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法學系畢業論文

法學系畢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2-25 01:53: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學系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法學系畢業論文

篇(1)

[關鍵詞]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法學

[作者簡介]代刃(1970-),男,重慶人,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法學、現代遠程教育。(重慶400052)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7-0163-02

20世紀60~70年代興起的遠程開放大學,因其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于是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前,我國的開放大學建設工作已經納入到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之中。高等教育重視的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而成人教育則是使學生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其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和學生能力素質,關鍵在于教學模式改革,而實踐性教學環節又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新形勢下,我們需要根據教育發展的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本文,筆者首先圍繞開放大學實踐教學重要性展開論述,之后結合遠程開放教育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談了幾點認識。

一、開放教育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現實性和必要性

1.現實意義。在遠程開放教育中,實踐教學不同于學生的社會實踐,它是以特有的教育教學目的和以人才培養為宗旨的特定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在既定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實踐操作學習為主,把理論學習和實際結合起來,以提高其素質。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和探索適應開放教育的實踐課之特點和規律,探究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理論性實踐教學,它是與理論教學內容結合、與課程理論同步進行的實踐活動,包括作業、實驗、實習設計等;二是集中性實踐教學,包括社會調查、各類實習、見習以及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等。落腳到法學專業實踐教學,表現在學生通過實際參與法律操作,提高解決實際案例和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尤其是專業實踐實習,不僅能成為學生了解社會的平臺,而且還有利于學生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培養其動手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社會競爭能力;還有利于在教學中引入競爭與合作機制,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案例中熟知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技能,了解社會現狀,拓寬知識面。歸根結底,法學實踐教學的開展對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意義重大。

2.必要性。實踐環節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1)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基礎。實踐教學是保證法律專業知識有效運用和確保實現遠程開放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措施;(2)教學體系完整的基石。實踐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相互補充,是遠程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徹始終,是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有效手段。(3)教學質量提升的保障。實踐教學效果能夠有效檢測理論教學的成績,能反映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是檢測學生理論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的重要方法。

二、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問題分析

法學專業實踐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法條理解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以及法律適用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實踐分析,我們發現,法學專業實踐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1)學生對實踐教學環節缺乏足夠認識,畢業論文質量較差。學生對如何確定論文題目,如何占有材料,怎樣寫論文,論文的作用,怎樣組織文字,論文的基本格式等認識比較膚淺,以致文不對題、抄襲、剽竊等現象時有發生,論文質量不高;(2)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指導工作不能完全到位。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嚴重不足是一個突出問題,一位教師往往要指導十幾名學生。由于時間緊、要求高,使得許多指導教師求速度不求質量,導致教學效果差;(3)答辯工作有待完善。答辯過程中國走過場、缺乏必要的師生互動、答辯時間緊張等都嚴重影響著答辯效果。論文答辯中顯現出學生對法學領域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了解較少,對法理知識掌握不夠;(4)缺乏穩固實用的法律實踐基地。校外實踐基地偏于形式,使用效果不理想,學生參加實踐的積極性不夠高。并且,實踐環節大多以書面報告為主要反映形式,實踐效果難以體現。(5)法學課程體系亟待完善。以部門法律進行劃分是法學課程標準體系建立的主要依據,這樣的教學方法重在傳授理論知識,而不是培養應用能力;(6)缺乏可操作性的實踐考核方法。

分析以上問題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1)遠程開放教育辦學的局限性。就學生而言,在實踐環節上的局限性集中體現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上,資料不足、時間緊張、有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所以難以保證論文質量。同時,實踐課程指導教師,大多學術研究都有自己的方向,所以教師教學和課程管理上相對獨立,所涉及的部門法律也比較固定,這就造成指導領域相對狹窄,不可能高質量指導實踐;(2)支持服務重課程輕實踐的情況普遍存在。遠程教育平臺是為完成課程教學而設計的教學系統,所以,對實踐教學的支持服務系統探索還遠遠不夠,有關的資料、學術動態、指導意見、前沿資料獲取的渠道等也還很不系統。遠不能與課程教學資源相比,這就形成了重課程輕實踐的格局,無法實現對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學的全面支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3)辦學壓力的影響。遠程開放教育辦學單位包括電大、各類大學、成人高校和網絡學院,生源競爭越演越烈;(4)畢業論文質量評價體系不健全。專業課程設置有許多雷同,畢業論文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上沒有創新,導致畢業論文沒有體現實踐教學應有的特點。

三、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對策思考

1.更新觀念。“質量是遠程教育的生命,建立全面多元的遠程教育質量觀是保障遠程教育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要轉變把實踐教學僅僅作為教學環節之一加以實施的觀念,樹立實踐性教學的相對獨立的完整體系理念。實踐教學應確立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性強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目標。以期提高遠程教育的法律專業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2.構建質量評價體系。質量評價體系包括對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學校只有建了一套嚴格、規范和可操作的規則程序,才能實施有效的監控,確保實踐教學環節的良好運作與銜接,實現法學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目標。就教師而言,主要以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為評價要素,形成評價教師教學活動的指標體系,體現實踐教學的適用性特征;就學生而言,主要以學生對知識面的掌握和理解情況、對法律實務的操作能力以及論文答辯效果等為構成要件,形成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只有把培養目標、學生特點、辦學特色結合起來,把實踐環節的考核以應用性為主,考核方式以實踐報告、實踐總結或作業方式完成作為基本形式,以此為基礎制定的適應開放教育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標準,才能真正縮減畢業設計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的差距。

3.豐富法學實踐教學內容。一是注重平時作業。開放教育在課程作業的布置上,應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作業應根據教學大綱、實施細則、教材、學生水平來設計和安排,找準知識點,分清難易,做到題量適中、覆蓋全面、結構合理、重點突出。二是要重視課程實踐。通過采取師生互動、模擬現場、雙向視頻教學系統演示、衛星電視系統播放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體現網絡、多媒體和交互式等為主要特征的遠程教育。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實踐教學。三是專業實踐。專業實踐主要由社會調查、課程設計、實習組成。一方面,社會調查要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化學習的特點,既要符合法學專業特點,又要注重靈活性。另一方面,課程設計在該課程結束后進行,時間和地點應相對集中。另外,實習主要包括現場參觀、實際操作、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要根據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4.加強教學支持服務。要借鑒過去行之有效的教學支持服務途徑,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創建有現代遠程教育特色的校園教學支持服務體系,建立法學網絡網站,辦出有特色的法學專業。結合法學課程特點,創辦網絡刊物、網絡課程、在線講座、模擬法庭、案例薈萃、法律前瞻等欄目,以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需求。學校還可以基于網絡開展畢業設計寫作遠程指導,充分發揮開放教育的自由性、開放性、靈活性優勢特點,通過多種載體適時進行師生交流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論文指導水平和效率。

5.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可采用“判例教學法”“診所式教學法”“模擬法庭”模式,改革傳統的面授輔導模式,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案例剖析和技能訓練。其中,判例分析法主要通過判例分析鞏固學生知識,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診所式教學法和醫學院學生在診所實習相似,即設立某種形式和內容的法律診所,幫助學生在接觸真實當事人和處理真實案件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法律知識。模擬法庭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向學生揭示法律問題的復雜性,還能幫助他們更清楚掌握解決法律糾紛的程序要求。通過組織學生在一定范圍內競爭,學習分析處理實際案件以及出庭辯論的經驗和技巧,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論文指導教師師資力量建設。目前,遠程開放教育成人學生逐年增加,而師資力量建設力度卻遠不能與之相適應,教師學術研究方向不能完全與指導領域對口,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論文指導師資隊伍建設。筆者認為,開放大學的優勢在于系統龐大,師資可以共享。基于此,學校應建立起系統內外結合,以系統內教師為主體以普通高校專家為輔助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庫。與此同時,加強指導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要求,明確責任,以此提高教師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設計的指導質量。針對教師指導學生人數過多的現象,學校應明確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人數,管理論文指導師生比例和專業指導方向,從而確保論文指導質量。

7.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教學管理和督導部門應制定教學綱要,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及時處理過程中的問題。對各個環節嚴格把關,進一步改進集中實踐教學活動考核中出現的問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和評定是通過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監控來實現的,對不合要求的畢業設計不能放低要求使其過關。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只有提高質量,加強內涵建設才能提高學校的社會聲譽,增強學校的社會競爭力,促進開放教育健康有序發展。針對答辯,應本著方便學生學習和嚴格答辯的原則,創新答辯形式和過程方法,采取現場答辯、遠程答辯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完善答辯環節。

[參考文獻]

[1]余善云.走向開放的未來[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9.

[2]羅輝.對縣市電大法學實踐教學問題的思考[J].南方論刊,2008(10).

[3]余樂.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09(1).

[4]陳永忠.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與探討[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5).

[5]丁新.構建全面多元化的遠程教育質量[J].中國遠程教育,2003(17).

篇(2)

2007年3月28日,由中國臺灣高雄中山大學“直銷學術研發中心”發起的“校園直銷學術論壇”第一站在廣州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市場學系D104教室拉開帷幕。

據悉,“校園直銷學術論壇”是臺灣中山大學直銷學術研發中心參考世界直銷聯盟與直銷教育基金會關于“校園直銷主題日"(Direct Selling Dayon Campus)的觀念和作法,特別策劃的一項活動,打算通過在內地重點大學輪流舉辦講座或座談會,以傳授正確的直銷知識,消除誤解,進而激發內地高校師生研究直銷的興趣,以提升整體直銷學術研究水準。

“我來這里給大家講直銷,是增加大家對直銷的了解,減少誤上賊船的機會,不是鼓勵大家去做直銷。”臺灣中山大學直銷學術研發中心陳得發教授一上臺就開宗明義地表達了論壇的初衷。并從營銷通路角度直接闡述了直銷的定義、歷史和發展,直銷的營運模式及其精神,以及相關的研究理論。期間,學生們非常踴躍地向陳教授請教相關問題。

論壇上,廣州中山大學市場學系黃英姿教授也做了有關《中國直銷業的SWOT分析》的報告,讓直銷理論知識有了很好的、現實的本土歸屬。

3月29日晚,在管理學院,陳教授重點介紹了直銷學術研究與直銷業發展。筆者也從自己的研究經歷,激發學生們從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心理學等多領域多視角去研習。太陽神集團直銷研究中心余學峰副主任也從企業角度出發,談到直銷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來自管理學院的教師和研究生們提出不少有關直銷行業發展的問題。

感悟

篇(3)

[關鍵詞] 高師;歷史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3?0090?04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高師歷史專業為適應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確立了多元化的培養目標,修訂了新的培養方案,形成了新的課程體系。但新的課程體系內存在有多對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養目標與單一培養方案的矛盾,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與單一培養方案的矛盾

(一)培養目標的多元化

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和基礎教育發展的需求,逐步實現了培養目標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培養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就業選擇的多樣化。我們通過對全國20所高師歷史專業進行調查,發現盡管高師各院校培養目標各異,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類:一是教學人才,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的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二是理論研究人才,培養高層次的史學理論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學人才,培養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如: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培養具備較高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歷史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的人才,以及勝任新聞出版、黨政機關等部門工作的高素質管理人員。”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論,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教學的教師和研究人員,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商丘師范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培養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能夠勝任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宣傳和服務工作,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型、科研型、應用型專門人才或復合型人才。”

白城師范學院歷史系:“培養適應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學歷史學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標;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可從事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實際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通過比較后發現,全國數百所高師歷史專業有30%以上的學校把培養目標確定為高等或中等學校的歷史教學和管理人員;有10%的學校培養目標有點模糊,定位在與歷史學有關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有50%以上的學校基本定位在培養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這說明各高師歷史專業都關注到了基礎教育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慮到了“寬口徑、多出路”的問題,反映在培養方案上就是培養目標的多元化。

(二)畢業生就業多元化

近三年以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才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高師歷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凸顯,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畢業生流向也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如某高師歷史專業2008年畢業83人,中學教師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門4人,待就業13人,高校教師0人;2009年畢業91人,中學教師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門3人,待就業26人,高校教師0人;2010年,畢業73人,中學教師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門9人,待就業27人,高校教師0人。①[1]

周口師范學院歷史專業2008年畢業50人,中學教師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門2人,待就業3人,高校教師0人;2009年畢業46人,中學教師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門3人,待就業11人,高校教師0人;2010年畢業48人,中學教師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門2人,待就業7人,高校教師0人。

雖然高師歷史專業列出的就業方向多達十幾項,如南陽師范學院提出了13個就業方向,但通過調查發現,高師歷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歷史教師、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門等幾個方面。中小學教師占50%左右,其中約有2/3的畢業生在農村初中擔任歷史教師;研究生考取率約占20%~30%,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三)高師歷史專業學生專業素質下降

多元化的培養目標和多元化的學生就業,本應有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和多元化的培養方案,可實際的情況是幾乎所有的高師歷史專業卻只有一套培養方案。這就產生了極大的矛盾:一套培養方案要培養多種類型的人才,結果造成學生專業素質短板,能力不足,培養質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專業思想不牢,好高騖遠

“招生難、就業難”一直是高師歷史專業難以突破的瓶頸。高中畢業生不愿報考師范院校,高師歷史專業招生計劃一再壓縮,許多學生都是從其他專業調劑過來的,總覺得低人一等,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法上基本沒有擺脫“填鴨式”教學,上課老師講、課堂學生記、課后學生背、期末統一考,看似嚴密有序,互相銜接,實際是程式化教學,使原本精彩、生動、豐富的歷史學科,變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劇了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培養目標的多元化,使許多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基本的動力,興趣越來越淡薄。為了增加就業,學校鼓勵考研,許多同學好高騖遠,專業思想不牢固。畢業生不愿意從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當了教師又不安心,見異思遷。

2. 中學就業的學生素質短板,難以適應基礎教育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是當今中學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強調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材內容減少了主觀評論,更重客觀敘述,為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教材采用專題式編排體例,學術性更強,專業色彩更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2]

目前擔負培養中學歷史教師的高師課程體系僵化、課程內容陳舊,與基礎教育出現明顯的脫節現象。在課程體系上,中國歷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歷史注重國別和地區,這樣的體系既不能闡明世界各國歷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國歷史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在課程內容上,雖然開設了以兩大通史為主的基礎課,但近年來學時被大大壓縮,老師只講授歷史發展的線索,學生獲得的歷史知識零散而不系統。在課程設置上,窄而泛,專業課程多,綜合課程和實踐課程少,學生綜合素質差,畢業后到中學用不上,形成了“學了無用,用的沒學”的脫節現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學生史學理論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來高等院校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影響,在學科設置和課程設置上具有明顯的短期行為,反映在歷史專業上,存在著輕基礎理論的傾向。許多院校只開設了史學概論、史學史課程,一些基礎理論課程根本沒開,造成學生理論學習方面的不足。課程因人而設,隨意性強,既脫離學術前沿,又缺乏理論深度。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普遍感到史學理論知識欠缺,只好從“頭”補課。一些提高學生能力、研究興趣的課程也沒有開設,分階段訓練學生科研能力的設想沒有很好貫徹,學生探究能力差,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造成學生專業素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課程體系與基礎教育改革之間的矛盾,課程體系與教師專業研究之間的矛盾,課程設置與學分制實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的矛盾。[4]

二、推行分類培養,改革課程體系

高師歷史專業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優化培養目標,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推行分類培養,創新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盡可能實現人才培養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優化培養目標

高等院校是“養賢育才之所”,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確定什么樣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是由社會需要和自身條件決定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全國數百所高師歷史專業存在著明顯的培養目標趨同、培養規格不具體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師范院校,培養目標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培養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學生素質下降,學了無用,用的沒學,帶來了較大的就業壓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說,師范院校應該做好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師范性,二是堅持面向社會,三是堅持師范性和綜合性有機結合,三個堅持的核心是“師范性”。我們認為高師歷史專業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注重自身的辦學條件、水平和能力,科學定位,辦出特色。部屬“985”院校和進入“211”的師范院校承擔著基礎性、原創性和培養歷史學理論人才的任務,應該定位在學術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擁有碩士、博士點的省屬重點師范院校應該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院校,爭取辦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學研究中心。占絕大多數的地方性師范院校應該根據師資隊伍現狀、教學條件,凸顯“師范性、地方性、教學型、應用型”,主要服務于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培養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即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復合型應用人才。[6]

(二)推行分類培養,創新培養模式

1. 目前高師歷史專業采用的主要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高師歷史專業采用的培養模式主要有:“4年一貫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輔修”模式等,幾種培養模式各有優劣。

(1)“4年一貫制”模式。學生在入學到畢業的4年時間里循序漸進地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在整個4年的時間里接受教師專業化的熏陶,知識、素質、能力全面發展。目前地方性高師歷史專業多采用此種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組織教學,為學生打下寬廣的學科基礎。第3年進行職業分流培養,學習專業課。第4年學習教育理論和教師技能。由于小學教學內容的淺顯性和初中開設的《歷史與社會》的課程,淡化了學科分類,趨向了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該模式主要適合培養復合型的小學、初中歷史教師。

(3)“3+1”模式。學生經過3年的學科專業學習后,在第4年根據志愿,進行職業分流培養,集中1年時間學習教育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優點是專業基礎扎實,但第4年基本上開不了什么課,有名無實。加之目前教育實多流于形式,學生實踐能力不足。[7]

2. 創新“2.5+1.5”培養模式

我們認為采用“2.5+1.5”人才培養模式更適合高師尤其是地方性高師歷史專業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學生可根據自己興趣、就業方向、特長選修不同的模塊,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學歷史教師培養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學習師范技能課程,經過見習、實習,撰寫教育調查和改革的畢業論文。

(2)“2.5+1.5”歷史研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里,學習史學理論、中國史專題、世界史專題、科研能力訓練等課程,撰寫歷史學畢業論文。

(3)“2.5+1.5”公共史學人才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學習基本理論、社會學、考古學、管理學、社交與禮儀、調查研究與方法等課程,經過見習、實習,撰寫畢業論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可以集中2.5年的時間學習公共文化課和歷史學科專業課,有利于打下寬厚的知識基礎和精深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在1.5年的時間里實行分類培養,學習教師教育類理論課程、史學理論和方法、公共史學課程,然后通過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將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最后反思和總結,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三)完善課程結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我國高師歷史專業現有的課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臺+模塊”模式等,幾種課程模式也各有優劣。我們認為,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學生就業的幾個流向,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群”的課程體系,比較適合師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師范院校的實際。這種新的課程體系以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實踐教學為平臺課程,下設不同的模塊,能充分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特點,培養高素質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學生經過2.5年的平臺學習,在修完通識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教育理論課的前提下,后1.5年時間,課程可以設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學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學系列。

1. 中學歷史教師課程模塊

開設一些提高教學理論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課程。在原有的《教育學》《心理學》《歷史教學法》《現代教育技術及應用》《教師口語》、畢業論文等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中學班主任》《寫作與演講》《書法》《中學歷史教材分析》《歷史地圖畫法》《歷史教學模式探討》《中學歷史教師技能》《中學歷史教材研究》等課程。通過開展以“三字一話”(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訓練活動,加強“三字”訓練。開展課前十分鐘演講、舉行“三字”書法比賽、普通話朗讀大賽、課堂模擬教學大賽等,培養視野寬廣、基礎知識寬、基本功水平過硬、競爭力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合格中學歷史教師。

2. 歷史研究人才課程模塊

開設馬列原著選讀、歷史心理學、中國經濟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史學論文寫作方法等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為學生畢業后攻讀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公共史學人才課程模塊

開設調查研究與方法、邏輯學、社交與禮儀、管理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科技革命與現代化、社會學概論、文物鑒賞、博物館學通論、世界宗教、法學概論、社會學、文秘寫作、市場經濟史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

新的課程體系,強調基礎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并重,有利于體現基礎教育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分類培養,滿足不同學生需求,有利于實施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發展。整合人文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有利于加強素質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精煉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有利于加強課程建設,深化教學內容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高師課程體系改革不是簡單的教學計劃的更新,也不是簡單的課程模式的建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只有科學確立培養目標,完善課程模式,做好相關方面的配套改革,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才能使課程體系改革收到應有的成效。

注釋:

① 本統計為學生一次性就業統計,不包括后續就業。

參考文獻:

[1] 楊衛東.近十年來地方高師歷史學專業畢業生流向調查與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1(2):102.

[2] 王國民.研究性學習與高師歷史教學改革[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8(1):132-133.

[3]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系課題組.高師歷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歷史教學,2000(11):25.

[4] 楊衛東.新課改背景下改革高師歷史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考[J].教書育人,2008(10):78-79.

[5] 陳風光.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2(1):132.

篇(4)

  

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做好本科教學評建工作,經濟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理工大學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實施意見》,將課堂教學質量活動月的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取得了實效。現將我院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加強宣傳、認真組織,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按計劃、分階段的扎實、有序實施

(一)成立經濟學院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李平、楊曉春

成員:李建民、曲建忠、李明、王黎明、周銳、李文森、婁春婷

(二)加強宣傳、廣泛動員全院師生積極參與,成效顯著

1、以加強學風建設為導向,學生科適時將學校和學院關于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相關安排和本科教學評建工作動態傳達到全院學生,增強了學生對教學評估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以強化服務意識為中心,教學科對校、院兩級各種教學文件進行歸檔、整理、補充和完善,并在學院網站上公布,以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式鼓勵全院教職員積極投身到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及本科教學評建工作中。

3、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完善教學基礎材料為重點,在對學院前一階段的教育、教學和評建工作進行總結的基礎上,鼓勵教師結合專業特點,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形成了教學系(專業)、課程組的教學特色和亮點。

二、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教學科的主體作用,重視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強化督促、檢查工作,努力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我院在課堂教學質量活動月期間,遵循“以評促建、重在建設”的評建工作思路,全體教師在院黨、政領導的帶領下,通過對學院整體教學工作開展情況的回顧和總結,與校教務處和評估辦共同舉辦評建工作情況溝通會、派出兩位教師參加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主辦的第七屆“建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教學評估”研討會,啟動教學科與教學系主任聯席會議機制,完善教學文件的歸檔整理和網絡辦公系統,聘請具有多年教學管理工作的老教授擔任院級教學管理工作督導員,舉辦北大博士面對面、考研動員報告會、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課堂教學文件及作業展評,召開院級“學生教學信息員”工作會議、“教學評建”情況學生通報會、教師和學生代表座談會,開展教學名師示范教學講座、青年教師教學方法培訓、院領導接待日和院系領導聽課等活動,動員全院師生廣泛參與,真正實現了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和本科教學評建工作的新突破。

(一)準備階段(9月26日——10月9日)

1、召開全院教職工大會,傳達《山東理工大學關于開展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實施意見》。

2、向全院師生做好山東理工大學關于教師課堂教學各種規章制度的宣傳解釋工作,嚴格按照評估標準規范教師課堂教學活動。

3、建立院級教學管理工作督導員制度,完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4、制定《經濟學院關于開展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

(二)實施階段(10月10日——11月11日)

1、加強制度建設,院長辦公會議就影響經濟學院教學評建活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充分討論,達成了共識,在思想上、組織上形成了全院支持教學工作的良好氛圍。

2、以教學系(專業)為單位,開展教師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

3、組織經濟學院青年教師授課技能培訓和課堂教學競賽,做好學校第三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參賽人員的推薦工作。一名教師獲得學校第三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

4、院、系領導、教學科長、兩級督導員按照分工對全院教師進行了逐個聽課,聽課率達到100%。同時完成了對教師使用的多媒體課件的考查工作并提出具體改進意見。

5、按照評估要求,學院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領導小組認真做好青年教師導師制的檢查工作。

6、制定經濟學院教師輔導答疑要求和檢查辦法,對相關教師布置和批改作業情況進行了檢查。 

7、舉辦經濟學院教師教案、授課計劃、教學大綱、作業和優秀課件展示活動,為課堂教學文件質量的進一步規范、提高奠定了基礎。

8、建立健全院級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學生導師制的意見和要求,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疏導,形成了和諧的師生關系與良好的教風、學風。

9、加強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召開由院領導、教學科、學生科工作人員及各班班委參加的院級“教學信息員”暨“教學評建”情況學生通報會。向同學們傳達了學校有關評建工作的文件精神,通報了經濟學院目前的工作進展情況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評建工作質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0、不斷加強專業建設研究,成效顯著。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培訓中心發起組織,包括中國高教研究雜志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外貿學院、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揚州大學等90所院校120多人參加的“全國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專業教育教學研討會”上,我院曲建忠和余萬林老師的論文被評為一等獎

    11、努力提高經濟學院的本科教學評建工作質量,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水平,召開了學院教師代表與教務處、評估辦有關負責人參加的評建工作情況溝通會。對經濟學院教學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形成迎評期間經濟學院關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宏觀設計和具體工作安排。共2頁,當前第1頁1

12、切實加強我院的本科教學評建工作,派出兩位教師參加了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主辦的第七屆“建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教學評估”研討會。

13、召開了教師代表參加的課堂教學質量交流座談會。院領導針對評建工作的開展,評估基礎材料的集中修改等問題作了相關的說明。與會教師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畢業論文、教研課題、教研論文的獎勵與資助等問題也分別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

14、啟動教學科與各教學系系主任聯席會議機制,并召開首次聯席會議。進一步規范了學院教學工作程序,使學院各教學部門的分工更加明確,為本學期和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5、舉辦了全院教師參加的教學名師示范教學和青年教師教學方法培訓講座。聘請曾多次獲得學校教學優秀獎,并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的法學院張述環教授為全院教師上了生動、精彩的示范課,張述環教授還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了如何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心得和體會。之后,學校教學督導員許紹鵬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聽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就教學過程的實質、備課、上課和課堂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經驗傳授,使全院教師受益菲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6、舉辦考研報告會、英語學習經驗交流會、七名北大博士參加的“我與北大博士面對面”、第二屆“挑戰前沿”科技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開拓了學生視野,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

17、為更好的服務教學服務同學,加深院領導與廣大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開展了院領導接待日活動。確定每周四下午為院領導接待日,院主要領導將在接待日期間輪流值班,負責解答廣大同學提出的有關教學、學習、生活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問題;同時,為更好地推進活動的進行,學院還公布了各位領導的聯系電話。便于同學們及時反映相關的問題。

18、將課堂教學質量活動月與本科教學評建工作相結合,按照評估要求加班整理XX—XX學年的試卷、畢業論文及各類教學文件等需要歸檔、上報的材料。經過全院教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我院評建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

19、為努力作好課堂教學工作,滿足廣大同學不斷增長的"知識"需求,統一安排各教學系分別召開了部分教師、學生代表座談會。廣泛聽取了學生代表提出的各項建議和要求,并進行了認真總結,有效促進了學院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20、為促進校企聯合,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高,更好的將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帶到學校廣大師生中來,聘任山東鋁業公司黨委副書記尹雪春先生,淄博商廈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亮方先生為客座教授。

21、為完善教師隊伍結構,解決師生比例失調問題,與校教務處、人事處共同進行XX—XX年度人才引進面試考核工作。

(三)檢查總結階段(11月14日——11月18日)

1、學院組織召開院、校兩級教學督導員、系主任以上干部會議,形成經濟學院關于課堂教學質量活動月情況的書面總結報告。

2、為在回顧與總結的基礎上,更好的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教學、評建工作任務,結合“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總結工作,利用學院網站舉辦經濟學院XX年度教育、教學工作網絡圖片回顧展。

3、推選經濟學院在課堂教學質量活動月中表現突出的職能部門和個人,給予相應精神和物質獎勵。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個別教師課堂教學經驗不足,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2、個別教師課堂教學文件不規范,需進行認真整改。

3、個別課程選用的教材不合理,要認真研究解決。

(二)改進措施

1、對在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中存在問題和各方面反映較大的教師,進行新一輪聽課、評課,促使其盡快勝任授課工作。

篇(5)

【關鍵詞】中國 美國 法律教育 異同 啟示

【中圖分類號】G53/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9-0043-03

【Abstract】Legal education is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basic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realization of rule of law is important assure. After years of legal education reform, China’s legal education system is gradually perfect and is perfect, but still existed some problems. This article from the American legal education of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our current legal education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hina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educ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Enlightenment

中國的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法學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主要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行業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廣泛,主要從事檢察官、法官、律師、行政機關公務員、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人員、高校法學教師、法學研究者等職業,從社會需要來看大有發展前景。因此,法律職業教育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而美國作為西方法律職業教育的先進國家,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之處。

一、中美法律教育的共同點

1.法律教育的承擔者相同

目前,中美兩國的法律教育的承擔者主要是各大學的法學院。美國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先后于1800年和1817年設立法學院,自19世紀后期開始,法律教育主要任務由各大學法學院承擔。中國的法律教育也是以大學教育為主。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綜合大學中的法律院系,一類是單科性高等政法學校。自1979以來,中國法律教育發展迅速。另外中國還有大專、中專層次的各種法律職業學校,還有各種業余教育中的法律專業。但在各種法律職業學校和成人教育的法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如師資力量不強、教學管理松弛、教學效果較差、畢業生質量不高,因此中國的法律教育主要以各大學法學院的普通教育和單科性高等政法學校為主。

2.法律教育與科研任務并重

中美兩國高等法學院系除以教學任務為主外,還承擔法學的科學研究任務。與歐洲大陸一些國家不同,中國的專門研究機構較少,因而法學研究方面的力量主要集中于高等學校的法學院系中,教師既是法學教育的承擔者,也是法學研究的主力軍,這與美國法學院承擔的任務類似。

二、中美法律教育的不同點

當代中國法律教育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以及本國歷史、文化傳統方面,都不同于任何西方國家的法律教育。就法律教育的形式、技術方面而論,中國較接近民法法系國家法律教育。與普通法系國家相比,尤其是美國,有很大差別。近幾十年來,兩國間的法律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加強,美國的法律教育方法與模式被積極引進中國,有關美國的法律、法學及法律教育方面的知識,對中國的法律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入學資格不同

中國法學院的入學資格主要是高考畢業生,通過每年一度的高考選取法學專業,達到高考成績的,批準入學。以高中學習成績和高考成績為基礎。另外也有少數學生通過成人教育方式學習法學,主要包括自學考試和成人函授考試等方式實現學習法律,入學資格也是高考畢業生,但可以招收往年畢業學生,因此成人法學教育的學生較普通大學的法學學生年齡偏大,社會經驗較為豐富,但這種入學的學生數量少,教學質量問題較大,因此,中國法律教育招錄的學生是以基本沒有社會經驗的高考畢業生為主體。這種入學資格和美國法學院的入學資格有較大不同。美國法律教育的一大特點是入學資格之一是已是大學本科畢業生,即已取得文科或理科學士學位(B.A.,B.S.)。要求申請入學者要參加全國性的“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以大學本科成績和LSAT成績為入學的基礎,合格者被批準入學。因此,法學院的學生年齡要比一般大學生大,所具備的基本知識也較為扎實與廣泛,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文理知識。

2.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各大學法學院的教學目標旨在為學生提供較為廣泛的法律理論和知識方面的基礎,而不單純是職業訓練。中國法學教育的對象主要是高中畢業生,在法學院系學習四年,符合條件的畢業生被授予法學學位。在校四年學習期間,主要學習法學專業課程,但也要學習很多一般人文學科課程,如外語、哲學、政治、歷史學。這種教學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畢業后不僅可以從事律師、法官等職業,還能從事公務員、一般工作人員等職業,律師在主要的職業取向中不占主導地位。中國的法學本科學位不同于美國法學院所授予的法學博士(J.D.)學位。美國這種教學對學生的基本要求:畢業后立即參加律師考試,能從事以開業律師為主的實際工作。這種方針的一個前提就是:法學院的學生在入學前已具備必要的人文學科知識。[1]據統計,目前全美共有200多所法學院,其中184所是經美國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簡稱ABA)認可的。所有被ABA認可的學校,每年大約招收3萬6千多名的全時法律學生及接近七千名的選讀法律學生,可以參加美國各州的律師考試。他們中80%以上的人都以律師為主要就業方向,約10%以上的畢業生則進入司法體系或擔任其他公職。因此,在ABA這個“法律職場代表”的外部引導下,各法學院為美國每年造就數以萬計的律師(美國律師人數比全球其他所有地區律師的總和還多,迄今已突破100萬人),從而形成一條“產、供、銷一條龍”的法律職業教育之路。因此,中國法學院的教學目標更側重于知識性的訓練,而美國法學院的教學目標更側重于職業訓練,以培養“未來的律師人才”為教育目標,這也可以從兩國的教學課堂設置得出結論。

3.課堂設置不同

中國的法律教育,是統一由國家管理,其課程設置原則上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計劃,但各院系分別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教學計劃。以北京大學法學院多年的教學計劃而論,首先,就本科生的專業和課程設置來說:1979年,根據當時的需要在全國率先增設了國際法學專業,1980年又率先增設了經濟法學專業,1993年再增設國際經濟法學專業。這就形成一個包括法律學專業、經濟法學專業、國際法學專業、國際經濟法學專業在內的在國內屬于尤為完整的法學專業體系。在發展專業體系的同時,法律學系的課程設置體系不斷發展。經多次調整,從1993年開始,本科生進校后任選專業,學滿兩個專業學分的可取得雙專業畢業文憑。與此同時,近年來再次修訂教學計劃,貫徹“加強基礎,淡化專業”的精神,加強了基礎課比重。全系所開本科生專業課程已逾70門。其中全系各專業必修課17門:法理學、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概論、合同法、刑法學、國際法、國際私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法律文書、律師實務與律師道德;法律學專業必修課6門: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與繼承法、企業法/公司法、司法鑒定學、犯罪學、勞改法;經濟法學專業必修課9門:經濟法總論、企業法/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計劃法與投資法、財政法與稅法、金融法/銀行法、會計法與審計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法;國際法學專業必修課8門:中國外交史、國際環境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組織、海洋法、航空航天法、國際司法判例、專業外語;國際經濟法專業必修課8門: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海商法、國際技術轉讓法、國際經濟組織、專業外語;全系各專業限制性選修課23門:現代西方法律哲學、立法學、當代西方法律思潮、中國司法制度、中國法律文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外國憲法、公務員法、羅馬法、外國民商法、實用刑法學、青少年法學、外國刑法、刑事偵察學、刑事技術概論、法醫學、保險法、中國經濟立法史、司法精神病學、外國婚姻法、票據法、國際稅法、國際法與國際組織專題。除專業課程外,還有若干門全校性公共課程。[2]除學習課程外,還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有固定時間在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或其他單位實習;并要求在教員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

美國的法律教育較為注重職業訓練,其課程設置明顯地反映了職業教育的特色。各法學院課程設置有所區別,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以法律專業本科教育為例,其基礎課程包括:憲法、合同、侵權、財產、、民事責任、刑法、民事訴訟法以及法律推理和司法文書、商法、公司法、知識產權法、WTO等。客觀地說,普通本科三年的法律課程之中第一年是最難的。上課時間往往不是很多(哥大法學院每周五天約上二十個小時),但每上一次課,學生必須花三四個小時甚至一整夜的時間做課前準備工作(包括閱讀講義、檢索案例、尋找案例爭點issue、嘗試回答布置的問題等)。而臨近期末考試時,那就更要加倍努力了。選修課程基本設置在第三年,開設課程五花八門,包括法律與社會科學、法經濟學、法律與全球化、收購與兼并、談判理論等。由于不同類別的學生選修課可以交叉,因此像哈佛等名校常年提供100多門課程供學生選擇。鼓勵學生自選的課程包括比較法、法制史、法律哲學、法律與經濟等課程。[3]

4.教學模式不同

中國的教學模式較為傳統,一般以教員系統講授為主,一般課程也有專門課堂討論。就國內各部門法課程而論,講授內容主要圍繞該部門法的有關法律、法規的理論和實踐。即通常的老師講授知識,學生作筆記,間或有師生互動提問、釋疑環節的授課方式。無論中外,它都是講授基本理論課或學科基礎課的唯一之選。但由于相對忽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有著被動接受的弊端,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在中國通常也被稱作“填鴨式”教學,成為學者批評和教學改革的對象。中國沒有判例法制度,在講授或討論部門時,也研究少數有關判例,但這僅僅是為了貫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更好地理解有關法律規定,而不是像美國法學院所推行的“判例教學法”。目前中國的一些法學院已經注意到此類問題,不但加大了給各類學生安排法律實務類課程的數量,而且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組織模擬法庭和組建法律社團、提供免費法律援助等方式不斷加強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美國教學力求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一種是討論課的方式。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從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模式中脫離出來,進而演變為合作者的關系。它強調學生主動性的最大發揮,每一個學生在課前預習(通篇閱讀教師預留的參考文章以及選定案例)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發表個人見解。教師往往扮演一個引導者、提問者以及思路轉換者的角色。更多時候,教師的身份被完全淡化而徹底融入到課堂討論之中。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的主導性實際上增強了,因為他需要在課前針對本門課程,安排最能說明問題的案例和參考文章供大家閱讀,并預先就每次將要討論哪些題目、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等問題通過電子郵件發給大家提前準備。因此,教師組織討論課的方式付出的精力反而比一般的“填鴨式”授課方式大的多。另一種是判例教學法,這種方式在中國法學教學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但其局限性也日益凸顯,美國隨著社會的需求,其Clinic(診所式)教學模式逐漸成為美國各大法學院青睞的一種方式,此種模式在美國法學院推行已有30多年的歷史。它是以培養學生處理法律實務問題的各種技巧為主要內容,把課堂假設為一個法律“診所”,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和訓練學生對一個個法律疑難雜癥做出“診斷”,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開出“處方”,從而鍛煉出“醫術高超”的法律實務人才。目前Clinic教學的主體內容是公益訴訟(Public Interest Law Initiative,簡稱PILI),其范圍包括對窮人、婦女、兒童、殘疾人被侵權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環境問題訴訟、移民案件訴訟、公平住房訴訟等。具體做法就是對法學院一二年級的學生志愿者進行Clinic培訓,有針對性地講授各式各樣的實踐案例、可能遇到的情況、可用的法律對策等,最終以培養出一批能在某個地區開展短期或中期公益訴訟的法律工作者為目標。

三、啟 示

1.重新確立法學教育目標,注重職業培養的教學模式。

法律人要走向實踐,以經世致用為本。法學教育是面向市場經濟和法律職業實務的主戰場,應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為此要增加實踐教學的方法,強化“全國統一司法考試”的教學權重。目前課程改革已有成效(如“方法”課和“案例”課),但還需進一步改進。在老師配備上,應強調有適當比例的實務人士聘為客座或兼職教授;聘請法律實務中的資深律師定期來校開課(如專門的律師實務,或者特定法域的選修課);強化畢業前實習課程的教學和考評,開展相對固定的用人單位的學校招聘會。有一定數量的實習基地和調研地(如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監獄等);加強模擬法庭、法律診所、法律社團以及自辦刊物、網站的建設。強化“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在法學教育教學中的權重,鼓勵教師結合法律實務進行教學。目前,我國的法律教育對以上教學目標已有較好定位,以我國較小的法學院――江蘇淮陰師范學院法學院為例,學院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師師資的聘請、實踐基礎的建設及司法考試的重視上,都做到了以上的要求,教學效果顯著,以司法考試過關率來說,近三年來,每年大三學生過關率在30%以上,這可以說明,我國法學教育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有著極大的希望。但從整體上看,我國的大學法學院的職業教育定位還不夠,法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還不能準確定位,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法學畢業生整體就業質量。

2.建設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群,鼓勵跨專業、跨院系選修課程的設置。

在法學院開設的課程中,每組的課程結構分為公共必修課、方向必修課和選修課(含推薦選修課和自選課)三類。公共必修課應包括傳統法學的基礎課,如憲法學專題、法史學專題、法理學專題、民法學專題、刑法學專題等;方向選修課應包括:司法法務方向,可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法官學等;政務法務方向,可選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立法學等;商事法務方向,可選公司法、金融法、擔保法、勞動法等。另外,我國應面向未來,盡快開設國家和社會以后愈益重要的新專業科目和相關課程,如可以單獨設置人權法、公益訴訟、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環境保護法律等課程。

同時為培養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鼓勵跨專業、跨院系選修課程的設置,主要措施有:增加財稅法、知識產權法和新型交叉學科選修課的設置;鼓勵校內不同學院聯合開設跨學科課程,如財稅金融與財稅金融法、法律和經濟學、公司并購和公司法學等。

目前,中國各高校法學院基本都能根據自身情況,制訂較為完善的課程,但關鍵問題是部分選修課實踐性較差,課程的設置可有可無,再者學生對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選修課的認識不足,造成實踐性的選修課沒有實踐作用。這還有待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逐漸積累教學經驗。

3.切實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術水平

學生的科研水平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提升的,法律教育雖然以職業性與實用性為主要教學目標,但缺少理論研究,法律教育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此,我們要在注重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加強對學生科研水平的提升。為此我們可以注重以下途徑:①常設教授沙龍、主題研討會、學生社團學術研討會、實現學生期刊的正規化。②加強對碩士、博士的日常管理。規定學生定期向指導教師做研究報告或案例調研報告,認真準備,提高學術水平,為此要做出常設性的硬性規定。③堅持在碩士、博士課程中開設各類“法學前沿課”,增強學生的理論和學術水平。

四、結 論

總的看來,美國法學教育特別強調職業性和實用性,很少進行單純的書本教育,反對刻板教條、反對不結合實際案例空談法律理論的教育思想。法學院就是職業教育學院,其法律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入學資格、教學模式、課程設計、考試方式以及畢業要求都緊緊圍繞學生就業和法律實用的根本宗旨進行設計與運作。教師教育學生從案例中總結歸納法律原則,幫助學生閱讀和了解具體問題的全部相關材料,分析和評判某項法案和司法裁決的優劣得失,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和訓練學生對一個個法律疑難雜癥做出“診斷”,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鍛煉出法律實務人才。這種教育定位與教學模式使美國的法學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始終居于強大地位和有力影響。這對于我國目前的法律教育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 沈宗靈.比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35

篇(6)

放棄大學錄取通知書,不放棄大學

2012年11月22日早上11點,北大南門一家傣族風味餐館里,傳菜員楊紹平正坐在電腦旁緊張地打開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網上通道。在一大串姓名中,他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緊接著他閉眼三秒,穩定一下情緒,然后回頭對著身后的小工朋友們靦腆一笑:“考中了!”

消息瞬間傳到飯店老板小刀耳朵里,小刀嘿嘿一笑說:“馬上在門口掛個橫幅慶祝慶祝!”

“爸,我通過考試了。”楊紹平轉頭躲進小包間,給66歲的老父親打電話。父親不知道通過這個考試到底意味著什么,只是不停地說:“好咧好咧!” 而此時的楊紹平在電話這頭雙手顫抖,眼淚在眼眶里打轉。父親更不知道,他為之驕傲的最小的兒子為這場考試準備了8年。

楊紹平的家鄉在云南臨滄市忙糯鄉小富王村,2003年高考拿到黑龍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錄取通知書,成了小村莊第一個本科錄取生。然而面對當時全家8口每月1000塊的收入、一直癱瘓不起的母親和常年多病的父親,他放棄了。看到父母親朋喜悅之后為幾千塊錢的學費挖空心思東拼西湊,他不忍心說出內心的決定,“就出去闖一闖吧,到大城市會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于是,他留下600元,把剩下的8000元學費打回父親的農行賬戶上,離開家鄉奔赴呼和浩特市,只因為有一個高中同學在那里上大學――那是唯一一座他不完全陌生的城市。

但楊紹平從來沒有想過真正放棄大學,他給自己設計了一條更艱難的路:在外面一邊打工一邊自學考試,四年后一定拿個學位回家,給父老鄉親也給自己一個交待。

“有時聽說家鄉少女被拐賣家人不知道該怎么辦,出去打工的拿不到薪水吃啞巴虧,就有了學習法律的信念。那年大哥出車禍更讓我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這些讓楊紹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法律專業。

從2005年報考自學考試到現在整整8年,一路走來,很多艱辛,他也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2009年拿到法律專科,2010年拿到法律本科,目前正在攻讀金融本科(只剩畢業論文)、經濟學本科(還剩3門和畢業論文),2012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老楊“確實在學習”

2003年剛到呼和浩特,楊紹平找到一個華聯超市做理貨員,上班收貨、搬貨、發貨,下了班就一個人在租住的小屋里看書,累的時候就聽聽收音機。“拿到北大法律本科之前,退學的事情一直瞞著家里,所以那個時候我壓力很大,最好的娛樂就是聽收音機。在陌生的城市里無依無靠,每到過節總是掛念遠方的親人,母親有沒有吃飯,父親是不是又犯病了。這個時候我往往會到話吧先給父親打個電話報報平安,然后就把思念化作讀書的動力,不停地學習。”

靠著每月幾百元的薪水,租房、買書再加上生活費,所剩無幾。楊紹平考慮到自學考試一般是在報考所在的省內考試并申請學位,在北京,法律專業的自學考試是由北京大學主考,所有的科目合格后就可以申請北京大學法律專業的學位,楊紹平很想去北京一邊打工一邊考。另外,“北大是我內心一直向往的,北京高校很多,我想那種積極的、向上的文化氛圍能讓我更有讀書的動力。”

2007年6月,他來到北京,“剛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李寄存在西客站,做公交車到北大看一看,又返回西客站,在候車大廳住了兩個晚上,就開始在報紙上找工作。”他做過地質大學的保安、達園賓館的綠化、中協賓館的保安、八閩賓館的前臺。他工作吃苦耐勞,每一次辭職都被極力挽留。這期間,清華大學二校門后面的教室,中央民族大學文華樓理工樓,北京師范大學教七、教九他都去過。變化的是工作和學習的地點,永遠不變的是楊紹平學習的狀態。

2011年春節回來,他來到北大南門傣族風味餐館做傳菜工。休息時間,他就到角落看書。

在伙計當中,他是個另類人物,伙計們都不懂他。一開始,有同事見楊紹平整天翻閱誰也看不懂的《線性代數》,還取笑他;下班后,大伙見他急匆匆趕往北大,以為他去做兼職。楊紹平說是去上自習,同事還不相信。這天傍晚,一個伙計偷偷尾隨楊紹平到北大第三教室,確認“他確實在學習。”可其他人還不相信。第二天晚上,另外4人也悄悄跟著楊紹平到北大……這一次,大伙全信了。餐館老板也很感動,特許楊紹平顧客不多時可在他辦公室看書……每年的4月和10月是自學考試的考試月,楊紹平不免要請假專心讀書,老板無一例外地都為他開了綠燈。

店內伙計年紀都比較小,叫他老楊。在他們心中,所有的電腦問題這個老楊都能搞定――老楊是帶他們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人物。大伙有誰要買電腦,或者網購中遇到問題,都會找他幫忙。“現在回到店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親切。”

餐館上班兩班倒,晚上得工作到十點才打烊,他就坐在路燈下繼續看書……早上沒班時,他就到北大上自習。7點半才開放的教室,他7點就推開虛掩著的門進去了,看門阿姨見了他總是那句:“你怎么總來這么早?”

為了能夠蹭課或者借到法學課堂筆記,他也時常幫北大法學系的學生到國家圖書館借書、捎電腦配件,以聯絡感情……

當然要過司法考試,靠蹭幾節課是不夠的,他從網上買來復習資料,真題、講義、課件,全部踏踏實實地復習一遍。總結2011年準備司法考試復習時間不足的教訓,2012年的復習從7月份開始,他堅持每天至少到北大二教、三教自習2小時。到8月中旬他覺得內容太多時間嚴重不足,便請假離開餐廳一個月。假期進不了北大教室,從8月22日起他在北京師范大學附近花700元租了個地下室,每天步行40分鐘到校自習,從教室開門到關門,舍不得晚來或者早走一分鐘。考試那天,楊紹平凌晨2點做完2011年國家司法考試的真題,4點休息,7點起床奔赴中央民族大學考場。

法律救助開始

餐館門口“慶祝楊紹平通過司法考試”的條幅被北大學生看到后,在網上熱傳起來,陸續有媒體關注楊紹平。中洲律師事務所于德華律師,無意中看到楊紹平事情,被他多年的努力和堅強意志感動。于律師打電話到餐館,表示可以為他提供實習機會,楊紹平內心欣喜若狂,因為 “中洲律師事務所和海淀區工會為海淀區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勞動人事爭議方面的法律援助,對于出身于農民工階層的我來說,外來務工人員的困境自己感同身受,能幫助他們最好不過了。”

2013年2月,楊紹平順利地進入實習崗位。剛實習時,他心里很忐忑,怕自己的知識不夠,怕不能真正幫到別人。

事務所的律師一有機會就讓楊紹平觀摩他們咨詢的過程。“怎么樣去交流,怎么樣抓住問題的關鍵點,怎么樣做才能既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不會傷到用人單位的積極性。”楊紹平都記在心中。

那天,一個蒙古族女孩來咨詢,她從內蒙古來北京當餐廳服務員,每天工作12個小時,辛辛苦苦干一個月工資才1400元。一天工作中閃到了腰,走路困難,向餐廳老板提出辭職卻被扣了一個月工資。她哥哥得知消息從老家趕來接她回家療傷,并去跟老板理論,卻被老板以種種理由搪塞。

“我建議她先治病,同時申請勞動監察,把工資拿到手,再提沒有簽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和補繳社會保險,并教她需要收集哪些有用的證據。緊接著撥通了老板的電話,勸告餐廳的老板應該按照法律規定及時足額地發放工資,否則還會有其他賠償比如補繳社會保險,支付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篇(7)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管理

獨立學院是本世紀適應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和廣泛吸收利用社會資本的產物。獨立學院對自己培養人才對象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是通過比較針對性的培養教育,使學生有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有更強的工作能力,希望畢業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就業,盡快適應各類工作,減少企業及用人單位對聘用人員的再培訓,這對于提高企業及社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有益的,對于提高社會對學院的認可度,提高學院的美譽度也有重要意義。而更多實踐與經驗積累是工作能力形成的必要條件。因此,實踐教學是獨立學院人才教育全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在辦學過程中,許多學校各盡所能,加大了實踐力度,力爭在此領域有所突破,有所創新。許多教師們在教書育人理念的感召下,也自發地做了許多的探索與努力。

然而,由于社會、企業 、學院、個人等各方面原因,實踐環節又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實踐教學面臨諸多困難,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對承擔提高全民素質的社會責任認識并不一致;實踐教學對學院硬件、教師隊伍、辦學機制等條件的要求上都比理論課程的安排更復雜;我們的許多教師及管理人員是來源于傳統高校,我們的教學及管理經驗往往長于理論教學,我們對實踐教學的安排也常常是從對理論知識的驗證、理解出發……這些,使實踐教學及其改革的開展常常滯后于理論教學。教師們對教學改革的積極探索固然可貴,但也時常面臨缺乏認可、認定、協調管理的局面。

十幾年來,大學擴大了招生規模。這使許多學生收益,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擴招的同時,國家三令五申,檢查監督評審,要求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了保證質量,規范管理無疑是一個常用手段。如同工業化生產,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需要有產品和生產的標準化,人才培養的過程也一定程度進行了標準化和規范化:人才培養方案及其形成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管理工作、師資隊伍結構、教材管理、學生畢業論文寫作管理過程等。對實踐教學過程的規范包括:實驗(訓)室建設、實踐課時比例、實驗(訓)教學大綱、實驗(訓)指導書、實驗(訓)報告等,學校的規范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另一方面,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我國在2005年提出要努力建設一個創新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創新是這個世紀的特征。創新型的建設自然需要創新型的人才。獨立學院本身是創新的產物,也需要在自己的管理及人才培養方面有所創新。獨立學院將自己培養學生的目標定位在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上。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也是一個深刻的問題。

如何在規范、標準約束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能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如何避免把培養創新人才變成虛設的口號目標,而能夠將其落到實處,獲得實際的效果?項目教學法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對單個項目而言,“項目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的指導下,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以實際的工程項目為對象,由教師對項目進行分解,并作適當的示范,然后讓學生分組圍繞各自的工程項目進行討論、協作學習,最后以共同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和學的模式”。[1]項目教學法學習的研究性、討論式、團隊型、建構主義指導都是對傳統教學的變革和創新,其本身就是對學生的創新教育;在學生建構各人的認知系統、形成工作能力的過程中,首先嵌入了一個創新的意識理念。而“任何創新活動都具有一次性、 獨特性和不確定性等現代項目的特性, 所以任何一種創新活動都屬于現代項目的范疇,都需要使用現代項目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和控制。”[2]

許多教師對于在某門課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擬從教學管理部門的角度,從規范化與創新性的平衡出發,對項目教學管理做一點探討。

筆者認為,“項目教學管理”是獨立學院對實踐教學進行組織管理的有效工具,教學組織單位應當以“項目群”的名義對實踐教學的內容即相關子項目進行梳理、分層分類,形成系統,充分挖掘、調度、協調、運用各方各類教學資源,對有價值項目給予必要支持,形成規范,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發揮充分作用。這是值得探索、實行、推廣的。

所謂項目,是指“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時間為特定客戶完成特定目標的階段性工作”。教學項目按照項目來源,可以分類為課程內項目、學校項目、社會(企業)項目;按照項目內容分為單一項目、綜合項目;按照真實性可以分為虛擬項目、仿真項目、實戰型項目。需要強調的是實戰型項目,我們指那些校企合作或是學校內的真實項目,相對于仿真、模擬的項目而言,實戰型項目本身內涵更加豐富,其類型、內容、變化性以及需要的知識能力都是千變萬化的。這體現了現實情況的多樣性與多變性。

在對項目進行梳理、分析、篩選,確定對策時,應當考慮到以下因素:項目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意義作用、項目的創新性及發展前景、項目容量(容納參與學生人數)、項目資源耗費情況、規范項目的可行性及項目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可能地位、納入的可行性、便利性,等等。對項目進行分析后,可以區別對待。

分析之后,教學管理部門應當對各類項目有區別地實施管理:

1.使實踐項目規范化:指對現已實施的、已存在的實踐教學項目,需要以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訓報告等文件的形式進行規范,形成實踐教學管理系統,使其進入良性循環。如本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招聘與錄用》課程,以美的企業為案例的方案設計實訓、《培訓與開發》課程以各級學生會組織為對象實施培訓、《績效管理》課程以學院的KPI績效考核為對象的調查設計實訓,均全面規范化,學生實訓后,形成完備的教學資料文件歸檔。

2.創新項目組織化:在創新精神的激勵之下,教師們會有許多新點子、新創意、新做法。這些創新的教學方法,有時是一些萌芽,有時是嘗試。這是我們實踐教學系統的“創業板”,特別需要管理層關注肯定、鼓勵支持,避免形成教師“孤軍奮戰”的負面心理情緒,避免形成“各自為戰”的分離狀態,通過我們的引導組合,逐步形成團隊積極創新的良好氛圍。

3.自發項目系統化:教師是學院最積極、活躍,富于創新的寶貴人力資源,往往會自發地從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的職業道德出發,結合本身教學活動,開發出一些有價值的實訓項目。這些項目,需要篩選培養,成熟的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使其成為正式教學系統中的規范環節。有的可以規范為一門正式的實訓課程,有的可以以選修課或者第二課堂的形式進行,有的可以以教師指導下學生社團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部門也可以從人才培養系統出發,與教師、學生共同開發一些創新的實踐教學項目。如前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訓項目均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模擬法庭的實訓以第二課堂進行,模擬招聘會則是由學生組織,邀請教師擔任指導和評委,等等。

4.綜合項目團隊化:企業是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細胞,創造社會財富的主體,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主力。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將會產生許多現實項目。這些項目需要進行分析篩選,其中一部分從教學角度看就可以發展為我們的實戰型教學項目。這類項目往往具有綜合性。需要我們下力氣去尋找、選擇、聯絡,并整合各方資源,校企悉心合作,才能實現多贏局面。如學院的“智能停車設備”由工科系負責產品技術開發,公司負責生產,學院將產品銷售工作作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一個實訓項目。為了實施該項目,本系新建了一間“電話營銷實訓室”,開設了相關課程。這體現了綜合性的項目需要舉集體之力,團隊操作。又如本系與“宅急送”公司的校企合作項目,也是雙方歷屆管理人員、本系教師堅持不懈、密切合作的結果。

在項目教學管理中,應當注意的問題是:

1.觀念方面:“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首先在于思想上的正視,不應當認為它是中職、高職的專利。引入項目教學法對應用型本科培養應用型人才同樣是有實效的。

2.關系方面:需要解決好創新與規范的關系。筆者以為,規范是基礎,創新是提升。規范保護創新,創新成全規范。我們的教學,都是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框架下進行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要求等方面,有總體的基礎性規范。而創造性項目會給予學生創新理念、創新方法的激勵和教育;項目管理的過程中,學生將受到具體項目策劃、組織實施、保證能力的訓練及教育;從文化方面,學生還將受到團隊合作意識和工作習慣等教育。由于項目的特點,學生將受到綜合性、應用性、適應性等項目管理能力教育,為學生適應未來的管理崗位,或自主創業打下基礎。這些,將使人才培養更顯完善。因此,應當高度重視教師甚至學生的點滴創意,而不要以不正規、不系統去加以扼殺。總之,當在規范中發展創新,對創新項目逐步進行可能的規范。

3.資源方面:一般來說,實踐教學相比理論教學是需要更多投入的,項目也需要各種不同的資源,如人員 、場地、設備、資金等,所以需要學院在投入資源方面的更多支持。如本系“就業沙龍”,是本系教師倡議,經學院招生與就業辦公室認可主辦,開展的實訓活動。這也個是綜合性項目,除了本系各教研室教師的全面動員,也取得學院院辦、就業辦、后勤處、教務處等多部門支持,才得以順利舉行了五屆。

4.操作方面:尤其注意保護教師的創新熱情。開展創新項目,教師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在規范過程中,要充分肯定教師的智慧勞動成果,讓教師得到創新成就感。

總而言之,實踐教學往往是獨立學院教學的薄弱環節。在加強這個薄弱環節時,我們應當鼓勵提倡創新,并且運用項目教學管理的方式對各類創新教學項目進行規范化、系統化、團隊化,達到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

[參考文獻]

[1]侯奕斌;凌文輇;;構建基于勝任力的績效管理體系[J];商業時代;2006年2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熟妇无码av|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五月天亚洲图片婷婷|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爆的视频网站 |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青青草手机在线| 亚洲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妇女乱妇女乱视频| 女人的精水喷出来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 成 人 h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精品国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