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2:14: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算機技術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化無形為有形
初中生物知識中很多是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觸的、無形的知識,所以學生學起來有些不切實際的感覺。學生對于這種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就好像學習天書一樣的感覺,無法理解,更別提要好好掌控了。所以教師要借助計算機先進的技術手段,用圖文來表現出有形,讓其形態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便于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如在學習“遺傳與變異”章節時,對于細胞核、DNA、染色體、基因等概念,學生總是覺得很抽象,因為這些東西不是平時能接觸到的東西,學起來枯燥乏味,對知識難以掌握、不好理解。教師在講此章節時,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其中,可以先告訴學生“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將龍九子的圖像用課件展示出來,先吊起學生的胃口。讓學生想想生活中的故事或諺語,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母生九子,母子十個樣”“克隆”羊技術等,小故事配合生動有趣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情緒高漲,熱情愉悅,在愉快興奮情緒下學習,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教師再展示出細胞核、DNA、染色體、基因的從屬關系圖進行講解,學生就會感覺容易理解,掌握起來就不那么費勁了。課堂效率因此得到提高,學生學習也就不是難題了。
2)化抽象為直觀
初中生物抽象的知識較多,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只片面強調邏輯思維訓練,忽略知識的發生過程和思維過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就是一味地灌輸說教,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貫穿整個課堂,學生就是一味地聽,沒有其活動的空間,沒有其探索的環境,所以只能死記硬背地去學,學起來就比較抽象吃力。如果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給予充分的圖形支持,將學生引入學習環境,學起來就會容易得多了。如在學習“食物的消化”時,教學內容要求區分酶的催化和膽汁的乳化,這個教學目標對于學生來說是抽象的,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講解,將酶的催化和膽汁乳化的過程分別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學習,找出兩個過程中的不同點,在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總結,這樣學生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灌輸學生不一定能記住,可是自己在動態的學習環境中總結知識點,會很牢靠地將知識印在腦海里。這樣,在課堂教學中不但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得到了拓展。
3)化靜止為運動
運動的圖形或狀態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腦視覺神經元,產生強烈的印象。利用計算機課件將課本的知識動態地表現,在課件動態展示過程中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學習“伸肘和屈肘”這章內容時,知識點就可以動態鏈接來展示。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必急于對知識點進行灌輸,可以先將掛圖展示出來,然后用計算機輔助展示人體模型,同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和計算機課件里的模型進行運動,在動態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和學生一邊觀察自己的上肢,一邊分析總結,而后產生共鳴。在課件直觀演示的過程中,師生互動,掛圖、計算機課件和自己的上肢對照,然后逐一指出肘關節、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尺骨、橈骨等各結構的位置及名稱,這樣就不用單純地死記硬背了。接著可以用計算機課件將部分結構的作用演示出來,在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的情境中,繼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討論發言,從而得到伸肘和屈肘動作就是這樣完成的結論。這樣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學習氛圍也輕松愉快,開放性的教育,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也達到了新課標生態教學的要求。同時在這樣輕松的學習環境中進一步引入,讓學生自主分析體育課上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動作的完成,就輕而易舉了,也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狀態下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現了學生是主體。
2巧借計算機技術的豐富資源,培養學生的發現式學習
(一)、認知不足
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和教學已逐步進入課堂,由于我國相關的教育政策沒有把計算機劃分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體系之中,不是一門獨立的基礎性學科門類,學校的管理階層不是計算機專業科班出身,對計算機課教育和教學的認識程度和內容不高,使之重視學習的程度不夠;計算機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課時都難以得到保證。也有一部分學校把計算機課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副課”,所以隨時都受到“主課“(語文、數學、英語)的排擠和替換。
(二)、教學內容陳舊,教材知識點編排不合理
教材陳舊老化,同飛速發展的時代不適應。計算機教育和教學的內容是豐富繁多的,計算機入門教材的內容選擇對學生非常重要,如果教材內容合理的進行結構安排,對于入門者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容易,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對于教材的編著,作者要充分考慮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的不斷更新。
(三)計算機軟硬設備不完善和師資力量不足
現在,許多中學的計算機教師是由其他專業的短期培訓轉行過來的,不是我們所說的科班出身,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迅速和社會飛速的發展,因為條件的限制進修學習的機會少,有一部分教師所掌握的計算機知識與飛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脫軌;其中還有一部分計算機教師的是一些高校的專業畢業生,這一類的老師計算機基礎知識較扎實,教學的年齡比較短,教學經驗不足;還有一部分是在其它地方老師調劑來的,因為社會地位、待遇和職稱以及經濟利益的誘惑,部分專業教師流失比較嚴重,因此,中學計算機教育和教學的師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問題。計算機信息技術課最好的環境是擁有先進的機房,最好能做到每個人一臺,同時要有網絡,隨時可以上網查詢最新的資訊。由于良好的環境建設投資較大,大部分學校是負擔不起,沒有足夠的物力和財力。
(四)學生計算機水平層次不齊
目前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樣,存在著城鄉和經濟的差別,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掌握也有差別。要根據各個地區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要進一步的引導和啟發,對一無所知的學生要耐心引導,消除對計算機的神秘感,計算機就是一種工具,與電視有一定差異的電子設備,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創造性。
二、探索有效的策略,提高計算機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改變現狀
在中學計算機教學課上,老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習慣與意識對計算機的學習,在中學計算機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和素養。
(一)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提高
教師的素質是計算機素質教育的決定的因素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計算機的教育和學習來說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計算機老師要隨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同時要求老師對專業技術精通同時還要綜合素質要全面,積極參加教育和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和及時總結教學中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通過現代化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去實施素質教育活動,同時學校因該積極鼓勵專業老師去寫具有指導意義的教學論文,把計算機教學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上,而不只是一句空話。
(二)對課程結構進行改革
現在,我國中學計算機教材與社會實踐脫軌,教材中有過多的計算機專業術語,學生晦澀難懂,教學內容不夠形象,不利于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由于中學生學習任務很重,安排太多的計算機課實際情況不允許,所以在教材編排上應注意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課程內容銜接性要強,做到趣味教學和科學教學統一實施。
(三)計算機教育設備及時的更新
計算機軟硬件設備要及時更新是教學活動更好的實施。只有讓學生掌握最有用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提高高中計算機教育和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制定科學合理的計算機教學模式
計算機教育和教學要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建立多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力。面對變換多姿的計算機技術及內容和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單一不變的教學模已不再能完全解決我們在計算機教育和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必須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和內容。(1)建立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2)建立以網絡為教學系統的教學模式。(3)建立個別化學生教學模式。(4)建立分組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探索出不同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綜合能力,同時做到素質教育的理念。
三、結語
關鍵詞:關于計算機教學論文
闡述了計算學科中數學方法和系統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特點和方法;揭示了教學方法,系統科學方法與計算機教學研究的內在聯系;給出了數學方法、系統科學方法在計算機教學研究中的應用;旨在更好地借鑒其他學科現有的科學方法,自然運用到計算機教學研究中。
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運用快速浸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戰爭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日千里的變化使人們蘇醒認識到: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不控制計算機學問和根本技藝,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信息科技課程曾經成為學校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
現代教育強調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員的作用要表現在引導上。面對豐厚多彩的計算機世界,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惡。而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員又必需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較繁重的教學任務。那么如何統籌二者停止高職計算機的教學呢?我在幾年來從事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停止了一些嘗試,總結了一些較適用有效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辦法。
一、教學形式
1.邊講邊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學科的理論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才能的培育。假如采用傳統的教學辦法,“紙上談兵”,學生容易感到單調乏味。而自覺的上機練習也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所以每當學習新的操作內容時,一堂課中我普通只布置15分鐘左右停止解說、示范。講一個問題時就讓學生同步操作,然后關鍵的一步就是布置相似的練習讓學生入手理論。等他們控制以后再講一個學問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學問學生們都能應用于理論并得到穩固,最終到達純熟控制。有時能夠依據學生的實踐程度恰當調整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關于一些重要的、較為煩瑣復雜的操作,盡可能天時用多媒體教學網絡,一邊演示一邊解說。這種直觀、共同的教學方式常常能惹起學生的留意力,激起起他們本人嘗試的興味,這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進步了教學效率。幾年來的理論證明,學生在本人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被動承受教學時要多得多,而且對這些問題的了解、控制更為結實。這樣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操作主動的考慮。
2.耐煩輔導、培育興味
“興味是最好的教師”一個人只要對某個問題產生興味,對會啟動思想,才會主要去尋覓處理它的方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學問,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興味是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起發明力的必要條件。因而,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味無疑是教員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我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現其中有一局部學生從未運用或極少運用過計算機,基本不具備根本的計算機學問和操作才能,完完整全是個“電腦盲”。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呈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十分簡單,以至令人發笑。但是我深知:作為教員,不能因而而訕笑、怒斥學生。一定要留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能夠開門見山的答復,有的演示一遍操作過程,有的和他們做簡短的討論,有的則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考慮引向深化。在輔導過程中,我留意與他們站在對等的角度,當心維護他們心中萌生的興味之芽,并用恰當的鼓舞和褒揚樹立他們勝利的自信心、決計。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現代教育供認個體的差別,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施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我在接手班級時,首先做好了這方面調查,在此根底上對學生的上機座位停止布置。在講授一些常見的學問點時,如:漢字的輸入、資源管理器的操作等,并支持他們停止感興味的一些操作,如:電腦繪圖、打字游戲。此外我還鼓舞他們自學課本上的選學模塊,并作一定的輔導。這樣就有了較多時間對根底差的同窗多指導,使他們能順利地完成我布置的根本教學任務或操作鍛煉。
高職計算機教學主要目的是激起學生學習和運用計算機的興味,穩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控制計算機的根本操作技藝并應用于理論,注重培育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新思想以及自學才能。在有限的條件下,依據學生目前的實踐狀況應用這樣的辦法停止多樣化的教學還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教學辦法
“教無定法”。只需能促進學生了解、控制順應就是一個好的教學辦法。
1.比喻闡明法
計算機課程中有相當一局部是根底理論學問,關于學生來說有時較單調。假如在講課時恰當地運用比喻,就會有助于學生對學問的了解和控制。比方:在講網絡中的域名和IP地址時,能夠這樣講:世界上的人很多,我們怎樣來辨別彼此呢?我們能夠經過用本人的名字和用身份證號兩種途徑,我們能夠運用身份證號來獨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證號太難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名字來指定某人。網絡中的計算機也一樣,為了辨別彼此,他們也有“名字”~我們稱之為域名,同樣他們也有本人的“身份證號”~IP地址,IP地址能夠獨一的指定一臺計算機,但是,記住它不太容易,平常,我們只用域名來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這樣,學生們很輕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紗。
2.高興教學法
眾所周知,漢字輸入鍛煉是一項機械、單調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常常在學會了輸入辦法之后不愿花時間重復練習,這樣就不能到達請求的輸入速度。如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味呢?創設一種高興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練中學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首先停止指法鍛煉。對照實物讓學生認識鍵盤,并解說鍵位及指法請求,接下來我為每一臺學生裝置打字游戲軟件。形形的打字游戲馬上惹起學生的濃重興味。經過幾次游戲,學生很快就能記住指法與鍵位。然后就能夠教會學生漢字輸入辦法,進入實踐鍛煉。以后能夠再裝置上漢字輸入的測速軟件,搞幾次分組或全班學生的輸入競賽,調動起學習的熱情。
一、國內教育資源庫的應用現狀
(一)國內教育資源庫發展現狀
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要重點建設全國遠程教育資源庫和若干教育軟件開發生產基地”。這是國家首次以國家層面,在報告中提出重視教育資源共享,將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工作提上議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教學資源庫的成果稍有成就,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教育資源庫建設還是比較落伍,仍有很多問題需被重視并解決。
從1998年國家將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提上議程至今,教育部先后了一系列相關文件促進教學資源庫工作的開展。盡管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國內的教學資源庫的成果層出不窮,比較著名的教學資源庫有中國遠程教育網、K12教育資源庫、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等。綜觀這些資源庫,能實現初步的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問題,但步伐還是比較落后,仍存在很多問題。
(二)國內教育資源庫存在問題
1.共享性有限,擴展應用單薄
受硬件條件影響,傳統的教學資源庫服務器的大小有限。隨著計算機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深度整合,教學資源大小、格式五花八門,這就對各個資源庫的硬件和軟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服務器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嚴重影響了教學資源庫中資源的共享性。
2.建設標準尚未制定,資源庫建設重復投入
國內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標準尚未統一,給教育資源庫的重復利用帶來了一定障礙。一般情況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單獨的立項活動,它的保密性與建設者能否完成項目及項目的研究成果密切相關。所以,每個研發機構在資源庫的開發初期總會出現重復開發一些基層的框架,導致財力、物力的重復投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3.教育教學資源扎堆嚴重,格式多樣,更新緩慢
由于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語義定義也不嚴格,搭建教學資源庫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開發平臺、數據庫平臺也多種多樣,致使各個教學資源庫資源的組織、存儲方法及格式不一致;資源庫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最終導致了教學資源的扎堆;再者,由于課件的開發周期長,人力物力消耗大,嚴重影響了教學教育資源的更新周期。
二、云計算技術促進教學資源庫建設可行性
云計算標志了第三代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實現了信息與平臺的一體化,將云計算技術用于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能解決教學資源庫現存的問題。
(一)云計算的定義與特點
云計算是一種新型的分布式計算模式,通過網絡把IT 資源、數據、應用作為服務提供給用戶,并通過虛擬技術把大量的計算資源組成IT 資源池,用于動態創建高度虛擬化的資源提供用戶使用。[2]通過這個定義,我們可以得出云計算的特點:(1)安全穩定性。云計算將教育教學資源存儲在虛擬資源池中,用戶自行下載并利用,使該資源庫中的資源的安全穩定性得到保障。(2)通用性。云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它把IT資源、數據等整合起來,方便不同教育工作者依據實際的需求對其進行改造,構造出適合的應用,同時可以支撐不同應用的運行。(3)按需服務。云計算可構建一個龐大的資源池,教育工作者可根據本人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中選取服務及資料。(4)虛擬化。用戶可在隨時隨地通過持有的設備,借助網絡訪問云中的數據,這個云并不是有形的實體。用戶通過電腦或者手機訪問云端,并不用知道云端的具置,只需按需獲得數據。[3]
(二)利用云計算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云計算具有的、新的、高性能的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特點表明,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教學資源庫建設,能解決目前教學資源庫存在的問題,并為教學資源庫建設與軟硬件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撐。利用云計算高性能的分布式處理技術,搭建大型分布式的公共教學資源服務網絡,可用來整合全國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云計算技術通過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技術,能夠對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服務進行動態管理和分配,滿足不同教育工作者的需求,進而構建具有自適應擴展能力的教學資源庫。同時,每個前線教育工作者可將手頭上的優秀教學資源上傳至云平臺,由云計算對異構海量資源進行調度,保證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在統一標準規范下的有序整合和有效利用。用云計算技術搭建教學資源庫,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信息的聚合度,也能減少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復投入,成本更低。因此,教學資源庫建設應用云計算,可以解決當前教學資源庫建設現存的問題。
三、云計算技術為教育資源共享開辟了一條出路
云計算從底層到高層,依次可以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即服務、軟件即服務等多種服務。[4]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這是云計算提供的最基礎的服務,是教學資源庫的進行硬件共享的底層服務層;平臺即服務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 ,這是云計算提供的中間層的服務,可以為教學資源庫建設構建云服務框架的平臺服務層。軟件即服務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可以幫助教學資源庫構建云服務框架的應用服務層。它位于教學資源庫架構的第三層,是整個教學資源庫云服務框架的核心。應用云計算搭建的教學資源庫可以整合異地教學資源庫中不相同的軟硬件資源,形成一個適用不同應用的、分層的云服務框架。
(一)應用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功能,實現高層度共享
基礎設施即服務,是融合了經過虛擬化技術后的教學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它將各地、各用戶、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系統(包括硬件)通過網絡集成到云計算平臺,利用云平臺的按需分配功能,借助網絡通道,構建以地方為中心、以各個教育工作者為節點、覆蓋全國的教學資源庫虛擬網。教學資源通過“云”模式,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各地的教學工作者按需從資源庫中選取資料進行教學。各地教學資源庫之間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實現資源的跨庫檢索、無縫鏈接。在實際應用中,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按需從平臺中得到IT 基礎設施服務,不必親自購買相關的硬件,從而降低成本。
(二)應用平臺即服務的功能,減少重復投入
云計算提供的平臺即服務,能實現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的資源建設重復利用。云計算不僅能提供硬件服務,還能提供開發環境、應用程序環境、數據庫環境等服務,為教學資源庫的資源建設提供了統一的共建平臺。通過統一的平臺建立教學資源,可以避免教學資源的重復建設、減少經費成本等。在云計算的大力支持下,教學資源庫將全國范圍內的資源全部聚合到“云平臺”的存儲服務器中。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按需到平臺上攝取資源,改變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的狀況。
(三)應用軟件即服務的功能,解決資源扎堆問題
云計算技術可以屏蔽信息資源和管理系統的多樣性格式,將網絡上所有資源連接在一起,構建統一的應用服務層,從而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面共享。用戶按需從平臺的應用服務層中,獲取所需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同時,用戶不僅可以借助電腦通過云服務訪問應用服務平臺,也可以通過各種能訪問云服務網絡移動終端設備和數字電視等。這就為全國各級教學資源庫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方便的Web 接入方式,給各地的教育教學工作者使用云服務器的教學資源提供了便利。
總之,云計算作為新型的分布式計算機技術,給傳統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提供了一種新的構建模式。它能解決傳統的教學資源庫存在的困境,相信云計算服務型的教學資源庫肯定很快就能見到。
參考文獻:
[1] 門斌.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9(7):68-72.
[2] 張凌超.基于“云計算”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模式初探[J].圖書館學研究,2010(11):39-41.
關鍵詞:網絡 小學 科學
網絡環境中的科學課堂豐富了教學資源,拓展了教學模式,它將過去傳統的、靜態的、封閉的課堂變成了現代的、動態的、開放的模式,使科學課堂更形象生動、更富感染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輕松地學到更多的知識。小學科學課作為科學啟蒙教育,重視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網絡環境下的科學教學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恰好能彌補小學生知識點上的不足,打破地域限制,以交互的方式呈現信息。學生在雙向甚至多向的知識探討、辯論及總結的過程中,主動追求信息,主動合作學習,學習與創新得到同步發展,為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供了嶄新的改革途徑。
一、開展網絡教研的形式及優勢
1.訪問各類綜合性教育網站和科學專題網站、論壇。這類包含科學教育資源的教育網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科學欄目、樹人網大象版教材交流、黃岡教科研小學科學欄目等,能提供高質量的教材研讀、教案、教學反思、主題性論文等教學資源,但畢竟是綜合性教育網站,其規模、資源是有限的。較有影響力的科學專題網站有浙江小學科學網、浙江小學科學論壇、科學視野網等。例如:浙江小學科學論壇由著名小學科學特級教師喻伯軍老師創辦,至今有11629名注冊會員,論壇分為6大版塊,日均發帖多達50多帖,成為極具影響力的科學教學論壇網站。論壇里各類教學資源豐富,既有教學設計,又有教學反思、教學論文、教學課件,還有反映教師各種教育思想的教學隨筆、教學日志等。各大版塊設有版主,分別負責本版塊的日常管理。論壇的專題貼有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不同形式的載體,通過點擊超鏈接,查看方便,還可以就感興趣的內容搜索、留言、展開討論。
2.訪問各類博客。博客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記錄個人生活的網站,一般通過注冊、登陸網站個人日志,在教育行業內也被廣泛應用,如新浪、網易、搜狐等大型門戶網站。針對小學科學學科,有規模和影響力的教育博客網站有探索博客、小學科學課程網、漢博網博客。
3.QQ群聊和QQ私聊。QQ群是為了方便群用戶相互交流、以QQ軟件為工具的群體。群相冊、群共享可以及時將群內重要文件進行分享,非常方便。這些群中有的是教材交流專群,如大象版教材交流群;有的是地方性教學交流群,如湖北省小學科學研究會一群;科學教師之家則是全國性小學科學教師的交流群。可以將QQ群中的教材編寫專家、特級教師、教研員、名師、骨干教師加為好友,通過QQ私聊,用單獨討論、傳輸文件、發電子郵件等形式,及時研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快捷方便。
二、依托網絡,激發科學探究的欲望
愿意學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步,而學生愿意學取決于有無學習興趣。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而網絡環境易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通過網絡為學生實時提供豐富多彩的界面,提供超文本結構組織的大規模知識庫與信息庫,具有直觀、形象、生動、聲像并茂、音形兼備的特點,有著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給科學教學帶來無窮的魅力,自然會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尤其是因特網上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對學生更有吸引力。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于一體,產生了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同時也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學生探索奧秘的欲望和興趣,對提高學習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依托網絡,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
一節課時間很短,僅僅靠課堂來獲取知識還是非常有限的,而很多的話題我們在課堂上是討論不完的,由于時間的關系,有時即使討論出來了結果也沒有時間去驗證和探究。更有些討論是可以延續的,如環保是個永恒的話題,討論的焦點在于怎樣保護環境,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的白色污染等話題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如果該討論被短短的40分鐘終止了,似乎感覺這類教育如蜻蜓點水,過于形式化。此時,網絡的拓展課堂教學空間的作用就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它給了大家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給討論者創造了一個無限時間的交流場所。教學中可為學生提供網址,進入論壇討論,讓課堂探究延伸至課外,使學生的探究活動不因課堂教學的結束而中止,實現可持續發展。網絡教學的廣泛運用,可以讓教師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這是常規教學所不能做到的。
網絡環境下的科學教學是現代教學技術發展催生的結果,我們要重視網絡環境下小學科學教學的研究,把握網絡和教育相結合的切入點,不斷探索網絡教學與科學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師愛如母愛
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喬穎認為要教育好學生,老師就得像母親一樣,才能收獲孩子們的信任。多年來,她用母愛溫暖每一名學生。學生生病了,她頂著烈日送學生去看病;學生中午沒吃飯,她為學生買來午餐;學生之間出現了爭執,她顧不上吃飯就趕去調解;學生心理出現問題,她犧牲休息時間去家訪;她還經常把有困難的學生接到自己家,輔導功課,為他們洗衣做飯……在愛心的撫育下,喬穎欣喜地看到每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很多處在輟學邊緣的學生,都在喬穎的愛心召喚下重新回到校園。2011屆畢業生李強因家境貧困,曾一度打算輟學。得知情況后,喬穎多次進行家訪,并表示自己將承擔李強讀書的全部費用。最終,李強沒有輟學,而且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鞍山市重點高中。
為學生用心良苦
考試時,喬穎從來不對學生進行嚴密的監考,甚至有時她會故意出去,讓學生在沒有監考老師的情況下答卷,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學生。學生們也懂得喬穎的良苦用心,一個學期下來,她的學生都養成了獨立學習的習慣,即使沒有監考老師,也能遵守紀律完成考試。
孫偉是公認的最調皮搗蛋的學生,但他的腦子反應很快。于是,喬穎不斷抓住時機鼓勵他專心聽講,主動回答問題。當孫偉犯錯誤時,喬穎并沒有嚴厲地加以訓斥,而是心平氣和地教導他。喬穎還在孫偉的作業本上點評:“把字寫得工整一些好嗎?你寫的字有進步啦!老師感到很高興!”漸漸地,孫偉的狀態有了很大轉變,字寫得越來越漂亮,成績也不斷提升。
學生要進步,老師也得進步。喬穎不斷總結經驗,學習研究教育理論,參加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撰寫了2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案例,并在多家省級刊物上發表。
既當恩師又當朋友
喬穎發現,教育學生單純靠母愛般的溫暖還不夠,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比較活躍,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他們的一些想法是不會對老師說的,所以只有和學生們成為朋友,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針對當下學生上網這一普遍現象,喬穎召開了關于電腦網絡知識的主題班會,徹底為孩子揭開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神秘“面紗”,讓學生明白電腦網絡就是學習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在學生允許的情況下,喬穎一一記下了學生們的QQ號,利用休息時間經常在線和學生們進行交流,解決了很多后進生的思想問題;喬穎有時還利用網絡給學生們發去試題,并要求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答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大學多媒體教學;優勢;困境
1大學課堂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傳統事物與互聯網的融合產生了巨大的能量,傳統事物的優勢不斷擴大,互聯網也顯示出了其便捷、高效、精確等的特點。多媒體教學形式可以說是互聯網與教學的一次深度融合,其優勢不言而喻,下面分別闡述多媒體教學在活躍課堂氣氛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方面的優勢。
1.1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互聯網技術作為新興的技術,可以在課堂中傳遞大量的信息,多媒體教學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并通過大屏幕傳遞信息的,通過多媒體技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體驗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并且將老師在課堂中闡述的理論性知識通過圖文的方式,更加具體的展示在學生面前。通過多媒體教學,大學課堂中的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的課本,而是更加豐富多彩的畫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實現了大學課堂氛圍的活躍。信息科技技術的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大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體系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使多媒體教學工具應運而生,學校也普遍進入到教育信息化時代。教育信息化下,教師有效的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授課,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變得形象化、生動化,為學生營造一個新穎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氛圍中,進而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1.2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大學課堂中的知識一般較為專業性和系統性,僅依靠傳統的教師講授的方式不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本中晦澀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地展示在學生們面前,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加深記憶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大學課堂多媒體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
關于大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面臨的困境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大學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認為多媒體教學有利無害,不管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一味地推崇多媒體教學形式,幾乎每堂課都會運用多媒體教學。二是,教師過多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會導致學生過度依賴多媒體,從課堂中汲取的知識也全部是圖形化的,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不利于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三是,在大學課堂中過度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會使得大學課堂中形成一種多媒體風潮,這種多媒體教學形式逐漸引領了大學課堂中的潮流,不利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上述主要闡述了目前大學課堂多媒體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究其原因,總結如下三點。
2.1重科研成果輕教學質量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下的教師工資和績效主要受到教師的教學成果影響,績效考核的相關部門主要是根據教師發表的教學論文和教學科研成果等確定績效和津貼水平,很少根據教師的教學質量確定教師的績效,并且教學質量難以考核,僅僅依靠為數不多的課堂旁聽,很難實現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因此,教師績效的考核主要是依據教學成果,教學成果的取得也就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教師的最佳選擇,不僅可以獲得先進化教學水平的稱號,還可以節約教師的教學資源,長此以往會造成教師過度化的依賴多媒體教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沒有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會受到影響。
2.2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普遍較低
高校教師中大多為學歷較高、資歷較高的教師,他們接受教育的時間較早,大多接觸的為傳統的教學教育方法,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中,面對考核,可以通過傳統的教學教育知識應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傳統老教師繼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對電腦和信息化知識了解相對較少,對于多媒體教學形式也是一知半解,不利于開展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是傳統的老教師,甚至是新入職的高校教師,雖然對計算機知識了解較多,但是對多媒體教學不夠重視,他們往往缺少教學經驗,沒有充分地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實踐作用,僅僅利用之前教師的教學課件或者從網站上搜索的課件作為多媒體教學的課件,并沒有對課件進行創新,多媒體教學也僅僅流于形式,非但沒有發展反而與日益發展的教學理念相背離,這也是目前高校中多媒體教學面臨的一大困境。
2.3多數高校缺乏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
雖然我國各大高校中對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十分廣泛,但是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并不能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多媒體教學的設計,不同課程的多媒體課程都大同小異,無法體現課程的實際情況和網絡技術的有效融合,無法實現對多媒體課程的精準設計,僅僅依靠單一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是無法突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的。如今各大高校的多媒體教學與實際的教學需求嚴重背離,無法實現互聯網與高效課堂的有效結合,這是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多媒體教學面臨的又一大困境。
3如何突破大學多媒體教學的困境
3.1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針對重科研成果輕教育質量的現狀,我們需要轉變教師考核形式,將科研成果考核評定教學的績效改為由科研成果評定與教學質量評定相結合的方式,并且制定合理的政策改善目前對于教學質量難以評測的難題,實現對教學質量的合理評測,從而合理評價教師的績效,這也是督促教師進行教學課程設計的動力,課堂中不僅僅依靠多媒體教學,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根據不同的課程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實現與傳統教學的相互融合,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果。
3.2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首先針對高校老教師信息化水平較落后的情況,學校可以自主組織開展計算機技術培訓課程,由年輕教師為主力,對老教師進行計算機課程的指導和培訓,并且定期進行計算機技能考核,對考核成績較高的教師給予績效獎勵,對考核成績不達標的教師要進行處罰。其次基于年輕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存在偏差的現象,學校可以開展交流討論會,也可以將計算機培訓會與交流會相互結合,由老教師為主力,帶動年輕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最后為了實現多媒體教學質量,在課程設置時,應該充分考慮對教學情境的設置、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任務的設置,通過教師根據知識內容,為學生制作教學課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知識興趣,使學生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并以討論、辯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因此,學校應該根據教師的信息素養情況,為教師開展培訓工作,進而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提高媒體技術運用的實效性。
3.3探索構建基于需求導向的教師信息化教學
目前,針對多數高校缺乏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現狀,應在培養方式、培養內容、培養氛圍等方面均以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其自主選學為前提,力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充分地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并不是萬能的,多媒體教學是服務于傳統教學的,并不是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就是實現了優質的課堂教學,只要是符合課堂特點的,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才是優質的教學。可以在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環節,如在屏幕上將學生的易錯易混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并且給出圖形化的解析等等,讓全體同學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并且對知識點加以重視,實現多媒體教學的意義。還可以在學習新的知識點之前,將整個思維導圖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這樣也會讓同學們對即將介紹的課程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達到預習課程的效果。多媒體教學形式在新的知識點、難點、重點等知識上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