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7 21:51: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產實習報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貨幣信貸管理處工作職責貨幣管理處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分析貨幣信貸執行情況,負責分析轄區內的金融形勢,反饋貨幣信貸政策落實情況,反映貸款有效需求變化,為總行制定貨幣政策提供依據;結合當地信貸特點,提出信貸政策指導建議,運用部分貨幣政策工具有效貫徹執行貨幣政策。
二、貨幣信貸管理處具體工作業務
信貸資金管理:主要是四個方面,分別為信貸資金計劃的編制與核定、信貸資金的管理、信貸資金的調劑以及繳存存款的管理。
再貸款、再貼現管理:主要是三個方面,分別是對于再貸款、再貼現對象的審核、對于再貸款、再貼現手續的辦理(包括文件審定,票據蓋章等)以及對于再貸款、再貼現的金融機構的貸后監督。
存款準備金管理:主要是三個方面,分別是督促法人金融機構按規定比例足額劃繳存款準備金、定期監督檢查存款準備金并給予利息以及依照法律法規動用存款準備金。
銀行內部金融監督管理:主要進行銀行內部的、組織、協調引導功能同時監督、檢查銀行內部員工是否按照規章制度操作業務。
資金拆借管理:主要是兩個方面,分別是對于需要進行拆借的金融機構進行審核以及對于拆借后的情況進行監督。
利率管理:主要是兩個方面,分別是依照國家的政策對于利率進行調整以及加強對于利率市場的監測分析,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附:貨幣信貸工作業務流程圖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經辦人員提出初審意見 部門負責人提出審核意見處務會研究決定按照權限報行長、分管行長下達貸款通知書將再貸款借據、合同送交有關部門保管
三、人民銀行其他部門工作了解
反洗錢:了解反洗錢就必須先理解何謂“洗錢”“洗錢”的定義:洗錢由英文“moneylaundering(money-washing)”一詞直譯而來,“洗錢”一詞,源于本世紀初,美國舊金山一家飯店老板發現骯臟的錢幣常常會弄臟顧客漂亮的手套,于是就將在飯店流通的錢幣放進洗滌劑中清洗,這就是最初的洗錢。其形象的語言表述記載著洗錢一詞的發端:20世紀初美國芝加哥以阿里·卡彭等為首的有組織犯罪團伙的一名財務總監購置了一臺自動洗衣機,為顧客洗衣物,而后采取魚目混珠的辦法,將洗衣物所得與犯罪所得混雜在一起向稅務機關申報,使非法收入和資產披上合法的外衣。現代意義上的洗錢是指將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金融機構以各種手段掩飾、隱瞞資金的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洗錢罪的主體是金融機構或個人,有五種行為:
(一)提供資金賬戶的;
(二)協助將財產轉換為現金或者金融票據的;
(三)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資金轉移的;
(四)協助將資金匯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全球每年非法洗錢的數額約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2%至5%,介于6000億至
1.8萬億美元之間,且每年以1000億美元的數額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資本流動國際化的情況下,洗錢活動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安全、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危害極大。根據我國《反洗錢法》和《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反洗錢工作的主要監督管理者;同時,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根據自己的職責負責某一方面的反洗錢監督管理工作。
匯率與外匯匯率:匯率又稱為匯價,是兩種不同貨幣間的折算比價。也是一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將對價格。匯率是一種價格,其背后的載體是外匯這種特殊的商品。外匯:并非所有的外幣資產都是外匯,外匯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自由兌換性。
外匯普遍接受性,即能在國際經濟往來中被各國普遍的接受和使用。
外匯的可償性,即可以保證得到償付,可以作為國際間的清償支付手段和資產。
四、個人的感受作為一個大學金融專業的學生,這次人民銀行的實習機會對于我可以算是難能可貴的一個經驗。在人民銀行里面,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我金融知識的欠缺以及工作實踐與課本知識之間的差距。但也正是這些不足讓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向人行的各位前輩虛心求教,好在大家也是熱心的給我答疑解惑,讓我受益匪淺。我想短短幾天時間并不能讓我很好的熟悉人民銀行這樣一個龐大的機構,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能夠讓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懂的如何學習、如何請教。如何能夠更好的融入一個陌生的新環境中。這次人行的實習經歷,可以成為我的一個資本,讓我在找尋下次工作或實習機會的時候有所借鑒,我也會不斷努力,向著更好的工作目標邁進新的一步。
中國人民銀行實習報告(二)
暑假期間,我在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常州市中心支行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對人民銀行地方中心支行的工作內容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區分了中央人民銀行與地方中支的職責劃分。
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常州市中心支行有信貸管理科、調查統計科、國際收支、外匯管理、會計、人事等部門組成。與普通商業銀行相比,在這里工作的職員主要局限于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沒有額外的業務指標,工作相對輕松與模式化。他們時有在職資格考試,但這也是在類似國家機關工作的特點。
我被安排在信貸管理科實習,這個科室有兩個科長,三個科員(原來有四個,有一個生病休假了)。由于人員少,每個科員要承擔不少的工作任務,而由于他們要負責地方貨幣信貸月報、季報、年報的呈報,所以在月中與月末時工作繁忙,而月初又很空閑。這也就導致一個月的事常常要集中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科長形象地說,在工作最繁重的那段時間,他們忙地抬不起頭來。
剛到信貸管理科時,一個同事拿了一些他們以前做好的材料給我看,有常州市金融運行報告,金融統計月報,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等等,通過這些資料的閱讀,我對信貸管理科的工作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同時也了解了家鄉的金融運行情況。
過了幾天之后,王科長向我介紹了常州市中心支行信貸管理科的主要任務,集中在三方面:
一、執行貨幣政策(只有中央有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從省一級往下就只是執行貨幣政策。國家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針對的總量的控制,而信貸管理負責的是結構的調控,貸款在哪些領域鼓勵投入,在哪些領域有限制);
二、金融市場監控(地方銀監局主要監管金融市場中的各個主體,而市中心支行主要監管金融市場中跨區域的領域,如果經濟運行中的一片區域都出現了問題,這是需要他們負責的);
看了一星期的材料之后,科長逐漸安排一些工作讓我做,比如制作簡單的報表,繪制圖表,統計匯總等,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書本上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不一定用的到,而且在絕大部分時候是用不到的,但知識作為一種儲備又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思考的方式,決定一個人能否高效、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工作與學習不同,學習需要一個人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而工作除此之外,還需承擔應盡的責任,有的時候甚至不是自己的責任,因為工作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中存在分工,大家各司其職,工作中的上下游各環節只有確保準確無誤的完成,整個工作鏈才能環環相扣,井然有序。記得有一次,我在做金融市場業務情況的匯總報表,資料來自各國有銀行、地方銀行發來的填報報表。我只顧把數據匯總,卻忽略了對報上的數據進行最簡單的邏輯分析。因而在有經驗的科員檢查時,就發現了好幾處問題,比如有銀行在發生筆數一欄填寫了1.5,這顯然是在填報時出現了差錯,還有銀行在同一欄目的“發生筆數”未做填寫,在“發生金額”下卻填有數據,這可能是該銀行無法準確統計,因而空缺該欄的結果。這樣最后匯總出的該欄目發生筆數和發生金額是不匹配的,沒有統計的意義。實際統計工作中,會出現數字資料缺漏的情況,需要一個細心的統計員及時發現,核實數據的準確性,對數字資料做出處理。盡管這可能并非一個統計員的責任,但為了使自己的工作有意義,能正確的反映問題,發現別人的錯誤,并令其及時改正,也是對自己職責的履行。另外,工作中常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需要職員有較好的應變能力,恰當處理問題,并在此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驗。工作中工序的安排也是門大學問,恰當安排,會使工效大大提高,時間得到極大地節約。
中國人民銀行實習報告(三)
由于在學校的專業課程學習中較多地接觸了金融方面的知識,同時出于修金融雙專業的緣由,因此,本著一種希望能將課本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以及一種曾經想以后在銀行工作的憧憬,本人開始了在民生銀行的實習生活。
實習第一天,內心懷著忐忑與新奇,以一身干凈的著裝踏入了銀行,然而卻在服裝上被老師提出了嚴重的批評。作為銀行工作人員,要求有統一的著裝,即上身需穿白色襯衫,下著西裝黑褲外加黑色皮鞋。男性需帶領帶,而女性的皮鞋要求前不露腳趾,后不露跟。簡而言之,需保持一種干練,整潔的形態。作為實習生,雖不具有完全一致的服飾,但也需要穿跟行業服裝顏色相近的衣服,以保持銀行的整體形象。在受到熏陶后,下午變換上了一身職業裝回到銀行,在外在上儼然有了點工作的樣子。
縱觀整個實習生活,我的實習工作可被分成兩部分,即:擔任臨時客服經理及學習對公業務。
客服經理工作
原以為客服經理只是一種引導作用,然而事實不然。它所涵蓋的工作可以涉及到營業部里大大小小各個方面,即需要了解所有業務的情況,包括普通的對公對私業務的存取款、貸款的辦理及還貸、理財業務的部分指導等,要有一種處理全局,解決突發狀況的頭腦以及良好的交流能力。
以一個下午的時間學習了民生銀行客服經理準則以及廳堂服務標準,接觸了各種表格的填寫、幫助還貸、網上銀行開通及使用、查詢機的使用等。每日準時上班,一天一站就是6個多小時。
表格的填寫方面,由于民生銀行作為較小的商業銀行,有別于中、農、工、建、交以及農村信用合作社。它與其他小銀行如寧波銀行,光大銀行等方面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即:由于它們之間運用的是銀聯清算系統(大銀行之間使用的為人民銀行支付清算系統),在民生銀行存取在寧波銀行卡上的錢時無需交手續費,此費用由銀行替客戶進行支付。此外,同城轉賬若轉到5大國有銀行,則需填寫同城通存通兌單(但現今民生銀行沒有通兌業務);若為異地轉賬,則需填寫異地轉賬單;同為民生銀行間轉賬則無需填寫表格。至于其他,如借記卡辦理業務,密碼掛失及解鎖等均需填寫相關表格。而指導客戶填寫表格以及幫客戶取號成了我工作組成的一部分。
網上銀行業務的開通及使用對于一個不曾接觸過的我來說起初有點困難。需教客戶如何操作,并需要進行相關演示。要回答客戶u寶和瀏覽器證書的區別以及網銀申請時對單筆和累計額度的限制等問題。
在實習期間也發生了一定的突發狀況,比如,在7月23日停電一天,險些造成銀行備用電供應不足。在這種盡量關閉電腦,節省電量使用的情況下也就對辦理業務的速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導致取號機器難以使用。在此情況下如何穩定客戶在等待中不厭煩的情緒,合理地進行解釋并保持一定的等待順序成了我遇到的一個問題。但憑借著之前學生工作的經驗,讓我很好地對此進行了處理,也使銀行內其他人員比較滿意。
對公業務的學習
柜臺方面主要包括對私業務以及對公業務,對私業務主要涉及現金,而對公則主要涉及各類票據。
由于在學校學習過銀行會計的課程,同時接觸過清算系統的實踐操作,因而在本人的申請下,由臨時客服經理工作轉到對公業務的學習。
在此期間,首先了解了點鈔的規范動作。起初有些生硬,還險些拿不穩一捆,速度緩慢。在不斷地訓練下,由原來的一捆需1分鐘左右到最后一捆40秒左右,讓我感到緩慢的進步。在詢問優秀的標準后,我得知,在10分鐘內要數出16捆(每捆100張)。在練習期間,也看到了對幾位已畢業的大四實習生的考核,頗有一定的壓力。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對于票據的學習。在本人的要求下,向老師要了一份全國票據法進行學習,同時也跟在會計各位老師后面見習了各種票據的處理過程,從一天最初的打印人行往來回單、小額支付系統回單開始,工作也就拉開了序幕。開戶的處理、支票的檢驗,影印的上傳以及往來賬戶的的操作等等都讓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在開戶前需要檢查是否已開基本賬戶,是在哪家銀行,是否屬于空頭支票黑名單戶,此外還要驗證身份等等。這不僅使我對銀行會計課程的內容有了回顧,同時也接觸到了些更為實際的操作。
【關鍵詞】媒介融合;MJC;實踐能力
國務院學位辦于2010年批準設置新聞與傳播碩士(MJC)專業學位,并于201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48所高校開始招生。其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深入了解中國基本國情,熟練掌握新聞傳播技能與方法的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門人才。[1]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媒介形態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網絡融合、內容融合、終端融合以及媒介形態的融合、媒介產品的融合、組織結構和產權的融合等的新聞傳播形態日益凸顯。[2]其終極目標是任何人在任何地點和時間都能獲取和傳播任何信息。作為新聞與傳播碩士高層次人才培養主陣地的高校,必須轉變觀念,變革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起滿足媒介融合對多元化、整合性和融合化傳媒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培養體系。(注:為行文方便,以下用MJC代替新聞與傳播碩士)
一、媒介融合對MJC培養的影響
媒介融合的快速發展,導致全媒體時代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傳播高層次人才特別是MJC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媒介融合為MJC的跨學科研究和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我國的新聞傳播高等教育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傳統的新聞學和傳播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為高等學校培養教師和為研究機構培養科研人才,媒體不是大多數碩士研究生就業的第一選擇,其能力和素質主要是以科研素養進行評價,培養模式比較專業和單一。但是,培養的MJC是直接針對媒體就業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這種定位決定了人才培養的市場需求導向,即需要培養技術復合、知識結構復合和能力復合的“全能人才”。為適應這種需要,僅靠單一的某一種媒體或新聞傳播單一學科的學習和研究是不行的,跨學科的研究和培養已成為必然。
2.媒介融合導致的“全民記者”現象為MJC的培養帶來了新挑戰
媒介融合導致各種自媒體迅速興起,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博客、微博等自媒體傳播平臺,對諸多突發公共事件等進行迅速擴散和傳播,其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超過專業媒介組織精心策劃的新聞報道。在“全民記者”語境下,雖然我國的傳媒業特別是網絡傳媒業取得了大發展,但新聞媒體對人才的需求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而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人才培養規模在擴張,不但本科畢業生進入媒體就業困難,即使是碩士研究生想進入地市級以上的媒體工作也不容易,約70%以上的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要進入非媒體單位就業。[3]目前高校培養的MJC有大約50%到企業等非媒體單位就業。因此,媒介融合環境下新的市場變化和市場需求,對目前MJC教育單一為媒體培養專業人才的定位提出了挑戰。
3.媒介融合對MJC教和學的內容賦予了新內涵
按照MJC教指委的要求,MJC課程設置要著重提升新聞與傳播實務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大多數高校對MJC的培養都處于探索階段,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對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MJC應該教什么、怎么教,學生應該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還沒有進行系統科學的內容設計。媒介融合對每一位公民的學習、生產和生活都產生著重要作用,新聞傳播越是全民化,對新聞傳播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MJC應成為一專多能的融合型人才,具有精通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音像視頻制作及各種多媒體使用的綜合技能,能從理論高度認識各種新聞現象、分析新聞背后的社會根源,提出相應的建設性建議。學校要按照這一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MJC要按照這一理念進行學業規劃,為MJC的教與學賦予新內涵。
4.媒介融合促使MJC培養教育的評價機制產生了新變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對新聞傳播類碩士研究生培養成效的評價主要看科研和學業成績,因為他們的畢業去向主要是高校及科研部門。但是,因近年來的大幅擴招,新聞傳播類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危機,一方面是因為當前高校及科研部門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研究生培養中過分追求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而導致實踐能力的缺失。因此,在MJC培養過程中,一定要凸顯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在評價機制上要把實踐能力的高低作為重要考核指標,要把實習實踐作品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而科研成果只能作為補充和參考。
二、當前MJC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2011年各高校開始招生以來,MJC的招生人數在大幅增加,在培養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缺乏特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
MJC的就業是和社會需求緊密相關的,其最鮮明的特點是實踐性強,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是以實用性為主,各類媒體需求的是高素質的記者、編輯、主持人、廣告人、新媒體能手、媒介經營管理人才,即使是行政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對MJC也要求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從總體上看,國內大部分高校培養MJC的目標定位與新聞傳播學科學位研究生的定位區別不夠明顯,缺乏學校特色和針對性,存在著嚴重的理論與技能脫節、教學與實踐脫節、培養教育與媒介融合的現實脫節、人才培養與媒體用人需求的脫節等問題,這與媒介融合背景下社會對復合型及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遠。
2.缺乏系統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
在MJC課程體系設置及培養方案的設計上,多數高校是在原來新聞傳播學科學學位的基礎上進行修正,有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是部分理論課程的改良,還是由原來講授理論課的教師開課,所講內容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同時,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比重過大,專業選修課五花八門,“因人設課”現象比較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共平臺課程建設和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培養方案的設計和部分高校兩年制學科學位區別不大,沒有把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貫穿于培養方案的始終。本科非新聞傳播專業考入的部分同學在畢業時所具備的新聞傳播知識和實踐能力還不如新聞傳播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多數高校還未探討出MJC畢業需要的科學條件和標準。
3.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對MJC考核評價體系相對單一,主要側重于科研能力及學術水平的考核,在校期間的評先評優等與學生利益相關的活動都要與發表學術論文掛鉤。MJC培養的唯學術化,直接導致MJC把絕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論的學習及研究方面,只有較少時間從事實踐性活動。然而,當前MJC所發表學術論文大多學術含量不高,真正有學術價值的文章鳳毛麟角。同時,因為對實踐能力的考核缺乏剛性約束,大多數MJC只要通過正常的課程考試及論文答辯,就能順利畢業,他們缺乏壓力,沒有危機感,對實踐能力的培養沒有動力。在如何考核MJC實踐能力方面,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相關規定和評價標準,對各項能力的評價全憑學生自己的感覺。
4.缺乏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兼備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對MJC師資的配備,國務院學位辦在MJC設置方案中明確指出:“新聞與傳播碩士專任教師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重視吸收來自新聞與傳播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構建‘雙師型’的師資結構。”[1]但在實際培養過程中,各高校MJC師資的配備與設置方案的要求有很大偏差。就校內專業教師而言,在具備MJC培養資格的高校中,大多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為了學科建設的需要,這些高校制定引進教師的條件,無論在學歷上還是在科研成果上要求都非常高。比如鄭州大學要求所引進的教師必須是博士研究生,且本科、碩士、博士都要在“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就讀。大部分教師科研能力較強,理論水平較高,但缺乏媒體工作的經歷,實踐能力不足。校內教師對MJC講授的多為理論性強的知識,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對校外導師而言,雖然名義上也是MJC的兼職導師,因為所指導的學生大部分并不在導師所在部門實習,多數導師并未盡到在實踐中指導的責任。
5.缺乏完備的校內實驗條件和校外實踐基地
新聞傳播學科在實踐教學方面具有工科的某些屬性,各類實驗室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學校層面對新聞傳播學科定位為文科,對新聞傳播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投資力度不夠,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室建設水平都滿足不了培養高層次MJC人才的需要。就校外實踐平臺而言,多數MJC培養高校設立了校外研究生實踐基地,聘任了一定數量的校外兼職碩士生指導教師,開展了良好的校媒互動,為MJC的實習實踐提供了平臺。比如鄭州大學與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電視臺、中原報業傳媒集團、鄭州電視臺簽訂了共建協議,把這4家單位作為MJC實踐基地,聘任基地有副高以上職稱且較強實踐能力的專家擔任MJC的校外指導教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操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因就業崗位和實踐基地的不一致,MJC不愿到基地實習;因基地接納實習生的能力有限,MJC進入實踐基地實習的難度較大;MJC在實踐基地實習崗位缺乏輪換;基地導師缺乏指導MJC的積極性等。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培養體系的構建路徑
基于對MJC培養過程中存在問題的系統分析,本文建議從六個方面構建新的培養體系,以科學的教育體系保障對MJC的高質量培養:
1.構建實踐性和品牌化的MJC培養目標
對MJC的培養,需要從戰略高度重新審視其教育現狀和發展趨勢,真正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筆者長期從事新聞傳播類研究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深感當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危機感。新媒體領域對新聞傳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學校針對性供給嚴重不足,多數學校還是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傳統的媒體人才,而傳統媒體對人才的需求在逐步萎縮,這就造成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結構性矛盾。同時,在人人都是記者的自媒體時代,傳—受關系的變化也對MJC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層次新聞傳播應用型人才,MJC必須適應媒介融合的需要,其科學定位應該是:一是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和社會責任感,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和新聞職業道德;二是滿足新聞傳播“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具備良好的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能力及新媒體的使用能力;三是具有高層次的專業能力,即專業化的信息篩選能力、深度報道能力和時事分析能力;四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優勢。MJC是新興專業人才,各高校應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不同特點,為每位MJC細化制訂培養方案,提升MJC的核心競爭力和就業能力,以打造學校的教育品牌和MJC的個人品牌。
2.構建媒介融合要求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
媒介融合的快速推進,媒體制作和傳輸技術數字化的迅速發展,要求新聞傳播人才必須成為傳媒業的“多面手”和“全能人”,高校在MJC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應適應這一發展趨勢。一是改革學制,對MJC進行分類培養。對于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習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學生,建議學制為兩年。這類學生在本科階段已經學習過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及采、寫、編、評的各種課程,不宜再重復開設這類課程。讓他們在媒體融合實驗室接受訓練,全面掌握各類媒介的知識和綜合技能,重點培養他們形成立體化的知識與技能的結構體系。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習其他專業的學生,建議改為三年學制。一年級學習新聞傳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培養類同于第一類學生。二是改革課程體系設置,使每位學生都能按需選擇。根據已有的課程設置方案,MJC的課程體系分為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但這種設置不利于個性化培養。建議改為基礎課程(政治、英語等)、專業課程(網絡新聞傳播研究、新聞采訪與寫作等)、行業課程(廣告學研究、電視節目創意與策劃等)、綜合素養課程(網站設計與建構、傳媒文化與禮儀等)、地方或學校特色課程(比如鄭州大學可開設中原文化解讀、穆青新聞理論與實踐等)五大模塊。這種課程體系有利于促進MJC專業技能、人文素養的綜合提升。三是擴充教學內容,實現跨學科融合。新聞媒體更青睞有多種學科背景的學生。要培養一專多能的新聞雜家,高校應適當引進其他院系優秀教師為MJC進行專業知識的“精述”,向學生推薦相關的好書進行精讀。四是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針對MJC實踐性強的特點,應鼓勵教師采用課堂講授、問題研討、論文報告、工作組式、講座式、現場研究、模擬訓練、項目驅動型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將媒界的動態、問題及實際項目納入課程學習內容,切實鍛煉MJC的實際操作能力。[4]
3.構建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兼備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傳播空間的無限性和傳播手段的復雜性,為MJC教育提出了“雙師型”的師資要求,即教師既要有業界工作經驗,又要有學術研究成果。[5]據了解,國外新聞院校的教師有新聞從業經驗的占70%,而我國還不到30%。近年來,高校引進教師存在嚴重的唯學歷論,大部分年輕教師從本科讀到博士,沒有新聞從業經驗,教學與實踐相脫節。因此,在選聘教師時,應強化實踐性的要求,可采取兩種渠道和方法:一是降低對新進教師的學歷門檻,他們不一定是博士,但是必須有在媒體不低于5年的工作經驗且具備高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二是要求在崗教師必須參加每兩年不低于一個月的媒體掛職實踐,特別是在一些影響力大的媒體實踐。同時,要積極吸收來自新聞與傳播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以彌補校內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缺陷。對于為MJC聘任的在媒體有很強從業經驗的社會導師,學校應制定科學的考核辦法對他們進行考核,同時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以充分發揮社會導師在MJC實踐能力提升中的主導作用。
4.構建完備的校內實習平臺和校外實踐基地
高校要打造和利用各種平臺,強化MJC的實習實踐環節。一是要充分利用院(系)實驗平臺。有MJC培養資格的院校,應投入足夠的經費建設媒介融合實驗室,涵蓋平面媒體、廣電媒體、網絡傳播、商業傳播、影像傳播等多個工作平臺,同時將傳統的實驗室打通,完全模擬媒介融合基礎上的現代新聞采、寫、編、評、播的整個流程,要求MJC在各個環節進行模擬實戰。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自辦媒體,廣泛吸收MJC參與校園媒體的運作。三是加強與校外媒體及其他用人單位的實質性合作,對MJC共管互動進行培養。四是重視研究生實習基地的建設,確保MJC愿意到基地實習,并在實習中提升自身實踐能力;同時要確保實踐基地愿意接收MJC實習,并在實習中有利于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和考察后備人才;也要確保實踐基地的導師愿意并有效指導MJC的各種媒體實踐和訓練。
5.構建綜合性多元化的評價、考核和激勵機制
對MJC的評價,應側重考核其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重點進行實踐作品評價、業界實習評價、社會實踐評價,同時兼顧學業成績評價、科研成果評價和學術參與評價,在年度考核及評先評優等方面也要在指標權重的設計上體現出對實踐能力的重視。在畢業成果評價上,可以是理論研究、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畢業設計等;更鼓勵MJC將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實習作品作為畢業成果,如已發表的有分量的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高水平的評論作品或是中標的策劃創意企劃書、有質量的市場分析調研報告、被采納的優質廣告文案和平面設計作品等。在畢業答辯時,在新聞傳播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應是答辯委員會的主體。同時,學校也要制定對MJC專業課教師、指導教師及校外導師的科學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措施,以提升教師在授課、實踐指導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構建職業理想、媒介素養和就業指導教育的有效模式
越是在媒介形態迅速改變和全媒體表現出的無序性媒介運行形勢下,作為培養高層次傳媒人才的MJC教育,其職業精神和職業理想教育越顯得重要。高校應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提倡崇高的職業精神”等基本的職業價值理念滲透到MJC的課堂教學、實習實踐中[6],將職業理想和價值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同步化、一體化。良好的媒介素養對促進MJC職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設置獨立課程,也可融入其他課程對MJC開展媒介素養教育。主要培養MJC對傳媒信息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評估能力、創造能力和制作能力,重在強化批評性思維的能力。
當前,各MJC培養高校招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數基本上都超過科學學位人數。MJC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聲譽,在保證MJC培養質量的情況下,各高校相關院系應全員參與MJC就業能力的提升,為MJC的就業創造一切有利條件。要有效開展就業指導教育,引導MJC根據自身特點、媒體用人要求及就業環境等影響因素制訂科學的職業規劃,調整就業心態,樹立科學的就業觀。
[本文為鄭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重點項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類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YJSJY201110)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新聞與傳播碩士設置方案[EB/OL].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http:///xwyyjsjyxx/gjjl/szfa/xwycbss/265000.shtml.
[2]孟子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學專業課程設置與教育變革[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
[3]錢曉文.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目標的影響[J].青年記者,2012(12下).
[4]董小玉,韓丹雨.開放·實踐·融合:構建西部高校新聞傳播學碩士生培養體系[J].當代傳播,2012(10).
[5]莫凡.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人才需求與教育變革[J].理論導刊,2011(7).
[6]倪寧,謝天武.從兩重到雙跨:論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中的三種關系[J].中國大學教育,2013(4).
一、必須建立一套黨政齊抓共管的新聞宣傳工作機制
新聞宣傳部門是企業黨委領導班子的喉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令、企業的有關規定決策決議以及基層群眾的呼聲,都要靠新聞宣傳部門來上傳下達,因此,做為企業領導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建立一套由黨委統一領導、行政積極支持、宣傳工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有關部門全力配合、廣大員工廣泛參與的新聞宣傳工作機制。
首先,班子成員要從自身做起,提高對新聞宣傳工作的認識。一是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要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按照對新聞宣傳的有關指示精神的要求,加強自我修養、培養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覺悟。二是要加強班子成員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要認真學習黨的十的文件精神和新一屆領導班子的有關講話,深刻領會精神實質,要認真分析新形勢下宣傳工作的方向,研究宣傳工作的主題和動向,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指導企業搞好新聞宣傳工作,只有這樣,企業的宣傳工作才能不偏離軌道,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聞報道工作服務于企業的中心工作,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高。三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新聞理論知識,帶頭寫稿,要把領導干部寫稿,做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業績考核的主要指標,以帶動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人人會寫稿,人人愛宣傳的良好氛圍。
其次,企業的宣傳部門要對本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進行科學的指導和系統安排。要通過各種有益的形式,搞活本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如定期不定期地開展不同主題的征文大賽,組織各種采訪采風活動等,使新聞宣傳活動在企業廣泛開展。三是要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媒體包括板報、企業報、企業網站的作用,安排專人負責,定期出稿,使企業新聞宣傳時刻處于活躍狀態。四是要組織新聞宣傳領導班子,認真研究政策動向、調查基層現狀、研究各種媒體特別是黨報黨刊與行業媒體的辦報風格,用稿特點,制定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規劃提供參考。
二、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新聞宣傳工作隊伍
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歸根結底要靠人才、靠隊伍。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新聞宣傳工作隊伍是搞好供電新聞宣傳工作的關鍵。人才在宣傳報道工作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供電企業要想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必須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寫作基礎并且熱愛宣傳工作、富有激情的通訊員隊伍。一支高素質的通訊員隊伍不但能夠及時捕捉新聞動態,抓住典型,而且能準確把握企業各個時期生產經營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解讀領導所思、所想,通過宣傳報道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供電企業面臨著工作點多面廣、人員分散的情況,怎樣在有限的人力物力的情況下,建立起一支過硬的新聞宣傳報道隊伍,是擺在每個宣傳干部面前的難題。新聞宣傳工作隊伍建設要從基層實際出發,有條件的可以配備專業通訊員,沒有條件的要善于從基層員工中選拔有一定寫作功底,對新聞報道工作感興趣的員工從事此項工作。
企業上下要形成人人關心、愛護和重視新聞工作者的良好氛圍,努力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讓新聞工作者的創新才能充分施展、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得到尊重。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著力建設一支政治硬、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新聞宣傳隊伍。要加強宣傳思想戰線專業人才業務技能培訓,努力培養一批堅持正確方向、精通各自業務、做出突出成績、受到職工群眾歡迎的專家型、學者型業務骨干。著力造就一批名記者、名編輯,為提升企業新聞宣傳品牌提供保障。
一是要加強新聞宣傳人才的錄用和選撥。企業宣傳部門要與人力資源部門密切聯系,在每年的招聘錄用新員工中,要有意識地選拔一些新聞專業畢業的學生,給他們以優厚的待遇,以吸引他們參與到企業的新聞工作中來。同時,要注意觀察本企業中有新聞特長的員工,要給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多寫稿、寫好稿。對成績突出的,要從各方面給予表揚和鼓勵,必要時,調到新聞宣傳部門專職從事新聞專業工作,不斷提高他們寫稿的積極性。二是要加強新聞宣傳人才的培養。供電企業宣傳部門要把人世間才培養做為不斷充實新聞人才資源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每年要有培訓計劃,要堅持每年進行一到兩次的專業培訓,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年辦法,聘請大專院校的專業老師、各大媒體的著名編輯、記者、主持人給他們講課。同時也可以選送一些有志向、有基礎、有發展前途的員工到大專院校去深造或到有關媒體去實習。三是要加強新聞宣傳人員新聞敏感性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和鍛煉。要經常組織一些理論研討會、新聞分析會、線索碰頭會等,組織他們研究政策動向,分析新聞線索、通報報道重點。讓他們深入車間、班組、現場采訪,獲取第一手資料。四是要給新聞宣傳人員創造一個安心工作和學習的良好環境,提高他們的待遇。要從辦公條件以及工資、職稱乃至發展空間等方面向他們傾斜,使他們免除后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聞宣傳工作中去。
三、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聞宣傳工作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搞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有力保證。一是要建立新聞宣傳工作責任制,要把新聞宣傳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實行分片包干,分工負責,做到任務明確、職責明確、責任明確。同時要對全年的報道任務進行分解,包干到人,并將工作業績與個人的業績掛鉤。二是要建立新聞宣傳登記制度。從宣傳部門到基層報道組,要普遍建立新聞素材、新聞線索、投稿情況、刊用情況等一系列登記制度,這不但有利于分析一個時期新聞宣傳工作的現狀,而且對研究報道動態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同時對總結報道經驗和教訓,評比先進也提供了參考。三是要建立新聞報道通報評比制度,對新聞報道的情況,要堅持經常通報,每月小結,每季分析,每年總結,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形成比、爭、趕、超的良性互動氛圍。四是要建立新聞宣傳請示報告制度。對向媒體投送的稿件,必須經過宣傳職能部門的審批;對重大題材的報道,要經過集體研究,必要時要報送黨委批準,宣傳職能部門要嚴格把關,對不經批準,擅自投出的稿件,要嚴格追究,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嚴格追究,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