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1 17:28: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師畢業學生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校 學前教育專業 幼師生 教學能力 問題 對策
為了提高未來教師的專業技能,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簡稱《大綱》)。《大綱》對師范生將來從事高中、初中、小學以及幼兒教師工作提出了共同的要求,而對幼兒教師的個性技能表述不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簡稱幼師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幼兒教師工作。所以,積極探索幼師生從教能力培養勢在必行。
一、培養幼師生從教能力的意義
幼師生的從教能力,是指就讀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為今后從事幼兒教師工作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培養幼師生從教能力的主要意義:
一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需要。幼兒教師從教技能訓練,是幼師生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加強幼師生專業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還是幼師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是幼師生“樂于從教”“利于從教”“善于從教”和“精于從教”的重要途徑。
二是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幼兒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是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內容,這是教師專業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也是教師專業化的起點。堅持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世界教師教育的趨勢。
三是培養優秀幼兒教師的需要。優秀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大體需要經歷教育模仿、理念自覺和獨立創造等三個階段。在職前教育階段,主要是能力模仿訓練,這種訓練是幼師生的必修內容。如果沒有幼師生的模仿,就不可能達到理念自覺,更不可能實現獨立創造,也就無法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
四是高校服務于學期教育事業的需要。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要求:“設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高等師范院校和幼兒師范學校要認真、深入地學習《綱要》的精神,改革學前教育課程和師資培養方式,并主動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做好貫徹落實《綱要》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可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必須服務于學前教育事業。五是提高幼師生就業能力的需要。隨著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幼師生數量快速增長,幼師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所以,重視幼師生從教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幼師生的就業競爭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多數高校對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重視不夠,改革力度不大。主要表現在一是課程結構不合理。目前,多數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偏重于文化知識。如一年級課程多是基礎課,很少安排教師技能訓練課程。二年級科目過多,學生壓力較大,難以完成技能訓練項目。三年級幼師生面臨畢業設計和就業的壓力,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找工作上,無法推進從教技能訓練。二是教育實習效果不明顯。在教育實習中,由于學生多,指導教師少等原因,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幼師生的實習進行點評。三是儀器設備投入不足。由于高校擴招,幼師生數量增加,學校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等無法滿足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
三、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的主要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
幼兒教師的技能不同于其他教師,其技能不僅包括一般教師的基本技能,還包括彈、唱、跳、說、寫、畫、算、玩、做、護等專業技能。
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將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納入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中。這將促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專業化,培養內涵上的系統化,培養過程上的全程化,培養質量上的規范化。這使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從理論指導到實踐操作都得到重視與落實。
其次,要加強領導,健全機制。這是確保技能訓練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
第三,提高教師的認識。要組織教師制定訓練方案、健全訓練項目、完善考核標準。
第四,是提高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意識,形成積極的訓練態度。要向學生宣傳技能訓練的意義和要求,讓學生知曉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專業化要求,向學生公布訓練標準,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為自己的訓練目標做好準備,形成內驅力。
2.加強課程建設
首先,優化課程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要搭建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的課程平臺,將技能訓練納入課程體系,在必修課和選修課中設置不同的技能訓練項目。
其次,增加技能類課程的教學時數,并進行相關課程的整合。如增加藝術類課程時數,把教師口語和普通話整合,把幼兒衛生學和幼兒營養學整合,把舞蹈課與體育課整合。使課程的設置與學生的從教技能訓練有機配合,相互滲透,形成從教技能訓練課程網絡。
3.重視實踐環節
實踐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不僅包括校內實踐,也包含校外實踐。一是做好學生實踐活動的整體設計。要適當增加教育實踐的課時,使幼師生的實踐活動貫穿整個學程。要增加教育實踐基地的數量,還要集中組織見實習,便于學校對學生的檢查和指導。在見、實習活動的管理上,可以做到“六有”:有見實習計劃、有聽課或講課記錄、有實習報告、有見、實習所在單位評價、有帶隊教師總結、有師生調研報告。二是加強校內實訓。為了給幼師生創設幼兒園教學情景,可以在校園內建立幼兒園教法實驗室、幼兒科學發現室、幼兒感統訓練室、家長與幼兒親子體驗室等實訓室,從中對幼師生進行幼兒園教育模擬實訓。三是鼓勵幼師生自覺地進行支教。要提高對學生支教的認識,支教是學生教學能力訓練的有效途徑,支教的時間最好在寒暑假或雙休日,尤其是加強農村的支教工作。
4.完善評價體系
一是建立評價體系。要遵循技能訓練規律,制定技能訓練計劃,完善訓練措施。在內容安排上,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年級層次上,按年級、分階段、分類別層層考核,逐步提高。在評價的方式上,把學生的自我評價、班級評價、院系評價與學校評價有機地相結合。二是健全評價機制。要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訓練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學生自練自查為主、教師檢查指導為輔的評價機制。三是完善考核項目。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期安排不同訓練項目,以便對學生的訓練指導與評估。考核項目分為必考項目和選考技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訓練幫助和培訓。四是加大評價力度。學生技能的考核驗收采取學校統一組織與系部組織相結合,學科專業技能由相關專業的系部完成,學校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監督。教學常規技能由學校統一安排驗收,使幼師生從教能力的訓練有內容、有指導、有檢查、有評比。學生技能不及格,可以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及格,不予畢業。這樣,才能保證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S].2001.5.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出版社,2002.29.
[3]由顯斌.新教改理念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J].學前教育研究,2009,(1).
論文摘要:陶行知先生倡導師范教育要下鄉、教學做合一,為幼師生到農村頂崩實習支教活動奠定了理論基礎。文章闡述了在陶行知思想指引下的幼師生農村頂崗實習支教的意義、主要困惑以及主要措施等觀點。
陶行知先生指出:“中國的師范教育多半設在城市里,對農村兒童的需要和疾苦不能理解和適應”n馳主張師范教育要下鄉,走鄉村師范學校培養鄉村學校教師的道路。陶行知先生還指出:“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活的鄉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側也倡導師范生“教學做合一”,就是將師范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可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簡稱幼師生,下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強化幼師生的教師專業精神、培養幼兒教師專業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幼師生到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既是幼師生深人了解農村實際情況的師范教育下鄉活動,又是幼師生在教學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鍛煉教育教學能力的實踐活動,這是對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對高等幼兒教師教育的改革具有指導意義。
一、幼師生到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的主要意義
1.幼師生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是高等幼兒教師教育改革的一項舉措。這項活動打破了傳統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幼師大學生在校期間,用一學期時間到農村學校頂崗支教,增加了幼師大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明確了高等幼兒教師教育院校辦學的定位,對教師教育院校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為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2.幼師生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支援了農村學前教育事業。這項活動緩解了貧困地區農村幼兒教師短缺,縮小了城鄉幼兒教育的差距,促進了農村幼兒教育發展,提高了農村幼兒教育辦學水平,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幼師生的基層教學實踐,還可以鍛煉幼師大學生在艱苦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增進對農村教育的感情,鞏固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思想。同時,大學生的到來,給貧困地區帶去了現代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手段,為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特別是在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大部分幼兒父母的文化程度較低,加之忙于工作和農活,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師生頂崗實習支教活動無疑會提高農村幼兒的素質。
3.幼師生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是落實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和教師教育下鄉思想的體現。頂崗實習支教能使幼師生提前適應幼兒教師的崗位,有效提高畢業生競爭能力和到農村學校的就業比例,是在做中學和做中教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村頂崗實習支教也可稱為頂崗教學做,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做合一”的體現。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構建了教師教育院校與農村幼兒園教育的平臺,實現了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在培養內容和過程上的融合,符合初級階段的中國國情,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師范教育下鄉的思想,陶行知鄉村師范教育思想是師范生頂崗實習支教的理論基礎。頂崗實習支教是對陶行知鄉村師范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對陶行知鄉村師范教育思想在基層農村的實踐。
二、幼師生到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傳統師范教育思想阻礙了頂崗實習支教活動的開展。傳統師范教育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實際運用知識的偏向,這就使幼師生會說不會做,實踐能力較差。傳統的教育體制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師范教育與社會嚴重脫節,人才培養不完全適應基礎教育的需求。幼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思想教育局限于課堂和校園,幼師生普遍未經艱苦環境的鍛煉,對貧困農村的現狀缺乏了解、缺乏感情,畢業后普遍不愿意到山老貧困地區任教。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脫離社會和農村實際,單純按大綱和教案搞教學,幼師生在校期間的實習時間短,多數集中在城鎮幼兒園,實習中登臺講課鍛煉的機會少,導致實習效果不理想,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特別是傳統的教育實習模式巫需加大改革力度。在考核標準上,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校內表現作為唯一依據,沒有真正把社會實踐和社會評判作為根本標準,導致學生的專業知識雖基本上可以適應基礎教育的一般需要,但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較差。
2.幼兒教師教育課程結構不合理,教育性和人文性不足。課程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橋梁,離開了課程,教師教育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目前的高等幼兒教師教育課程,過分強調教育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不能體現教師職業的專業化屬性,在課程設置體制當中,也沒有考慮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的銜接性。人們一般都認為,具備一定的學科文化知識就能勝任教師職業,而無須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忽視教師的條件性知識。因此,幼師生從教前普遍是強化理論知識,缺乏教師技能,幼師生總共學習三門教育類課程和一個月的教育實習,就要從事幼兒教師工作。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不僅使幼師生的從教素質受到嚴重影響,也給教師教育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應。 3.高等幼兒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空、繁、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師教育課程不僅遠離培養目標,也脫離了教師教育自身特點和幼兒園的實際。目前,高等幼兒教師教育類院校使用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教材大多是一個固定模式下的統編教材,而且知識老化、結構單一、內容空洞抽象,缺乏幼兒教育教學前沿性動態與信息,與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嚴重脫節。許多幼兒教師教育課程與幼兒園教育改革實踐不銜接;高等幼兒教師教育院校的教師對農村幼兒園現狀缺少了解,很少知道幼師生所學知識與幼兒園實際的聯系,因而幼師生畢業后不能迅速適應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幼師畢業生只是“半成品”,這嚴重影響了高等幼兒教師教育的聲譽。
4.教育課時比例偏少,教育實踐環節薄弱。據了解,我國教師職前培養中教育理論課和教育實踐課的比例分別是為5%左右、4%左右,遠遠低于許多國家的15%左右。筆者了解到,當前幼師生在支教中,最大的困難不是學科知識不足,而是教師技能差和解決兒童心理問題能力差。由于幼師生對幼兒心理發展特點了解不多,尤其是解決幼兒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幼師生在校期間學到的僅僅是書本上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知識,卻很少結合實際進行實踐活動,而且對教育課程普遍不重視,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只在于傳授書本上的概念、規律、原理,教過就行。加上教材本身也重理論輕實踐,使學生感到學不學意義不大,把教育課程視為是“無用、多余和浪費時間”。最終導致教育課程的教學不能滿足職前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直接影響了高等幼兒教師教育培養質量。
三、加強幼師生到農村頂崗實習支教活動的主要措施
1.加強對頂崗實習支教的領導。要堅持培養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幼兒園教師應有的專業知識、文化素質和教師技能,愿意到基層包括農村獻身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的合格幼兒教師這一辦學指導思想,不斷健全和完善頂崗實習支教管理制度及頂崗實習支教的教育、培訓、管理、考核、獎懲等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利用校園網、院報、學報、廣播、壁報、電子顯示屏等,大力宣傳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
2.把頂崗實習支教作為整體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成教學計劃的前提下,深化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保證教學質量。校內教學總課程模塊、總課時、總學分不減少,在幼師生五個學期的課程中,在第四學期或第五學期,用完整的一個學期時間到基層頂崗實習支教,強化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公共英語、計算機教學實踐等環節。每周由五天工作制變為五天半工作制,每天上午由四節課調整為五節課(實施45分鐘課時制改革)。這樣,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以擠出半個學期的課時,加上原來教育見實習的半個學期時間,累計一個學期,用于頂崗實習支教。通過一系列改革,確保國家規定的教學計劃順利完成。
3.為幼師生在校學習和頂崗實習支教創造有利條件。在幼師生扶貧頂崗實習支教期間,不安排其重修課程考試、普通話測試和畢業照像等工作。幼師生上崗前,要修完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并達到合格以上成績;參加所在系統一組織的校內崗前培訓,試講成績達到合格以上,經院校統一組織考核,拿到“頂崗實習支教合格證”后方可派出。頂崗實習支教結束時,受援學校綜合考評完成任務者,頂崗實習支教成績記人學生本人學分。
4.對幼師生既嚴格要求,又熱情關心,確保幼師生培養質量和頂崗實習支教質量。幼師生的教學工作和吃住等生活完全服從當地管理,進駐和撤離時間與受援學校開學、放假時間同步,工作上同當地教師統一要求,生活上同當地教師統一對待,因病因事請假者須經受援縣市區教育局和所在學校批準。院校選派責任心強、有支教和管理經驗的優秀教師擔任帶隊教師,不再安排這些同志的校內工作和教學任務,集中精力搞支教。除具體協調聯絡受援縣市教育局和受援學校外,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關鍵詞:幼兒師范;英語能力;興趣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學前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方面所關注的焦點,搞好學前教育,重中之重是教師資源,而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幼兒師范學校因此擔負著重要的任務。然而,由于生源質量的下降,幼師專業學生素質懸殊較大,所以幼兒師范學校目前正擔負著培養優秀幼兒教師的重任,而英語教學工作更是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一、幼兒師范學生的現狀
近些年,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學生素質高低懸殊比較大,他們中大多數人是由于考不上高中而選擇中等職業學校,更有一部分學生是抱著混畢業證而來的,所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英語基礎知識十分薄弱,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在英語課堂上抱著“愛聽不聽,能混則混”的學習態度。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課堂較枯燥,沒有興趣學習,覺得學習英語毫無用處,與自己的專業聯系不大,認為只要專業課,如舞蹈、聲樂、美術、鋼琴等學好就行了。此外,我們所用的英語教材內容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有一定難度,學生興趣不高,不愿意學習英語。
二、幼師學生應該具備的英語素質
要想讓幼師專業學生學有所用或更好地勝任幼兒園工作,作為幼師專業英語教師的我們要非常清楚:幼兒園英語主要是針對幼兒的英語啟蒙教育,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初步形成幼兒聽、說英語的習慣和能力,養成規范的發音習慣,并能進行初步的聽、說交流等。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幼師專業學生的最基本素質。
1.正確掌握國際音標的規范發音,能根據音標準確地拼讀生詞。了解一些基本的語音規則,能根據語音的基本規則拼讀、拼寫生詞。
2.把握好語音、語調,能流利地朗讀簡單的英語兒歌、故事或文章。
3.能夠熟練使用一些簡單的日常英語用語及課堂用語。
4.能夠會唱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并配以動作。
三、提高幼師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
1.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利用學校每年組織的見習時間,讓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使他們充分認識學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端正學習態度。
2.從基礎知識入手。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較差,所以過好語音關就更為重要。語音是學好語言的基礎,不僅要認識并能準確讀出48個音素,還要記住基本的讀音規則,培養以拼讀為基礎的自學能力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音標的讀寫,既幫助了學生掌握單詞的正確發音,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從而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3.根據實際情況講解教材。由于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我們所采用的教材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刪減與補充。適當添加一些日常比較常用的對話,并針對性地將單詞進行歸納與總結。
4.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學生的思想非常活躍,對于游戲活動有著極高的熱情,適當的游戲也可以緩解緊張的學習,起到放松的作用。在課堂上我會通過一些小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5.利用英語兒歌活躍課堂氣氛。針對幼師專業學生活潑好動、能唱能跳、懂繪畫、音樂欣賞水平也相對較高、表現能力也比較強這些特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精選一些淺顯易懂、發音清晰、旋律流暢、深受學生喜愛的英語歌曲和充滿童趣、朗朗上口的英語童謠,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大膽表現,將兒歌配以相應的節奏與動作,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幼兒的心態,還可以使學生覺得學習英語不枯燥乏味,能將自己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增強了自信心,從而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
6.利用英文原聲電影來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電影具有生動化、形象化和直觀化的特點,所以可以將一些對白簡單的英文電影運用到我們的日常英語教學中,這樣既能讓學生了解異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7.結合幼兒園實際。幼師英語課堂不僅僅是講解英語知識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需要,在授課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幼兒園日常知識,能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總體來說,如今的幼師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面臨很大的挑戰,既要做到能讓學生有所學、愿意學,又要做到在今后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中能學以致用,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完善,多學習各種英語教學模式,正確處理好幼師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和幼師技能的關系,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幼師學生。
【關鍵詞】英語教學;口語;策略
目前,有很多的幼兒教師都是側重特長的訓練,忽視了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的培養,使得很多的幼兒教師都不能適應學校的雙語教學的要求。這不利于幼兒對于英語的學習,尤其是現在的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甚至在幼兒園的階段有的孩子就能參加英語口語比賽。如果幼兒教師連學生的水平都達不到,很顯然是不能勝任教師這份工作的。故此,在大學的英語教學中,英語口語的教學至關重要,英語的教學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統一,加強學生口語訓練的機會,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以便能夠在畢業后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在幼師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缺乏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自信
很多學生學習英語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在日常的學習中側重對單詞和語法的學習,重視筆試成績的高低。而對于英語的口語表達則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形成了“啞巴英語”,不敢說,甚至是有的學生知道自己想的是正確的也不敢開口,沒有形成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的習慣。他們在英語的學習中積極性是有的,但多數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總是將英語的學習落實到做題上,對于口語的練習和運用并沒有引起重視,以至于在需要進行英語交流時,多數學生就選擇了退縮。
(二)學生要運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參差不齊,教學難以滿足需求
對于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其口語表達能力高低不同。在教學中由于教師采用統一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就產生了基礎好的學生認為自己口語水平很好,這些自己都學過了不在需要教師的教授,就忽視了課堂上的學習,聽課積極性不高,英語的學習沒有得到進一步積累。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則是有很多聽不懂得地方,又羞于問教師,久而久之問題越多影響了對口語的學習,甚至連開口都沒有勇氣。
(三)學生自身缺乏英語口語表達的積極性
英語口語的表達是很多學生的通病,不敢說,怕說錯,干脆就不說,以致于上口語課對學生形成一種壓力,畏懼的心理。相比較沒有上理論課那樣放松,故此學生們學習口語課的積極性也不高,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學好口語表達。
(四)教師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口語的教學由于有學生表達的環節,在授課的過程中多互動的形式,時間上自然費時,故此,教學都效率并不高,學生通過課堂對于詞匯的學習量有限,多數是在運用詞匯和句型。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口語課程的教學時進行科學完備的設計,以便提高教師上課的效率,用有限的時間教授最多的信息量。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促進幼師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科學合理的設置英語的口語課程,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進行口語課程的教學前要對課堂的主要內容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如何預習也要做詳細的規定,包括詞匯量、語法和拓展的知識等方面的安排。課堂的教學主要以檢查預習的效果為主,教師在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補充,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有關“用餐”的日常用語的話題時,就要事前安排學生將日常有關用餐的食物名稱進行相應的總結,還要對有關蔬菜和水果類的英語表達進行相應的詞匯總結,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盡管看上去這個話題很簡單,但是要想在實際的口語將它們正確的表達出來并不容易,會有很多學生由于疏忽或是大意出現很多的低級錯誤。最典型的就是關于名詞的單復數在口語中的使用,如果在筆試的試卷上學生們都不會出現錯誤,但是在英語的實際表達和運用中就會容易出錯。這一點也提醒學生在自己走上幼師這個工作崗位時也要注意自己平時的口語使用規范,必免誤導學生。
(二)采納最佳的方法,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增加語言交流的機會
在教學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水平情況,組織不同的方式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創造學生進行英語交流的機會,增強學生進行口語練習的勇氣和自信。對于學生掌握比較薄弱的英語話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媒體視頻的觀看來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對視頻短片的內容進行語氣和聲調的模仿,幫助學生糾正平時口語表達中發音不規范的情況。然后對于觀看短片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觀后感進行討論,并盡量使用上短片中的內容,以便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變換教學模式,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變換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敢于使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對于學生在語言的使用中表現良好的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信心和勇氣。逐漸對英語的口語表達產生興趣,并在實際的運用中逐漸喜歡口語的表達,從而為以后英語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口語的表達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達到學習一門語言的目的,就要重視英語口語表達的訓練。作為幼師學生為了以后能夠在教學中更好的勝任工作,就應該刻苦努力的學習英語的專業知識,夯實基礎,努力成為最優秀的一名幼師。此外,作為大學的英語教師也要不斷的變革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努力和社會的需求相接軌,樹立培養優秀幼師學生的長遠目標,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云羨,方 悅.幼師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初探.新課程研究[J].2011,(10):70.
關鍵詞:家長會;幼師中職
家長會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方式,每學年甚至每學期都會舉行。然而,并非每次家長會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會常開,問題卻常有。尤其對于小縣城幼師中職類學校,由于學生普遍成績差,大部分家長送孩子入職校是出于無奈之舉,家長會更是被認為可有可無的“過場”,到會率很低。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召開一場成功的家長會難度可想而知。在我入職的第二年,學校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全校上下不可謂不用心,效果不可謂不成功。
“很多家長不來開家長會,是在思想上認為孩子讀幼師沒出息,說到底是對幼師教學沒信心,對幼師的前景不看好。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想方設法辦好幼師這個專業,讓家長看到希望,讓學生學到東西。”這是9月份開學時在學校班主任工作會上校長的一句話,會上決定12月召開一次家長會,在總結以往家長會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幼師的專業特點,在理念上確定了“家校聯手,共創奇跡”的主題,為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形式上則圍繞一系列“幼師綜合素質展示”來開展,“既然學生學到了本事,那就是要在關鍵時候倒得出來給別個看。”要求各班班主任、科任老師及學生會,積極準備,在涉及學生綜合技能方面的彈琴、舞蹈、繪畫、唱歌、幼兒故事、書法作品等,平時開展的各項比賽活動,如“一二?九”合唱、“五?四”文藝匯演、幼兒故事演講比賽、鋼琴彈唱、職業理想演講等,或以展板、或以電子顯示屏形式展現。另外,更重要的是,專門就這次家長會準備一次演出,并制作門票形式,派發每個學生家長,爭取每個學生“人人有參與,個個有展示”,讓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并且在家長會當天中午,贈送學校餐券,邀請學生及家長共同進食堂便餐。
籌備了近4個月的家長會如期舉行。省去了致歡迎詞,簽到等程序之外,校長講話也僅十分鐘,重點介紹了學校的正在努力的方向,與我校簽約的見習單位以及幼師在整個重慶市的缺口人數和就業前景,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班級內部交流和學生賣力吹拉彈唱齊上陣,家長看得更是喜笑顏開的特別演出。演出時,很多家長拿出手機拍照,每個節目都伴隨熱烈的掌聲,在觀看“動物園的故事”角色表演時,學生們繪聲繪色的生動表演,更是逗得全場哈哈大笑。在看到幾個舞蹈節目時,有家長表示:“比我們跳的那些壩壩舞好看多了”。整個演出氛圍異常輕松熱烈,持續近了近三個小時,中途幾乎無人退場,這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在隨后的班級交流階段,為了節約時間,我請家長們圍繞學生就業、學習生活習慣等問題,把對學校或班級意見和建議寫在他們面前早已準備好的白紙上,我作集中解答。在單獨交流中,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姓錢同學的家長,穿著非常樸實,甚至可以說老土,看得出那雙疲憊眼中毫不夸張的感動:“小錢兩歲時我和她媽媽離異,她從小跟著我,吃了很多苦。她性格很內向,但心地很善良,有次回來說要買電子琴,我把她罵哭了,你想嘛,我們這個家庭,上面還有兩個經常患病吃藥的老人,哪有閑錢給她買那么貴的東西哦。但是,今天我看到她很開心,要不是來開家長,我還真不知道她會得這么多。有點意外,很感動,很感謝你們。”聽著這話,我頓時慚愧起來。說實話,錢同學是那種安靜得放在人群中絕對被忽視的對象。我為自己快半年了卻對自己班學生毫無印象的班主任工作感到內疚,努力在腦中搜索她的影子,并加以修飾地安慰著這位父親,并按下決心以后一定給予她多一點照顧。在接下來學習里,她是唯一一個每周五放假回到家準時用短信給我報平安的學生,一直堅持到她三年后畢業考上“3+2”。
像錢同學這樣的留守兒童或單親家庭,在幼師等中職類學校里比例很高,他們大多與家里人缺少交流、溝通,在學校成績不好,經常被忽視。其實他們要求的并不多,僅僅一句贊揚的話,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可以帶著自信的翅膀,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能夠順利飛翔。或許,家長的愿望如此,家長會的目的也不外如此。
可見,做好準備工作是開好家長會的前提條件,明確主題是開好家長會的基本要求,廣泛的人員參與、充實的內容和扎實的后續工作是開好家長會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志榮、李艷.新時期應如何召開家長會[J].寧夏教育.2007(03)
[2] 朱滌瑕.家長會主題化[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7(01)
[3] 陳立靜、彭克秀.走出家校溝通的誤區[J].湖北教育(時政新聞). 2006(08)
【關鍵詞】五年制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又稱自學,指學生離開教師后,依靠自己學習去獲得知識。自學能力可指人吸收接納事物的能力,也指一種狀態,即在沒有接受指導和教育的情況下掌握某種技能。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須具有獨立性,善于進行批判性反思,敢于做出決策,并能獨立采取行動。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習者必須和學習過程和內容建立心理聯系,同時,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絕非多余,教師的干預、導向、引領與點撥必要且無法缺失。
目前,國內外教育學界對于自主學習的關注已越來越多,但研究對象往往停留在小學生、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盡管也有學者已意識到職業教育也是研究的一個部分,但相關的文章不多,特別是對于幼師生的研究國內外基本沒有。而自學能力在現今卻尤為重要,從現狀看,幼師學生均從初中升學而來,而小學、初中因為升學考試及教育體制的束縛,大多數學生的自學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從長遠看,幼師畢業生將來是為人師者,這將是他們必須面對繼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的問題,亦即需要他們有足夠的自學能力去完成。再從整個教育大氣候看,初高中階段的學習也正關注這一問題,比如說“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部分的目的應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幼師生每學年需完成十多門課程,看似成為樣樣精通的“雜家”,實則樣樣不精,就業后由于部分知識技能應用不上,加上在校期間所學不精,造成了知識的遺忘與過濾,這就導致教育的浪費、教育意義的磨滅。介于上述一系列情況,培養幼師學生的自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它既順應時代的要求,亦從學生的自身出發。《學會如何學習》一書也指出:“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地幫助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葉圣陶在指導學生自學方面更是執著探索,孜孜而求,認為“教,是為了達到將來不需要教”。洪鎮濤的“變‘講堂’為‘學堂’,變‘研究語言’為‘學習語言’”的理論也是談的自學問題,因為他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而本文主要關注的,則是對五年制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
對幼師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成效不僅是在校園里,而是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在學歷進修、人文素養、職業生涯規劃上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語文的自主學習”被界定為自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進行質疑、解疑、鑒賞的能力,即要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達到是非自辨,疑難自解,高精自探的境界。教師在訓練時要多樣化,在備課、上課時應站在大語文的高度縱觀全局,擷英攬勝,通過師生之間的主客易位、學生對教材的自主探索,通過課外閱讀量的擴大、學生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真正變“講堂”為“學堂”,變“研究語言”為“學習語言”。目前,對于語文自主學習的關注已越來越多,同時,江蘇省自2010年起在全省招收300名免費男幼師生,使得幼師生這一群體性別比重發生變化,展現新的研究局面。
筆者通過申報校級課題《五年制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確定了研究五年制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研究的研究步驟,分為初始階段、探索形成階段、分析總結階段。初始階段:針對剛從初中升入幼師的學生的自學能力現狀設計量表,作調查分析,尋找培養學生自己能力的方法、對策及重點難點。探索形成階段:探索培養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的專項指導,另外注意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階梯性地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要求;同時兼顧學生的寫作與書面表達能力,分年級提出對學生在寫作上所要達到的目標,如一年級注重達到“文從字順”,二年級注重“立意與構思”等,在教師的指導與點撥下,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自主分析,提高寫作與表達能力。分析總結階段:通過中期匯報和結題報告,反思研究所得,以期指導下一步教學工作。
通過五年制幼師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我們預期達到以下的結果:通過開展語文學習學法指導、激發學習動機等實踐活動,變“輸血”為“造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接下來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進而使學生具有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文化底蘊。通過具體調查,了解幼師生語文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正確把握幼兒師范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提高幼師(乃至推廣至各種職業類學校)語文教育的水平,滲透正確的語文教學理念,促進幼兒語言課教學改革的發展。通過對幼師生中不同性別群體的差異化教學與研究,找到學生的新的、連續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使教學過程真正呈現出動態生成的創生性質,不斷更新并完善教學理念,讓幼師學生通過語文的自主學習,既能“內儲”,又能“外化”。結合幼師學生實際與五年制高師所選用的新教材,整合教材的編寫理念: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努力構建新課程理念下高等師范學校教師的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在教學中做到課內外結合,閱讀與寫作、口頭與書面并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對于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落腳點應該落在對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指導,而并非是讓學生完全在脫離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相反,教師更多的是一種方法的指導,手段的引領,通過研究,我們得出了以下一些結論:
一、需要擺正教師的地位,教師指導不可缺失
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高質量、高效能的服務。教育是通過教學雙方共同參與來完成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指導監測是一個教學現象的兩個側面,兩者相輔相成,共生共進。所以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引導無法缺失。教師必須向學生提供詳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安排,為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及進度提供理論依據。指導學生科學合理地按計劃學習并且自我組織規劃。為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深入下去,并學有成效,教師非常有必要適時適當地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達爾文)。無論提供什么方法與策略,都不能違背“自主”的真諦,都應該以有助于學生自主思索、想象和創新為準則,以有助于發展和提升語文能力為原則。提供有關學習調控與評價信息。通過學習調控評價指導,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基于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學習的各個環節做出分析和判斷,并不斷總結經驗,根據學習實際調整學習的進度和方法,積極探索創設適合自己特點的、最佳的自主學習模式。
論文摘要:幼兒教師專業化的獨特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是幼兒師范院校對學生進行培養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概括起來主要有語言、藝術和教學三大類。學生要想習得這三大類技能,學校必須通過課程,日常管理.教育活動等培養對策來實現。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業的日益發展,教師隊伍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已提到議事日程,并有了廣泛的研究。我國幼兒教師隊伍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專業化也在悄然進行中。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師生也無一例外地要高質量地習得幼兒教師的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其中,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有其專業特殊性且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訓練,因此,尋找科學、合理的幼兒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的對策是每位幼兒教師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務之一,必須加以深入研究。
1 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闡釋
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概括起來不外乎一般能力和專業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諸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另外,教師還須具備從事專業活動所必須的特殊能力,即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是指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標、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備的特有的從教能力。這里強調:幼兒教師專業技能與其它教師的專業能力有顯著的不同,幼兒教師既要有教師的一股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其它教師無需具備而其必備的特殊技能。例如,兒童化的語言表達技能、兒歌彈唱與鑒賞能力、舞蹈表演與創編能力、等等。
2 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內容
1996年6月1日原國家教委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目標的規定,蘊含著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要求。主要從三方面來指出了幼兒教師應具備語言、藝術、幼兒教學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語言類技能
語言類技能是指幼兒教帥能夠規范化、兒童化地運用語言、文字與幼兒進行交流及引導幼兒正確運用語言進行表達、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書寫、普通話、講故事、英語口語等能力。
書寫能力是指幼兒教師應該具備諸如工作日記、工作計劃、總結、教育研究論文等基本的應用文的寫作能力,以及規范地用鋼筆和粉筆書寫漢字的能力。
普通話水平要達到二級甲等以上的水平。講故事技能要求幼兒教師能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點為幼兒演講故事的能力。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要求幼兒教師具備準確、生動、流利的英語會話與交流能力。這是雙語幼兒園中對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
2.2藝術類技能
藝術類技能是指幼兒教師具備的藝術表現及審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內容有彈唱及兒歌欣賞,舞蹈表演與創編、繪畫與美術鑒賞等。
彈唱及兒歌欣賞能力是指幼兒教師借助鋼(風)琴,運用聲樂技巧自彈自唱兒童歌曲及對兒童歌曲藝術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與創編能力是指幼兒教師要掌握多種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據不同的兒童樂曲編制兒童舞蹈的能力。
繪畫與美術鑒賞能力指幼兒教師要掌握基本的繪畫手法和兒童美術作品的基本鑒賞能力。
2.3教學類技能
教學類技能指幼兒教師為順利實現幼兒教育目標所具備的適合幼兒特點的基本的設計、組織、制作、創編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戲組織與創編、幼兒活動設計、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戲組織與創編能力是幼兒教師根據達成教育目標需要自行編制并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的能力。幼兒園中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各方而教育目標都要寓教于游戲之中。
幼兒活動設計能力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要求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內容的實際,預先設計教育活動方案的能力。幼兒活動設計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前提和基本保證,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兒教師根據活動、游戲的需要自己動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師生專業技能職前培養策略
(1)課程策略:幼兒師范院校通過開設必修課、選修課、實踐課程、開發校本課程等手段,對幼師生進行專業技能培養與訓練。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計劃中將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學前兒童游戲、鋼琴彈奏、美術與手工等7門課程作為必修課開設,做到有足夠的教學和訓練課時、有考核、有驗收;將寫字、普通話等開設為必選課;通過實踐課程和校本課程提高技能訓練水平,保證對技能訓練的指導與拓展。
(2)管理策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通過有效的指導、訓練、檢查、驗收考核等方式對幼師生在校期間的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師生專業技能訓練、驗收實施方案》,使學生明確技能訓練的內容、要求與驗收標準,安排不同內容的訓練時間、指導教師及督促檢查辦法,實施分年級考核驗收,驗收不合格不予畢業。
(3)競爭策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競賽等活動,激勵學生技能訓練的積極性、自覺性,并把優者優先推薦就業的機制引入技能培養之中,進而形成競爭機制的培養策略。幼師院校圍繞專業技能內容開展諸如講故事比賽、舞蹈大賽、卡拉OK大獎賽、書畫展、搖籃杯幼教技能大賽等形式多樣的競賽評比活動,激發學生技能訓練的熱情。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優先推薦技能優勝者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