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攝影課程總結

攝影課程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1-21 23:03: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攝影課程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攝影課程總結

篇(1)

1.偏重技法傳授的教學內容

此外,不少高校的公共藝術素養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偏重于技法傳授。以攝影為例,教學重點往往集中在攝影的手段(器材)與技巧上,偏重于技術、技法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為大學公共藝術素養課程,攝影的教學目的不在于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的技能技巧的學習與掌握,不在于攝影技能技巧必須達到某種高度,而在于通過攝影藝術這一獨特手段,潛移默化,感化心靈,完善人格,讓大學生的精神世界飛躍到一個更高、更美的境界。顯然,對于作為大學公共藝術素養課程的攝影來說,審美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遠比技法傳授更為重要。

2.講授式的教學方法

就教學方法而言,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公共藝術素養實踐類課程通常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采用講授灌輸的方式,在客觀上形成了公共藝術素養教學上的教師機械教和學生被動學的局面,以致大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和樂趣被大大減弱。以攝影課程為例,教師往往先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與技法要點,然后布置相應作業,隨后學生按照要求完成拍攝實踐。這種傳授式教學基本上是你講我聽,你問我答,教師教一學生做一,教師教二學生做二,就作業而作業,為拍照而拍照,而缺乏啟發式的對話研討與審美上的探索思考。4.缺少課外活動環節公共藝術素養教育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光說不練很難收效。但是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時量少的情況下,光靠小小的課堂和短短的幾十課時的課內教學,難以達到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的最終目標。對于公共藝術素養教學而言,課外藝術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素質型、創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徑。以攝影為例,目前的教學往往局限于課堂,缺少課外活動環節。雖然很多院校有各自的攝影社團,也不定期會有一些攝影活動,但這些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和攝影課程無關,往往是熱一陣冷一陣,有一陣無一陣,有任務時才突擊。

二、“2+4”立體教學法應用性研究

在公共藝術素養課程當中,攝影課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設置攝影課程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完善大學生的心理及人格,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針對這一目標,筆者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2+4”立體教學法。“2”指的是攝影教學的開展形式,即“攝影選修課”“攝影社團與校園攝影活動”,課內課外兩個平臺并重。“4”指的是攝影教學具體的實施內容與措施,即圍繞課題理論學習實踐技巧和佳作鑒賞相結合、適時引導拍攝實踐、作品評議總結分析、策劃展覽匯報成果等四個步驟,從而有效提高公共藝術素養課程教學的實施效果與質量。

1.兩個平臺

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公共藝術素養的培養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在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更應該注意發揮學生社團在公共藝術素養教育實踐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并重視相應的校園藝術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如定期的攝影大賽、攝影作品展等,讓學生的學習時間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學習空間從課堂擴大到校園,力圖將藝術教育真正融入大學生涯。其實在當前,很多院校都開設了攝影選修課,在課外也成立了大學生攝影社團并舉辦相關攝影藝術活動,但這兩種形式是互相獨立的,沒有統一起來,這不利于攝影教學的開展。筆者將攝影社團、攝影藝術活動作為攝影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攝影課和攝影社團、攝影活動結合起來,共同組成攝影教學的開展形式。其中,作為第一課堂,攝影選修課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通過教學激發普通大學生學習攝影藝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藝術判斷力,最終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此外,將攝影社團和攝影活動納入攝影教學,作為第二課堂,通過形式靈活的各種藝術活動協同開展攝影教學活動,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實踐結合,擴大藝術教育的空間和實踐的舞臺,增強藝術教育效果。

2.四步教學法

在具體的攝影教學中,筆者改變傳授式的教學模式,改“課程”教學為“課題”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圍繞著教師精心設計的課題進行探討與實踐,在教師指導下有的放矢地學習相關知識并進行相應的攝影實踐活動。為了更行之有效地開展教學,筆者就攝影課題教學的具體實施內容與措施歸納為如下的“四步驟”。

(1)圍繞課題,理論學習、實踐技巧和佳作鑒賞相結合

首先,依據課程大綱把攝影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起來,設計實際的、有典型意義的攝影課題。圍繞課題,教師結合自己或他人的拍攝技巧和經驗進行理論講授,通過作品欣賞、技術講解、創作理念介紹,讓學生獲得感知,以培養學生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2)適時引導、拍攝實踐

其次,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分析作品,并根據課題任務要求進行創意構思和遐想,編寫拍攝腳本、策劃拍攝方案。隨后,依照已確立的拍攝方案與執行程序工作,完成方案的具體實施與制作。通過攝影創作實踐,將審美理念轉化為藝術實踐成果,激發學生發現美、捕捉美、探索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潛能。教師對方案的執行過程進行觀察和督導,注意有的放矢地啟發與引導學生,發掘潛能、發展個性、大膽創新,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并適時地提供必要的技術上的幫助與指導。

(3)作品評議、總結分析

任務實施完成后對作品進行分析與評議是攝影課程的重要內容。“作品評議、總結分析”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即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教師講評。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目的是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鍛煉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評價能力,同時通過互相交流促使學生進一步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

(4)策劃展覽、匯報成果

篇(2)

【關鍵詞】高職院校 攝影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183-01

近幾年,中國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攝影課程。攝影屬于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這就決定了攝影教學的特點。本文結合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發展需求及特點,對高職院校攝影基礎教學做出了一些反思,對攝影教學的改革提出一些措施。

一 高職院校中攝影課程教學模式探析

攝影屬于視覺藝術,具有視覺藝術所具有的直觀性及具體性,現代社會攝影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拍攝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攝影教學的特點及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改革教學模式,進行綜合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動手能力及對圖片的賞析能力。

第一,設定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個主題,確定的這個主題要緊密結合攝影課程內容,使學生圍繞著這個主題構思并對學生的拍攝內容進行優化指導,使之接受的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便于整體掌握。

第二,現場講評、圖片賞析同步教學。在完成課程教授后,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攝影作業,然后對學生上交的攝影作品,教師要在課堂上及時講評,并展示一些較出色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作品,找出學生作品中的不足之處。

第三,互動、競賽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舉辦一些競賽活動,給予一定的名譽及實質性的獎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競爭意識,使之在準備攝影作品過程中能提高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創新性及攝影技術。進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注重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學生為主展開教學。

二 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現代多媒體的開發與廣泛應用,為促進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及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與機遇。目前,現代化教學手段也被廣泛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攝影課程教學中去。

第一,進行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其教學信息量大大擴大,使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更強。教學手段的日趨多樣化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

第二,計算機后期處理技術。現今的攝影藝術處于一個數字攝影時代,拍攝的照片與影片大部分都需要經過后期加工處理。俗話說,攝影中三分靠拍攝,七分靠制作,這就突出了計算機的后期處理技術在數字攝影中占有的重要作用。

第三,移動投影機的教學應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用移動投影機結合實時教學的模式。為了方便開展現場教學,可以在影棚中設立移動的影機與幕布,提高整體教學的能動性。

三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現代教育的技術手段在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攝影課程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整體提高了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學習質量。正是如此,該教育手段的應用對于教師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及整體素養。

第一,備課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進行課程教學前,教師要將即將應用到課堂中的內容以課件的形式制作好,可以將一些名人或得獎的優秀作品嵌插到所要講解的攝影理論知識中去,在教學過程中便于與學生一起將作品進行對比,使學生在視覺、聽覺的共同配合下,直觀、形象地吸收所學知識,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第二,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使用網絡手段教授學生時,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開通學生溝通平臺,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及時向教師發問,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及學生學習的氛圍。

第三,加強建設實訓室工作。在高職院校中,實訓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在攝影課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學校要加強實訓室的建設工作,也可以選擇與社會上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進入社會企業中,在實踐中提高自身攝影技術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 結束語

在高職院校攝影課程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有效促進課程教學的全面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攝影技術人才的需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適應時代潮流,不斷改進及更新教育觀念,設計出內容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并掌握使用技巧,處理好傳統教學模與引進的技術之間的關系,使之有效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向東.西南民族地區高校非專業攝像教學路徑探新[J].貴州民族研究,2010(12):74~75

篇(3)

高校新聞攝影教育師資現狀及問題分析

新聞教育是國家新聞事業發展的基礎工作,但在人才的培養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瓶頸,其中尤以新聞攝影師資問題最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聞攝影教育教師數量偏少。近十年來高校持續擴招,師生比例失調在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以實踐性特別強的新聞專業中的攝影課程,師生比的不合理現象就更為突出。以西部省市高校的新聞專業攝影課程的師生比來說,各校每年需學習新聞攝影課程的學生與攝影教師之比為85~120∶1,攝影教師既要從事理論教學又要開展實踐教學,特別是1個教師指導80多個學生的實踐教學,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往往只能蜻蜓點水。

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在我國很多高校新聞專業是新辦專業,攝影師資沒有儲備;二是新聞專業發展的觀念嚴重滯后,認為新聞專業就是培養一些文字記者,不重視攝影課程、不重視攝影教師的觀念依然存在;三是整個社會的新聞攝影師資稀缺。攝影是一門藝術,學習藝術需要天賦,但更需要時間的磨煉和多年的積累,相當多的藝術攝影者對新聞攝影了解不多,領悟不深;四是有能力培養新聞攝影專業師資的高校或培訓機構也不多,開設高層次的新聞攝影專業培養專門人才依然存在著困難;五是擴招后的高校新聞專業發展快速,新聞攝影師資滿足不了需求;六是在“讀圖時代”的今天,媒體的視覺傳播更受讀者青睞,致使各高校對新聞專業的課程進行了重新設置,增加了攝影課程的學時和比重。

新聞攝影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一些高校新聞攝影教師很難說是學高(當然,這里的“學”不是指文憑、學歷,而是指真才實學)和身正了。筆者曾對西部某省的12所本科院校的14名新聞攝影教師作了調查,結果見表1:

從專業上看,學攝影專業的教師1人,非攝影專業的教師13人。他們很多都是中途轉型而來,開始是愛好攝影,把攝影當成一種樂趣,但并沒有打算深入鉆研攝影,多半是因為新聞專業開設了攝影課程而又沒有專業的攝影教師,才轉為從事攝影教學的。他們理論知識欠豐富,缺乏新聞攝影實踐的閱歷,所以無法對新聞攝影進行理論總結和提煉。轉型的新聞攝影教師大多愛好藝術攝影,他們在給學生傳授新聞攝影知識時,始終無法從藝術攝影的樊籬中跳出來,沒有把藝術攝影的優勢巧妙地轉化到攝影教學當中。

從學歷來看,在14名攝影教師中,有碩士學歷的5人(非攝影專業),本科學歷7人,專科學歷2人。可見專職新聞攝影教師的學歷普遍偏低,大多為本科學歷,還有專科學歷,且只有1名教師是攝影專業本科。這是因為攝影的發展過程非常漫長,它是幾何、光學、物理、化學、感光材料、機械加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文學、藝術等多種學科綜合發展的產物。從1839年銀版攝影術的發明應用至今,攝影術在初、中期的發展一直較為緩慢,直到近年的電子、通信、網絡技術的應用,攝影術才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從行業經歷和職稱看,新聞攝影教師普遍缺乏行業經歷和經驗,從表中可以看出,只有3人從事過新聞攝影,都是中級職稱,其中有2人是專科,均來自媒體。而有碩士學歷或副教授職稱的新聞攝影教師均非攝影專業和非攝影專業職稱。

另外,高校選拔教師的學歷門檻較高,把對新聞攝影教師的選拔等同其他學科要求,而有豐富新聞攝影經歷和經驗的攝影記者學歷和職稱往往偏低,無法達到高校的人事要求。因此,很難選到攝影專業高學歷教師。同時,高校的招聘對象往往面向傳播學、影視等專業的研究生,不是說他們的水平不高,而是他們畢竟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更沒有新聞攝影工作的經驗。再加上很多高校的新聞攝影教師過去是從事藝術攝影的,藝術攝影對他們多年的“熏陶”已經根深蒂固,而平常又很少有機會參加新聞攝影活動,難免在教學中紙上談兵。

這里的“身正”,主要指新聞攝影教師要有為新聞事業發展做貢獻的正氣。既然是新聞攝影,就不能像藝術攝影那樣可以靠自己的想象加工。它應當是準確應用攝影技巧表現典型的新聞事件,達到生動的情感傳遞和獨特的視覺效果,通過畫面中的構成元素傳遞信息,讓照片代替人的語言傳播信息。可見,新聞攝影非同藝術、商業、廣告類攝影,它必須遵循新聞攝影的內在規律。

由此可見,缺乏行業經驗和非新聞攝影專業的新聞攝影教師在教學中難以將新聞攝影從攝影藝術中分離出來,難免會犯加工新聞圖片、現場擺拍等錯誤,這就是“身不正”的體現,對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

新聞攝影教師觀念不夠創新。同志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是無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么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一個缺乏觀念創新的教師也就無法培養和塑造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新聞攝影教師培養的人才應該是以攝影為手段,服務于我國的大眾傳播事業。因此,新聞攝影教師首要的前提是要有創新觀念,才能拍攝出新穎的新聞攝影作品,才能在遵循新聞攝影規律的前提下大膽地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華,讓新聞圖片滿足媒體發展的需求、滿足讀者的需求。

可是,很多高校的新聞攝影教師普遍缺乏創新意識,導致大多數學生創新能力不強。學生拍攝的新聞圖片,要么只追求畫面形式而忽視了內容,要么有了畫面內容而形式又呆板、單調,難以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和諧統一。當然,這一方面與新聞攝影教師本身有關,另一方面還與高校沒有給新聞攝影教師創造更多的條件,使其能夠及時“充電”有關。

解決高校新聞攝影師資問題的幾點建議

隨著新聞傳播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聞傳播院系尤其是高校新聞攝影教師必須為其培養高素質、更符合社會需要的新聞攝影人才,才不辜負時代賦予的重任,才能完成社會賦予的重托。因此,解決新聞攝影師資問題,特別是提高新聞攝影教師的素質問題,就成為有關高校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改變落后的人才培養模式。傳統思維認為,搞新聞工作只需要“筆桿子”好就可以了。誠然,媒體需要好“筆桿子”。但在生活進入快節奏的今天,媒體發展迅猛,視覺傳播加速提升,人們追求的是快速、準確、高效,追求的是“三步五秒”的閱讀方式。各大紙質媒體競爭的焦點和陣地之一就是圖片新聞。所以,各新聞人才培養單位要積極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應讓文字新聞人才和圖片新聞人才兩翼齊飛。

為了培養的新聞攝影人才能夠適應未來媒體發展的需求,相關院系在培養過程中應有一些特別舉措。如在新聞攝影課程時間的安排上,首先要有傾斜。我們知道,攝影是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必須經常去拍攝實踐,否則,攝影理論知識即使再豐富也是枉然。所以,在課時安排上要考慮足夠的實踐練習時間。這一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自然就會提高新聞攝影教師的積極性,他們就有時間帶學生走出校園,走入社會,用手中的相機關注社會、記錄社會、展示社會。從某種意義來說,唯有如此,攝影教師才會真正領會攝影的價值真諦,領會新聞攝影的社會意義和豐富內涵。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與社會的互動,就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多渠道引進新聞攝影教師。教師是教育的主體之一,離開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是不可能的。高校新聞攝影教師資源匱乏是不爭的事實,想方設法引進教師應是學校的本職工作。要引進新聞攝影教師,單靠高校畢業的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滿足不了需要,再說這種引進也不一定適合教學的需要。因此,可以考慮從其他渠道引進。首先,可以從媒體聘請攝影記者當專兼職教師。攝影記者當教師,因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肯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在美國,新聞傳播學教授,只有17%的人沒有當過記者。大部分教授認為,新聞從業經驗才是聘任一位新聞教育工作者的先決條件,而不是博士學位。新聞教育尚且如此,那么對于實踐性特別強的新聞攝影教育就更應如此了。攝影記者當教師,也有不足,就是教育教學法有待學習和提高。所以,高校要對引進的這類教師進行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等相關課程的培訓。其次,從攝影協會引進新聞攝影教師。攝影協會是攝影人才的聚集地,有藝術攝影人才,也有新聞攝影人才。即使是新聞攝影人才較少,但這些攝影愛好者的攝影悟性較高,經過一定的培訓會很快達到教學要求,并且這些人有一個相互學習討論的平臺,提高起來較快。

提高現有新聞攝影師資的素質。目前,新聞攝影教師確實算稀缺資源。所以,高校要想辦法留住已有的新聞攝影教師,具體舉措要因校和因人而異。有的高校新聞攝影教師可能職稱偏低,那么就盡量創造條件讓他們提高職稱;有的可能學歷偏低,就給機會讓他們提高學歷,多參加相關培訓;有的可能實踐經費少和實驗設備差,就從經費增加、設備完善上著手,增加投入,同時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讓他們到媒體鍛煉,到重點大學進行短期培訓;多鼓勵教師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和重大的新聞實踐活動;高校與媒體聯姻,讓媒體的資源與學校的資源互補,特別是攝影教師要有與媒體緊密合作,抓住媒體這個學習的平臺。必要時可以請媒體攝影編輯、資深攝影記者培訓高校的新聞攝影教師。若有條件的話,高校可以定期安排攝影教師到媒體鍛煉,努力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相長。此外,院系的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也要重視,這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和業務素質,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會融入積極健康的教育思想,以培養合格的新聞攝影人才。

有條件的高校應大力培訓新聞攝影師資。高校新聞攝影教師要使整體水平得到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像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等有條件的高校應把培養新聞攝影教師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當然,在培養的過程中,為了早見成效,可以用較好的條件吸引有新聞實踐經驗的從業者來學習新聞攝影,同時與媒體合作,達到高校與媒體雙贏的局面。用這種方式培養的新聞攝影師資才能較快地成為新聞攝影教育的主力軍。

而今的媒體追隨時展的脈搏,追求效率和效益,視覺新聞滿足了讀者的需求,也跟上了時展的步伐。高校新聞攝影教育應為媒體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新聞攝影教師在這項事業中要扮演好角色,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關注新聞攝影師資的建設,也是為了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

篇(4)

關鍵詞:攝影;審美;素質;教學

攝影是一門藝術,可以反映人們真實的情感意識、思想理念和生活狀態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攝影技術及攝影器材也是日新月異。相機的品種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齊全,人們對攝影技術也越來越重視,不斷地學習新的拍攝方法和使用新的器材。與此同時,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垃圾圖片出現,缺少創新、缺少美感、缺少個性和甚至讓人感覺是互相抄襲。攝影的意義在于培養人們的審美方式,對于在校的學生而言,攝影審美素質的培養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國許多院校都開設攝影課程,傳統的攝影教學,常過于重視讓學生學習基本的攝影理論而忽略對藝術創作的培養,讓學生不能夠把情感融入到拍攝活動當中,使得攝影作品平淡無奇。

一、攝影教學中審美素質培養的必要性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體現了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學生的教育培養是―個漫長的過程,攝影作為審美教育中的一種,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在攝影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通過攝影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和認識美的意識,促進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有助于使學生樹立高尚且科學的審美理想,有利于其形成完整的審美心理。另一方面,在攝影教學中可以使學生辨別現實生活中的丑陋和美好。我們知道攝影作品能夠記錄歷史、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抓拍出生活中閃光的地方,并能夠體現人性的關懷。通過教師對攝影作品的講解,使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歷史和人性,進而提高感悟丑陋與美好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覺地追求真善美。

在攝影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正確的、直觀的感受美的存在。豐富的美感體驗是學生心靈成長的基礎,如今攝影幾乎成為大眾用審美的眼光觀看世界的眼鏡,攝影教學能夠向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美感體驗,通過攝影的學習有助于使學生感受大干世界的美,使其獲得豐富的情感認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心靈感應和審美能力。

二、攝影教學中審美素質的培養途徑

首先,善于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在攝影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在課堂中營造一種藝術的氛圍,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審美情感導向,可以借助一些中外優秀的攝影作品,通過重點介紹其拍攝者的一些觀點、做法、原則及作品的誕生過程,增加學生的背景知識和生活理解;通過優秀作品欣賞,陶冶其審美情趣,提高欣賞美、認識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形成合理的審美觀念。在攝影教學中,不能單一講解解拍攝技巧,而要注重把理論學習用于實踐,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感悟、去體會。教會學生靈活使用攝影器材,運用所學攝影技術把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定格在方寸之間,慢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指導學生從校園生活中挖掘素材,比如在課程中可以組織一些拍攝活動或有關攝影的觀摩展示,讓學生去體驗和觀察,進而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事物。

其次,耐心捕捉生活中的美。攝影可以說是一門瞬間美的藝術。事實上,“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英國詩人布萊克說過,美是無處不在的,如果學生們平時善于觀察和善于歸納總結,給自然界中的事物甚至很微小的事物賦予其嶄新的意義。當我們開始學會獲取或體驗不同形態的美感時,也就慢慢學會去認知哲學意義上的美的規律了。一些美學家可以由一片楓葉的長寬中發現黃金比率;一些攝影師也能以地上的野花甚至是苔蘚為主題,拍攝出像夢幻仙境般美妙的作品。當學生處于自然界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時,會慢慢變得對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更加敏感,不由自主地使自己融人大自然,進行拍攝實踐。學會融人不同的環境,逐漸會激發其的審美之情,有利于審美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仔細品味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影像是一個人心靈的映照,攝影藝術作品可以給人們帶來審美的愉悅和美感,在攝影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擁有一顆品味美和感悟美的心靈。除了講授教材中對作品的點評,還要注重培養多角度看問題,分析攝影者對作品的感情投入,學習作品從構思到完成運用各種技巧,領會攝影作品中藝術性及思想性的完美融合,以及作品中其他值得借鑒之處。在課余時間營造學習氛圍和機會,比如組織學生去參觀一些攝影作品的影展,有助于豐富其藝術修養以及感悟美的能力的提高,進而學會把真善美結合起來,達到審美與教育寓于一體的效果。

篇(5)

關鍵詞:攝像教學模式 開放式 數字化

一、引言

影像藝術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人們日常文化、生活、工作、娛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科技的鼎盛發展促進了信息技術與傳媒藝術的交融,擁有視聽雙重表現因素的電視、電影媒體成為了當今最具有影響力的傳媒形態。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促使國內許多高校紛紛開設了與影視相關的專業,其中攝像方面的專業課程也成為影視專業的主導課程。

攝像是一種以劇作作為依據,依托攝像技術,通過藝術創新,塑造可視藝術形象的創作過程,而攝像作品是作者通過攝像手段來表現主觀與情感的藝術形式,因此攝像作品的藝術效果,一方面取決于作者對主觀世界的認知,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對客觀工具的應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培養影視攝像專業人才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藝術修養的提升,也要重視其對攝像技術的掌控,只有做到藝術與技術有機結合,培養出一批具備藝術素質與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創造出符合時代特征的優秀藝術作品。

筆者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攝像技術實踐性強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總結攝像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二、攝像教學的傳統模式

1.攝像教學硬件設備條件的不足,導致教學模式偏重于理論傳授

目前,國內一些院校所開設的攝像專業課程普遍存在著設備不足和沒有實踐場地的問題,故而他們更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實踐操作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實踐課的過程中,由于以上兩個問題,學生去演播廳、新聞現場拍攝攝像的機會少之又少,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只能被動地按照書本和教師教授的知識進行學習,造成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更是阻礙了他們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因此學生的創作能力普遍不足。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一旦走入工作崗位,將會面臨很多難題,如:不能對影視節目制作整個流程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解和認識,許多創造靈感會因為無法通過技術實現或實現得不理想而難以表現作者的創意初衷。

2.攝像教學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較差

目前,由于一些高校師資、設備、場地等問題的制約,造成一些課程在授課過程中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得許多理論課程枯燥無味。比如,有的教師把《攝影史》完全當成“歷史回顧”課來講授,而沒有真正把攝影的藝術演變與技術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史”不僅僅代表過去或也不意味著過時,而應該分析攝影攝像發展歷程從而洞察其發展規律,并充分吸取歷史沉淀和精髓,豐富學生的藝術內涵。《攝影史》的講授過程,應該是引導學生運用歷史方法將歷史元素再創造的一個過程,從而使學生在體驗歷史演繹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正確支點,再融入當前的攝影技術和對藝術的認知,才能創造出具有時代鮮明特征的攝影攝像藝術作品。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授之以漁而非僅授之以魚,因此攝像教學課程結構設置要充分考慮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程的安排先后要達到學以致用。

三、攝像教學模式的改進思路

1.構建開放式攝像教學模式

針對以上弊端,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設計了開放式的攝像教學模式,在課程的設置上,安排一半以上的學時數作為學生的實踐課,并開放學校的音樂劇場、校電視臺和非線性編輯實驗室,讓學生隨時都可以參與到各類大型演出的錄制和制作中去,將學生從以往較為封閉的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理論課程的同時就可以隨時進行創作,培養了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系統地循序漸進地學習到攝像相關知識。首先,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對攝像機、非線性編輯系統進行基本的操作方式學習,了解影視節目的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系統的基本操作和流程。其次,在實踐課過程中,學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如何制作影視作品的基礎上,分組進行不同類型的節目創作,這樣既可以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把攝像前后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與攝像有關的知識理論,如構圖、補光、機位等等。當課程結業時,安排學生分組制作不同選題的影視作品,隨時組織學生介紹創作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最后再由指導教師觀摩、評論和總結。這樣使學生既培養了的創新意識又提升了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具體的攝相攝像作品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創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實際證明,開放式攝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而且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放棄照本宣科而更重視方法的傳授。

2.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構建數字化攝像教學平臺

攝影攝像藝術屬于視覺造型藝術。攝影攝像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攝影攝像課程的積極性前提下,讓學生理解并學會運用攝影攝像創作理論及技巧、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培養他們的攝影攝像創作能力。為達到這個教學目標,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將數字技術與攝像課程結合,使攝像課程教學模式更為新穎、互動性更強,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攝像課程的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比如,利用因特網收集攝影攝像優秀作品,建立優秀作品文件庫,以豐富學生的創作視野,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教學過程中充分采用對比介紹、圖像、聲音、文本協同表達的方式,開發多媒體課件為攝影攝像課堂教學準備數字化教材,以滿足學生視聽覺多種感官的需要;基于Web服務器構建網絡交流平臺,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提供了一個融洽的學習交流環境,同時提供一個學生自我展示空間,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結論

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認真分析目前大學攝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提出了攝像教學必須把藝術教育與技術提升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及改革思路,并通過構建開放式攝像教學模式和數字化攝像教學平臺,顯著提高了攝影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夏正達著.《攝像基礎教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篇(6)

關鍵詞:廣告攝影;專業群;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現階段,一改原有精品課程,開放資源,創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這樣可以將原有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和成果充分利用以達到共享,解決原有精品課程中出現的實用性不夠、交互性缺乏、平臺不統一、利用率低下以及后續維護弱等問題。更為關鍵的是能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引領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革新,推動高職院校專業群創建中的優質課程資源通過數字媒體等現代信息手段共建共享,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的目標。作為即將轉型的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廣告攝影”必然緊跟課程建設步伐,提供教學資源的管理、共享和創新功能,并且為大量遠程學習者提供方便,為課堂教學以外知識的拓展開辟捷徑。

一、課程定位與目標“廣告攝影”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所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要求學生懂得攝影的基本技能,并能把握當今攝影的潮流,學會鑒賞、拍攝、制作專業的攝影圖像,并使攝影成為設計的有力工具。本課程分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兩個部分,兩部分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具有較強的延續性和整體性其任務旨在通過對攝影器材、技法以及創意思維的理論學習來更好地指導實踐操作部分,是視覺傳達專業具有社會崗位定位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本專業諸領域內的核心課程。

“廣告攝影”課程主要目的是通過教學和實踐,讓學生掌握廣告攝影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使用廣告攝影的器材及相關設備、材料,掌握廣告攝影的創意要求,并能充分運用廣告攝影語言表達并設計主題,同時提高其鑒賞力,具備從照片的拍攝、制作到廣告作品中的創意、對照片的選用等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達到廣告攝影的標準。

二、教學內容及過程“廣告攝影”課程從技術層面和藝術層面以及商業層面向學生展現攝影的基本生態,專業面鋪展得盡量周全,在理清攝影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務求從實訓的角度將商業攝影與藝術攝影的方方面面描述到位,為相應專業的學生學習提供一個實用的藍本,使他們能迅捷地了解和從事相關行業。

課程側重廣告攝影理論與廣告攝影表現的有機結合。除了做到與廣告設計、美術基礎、美學理論、影視廣告等廣告藝術表現類專業的縱向聯系外還考慮到廣告策劃、市場調研、廣告方案等相關廣告學專業的橫向聯系。

課程對廣告攝影的表現方法進行分析以便與廣告的各相關學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廣告攝影的藝術構思、表現、制作能力。本課程力求做到內容翔實,結構合理,內容的普及性和表述深度的統一。

課程主要按照實踐題材分四個項目、先理論后實踐的方案完成教學任務,期間每個部分中又穿插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并由理論來指導實踐。

第一項目是理論概述部分。讓學生首先對廣告攝影的發展史、相機的功能以及曝光原理等有所了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項目是室內影棚廣告攝影。這是課程的主體部分,從介紹相機的拍攝、室內用光、布光技法以及廣告攝影各類題材的拍攝特點到學生的實際操作這樣一個由淺入深,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過程。

第三項目是廣告攝影的外拍。這部分主要針對部分需要外景實拍的題材,并結合廣告公司或企業的實戰方案完成廣告的主題拍攝。

最后一項目主要是利用PS等圖片處理軟件實際操作處理一些攝影作品,電腦的后期制作來完善廣告攝影的最終效果,以達到命題廣告設計的方案。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主要由理論和實踐、課上與課余相結合的總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穿插利用多種教學創新方法和手段綜合教學,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運用現代技術信息手段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率達100%。編制的課件有“攝影基礎”“廣告攝影創意”“攝影的構圖”“商業攝影特效”“廣告攝影后期處理”等。以及數百張中外優秀廣告攝影的幻燈片和數十盤廣告攝影的光盤資料。教學課件可實現網絡教學,將視頻、圖片等資料通過網絡達到開放共享,使更多的學生受益。

第二,課題訓練采取以短期作業為主(一般1~2課時),長期作用為輔(一般4~8課時)。課堂作業為主,課外作業為輔相結合的方式,提倡快速的攝影表現能力的練習。特別是創意形態以大作業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強調創意形態的構思能力,變通能力。課余時間,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師生互動,答疑解問,以促進自主學習。

第三,課堂輔導主要運用示范、集體點評、研討、答疑,個別指點的教學方法,既解決學生共性的問題,又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具有不同才能和興趣的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空間,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網絡學習平臺主要是通過留言板等方式給教師交作業、問問題,互動學習。

第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課題的設計與選擇、拍攝由教師宏觀控制、啟發、引導學生,學生主動選擇表現物象,共同研討廣告攝影的視覺表現語言,使學生學會分析、思考、比較、選擇及發展。教與學的互動,促進了教學相長。

四、師資團隊與教材課程的師資隊伍是由老、中、青組成,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其中年輕教師占80%,我們有蓬勃的朝氣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在教師團隊中,研究生比例達50%,專業方向搭配與學歷結構基本合理。總的來看,這支隊伍年輕有為,勇于開拓,敢于創新,能夠根據市場的需要和時代的特點及時地更新教學內容,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取得了一些教學與科研成果。

由潘岷老師主編的《廣告攝影》教材2012年被評為江蘇省精品教材,該教材是由學校的相關教師和社會企業的專家共同完成,教材語言表述精練生動,深入淺出,配以清晰精美的范畫和圖例,提高了教材的閱讀性和啟發性,增強了對學生的吸引力。

五、教學創新與特色1教學場所的創新性

實訓室是教學過程必要條件和保證。根據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要求和職業標準為依據,滿足學生的職業生涯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廣告攝影課程是門以實踐為授課主體的課程,所以實訓室在該課程中十分重要。利用實訓室資源,引導學生熟悉現場拍攝,尤其是了解大型攝影棚的燈光布局,具體產品的拍攝流程,能滿足教學科研、學生實訓的基本要求,把該實訓室建成具有我系特色的教學實訓科研開發場所。通過課程項目化設計實訓室,更加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也可以通過統籌規劃,改進理論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2調動學生主動探索、分析、表現、創造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教學過程中課題的選擇與訓練,教師只提出明確的目的,指點路徑,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或能引發強烈表現欲望物象完成廣告攝影的拍攝,從而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與創造潛能。形成教師宏觀控制教學進程的教與學互動機制,使學生的潛能得以釋放。

3突出表現形式與視覺語言的探索性意識

根據不同的課題要求,打破以往傳統表現方式的局限,嘗試創造性地運用廣告攝影的各種手段,探索各種攝影視覺表現語言表現的可能性。實施與學分制管理體制相適應的教學評價、評分、考試等的組織與管理。建立學生評教的信息反饋。能夠較全面,準確地反映出本課程教師的能力以及教學質量的高低。

4課程的資源共享

構建課程教學資源與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相結合,集優秀的教學課程文檔素材、數字化媒體素材、示范性教學案例素材與可擴充開放式教學支持系統相結合,引進企業行業技術標準、開發管理規范與專業群課程體系相結合,可以更好的充實資源內容,達到專業群課程建設的動態共享。

(1)課程教學方案的修整。通過組織我系教師市場調研、聽課議課和開會研討等形式,完善和修訂“廣告攝影”課程標準、項目式課程設計方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方案、考核評價體系等,從而可以更好地推動課程的內涵建設。

(2)優質教學視頻制作。課程視頻的錄制應該是課程建設的核心,總結課程的結構和框架,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力爭每節課都錄制章節視頻。

(3)教材的編寫與再版。課程實施改革后,必然需要新的教材與其相適應,所以教材的編寫和選用也顯得至關重要。作為課程負責人和實施者,預備將原有精品教材重新修訂,才能將教學經驗與成果展現給共享資源的學生或學習者。

篇(7)

為了總結所學課程,鞏固和提高攝影水平,本期將攝影課堂所講要點總結提出,以便大家在攝影創作時加以參考。

要點總結如下:

參考目錄

01.2006年第08期 《攝影越來越簡單了①》P86

02.2006年第09期 《攝影越來越簡單了②》P40

03.2006年第10期 《攝影越來越簡單了③》P40

04.2006年第11期 《充滿自信拍照去①之構圖原則》P38

05.2006年第12期 《充滿自信拍照去②之構圖方法》P42

06.2007年第01期 《充滿自信拍照去③之背景的處理不可忽視》P46

07.2007年第02期 《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①之光線特征語言》P68

08.2007年第03期 《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②之續光線特征語言》P70

09.2007年第04期 《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③之主體造型語言》P68

10.2007年第05期 《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④之對比藝術語言》P72

11.2007年第06期 《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⑤之線條語言》P70

12.2007年第07期 《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⑥之色彩感情語言》P82

13.2007年第08期 《了解照相機鏡頭的特性①之鏡頭的種類及特點》P56

14.2007年第09期 《了解照相機鏡頭的特性②之利用好鏡頭特性語言》P72

15.2007年第10期 《旅游風光攝影的特點》P68

16.2007年第11期 《冰雪攝影①之拍攝霧凇的要點》P68

17.2007年第12期 《冰雪攝影②之雪景拍攝的要點》P8

18.2008年第01期 《冰雪攝影③之冰花的拍攝要點》P24

19.2008年第02期 《特殊天氣攝影①之霧天攝影的要點》P20

20.2008年第03期 《特殊天氣攝影②之風天攝影》P22

21.2008年第04期 《云天攝影要點》P32

22.2008年第05期 《春花攝影要點與技法》P28

23.2008年第06期 《旅途進行中的攝影①之客機上航拍要點》P22

24.2008年第07期 《旅途行進中的攝影②之輪船上的拍攝要點》P26

25.2008年第08期 《旅途行進中的攝影③之客車上的拍攝要點》P30

26.2008年第09期 《夜間攝影①之夜色景物拍攝技法》P22

27.2008年第10期 《夜間攝影②之意境的表現方法》P26

28.2008年第11期 《夜間攝影③之拍攝燈光的藝術表現方法》P28

29.2008年第12期 《夜間攝影④之煙花攝影技法》P26

30.2009年第01期 《攝影作品的命題方法①》P42

31.2009年第02期 《攝影作品的命題方法②》

32.2009年第03期 《攝影作品的命題方法③》P46

33.2009年第04期 《數碼攝影常識①之數碼攝影的基本原理》P38

34.2009年第05期 《數碼攝影常識②之感光元件》P38

35.2009年第06期 《數碼攝影常識③之位深與文件格式》P34

36.2009年第07期 《數碼攝影常識④之色溫與白平衡》P34

37.2009年第08期 《數碼攝影常識⑤之感光度與曝光量》P56

38.2009年第09期 《數碼攝影常識⑥之測光與訂光》P30

39.2009年第10期 《數碼攝影常識⑦之曝光模式》P28

40.2009年第11期 《數碼攝影常識⑧之了解信息直方圖的用途》P18

2006年第8~10期,《攝影越來越簡單了①~③》

要點:1.學習攝影分為三個階段:

①攝影基本技術要領。

②攝影藝術表現形式。

③命題攝影創作方法。

2.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是:

①“讀”懂相機使用說明書。

②“看”有經驗者如何拍照片。

③“仿”名家攝影作品進行摹攝。

2006年第11~12期,《充滿自信拍照去之構圖原則及方法》

要點:1.畫面的構成要素是主體、陪體和環境。

2.構圖的原則是主體要突出、陪體要有用、環境要典型。

3.攝影畫面的景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4.取得不同景別的方法有兩種:①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物距)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不同焦距的鏡頭取得不同景別。②在固定鏡頭焦距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改變拍攝距離(物距)取得不同的景別。

2007年第01期,《充滿自信拍照去之背景的處理不可忽視》要點:凈化背景,突出主體的方法。

1.調動拍攝方位。尋找干凈的背景以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2.調整拍攝角度。變平視拍攝為仰拍或俯拍。用天空、水面或地面來襯托主體。

3.通過虛化背景以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虛化背景有三種方法 ①開大光圈,從而縮短景深。②使用長焦距鏡頭。③在鏡頭前加中空鏡或特殊效果鏡,虛化主體周圍的環境。

2007年第02~03期,《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①②?光線特征語言》

要點:1.光線的種類有自然光,人工光和混合光。

2.光的性質分為直射光、散射光和反射光。

3.直射光照度強,反差高,稱硬光;散射光照度弱,反差低,稱軟光,反射光照度弱,反差低,帶有方向性,稱弱光。

4.光的照射方向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影調特性語言,順光、側光、逆光、前側光、后側光。

2007年第04期,《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③?主體造型語言》

要點:主體在畫面中的形態不同,位置不同、影調不同、色彩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畫面語言。

2007年第05期,《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④?對比藝術語言》

要點:對比語言分為內容上的對比和形式上的對比。學會在紛亂的客觀景物中尋找、提煉,制造,對比畫面語言并拍攝出來。

2007年第06期,《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⑤?線條語言》要點:線條是攝影藝術造型基本要素之一、是任何造型的骨架。線條規定了畫面形象的特征,明確了邊緣界限。沒有線條的結構形式就構不成造型藝術。我們應該在客觀現實生活中去觀察,理解、歸納和提煉。線條的表現力是極其豐富的,它賦予人們一定的感受特征。如直線剛毅,曲線柔美,粗線強勁,細線文弱,實線沉靜,虛線浮動,濃線厚重,淡線輕柔。

2007年第07期,《學一點藝術表現手法拍出來的照片會更精彩⑥?色彩感情語言》

色彩給人的感覺取決于色彩的性質和觀看人的主觀因素。赤、橙、黃,綠、 青、藍、紫、白、黑……每一種色彩都有自己的感情語言。如紅色火熱,橙色高貴,黃色神圣,綠色安逸,青色空靈,藍色浩瀚,紫色穩重,黑色肅穆,白色圣潔,灰色和諧,這些色彩語言只是簡要的歸納,我們應該學會運用這些色彩感情語言對攝影畫面設色。

2007年第08期,《了解照相機鏡頭的特性①?鏡頭的種類及特點》

要點:1.標準鏡頭的概念是鏡頭焦距值約等于有效成影面對角線長度。

2.標準鏡頭的特點是:①咸像質量高,畸變小。②通光量大。③景深可控范圍大。

3.中長焦距鏡頭的特點是:①物像大視角小。②景深短反差低。③有枕形畸變。

4.廣角鏡頭的特點是:①視角大物像小。②景深長反差高。③有筒形畸變。

2007年第09期,《了解照相機鏡頭的特性②?利用好鏡頭特性語言》要點:鏡頭語言主要有:景別、景深、空間感和夸張變形。對每一個焦段的鏡頭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現力。

2007年第10期,《旅游風光攝影的特點》

要點:選景(攝影對象)要特、新、奇;取景(攝影構圖)要精、簡、美;拍景(拍攝過程)要穩、準、快。

2007年第11期,《冰雪攝影①?拍攝霧凇的要點》

要點:1.抓住時機,最好在日出前半小時到日出后兩小時內完成拍攝。

2.準確曝光,遵照“白加黑減”的補償曝光原則達到理想曝光。

3.提高反差,其辦法是 ①充分利用明暗對比。②利用陪體色彩增加畫面反差。③使用濾色鏡增加畫面反差。

2007年第12期,《冰雪攝影②?雪景拍攝的要點》

要點:1.下雪時拍攝。在取景構圖時,景別不宜太大,主體不宜太小,應在能看清細節層次的距離內選擇主體。構圖時盡量利用前景提高畫面反差。盡可能選擇深色背景將雪花襯托出來。控制好快門速度拍飄舞的雪花1/30秒到1/15秒為宜。

2.陽光下的雪景拍攝。取景構圖時,景深景別都不受限制。利用最佳光圈保證畫面質量。做到曝光準確,拍出雪的質感。

2008年第01期,《冰雪攝影③?冰花的拍攝要點》

要點:1.使用微距鏡頭或中長焦距鏡頭。

2.采用側光或逆光拍攝為佳。

3.掌握最佳拍攝時機。

2008年第02期,《特殊天氣攝影①?霧天攝影的要點》

要點:1.構圖時要突出主體,表現霧感。主體離相機不宜過遠。

2.準確測光,曝光宜多不宜少。

3.霧態變化快,抓住時機,快拍多拍。

2008年第03期,《特殊天氣攝影②?風天攝影》

要點:1.避免逆風拍攝。

2.宜用慢速快門,捕捉動感畫面。

2008年第04期,《云天攝影要點》

要點:1.以云朵作為主體拍攝時,要觀察云的形態,當其形似某種物象時應抓緊拍攝。

2.以云朵作為陪體拍攝時,應尋找合適的主體或前景來構圖。

2008年第05期,《春花攝影要點與技法》

要點:1.野外拍攝花朵宜早不宜晚。

2.不要走馬觀花,要細致觀察,抓住特點精心構圖。

3.不要“唯器材論”,不用微距鏡頭一樣可以拍出佳作。

2008年第06期,《旅途進行中的攝影①?客機上航拍要點》

要點:1.穿深色服裝,避免舷窗反光、影響畫面反差。

2.使用中短鏡頭為宜。

3.拍攝時要有前瞻性,以F8.0光圈為宜,快門速度低于1/125秒時可提高ISO感光速度。

2008年第07期,《旅途行進中的攝影②?輪船上的拍攝要點》

要點:1.以中長鏡頭為宜。

2.不宜使用三腳架。

3.以新聞紀實的眼力和拍攝方法,捕捉有意義的畫面。

2008年第0B期,《旅途行進中的攝影③?客車上的拍攝要點》

要點:1.避免車窗玻璃反光。

2.使用中短鏡頭為宜。

3.使用高速快門優先模式,捕捉具象畫面的紀實影像。

4.使用慢速快門優先模式,捕捉抽象畫面的藝術影像。

2008年第09期,《夜間攝影①?夜色景物拍攝技法》

要點:1.做好拍攝夜景的準備工作,保持相機的穩定性,調整相機的照明光距,各種輔助拍攝附件均應提前備好。

2.選擇最佳拍攝時間,風光夜景一般在天沒有全黑之前完成拍攝。

2008年第10期,《夜間攝影②?意境的表現方法》

要點:1.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獲取意境。

2.利用畫面陪體和環境,加強意境。

3.利用現場光真實記錄客觀存在的意境。

4.嘗試慢速快門,攝動和動攝營造意境。

2008年第11期,《夜間攝影③?拍攝燈光的藝術表現方法》

要點:1.宜用數碼相機,不宜使用膠片相機。

2.鏡頭焦距宜短不宜長。

3.光圈宜小不宜大。

4.快門宜慢不宜快。

5.ISO感度宜低不宜高。

6.物距宜近不宜遠。

2008年第12期,《夜間攝影④?煙花攝影技法》

要點:1.事先了解煙花燃放地點、時間和當日風向,以便提前到場選擇合適的陪體、前景和背景。

2.使用中短鏡頭為宜。

3.光圈優先設定,以F8.0為宜。

4.快門速度宜快不宜慢。

2009年第01期,《攝影作品的命題方法①》

要點:1.直接表達式。特點是開宗明義,看字識圖,一目了然。

2.雙關語義式。特點是利用語義關系或同音關系之類的詞來命題。

2009年第02期,《攝影作品的命題方法②》

要點:1.對立反義式。在攝影畫面構成要素中出現對比關系的藝術語言時可大膽使用,其特點是意義深遠,妙趣橫生。

2.成語典故式。特點是言簡意賅、一語破的。

2009年第03期,《攝影作品的命題方法③》

要點:1.比擬隱喻式。把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物,以此來揭示出一種現象或愿望。

2.詩詞描寫式。要求彼此詮釋準確,其特點是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

2009年第04期,《數碼攝影常識①?數碼攝影的基本原理》

要點:了解數碼攝影的基本原理和傳統攝影比較之差異。

2009年第05期,《數碼攝影常識②?感光元件》

要點:1.感光元件不只有CCD一種。

2.感光元件在總像素等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越好。

3.科學有效地設定拍攝尺寸。

2009年第06期,《數碼攝影常識③?位深與文件格式》

要點:1.認識什么是位深,位深與文件格式的關系。

2.合理使用文件格式。RAW格式是風光攝影優選格式。

2009年第07期,《數碼攝影常識④?色溫與白平衡》

要點:認識理解色溫,掌握運用白平衡。

2009年第08期,《數碼攝影常識⑤?感光度與曝光量》

要點:1.ISO感光速度是影響曝光量四大元素的先決元素。它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曝光量的變化。

2.明確選用ISO值需要注意的問題。

2009年第09期,《數碼攝影常識⑥?測光與訂光》

要點:1.了解測光原理,是按照18%平均灰給出的曝光值。

2.測光方法有 ①高光部位測光法。

②黑場部位測光法。

③灰板代測法。

④攝影者手背代灰板測光法。

3.學會如何訂光。訂光時不能全信測光表,應根據畫面黑白所占比重大小,遵循白加黑減的補償曝光原則進行訂光。

2009年第10期,《數碼攝影常識⑦?曝光模式》

要點:1.了解各種曝光模式。

2.重點掌握程序式(P)曝光模式的優勢。

3.光圈優先模式不等于小光圈優先,可以把它看作是景深優先模式。

4.快門優先模式不等于高速快門優先,可以把它看作是模糊量優先模式。

2009年第11期,《數碼攝影常識⑧?了解信息直方圖的用途》

要點:1.了解攝影信息直方圖的意義和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迷人的少妇特级毛片| 亚洲成在人线av|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中国年轻丰满女人毛茸茸|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真人一对一免费视频|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下载|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体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麻豆一二三四区乱码|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三年片免费大全国语|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无线日本视频精品| 国产96在线 | 免费|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67194熟妇人妻欧美日韩|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大屁股|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野外性史欧美k8播放|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6|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两女女百合互慰av赤裸无遮挡|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