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15:04: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積極為學生設置鮮活的情境、明確的任務和典型的語文實踐活動。”無論是目標的設定、內容的研制,還是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師都要以學生的原始經驗起點和思維發展規律為基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設定個別化教學體系。這里的“個別化”,就是教師要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構建契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體系。這一教學體系的構建,就不能完全依靠教師個人努力,還要緊密團結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不僅是學生發展的基礎,還為學生提供了多維化、立體化的語文學習空間。語文教學要構建家校之間的雙向聯系,在彼此協作的基礎上設計個別化指導方案,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1]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嘗試,談談在這一方面的實踐和思考。
一、針對興趣愛好,創設不同的語言環境
任何一門語言的教學,都不能停留在語法的機械灌輸層面,而是要為學生營造真實、可感的情境,推動學生學習效益的提升。實際上,學校基于班級授課制組織教學的實際,決定了語文課堂只能采用相對統一的模式。盡管很多優秀的教師已經認識到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但集體授課仍會成為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的阻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認知基礎、興趣愛好較為了解,能為孩子創設不同的語言學習情境,提供適合孩子發展的最佳方案。例如,統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的習作主題是“我的樂園”,這樣的習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由于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認識和興趣愛好,他們選擇的描寫對象自然就會不一樣。如果完全由教師展開統一教學,學生的學習必然會受到限制。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主動與家長聯系,建立協同育人的雙邊互動關系。一方面,由教師對習作要求、寫作方法進行整體性講授和指導;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獨特優勢,在尊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由家長帶領孩子走進他們的樂園,一起參與活動,一起感受蘊藏其中的快樂。基于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與家長展開合作:一是做好溝通。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將習作的相關要求告訴家長,讓家長認識到寫好這篇習作需要選擇怎樣的素材資源。二是做好指導。怎樣的地方才能算是孩子的樂園呢?很多家長都會憑借自身的理解,直接將自己所認為的地方當成孩子的樂園,甚至有的家長圖省事,直接為孩子指定樂園。看似家長已經發揮了自己的作用,也為學生提供了空間,但對于學生習作的幫助卻非常有限。對此,教師需要對家長進行指導,如讓家長懂得樂園的選擇方法,要盡可能尊重學生的意愿等。經過這樣的溝通,家校協同就形成了教育合力,對于這篇習作的創作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緊扣生活經歷,營造不同的思維場域
思維和語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語言是思維得以實現的工具,是思維存在的形式和表達思維的方式,語言的發展過程也是思維的發展過程;另一方面語言也離不開思維,思維能夠幫助我們構成語言詞匯和語法。[2]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皮亞杰曾說過:“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他將自己的思維以語言文字的形式物化成可見的文本。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思維能力被列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實際上,學生閱讀文本的實質,就是與思維進行對話。家校協商視角下的個別化指導,就是充分關注學生現實生活的經歷,巧妙利用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思維場域,設置個性化的思維歷練方案,助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我國著名教育實踐家陶行知創設了影響深遠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中處處皆語文”。沒有生活浸潤的語文,就失去了源頭活水。只有將生活融入課堂、與語文有機整合,才能真正助力學生思維能力不斷發展。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家長會、家長學校和信息化的家校溝通渠道,指導、幫助家長樹立“用生活指導語文學習”的意識。統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的“口語交際”編排了“學會轉述”的內容要求。很多學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師,都沒有關注到轉述的具體要求。他們認為轉述只是將信息進行搬運,而對于其中所需要的思維轉化視而不見。事實上,看似簡單的口語表達,卻對學生的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既需要對轉述的內容進行理解和識記,相機將之貯存在自身的思維意識之中;又需要把握視角和人稱的換置,基于不同的轉述情境、轉述對象和轉述內容的語境,從人物角色關系入手,確定轉述的人稱;同時,還需要對語言進行組織,確保轉述時語言表達的精準、高效。因此,僅僅憑借課堂40分鐘,教師很難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歷練。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就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孤軍奮戰,而是要通過家校協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學生在家庭中、生活中的真實經歷,對他們的口語轉述能力展開訓練。比如,孩子到親友家做客,家長可以請他幫忙帶個信,這時就可以與孩子一起關注帶信的內容,并相機確定核心信息,同時指導孩子根據不同的對象,合理選擇表達的方式;大人不在,接到了電話,指導孩子怎樣將聽到的內容轉述清楚……這些都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遇到的情況。現身說法式的語言訓練,將學習置于真實情境之中,對于學生轉述能力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教師布置相關任務通知時,故意不在家長群中發布,要求學生以口頭的方式,回家轉述給家長聽。教師可以與家長做好溝通,對學生口頭轉述的內容、人稱以及狀態進行全面了解,及時掌握學生的口述狀態,以便對教學進行進一步調整。
三、依循學生特性,提供不同的審美范本
葉瀾教授曾經說過:“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語文是一門關于“美”的學科,只要我們悉心體悟、用心感受,語文的美便無處不在。然而,一些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始終將語文教學停留在機械訓練和生硬灌輸的泥潭之中,將審美教育局限在課堂上,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科之美的感知。[3]這樣,學生對于語文之美的體悟就會相對有限,甚至只能局限在逼仄的空間中。筆者認為,只有家校協商一致,形成育人合力,才能為學生提供審美發展的認知性框架,豐富學生的美育積淀。以教學統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七單元《月光曲》一文為例,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創作經典鋼琴曲———《月光曲》的過程。其中,盲人妹妹聆聽貝多芬的琴聲之后,在腦海中所浮現出來的想象畫面,就蘊藏豐富而多樣的美學資源,作者以翔實、具體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將這種獨特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教師不妨著力從三個方面組織學生對其中的美進行鑒賞:
一是關注其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細節里,感受盲人妹妹對音樂的癡迷,以及對貝多芬的崇拜,讓學生認識到盲姑娘雖然貧窮、雙目失明,但對于自己的理想有執著的追求,同時引導學生感受蘊藏在盲姑娘內心的真誠與善良。
二是關注其情。教師要引導學生依循角色特征,走進人物內心世界,感受人物內心的激動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師不妨在這一板塊中,搭建與人物進行多維溝通的平臺。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以“……,我想對你說”的方式,將自己對于人物的認識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當成課文中的角色,將人物所呈現出來的狀態,以心靈告白的形式加以表達。
三是關注其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表達月光下海景的變化之美,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月光曲》究竟是怎樣的,由此達成“人、情、曲、景”多維交融的審美境界,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生向著語文學習的內核邁進。教學至此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鳴金收兵”了,這一板塊的教學僅僅是對文本蘊藏之美的鑒賞。教師還可以與家長進行聯系,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回憶曾經觸動孩子內心的“那一刻”:“那一刻”發生了怎樣的事?形成了怎樣的情?欣賞了怎樣的“景”?如果要選擇一首曲子,作為背景音樂,你會選擇哪一首?有了家長的參與和指導,學生就有了更多最貼近自己情感和認知的審美范本和資源。就此,學生可以完成一篇屬于自己心靈獨特感受的周記,在濃郁情感的推動下、在真實美景的支撐下、在感人音樂的浸潤下,文字也會流淌鮮活的美感。
四、根據成長經歷,創設合適的文化學習場
文化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不僅將培養學生“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作為課程目標,還特意指出了語文課程的文化形式。我國有著五千多年悠久燦爛的文明歷史,孕育了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易中天教授說過:“沒有文化的浸潤,生命的成長是沒有活力的。”這就如同沒有養分的滋養,禾苗的生長不僅速度慢,而且生長質量也會受到影響一樣。試想,如果語文學習純粹停留在生硬的方法、策略和技術層面,學生所經歷的都是枯燥的訓練和“暢游不完”的題海,文化浸潤又何從談起呢?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文化做到理解和傳承,這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引領和教育,還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形成個別化的指導方案。
以統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伯牙鼓琴》一文為例,這篇小古文主要描述了我國春秋時期,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的知音故事,蘊藏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古琴文化”和“知音文化”。如何在這個故事中開掘出這兩種文化內涵,并彰顯出文化育人的獨特價值呢?教師不妨在學生理解小古文、感受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之后,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首先,對于古琴文化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家長與孩子一起通過網絡渠道,收集與古琴相關的圖片、文字,有條件還可以走進博物館,現場觀看古琴實物,或走進音樂廳欣賞古琴演奏。然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針對“知音”展開研討:鐘子期和俞伯牙之間身份懸殊,而且還只見過一次面,為什么他們就能夠建立如此深厚的友誼呢?借助這一問題,教師組織學生研討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相機講述傳統文化中“知音”的內涵。由于教學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中往往只能圍繞著這一案例展開研討。雖然他們已經學習到了“知音”的相關內容,但是教師要想學生真正把握其實質,還需要通過不同的資源和素材加以充實,延伸課堂教學的時空。為此,對這一篇小古文的教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家校協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家長的資源和智慧,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比如,有的家長拓展補充了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友誼;有的家長講述了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友誼;有的家長針對生活中的現有資源,現身說法,用身邊的人或事,從正反兩個不同方面,讓孩子逐步理解并傳承“知音”文化。
參考文獻:
[1]俞九菊.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1(1):16-17.
[2]徐飛.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并舉———“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學習任務群相關單元教學建議[J].語文教學通訊,2022(3):17-20.
[3]薛永娟.審美課堂:指向學生生命成長的語文教學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22(4):33-37
作者:涂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