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文化傳播學

文化傳播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2-05-30 12:42: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傳播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化傳播學

篇(1)

關鍵詞:民族文化傳播學;基本視角;類型描述;傳播介質;民族文化遺存形態;文化安全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3)02-0126-05

現代的傳播學是在西方資本主義興起以后,隨著人際交往擴大而形成的產物,其學術背景是現代大眾傳媒,它以現代都市化大眾為關照對象,關注的是大眾傳播媒體對信息的傳遞與系統的控制。而民族文化傳播理論擴展了現代傳播學的研究范圍,從歷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文化傳承、技術發展的角度對民族文化信息傳播的行為及活動規律、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進行現代建構。因此,研究民族文化傳播不僅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而且建構民族文化傳播學,也將是極具創新性的,它是對歷史與現代的連接和傳遞,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中國特色傳播學的學科建設研究。

20世紀開始,科學理論發展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邊緣學科的興起,跨學科研究的成果豐碩。民族文化傳播學研究屬于“傳播學”與“民族文化”相結合進行研究的范疇,同樣具有邊緣學科的性質。國內外研究來看,從事“民族學”、“民族文化學”、“人類文化學”、“少數民族文化學”等學科研究的人不在少數。但當我們從傳播的角度來認識和研究民族文化時,就打開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一、民族文化傳播學的基本視角

民族文化傳播學科的建構,本文認為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來認識和研究:民族文化傳播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沿革;民族文化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的形成;民族文化傳播學學科建立的意義。本文在基礎理論梳理的基礎上,以尋找和梳理民族文化傳播介質作為民族文化傳播的突破口,或者民族文化傳播的原點進行研究。研究包含民族文化類型研究,即民族宗教文化傳播、民族服飾文化傳播、民族建筑形式的傳播、民族語言文化傳播、民族藝術傳播、民族手工藝傳播 、民族習俗傳播、民族影視文化傳播等。同時還對在現代化進程中,在現代媒體、多媒體泛濫的今天,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一種弱勢文化、非主流文化,由于文化的定性、傳播途徑單一、傳播手段的落后、原始,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而備受關注。西方學者斯賓格勒形容人類文化像田野里的花,是在一種崇高的無目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說明文化具有天然的多樣屬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因為文化的多樣性意義,所以本文最終的立足點是文化安全,對民族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傳承和保護,提出就像保護自然生態一樣保護民族文化生態。以此作為立足點,民族文化傳播學在凸現了民族文化傳播學學科性質的同時,又超越了學科本身的范疇與屬性,這是由該學科的對象性、可操作性、現實性、科學性所決定的。另外,在民族文化傳播研究中,也不能忽略新媒體對民族文化的沖擊和在民族文化傳播中的意義和價值體現,當今社會作為民族文化承載者的村寨,許多居民也在使用新媒體,變為網民,變為微博和博客的接受者和者。所以對民族文化傳播與文化變遷的研究,對民族文化活形態和今天存在的民族文化形態的研究以及對民族文化活形態與現代傳播的關系研究,也顯得很重要。

任何文化的傳承都是人的傳承,任何文化的傳播都是人的傳播,人作為文化的媒介,成為傳播的終極介質。人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傳播學研究的終極介質,而由于對人的傳播研究推到文化場的研究,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研究,即民族文化生存的環境研究,使得民族文化研究有了邏輯性和推理性的意義。

二、民族文化傳播學類型描述

民族文化傳播類型分為宗教文化傳播、服飾文化傳播、民族建筑傳播、民族語言文字傳播、民族藝術傳播、民族手工藝傳播、民族習俗傳播、民族影視文化傳播等幾種類型,我們選擇幾類進行描述。

1.民族宗教文化傳播

民族宗教文化傳播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本土產生的,與不同民族原初生存狀態密切相連的原始宗教;二是從異地進入的,沿著古道、大海等通道傳入民族地區,并產生深刻影響的人為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

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個特征即多元并存。比如擁有25個少數民族的云南地區,多數民族并不奉行某種單一的宗教,而往往是兼收并蓄,或以一種為主、多元并存,或不分主次,多元并存。第二,多形混融,即表現為多種宗教形態混合后產生出新的融生宗教,這是宗教混融最明顯的體現。第三,表現為宗教功能的混融,宗教不僅行使自身特有的超自然向度的功能,而且同時具有審美功能、政治經濟功能、社群倫理功能、信息傳播功能、歷史傳承功能,而且民族地區的宗教往往與世俗生活混融一體。

可以說滲透進了各民族傳統生活的所有領域,民族文化同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往往是同宗教的傳承與傳播結伴而行的。各種各樣的宗教祭祀活動,既是宗教儀式,同時也是宗教教育,內容與形式對于他們的生活來說,是統一的。正如美國著名文化學者杰姆遜所說,沒有宗教,就沒有文化。

2.民族服飾文化傳播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獨具特色的衣裝服飾,服飾是區分民族之間的標志。少數民族服飾隸屬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范疇,所以說少數民族服飾是一種文化符號傳播的表征,是一種民族性規則和符號的系統化狀態,是出于純粹狀態中的無聲語言和標志。

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曾經總結歸納了人類自然發展規律的公式:人―利用符號―創造文化。按照他的說法,人是“符號的動物”,擁有“符號化的思維”,并且利用“符號化的行為”去創造文化。他認為:首先,人是符號的人,人具有對符號運用和表達的傾向性,具有思維的符號性抽象。其次,人利用符號生活在一個由符號構筑起來的文化世界之中。也就是說,自從人類社會產生和擁有文化之日起,就與符號密切相連,人也就進入了一種符號化的時代,符號賦予了人類能動的創造能力,并且為人類構建起了一個超越于現實物質實體的、豐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間。人的符號和符號能力不是人主觀地、偶然地創造出來的,符號的發生、形成是人類物質實踐長期發展的結果,是物質實踐的結構功能和主體性在人精神上的內化和積淀。符號是實踐結構和功能在人觀念領域的形式化和純化的結果。在長期實踐基礎上所形成的被極端符號化的少數民族服飾,其發展的演變展示了少數民族符號化思維的演變。民族服飾就是我們第一個認識不同民族的、最初的符號和最本質的符號。

3.民族的建筑文化

建筑,被譽為“凝固的音樂”,作為物質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它在民族文化系統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筑文化具有外顯性,但在物化的實體之中又往往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是外顯與內在的有機結合體。民族建筑形態的豐富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與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相一致的、豐富多樣的民族建筑;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相聯系的、多樣性的民族建筑;與豐富多樣的生計方式相適應的、多樣性的民族建筑。民族建筑的文化意蘊,首先表現為追求和諧的自然觀。中華56個民族的建筑材料多取材于自然的土木竹石,進而使整個建筑也顯示出一種與自然的相融契合,如傣族的干欄式建筑、摩梭人的木楞房。其次,建筑的結構布局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自然環境,遵循著與自然環境協調相融的原則。

建筑另一種形式就是敬神祈神的民族宗教建筑。這類建筑中重要的不是人的位置,而是神的位置,不論是傣族輕盈動感的緬寺和佛塔,還是藏族喇嘛寺敦實厚重的殿宇和瑪尼堆,都力圖營造出一種信仰世界中的神圣空間,從而喚起人們的宗教意識。在民族建筑中,同時還體現規范社會秩序的倫理觀。建筑不僅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體現。民族建筑的空間布局,尤其是內部空間的分隔充分表達了民族村寨或家庭內部嚴格的倫理秩序觀念。

4.民族語言文字傳播

民族語言文字是各民族主體所創造、傳承、使用的有意義的、符號的集合體。民族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因為,一個民族的語言符號結構、符號系統是一個民族表達、交流與傳遞信息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它不僅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也影響著一個外部世界的溝通與認知。另外,在一個民族的語言之中,蘊含著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無比豐富的內容,或者換句話說,一個民族的文化主要就是依靠語言文字傳承。

語言也是人類最早交流和傳播的介質之一。人們為了能夠相互溝通,獲得信息,最初人們是用一些簡單的動作和聲音來表達思想與感情,并逐漸發展成為語言。就語言而言,其產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先產生出一些表達思想感情的音符,再對這些音符經過確定與組織,最后形成共同使用并明確其意義的語言。

文字的產生,使信息符號得以穩定在固態的物質材料上,為信息的間接傳遞創造了條件。文字的使用擴大了信息的交流范圍,滿足了人類遠距離、長時間信息交流的需求,將人類的信息帶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表明人類社會交流的增多,活動范圍的增大,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并出現了專職的信息傳播者,如云南納西族的東巴圖畫象形文字。那1400多個單字符號較好地記載和傳播了納西族文化。納西族東巴稱自己的象形文字為“司究魯究”,即“專象形,人則圖人,物則圖物,以為書契‘的圖畫象形文字,其含意為’留記于樹木巖石上的印跡”。

5.民族藝術傳播

民族藝術傳播即通過對少數民族留存下來的繪畫、雕塑、剪紙、樂舞等藝術形式進行分析,指出其包含、積淀的民族文化及其傳播意義。

民族文化傳播中,藝術傳播是民族文化傳播的最早、最普遍、最常見,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傳播樣式。現代,少數民族中,還有藝術形式和藝術的活形態的存在,并仍然不同程度地進行著傳播。而這種傳播行為還往往同他們的生活、生產有一定的關系,解讀或了解他們的傳播行為、生存狀態,對于解讀和認識、了解、研究民族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民族藝術傳播中,繪畫手段的傳播是十分豐富的,如宗教繪畫,如藏族的唐卡,駐足長留在不同寺廟之中,傳播著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東巴教的《神路圖》卷軸畫,一幅長10~20米的長卷《神路圖》是東巴專門為開喪超薦時用的,內容與佛教“靈魂不滅”、“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觀念相似,但更顯原始純樸。《神路圖》畫有天上、人間、地獄三界,并繪有360多個人、神、鬼,以及70多種奇禽怪獸。畫面造型準確、色彩豐富、內容繁雜,反映出了現實與精神相交錯的廣闊場景。東巴畫是納西族古代繪畫中一種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藝術遺產。

另外就是剪紙,所謂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墻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熱烈。

樂舞指的是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緊密結合在一起。人類早期的樂舞與先民們的狩獵、畜牧、耕種、戰爭等多方面的生活有關。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最早的記載。《尚書?益稷篇》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此畫面仿佛使我們看到先民們在原始樂器,如骨笛、陶哨、陶塤、石磬的伴奏下,歡樂歌舞的情景。 另外,民族文化傳播還包含民族習俗文化傳播、手工藝文化傳播、現代影像傳播等等,不一一而述。

三、“人”――民族文化傳播的

終極傳播介質 文化的終極目標是人,人也因此成了民族文化傳播的終極介質。不同的民族,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承載體,從外在的,到內心心理的都體現著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浸潤的人都在表現和傳播著不同文化。從這個意義來說,民族文化傳播學的研究,關系到中華56個民族,關系到中華文化的生態建設,深層次上關系到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定,進而是對民族情感和民族權利的最大尊重。

“媒介是人體的延伸”是西方理論家麥克盧漢的著名論斷之一。的確,傳播介質,傳播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也是“人”的文化進程進步與發展的標志。媒介作為信息的載體,也是“人”自我表述的載體,從這個意義來說,傳播介質是“人”的延伸這一說法是可以成立的。民族文化的傳播,民族本身就是介質,就是傳播的主體。

民族文化傳播理論研究的基點一定是“人”。民族文化傳播發生在不同的族群中,傳播行為就被生活化、儀式化了,從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角度來看,民族文化傳播也成為儀式化的民族生活行為。

文化通過物質載體直接服務于人類社會,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國文化向來把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看作根本,上升到觀念形態,便是 “天人合一” 、以人為本的思想。民族文化傳播也就是人的傳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我的文化屬性的傳播。因此,民族文化傳播學研究中,研究的基點是“人”,是人對民族文化的彰顯,以及人應用技術手段對文化的傳播。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應該理解為創建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傳播理論,要以人為本,這正是對于傳播理論元點的復歸。

四、民族文化遺存形態與

民族文化傳播學 唯物論的觀點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著自身特定的物質屬性,它的價值也是在事物的復雜關系結構中被體現出來的。民族文化的構成同樣具有關聯性、結構性和系統性,民族文化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文化。基于對民族文化這樣的一種認識,我們提出了民族文化遺存形態這個概念,它更注重民族文化構成的在場性,尤其關注民族文化信息依附于其中存儲的諸多介質的生存環境。民族文化遺存形態既有物質的存在,也有非物質的存在,無論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對于文化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今人類來說,其價值意義都源于對歷史文化存留信息的重新認識與闡釋。從文化遺存形態的角度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化信息的存儲介質,諸多介質之間的關系。文化信息通過這些介質的傳播方式,這些傳播方式不僅僅是形式同時也是內容,指向的就是上面我們所說的民族文化信息存儲介質的總體生存環境,這也是我們當前應該著重保護的對象。

民族文化遺存形態屬于傳統文化的范疇,它是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來的燦爛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各個民族由于自身生活的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環境不一樣,會形成獨特的,完全不同的民族心理、風俗習慣,各民族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中都深深地沉積著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文化傳統就像有色氣體一樣,是一種看得見但卻摸不著的精神力量,它烙刻在民族心理上,不可抹滅。傳統影響著各民族人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等,使民族社會與自然環境共生和諧。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認定首先必須從文化的歷史價值開始,換句話說,就是從對包括了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價值認定開始。民族文化的發展是一個系統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進程,對多元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保護與發展,也是對人類大文化系統的維護與回歸。

筆者認為,對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研究,需要解決學術層面的問題是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價值認定及對其存在形式的探究;需要解決的實踐層面的問題是怎樣使民族文化遺存形態的保護與發展與當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和諧同步。目前,中國在加速現代化的進程中,許多民族文化遺存形態正在被現代化的雙刃劍砍得支離破碎,現代化與民族文化遺存形態以及文化傳統產生劇烈的矛盾,甚或是對立。因此,這個問題的提出顯得非常的重要。

五、民族文化傳播中的文化安全思考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執政之基、立國之本、力量之源。同時,文化作為“軟實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指標之一,逐步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逐漸被外來異文化取代本土文化地位而失去了自身文化個性和文化傳統,將面臨著精神、文化層面的被奴役和被統治。隨著經濟政治全球化以及媒體傳播全球化的到來,各國爭相展開了文化軟實力的比拼,在國際關系中文化軟實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逐漸取代軍事和經濟力量成為當前影響國際關系發展的極為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中,誰占領了文化制高點,搶占有更多思想文化陣地, 就意味著在未來國際影響力的比拼和較量中掌握自己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今天, 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并已成為全球經濟進程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勢不可擋,文化的大沖突日益突出,“文化安全”也應當和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信息安全一樣,成為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引起足夠重視而進行研究,并提到政府議事日程上來。

當國家安全開始從傳統的政治、軍事、經濟安全領域擴大到文化等非傳統的安全領域,各國在擴大自己的文化軟實力,實施文化戰略時,也開始改變過去在其他領域的固有思維,呈現出一種“隱性化”的傾向,在這里,我們把它稱之為“隱性文化侵略”。“隱性文化侵略”是一種潛藏的對思想意識和文化的侵略行為。它依附在各種文化載體上,從深層次滲透到人們思想意識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它對人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不易發現的,但影響力卻是更為巨大和深遠的,并且影響涉及很多方面,在體制上它借助了新興的大眾傳媒,飛速發展的電子傳媒,其傳入途徑為:輸入文化形式,引導價值觀改變,影響生活方式;同時,容易被我們所忽略的還有其傳播輸出方式:經改造后的民族文化會被誤導、謬傳、歪曲,最終導致民族文化資源破壞、喪失以至消亡。“隱性文化侵略”伴隨著經濟而來,區域經濟的過度開發,使文化承載力降低,文化資源遭到破壞和喪失,甚至導致文化失傳。“隱性文化侵略”具有文化侵略的所有性質,它的背后是一個國家通過文化浸潤對他國進行的文化入侵。它是在冷戰后國際政治、經濟變化的語境下產生的,它改變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加大了人們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最終實現文化同化,甚至征服其他民族的目的。它是冷戰后文化侵略存在的必然演化體,只要國家和地區間經濟和政治的競爭存在一天,文化侵略及“隱性文化侵略”就會存在一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傳播技術的加強,作為國家文化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化安全正在遭受種種威脅和挑戰。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安全,一方面是對不同民族文化特質的堅持和發展,另一方面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元素、文化資源的使用和保護。由于現代文化交流融合的復雜性特點,強勢文化隨意使用“非己文化”來為自己創造價值和賣點早已泛濫開來。而“文化侵略”、“文化掠奪”、“文化交流”、“文化全球化”等詞匯,包含了更多經濟因素和文化產業化因素。所以,維護我們國家的文化安全,維護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安全,防止隱性文化侵略,應該跨越“交流無界限”的因素而上升到國家意識形態層次和產業化的經濟因素去考慮。

[參考文獻][1][英]丹尼斯?麥奎爾.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崔保國,李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7).

[2][美]薩默瓦,波特.跨文化傳播[M].閔惠泉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10,7.

[3]鄭曉云.全球化與民族文化[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

[4]張文勛主編.民族文化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篇(2)

【關鍵詞】 臺灣;改編劇作;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J8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對傳統“雅”藝術進行改編成為一種潮流,一系列傳統劇作被改編后再度推廣,如白先勇在原作基礎上改編的青春版《牡丹亭》,“表演工作坊”集體創作的舞臺劇《暗戀桃花源》。其創始人賴聲川在距首演20周年之時,第五次對此劇進行了再創作。經過改編和重新演繹的作品在大陸上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掀起了觀看熱潮。

一、代表文本分析

1.《牡丹亭》之表現手段的革新

與傳統戲劇依賴唱念坐打、堅持含蓄美學的藝術傳統相比,“青春版”《牡丹亭》吸收了部分現代舞臺劇的表現手段,舞美、服裝、道具、聲效極盡精美,在有所突破的同時,創作者盡量保存原著的意旨內涵。這為較少有機會接觸到傳統劇目的年輕人在心理接近性上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

舊時昆曲一唱就數小時,辭藻華美溫婉,服裝長袍大褂,有著回避演員形體特征的審美情趣,保持它的一成不變是不太符合當代人觀賞心理的。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創作者選用秀麗、俊朗的年輕演員,在盡量不改變湯顯祖原著精華的前提下,將新版本提煉得更加精簡和富有趣味。其脈絡清晰流暢,故事豐滿起伏,與青年人的欣賞習慣達成契合,用一種現代的方式全新演繹了這個經典的愛情故事。對女演員配以收腰白披,繡以蝴蝶點綴全身,既突顯了女子嬌好的身段,靈動的蝴蝶隨曼妙的舞姿起伏,又成為夢境的最好注釋。傳統的唱腔,配合新時代的審美情趣,使得保留了經典本身的創作不失情感底蘊。

青春版不是聲光電的種種堆砌,也不是只展示演員身段唱詞的舞臺格套,更不是擺脫了原著意蘊的誤讀錯解,而是用現代人的眼光、現代人的表達形式、體味、挖掘傳統的魅力,并使之與當代時尚恰當結合的典型。[1]

2.《暗戀桃花源》之藝術語言的再加工

話劇《暗戀桃花源》于1986年在臺灣首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1992年賴聲川又將劇本改編為電影獲得了諸多國際獎項。就話劇版本來說,經歷了五次創作演繹的《暗戀桃花源》,由于時代的變遷、演員自身詮釋的情感釋放,每一次演繹對觀眾、演員和創作者來說都有著不相同的內涵體驗。這也是創作者一次又一次將該劇搬上舞臺的內部動因之所在。時隔首演20年,在大陸上演的《暗戀桃花源》,擁有全新的演員陣容和演出空間,加之觀賞者的背景差異,使得整個劇作顯示出了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氣質。

在臺灣演出的第四版《暗戀桃花源》,賴聲川參考了臺灣歌仔戲的形式,其中老陶進入桃花源是吊著鋼絲進去的,這是因為這個劇在臺灣有基礎,在大陸演出時候,不必玩什么花樣,呈現給觀眾一個原汁原味的《暗戀桃花源》就好。[2]

在藝術語言的再加工上,演員針對導演的想法來進行無劇本排練,名字、形式等可能都是最后才確定。此劇創作的年代距今已比較遠,所敘述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對于年輕觀眾顯得較為陌生。因而,在大陸上演的此劇選擇了較為開放和兼容并包的姿態。在排練過程中,很多源于生活的、很市井的語錄被加入劇本。除此之外,在不同城市演出時,適當加入的地方方言與當地觀眾拉近了距離,把本來束之高閣的劇場文化一下子落回生活本身。如在溫州演出的《暗戀桃花源》,加入了的越劇元素;在重慶演出的時候,演員使用了重慶方言,并在不影響劇情的前提下替換使用了重慶本地的地名作為臺詞,引起觀眾的共鳴。

二、傳播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1.回歸的文化符號所帶來的差異化效果

對于有著一定媒介素養和知識體系,卻又接收了太多文化快餐的人們來說,對傳統文化的內在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當傳統文化資源總量相對不足,文化精品的數量有限,甚至有一定信息虧欠的時候,一部承載了較為豐富傳統與現代文化符號的劇作必然會引起廣泛關注。觀眾希望從中獲得別樣的文化內涵和生命體驗。

“使用與滿足”理論將受眾放到傳播過程的中心地位,把受眾接觸媒介的活動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達到“滿足”的過程。因此,受眾主動性的選擇,對劇場文化自覺自發的體驗行為,是吸引部分觀眾的原始動力所在。

“劇場不光是一個沉重的身體場所,也是一個真實的聚會場所。在這里,審美建構與真實的日常生活獨特地交織在一起。與一切物體藝術與媒體傳播藝術不同,劇場內不光發生藝術行為本身(游戲),也發生接受行為(看戲),兩種行為都是發生在此時此地的真實活動,符號、信息的發射與接收是同時發生的。”[3]

如果按照麥克盧漢對媒介“冷”“熱”的劃分,劇場藝術由于填充了舞臺、道具、燈光、布景、服裝等元素,引領觀眾進入情景空間,因而不需要動用太多的主觀想象力,即可較為容易地成為這個劇的一部分,因而我們把它暫歸為“熱”媒介。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卻必要的場景提示和裝飾性語言,舞臺藝術的布景在很多時候具備抽象的語意表達,即含有隱喻指向,因此又要求觀眾在欣賞時動用智性思考去進一步體會和感悟。舞臺布景的雙重性也是劇場藝術充滿魅力之所在因素之一。

2.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受眾層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連續十余年GDP超過7%的高速增長,人均收入超過1000美元;而再過十年,中國將有1/3的人口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目前,每年將增加1200萬的城市人口,2012年受教育人口將翻一番。[4]186由此看來,人們對于文化產品的需求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會進一步增加。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個人與大眾社會的關系需要媒介這個中介來加以定位。人口的流動、社會階級的分層、個體的喜好差異等諸多因素使得受眾更加細分,這就要求媒介所提供的內容也要有所調整,以適應大眾的欣賞趣味。

以上兩部劇作的主創人員將演出地點選在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重慶等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大中型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城市固有的文化內涵、市民的知識結構和媒介素養等諸多因素都是經過前期考量和調研的,而這些因素也恰恰為劇作的成功上演打下了基礎。

在目標觀眾的定位上,青年人被鎖定為主要的觀看群體。被譽為“昆曲義工”的白先勇說:“昆曲要打年輕牌,演員要年輕化,觀眾也要年輕化,大學生是最重要的觀眾。用年輕演員吸引年輕人,做一出為年輕觀眾度身制作的戲。”[5]借助互聯網、博客等現代媒介的前期宣傳,觀眾已較為明確地定位為白領、高校學生、文藝青年和其他有較高文化層次和一定經濟能力的年輕群體。在具體的演出地點上,除了劇院形式,還多次走進高校,掀起了多次“一票難求”的觀看盛況。在票價上,80元至1280元較大差距的價位設置,也充分考慮到了收入較低而又想進到劇場觀看演出的觀眾的需求。而事實證明,80元左右的低端票總是率先被搶購一空,而其購買者以學生居多。

觀眾群體和地緣環境的有機結合、票價的分層及人性化定位,為營造良好的媒介生態,產生積極的傳播效果,為劇作進一步向其他地區推廣打下了基礎。而利用現代媒介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特性又使得演出訊息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了最為有效和最為廣泛的傳播效果。

3.現代與傳統的超越與復歸

文化傳播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生成與發展,對多元文化的承載度和包容度同時也檢驗著一個地區的文化底蘊。“精致藝術”與“大眾文化”在發展進程中都享有其獨立空間和受眾群,藝術創作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觀眾與之慣有欣賞的藝術形態也不再絕對的對應。青春版《牡丹亭》與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等演出的走紅,有它所適應的新的傳播環境和土壤。當戲劇在新的民間語境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進行傳播的時候,人們所獲得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僅體現在對傳播媒介、傳播內容的感受上,更體現在對現代氣息、對傳統藝術新的生命力的感受上。創作與再創作、保留與繼承并行不悖,現代與傳統的超越與復歸就必然達到和諧的統一。

三、為什么來自臺灣?

1.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由于歷史、人文和社會環境等諸多原因,臺灣較好地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底蘊。無論是電影、舞蹈、文學或是其他文化形態,臺灣文藝工作者所創作的作品長久以來保留了較為純正的人文內涵,而并非一味向商業傾斜。較為開放和包容的人文環境,以及演出市場的成熟和受眾審美品位的長期培養,使得臺灣的文藝工作者具備了一個較為純粹的創作狀態,而不必過多擔心市場、觀眾口味等外因。

與此同時,臺灣的創作者善于向西方和亞洲其他國家學習取經,使得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并不顯得保守。有著傳統文化的積淀做底襯,他們可以更加清醒和自信地引入西方元素。在內容和形式的運用上更為自如和靈活。對一悲一戲兩部戲劇放在同一個舞臺上交替進行的創作可謂“實驗”了,但其實這個構思是來源于賴聲川在美國求學的過程中,對希臘“悲”劇和日本“能”劇這兩種傳統劇的體悟,即“悲劇與喜劇似乎不是反義詞,而是一個演出中必備的兩種面貌。悲和喜這兩種被認為是相反的請局,居然推到極致會變成一種類似的感受。”[6]這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影響了不但普通觀眾、一些專業人士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驚詫。

在臺灣,很多創作者還自發承擔起了推廣東方傳統文化的使命,如李安、譚盾、馬友友、賴聲川、林懷民等。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發展并行不悖,臺灣的文藝作品也就既保留了雅文化的藝術品位,又在吸收現代元素上下足功夫,使得作品典雅不失靈動、兼收卻不媚俗。

2.對創作者本身的好奇和關注

由于一些現實因素,人們對臺灣的認知多半來源于媒體以及其他的間接方式。對當代臺灣文化產品的創作較為好奇。賴聲川的“創意工作坊”所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如《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等通過網絡或光盤銷售等途徑來到大陸后,即刻吸引了不少的觀眾,觀看者被其用傳統相聲的技藝說現代事的新奇樣式和其中所蘊涵的思想所打動。于是很自然地對創作者接下來的作品充滿好奇和寄予希望。

作家白先勇早在多年前便以其作品中的“尋根”意象在大陸有著廣泛的知名度。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傳統文化不遺余力的推廣經媒體報道后更是為他引來了廣泛的聲譽。

堅持創作和創新的臺灣藝術家還有很多,比如龍門舞集的創始人林懷民、電影導演侯孝賢、蔡明亮等等。創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和個人影響力為新作的推廣還是有著潛在的號召力,大眾對其先前工作的認可便是持續地支持其當下的事業。

篇(3)

[關鍵詞]傳播 新聞 現狀 文化內涵

一、體育傳播學的概述

與西方相比,我國體育新聞傳播起步較晚。早期來華傳教士就在中國報告中強調體育的重要性。20世紀以來,中國的體育史學者在對近代體育傳入中國過程的研究中,實際上也涉及了大量體育傳播的研究,比如馬約翰的《體育歷程十四年》中就專門介紹過上海青年會的體育傳播情況。隨著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的發展,面對體育運動實踐過程中傳播活動和傳播規律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和不可忽略時,傳播在體育發展中的作用與意義被逐漸發現和認識。體育傳播學是體育理論的一個新興研究領域,一個重要理論分支,也是傳播學中文化傳播中的一種重要類型,因此體育傳播學具有鮮明的學科邊沿性。

二、體育文化傳播的價值意義

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導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各民族體育發展都存在著地域封閉傾向,我國傳統文化傳播的錯誤觀念,認為文化只能是從內向外傳播。導致許多體育類項目如:武術、球類、養生及各種民間游戲等都形成獨特的個性,與外來文化交流的痕跡并不明顯,致使體育文化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性。

交流與傳播是人類的重要天性,人類社會的存在是以傳播為基礎,因此可以說傳播是一切社會交往的實質。在體育領域,全面、深刻的交融是體育文化保持活力的前提,人類專門設計出各種身體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身體運動增進身體健康,并在身體運動的過程中獲得特殊的身體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種體育項目都屬于人類體育文化的范疇,都是社會進步與文化繁榮的產物,而人類體育文化的發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民族體育文化的交融,各種體育文化的傳播,才能促進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世界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不同區域性、不同民族性體育文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交流與融合形成多姿多彩的體育文化傳播。

1.傳播者隊伍的建設

以往我國體育傳播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即由體育記者或者編輯介入,對各種賽事和體育活動進行報道,這種格局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有不利的因素,由于長期與體育打交道,容易將自己的思維模式禁錮于體育圈子之內,忽視其他內容,不擅長或者不習慣開展文化報道,少數體育報道甚至于體育文化傳播思路是對立的。因此這一局面應該改變,我國傳媒必須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有所作為。所以在此基礎上首先完善傳播隊伍,在報道隊伍中充實熟悉文化傳播的記者、編輯,負責傳播中國體育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記者、編輯的文化素養,使他們產生傳播中國體育文化的高度自覺,并將這一理念注入其傳播活動中。

2.傳播內容變革

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有著數千年的體育文化內涵,并且與西方體育文化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如果不加以整合,容易造成體育文化傳播的混亂局面。因此,要加強體育文化的整合,將代表中國文化特色的內容作為傳播的重點,在這些方面尋找突破口。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身心統一”等核心內涵,目前就應成為我國傳媒對外體育傳播的重要內容。

3.傳播策略的選擇

采取介紹與訴求并重的傳播方式,提升信息傳播內容被受眾接受的機會。傳播活動是內容結合的有機體,單純考慮傳播內容,忽視傳播形式,必然不能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跨文化傳播尤其如此。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判斷,而這一切又會影響傳播方式和傳播對象的接受程度,所以對外傳播中,如果缺乏對傳播對象文化背景的了解,用本方的價值尺度去評判他方的行為,經常會引發歧義、曲解、甚至發生沖突。跨文化傳播成功的關鍵在于找到兩種不同文化的契合點,實現社會文化心理的接近,把體育作為提高人的生活和生存質量的手段等等,這些都為我國傳媒在傳播中國文化時找到合適的契合點,只要加以正確的傳播方式表達出來,就能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而傳播策略的成功包含兩個方面: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所以傳媒在開展對外體育文化傳播時,應將說理性介紹和傾情式介紹結合起來,但又避免變成另西方反感的宣傳,這是一個重要的傳播策略。轉貼于

4.體育新聞傳播的平臺構建

建立與世界可以匹敵的傳媒機構,提升我國體育文化傳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全球體育文化傳播之所以受西方主導,是因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世界頂端的傳媒機構。目前,西強我弱的傳播格局繼續蔓延,除了外界因素外,媒體的經濟實力的差距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靠強大的傳媒機構,才能使中國體育文化在世界各國得到很好的傳播,從這個意義上說,打造世界級傳媒機構,是我國體育文化傳播的有力支撐。國家軟實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強化跨文化傳播與交流,提升中國文化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三、體育新聞傳播的不足

1.重競技輕大眾的報道策略降低了體育新聞的可讀性

競技體育具有獨特的魅力,其競爭的激烈性,使之成之廣大讀者的寵兒。各類新聞媒介也以此為報道重點,加以突出和宣傳。這是由于,大多數體育新聞報道為實現自身的利益和滿足更多民族對競技體育的熱情,把競技體育的報道看作是體育新聞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2.體育評論缺失,沒有主流報道的聲音

新聞的力量是事實,言論的力量是道理,一個擺事實,一個講道理。真實就是新聞的生命,真理就是言論的生命,只有說真話,講道理,體育新聞傳播才能起到旗幟、靈魂和風向標的作用。對于體育新聞來說,體育新聞評論代表了媒體機構的立場和聲音,是媒體表述事理,引導輿論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媒體主流和權威的體現。同時,還可以因對體育事件的及時客觀的闡述吸引更多民眾,使之能從中得到啟發。因而,體育新聞傳播要增強評論的可讀性、導向性,就要求我們對體現社會時代精神的事情做出快速、及時的反應。如果總是放“馬后炮”,已經時過境遷,即使評論文章寫得多么正確、多么精彩,在人們的心目中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反響。

參考文獻

[1]王良義.談體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教育功能[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5,(2).

篇(4)

【關鍵詞】中醫藥;跨文化傳播;語言能力;文化能力;交際能力;專業能力

1跨文化傳播能力研究的意義

隨著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作為國際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為促進人類健康發揮著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推進為我國對外傳播事業的創新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1]。實施中醫藥“走出去”戰略迫切需要加強中醫藥跨文化傳播能力建設,講述中醫故事,構建中醫藥話語體系,以中醫藥為載體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有利于在新時代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實施中醫藥“走出去”發展戰略。《中醫藥人才發展“十三五”規劃》(國中醫藥人教發〔2016〕39號)提出了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隊伍建設和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人才隊伍建設的規劃,“鼓勵中醫藥院校培養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專門人才”“培養一批中醫藥基本功扎實、熟練使用外國語言、熟悉國際規則的中醫藥國際教育、中醫藥翻譯、中醫藥文化交流、中醫藥服務貿易等復合型人才”、“培養、造就一批中醫藥文化傳播高層次領軍人才”[2]。該規劃中一系列的人才建設任務都離不開對外傳播中醫藥文化,其關鍵在于提升中醫藥人才在不同語言、不同文化間順利進行中醫藥文化技術交流、傳播中醫藥文化的能力。提升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跨文化傳播能力,不僅有利于探索開展中醫藥專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不斷提高我國中醫藥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而且有利于中醫藥領域的國際學術與技術交流,傳播中醫藥文化,推進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中醫藥“走出去”戰略。

2“跨文化傳播”、“跨文化交際”的區別

“跨文化傳播”,“跨文化交際”對應的英文表達為“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由美國人類學家、跨文化研究學者愛德華霍爾在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一門學科。在語言學領域,學者傾向使用“跨文化交際”概念,主要從語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跨文化交際的過程,強調人與人通過運用交際技巧和方法適應交際對象、異質文化。傳播學領域的學者傾向使用“跨文化傳播”的概念,主要從宏觀的角度研究文化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流動、共享和互動過程[3]。以中醫藥為載體進行跨文化傳播,實現中醫藥文化“走出去”發展戰略,不僅需要從語言學和文化學的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際技巧和方法,同時也需要從傳播學的角度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中醫藥文化、中醫藥診療技術,讓世界人民了解中醫、接受中醫。可以說,跨文化傳播中醫藥是跨文化交際的宗旨和目標。

3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型研究

跨文化傳播研究最終也都落腳在理解與提升人類個體、社會組織和國家的跨文化傳播能力[4]。跨文化傳播能力是跨文化傳播中最具建設性的要素,任何傳播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跨文化傳播能力的提升。很多學者嘗試建立較為完整的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型以期更好地測評、培養跨文化傳播能力。Byram建立了態度、技能、知識、和文化批評意識4個要素的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型[5]。Deardorff提出了金字塔式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型,將跨文化傳播能力分為態度、知識和理解、技能三個維度[6]。美國羅德島大學傳播學教授陳國明提出了包含個人特性、溝通技巧、心理調適和文化意識的四維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式[7],這些較具影響力的跨文化傳播模型要素十分清晰,對跨文化傳播理論和實踐研究及其測評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外語界關于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型的研究[8-9]非常多,但很少有關于跨文化傳播能力的研究。在傳播學領域,孫春英認為跨文化傳播能力是多元文化社會中人們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它不是自然而然而存在的,而是通過后天努力培養而成,涉及認知、情感、行為、語用等多方面[10]。我國的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型研究基于西方模型,是西方模型的翻版再建,國內學者對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內涵和模型未達成一致意見。Deardorff認為,當前圍繞跨文化傳播能力的研究至少可從定義、能力提升和測量等三個維度重新出發[11]。構建語境化的跨文化傳播能力[12]是跨文化傳播研究出現的新進展,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在新語境下研究跨文化傳播能力是我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的趨勢,結合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在跨文化場合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現狀,構建中醫藥院校大學生跨文化傳播能力模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4跨文化傳播能力構成要素

中醫藥院校大學生跨文化傳播能力是在不同語言與文化之間傳播中醫藥知識、中醫藥文化所具備的能力,它包含在傳播過程中所需要的語言能力、文化能力、交際能力、專業能力[13]。

4.1語言能力

語言作為傳播的工具和橋梁,是進行跨文化傳播的基礎。語言能力指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技能的運用能力,包含在跨文化場合進行成功交際所需要的普通英語和專業英語的語音、語法、語義、語篇、語用等能力。中醫藥院校大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英語綜合能力,還要掌握與中醫藥相關的專業英語。中醫有龐大的術語體系,如“陰陽”“五行”“氣”“藏象”“經絡”,而且中醫語言文學色彩濃郁,富有很多排比、對偶、隱喻等修辭手法,表達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增加了異域文化民眾認識、了解、學習中醫的難度。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只有掌握了中醫藥術語以及中醫藥文化的英語表達,才能在跨文化傳播實踐中比較熟練自如地向目標語民眾傳播中醫藥文化,講好中醫故事,提供養生健康咨詢以及診療服務,讓當地民眾深刻體會深邃中醫文化的魅力,受惠于中醫。

4.2文化能力

較強的文化能力是減少跨文化傳播沖突或障礙的必要條件。文化能力涵蓋文化意識、對中國文化、目的語文化(如社會政治、宗教、歷史和地理、社交禮儀、行為規范、生活習俗與價值觀等等)、中醫藥文化的理解、認知、判斷及反思的能力。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信仰體系等方面存在差異,中醫藥專業大學生只有通過提升文化修養和素質,才能增強本土文化和異域文化本質和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增強文化敏感度,理解和把握傳播過程中的文化價值觀和行為取向。在對外傳播前要盡量減少兩方分化的沖突和分歧點,進行自我改造,增強相似性,減少文化隔閡與阻力,以接近目標文化[14];在對外傳播中保留傳播國文化的特色[15]。中醫藥院校大學生要講好中醫故事,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大量的養分,深刻理解其哲學智慧、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充分認識中醫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的獨特思維[16]。

4.3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是中醫藥專業大學生運用交際技巧和策略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在中醫藥對外傳播過程中需要有效交際的技巧和策略,包括信息傳遞技巧、行為靈活性、互動管理、社交技巧[17]。信息傳遞的技巧包括:僅作陳述而不進行判斷地去傳遞描述性信息;夾雜情感地傳遞支持性信息,在交流中通過點頭、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身體距離來有效地支持和回報交談者。行為靈活性指根據交際情境的不同選擇合適的交際行為。互動管理是在交際過程中依次發言、發起和終止會話的能力。社交技巧指移情和保持身份感,在交際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理解對方的思想感情并給予正確的回應。這四個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構建動態變化的交際能力體系。傳播者要綜合運用各種交際技巧和策略,消除異域文化的人們對中醫藥文化可能存在的偏見和錯誤認識[18],有效地傳播中醫藥文化,從而提高中醫藥跨文化傳播的效果。因此,中醫藥專業大學生需要根據不同的文化選擇有效的交際策略并采取行動。

4.4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藥專業人才進行跨文化傳播的前提。中醫藥專業人才應具備深厚的中醫功底,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扎實的中醫藥理論知識并熟練地進行辨證論治。由于文化的差異,中醫藥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仍被列為替代醫學或補充醫學,沒有進入當地主流醫學體系,絕大多數國外本土民眾對中醫藥以及其治療效果不甚了解,中醫藥專業人才只有讓當地民眾及病患了解、體驗了中醫的明顯治療效果,才能使他們相信中醫、支持中醫,因此診療效果成為中醫藥在國外傳播的重要依據。成功進行中醫藥跨文化傳播的關鍵在于中醫藥專業人員潛心專研、苦練醫術,提升專業素養能力及診療能力。

篇(5)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文化沖突;文化碰撞;電視劇

《北京人在紐約》,1992年拍攝,1994年正式出品播出的電視劇,對于身處異國他鄉的中國人,在面臨東西文化交融中,所受的各種身份的不認同,歧視,欺騙和更多負面的東西。“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ll.” 也許,紐約正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是天堂也是地獄。在文獻綜述中,研究《北京人在紐約》的,有探討文化主題的,有談內主人公的,還有談階層文化屬性的,這些研究的共同點在于大家都在談文化,東西文化,但是,卻沒有基于跨文化主題之上進行分析,因此,我想就這個角度來進行探析和探索。

一、重回基本——解讀當下的跨文化傳播新意

跨文化傳播,顧名思義,即跨地域、跨領域進行的文化傳播,但究其幾個字,還不足以解釋跨文化傳播,如何用學術語言解釋,先來看看不同學者的觀點。童兵認為,跨文化傳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從學理上說,指屬于不同文化體系的個人、組織、國家之間所進行的信心傳播與文化交流活動。跨文化傳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這種跨越不同文化體系的傳播行為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參與者不僅依賴自己的代碼和編、解碼方式,而且同時也了解并參與對方的代碼和編、解碼方式,是一種互動的傳授活動。依照這個觀點,跨文化交流可以理解為一種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而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跨文化”。尹韻公先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更為開闊的思路,他首先指出了跨文化傳播并非當下時代的產物,自古以來就存在,同時又指出跨文化傳播的核心在與“誰對誰”也就是“誰跨誰”的文化,這與童兵的“跨文化”核心比起來,就稍顯豐富。當然,如果僅僅是自古以來就有,那么,作為當下更為明顯的跨文化,跨文化傳播應該有其新時代下獨有的特性,“如果說過去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碰撞與融合,一定的國家或一定的民族還有相當的選擇權和自的話,那么今天的全球化時代,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越來越多地顯示出跨與被跨的意味,其選擇權和自的空間愈來愈小。”誠然,這個觀點確實能夠反映出當下的文化霸權,在亨廷頓將《文明的沖突》一經發表后,各方學者們都紛紛為之探討,亨廷頓看到了世界上幾大文化可能發生的沖突,同時也對未來世界的文化前景進行了探索。當今的跨文化傳播,從其利弊來講,都是一場文化的沖突與征服。

二、《北京人在紐約》——愛他就帶他去紐約與恨他就帶他去紐約的文化沖撞

在劇中,王起明起初是一個在北京有著極為高雅職業的藝術家,他拉大提琴,生活在夢想中,可是,他和妻子郭燕認為在大西洋的彼岸紐約城有著可以實現他們理想的土壤和根基,因此兩人決意去紐約尋找夢想,闖出他們自己的生活,當這對夫婦到達肯尼迪機場的時候,瞬間一種茫然、不知所措襲來,他們突然意識到這里的生活好像和想象中的不一樣,拜見了郭燕的姨夫姨媽后,他們又被帶到了一處地下室,姨媽拿著500美金對他們說,這就是你們住的地方,這500美金你們先拿著,以后有了錢在還我。就這樣,他們的紐約尋夢之旅開始了。也許,王起明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是的,他是第一代華僑移民的縮影,他們的背后,是無奈和辛酸。

當王起明終于不用在大年三十無論刮風下雨下雪要去送外賣的時候,他坐到了辦公室,于是將女兒寧寧也接到了這個理想遍地的國土,可是,沒有父母完整的愛,面臨者有一個新的繼母,對于這個16歲的孩子,在這個大西洋彼岸的陌生地方,彷徨不安,想要媽媽的各種情感,我想,得不到對她的傷害也是深的,于是,她開始以一種極為顛覆的叛逆去試圖無聲的說明,這就是你們不管我的下場,而她自己,最終選擇嫁給一個老頭,這種文化顛覆,倫理顛覆,作為一個叛逆期的青年,在接受過傳統東方文化之后在去感受西方的各種文化,她徹底的變成一個文化交融下的犧牲者。

三、跨文化傳播現今及展望

誠然,《北京人在紐約》只是一個文本分析,原著作者曹桂林本身也是一個旅美作家,因此王起明可以說是他自己的一個縮影,但是,無可置疑,確實反映出的是東西文化沖撞后華人的茫然不知所措,無可奈何。作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跨文化傳播的研究無疑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變得更加炙熱,而《北京人在紐約》只是描述了第一代僑民在文化沖突下的處境,隨著更多的華人華僑的興起,也許唐人街和所有關“唐”,不能說與自由女神像媲美,但是可以做到,平等相待,這些也正是跨文化傳播研究者們需要關注并且探討的問題,在兩種不同文化的沖撞下,如何做到最大化的兼容,使兩個文化都保有并不被侵犯,做到最大意義的共贏,這可能是當今傳播需要鉆研的成功傳播之道,“做好跨文化傳播研究是軟實力落到實處的關鍵之一”,“影響力是國際傳播軟實力的最終體現”。當今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如何提升國際影響力,落實傳播軟實力,發揚我們自身的優勢文化精髓,保護地方文化特色,正如最近興起一時的《舌尖上的中國》,它就是個很好的去傳承并發揚我們自身文化的成功典范,讓更多的國人加深自己文化的了解,讓不知道中國文化的外國人開始對中國文化了解。那么《北京人在紐約》的文化處境將決不再重演。

參考文獻

[1] 童兵.試析跨文化傳播中的認識誤區[D].新聞大學,2004.

[2] 尹韻公.誰在對誰行為——基于跨文化傳播的思考[J].傳媒觀察,2005.

篇(6)

目前關于高校校園文化的研究已初成體系,可謂成果紛呈。對現有資料進行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性研究,一類是本體研究。就高校校園文化本體的研究又分為:文化視角、教育學視角、心理學視角和傳播學視角。本文屬于傳播學視角,沒有細化傳播要素,而側重于傳播方式。希冀理論聯系實際,用傳播的理論深化校園文化的落地,避免校園文化研究偏理論化。孫慶珠在《高校校園文化概論》中說:“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對學生具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導向功能、激勵與控制功能,等等。這些功能產生的作用都是高校校園文化傳播的結果,沒有傳播,也就不會有這些功能的產生。”也就是說,沒有傳播,再優秀的校園文化都是空中樓閣;沒有關于傳播的研究,再嚴謹的校園文化本體論研究都將束之高閣。

2.新形勢下影響高校校園文化傳播的四個因素

(1)邊緣文化對主流高校校園文化的沖擊。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大學歷來就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近年來,由于社會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部分缺失,高校校園文化更多地受到了邊緣文化的沖擊,以致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觀在高校校園文化中失去陣地。

(2)大學生個體性的張揚和主動性的提高。新的時代鼓勵大學生獨立性和創新性,但這勢必打破高校校園文化單向不對等傳播的套路。大學生不再是簡單的高校校園文化的接受者,而是高校校園文化的參與者和創造者。這拓寬了校園文化傳播的渠道,但也增加了校園文化傳播的難度。

(3)大學與社會的聯動。一方面, 大學是高深學術、高新科技的聚集地,也往往是社會思潮和前沿思想的迸發地;另一方面,只有植根于社會、關心社會發展的大學才具有強大的底蘊和生命力。高校、地方政府、企業的聯合互動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為探索高校校園文化傳播和落地的一條路徑。

(4)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和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部分專家認為,微博和微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改變了傳播的方式。傳統媒體門庭冷落、無人問津,新媒體占據了高校校園文化傳播的半壁江山。

3.構建高校校園文化傳播模型圖

下面就這個模型圖做幾點說明:

(1)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目的應該是育人,高校校園文化傳播必須以“大學育人”為引領。

(2)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播四個主體既是高校校園文化構建的參與者,也是校園文化的傳播者,在傳播上不存在主客體或不對等的關系。

(3)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播必須打破內部傳播的藩籬,注重與社會的聯動,形成內部傳播和外部傳播雙翼劃動。

(4)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和傳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必須要緊緊抓住階段強化和長效滲透這條主線。

4.高校校園文化傳播與落地對策研究

(1)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和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使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的主要任務更為具體、系統和完整,因而必須作為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指針。”只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下,才能建立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家園,不致信仰喪失、存在感缺失。

(2)注重學生群體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共建和傳播作用。大學生日益萌發的主動性和個體性促使了學生參與和傳播的熱情。一方面,學校要適當地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景觀設計或學校規劃決策,增強學生的母校認同感;另一方面要避免硬性的號召,打消大學生的“反權威意識”,以學生影響學生。

(3)注重校友群體對高校校園文化的深化和傳播。校友是學校的寶貴財富,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傳播和落地的重要助推力量。首先校友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一種重要體現;其次校友是高校校園文化外部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最后校友是高校校園文化與社會的一個重要連接。因此,高校要重視校友的登記和聯系,開展校友聯誼和校友返校、感恩母校、回饋母校等活動。

(4)面向地方經濟和文化,注重學校品牌和形象的塑造。大學精神既要張揚學術獨立性更要融合社會進步需求,大學文化既要有教育教學的底蘊更要有引領社會的價值。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播既要立足地方文化、汲取營養,又要面向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價值。反過來,社會的認可和認同又會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影響高校文化品牌和精神的塑造。

篇(7)

關鍵詞:視覺文化;消費社會;文化形態;傳播理念;傳播方式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1-0212-02

人類社會生存的環境是由三類環境總體構成:自然環境、社會體制環境和符號環境。顯現著現代文化特征的社會,某種意義上說是各種符號系統通過傳播而構筑的社會現實。當下,以視覺為中心的視覺文化符號傳播系統正向傳統的語言文化符號傳播系統提出挑戰,并日益成為我們生存環境的更為重要的部分。顯然,現代文化正在脫離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在現代傳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轉向以視覺為中心,特別是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視覺文化傳播時代的來臨,不但標志著一種文化形態的轉變和形成,也標志一種新傳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當然,這更意味著人類思維范式的一種轉換。

一、視覺文化:一種新文化形態的理解

人類早就有了視覺經驗,即看的經驗,這也應當說就有了視覺文化,有了視覺文化傳播。視覺,亦可視為通俗的“觀看”。“觀看,可以說是人類最自然最常見的行為,但最自然最常見的行為并非是最簡單的。觀看實際上是一種異常復雜的文化行為。我們對世界的把握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于視覺。看,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發現的過程。”一切提供觀看信息的媒介,如電影、電視、戲劇、攝影、繪畫、時裝、廣告、形象設計、網絡視聽……甚至X光、虛擬影像都在構筑著視覺文化符號傳播系統。

傳播媒介是文化發生的場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現代傳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變革,正使得這一“文化發生的場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觸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為個人與社會交往的重要方式。而這其中,視覺文化符號傳播系統正在成為我們生存環境的更為重要的部分。在視覺研究中,對于視覺傳播行為的理解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視覺傳播行為,泛指不是由單純紙質文字媒介和單純視覺媒介傳播信息,而由視聽媒介或視聽媒介傳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傳播現象。狹義的視覺傳播行為,側重于純視覺媒介傳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傳播現象。本文運用的是廣義的視覺傳播行為概念。

二、多維視野:不同學科闡釋視覺文化

盡管我們前面對視覺文化進行了簡單的概括,但我們仍需從不同學科的角度進一步地探討對于視覺文化的理解,以期獲得跨學科的學科支持。

1.處在藝術學家視野中的視覺文化

從時間上看,對于視覺文化的關注,從事某一藝術領域創作和研究的藝術家和學者,投以了較早的青睞。雖然他們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的領域不一,但是他們都認為視覺觀看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發現的過程。

匈牙利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巴拉茲是很早用“視覺文化”來進行電影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電影美學》中就預言“隨著電影的出現,一種新的視覺文化將取代印刷文化”。他也引用了一位藝術大師的名言來增強自己的觀點:雕塑大師羅丹說得很明白“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

2.處在社會學家視野中的視覺文化

社會學家們對視覺文化的關注和研究,我們往往重視不夠。實際上,很多社會學家已經較早的敏感的感覺到視覺文化將會成為文化主導。在這方面,美國哈佛大學的丹尼佛?貝爾教授是佼佼者。他在《資本主義文化的矛盾》一書中說“我堅信,當代文化正逐漸成為視覺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他還說:“聲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約定審美,主宰公眾,在消費社會中,這幾乎是不可避免”。這個時代“視覺為人們看見和希望看見的事物提供了許多方便。視覺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一變化的根源與其說是電影電視這類大眾傳播媒介本身,不如說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孕育了這種新文化的傳播形式”。

3.處在文藝美學家視野中的視覺文化

與前面二者相比,文藝美學家對視覺文化的研究呈現著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文藝美學家對視覺文化的論述較晚,二是文藝美學家對視覺文化的論述更為系統和深刻。在這方面,英國的文藝美學家伊格爾頓的大聲疾呼頗為強烈。他指出,我們正面臨著一個視覺文化時代,文化符號趨于圖像霸權已是不爭的事實。圖像生產深刻地涉及現代社會的政治、科技、商業、美學四大主題。

4.處在哲學家視野中的視覺文化

假如說前面幾個領域的學者對視覺文化的論述已經足以令人注目的話,哲學家們在這方面的論述就可以稱得有些振聾發聵了。當然,這種的振聾發聵效應的獲得決非是學術“吶喊”所致,而是學術“深刻”所在。有人認為,對視覺文化的哲學關注是后現代哲學家們的“專利”,實際卻不是。古典哲學家、現代哲學家都在這方面有相當的關注。例如,黑格爾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視覺和聽覺是認識性的感官。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視覺就是聽覺,抑或視聽同時動用。海德格爾在30年代就曾說過: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世界圖像時代……世界圖像并非意指一幅關于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顯然,諸如海德格爾、梅洛?龐蒂等哲學家都打算通過對視覺藝術的考察來發現非對象化、非客體化思維的精妙所在。在這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位哲學大師是現象學家胡塞爾,他關于“圖像事物”、“圖像客體”、“圖像主題”方面的精辟論述可以稱作視覺文化研究的經典。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了這么一個令人值得注意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后現代哲學家都不同程度地關注了視覺文化問題。為什么哲學家,特別是后現代的哲學家都不同程度地關注了視覺文化問題。為什么哲學家,特別是后現代的哲學家幾乎都關注并進入了視覺文化研究領域?這對我們傳播學研究有何啟發?這是我們在展開視覺文化傳播學研究時要慎重思考的。

三、環境分析:視覺文化達觀的社會動因

視覺文化為什么會在今天如此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視覺文化為什么會在今天產生如此大的社會影響?視覺文化為什么會在今天引發諸多學科的密切關注?我們需對此進行更為全面的理論分析。

1.現代傳播科技為視覺文化建立了媒體平臺

德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在論及電影作為視覺媒體達觀時說,人們有著再現現實的永恒沖動。但是,在電影誕生以前,尚無一種媒體能滿足人們的這種永恒的沖動。是現代科學技術的恩惠,使電影開始滿足人們觀看現實的深層欲望。這表明,首先是現代傳播科技發展并構筑了視覺文化的媒體平臺。當今媒體的高度發達,特別是數字化媒體的出現,更是構筑起了視覺文化的全球化平臺。

2.消費社會構筑了產生視覺文化的溫床

英國學者斯特里納地認為,消費主義與媒介飽和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核心。一旦建立起具有充分作用的資本主義生產體系,消費需求的增長就開始出現,然后人們就要獲得休閑,或在工作道德之外獲得消費道德。人們對消費的需要已經變得比生產更為重要。形象與商品的內在聯系使得消費社會必然趨向于視覺文化。

四、理論建構:視覺文化傳播的新理念

假如說,視覺文化的研究已開始為理論界所關注,那么,視覺文化傳播的研究則剛剛起步。視覺文化傳播的新理念著重體現在兩個方面。

1.視覺文化特定的生產關系決定了視覺文化傳播的新理念

誠如前述所言,在語言為中心的文化形態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語言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而在形象為中心的視覺文化形態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是視覺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其間,影視形象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格外突出。

視覺文化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是以獨特的傳播形態表現和完成的。視覺文化的生產對象,已不再僅僅限于那些純粹物質性的產品,而是越來越多地生產“視覺符號產品”。在兩類的視覺符號產品中,人們消費的不只是純粹的物質產品,也不是一般精神產品,而是將視覺文化的精神產品通過傳播的獨特方式進入人們的消費領域。

2.視覺文化傳播特定的接受條件和接受對象構筑著新的傳播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xxxxxxx|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 狠狠的干性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日韩在线 | 中文|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五月天亚洲图片婷婷|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老熟女重囗味hdxx70星空| 国产三区在线成人av|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到爽| 色狠狠久久av北条麻妃|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性按摩xxxx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牲交xxxxbbbb|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