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3 08:53: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工業技術創新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1世紀,我國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新階段的特征有:一是產業發展日益增長的技術需求與技術供給能力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投資、出口對產業拉動作用日益減弱,技術“瓶頸”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國際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使我國企業、產業面臨更加不利的競爭局面。知識經濟的興起導致國際競爭的優勢向擁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的國家和地區傾斜??梢娂夹g創新是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區域面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產業結構失衡的矛盾的重要對策。
鋼鐵工業是支撐工業化進程,特別是經濟起飛時期不可替代的基礎產業。世界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曾經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大量投資發展這一產業,鋼鐵工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國工業化水平與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鋼鐵工業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現代鋼鐵工業的飛速進步更是與技術創新息息相關。河北省鋼鐵工業近幾年產量高、經濟效益較好也是不斷技術創新的結果。河北省鋼鐵工業連續幾年產量居全國首位穩固了河北省鋼鐵大省的地位,不過河北省并不是鋼鐵強省,其原因在于河北省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因此,本文以河北省大中型工業企業為研究對象,從創新技術基礎、創新投入力度、創新擴散能力和創新產出能力四方面具體分析河北省鋼鐵工業技術創新能力。
一、創新技術基礎
1.科技機構存量
2003年河北省大中型鋼鐵工業擁有科技機構14個,與遼山東并列于全國第3位??萍紮C構中擁有科技活動人員2890人,居全國第4位。科技機構科技活動人員中科學家工程師人數為1255人,居全國第7位??萍紮C構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總額為19948萬元,居全國第7位。科研用儀器設備為24734萬元,居全國第7位??梢?,河北省鋼鐵工業科技活動場所、科技活動場所中的科技活動人力資源較豐富,但其中的高素質專業人員相對不足;而且研究經費投入相對短缺,研究手段也有些落后。這些對科技機構科研活動的深入開展會產生一定的制約。
2.科技活動人力基礎
2003年河北省全省鋼鐵工業科技活動人員為10988人,居全國第3位。全省鋼鐵工業科技活動人員中科學家工程師人數為8053人,居全國第2位。說明在河北省鋼鐵工業整個行業中的科技活動人員較豐富,高素質的科學家工程師人員也充足,這為技術創新活動的深入展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3.科技活動資金保證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科技活動經費籌集額101431萬元,居全國第7位。其中政府資金、企業資金和金融機構貸款所占比重分別為0%、99.98%和0.02%,分別居全國第7位、15位和23位??梢姡颖笔′撹F工業科技活動經費相對不足,且經費來源主要是企業自籌,政府和金融部門對企業創新在經費方面非常微弱。
二、創新投入力度
1.R&D活動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R&D活動人員折合全時當量為3484人年,居全國第2位。R&D經費內部支出為62716萬元,居全國第3位。說明河北省鋼鐵工業對R&D活動的重視程度很高,這對于穩定鋼鐵大省地位,提升競爭力會產生積極作用。
2.新產品開發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科技項目數為422項,居全國第5位。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為18755萬元,居全國第6位??梢姾颖笔′撹F工業科技項目較多,對新產品開發經費支持力度也較大。
3.固定資產投入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生產經營用設備原價為5368210萬元,居全國第4位。微電子控制設備原價為666122萬元,居全國第2位。說明河北省鋼鐵工業不僅規模較大而且擁有先進的設備,為未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供重要技術保證。
三、創新擴散能力
1.技術更新速度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技術改造經費支出為380588萬元,居全國第5位。說明河北省鋼鐵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并不突出。
2.引進技術的擴散能力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技術引進經費支出為35654萬元,居全國第5位。消化吸收經費支出為98萬元,居全國第7位。可見河北省鋼鐵工業技術引進規模較大但吸收能力較弱,還沒有形成引進―消化―創新這樣的良性循環機制。
四、創新產出能力
1.專利產出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專利申請數為83項,居全國第4位。擁有發明專利數為12項,居全國第5位。這說明河北省鋼鐵工業擁有較強的自主科研能力,但與發達省份之間還有較大差距。
2.新產品產出
2003年河北省鋼鐵工業新產品產值為486237萬元,居全國第8位。新產品銷售收入為512100萬元,居全國第8位。新產品銷售利潤為61151萬元居全國第7位。很明顯,河北省鋼鐵工業的新產品生產、銷售和贏利能力都相對較差。
綜上所述,河北省鋼鐵工業創新各項指標居全國的位次都介于2~8位。優勢主要表現在:創新機構多,創新人力資源豐富,對R&D活動重視,擁有先進的機器設備,專利申請數量較多;不足之處在于:科技活動經費不足且經費來源單一,研究機構的設備儀器短缺,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弱,新產品的產出能力低下。
摘要:隨著農產品加工業規模的擴大和投資力度的加大,技術創新將成為其持續發展的有效推動力。文章對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的特征、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技術創新途徑加以探討,為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提供指導。
關鍵詞:技術創新;農產品加工業;競爭力提升
一、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的特點與原因
(一)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的特點
要研究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創新動力,首先要弄清楚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的特點。
第一,協調性和適用性。協調性要求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和適用技術采用過程,在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之間相互協調,關系融洽,對外表現一致;在作為技術創新客體的物之間應該有一個良好的投入比例關系,否則會出現產出與投入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的難題;但作為技術創新環境的提供自然物質的生態環境本身應該有一個承受的底線,這一底線是不能夠突破的,否則,在人類一味向環境索取過程中生態狀況惡化,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協調性還強調技術創新主體、客體以及生態環境之間實現良好的物質、信息與能量的交換,使有創新性的技術能夠適應人類社會的發展,關心人的尊嚴、自由和長遠進步,滿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實用性指的是農產品加工業所需要的技術并非越先進越好,有些高、精、尖的技術由于開發成本過高,或者由此類技術所生產的產品適用程度較差,無法實現農產品的供需均衡,所以,衡量適用性的標準最有利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樣的技術才是最合適的。
第二,互動性。互動性要求創新主體、客體以及環境兩兩之間實現良好的互動,這種良好關系的實現與主體的認識和創新主體對客體的選擇密不可分,主體的技術創新實踐活動過程應該與生態環境實現友好互動,同時,客體在對主體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負面效應應該減至最小。這種良性的互動過程是技術創新系統保持穩定與持續性必不可少的環節,應該嚴格遵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技術創新對社會帶來的和諧效果。
第三,人本性。人本性強調以人為本,但并非簡單地一味追求物對人的有用性,決不能只以人的各種需要滿足為追求的唯一目的,而要在尊重人類理性選擇的前提下,最終使得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環境三者均實現其效用最大化的過程。以人為本更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是技術的發明者也是技術的使用者,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利于開發出新的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手段和方法,但人與自然的和諧是追求以人為本理念的前提,必須在這一大背景下,實現人類持續發展的目標。
第四,生態性。技術創新過程所體現的生態性是指其能夠服從自然生態發展規律,維護生態平衡,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發展并發揮出正效應的過程。
第五,發展性。技術創新過程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具有鮮明的時代變化特征。不同的社會形態對人類所需技術會提出不同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態環境的改變,創新主體的意識、創新過程所使用的材料受環境限制也會發生變化。
(二)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的原因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迫切需要企業走技術創新的道路來實現戰略轉變和可持續發展。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必須實行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的源動力在于市場競爭的發展過程中競爭強度的高低,市場開放度越高,競爭強度越大,對技術創新的要求越高。技術創新的實質在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其主要因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市場經濟是競爭性很強的經濟活動過程,技術創新是企業在市場條件下參與市場、滿足其競爭要求的必然結果。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直接結果是優勝劣汰,在市場中,企業的命運主要取決于企業的實力和所擁有的競爭力的高低。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戰勝對手,就必須使自身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因此,增強競爭力是關系農場品加工業興衰的根本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講,技術創新伴隨著市場競爭而產生,有市場競爭就有技術創新,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能只依靠自身的創新,以增強競爭力去戰勝對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原有體制下,企業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市場競爭的程度不夠,也不必為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去進行技術創新。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提高,企業被推向市場,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為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的技術創新也提到議事日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一事實足以證明,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另外,我國企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企業研究開發能力有所增強,企業利用國際、國內技術資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企業將逐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第二,從競爭本身的發展趨勢來看,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現象。雖然企業依靠自身的力量進入世界市場是可能的,但要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成功和保持領先地位是異常困難的,具體的說,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市場發展呈現多元化趨勢,競爭的形式和手段的多樣化使企業很難適應這種新局面的出現;市場競爭雖然具有公開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的特點,但由于壟斷、國家干預或貿易壁壘的加強,世界經濟、政治關系的巨變,使的市場經濟的發展環境更為復雜,增加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難度;隨著全球資本滾動的加速,新的跨國企業不斷涌現,企業必須應對眾多競爭對手的挑戰,這時,企業唯一的辦法是靠技術創新裝備自身,來提高其競爭力。市場競爭的發展,要求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進一步說明了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現象。
第三,從市場競爭的方式來看,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有效武器。企業競爭力是否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要靠市場特別是消費者來檢驗。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競爭的實質就是消費力對生產力的關系”一樣,當今世界技術創新比模仿更受企業界青睞,其原因是消費者對創新性技術所帶來的價值追求的驅動??傊?,由于一個能駕馭技術創新的企業可獲得比技術創新本身付出的代價大的多的價值,并能獲得競爭優勢,在農產品加工業國際化演進過程中競爭強度提高,所以人們更加強調技術創新對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要性并熱衷于技術創新。
二、農產品加工業在技術創新過程所遇到的難題
(一)企業員工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
對技術創新缺乏應有的知識和經驗,難以主動去適應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同時,由于企業薪酬設計上對員工激勵程度不夠,也使得員工積極性不高。一些農產品加工業由于規模小、現代的標準化的管理程度較低,領導者思想保守,憑經驗和主觀想象辦事,沒有革新精神,不具備現代經濟技術知識的裝備,在企業技術創新中不能起到很好的領導和決策作用??茖W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具有潛在性和長期性,相當一部分企業為了短期利益,忽視技術進步和創新過程中對人員的管理,對企業整體知識層次的提升不夠,項目投資也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復建設中。據資料介紹,目前美國技術人員每年接受再教育的約占其總數的15%,技術人員人均教育經費每年超過3000美元,我國提出“科教興國”,企業則應以“科教興企”為立業之本。所以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以彌補農產品加工業由于規模小、企業文化不成熟所造成的缺陷。
(二)體制沒理順
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起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體制,而我國現在處于轉型期,技術組織構建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產品的開發。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過程中產業鏈長、技術創新過程時效長,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融投資機制的建立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從基礎設施改善等技術創新的外部環境支持等方面入手,加大對農村地區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投資力度,提供資金支持,應該設立專門的職能機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投資,或者由金融機構提供低息貸款支持。當然,需要做好的工作是應該有資金投放的長效風險預測與調控機制的良好運行。由于農產品的季節性、分散性特征,企業應該緊跟市場步伐,研究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的適用技術所生產的產品是目前的核心問題。另外,綜合營銷手段需要加強,尤其是分銷能力需要強化,農產品加工業促銷意識淡薄,在產品和價格競爭力較低的情況下,原來的分銷體系基本中斷,新的分銷體系還很不健全,許多企業目前仍依靠分散的、獨立作業的一批營銷業務人員支撐產出規模,因此,即便是較具適應性的產品,其整體營銷效果也不很理想。
(三)產、學、研結合不緊密
產、學、研結合不緊密削弱了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效率,削弱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究與開發投入不足。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有效的機制,存在經費、利益分配等許多問題。企業迫切需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幫助進行技術創新,但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所研究出來的成果卻束之高閣,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仍然是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另外,技術進步包括技術發明、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三個相互聯系又交錯的階段,技術創新是企業技術進步的核心。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多少有密切的聯系。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科研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0.9%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處于較低的水平。由于研究開發投入不足,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政府要加大農產品加工的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全面部署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的發展,切實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扭轉產后技術投入不足的問題,同時,在十一五期間的各項技術計劃中重點予以支持,組織各部門、各行業專家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實現重大突破。
三、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途徑
(一)提高企業領導和員工的素質,增強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能力
企業領導是技術創新的核心,其自身素質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否有取得突破的關鍵,這就要求企業領導不僅自身要有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的精神,而且必須注意對技術創新活動的有效參與和領導,企業領導應當鼓勵職工群眾創新,加大智力資本投資。企業技術人員、營銷人員、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是企業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企業應當支持、組織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掌握市場知識、企業管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造就一批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此外,還應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發展機制,實施專門人才吸引戰略,采用物質或非物質待遇等激勵措施以吸引有成果、高素質的專門人才。
(二)積極推進產、學、研相結合,促進技術持續性創新
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高校與科研機構共同開發新技術,并搞好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要依托科研力量較強的企業或科研單位形成一批以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為目標,具有市場競爭的高新技術產業實體??蒲袉挝弧⑵髽I、中介組織和政府要密切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要在企業內部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創新,對于優秀人才,在科研資金、工資、住房等方面給予照顧,要能夠使富有創新能力的科研人員“先富起來”。同時,形成一種便于人才流動的機制,吸納內外優秀人才進入企業創新中心,也可以與科研院所共同選題,搞聯合攻關。要協調與企業發展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投資比例。注重研究該行業的適用技術,加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的開發,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領制高點。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摘要]對若干技術創新投入和產出指標的統計分析表明,當前我國工業技術創新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根據這些特征并結合國際經驗判斷,我國工業技術創新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創新的重點將從對技術的應用轉向對技術的改進和技術創造。在這個新階段中,工業的不同行業只有選擇切合自身實際的技術創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創新績效。作為后發國家追趕先進國家的一個成功案例,韓國制造業在選擇正確的技術創新模式,培養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大企業和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等方面的經驗可以為我國所借鑒。
[關鍵詞]中國工業;技術創新;創新模式;韓國經驗
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工業的高速增長主要立足于生產要素的低成本優勢,但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和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上述優勢正逐漸減弱。要在變化了的國際競爭格局中實現中國工業的持續快速增長,就必須不斷增強中國工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努力提高產業發展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而在工業技術創新領域,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韓國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為中國所借鑒。
一、中國工業技術創新的基本特征
(一)縱向地看,我國工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橫向比較,我國與工業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
由于技術創新的方式和效果的多樣性,直接度量技術創新的數量和質量存在較大困難。目前國內外學者通常采用技術創新的投入和產出指標來衡量技術創新能力的大小??紤]到指標的重要性和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以下主要采用研究與發展經費作為投入指標,專利作為產出指標來分析我國工業的技術創新狀況。
研究與發展經費是指用于研究與發展活動的實際支出,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個部分。2005年,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為1250.3億元,比1995年增長7.8倍,年平均增長24.3%;從反映投入強度的相對指標看,2005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為0.76%,比1995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專利是指專利機構依法授予專利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實施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作為研究與發展活動形成的無形資產,專利代表了發明或設計的潛在商業化機會,是不同國家對技術創新成果的一種同質測度。2005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專利申請受理數達到55271件,比1996年增長10.1倍:在相對指標方面,專利申請受理數占全部專利申請受理數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4.83%提高到2005年的11.61%。以上分析顯示,不論從技術創新的投入還是產出看,它們的絕對量和相對量指標都呈現出迅速增長的態勢,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國工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又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如果按現價PPP美元計算,2002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額僅為283.5億美元,只有美國制造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的24.1%,高于英國和法國,但低于德國;而從制造業研究與發展經費占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這個指標看,2002年,美國為7.8%、英國為6.9%、德國為7.7%、法國為7.4%,都遠遠高于我國2.7%的水平。再比較專利指標的情況。由于諸多國際科技統計資料中均缺乏按工業(制造業)部門分類的專利數據,所以我們只能就每個國家的全部專利數據進行國際比較。雖然用全部專利數據的比較來說明工業技術創新的情況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一國的專利,不論其出自何處,真正實施起來最終還需要通過產業部門。也即由產業部門將知識形態或樣本實物形態的專利技術轉化為服務于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最終產品或中間投入產品,所以一國的專利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看成是該國工業技術創新的后備資源或支撐條件之一。從各國在美國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數看,2001-2005年,我國共獲得1587件,雖然比1996-2000年的389件增長了3倍多,但遠遠低于同期美國的421372件,日本的169285件,德國的53774件,英國的18039件,韓國的20048件。這組數據表明,如果以國際標準衡量。盡管我國的發明專利增長很快,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十分明顯的差距。
(二)企業技術創新在整個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強,但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的支持力度還需要加強
在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各自都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機構和大學側重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企業側重于產品和工藝的技術開發。根據工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在一個有效率的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大部分研發資源相對集中于產業部門的企業中;而科研機構和大學所占的比例較小。應該說,這樣的R&D結構是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按照科技與經濟的內在聯系規律,企業理所當然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近10年來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R&D經費占全部R&D經費的比重已經有了較大提高,從1995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51.3%,已經超過科研機構和大學兩者之和,表明企業技術創新在整個國家技術創新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強。從各國制造業企業R&D經費占全部R&D經費的比重看,2003年,我國為46.8%,接近美國47.4%的水平,但仍明顯低于日本71.1%、德國68%、英國58%和韓國68.3%的水平。雖然我國的數字沒有反映全部工業的情況,但一方面我國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絕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業,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采掘業和電力行業的數字,因此其與工業發達國家制造業的數字比較所反映出來的差距是可信的。這就表明,在我國的技術創新體系中,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還需進一步加強。
技術創新是一項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也具有很高社會效益的經濟活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狀況,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重大影響。而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采取鼓勵和支持的政策,也是世界各國包括工業發達國家在內的通例。從我國的情況看,雖然政府在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支持力度還需要加強。政府資金占企業R&D經費的比重是反映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支持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國的這一指標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政府資金占企業R&D經費的比重只有4.8%,比2000年的6.8%下降了2個百分點。如果作國際比較,我國則明顯低于美國、法國和英國的水平,2003年這三個國家的同一指標值均超過10%。當前我國正處在體制轉軌和經濟轉型時期,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相當薄弱,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加大
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工業技術創新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按不同引進方式劃分的技術引進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變化通常起源于引進、吸收和改進國外技術。但隨著技術能力的不斷積累。其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會逐漸下降并開始自主創新的歷程。技術依存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技術創新對國外技術依賴程度的指標,可以用技術引進經費與R&D經費之比來衡量。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技術依存度較高,表明該國技術創新對技術引進的依賴程度較強;反之,則表明該國技術創新中的自主創新成分較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技術引進經費與R&D經費之比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1995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依存度為2.55,2000年下降到0.69,2005年進一步下降到0.24。技術依存度的持續下降,表明我國工業技術創新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
一個國家進行技術引進的目的,一是為了提高本國的技術能力,然后利用自身的技術能力生產產品來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二是為了增強本國的生產能力,以便直接用這種生產能力生產產品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技術引進的目的不同。引進技術的種類和結構也會有所不同。以提高技術能力為目的的技術引進通常以引進軟技術為主,也即著重引進專利、專有技術和工業設計等,即使是引進硬技術也是為了當作技術學習的樣品,而主要不是為了當作生產能力使用;而以增加生產能力為目的的技術引進則主要引進硬技術,也即成套設備、關鍵設備和生產線。統計數據表明,近10年來我國技術引進的結構也經歷了由以硬技術引進為主向以軟技術引進為主的轉變。在1995年技術引進合同成交金額中。軟技術(包括技術轉讓、技術許可、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引進合同金額只有17.8億美元,僅占引進項目總額的13.7%;而硬技術(包括成套設備、關鍵設備、生產線等)引進合同金額達到112.5億美元,占引進項目總額的86.3%;到2005年,軟技術引進合同金額達到118.1億美元,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到62%,顯著超過硬技術引進合同金額所占比重,后者下降為28%。
(四)技術密集型行業在工業技術創新中的地位十分顯著,外資企業已經成為工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
根據國外通行標準,所謂技術密集型行業就是指那些R&D強度明顯高于平均水平的行業,這些一行業一般包括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醫藥、通用設備、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和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等8個行業。2005年,我國上述8個行業的R&D經費支出占整個工業相應指標的比重高達66.6%,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兩個行業合計占工業總量的比重就達到36%。從專利申請數指標看,8個行業合計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為78.7%,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和電氣機械及器材兩個行業合計占工業相應指標值的比重達到57.3%。工業技術創新的投入和產出高度集中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尤其是居于前兩位的行業,表明這些行業在工業技術創新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們的技術創新狀況直接影響著整個工業技術創新的狀況。
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到本世紀初期,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中已經占據重要地位。與此相適應,外資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和產出也構成整個工業技術創新投入和產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外資企業的R&D經費支出占整個工業相應指標值的比重已超過1/4,其技術引進經費的比重接近1/2,新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1/3,專利申請數的比重接近1/3。這組數據表明,外資企業已經成為整個工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更進一步看。外資企業技術引進經費所占比重明顯高于R&D經費支出比重,又顯示出外資企業技術創新以技術引進為主的基本特征;而在技術創新產出方面。外資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所占比重高于專利申請數所占比重,則反映了外資企業更加重視對技術創新直接效益的追求。
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技術創新模式
根據以上基本特征并結合國際經驗判斷。我國工業技術創新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創新的重點也將從對技術的應用轉向對技術的改進和技術創造。另一方面,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的確立和實施,以及技術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又將在推動工業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給我國工業的技術創新模式帶來變革的壓力。因此,在當前環境下。如何針對我國的國情和技術創新的需求特點,選擇更加有效的工業技術創新模式,是我們在討論工業技術創新問題時必須關注的一個主題。
(一)影響工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與美、歐、日、韓等取得良好創新績效的國家相比,我國在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稟賦條件和技術創新環境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由此決定了我國技術發展的路徑和規律也必然不同于這些國家。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技術創新模式,首先要對工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有比較全面、深入的認識。
綜合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影響我國工業技術創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業差異和產業發展階段。行業是影響技術創新活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許多針對我國工業行業的研究都表明,不論是研發強度、創新類型還是創新頻率等,都表現出明顯的行業間差異。之所以這樣,是由于行業的差異往往意味技術機會和市場特征上的差異,而行業間的勞動力、資本、技術和知識等要素稟賦的不同也會促使企業的研發行為呈現出內生化的行業差異。即使是同一個產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技術創新也會呈現出諸多不同的特點。例如,產業快速發展階段較之產業成熟階段,在創新類型上,前者通常集中于工藝創新和管理創新,而后者則往往側重于產品創新;從技術來源看,前者從外部引進的比重較大,而后者則會對自主研發給予更多的關注。
第二,市場需求規模和需求結構的多層次性。市場需求規模影響技術創新的機制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看:一是分攤研發成本,提高研發贏利的預期水平。技術創新通常具有很高的失敗率和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較大的市場需求規模有利于降低技術創新的風險,分攤研發成本,為預期技術創新贏利提供可靠的保證。二是影響市場結構和技術創新的動力。從動態看,如果市場需求規模足夠大,由技術障礙造成的供給面壟斷市場結構是不會長久的,因為壟斷利潤將激勵更多的廠商增加研發投入,從而打破技術障礙,進入市場,形成競爭的市場結構。而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廠商又必須持續地進行技術創新,不斷推出新產品,這樣才能生存和發展。而需求結構的多層次性,又為技術積累和技術能力各異的廠商提供了多種技術機會。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國迅速擴張的市場需
求規模和多層次的需求結構,十分有利于促進各個產業的技術創新實踐。
第三,國外研發資源的流入。國外研發資源流入對于經濟全球化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發展中國家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顯得日益重要。國外研發資源流入的路徑主要有FDI和進口貿易。就FDI對東道國技術創新的影響看,雖然存在“抑制論”、“促進論”和“雙刃劍論”等不同觀點,但有許多實證研究都證實了FDI技術外溢效應的存在。FDI的技術外溢效應主要包括技術擴散效應、技術示范效應和技術配套效應等。除FDI外,進口貿易也是促進進口國技術創新的重要機制。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際產品貿易給輸入國帶來了模仿生產的動機;二是輸入商品的競爭力會影響到當地廠商的市場份額,進而間接地刺激當地廠商的技術創新活動,以期達到抗衡的目的。我國作為一個引進FDI最多和進口貿易不斷擴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強調增加國內研發資源投入的同時,尤其需要發揮國外研發資源在促進工業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
第四,產品模塊化程度和獨立技術供應商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模塊化日益成為以IT產業為代表的許多產業的發展趨勢。模塊化的好處主要是:借助于模塊化結構,通過良好的分工,可以使更多的企業能夠處理和協調復雜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過程,從而降低產品開發的成本和風險。較高的產品模塊化程度和生產環節的可分性,為我國的IT、汽車等加工組裝型企業提供了基于低勞動力成本和當地市場知識及分銷網絡建立競爭優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模塊化生產方式下,大量獨立技術供應商的出現,又會降低國外總裝產品供應商的壟斷程度,并提高當地企業的討價還價能力,同時還有助于提高當地企業的進入可能性。
(二)中國工業技術創新的模式選擇
經過長期努力,國外關于技術創新模式的研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Abernathy和Utterback最早研究了產業創新的模式,提出了主要針對發達國家的以研究與發展為基礎的技術創新模式(1978);韓國學者Kim L.基于對韓國汽車工業和半導體工業的研究。認為發展中國家在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上有別于發達國家,需要通過技術學習實現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的引進創新模式(1995、1997)。近年來,國內很多學者也對產業創新模式問題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例如,謝偉對中國彩電工業技術學習的機制進行了討論(2001);路風對中國汽車工業技術能力積累基本模式的歸納(2004);吳曉波提出了基于全球化制造的二次創新動態模型(2006),等等。通過對這些成果的歸納分析可以看到,適合現階段我國國情的工業技術創新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種,即模仿創新模式、嵌入式創新模式和自主創新模式。我國工業的不同行業應該在充分考慮各自具體約束條件的基礎上。選擇切合自身實際的技術創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創新績效。
模仿創新模式是發展中國家縮小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的一條重要路徑。所謂模仿創新,是指在原始創新的示范影響和利益誘導下,通過進口設備、購買專有技術或專利許可等合法方式引進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改進的一種創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模仿創新并不是原樣仿造,而是有所改進和有所發展,其核心是通過在規模經濟、工藝改進、質量控制、標準化生產和市場營銷等創新鏈的中后期環節投入主要力量。生產出性能、質量、價格上有競爭力的產品,并贏得市場優勢。模仿創新模式的成功與否。與特定的產業基礎、技術水平和生產范式有關。對于產業起點低、技術周期長、規模經濟顯著的傳統產業和生產范式,模仿創新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技術追趕方式:但對于技術發展快、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難以預期、技術變化呈現非連續特征、反向工程困難、規模經濟不顯著的產業和生產范式,模仿創新模式的效果是有限的。實施模仿創新戰略應該注意的問題,一是要妥善處理知識產權保護與模仿創新之間的關系,二是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包括快速反應能力、學習吸收能力、技術改進能力、大批量生產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等在內的模仿創新能力。
嵌入式創新模式主要是通過參與跨國公司的國際分工體系,與跨國公司價值創造鏈條中的上下游企業合作,在跨國公司的某些生產環節和階段上實現專業化,并抓住跨國公司的產業轉移和技術轉移所提供的發展機會,不斷吸取跨國公司的創新信息,進而提高本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新加坡和臺灣就通過成功地實行這種技術模式,建立起當地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嵌入式創新模式的核心是:在與跨國公司的相互作用中,根據基于本土市場需求特點的產品創新以及企業在技術學習和能力發展上的努力形成的動態比較優勢,不斷地提高當地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分工層次。實施嵌入式創新模式的重點是:積極吸引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加入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生產和技術開發體系:加強與跨國公司的技術聯盟,吸引跨國公司的R&D投資,并在國內建立起跨國公司的R&D分支機構。
自主創新模式是指不依賴國外的技術引進,而是依靠自身力量獨立研發新技術并實現商業化的技術創新活動。這種創新模式的基本特征不僅體現在知識和能力支持的內在性,也體現在技術與市場方面的率先性。通過成功的自主技術創新,可以在技術上居于領先地位,不斷地發明創造出新的產品和工藝。從而控制技術的發展方向,占據技術發展的制高點,最終建立起新產品的市場優勢并獲取豐厚的創新收益。正是基于這些優點,作為一個處于高速發展中的大國,在我國的某些產業特別是那些以科學為基礎的產業中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自主技術創新的技術突破是內生的,而且創新的后續過程也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推進,既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也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并面臨很高的失敗風險,因此,對于我國的大多數產業而言,現階段還不宜過分強調從事自主創新。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重點是: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注意利用專利制度保護知識產權;重視對創新后續環節的投入,不斷根據市場反饋完善創新產品。
三、韓國工業技術創新的成功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一)韓國工業技術創新的成功經驗
韓國的發展可以說是后發國家追趕先進國家實現工業化的一個成功案例。從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韓國僅用了30多年的時間,就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花費100年左右的時間才走完的工業化歷程,實現了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邁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歷史性轉變,并于1996年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進一步看,韓國經濟的騰飛又是與其在產業技術創新上的卓越表現緊密聯系的。在20世紀60年代,韓國工業的技術水平與我國相差不大,許多產業的起步甚至比我國還晚,但經過多年的迅速發展。目前韓國在IT、汽車、造船、鋼鐵和機械等眾多產業領域都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其中一
些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已經躋身世界前列。
概括起來。韓國工業技術創新的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選擇并推行正確的技術創新模式。對一個后發國家而言,技術創新模式或者說技術創新的路徑往往有多種選擇,而不同的路徑又會導致不同的創新績效。韓國的技術創新路徑是:充分利用國際技術資源,通過技術的引進一模仿一改進一創新,迅速完成技術學習過程,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韓國的產業技術創新是從技術引進起步的,經過“干中學”和“用中學”。在掌握生產技術并形成生產能力后,再對引進技術進行模仿。模仿創新給韓國企業帶來了寶貴的技術學習機會。而技術學習能力的積累,又為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改進奠定了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后,為了實現技術跨越,參與更高層次的技術競爭,韓國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和完善技術基礎設施,開始轉向并日益注重自主創新??傮w上看,韓國產業的技術創新模式是適合其國情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實踐效果。
第二,著力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韓國產業技術創新中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在韓國,企業是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的主體,技術的引進和創新活動由企業自主決定并承擔風險,但政府通過經濟和法律手段進行嚴格的指導、監督和控制。這種機制既保證了技術發展的計劃性。又保證了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從韓國企業內部看,也有一些有利于技術創新取得成效的因素。例如,韓國企業良好的組織和管理制度不僅能夠促進個人和企業的有效技術學習,而且有利于將這種學習能力轉化為企業能力。再如,韓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他們既是企業技術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技術學習環境的營造者。
第三,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韓國產業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意志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韓國政府在推進產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通過立法為企業從事技術創新活動提供制度保障。從20世紀60年代起,韓國先后頒布了《科學技術振興法》(1967年)、《工業技術開發促進法》(1972年)、《特定研究機構扶持法》(1973年)、《技術評估法》(1973年)和《科學技術基本法》(2001年)等一系列法律,并以此為準繩出臺相應政策,以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二是對技術引進進行控制和考核。韓國政府只允許引進關鍵技術,并對每一項引進技術都提出相應的消化吸收目標,還利用技術引進的審批和評價系統對重大引進項目進行跟蹤考核,以期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三是實行財政和稅收優惠政策。韓國政府的研發資源投入長期保持快速增長,2006年政府的R&D預算比上年增長14.2%,2007年的R&D預算達到8.9萬億韓元。在稅收政策上。推行了包括鼓勵技術開發、技術成果轉化和國外高技術企業發展的多項稅收優惠政策。
(二)韓國經驗對我國的若干啟示
第一,處理好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關系,規范企業的技術引進行為。韓國產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歷程表明,對于后發國家來說,模仿創新是縮小與發達國家產業技術差距的一條捷徑。從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技術基礎看,產業技術創新的路徑仍然應該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也即模仿創新為主。隨著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不斷積累,與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差距進一步縮小后,再逐步增加自主創新的比重。要強調引進技術的重要性。不但需要繼續通過吸引外資的方式獲得先進技術,而且也要增加通過技術貿易、逆向國際直接投資和與跨國公司建立戰略聯盟等方式獲得先進技術的比重。為了防止重復技術引進,提高產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國家應建立技術引進協調機制。對重大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項目進行統籌協調。要加強對引進技術的評審和條件管理,技術引進企業必須具有與引進技術相關的研發能力和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的詳細計劃安排。
第二,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促進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關鍵。為此,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激勵力度,切實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引導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研究開發活動和技術集成應用的主體。一是要在財政資金和優惠政策的配合下,調動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開發和管理優勢,鼓勵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占領市場,形成競爭開發機制。二是鼓勵企業建立和強化研究開發機構,依托具有較強開發能力的轉制院所建設技術開發平臺。三是促進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大學的科研優勢,加強對企業的技術服務,引導企業與科研機構、大學建立各種技術創新組織,形成互補的技術開發協調分工體系。
第三,政府在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方面要積極有為。韓國經驗表明,政府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責任。一方面,政府需要為產業技術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包括加大政府研發投入,投資建設技術基礎設施,建立能帶來有效研發競爭的法律制度框架等。另一方面,政府要通過積極的引導和干預,在產業技術發展上體現國家意志。縱觀韓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技術創新實踐。許多國家能夠抓住機遇發展成為創新型大國,若干資源稟賦較差或工業化起點較低的國家也走出了成功的技術創新道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承擔起了關鍵的改革、創造要素稟賦優勢和初始競爭條件的責任。在現代國家競爭條件下,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偶然的,而往往是一種主動的戰略性選擇。是政府意志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