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0 13:31: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素質專周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為目標,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因此必須注重對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要實現這一目標,僅僅通過學校的理論教學和有限的實驗教學是難以做到的[1]。目前高職護理學生所缺乏的是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為了培養適合臨床發展需要的護理人才,有必要適當改革教學內容,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我校實訓課程中開展綜合性實訓項目有效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一體化,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現總結如下。
1 護理綜合實訓課程設計
1.1 在護理專業中增設綜合實訓課程的意義
護理專業作為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一個重要專業主要由核心教學內容和職業技能兩大部分組成,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使學生真正掌握這兩大部分,必須對全部教學內容進行分解,但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如果只是在分解狀態下進行,后果將是不能很好地讓學生理解該專業技能的實質,從而影響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難以使其達到專業培養的全面要求。 這就要求教師在分解專業技能的教學內容時,必須將技能課程進行整合,將專業課中若干個核心技能要求合在一起進行實踐教學,從而使學生對整個專業的技能要求有一個系統和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能,專業課程各科目教師之間應達成共識,在教學實踐中互通有無,協調互補,把原來分散在各專業課程中的實驗進行整合,構建起具有專業整體性特征的綜合實訓課程,使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朝專業一體化方向發展。該課程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運用護理程序完成整體護理的能力,使學生具備護士的核心素質。
1.2 開課時間
綜合實訓課程安排在第4學期末,學生臨床實習之前8周,每周2學時,共16學時。這個階段的學生已完成了護理學導論、健康評估、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基本掌握了常用的護理理論、護理程序,各種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對臨床常見疾病的癥狀、體征和護理措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由于接近實習,對臨床工作環境有強烈的向往,求知欲望高。
1.3 課程設計
綜合實訓項目將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外、婦、急危重癥各科護理技能進行優化整合,融入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識,精選、設計綜合性實訓病例和模擬臨床情景,形成“強化技能、注重綜合、體現人文”的綜合性實訓課程[2]。以真實臨床護理病例為基礎,根據學生的知識背景,將具有典型癥狀和體征的常見疾病設計為綜合實訓題目,學生經過分析和查閱資料發現護理問題、提出護理診斷、確定護理目標,從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3]。
1.4 課程實施
教師集體備課,選擇實踐性強,設計性強的臨床病例,進行一定程度的修訂和編輯,將學習任務與病例有機的融合,病案按科室共分內科護理模塊、外科護理模塊、婦科護理模塊和急危重癥護理模塊四大部分。
教師將準備好的案例于綜合實訓課前一周給學生,每班分成16組,每組5―6人。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文獻、分組討論、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以解決相關的護理問題。課堂上創設情境,在模擬病房創造條件,模擬患者住院的情景。由學生分角色、分任務按照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整體化護理。根據學生表現,教師給予指導、評價、考核及總結。
1.5 效果評價
我們對2010級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綜合實訓課的開設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利于師生間形成融洽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有利于把各門課程進行貫通,為進行臨床實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6 考核評價機制
考核主要分為個人考核和小組考核兩大部分,個人考核評分主要看該同學在實訓中承擔角色的任務完成情況,護理操作技能的正確與否及熟練程度,相關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小組考核評分主要包括角色分工是否合適,團隊協作情況如何,護理措施是否得當,是否存在護理錯誤,是否有獨到見解。
2 討論
首先,綜合實訓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尋找答案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4],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把病案真實再現,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有助于提高自主能力、創新能力。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得到加強。
其次,有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綜合實訓課程將護理職業技能與專業臨床課程知識進行優化整合,構建模擬臨床真實情景病例,可以達到淡化課程、學科界限,體現相關學科、相關知識與護理技術的交叉與融合的目的。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歸納、運用,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可達到實訓教學與就業崗位的順利對接,學生在走向實習或工作崗位后會降低陌生感,從而很好的適應崗位需求。
最后綜合實訓課程的開設有利于高職高專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5]。教師們必須集體備課,充分討論,設計好病例,閱讀大量的相關內容, 以應對學生對問題的各種解答[6]。教師只有具備了全面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訓操作,解決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因此,要加強實訓教學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和技術素質。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綜合實訓課程質量的關鍵,因此我系教師在具有教師證的同時都具有護士資格證或者醫師資格證。并且我校要求專業課教師每年必須有不低于兩個月的醫院頂崗實習任務,以提高專業技能水平,避免教學與臨床脫節。
綜上所述可知,綜合實訓課程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魏碧娜.在醫學檢驗專業中增設綜合實訓課程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8):115-116.
[2] 雷芬芳,鄧翠珍,趙亞珍,等.護理專業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3):216-218.
[3] 周彩云,袁俊.臨床實習前開展護理學基礎綜合項目強化訓練的探討[J].護理研究 ,2008,22(27):2529-2530.
[4] 高穎.建構主義理論在見習前護理綜合實訓課程設計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教育,2011,8(6):278-280.
關鍵詞:專企融合;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
實訓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某一種技能,在專業教室中采用邊學邊練的形式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技能,教學場所為專業教室,教學方式為邊學邊練,與實驗實習有所不同。盡管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但仍然缺乏服務于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我國高職院校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是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實訓條件普遍較差、教育質量令人堪憂和社會期望不盡如人意。為了解決這一狀況,高職研究人員提出了“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并進行了探索。按校企合作的程度來劃分,可將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分為3種形式,一種是學生進廠式,另一種是企業進校式,還有一種是校企合一式。校企雙方聯合組建管理機構,安排學生在不同的階段進廠、進校,學校是工廠,工廠也是學校,校企合一。校企合一是工學結合的較高層次。高職院校的發展歷程說明了工學結合下的實訓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程度決定了實訓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現有校企合作的不穩定性決定了實訓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1、“專企融合”模式的相關概念
1.1 校企共同體
一般的校企合作是校企雙方基于各自利益就某些方面達成一致,這種基于各自眼前利益的合作是不穩定的,實質是雙方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著“兩家人”的事情。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的校企共同體是指企業與高校聯合創新的實體。校企共同體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資源共享或優勢互補為前提,以文化共融為切人,以師資共建為核心,以課程共定、教學共管、基地共建為依托,有明確的合作目標、合作期限和合作規則,合作各方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或某些環節共同投入、共同參與、共享成果、共擔風險。校企共同體突破了淺層次的校企合作,它由“兩家”的“合作”走向了“一家”的“一體”,也就是企業和學校成了“一家人”,共同孳生一個“生命體”。
1.2 “專企融合”模式定義
“專企融合”模式是在校企共同體背景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電子系結合自身的特點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指專業和主流企業深度融合成立三級學院,三級學院是一個校企共同體。信電系成立專業現代化建設委員會,由學校(信電系)、行業主流企業、行業權威專家(政府)三方組成,每年召開1~2次會議,專題研究信息電子系專業發展問題。每個三級學院成立相應的院務委員會。“專企融合”模式更易彰顯專業自身的特色,使校企合作培養的學生更易適應并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學生在學校進行企業真實項目課程學習、開展企業真實情境實訓,實現與企業零距離就業。在合作過程中雙方遵循共同規劃、共同組織、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享成果的原則。
1.3 “專企融合”模式的理論依據
“專企融合”模式的理論依據主要是校企共同體理論。“專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級學院是校企共同體的一個繼承體,它繼承了校企共同體的全部特征并具有自身新的特性。校企共同體和“專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級學院之間的關系類似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中的父類和子類的關系,子類可以繼承父類的屬性,即三級學院這一實體也是一個校企共同體。一般來說,一家主流企業主要從事某個行業(專業),專業和企業的融合程度更為緊密。
1.4 “專企融合”模式的現狀
1)東忠軟件學院正式掛牌并運行。2010年7月6日學校與東忠集團正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2011年10月10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東忠集團共建“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東忠軟件學院”簽約暨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東忠軟件學院是軟件技術專業和主流企業東忠集團深度融合的一個校企共同體,這標志著“專企融合”模式正式確立和實施。
2)東忠軟件學院院務委員會正式成立,成員包括校企雙方的領導、專家、教師、技術工程師等,其中學校3人,企業4人,不定期出版院務簡報。現已經召開院務會議4次,今后計劃每月舉行一次院務會議。
3)雙方共同規劃東忠軟件學院的發展目標,將東忠軟件學院建設成為省內有特色的對日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將企業培訓模式引入學院,為企業培養對日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在校內建立對日外包項目開發平臺,提供企業服務外包的真實環境,加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
4)雙方初步建立了“專企融合”模式的運行機制,雙方正在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工程師來校上課,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等。
2、基于“專企融合”的高職實訓模式和具體實施
基于“專企融合”的高職實訓模式,其主要特點是企業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員工進行培養,企業和學校專業的融合是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和現有實訓模式相比較,基于“專企融合”的高職實訓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如圖1所示。
實訓模式貫穿了4個主要環節:激發新生對從事專業的興趣、課程項目提升基礎專業能力、真實環境項目提升綜合專業能力和工作室項目提升實際專業能力,這些能力是逐次遞進的。實訓模式的2個關鍵是校企雙師團隊建設和項目化課程建設,實訓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校企雙方融合在專業建設的各個環節。下面對實訓模式各個環節和具體實施進行說明。
2.1 重視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校企雙方制訂新生人才培養方案時,將企業的職業素養培育課程(包括新生參觀企業、有關企業講座等)嵌入人才培養方案中。邀請企業員工(包括已經畢業的學生)來校講座,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要從事的專業。將企業對員工的管理(如朝禮、考勤管理、寫周報、禮儀等多個方面)植入到日常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安排新生在軟件企業實訓2周時間,了解軟件企業的總體情況和具體工作等。這些內容的教育主要是激發新生對專業的興趣,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2.2 重組實訓課程體系
改革教學模式,校企共建聯通崗位的課程體系,以理論“必需、夠用”為原則,以職業導向、能力本位為依據,重組、整合課程的實訓教學內容,突出崗位能力與職業素質的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以工作過程為主線的課程體系,采用課程項目、企業真實項目、工作室實際項目和企業真實情境實習4級實踐教學層次(其中前3項屬于實訓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3 改革課程項目的教學方法
“做中學”是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方式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基礎專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近兩年來,專業教師參加了項目化教學的有關培訓并通過測試。在軟件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進行項目化教學、完成教學活動設計、編寫項目化課程教材等。下面以“Java語言編程基礎”課程為例來說明具體做法。
在課程的教學實施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動手能力。要求學生成立4人項目組,學生以項目小組的形式開展軟件項目系統的設計開發工作并完成整個項目,使學生學做一體化。
作為課內學習項目——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整個項目的工作任務將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完成。本項目劃分為若干個工作任務(模塊),每個工作任務需要一次或幾次課來完成。課堂項目教學主要按照任務演示、任務引入、示范引導、學生模仿、糾錯深化、歸納提高、鞏固總結“七步教學法”來實施,體現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認知規律。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課堂提問、作品展示、教師啟發、示范講解、提問討論、個別輔導等。在每次課的教學中,一般先采用提問的方式復習前一次的知識內容并進行任務演示(主要在課程開始階段采用,使學生明確任務),并引入本次課的主要任務。為了完成主要任務,每次課要設計5個左右的輔助任務,任務難度逐漸增加。教師先進行示范引導,學生在課內跟著做,模仿操作完成。在糾錯深化階段,教師要講評或學生互評存在的錯誤并糾正,然后學生獨立完成相對復雜的任務。在歸納提高階段,師生共同總結,尋找規律,理解理論知識。在鞏固總結階段,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次的主要任務,師生共同總結并布置課外作業。課外作業主要完成一個課外學習項目——購物管理系統,將按照課內項目同步實施,目的是讓學生應用課堂學到的技能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按項目小組來完成。
2.4 構建真實實訓基地
校內東忠軟件學院學做合一教學場地約有1 100平方米,建有4個日語教室、3個專用開發室、4個軟件實訓室和3個項目見習室,東忠集團現已投入實訓設備約200余萬元。以校內東忠軟件學院一體化實訓基地為依托,通過校企深度合作,滿足學生綜合項目實訓需要。在具體的實施中,學生的實訓活動是在真實項目環境中進行的。整個實訓環境和東忠集團的真實開發環境保持一致,使用的實訓項目是東忠已經完成的軟件真實項目,實訓師資來自東忠集團的工程師擔任項目經理,班級采用小班制形式,分成若干個項目小組,以企業項目開發的流程來完成實訓任務。在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東忠集團質量保證部的人員定期來校對項目進行階段評估,向各個項目小組反饋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定期修改完成。在這個階段,學生能得到職業素養的鍛煉。
2.5 多形式提升學生的實際專業能力
利用教師工作室實際項目、興趣小組、ACM程序設計大賽、東忠杯軟件設計大賽和浙江服務外包大學生競賽等多個平臺,給學生創造實際項目環境,吸引學生參加項目團隊,提升學生的實際專業能力。
2.6 組建課程建設與實訓一體化的教學團隊
實訓教學團隊由專任教師和來自東忠集團的項目經理或工程師(兼職教師)組成,主要工作是改編企業的實際項目使之適合實訓教學,雙方共同討論和學習,共同編寫項目化的教材并使之系列化。雙方共建“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東忠集團已派8名兼職教師在東忠軟件學院授課,專業教師到杭州東忠集團進行6個月的項目實踐,目前,已有4名教師完成這一工作。
3、基于“專企融合”
的高職實訓模式成效
3.1 教學效果得到學生和企業的認可
采用基于“專企融合”的高職實訓模式,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學生對項目化教學給予肯定。筆者曾對學習“Java語言編程基礎”課程的學生作了問卷調查,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2 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大大提高
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專業對口率大大提高。近3年來,在東忠集團就業并從事軟件項目開發的人數分別是16人、32人和49人,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
3.3 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的成績獲得突破
在浙江省第八屆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獲得大專組銀獎(二等獎)1個,銅獎(三等獎)2個;在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有4名學生獲得三等獎,3名學生進入團體項目決賽并獲得三等獎;在第一屆浙江服務外包大學生競賽中獲得專科組2個二等獎,上述比賽均是歷史最好成績。
4、下一步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1)項目化課程開發、特色實訓課程建設是將來的主要方向,校企雙師團隊要共同編寫有特色的軟件項目化教材并形成系列化。
2)校內建立項目開發平臺,由企業工程師、學校專業教師和優秀學生組成項目開發團隊,不但為學生提供企業項目的真實環境,還可以使學生在學校里零距離接觸軟件項目開發崗位,實現學生在學校內的企業化崗位培養途徑。
3)專業教師要定期去企業參加軟件項目鍛煉,不斷提升自己的項目開發能力。
關鍵詞 油料專業;實訓;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1-0160-03
實訓模塊評價是一種診斷性評價[1],可判斷實訓模塊所具備實訓要素及符合課程要求情況,并給出總結性評價結論。它有利于專業培訓開展模塊化教學,對豐富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實訓效能起良好的推動作用。油料專業實訓模塊進行評價時,應注意如下四個問題。
1 評價思維運用勿抱“殘”守“舊”
思維可反映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規律性的聯系,評價思維反映實施模塊評價的思維方式。評價思維應打破固有思維模式,拋“殘”棄“舊”,選擇變化的、樂觀的、積極的思維傾向,以便較快地提高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水平,達到評價效果。
著力解決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決定思維運作動向。以思維能力為主形成的思維態勢和慣性[2],會長期影響實訓模塊評價。因此,在評價時若停留在過時的思維模式,往往很難進行客觀實在的評價。
1)剔除過時思維。過時思維容易使人停留在傳統的思維模式,思維方式易定格在原來模式上,思維無新意,也無活力,形式呆板,顯得毫無生氣。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中使用過“舊”的思維方式就無法達到評價的要求。因此,在評價油料專業實訓模塊時,應剔除舊思維,接受新思想,建立突出評價的主題思維。
2)摒棄慣性思維。慣性思維呈現實際停止,是思想觀念落后的實際表現,容易形成一種難以打破的思維慣性,頑固不化,讓人產生惰性,具有很大的自我欺騙性。抱“殘”守“舊”實際上就是慣性思維在作祟,堅持自己已有的思維定式,原地踏步,停滯不前,缺乏隨機應變的銳氣。如用此種習慣思維實施實訓模塊評價,難免存在先天不足,評價缺乏“活性”,制約創新性開展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工作。
創新改進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就是思維主體在實踐活動基礎上借助于思維形式認識和把握對象本質的某種手段、途徑和思路,并以較為固定的、習慣的形式表現出來[3]。在創新思維方式上著手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運用多樣思維方式。根據油料專業要求和行業標準,區分評價對象,運用開拓思維方式,經過上升思維,優化提煉;運用決斷性思維,深化轉變,綜合平衡,形成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標準和要求。
二是加大多向思維力度。對油料專業實訓模塊展開深度思維,揭示實訓模塊評價的深層含意和規律。不斷加強橫向思考,利用發散性思維,確實拓寬實訓模塊評價的思維廣度,通過歸納總結,形成全面反映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的思維規律。
三是緊跟時代創新思維。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新思維、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手段層出不窮,可運用創新性思維設計評價主體整體框架,運用多元思維和差異性思維把握評價主體維度數目,使用變異性思維和逆向思維預測評價運行機制。這些評價思維為實施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指明了發展方向。
2 評價樣式使用勿貪“全”立“異”
油料專業實訓模塊形式多樣,實現實訓功能千差萬別。選用實訓模塊評價樣式時,即不能搞簡單堆砌,也不能為了追“新”求“異”,喪失過多評價功能。因此,油料專業模塊評價樣式在使用時要做到如下三點。
一是使用評價樣式不能貪全。評價樣式用來評價油料專業實訓模塊,其實用性非常強,要求體現出評價原則和評價方法,符合評價規范。樣式要簡單實用,一種樣式不能囊括油料全部專業,每個專業只能有本專業的適用樣式,不能包羅萬象、貪求全面,反而達不到評價的要求和目的。
二是使用評價樣式個數不能貪多。樣式使用堅持質量標準,能用則用,無用則棄,防止信手拈來,濫竽充數。因油料各專業互不相同,評價對象和目標不同,因此,每個專業評價應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各專業的單個實訓模塊評價只能在本專業評價框架內進行。選擇符合本專業實情的評價樣式,有效控制樣式數目,單個專業防止使用樣式過多過濫,破壞本專業的整體性,使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失去意義。
三是設計評價樣式不能立“異”。評價樣式使用可沿用一些評價要素齊全、評價功能完善的樣式,也可創“新”一些樣式,但不能為了一味創“新”而立“異”,設計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樣式。樣式設計應符合油料專業特點和實訓模塊“個性”要求。在設計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樣式時切忌花哨好看,無限放大要求,不顧專業標準。如筆者使用的《油庫鉗工綜合實習評價表》(表1),依據油庫鉗工技術特點,樣式采用數據表結構,而不是為了立“異”,采用樹形結構或其他結構。
3 評價方法設計勿棄“實”忘“精”
采取求“實”的有效措施
一是設計理念務必實在。在實施油料專業實訓模塊評價時,深入教學一線,全面了解各專業需求,詳盡熟知各專業參數和技術規范,把“精度”摸透,把“準度”搞準,以技術參數為依據,客觀思考,形成一種實在的設計理念。如設計油庫鉗工實訓模塊的評價方法,首先了解油庫鉗工各實訓操作(如鋸削、銼削、鉆孔等)的技術規范和參數維度,再根據這些技術指標設計評定標準,爾后根據評定標準,綜合各項指標設計油庫鉗工的評價方法。
二是設計方法遵從實踐。設計的基本依據是油料專業技術參數和國家規范,來源于實踐,用于實踐。一般采用決策分析法、結構構建法、層次分析法和實訓驗證法等實踐性方法,用于指導評價操作。
勿忘“精”的具體做法 好的評價方法對模塊實訓評價起良好的推動作用,只有評價方法優良,才能保證實訓模塊評價優質高效。
一是樹立精品意識。評價方法設計的出發點力求定位精準,設計要求精益求精,做到設計內容精深,條理精干,層次分明。
二是采用求精手段。在設計評價方法時,每個專業設計多套評價方案,通過類比法,從中選取優勝方案,進行優中選優,選出既有理論深度又能完全代表本專業課程特性的實訓模塊評價方法。
4 評價內容選取勿舍“專”失“真”
用“專”上采取的措施
1)用“專”依據緊靠專業培養目標。油料專業培養目標是:通過短期專業培訓,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本專業基本操作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和進修打下過硬的技能基礎。在適應任職崗位工作的同時,能遵守該專業職業道德和職業守則,培養其成為適應單位發展的、與時俱進的、德才兼備的一名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這些培養目標是評價內容用“專”的選取依據。
2)用“專”要求緊貼專業課程要求。油料專業課程要求為:突出專業基礎課的針對性、操作性、實踐性,結合新時期課程素質教學要求,開展素質內涵與外延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了解本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熟悉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復雜工件制作,判斷和排除常見故障,使油庫設備設施運轉正常;具備良好的專業基本技能和較強的專業綜合能力、發現與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組織訓練與教學示范能力。在選定評價內容時,以專業課程要求為“標尺”,做到思“專”用“專”。
3)用“專”緊扣教學大綱。教學大綱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和很高的權威性,是實施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對訓練內容、訓練科目、訓到什么程度都有具體明確的規定。因此,評價內容緊扣油料專業教學大綱,評價指標按本專業的國家標準,不能隨意超“標”離“標”,更不能張冠李戴,實施“錯位”評價。
評價內容用“真”的方法
1)內容選取要“有根有據”。模塊評價的對象是油料專業實訓模塊,屬于油料專業范疇,評價內容的“根”就在油料專業課程中,要在油料專業范圍內合理選“根”找“據”,不允許在其他專業中隨意尋“根”換“據”。
2)內容選取要“原汁原味”。
一是內容選取必須一一對應。評價內容選取與專業一一對應,不能從相關專業或相近專業選取,保證評價內容和所訓課目銜接緊密。如評價焊工實訓模塊,其評價內容選取應與焊工專業的有關技術規范一一對應,確定評價要素。
二是評價參數選取在本專業內“就地取材”。評價某一專業實訓模塊時,從該專業的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中選取評價參數,設定評價參數維度個數,保證評價參數不失“原汁原味”。如表1中1~6參數項為油庫鉗工的專業技術參數指標(7~9項為主觀性指標,暫不討論),在設計油庫鉗工綜合評價表時,其中參數值只能從油庫鉗工中選取符合國標的技術參數值,不能選取其他專業(如焊工、化驗員等)技術參數值作為評定標準。如此,才能保證評價內容與實訓內容不脫節。
參考文獻
[1]鄧澤民.職業教育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鐵路出版社,2009(4).
關鍵詞:技能大賽;針灸推拿;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3-0048-02
高職高專針灸推拿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能從事醫療、預防和保健康復,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針灸推拿專門人才。因此,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技能訓練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是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的環節。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規律和針灸推拿專業的特點,我校強化學生職業素質和針灸推拿技能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大膽探索,不斷總結,通過一系列的技能大賽,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一、多方調研,精心設計技能大賽
大賽應圍繞職業能力評價確定競賽內容,按職業崗位完成工作任務的實際需求策劃競賽項目[1]。我們在調查、分析和聽取行業、企業技術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針灸推拿崗位及崗位群,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在分析崗位工作任務及所需崗位職業能力的基礎上,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進而設計出技能大賽項目和內容。針灸推拿專業學生的工作崗位主要包括各類基層醫院的針灸、推拿工作崗位,養生保健機構的保健按摩師,醫院康復中心及社區康復中心的中醫傳統康復工作等,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身體素質,具備從事針灸推拿醫療、保健、康復的專業技能。因此,教師可以設計“畫經點穴大賽”、“針灸技能大賽”、“推拿手法大賽”、“保健按摩大賽”、“功法大賽”、“針推臨床綜合技能大賽”,其中“畫經點穴大賽”是針對經絡循行和腧穴定位的針灸推拿基礎能力而設立的,“針灸技能大賽”是針對各類針法、灸法、拔罐的操作技能而設立的,“推拿手法大賽”是針對推拿手法的技能訓練而設立的,以上大賽屬于針灸推拿的專業基本技能。“針推臨床綜合技能大賽”是為了提升學生專業綜合技能和職業素質,“保健按摩大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職業拓展技能,而“功法大賽”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大賽設置情況見表1。
我們按專業基本技能、專業綜合技能、職業拓展技能的不同層次,分別安排相應的技能大賽項目,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的一體化設計實訓教學,使學生能循序漸進地完成針灸推拿專業各項實訓內容,掌握必備的、完整的、系統的針灸推拿技術[2],在不同階段通過相應的技能大賽強化職業技能,提升職業能力。我校在上述針灸推拿技能大賽項目的基礎上,為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中醫藥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的首屆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技能大賽――2011針灸推拿技能大賽制訂出競賽方案,并成功承辦此次大賽。
二、周密安排,切實做好大賽實施
技能競賽應符合社會人才需求,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因此,我們邀請醫院、保健機構的專家一起研究大賽方案,制定評分標準及操作要求,共同擔任評委,由醫院和保健機構的專家評委進行最后點評,使競賽與教學緊密結合,提升行業、企業對學校的認可度。學校會認真組織實施每項大賽,做到技能競賽的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全覆蓋、教師全覆蓋、核心專業課程全覆蓋。到目前為止,共開展十屆針灸點穴、推拿手法技能大賽,六屆功法大賽,四屆畫經點穴、針刺技術、推拿手法大賽,三屆企業冠名的針灸推拿臨床綜合技能大賽。各項大賽實施情況見表2。
而且,我們會針對比賽內容與過程進行逐步規范,收集整理各項資料,將比賽結果與學生和相關任課教師進行交流。通過比賽,激發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使各任課教師通過競賽總結教學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我校認真組織參加過兩屆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針灸推拿技能大賽,成立大賽競賽組,負責競賽選手選拔、培訓工作。培訓過程要求指導教師與相關專業教師全程參與,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指導,每三天由全體專業教師參與項目測試,每周進行一次全程模擬比賽,針對測試與模擬比賽的結果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和輔導員面對在校專業學生通報訓練內容和方法,在每周模擬比賽時均邀請部分學生現場感受這種氛圍。在全國大賽期間,教師應有組織地指導學生分赴各賽場觀摩比賽,讓學生在感受全國學子專業技能風采的同時,也領略到我校學生針灸推拿專項技能的精彩表現。賽后,教師應及時組織參賽獲獎選手,與學生進行匯報交流,現場展示針灸技術、推拿手法和推拿練功等專項技能。選手的精湛專業技能和由衷的感言,會極大鼓舞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全面提高專業能力
技能大賽可以引領本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競賽項目評價標準應按照工作任務中知識點與技能考核點制定評分細則,兼顧理論考核和實踐操作,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更高[3]。為此,學校可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以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為原則,制定針灸推拿專業技能全程實訓教學目標,涵蓋針灸推拿專業教學所需的各項實訓項目及見習、實習各個實踐環節。[2]改革實訓教學方式,形成技能競賽與實驗實訓、職業技能培訓、社會服務等相結合的立體化實訓教學模式。技能大賽可促進考核模式的改革,比如,將“保健按摩大賽”與職業資格認證及技能鑒定相結合,通過技能競賽的方式,實行保健按摩師的技能鑒定和考核,提高和促進項目導向的教學改革。對與技能大賽有關的課程,我校增加了實踐技能考試,突現技能訓練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技能大賽還可以促使教學方法發生改革,形成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做”為中心,讓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
我校技能競賽已形成針灸推拿核心課程全覆蓋,因此大大地推動相關教材的建設。本專業教師主編的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就有5部,其中《針法灸法》、《小兒推拿》入選教育部高校精品教材;副主編、參編規劃教材10部;主編、副主編、參編全國高等院校中醫相關專業實訓教材《針法灸法實訓教程》、《針灸治療實訓教程》、《推拿手法實訓教程》、《推拿治療實訓教程》;與教學醫院合作開發編寫《常用推拿手法》、《針灸技能全程一體化實訓教程》、《推拿技能全程一體化實訓教程》等書籍;與養生保健專家合作開發《保健按摩》、《足部按摩》、《保健刮痧》等保健模塊類教材。
技能大賽促使我校針灸推拿實訓中心基礎功能、針灸功能、推拿功能、綜合功能、保健功能這五大功能區的建設逐步完善,完全可以滿足針灸推拿專業各項技能的實訓及臨床和保健仿真工作任務的訓練,為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提供很好的平臺。同時,注重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近年來,我校本著“雙向介入、緊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則,與28家醫院、4家養生保健機構簽定《針灸推拿實訓實習基地共建協議書》,使實訓實習基地覆蓋安徽及長三角地區。學校與蕪湖中醫院深度融合,與其他實習單位也密切合作,實現學校與行業教學資源的共建、共管和共享,讓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師共同承擔臨床教學與實踐教學。通過不斷努力,已基本建成融教學、實訓實習、職業技能培訓、社會服務為一體,集針灸、推拿、康復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實訓基地,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證[2]。
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做,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經過不間斷的專業實訓錘煉,專業技能、心里素質和職業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在2011年和2014年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技能大賽――針灸推拿技能大賽中,我校針推專業學生組成的代表隊分別榮獲團體一等獎和二等獎,充分展示我校針灸推拿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和教學改革成果。近幾年來,針灸推拿專業畢業生雙證獲取率逐年穩步提高,從2011年以來獲取率均為100%,而且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自主創業的學生逐年增多。他們反饋最多的是已在學校打下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是立足社會的最主要財富。
參考文獻:
[1]曹慶旭.關于職業技能大賽對課程改革的影響[J].職教論壇,2011,(23):22-23,26.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 審計教學 現狀 困境 對策 改進路徑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快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清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整個社會對審計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多,對審計人才的素質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高專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看到了這種社會發展對審計人才的要求,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并且開始研究如何才能培養出新形勢下的高素質的審計人才問題。但是目前的高職高專院校的審計教學工作因為學科建設比較遲、審計教學認識不到位、師資缺乏及教材落后等眾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可以說是正處于一個緩慢發展和初步探索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了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一、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的現狀
1.現有的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課程設置體系缺乏可行性,培養方案不夠科學。很多的高職高專院校將審計課程只是看成是傳統會計專業課程中的一個部分,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有的高職高專院校只是將審計課程作為選修課來開設,如此以來不但會因為課時的壓縮或者不被重視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使得審計課教學長期處于發展的不利地位。
2.當前的高職高專院校審計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學手段也相對比較落后,無法培養出合格的審計人才。現在的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方法仍然是使用“滿堂灌”傳統教學方法,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考試之前背誦一些基礎的知識,考試完成之后什么不記得。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就是紙上談兵,是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另外,雖然高職高專院校的審計教學也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具體的審計教學實務部分卻經常只是講解一些脫離學生實際的案例,學生無從深入把握和理解,當然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必然會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3.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從事審計課程教學的教師素質結果不完備。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的內容通常應該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審計學基本原理,二是審計方法,三是審計實務。從這個角度看,審計教師必須不但要具有豐富的參與會計審計活動的經驗,而且還必須要有堅實的審計理論知識,只有具備這樣的審計素質能力結構教師才能真正勝任高職高專院校的審計課程教學。但是現實中的高職高專院校老師大部分都是直接從高校畢業的,基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雖然有著豐富的審計理論知識,但是親自參與審計實踐的經歷非常少,經驗更是求缺乏,這樣的教師講授審計課程就必然會走入內容空洞和缺乏針對性的教學現狀。
4.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中的校內實訓教學環節及校外實踐環節都落后。目前的高職高專院校的審計學實訓建設明顯滯后,缺少實訓項目內容,缺少實訓項目教材及教師,所以在高職高專院校的實訓教學體系中,審計學實訓環節就成為了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后果就是學生學習企業審計實務的時候仿佛是霧里看花,大大制約了審計教學質量和效率,不但導致了審計教學脫離了實踐,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審計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校外實踐環節雖然學校也非常重視,但是現實看來是非常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的實踐安排實踐非常少,實踐基地不足,這使得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難以全面得到提升。
5.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的內容非常枯燥,并且教材選用也不夠科學合理。審計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專業性也非常強。審計學科的知識學習要求涉獵的范圍非常廣,甚至要求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務經驗才能學好。教學內容通常都是非常難以理解的,苦澀難懂,學生學習審計課程普遍感覺枯燥無味,學習的興趣不高。另外,我們知道教材是一切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和依據,選擇科學合理的教材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但是,目前的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中選用的教材內容非常滯后,選用的教材理論內容過多,案例非常少,實務內容也不夠,很多的教材甚至就是一種對審計制度的講解,課后也沒有安排什么有效的實務練習,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毫無吸引力的。
二、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改進路徑研究
1.不斷提高對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的認識,同時努力優化審計教學的課程體系。長期以來,高職高專的教師和學生都對審計學科的教學或者學習缺乏足夠的認識,總是認為審計課只是在學習專業課之外的一門可修可不修的科目。這樣的認識是非常不利于審計課教學的,所以從學校老師到學生都必須要不斷提高對高職高專院校審計教學的認識。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努力優化審計教學的課程體系,制定出適合高職高專院校使用的教學大綱,合理分配好教學課時,安排好學習內容。這樣可以確保學生通過學習完審計基本理論和審計實務這兩個部分的內容之后,可以真正掌握好審計的基礎知識,學會熟練運用各種審計方法。
2.精心選擇高質量的,符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實際的審計教學案例,并且周密組織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在高職高專院校的審計教學實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案例的精心選擇又是審計學科案例教學的前提,所選擇的案例質量的高低還會對審計學科的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高質量的,符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實際的審計教學案例不但能融會相關知識,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能做到精心選擇高質量的教學案例,我們首先必須要做到根據不同的審計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審計案例;其次,就是必須要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實用性的案例,只有這樣才可以通過案例教學這個載體讓學生能輕松掌握審計理論中的一些非常抽象的、難以理解的重要概念和問題;再次,就是必須要選擇具有社會影響的案例,這樣的案例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高職高專院校的審計教師一定要通過要查閱中外文獻資料,搜集電視及新聞等媒體報道,或瀏覽相關網站等方式收集各種類型的、成熟系統的審計案例,從而建立起豐富的審計案例庫,這樣可以在不同教師之間做到互通有無,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審計案例來激發師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提高審計學案例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精心選擇好案例之后,還必須要周密組織好這些案例進行教學。審計案例教學和傳統的教學相比,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靈活安排,基本的教學步驟可以分以下幾個部分:首先,就是布置案例,提出要求;其次,就是讓個人分析和分組討論同時進行;再次,就是組織課堂發言,教師評價;最后,就是撰寫學習心得和報告。其中,如果要想真正發揮審計案例教學的功效就必須要提前一周給學生布置案例,并且提出要求,學生可以有足夠的實踐通過所學理論來對案例進行分析。這樣在具體案例教學實踐中,學生就可以充分表達出自己觀點。同時在小組分組討論的時候,教師也必須要積極地參與其中,對于各個小組提出的問題要認真解答,積極啟發學生的獨立思維,而不是簡單的給予對或者錯的評判。然后各個小組之間也可以相互就有關問題交換意見,然后展開討論。討論之后,教師要在總結不同小組的意見基礎上對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價,指出每個小組或者同學的優點和不足,并且提出有關建議,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案例的了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高職高專院校要通過積極建立和完善審計模擬實驗室等措施,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力度。首先,因為審計模擬實驗教學需要涉及的材料多,需要的知識范圍廣,技術性也要要求比較強,所以審計實驗室人員不但要具有非常豐富的會計知識,審計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而且還必須要對計算機審計操作非常熟悉,所以高職高專院校都必須要從自身的條件出發,積極建立和完善審計模擬實驗室,加強審計實務的教學。另外,我們知道,審計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措施和環節,所以高職高專院校非常有必要不斷加強審計課程實踐教學力度。
4.不斷改進審計教學的方法、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開展審計教學。高職高專院校一定要積極開發審計教學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一定要積極開發審計教學多媒體課件,讓審計學科的內容都能再現網絡之上,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審計學科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大大豐富審計課堂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是質量和效果。另外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教師還必須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積極調動學生學習審計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當前的高職高專審計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要積極引入多媒體技術教學,將多媒體技術教學同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融合,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是信息容量,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并且,如果能利用好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還可以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眾多媒體信息集融合到一起,然后通過屏幕將審計的過程展示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流程,使得教學更為生動、直觀,學生學習起來更為輕松愉快,如此以來就可以讓枯燥的審計學習變得更為形象和有趣,從而有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5.高職高專院校一定要給教師創造足夠的社會實踐機會和條件,不斷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首先,高職高專院校要實現培養專業的審計人才的教育目標,就必須要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此,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將教育思想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到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方面上來,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一定要給教師創造足夠的社會實踐機會和條件,不斷提高審計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其次,高職高專院校也要不斷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稀缺人力資源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對于審計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當前的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積極采取措施不斷加大“雙師”型師資的培養力度。為此,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來提升審計課教學師資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運用示范能力;可以采取“走出去”的策略送優秀的校內教師到企業或者會計事務所鍛煉學習,積累審計實務經驗和動手實踐能力;可以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校外的會計師事務所或國家審計機關的合格專業人士來學校舉辦講座,或者直接聘請他們來學校給學生授課,尤其是要對于審計實訓環節的授課。
6.積極改革傳統陳舊的考核方式,構建動態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模式。傳統的高職高專院校考核方式基本都是采用理論考試這種陳舊的成績評定方法,很少去對學生進行實務技能的考核,也很少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這種陳舊的考核方式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考核結果也無法發揮出本應該具有的對審計教學應該具有的促進作用。所以,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積極改革傳統陳舊的考核方式,構建動態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梁士旗.高職院校審計教學困境及應對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12,(17).
[2]胡海霞.高職審計教學改革初探.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1,(6).
[3]張詠梅.關于審計教學改革的思考.市場論壇,2011,(7).
[4]李晶.高職會計與審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職業教育研究,2011,(5).
[5]孫永亮.高職審計教材及教學方法改革探索.教育與職業,2006,(21).
摘要:對于高職高專計算機人才培養來說,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實訓基地建設是重點也是目前的難點問題。本文以師范類高職高專院校為例,闡述了如何建設實訓基地的建設。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實訓基地,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師范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2004年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中,計算機類專業共有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共10個(下文統稱為計算機專業),涵蓋了硬件、軟件和網絡等應用領域。國內知名IT人才網站報道,我國計算機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百萬,其中高、中、低層次比例約為1:4:7。但是,目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相關專業學生數量已占到全國理工科大學生總數的1/3,而近年來國家重點扶持的中職教育也把計算機相關專業定為重點發展專業,致使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有著美好前景的同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用人單位的抽樣調查發現,僅有46%的用人單位對專科層次計算機專業新員工提供1個月以內的培訓,多數用人單位只愿意招聘有經驗、實際操作能力強的員工。從就業導向的層面看,高職高專院校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唯有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實踐實訓教育,對于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便首當其沖。
2計算機專業的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是高職高專教育實踐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實踐教學支撐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訓練設備設施,學習環境和專兼職教師。其中專兼職教師包括指導學生進行實訓實習的本校教師、校外實訓實習單位具備相當業務素質的技術人員或培訓人員,目前高職高專大面積推行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已初顯成效。盡管計算機專業雙師型教師的起步門檻高、合作難度大,但假以時日也基本能滿足實訓基地的教師需求。設備設施和實訓環境的建設卻出現了的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利用率低、淘汰過快、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等誤區。充分理解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的較高成本、多次投入、更新換代快、維護維修費用高等特點,合理地規劃、建設和管理成了本專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3全面分析,合理規劃
掌握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的指導思想和辦學理念,根據地域性特征和現有辦學特色,綜合考慮學院的發展規劃與發展前景,結合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編制完備可行且相對穩定的人才培養計劃,制訂詳細的課程設置目錄。從全校和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全面調查師生的實訓需求,計算投入與產出比例,權衡升級、更新、擴建和新建多個層次,把計算機實訓基地建設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做,這是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
4計算機實訓基地的建設原則
4.1充分整合原則
高職高專院校一般都有一定的方向:如師范類,冶金類,工程類,信息類等等,但多數院校均開設計算機專業。建設計算機實訓基地時,要考慮三個層面的整合:與全校需要使用計算機實訓室的其它專業進行整合,如所有專業都需要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室,可以把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導論實訓室與之整合;本專業內同類整合,如程序設計與網頁開發整合,圖像處理與動畫制作整合;本實訓室的功能整合,由于開課時間的不同或課程學期的斷層,一些實訓室可以進行多種項目的實訓,如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和故障診斷與維修一般不在同一學期開設,這時可以使用同一實訓基地,又如C語言,數據結構,VB,JAVA等程序設計語言可以使用同一個實訓基地。
4.2控制成本,提高利用率原則
經費一直是困擾高職高專教育的一大難題,國家教育投入不足、投入分布不均衡,收費政策不一致,銀行信貸融資難等問題致使我們在建設計算機實訓基地時必須控制成本。盡管電腦設備的價格已經不斷下降,但組建一個60座的基礎實訓室首次投入仍然高達40多萬,如果按每天使用8小時,每學年200天計算(除去周末),該機房不計運行維護與管理費用前提下,4年的使用成本超過1元/時/機,其它實訓設備(如網絡設備)的利用率更低,成本則更高。在規劃建設計算機實訓基地時,盡可能地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是必要原則。
4.3內外結合原則
重在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計算機專業實訓,必須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用實訓來驗證理論并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此外還有三個層面的內外結合:課內實訓與課外實訓的結合:計算機專業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電腦,很多只需要電腦即可進行的實訓項目(如圖像處理),完全可以在課內進行演示,學生課后在自己的電腦進行實訓;校內與校外的結合:校企合作,與用人單位合作,與實習單位合作等實訓機制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和大力推廣,我們甚至可以把實訓基地建設在校外;教考結合:國內國際的各類計算機相關認證考試、水平考試有數十種,很多認證機構均在大學設立了培訓中心,提供較完備的實訓場所,及時把握機會,開展合作即能強化實訓基地建設,又能讓學生接受更多、更權威的培訓。
4.4適時更新原則
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更新迅速,但教材的滯后、設備的陳舊在多數院校已是不爭的事實,對以理論學習和能力培養為主的本科院校影響并不明顯,在以技能訓練和操作實踐為主要高職高專,設備的先進性、更新的及時性將直接導致學生能否直接接觸最新的技術、快速與社會接軌,適應工作崗位。硬件設備應緊跟摩爾定律所描述的速度,更新周期有得長于18個月,當然,一般只需要更新少數關鍵實訓設備,如當新一代架構推出后計算機組裝實訓室應及時添置幾套,網絡技術實訓室應根據網絡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增加)設備。
5建設方案
綜合考慮上述原則,結合實際建設經驗,以師范類高職高專為例,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方案應如下考慮。
5.1需求分析
三年制大專,在校生人數約4000,其中文科類2500,理科類1500人,計算機專業在校生人數300人,分三個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應用)、計算機管理維護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各100人。三年內,計劃計算機專業在校生人數擴招致400人,專業方向不變。規劃時充分考慮開課順序和排課的時間交錯,與非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件制作和現代教育技術,理科專業的一些計算機相關課程(如會計電算化,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進行充分整合。
5.2實訓基地規劃
主要實訓基地和開設課程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部分實訓室需要供非計算機專業使用,所以數量要求較多,利用率高,多數實訓室只需一個就能滿足需要。而合作或校外實訓基地有其獨特的優勢,越多效果越好,此方案新建總投資約260萬。
5.3建設與管理維護
每個實訓室的建設都是一個項目工程,按總體規格,結合現有設備情況確定建設目標,詳細列出設備性能參數、規格和數量,進行項目建設式招標采購而不是采購設備,不同功能的實訓室,電腦配置不盡相同,所以成本也會有較大差距。如果條件允許,基礎實訓室可以引入社會力量進行建設,建成后利用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增加課外實訓機會的同時,利于收回成本。成立“實訓管理中心”,配備一定數量管理員(盡可能是實訓指導老師),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及時提出更新方案,配合任課教師完成實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組織實訓室課外開放,推行“三位一體”、課外實訓等新興實踐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
6效果分析與總結
上述建設方案中,基礎其實訓室的利用率最高,占90%(按每周40節課計),加上課外時間每天開放8小時,其成本已降低到0.4元/時/機左右,而利用率最低的是電路實訓室,平均每學期只有兩個班級使用,但它基本不需要后續投入。維護維修實訓室因為可以使用其它實訓室淘汰下來的設備(如主板,顯示器等)供學生進行維修練習,只需購置少數幾套新設備供學生認識和分組練習使用,所有成本最低,共260萬的首次投入對一個擁有4000學生的院校來說,投入與產出比是非常高的。當然,首次投入建成后,還需要不斷投入以更新換代、維護維修,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或招生計劃的變更,方案也可能需要作出調整。
總之,計算機專業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的有效的實踐教學,實訓基地的建設是組織實踐教學的前提,對于經費相對緊張、技術相對薄弱的高職高專院校,不但要加大融資力度以改善辦學條件,更要從規劃、發展和管理的角度,切實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多渠道著手,全方位著力,探索實踐教學體系,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強化學生操作技能,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和個人發展潛力,打造學院特色品牌,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 考 文 獻
[1] 張金剛. 專科院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選課教學初探[J]. 電腦知識與技術[J],2007,(12).
[2] 王海燕. 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和實踐[J]. 赤峰學院學報,2008,(6).
[3] 余群英. 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模式及其轉型[J]. 高教探索,2006,(4).
[4] 丁宇辰,屠立忠等. 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5,(12).
[5] 張金剛. 專科院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選課教學初探[J]. 電腦知識與技術[J],2007,(12).
[6] 王海燕. 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和實踐[J]. 赤峰學院學報,2008,(6).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改革;實訓課程;技能考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9-2158-03
The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raining Projects
YANG Yu-xing
(Computer and Science Department,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is a specialty training course which has strong property in practice, operation and time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the tertiar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feature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propose doing som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such as adding or cutting down some contents, changing the old teaching methods, especially bringing circuit producing projects for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Key words: the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teaching reform; trainingcourse; skill assessment
1概述
當今社會,高職高專人才的目標是以培養適合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需求的工作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根據這個特點,在許多高職高專院校中,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都開設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實訓課程。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計算機硬件的更新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各式各樣的計算機故障也層見疊出,相比之下,傳統的專業教育方式就顯得陳舊落后,嚴重的影響了高職高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因此,結合高職高專的具體實際情況,改革探索《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實訓課程就顯得格外重要,改革以“理論夠用、實踐為主、重在運用”為指導方針,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要進行改革,對部分純理論的知識進行減弱,對實踐性的教學內容進行增強,通過實踐性知識來講授理論知識,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高素質高能力的計算機系統維護人才。
2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課程的教學現狀
2.1理論性過重,實踐環節薄弱
傳統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教學環節,而這兩個教學環節又相對獨立,在許多的學校,理論教學的課時占了總課時的50%,甚至更多。而實踐課時少、實踐操作練習的不連貫性,就必然會導致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脫節、實戰能力差等現象的出現。
2.2滯后的教材內容[1]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發展速度一日千里的計算機硬件,新產品和新技術也屢見不鮮,可是相對應教材的內容卻嚴重滯后,在很多學校里,四五年前出版的教材還在使用,一些已被淘汰的產品和技術在里面隨處可見。如果我們將這些陳舊落后、已淘汰或者將要被淘汰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我們的學生,那么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勢必不能與當前生產建設的實際需求相適應。
2.3陳舊的實踐設備
良好的實踐條件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課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并非所有的院校都有充足的資金來滿足這門課程的實訓設施,基本都是利用陳舊的實踐設備來給學生進行指導和拆裝,這種情況常常使老師在教學工作中出現紙上談兵,不僅無法滿足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無法達到很好的實際效果,大大的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3《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課程的教學新探索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實訓課程在高職高專中所存在的種種弊端,嚴重的妨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這門實訓課程所要實現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也難于達到。我們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培養能力為核心,堅持“理論夠用,技能為主”的方針,對實驗大綱的編寫,實訓課程項目的選取、開展課外活動、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與改革。
3.1以崗位需求為目標,合理選取教材
我們知道,整個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材,又因更新周期短、發展速度快是計算機知識最顯著的特點,因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對教材的選取。一方面,近兩年出版的實訓課本是首選的教材,里面要求可以較好介紹最新計算機軟硬件產品和最新計算機維修組裝技術;另一方面,有能力和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從事本課程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通過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深入市場調研,對最新計算機軟、硬件知識進行搜集,并邀請相關的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來參與編寫適合本學校本專業的校本教材。
3.2引入實訓項目,突出實踐教學的應用性
可以組裝計算機,對計算機硬件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夠熟練掌握,具備計算機軟硬件安裝、調試、維護的基本技能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實訓課程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針對我校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采用“項目教學”的方法,在理論課程中引入實踐項目,通過項目來了解和熟悉計算機的部件、技術、組裝、維護方法等,這樣既鍛煉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項目教學的過程中,關鍵是“項目”的選取,項目選取應該做到清晰明確,可操作性強,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能夠獨立操作完成。結合本實訓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在教學當中設計如下實訓項目:
實訓1:認識和了解計算機硬件設備
實訓2: CPU、內存、主板、硬盤、顯示器等計算機硬件部件的選取
實訓3:拆裝工具的了解
實訓4:組裝與調試計算機硬件
實訓5:設置計算機的CMOS
實訓6:設置硬盤初始化
實訓7: Windows操作系統安裝
實訓8:安裝硬件驅動程序
實訓9:安裝和使用常用軟件
實訓10:病毒防范技術
實訓11:硬件日常維護技術
實訓12:故障檢測與排除方法
實訓13:計算機死機、自動重啟、藍屏等常見故障檢測與排除
參加完成這些實訓項目的同學都覺得對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部件和實物,有了直觀理性認識了解;在組裝與維護計算機的實踐中,使學生對我們專業也有了一定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對計算機專業學科的了解。
我們從學生的反饋中覺得,課程中的試點項目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通過計算機零部件的認識、選取、組裝和調試,讓學生們認識了主板,CPU,內存,顯卡,學會了處理計算機的一些基本的問題故障,知道了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硬件系統是怎樣由原先一個個孤立的部件中組成的了。所以我們打算將項目教學法在其它的課程教學中普及,同時也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改進、改造和擴展實訓項目,進而在此基礎上成立電腦興趣小組,充分的結合實踐教育與理論知識,以系統教學的方式傳授計算機其它學科的理論知識,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3.3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由于本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特點,我們除了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各樣課外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如計算機義務維修、計算機DIY大賽等等。在各類課外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其指導輔助作用,并且把課外實踐活動當作一項重要的實踐教學任務來開展。
1)成立“電腦愛好者”等興趣小組[2]。開展在全校范圍內或者學校周邊社區計算機義務免費維修檢測活動,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
2)學生最好的課外實踐場地是學校實訓室和辦公電腦。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維護學校實驗室和辦公電腦,進而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的目的。
3)舉辦“計算機DIY大賽”等各類競賽活動。通過競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3.4建立科學的實踐考查體制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實訓課程具有實踐性、應用性都很強的特點,在實訓教學的考查方式與理論教學的考查方式有著很 大的不同。我們要對實踐教學考查方式進行積極探索研究,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和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適應的實訓的考查體制,既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通過一套科學完整有效的實踐考查體制的建立,全面提高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能力。
3.4.1考查方式的改革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技能水平。其考查方式應以動手實踐為主,筆試考試為輔;以技能考查為主,理論考查為輔。所以我們應采取以平時考查成績為主,期末筆試考試應只占期末總成績的一小部分的考查方式。要求學生在每個分項實訓結束后,都必須要進行考查,且必須考查合格,否則就要重修,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只有這樣的考查方式才能讓此課程的教學大綱檢驗實踐教學的效果緊緊圍繞,才能使學生對計算機組裝、維護、調試和維修的實踐技術水平得到綜合的體現。
3.4.2考查方式的多樣化
逐步探索適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踐教學的行之可靠的考查方式,例如分組辯論、實訓報告、市場調研書、企業實踐等,并將平時這些成績與分項實驗考查成績、期末答卷成績合并作為這門課最終考試成績。通過考查方式的多種性,讓學生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真正對他們所學內容達到深刻的理解,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鞏固了書本理論知識,且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總結
總之,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探索改革的課程體制,在保證原有基本內容的前提下,適應了信息和時展的需要,調整了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學生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強,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自我獲取知識和探索未知新知識的技能得到了培養,為真正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