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11:1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國際金融課堂教學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國際金融》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時代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在其教學過程中必須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并與優化教學內容相結合;要改革考試方法和內容,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在教材的使用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才能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國際金融》課程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高等院校經濟和管理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和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時代性很強的課程。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一體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別是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許多經濟、金融部門需要大量既通曉國際金融理論、又熟悉國際金融實務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國內許多高等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都十分重視《國際金融》課程的建設。在課程建設中,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一個關鍵環節。本文根據《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探索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
1.綜合性強。一直以來,國內外對“國際金融”課程的研究有很大差異。在國外,許多大學的商學院和經濟學院都開設此課程,但商學院開設的“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課程等同于“國際財務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即站在“跨國公司的角度”來討論相關的財務管理活動,因此許多內容都屬于微觀層次的研究;而經濟學院開設的“國際金融”課程則以“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為主要內容,屬于宏觀層次的研究。在國內,國際金融課程的內容相當廣泛,里面既有理論的分析(如國際收支理論、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制度選擇理論、金融危機理論等),還有實務的介紹(如外匯交易實務,外匯風險防范實務等),也有政策的研究(如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內外均衡目標的實現、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等)。
2.實踐性強。《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從宏、微觀層面更透徹地認識經濟生活、理解國家經濟政策和金融體制改革,真正學以致用。如針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來,匯率變動的浮動和頻率加大,如何強化外匯風險管理,實現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針對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和中國目前的國際收支狀況這一事實,如何調整國際收支,實現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等問題都是國際金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本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初步掌握一般的國際金融業務操作程序,如外匯交易實踐操作(即期、遠期、掉期、套匯與套利、外匯期貨、外匯期權、互換交易等)、外匯風險管理(進出口商如何規避匯率風險等)、貿易融資業務(福費廷業務、保理業務、出口信貸業務的運用等)。通過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為學生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投融資部門做應用型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3.時代性強。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風云變幻,國際金融領域的新現象、新問題、新事件層出不窮。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雷曼兄弟的破產,美國華爾街投行的“絕跡”,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融資企業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以及美國國際集團(AIG)相繼被政府接管;伴隨著全球出現的流動性危機與信貸緊縮,歐美掀起金融機構國有化或半國有化的浪潮,金融系統出現空前規模的去杠桿化,還有法國興業銀行事件,越南發生的金融動蕩,中國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推進、外匯儲備規模的快速擴張以及外匯儲備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等等。
日新月異的國際金融實踐也推動著國際金融理論不斷深化和發展。近十年來,國際金融理論發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制度選擇理論、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理論、國際金融監管理論和國際金融市場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因此,《國際金融》課程具有很強的時代性。
《國際金融》課程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教學不能采用傳統的從課堂到課堂、從書本到書本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才能很好地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國際金融》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近幾年來,多媒體教學在高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以文字、表格、圖形圖片、動畫、音頻、視頻、錄像等形式講述課程,從而增強授課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決定了要講好本課程必須全方位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1.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融入網絡教學手段。在上課過程中,可隨時利用網絡,結合授課內容,介紹、觀看與上課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最新事件及評論等。如在講外匯與匯率這部分內容時,可帶領學生瀏覽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網站查看人民幣匯率行情,帶領學生瀏覽華爾街日報、倫敦金融時報等網站查看國際外匯市場行情和匯市評論。在講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時,可帶領學生在鳳凰財經網上觀看一些專題講座視頻,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了解最新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在講外匯衍生金融工具時,可帶領學生瀏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網站查看相關的合同交易數據。在講國際收支時,可帶領學生瀏覽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查看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在講歐元時,可帶領學生瀏覽歐洲貨幣聯盟中央銀行網站了解歐元的實施情況。在講外匯儲備時,可帶領學生瀏覽國家外匯管理局、金融界等網站查看中國最新的外匯儲備統計數據以及相關的許多圖形、表格等。在講匯率制度時,可帶領學生瀏覽香港金管局網站了解香港聯系匯率制度的相關情況等等。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有助于教師及時、全面地了解最新的國際金融信息和國內外金融理論的發展動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添加較新的統計資料、圖片等信息,也有助于學生對最新的熱點問題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
2.利用專題音像資料進行多媒體教學。如在講世界主要外匯市場時,可以讓學生觀看“世界外匯市場交易概況”的光盤;在講金融危機時,可讓學生觀看“亞洲金融風暴”的光盤等。通過觀看音像資料,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比較強的形象認識和直觀體驗,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3.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的PPT演示工具。《國際金融》課程中的許多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及理論的邏輯性較強,為了講清楚、講透徹這些概念或理論的來龍去脈,在制作PPT時,一定要簡單明了,多用示意圖、綱要圖和簡單的動畫,避免將word文件中的大量文字直接貼在課件中而將PPT變成了教材的翻版。如用示意圖給學生介紹匯率理論的發展脈絡,用示意圖將匯率理論中資產市場說的模型分類展示給學生,用綱要示意圖給學生講解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歷史演進,用簡單的動畫來描述套匯或套利的過程等等。這些示意圖雖然簡單,但卻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并與優化教學內容相結合
1.要繼續用好講授法,不過講授要改進方法,不應該灌輸,而應該引入啟發,將學科專業最新進展和前沿呈現在學生面前,講清思路,引導學生思考。中國高等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課堂,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信息的容器,他們必須主動建構知識,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主動地學習;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因而應廢止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代之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教學生思考、發現、理解、生成,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找到知識與生活、將來工作等關聯性。
2.《國際金融》課程中有許多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這些內容通過案例教學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國際金融領域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案例,在國際金融課程中進行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時,可引入二戰后日元匯率走勢對日本經濟的影響的案例;在講貨幣危機與金融危機時,可引入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越南金融動蕩的案例;在講外匯衍生產品市場時,可引入巴林銀行破產事件、住友商社巨額虧損事件、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案例;在講離岸金融市場時,可引入人民幣NDF交易的案例;在講最適貨幣區的理論及實踐時,可引入歐元誕生的案例等等。
3.國際金融領域經常出現許多熱點和難點問題,組織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創新、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所掌握的信息與知識得以相互補充,知識結構更加完善。如在講人民幣匯率問題時,可組織學生討論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企業的影響這一問題;在講外匯儲備時,可組織學生討論近幾年中國外匯儲備激增的原因有哪些;在講國際資本流動時,可組織學生討論近年來熱錢流入中國的數量及途徑等問題;在講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和“三元悖論”時,可組織學生討論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問題;在講外匯風險管理時,可組織學生討論中國外貿企業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來規避匯率風險;在講國際收支時,可組織學生討論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促進中國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等等。
4.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比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就是對于相似的或對稱的理論、概念和業務等容易混淆的內容,在教學中通過繪圖、列表等方式,把它們之間的異同進行羅列比較。如在講解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等概念時,引導學生尋找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講站在報價銀行的角度求交叉匯率的方法及站在顧客的角度進行套匯的內容的時候,由于這兩部分內容容易混淆,可以將他們放在一起講解,以避免引起混淆。
5.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引入“問題教學法”、“研究教學法”等,對培養學生自主式學習和創新性學習的能力有很大幫助。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努力營造一種民主、活潑的氣氛,采用問答式、討論式、解決問題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教育對象的思維活動不斷引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環境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育對象的思維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強化、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要愛護和培養學生好奇心、求知欲,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將自身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融匯到教學內容之中,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教學方法改革要和教學內容優化相結合。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的載體,也是師生授受、生成、創新的基本素材,顯然,即使用最好的教學方法去教陳舊、無用、缺乏意義或價值、模糊、混亂的教學內容,也不會有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方法改革必須與教學內容優化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加注重學科最新知識和創新方向的介紹,注重學習和研究方法的傳授。
(三)改革考試內容和方法,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
為了深化高校考試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改革《國際金融》課程的考試內容,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在考試內容方面,創新能力的考核應成為考試的重要內容。要盡量減少試卷中有關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方面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盡可能地增加創新能力的測試。試卷中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的論述題、分析題等要占較大的比例。考核成績不但考慮期末的考試成績,而且考慮平時完成作業的情況、課堂討論等情況。要靈活采取開卷、口試、論文等形式相結合的考試方法,把學生引向獨立思考,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答題。成績的評判要鼓勵獨到的見解和創新,發揮學生個性化思維在探索知識中的作用。在考核方式上不但有閉卷考核,還應有開卷考核。要制定合理的考評體系,考評體系要以促進和激勵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為主導,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綜合素質,以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四)在教材的選用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作為課程的書面載體形式,不僅直接影響著高校教師在教學模式改革中的教材觀,而且從深層次上還影響著他們的課程觀及教學方法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辯證、客觀、科學、發展地對待所選用的教材,即做好教材的“二次設計、開發及實施”(指教案),而不是“照本宣科”,即要求教師按照繼承、借鑒及創新的課程原則積極做好所用教材的“糾正”與“彌補”工作。即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摘要] 根據《國際金融》的自身特點和授課對象的知識構成,在考慮有關專業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四對關系,為優化地方院校《國際金融》教學效果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必要的保障。
[關鍵詞] 《國際金融》 理論教學 經濟散文 四對關系
《國際金融》既是我院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課程,也是我院開設的選課率較高的素質課程之一。在考慮有關專業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根據課程建設的自身特點和授課對象的知識構成,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四對關系,對于優化教學效果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理清理論教學的深奧性和通俗性的關系
《國際金融》是一門知識涵蓋面巨大的課程。該課程對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國際資本流動和外債、國際匯兌以及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制度和國際金融組織都從理論高度上給予了比較翔實的闡述。然而枯燥、呆板的理論推導和闡述往往顯得較為生硬和沉悶,尤值一提的是,這些理論由于融合了其它經濟學課程的一些知識而更需梳理,加之這些理論的內生變量與外生變量,假設前提與實際觀察值等一系列相關關系的盤錯交織,使得原本復雜、生硬的金融理論知識分析起來更顯得晦澀難懂,給學生以極大的深奧感,甚至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一種挫敗感。因此,筆者以為,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將深奧的理論盡量用通俗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效果肯定會更好。而目前國內經濟學界流行一種學術論著、論文以外的輕松經濟學即經濟散文的寫作形式可以給予我們教學上的啟迪,它將理論性很強的經濟學問題用簡明的散文形式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尤其是一些趣味經濟現象)通俗明了地演繹出來。如原北京工商大學的梁小民教授,近年來就有許多諸如《寓言中的經濟學》、《經濟學內外》、《讀經濟學書》、《話經濟學人》等作品,一開印就是幾萬冊,廣受歡迎;他的《寓言中的經濟學》,就是用各種各樣的寓言故事來詮釋經濟學的現象。《經濟學內外》是經濟學隨筆集,基于大處著眼而從小處入微,讀起來引人入勝;他的譯著《經濟學原理》、《經濟學》,等等,曾經都是風靡一時的暢銷書。另外,目前非常暢銷的《經濟學家茶座》所刊載的文章獲得廣大讀者的好評也說明了將經濟學理論化深奧為通俗,化枯澀為趣味,化抽象為具體的可行性和積極意義。當然,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對教師也有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任課教師必須認真琢磨每個理論,力避繁復、抽象而取簡潔、通俗,以最感性的語言、最清新的教學工具去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有助于學生(尤其是對非專業學生)對復雜深奧的理論問題的理解,也是真正將“理論是灰色的”演變為“理論之樹常青”的一條道路。筆者認為,在《國際金融》教學過程中,也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來表述其中深遂的理論內涵,從而使枯燥乏味的分析變得生動有趣,使凌亂復雜的推理變得順序簡明,使深奧難懂的論述變得淺顯意簡。
二、理清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關系
自三百年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經濟研究中運用算術方法以來,到今天以數學為工具的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展,以至當今西方經濟學界,數學已經成為最常用的經濟學科分析工具,經濟學的數學化傾向越來越明顯。誠然,經濟學運用數學是經濟學發展中的一次革命,它使我們對經濟問題可以進行定量化分析,這有助于解決現實問題而且也有利于我們對經濟理論的深化。就專業的金融學研究而言,的確需要運用數學抽象推理來梳理金融學理論邏輯,正如馬克思所說:“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運用了數學才能真正成為科學”,因此,筆者也認為,在對于《國際金融》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不排除某些章節重點運用數理模型來進行推導分析和論證相關理論。但更多時候,還應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應盡量將圖表模型簡潔明了化而對于其表示的涵義闡述詳細化(尤其對選修課、素質課的學生而言),既要避免理論教學中的單純定性闡述性分析,更要避免盲目套用數學公式或模型,或把數學當作經濟分析的唯一手段。盲目的求新求異,忽略了國際金融作為社會科學性質下應有的人文內涵,畢竟,對于《國際金融》而言,數學只是手段,而不是唯一的表現工具。對于講授《國際金融》的老師來說,重要的是要將它所表示或說明的特定條件下的金融學的社會科學的意蘊和思維清楚地呈現給同學們。
三、理清專題教學和案例教學的關系
所謂專題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有關教學計劃,針對教學計劃中某個或者若干個重點、難點問題,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專門討論和重點分析。但單純的專題教學又顯得理論性太強,筆者認為應以案例教學為補充,從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現實。就《國際金融》而言,采用專題教學法和案例教學之前必須對某一重點熱點問題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時刻關注學術發展動態和趨勢,講課時以教材的論點和內容為基礎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應結合本學科領域知名學者的最新研究動態和成果、本學科職能部門有關官員的最新講話來展開討論。比如外匯儲備過多與貨幣升值問題,教材上不可能進行大篇幅的分析,但是,現實生活中外匯儲備和貨幣升值之間的關系又是如此重要,如單獨就國際儲備來簡單地談外匯儲備,學生對這個知識的掌握程度可想而知,這明顯不利于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優化他們的知識結構。筆者以為,可以在專題教學中嘗試性的穿插案例教學來進一步縮短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還是以外匯儲備與貨幣升值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曾經以 “中國是否會重蹈日元升值覆轍?”為專題來展開外匯儲備與貨幣升值之間的關系討論,從而將一個教材上沒法及時涉及的熱點問題用曾經存在的事實案例從理論和現實兩方面有效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外匯儲備過多給經濟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的基礎上,以日本1985年廣場協議的背景來闡述日元升值最后給日本甚至給東亞帶來的結果,然后上升到目前中國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以及升值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可以穿插國內外一些權威經濟學家和政府部門一些官員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然后讓學生自己來思考并回答這個問題。實踐證明,將專題教學和案例教學巧妙結合運用于《國際金融》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調動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辯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理清課程設置及其相互銜接的關系
在學習《國際金融》之前,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已經學習了或者將要學習到諸如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基礎會計學、國際貿易等相關課程知識,這樣就要求任課老師必須熟悉教學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現狀,哪些是已開過的課程,哪些是將要開的課程,以及現在平行開的是哪些課程,理清這些課程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深化滲透的關系,還是同時開設的關系,如果不注意就會造成教學內容的重疊或者教學真空與支離破碎的情況。比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以及《國際金融》等課程中都會提到一個重要問題――外匯風險防范問題,那么,這就要求教師應深刻理解切入這個問題的視角,做到既有所兼顧,同時又重點特色突出。總之,理清課程設置及其相互銜接的關系,既有利于老師講課時對有關重疊內容的權衡取舍,提煉精華,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結構整體脈絡的把握,達到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就非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的《國際金融》素質課程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求理清課程相關性問題,對授課內容更要精益求精地進行科學選擇。應從整體上構造一個學生易于接受的完整體系,并有意識地針對他們所學專業,及時調整增減有關內容,用最清新和最通俗的語言將有關內容展現出來,及時補充經濟社會中最新國際金融的案例和事實,為它們的專業學習從一個非專業視角來拓寬思維、啟迪思維和操練思維。
[摘 要]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其創新性思維,促進學生們更好地適應計算機組卷的考試形式,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國際金融學》教學團隊在該課程的授課方式、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作了相關改革,文章就具體的改革實施過程、改革成效、啟示等作一詳細介紹。
[關鍵詞]《國際金融學》;教學模式 ;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得知識存儲、傳播的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時代的變革引發了高校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新一輪思考,本文將介紹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在《國際金融學》課程的改革實踐過程以及改革帶來的啟示。
1 教學現狀
《國際金融學》是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以宏觀的視角洞悉國際金融市場的種種現象與原理。長期以來,《國際金融學》的講授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法,即一種“自上而下”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并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即學生并沒有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此外,學生預習、復習知識的意識淡薄,不能主動借助互聯網等工具檢索相關知識,大部分學生仍然抱著僥幸心理,以為臨考前突擊學習或者背誦PPT中的內容便可大功告成,顯然,這很難適應計算機組卷的期末考試形式。有鑒于此,在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的教學中,《國際金融學》實施了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下文將具體闡述改革的具體實施過程。
2 改革措施
2.1 弱化單純講授,打造高效課堂
根據每節課的特點,借助教案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完善課堂組織方式,抓重點,鼓勵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每堂課總共2學時,每學時45分鐘,如何將課堂合理地分為導入、提問、答疑、習題精講、討論幾個環節,就得益于課堂教案的設計。教案是對教學組織方式的安排,教師須明確課堂的重心,進而有計劃地編寫教案,將時間放在重點環節,使得鋼用在刀刃上。比如在《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一節中,可以在一學時中安排2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習題精講,將課堂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應用操作能力,通過對具體例子的點撥和啟發,鼓勵學生能運用所學公式和原理對實際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在《外匯與匯率》一節,可以酌情將課堂的重心放在提問環節,可就爬行釘住制、匯率目標區制、貨幣局制這幾種中間匯率制的概念、異同、聯系等進行發問,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課堂采取的提問絕非單純地背書,而是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引發新一輪的思考,促進學生培養構建知識體系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2.2 拓寬知識來源,鼓勵學生思考
教學不應拘泥于一本教材,在借鑒多本國內經典教材的基礎上,《國際金融學》教學團隊編寫的講義博采眾長,這有利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相比學生使用單一教材進行學習,該講義的優勢在于:①講義更具有針對性,一節課的內容在講義中分為名詞解釋、本節概要和重點問題解答三個部分,使學生能從各個角度完整、系統地學習本節課的內容;②講義的編織帶有鮮明的邏輯性,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入門。名詞解釋部分作為本節課先導性知識,本節概要的內容很好地連接前后兩節課的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而重點問題解析直擊本節課重難點;③為不同層次、特點的學生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將一種名詞解釋改進了書本中晦澀的書面描述,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引入例子,重點問題解答采用問題―解答的形式呈現,并在解答中采用文字說明、圖表分析、箭頭圖、口訣、案例分析等多元方式進行多角度深入分析。學生可各取所需,在學習資源充分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喜好的方式進行學習。
2.3 添加預習題目,調動學習自主性
習題作課前預習之用,旨在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在習題題目的編排上,教師注重考察學生的知識理解、遷移及檢索能力。如填空題目可以設置“2013年7月28日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是()”或“20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是從()貶值引發的”,簡答題中設置“金銀復本位制下有‘劣幣驅逐良幣’,今有‘良幣驅逐劣幣’的貨幣替代一說,試析這兩種說法是否沖突”等題目,鼓勵學生使用互聯網來檢索信息,獲取知識。
2.4 加入課堂討論環節,培養學生學習遷移能力及同伴合作能力
教師按照以往綜合成績排名,分為四個層次,并從每一層次隨機抽取若干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大約6~8人,在一學期的教學中,教師按分組順序組織討論。《國際金融學》課程中的討論環節為必要環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組隊進行“有準備”的討論,力求做到“知識+能力”的最佳狀態。教師將討論題目附在講義上,如“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之政策有效性分析”一節中,討論題可設置為“請結合所學試分析克魯格曼的‘三元悖論’”,學生在自學過講義后,完成預習題目的基礎之上,可進行分工,做有準備的討論;
(2)討論時長控制在25分鐘左右,其中搭配PPT演示、互動等環節,注重同組成員的同伴協作能力。在討論結束后,教師以及聽課學生可就與討論相關的問題進行提問,隨后教師就討論所涉及的知識作一總結歸納,并對討論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并給出分數。
2.5 新增兩次單元測試,完善課程考核體系
本學期開創性地采用10%(平時成績)、50%(兩次單元測試平均分)、40%(期末考試成績),用分階段的兩次單元測試替代期中考查,定期追蹤成績,一方面可以完善考核體系,另一方面使得學生更有信心的面對最后的期末考試。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的考核比例為20%(平時成績)、20%(期中考查)、60%(期末考試成績),實際上,該課程的期中考查以往都采用開卷的方式進行考查,故期中成績并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此外,該課程期末考試已知采用計算機組卷,具有一定的難度與區分度,如一名學生期中成績為92分,期末為62分,這樣懸殊巨大,故很難形成學生學習成果的測評體系。在改革中,兩次單元測試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單元測試為計算機組卷,題型、題目來源與期末考試一致。一學期采用兩次單元測試使得學生提前適應了計算機組卷的特點與考核方式,可以更有準備地應對最后期末考試的到來。
3 改革效果
3.1 課堂反應活躍,有力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
相比于傳統課堂模式,學生思維被打開,課堂不再死氣沉沉,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困惑,并且教師鼓勵其他同學為其解答。教師作為課堂中的引導者,讓全班同學都積極參與到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這個特點在討論環節表現得尤為明顯,如在討論“國際收支平衡與均衡的區別與聯系”中,該討論小組并沒有使用單調的概念解釋,而是用“一桿秤”的圖示來描述國際收支平衡的意義,即借貸平衡,表現為國際收支平衡表賬面差額為零,同時,用“相互制約并促進”的圖示來形容國際收支均衡,它是國內均衡與國際收支平衡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均衡狀態。筆者認為,“同伴互教”的模式更能促進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這點在這次的教學改革嘗試中初見成效。
3.2 作業成績構建出學生學習效果反饋體系
根據對習題成績的觀察,大部分學生成績都處于良好態勢,這可以說明學生在適應教學改革的同時,不斷調整自身狀態并慢慢養成學習自覺性。教師親自批閱學生的預習作業,并針對筆記注釋、答題邏輯等幾個指標給出成績,并記錄在Excel表格,期末統一算出作業平均分,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一部分。Excel數據作為歷史記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自發性學習”的主動程度。筆者觀察到,大部分學生隨著課程的跟進,也在慢慢地調整學習狀態與習慣,開始適應自發學習的模式,作業成績也呈現出上升趨勢,形成了一套全面客觀有參考價值的教學反饋體系。
3.3 單元測試成績促進學生適應計算機組題
在所教授班級中,共有學生114人,筆者選取有效樣本110個,并對這110位同學的兩次單元測試成績計算平均分,繼而與其期末卷面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筆者運用Excel進行相關系數的計算,最后得到,單元測試成績與期末卷面成績的相關系數為0.7213,一般來說,為中度正相關。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單元測試成績與期末卷面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在兩次單元測試的基礎之上,學生通過總結、查漏補缺等方法,可以在期末考試中得到更為理想的成績。
4 啟 示
改革后的《國際金融學》課堂中,“自上而下”的講授不再作為課堂的重點,而是在學生提前自學了課程講義、完成預習題的基礎上,教師將答疑作為課堂的重點,并隨后進行相關的提問與習題精講。此外,討論是另一個重點,通過教―學互動的方式,教師漸漸地由知識傳輸者的角色向學生導師、信息咨詢者的角色轉變。課堂的中心在于學生,引發學生的思考,使之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是本次教學改革的主旨所在。
在下一階段的改革中,《國際金融學》教學團隊進一步嘗試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授課內容制作成可視化的電子資源,如錄制微課、光盤、開展Blackboard綜合教學等,為學生打造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順利開展翻轉課堂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