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6 22:35: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論文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理論與實踐
一個教學策略的誕生,總是多次教學實踐的結果,也總離不開相關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支持。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其論文的理論成分不應該超過它所闡述白勺實踐部分的分量。因為,論文是作者自身深入教學改革的一次歸納、一次反饋、一次調整,有著階段性和明顯的個體性,對他人的啟示是針對新問題如何運用新理論來實施一種新的有效的教學。因而,它應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可為什么現在有相當一部分文章總是有那么多的思想、觀點要陳述,甚至在生動可愛的教例后面還要補上一段論述,以強調某一教學事件因符合了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中的某一個規律或原則而顯示在學生能力、興趣培養等方面的多處意義,這樣重復,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而讀者們需要的是理論和實踐科學結合后形成的有效的切切實實的做法。相對于“聲勢浩大”的理論.某些文章中的實踐則顯得軟弱無力,有的也無內在系統可言。即使在讀者看來應該介紹一些具體操作方法的地方,可往下一讀,卻發現還是作者理想化的一種教學境界的描述。教學的策略、精彩的教例只在大堆理論中星星點點地散亂著。
二、個性和共性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事物都是個性和共性的結合體,教學論文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學,不管是研究還是在撰寫論文時,應該重視對一般教學規律、原則、方法和其他相關理論的引入,而同時,又要顧及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現在有不少論文都以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哲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成果為理論支撐.但我覺得語言學、閱讀學、歷史學、美學等與語文學科聯系更為緊密,語文學科的論文寫作應以這些學科理論的指導為主。比如,研究“主體性閱讀”。我們可以從閱讀學的角度去探討一下不同文體的閱讀,不同年齡閱讀者的價值取向。可以從閱讀教學的多角度,如獨立的角度、道德的角度、語言學的角度、文學的角度、交流的角度以及由此確定的閱讀教學的目標群等方面進行探討。又如,研究“語言感悟”,也可以從語言學的視角出發,先去鉆研語法學、語義學,了解語言發展的規律,再去發現語言新現象,明白語言規范和語言創新的關系。如果,我們能融共性于豐富的個性中,不僅可以使我們的研究和總結更具有語文學科的特色,也會使研究更有實效性,使操作更具推廣和實用價值。
三、教學和學習
在深化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的今天,研究學生的學習應該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然而,在眾多的研究論文中,我發現研究教師“教”的大大多于研究學生“學”的,文章中提及的教學策略也多于學習策略。而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只憑作者的主觀感受在評斷,并非來自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分析,即不是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興趣、知識、技能等的變化這些客觀事實來評價教學。即使是那些看似研究“學”的文章,但從其介紹的操作方法來看,也不是關于學的方法、形式等學習策略。在我所讀到的文章中也不乏研究“自主學習”的,可實踐者不調查、收集、分析學生方面的信息,如學生個體性格、興趣、認知結構、學習方式等:不研究有效的學習條件,如動機、清晰的目標、適宜的學習任務、支持學生積極完成任務的信心、激勵和反饋、遷移的情境。也有較多研究“合作學習”的,可實踐者很少研究合作的形式如何依據學生的情緒興趣、學習內容、學習子目標的改變而變化,即一種適合于合作學習活動的課堂組織形式。
所以,不研究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學習心理及學習后果的測評,只憑教者主觀評價自身策略的優劣,何以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呢?思想和表達在動手撰寫一項研究的總結性論文前,如果沒有已制定好的操作程序,也應該理清思路,使行文有較強的內部邏輯。
1、畢業論文格式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畢業論文中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論文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分別編號。
3、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
4、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號: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打印紙張規格:A4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符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符數;頁邊距設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重點往往也是語文考試中進行考察的重點,是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與核心。然而在實際語文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有時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夠進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強或者不能夠回答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將課堂提問的內容設置的過于簡單,只是詢問學生例如,對不對或者是不是等類型的問題,不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展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有效進行語文課堂提問的原則和方法之一就是教師要精心的進行課堂提問內容的設置與安排,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向其提出難易適中并且能夠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的問題,避免過于簡單的問題不能夠促進學生思考和過于困難的問題導致學生產生畏懼情感的現象出現。教師進行具有思考價值問題的精心設計,是激發學生思考意愿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及習慣,還能夠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進行提問內容精心設置的教師往往具備發掘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其他人容易忽視的部分捕捉和發現具有思考價值和意義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與內容,使課堂提問能夠實現優質高效的發展。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中三顧茅廬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為什么劉備要拜訪諸葛亮三次?以及諸葛亮為什么前兩次不見劉備等問題,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
二、把握時機進行提問,有效深入課堂文本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提問技巧和提問能力,在實際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將問題以陳述性的語氣提出,使課堂提問為創設課堂情境服務,使學生改變傳統回答教師提問的僵化模式,轉變為對課堂教學情境的投入和參與,進而使課堂提問能夠發揮真正的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問題學情境的創設,還要充分的以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點為主要依據,捕捉和選取恰當的教學時機。以適當科學的提問方式向學生提出教學問題,使課堂提問能夠具備足夠的藝術性,進而激發學生進行問題思考的動力和興趣,促進思維的發展。一個好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智慧火花的出現,還能夠促進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高。此外,教師的課堂提問還應當包括對學生無法回答問題情況的處理,學生在無法進行問題回答時有可能是由于問題過難或者過多,難以克服思維定勢等,即便問題難易適中,也有可能會導致停頓狀況的出現。這就需要教師按照預設的教學思路為學生進行指導,疏通學生的問題思路。教師要準確的把握課堂提問提出的時機,以巧妙的課堂提問技巧實現語文教學課堂的高效提問,有效的進行文本內容的發掘和深入思考。
三、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提高課堂提問效率
先進現代的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早已不僅僅是教師的特權,還應當是學生進行知識探索的有效方法。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質疑和提出,提升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其綜合語文素質。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對于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對于學生質疑和問題提出行為的鼓勵無疑會使學生的探索欲望得到極大的激發。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質疑精神,為學生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優秀的提問習慣和提問觀念,表揚其不同意見的提出與發表,讓學生真正熱愛語文課堂和語文學習,從而使教師的課堂提問能夠高效優質。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滴水穿石的啟示》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直接向學生提問,詢問其對于題目的看法和想要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的提問進行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的展開,使學生在充分挖掘課文題目的過程中認識到提問與質疑的魅力,進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與質量。
四、結語
如在上“黃山奇石”一課時,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描繪惟妙惟肖,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用語言去進行簡單的說教,還是容易使部分學生難以去感知文章描繪的意境的。然而如果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的特點,將黃山上形態各異的石頭通過圖片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當那些栩栩如生的圖片搭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音樂,學生就會在一瞬間被吸引,當學生產生去了解的興趣,就能進一步的去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當然,通過的電教媒體教學也能很直觀地把黃山奇石的特點表現出來。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遵循“為教學目標而服務”的原則去選擇媒體教學,不然很容易造成一部分資源浪費的現象。
二、樹立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原則
在當前的一些現代化的電教媒體對教學方法的輔助過程中,我們發現電教媒體不再是輔助作用,反而成為教師演示或者裝裱課堂的工具。在課堂上,一些教師為了展示自己備課時精心制作的一些“精美”的課件,便將整節課的時間用來展示課件,虛耗掉大量的時間,學生則成了觀看軟件展示的觀眾。教學不是匯報演出,我們要做的是提高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如果只是完全依賴課件去展示,而沒有與學生交流學習,則永遠不會實現“多媒體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原則”。我在設計PPT時有一些小技巧,如設計完PPT時向自己發問:還可以刪掉哪些部分?哪些部分過于花哨?什么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去思考?通過這些反思能夠有效地減少不需要的部分,減少一些與課堂無關的內容對學生注意力的干擾。在課堂上,我會控制PPT的切換速度,盡量不讓學生有眼花繚亂的感覺,讓PPT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因此,在設計總體的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要正確處理“媒體、教師以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師的控制下,要充分利用媒體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
三、為達最佳教學效果服務
在很多事情上的基本原則都是手段要為目的和效果服務,這一原則對選擇現代教學媒體同樣適用。一般的電教媒體其實仍然屬與現代媒體的范疇,雖然它已經使用了很多年,看上去已經逐漸落伍了,但其實從不同的教學內容來看,它反而更甚于現代的多媒體。如在學習“瀑布”一文時,學生可以在通讀全文,了解了瀑布的壯美景色之后,再播放一些關于瀑布的影像,直觀地感受瀑布的形、聲,領略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氣勢,只有讓學生聽其聲,見其形,學生才會對瀑布的形象理解更加深刻,也會在觀看到瀑布時喜愛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因此,當我們在使用一些先進的現代媒體去輔助教學的同時,還要結合課文的教學內容考慮到:無論是“一般的電教媒體”,還是“現代的多媒體”,只要其能在教學中發揮出最好的作用,達到最優秀的教學效果,我們就應該使用它。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對學生來講大多是延續一些相對傳統但是又相對陌生的知識,課堂教學時,老師們會發現學生往往對課堂內容有些茫然,這些茫然大多是由于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這時如果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幫助學生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課文寫作背景,又能升華學生對文章的深入領悟。比如,在《民族英雄戚繼光》一文的學習中,講述的是在明朝嘉靖皇帝時位于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常年遭受日本海盜的侵擾,忠臣奉命整肅軍紀抗擊倭寇,戚繼光智勇雙全作戰英勇最終消除了東南沿海的倭寇隱患。如果這時恰到好處地將他的生平采用多媒體教學呈現在學生面前,勢必會有助于學生們深刻的感知課文的時代背景與戚繼光保家衛國的忠貞人生態度。又如,我們在學習《火燒云》這一課時,打開電腦讓學生可以直接搜索到《火燒云》的教學資料,火燒云的圖片資料、文字解說一目了然。這樣使學生輕松快捷地感知了課文意境,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同時,在老師先前給出的閱讀指導提綱的引導下,學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上網查詢,自行閱讀文本,從中發現與質疑,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這種自由和獨立的學習能力,不僅形成新的知識建構,而且良好的自學和預習能力會受用終身。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時才會有主動學習的心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助于創設情境課堂。這種聲情并茂的教學方式最終將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的提升。在講解神話故事《三借芭蕉扇》一課時,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經典的《三借芭蕉扇》的動畫片片段將孫悟空機智勇敢、敢于斗爭、不畏艱難的性格呈現在學生面前,之后配合老師的分析與講解,毫無疑問這將會有效增強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積極性。又如,在寫字教學時,我們運用多媒體制作卡通動畫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寫字教學的趣味性。教學時,我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了解字的關鍵筆畫和特征,對筆畫的長與短、粗與細、輕與重,以及起筆、收筆的要點等,都看得一清二楚。這是除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以外的任何教學設備都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三、突出難點,降低學習坡度
教學過程中幫助孩子們把握重難點,消除思維障礙,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了知識重難點,使學生們處于一種積極探尋的學習狀態是至關重要的。此時運用多媒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課堂教學中,過去的課堂模式對于從小蝌蚪到青蛙這段生物轉化歷程的描述對學生們來講比較難以理解,這時候采用多媒體形象而生動的播放小蝌蚪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一非常直觀的畫面,將會有助于學生們對課堂教學中難點與重點的學習與理解。又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時,弄清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文章中比喻的巧妙運用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老師運用多媒體強大的展示功能,在大屏幕展示不同形態的云與天氣的畫面,就顯得非常直觀和具體了。
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當前制約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課本上的例子有限,不能擴展學生們的知識面,使得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強。毫無疑問這時恰到好處的采用多媒體技術將會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借助多媒體視頻教學信息的幫助,升華了教學。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植物媽媽有辦法》題材的動畫片視頻,把課堂營造為一個課文中的時空景象,使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氛圍當中再去了解植物傳播種子,必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
這首先就要求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師,要選取合適的、更加適合現代社會教育教學所需要的語文教材內容,使語文教材的知識內容,更加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教材從生活實際當中來,再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去,這樣反反復復,一來二去的,就會產生經驗與體驗,吸取經驗,摒棄不足,這樣不僅僅可以優化語文的教材知識內容,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體會到了初中語文學科的應用性、開放化和實踐化,把最優質的語文教材知識內容在無形之中,教授給了學生。同時,語文學科,可以直接地鍛煉學生聽、說、讀、寫全方面的能力。所以,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要加強學生對聽、說、讀、寫全方面的指導練習,可以說,一個學生,在他走出校園之前,這個學生身上所具備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人交際能力,幾乎都是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所鍛煉出來的,在這其中,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起來,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同步發展、協調發展。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內容學到了,掌握了,是根本不夠的,語文教師還要加強引導學生在自己生活的社會實踐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例如,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大自然,去親近大自然,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二、語文教育的開放性
語文的教育特點中,根據我多年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可以得出,學生最樂意接受的,還是語文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因為語文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在語文與社會生活的息息相關,緊密聯系上也有所體現。初中的學生學習語文,不應用語文。這樣子,語文的教育教學效果會受到社會生活的檢驗。所以,必須要根據社會與學生的發展實際與發展能力,來采用靈活的教育教學方式來進行語文的教學活動,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生活相結合,相聯系”。在新修訂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有規定說:“初中的語文教學必須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所以說,作為初中語文學科教師的我們,不僅僅是能夠做好課堂教學的任務就可以的,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的學習與實踐,比如,加強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把語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理論應用到課外閱讀上,學校應該開放圖書館,優化圖書室,讓學生由課堂內教學走向課堂外學習,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主動去學習。學生同時還可以發現和尋找一些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資料和信息,學習和感受到課外新鮮靈活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語文教師精講教材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改革應用于中學作文教學,筆者的做法是:
第一是情感為上原則
以學生情感為作文教學的出發點,教師不再是作文教學的主宰者,而應該是學生情感的激發者和反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一是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中學生活動的天地大多是學校和家庭,這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感知范圍,要想讓學生寫出或寫好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必須使他們有大量感知了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眾多的表象。所以必須在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開放型的作文題目。例如,給出一個范圍(不定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確定題目進行寫作;教師給一個“母題”,如《馬》,學生可以據此確定一個有關“子題”寫作,如《馬的說明》、《馬的故事》、《馬的構造》或《馬的貢獻》等。
第二是目標自定原則
要允許學生在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自定”所要達到的寫作目標,諸如文體、材料選擇、表達手法運用、表達技巧的借鑒等方面,不搞統一要求,也不提統一標準。一般地說學生“自定”的目標總是較切合他們的實際水平,而且正因為是“自定”的,若目標含有一定的挑戰性,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可讓學生變換題目寫。對于同一事件,學生從不同角度,擬出不同的題目進行寫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時間、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進行寫作。二是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寫。從多角度認識和表達,如“校園”,可寫校園的景色宜人、過去的校園、未來的校園、校園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老師的辛勤勞動等。三是可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技巧寫。可按順序寫,也可用倒序寫;可先總后分也可先分后總等。四是對課文進行補寫、續寫等。
第三是過程開放原則
在寫作過程中允許學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討論;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寫多篇。總之,只要學生在“寫”,教師對“寫”的方式、過程盡可能不加干預。只要學生“寫”的目標達到了,手段由學生自由選擇。這一原則下具體的做法有:一是讓學生建立自由的創作交流組織。如筆友。寫作小組:每4人為一組,可在課外就某個社會現象、自然現象開展調查、實驗、查閱圖書,然后再寫作。“作者——編輯——讀者”群體:組成3人小組,在課后一人任作者,一人任編輯,一人任讀者。二是教師要有民主的指導方式,促進學生大膽準確地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要鼓勵并容忍學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如《一件……的事》,學生一般都從正面寫,其實還可從“反面”寫,如后悔的事、傷心的事、想起來令我汗顏的事等等。又有學生寫《我的母校》總是寫校園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難忘,其實也可談令自己傷心的事、令自己生氣的事,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此,教師應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