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核技術專業論文

核技術專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2-09 18:13: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核技術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核技術專業論文

篇(1)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新世紀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任,擔負著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責任,培養高質量人才關系到國家的生存與民族的興旺。如何培養大批具有扎實基礎理論,接受過優良工程教育,具備卓越創新能力的未來工程師,不僅是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的問題,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工科類人才培養面臨的一個問題。[1]我國高校中開設工科專業的本科院校有1003 所,占本科院校總數的90%。在校工程研究生近50 萬人,工程類人才培養成為焦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0 年)》《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綱要》)全方位提出國家對教育工作和人才培養的中長期戰略部署。作為《綱要》組織實施的一個重大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就是一項高等學校與企業、研究院進行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工程人才的重要舉措,它將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走向工程教育強國,旨在培養一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這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2]。

2010 年教育部卓越計劃啟動后,南華大學(其前身是隸屬于原核工業部的三所部署高校之一) 依托多年來在核學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豐厚沉淀,積極參與卓越計劃改革試點。2011 年9 月,我校申報的核能和核技術工程碩士專業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研究生層次卓越計劃試點專業,也是我校首個研究生層次卓越計劃試點專業。它標志著我校在研究生培養上邁進一個新的臺階。在教育部出臺卓越計劃的新形勢下,結合我校核技術工程碩士卓越計劃的啟動與實施,積極探索核專業研究生層次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新模式、新理念和新視角,為國內其他高校的核專業研究生卓越計劃的實施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我國工程類研究生人才培養現狀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度過了一個快速發展期,人才數量、質量均有所提高,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自身改革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正步入一個發展的轉型期,即由擴大招生規模轉向提高培養質量,從知識外延擴張轉向素質內涵發展,從以知識傳授為本轉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但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3],譬如研究生培養定位不夠明確、缺乏特色,培養目標較模糊,以及培養層次不夠分明;譬如,我國工程類全日制統招研究生教育雖然有學術型和專業學位型,但沒有明確細化的人才目標;研究生教學師資比較落后,開設課程體系難以反映學科前沿,新科學、新技術和新思維運用不夠,不能有效激發學生思考新問題、探求新知識的創新欲,以及部分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研究,缺乏工程實踐經歷,對企業生產需求一知半解。另外,研究生的創新動手能力、知識融合和綜合運用能力明顯不夠。不少研究生在學術和工程應用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意識,不能把各門類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從而難以在本學科前沿及交叉領域有所創新。

二我國核相關專業研究生“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現狀

為面向未來社會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教育部卓越計劃于2010 年6 月正式啟動。2011 年9 月,清華大學核能與核技術工程專業被列入首批唯一的核專業研究生層次卓越計劃試點專業。同時,華北電力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以及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作為首批核專業本科生卓越計劃試點專業。2012 年9 月,南華大學申報的核工程與核技術本科專業、核能和核技術工程碩士專業,被成功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計劃試點專業。目前,全國只有5 個核工程與核技術本科卓越計劃試點專業,以及3 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研究生卓越計劃試點專業。相關高校對核及相關專業本科和研究生卓越計劃培養模式仍在探索之中[4],他們尚無成熟的培養方案,也沒有培養出畢業生。究竟如何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核專業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目前尚無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尚需國內各高校共同研究與探索。

三南華大學核專業研究生“卓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我校積極參與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2011 年9 月南華大學順利成為第二批卓越計劃試點高校,核工程與核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4 個本科專業、核能和核技術工程碩士專業列入試點專業。近年來,我校按照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及工作方案”要求,積極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結合校情,精心規劃,密切校企關系,突出我校辦學特色,扎實推進試點工作。

1 明確培養目標,提升培養理念

嚴格按照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結合我校核專業研究生培養現狀,通過文獻調研、與行業企業專家深入研究探討,以及派遣學術骨干參加教育部高教司等權威部門舉辦的各類會議等,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培養方案,吸收和借鑒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完善我校核專業研究生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目標,提高研究生培養理念,明確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我國有關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精神內涵,結合上述探索與實踐,初步形成我校核能和核技術工程專業“卓越計劃”研究生人才培養目標與理念: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受到工程師嚴格訓練,能夠適應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核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滿足核與相關領域的實際需求,能夠在生產一線從事研究、設計、應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專業技術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 優化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

以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為基礎,根據人才培養的規模和標準,結合核行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注重課程開設的學科交叉性、前沿性、工程性和實踐性,優化基礎課和專業課、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比重,處理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關系,以科研平臺和科研項目承載實踐教學,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核能和核技術工程“卓越計劃”研究生課程體系包括人文與社會科學、核專業基礎知識、核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工程研究與產品研發四個系統模塊,集中體現于兩個“知識”和一個“能力”。兩個“知識”中,基礎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主要包括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數理知識、實驗數據處理知識,專業理論知識主要指核技術及應用領域的專業知識。一個“能力”即設計與研發能力,包括技術標準制定、工程設計軟件以及核類儀表產品與系統研發。

3 強化師資隊伍,雙導師組聯合指導

聘請核專業、行業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共同承擔研究生卓越計劃人才培養工作,打造高水平的教學師資與實踐團隊。積極委派我院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內外的核行業高水平大學進行學習進修,提升校內導師的工程實踐經驗。制定“1+1+1”或“1+2”的卓越計劃研究生培養模式。按“1+1+1”培養模式,研究生第1 年在校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積極參與校方導師課題研究;第2 年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科研工作,培養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第3 年進入企業(或科研院所),在對方導師組的指導下進行工程實踐,學習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工程應用技能。按“1+2”培養模式,研究生第1 年在校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積極參與校方導師課題研究。接下來的2 年進入企業(或科研院所),在對方導師組的指導下進行工程實踐。

確立卓越計劃研究生的導師小組制,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在校期間每名研究生由1 名校方導師和2~3 名副教授及助教指導。在企業期間由企業方導師和2~3 名工程師共同指導。校內外導師組具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校內導師組主要負責研究生總體培養計劃的制定,并根據本學科專業的要求、學位論文的需要及個人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有關課程等校內工作;企業導師組負責研究生在企業具體參與產品或工程項目的設計與開發,參與生產過程的設計、運行和維護,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學校總體進度,與校內導師(組)交流協商,一同指導研究生完成論文選題、開題、中期考核和最后的學位論文答辯。這樣一方面彌補了目前一些校內導師工程實踐經驗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高校與企業智力資源的共享。建立嚴格的卓越計劃研究生導師遴選制度。校內導師需有大中型企業的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經歷、副高職稱任職資格2 年及以上、高水平的一線科研人員、具有寬厚堅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充足的科研經費。校外導師的遴選條件更為嚴格,譬如遴選對象一般為企業高級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具有10 年以上的工程技術與管理領域的實踐經驗。

4 校企合作,實行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是目前公認的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習并借鑒日本的“產學研”實踐模式,探索我校與其他高校、企業和公司的共同研究制度,初步組建中國高校與高校或高校與企業的核專業研究生教育戰略聯盟,通過強強聯合、師資互補、協同發展,以及依托雙方擁有的先進科研平臺和設施,建設高水平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結合“1+1+1”或“1+2”的卓越計劃研究生培養模式,有效開展研究生的聯合培養、教學與教改研究等,共同培養核專業拔尖科研和工程人才。

我校核能和核技術工程專業“卓越計劃”研究生培養主要實施合作企業有: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中核集團江蘇核電有限公司、中核集團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中核北京核儀器廠等。這五個企業都已經與我校簽訂了聯合辦學或人才聯合培養協議。同時,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西安核儀器廠等企事業單位已與學校簽署相關協議,成為核專業本科和研究生的實習教學基地。通過開拓卓越工程實踐基地的努力,有效地確保了本科生都能夠獲得扎實的工程實踐訓練、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課題的研究條件,同時為這些單位解決工程技術與科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輸送了急需的專業人才,真正做到充分發揮校企(所)的各自優勢,實現雙贏。

5 注重培養環節,加強學術研討交流

注重研究生培養過程,包括制定個人學習計劃、課程選擇、文獻閱讀和課題開題、課題研究、論文寫作、送審評閱及論文答辯等活動環節的規范管理。對研究生培養過程進行分析,影響研究生卓越計劃培養目標的實現以及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關鍵作用,進行持續地過程控制和不斷地改進,使這些因素朝著有利于實現培養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方向發展,進而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同時在培養過程中,學校或導師組定期舉行學術研討會,及時掌握學生的科研進展,并確保研究生有一定的國內國際學術會議交流機會并盡可能做學術報告,讓學生在學術討論中發現問題,同時煅煉有效溝通與人際交往能力。

6 優選研究生生源,實行“準入、退出”制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依據我院的研究生生源情況,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選拔一批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工程實踐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開放交流能力的學生,組建研究生卓越計劃培訓班。建立研究生在校或在企的表現考核評價體系,根據體系規定淘汰不適應要求的學生,選拔其他班級優秀的學生進行補充,使研究生卓越計劃培訓班學員有一定的憂患意識、強烈的競爭意識以及進取心。

總之,從我校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出發,結合國內外工程實踐類研究生培養模式與實踐經驗,從目標定位、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過程控制和條件保障四個方面,初步探討和確定我校核專業卓越計劃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雖已應用于我校2012 級核能和核技術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但仍有一些方面值得豐富和完善。通過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貫徹教育部的工程教育精神,緊緊圍繞教育部卓越計劃研究生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指導方針,重點夯實以下若干方面細化工作,包括加強研究生教育課程建設、加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啟動工程實踐教育質量評估以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等。

參考文獻

[1]李毅紅.高等院校的創新教育[J].高等教育論壇,2002(1): 40-45.

[2]王貴成,崔迪. 論“卓越工程培養計劃”對學生的要求[J].中國電力教育,2011(32):32-34.

篇(2)

西南科技大學利用地處西部核科技單位密集區域的優勢,采用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充分利用聯合辦學單位的人才資源,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的專家主講專業課程和指導學生實踐,為本專業理論及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專業氛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西部核工業(科研院所)優質教育資源優勢,大力實行共建與產學研聯合辦學,在中核集團821廠、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電離輻射計量站(國家二級站)、核應急監測中心、非放環境監測站、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核工業地質局等單位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專業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實踐,接受“真槍實彈”的訓練.高度重視學生素質教育,提前與用人單位密切合作,探索建立在自愿基礎上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輻射防護與核環境治理技術領域內科學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寬、創新意識和實驗能力強,能扎根西部吃苦耐勞,獻身國防事業的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近年來,該學科領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和973預研等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核廢物固化與處理、核技術與輻射生物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凝練出“核廢物處理與處置”與“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兩個研究方向,在核廢物與環境安全方面形成了學科特色.

在核廢物處理與處置研究方向已形成一支“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的研究團隊.團隊近年在國家863計劃“高放廢液分離、處理工藝及關鍵設備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d2Zr2O7燒綠石的高溫高壓合成及模擬錒系核素的研究”、“放射性石墨高溫自蔓延固化機理研究”、國防基礎科研計劃“******處理處置和環境修復新技術”等項目支持下,對處置高放廢物材料進行了深入研究,解決了高放廢物固化基材制備工藝復雜、耗時長等技術難題,為高放廢物的固化研究提供了一種快速、有效的技術方法.同時,團隊成員長期從事軍工及核電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中、低放廢物固化處理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了中、低放廢物先進水泥固化、廢樹脂固化、瀝青固化、低放有機廢液處理等工程應用技術,目前承擔“山東海陽核電項目SRTF廢水處理試驗”、“高性能材料RE2Zr2O7的強韌化機制研究”等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科研經費超過百萬元.在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研究方向,以李華副研究員、陳敏副研究員為代表的科研團隊長期從事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了“防輻射鋇玻璃研制”、“水體及污泥中重金屬元素現場高靈敏度檢測方法的研究”、“He-3位置靈敏中子探測器研制”等地市級、校級項目1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近30萬元.

2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發展方向

目前,全國開設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一共有7所,分別是清華大學、蘭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南華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其中清華大學、蘭州大學主要培養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方面的高級研究型人才,哈爾濱工程大學側重于核工程輻射防護人才的培養,東華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和南華大學主要培養核資源勘探、鈾礦開采及鈾礦地質方面的應用型輻射防護人才.西南科技大學利用局省共建與產學研聯合辦學體制的優勢,充分發揮四川核軍工與核工業的優勢資源,建成了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核科學與技術本科實驗教學中心(下設核廢物處理處置、核環境安全、核電子學實驗室、核工4個實驗室),并依托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工程自控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理學院的極端條件物質特性實驗室(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共建)、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學分中心以及集產學研為一體的水處理及污染控制實驗中心等多個平臺,開展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同時開展相關科學研究.本專業申報的二級學科碩士點“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已獲得批準,已于2013年開始招生.西南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學院立足四川、面向西部,為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輻射防護、核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保護的基本理論和較強的輻射監測和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就業做到“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3繼續利用多方資源,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學校在專業建設初期就將學校原有相關學科專業人員進行整合.建設初期通過從董事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聘請傅依備院士、羅順忠研究員等一批專家作為外聘教師充實專業教學和科研隊伍.不斷引進博士、高級職稱人員、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才.設置產業教授,聘請核研究院、核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2013年新聘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長、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夏佳文研究員為國防科技學院名譽院長、兼職教授,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胡曉丹受聘為兼職教授等.該專業教師通過到兄弟高校核專業進行課程進修、讀取博士學位、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做博士后研究、進入企業鍛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團821廠、中核四四有限公司、中核五四有限公司等同意作為鍛煉單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培訓等方式提升專業教學和科研水平,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明顯得以改善.目前,本專業教研室共有13名專職教師,4名副教授;45歲以下教師11名全部具有研究生學歷,其中6名具有博士學位,4名為在讀博士,教師數量基本能夠滿足教學科研需要.中級以上職稱教師至少能擔任兩門課程主講.每門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至少有兩位教師能擔任主講.教師隊伍整體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實踐教學環節教師隊伍配備整齊.

4堅持質量辦學,全面推進專業發展

4.1加強實驗室建設學校高度重視“核科學與技術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加大政策與經費扶持.中心總體建設規劃始于2006年,先后利用2007年的中央與地方共建(375萬元)、2009年國防緊缺專業(約400萬元)、2010年災后重建(300萬元)和2011年中央與地方共建(80萬元)等建設發展資金,主要用于涉核類本科專業教學,注重與學校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相結合,優化中心建設,在強化本科教學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建設層次,與研究生科研教學銜接,減少重復建設,突出學校在核廢物處理與處置方面的特色.“核科學與技術本科實驗教學中心”下設核技術及應用實驗室、輻射探測與防護實驗室、輻射環境實驗室、核電子學實驗室、放射性廢物處理實驗室、反應堆工程與仿真實驗室、反應堆熱工流體力學實驗室9個分實驗室,擁有用于本科教學的高新儀器設備價值1000余萬元,設備200余臺套.

4.2狠抓教學管理在開辦專業之初,學院就制定了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十一五”專業建設方案、“十一五”課程建設規劃、“十一五”本科實驗室規劃等,并成立了學科發展指導委員會和教學督導組.通過專業管理,對專業特色進行凝練,把輻射監測、核廢物處理、核環境評價作為主要專業方向.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和已畢業兩屆學生的反饋信息,修訂、完善培養方案,對專業主干課程初步實行國際接軌,用英語對主干課程進行介紹,增開了《核廢物安全技術》雙語課程.專業教師按專業成立課程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重點研討教學方法、課程知識點、如何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學生考研、就業等.在新學期開學,就對任課教師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多媒體課件等進行全面檢查,對于上新課、新上課的教師在上課前進行試講.學院鼓勵年輕教師申報教改項目,提高教學水平.鼓勵教師吸收優秀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培養學生科研興趣.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加大人才引進,鼓勵教師到生產一線實踐,外聘高水平教師,使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2008和2011年先后2次獲得了“西南科技大學優秀教學管理單位”榮譽稱號.

4.3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建設發展教研室積極組建“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校級教學團隊”,“核輻射探測學-核電子學教學團隊”,建設《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核技術應用》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校級精品課程,“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國防緊缺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的研究與改革”項目獲學校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項目立項為四川省教育廳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積極組織教師編寫教材,2010年,羅順忠研究員主編的《核技術應用》獲西南科技大學第二屆優秀教材獎,李華副教授的《核設施退役技術》教材得到學校立項資助,2011年,唐敬友教授主編的教材《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正式出版.本專業2007、2008級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共招收學生122人,兩屆畢業生就業率達86%,攻讀碩士學位人數共32人,上研率為26.2%.

篇(3)

[關鍵詞]核能;核安全;核事故;法律保障

[中圖分類號]TM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09―0092―04

2011年3月11日,一場里氏9.0級“超巨大地震”突襲日本東北部地區,并引發巨大海嘯,后者旋即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冷卻系統破壞。12日起,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4個反應堆機組先后發生化學爆炸,并出現放射性物質外泄情況。由9級地震引發海嘯所引發的日本福島核泄露事件,是繼蘇聯切爾諾貝利和美國三里島核事故之后,人類再次面臨的重大核安全危機。目前事態還沒有結束,1.15萬噸低輻射污水已經排入公海。巨大的危機正考驗著擁有核電國家及其國民的神經。我國目前擁有13個核電機組,目前是世界上在建核電機組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國家,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引發的核安全危機再一次給我國敲響了警鐘。

一、核能及核安全概述

核能是指“原子核中的粒子重新組合和排列時釋放出來的能量,亦稱原子能”。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2011年1月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全球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42個,核電發電量約占全球發電總量16%;正在建設的核電機組65個。而我國的總電力72%來自火電,24%為水電,核電僅占2.3%。2007年,國務院通過《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核電總裝機容量將力爭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占比達到4%。

核能的發展歷史證明,核能的開發利用活動是一種具有高度危險性的活動,因而核安全問題一直以來也備受人類的關注。核安全指意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涉及放射源事故的可能性并在發生事故時減輕其后果的措施。包括了核設施、放射源、放射性材料的運輸,以及放射性廢料,其中的核心因素是制定和發展國際核安全標準,管理與規制涉核活動。核能利用過程中的輻射以及后期的核廢料處理是核能的主要安全問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核安全劃分為核動力設施安全、輻射防護和核廢物安全三類。對于非軍事領域,核動力設施主要指核電站,而核輻射防護問題及核廢料的安全處理也與核電站直接相關。

二、完善核安全法律建設的必要性

中國核工業的發展對維護中國國防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建設、增強綜合國力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產生的安全問題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一)我國的核設施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中國已有近百座核設施,有些核設施已經進入退役階段,如果監管不嚴或者處置不當,其遺留的放射性物質將對環境和公眾健康構成威脅;現正在運行的核設施,也存在著潛在危險,一旦發生泄漏或者因發生安全事故產生放射性污染,將危及周邊廣大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

(二)我國核技術應用存在發生核安全事故的可能。核技術應用方面,放射源數量大,應用面廣,使用中的放射源7萬多枚,由于用戶多而分散,有的單位管理不善等原因,近年來因放射源使用不當或者丟失放射源導致的放射性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三)我國核廢料處理亟待完善。在鈾(釷)礦和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亂堆、亂放放射性廢礦渣的情況,由此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威脅著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如果對放射性廢物的處置監管力度不夠,就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四)我國現行核安全法律嚴重不足。中國現行的核安全法律絕大部分是1990年前后的,2000年以后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大部分是有關電廠方面的法規、導則。近年來,中國核工業的規模、技術水平和能力以及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體制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制定中國核安全法規所參考的有關國際和國外的法規、標準也隨著核技術的發展進行了較全面的修訂。中國現行核安全與輻射防護法規在執行中尚存在可操作性差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基于中國在核安全審評和監督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完善現行法規以適應新的核形勢是當前勢在必行的一項重要工作。

對研究堆、核燃料循環設施、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廢物管理、放射性物質運輸、核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法規,我國缺項甚多,遠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加快編制這些領域的法規也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三、我國核安全立法存在的缺陷

應該說,我國核能安全立法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但從全局來看,我國核能安全的立法卻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乏核能安全綜合性基本法。我國1989年的《環境保護法》是環境保護領域的一部綜合性法律,是環境保護的基本法。但是該基本法也只有個別條文涉及到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規定,缺乏對核能安全的系統規定。我國2003年雖然已經頒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而在許多國家,已經有全面的核能安全法律。如日本1955年12月19日制定了《原子能基本法》,1961年制定了《原子能損害賠償法》,英國1946年制定了《原子能法》,俄羅斯1995年制定了《聯邦原子能利用法》,印度1948年制定了《原子能法》,韓國1958年制定了《原子能法》。相比之下,我國的原子能法和核安全法一直付諸闕如。

(二)立法層次低,缺乏權威性,已有的法律不少缺乏可操作性。整個核安全法律體系大部分以部門規章為主,且現有法律不少已顯陳舊,無法很好地適應新的核能開發與利用的要求。盡管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作為新法支撐著整個體系,但是《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本身也只是從管理層面對核能利用進行調整,在技術方面也多集中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部門規章中,這樣對于核能領域新技術的運用是很不利的。

同時,現有的法律法規缺乏配套規定,導致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差。作為規范人的行為的一種社會規范,法律應該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我國的許多法律在表述時都只作原則性的表述。以《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為例。(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運輸放射性物質和含放射源的射線裝置,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而該規定至今沒有出臺。(2)第二十三條規定:核動力廠等重要核設施地區應當劃定規劃限制區。規劃限制區的劃定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該規定也沒有出臺。(3)第四十五條規定: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費用收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第四十六條規定:設立專門從事放射性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單位,必須經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取得許可證。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

定。但目前這些具體辦法都還尚未出臺。(4)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備案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但至今來看,我國也僅只有《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需要將放射性同位素轉移到外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的,應當持許可證復印件向使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并接受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具體到備案的程序性的、責任性的規定并沒有詳細的規定。

此外,關于放射性廢物的管理、核設施尤其是反應堆的實物保護措施、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及核設施等的輻射防護、核設施的退役等方面的法規,缺項甚多,遠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三)核安全監督管理職能方面的不足。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職能分配上過于分散的問題。國家環保、衛生、公安部門等眾多部門都想參與管理,但一旦出現核污染事故,就會出現相互推諉的情形,責任追究就無法實現。例如,對核設施安全的許可由國家核安全局審管,對放射性工作的許可證仍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的規定由衛生、公安部門審管;對儲運、處置放射性固體廢物的許可由國務院環境行政部門主管。同是有關放射性的許可登記卻涉及多個部門的管理,這不利于整個放射性環境的統一監督管理。

(四)公眾參與度低。立法決策的透明度還不夠高。世界核電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在世界能源緊張的大環境下,發展核電是大勢所趨,而核恐懼則是核電的巨大阻力。核安全立法和核能利用活動,尤其是核電站的選址和建設與公眾安全和健康密切相關。在專業領域,核能是安全、清潔的能源已經得到公認,但公眾對此尚缺乏明確的認識。良好的公眾溝通是戰勝核恐懼的最有力的法寶,我國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不理想,這也影響到我國核電的持續健康發展。

(五)對于獎勵制度不夠重視。法律的功能中獎勵與懲罰是并存的,但是現實運用中往往會出現只重懲罰、忽視獎勵情況,在整個核能安全立法中也不例外。對于責任以及懲罰的規定,在每一部核能法規中都有體現,但是對于獎勵,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基本上只是在第四條、第七條中提及,相對于第八章的責任規定而言,實在不足以形成獎勵制度。

(六)技術性文件體系不完善。技術體系與核安全法規體系脫節。技術性文件是核安全法律體系的技術支撐,目前的核安全方面的導則、標準等技術體系還不夠完善:一是核安全技術規定過于依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我國自己核安全監管經驗的提煉上不足,使其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限制,易在監管上造成一定的難度;二是核安全標準與核安全法規體系脫節:一些核安全規定與立法、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工作運作沒有融洽地結合、協調,有的核安全的導則和技術文件在其功能定位、內容界面劃分等方面含糊不清或者重復交叉;三是核安全標準內部以及與其他行業標準之間的銜接和統一性上不夠,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協調,在同一技術范疇內的標準化對象,有的標準之間內容重復、交叉或存在矛盾。有些核行業標準沒有立足于我國整體的立法和管理運作模式以及現有的技術水平,與其他行業標準存在不協調的現象。

四、完善我國核安全法律的思考

(一)制定專門的綜合性核安全法。這一綜合性核安全法律應作為核安全領域的“憲法式”的文件,其應是抽象的、原則性的、剛性的,為依賴于其解決核安全具體問題提供精確甚至是暫時性的方法的規范性文件。當然那些具體性的法律文件,也不得與綜合性的核安全立法沖突。二者應和諧一致,構成有活力但又具有穩定性的有機整體。當務之急是加快制定《原子能法》和《核安全基本法》。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核安全立法體系,應該是以基本法為中心,進行適當地擴散,形成框架性立法。如前所述,我國的核安全法律體系尚不完備,必須結合我國核能發展的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核電發達國家的先進立法經驗,適時進行立、改、廢,使我國核能安全立法形成完整的體系。法律的制定要求要準確、具有可適用性,含糊不清的立法是不能有效調節社會關系的。一個好的、健全的立法體系中的各個法律應該是既有效力等級上的區別,又有內容上的互相補充與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整個體系間的有序和統一。

(三)統一核安全監督管理的機構和程序。我國可設立統一機構,統一監管全國涉核安全問題,統一全國的監管程序,負責對相關放射性活動的許可登記,以加強對放射環境的統一監督管理。解決的辦法就是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實踐和法則設立和平利用核能委員會來統一領導和貫徹國家的核能政策。這樣可以促進綜合性核安全政策的形成和規劃,保證各部門的協調性和部門政策的一致性,提供公眾參與的核安全決策程序,提供跨部門沖突解決的論壇,并對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技術建議。

(四)加強核安全事項的公眾參與。提高涉核事項的透明度。為了有效消解公眾對核安全事故的心理恐懼,為貫徹核安全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必要客觀地向公眾提供核情報,讓公眾廣泛參與立法論證、核能民用活動等工作。在法律的實施和核能項目的開展上,可以借鑒法國的經驗,具體采用如下制度:由地方政府負責對核電廠附近公眾進行核安全和輻射防護基本知識的普及教育,以及緊急情況下的報警、隱蔽、撤離、服用抗輻射預防藥物等應急防護知識的宣傳和指導。核電廠營運單位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和公眾的聯系,宣傳核安全與核事故應急的辯證關系,做到使公眾消除核恐慌。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加工程決策、設計、施工、管理及技術等方面的透明度,使公眾對涉核活動增加了解。

(五)重視核安全獎勵機制的法律建設。核安全立法應該是科技和法律的結合,對待科技不能僅靠懲罰來推動其前進和發展,而是應該給予獎勵機制足夠的重視。因此,在我國核能立法體系的基本法中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是必要的。筆者認為,在具體的建立過程中可以充分借鑒現有科技立法中的相關獎勵機制的立法原則和措施,同時參考核能發達國家在此方面的成功做法,使核能安全與核技術進步并駕齊驅。

(六)法律與技術相結合。核安全問題涉及很多技術性的問題,所以我國核安全法的制定要綜合融合核能技術本身,也就是法律本身要包含科技成分,要走法律與技術相結合的綜合路線。這就要求基本法應利用核能技術層面上的知識,并將核能利用中的問題具體化。除此之外,我國的核安全法律還應更多地致力于加強現實層面的指導意義,而不僅僅是限于追究違法責任。

[參考文獻]

[1]世界知識大辭典[z],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2]司國建,核安全與輻射防護法規體系的現狀與發展[J],核安全,2005,(3)

篇(4)

關鍵詞:核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實踐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2(a)-0202-02

我國的核專業是20世紀50年代為適應我國核武器事業和核科技工業的發展而創建起來的。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國力增強以及對能源結構調整的迫切需求,核能的應用已經呈現了明朗的發展趨勢。當前國際形勢和國家安全、反恐斗爭的需要也對培養大量高素質的核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在此形勢下,近年來全國部分高校瞄準了這塊人才需求市場,陸續復建、新建了一批核專業。本文在分析現階段我國核專業人才需求狀況的基礎上,指出提高核專業人才的工程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重點介紹筆者所在學校在創新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改革實踐教學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

1 核專業人才需求狀況分析

核專業人才是核技術發展及核事業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因素。目前,我國正大力發展核電,已由過去的“適度發展核電”,開始進入“加快推進核電發展”時期。未來十幾年,我國核工業發展前景非常好,但任務艱巨,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專業人才非常緊缺。根據預測,到2020年核科技工業需要核專業本科以上人才約13000人,其中到2010年需要6000人左右,從2010年到2020年需要7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約占60%,碩士生約占30%,博士生占10%左右。由于實際輸送到核科技工業系統就業的學生要低于核專業的畢業生數,同時現代基礎和臨床醫學的科學研究、臨床診療,以及現代醫療器械的設計和創新也都迫切需要具有核理論知識、掌握相關技術和方法的專業人才,因此,這兩方面的巨大需求使得核專業人才日趨緊俏。

2 核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專業實踐環節是教學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其重點不在于強調學生能解決多深多難的理論問題,更多的是強調工程素養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近幾年我校約有80%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去向是核工業、核與輻射安全監督部門,部隊(研究院所)以及醫療部門等,根據用人單位和多數畢業生的反饋意見。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求較高,突出反映在專業化、細致化和務實性。由于核專業儀器設備都比較昂貴,一般高校難以承擔大型儀器設備(如加速器、反應堆等)的建設,學生很難通過校內的學習和實踐對這些先進的大型儀器設備有著較深的認識與了解,因此對現行的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實踐教學進行適度改革很有必要。

3 核專業人才“2+1+1”培養模式

為突出我校的人才培養特色,2008年,我們根據核工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特點,提出了“2+1+1”的本科培養新模式,實行學校與廠礦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辦學,充分發揮學校和廠礦企業、科研院所的各自優勢。所謂“2+1+l”本科培養模式是指:2年校內通類基礎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1年校內核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1年校外核專業部分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重點是最后一個“1”的環節。具體而言在這一年的校外基地實踐教學環節中,實行“部分專業課+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的集成化教學方式,通過吸收行業和用人單位共同研究教學計劃,制定與生產實踐、社會發展需要緊密結合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選擇2~3個與我校有多方面合作基礎的科研院所和廠礦企業實行聯合培養,充分發揮核學校和科研院所及企業各自的資源優勢,達到高校為社會服務,科研院所及企業為高校補缺的雙贏目的。

4 核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4.1 改革實驗教學體系

根據我校核類專業實驗教學的定位,在繼承和提升傳統實驗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科研資源,構建了“普及認知、鞏固基礎、加強實踐、發展創新”的四層次實驗教學體系,使實驗教學成為層次漸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公共認知實驗主要是專業通識文化教育,通過核電站模型、反應堆模型、核燃料循環模型等演示實驗及專業實驗室參觀,使學生入校伊始就對專業情況有一個初步了解,盡早建立學習核專業興趣和目標。專業基礎實驗側重基礎知識技能培養,鞏固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使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能力。專業應用實驗側重應用實踐技能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專業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培養學生面對專業應用的實際問題,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科技創新實驗是以教師主持的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為背景衍生或學生根據專業與興趣自主命題的適合本科生的實驗研究工作,以研究性創新實驗為具體形式,在科研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通過實驗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獨立思考和積極進取的科研精神。

4.2 改革專業實習模式

由于一般高校是難以承擔象加速器、反應堆等這類核學科的專業儀器,而核學科本身又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學生畢業之后一般都要在科研院所、廠礦企業等從事工程實踐活動,為此,我們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北京核儀器廠、西安核儀器廠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同時對專業實習的教學安排進行了改革:時間安排上,將第七學期末4周的生產實習安排到第六學期末,把第六學期末的3周課程設計調整到第七學期末,這樣既給學生留出了考研時間(第七學期末考研),又使學生在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對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情況有所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目的性。實習方式上,由過去的整體行動轉變為提倡個人或者小集體的實習活動,將以往的參觀實習變為真正的上崗實習,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像正式員工一樣從事生產、實驗、管理等工作,使學生能得到多方面的培養和鍛煉。

4.3 改革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一個必修的教學環節,目的在干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畢業生走向社會前的一次綜合能力訓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更好的規范化管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我們專門制定了《畢業設計(論文)管理條例》,作為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工作指南。要求用作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盡可能與工程實際、畢業實習、科研課題和實驗研究相結合,并適應學科發展趨論文類題目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大多數題目來自于教師的橫向與縱向科研課題,以及教研教改項目。難度和工作量盡量做到能在教學計劃規定時間內,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經過努力能夠完成。通過科研課題及學科建設與學生畢業設計相結合,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也積極鼓勵部分優秀學生到科研院所、廠礦企業或公司做畢業設計,由這些單位和學校導師共同培養。根據以往經驗,一些表現很優秀的畢業生很有可能被吸收就業,真正達到雙贏目的。

篇(5)

關鍵詞:可重構 可重構計算體系 可重構計算系統結構

中圖分類號:TP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1-0088-01

1 可重構并行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理念

可重構并行計算機系統要依附于軟件控制,通過可重用的資源,重構及重組轉換為另一個計算體系,以匹配于差異化的相關需要。其具備可重構特性的計算機制我們稱其為可重構計算系統。

重構和重組是可重構計算機制轉換其基本功能的兩種措施,前者即新計算系統的功能外部系統,其在舊的計算系統內并不存在,通過舊計算系統的可重用資源重新組建而成。而后者即新計算系統的功能部件,通常存在于舊的計算系統,經重新組合構建為另一套計算構架。

可重構并行計算機系統的核心體現在可重用資源,在研發FPGA前,可重構計算機系統一般都擇取重組的措施;而在FPGA出現后,使重構措施變得具有可行性,經匹配相應的文件,設置各性質與線的鏈接,進而調節硬件的基本模式。

可重構并行計算機系統是為避免硬件結構和應用無法相適應這一問題。根據處理問題的程度,可把可重構分成下屬幾種:第一種,門級可重構,以核心門級作為切入點,重構計算機制。也就是把功能部件的邏輯通過FPGA予以深化,在使遇到算法改變的時候,利用調整FPGA的配置去完善其功能。此類重構即電路級可重構;第二種,部件級可重構,初期的重構以功能部件作為切入點,利用對功能部件的重新組合去匹配于差異化的計算機制;第三種,指令級可重構。

在常規處理器單元的基礎上設置相應的計算設備,為計算的特殊需要奠定基礎,以達到大計算量指令與附屬程序的執行,此類深化計算機性能的重構措施即指令級可重構;第四種,芯片級可重構,在多處理器共用的原則上,使處理器位數產生變更、處理設施個數能夠和處理器間互連,且能夠予以變動的計算機體系,此類體系即芯片級可重構。

2 可重構計算的系統構架

可重構矩陣能夠訪問指標化處理器單元的高速緩存,不過可重構矩陣能夠和常規處理器單元單獨執行命令,也能夠在指標處理器單元的控制下去執行相應命令。可重構計算的技術核心為可重構矩陣,其中可重構矩陣的組建可以依附于基本門,同樣功能部件亦可組建重鑄矩陣。可重構計算的技術主要包括下述幾類:第一類,可重構陣列元素的組建,明確可重構陣列元泰的功能與其功能實現特性;第二類,可重構陣列元素的物理交互,因為可重構陣列需要匹配于差異化的計算要求,最為有效的物理交互措施即為全連通。第三類,可重構陣列元素的鏈接控制,差異化的計算需要我們要匹配于差異化的連接模式,怎樣控制可重構矩陣元素的連接模式,使其應用更為便捷,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3 可重構并行計算機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的進展

自從計算機發明以來,馮?諾依曼體系結構一直占據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統治地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在此基礎上不斷研究硬件和軟件,使CPU和存儲器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也為信息化、網絡化奠定了基礎。

隨著人們對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高,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技術需求和發展要求,對計算機的要求不再僅僅是高速計算,同時更應具備信息處理和智能升級能力。可重構技術與多核技術的出現為此提供了基礎。近年來所發展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主要包括下述幾點:第一,CPU不僅為一核,而是通過多個核組成; 第二,存儲設施不在是體系的核心構成因子,取而代之的是信息路徑;第三,現階段計算機已不再是通過五大部件所組成,而是通過一些信息處理節點所構建,每個節點的智能化與集成化越來越高;第四,程序設計涵蓋了軟件與硬件,生產方給出的產品會是獨立封裝好的中間件,作為應用方不需要側重于程序的構架,只要做好專業設計即可。

4 結語

重構和重組是可重構計算機制轉換其基本功能的兩種措施,前者即新計算系統的功能外部系統,其在舊的計算系統內并不存在,通過舊計算系統的可重用資源重新組建而成。而后者即新計算系統的功能部件,通常存在于舊的計算系統,經重新組合構建為另一套計算構架。

近年來所研究開發的可重構并行計算機系統的核心體現在可重用資源,在研發FPGA前,可重構計算機系統一般都擇取重組的措施;而在FPGA出現后,使重構措施變得具有可行性,經匹配相應的文件,設置各性質與線的鏈接,進而調節硬件的基本模式。

參考文獻

[1]漆鋒濱,王珊珊,姜小成,何王全.可重構計算及可重構編譯技術研究[A].2012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2(02):25-26.

篇(6)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運輸需求從量的需求轉為質的需求。運輸需求分析是運輸供給的基礎,運輸供給只有從數量與質量兩方面滿足運輸需求的特點,才是有效供給。

1運輸需求與運輸量

“需求”與“需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構成對商品或服務的需求。運輸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價格水平下,社會經濟生活在貨物與旅客空間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運輸需求具備兩個條件即具有實現位移的愿望和具備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條件都不能構成現實的運輸需求。社會經濟活動對運輸的需求是通過運輸量的形式反映出來的。運輸量是運輸需求與運輸供給、服務水平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在現有運輸能力下所實現的運輸需求。在運輸能力完全滿足運輸需求的條件下,運輸量不能代表社會經就是活動對運輸的需求,僅代表被一定運輸設施所限制的運輸需求量,尚未被滿足的運輸需求部分就是潛在的運輸需求。顯然,當運輸設施得到改進,運輸能力得到加強時,潛在運輸需求就會轉化為運輸量。正是潛在運輸需求影響著運輸供給使得運輸業在技術、經濟可行的情況下,努力增加運輸供給滿足運輸需求。運輸業的發展是在不斷誘發潛在運輸需求、不斷挖掘潛在運輸需求,并使得這些潛在運輸需求得以實現的過程中使運輸業自身得到發展。

2運輸需求產生的原因

2.1空間差異是運輸需求產生的直接原因。空間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資源、社會了展和經濟狀況三個方面。

2.1.1自然狀況方面的差異是地區直接在自然條件方面相互比較而表現出來的不同,這些自然狀況主要指自然資源和地理條件。自然資源的分布使得某些資源集中于一些地區,而其他地區由于資源的稀缺不得不從資源集中的地區輸人資源。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由于在本地區需求不足或由于技術條件限制而利用率相對較低下,也努力尋求其他地區的需求,以擴大本地區資源的利用效果,就必然產生運輸需求。地區的地理頒布以及在運輸網絡中的位置也對運輸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地理位置好,運輸需求產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反之,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偏遠,交通不暢,運輸條件不好,必然會對運輸需求的生成起到消極的作用。

2.1.2社會狀況方面的差異作用表現在各地區人口、文化方面的不同。在通常情況下,由于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就造成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生活、就業等相對困難,迫使一些人到其他地區去尋找新的生活和工作場所,進而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流動人口。各地區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各地區不同的工作、休息、節假日時間以及社會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這樣就使各地區之間產生頻繁的社會交往,由此對運輸需求產生影響。

2.1.3經濟規模和結構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各地區的物資調人調出量和頻繁程度在不同的時期有很大的差別。對于經濟規模較大的地區,其物資消耗量相對較大,同時,其產品產量也比較高,因而與其他地區的物資交流就更加頻繁。經濟結構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地區之間在整個社會生產活動中的相互補充、相互信賴,建立地區之間不可分割的經濟聯系,這種聯系貫穿在整個生產活動過程中,使得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過程有效地聯系起來,此外專業化的社會分工提高了地區之間相互聯系的強度,新的科學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將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從而使運輸需求不斷產生很大的變化。 2.2經濟發展是運輸需求產生的重要前提。經濟發展是一個牽動整個經濟活動中各部門和各個環節不斷變動的過程,經濟活動中各環節之間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運輸聯系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經濟結構、社會分工與協作、地區分工與協作以及生產的專業化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并要求經濟結構按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行調整和重新配置,以保證經濟發展的順利進行。經濟結構的變化將導致一些行業的高速發展,而這種變化必然要引起各行業的某些生產要素重新配置,這也造成運輸需求的變化。

2.3運輸網絡是運輸需求產生的必要基礎。運輸網絡系統將各經濟區域通過運輸線路聯系在一起,是各經濟區域賴以實現相互之間運輸聯系的數量的必要基礎條件。同時,運輸網絡也決定了各經濟區域之間運輸聯系的數量、強度、速度及旅客與貨箋的流向。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地區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以及城市和鄉村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社會分工更加細化,對各種類型的協作在求進一步提高,形成了相互之間的依賴和制約關系。運輸網絡使得各經濟區域之間的聯系得以實現,從而也對各經濟區域的經濟發展與繁榮、社會進步產生積極的影響,并促進資源的全理配置。

3運輸需求特性分析

3.1需求的普遍性和廣泛性。現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人和物的空間位移,因此運輸需求不但幾乎是所有經濟和社會主體的普遍需求,而且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

3.2需求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運輸業面對的是種類日益繁多的貨物和各種不同身份和出行目的的人群,運輸需求不僅表現在數量上,而且包括安全、速度、方便、舒適等質量上的要求。

3.3需求的派生性。運輸需求只是社會經濟和派生需求,運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生產和生活中的其他需求不可缺少的環節和手段。

3.4需求空間的特定性。運輸需求是運輸消費者指定的不同空間地點間的位移,具有特定的空間要求。

3.5需求的時間特定性。運輸需求在發生時間上的統計特征也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客運需求的產生時間主要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律的支配,貨運需求的產生時間一般受各種社會生產活動規律的制約,引起運輸生產在時間上的波動性和不均衡性。

篇(7)

關鍵詞: 科研; 教學; 研究;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3)03-0059-02

“教學與科研相統一”作為大學的一種思想和理念,最先由法國“百科全書派”提出,其實質是歐洲對大學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但真正在辦學實踐中貫徹并使之聞名于世的是19世紀初洪堡所領導的柏林大學。柏林大學從創立之初就堅持科研應為教學服務,一切教學均應基于科研,科研包容在教學之中[1]。千百年來,我國對教師的定義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進入現代社會,應該對這一定義進行拓展,變更為:師者,所以以傳道、授業、解惑、創新也。二十世紀初,以德國大學的Seminar為藍本,在北京大學首創文、理、法三科研究所,主張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北京大學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一所中國第一流的高等學府[2]。認為:“大學無研究院,則教員易陷入抄發講義不求進步之陋習。”因此,設立研究所,使大學高年級學生得以在導師指導下,有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會,也為大學畢業生深造創造條件。隨著社會的發展,到20世紀80、90年代,美國當代著名高等教育學者伯頓·克拉克發現,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者們對長期流行于學界的教學與科研相融相長的觀點提出了質疑。伯頓·克拉克基于自己對美國大學多年的實地調查和研究,于1987年描述了當時美國大學中教學和科研日益分離的現狀:“知識的生產和創造者們儼然是大學中聲望卓著的優等公民,而那些整日奔波于本科教學的知識傳授者則明顯地處于劣勢地位……因此,大學的學術生活必須進行重構”[3]。一些實證研究也表明教師的科研能力與教學效果不一定成正相關,一些研究認為成微弱正相關,一些研究認為成不相關,甚至有的認為成負相關。根據對西南科技大學部分學生的調查,學生反而喜歡科研能力居中的老師。他們認為科研能力居中的教師,不僅具有相當的科研素養和水平,對課程內容理解充分,而且對學生也能細致體貼,講解認真負責,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程內容。科研能力強的人可能過多地將時間用于科研而忽視教學,同時,科研能力強的教師智商高,能輕松理解課程的基本原理,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生也能輕松理解,而不注重認真細致地講解給學生,導致學生對這些原理不能很好地掌握。科研能力差的教師可能存在自身對課程基本原理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因而難以給學生深入細致地講解,導致學生對這些原理不能很好地掌握。這就說明科研和教學相融相長并不是必然關系。因此我們就需要尋找到一些途徑,以促進科研和教學的融合,切實達到科研反哺教學的效果。

一、轉變教師對大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看法,重視課堂教學與科研的結合

教學要建立在科研的基礎上,科研也要圍繞教學展開,實現教學科研齊頭并進的發展。“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師不僅要進行教學,而且還要進行科研工作。教師如果能夠堅持開展科學研究,就會對所研究領域的動態和前沿比較熟悉,就能把所講授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本人所研究的方向結合起來,通過自己切身的創造經驗,把知識講活,使教學充滿活力,使學生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對本專業的最新科技進展有所了解,從而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質量。

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對《材料物理》專業課程的講授,提倡學生以“研究”方式學習,強調理論教學、文獻查閱與實驗教學三者的結合,活躍在科研第一線的教學團隊經過長期努力,建成課程相關的文獻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按照課堂布置、課外查閱、課外小組討論、課堂學生PPT講解與討論四個環節,成功實現課堂教學與科研的融合[4]。比如說,《材料物理》教材中有“高溫超導材料”專題,2011年是超導現象發現100周年,Nature Materials與Science等權威期刊都發表了重要評論,教學團隊相應地建立了文獻資源“超導百年回顧與展望”,讓學生更為清楚地了解了超導的歷史與發展方向。《材料物理》課程共建立了約20個專題、約80篇國外權威期刊論文為主的文獻資源,并逐年隨著相關學科發展而完善。通過對《材料物理》各個專題的研究式學習,參與科研創新活動,學生聽、說、讀與寫以及文獻查閱總結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通過學術討論,許多專業問題越辯越真,對課程的認識和理解也更深入。

二、以科研促進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對鞏固學生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重要意義。但傳統的實驗教學通常是一些基礎實驗和驗證性實驗,雖然有利于學生鞏固基本的理論知識、掌握簡單的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卻在運用綜合實驗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如果將現有科研中與本科實驗教學相關的研究工作納入到實驗教學中,通過科研工作和實驗教學有機結合的模式,可有以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西南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十分重視實驗教學這一重要環節。學校化工涂料實訓基地為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是依靠生態建筑涂料課題組長期的科研和開發的技術建成的,應用“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模式,對應用化學、材料學等專業十分對口,在基地的設計時就明確了教學、科研中試和生產三個功能,現在已完成應用化學生產實習、“化學建材”和“涂料加工工藝”等課程實驗教學任務[5]。化工涂料實訓基地通過編寫生產實習指南,明確實習要求、實習內容、實習方法,并布置個人作業題目,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實習作業。個人作業主要包括:學習和了解建筑涂料的基礎知識,涂料車間布置和設備概況,涂料的配方設計和配料計算,涂料生產的分散、砂磨、調漆、調色等訓練,記錄各工藝環節的速度、時間等工藝參數,學習涂料各工藝環節的質量判斷方法和生產經驗,涂料基本性能檢測,涂料有毒有害指標分析,等等。化工涂料實訓基地使科研有效服務于實驗教學,學生們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了同學們開拓進取精神,增強了同學們從事產業開發的信心,培養了學生的工程和實踐能力,通過將科研成果上升到中試和生產級別,大大提高了相關的科研研發能力,研究成果更接近于生產和應用水平,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廣作用。

三、教師以科研項目為依托,凝煉為適合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提升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提升實踐能力

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自身能力、保質保量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基礎,是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關鍵環節。一個優秀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必須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原則,應該遵循與生產、科研相結合的原則,有利于學生在課題完成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西南科技大學特種功能材料實驗室借助承擔的科研課題,較好地實現了科研反哺教學,支持了學生高質量完成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該實驗室完全是在導師所爭取的各類科研項目經費的支持下建成的,該實驗室從大一新生中開始吸納成員,培養其科研興趣,但核心成員是6名大三、大四學生和研究生,他們在導師指導下開始從事實驗工作,導師在黑板上畫圖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從根本上把握實驗。特別是學生參與各種標液配制和材料制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使得學生對于所研究的材料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而不僅僅是局限于課堂所學的各種材料的名稱。學生還學會了一些測試分析軟件,如X-pert,origin,Search match等。在學生畢業設計階段,導師將一個較大的科研任務,分解成幾個小的畢業設計題目,從文獻查閱、方案設計、實驗過程,到問題解決、成果總結、論文撰寫等環節全程參與指導,學生在完成課題任務過程中會涉及到幾乎所有的專業基礎課程中的知識點,通過課題任務的完成對專業基礎知識理解更透,把握更牢。學生通過無機材料的合成和表征的實驗,學會了如何分析物質的組成與結構。在導師指導下,學生自學《現代材料分析測試方法》,并在樣品的分析測試中,熟練掌握了X射線衍射、拉曼散射、掃面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鏡原理,增強了感性認識,使對基本理論的掌握更加直觀、真實、具體。畢業設計與科研項目相結合,將科研轉化為教學環節,使畢業設計內容緊跟學科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做科研的過程,并充分利用投入的科研設備和器材,加深了學生對科研的系統認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四、積極組織各種創新實踐班、大學生科技活動社團,作為科研促進教學的補充

李政道先生曾說,科研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為了更廣泛地讓科研反哺教學,培養學生對相關專業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更多學生受益,我校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組織開展智能機器人創新實踐班、先進機電技術創新實踐小班、材料與工程學院創新人才班、大學生科技活動社團等。

“智能機器人”創新實踐班,在全校每屆選拔30名以工科為主、不同專業的優秀學生,配合完善的淘汰和退出機制。其培養過程采用基礎訓練、專題研究、系統設計等研究性教學方式,以實際工程問題的深入研究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導師為主導,注重學生個性發展,通過系統性、綜合性的科研實踐使學生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與實踐技能,在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中,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首屆“智能機器人”創新實踐班33名畢業生經過兩到三年的創新班課程學習,修完規定學分,并順利通過了由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H.Stark、T.Wong、Dr.Y.Yang等三位教授參加并由中央電視臺和學校宣傳部進行現場錄像的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會,獲得了結業證書,畢業論文良好率達100%,優秀率達到50%,得到了答辯專家的一致好評。其中,李海南同學獲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王卓然同學主編的教材《深入淺出AVR單版機:從ATmega48/88/168開始》2008年6月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行。通過開展緊密結合工程實踐的探究式學習,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我校計算機學院大學生科技活動社團,是為了解決實踐課程受益面廣但不夠深入、個別學生科技活動較深入但受益面較窄的矛盾而采取的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模式,實行“教師指導技術方案、研究生指導技術細節、本科生負責技術方案實施”的三級技術指導和文化交流體制,采用“一個學生科技活動社團、多個科研方向、若干個課題小組”的三級“集中-分散”模式進行管理。大學生科技活動社團開展活動兩年多來,在參與科技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方面都表現突出,共獲得四川省苗子工程項目13項,學生獲得各級項目經費共計228,800元[6]。

五、實現科研反哺教學還需注意的問題

(一)重視科研與教學的平衡關系。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已經對高校教學和科研的因果關系和本末秩序進行了明確定位。但批判了多年的“重科研,輕教學”現象,即使在非常注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今天,也沒有明顯改觀,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勢。高校教師職稱評聘重在科研;高校實行聘期考核,3年左右一個聘期,科研“硬指標”層層落實,易于考核,教學“軟任務”軟軟綿綿,得過且過;高校要上臺階,申報碩士點、博士點、重點學科、特色學科、特色專業,甚至大學排名等,都極其看重科研。宏觀和微觀環境都給科研以較高要求,教學型大學和教學研究型大學想擠進研究型大學,向985高校、211高校靠近,本無可厚非,只是有些本末倒置。在高校,科研終究是為教學服務的,這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掌握的關鍵。

(二)建立高校教師進入企業的長期合作機制。尤其是為培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須推動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目前我校引進的部分青年教師學歷雖然都高,基本上都是博士畢業,可是卻缺乏工程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僅有理論是不夠的,沒有見過生產線、如何講解工藝流程?因此,可考慮輪流派遣青年教師到企業進修,每次至少一個學期,在這段時間里對教師教學任務不再進行考核。我校已經選派科技人員組成項目技術工作組到中核集團821廠掛職,以“玻璃固化”項目為接入點,進行項目合作工作對接,在幫助廠方消化吸收進口技術和設備,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同時,參與集團公司一些國家級重大項目的編寫、申報等工作,又提高了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可有效改善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實現校企雙贏。國防科技學院為改變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和核工程與核技術兩個涉核專業核心課程缺乏具有工程背景專業教師的現狀,也擬派遣青年教師到中核集團蘭州鈾濃縮有限公司(原五〇四廠)鍛煉,這種作法值得繼續推廣并深入。

(三)繼續加大力度建設教學科研一體化團隊。積極組織科研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教師和行業合作編寫教材。課程的許多內容涉及不同研究領域,因而教學應該和科研一樣,強調團隊合作,通過團隊逐步挖掘和積累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的科研資料和素材,將團隊科研成果應用于該團隊對應的課程教學中,更新教學內容。通過教學科研團隊加強與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合作,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多帶學生深入一些和專業相關的實踐單位,讓學生接觸行業一線,了解行業一線的實際工作并逐漸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加強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給教師參加實踐教學培訓。

參考文獻:

[1] 董方,杜志強,王力帆.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探析[J].新余學院學報,2011(5):135-137.

[2] 宋孝忠.習明納:一種值得探討的教學和研究制度[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1):67-69.

[3] 梁林梅.國外關于本科教學與科研關系的探析[J].江蘇高教,2010(3):67-70.

[4] 魏賢華.與科研相融合的“材料物理”課程教學方法研究[A].涪水華章-西南科技大學建校六十周年教學成果論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44-248.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很躁|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丰满妇女毛茸茸刮毛|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色妺妺在线视频| 亚州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动漫| 97影院在线午夜| 免费无码高潮流白浆视频| 白丝兔女郎m开腿sm调教室| 久久久精品456亚洲影院|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新婚人妻扶着粗大强行坐下|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少妇国语|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亚洲原创区| 久久久久久成人综合网| 深夜放纵内射少妇|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 丁香花电视剧在线看免费|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