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博士研究生論文

博士研究生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18 16:10: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博士研究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博士研究生論文

篇(1)

一、會計論文的現狀

目前我國會計論文主要分為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學術論文又稱科研論文、研究論文、專題論文,是會計學界和從事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及科研人員總結科研成果,送交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學術出版社或學術會議發表或宣讀交流的論文。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專科教育財經類學生的畢業論文。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在理論上,對新的發明和創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通過嚴密邏輯推導,求得規律性認識,豐富原有理論體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論體系。

篇(2)

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的監控相對于本科生教學工作而言存在可比性差、現場教學信息采集困難、教學工作難于統一規范、同行評價難于全面開展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評議各學院授予研究生學位的情況時,常常難于確定統一的標準,個別學科專業甚至沒有專家擔任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即使有專業同行擔任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也由于人數不可能多而難于公正評價某篇學位論文,因此,在學位評定委員會評定論文,決定是否授予學位時常常以該委員會委員多數不是同行為由,使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評議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筆者曾擔任研究生處長和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秘書多年,根據往年的工作經驗和兄弟院校的有關情況,對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規范和質量監控進行了較為詳細地分析研究,認為目前我國農業院校研究生畢業論文較普遍地存在選題重復前人研究、參考文獻收集不全、統計分析方法使用不當、論文書寫欠規范、研究工作創新性不強等問題。大家往往認為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一定要通過同行專家才能進行評價,因而造成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測評無法下手開展,使得許多研究生培養單位的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監控或名存實亡或根本就無人提及。而實際上上述大部分問題不一定要通過同行專家才能檢查和監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制訂規范化的要求,由學校統一組織的學術組織進行審查鑒別。在同行評價難于全面展開的情況下,可制訂一般性的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測評指標體系,供學位評定委員會或由其指定的專家組對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進行測評,而關于學術創新方面的內容則組織同行專家進行選擇性的測評,即規范性評價與創新性評價相結合,全面評價與選擇性評價相結合。這不失為當前狀況下監控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優選之策。由于研究生學科眾多,所屬門類較廣,不同門類之間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撰寫要求和質量可能存在較大差別,此處僅對農科類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質量標準和監控措施分為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選題要求

目前,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重復他人研究,缺乏創新性及難度不當等。有的研究生為了保證論文工作的順利完成而選擇難度過小、工作量偏少的課題,或置理論和應用研究價值而不顧,完全照搬前人的研究路徑選擇相對容易的研究材料開展工作。

研究生教學行政管理部門應針對上述類似問題提出具體的規范要求以約束指導教師和研究生的選題工作。論文選題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所學專業和研究方向來確定,盡量與指導教師的研究課題相結合。論文選題的具體原則及要求應包含如下內容:

(一)論文選題應具有-定的創新性研究生論文選題,一般分為基礎、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等類型。無論是哪一類選題,都應重視其在學術方面的創新和開拓。所選題目應是前人沒有專門做過的;或已有人研究但當前還尚無理想的結果,有進一步探討的廣闊前景;或是目前在學術界有分歧,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或原研究方法、手段和技術過于陳舊落后,有待創新后得出新的結論。學校和基層培養單位應鼓勵研究生實行風險選題,向未知領域進行探索,但這必須要有相應的機制,避免造成研究生非個人原因而延誤畢業。

(二)論文選題應具有^定先進性研究生論文選題要注意在技術方法應用方面的先進性,即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和技術應先進適用。基礎理論研究要選擇處于學科前沿,在科學技術發展與應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課題;應用基礎研究應選擇既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又有實際應用前景,力求是國家或部門的重點科研課題,或是企業、科研單位急待解決的科研課題。

(三)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等類型的論文選題應考慮其社會經濟應用前景這類選題要密切結合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一些急需解決的科技難題,力求使其能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或生態效益。

(四)選題難度和工作量大小要適中,要體現較高的水平,杜絕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復別人做過的工作論文選題不宜過大,過大不能深入,也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得出結果,但更應避免為了順利完成任務而有意選擇取材容易、難度偏小或路徑過于簡單的課題。在指導研究生論文選題時,指導教師要注意了解題目實現的可能性,充分考慮現有實驗設備、場地、資料、經費等具體條件。同時,還應考察課題涉及的理論范圍及數據計算方法與規模,并對試驗手段進行初步分析,以確定論文選題的可行性。

在具體進行畢業論文質量測評時,可重點根據上述幾個方面制訂測評指標,并確定相應的權重。

二、論文規范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它用途的書面文件。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并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研究生學位(畢業)論文即為學術論文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在撰寫研究生畢業論文時必須遵守學術論文撰寫的基本規范。

(一)論文格式在格式上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有關“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中的有關規范要求,在數字用法、符號和計量單位使用等方面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準》等法規條文中的有關規定。至于畢業論文中的各層次標題與序號、參考文獻、字體及其大小、各部分應包含的主要內容等方面的寫法除了應遵守學術論文撰寫的一般性要求和常識外,還應遵守學校有關此一方面的規定。很多高校為了統一研究生學位論文書寫形式,還相應制定了有關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形式規范。

目前,研究生畢業論文在規范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數字符號、略縮語和計量單位使用不規范,如有的研究生仍以畝來作為面積單位;論文格式失范,如有的學位論文未按規范要求使用三線表,參考文獻的排列和書寫格式不規范等;表達不夠流暢,邏輯性差,循環論證等。

(二)英文摘要目前,研究生畢業論文英文摘要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撰寫不符合學術論文摘要的基本規范,“漢語味”太濃,句式和詞匯使用不地道等方面。如在科技論文英文摘要中應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但很多研究生未能按此要求撰寫,在時態使用上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除此之外,甚至出現文法不當和略縮語、代號及法定計量單位使用錯誤的現象。

英文摘要是應用符合英文語法的文字語言,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論述文章重要內容的短文。英文摘要必須符合“擁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則,應重點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據此,農科類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標準和監控指標可包含:內容的完整性,英語語法錯誤率,符號和法定詞語使用錯誤率等。

(三)參考文獻目前研究生畢業論文中有關參考文獻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參考文獻收集不全面,部分研究生則為了湊數,竟然將二次文獻不經查閱原文甚至摘要都未看就列入,而將文摘性刊物中的文獻作為正式參考文獻列入的情況就更加普遍了。該問題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是部分參考文獻的年代過于久遠,這主要是因為部分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在某些領域的藏書和期刊訂購不夠全面,無法滿足研究生查閱文獻資料的需要,或盡管有相關的圖書和期刊收藏,但部分研究生仍然不愿花功夫查閱;現在各研究生培養機構信息化建設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但部分研究生仍不愿意花時間收集校外的文獻資料。

參考文獻應著重考察學生選用參考文獻的數量、外文參考文獻的比例、參考文獻發表的年代。具體進行測評時可就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列出具體的指標要求,供評估該項指標時使用。

三、創新工作

創新是學術發展的靈魂,是科學研究的原動力所在。創新在研究生學位論文方面可體現在研究思路的創新,研究方法、技術和手段的創新。在研究過程中對自然現象、實驗結果或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細微變化等超乎尋常的洞察力,并導致對此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好奇心及由此得出的異于常態的結論,這更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

現在在學的研究生中很多人經歷的是從校門到校門的學習過程,由于我國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機制的束縛,使他們在過去的學習階段里較少接受到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以至創新意識比較淡薄,他們在實際科研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較多的是“模仿式”的。這些研究生也“喜歡”閱讀本專業的文獻,但他們閱讀文獻的目的并不是找尋某一研究領域新的生長點,以便另辟蹊徑做出開創性的工作,而是從文獻中找尋他人的研究思路或是套用別人的研究方法、手段來完成自己的“學位論文”。殊不知,創新的對立面即“模仿”,創新最大的禁忌就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這種“邯鄲學步”式的研究方式最終必將遭到無情的淘汰。

對于研究生畢業創新性的評價,可著重從研究思路創新,研究方法、手段和技術創新,新開辟研究領域或方向的情況,研究結論的理論和應用價值等方面進行。

篇(3)

1.學科建設水平全面提升 

學校按照“鞏固文理,完善管理,發展工學,拓展醫農”的學科建設思路,不斷完善學科建設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實施高水平學科建設計劃,全力實施學科建設“三五工程”,即打造五大學科高地,建成五大學科集群,培育五大學科新優勢,致力于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科。通過建設,實現微生物學、化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學、政治學、生態學、微生物學4個學科進入國家學科評估排名前10。 

繼續實施基礎學科振興計劃,加大基礎學科建設投入,引進和培養了一批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團隊,產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實現了在基礎學科領域內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的全覆蓋。繼續推進學科區域建設,形成了“生物學—特色資源利用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醫學—農學”“民族學—社會學—民族文化產業管理學”和“中國史—國際關系—中國邊疆學”三大學科區域的建設新格局;啟動了國際關系大學科群建設,整合校內現有學科資源,文理并進,構建全國體量最大的國際關系學科體系。 

2.本科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創新教學機制,穩步提高了本科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是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形成了涵蓋11大學科門類、89個本科專業,新增3個小語種專業,形成“校—省—國家”三級試點專業綜合改革體系。二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彈性學制。三是深化通識教育改革,嚴控教學質量,引進優質教學資源,保持開課數量穩中有升。四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成立了“云南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五是探索拔尖學生培養模式,加大了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創新實驗區的建設與改革力度。六是推進了聯合培養、協同育人,同國內外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協同育人。七是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斷擴大自主招生規模。2012年,學校被教育部列入內地63所對港免試招生普通高等學校之一。 

全面實施“質量工程”。一是加強專業建設,依托現有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著力打造具有學校特色、體現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特色學科專業群。二是加強課程建設,通過1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33門省級精品課程的示范作用帶動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建設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平臺。三是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依托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和11個省級教學團隊,開展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四是加強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現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國家級野外綜合實習基地1個、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269個,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近100項。 

3.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長足發展 

學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取得長足發展,學位授權體系不斷優化,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學位授權體系日益優化。與2010年相比,新增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36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4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和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10個一級省級立項建設學位授權學科,實現了基礎學科領域內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全覆蓋、學術型學位與專業學位全面發展。 

研究生培養規模穩步擴大。學校現有博士研究生934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 103人、在職碩士研究生6 777人、外國留學生160人,博士生、碩士生的比例趨于0.1∶1,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趨于1∶1。 

“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深入推進。民族學、人類學“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連續4年入選教育部“全國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項目,法律碩士、MB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圓滿完成。立項建設14部研究生優秀教材、15門研究生精品課程,遴選9名博士生進行優秀博士論文培育。 

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一是修訂了研究生培養方案,以學科發展需要和研究生能力提升要求設置專業課程。二是完善了研究生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出臺研究生國際交流與合作管理規定,利用區位優勢,與紅河學院等合作招收留學生。三是制(修)訂了一系列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嚴把獎助學金評審公示關。四是健全了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嚴把學位授予關。五是完善了導師管理制度,嚴格導師遴選與招生。 

4.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十二五”期間,學校圍繞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建設需求,依托重大項目研究,加大了技術創新力度,學校科技創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參與國家科技創新。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領域,學校承擔了國家“973”、國家基金重大計劃及重點科技項目近10項,資助經費1.4億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74項,資助經費2億元;獲省部級科技獎25項,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獲各級各類項目865項,立項總經費0.62億元,其中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8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48項;獲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4項,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成果獎9項;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54項。 

篇(4)

2013年12月7日,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2013昕年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南京理工大學召開。本屆年會由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主辦,南京理工大學國際經貿問題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系承辦。會議的主題是世界經濟形勢與江蘇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江蘇省委黨校、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河海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博士生、碩士生參加了本屆年會。會議選舉產生了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新一屆理事會,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遠鵬研究員當選為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新一屆會長。

在年會開幕式上,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恢光平教授、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會長朱乃新研究員先后致辭。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南京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劉志彪教授首先作主題報告。他全面闡述了我國從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攀升的必要性和路徑,并分析了全球價值鏈分別與全球資金流動、經濟泡沫、環境污染和創新資源流動的關系,還向與會者提供了對全球價值鏈進行深入研究的思路。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劉惟藍副主任在報告中強調要提高外貿增值率,強化自主品牌,提高服務貿易占比,注重進口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發揮好外資的技術外溢效應,同時要更大力度地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徐康寧教授在報告中認為,“中等收入陷阱”之說得不到普遍性事實的驗證,更不是一個經濟發展規律,增長“陷阱”與中等收入階段并無內在聯系,中等收入更不是“陷阱”的原因,而我國通過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空間仍然巨大,不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于津平教授分析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和開放型經濟“兩頭在外”的特點,揭示了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主要變化,提出了我國開放戰略調整的方向。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會長朱乃新研究員在報告中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與對策,他認為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的特點是低增長、多起伏、深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深刻變革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應努力營造積極的國際和周邊環境,提升自身的政治影響力、經濟競爭力、形象親和力和道義感召力,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江蘇省世界經濟學會原會長程極明教授今年已經84歲高齡,仍然精神矍鑠,他系統總結了美歐大國的發展歷程和特點,認為發達的高等教育和領先的科技水平是支撐美國經濟充滿活力的原因,而重視實體經濟則是德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他還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中美歐大國關系的發展態勢和世界經濟的未來走勢。

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院長張為付教授分析了東亞一體化的糾結,即政治對抗與經濟合作并存,他認為中美合作將決定東亞合作的進程。江南大學商學院武戈教授通過投入產出模型的分析,將服務業的最終需求引致碳排放分為直接效應、自溢效應、自給效應、反饋效應和溢出效應,認為服務業的最終需求引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直接碳排放量,從而提出對長三角服務業低碳轉型的政策建議。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周睿通過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擬了在不同的關稅減讓情景下中國加入TPP后的關稅減讓對中國宏觀經濟及產業部門的影響,他認為關稅減讓雖然降低了政府收入,沖擊了農業部門,但對整個經濟增長而言是有幫助的。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繁華教授從環境庫茨涅茨曲線、貿易中隱含的碳排放問題、碳關稅等角度分析了碳排放約束下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問題。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劉冰分析了我國FTA建設現狀,并與TPP進行了比較,指出我國FTA存在著開放度不夠、談判議題不夠全面和深入、能力建設欠缺等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的地方。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崔鵬歌通過對江蘇省服務貿易依存度、服務業FDI依存度、服務業整體開放度及服務貿易競爭優勢的分析,提出對江蘇省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建議。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林樂芬教授分析了中美新型大國經濟關系的制約和促進因素,探討了中美新型大國經貿關系的構建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的中美互動。她認為,中美新型大國經貿關系的建立不僅擴展了兩國自身利益,也是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新型大國關系的模式。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張慶萍從政治、經濟、法律、勞動力市場、農業與環境、土地使用的可能性六個方面分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農業投資環境,認為這一地區具有較強的農業投資吸引力,中國應該加強與這三個國家在農業投資方面的合作。

篇(5)

研究生整體的知識結構、創新能力、論文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根據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果[2-4],顯示當前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創新能力、論文水平雖然在整體上情況比較樂觀,但是有待進一步提高,具體變現為:(1)博士研究生的知識結構相對較為合理,而碩士研究生的知識結構有待進一步提高,而研究方法類知識、跨學科知識和專業前沿知識是當前研究生知識結構中普遍較為缺乏的知識。(2)從整體上看,研究生創新能力較差,尤其是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研究生導師、研究生管理者、企業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評價普遍偏低。(3)對于研究生論文整體質量應予以肯定,但是各高校研究生論文之間的水平差異比較顯著,此外,研究生論文的失范現象日趨增多,抄襲、剽竊、學術造假等現象值得重點關注。

課程設置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科學、完整、合理的課程設置直接影響到研究生教育的效果。根據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果[3,5],顯示研究生對于課程的設置認可度與滿意度偏低,課程設置的內容過于狹窄、知識間的銜接不夠科學合理,課程間的配比不夠合理,涉及學科前沿知識、方法論知識的課程較少。

研究生畢業階段教育存在諸多不足當前,研究生的畢業生教育其功利性十分明顯[6],教育內容陳舊,教育內容的信息含量與社會發展進程脫軌,知識性、時效性、針對性、個性化較差,并且畢業生教育與研究生專業教育銜接不好,形式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沒有形成多部門聯動的立體式教育模式,只有負責畢業生就業的相關部門提供指導,缺乏圖書館、導師、社會組織的共同參與。

研究生畢業以后的教育問題亟待解決教育既是一項長期而又系統的工程,同時又是教與學之間相互互動、相輔相成的過程。研究生教育究竟幾年才合適?是2年3年,還是5年8年?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具體而又合理的數值,但是研究生教育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研究生教育不能因為研究生畢業就戛然而止。研究生個人能力素質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個人差異,通過教育而獲得的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獨立創新能力之間也存在著。我們每年培養出大量的研究生人才,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大量研究生存在創新能力低、獨立開展科研能力差的問題,并且研究生個人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如何對待這種差異,是聽之任之,還是繼續進行教育?實際上解決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種,但關鍵在于對教育的認識上。只有解決了認識上的束縛,教育才能發揮更大作用。本文認為對教育的認識不能僵化,不能死板,提供機會,提供幫助,提供資源,協同研究生進行科技創新和學習,即提供知識服務,這也應該被理解成一種教育的形式。

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特點

全面性全面性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1)知識服務內容的全面性,既包括基于學科和專業知識的知識服務,又包括基于現實因素考慮的諸如創新精神、奮斗精神、理想主義、職業規劃、經驗心得等方面知識在內的知識服務。(2)知識服務全面覆蓋研究生教育的整個生命周期,涉及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全部參與者,既包括研究生本人,又包括研究生導師,以及高校層面負責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和參與者、國家層面負責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和參與者。

針對性根據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內容、熱點內容、難點內容提供有針對性的知識服務。首先,突出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內容,以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交叉學科知識等為基礎,形成知識地圖,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極富針對性的知識服務;其次,根據研究生教育過程中外部環境的變化、時展的需要,針對當前國內外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熱點提供知識服務,形成知識脈絡,搜集、整理、分析、總結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洞悉未來發展趨勢與潛在發展方向;再次,總結本單位、本系統、本區域內研究生教育中的難點問題,針對這些難點展開專項突破,全面描述難點的表征,深度分析難點的成因和作用機理,形成富有針對性、知識性、實用性的解決方案。

階段性研究生教育存在階段性特點,為此,相應的知識服務也具有階段性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首先,在學生未進入研究生教育階段之前,向高校在校生和社會生源提供關于本校特點、專長、教育和科研現狀,以及導師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知識與情報。其次,在學生進入研究生教育階段以后,根據教師講授內容、學生學習內容、科研方向、潛在科研方向、合作交流領域等提供知識服務。再次,在學生準備進入畢業階段或已經進入畢業階段時,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就業培訓,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指出學生就業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并提供相應的知識服務,協同學生進行學習與提高。第四,在研究生畢業以后,不關閉研究生繼續使用本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大門,為研究生繼續從事科技創新工作,繼續為祖國為人民創造價值提供幫輔。

延展性圖書館是一個活著的有機體,由圖書館所提供的知識服務是圖書館生態性最直接的表現。那么作為發展中的有機體,它所體現出的知識服務也必然是發展著的,并非一成不變的。知識服務必將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上升,學科領域的不斷拓展,學科間理論交叉的不斷發展,學術交流的日益深化,進而表現出向縱深不斷發展的趨勢。只有不斷適應外部環境,不斷適應用戶需求,打破圖書館知識服務核心能力的剛性束縛,圖書館才能不斷發展,并且實現圖書館價值和用戶價值。

知識性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不僅具備知識性,而且還能夠從諸多方面展現出知識性這一顯著特點。首先,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是以用戶為中心,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有效的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服務。其次,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是對知識的深度分析、挖掘、聚類、關聯等一系列知識活動的集中體現。再次,圖書館提供知識服務的過程也是圖書館的學習過程、能力提升的過程以及知識構建的過程,圖書館必須通過知識來武裝自己,才有能力為他人提供知識服務,這是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前提。

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策略

1深化圖書館知識服務開展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是在對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內涵與外延有著更深了解的前提下,對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全面深化,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對學科化知識服務的深化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是對學科化知識服務的全面拓展與深化,它不僅僅是根據專業、學科領域,或教學過程、科研過程、學習過程來組織提供知識服務,而是在此基礎上對學科化知識服務進行了深化,將知識服務的范圍與內容進行了擴充,不僅僅在教學過程、科研過程、學習過程中提供知識服務,而且還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前期、研究生畢業階段、畢業以后的階段提供知識服務;不僅面向研究生、導師提供知識服務,而且還面向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門、政策制定機構等提供知識服務。

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的深化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問題是國家以及學者們較為關注的問題,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并提供服務的進展緩慢,并且切入點的選擇比較困難。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是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的深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范圍,拓展了高校圖書館的用戶群體。并且,作為一個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的切入點,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用戶群體具有較好的連續性、適應性等特點,能夠減少用于前期用戶培訓的大量人力財力,用戶上手快,效果好。

對圖書館知識服務理念的深化束縛圖書館發展與前進步伐的不僅僅是外部環境因素、資金因素、人才因素、技術因素等等,服務理念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包括圖書館管理者、從業者、專家學者在內的有識之士,只有不斷深化圖書館知識服務理念,用不斷探求的精神、普遍聯系的方法、更加積極的態度,以更加人性化、創新化、實用化的理念來指導圖書館知識服務創新,才能夠使圖書館知識服務更好的開展下去。并且,圖書館知識服務理念隨著知識服務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而不斷得到豐富與完善,而理念的深化又必將推動知識服務的發展。

對圖書館知識服務內容的深化一方面,除了提供與學科化知識服務相同的服務內容以外,彌補了研究生教育過程中一些非專業性、非學術性知識的缺失,為研究生教育提供道德修養、學術素養、科研精神、心理咨詢、就業指導、就業培訓等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對知識服務內容的深化,不僅將知識服務嵌入到教學過程、科研過程、學習過程中,而且還要嵌入到研究生、研究生導師、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活動過程中。

2努力提高圖書館知識服務水平

努力提高服務創新的意識與能力要意識到在研究生教育中,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基于這一認識的前提下,要善于主動分析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善于將研究生教育與圖書館知識服務進行有效對接,善于從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內容、過程、模式出發,尋找解決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效果,即努力從圖書館知識服務中尋找答案,進而實現圖書館的價值。

不斷學習,提高圖書館知識服務人員的自身能力研究生教育的外部環境始終發生著變化,研究生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制度等也在發生著變化。為了能夠充分滿足研究生教育對知識服務的需求,為圖書館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圖書館必須不斷組織學習,形成本組織獨有的學習模式與學習機制,塑造便于組織學習以及個人能力提高的組織學習慣例。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圖書館知識服務人員(館員)的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

在整體上保持與研究生教育主體之間的信息差縱觀人類的信息活動,對信息的不確定性即所謂的信息差是人類產生信息需求和信息活動的根本動因。圖書館為研究生教育主體提供知識服務,一方面要解決信息差的問題,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重視信息差,在用戶不斷獲取信息、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圖書館自身的能力與水平,始終與用戶在信息的“量”、“質”、“時間”[7]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優勢,進而不斷促使用戶產生信息需求。為此,圖書館也必須緊跟研究生教育發展步伐,明確研究生教育目的意義,掌握研究生教育發展趨勢,摸清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律,并以此為依據開展知識構建、組織學習、服務創新等工作。

豐富知識服務手段,熟練運用知識服務技巧一方面,在Web2•0環境下,要充分利用以微博、Blog、RSS、Wiki、TAG等為代表的信息傳播技術[8],豐富知識服務手段,為研究生教育主體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知識服務。另一方面,要善于將心理學知識、人際交往理論、營銷學理論、質量管理理論引進知識服務中,尤其是針對研究生這一學生群體,了解這類學生的特點,分析他們的需求特點,熟練運用并掌握知識服務技巧,豐富知識服務的實戰經驗,為用戶提供更為滿意的高質量服務。

3構建面向研究生教育的知識服務人才隊伍

構建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知識服務人才隊伍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要在研究生教學、科研、學習等過程中提供具有較高知識含量、具有學科專業特點、圍繞學術前沿熱點、體現重點研究領域的專業化知識服務,為此,需要構建具有專業知識背景、擁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知識服務人才隊伍。并且,參照學科化的知識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模式[9-11],構建由學科館員———圖書情報教授———研究生輔助館員組成的三級人才體系,充分發揮這3類人才在知識服務中的作用,即學科館員作為知識服務的基礎人才,發揮著支撐、示范、帶動等作用;圖情教授作為知識服務的導向性人才與學術型人才,發揮著引導、深化等作用;研究生輔助館員作為有生力量,發揮著聯絡、幫輔等作用。

篇(6)

關鍵詞:水利工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監控體系

作者簡介:魏博文(1981-),男,江西彭澤人,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徐鎮凱(1956-),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學院長,教授。(江西 南昌 33003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2012年研究生教改項目(項目編號:100125)、校教改2013年教改重點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5-0037-03

目前,國家高等學歷教育正面臨著發展速度與創新能力、培養質量不協調的矛盾。其中,研究生教育作為國家學歷教育的最高層次,擔負著為社會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之重任。[1-2]但近年來國家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斷擴招,由社會回饋與高校測評等研究資料表明,[3-5]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整體呈下降趨勢,集中表現在創新能力不足、實踐與科研能力不高、原創性成果較少等方面;而在水利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該現象亦甚為突顯。[6]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其高等人才的培養關乎社會、國家經濟乃至政治建設的長遠發展,如何監控與保障其研究生階段的培養質量已然成為水利類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中思考的重點。

針對工程類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研究,近年來許多教育家及學者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石琳[7]認為研究生現行培養方案中對研究生實驗基礎、技術類課程教學不夠重視,部分課程缺乏前沿性、教學課程體系、教學計劃設置欠合理,導致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不強;林健[8]認為,同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環境使得學生缺乏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嚴重疏忽和束縛了我國研究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郭代軍[9]認為我國研究生教育評估體系在評估程序和處理機制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導致不能客觀反映研究生培養質量并且及時將評估結果反饋到整個培養模式之中,進而阻礙了培養模式的完善。上述研究主要是從培養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模式的創新及質量評估體系等方面揭示現行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而目前專門就水利類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進行體系統研究的相對較少。為此,急需就其培養質量的監控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一、水利類研究生協作式培養質量監控體系框架

水利類研究生多維協作培養質量監控體系是指由相互關聯的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饋控制三大要素共同構成的研究生培養運行方式與組織模式。前饋控制階段可看做培養方案的確定階段,通過社會調研了解水利行業對人才的最新要求確定培養目標,進而確定培養方案。同期控制階段即培養方案的實施階段,通過對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論文選題等方面進行創新,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反饋控制階段即畢業生創新能力的檢驗階段,通過建立質量評估體系評價畢業生創新能力,并將評價結果反饋到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實施過程中。另外,在此監控體系中融入“多維協作”機制,將導師協作、校企協作、師生協作以及同窗協作引入整個體系的運行中,從不同角度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結合國內外先進培養模式及理念,根據南昌大學水利類研究生培養的實際情況,筆者及研究生培養團隊提出了水利類研究生多維協作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如圖1所示。

二、協作式水利培養方案質量監控體系的實施

1.注重培養方案論證,加大前饋控制力度

研究生培養質量前饋控制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基于研究生創新培養目標制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研究生培養方案作為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研究生培養的目標、方向及培養環節,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總體計劃。同時,研究生培養方案也是研究生培養管理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主要基礎和依據,對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導向和保障作用。它的制訂應該充分考慮學科專業的知識體系、知識點選取、實驗體系、新知識的規范化表述與傳授等方面的因素。如果培養方案所表達的知識體系已經不能繼續適應科學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就需要重新制定。[10]

水利類專業作為一類實踐性較強的專業,絕大多數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后將走向生產和社會的第一線。因此,根據水利行業對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分析現行培養方案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制訂科學、合理、適應水利類研究生個性發展的彈性培養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制訂培養方案時,可以針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位論文三方面進行研究。

(1)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研究生人才培養的總方向,也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歸宿。在確定培養目標之前,應加強與相關企業、單位的交流,通過社會調查了解水利行業對研究生素質、技能的需求,同時還應注意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目標的不同:學術型研究生主要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而專業型研究生主要培養能夠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人才,較多注重應用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明確學術型與專業型研究生各自的培養方式,為制訂相應的培養方案提供依據。

(2)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是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主要內容,合理的課程設置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并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監控體系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始終遵循科學、合理、與時俱進的原則,以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作為課程內容的三大模塊,從而保證了課程具有寬廣性、實用性的特點。針對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不同,其課程設置也進行了分類整合。如基礎課程可采取學,課程編號也相同;而對于單獨為學術型或專業型研究生設的課程,采取單獨編號和單獨開班授課的形式,這樣既為學校節省了教育資源又充分體現了課程設置、研究生培養的針對性。此外,為避免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加強導師間的協作,同時聽取行業專家的建議,讓相關專業導師、專家在課程的設置上充分發表意見,共同討論、把關,使課程設置具有針對性、權威性。

(3)學位論文。作為研究生科學研究的成果,學位論文更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主要依據之一。對于學術型研究生,其培養目標決定了其學位論文更具有原創性、新穎性;專業型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則側重于培養研究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具有獨立承擔其專業領域、特定崗位的工作能力。同時,論文答辯是研究生培養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是對研究生理論知識水平、從事科研工作能力的綜合考評,所以高校必須嚴格把關,加強監督與管理,確保研究生學位的授予質量。

總體來說,研究生培養方案是研究生整個培養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在制訂研究生培養方案時應從多角度入手,遵循學術型和應用型相結合、創新性和務實性相結合、多樣性和特色性相結合的原則,突出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2.融入層面協作機制,保障運行質量饋控

同期控制階段是整個監控體系的主體,將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將導師協作、校企協作、師生協作、同窗協作機制融入以下環節中,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1)創新課程。由于水利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和技術性強的學科,因此在設置課程時應注重體系性與時效性相結合,不僅要突出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的建設,還應根據水利學科的發展趨勢,加入能體現水利前沿的課程。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在教材的選擇上,針對同一門課程,由導師委員會推薦多本教材,教師在廣納諸家所長的過程中傳授知識、訓練學生思維;邀請行業專家參與到課程的設計中,提出水利學科的發展動態,并推薦相關教材,確保課程的前沿性;定期對學生聽課質量進行調查,由學生提出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并反饋給教師,導師委員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進行補充或者刪減;對于部分課程,由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自學,最后提交學習報告,通過組內交流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2)創新教學。應注重培養和訓練研究生的思維能力,倡導自主式的學習,調動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啟發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對于涉及跨研究方向的課程,組織不同研究方向的多名教師聯合授課,以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水利專家開展學術報告,指出水利行業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以及采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采用討論式、講座式等多種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例如可以在授課計劃的前一階段,由教師介紹該課程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而在后一階段由學生主講,內容可以涉及該課程的前沿問題或者對相關文獻的理解,教師對其點評。

(3)科學研究與畢業論文應注意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是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因此在選題時應盡量選擇實踐性強的科研課題,強化研究生的科研意識,同時提高實踐能力。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導師委員會參與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選擇能夠體現跨研究方向的前沿課題,使學生在準備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提高創新能力;與水利科研單位、設計單位建立聯合培養基地,讓研究生參與到工程實踐之中開展面向問題的研究工作,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以研究項目為核心,由學生和導師組成研究團隊,實施協作式教學,共同解決項目中的問題,通過相互協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導師委員會定期選出水利熱點問題,組織學生探討研究方案和解決辦法,并以報告的形式上交成果。

(4)創新環境,制訂評優機制,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創造能推動水利類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環境,為水利類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具體實現方法如下:建立導師學術討論平臺,導師委員會成員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會,交流各自研究方向的進展與問題,選出為研究生開展研究、論文選題提供素材;導師委員會定期組織研究生,以研討班式、講座式、現場討論式等形式共同討論研究生在閱讀文獻、科研實驗、準備論文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自我發現、自主研討能力。

另外,在中期控制階段引入過程質量監控體系,通過常規教學檢查與學位論文質量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培養過程進行監控。在常規教學檢查方面,采用組織專家聽課、檢查缺課率、審查課程論文等方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學位論文質量檢查方面,通過對開題報告、中期審查、論文初審、論文盲審、畢業答辯等各環節進行全程監控,提高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并督促導師對研究生論文撰寫進行指導。

3.完善質量評估體系,促進方案過程監控

水利類研究生培養質量反饋控制即是通過建立質量評估體系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的優劣對前饋控制階段和同期控制階段進行分析、改進,以達到不斷完善和提高水利類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目標。一套良好的質量評估體系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也是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一環。水利類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體系通過三個方面來構建:

(1)評估指標的遴選。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評估主要是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創新及社會適應能力。該能力主要由研究生的自身素質、導師的指導能力以及學校的管理體制三方面決定,而這三方面又有各自的影響因素。據此可以選定各級指標并得到評估指標體系的架構,如圖2所示。

在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指標的遴選和確定過程中可以采用導師協作、校企協作等方式完成。水利類各專業校內、校外導師可以組織討論選定評價指標,同時積極聯系行業專家,從而聯合確定各級評估指標。

(2)各級指標權重的確定。為方便專家對各級指標進行打分評價,還需依據相關方法、準則確定各級指標的權重。確定的指標權重應該有利于水利類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實現,能夠體現各級指標的差異性及層次性。給各級指標賦予權重時,應側重研究生的自身素質,不同級別和不同層次的指標權重有所差異,從而體現出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在確定權重的過程中,提倡導師間相互討論,同時積極征詢行業專家的建議,以確保各級指標權重的合理性。

(3)進行專家評價,給出評價結果。確定了各指標權重后,組織相關專家對研究生培養質量進行評估。專家的評價應該遵循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不得與被評估對象有利益關系。最后根據專家的評價結果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的前饋控制階段和同期控制階段進行完善、改進,如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加強創新課程和創新教學的研究工作。

四、監控體系的實施效果

從上述質量監控體系在本校水利類碩士研究生近五年的培養實踐來看,能有效地監控研究生培養各環節的方案實施效果,并通過導師、校企、師生與同窗四個層面的友好協作來實時優化和保障方案運行質量,進而實現產學研的立體式深度結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了其內在創新潛力。如:近三年水利類碩士研究生在國內外各類期刊及學術會議上數逐年遞增,其中2012年數約為前兩年總和;在導師的科研項目資助下完成的研究生碩士論文數從監控體系實施前的48.6%增幅至87.8%。同時,該多維協作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的順利實施不僅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還對新時期碩士生導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核指標。從本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及科研來看,近年來積極引進國內外高水平科研人才,鼓勵在職教師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后,現已形成了一支學歷高、結構合理、有豐富工程經驗、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教師廣泛地參與地區和國家水利項目的申報和研究工作,學校也相繼獲批成立了“水利部鄱陽湖水資源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并與江西省水利廳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進而形成了長效科研合作機制。其中,近三年教師申報縱向科研課題的積極性也與年俱增,從人均獲批率的23.4%到86.7%。這一大批可喜的成績不僅源自于政策的支持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也與該多維協作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的順利實施密切相關,也正是由于上述科研平臺和成果的友好支撐方為水利類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鍛造平臺,有效地促進了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協助機制的融入,確保了其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

五、結束語

本文僅從高校教學管理層面搭建了水利類研究生多維協作培養質量監控體系,通過向不同層面注入協作機制,利用其培養全過程的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饋控制,提升水利類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綜合能力;而對于其整體素質的提升則是多個層面的體系工程,不僅需要多方的相互融入與協作,還少不了體系內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踐,進而通過逐步優化其多維協作式培養模式的質量監控體系,以適應新時期水利類研究生培養模式中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小強.高等教育學科專業制度:回顧、反思與方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33-39.

[2]佘遠富,陳景春.試論創新人才培養與研究生教育體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3]薛傳會.論高等學校的協同創新及其戰略重點[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24-29.

[4]廖和平,高文華,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審視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5]劉元林,吳衛東,劉春生,等.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0):17-18.

[6]高建華.水利專業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及對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10.

[7]石琳.大眾化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6):67-69.

[8]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3):7-23.

篇(7)

關鍵詞:研究生 學業倦怠 就業能力 教育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本建成了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培養類型多樣的研究生教育體系。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研究生培養能力不斷增強,已經發展成為研究生教育的大國,有效地服務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然而,伴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增長,研究生攻讀學位的動機也呈現出多樣化傾向。盡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都進行了培養機制改革,制定了不同的激勵政策,旨在激發研究生的學習動力。但是,相當比例的研究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學業倦怠現象,一些學生只是將求學作為跳板或者就業“避難所”,缺乏刻苦學習的動力,由此引發的研究生教育質量問題也引起社會各方面廣泛的關注。

研究生學業倦怠現象解析

學業倦怠是指學生于長期高水平的壓力體驗下,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上的衰竭狀態[1],是學生不能順利應對壓力時對學業產生的一種極端反應。研究生的學業倦怠主要表現為對于學業及科學研究工作情緒和行為上的消極變化,如情緒低落、行為不當和成就感低等。2011年,我國“研究生學風和學術道德現狀研究”課題組以全國高校研究生為研究對象,圍繞“讀研目的”“課程學習狀況”“學習科研投入”“科研產出”和“導學關系”5個方面,通過問卷形式調查了當前我國研究生學習、科研投入的概況[2]。

調查結果表明,有39.5%的研究生是以“對科學研究感興趣”為第一目的選擇讀研,43.7%的研究生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為第一目的而讀研,二者比例之和為83.2%,表明學術追求與工作需要是研究生讀研的主導需求。對于博士生、學術學位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之間的交叉分析結果表明,三類研究生的讀研目的有著明顯的區別。以“對科學或學術研究感興趣”為首要讀研動機的人群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博士生、學術學位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而以“畢業后能找到更滿意的工作”為首要讀研動機的人群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則分別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術學位研究生和博士生。由此可見,研究生作為經過本科教育后的成人,讀研動機基本上是能夠明確選擇的。

對于研究生課堂學習的態度調查表明,雖然有40%左右的學生從不或者很少進行課前預習和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但75%以上的學生從不或者很少缺課。而對于研究生科研時間的調查發現,部分研究生用于科研的時間明顯偏少:有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科研的時間不足4小時,而平均每天用于科研的時間在8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13.5%。當然,博士生每天投入的時間平均為7.4小時,其中每天投入8小時以上的占27.6%,不足4小時的為16.1%;將近一半的碩士研究生每天投入學習的時間不足4個小時。此外,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參與學術活動興趣不高、學術交流氛圍不濃的情況,包括博士生和碩士生。調查結果表明,研究生一學期參加學術講座或論壇等交流活動的平均次數為5.5次,39.5%的研究生每學期參加的學術交流不多于3次,10次以上的僅占7.9%。顯然,這些情況與不同類別研究生科研壓力大小直接相關,但不可否認我國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嚴進寬出”的現象,不少人讀研之后出現了明顯的懈怠現象。

研究生學業倦怠現象的學校教育成因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的認知活動事先都有某種假設,并從這種假設出發來看待當前的事物,加以邏輯推理和判斷。由于認知者本身的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個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結構的不同,對同一個認知對象會產生不同的認知結果。研究生具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和學術研究能力,各高校又具有不同的學科實力和師資力量,因此,同一個學習科研能力水平的概念對于不同的認知主體,便具有了不同的價值和意義。為了深入分析研究生學業倦怠的成因,筆者選取了自認為有學業倦怠現象、來自不同高校的97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進行了訪談。訪談結果表明:研究生在學業上的倦怠,從學校層面和研究生自身層面分析,主要來源于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課程設置的困惑。主要表現為課程設置與專業學習、科研和就業的關系不明確,某些公共課,包括“數學”“英語”和“計算機”課程類似疑惑更加突出。有些專業課沒能充分體現學科和科技社會發展的前沿。二是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有待改進。有研究生反映,教師可能大部分時間忙于自己的科研課題,教學態度不認真,教學方法不科學。三是研究生論文寫作與課程學習存在困難。許多研究生對于學校要求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存在畏難情緒,對創新點的把握缺乏經驗。許多研究生本科專業與研究生專業差距很大,所具備的學科理論基礎弱,課程學習比較吃力,在缺乏教師的科學指導下,自學的效果不佳和效率很低。四是科研與社會實習實踐的關系難以協調。研究生普遍認同科研是研究生的主要任務,但為了更好地就業,研究生又需要一定的實習實踐經歷,兩者之間往往存在矛盾。五是師生關于就業、實習及科研關系的認知不同。導師往往認為,研究生應該以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為主,實習實踐屬于不務正業。而研究生為了能夠找到理想的就業職位,希望能夠到企業、事業單位實習實踐。此外,如果導師對研究生的個性化指導和情感溝通較少,學生則普遍具有學習倦怠傾向,經常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

增強研究生學習動力的政策途徑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優化結構,提高質量,選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強調,要大力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而熊華軍(2012)對國內高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內容進行分析的結果表明,目前各高校對于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關注目標依次是:資助體系、導師負責制、招生制度、科研保障制度、培養模式、課程與教學體系、質量監控制度、導師遴選與導師隊伍建設制度,存在著指導理念狹隘理解、各實踐目標缺乏有機統籌等問題 [3]。高校尚未樹立適應社會需求培養研究生就業能力的理念。為此,高校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進有利于研究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培養機制改革。

1.確立就業能力導向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完善培養方案。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化,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目的也逐漸脫離純粹的學術研究,傳統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社會發展對于創造型開拓型人才、適應型實干型人才、通用型復合型人才和協作型合作型人才的現實需要,意味著新時代的研究生,不僅需要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而且需要具有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環境變化的能力。這樣的轉變也來自于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社會所重視的焦點不再是研究生學位文憑,而在于其職場上的能力。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帶來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人才需求結構的調整。研究生的就業市場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也經歷著由高層次專家型人才向普通科技研發者轉變[4]。社會的用人理念也逐漸趨向理性,學歷不再成為單一的水平標志,能力成為用人單位的首選。隨著就業市場中研究生供給數量的增多,用人單位關于研究生教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學位整體含金量減少、呼吁研究生面向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全面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高校傳統觀念中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培養教學型和研究型人才為目標,注重的是學術研究和理論水平。無論是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人員,還是研究生培養的實施者——導師,普遍對社會發展需要的研究生就業能力認識不足,也缺少系統深入的研究。一些人對于研究生的“就業能力”教育難以認同,認為是教育層次和水平低的代名詞。實際上,研究生教育也需要“求職導向”,不同層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針對勞動力市場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而產生的,是教育內容的不同,而不是教育模式的不同[5]。為此,高校應以研究生就業能力培養質量為目標導向,根據社會需求、學科特點改進并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系統建構課程教學體系、科研實踐平臺、實習實踐基地和綜合素質教育平臺。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既要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又要培養其社交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執行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針對研究生并未十分看重“道德”“敬業”“忠誠”“責任感”等的現狀,更要培養其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2.引入課程地圖技術,強化培養環節與就業能力的關聯。課程地圖的概念是由恩格里斯(Fenwich W. English)(1980)提出的,他將課程地圖定義為以事實為基礎的內容記錄,包括實際授課內容、授課時間以及教學與區域評價方案的配合[5]。20世紀90年代,雅各布(Heidi Hayes Jacobs)擴展了English對于課程地圖的定義,開創了多面向的課程地圖(curriculum mapping),依照相互呼應的課程內容與課程目標融會貫通,建構出系統性、層次性、完整性的學習流程,規劃學生不同年級的學習路徑。奧利弗(Oliver)(2007)等人將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課程地圖實施經驗進行了總結,指出在世界潮流的影響下,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已經走入重視績效責任(accountablity)的趨勢,即將受雇的畢業生所需要的不再是單純的學科知識,而是更廣泛的能力與技能。因此,大學制定了畢業生必須達到的特征指標,并藉此用課程地圖落實到課程內容與評價中[6]。研究生教育引入課程地圖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將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課程、講座、科研實踐、社會服務與社會活動、就業指導等環節系統地連接,讓研究生清楚地知道為什么修習這些課程,參加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培養什么能力,與未來工作和職業發展有何關聯。

3.探索協同創新模式,促進研究生就業能力的合作培養。研究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態度、技能和一般能力的培養,既需要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需要靠科學研究和工作實踐。《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戰略。按照中國科學院的規劃,國家創新體系分為知識創新系統、技術創新系統、知識傳播系統和知識應用系統。知識創新系統的核心是科研機構和高校加強合作,通過科學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技術創新系統的核心是產學研結合,不斷學習、革新和創造新技術。知識傳播系統和知識應用系統的核心是培養和輸送高素質人才,促使科學知識和技術知識轉變成現實生產力。隨著我國創新體系建設的全面推進,產學研結合日漸緊密,為研究生教育發展提供了良機。但是,目前政府尚未建立產學研合作的政策法規,在強化社會共育人才的責任意識方面缺乏有效機制保障,不利于研究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政府應明確研究生就業能力培養戰略,建立與勞動力市場銜接的職業標準體系,搭建社會公共職業訓練平臺,制定研究生實習實踐規范化程序。在國家政策、法規的指導和約束下,使得用人單位有計劃、有目的地為研究生提供就業能力培養實踐平臺。

4.研究生應增強就業能力提升意識,科學制定職業發展規劃。研究生個體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最活躍、最具潛力的因素,提高培養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必須充分調動和激發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意識,增強其提升就業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并不單單是獲得工作時所展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因此,研究生應有一個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是學生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例如,英國高等教育質量局在各高校提倡大學生制定個人發展規劃,要求高校建立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檔案,明確提出2005年和2006年畢業生都必須具有個人發展規劃和成長記錄檔案,以作為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的參考。這一舉措對于英國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事實上,研究生從當年進入大學校園開始,就應該結合自身特點、興趣、價值觀及社會和教育環境等,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制定職業發展規劃,積極主動地尋求各種可能的途徑來加強自身的能力。在校內,除了努力獲得課程學習的好成績外,還需要積極參加科學研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到社會上積極尋找實習實踐機會,提高職業認同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就業能力,成為自身職業發展的促進者。

參考文獻:

[1]程陶,李納娜,桑軻.碩士研究生學業倦怠、專業承諾的狀況及其關系[J].心理研究,2008,(2):91—96.

[2]研究生教育的學風與學術誠信保障體系建設研究課題組,我國研究生學風和學術道德的現狀調查與分析,2011.12.

[3] 熊華軍. 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指導理念與實踐目標[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3).

[4] 許克毅,姬紅兵. 探索創新發展:新世紀研究生教育的思考[M].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17.

[5] 查建中,何永燦. 中國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戰略[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23.

[6] English, F. W.(1980). Curriculum mapp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7), 558-5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国产偷录视频叫床高潮|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无线乱码一区二三区| 日本19禁啪啪吃奶大尺度|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秋霞在线视频|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五十路丰满中年熟女中出| 三年片高清在线观看大全|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午夜免费啪视频|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欧美性群另类交| 嫖妓大龄熟妇正在播放| 男女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国产美女极度色诱视频www|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网站久久| 亚洲碰碰人人av熟女天堂|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波多野结衣av在线无码中文观看| av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aaaaaa片|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