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教學目標論文

教學目標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9-12 01:56: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學目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目標論文

篇(1)

泊頭市王武鎮后河高小劉坤認定目標是目標教學課堂結構中的重要一環。怎樣才能做到積極有效地認定目標呢?

一、認定目標應掌握這樣一個原則:學前重點認定,突出主要目標;學中逐一認定,堅持目標先導;學后對照認定,加深整體認識。一節課的目標系列,通常都有多個目標組成,要想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學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目標。課前只對重點目標進行強化認定,其它目標則在講課過程中邊學、邊認定。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必須遵循目標先導的規律,即先認定目標再學習,充分發揮目標的激疑啟思功能,在導學達標之后,還可以對照目標再次認定。這樣做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對目標系列有一個完整、深刻的認識,也有利于學生對教材中重點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認定小學語文第七冊《海濱小城》一課的目標時,對于重點目標——知道海濱小城的景色特點和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的,我在學前重點認定,學文中反復提醒,導學達標之后,又對照認定。而對于其他目標,如“說出作者的觀察順序”、“知道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則采用了學中認定的方式。這樣,學生便對本課重點目標有了深刻印象,而其他目標也在學中逐一認定,立即達成。

二、認定目標方式要簡易,方法要靈活。認定目標應該以口述為主,以簡化認定形式,方便教師操作。與此同時,更要注意引出目標的靈活性,如果堂堂課教師都采用“直展示”,認定目標前總是一句“我們這節課的目標是……”,課課如此,機械刻板、單調乏味,長期下去,必將消弱學生認定目標的興趣,影響目標認定的效果。而新穎有趣、引人入勝的展標方式,才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以靈活多樣的方式來認定目標。

具體說來,可采用“情景式”、“設問式”、“溫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小語第四冊)一課時,認定目標時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兒童喜歡小動物的心理特點,在課前繪制了“小蝌蚪找媽媽”的圖畫,把3個目標分別放在小蝌蚪找媽媽的三道險關上,每達到一個目標就等于幫小蝌蚪前進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標達成,小蝌蚪找到媽媽。這樣一來,學生興致勃勃,學習熱情高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在教學《會搖尾巴的狼》一課時,我采用了“溫故式”來認定目標。學文前,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有關于狼的課文,讓學生談談對狼的認識。在這個認識的前提下,我適時地引出本課目標:“狼為什么要搖尾巴?狼的本性會改變嗎”?弄懂這些問題,也就達成了本課目標。這樣的認定方式,有助于本課目標的達成。

認定目標方式的選擇,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掌握。講讀《荷花》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前提,采用了“承啟式”的認標方式:我先引導學生回憶從前見過的荷花是什么樣的?讓全體學生初步了解荷花的顏色、形狀,這就為本課目標的達成墊定了基矗在此前提下,我引出本課目標: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他又是怎樣觀察、怎樣描寫的呢?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開始積極探求目標的達成。

三、對于中高年級認定教學目標的三種方法。

(一)提前認定目標。從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來看,他們已具備了自己理解教學目標的能力,適合于在始教階段認定目標。同時,提前認定目標對于“自學輔導課”也很合適。如在《糶米》一課中的幾個目標分別是:1.學會本課生字、生詞、背誦課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過重點詞和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了解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些教學目標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這課的教學目標最好提前認定,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先了解本課的學習任務,然后帶著這個任務去學習這篇課文,收到最佳效果。

(二)課后出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起始知識的教學內容,由于學生比較陌生,若提前出示教學目標,目標中涉及到某些概念、術語,因為學生還沒學習,所以很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以目標為導向,先逐層講授,然后再結合課堂小結,滯后出示目標,這樣效果會更好。如講《種子的力》一課時,其中一個目標是“理清文章脈絡,看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地闡明自己的觀點的,并了解議論文的結構”。在小學課本中,議論文出現的很少,對議論文的結構就更不了解了。因此,在講課時,教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理清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把道理講清的,進而滲透關于論文的定義及議論文的結構等寫作知識,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篇(2)

[摘要]電子商務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對整個專業教學計劃和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對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并對教學大綱、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進行改革、實踐和探討,以期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

《電子商務》是工商管理、經濟學和市場營銷等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課程。課程目的是通過講解電子商務的基礎理論知識、相關領域專業技術知識及電子商務系統應用實踐操作,使學生在掌握電子商務整體理論框架的同時,結合電子商務系統應用實例分析,具備一定的電子商務系統的實踐應用操作能力。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需求,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我們在電子商務教學現狀分析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

一、電子商務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電子商務》的教學內容是按照學院的大綱嚴格執行,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數時間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興趣和積極性。如果繼續用這種方法來教學,學生只會死記書本上的理論,而缺乏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其它幾個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

1.師資隊伍建設。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是最近幾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大多數的師資力量來自于管理、計算機、網絡、營銷或其他專業,所具備的專業知識難以滿足培養高素質的電子商務人才的需要,并且缺乏電子商務相關的實踐經驗。

2.教學資源配置。目前電子商務仍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其專業理論體系不完整,商務實踐也在探索之中。現階段各學校采用的電子商務教材有許多版本,而且大多知識點相對陳舊,根本無法滿足電子商務教學的需要。電子商務實踐環節不僅僅是對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鞏固,也是對電子商務知識的補充和調整。但可用于電子商務教學實踐的資源,僅僅是一些電子商務模擬平臺、模擬操作等驗證性實驗環境,只能使學生產生一些初步的認識,離“培養出復合型人才”目標還相差甚遠。

3.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多以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教學和案例教學為輔,課后通過布置習題作業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教學手段比較少,而且方式、方法比較傳統,不適應現代學生學習的要求,尤其是電子商務發展變化較快、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較多,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實踐教學環節較薄弱。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及考核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又是必需的重要環節。該課程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學生普遍感到課程枯燥乏味,因此學習興趣不濃,教學過程中理論講授過多,實踐過少,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只是聽到一些概念性的知識,雖然也使用過相應的模擬軟件來熟悉電子商務的操作流程,但學生還不能完全獨立進行操作,還沒有把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

二、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改革探索。

根據社會需求和專業特點來建設電子商務專業,確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我院根據不同人才需要進行層次界定,建立不同的培養目標,并且相應地設置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電子商務人才重在與實踐的結合,對于學生應加大實踐教學周數,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對學生的訓練和培養,堅持讓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認識、學習知識。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需要學生創新意識的提高,鼓勵學生創新等。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和培養應用型的高等技能型人才目標的前提下,近年來,我們始終圍繞“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根據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對教學大綱進行調整,都以突出專業技能的培養為重點。2005年,我們修改教學大綱時,增加了18課時的實踐課時。這樣學生有了自己動手的機會,增強了一定的學習興趣,但是還是有部分內容沒有實踐機會,影響了教學效果。并且不斷豐富實踐課內容,將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緊密結合,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教學效果。針對實踐教學內容,我們還編寫了《電子商務》

實踐指導手冊。學生可以很明確地知道每次實踐的目的和任務,能將理論知識良好地應用到實踐中。

電子商務概論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需要講授的理論和模式比較多,包括電子商務基礎(理論基礎、社會基礎、技術基礎、人文基礎及應用環境等)、Internet電子商務、EDI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三流、網絡營銷、網站建設、電子商務安全、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等等。要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如此繁雜的教學內容,面面俱到是不現實的。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需要掌握的電子商務內容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內容柔性化的指導思想下,擔任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教師在教學組織和內容方面有很大的選擇空間。

要根據各專業學生的不同特點編寫不同的教學大綱,從而選定合適的教材。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強調針對性,各教材介紹的內容與側重點不同,只有將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特點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應參考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標準中提出的對電子商務師的職業技能要求。該標準既體現了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特點,又充分體現了實用性和行業發展的新動態。

圍繞該標準的要求組織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教學,不僅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且可以將課程教學與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考證有機結合。

由于電子商務還在不斷發展之中,任課教師應在教材之外適當補充介紹新的學科成果,不斷補充、完善授課內容。

這樣不僅可以充實學生的新知識,還能養成學生注意學科發展的良好習慣。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第一門核心課程,電子商務概論幾乎囊括了所有專業課程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不宜講解得過于深入,做到只為后繼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和給出必要的線索,以便與后續專業核心課程良好地銜接。同時,也要保持一定的獨立性,避免成為專業課程的簡單濃縮。

三、教學方法改革。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可以是靈活多樣的,通過《電子商務概論》這門課程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實踐教學法、學生參與教學法、專題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針對性,可以獲得比較顯著的教學效果。

1.實踐教學法。《電子商務》理論知識復雜,如電子商務的分類、電子商務的業務流程、網上支付的流程、網絡營銷的方法等,這些內容如果從理論角度來講解,學生只能死記硬背,不易消化。因此,我們在每一次理論課后都輔助一次上機實踐,這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實踐教學法分為真實的實踐和模擬的實踐。真實的實踐就是去訪問一些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通過信息的瀏覽,獲得最新的資訊。通過真實的實踐,同學們以消費者的身份對網上購物的流程進行了解。例如在“電子支付及網上銀行”的實踐教學中,筆者綜合運用了體驗式教學、現場教學和案例討論等多種方法。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到銀行網點辦理網上銀行業務,讓學生親身體驗網絡金融服務;然后教師可以在機房給學生現場演示網上銀行的具體操作方法,學生跟著教師邊學邊做,不僅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印象深刻;最后再安排學生把整個實踐過程以小論文的形式進行總結,并在課堂上組織討論分析,深入挖掘網上銀行的其他業務功能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項。針對同一內容,實施多種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方式,必然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2.學生參與教學法。學生參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在《電子商務》課程中,每次上課的前5分鐘交給同學們讓同學說一些關于電子商務最新資訊,介紹一些關于電子商務的案例、自己從事電子商務的經歷或者對電子商務的一些想法,然后老師再進行總結,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同學們都會精心準備這5分鐘的內容,在課前查閱大量資料充分展示自己。有的同學介紹的電子商務師一些信息,引起了其他同學的興趣大家討論如何復習到了信息共享。既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給他們機會鍛煉自己,培養各方面綜合能力。

3.專題討論法。定期的開設一些討論課,針對某個有爭議的話題展開討論,加深同學們對理論的理解。比如學生體驗網上購物,普遍擔心的是錢付出后收不到貨物,或者實物與圖片不符,由此引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主要瓶頸之一的誠信問題,就“如何提高電子商務誠信”開展專題討論。要求學生先查閱資料,了解該課題現狀與發展動向,然后歸納整理,寫出小論文,最后分組開展討論。通過專題討論法,不但提高了學生查找資料、歸納分析的能力、論文寫作能力,還加深了專業層次。

4.實例教學法。雖然《電子商務》是一門基礎理論課程,但是它涉及的內容幾乎都是以電子商務應用為基礎的。因此,在大量借鑒國外優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大膽創新,完全運用實例教學法來組織課堂內容。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實踐”、“實用”原則,特別適合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可以用一個實際的案例,如淘寶店鋪等,作為貫穿全書的現實世界中的案例教學對象。圍繞這個案例來介紹從事在線商務要考慮的問題,利用這個現實世界案例來研究電子商務的觀點和技術。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組織上,將課程要講述的內容分為相對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都結合這個實例探討電子商務的觀點及要研究的邊緣技術,用以解決一個焦點問題。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加深刻地理解電子商務整體框架體系結構。

通過案例的討論,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了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手段改革。

電子商務實驗課開辟了新的教學手段,使教學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展,以往的寫板書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教學需要。運用Flash課件和視頻文件等形式進行流程講解會使課堂顯得生動而有吸引力。電子商務對教師的教學手段有了新的要求,教師要能夠直接面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挑戰,就必須時刻注重自己知識水平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對本專業學生,積極采用課堂講授、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學生小組討論、小組辯論、上習題課、軟件應用、課堂展示、課后答疑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運用基于網絡的計算機相關技術對電子商務課程教授進行支持,恰當處理網絡、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靈活應用,提供寬松、廣泛的交流和互動平臺,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興趣。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授課教案、章節習題、教學大綱、案例分析、教學視頻、參考文獻、在線測試等教學資源也已經上網,這都有助于解決學生預習、復習、自學中遇到的困難,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學習方式。

五、考核方式改革。

篇(3)

例如:在認定小學語文第七冊《海濱小城》一課的目標時,對于重點目標——知道海濱小城的景色特點和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的,我在學前重點認定,學文中反復提醒,導學達標之后,又對照認定。而對于其他目標,如“說出作者的觀察順序”、“知道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則采用了學中認定的方式。這樣,學生便對本課重點目標有了深刻印象,而其他目標也在學中逐一認定,立即達成。

二、認定目標方式要簡易,方法要靈活。認定目標應該以口述為主,以簡化認定形式,方便教師操作。與此同時,更要注意引出目標的靈活性,如果堂堂課教師都采用“直展示”,認定目標前總是一句“我們這節課的目標是……”,課課如此,機械刻板、單調乏味,長期下去,必將消弱學生認定目標的興趣,影響目標認定的效果。而新穎有趣、引人入勝的展標方式,才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以靈活多樣的方式來認定目標。

具體說來,可采用“情景式”、“設問式”、“溫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小語第四冊)一課時,認定目標時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兒童喜歡小動物的心理特點,在課前繪制了“小蝌蚪找媽媽”的圖畫,把3個目標分別放在小蝌蚪找媽媽的三道險關上,每達到一個目標就等于幫小蝌蚪前進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標達成,小蝌蚪找到媽媽。這樣一來,學生興致勃勃,學習熱情高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在教學《會搖尾巴的狼》一課時,我采用了“溫故式”來認定目標。學文前,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有關于狼的課文,讓學生談談對狼的認識。在這個認識的前提下,我適時地引出本課目標:“狼為什么要搖尾巴?狼的本性會改變嗎”?弄懂這些問題,也就達成了本課目標。這樣的認定方式,有助于本課目標的達成。

認定目標方式的選擇,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掌握。講讀《荷花》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前提,采用了“承啟式”的認標方式:我先引導學生回憶從前見過的荷花是什么樣的?讓全體學生初步了解荷花的顏色、形狀,這就為本課目標的達成墊定了基矗在此前提下,我引出本課目標: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他又是怎樣觀察、怎樣描寫的呢?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開始積極探求目標的達成。

三、對于中高年級認定教學目標的三種方法。

(一)提前認定目標。從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來看,他們已具備了自己理解教學目標的能力,適合于在始教階段認定目標。同時,提前認定目標對于“自學輔導課”也很合適。如在《糶米》一課中的幾個目標分別是:1.學會本課生字、生詞、背誦課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過重點詞和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了解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些教學目標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這課的教學目標最好提前認定,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先了解本課的學習任務,然后帶著這個任務去學習這篇課文,收到最佳效果。

(二)課后出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起始知識的教學內容,由于學生比較陌生,若提前出示教學目標,目標中涉及到某些概念、術語,因為學生還沒學習,所以很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以目標為導向,先逐層講授,然后再結合課堂小結,滯后出示目標,這樣效果會更好。如講《種子的力》一課時,其中一個目標是“理清文章脈絡,看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地闡明自己的觀點的,并了解議論文的結構”。在小學課本中,議論文出現的很少,對議論文的結構就更不了解了。因此,在講課時,教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理清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把道理講清的,進而滲透關于論文的定義及議論文的結構等寫作知識,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篇(4)

關鍵詞:教學目標,大學英語,社會需要

 

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就很重視大學英語的教學。20多年來,大學英語教學已經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上進行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巨大進步。作為教學設計中的重要一環,明確而清晰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結果的預期,也是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一種需求,因此了解現階段大學專業和非專業英語教師心目中的教學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論文參考網。

一、教學目標的功能

教學目標是以教學內容為載體,結合學生實際與可用的學習資源,根據內容標準而確立的目的要求。它既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具體說來,教學目標的功能可以分為三類:

1. 導向功能

每門課程都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它可以被視作是教學實踐的靈魂。在一定意義上,它制約著教學設計的方向,指導著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技術、媒體的選擇與應用;離開了目標的導向,就很難確立合適的教學方法。

2. 定向功能

明晰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定向功能。借助于教學目標,教師得以擺脫傳統教學的盲目性,而學生們也避免了在面對學習結果時的茫然。

3. 測度功能

教學目標一旦確立,是否達到既定目標,就成為測評教學效果的尺度。教學效果的檢測和評價,都是參照教學活動的既定目標進行的。

二、英語教學目標

有專家認為,教學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四點: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個性;切入并豐富學生的經驗系統;幫助學生建構人類知識的完整圖景;提高學生的需要層次。這一教學目標體系,是針對教學的共同目標提出的(肖川,2003)。論文參考網。英語教學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技能、發展智能、全面發展個性的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從這一性質出發,英語教學目標可以被歸作兩大類(陳堅林,2000):

1. 寓德育于英語語言教學之中

英語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授英語,但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同時應當為學校教育的總目標服務;教學的內容和意圖體現了一定的社會需求和意識形態。因此,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教師應該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對學生進行教育。

2. 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強調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滿足國家、社會和個人對英語的實際需要。具體來說,經過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夠用英語進行一般交際和溝通;能夠基本聽懂英語新聞廣播電視節目、一般性題材的英語講座和本專業的課程;能夠閱讀一般性題材的英文書籍和報刊文章,借助工具書讀懂專業資料;能夠用英語寫短文,對熟悉題材的簡短文章進行翻譯。

簡而言之,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如數學、物理等,因為英語教學既要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又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三、調查與研究

筆者采用教學目標編目(TGI)對英語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達到的目標做一研究。這是一份由52個教學目標及其相關問題組成的問卷表(由Thomas A. Angelo and K. Patricia Cross開發,詳細內容見《課堂評價技巧》)。要求教師在回應TGI調查時,選定自己在教的一門課程,并評定每個目標對于該門課程的重要性,有“不適用”、“不重要”、“重要”、“很重要”和“最重要”五個等級。評價每一個目標的重要性應以教師本人要求學生完成的內容為主,而不是該目標的一般價值或對學校教學計劃的總體意義。前51個教學目標按其體現的能力,分成六大群組,分別是:高級思維技能(目標1-8)、獲得學業成功的基本技能(目標9-17)、學科專屬知識與技能(目標18-25)、人文價值觀(目標26-35)、工作與事業準備(目標36-43)、個人發展(目標44-51);目標52是一道選擇題,不屬于任何一個群組。

此項調查的目的在于幫助大學英語教師們更加清楚自己的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了解到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的教學目標有哪些,弄清楚潛在的原因,并判斷調查結果是否與《課程要求》中提到的目標一致。為了確保調查結果與事實相符,教師們本著自愿的原則完成此問卷,并且問卷不須署名。

四、結果和分析

共有來自三所大學(一所重點大學、一所農業大學、一所師范大學)的64位教師參加了這一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4份,回收64份,回收率100%;55份屬有效問卷,有效率85.9%。36份是關于非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其余19份都是英語專業的課程,有聽力、翻譯、寫作、綜合英語、泛讀和美國文學等等。下面將分別對非英語專業和專業教師的教學目標的選擇及可能的原因做一分析。

總體上來說,非英語專業的36位老師中有4人(占11.1%)沒有評定任何目標為“最重要”;而其余32位教師或多或少地評定一些目標為“最重要”。

對于群組(1)“高級思維技能”(目標1-8),有一位教師評定其中5個目標為“最重要”,12位教師(占1/3)給予其中3個目標以“最重要”的評價,只有10位教師(占27.3%)沒有評定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對于群組(2)“獲得學業成功的基本技能”(目標9-17),4位教師(占11.1%)評定其中6個目標為“最重要”,3位教師(占8.3%)選擇其中5個目標為“最重要”,而有11位教師(占31.6%)沒有評定任何目標為“最重要”。

對于群組(3)、(4)、(5),即目標18-43,情況截然不同。對于群組(3)“學科專屬知識與技能”,只有1位教師(占2.8%)評定其中5個目標為“最重要”,而有25位教師(占69.4%)沒有選擇任何目標為“最重要”。 群組(4)“人文價值觀”下,2位教師(占5.6%)認為10個目標中的8個為“最重要”,而23位教師(占63.9%)沒有評定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對于群組(5)“工作與事業準備”,只有1位教師(占2.8%)選擇8個目標中的7個為“最重要”,而多達24位教師(占2/3)沒有認為其中的任何目標為“最重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部分在于英語科目首先被認為是一種語言,而習慣上認為語言學習本身不需要太多技巧,和自然科學及管理也無多少關聯。

最后一個群組“個人發展”(目標44-51),有2位教師(占5.6%)選擇所有的8個目標為“最重要”,還有4位教師(占11.1%)選擇了5個或6個目標為“最重要”,另有15位教師(占41.6%)沒有選擇任何目標為“最重要”。

仔細分析一下教學目標52的調查結果。此目標由一個問題“總體上,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師角色”和六個選項組成,并附有具體說明“請按重要性進行排序,1表示最重要”。其中9位教師沒有注意到說明,選擇了不只一個選項,產生無效問卷。36位教師中的17位(占46.2%)選擇了“促進學生發展和個人成長”,這一點可以從《課程要求》中找到解釋。《課程要求》將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顯而易見,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具有“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學生,并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成長。論文參考網。36位教師中的12位,占1/3,選擇了“幫助學生發展基本學習技能”,因為如今大學階段也被視作“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的階段,教育不再僅限于在學校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擁有了學習能力,人們就能夠進行終身教育。

在19位接受調查的英語專業的教師當中,關于群組(1)“高級思維技能”,1位教師(占5.3%)評定所有8個教學目標為“最重要”,2人(占10.5%)評定其中4個目標為“最重要”,而有7人沒有評定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占人數的37.9%。關于群組(2),1位教師(占5.3%)評定所有9個目標中的7個為“最重要”,2位教師(占10.5%)評定其中5個目標為“最重要”;而有4位教師沒有評定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只占21.1%。在選擇群組(3)、(4)、(5)的“最重要”目標上,英語專業組和非專業組的教師們有著驚人的一致。19位教師中的15人沒有評定群組(3)中的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占人數的近78.9%,非專業組的對應比例是69.4%;12人沒有評定群組(4)的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占人數的62.1%,對應于專業組的63.9%;13位教師沒有認定群組(5)的任何目標為“最重要”,占68.4%,非專業組占66.7%。對于群組(6),各有1人選擇了5項和4項目標為“最重要“,另有12位教師(占62.1%)沒有選擇任何目標為“最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非英語專業的36名教師中有10人(占27.8%)將教學目標1“培養將所學原理與結論運用于新問題、新情境的能力”視為“最重要“,20人(占55.6%)視其為“很重要”;英語專業的19名教師中有10人(占52.6%)評定此目標為“最重要”或“很重要”。 同時對于目標11,“提高記憶技能”,共有33位教師評定其為“最重要”或“很重要”。目標12, 13, 14, 15,分別關于提高大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具有很強的專業相關性,因此幾乎所有的教師評定這些目標為“最重要”或“很重要”。 顯然,在如今大學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模式下,大多數教師都極度重視學生英語實際能力的培養。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英語專業的教師和非英語專業的教師在對“最重要“教學目標的評定上,沒有明顯的差異。專業和非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目標趨向于一致,意味著有些課程可以面向專業和非專業學生來共同開設,尤其是針對那些已經具有相當高的英語水平的非專業學生。

調查的另一個發現是每個教師的教學目標具有個人特征,因為在不同類型的大學,教學目標也會有所不同,而每個教師對不同目標的重視也因人而異。教學目標的個人特征為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同其它國家交流的加強,我們國家和社會要求越來越多的學生掌握英語。高校英語教學理應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技能,向社會輸送能自如使用英語的大學畢業生。換句話說,無論是英語專業還是非專業的學生,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他們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這同社會對具有英語能力的本科畢業生的需求是一致的。

[參考文獻]

[1] Brown, J. Dean.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M]. 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 陳堅林. 現代英語教學組織與管理[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 托馬斯?安吉洛,帕特麗夏?克羅斯著.唐艷芳譯. 課堂評價技巧:大學教師手冊[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篇(5)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育 《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 論文統計與分析 研究熱點 研究展望

[中圖分類號] G633.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復印報刊資料《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是專業的教學類期刊。該期刊精選并全文轉載全國歷史教育專業期刊及教育類綜合期刊中的歷史教育論文。這些轉載論文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能更好地透視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研究年度熱點。本文將以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全文轉載的歷史教育論文為研究樣本,通過不同角度的統計分析,探究2015年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熱點,并據此展望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度全文轉載的中學歷史教育論文統計與分析

1.欄目設置情況分析

欄目設置情況可以較全面地體現期刊的辦刊宗旨和辦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學科的研究傾向和研究熱點,起到引導讀者閱讀和指導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設置了25個與中學歷史教育相關的欄目,全文轉載了98篇中學歷史教育論文。從表1可以知道,論文轉載數量比較多的欄目是《教學研究》《學科視點》《教學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學設計》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在2015年設置的與中學歷史教育相關的專題欄目多達11個,具體為《歷史教學設計》《歷史概念教學》《學科核心素養》《歷史教師專業成長》《價值觀與歷史教學》《探究教學》《問題教學》《教學目標確立》《高三復習教學》《2015年高考試卷評析》和《歷史故事運用》。其中,專為歷史學科設置的專題欄目有《歷史教學設計》《歷史概念教學》《價值觀與歷史教學》《歷史教師專業成長》和《歷史故事運用》,一共轉載了16篇論文,其他專題欄目則是歷史與地理兩個學科共有。在這些專題欄目中,每年都出現的是《高考試卷評析》欄目。與2014年的專題欄目對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國中學歷史教育更加重視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歷史教育價值觀以及歷史教學方法等研究。

2.源雜志轉載中學歷史教育論文數量分析

《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全文轉載的歷史教育論文來自25種不同的期刊(見表2)。《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教學月刊》的論文轉載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轉載了45篇論文,大約是全年論文轉載總數的46%。由此可知,這三大期刊是宣傳和促進我國歷史教育發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學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教學與管理》《中小學教師培訓》《江蘇教育》等教育類期刊也發表了一些高質量的歷史教育論文。

3.作者情況分析

(1)作者合作情況分析

統計分析論文作者的合作情況,能直觀地認識全國不同單位之間在歷史教育研究領域中的交流狀況。在《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全文轉載的中學歷史教育論文里有16篇合作論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門與普通中學的合作論文有7篇,約占總數的44%。在合作論文中,同單位以及同省不同單位合作的論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論文有6篇,占合作論文總數的37.5%,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長。歷史教育研究應該提倡跨地區、跨單位的交流探討,利用信息化條件更好地開展歷史教學研討,通過不同活動與全國各地的歷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單位發文分析

《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所轉載中學歷史教育論文的作者來自80家不同的單位。其中,有2家單位的論文轉載量為3篇,分別是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和四川省成都樹德中學,還有16家單位被轉載了2篇論文,分別是北京市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福建省寧德市教師進修學院、江蘇連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國語學院社會科學教研部、浙江省海寧市教師進修學校、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編輯室、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江蘇省大港中學、江蘇省常熟市中學、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二高級中學、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3)第一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

第一作者單位所在地區的分布情況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間布局特點。由表3可以知道,《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所轉載中學歷史教育論文的第一作者單位集中分布在江蘇、浙江、北京、廣東、福建、上海和四川這7個省市,說明這7個省市的中學歷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學歷史教育的熱情較高,狀態活躍,在2015年發表了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蘇、浙江、北京3省市所發高質量論文數量排名前3,表明這3個省市的中學歷史教育研究水平較高,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門和歷史教育工作者對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重視。

(4)第一作者單位所屬系統分布

根據第一作者所在單位的系統歸屬能夠知道,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生力軍分布在哪些單位系統,不同單位系統研究中學歷史教育的活躍狀態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單位所屬系統大致可分為高等院校、普通中學、出版社和編輯部、教研部門四大類,本研究中這四類單位系統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別是32.65%、50%、2.04%和15.31%。據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學歷史教育的主陣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門的研究者也成為研究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的主體力量。

二、2015年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熱點

1.歷史課程研究

“當學生完成學校歷史課程的學習后,他們應該知道些什么?他們能夠做些什么? 如果學生完成歷史課程的學習后僅僅積累了一些需要記住的歷史事實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2]。歷史學是一門人文社會科學,而中學歷史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承載功能。一節好的中學歷史課,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而且還應該熏陶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馬維林、黃敏指出:歷史教學的最高目標應該是價值引領。歷史價值教育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求真、揚善、唯美的情懷,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引領學生感悟時代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讓學生懂得尊重各國文化和關心人類共同命運(第6期)*。唐琴、石曉健認為承擔公民教育任務的歷史課堂忽略了“人”,弱化了歷史教學的教育價值;把歷史學科教育價值概括為“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歷史價值判斷能力的孕育”;主張通過構建學術性課堂促進學生歷史知識、學科素養和歷史意識的發展,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民族觀、歷史觀和時代觀,倡導適應時代需要,符合社會進步和世界潮流的價值立場;認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構成了21世紀歷史新課程基本的“時代性價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歷史教學中“一分為二”式的評價過于簡單化和公式化,簡單套用“一分為二”式的評價導致了歷史教育價值缺位;主張歷史教師就應該大膽摒棄“一分為二”式的中庸評價方式,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表明我們的價值取向,這樣的歷史教學才是真正用價值引領學生(第6期)。歷史教育是一種歷史認識教育。歷史課程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歷史,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陳志剛認為歷史教師應當在課程實施中進行正確的歷史認識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富于社會批判和建設精神的現代公民素養,獲得基本的歷史思維能力(第6期)。王鳳俠也指出歷史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習者健全成長,對其靈魂以價值引領;歷史課僅有史實、僅做事實判斷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價值判斷;歷史教應抓住歷史認知和價值觀沖突的問題鍛煉、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第5期)。

歷史教育總目標的實現需要具體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徐賜成認為教學目標、課程目標、教育目標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問題,擬訂教學目標應該是教育總目標在具體教學內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擬訂歷史課堂教學目標必須有完整的教育視野,從教育教學的本義出發關注學生的主體認知地位,以歷史教育的價值和功能為本。他認為歷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續文化傳統,二是增進社會理解,三是資佐現實發展。歷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標理論研究為據,把握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大致發展線索,了解教學目標分類學的基本思想(第7期)。

2.歷史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策略是教學步驟、方法、手段或技術的總稱”[3]。歷史學是一門富有生命力與思想的人文學科,時間跨度大,文化內涵深厚,因此歷史教學總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難以深刻理解歷史現象,不能生成復雜的歷史思維。要解決這些教學困惑,郭子其認為教師應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學策略,通過營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幫助學生進行位置記憶,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習得遷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創造性思維(第3期)。歷史教學不可能依靠灌輸得到理解和內化,需要師生交流對話與教師的適當點撥。方穎基于對話教學的新型教學形態研究了“心理契約”理論下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策略,認為在對話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責任感和共情心”為基礎的“心理契約”,有助于師生相互理解,增強交流意愿,實現思維交互和情感共鳴,師生成為學習共同體,提高教學有效性(第7期)。盧曉華認為點撥法能幫助學生深化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借助“互動”“情境”和“評價”等手段幫助學生回到歷史現場,在看似淺顯處點撥使學生逐漸深化認識,在思維盲點處點撥使學生厘清分析路徑,點明歷史線索,掃清思維盲點(第6期)。為了實現課程目標系統,幫助學生形成對所學知識的整體認知,陳善松和吳國雄倡導整體性教學策略。他們建議在實際教學中,不論是教學目標的設計,還是教學過程的實施,都從學科系統和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整體認知建構,通過整體設計教學目標、整體梳理歷史脈絡以及整體認知歷史要點進行科學、有效的歷史整體教學(第9期)。

“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為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4]。要學生深刻理解歷史現象,生成復雜的歷史思維,郭子其認為歷史教學應該重視詮釋方法的價值,引導學生將自我的經驗與智慧融入歷史發展進程中,設身處地地理解歷史,以獲得豐富而開放的意義,從而達成深度認識,獲得明了的歷史見解(第11期)。沈素英則認為歷史教學應該站在文化視野的高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學生釋放潛能的文化背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重組、整合與探究,將學習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培養能力與提高認識并重,融合理性與人文精神,開闊學生眼界,啟迪學生智慧,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形成價值觀和確立人生目標與理想(第8期)。

3.歷史教學方法研究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習慣于向學生灌輸大量的學科概念、觀點和原理,如果學生記住了這些知識,并能在各種測試中準確地予以復述,就被認為學生已經掌握了知識。然而,這樣的“掌握”是受到質疑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知識的學習并沒有觸及理解過程及學生內在洞察力的培養。所以,陳新民認為應該重視歷史教學設計和開展主題探究活動,讓學生經歷跨學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問題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第4期)。為使歷史探究性學習更有效,更好實現歷史課程目標,作為歷史課堂的主導者必須在學習主題、課程資源、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問題情境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設計、開發和重新建構(李南亮,第4期)。歷史教學中探究性問題的設置應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事實性問題入手,設計解釋性問題,進而推進評價性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逐步思考,形成對所學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提升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其中,事實性問題是基礎,解釋性問題是深化,評價性問題是升華。只有這樣,學生在面對“你有什么啟示”“你怎樣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問題時才不會出現啞口無言、信口開河、語無倫次、生拉硬拽等現象(吳波,第5期)。

4.歷史教育測評研究

表現性評價作為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方法,正逐漸成為高中歷史學科學業評價的主要方式。表現性評價的標準稱為表現性評價量規。馬曉麗認為一個完整的表現性評價量規應該包括活動主題、評價內容、權重設置、程度描述、評價標準、評價主體以及評價方法和評語建議,在創制表現性評價量規時應注意把握好適切性、可操作性和參與性原則。根據國內外的研究經驗和實踐總結,她提煉出的表現性評價量規程序為解讀課程標準、確定評價內容、明晰要素特征、選擇量規類型、描述評價等級、擬定評價量規以及修正完善標準(第2期)。

每年高考過后的全國熱門話題之一就是對高考試題的評析。中學一線歷史教師通過研究解讀并借鑒文章對高考試題的評析,可以深刻認識高考試題的總體面貌及其命題趨勢,把握不同題型并總結其答題方法,從而進一步反思和改進往后的日常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和備考指導。馮一下認為2014年方法類試題數量急劇增加,這將導致史學方法類試題作為一類相對獨立的試題出現在高考歷史試題中,并推動高中歷史教學重視史學方法滲透。所以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深化對方法目標的認識,更多地了解史學方法,科學地制定史學方法教學策略。(第1期)郭子其J為高考歷史試題品質的優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歷史思想與價值來考查歷史思維,2015年新課標全國卷Ⅰ、卷Ⅱ第40題強調歷史人物的活動與人的歷史思考,強調時代特點與思想內涵的歷史性思維,強調思想價值的滲透與思維能力培養,富有歷史的時代氣息,考查了多樣多層的創新思維能力,而且試題設問具有開放性,關注考生的鮮明個性,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第12期)。

四、結語

根據《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5年全文轉載的歷史教育論文數據統計發現,一線歷史教師是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的主體,教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師范院校,也是歷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見明顯的變化規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學歷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況增多;標注參考文獻的意識較弱,但這種情況正在好轉。與此同時,被轉載論文的平均引文數量和引文比例,說明我們的中學歷史教育研究還處在主觀總結為主的“經驗型”階段,而非“學術型”階段。

據此,筆者對歷史教育刊物、中學歷史教育研究群體提出以下建議:一是中學歷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負重任的開拓者。從現有的情況看,一線歷史教師仍將是中學歷史教育的主要群體,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門的歷史教育研究者仍將肩負著將歷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處的任務。研究者還應關注中學歷史教育中的教師和學生,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加強對歷史教育主體的研究。二是歷史教育期刊為中學歷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臺。雜志需要關注理論又重視實踐,亦要呼吁關注中西部地區的中學歷史教育現狀,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視,也可以以雜志為媒介,加強東、中、西部研究者之間的交流。

[ 注 釋 ]

[1]張家輝,哈斯塔娜,喬麗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獻計量學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篇(6)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 大學生科研能力 教學設計

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創造性、探究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形成了基本的創新素質,從而提高創新能力。以往該課程的教學形式主要采用的是授受式教學,授受式教學法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集中把系統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但具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探究教學法是一種需要學生設計研究、搜集信息、分析資料、構建證據,圍繞從證據中得出結論的一種教學的方法,是一種以問題為依托的學習過程,是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本研究試圖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結合《體育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課程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博士論文數據庫等有關本課題的論文及會議文獻,課程教學和探究式教學有關的專著,為研究提供理論上的依據。

(2)教學實驗法

①教學實驗目的

通過教學實驗檢驗在《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程教學中運用探究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實驗對象和樣本量

實驗對象為西安體育學院2009級體育教育專業參加選修《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程的學生96人。按教學分班進行隨機確定實驗班和對照班,其中實驗班為6-10班52人,對照班為1-5班44人。

③施加因素

對照組采用傳統授受式教學法,對實驗組施加的因素是探究教學法。根據確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現有的相關知識的起點,分析為達到目標,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步驟如下:

a.呈現教學目標,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b.教師講授新課中的認知領域目標中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

c.提出問題或給出實例,引導學生獨立或合作解決技能領域目標中的問題。

d.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

e.教師讓學生展示探究的結果,然后點評。

f.教師給出解題策略指導。然后,學生再次討論前面探究結果,得出結論。

g.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和相關技能運用于實際,布置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課后作業,要以書面形式呈現探究結果,在下節課要進行討論和評價。

④實驗條件的控制

a.分組前先調查學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情況,盡量保證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起點相同。

b.使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師是同一人,教學條件相同。

c.教師進行統一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專人進行統計處理。

⑤效應指標

a.認知領域的指標:以《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考試為手段,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b.技能領域的指標:以學生完成的調查報告為手段,檢驗學生結合實際運用體育科研理論和方法的能力,以驗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變化情況。

(3)數理統計法

運用 Microsoft Excel 和 Spss13.0 軟件對所搜集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研究結果與分析

1.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教學設計

探究式教學設計至少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效果評價三方面的設計。結合體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結構的內在學習順序,探究式教學法的教學設計應從培養學生科研選題能力、搜集和分析資料能力、成功表達能力三個層次,就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效果評價三方面展開具體的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的設計

①確定領域目標的理論依據

布魯姆等人認為,教學目標可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而且根據學生的心理認知活動不同,每一領域又分為不同水平層次的亞目標。

②確定重點領域目標的依據

探究式教學法是通過學生親身實踐獲取知識和直接經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方法。結合《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的教學任務,在設計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教學目標時重點在于認知領域目標和技能領域目標的達成,而且在技能性領域目標達成過程中已經融入了一定的情感態度。

③根據教學單元特點調整各領域教學目標

根據《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各章節中每個教學單元的特點,選擇性地實施探究式教學。在選擇時要遵循3個基本原則:一是執行相同的教學時數,以一次課為一個教學單元。二是本教學單元的內容及特點,難度適中,存在采取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是對于體育教學目標的表述應遵循規范性、操作性和具體性要求。

(2)教學策略的設計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開發決定于對教學任務的分析,分析教學目標中包含的學習結果類型、學生的起點能力和從起點能力達到終點目標所需要的使能目標和其他支持性條件。第一步要通過復習或在課堂上講解學生應具備的起點能力;第二步要呈現教學目標,并根據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提出學生要進行的探究問題或解決實例問題;第三步學生采用獨自或合作完成探究學習活動,教師讓學生展示探究結果;第四步教師提供解題策略,學生對剛才探究的結果進行再次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第五步探究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實際,布置作業;第六步對所有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作簡單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策略,進入下一目標的教學。探究式教學環節見圖1。

(3)教學效果評價的設計

認知領域目標的評價:該領域目標中的問題有標準答案,評價學生是否獲得了正確結果,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評價,把相關知識融入試卷中的問題進行考核。

能力領域目標的評價:能力領域目標的評價是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習得策略性知識的情況進行評價。目標的評價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結合給定的相關關鍵詞“××參加××體育活動××調查”,完成一個調查報告。

2.運用探究教學法取得的教學效果分析

(1)學生完成調查報告質量情況的比較分析

實驗班學生完成的調查報告整體質量要好于對照班學生的情況(P

通過學生確定的調查報告題目來看,由于時間和無經費的限制,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確定的選題范圍處于適中和偏小的多些,選題難度不是很大;選題依據的表述基本清楚,兩班沒有明顯的區別。只是從選題新穎性方面,實驗班的情況要好于對照班,實驗班學生認為確定論文題目較容易的學生占35.50%,較難的占到16.15%,對照班分別為15.38% 和27.76%,從數據看來,學生確定論文題目過程中感覺難易程度存在一定差異。

學生的調查報告中,搜集相關的數據和資料,學生以采用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或觀察法為主,實驗班71.24%的學生采用了問卷調查法,20.75%學生采用了訪問調查法;對照班為50.36%和45.82%。對照班學生采用問卷調查法少于實驗班,而采用訪問調查的較多。實驗班學生運用搜集資料和經驗事實材料方法達到較熟練程度以上的占60%,而對照班達到較熟練程度以上的占46.66%;實驗班學生不太熟練和不熟練運用方法的共占到20%,對照班占到30% 。

從研究成果表達能力的各評價指標來分析,較差方面主要集中在摘要的表述,圖表的規范性和得出的研究結論三方面。72.16%的學生對摘要內容的表述不夠全面,有的缺少目的。圖表的規范性主要因為學生平時缺乏實際操作,對統計圖表的使用條件和格式不清楚,實驗班操作的效果要好于對照班學生。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研究結論的表述方面存在較大差別。

從實驗結果看,采用探究式教學法無論是對于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科研能力的效果,或是其中的選題能力、搜集和分析資料能力、成果表達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2)《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程結業考試成績的比較分析

學生考試分數整體情況,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成績成正態分布,各班學生成績集中在70-79分,不及格率很低,學生對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的基礎知識掌握良好。實驗班學生70-79分和80-89分的學生人數要高于對照班的情況。

從學生回答卷面問題情況分析,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對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層面上看,即反映在填空題和簡答題方面,從學生得失分情況分析,學生總體失分情況無大的差異。

學生在知識的運用、分析和評價層次方面的得分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即在辨析題和應用題回答方面,學生的失分情況相差較大,試驗班學生得分率要好于對照班,采用探究式教學過程,讓學生自主體驗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靈活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

結論及建議

結合教學設計的理論和探究式教學法運用的基本程序,探究式教學法在《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的教學設計應從培養學生科研選題能力、搜集和分析資料能力、成果表達能力三個層次,就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效果評價三方面展開具體的教學設計。采用探究式教學過程,讓學生自主體驗解決問題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靈活掌握,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運用探究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學校適當增加《體育科研理論與方法》課程的開課時數,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實踐體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授課時間和撰寫畢業論文時間有一定的銜接性,以保證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編譯現代教學發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363.

[2]崔相錄,曾天山主編.中小學探究教學實踐[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

[3]皮連生等.現代教學設計[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38.

[4] 靳玉樂.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10.

[5]楊光翠.探究式教學方法淺談[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1):49-50.

[6]陳珂.淺談體育教師科研[J].時代教育,2009(10):19 .

篇(7)

1、開展了以“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1)、縱向梳理教材,梳理了1——6年級教材中的代數知識的編排、及各冊的重點等(這是市教研室布置的任務),根據何老師分配的任務,我組梳理了3年級教材中的代數知識的編排及地位作用。

(2)、學習了有關“解讀教材把握教學目標”的名家名篇:認真研讀教材正確把握目標高效實現目標,每位教師撰寫了心得體會。

(3)、進行了1次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上課之前,每位數學教師備好教案,集中討論,于第7周孫麗麗上課,關于教學目標的定位與落實,教師們開展了激烈的討論

(4)、專家講座,于六月初,學校邀請了寧波教研室的專家給我們進行了一次有關于校本課程解讀的講座,對于校本課程的含義,老師們有了更深的理解。

(5)、舉行了有關解讀教材,把握教學目標的論文比賽。陳曉蕾和孫麗麗兩位教師上交了論文。

(6)、5月中旬,開展了以“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為主題的教研活動,上午有舒家小學和班溪小學、求真小學的三位教師上課,下午開展互動式評課,何老師系統解讀1——6年級教材中的代數知識的編排、及各冊的重點,活動圓滿結束,效果很好,受到了教研員柳永平老師的好評。

2.我們組按時組織業務學習,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

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研究,堅持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課堂交流等活動,通過互幫互學,以老帶新等形式,并付諸實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強化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學科的教學水平。

4.定期檢查、分析、研究教學情況,通過多種形式考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查缺補漏,作到及時有效的學習,不讓每個學生掉隊。

5.加強學科業務理論學習,制定可行有效的實驗課題,改革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培養學生的自學、思維能力上下工夫,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6.堅持兩周的集體備課制度,本學期加強了教師的集體備課,何老師參加了奉化市新課程備課會議,回來傳達了會議的精神,根據教研室的要求,我們強化了教研組、備課組的備課,每次集體備課都由備課組長精心準備,緊緊圍繞“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這一主題,把重點放在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制定上,每個備課組都在期初制定了一份教學計劃,每位教師備好了一課時的課。備課組長做好如何梳理教材,誰主講,備課材料等的積累,并將上述材料交各教研組長歸檔。

7、堅持不懈,抓好華數之星評比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亚洲av综合a色av中文| 白嫩美女嘘嘘嘘看个够|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视频|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不卡无码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啪啪啪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无码| 成年免费a级毛片| 女女女女女裸体处开bbb|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四十如虎的丰满熟妇啪啪|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插插射啊爱视频日a级| a级特黄的片子| 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野花视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