒棄傳統的發展模式,持續發展思想和觀念融于經濟、社會活動和生活之中,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重大決策;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與生態、社會、科技發展相互協調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系統協調發展。本文結合了大城市的幾個基本特點。對探索大城市城區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發展建設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大城市城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可持續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的系統價值觀,它把人、經濟、社會和自然所形成的系統看作一種持續的、漸變的演化過程。我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化系統工程,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規劃、計劃和實驗,從而探索和建立代表不同經濟類型、區域類型和資源類型的可持續發展平臺,其中大城市城區型實驗就是這樣的一個平臺。

大城市在一個國家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歷來是行政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可以說,城市化的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現代化、工業化、科技化和集約化和資源配置合理化的程度。因此,研究探索我國大城市城區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發展對策,對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理論研究和實踐中的貫徹落實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樹立長遠發展觀念,優化區域經濟結構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只有抓好經濟建設,不斷提升經濟實力,才能為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大城市城區型實驗區一般處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帶,轄區人口在百萬左右,且在區域形態上全部是非農業的城市人口,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注重都市經濟的健康發展可以促進實驗區經濟建設得到長遠發展。應根據大城市城區的特點,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第三產業為發展重點,優化第二產業的結構,積極發展科技型企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和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圍繞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符合不同功能定位要求的生態布局和規劃,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為重點,對城市區域的建設與發展中的資源、環境、生態、宜居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推動節能降耗事業,構建環境友好體系

(一)發展循環經濟,完善固廢回收體系

大城市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和再資源化是一項復雜工程,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靜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進一步健全傳統固體廢棄物的回收體系,配備專職回收人員實行上門服務,實施對家庭日常的廢棄物進行歸類分類的回收網絡體系。其次,要探索和建立城市廢舊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回收體系。要在區域內建立廢舊家電回收試點及組建專業的回收隊伍,并要多吸取國外先進管理體系,如日本的生產者責任制,采用“誰生產誰負責”的回收方式。再次,要完善城市有害固體廢棄物回收體系。主要針對醫療衛生、工業化工等有害廢棄物進行全程控制與治理。通過從源頭加以控制減少,采用清潔生產來減少有害廢棄物的產生,以及建立專門的安全處置場地用以處理這類有害廢棄物,徹底消除亂堆、亂放、亂排現象。

(二)倡導低碳經濟。構建建筑節能體系

高樓林立是大城市的一個標志。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商用辦公樓,還是居民住房,都越來越向高空間發展。樓層越高,建筑用材、水泥用量就越大,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越大。大力開展城市建筑節能減排工作,是實現國家、省、市“十一五”節能減排的重要目標。積極推進建筑節能工程,引進和推廣國外日益普及的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等的新理念和新技術,引導房地產開發商設計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實施新建住宅、辦公樓宇和公共建筑的節能規范。要推進鞏固建筑節能改造,鼓勵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分布式供能系統和太陽能利用設施,探索實施“低能耗、低排放”的建筑技術項目。大力建立節約型社區和生態型社區等節能示范項目,加強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等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三)宣揚節能減排,構建宜居環境體系

大城市的產業和能耗主要是以服務業為主。因此,要從服務業節能抓起,特別是大城市的商用樓宇,要開展單位建筑空間的能耗監測,提倡采用節能燈具、減少空調的使用率,采用節能、節水電器;大力宣傳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理念,普及低碳能源技術知識,積極引導和鼓勵公眾向節約合適型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轉變,培養節約型的生活習慣:還應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鼓勵居民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節能設備;此外,還可開展低碳社區,鼓勵居民家庭參與低碳家庭和節能家庭的創建,有效抑制家庭能耗水平逐漸上升的趨勢。

三、加大社會事業投入。促進民生協調發展

大城市城區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應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構建完善社區醫療衛生體系,鞏固深化辦學體系等,探索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城區人與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運行機制。

(一)發展城市軌道,構建現代化公共交通體系

當前我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發展時期,各大城市交通運輸的發展與有限的城市資源承載力、脆弱的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資源可提供的交通供給和環境容量與個體交通需求造成的停車難等矛盾也在不斷加劇。機動車增長及交通堵塞造成的大氣和噪音污染在城市污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目前,世界各國為解決交通擁堵、降低大氣污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其途徑之一就是發展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采用電力牽引,對大氣幾乎沒有污染,噪聲也很小,是十分清潔的公共交通工具。我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在大城市建設軌道交通的重要性,“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鼓勵條件成熟的城市要超前規劃、適時建設。由于軌道交通的巨大客流、快速的周轉效率,極大地緩解路面道路交通的緊張狀況,也是解決城市交通行車難、停車難的一個好方式。

此外,鑒于大城市的空間有限,除積極發展地下工程和公共停車場等設施,應合理配置高架路面與地面相結合的現代化公交車體系:提倡采取“單雙號私家車日”、“無車日”、“公共交通周”等節日:制定利益機制,如公交票價減價機制,促使更多人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二)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完善區域化衛生服務體系

“看病難,看病貴”是人口眾多的大城市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因此。在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城區型實驗區應從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入手,著眼于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最優選擇性地配置資源、最佳組合地對接資源,進行區域規劃和衛生資源調整,構建醫療機構、預防保健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城市醫療服務體系。

對社區衛生服務點的設立,應該合理布點,按一定服務人口標準設置,健全衛生社區中心管理機制,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的健康發展: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的服務功能,在預防、保健、上門服務等方面提高服務質量。加大并明確城區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投入標準。減輕居民醫療負擔;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切斷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在臨床診斷、醫療服務過程中收費的直接關系,維護社區衛生服務公益性的有效運行:對經濟困難的群體實行醫療費用減免政策:還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

(三)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構建均衡化素質教育體系

“上學難,上好學難”是人口眾多,特別是外來人員眾多的大城市中存在的另一個普遍問題。應該大力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逐步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辦學為輔,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全面提高義務教育的整體水平,開拓小班環境下實現教師因材施教、學生全面發展的途徑,讓包括殘疾兒童和外來人員子女在內的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在相對均衡的條件下接受高標準、高質量的九年義務教育;針對外來人員子女上學難的問題,應為其開辦“民工子弟學?!?,通過“聯盟辦學”、“嫁接辦學”等多種形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真正做到辦好每一所學校,實現教育的優質化、平民化、均衡化;此外,還要積極開發、整合、利用好社區各類教育資源,打造社區教育的精品亮點,開展適應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元培訓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推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質;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這不僅有利于改善民生問題,更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實施科技先導行動。促進科技創新建設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發展模式根本性轉變,創建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需要科學技術有力支撐。

針對以服務業為主要產業的大城市城區型實驗區的建設發展,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智能型、現代化的科技服務業:培育和引進符合城區發展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采用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和再生能源技術、先進制造業技術、環保技術等技術的示范、集成、整合,支撐實驗區建設: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大中型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支持和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合開發機制,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發展共性、集成技術,構建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支撐體系:實施城區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開展建筑和服務業節能,開展清潔生產;加大對科技發展的資金投入,創造良好的引進人才的政策環境。為實驗區建設與發展提供技術硬件和軟件支撐:此外,還要注重加強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不斷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水平,以理論指導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工作。實現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淺論城市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

[摘 要]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提高城市競爭力已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城市競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由此可知,提高城市競爭力就能夠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從加強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加強城市創新可持續發展、加強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論述。

[關鍵詞]城市 競爭力 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

城市文化差別是城市與城市之間最大的差別。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城市的個性與特色,加強城市競爭力有助于加強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加強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主要從以下兩個方便進行:中國歷史悠久,在每個城市中都有代表其城市特色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地段,因此,首先要加強對這些的保護,使得能夠持續的保持住城市特有的空間格局、重要地形以及獨特的建筑風格;其次,要加強城市歷史文化的宣傳,城市歷史文化包括歷史名人軼事、民間工藝、民俗風情等,對這些歷史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充分認識其內涵,要把城市競爭中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活動來進行;再次,城市中最主要的主體——人的文化素質更需要提高,主要包括知識、風險意識、形象意識、技能、競爭意識等等。

二、加強城市創新可持續發展

城市只有不斷進行學習和深造才能實現創新的可持續發展。一個城市實現自我適應和自我創新前提條件就是轉變為“學習型城市”。建設“學習型”城市的主要途徑就是鼓勵自我超越、更新學習理念,實現學生的全員化和終身化。根據我國城市具體情況,建設學習型城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建立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在加強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建立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完善網絡,促進國民教育體系發展;第二,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各類“學習型”組織,要在機關、企業、社區家庭等建立機制靈活、方式多樣的各級各類學習型組織,實現知識在“學習型”組織之間無損耗流動,為“學習型城市”提供支撐;第三,建立知識數據庫,并且實現知識共享。在城市中,圖書館、研究院都是知識傳播的物質載體,因此,必須建立知識數據庫,并且將其開放,實現共享,與此同時還要制度人員交流制度,使得對于“學習型城市”的需要,每個城市居民都能夠與之相適應;第四,加強各種活動的開展,并且這些活動也與有關學科和城市居民密切相關,這樣有利于激發人們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創新;第五,使得舉辦的活動要有保障的進行??偠灾?,不管“學習型城市”如何進行,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城市創新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城市發展的動力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工業化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競爭能力也決定著工業化水平的高低,而與產業競爭力密切相關的就是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階段,產業集聚帶來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在整個供應鏈上,企業都集中于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對于專業化協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二,規模效益容易形成,并具有較強的外部經濟性;第三,對于技術、管理知識的交流和人力資源培養與利用等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第四,對專業性外部服務業和配套設施發展非常有利。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信用是保證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基礎。在多變環境中具有信用的城市要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適應。在城市的各種要素中都不同程度上滲透著信用,并且進一步加固了城市的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就是由信用的高低來決定。信用還體現著特定的經濟關系,一般都是建立在誠實守信的基礎之上,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在現實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用缺失的內在原因是滯后的制度建設和超前變化的經濟倫理;第二,信用缺失的直接推動力是成本效益的嚴重不對稱;第三,信用缺失的普遍原因是企業經營的短視行為較嚴重。

城市營銷能夠為城市發展營造就有競爭優勢的環境,從而能夠使城市擺脫遇到的困境,進而使得城市朝著經濟可持續發展方向走去。城市營銷影響經濟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城市經營的企業家精神在城市營銷中有所體現。城市營銷力求將城市視為一個企業,將具體城市的各種資源,以企業家的思維,通過現代市場營銷手段,向目標受眾或目標客戶宣傳或出售。從實踐來看,在國外,美國城市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具有較多的企業家態度,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城市地方自治與稅制的原因;但是從歐洲城市角度來看,與美國城市相比,沒有那么多的地方權力,但是由于激烈的競爭使得他們必須對他們的發展方向進行重新定位,盡可能的在各方面都具備吸引力;同時,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生存下去,城市的經營管理必須更有組織,并且還必須加之更多的商業觀念,從而使得城市運營效率提高,最終使得城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對于城市競爭力發展所遇的問題,城市營銷可以給予解決。首先,在競爭經驗的累積和成長的過程中,城市能夠發掘城市營銷的優勢,并且學會城市營銷應采用哪種方式進行發展;其次,城市營銷是實現城市政策目標重要途徑,城市管理者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營銷策略來解決城市發展所遇的問題,從而使得提升競爭力和活躍地區經濟的目標能夠得以實現;再次,對于地方政府和目標群體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可以通過以市場為導向的城市經營來實現,從而有利于城市政府部門提高社會的總體投資利潤率。第三,在城市競爭優勢的形成中,城市營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過城市營銷,城市可以根據其發展的遠景目標與自身的資源限制,應用不同的營銷策略來分別滿足目標群體的需求與期望。

城市競爭力體現的是一個城市適應和發展的能力,城市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偠灾?,提高城市競爭力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淺析西藏環境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摘 要:圍繞西藏 環境 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闡述了西藏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及城市發展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論述了西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和評價標準,并從政策制度、城市規劃、城市發展模式以及發掘 民族 文化 四個層面,提出了實現西藏自然生態環境與城市 經濟 協調發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西藏 生態保護 城市建設 可持續發展

一、西藏生態保護與城市發展概況

1.區內 地理 環境現狀與生態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青藏高原,地域遼闊(面積達122.84萬km2,約占我國土地面積的1/8,僅次于新疆,位居全國第二)。 人口 242.7萬,以藏族為主(占95%以上)。全區轄7個地(市)73個縣(市、區)。[3]西藏高原風光旖旎,那里有湛藍的天,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氣,悠久燦爛的藏民族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神秘的藏傳佛教,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獨具特色。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草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太陽能資源。西藏主要城鎮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的水質都能達標,至今未出現過酸雨和放射性污染,這些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為西藏實施西部大開發,全面加快經濟發展和 社會 進步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和條件,西藏已成為人們向往的圣地。然而,正是由于西藏獨特的地理環境,區內86.1%的土地位于海拔4000m以上,受高寒惡劣自然條件的影響,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壞將很難恢復。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使其成為關系能否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西藏解放后,由于起初人口較少,城市化和 工業 化水平低下以及國家的種種保護措施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保持了較好的狀況。但是近幾年來,隨著西藏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西藏的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而言質量不高,且有退化的趨勢。經過我們的研究分析西藏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與有限的生態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生態環境退化, 投資 嚴重短缺及環境意識淡薄產生的全部與局部,眼前與長遠利益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監管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與西藏實際監管能力嚴重滯后的矛盾日益明顯。所以只有切實解決這些矛盾與問題,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才能保證西藏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得以順利實施。

2.西藏城市發展現狀及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城市是社會產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西藏的城鎮有著悠久的 歷史 ,拉薩、日喀則、昌都、江孜等城鎮均屬歷史古城,也曾顯赫一時。但是,長期以來西藏封建農奴制度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過去的城鎮可以說沒有基本的城市設施,加之生產力低下,人口少,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在西藏,現代意義的城鎮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發展起來的。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先后四次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西藏的各項事業進入了一個發展較快的時期。80年代,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先后投資幾億元,大部分用于城市住房改造,城市擴建,市政建設, 公共 服務設施等基礎建設。1984年,中央決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四川、福建、廣東等9省市為西藏援建43項工程,工程總投資4.8億元,總 建筑 面積23.6萬m2,一座座飯店、賓館以及文化、 教育 、衛生、通訊、 交通 、生活等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使高原城鎮的容貌煥然一新。1994年,中央召開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決定由中央和有關省市為西藏援建62項工程,總投資達23.8億元。[1]目前,該項目已大部分建成并也投入使用。2003年又召開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為西藏未來經濟的發展繪制了一張壯麗的藍圖,西藏城鎮的發展也必將進入一種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

隨著西藏經濟的發展,城鎮現代化建設水平的提高。2007年,青藏鐵路將要建成通車,西藏總人口將達到250萬到280萬(含外來流動人口在內),盡管西藏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是西藏高原自然條惡劣,人類的生存空間有限,可利用的耕地僅占全區總面積的0.2%-0.3%,而且面臨著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態勢,人口的增加,必將引起人為地對西藏脆弱生態環境的掠奪與破壞。比如: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作為自治區的 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由原先不足20萬人口,目前已增加到47.45萬人,城市人口已達22.39萬人(占47.19%),已達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2]由于拉薩目前還沒有一座現代化的垃圾處理場及污水處理中心,人口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白色”污染物的增加,污水的橫流。人類為了生存,非法地破壞自然資源的現象便會產生,諸如不合理的森林砍伐,非法盜獵野生動物,亂采亂挖自然礦藏等。如何在有限的生存空間中實現城市經濟的快速、穩定、持續發展,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嚴峻課題。

二、西藏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可持續發展”自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現已成為人類共同追求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城市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發展觀,它強調城市在增長的同時更注重城市質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生態結構質量、環境質量、建筑 美學 質量以及精神文化氛圍質量等方面,最終要實現城市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均衡發展。西藏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應站在區域經濟整體發展的高度,立足于當前城市發展的現狀,著眼于城市發展的未來,而不應以今天的經濟發展建立在明天的環境質量降低和子孫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礎上為代價。

現代城市和城鎮都是一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西藏正面臨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社會經濟,縮小與內地差距,迎接新一輪西部開發的歷史任務,因此尤其要重視中心城市和城鎮的發展,使其具備應有的經濟文化輻射中心的地位,從而切實帶動全區的社會發展進步。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決定了必須要實現西藏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實現西藏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區內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可持續發展強調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建設通過城市規劃和設計,其最終目標是要使自然、城市經濟、人類社會和諧的發展??沙掷m發展要求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會促進城市社會的持續健康的運行。

再次,實現西藏城市可持續發展是西藏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嚴格的講,西藏的經濟是比較典型的單一結構,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經濟發展,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多元產業和專業化、集約化的社會經濟運作。因而制約著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而區域內城市的發展會產生復雜的分工和交換關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是巨大的,工業和社會服務的發展與發達,需要城市的拉動。根據現實情況西藏要走發展新型工業化和服務業的道路必須重視中心城鎮的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最后,實現西藏城市可持續發展是西藏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需要。西藏早期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西藏要發展必須在客觀上打破地域的界限,使各種生產要素在資源配置中自由合理的流動,積極的接受周邊區域的有益經濟輻射。根據目前的發展現狀,西藏只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才能促進自身區內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而西藏城市只有處在開放的條件下,才能促進資金、技術、人員等生產資料的流動和合理配置,城市的企業才能夠建立復雜多樣的分工協作關系。隨著西藏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發展的進一步完善,西藏城市的開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與我國發達地區城市相比,還有一定距離。

2.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衡量指標

城市生態經濟效益是衡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它是社會經濟協

調規律的要求,是 人口 、資源、 環境 同步進行,均衡發展的結果。城市生態 經濟 效益就是指城市的經濟效益和城市生態效益的統一。人們在 社會 勞動過程中既會產生有益的經濟成果,同時也會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環境帶來某種負面影響,產生生態效應。這兩種效益是在勞動過程中同時產生的,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放在同一認識高度,重新優化組合各種資源,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生產資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夠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人口、資源、環境是城市生態經濟效益的表現形式,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口適度增長,合理利用資源,積極保護環境,這三者任何一項處理不好或者是三者不能協調發展,都不能使城市持續協調的發展。

三、實現西藏生態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提高全區可持續發展意識

西藏是我國西部的一片“凈土”,由于特殊的高原氣候環境,其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生態保護工作是一項公益事業,需要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支持。為了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各級政府要把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之中,明確有關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制定有效環保優惠政策。由于 歷史 原因和發展水平所致,西藏大多地區鄉村干部群眾 文化 水平較低,加上文化交流少,信息較閉塞,對科學技術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加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和意義宣傳不夠,使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產生誤解,甚至把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對立起來。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喚起更多的干部和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讓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美好的家園,生態環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產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動員社會一切有利條件,有能力的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共同參與生態保護事業,為維護西藏生態環境良性發展,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相互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做出積極的貢獻。

2.提高城市規劃決策質量,樹立科學的城市發展觀

在中央關心西藏,全國各地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勢下,西藏城市的發展已初具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一座座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我們還應看到城鎮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局部的城市“高原反應”現象,產生了一系列城市問題。東部城市的發展模式是否適合西藏地區?如何解決這些前所未有的城市問題?我國東部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資源和發展方面的挑戰,高速的經濟發展再帶來累累碩果的同時也伴隨著環境的惡化,生態破壞和資源的匱乏,許多大中城市和鄉鎮面臨空氣、水、垃圾、噪聲污染等問題,以及土 地質 量下降,自然資源退化等現實。隨著2007年青藏鐵路通車,必將掀起西藏的新一輪的城市經濟發展。面對現實,我們必須提高西藏城市規劃質量,盡早樹立科學的城市發展觀。因此為了解決西藏城市的不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們必須從“決策”源頭控制污染和減少環境破壞,關鍵在于城市發展有關的制度安排和決策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由于決策失誤引起重大環境污染的生態破壞的教訓很多,比如“三江平原 農業 開發”導致的大規模濕地破壞;片面執行“以糧為綱”的方針,導致濫伐森林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濫;上世紀80年代制定的支持鄉鎮企業政策。包括“十五小”企業對部分地區的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6]從東部城市發展的教訓中表明,政策、規劃和計劃所產生的影響具有宏觀性,累積性、長期潛在性等特點。如果在決策初期不注意決策的科學和質量,造成的后果往往難以彌補,只有在政策或計劃層次上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才能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可持續原則應作為政策的核心和主體。

3.因地制宜,走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道路

現代化的城市不僅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還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間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隨著我國東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壓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城市發展中無限膨脹的城市人口與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環境惡化之間日漸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國內外提出了一種新的城市發展模式——生態城市。生態城市是一種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城市發展模式,是實施可持續 發展戰略 的必然選擇。

生態城市規劃著眼于“生態導向”的整體性規劃,其實質是從生態學思想出發,把人與自然看作一個整體系統地進行規劃,使城市向更加有序、更加穩定的方向發展。[4]西藏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條件,該區域內城市的發展正處于起步或加速階段,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城鎮污染少, 管理 運行 成本 低和環境可塑性強的有利因素,按照“綠色城鎮”理念促進城鎮建設與生態建設相統一。我們應該充分吸取國內外城市發展的教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的城市發展模式,避免部分發達地區出現的“大城市病”和“反城市化現象”,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因地制宜,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態城市建設目標體系,城市的規劃過程應合理協調自然、社會、經濟等諸方面要求,實現城市調控和管理的高效運作。其次,把西藏城市,西部區域以及國家不同層次的規劃相結合,使城市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第三,力求使城市空間體系和生態體系相結合,空間規劃、生態規劃及經濟規劃相結合,尋求最佳規劃方案,以適應西藏城市的長遠發展要求。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關于煤炭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摘要:可持續發展與經濟轉型是煤炭資源型城市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本文針對我國煤炭資源型城市存在的共同問題,從適度開發,兼并重組集約經營,漸進式多元化發展、依托優勢,打造特色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五個方面闡述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對策

有關資料表明,煤炭資源按目前的開發利用速度計算,還可以利用200多年,以煤炭資源為主的煤炭資源城市,早晚都將面臨資源枯竭問題。我國建國以后形成的煤炭資源城市有63所,有的已經資源枯竭,有的即將枯竭。國家發改委2009年3月5號公布確定的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又有山東省棗莊市、安徽省淮北市、黑龍江省七臺河市、遼寧撫順等一批城市位列其中。不僅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面臨資源趨于枯竭,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層次較低、自我發展能力較差、生態環境惡化、社會文化觀念落后等問題。屬于青壯年期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也大多數主要依賴資源的開發,而且面臨著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環境污染較嚴重等共性問題。因此,無論是從解決當前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還是從長遠來看,解決煤炭資源型城市,煤炭最終枯竭帶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都必須把煤炭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擺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這是實現我們黨和國家提出的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中等發達國家宏偉目標的客觀要求。

要解決好煤炭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的問題,總體上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煤炭資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轉型納入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思想,也是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必須遵循的科學理論。根據這個科學理論,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此為指導,處理和解決好當前所面臨的煤炭資源有限與經濟社會發展對煤炭資源的需要,產業結構單一與多樣化發展滯后,煤炭資源利用率較低與煤礦布局不合理、集約化經營不夠,煤炭資源型城市潛在優勢發揮不足與缺少特色產業,礦區環境破壞最嚴重與生態保護矛盾大等諸多關系和問題。

要處理解決好煤炭資源型城市面臨的這些矛盾和問題,重點遵循以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

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實行適度開發的戰略

煤炭在我國的能源消耗中約占75%左右,國民經濟發展對煤炭消費的依賴性比較強,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發展風能、水能、太陽能等能源,降低煤炭、石油等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對于延長煤炭資源的可利用時間,保證國民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和子孫后代長遠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要通過對我國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科學評估和論證,制定優化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發展戰略,對煤炭實行適度開發。對一個省區和一個煤炭資源型城市來講,也要加強對煤炭開發活動的科學論證和評估。在保證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通過對煤炭資源儲量的大小,埋藏的深淺,品位的高低,開采強度和環保等問題進行科學論證,制定區域性和礦區合理開發的規劃。把開采量限定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上,通過實行適度開采戰略,既能保證煤炭資源開發恰當的服務年限,保證經濟和社會對煤炭資源的消費依賴,又可以為替代產業的發展贏得時間。煤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煤炭企業科學適度開發的指導,把礦區煤炭生產的科學接替規劃制定作為對礦區領導集團考核的重要指標,與領導集團的政績掛鉤。防止煤礦企業在開采時,片面強調產量增長,不合理的加大開發強度,造成丟肥揀瘦的短期行為,忽視煤炭回收率的提高。

二、深入推進兼并重組、大力實行集約經營

在各礦區都不同程度存在資源利用率較低、環境壞破較嚴重、安全生產條件差的小礦,雖然從上世紀末以來,國家對煤炭企業實行了關閉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礦的政策,使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礦數量大大減少。掠奪性、毀滅性、破壞性開采的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合法經營的小礦,通過兼并和資源整合,生產規模擴大,單井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的省區煤礦生產布局不合理和生產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環境破壞大,安全生產無保障的小煤礦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以山西為例,到2007年底,礦井數量2840多,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還占70%,煤炭粗放開發的模式沒從根本上進行改變。據測算,小煤礦資源回收率15%左右,僅相當于先進水平的四分之一,按小煤礦年產3 5億噸計算,每一年仍然要浪費10億噸左右的資源。除山西省以外,其他省、區還有一些礦區不同程度存在布局不合理和管理落后的小煤礦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

(一)要深化改革,深入進行煤炭資源的整合和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通過政府主導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實施煤炭企業“大進小退、優進劣退”,有計劃的組織管理先進的大型煤礦兼并中小煤礦,關閉不符合條件的小煤礦,讓優質煤炭企業做大做強,讓資源浪費、管理落后的小煤礦退出,從而實現煤炭產業的升級,從體制上保證煤炭資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

(二)實行集約經營管理戰略。首先,要推進資源的集約化開發利用,國家在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在有效保證煤炭資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重點考慮礦區的合理布局和重心的科學轉移,相對提高煤礦資源開發的集中度;其次是扶持、鼓勵發展大型礦業集團,提高煤礦企業的現代化綜合管理水平及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能力,相對降低環境污染程度和環境保護成本,提高企業規模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三,在煤炭資源型城市打造集約經營平臺。山西晉城市在推進城市轉型中,立足集約發展、優化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市著力打造集約經營平臺,規劃建設了15個工業園,總面積達16.5萬畝,累積投資5.39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園區為平臺,加強軟環境和硬環境建設,通過筑巢引鳳吸引了包括臺灣富士康、丹尼斯、香港豪德、華潤、聯盛、中海油、中石化、國投、中煤、華能、魯能、雨潤、保利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使園區的擴散和輻射效應顯著提高:第四,在煤炭企業大力推行集約化經營模式。努力推進采煤工藝改革和技術改造,大力推行采掘機械化開采,科學布置采煤工作面,提高工作面單產水平??茖W進行運輸提升系統改造,大幅度提高運輸提升能力,積極引進吸收先進的洗選設備和技術,提高洗選能力。結合煤礦實際,進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煤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為集約經營提供保障。

三、實行漸進式多元化發展

單純依賴煤炭資源發展,產業結構單一,煤業獨大,是煤炭資源型城市的共同特 征和弊端。煤炭資源型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未雨綢繆。從礦業開發開始,在發揮主導產業的同時就要制定和實施多元化的發展戰略,青年和中年礦區更要把多元化發展擺到重要日程,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經濟轉型。培養新的產業支柱,在這方面,一些礦區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如淮北礦業集團公司,大力推行產業結構調整,由單一的煤炭產業結構發展模式向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多元的發展模式轉變,實施“煤、焦、化、電、鹽”一體化。一個以煤業為主,多個支柱產業逐步成長起來的格局初步形成。撫順是著名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產煤已有百年歷史,由于該市調整產業結構動手比較早,在可采資源逐步減少的同時,大力發展替代性產業,現在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電力、冶金、機械、電子、建材等重要產業支柱,形成了新的綜合工業體系,成為遼中南的綜合性重工業城市,順利實現了經濟的轉型,其成功經驗為其他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漸進式多元化發展,一方面要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另一方面要考慮到礦區和資源型城市自身的情況,可采取產業鏈延伸、新型產業植入,新主導產業扶持多種方法。產業鏈延伸就是要拉長煤炭產業鏈,發展深加工產業,從而帶動區域產業的轉型。對那些資源儲量大,開采成本比較低的礦區,這種轉型方式優勢明顯。如山東濟寧市在煤炭資源開發正處盛期時,利用其優勢建設煤化工產業基地,利用煤炭資源的龍頭帶動作用,整合本市煤炭、企業等生產要素資源,圍繞煤焦化、煤氣化、煤液化三大產業鏈主攻“醇、苯、酸、烯”等產品的開發,逐步形成了煤化工產業群。新型產業植入就是對適合本地發展并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新產業的建立和發展,這種“外生型”轉型方式對于資源枯竭及開采成本比較高的資源型城市比較適合。新主導產業扶持是指煤炭資源型城市通過從現有產業中遴選出發展前景廣闊,產業帶動大的產業,大力給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必要的資金支持,這屬于“內生型”轉型方式。這種方式對那些除資源開采優勢產業以外,其它產業發展具有明顯優勢的企業比較合適。

總之,漸進式產業多元發展,從礦區建設開始、資源型城市雛形階段就要把多元化發展擺上日程。長計劃短安排,在煤炭資源枯竭之前就形成可替代的產業和多元化格局。同時產業多元化還要根據資源型城市的實際情況和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新興產業發展模式。

四、依托優勢,打造特色

煤炭資源城市要實現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發展特色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具有特色的新興產業,對于順利實現產業替代至關重要。特色專業打造應揚長避短,充分所發揮自己的傳統優勢、煤炭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自然環境優勢等。實踐證明,這是順利實行產業替代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正確路線。

六盤水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他們未雨綢繆,依托優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實施特色產業戰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們的具體做法是依托生物資源多樣性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依托地方特色食品加工資源,大力發展特色食品,培育出一批品牌。依托氣候優勢,打造中國“涼都”,大力發展旅游業。使其旅游產業、食品加工產業和特色農業成為了新的經濟支柱。

依托優勢,打造特色產業,一是注意運用發散思維,全面審視和善于挖掘本市具有的優勢資源。既包括物質資源也包括非物質資源;既包括自然資源也包括人文資源;既包括有形資源也包括無形資源;既包括硬資源也包括軟資源;既包括已經開發的顯現性資源也包括潛在隱形資源。在全面分析、審視的基礎上,找出可以依托的優勢,為特色資源開發奠定基礎。二是在特色產業培育中要注意品牌打造。既要樹立產業品牌意識,強化產業品牌打造理念,又要對品牌打造提前謀劃,制定方案,分布實施。使產業品牌從一出生就實現優生優育,健康順利成長。三是特色產業培育,要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政府要著力為打造產業品牌創建平臺,為企業品牌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資金環境、輿論環境、社會環境,為產業品牌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實施綠色發展戰略

綠色經濟是以經濟與發展環境相和諧為目的發展起來的新的經濟形式,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有效保護資源,有利于人的健康和發展為特征的經濟。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綠色經濟發展已開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重視。煤炭資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人與自然地和諧,不以犧牲子孫后代的利益和生存為代價,因此,煤炭資源型城市要把綠色經濟發展作為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實現煤炭資源型城市經濟持續發展與自然生態平衡相統一。為此,資源型城市和煤炭資源型企業都要把綠色發展作為一個戰略,貫徹始終。

首先,要著力解決煤炭資源城市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把改善生態環境放在重要的位置,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進行生態環境治理,做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二要樹立“城市礦山”開發的理念,發展循環經濟。用創新思維開發“城市礦山”,變廢為寶?!俺鞘械V山”是指資源型城市中形成的廢棄的煤矸石、發電廠形成的粉煤灰、排放的瓦斯、污水以及煤礦生產經營中廢棄的各種廢舊物資,實現廢物利用,變廢為寶。通過煤矸石發電、粉煤灰造磚、礦井瓦斯利用、可燃氣和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等形成既保護環境又促進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通過節能減排創造綠色財富。三是積極倡導綠色投資新模式。煤炭資源城市在招商引資、開發新的產業、投資新的項目中,不僅要把投資項目能否給區域發展帶來豐厚回報作為衡量標準,還要把投資項目能否為經濟帶來好的環境作為項目選定的依據,堅持把新產業的開發和環境保護有機統一起來。把投資項目的選擇嚴格依照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三重標準進行全面衡量。使項目一出生就有利于保障和促進生態環境。同時要貫徹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的“三r”原則,從資源循環利用的角度積極吸引補鏈企業,使區域經濟發展走循環經濟的道路。把發展環保產業貫徹到煤炭資源型城市結構優化和升級的始終。還應該重視綠色投資的科技含量和社會價值,盡可能以少量的資源獲得更多的科技支持,取得更多的價值,使資源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體現綠色發展的生態性、融合性、協調性、配套性和技術性。四是要結合煤礦資源型城市的自然條件和開采形成的地理和環境變化情況,實施生態城市建設工程。比如利用塌陷坑建立濕地公園發展觀光漁業,利用廢棄礦山建旅游景點,同時,因地制宜的實行園林化城市、宜居城市建設。為煤炭資源型城市人的發展和居住創造良好的環境。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談吉林省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摘要:吉林省已經進入了城市化加速推進階段,城市化發展在吉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城市化進程中主要存在著人口數量較大,城市數量較少,城市供給比較短缺;城市低端就業市場日趨緊張,城鎮失業率逐年增長;水資源問題嚴重威脅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工業不強,產業不大等問題。吉林省在城市化進程中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盡快將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解除進城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構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學而合理布局的城鎮化體系。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城市化;城鎮建設

當今世界,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聲音,城市化發展也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城市的繁榮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標志,是人類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城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集中體現。

一、吉林省實現城市化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吉林省作為我國東北部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省份及邊疆民族地區,在城市化進程中與我國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人口數量較大,城市數量較少,城市供給比較短缺

截至2008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為2734萬,其中城鎮人口占53·21%,城市化水平僅超出全國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2007年我國城市化率為45% ),與部分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如上海為85·76%、北京為75·6%、天津為60·09% ),城市化率還處于較低水平。全省共有城市28個,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僅有7個,比甘肅省(12個)、云南省(8個)還少,縣級市有20個。而經濟發達的廣東省有城市44個,其中地級城市就有19個,縣級城市也達23個。

(二)城市低端就業市場日趨緊張,城鎮失業率逐年增長

2000年以來,吉林省人口的城鎮化進程得到了較快發展。2000—2008年,吉林省城鎮化水平上升了3·6個百分點, 8年內有120多萬農民走進城市;到2008年底,全省城鎮人口為1454萬,城鎮化率為53·21%。而城鎮失業率卻從2000年的3·7%上升到2006年的4·2%,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農村勞動力向省內城鎮的轉移。盡管到了2007年吉林省城鎮失業率回落到3·9%,而且比當年的全國平均數低0·1個百分點,但與經濟發達的廣東省(2007年為2·5% )、江蘇省(2007年為3·25% )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三)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威脅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

目前吉林省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2007年吉林省水資源總量為346億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為1267立方米,僅僅為全國平均水平(2153立方米)的59%。而且存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量波動很大、保證率低的弊端。按國際標準來衡量,吉林省屬于中度缺水地區。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99·7毫米,由東南山區向西北平原遞減。其中遼源、松原屬重度缺水區,長春、四平屬極度缺水區。長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同時還屬于生態缺水區。另外在水資源方面還存在干旱加劇、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低(僅為28% )、工業和城市用水浪費嚴重等問題。

(四)工業不強,產業不大

吉林省的工業企業大的不多,小的又不強,行業集中度和關聯度不夠高。2007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僅有長春一汽、通鋼、長春大成、中鐵13局、吉糧和長春亞泰6家。

從產業結構層次水平來看, 2008年吉林省的第一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為14·3%,高于全國當年3個百分點,與經濟發達省份之一———江蘇省(當年第一產業比重為6·9% )相比,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還是比較高;

而2008年吉林省的第二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為47·7%,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491·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8·6%。其中輕工業增加值638·58億元,增長27·0%;

重工業增加值1852·69億元,增長16·0%。

此外,民營經濟弱小也是導致吉林省城市化落后的重要因素。與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江蘇省相比, 2007年江蘇省個體私營經濟累計登記注冊戶數超過270萬戶,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總額13621·7億元。而2007年吉林省民營企業注冊資本金為1158億元,不到江蘇省的1/10。

二、吉林省走城市化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對策

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55%,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65%。為實現上述目標,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城市建設中優化配置資源功能,積極調動企業在城市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科學制定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保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科學而合理的城鎮化體系結構。

為此,應重點做好如下工作:

(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吉林省必須加快推進城市經濟體制的創新,充分利用東北亞區位優勢,通過對內、對外開放,廣泛運用省內外經濟資源,進一步壯大經濟實力和城市功能。如長春市、吉林市和延吉市可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大學城和開發區為支撐、加工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柱、旅游業和生態農業為特色的科學城和生態園林城,從而提高城市首位度。

(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推動一批市場前景好、有一定基礎的中小骨干企業,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中小企業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和龍頭企業。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的鏈條式配套服務和專業化經營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以“雪球”效應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充分利用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基礎條件,鼓勵中小企業進入,共享資源、降低成本、優勢互補,發揮企業集聚功能,突出縣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的發展格局。

(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

我國舊的戶籍管理制度把居民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類,在享受國家政策時有很大區別。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過去的“二元制”戶口政策已經對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形成制約和障礙。凡在城市或城鎮有固定住所、穩定

職業或生活來源的農民,要鼓勵他們把戶口遷入城鎮,在就業、經商、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與原城鎮居民享受同等權利。最近已有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陜西12個省區取消了二元戶籍制度,建議吉林省也盡快取消舊的戶籍制度,以促進城鎮化水平提高。

(四)盡快將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解除進城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

目前吉林省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進階段,這意味著大量的農村集體土地將被城市征用。經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1056平方公里,即158萬畝,耕地減少615畝,由此出現了大量的失地農民。那么如何保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解除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已經成為目前吉林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應盡早為失地農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使他們在城市化過程中有基本的保障,在感受黨和政府溫暖的同時,會更積極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去。2007年城市經濟發達的江蘇省無錫市將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會保障體系,在發展城市經濟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征地時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的農民,可納入政府保養范圍,按月發放保養金,標準為229元。

(五)構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布局體系

在市場牽引和政策引導下,統一規劃,將資本、技術、土地和水資源等要素科學地配置到城鎮化進程之中,并且要鼓勵大中城市對口支持小城鎮建設。根據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總體設想,可以將吉林省的城鎮化體系分成三個層次:一是大城市圈。指以長春市和吉林市的市區為中心,再由周圍的衛星城市和衛星城鎮構成的城市圈。

二是區域中心城市,即行政區劃的中心城市和周邊的城市結合而成的城市群。如通化—白山城市群、延吉—圖們—琿春城市群等。三是小城鎮。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

資源型城市(包括資源型地區)作為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和初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類型,是國家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應地。長期以來,為國家緊急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發展中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嚴重制約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資源枯竭型城市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探討從國家財政政策的角度解決這些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資源型城市作為一種特殊的城市類型,經過多年的發展,出現和積累了一系列問題和矛盾,直接影響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穩定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一)產業結構高度單一的問題

資源型城市的建立一般都是某一地區先擁有了某種(或多種)自然資源,再有設立在該地區的資源型企業,這些企業迅速集中了大量的作業人員,然后再有設在該地區的城市和政府。因為這些資源型城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獲取所需要的資金收入,當地政府往往缺乏發展其他經濟門類的動力。產業結構高度集中于改種自然資源的開發上,“靠山吃山”,長此以往造成了資源型城市高度單一的產業結構,經濟收入高度依賴于資源型產業上。據統計,我國目前大多數資源型城市的資源開采及其加工業產值占其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都在30%以上,相當多城市超過50%,如大同市煤炭采選業和原料工業曾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0%。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造成資源開采一業獨大,產業鏈條很短。而自然資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其最終會被耗盡,一旦“坐吃山空”,這些城市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問題

解放前我國國力贏弱,建國后國家為了盡快發展國民經濟,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以“先生產后生活”、“先開發后治理”為工業生產的指導思想。在資源開采中更是采取“有水快流、涸澤而漁”的做法,思想上堅持“先生產后治理、重開發輕環保”。對資源型城市的資源開采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缺乏仔細的統籌考慮和規劃安排。造成大部分資源型城市普遍存在過量的濫采濫伐現象,沒有經過規劃、掠奪性、粗放型的濫采濫伐已經給當地帶來嚴重的環境生態問題?,F在資源型城市較為普遍地存在著環境生態問題:空氣質量惡劣,大氣污染嚴重;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地面沉降,采煤區出現了大量的采煤淪陷區,地面坍塌,引發地質災害;地下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水質污染,水位下降。河流干涸,農業灌溉、人畜飲水出現困難。

全國焦炭生產基地山西省介休市,2004年-2005年平均每月只有2天ⅱ級天氣,幾年來沒有出現一天i級天氣,空氣中s02、n02、tsp(顆粒物)、pn10(可吸入物)嚴重超標,空氣中懸浮硫、一氧化碳、笨等微粒含量最大時超過國家環保標準的10多倍,城市周邊的植被、農作物和水源也遭到嚴重污染。一些地方的煤矸石山已發生多起坍塌和自燃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因采礦活動誘發的地面坍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2001年全國共造成地質災害600余次,死亡。788人。東北三省原國有重點煤礦采煤沉陷區總面積990平方公里,受影響居民超過90萬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由于長期過量采伐林、木,伊春的紅松林被砍伐98%,小興安嶺等地生態功能急劇下降,蓄水固土抗風沙能力明顯減弱。大慶由于開采石油造成森林覆蓋率大幅下降,草原退化、鹽堿化和沙化的面積已占總面積的84%。由于地下水資源嚴重超采,一些資源型城市出現大范圍地下漏斗。

(三)城市失業問題嚴重的問題

資源型城市從事資源開采的高度單一的產業結構,首先導致其用工需求的絕大部分只能是男性的礦工,城市中女性的就業比例就受到很大的局限。女性普遍工作難找,就業的性別比例失調。同時,如前所述,自然資源都有一個被開發殆盡的時候,產業單一的資源型城市一旦賴以開發的自然資源瀕臨枯竭,被開發殆盡,就會出現勞動力嚴重的需求萎縮,大量剩余勞動力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我國早期發現并已經開采的資源由于長期的掠奪性開采,很多資源的剩余量已經有限。據統計,到2003年底,盤錦市遼河油田的原油開采已動用探明原油儲量的77.1%,天然氣則已動用了82.6%;大慶市占全國石油年總產量50%之多的大慶油田,剩余可采儲量只剩下30%,預計到2020年年產量只能維持在2000萬噸左右,開采成本也將大大提高;鶴崗、雞西、雙鴨山、七臺河已面臨煤炭資源枯竭或大量關井的局面;我國最大的森林工業基地伊春,16個林業局中已有12個無木可采,可采的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萬立方米;吉林省多數煤礦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發建設的,開采時間長,煤炭產量這些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從1990年最高年產1556萬噸,到目前年產不足800萬噸,職工人均年產煤炭僅為60噸。撫順、本溪、阜新、玉門等城市由于長期超強度開采,生存發展已經受到后備資源不足、資源枯竭的嚴重威脅。

資源型城市失業率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撫順市2005年的統計失業率為31.12%。這些城市失業問題的嚴重不僅僅體現在女性的失業上,而在于資源枯竭導致的零就業家庭急劇增加,如2005年本溪市的零就業家庭就達到該市失業家庭的37.04%。失業人員多,在崗礦工的收入也普遍較低,全國政協組織的“四礦問題”專題調查表明,礦工收入處于各行業之末,年人均收入僅為最高收入的1/9。資源型城市貧困人口多,呈現出貧困聚集和代際傳遞等特點,造成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四)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的問題

資源型城市基本上都位于我國的東北和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農村的經濟發展普遍更為滯后。和全國其他地區的情況相似,同樣存在著比較突出的二元結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較大。據國務院西部辦的統計,2006年我國西部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2449元,是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l/5。資源型城市中,資源工業是其經濟支柱,農村經濟相對得不到重視和發展,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同樣不可輕視。大慶市2000年城市和農村人均收入分別為9090元和1093元,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高達8倍以上。2006年,該市各行業平均工資的統計中顯示: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采礦業,達到35871元/人,最低的是農林牧漁業,為6474元/人,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的比例為5.5:1,也反映出大慶市城鄉明顯的收入差距。因此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同時解決二元結構突出的問題,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五)人才相對匱乏的問題

資源型城市人才的總體情況比較匱乏,這主要是由于資源型城市自身的發展特點決定的。單一的資源開采形成的資源型城市,需要大量從事資源開采等比較簡單體力勞動的礦工。這些礦工大多數是從農村招收過來的青壯勞力,他們中絕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就業面受到很大局限。雖然在資源型城市也有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但相對人數要少得多,且由于科技的進步及社會的發展,與綜合性城市相比較,這些管理和科技人員普遍存在知識老化和結構不合理的現象。

同時,單一的資源開采的產業結構同樣造成人才當地就業面狹窄,少有用武之地,當地培養的人才又紛紛外流,外面的人才引進來就更加困難,形成嚴峻的惡性循環怪圈。再加上資源型城市不利的區位條件、交通的落后、信息的閉塞、工作條件的嚴酷、待遇的低下、生活條件的艱苦及自然環境的嚴重污染等,使當地的人才形勢更加雪上加霜。如山西大同礦務局1997至2001年間共調出各類人才638人,而調入幾乎為零。本溪市近幾年來,每年送出大專以上大學生6000人以上,回到本溪工作的不到10%,大量的畢業生留到外地工作。此外,資源型城市自身的教育經費緊張,師資力量不足,教育基礎薄弱,加上不少居民生活困難,無力負擔高額的教育費用,輟學現象嚴重。資源型城市單一的產業結構引致單一的人才結構,單一的人才結構更進一步強化了單一的產業結構,如此往復惡性循環,構成了這些地區發展接續替代產業的人力資源瓶頸,直接制約了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二、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財政政策

解決資源型城市在發展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總體方向就是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培育接續替代產業,促進資源型城市的長期可持續協調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在計劃、財政、金融等各個領域加大對資源型城市的扶持力度。就財政支持而言,我國目前的財政政策在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中還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現為:中央財政支出中用于解決因資源開采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份額不足,而地方財政又捉襟見肘,寅吃卯糧,對解決遺留問題有心無力。現有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缺乏補償資源型城市歷史欠賬的穩定渠道保證,造成資源型城市長期缺乏合理補償。現有資源稅費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資源開采上繳的稅費地方分成較少,國家與地方的利益關系未能理順。此外,國家現有的財稅法律法規和政策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要求還不健全。針對資源型城市出現的問題,借鑒國外已經比較成功的做法,筆者從財政政策的選擇上就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短期內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資源型城市面臨的既存的主要問題,加大對資源型城市的轉移支付力度,調整資源稅費、增值稅等相關收入政策。同時從長效機制上,財政政策上應專門針對資源型城市設立相應的預算穩定基金,以期比較好的解決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一)財政支出方面--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資源型城市的轉移支付力度

由于國家多年以來一直對資源型城市實行原材料低價政策以支持國家重工業的發展,形成工業制成品和資源初級產品之間的剪刀差,使資源型城市很少能有自身的積累。資源型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地方經濟普遍不發達,財政實力不強。如阜新市2004年本級財政只有5億多元人民幣,同年財政支出總額12億多元人民幣,收支缺口達7億元,占當年支出總額的接近60%。面對資源枯竭給資源型城市帶來的巨大沖擊和影響,僅僅依靠地方政府的財力,顯然難以妥善解決好各種問題。因此,需要中央財政給予適當的轉移支付。這實際上是國家對這些城市過去所作巨大貢獻的一種合理補償,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效率和公平原則。

1.通過財政專項撥款、財政參股、財政貼息方式扶持資源枯竭型城市接續替代產業的發展,促進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的選擇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一是延續現有資源產業壽命;二是增強地方經濟實力;三是能有效解決失業和貧困等迫在眉睫的問題??紤]到資源型城市在參與國債項目遴選時,往往不具備競爭優勢而難以入圍,可在國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中專門安排一部分支出,用于支持資源型城市發展。國家政策性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應根據各自的經營領域,積極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提供金融服務。國家在進行生產力布局時也應適當向資源型城市傾斜。

2.加大扶持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國家應該提高對采煤沉陷區的資金補助比例,增加對資源枯竭地區和城市下崗職工安置的專項資金補助,妥善解決中央煤炭企業下放前的歷史遺留拖欠工資和安全生產欠賬。

加大對資源型城市社會保障的專項轉移支付力度。擴大就業、消除貧困、維護社會穩定是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國家應保證對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的補助和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補助支出。同時積極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由政府提供轉崗免費教育和培訓,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解決資源型企業歷史遺留問題,保障資源枯竭企業平穩退出和社會安定。

3.以政府信用為基礎籌集資金,建立財政投融資體系,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解決資源型城市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先天不足的問題,促進其可持續的協調發展,必須通力協作,加大道路、通訊、環境、科、教、文、衛等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建設,以吸引外來投資、促進接續產業的企業進入和建立。加大對資源型城市的支農支出,幫助當地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支持發展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促進城鄉產業對接,縮小城鄉二元經濟差距,實現城鄉共同繁榮。

4.加大對資源型城市人才培養和引進的財政支持。資源型城市人才數量少、層次低,特別是掌握發展區域主導優勢產業關鍵技術和高水平管理才能的關鍵人才嚴重缺乏。鑒于當地的財政現狀,可由政府免費提供再就業培訓,充分挖掘現有人才潛力;對于急需的人才,資源型城市在短期內難以培養出來,則要通過吸引現成的人才,可由省級政府專門設立扶持資源型城市的人才引進專項資金。資源型城市要在提高人才待遇的同時,改善人才成長的環境,使人才的價值得到體現,讓人才積極主動地為資源型城市的發展貢獻力量。

(二)財政收入方面--進一步調整相關資源稅費的收入政策

調整相關資源稅費的政策,主要遵循效率和公平原則,一方面切實減輕資源型城市的稅費負擔,增加當地的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也要統籌考慮不同資源型城市各自的資源條件和負擔水平,合理調節級差收入。

1.改革專門針對資源征收的資源稅費。中國目前專門針對資源征收的資源稅費主要由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和資源稅等部分組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調整:

一是實行礦產資源補償費率的彈性化。現行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率是比例費率,從始至終不變,而資源開采企業的經營具有周期性特點,不同時期的投入產出比是不一樣的。在穩產期,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并不困難,但是到了衰退期,隨著開采難度的增加。回采率降低,資源補償費增加,使原本就深陷困境的企業雪上加霜。因此,應該針對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確定不同的費率,以體現量能負擔,保證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及時足額入庫。

二是提高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地方留成比例。我國目前礦產資源補償費實行中央與省、直轄市五五分成、中央與自治區四六分成的辦法。隨著我國很多資源大省都已進入資源衰退期,這些資源大省的經濟實力普遍也不強,在支持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負總責,分擔相當部分的支出任務,財政支出的壓力很大。因此,國家可以考慮在分成比例上適當上調省級政府的留成比例,緩解各省目前的財政壓力,切實保證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財力需要。

三是資源稅的調整和改革。資源稅的調整包括:調整資源稅的征稅范圍,把森林資源納入資源稅的調整范圍。如前所述,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已經在許多森林城市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對森林開采征收資源稅,有利于保護環境;改革資源稅的稅率形式。目前資源稅所采用的是定額稅率,其缺點在于資源企業的資源稅負擔與企業的獲利能力脫節,穩定增產期的企業獲利能力強,資源稅負水平相對就低,而對于已經處于瀕臨資源枯竭的企業,開采條件困難,獲利能力差,資源稅負相對就要高很多,更加不利于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建議可以借鑒我國土地增值稅的稅率設計思路,將資源稅改為累進稅率,按照利潤水平的高低設計不同的累進稅率,并設立免征額規定,如可以規定利潤率不到20%的免于征收資源稅;同時調整資源稅的稅收優惠政策。現行的資源稅只在資源的開采生產環節征收,其稅收優惠政策也只能對資源開采企業發揮作用,改革可以考慮對資源回采率和選礦率達到一定標準的資源開采企業給予一定資源稅稅收減免,以激勵資源開采企業自覺保護資源,提高資源開采效率,保護生態環境。

2.積極創造條件,盡快完成增值稅類型的轉變。我國現行的生產型增值稅,實行對外購固定資產所負擔的增值稅只能列入成本而不能抵扣的政策,造成資本有機構成越高的企業,其增值稅的稅收負擔就越重。資源型城市由于經濟結構高度集中于資源開采,所購大型生產設備一般價值都很高,增值稅的數額自然也相當可觀?,F行增值稅不允許這些進項稅額的抵扣直接增加了資源型企業的成本,相對于其他資本有機構成不高的企業,資源型企業的稅負更加沉重,這顯然與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雖然國家在東北地區的相關行業進行了消費型增值稅試點,但到現在還沒有在全國其他地區全面推開。建議加快增值稅全面轉為消費型的改革,目前至少先保證在其他資源型城市盡快開展試點工作。同時可以借鑒國家在所得稅上支持資源綜合利用的產品的相關政策,對關鍵性、節能效益顯著且因價格等因素制約其推廣應用的重大節能設備和產品,在一定時期內實行增值稅的“即征即退”政策。

(三)預算體制方面--設立預算穩定基金實現資源型城市的財政援助長效機制

資源型城市自身的發展特點決定了資源型城市必須考慮經濟轉型以實現可持續和諧發展。因為資源開采都有走向衰退的時候,同時資源產品的市場價格也會受到資源儲量、國內外市場等諸多因素影響而不斷變化,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財政政策的長效機制上,針對資源型城市的特點,借鑒國外的做法,設立預算穩定基金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

1.國外的主要做法。國外不少國家或地區結合資源型城市的特點,在資源型城市設立了預算長期穩定基金,在基金的設置上大致上分為兩大類型:(1)穩定基金,目的是保持政府預算的長期穩定,如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科威特、尼日利亞、挪威、智利和俄羅斯等設立了類似基金;(2)儲蓄型后代基金,目的是保障子孫后代在將來資源枯竭以后“有飯吃”,如加拿大的艾伯塔省,美國的阿拉斯加,以及科威特、阿曼、巴布亞新幾內亞等設立了類似基金。穩定基金和后代基金的目的都是為應對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資源產品價格變化,保持所在國家或地區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社會穩定。同時在很多情況下,這兩類基金發揮的作用實際上又是混合、有交叉的。例如在基里巴斯,從1956年起設立收入平衡基金,作為一項后代信托基金,目的是為將來其磷酸鹽礦床枯竭之后使用,同時也用于短期的政府預算穩定”。

2.對我國資源型城市設立預算穩定基金的建議。在資源型城市設立預算穩定基金,實現資源型城市的財政援助長效機制,在國外已經施行了幾十年。實踐證明,對緩解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社會波動具有較好的效果。總結國外相關國家和地區設立預算穩定基金的基本做法,將資源穩定增產期或者資源產品價格上升時期形成的“超額”收入(即盈余收入)以基金形式存儲起來,不用于傳統支出項目如補貼和社會福利,在資源枯竭或者資源產品市場價格下跌的情況下用于彌補政府預算收入不足。具體做法上,可以考慮在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設立資源型城市補償專項基金。該基金主要用于本地區發展接續替代產業的補貼、人員培訓、環境治理等。資金來源渠道主要有:一是由國家和地方共同出資,作為啟動資金;二是從處于穩產增產期的資源型產業的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三是建立礦山環保與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落實“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修復”的政策。通過加大增產穩產期的資源型城市的資源稅力度以及從重要資源產品(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漲價收入中提取必要份額等作為基金來源,主要用于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所需的建設,包括解決普遍存在的地面沉陷、固體廢棄物堆放、水資源破壞等特殊生態治理問題,以及轉型過程中的職工生活保障、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同時,對于增產穩產期的資源型城市,應當未雨綢繆,設立地方預算穩定基金。從本地資源性收入中提取必要的部分作為地方財政穩定基金的來源,在資源枯竭時用于彌補地方財政收人不足,以及用于地方經濟轉型。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淺談吉林省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摘 要]吉林省已經進入了城市化加速推進階段,城市化發展在吉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城市化進程中主要存在著人口數量較大,城市數量較少,城市供給比較短缺;城市低端就業市場日趨緊張,城鎮失業率逐年增長;水資源問題嚴重威脅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工業不強,產業不大等問題。吉林省在城市化進程中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盡快將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解除進城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構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學而合理布局的城鎮化體系。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城市化;城鎮建設

當今世界,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聲音,城市化發展也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城市的繁榮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標志,是人類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城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集中體現。

一、吉林省實現城市化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吉林省作為我國東北部經濟欠發達的農業省份及邊疆民族地區,在城市化進程中與我國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人口數量較大,城市數量較少,城市供給比較短缺

截至2008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為2734萬,其中城鎮人口占53·21%,城市化水平僅超出全國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2007年我國城市化率為45% ),與部分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如上海為85·76%、北京為75·6%、天津為60·09% ),城市化率還處于較低水平。全省共有城市28個,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僅有7個,比甘肅省(12個)、云南省(8個)還少,縣級市有20個。而經濟發達的廣東省有城市44個,其中地級城市就有19個,縣級城市也達23個。

(二)城市低端就業市場日趨緊張,城鎮失業率逐年增長

2000年以來,吉林省人口的城鎮化進程得到了較快發展。2000—2008年,吉林省城鎮化水平上升了3·6個百分點, 8年內有120多萬農民走進城市;到2008年底,全省城鎮人口為1454萬,城鎮化率為53·21%。而城鎮失業率卻從2000年的3·7%上升到2006年的4·2%,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農村勞動力向省內城鎮的轉移。盡管到了2007年吉林省城鎮失業率回落到3·9%,而且比當年的全國平均數低0·1個百分點,但與經濟發達的廣東省(2007年為2·5% )、江蘇省(2007年為3·25% )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三)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威脅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

目前吉林省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2007年吉林省水資源總量為346億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為1267立方米,僅僅為全國平均水平(2153立方米)的59%。而且存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量波動很大、保證率低的弊端。按國際標準來衡量,吉林省屬于中度缺水地區。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99·7毫米,由東南山區向西北平原遞減。其中遼源、松原屬重度缺水區,長春、四平屬極度缺水區。長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同時還屬于生態缺水區。另外在水資源方面還存在干旱加劇、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低(僅為28% )、工業和城市用水浪費嚴重等問題。

(四)工業不強,產業不大

吉林省的工業企業大的不多,小的又不強,行業集中度和關聯度不夠高。2007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僅有長春一汽、通鋼、長春大成、中鐵13局、吉糧和長春亞泰6家。

從產業結構層次水平來看, 2008年吉林省的第一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為14·3%,高于全國當年3個百分點,與經濟發達省份之一———江蘇省(當年第一產業比重為6·9% )相比,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還是比較高;

而2008年吉林省的第二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為47·7%,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491·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8·6%。其中輕工業增加值638·58億元,增長27·0%;

重工業增加值1852·69億元,增長16·0%。

此外,民營經濟弱小也是導致吉林省城市化落后的重要因素。與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江蘇省相比, 2007年江蘇省個體私營經濟累計登記注冊戶數超過270萬戶,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總額13621·7億元。而2007年吉林省民營企業注冊資本金為1158億元,不到江蘇省的1/10。

二、吉林省走城市化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對策

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55%,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65%。為實現上述目標,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城市建設中優化配置資源功能,積極調動企業在城市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科學制定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保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科學而合理的城鎮化體系結構。

為此,應重點做好如下工作:

(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吉林省必須加快推進城市經濟體制的創新,充分利用東北亞區位優勢,通過對內、對外開放,廣泛運用省內外經濟資源,進一步壯大經濟實力和城市功能。如長春市、吉林市和延吉市可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大學城和開發區為支撐、加工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柱、旅游業和生態農業為特色的科學城和生態園林城,從而提高城市首位度。

(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推動一批市場前景好、有一定基礎的中小骨干企業,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中小企業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和龍頭企業。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的鏈條式配套服務和專業化經營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以“雪球”效應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充分利用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基礎條件,鼓勵中小企業進入,共享資源、降低成本、優勢互補,發揮企業集聚功能,突出縣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的發展格局。

(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

我國舊的戶籍管理制度把居民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類,在享受國家政策時有很大區別。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過去的“二元制”戶口政策已經對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形成制約和障礙。凡在城市或城鎮有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的農民,要鼓勵他們把戶口遷入城鎮,在就業、經商、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與原城鎮居民享受同等權利。最近已有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陜西12個省區取消了二元戶籍制度,建議吉林省也盡快取消舊的戶籍制度,以促進城鎮化水平提高。

(四)盡快將失地農民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解除進城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

目前吉林省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進階段,這意味著大量的農村集體土地將被城市征用。經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1056平方公里,即158萬畝,耕地減少615畝,由此出現了大量的失地農民。那么如何保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解除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已經成為目前吉林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應盡早為失地農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使他們在城市化過程中有基本的保障,在感受黨和政府溫暖的同時,會更積極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去。2007年城市經濟發達的江蘇省無錫市將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會保障體系,在發展城市經濟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征地時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的農民,可納入政府保養范圍,按月發放保養金,標準為229元。

(五)構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布局體系

在市場牽引和政策引導下,統一規劃,將資本、技術、土地和水資源等要素科學地配置到城鎮化進程之中,并且要鼓勵大中城市對口支持小城鎮建設。根據吉林省城鎮化發展的總體設想,可以將吉林省的城鎮化體系分成三個層次:一是大城市圈。指以長春市和吉林市的市區為中心,再由周圍的衛星城市和衛星城鎮構成的城市圈。

二是區域中心城市,即行政區劃的中心城市和周邊的城市結合而成的城市群。如通化—白山城市群、延吉—圖們—琿春城市群等。三是小城鎮。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試論城市道路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論文關健詞】城市道路建設 管理問題 應對策略 發展目標 方向

【論文摘要】城市道路的建設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方便快捷的交通能推動城市建設快步進入新紀元,因此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管理必須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原則.不論前期的設計工作,還是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工作,都需良好的控制和管理.

城市道路的建設,包含較多專業內涵,諸如前期評估、道路的規劃、道路設計、給排水的設計、路面結構設計以及管線的綜合設計等。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撐著城市的發展,其建設水平與城市的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均有密切的關系,因此道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各專業的協調管理工作必不可少。

1 我國城市道路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交通組織不盡合理

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道路資源,尤其是支路,造成主干道的交通負荷較大,路口通行困難。根據調查資料統計并推算而得,2001年上海中心區道路全日交通負荷為249萬車公里,高峰小時內達25萬車公里。其中支路負擔28%,干道72%,車行道展開長度530km。上海中心城干道網在高峰小時的平均負荷度為0.86。cbd為0.97,可以斷論,上海道路在總體上已經超負荷了。

1.2 現行道路交通管理體制,混行交通嚴重

我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現階段我國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仍以自行車為主,次之為公交或步行,但是由于我國交通參與者的大多數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交通安全感與實際的交通安全狀況偏差較大,造成了嚴重混亂的混行交通狀態,恣意橫過馬路、騎車帶人、逆行、闖紅燈的現象隨處可見,嚴重加劇了道路交通的擁堵狀況?,F行的道路交通管理體制可以稱做“區分職能,多頭管理”。建設部、公安部分別負責城市內部的交通設施規劃建設,公共交通運輸、城市道路安全及交通秩序的維持。但是,行業管理外的稅收、價格的制定、重大設施的建設還要與財政部、國家稅務局、國家計委等部門聯系。加之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程序等問題,對于正常的交通運輸活動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1.3 路網布局不合理

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的傳統對現在社會生活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我國現有的城市大多是在封建社會城市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城市的結構、形態與道路系統均是歷史上基本形成的,并且以往的城市規劃管理僅僅重視城市的總體規劃,對于規劃的具體實施、操作準備的不足,在實際的工作之中就出現了從總體上看城市道路密度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結構上的不合理,“環城快速路能上不能下”、“高速公路出口‘嚴’”等尷尬局面的出現。

1.4 交通設施配置與城市交通流量變化不匹配

1.4.1 紅綠燈的設置

科學的紅綠燈設置應符合綠波理論,即兩個相鄰路口間的相對相位差合理,就能一次性清理掉所有的車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擁堵的狀況。

1.4.2 交通標志的設置

按規定主次干道路面上必須是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隔離,路面交通標牌、標志、標線齊全,交叉路口和危險地段要設置指路牌和安全警示牌。主干道上指路、指示標志、標線要清晰美觀,導向箭頭標線應前置。

2 城市交通發展應對策略

2.1 正確做出城市道路交通現狀調查

應調查、搜集的資料包括:交通小區劃分及小區經濟、土地利用資料、交通網絡結構及道路幾何要索資料、歷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資料、居民出行特征資料、機動車出行特征資料、貨物出行特征資料、現有文通管理設施及效果資料等。道路網究竟能承受多少機動車保有量,這是城市決策者需要掌握的問題。從影響路網容量的因素看,道路基礎設施作為機動車交通的載體只是反映了硬件條件。除此之外,路網的承受能力與城市交通宏觀政策和管理也具有密切關系。這方面牽涉到對私人機動車的使用和管理政策、對出租車發展的政策和對外來車輛的管理政策等等。還要對交通發展的進度做出正確評估從而合理地分配和使用道路資源。

2.2 制定科學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

宏觀交通發展戰略規劃的目的是制定城市交通發展政策,影響、優化交通結構。優化城市文通結構的本質是優化城市道路資源的利用。它通過交通政策的引導來實現,而政策的實施需要強有力的保證體系。在制定城市交通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應重視發展的觀念。只有通過發展,逐步實現城市和國家的現代化,問題方能解決。機動化汽車技術要發展,城市也要發展,要通過城市的發展,適應城市機動化進程和汽車技術的合理發展。對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和道路文通設施的建設資金給予必要的保證。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近期的發展建設不要為遠期的發展制造障礙,不能只顧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垅效益,要為遠期的發展留有余地。

2.3 加大立法執法力度并大力宣傳交通法規。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交通管理經驗告訴我們,要管理好城市道路交通,既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法規體系,并嚴格執行,又要使市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讓人人都參與交通管理,才能把城市交通管理好。首先,成立城市交通對策委員會。研究協調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從供求方面采取措施,科學制定交通法規進行綜合治理。其次,嚴加治理交通污染。集中力量科技攻關,消減汽車尾氣。嚴禁汽車喇叭鳴放的規定要繼續執行,公路兩旁適當建立隔音墻或防音帶。要求機動車輛繳納環保費,加大綠化密度和力度,使道路兩旁的樹、草、花蔚然成觀。再次,盡力制止和避免對城市交通規劃管理的人為干擾,維護管理法規的嚴肅性。

3 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問題的核心是要實現城市交通現代化。城市交通現代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施裝備現代化,即城市交通設施技術水平要不斷提高,既要發揮現有的實用技術,又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新技術,謀取綜合效益。二是交通戰略現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斷完善,既要合理調整交通供需與交通方式的協調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網在整個城市活動的運輸效率。先進的設施是硬件前提。正確的戰略是軟件保證,兩者相輔相成。

總體目標應該是,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建設大城市現代他的多層次的綜合交通體系。所謂綜合交通體系,主要包括:①道路。具有與城市規劃相結合的網絡系統,其面積率一般達20%左右,設有快、慢分道,專用的快速汽車干道、商業區內步行道、公交優先行車道,以及足夠的停車場地。②車輛。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車輛,經過專門設計的各種專用車輛,便捷的公共汽、電車和出租車,以及必要的軌道捷運系統,各種車輛形成互補的群體,并具備耗能少,廢氣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較高舒適度,有專用的停車站點設施。③管理。有嚴謹的交通法規、客貨運輸管理規則、交通設施管理規范。

4 結束語

道路交通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方便快捷的交通能推動城市建設快步進入新紀元;而道路擁擠、文通秩序混亂、居民出行所需時間過長、市內泊車場地不足、道路承載能力跟不上機動車增長偷求則嚴重制約著現代化的程度。因此城市道路規劃、建設、管理必須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原則下,順利度過目前機動化起步階段,才能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

城市可持續發展論文:論構建綠色交通,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

論文 關鍵詞:快捷高效 城市 交通 持續 發展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口的膨脹和不斷惡化的環境使 現代 交通系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在這樣的形勢下有效地解決交通問題從而獲得 科學 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的發展是交通運輸管理者們所必須研究的課題。

交通運輸系統作為現代國民 經濟 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持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保證人民的生活質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態環境污染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綜合考慮土地使用、城市規劃和其他許多社會經濟因素。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口的膨脹和不斷惡化的環境使現代交通系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在這樣的形勢下有效地解決交通問題從而獲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的發展是交通運輸管理者們所必須研究的課題。

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領會高舉

四、控制 交通 需求,促進城市可持續 發展

經濟 發展必然刺激人們對私人汽車的消費愿望,利用一系列的政府行為和政策手段調控交通需求和實現平衡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靜態的車輛配額系統與動態的 電子 道路收費系統兩種主要方式對交通需求進行管制。車輛配額系統是通過限制車輛年增率和增加機車擁有人的負擔,有效控制長期范圍內車輛數量的增加,促使人們選擇公交系統。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是通過對用戶實施電子收費來降低高峰時段交通擁擠。通過額外的收費,它使用戶在不必要的時候避免進入控制區域以降低交通成本,從而達到減緩阻塞的目的??偠灾?,車輛配額系統增加用戶購車的固定成本,道路收費系統則增加使用車輛和道路的動態成本。通過兩者的結合,有效地進行了對交通需求長期和短期、靜態和動態的調控,有力保證了以公交系統為導向的交通發展戰略的實施。

五、廣泛開發應用智能交通系統

高服務水平的交通系統不僅依賴于合理的規劃方案和適當的交通需求控制,同時也離不開動態的交通組織、管理技術和策略。智能交通系統正是一個利用 現代 計算 機和通訊技術對城市交通 網絡 實施系統性、整體性管理和監控的有效途徑。智能交通系統主要通過實施動態的組織管理策略并提供及時、全面的交通信息來引導交通流的合理分布,最終優化系統的運行效率,提高交通服務水平。因此,智能交通系統已經成為現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發展方向。如可利用城市快速路監控信息系統在高速路邊用電子公告板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及時的交通狀況信息以避免用戶進入過分繁忙或有事故發生的路段;利用車速信息系統使安裝在出租汽車上的全球定位系統接受器獲取不同道路上的平均行駛速度,以此了解區域內的整體交通狀況;利用路口監測系統監控路口的運行狀況,一旦有事故發生,交通控制中心可以及時采取措施調整交通流量。最后通過整合交通管理系統把從以上系統中收集和處理的交通信息進行數據采集,提供給出行者,從而實現對都市交通系統的智能管理和調控,確保良好的交通服務水平。

實現 科學 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和進步是人類永恒的目標,而在都市發展中貫徹綠色交通的理念正是實現這一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合理的交通體系、健康的交通秩序和優質的交通服務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城市化和 工業 化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夜夜夜夜曰天天天天拍国产| 国产xxxx99真实实拍|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网站久久| 97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免费视频 |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国产免码va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无线看天堂av|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app|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日产一线二线三线精华液|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最近中文av字幕在线中文|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永久免费看啪啪的网站| 成 人 a v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 丰满人妻跪趴高撅肥臀|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琪琪秋|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黑人上司好猛我好爽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 三级国产三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