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哲學生態觀論文

哲學生態觀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19 01:56: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哲學生態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哲學生態觀論文

篇(1)

1.語言和意義的社會建構論

2.語言變革對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發展的深度影響 

3.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 

4.認識語言的經濟學屬性  李宇明 

5.《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的交際語言能力框架和外語教學理念 

6.大數據時代語言生態研究

7.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  

8.中國語言哲學的發展之路——語言哲學理論建構之一 

9.語言的經濟學分析:一個綜述  

10.GIS作為新一代地理學語言的特征 

11.“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需求及服務對策

12.作為人力資本、公共產品和制度的語言:語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分析框架

13.關于我國語言戰略問題的幾點思考 

14.語言符號觀的認知視角研究  

15.服務于“一帶一路”的語言規劃構想 

16.中國語言生活的時代特征 

17.近10年來國外多語言信息組織與檢索研究進展與啟示 

18.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語言輸出過程 

19.語言競爭試說  

20.語言服務的概念界定 

21.語言類型學視野與語言對比研究 

22.語言模因觀初探 

23.語言模因的主體性與語境化 

24.第二語言教育的教師自主性研究 

25.中國語境下英語教師語言意識實證研究  

26.社會文化理論與生態語言教學觀  

27.領域語言規劃試論 

28.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語言學習策略問題 

29.教師語言的語用分析 

30.“語言特區”的性質與類型  

31.語言也是“硬實力” 

32.語言接觸對語言演變的影響 

33.語言的維度與翻譯的限度及標準 

34.語言接觸中語言演變的連續體模式

35.西方語言哲學批判——語言哲學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語言意識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及其與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國與周邊國家跨境語言的語言規劃研究 

38.論元語言與外語教師的話語行為 

39.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言遷移研究

40.語言規范試說  

41.哈薩克斯坦的語言政策 

42.內容要創造 語言要模仿——有效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語言景觀研究進展及展望  

44.中國“主體多樣”語言政策的發展 

45.語言與思維關系再認識——沃爾夫《論語言、思維和現實》解讀

46.人·語言·存在——五問海德格爾語言觀

47.二語課程中的語言輸出與二語發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課程英語寫作的個案研究

48.中-英雙語者語言理解中非加工語言的自動激活

49.國外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研究的進展

50.外語教學中語言意識形成路徑研究  

51.海德格爾此在時間性思想與語言研究 

52.國際學術交流領域的語言規劃研究:問題與方法 

53.口語教學與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語言觀及其對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的影響 

55.語言模因及其修辭效應  

56.音樂和語言神經基礎的重合與分離——基于腦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較

57.關于外語教師語言屬性的思考

58.語言產業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語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60.語言理解中的動作知覺:基于具身認知的視角

61.語言態度和語言使用的相關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語言調查為例 

62.語言問題安全化與國家安全對策研究 

63.文學研究中的語言問題及其思考 

64.語言網絡:隱喻,還是利器? 

65.商務語言研究的社會語言學視角與方法 

66.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為語言哲學之延續——二十九論語言的體認性

67.中國英語學習者公式化語言加工心理機制研究  

68.漢語網絡語言研究的回顧、問題與展望

69.語言景觀的分析維度與理論構建  

70.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71.語言經濟學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72.語言語境與新聞理解——英語硬新聞語篇評價策略解讀

73.“一帶一路”與語言互通  

74.有關語言經濟的七個問題  

75.語言能力的多樣性和語言教育的多樣化 

76.語勢、家庭學習模式與語言傳承——從語言自然接觸說起 

77.語言資源和語言問題視角下的語言服務研究

78.國際化和英語化——語言政策是一種選擇  

79.法律語言學、法律語言——兼談法律英語的特點

80.現代語言教學的十大原則

81.指向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的課堂觀察——美國“語言教師效能反饋工具”述評 

82.語言規劃的國際化趨勢:一個語言傳播與競爭的新領域 

83.索緒爾語言學的語言本體論預設——語言主觀意義論題的提出 

84.第二語言習得中的程式語研究  

85.二語習得研究與語言類型學 

86.漢外語言接觸研究近百年:回顧與展望 

87.從文化生態視角解讀語言衰亡 

88.學前語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視兒童學業語言的發展 

89.“語言體驗”的教育學理論研究  

90.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的生態位思考 

91.《馬氏文通》前西人的漢語量詞研究——以《語言自邇集》為核心 

92.從語言處理的復雜性與高效性看聯結主義 

93.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在隱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與語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隱喻句為例 

94.語言學習中的元認知研究述評 

95.情緒與語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語言資源與語言經濟研究 

97.網絡用語與語言規范  

98.口譯過程的兩階段解讀——以一般語言理解和產出為參照

99.學術會議英語演講語篇多模式語言符號意義構建 

100.情感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101.中國法律語言規范化研究 

102.論國家語言認同與民族語言認同 

103.語言競爭與語言和諧 

104.語言和音樂:語言認知研究的新視角

105.論語言態度的三種表現

106.語言的定義 

107.網絡語言是一種社會方言 

108.基于動態系統理論的二語習得模式研究——環境、學習者與語言的互動

109.雙語者語言轉換中非目標語言的加工機制 

110.關于《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語言服務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111.從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看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幾個問題

112.英語口語能力描述語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級劃分——制定語言能力等級量表實證研究

113.遮蔽與澄明:語言經濟學的幾個基本問題

114.網絡語言的語言價值和語言學價值 

115.論“任意性原則”對語言系統的多維度詮釋——索緒爾語言本體論研究 

116.語言服務的概念系統

篇(2)

[論文摘要]課程生態觀是新時期人們審視與反思課程發展的一種觀念的變革,它充分考慮了人與課程的關系,并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宗旨。課程觀的轉變必然要求教師角色的轉變相伴,在教師由領導者向看護者、局外者向參與者、教育者向學習者轉變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得到共同的發展。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帶來了更多教育觀念的轉變,特別是課程觀的轉變,它對課程的實施、教師角色的轉變影響極大。課程改革的趨向之一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特別是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有必要確立課程生態觀,并以此為基點,轉變教師的角色,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課程生態觀的理念

課程生態觀從本質上說,就是強調自然、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統一與和諧發展。所謂生態,其著眼點必然是面向未來的發展,因此生態課程的設置應著眼于學生的終生學習和持續發展。

(一)對生態哲學理論的借鑒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生態學在經歷了從創立到成熟,從傳統生態學到現代生態學的變化之后,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生態哲學。[1]生態哲學是人類進入新時期所應持的哲學觀念,是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給我們提出的哲學課題。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及生態危機給我們提出了嚴重的警告,人們必須轉變觀念,給以從生活層面上升至哲學層面的關注。這些嚴重的生態危機、生存危機使生態學和課程理論的結合成為必要,而生態學及其相關哲學、心理學等理論為我們化解危機、尋求新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從生態學角度思考課程問題不但有利于促進課程理論自身的發展和完善,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持續和全面的發展。這種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生態學意義上的世界觀,“它的主要特點是,從‘反自然’的哲學走向尊重自然的哲學,或者,從統治自然的哲學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2]課程生態觀是新時期人們審視與反思課程發展的一種觀念的變革,它充分考慮了人與課程的關系,并且必將為課程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最終也必然會促進人的極大發展。

(二)課程生態觀的基本涵義

現代生態觀要求人類把自己界定為與自然界和諧共生共存的一部分,而不是改造、征服等居高臨下的尖銳對立,因此應以生態哲學的視角審視今天的課程改革。“生態主義課程目標致力于充分自由和完全解放的公民的培養,注重課程目標一致性與差異性的統一、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意識與潛意識的統一、以及課程目標的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辯證統一。”[3]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應當關注生命、回歸生活、注重學生的持續發展。

1關注生命。關注生命即不僅要關注身體的健康,而且要培養人健全的心智與完滿的人格,讓學生學會與自然共處,充分領悟和體驗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生態哲學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而人是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更應得到尊重,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課程生態觀就是以尊重學生個體生命的存在為價值預設的。個體蘊藏在生命本質之中,通過生命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教育的本質即是與生命同在。課程的設置不能單純以傳授知識為唯一重點,而要使學生的情感、意志、行為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生命的成長、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課程的發展也應是動態的,其動態性的特征能夠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并能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價值觀念。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生命體,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個性,尊重生命,即尊重個性。窒息生命、壓抑生命必然表現在對個性的束縛上,因此體現人文情感關懷是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向。“課程生態觀必然要謀求自然科學課程與人文科學課程的整合,使自然科學課程滲透倫理精神和審美體驗,而人文科學課程中也滲透著科學精神和理性的光輝。”[4]

一個孩子并不僅僅是名冊上的一個數字、一個好學生或壞學生,在算術上或在語法上沒有才能的學生,他首先是一個具有個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心靈、他的社會學意義,他在一系列事物中的地位,他的沖動和抑制,有些道路向他開放,而有些則對他封鎖。[5]在生態課程中,課程的設置不應有利于部分人的發展而妨礙另一部分人的發展,它應切實地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存在與發展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教學內容應具有整體性與和諧性,認可個人“生命感受”的存在,并能夠挖掘人的全部生命的內涵與意義。課程生態觀必然是以養成學生完美和諧的個性為核心,以促進學生充分自由的發展為宗旨,并最終達到適應學生發展的整體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2回歸生活。“學校課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體意識,確立一種新的課程生態觀,是當代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理念,它關系到21世紀教育的成敗與人類自身的命運。”[6]設置課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得完整、系統的知識能力,獲得持續的成長與發展,而學生的成長是在生活中進行的,離開了生活的滋潤,學生的發展將成為無稽之談。課程必須以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而超越理性生活,建構一個真切可能的完整生活世界。狄爾泰(1985)認為,生活經驗之于精神如同呼吸之于身體,“正像我們的身體需要呼吸一樣,精神也需要在情感生活的回應中實現并擴展其存在”。[7]生活經驗如同意義的呼吸,在生命之流中,精神“吐納”著意義。在生命之流和經驗生活的呼吸中,學生透過對現實的理解,能夠獲得對自我、他人及社會更為豐富的認識,能夠真切地體驗所學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感悟。

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基礎,它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基石。“生活世界”對課程的意義在于:確立人本意識和生命意識;注重人的生成的動態過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著眼點之一是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人的回歸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條件”。[8]課程內容不應是單一、抽象、理論化和體系化的書本知識,而應呈現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提供給學生一種問題情境,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其能更準確和細密地加以把握、理解和感知。學生的發展應與生活緊密相聯,因為生活就是其成長的基地和源泉。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緊隨生活的步伐,否則就會變成毫無生機和活力可言的一潭死水。

3持續發展。“由于人在本質上既是一種生理意義上的存在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生命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的本真涵義更趨于一種可能性存在,而人的可能性存在實際上具有無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9]學生的發展是可塑的,是一種趨于某一目標的發展過程。課程生態觀要求提供給學生終生發展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以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課程再也不是高居于學生之上的發號施令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課程的奴隸,學生應成為課程的主人,課程應切實促進學生的發展。“從表面上看,可持續發展解決的主要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問題,但從深層次看,它要解決的則是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問題。人的自我全面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10]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透視課程,首先應著眼于使個體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即終生學習的能力。

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著眼于學生的持續、終生發展,而不只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技能。后現代主義人物威廉姆·多爾(W.Doll)提出了課程設置的可循環性。可循環性與現代主義觀念下的重復迥然不同,重復是為了提高固定僵化的成績,其框架是封閉式的,而可循環性旨在發展能力,其框架是開放式的。[11]課程生態觀要求課程不能是封閉的,其開放性系統中每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發展,其根本著眼點是使學生獲得一套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學生離校后不至于被迫終身放棄利用各種教育設施的權利。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

課程生態觀的確立,是當今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向,是生態主義課程思潮及其實踐合乎邏輯的發展。而教師作為課程的實施者必然也要轉變觀念,更新角色,以能更好地促進課程的實施,最終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領導者向看護者的轉變

本著尊重生命的課程生態觀原則,教師應是學生心靈發展的“護花使者”。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努力提供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學模式,并為滿足其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教師在此情境中是以慈愛者的角色出現的,而不是一個鐵面的威嚴者。課程生態觀強調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不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且更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由于獲得知識與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和方法是不一樣的,因此導致了學生真正意義的收獲也是不一樣的,對學生終生發展的影響也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必須以園丁式的細心對待學生的每一細微變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的開放態度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本著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和個人獨特的價值觀以及對人的整體性的認同,對學生不同的合理性觀念給以寬容。教師要關注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允許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尊重學生一定范圍的自由選擇,并適當加以引導。這樣每個人可以按自己的選擇去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人生,在理解中學習新的東西,在生活中接受詩意、自然、幸福的教育。教師應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以使學生將來離開學校后,能夠自主地進行自我教育,獲得終身接受教育的機會和能力。課程生態觀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只有當課程考慮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有著各種特性和需要的活生生的個人時,這種課程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12]教師作為看護者,應盡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好的條件,在課程實施中,以最好的方式將課程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接納。

(二)局外者向參與者的轉變

課程改革的設想最終要靠教師真正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去加以實現和完善。教師要參與到課程中去,參與到學生中去,在課程實施中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與溝通,并讓學生在體驗、探索中進行自主性、創新性學習。這種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當合理地成為現代課程生態觀的基本思想內核,因為課程實施過程也是一個師生互動、意義生成的過程。包華士在從教育生態學的意義上剖析師生關系時,認為教育是一個具有文化傳遞任務的政治活動,也就是知識與權力關系網絡構成的一種生態圈,教師是看守這個生態圈的管理員。學生在這個生態圈接受教師提供的信息,同時在與教師對話的過程中增強其溝通能力及文化讀寫能力。[13]而課程生態觀所認為的生態圈并不是一種教師向學生的單向流動,而是師生之間的雙向流動。這個生態圈是開放的,隨時都要接受外來的信息。課程運作中應實現真正自由的對話、交流和互動,從弱化教材的權威性,弱化教師中心言者的地位出發,追求一種主體間平等互換的對話語境,尊重教學雙方的內部情感體驗及價值追求。多爾認為,教師無疑是一個領導者,但僅僅是作為學習者團體的一個平等成員,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的作用并沒有被拋棄,而是得以重新構建,從外在于學生情景轉向與情景共存。權威也轉入情景之中,教師是內在于情景的領導者,而不是外在的專制者。[14]教師應作為一個真正的參與者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使課程成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存在,成為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師生富有個性化創造的平臺,達到精神與精神的溝通、心靈與心靈的互動。

(三)教育者向學習者的轉變

課程不僅是一種結果,而且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教師必然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與身心特點,合理地進行課程的改造。正如英國著名的課程論專家斯坦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授者,而且還是教學情境的創造者。[15]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不斷地學習,成功地扮演好其本真的角色,因為教師的潛角色就是一個真正的學習者。在現代社會里,單一角色的人是不存在的。從哲學上講,作為主體的人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微妙性的特點,教師作為教育者其角色也應是不斷變化的。正如保羅·弗雷爾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所指出的,“在解放教育的實踐中,教育工作者作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須‘死去’,以便作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誕生’。同時,他還必須向受教育者建議:他應作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這是一個往來不絕的連續過程。這是一個謙遜的和有創造性的運動,在這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必須參加”。[16]為了使學生得到持續的發展,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教師首先應成為終生學習的楷模。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只有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減少對外界條件的依賴性,從而獲取終身發展的機會。

課程改革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強調自然、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有機統一與和諧發展的課程生態觀,必將對課程如何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而成為更富人文精神的新型教師也將成為歷史的必然。

注釋:

[1][2]解保軍.馬克思自然觀的生態哲學意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51.

[3]王牧華,靳玉樂.生態主義課程思潮引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4).

[4][6]宋乃慶等.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27,26.

[5][12]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引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1985,75,42.

[7][加]馬克斯·范梅南.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M].宋廣文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46

[8]郭元祥.課程觀的轉向[J].課程·教材·教法2001,(6).

[9]黎君.論“人的可能”與教育[J].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2002,(2).

[10]張淑華.可持續發展觀的“類”向度[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9).

[11][13][14]陸有銓.躁動的百年[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178,173

篇(3)

本文運用建構主義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在教育哲學的層面分析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建立新的學習觀點與理念并用其反思評鑒美術學院藝術考察課程活動式教學實踐。

一、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學習理念

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只有通過把個人世界里的經驗組織起來以提高個人面對世界的效能,學生才能主動地建構自己學習的求知方式”。①建構主義的情境式學習是通過問題解決而進行的,是一個建構過程。學習者與環境互動并主動地對外在的經驗加以篩選、組織和整合,學習者無須依賴一些既定的程序來進行心智活動。社會文化觀強調實踐活動對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把活動與社群文化有組織地聯系起來,并強調認知過程從屬于社會過程和文化過程。學習活動與社會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關系。學習是因共同參與實踐社群文化而產生的。建構主義觀與社會文化觀相輔相成。在實踐中面對特定情境時,尋找有意義的解決方法。學習應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相互撞碰、開放式學習。學習者依據自己的活動,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生成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樣的學習是創生式學習,筆者稱為“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

二、藝術考察課程中學習者與教師的關系

教學變成考察活動,教學不再是說教,而是協作和幫助,教學成為考察活動的組織和協作式的框架與在具體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成考察者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與考察成為主動參與、主動進取,在興趣與激情的引導下,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與考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中碰撞創生出自己的學習考察成果。教師變成考察者的協助者和服務者,與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方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與學習者、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成果,當然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與考察活動的咨詢者和解決問題的協助者。

下面筆者具體列舉一些藝術考察課程課例:

1.課程簡介

藝術考察是藝術情景式實踐教學。運用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感知與體驗使學習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的動態關系,擴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全面藝術素質與文化修養。在國內選取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碑林、專題博物館、民居、帝王宮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學目標

擴展學習者的藝術視野,感知與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學會對各門類藝術的賞析、考證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對藝術的研究能力與審美能力。通過訪問民間藝人、著名畫家、民俗專家,以畫速寫、做筆記、記錄影像等動態情景式學習方式獲取藝術資料,為各門美術專業課搜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的一系列活動,學會欣賞、感知、探究不同時代的藝術品,獲取優秀藝術經驗與豐富的藝術知識,培養學習者熱愛優秀的中國文化,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與藝術的關系。提高學習者生動準確地感知考察對象藝術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記錄與把握藝術要領的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舉一反三、實事求是、應目會心以及應物象形的藝術思維與實踐能力。

4.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專題博物館、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請專業導游或當地專家、學者講解其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教師作為學習者的首席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在聽完介紹之后教師與學習者討論、探究、訪問并進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實情景中教師給學習者傳授搜集考察資料的方法。

(1)學習者根據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選擇藝術考察的側重點,如游歷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2)學習者訪問民間藝人,欣賞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方法,獲取藝術靈感。

(3)參觀考察不同專題博物館,提高審美欣賞能力,提高藝術視野和藝術感知能力。

(4)學習者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素材,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整理考察記錄。

5.考察延伸與藝術考察報告和撰寫考察學術論文

(1)學習者通過不同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方式如速寫、筆記、影像等,仔細分析并深入細致地整理自己獲取的信息資料。

(2)把藝術考察的對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探究,深入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征。

(3)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

(4)藝術考察外出時間為15天,回校整理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完成考察報告和撰寫學術論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及藝術考察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學生按照課程要求撰寫考察報告與學術論文,教師根據文章質量、課堂表現與考察態度情況,給予綜合評價,以百分計入成績。教師根據質性與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分數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客觀地填入下表。

三、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

美術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中國畫等專業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史,加深對國學包括儒、釋、道文化的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美術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建筑等綜合概念。開設藝術考察課程主要是開闊學生藝術審美視野,感知不同地域風土人情,賞析經典藝術品,提高藝術審美能力。通過速寫、筆記、影像等記錄方式,為專業課收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活動培養學生以優秀的中國文化為底蘊,開拓創作思路。藝術考察課程中,教師以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參觀名勝古跡、洞窟壁畫等,培養學習者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創作、互動、整合、展示的綜合性藝術和文化素養。教師引導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或藝術環境中了解與國畫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鼓勵學習者接觸多樣的文藝形式,豐富文化素養,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情境與藝術考察活動中提高體驗藝術的綜合能力,并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情感、態度等綜合人文素養。

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更應該明白自己將來做中小學美術教師或藝術教師,要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美術與藝術史與發展軌跡,這些具體的美術史與藝術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態的存在于地面、地下與民間。所以給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藝術考察課程更顯重要。

結語

篇(4)

關鍵詞:科研課題;高師學生;創新能力;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3-0223-03

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支撐一個國家崛起的筋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至關重要。高等院校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一體,所以探索依托科研課題,與科研的基礎平臺:畢業論文、創新杯、課外科技活動相結合,培養生命科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一、高師院校學生參加科研的重要性

當前不少地方高師院校對學生參與科研不夠重視,認為高師院校的任務是以培養中學教師為主,而中學教師的教學不需要科研,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因為隨著專業開設的多元化,不少高師院校都不同程度開設了非師范專業;同時,隨著學生就業的多元化,不少學生畢業后不一定從事教師工作。因此,在校學習期間,學生學會進行科研工作,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綜合能力是重要的。由于對學生參與科研認識不足,措施不當,導致這些院校的學生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創新意識,畢業論文工作和質量受到影響。高校教學所傳授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系統、深、專、精的特點。因此,有必要把科學研究因素引入教學研究中,使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學生科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提高畢業論文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科學研究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其他人打交道中,學會了處理多種關系,有助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依托生命科學科研課題類型,多樣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生物學專業與其他理科專業一樣,是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但又具有學科基礎廣泛,學科交叉、傳遞信息量大等特點,所涉及的科研課題,有生物學基礎理論研究,又有農業生產的研究;有微觀方面的研究又有宏觀方面的研究。因此根據生命科學科研課題類型和特點,我們多樣化地從如下幾方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1.立項科研課題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畢業論文是高師院校學生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措施之一。為此,學院在畢業論文的教學中,鼓勵教師依據其承擔的科研課題和內容,劃分為若干小課題,由專家審定后面向學生,由學生選擇承擔開展論文工作。如周歧海教授、博士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廣西基金的“黑葉猴的覓食生物學與棲息地選擇的研究”課題,從中抽取部分內容,劃分為“黑葉猴理毛行為觀察”、“黑葉猴食物選擇及食物量研究”、“黑葉猴活動時間分配的研究”等小項目,面向學生,由學生自由選題。實踐證明,這種參與重大課題研究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動手能力,也有利于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不少同學考取碩士研究生后仍師從導師從事研究工作,如2000級的黃中豪、韋顯盛同學本科時畢業論文由黃乘明教授指導,本科畢業后仍師從黃乘明教授讀碩,開展“弄崗黑葉猴的覓食生態學”和“扶綏黑葉猴的活動時間分配及其棲息地利用”研究;另唐紹清、秦新民、鄧業成、周善義教授等也將自己承擔國家資助自然基金項目和區課題中的部分內容作為小課題給學生研究,這種依托科研課題開展畢業論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自主課題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依托科研課題開展畢業論文,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研課題的深入起著積極的作用。但在目前實際情況下,承擔國家、區級等項目的教師畢竟是少數,多數教師從事的僅僅是校級項目、自選項目或探究性項目的課題。因此,將這些項目和課題作為學生課外小科研的內容與畢業論文相結合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助于發揮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積極性,從而成為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途徑之一。多年來,僅石貴玉教授就指導學生從事諸如“復合多效唑對、水仙花的矮化效應”、“重金屬對植物的毒害效應”、“環境脅迫對植物的影響”等幾方面的課題,近35人的畢業論文,10人次獲得了優秀論文,其中有的研究成果經重復實驗和整理,發表在“生物物理學報”、“廣西植物”和“廣西師范大學學報”等雜志上。

3.地方特色資源研究課題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我院生物學專業涉及的研究課題廣泛。因此在開設畢業論文選題上也根據廣西地方特色資源開設這類的選題供學生選擇。這樣既擴大了畢業論文的選題范圍,又結合地方特色資源的研究開發,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增強深入研究地方特色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特色資源的思想意識。

4.課外科技活動與“創新杯”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依托科研課題鼓勵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和老師一道開展研究,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極為重要。同時依托科研課題開展各類科技競賽,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也極為重要。“創新杯”、“挑戰杯”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科學能力。為此每年學院領導積極動員學生參加以學院和學校“創新杯”,繼而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和創業為載體的活動,學生積極性高、參與面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幾年來,梁士楚教授、薛躍規教授、馬姜明教授、石貴玉教授、謝強副教授等老師指導的學生課題組開展研究,成果參加學校、全國的“創新杯”、“挑戰杯”比賽均獲得了好成績。如薛躍規教授指導的“湘西洛塔植物區系開發利用研究”獲全國第六屆“挑戰杯”二等獎;“大石圍及其周圍地區植物區系組成及特征”獲第七屆全國“挑戰杯”三等獎;近幾年來,我院學生獲校“創新杯”一等獎6名,二等獎11名,三等獎13名,賈金生同學獲二項國家發明獎,這些成績給學校、學院增添光彩,又使學生從中得到鍛煉,開拓了創新精神,培養了自主創新能力。

5.中學課改研究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師范院校培養的學生,部分是將來的中學教師,而與中學廣大教育工作密切相關的課程改革現正在我國中學開展,因此,在大學期間讓學生接受相關中學課程改革的信息,開展課程改革的探討和與畢業論文相結合是很必要的。幾年來,依據所承擔的各種教學研究課題,我們有針對性地設置這方面的畢業論文課題,供學生選擇。如楊華副教授指導的“試論研究性學習”、“廣西中學生物教師探究教學能力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等;肖邦裕副教授指導的“新課程的生物學課程設計與實踐研究”、“中學生生物學學習態度的探討”等。這些是楊華副教授等承擔的國家、區課題所開設的畢業論文選題,是和中學課程改革緊密相關的研究。這種做法一是擴大了選題范圍,提高了學生興趣;二是增強了學生的改革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課程改革的基礎。

6.加強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的指導。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的指導是逐步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方向發展,從而實現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在指導上,導師工作應重在“導”字上,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積極思考,綜合分析,完成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的實驗過程和撰寫工作。所以加強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是提高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措施之一。為此,我們在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指導中,除要求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在教學和科研上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才能擔任指導教師外,同時要求指導教師精心悉意、手把手地指導學生。要求學生自己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另在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進行期間,定期檢查各位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保證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工作的如期進行。

三、實驗教學改革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相結合

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實驗內容大多是驗證性實驗、傳授操作技能實驗和一些較簡單的綜合性實驗;實驗是在教師和實驗員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學生按實驗步驟“藥方抓藥”樣機械進行實驗,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設計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后繼課程畢業論文的教學。為此我們對實驗課進行了改革,開設了設計性試驗。具體做法是教師根據實驗教學內容提出試驗題目,由學生查資料、設計試驗方案,然后開放實驗室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撰寫實驗論文,討論發言,評分等。如2002~2004級生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的遺傳學實驗中,學生對“果蠅一對因子的雜交”實驗、“果蠅二對因子的雜交”實驗、“紅眼果蠅與白眼果蠅的雜交”實驗進行了實驗設計,然后獨立進行實驗,最后整理實驗結果撰寫每個實驗的小論文,在課堂上宣讀論文和討論實驗結果。由于實驗是綜合性的實驗,實驗的準備、藥品配制、實驗操作、數據整理、論文撰寫都是獨立完成,同時論文的撰寫與畢業論文撰寫格式大體相同,這不僅培養學生包括文獻查閱、方案設計、方案實施、實驗操作、結果整理和分析的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也為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展和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進行設計性實驗教學的課程還有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等。

總之,課外科研、畢業論文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是高等教育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多年來我們在制定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相關文件,加強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工作的領導,加大經費投入的基礎上,依據各學科專業的特點,依托科研課題,多樣化地開設課外科研和畢業論文選題,使得本科課外科研、畢業論文與科研課題和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緊密結合,增強了學生的興致,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了高師院校生命科學專業學生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述興.提高本科院校學生畢業論文質量芻議[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9(3):91-94.

[2]張鵬.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05,(3):50-53.

[3]聶麥茜,蔣欣,吳蔓莉.畢業論文與科研能力培養相關問題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哲學版),2006,25(3):45.

[4]喬海曙.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綜述[J].大學教育科學,2008,(1).

[5]張國梁,朱泓.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與機制[J].中國大學教學,2003,(6).

[6]王任翔,侯美珍,謝強.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S1):216.

[7]石貴玉.提高高師生命科學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S1).

篇(5)

我們對北師大附中生態校本課程的實施經驗進行了學習與總結,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修訂學校特色生態校本課程,推進并完成以“生態環境與有機農耕”和“生態旅游規劃”為主題的校本課程建設。在課程的實施與評價方面,學校有以下特色。

生態學和相關理論學習階段。每學年第一學期對學生進行生態學理論、生態農業模式的特點、生化實驗方法、生物數據統計分析、文獻檢索等知識與技能的講解與培訓,以及對學生進行旅游規劃理論、計算機軟件使用、沙盤制作方法的介紹與指導。

實踐活動階段。我們認為,只有在特色校本課程的教學中體現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動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在課程中結合學生心理與生理發展特點,適時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學習。結合學校的地域特色與優勢,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設計,促使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例如,“生態環境與有機農耕”課程的實踐活動:每學年第二學期,學生結合上學期學習的理論開始實踐活動,針對不同人群進行與生態素養相關的問卷調查,參加有機農耕的大棚實踐,參觀優質生態示范區等。“生態旅游規劃”課程的實踐活動有實地考察優質旅游景區(如金海湖、平谷南山村、太湖村、湖洞水等)、試用ArcGIS和CorelDraw軟件做圖、制作沙盤等。

特色校本課程評價。學校根據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各種表現進行全面評價,具有靈活性、多元性、激勵性。在重視教學過程評價的基礎上,重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每一環節的評價。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主動參與的熱情、自省自悟的感想和獨特的看法,都給予肯定、認可和鼓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最大潛能和創造欲望。

在課程評價環節,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采用交流式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多元評價方式,讓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找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教師也要根據具體教學情況,對教學過程進行教學反思,概括總結并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收獲和感受,進行課程循環研究,最后形成課程理論和模式,以完善和豐富校本課程。

篇(6)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教育;改革;人才培養

一、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素質情況調查

由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上述要求所定的本科教學,顯然面臨改革的必然。應該承認,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本科教學,無論就其課程設置或教學組織,都與現實的市場需求有較大的差距。

對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走入社會就業后對其素質評價的調查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意識層次不高,不能適應日臻成熟的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思維模式較單一化、思維方向不甚明確;缺乏對世界性、全球化市場動態的新概念;缺乏預見性、超前觀、系統性和動態觀,“工匠型”的特征較為突出。

2.思維理智的低層面導致了觀察、分析、決策、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面對市場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判別并決策方案時,往往因循守舊,莫衷一是,缺乏多方案決策思路和和多方案優化抉擇的敏銳。

3.缺乏定量解析與定性決策一體化思維、分析的實作手段,在進行策劃方案研究時,不善于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和有機整合。

4.缺乏現念,生活行為與工作行為不甚規范,主要表現為對個人的自信不足與對團隊作用的漠然。

5.計算機應用能力不足,僅僅因循于等級考試的基本要求,缺乏應用開發的思維方式和簡單的編程能力。

6.寫作能力低下,演講及陳述方式一般,與人溝通時抓不住主要因素,語言表達貧乏。

7.外語水平較差,其余諸如音樂、美學、藝術、哲學等范疇中的人文知識欠缺。

8.工程素質較差,主要表現在缺乏工程師基礎訓練和工程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對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教材的改革

我國的高校統編教材無論就其系統的嚴密或是規范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作為理論的升華和系統整理,嚴密和規范理應成為教材編寫的主要準則。而教材與理論專著的不同之處在于教材應當具備對學習者的誘導和啟發。筆者認為在教材的改革中,我們可選擇地把哲學、倫理學、文學、歷史的片言只句,以最切合內容的方式引進到我們的教材中去,以增加、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教材的趣味。

2.教師應具有的素質

教師在教學中所表現的總體素質,是制約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從事建筑工程管理教學的專業課教師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養: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組織開展第一課堂授課教學的能力;全球性經濟市場信息收集、整理和應用的能力;應對WTO市場新格局,調查并掌握市場動向,具備樣本組織~數理定型~趨勢預測~派生可行決策(往往應為多方案)的能力;創新意識強,善于學術整合,勤于習作,勇于投入,具有良好的市場經營顧問和企業管理顧問的知名度;理念清晰,懂法律,行為規范,具備直面市場、指導市場的理智心態。

3.互動參與式教學

根據近年來筆者組織的各類諸如“塑造杰出職業經理人”、“塑造杰出地產營銷人”、“塑造杰出物業管理人”的崗位素質提升培訓,深感這種互動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應引進到高校的教學中。互動參與式教學大大縮短了教與學雙方的距離,諸多參與式課程,如團隊合作的精神、非理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化、現場銷售能力演練、即興式命題演講的思維聯想、溝通技巧、營銷策略、禮儀與公共關系等,能啟迪參與者的強烈個人意識,從而自主地積極投入其中互動參與式教學的方法不但對于建筑工程管理類的學生適用,而且適用于所有的本科專業。

4.畢業設計(論文)的自由選題

我們認為: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對自己數年來學習進行總結并應用于實踐的檢閱,而并非指導教師的教學總結;畢業設計(論文)這一重大教學環節是展現本科人才全面素質和應用能力的考察,而并非指導教師學術思想的展現。因而,由教師主觀命題所設計的大綱,必然出現以下兩方面的弊端:一是事先的設計期望與最終成果的期望內容距離太大;二是教師個人意圖所框定的范圍將使學生在完成設計(論文)的過程中處于被動。從教育生態理論的觀點出發:處于這種被動狀態所進行的畢業設計(論文)完成者被置于相對封閉的狀態,因而其系統的熵增較大,不利于系統的自我調節與完善。

三、結語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的全面提升,作為教育事業應對WTO的改革嘗試,應以試點方式組織開展。日新月異的市場期盼著高素質人才的涌現,教育作為一項巨大的社會產業,理應為市場輸出大批理念超群,業務扎實的優秀人才。不失時機地開拓教學思路,及時引進、充實、完善教學內容,改革現行的教學模式,啟動新型教學機制,是高校教師應予以深層思考并大力付諸實踐的探索課題。可以展望:不斷地處于動態演進過程中的教學改革,必能不辱使命地開創具有現代中國特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舒達.素質教育全書[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2] 國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與教學改革――“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報告會”論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篇(7)

論文摘要: 本文從教育學視角討論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的理據。理工科大學創辦與發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學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過程的需要,而非國家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發展,不僅是創辦文科專業與設置文科課程的問題,而且是對理工科學生實施人文教育過程的問題。理工科高等學校要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高度,思考文科發展的問題,將自然科學的問題與社會問題相結合,將理工科的自然科學知識與技能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幸福觀等相結合,將理工科的科學問題納入哲學社會科學的視域加以審視與研究。因此,本文將討論理工科大學文科發展的教育學視角。 

一、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是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當代人類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如生態、人口、經濟規劃、城鎮建設等,內在地要求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即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理工科大學人文學科的建設,順應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大趨勢,是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使學生學習與掌握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標。我們不僅要傳授理工科自然科學與工科知識技能,我們還要從道德品質、工作態度、社會責任、文化素養、道德情操等方面培養教育學生,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科學技術問題只能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解決物質層面的問題,但解決精神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楊義(2002)認為,繁榮與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一種“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種人心工程。這個工程具有以下四個要點:(1)它涉及一個民族的總體科學、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質;(2)它涉及一個民族對世界、社會和人生的價值共識;(3)它涉及一個民族對全局問題、突發事件和日常現象的理性思維能力;(4)它涉及一個民族的社會管理和社會運行的質量和效率。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科學技術賦予社會以物質基礎、物質力量和物質形式,而人文社會科學賦予社會以前進方向和精神內容。只有把物質形式和精神內容結合起來的社會,才是一個完整的充滿生命力的有機體。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創造物質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載者與踐行者。因此,培養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素養是社會發展對理工科大學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是人才培養過程的需要 

對于理工科高校來說,落實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的目標,在于研究與制定哲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課程的培養計劃。70年代以來,我國大多數重點理工科院校相繼創辦了人文、社會科學專業。這些工科強勢學校,逐漸轉變為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學。然而,“綜合性大學”浪潮過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臨著如下問題:理工科應該創辦什么樣的文科專業?如何創辦與發展文科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課程?確定什么樣的文科發展路徑?采取什么樣的必要的管理與發展措施? 

“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個人知識與學科知識、教材的心理組織與邏輯組織)之關系的問題,在課程形態上則表現為經驗課程和科學課程的關系。課程理論和實踐的任何實質性進展都意味著在這個基本問題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鐘啟泉&張華2001:144)我們認為,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還應該包括個體發展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問題。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會化,還是使人類社會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這種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動的方向和推動力,就是選擇教育內容的方向和標準。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個體經驗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選擇的結果。 

杜威在研究經驗課程時歷來重視教育的目的性,重視學生經驗的教育價值。他重視學生的個體經驗,認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從經驗中產生的,強調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的有機聯系。然而,他認為,經驗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經驗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著教育的作用。他運用“經驗的連續性”原則區分了“有教育價值的經驗”和“沒有教育價值的經驗”。經驗具有一定的連續性,“每種經驗既從過去經驗中采取了某些東西,同時又以某種方式改變未來經驗的性質。”“每種經驗就是一種推動力。經驗的價值只能由它所推動的方向來評斷。”因此,教育者的責任就在于判明一種經驗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學教育者代表社會完成高等教育階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務,因此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就應該首先具備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學生經驗的走向。理工科大學教育者與教師是社會化的典型產物,因此他們具備社會發展先進思想的素質與品質,能夠代表社會與按照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務。這充分說明,個人發展與教育、學生與教師、教育與社會需要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相關性。 

課程作為教育內容的目標化過程,必然要受社會需要的制約。因此,課程哲學的基本問題應該包括個人的發展與社會需要、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個人應該如何發展,其發展如何促進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又是如何影響個人發展的,這些問題都是教育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課程研究的基本問題。 

王佩華(1998)認為,文理分家,理工脫離,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高等教育學習蘇聯模式的結果。這種模式使得我國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圍相對淡薄,文科發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創辦文科專業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較典型的麻省理工學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學習的典范。這是因為,從另一個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強了文科院校的文科專業,如果具有文科傳統與優勢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榮發展哲學社會學,豈有理工科發展文科專業的道理?麻省理工學院的發展有其歷史與傳統,解放前的清華大學也有其歷史與傳統。理工科高等學校要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理工與文科并舉的麻省理工學院對于發展文科有什么優勢?對于發展理工科有什么優勢?假如清華大學具有以往強勢的文科,其文科會發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會受到什么影響。 

因此,理工科大學創辦文科專業向綜合大學發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榮與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而是通過創辦文科專業,讓理工科學生享受人文學科滋養。人文學科的滋養通過三個渠道滲透到理工科大學生的經驗,影響著其個人發展方向與路徑。其一,通過開設人文學科課程。學生必修與選修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文科課程,獲得人文學科的知識滋養,在個體的知識結構上完成文科與理工科的融合,實現知識結構上的個人全面發展的目標。其二,通過師生與生生交往影響學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僅僅表現在學生知識結構層面,還表現在文科課堂上文科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師以其特有的文科氣質、文科態度、文科價值取向與文科人格魅力,影響著理工科學生。在課下,理工科學生與文科學生社會交往,文科學生的言行從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理工科學生。其三,文科專業的創辦與文科院系的設立,無論從學校學術氛圍與學校學生生活,還是從圖書資料與網絡資源等方面,都會對理工科學生產生影響。 

三、結語 

高等教育以培養高級人才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專業見長,發展文科專業,發展什么樣的文科專業,怎樣發展文科專業,都不能離開與脫離教育學理據,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是人才培養過程,高等教育的目標是人才培養目標。理工科院校人文學科的發展不可離開其理工科人才的培養。 

參 考 文 獻 

[1]北京郵電大學文法經濟學院.“全國理工科高校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綜述,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4. 

[2]戴忠信.動態多元課程觀:統整課程與教學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姜文閔譯.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華.重點理工科大學文科發展思路芻議,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十丰满熟妇性旺盛| 农民工嫖妓50岁老熟女| 出租屋勾搭老熟妇啪啪|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真人高清实拍女处被破的视频| 少妇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 欧美成aⅴ人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无广告| 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夜夜添狠狠添高潮出水|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推最新|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精品拍拍央视网出文|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少妇搡bbbb搡bbb搡aa| 岳每晚被弄得嗷嗷叫高潮|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 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被黑人猛烈30分钟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午夜福利国产成人无码gif动图 |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我的公把我弄高潮了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