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21 18:5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論文

篇(1)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論文質量保證;研究生

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至關重要,它不僅是研究生學習思考的產物,也是研究生學術研究的開端,不僅代表了研究生導師研究的方向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所在學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學位論文的撰寫是培養合格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經歷的基本訓練, 即使在招生數量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論文的質量也不能降低標準。因此學位論文的質量保證更具有研究價值。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授予學位的要求一般是: 通過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訓練而達到一定的水平,具有從事某種專門職業業務的能力,并掌握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在開題前明確提出撰寫論文的重要性和具體要求。讓學生認清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和規格上的“職業化”特點,讓他們在學習理論課程的時候充分感受教師給予的知識與自己的實際之間的聯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論文作為自己研究生層次教育的總結,論文寫作是在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即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又要通過調查研究,撰寫對自己的實際能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的論文。

作為定性規定,在開題的題目中指定題目范圍,以軟性和硬性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自覺性。煥發學生的積極性。對事情的積極態度主要是看此件事情是不是對當事人具有刺激性的作用。在開題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論文撰寫不是為了拿文憑,而是要在進入課題程序以后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如果這個內容我研究好了,在上我會有更大的進步,即完成學業又提高水平,甚至有可能與自己的待遇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何樂而不為。在論文撰寫結束后,能有些新的成就或能提出合理性的建議,將是對自己論文的一個最好驗收。

二、切實加強導師的論文指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畢業設計的實踐,熟悉相關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論及研究現狀,逐步提高學術研究能力, 力爭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出有價值的甚至是創造性的成果。指導教師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直接體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論文的質量當中,并且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發揮雙導師作用。建立雙導師制,就是要將學校導師在理論方面的優勢與企業導師在實踐方面的優勢有效的結合起來。只有校企導師雙管齊抓,才能保證學位論文質量。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來說,雙導師制度尤為重要,在學校中要遴選那些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豐富科研經驗的研究生導師,并且要求他們必須已經培養過三屆以上的導師制碩士研究生;同時在企業中聘請相關方向的高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技術或管理人員,因為他們中很多人肩負企業重要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管理或高級管理,他們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理論知識,并且對現實存在的問題和一些現象相當敏感,這樣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協助指導學生選題和論文撰寫。

三、建立合理的學位論文評價體系

論文水平的要求是對論文量的升華,主要包括論文選題、研究方法、技術難度、成果評價、獨立性、論文寫作等方面。其中,研究方法、技術難度和成果評價是論文水平的核心。在研究方法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論文要綜合運用基礎理論、科學方法、專業知識和必要的技術手段對所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個方面提出獨立見解,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嚴把論文開題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要有一定的獨特性、技術難度和量,最關鍵的是具有實用性。論文選題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完善論文外審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規定,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須經同行專家評閱來鑒別其是否達到了所申請學位的學術水平,即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制度。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任務不斷加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外審論文匿名評審制度防止“人情風”和“關系風”事件的發生。同時建立抽檢制度,對論文進行再次審查并且建立學位論文評審的淘汰機制避免評審中的人情關系等非學術因素干擾學術評判,便于評審專家以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給予學位論文客觀的評價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提高。嚴格論文寫作規范 建立網上論文格式審核系統。建立論文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秦惠民.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辭典[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1994.

[2]李振坤,林穗.工程T士學位論文知道探微[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5(5).

篇(2)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措施

一項活動的實效性, 通常是指活動預設目標的實現程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 充分發揮各種教育要素的作用, 通過科學的工作方法, 達到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精神、物質成果的教育效果的程度。①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現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據國際國內政治形勢和我國的現行政策, 畢業論文針對學生思想實際和客觀要求, 為幫助學生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的健康成長而進行的經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動”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設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政治觀和健全的個性心理, 幫助學生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健康成長。但是, 學生事實上的表現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設目標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存在反映了當前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尚待進一步提高。

1. 價值觀上的差距。杭州團市委曾就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作過一項調查。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的調查中, 被訪者中27.9%的學生選擇了“事業成功”, 27.2%的學生選擇了“建立美滿和諧的家庭”, 23.9%的學生選擇了“為社會作貢獻”, 17.4%、15.3%、11.5%的被訪者分別選擇了“生活寧靜, 平淡一生”、“有知心朋友”和“受人尊敬”。在回答“你努力工作是為了什么”時, 有63.5%的受訪者選擇“實現自我價值, 得到社會承認”, 22.8%的受訪者選擇“使個人的生活水平有明顯改觀”, 15.6%的受訪者選擇為“國家和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③可見, 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 大學生立足抽象的人的價值, 以個體自我的價值實現作為其社會行為的核心, 注重個人需要和利益的優先滿足, 強調個體本位, 社會、集體次之, 把個人當作目的, 把社會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在物質與精神關系上, 更多的注重物質的追求。部分青年學生的道德天平在“求利”的引導下傾向自身利益、期望和需求的滿足, 物質或者說金錢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在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上, 大部分學生認為“人們努力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④, 強調索取是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向外界謀取必要條件的行為, 認為個人貢獻與索取相應等價。

2. 行為上的差距。在個人文明舉止方面, 有些學生過分強調個體行為的隨意性, 隨意、庸俗被少數學生認為是一種瀟灑, 而對道德、紀律的蔑視與叛逆竟被視為個性突出的表現。受這種社會思潮的影響, 在校園內與大學生文化修養格格不如的不文明舉止時有發生。在人際交往中和處理人際關系中應遵循的如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原則常被一些學生忽視。在組織紀律性方面, 考試舞弊、曠課、逃學等現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發生。在尊重與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 不少學生對其并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學術上, 一些學生也表現出了道德上的缺失, 對于他人的勞動成果肆意進行剽竊等等。

另外, 大學生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不高這一情況。上海地區高校的學工部門聯合做過一次調查, 據調查, 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評價, 認為“很有意義”的占26.6%,認為是“形式化的需要”的占57.4%, 認為“可有可無”的占8.2%, 認為“沒有意義”的占7.9%; 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專職隊伍工作效果的

評價, 英語論文認為輔導員工作效果“相當有效”的占18.5%,“一般”的占53.9%, “不怎么有效”的占21.9%, “不清楚”的占6.3%。⑤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不高的原因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能及時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能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并且不能根據學生的這些變化及時地作出反應、提出對策, 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生思想實際脫節, 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不高。當前, 我國大學生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斷推進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市場經濟和高校改革所具有的雙重效應在大學生的思想變化中充分展現。從總體上看,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態是積極的, 但是還是有不少大學生由于認識能力、實踐能力的欠缺, 經不起各種誘惑, 出現了思想上的偏差。高校里盛行的學生兼職、碩士論文家教等社會活動讓眾多高校“兼職一族”在接受社會實踐鍛煉的同時, 也感受到了學校理想教育與社會現實間的反差, 對學校所強調的理想道德與現實社會存在的斷層感到困惑, 產生強烈的失落心理, 據某高校調查結果表明, 63%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正面教育與社會的現實反差太大。⑥社會上的一些丑惡現象以及存在于學校人際關系中的非正常關系也強化了學生這種失落心理和矛盾心理, 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任感和美譽度。

2.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素質不高、穩定性缺乏。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職工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的群體, 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最多, 最能夠深入了解學生, 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他們對學生的影響最直接也最深刻, 他們的素質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 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素質如何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留學生論文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素質不高, 并且缺乏穩定性, 這極大地制約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現行高校體制的問題, 也有歷史遺留問題。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人員構成相對比較復雜, 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員, 也有許多其他人員。由于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高校常常將輔導員職位作為安排留校教師、行政富余人員、復轉軍人和高級教師配偶等的崗位。然而, 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教育者的要求來看, 高校輔導員對學生而言是政治上的引導者、思想上的教育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的調適者, 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教高的思想覺悟, 具備政治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輔導員隊伍必須是一支專業理論性非常強的隊伍。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陳舊, 滯后于時代。市場經濟的趨利性、自主性、競爭性、醫學論文開放性等特征要求人們必須是具有獨立個性的行為主體, 即具有強烈的自主、自立、平等競爭、講求實效、開拓創新的精神。但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部分內容, 不能適應這一現代人培養的要求。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對學生產生了深刻影響, 引發了他們對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風氣以及黨風的思考, 如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內容, 或者僅停留在一般的理論分析或者口號宣傳上,其結果只能是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但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大學生進行客觀的、理論聯系實際的、針對社會各種問題的教育內容還很少, 很容易給學生以故意回避的感覺。另一方面, 學生在大學校園生活中, 經常遇到一些困擾他們的實際問題, 如學業壓力、人際關系、理想與現實、戀愛與友誼等, 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當, 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盡管當前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已引起高校重視, 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關內容仍比較單薄, 尚不足以使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單一。原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我說你聽”、“我壓你服”、“我點你通”的單向灌輸式。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社會的不斷進步, 學生們的自主意識、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明顯增強, 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 敢于直言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因此, 單向式灌輸方法難以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回應。另外, 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沒能恰當地處理好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關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總是把學生當作客體, 主體與客體界限分明, 教育成了特權, 他們單純為教育而教育, 常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大學生不準這樣, 不準那樣, 說教多于啟發, 指責多于疏導,給學生以勢壓人之感。由于大學生處于主體意識的成長期,對此有著本能的抵抗心理, 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適得其反。

5. 高校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意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復雜的教育工程, 需要其他相關部門予以協助和支持, 但是在現實工作中, 學工系統管理多, 職稱論文教學環節滲透少。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專業教學、行政工作長期分割沒能形成合力。人們在思想上存在著“分工論”, 即行政領導和教師管專業教學, 政工干部管思想政治工作。同時, 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對專業教學學習要求很明確, 而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和要求比較籠統; 教學過程中, 除了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其他課程教學幾乎只“單純”傳授知識, 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滲透其中, 學校大環境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意識”的缺乏極大地制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的提高。 注釋:

①郭新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探索》,1996 年第6 期

②國家教育部學生司:《大學生管理基礎知識》,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1 年版

③董碧水:《當前青年最關注什么問題》,《中國青年報》,2001年2 月6 日

④陳正良:《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諸因素及矛盾調適》,《寧波大學學報》,1998 年第2 期

篇(3)

論文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思想 思想性

論文摘要:“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學各個環節的個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種原因而并未充分彰顯,明確并落實思想性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深化和實效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之“思想性”界定及表現

“思想”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有所不同。如,哲學論域中的“思想”是指相對于感覺、印象的一種認識成果,屬于理性認識,有時也可指一種理論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學中的“思想”則指的是思想意識,涵蓋了意識中全部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但側重理性形式[1],是指支配人的行為、態度的主觀觀念、主觀意識、主觀精神,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特點的范疇[2]。“思想性”是指以思想、觀念為涵載,強調思辨而非經驗,價值主導而非價值中立,承載著價值判斷、倫理追求、道德呼吁的特征和屬性。思想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著充分的表現。

1.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認識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目標

在學科特性上,思想政治教育學明顯不同,其目標是直接而明確的培育某種觀念、思想取向,意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人格及行為實踐等方面達到預想結果。而其他學科的取向是知識性或稱做學術性的,不直接涉及與知識相關的觀念和思想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學盡管作為一個學科也有自己的學術性特征,但其最終取向卻不是傳承和增進知識形態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而是培養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觀念水平。

2.思想、觀念性教育主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但無一例外都是觀念教育,觀念教育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也決定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素和結構。思想政治理論課以觀念教育為內容取向,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這當然不等于說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進行觀念上的說教,但卻明確了一點,即要圍繞觀念教育選擇有效的載體和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觀念培育的目標。而知識性的內容則必須突出其思想性,而不作簡單的知識和學術傳承。另外,與課程緊密相關的多種靈活多樣的載體和形式,如社會實踐活動,都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但必須注意,這些載體和形式的運用必須以思想觀念的培養為主導,做到為思想教育所用。

3.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評價標準

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評價標準是思想性的,強調課程對受教育者主觀思想觀念的改進和提升,具體來說就是在促進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以為理論指導和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方面所達到的效果。這迥異于常見的學術性標準,后者注重對某學科領域的知識的掌握以及增進和積累。政治學和倫理學傳承和發展政治和倫理道德的知識體系,可能培養出政治學和倫理學學者,卻未必能培養出政治家和道德高尚的人。思想政治理論課從根本上說不是在傳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培養系統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的學者,而是要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心理素質有所提升。

二、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實現的認識誤區

1.泛政治性使思政課無法觸動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

所謂泛政治性,是指在教學中過度強調課程的政治性,把教學簡化為政治說教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即通常所說的階級性、意識形態性,其含義是說沒有超越階級和非階級的思想體系,其目標是要完成統治階級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3]。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征,但思想政治教育卻不可以簡單地在本質層面展開,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政治性”的誤讀反倒會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實現。表現之一是把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即通常所說的“上綱上線”,并且為了做到這一點,不惜牽強附會,甚至肆意歪曲。表現之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教學內容的構建中過度突出政治教育方面的內容,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輕描淡寫。表現之三是在教學手段上進行輿論宣傳和政治說教,以宣傳口號代替理論的邏輯展開,把思想和理論教育演變成政治蠱惑和行動動員。這種“泛政治性”傾向最致命的缺點是沒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思想層面上,無法通過理論的透徹解讀來觸動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使受教育者堅定理論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相反,過度的政治渲染還會拉大思想和理論與受教育者的距離,阻滯甚至降低受教育者的思想理論水平。

2.學術依附性使思政課囿于知識積累而非思想水平的提升

所謂學術依附性,主要是指弱化思想觀念培育而強化知識性、學術性積累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術性還相當孱弱,學術地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但學術性的追求必須是在對本學科的學術特性充分認識和把握的條件下來展開,且不可簡單套用其他學科的學術軌道。有的教師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做專業課進行教學,認為這樣的教學才有深度和力度,但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來看,這種所謂學術化風格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的一個誤區。從理論上說,追求教學的

學術性恰好用知識性掩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特有的思想性特征;從實踐上說,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對象大都是非該專業甚至都不是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學生,從課程的數量和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能力等方面考慮,學生不可能完成對課程知識體系的充分把握和學術積累,遑論基于這一知識性積累而提升思想和觀念水平。

3.重理論環節而輕實踐環節使思想教育與現實脫節而缺乏實效

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一樣,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論和西方的教育理論都明確了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相對成熟,自我意識強,情緒、情感豐富,并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樂于獨立思考,具備了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通過社會實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時期。由于在社會實踐中接觸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而非書本上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學生們無法通過簡單的背誦、記憶完成任務,必須迫使自己作出認識和思考,這無疑是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的一種再好不過的途徑。但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環節或者被忽視乃至名存實亡,或者雖有嚴格的社會實踐安排但卻缺失思想性的主導,甚至淪為變相的旅游。

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的對策

1.貫徹針對性、形象性、層遞性原則,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上的思想性

針對性是指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每個人即便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也都會形成對某些問題的觀點和看法,都會有自己的“原初思想”。當然,由于理論素養的缺乏,這種“原初思想”和我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還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從這種差距出發,遴選并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就很容易與學生的思想產生呼應,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形象性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不可以太抽象和理論化,而要盡可能地形象生動,有感染力。這不只是要求運用視聽資料,更重要的是應盡可能地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選取那些學生日常經歷的,有深刻寓意的鮮活素材,結合這些素材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思想教育會因為與現實生活的結合而不再產生距離感,在潤物細無聲中達成目標。層遞性是指在課程內容的構建中遵循思想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使教學內容呈現出不同的層次并在時間上依次遞進,例如要把課程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在內容上作出調整和整合,以符合學生思想發生發展的實際,有利于學生思想上的接受和提升。

2.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有學術取向

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術支撐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深厚基礎,但必須凸顯自身的特色。首先,“合思想教育性”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學術研究的獨有視角,是學術個性所在,它所展示的是以思想教育為目的的研究而非單純的理論研究。“合思想教育性”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學術研究的一個基本方向和獨特研究領域,能否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關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價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學術地位。其次,賦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以學術地位并加強其學術性研究。長期以來,教學方法的研究不被視為學術研究,在論文的分類上就有學術論文和教學論文之別,后者顯然沒有得到學術承認。這種觀念的形成與各專業學術研究在整個學術領域的強勢地位有關,它所強調的是學術積累而不是思想和觀念的教化。以觀念和思想教化為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比任何其他學術領域都更重視教學方法研究,否定方法研究的學術性是十分荒唐的。再次,建立具有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身特色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為核心的學術評價標準。這對于本學科確立獨特的學術領域,凝聚和培育學術人才,提升在整個學術界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3.突出思想性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在社會實踐的準備階段,要使選題富有思想意義,與課堂理論教學有銜接,作出詳細、可行的實踐計劃并作必要的技術準備,以保證社會實踐的深度;在行動階段,要進行全時段的導引和監督,保證社會實踐的方向和力度;在最關鍵的總結階段,除了嚴格要求,更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新社會實踐成果的形式,使學生的思想和觀念以最便捷的途徑、最大的容量表現出來,同時還要挖掘學生最深刻的內心感受。總之,思想性主導的社會實踐既要有“量”——使學生廣泛思考,又要有“度”——使學生的思想觀念獲得深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102.

篇(4)

論文關鍵詞: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世界合作教育協會將工學結合詮釋為:“將課堂上的學習與工作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與之相關的、為真實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獲取報酬的工作實際中,然后將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增長的見識帶回課堂,幫助他們在學習中進一步分析與思考。”[1]工學結合就是在人才培養方式或途徑上實現理論和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通過“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創”的培養方式,幫助學生完成職業技能基本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與用人單位聯合辦學,共享教學與企業資料,互惠互利,共同合作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與技能的辦學模式。這種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為導向,學生先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然后到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把課堂所學知識與企業實踐經驗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教育管理論文,畢業后能夠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

頂崗實習是指學生到企業的具體工作崗位上工作,一邊學習理論,一邊進行實踐,與傳統意義上的實習不同,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就有正式工作崗位,是職業院校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更是深化校企合作,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

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一) 工學結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走向社會、深入企業的機會。實習實訓基地及企業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學生們親臨現場接受職業指導、經受職業訓練,了解到與自己今后職業有關的各種信息,開闊了知識面,擴大了眼界,極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職業技能、專業實踐能力,并對現代企業職工的基本要求、應具備的職業素質有了較深刻的體會,其勞動紀律、吃苦耐勞和共同協作的意識等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這樣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主動調整心態、進行自我定位,增強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有利于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健全發展。

(二)校企文化對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既包括校園的硬件設施,如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等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龍源期刊。企業文化是企業組織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并且為組織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組織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工作作風、行為規范和思維方式的總和。[2]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對接,學生與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觸,加深了對社會和人類的認識,體會到與同事建立合作關系的重要性教育管理論文,有助于他們將職業知識轉化為現實的職業行為,內化為學生的職業信念,使其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如對員工職業道德的要求,注重對員工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等方面的考核,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積極的影響,引導學生加速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三)頂崗實習,有利于實現教育、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針對“崗位群”,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主,到企業頂崗實習,則主要是針對具體的“崗位”,培養專項技能,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蘊和了學校和企業相結合的優勢,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可以得到互補,一方面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能感受到自己在學校中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工作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進入企業實習,學生對企業的流程以及生產管理模式,有了親身體驗和明確認識,切身感受到專業知識、所學技能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內動力,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自覺性,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和工作作風,有利于學生成才成長。

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思想政治教育學基本原理認為,構成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主要因素有四個,即教育者(主體)、受教育者(客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介體)、社會環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撐條件(環體)。[3]這些因素都是動態性變量,這些變量的組合會因其中一個或多個因素的變化而呈現出復雜多樣的局面。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下,上述四個因素都發生了一定變化,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一)教育者的變化

教育者從學院式教育模式下的單純由學校專兼職教師、輔導員擔任轉變為工學結合模式下專兼職教師、輔導員、實習指導教師和企業實習指導師傅、企業全體員工交替擔任。由于企業、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等因素的不同,學校教師和企業員工在很多方面的教育、培訓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另外,部分教師對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學生頂崗實習,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應由企業負責,而企業往往只注重經濟效益和產品質量,其可能會不愿或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和財力對學生進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時間多了,在校時間少了教育管理論文,在實習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情況就成為“真空地帶”。

(二)受教育者的變化

受教育者從單純的學生身份轉變為學生與“準員工”雙重身份,對學生來說,學校的人際關系相對單純,有同學的幫助、老師的關愛,但到企業之后獨立處世,一些學生不能適應,缺乏主動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適應能力較差,容易與單位領導、同事發生摩擦,還有些學生認識不到實習對于自身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認為實習和專業知識沒有太大的聯系,容易在實習中產生抵觸情緒,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思想波動大,體力透支大,精神壓力大,給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教育內容和方法的變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涉及到學生政治素養、為人處世、公民意識、品德修養、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經濟常識、法律法規等與學生社會生存、日常生活相關的所有內容,比較系統全面,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教學的目標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仍然適用,但在教學內容的側重點上有所調整。再加上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后,人員的安排是很分散的,學生原有的建制被打亂,一切依實習單位的生產情況、人員配備、產銷的淡旺季而定,盡管有輔導員跟蹤指導,但很難象在學校一樣對學生有較多的關注,在實習中也更多的關注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思想政治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四)教育環境的變化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要由在單純的校園環境里學習轉變為在校園和企業兩個不同的環境中交替接受教育和培訓。學校和企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機構,各自的運行規律和目標不同,學校以育人為宗旨,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學生到企業實習教育管理論文,接觸外界社會的機會增多,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會增加,由集中管理變為相對分散的管理,學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擾,如對權力和利潤的更強烈的追求,以更現實的思想看待一些社會問題等,復雜多樣的企業文化、社會思潮、思想觀念、人際關系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心理、行為等產生正面或負面的作用。所以在這種動態的情景中,要想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一定的難度。

四、“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對策

(一)完善相應的制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在確定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之后,高職院校應著力制定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如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時間、指導人員以及目的、內容、效果的評估都應做出詳細的規定,使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有章可循,從而有效的緩解學生下企業的抵觸心理。

校園文化對學生素質和氣質的塑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除了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應該注重專業社團、專業活動以及“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相關辦學理念方面的建設龍源期刊。這些實踐性的活動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自我,對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自我判斷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有些學生對“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培養模式思想認識不清楚,容易產生一些抵觸情緒,要求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系統介紹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意義,如組織講座和參觀,召開相關研討會等,讓學生深入了解“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業觀的教育,教育學生及時調整心態,盡快完成由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化,做好充分思想準備來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這樣即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助于減少學生在企業工作的盲目性。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應側重學生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法律常識和為人處世等方面的內容。要把現代企業文化引入教學內容中,注重突出敬業、勤奮、責任、創新、守時、溝通、協調、吃苦、細心等職業態度的教育和培養。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運用傳統的手段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邏輯思維訓練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利用典型情景、典型案例和典型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熏陶,同時根據“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和高職學生的特點教育管理論文,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會較長時間分散在不同的企業頂崗實習,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覆蓋面大、形式多樣、便利及時的優勢,在校企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搭建網上交流平臺。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廣泛收集各種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及古今社會成功人士的個人信息,特別是企業優秀員工的信息資料和有關國家發展的輿論和宣傳信息,并針對學生關心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給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引導。通過網絡建立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的平臺,教師網上答疑,突破了時空限制,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既為學生解除思想困惑,又可促進學生良好道德素養的形成。

總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給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創新工作方法與思路,適應高職教育發展需要,堅持教學改革,不斷探索,細心觀察且耐心地對待學生的思想問題,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與途徑,科學地引導學生完成角色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林為群.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解[N].人民日報.2008-6-25.

[2]威廉?A?哈維蘭著.文化人類學[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1-1.

[3]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1.

篇(5)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是高校工作的基礎,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根本和核心,對于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和社會名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高等學校為了培養出適應世界所需的一流的人才要在各個方面實現質的跨越,在創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方面實現跨越,在為社會提供一流的服務方面實現跨越,以上這些質的跨越都需要相應的學科建設作為支撐點和核心點。學科建設是高校立校之本,如果將一所學校比喻成為一棵大樹,那么他的枝干和枝葉就是所謂的學科建設。學科發展的好壞狀況直接嚴重影響著高校的發展,這種影響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如果高校很好的抓住了學科建設,那么就意味著其就抓住了學校建設和發展的根本,這樣就能夠起到提綱挈領、統領全局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它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本文主要從學科歷程、學科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學科隊伍等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進行論述和總結發展歷程,正確認識到學科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建議,這對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學科歷程、學科體系、學科研究對象、學科隊伍等方面進行論述和分析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向的發展,并提供了一些見解和意見,以供參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歷程

黨的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發展階段,主要成績經驗都經歷了不斷的成熟和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醞釀和準備階段;(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初創試點;(三)思想政治學科的系統建設;(四)思想政治學科的整體性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思想政治教育經歷了不斷的革新和發展,從醞釀到提出觀點,再到初創試點,初步建設,再到后來的不斷發展擴大,其也在不斷的成熟和完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對象

任何一門教育學科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研究對象,這樣學科才不會被其他一些學科所代替,不會失去建立和發展的作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對象問題也引起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形成有其獨立的研究對象,從誕生這個學科的那一天其就一直在爭議研究對象這個問題。研究對象的確定性和科學性也衡量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否成熟,所以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研究對象的重要作用,這樣不僅可以對不同的意見進行科學分析,還能揭示出研究領域中的矛盾關系。這也是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但是,在學術界中還一直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象形成統一的看法,多年來學術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象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規律論”和“兩個規律論”。這種爭議一直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過程中。所以,經過學術界的統一觀點,我們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這樣表述:人們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與發展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與發展規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學術隊伍

一個學科的建設都有相應的學術學科隊伍,學術隊伍可以說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力量,起著主導的作用,一個學科建設是否有效快速的發展,都和隊伍的自身素質和能力有關。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是一樣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思想政治也經歷了相應的發展和不斷的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歷程中,形成了兩支學術研究隊伍:一是高校以外的社會研究力量,另外一個是高校系列。前者主要包包括企業、黨政部門和軍隊三部分;后者就是本文所講到的最主要的學術學科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在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滯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形成了統一的隊伍,即以學科學術領頭人為核心,老齡青年相結合,有很強實力的一支學術學科隊伍。我們知道學科學術隊伍的建設發展是充分提供人力的支持和人才的保障。根據經驗得知,沒有一支經驗豐富質量一流的學術隊伍,想要有一流的學科基地簡直是無稽之談。對于新成長起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來說,與理論的合并無疑又影響和阻礙了學科隊伍的發展。盡管一些帶頭人有著豐富的理論功底和思想政治教育經驗,但是從學科的整體情況考慮,不論是與其他方面的學術學科相比還是與學科自身的性質和戰略地位相比,在學術隊伍的建設發展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深層次不易改進的問題,主要包括:

第一,學科力量相對薄弱。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成立到現在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學科力量的是否強大也關系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發展。早期,該專業的師資都是有其他學科專業轉過來的,由于個人的經驗和知識的不足,相當一部分人雖然名義上是屬于這一學科實際上根本勝任不了此專業的教學研究。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志很快的融入到這門學科領域中,別且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但這樣的人才畢竟是少如牛毛。這樣導致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隊伍的人員混雜、學術力量較弱、隊伍不純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隊伍的建設發展和學科力量的提高。

第二,學術帶頭人匱乏。任何一門學科的建立,都有相應的創始人和帶頭人,這些前輩和專家在學科建設當中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而言也是同樣重要的。在我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一直未有自己的學術圈子,相關的刊物也沒有辦起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面的高水平人才仍然相當的匱乏,學科的發展也相應的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制約。

第三,隊伍建設有待改善。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隊伍中存在著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并且學術背景和專業化程度也普遍較低,這樣的一支學術隊伍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學科建設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建設要想實現可持續良性的發展,必須培養和制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學術骨干隊伍,尤其是要重視年輕有為的接班人,這是比為條件更是可行之路。因此,加強和提高學術隊伍的建設要從長遠考慮,深謀遠慮,應把培養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年輕骨干和充分發揮前輩專家帶頭作用的計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體系

一門學科的體系建設是影響學科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體系經過20多年的努力探索也有了初步規模,基本成熟并且奠定了很好的理論基礎。由于學科體系自身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所以還存在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理論研究一級學科的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如何適應和定位也成為我們必須考慮和研究的問題。一門學科的體系是否嚴密是夠完善我們可以從學科體系構成的三方面來了解認識:

第一,學科研究對象。一門學科是否成立的首要條件就是是否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對象由于學術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所以如何科學合理的界定和明確其研究對象,需要我們更需要學術界做大量的工作

第二,學科的專屬概念、范疇和術語以及研究方法。學術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的建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全面的認識,這無疑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合理性受到外界的質疑。所以,在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體系時首要條件就是確定相應的研究對象,明確研究對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方面,針對一個還是多個,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什么,只要明確這一問題我們才能有個構建的開始。然后,規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基本內容,其研究對象就相應的決定了基本內容,但其基本內容不能原地不動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條件的變化,同一個研究對象決定的學科內容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最后,要規范學科的專屬概念、術語和范疇,由理論作指導,認真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漸的取向和特點,從自身性質出發去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系統。

第三,學科研究內容。思想學科內容是由學科對象所決定的。而學科內容一般情況下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研究對象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及相應的結構;另一方面是研究對象的如何實施與發展的規律。目前,在我國由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所成立的研究方向不是很明了,相對的缺乏,才,要想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優點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難度和問題。

五、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提出問題

在目前的教育領域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諸如學術概念的不精準;學術邊界的不明確;研究方向的不明確模糊等。

首先,任何一個學科專業都是由一定基本概念和相關特征內容構建起來的,如果一個基本的概念都不精準,基本原則的不確定,概念的混雜程度都嚴重影響著學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而不同的研究者雖然有時使用的同一個概念,但是對這些基本概念含義的理解卻是大相徑庭的,用法也沒有統一的規定。這種混攪概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很難精準化和專業化,精確度也不高,也使得該學科的建設發展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其次,理論中說到,每個事物之間都有一定的關聯性,任何一個事物不可能獨立于社會之中的。同樣對于學科專業來說,沒門學科之間都有一定的關聯性和相通性,但是沒門學科也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相對穩定的研究領域。專業學科之間的界限是否清晰是否明確是由研究領域的相對確定性決定的,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要深化發展的必備條件。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應包括哪些研究領域,針對哪些研究方向,有哪些研究對象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并需要我們統一意見達成一致。

最后,研究內容成熟理論的發展模式通常表現為學科研究方式的重審和轉換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乃至其他學科的研究內容都面臨著研究方式的重審與轉換。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面的研究方式主要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問題研究;二是理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面的兩種研究方式都有各自的內在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樣自身也存在著許多潛在和隱性的問題。如果兩者可以有效的結合,取長補短,科學合理的處理和把握理論與實踐、繼承與創新的關系,這樣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很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更快更好更有效的發展。

(二)分析原因

由于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學科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存在著許多深層次的問題。

1、學科建立時間較短,許多理論問題未及充分爭鳴討論

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擴大,研究問題卻沒有向學科建設的核心上集中。在某些領域中,針對一些問題也沒有形成相應的研究群體,大量教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工作者的研究精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論壇相對滯后。還有在一些學科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并沒有被重視起來,相反被長期擱置無人理睬。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嚴重阻礙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和建設工作的完善。

2、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隊伍自身存在著“短板”

在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專業領域中,都依賴于大部分工作者對這個專業的熱愛和奉獻,他們為改專業的發展建設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獻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同樣,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不斷發展,與學術界這些前輩專家的奉獻精神努力程度是分不開的。然而,一些工作者研究員由于專業背景、研究方式和內容的不同,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思維方式和認識理解也不同,導致會以自己專業的思維方式來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進行理解認識。任何一個學科的建立時候的初始階段都會用借簽模式來代替,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這種情況的存在和發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以后的發展和建設帶來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3、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復雜性和發展的初級階段使學科具有不成熟性

對于思想政治學科方面有幾個方面的復雜性,我們這里做一些分析:首先,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性質上來說,他是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取長補短的基礎上發展和成長起來的;其次,從內容的角度而言,它不僅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還具備一定的心理內容,豐富多彩;再則,就研究對象來說,有著層次性和多樣性的特點,精神和生活需求具有一定的多樣化和綜合化;最后就是針對教育的過程來說,它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環節,由觀念到行為的轉變,這是不可度量的過程。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面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是為相應的研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對此我們也面臨許多的挑戰,需求和問題,這就需要研究者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的探索以求甚解。

(三)建議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改革也不斷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就要日益完善和快速發展,學科建設也要相應的提高,高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這才符合中國社會主義不斷進步所需的條件。為此,我們提出以下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為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學科建設有所提高,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學術委員會的作用,統籌安排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的相關問題。

要經常定期的舉辦學術專業方面的研討會和學術會議,在大學本科中,研究生中,博士生中可以根據自身的學術特點設立相應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學術研討會。全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討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已經成功設立,主要責任就是對學術開展的活動提出建議和意見,評議相應的研究課題,審定優秀研究成果,這樣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基礎理論很好的發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的工作者,所有學術方面的工作者他們之間的團結一致也能醋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并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制定相對統一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要搞好學科建設工作必須以總書記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融合學科整合法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在重視體現理論的整體特點下,加快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系統,要克服本位論的束縛和限制,做到廣范圍,大口徑,中基礎,在其他學科上的專探,這樣有助于增加人才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在高校中學生的培養方案和計劃要重視開設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習,體現和反映學科專業的特點,用來區別于其他學科。如本科專業必須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經典著作選讀等課程。

第三,建立本科生、研究生畢業論文上網歸檔、抽查、檢查制度,規范學位論文選題。在大學期間,碩士期間,完成畢業論文是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也是重要依據。其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方面的內容在此期間也能很好的體現出來。高校再為學生選題和指導學生開展畢業論文的活動時,有時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所做的內容方向,對于和本專業要求特點重合率低的問題也不做相應的糾正,而是忽略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面的認識和理解,根本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健康快速有序的反戰,所以,高校在為學生指導和選題時,必須嚴格明確有關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經典作家論思想政治教育、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史、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國思想政治教育、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等方面和內容,就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內在要求相一致。

篇(6)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價值標準

 

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文化良莠不齊,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巨大沖擊,進入迷茫狀態,無法深入開展。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首先把榮辱觀引入校園、引入課堂、引入教材,對榮辱觀進行系統地學習,加強“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才能開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需要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引領

1、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新媒體的產生、發展和當代激烈的社會變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失控狀態德育論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處于迷茫之中,尋求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已是當務之急。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環節是過度肯定大學生思想上的成熟性和抵御能力, 相對忽略了對大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 忽略了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積極、健康、向上的榮辱觀教育是提高他們明辨榮辱、是非、美丑的能力的有效途徑。以“八榮八恥”為主要摘要突破口。

2、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空間

新媒體環境中的消極思想制約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空間,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空間,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既涵蓋了社會主義“三觀”的基本內容, 又統轄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 涵蓋了“五愛”、團結、誠實、守法、艱苦奮斗等德育內容。這些內容不僅體現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三觀”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等主要內容的要求, 還為大學生提供了新的正確的觀念雜志網。

第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充實高校校園文化的內容。只有在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和先進校園文化中,學生才能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文化良莠不齊,對校園文化產生了沖擊。為使校園文化健康發展,就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首先,校風、教風、學風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建立“八榮八恥” 核心的先進文化與文明風尚。其次,形成社會主義榮辱觀氛圍, 充分利用新媒體、校園網、校園電臺、校園刊物、板報、橫幅等傳媒手段宣傳“八榮八恥”思想,既可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又能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最后,開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八榮八恥”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 搞好“八榮八恥”主題實踐活動,推動形成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讓每個校園文化活動都發揮榮辱觀教育的作用,讓校園的每一處都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2]

第二德育論文,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添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新媒體中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產生沖擊,使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缺乏新鮮感。只有發揮社會主義榮辱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中的引領作用,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工作,才可以彌補這一空缺。同時,開辦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講座,充分發揮高校自身的學術優勢,組織相關專家和學者編寫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專門教材,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政治課教材、引入政治課堂,充實課堂內容和校園網內容,確立“八榮八恥”的榮辱觀觀念。

3、以社會主義榮辱觀需為加強和改進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動力

新媒體環境中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使大學生癡迷其中,忘記了榮辱廉恥、美丑善惡,這就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無源之水無水之木,缺乏了生機和活力。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 明榮” 和“知恥” 的過程統一了起來,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動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以“ 八榮八恥” 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動力,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的效應。

第一德育論文,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滲透力。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運用流媒體等新媒體作為載體進行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使高校政治教學要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緊密結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榮辱觀。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社會主義榮辱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努力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讓大學生掌握正確榮辱觀、抵制錯誤榮辱觀,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雜志網。[3]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滲透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動力。新媒體環境使大學生身份和行為虛擬化,大學生習慣于用虛擬的身份網上交流,爾虞我詐,互相攻擊,沉迷于虛擬世界,變得人情冷漠,淡化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德育論文,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社會交往和一切社會實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僅僅是認知灌輸,更重要的應該是實踐體驗。因此,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動力來推動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學生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的精神。高校要拓寬大學生榮辱觀教育途徑,更新教育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踐行“八榮八恥”,可以充分利用暑期社會實踐、志愿者活動、勤工助學活動、主題教育活動、參觀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寓于學生具體工作中,創造各種條件使大學生密切聯系群眾、經常深入群眾、熱忱服務群眾,促使他們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人民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體驗、提升、固化社會主義榮辱觀,以達到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動力的目的。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標準

1、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需要完整清晰的價值標準

新媒體環境中的大學生受到網絡腐朽思想的侵蝕,淡化甚至完全喪失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人生的價值標準。有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甚至悲觀失望。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尋求革命的法寶挽回這種現狀已是當務之急。這種法寶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鮮明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 的根本問題,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完整清晰的價值標準。傳統的人才標準則是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雖然提到“德才”,但其中“德才”的界定不夠清晰。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標準而定格,這一標準就細化為知榮辱、辨是非、明美丑、全面發展。作為價值標準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德才”作了詳細的詮釋。不但強調“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而且從八個方面進行了正反對比,更加強調分辨是非、善惡、美丑。這就要求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榮辱觀教育, 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標準德育論文,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條件。

2、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需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標準豐富其內容

面對新媒體環境下思想腐化、悲觀失望的大學生,要重新樹立起其理想的風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標準已顯得軟弱無力雜志網。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需要有豐富的內容揚起大學生理想的風帆,這就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高校傳統的培養目標的內容是培育掌握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品德高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很難具體操作執行。為此, 高校就應切實將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使大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八榮八恥”為重要內容的全面發展目標,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大學生的思想行動指南,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 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新媒體影響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標準,規范網絡和社會道德生活,形成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努力培育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人才。[4]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道德防線的構筑依賴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建立

當前,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東西文化的相互激蕩,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發生了巨大變化, 新媒體等便攜的移動上網設備使網絡文化交流更具便捷性、迅速性,日趨泛濫的腐朽思想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防線已分崩離析,一些大學生沒有意識到或不能辯識是非、榮辱、善惡、美丑的現象,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道德防線的重新構筑已是迫在眉睫。構筑思想道德防線的有力措施只能是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客觀要求是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也是構筑大學生思想道德防線的迫切需要。社會主義榮辱觀鮮明地回答了學校“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 的根本問題, 它從“三觀”相統一的角度提出了培養合格人才的“ 道德底線”和衡量標準, 集中體現了做人與做事的統一, 知識與素養的統一, 認識與實踐的統一,管理與育人的統一, 自律與他律的統一。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質,就是在塑造中華民族未來的靈魂,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高校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5]。新媒體環境下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防線構筑的最可靠武器,它有利于抵制日趨泛濫的腐朽思想對大學生的侵蝕,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有利于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善惡、榮辱、美丑, 有利于引導他們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紀寶成.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J].教育研究,2006(4):03-04.

[2]盧秉繁.建立社會主文滎辱觀長效機制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總第85期)

[3]王彬.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總第83期)

[4]李惠.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合格人才的培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總第84期)

[5]史寧中,柳海民.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在找準切入點[J].中國教育研究, 2006(4):09-10.

篇(7)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論文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觀念、重要性、方式方法和如何創新的問題進行了初淺的分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1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積極轉變觀念,才能不斷創新。創新就是要以變則變,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過程中,一定要貫穿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適應變化了的形勢,從全局上、戰略上謀劃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重點是實現“四個拓展”:即由單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輸向注重滲透拓展、由居高臨下向深入基層拓展、由單一層次向多層次多側面拓展。當前,特別要注意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導作用的同時,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大力建設校園文化,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正確處理加強和改進、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努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強的基礎上改進,在繼承的前提下創新。高職教育必須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正確轉變由舊到新、由錯誤到正確、由此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的積極轉變;從不適應到適應也是一種積極的轉變;從墨守陳規到不斷創新才是一種大的轉變。

2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正確定位

在高等學校的培養人才過程中,思想政治素質是重要的塑造方面之一,是人最根本的素質。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如何,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就的重要標志,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發生了較大的變遷。在這個變遷過程中,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等各種思潮不斷地對學生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因此,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繼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良傳統,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予創造性,增強實效性。

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穩定、健康、向上。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不夠適應,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所以要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項教育工作的首位,努力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確定位就是要擺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當副業,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黨政工作的重要議程,定期研究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經常研究和分析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狀況,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部署,同時檢查。高職院校各單位、各部門要明確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責任,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和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涉及學生的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好。堅持和完善聽課制度,深入到師生中了解思想動態,通報情況,指導工作,形成領導關心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益的良好氛圍。 轉貼于

3 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由理論轉化為實際的關節點,其實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代化。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樣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那就是方法的創新。

一是教育隊伍和管理方法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高職院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廣大教職員工都負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具體承擔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學業引導和事務管理等任務,是一支特殊的教師隊伍。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堅持專兼結合的原則,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充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并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他們,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使他們的實際收入與相應教師的平均水平相當。解決好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教師職務聘任問題,支持他們安心本職工作。鼓勵他們鉆研本職業務,為他們在業務方面發展創造條件,選拔推薦工作成績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骨干攻讀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學成后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原來的輔導員、共青團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轉向“三育人”,呈現為以專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教師隊伍、學校管理隊伍和后勤服務人員組成的多維隊伍體系,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共振效應”。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眾所周知,時代在前進,科技在發展,勢必引起各種工作手段的變化,現在的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校企合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創新方法和手段,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堅持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既充分發揮學校教師、黨團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重視課堂教育,又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學校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信息網絡的發展,給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手段、方式、條件、效果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高職院校應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這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要不斷創新。宣傳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廣大師生的科技意識和人文素質。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力。

總之,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創新是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體制、機制的創新相互支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高職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保障護航。

參考文獻

[1] 張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綜述[J].理論與改革,2007(5):158-1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日韩精品人涩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五月天激情电影|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国产av新搬来的白领女邻居| 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短裙公车被强好爽h吃奶视频|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又硬又粗又大又爽时间持久|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亚洲av网址在线|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沙发|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网| 波多野吉衣av无码|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特级毛片内射www无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超薄肉色丝袜一区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视频wwww色|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 婷婷成人综合激情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 欧美一进一出抽搐大尺度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体验区|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