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5 04:45: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當代文學史料的理論思維問題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有關當代文學史料研究門檻低、層次低的不良印象,研究實踐中的一擁而上,研究活動的重復度偏高以及整體上良莠不齊的狀態,其實都與理論思維建設的軟弱無力脫不了干系。下面對當代文學史料研究中的幾點理論思維進行討論。
1.“復調”的理論思維
“復調”是當代文學史料的存在方式,也是闡釋史料的思維邏輯。當代文學史料的闡釋需要尊重與接納彼此差異又互相聯系的史料。在研究實踐中需要我們克服一些陋習。一種是碎片化、單一性的運用史料,對“史料鏈”的系統性建構缺乏。類似于“就憑……就足以證明……”的邏輯思維,偶爾依然存在于當前的一些研究中。而忽視史料的變化性、虛構性、臨時性等諸多特質,對研究工作的科學品質正在極大地削弱。另一種也就是先有了自己的觀點或者是印象之后,有選擇的使用資料進行研究,挖掘資料的內容。由于史料并不是完整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文學史料研究的過程中要做出一定的假設,所有的假設都要有根據,要在復調式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要客觀的看待這些史料。更不能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放大史料或者是遮蔽史料。
2.批判性思維
史料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維通常是面向史料的批判,即對史料的是非甄別、去偽存真以及對史料的個性化闡釋。就目前對文學史料的研究現狀來看,我們把批判性思維看成另一種面向自我的批判。也就是說,在自我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明確的自省,有警覺意識。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有兩種現象深受人們的關注。第一種我們稱它為歷史闡述的似是而非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把歷史的事件放置在語境中或者是情景中,把它和可能有聯系的東西連接成一個整體。一方面,我們在研究中國當代歷史的過程中能夠發現時代性和代際感十分強烈。很容易變得輪廓化、復雜化。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資料中有很多和整體不吻合、無法敘述的東西,就不再成為歷史。另一方面,在研究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新的觀點,新的方式,這也體現了強烈的時代特征。這種新觀念、新方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號召力,現在被我們稱作權威性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輪廓化的歷史方式,這既帶來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也為當代文學史料的研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可能會遇見學術陷阱或者是過于簡單的情況。另一種,也十分值得我們研究,那就是道德批判是否取代了學術研究。我們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能夠發現,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文藝批判,這些文藝批判產生了巨大的摧毀效果,往往占據著道德的制高點。我們不能以簡單的道德批判就把一個人物或者是一個事件給本質化,也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采取一定的措辭,享受著所謂的正義感,并把這些作為自己研究的立場。我們在進行文學史料研究的過程中更需要的是耐心細致以及歷史同情心,這才是正確的道德評價。
3.研究范式的開創性思維
所謂的研究范式,也就是在對史料探索的過程中保持著敏銳性,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代文學史料研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古代文學史料研究相比,還不夠成熟,缺少完善的研究范式和一定的規范標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留下了更多探索的空間,在當代文學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其鮮明的個性、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探索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范式開創思維的確立源于研究者獨立解讀史料的意識與能力。研究者首先要對史料有獨特的感受,自己的見解,之后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思考,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些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范式問題。所以這種范式開創思維注重的是自己對史料的感悟研究,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相關的問題。其中,洪子誠就是范式開創思維的代表人物。以上只是基于目前研究實踐的一些斷想,對有關當代文學史料研究理論思維進行探討,但是行動非常關鍵,喧囂躁動的研究局面以及學科建設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對文字史料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