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心理疏導論文

心理疏導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06 16:0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疏導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心理疏導論文

篇(1)

論文摘要:護士面對著病痛、折磨乃至死亡的折磨,其工作性質形決定了護士的心理壓力,而護生做為護士的前身,通過實習的過程去認知和接受乃至承受這一壓力,對于引導護生走向工作崗位,為新職護士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和家屬均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就是出于對護生的心理壓力研究,對壓力源進行辯別分析,找出主要壓力,將采取措施進行有效預防和排解。

1.引言

護士從事著高風險、高壓力、高強度的工作,內科護士所面對的都是長期患病的患者,工作中經常面臨各種危機,突發及多變的情況涉及到護士與患者、家屬、醫生及其他護士等。面對日益增多的壓力源,她們十分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而護生做為護士的前身,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否承受住各種壓力,并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為醫護一線輸送新鮮的血液和補充優秀的人才,是對醫護工作的一個支撐,同時,也是對醫護教育的一個考驗,更是對護生的一次自我挑戰。本文能過對護生在內科實習的壓力源和壓力進行辯別探討,以期對護生以及醫護工作提供一些基礎的理論支持。

2.相關理論分析

2.1相關概念

2.1.1壓力源

是指醫護人員在接診、施救過程中應對偶發的特殊情況而產生的心理障礙,泛指醫護人員應對病危病人及患者病情突然惡化及至死亡的心理應對,并由此對醫護人員心理產生的抵觸及排斥。

2.2遇到的壓力因素

2.2.1緊急的工作性質

醫護臨床工作性質所接觸的病患狀況不一而足,無法預知和不可逆料性極強,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及時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依據病情變化做出應反映和采取具體措施,以能滿足患者的需要為目的,緊急的工作性質給醫護人員造成了較大工作壓力。

2.2.2醫患的目標取向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醫療技術的依賴程度以及對挽救病患的期待程度有所增長,與此同時,病患的患病原因和患病性質也隨之變化且呈增長趨勢,醫護與病患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醫患之間的目標取向不同,往使患者及其家屬遷怒于醫護人員,這對醫護人員也造成了較大的工作壓力。

2.2.3差異的病患狀況

護士所要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救治,而是情況各異的患者,患者中有的飽受疾病折磨,有的突發危急疾病,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教育層次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帶給護士的就是頻繁的應對患者及其家屬憤怒、恐懼、悲傷、喜悅等快速的情緒變化,患者的差異性對護士的心理也能造成直接的壓力。

2.2.4高危的醫護風險

護士不同于其他職業,有緩和的余地,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微末的失誤都可能造成高危的風險,責任完全由護士承擔,護士雖然只是醫生的助手,但患者卻把護士當做救命的直接人,工作的高危性對護士的心理造成了更大的壓力。

2.3壓力綜合表現

由于護理工作任務繁重,技術操作多,責任大,工作不規律等諸多壓力的影響,使護理人員心理狀況不容樂觀。長期過度緊張和高強度壓力使她們對工作產生疲憊感,甚至出現心身耗竭綜合征(burnout syndrome, BS),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煩躁或抑郁不良心理反應。 轉貼于

3.心理素質的培養

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對護士的關愛行為較為不滿意的方面涉及護士的心理素質、情感能力、創造力,以及在工作中表現的主動靈活和獨立性等。患者的這些憂慮又正是護士心理失衡的具體表現?;诖?,對于護生的內科實習壓力源的判別和壓力研究應從壓力因素的成因入手,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幫助護生在內科實習過程中消解心理壓力,培養心理素質。

3.1搭建承受緩臺

所謂的承受緩臺,是指在護生內科實習前留有準備階段,通過全方位的護理理論分析和護理實踐指導,強化護生對護理工作的認知,對復雜的護理工作有一個初步和完整的了解,并預先在思想和心理上產生承受的抗體,提高護理心理障礙的免疫能力。

3.2做到循序漸進

護生實生是學業的規定科目,也是對護生能否適應崗位的一次檢驗,因此,在實習前要充分征求護生的意見,可采取分批次、分層次的操作實踐培訓形式,讓護生循序的進入實習場景,接受實習內容,并在護生間適時開展討論和座談活動,分批次的組織護生對護生進行指導和幫教,最終實現全體護生實習科目的完成。

3.3加強后續疏導

護生實習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也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要對護生的實習心得和體會以及產生的心理障礙加強后續的疏導,幫助他們做好實習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化解工作,不能讓護生無止境的承受超負荷的壓力,而打消他們承受的信心。

4.結語

護生是醫護的后備力量,而護生在內科實習過程中成功的規避壓力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將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因此,減輕護生的內科實習壓力,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為醫護工作輸送優秀的人才,對于提高醫護質量,提高醫護水平,升級醫護隊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亞軍,陸文,張培生,等.護士對患者關愛需要的認識及關愛行為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4, 20: 60-61.

篇(2)

[關鍵詞]心理疏導機制;全程法庭教育;刑事審判程序;“愛心媽媽團”

[中圖分類號]D66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187-(2013)04―0110-05

早在2006年,江蘇、上海的法院系統就開始了聘請心理咨詢師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心理輔導的探索實踐,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也是較早在未成年人刑事審判中引入心理疏導機制的法院之一,且經過多年探索發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吳中樣本”。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況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心理疏導;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人同意,也可以對被告人進行心理測評。司法解釋首次規定了心理疏導機制,但對心理疏導與法庭教育的關系、心理咨詢師的選任、心理評估報告的運用等均未作進一步明確,亟待作進一步的研究探討。為此,本文結合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的司法審判實踐,以心理疏導與全程法庭教育的良性互動關系為新的研究視角,力求對未成年人刑事審判中的心理疏導機制作出比較完整的研判與解讀。

一、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心理疏導機制的基本概念

“概念乃是解決問題所必需的和不可少的工具。沒有限定嚴格的專門概念,我們便不能清楚和理性地思考法律問題?!惫视斜匾獙ξ闯赡耆诵淌聦徟行睦硎鑼C制的概念加以界定。我們通常所說的心理疏導,是指遵循人的心理活動一般規律,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循循善誘、平等溝通,幫助人們進行心理調適,消除心理障礙,解除心理(思想)疾病,促進人的心理和諧,保持心理平衡,使人能夠用陽光的心態認識社會、接納社會。有人指出,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心理疏導,則是指采用心理咨詢、心理矯正等心理學方法,幫助查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癥結,把握其負面的心理狀態,了解其犯罪原因,找準教育的感化點,有針對性地調整其特殊心理,扭轉偏曲性格,促其心理素質的良性轉化,以增強教育和預防的實際效果。也有學者指出,它是指通過對涉案未成年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未成年人的緊張情緒,消除當事人心理障礙,化解當事人的矛盾,盡力矯正未成年被告人的不健康心理,促進訴訟活動順利進行,并通過多種形式的心理測評活動,為法院的裁判提供科學參考,也為判后對未成年犯進行個性化的矯治提供客觀依據的一系列心理干預措施的總稱。筆者認為,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程序中的心理疏導機制不同于生活中的心理疏導,也不同于檢察機關在審查階段引入的心理干預,它是立足于實現教育矯正的司法目標,由心理咨詢師通過開展心理測評、心理評估、疏導干預等專業方法,全面探究和判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個體與社會原因,為貫穿審判全程的教育矯正及司法裁判提供客觀依據的少審工作機制,是法學與心理學疊加效應的融合。有學者指出,法庭教育的內容應是多層面的,貫穿于整個審理過程,它不僅僅限于教育少年犯“認罪伏法”,還包括對少年犯不良情緒的疏導和啟發??梢?,心理疏導是一個相對概念,其與寓教于審的少審理念融通共向,與全程法庭教育的模式相輔相成,離開法庭教育談審判階段的心理疏導,其意義將大打折扣,故以往孤立研究心理疏導的傾向亦應有所轉變與調整。

二、在未成年人刑事審判中引入心理疏導機制的必要性及其價值分析

(一)心理問題普遍存在的迫切需要

不完全或者錯誤的社會化是罪犯犯罪的根源,從這個意義上講,罪犯都存在或輕或重的人格缺陷。不僅如此,在特殊的監禁環境中,具有不同人格基礎的罪犯心理的發展變化,還會呈現出各自的特點。因此,未成年人刑事審判是心理問題高發地帶的判斷在理論上已無爭論。同時,實證研究也表明,未成年被告人的確存在著人格缺陷,個性相對比較孤僻、內向,進攻性強,有敵意,缺乏同情心,是非感較差,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弱,并且情緒不容易控制,一旦情緒被激發,就很難平復,容易對外界的事物抱有偏見,以自我為中心等個性心理特征。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需要審判活動及時引入科學的心理疏導機制,輔助少年法庭消除被告人的性,建立守法心理結構和良好行為習慣。我們在司法實踐中也發現,由于未成年被告人文化程度和認知能力偏低,對心理健康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他們不僅察覺不到自身的心理異常,也認識不到這些異常心理對其身心健康與教育矯正的消極影響,更無法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有效幫助,審判實踐中引入心理疏導機制的緊迫性也由此顯現。

(二)實現“個性化”、主體性法庭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與教育條件下,同齡的未成年人一般總處于同一發展水平上,表現出相似的心理特點。但由于遺傳素質、教育條件以及社會環境的不同,未成年人的心理發展也各不相同。各種心理機能開始出現和發展的具體年齡、發展的速度、各種心理機能發展所達到的最終水平以及各種心理成分在某一個體身上的結合模式都有所不同,在認識、情感、意志、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都可以表現出每個人獨特的一面。故要真正實現“因案審理、因人施教”的個性化法庭教育,就必須立足于通過開展專業心理疏導和干預等充分掌握被告人的性格和心理特點信息,進而制定出符合被告人個體特質的法庭教育方案。此外,心理咨詢師可以在宣判后對被告人開展法庭教育的做法已經為司法解釋所確認,故其作為教育主體,能夠運用心理學專業知識配合做好法庭教育,充分激發被告人開展“自我教育”的主體性。

(三)契合涉罪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教育矯治的現實需要

否認犯罪行為的法律責任(把自己看成某種社會環境的犧牲品)、否認犯罪行為的后果(把犯罪行為作與眾不同的界說來否認其行為所帶來的危害)、否認犯罪行為有被害人(把犯罪被害人看作是罪有應得),甚至產生道德責任感轉向(轉到與社會規范和準則相對立的方面)是被告人的典型心理特征。這種心理的形成要經歷一個不完全社會化或者錯誤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同樣,促進被告人心理、行為的良性轉變和人格成長也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與轉向過程。審判階段引入的心理疏導,能夠與公訴機關已經開展的心理疏導及刑罰執行機關后續進行的心理矯治功能銜接配合,實現心理疏導、干預和矯治的全程覆蓋,與對被告人罪錯心理過程性矯正治療的需要科學契合。

(四)審判活動順利推進的有效保障

首先,我國當前的刑事審判程序從英美吸收了一些對抗式程序的因素,法官的主導地位有所削弱,控辯雙方的對抗性有所增強,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抗辯式”審判方式。由于我國的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程序尚未從成人模式中獨立出來,因此,涉少刑事審判的庭審程序也勢必體現出一定的成人審判方式中的緊張對抗性質。這可能強化被告人在庭審中的疑懼心理和緊張情緒,影響訴訟活動有序進行。其次,由于未成年被告人理解能力和知識的欠缺,對公訴人、承辦法官或陪審員提出的問題可能一知半解,或者不能準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由此產生未成年被告人與公訴人、法官或陪審員之間的溝通困難與障礙,進而導致其出現各種生理、心理問題,影響審判程序的正常推進。此時,心理咨詢師可以在審判人員的安排下,適時疏導和排遣未成年被告人內心的緊張、害怕等心理感受,在公訴人與未成年被告人的博弈之間形成一個心理緩沖區,沖淡庭審中的緊張氣氛,防止上述情況的出現,有效凸顯制度的程序保障功能。

三、心理疏導機制“吳中樣本”的具體實踐

心理疏導機制的“吳中樣本”,是指少年法庭聘請具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愛心媽媽團”成員,依申請或依職權介入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程序,在庭前、庭審和判后全程參與刑事審判活動,為被告人提供心理測評、心理評估、疏導干預等服務,從而提升教育矯正實效的一系列做法構成的樣式。

(一)心理咨詢師的選聘:從“外援特約”模式到“愛心媽媽團”固定參與

吳中法院著手探索心理疏導機制初期,邀請轄區木瀆高級中學心理健康教師等擔任特約心理疏導員,為未成年被告人提供心理輔導和心理干預。在這一階段的試點工作中,法院對心理疏導的條件、心理疏導員的工作職責等均作了相關規定,保障心理疏導在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發揮其應有的獨到作用。后法院與蘇州市吳中區婦聯于2009年5月聯合成立“愛心媽媽團”。“愛心媽媽團”由該院熱心青少年維權事業和具有專業素養的女性人民陪審員組成,心理疏導機制“吳中樣本”也得以構建:即從“愛心媽媽團”中選聘具有專業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成員參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為需要提供幫助的被告開展專業的心理疏導工作,并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機制。通常來說,未成年被告人大多不了解心理疏導,也未接觸過心理咨詢師,這可能對推動此項工作形成一定的障礙和阻力。但是,“吳中樣本”依托“愛心媽媽團”青少年維權平臺開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當心理咨詢師向未成年被告人表明“愛心媽媽”的身份后,他們都會自動將心理咨詢師與充滿溫情慈愛的“媽媽”相聯系,大大增進了他們對疏導機制的理解和接納程度。心理咨詢師以“愛心媽媽”為橋梁,不僅得以較快獲得工作對象的信任,及時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溝通,拉近了心理咨詢師與被告人之間的距離,更為重要的是,這重身份也有助于增強疏導干預機制在順利消解未成年人的疑懼、緊張、孤單情緒方面的功能和實效。

(二)心理疏導機制的運作程序

1.程序啟動

“吳中樣本”的心理疏導機制有法院“依職權”和被告人“依申請”兩種程序啟動模式。法院在庭前準備程序中向未成年被告人發放涉少刑事案件權利告知書,書面告知被告人及其法定人有權申請具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愛心媽媽”提供心理疏導,被告人或其法定人口頭或書面申請的,立即啟動該項機制。如被告人或其法定人未主動申請,審判人員在庭前準備程序中發現被告人存在緊張焦慮、交流困難或灰心倦怠等情形而需要開展心理疏導的,也可依職權啟動上述機制。

2.庭前介入

心理疏導機制開啟的具體步驟:(1)審判人員向被告人及其法定人介紹具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愛心媽媽”的基本情況,并由其按照自身意愿選定心理咨詢師。(2)審判人員將確定的“愛心媽媽”人選交人民陪審員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由辦公室聯系“愛心媽媽”至法院領取“心理咨詢師參與刑事審判通知書”。少年法庭向心理咨詢師介紹案件基本情況并安排閱卷。(3)審判人員與看守所協調,心理咨詢師由審判人員陪同,持“參與刑事審判通知書”進入訊問室,由心理咨詢師與未成年被告人進行面對面的單獨交流。交流盡量安排在沒有隔離欄桿的訊問室,以免不適當地拉開交流雙方之間的心理距離,盡量打消未成年被告人的對立情緒和思想顧慮。對于未被采取羈押措施的被告人則由法院負責聯系確定其與心理咨詢師的會面事宜,面談通常安排在法院會議室、調解室等寬松溫馨的環境中進行。交流過程中心理咨詢師的位置安排在和未成年被告人相鄰、相近的地方,避免出現類似偵查程序中訊問人員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相向而坐的情況。被告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比較敏感,審判人員舉動和態度稍有變化,都會對他們的心理變化起相當大的作用。心理咨詢師則能夠以專業知識以心換心,實現交流者之間的心理相容,有效消除他們的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4)心理咨詢師根據閱卷和會見情況對被告人進行心理評估,有效緩解被告人開庭審理前的緊張疑懼心理,消除溝通交流障礙,幫助其正確認識刑事審判活動。(5)心理咨詢師結合會見情況和審前社會調查報告,全面掌握被告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文化程度、工作學習表現及犯罪前后表現及犯罪心理等情況,開展心理測評并運用其專業知識制作心理評估報告。心理咨詢師應在開庭審理前將心理評估報告提交少年法庭,并協助少年法庭為庭審中可能出現的危機干預事宜做好應急預案。

3.庭審參與

(1)少年法庭在開庭3日前向“愛心媽媽”送達《心理咨詢師出庭通知書》,心理咨詢師應按時參加庭審活動。開庭前,法庭將安排專門的時間,供心理咨詢師與未成年被告人再次進行單獨的庭前交流,緩解其焦慮緊張心理。(2)庭審中,審判人員適時安排心理咨詢師對未成年被告人出現的生理、心理問題加以疏導。(3)法庭調查階段,審前社會調查報告宣讀完畢后,心理咨詢師宣讀心理評估報告,從犯罪心理、性格缺陷、原因剖析、行為認知和判決心理預期等方面進行測評,幫助被告人深刻認知罪因和失足的根源,使其做到自省自立,認罪悔罪(這也是全程法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心理評估報告由各方當庭發表意見,并作為少年法庭判處非監禁刑、采取相應幫教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4)宣判后,心理咨詢師以平等尊重的身份立場,配合法官、人民陪審員、公訴人和辯護人開展判后法庭教育,由不同教育主體根據各自的身份特點,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叩擊被告人心靈的各個點位,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合力。心理咨詢師則著重激發被告人受教育的主體性,努力指引其自我覺察、自主改變和自我教育,并從“愛心媽媽”角度出發給予其有針對性的社會關懷教育。

4.庭后幫扶

罪犯因負罪服刑,處于法律上強制與心理上壓抑的狀態下改造。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有許多心理上的困擾需要加以引導,有許多內心的苦悶需要傾訴和宣泄。為此,作為全程法庭教育判后幫教的組成部分,“吳中樣本”的“愛心媽媽”們在案件判決生效后,積極配合人民法院對社區矯正及監禁矯正的未成年犯罪人進行跟蹤幫教,做好心理過渡測評工作。研究認為,司法程序對青少年情緒產生較大影響,為他們提供的心理等方面的服務應注意服務對象情緒修復,并應當持續一定時間。“愛心媽媽”采取回訪、信函、電話等多種方式及時延伸介入幫扶矯正環節,保證對未成年犯罪人開展持續性的心理輔導和社會關懷教育。心理咨詢師以其特有的人格、心理學專業知識以及對未成年犯罪人了解程度深、業已取得未成年犯罪人信賴等優勢,幫助其調整復歸社會和融入社區的目標與認知,有效協助提升教育矯治效果。

四、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

(一)出臺文件規范心理疏導工作機制,并使之與全程法庭教育模式良性互動

由于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僅有兩條規定涉及心理疏導、心理測評的內容,規定較為原則,司法實踐中有關心理疏導的啟動程序和適用對象、心理咨詢師的選任和身份定位、心理評估報告的性質和運用、心理咨詢師的法庭教育內容等仍需要進一步探索和規范。試點法院如能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出臺相關規范性意見,能夠使機制運作更加嚴謹有效,也可以為立法者提供有益的借鑒參考,如上海市浦東區人民法院出臺的《少年審判心理干預機制實施意見》等。吳中法院也擬在對“吳中樣本”開展進一步的提煉總結的基礎上謹慎出臺相關實施意見,使之與此前已經實施的全程法庭教育模式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銜接互動,提升教育矯正工作實效。

(二)進一步增強心理咨詢的準確性和心理疏導的有效性

在心理疏導過程中,心理咨詢的效果會受到許多誤差的影響,大多數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趨利避害的心理會本能地從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與心理咨詢師進行交談,或者故意提供歪曲的信息,從而提升其在心理咨詢師心中的印象,降低了心理咨詢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為此,心理咨詢師應緊緊依托“愛心媽媽”身份,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更好地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心理咨詢師要妥善運用保密、友善、傾聽與同情等要素消除被告人的防范阻抗心理,而切忌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開展法庭教育或與被告人進行溝通,違背價值中立和平等助人的職業特征。選擇恰當的咨詢時間和地點,與被告人建立充滿人性、友好、支持性和對話性的關系和情境,用行動無聲宣示治愈、改變、重生和問題的妥善解決,從而為心理疏導和教育的層次推進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逐步建立完善心理咨詢室、測評室和疏導室等軟硬件配套設施

由于心理疏導機制尚未在法律層面得到規范,受經濟條件和探索試點啟動時間先后等因素影響,各地法院的實踐運作和硬件建設水平也參差不齊。比如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建立了經過精心設計布置、別具一格和頗具人性化的心理咨詢室、測評室和疏導放松室,并配備了相應的設備和軟件。上海市浦東區人民法院設立了名為“秋日私語”的心理咨詢室,并配備國內先進的測評系統及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在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層面已經確立心理疏導機制的背景下,法院系統落實心理疏導機制的相關軟硬件配套設施建設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提升。此外,人民法院還應依托社會管理創新平臺,積極推動羈押未成年被告人的看守所逐步建立符合心理咨詢和疏導要求的專門場所,與法院工作進一步銜接配套。

[參考文獻]

[1]周道鸞.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的修改與制作暨少年法庭工作調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01.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486.

[3]趙廣靜.探索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心理疏導制度[J].法制與社會,2011,(11).

[4]周道鸞.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的修改與制作暨少年法庭工作調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95.

[5]鄭迎紅.刑釋少年重新犯罪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2―33.

[6]狄小華.犯罪心理矯治導論[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3.197.

[7]羅大華.犯罪心理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235.

[8]付建中.教育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24.

[9]陳和華,鄔慶祥.刑事心理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43―144.

[10]胡俊文.法社會學視角下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矯治初探[J].湖北社會科學,2007,(6).

[11]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27.

[12]羅大華.犯罪心理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417.

[13]課題組.上海共青團參與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研究:以介入青少年再犯預防為中心[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8,(1).

[14]趙廣靜.探索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心理疏導制度[J].法制與社會,2011,(11).

篇(3)

關鍵詞:醫學專業學位教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衛科教發〔2013〕56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探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指臨床、口腔、中醫)研究生教育有機銜接的辦法,逐步統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內容和方式。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將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效銜接,為我國醫生培養體系指明了方向。

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定性定量分析法、歸納演繹法、抽象概括法、理論研討法等方法,考察美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現狀,展示其特點和規律,分析我國可借鑒的改革創新模式,嘗試提出二者有效銜接的對策建議和具體舉措,以期對我國醫生隊伍素質的提高和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美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概況

(一)培養體系

美國醫學院的醫學教育一般是4年,學生要經過本科4年的學習并獲得文學士或理學士學位后,提出申請并通過面試和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醫學院學習。學生在醫學院經過前2年學習并參加全美醫師資格考試第一部分(USMLE Step1),考試合格后進入后兩年學習,參加全美醫師資格考試第二部分(USMLE Step2),考試合格后才能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M.D.)。

(二)培養模式

1.課程設置

美國醫學院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基礎醫學課程、臨床醫學課程、臨床技能、輪轉實習和科研活動?;A醫學知識學習和臨床醫學理論及技能學習互為補充、彼此滲透,而且加入了早期臨床技能課程和實踐的學習,便于學生了解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在臨床中的運用價值。大約到第3年開始輪轉實習和部分科研活動,以耶魯大學為例,“一般采取??戚嗈D學習/實習模式,約需48周,輪轉??朴袃瓤?2周、外科8周、急診2周、麻醉2周……必須參加4周的社區醫學實習和3周的臨床綜合課程學習,……畢業時完成學位論文報告”。

除此之外,美國的醫學院也越來越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和科研能力培養。人文素質教育開設相應的人文課程,增強醫學生有效處理醫患關系的能力,提升醫學教育的人性化水平。以哈佛醫學院為例,其人文素質教育“包括人文社科課程教學、專業訓練中的人文滲透以及隱性教育等方面,人文課程設置包括職業導論、病人-醫生、社會醫學、衛生保健政策、醫學道德與職業精神等八門必修課,……初級保健教育是專業訓練中人文滲透的主要體現之一,……隱性教育指對醫學生的價值觀、工作態度以及對職業的認識等非認知領域的教育”??蒲心芰ε囵B方面,許多醫學院都開設相應課程(如芝加哥大學《學術與發現》),將科研能力培養貫穿于課程體系中,并通過頒發獎學金、給予從事科研工作學生特殊認可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科研活動,正如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所長William Gatey所指出的科研能力培養的目標是“希望通過提供這樣的科研訓練激發學生在將來適當的時候追求額外培訓的潛質”??梢?,科研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習者在本學科內的長足發展,而且為學習者今后在相關領域或其他領域開展學習和研究活動儲備了批判性思維和閱讀的能力、分析和整合大量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和決斷的能力、創造性思維和拓展問題的能力,等等。

2.教學方式

以器官或系統為中心的模塊式教學。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為例,“系統地整合了基礎、臨床和社會科學的內容”,有效避免了重復教學和基礎與臨床教學割裂的現象,有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醫學知識,從而更好地應用于臨床。目前,美國越來越多的醫學院都在探索更好地將其運用在醫學教育中。

以PBL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這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基本操作程序是,教師提出病例,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針對該病例,進行相關數據匯總和分析,提出初步處理方案,并形成與該病例有關的“學習問題”,即進一步研討提綱,學生帶著這些“學習問題”,在接下來的理論教學、實驗課中通過討論,自主診斷、自主分析,尋找答案,并通過查閱和分析相關文獻,對該病例做出準確的診治方案,同時對與該病例相關的“學習問題”給出較為全面的闡述,從根本上培養了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以點帶面、相互關聯的知識技能學習系統,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潛能和主動性,給予其極大的滿足感和價值認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評價方式

美國醫學院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注重綜合能力考評,采用期末考試和平時小測驗的方法考核學生對基礎和臨床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采用標準化患者、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OSCE)、迷你臨床演練(miniCEX)、患者滿意度調查等方法考核學生對臨床技能和醫學素養的操作和認知水平。通過考核評價,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中的具體環節和實施方法,有效促進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不斷提升教和學兩個方面的水平。

二、美國住院醫師培訓概況

經過醫學院4年醫學教育獲得醫學博士后,才能申請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可見,美國住院醫師培訓和醫學院專業學位教育銜接緊密,是培養合格醫生的兩個既不相同又彼此連貫的階段。

(一)培養對象和目標

美國住院醫師培訓對象是經過4年醫學院教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學生,專業水平和能力具有一致性,便于制定統一的培養內容和方法,達到能夠行醫的目標。住院醫師培訓合格后,即具有獨立執業的資格,成為獨當一面的完全意義上的醫生。

(二)培養內容和方法

進入住院醫師培訓項目后,學生要在相應的附屬醫院進行輪轉培訓,培訓內容全國統一,根據崗位需求制定的培訓內容全面又實用;培訓方法是多樣化和高強度相結合,常用的方法如查房、病例討論和分析、學術研討會、講座、小組學習和互動等,每周工作時間80小時,沒有周末和節假日,而且每年都必須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年的培訓,不合格將被淘汰。

(三)考核方法和監管體系

按照美國畢業后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Wducation ,ACGME)要求的六大核心能力:醫學知識(medical knowledge)、患者關照(patient care)、基于實踐的學習和改進(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人際溝通能力(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職業素養(professionalism)、基于大系統的實踐(systembased practice),來確定考核內容和方法,主要有病案評估、綜合評價、標準化病人考核、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全國統考、日??己说?,注重的是綜合能力的考核評價,考核主要由美國畢業后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ACGME)進行監管,是非營利性的專業實體,不隸屬政府,能夠保證考核的公平、公正。

(四)職業環境

“美國社會擁有成熟的商業醫療保險,其很好地協調了醫院、醫師和患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為住院醫師培訓提供了良好的職業環境,使培訓中的醫師能夠專注于臨床技能和診療水平的提升,樂于培養積極健康的醫患關系和溝通技巧,充分發揮人性化因素,給予患者更貼切適宜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從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三、對我國的啟示

在對美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培訓現狀進行文獻研究和定性分析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與我國的比較,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 揭示我國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效銜接的內在規律以及美國成功經驗對我國產生的積極作用,同時運用理論研討法提出對策建議,展示發展趨勢。

(一)統一準入標準

目前,我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下簡稱“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院醫規培”)的準入標準不一致。醫學專業學位教育招收的是完成5年醫學專業本科學習獲得學士學位、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的優秀畢業生,而住院醫規培招收的不僅是完成5年醫學專業本科學習獲得學士學位的畢業生,也可以招收完成7年制醫學專業學習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和完成8年制醫學專業學習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因此,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規培的生源不同,其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差別比較大,勢必給住院醫規培計劃和內容的制定帶來困擾,也不利于各層次學生在住院醫規培中達到收獲的最大化。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可以從美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培訓的有機銜接中得到啟示。建議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規培聯合培養,即完成5年醫學專業本科學習獲得學士學位并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被錄取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學生,同時進入住院醫規培,這樣二者的生源水平就可保持一致,有利于住院醫規培培養內容和實施方案的制定。目前,上海中醫藥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都啟動了二者雙軌培養項目。上海中醫藥大學2010年首屆聯合招錄研究生即規范化培訓醫師150名;南京醫科大學2012年第一屆雙向接軌培養的畢業生有45人獲得了住院醫規培合格證書,占當年畢業生的58%。雖然部分高校試行了二者的聯合培養方式,但還未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也未形成全國統一的制度來保障其實施。建議在試點高校經驗總結和深入研討的基礎上,盡快出臺詳細、規范的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規培聯合培養制度,形成全國統一標準和實施藍本。

(二)改革課程設置

美國醫學院醫學教育前有4年能夠獲得文學士或理學士的本科學習,我國5年制醫學本科中只有第一年開設了公共基礎理論課程。因此,兩國學生正式接觸醫學前的專業水平是不同的。其次,我國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規培的課程設置和培訓內容有重疊,造成教學資源和時間的浪費。所以,不能照搬美國模式,將美國醫學院醫學教育階段等同于我國碩士研究生階段。

針對上述問題,借鑒美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課程設置和住院醫師培訓內容,建議將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規培三個階段的教育內容作整合,嘗試“1+3+2+3”模式。具體為,第一階段開設公共基礎理論課程和人文素養課程,為正式進入醫學學習奠定基礎。第二階段第一年開設基礎醫學課程,同時進入人文素養高階段課程學習,并輔以每月一次以講座形式開展的臨床醫學知識滲透,第二、三年開設臨床醫學課程,系統學習臨床知識和理論,并加入早期接觸臨床,在臨床技能實踐中回顧基礎和臨床知識,同時安排每兩月一次的小組討論和累計兩個月的社區見習,學習基本的保健、常見病診治,并學習與患者的溝通、給予其人文關懷。第三階段主要是通科輪轉實習和科研活動,鑒于學生的臨床技能還不完整成熟,建議這個階段的輪轉比5年制本科第五年48周的輪轉時間少一半,只安排24周,并且加大病例分析、匯總、出診斷方案的討論和匯報。同時聽講座、查閱分析文獻,開展較大量的科研活動。第四階段與住院醫規培銜接,實際上,第三階段第二年已涉及一些住院醫規培的內容,為順利進入第四階段做好準備。安排大量的二、三級學科輪轉、查房、病例研討、學術交流等活動。

(三)運用先進的教學和考評方法

現階段,我國不論是醫學專業本科、研究生教育還是住院醫規培,在教學方法上多理論課和實驗課講授,臨床技能訓練不足,較少安排病例討論、互動交流等;在考評方法上多書面考試和簡單的操作技能考核,較少運用標準化病人、綜合能力考核等。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培養高層次臨床應用型人才。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引入美國以器官或系統為中心和以PBL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社會科學有機整合,這個思路在前文提出的“1+3+2+3”模式中已有體現。以PBL為核心的教學方式從這個模式第二階段的后兩年開始,一直貫穿第三、第四階段,在教師講授理論課時,加入更多的互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展開討論、解決問題;在臨床技能培養時,加入更多的小組討論、實驗課講解提問;在病例診療能力培養時,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分析診斷、自主給出綜合匯報和診治方案;在科研能力培養時,加大文獻搜集和閱讀量,提高大量信息分析匯總能力,增加學術研討、講座交流、論文匯報。同時,在對學生學習效果考評時,多注重綜合能力的考評,運用標準化病人、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計算機模擬病例考核系統、患者滿意度調查等方法。

綜上所述,我國的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銜接工作還有待深入研討和實踐檢驗,應當結合國情,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做好醫學教育和住院醫規培,為培養合格醫生、促進醫療行業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吳健珍,陶立堅.中美高等醫學教育的比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2(11).

[2]洪流,柳金強,劉濤,等.淺談美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J].西北醫學教育,2015(1).

[3]盛瑞,龔政,耿明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教學模式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

篇(4)

[論文摘要] 市場經濟內涵著人類重要的文化倫理現象,有其獨特的文化基礎、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場經濟文化背景下,人們應具備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質,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體人格。經濟文化既對現行的道德與心理教育提出挑戰,也需要道德與心理教育作出積極的應答。

市場經濟內涵著人類重要的文化倫理現象。市場經濟有其獨特的文化基礎、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人們的價值觀念(取向)、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選擇“決不只是經濟表面的裝飾物,而是內在于經濟的人文力量”。[1]這就是市場經濟文化,是在市場經濟的產生與發展中形成的人的穩定的價值觀念、社會規范、倫理道德、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情感方式以及行為規則等等的有機體系。市場經濟文化的蓬勃興起對人的發展提出了現時代的要求,其核心是培養具有現代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主體人格。

一、市場經濟文化對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戰

毋庸置疑,市場經濟文化對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提出了挑戰。這種挑戰將是全方位的,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方法、途徑等的制定和確立都會因人們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改變而發生一系列變化。

市場經濟文化追求著主體人格的確立。隨著市場經濟文化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的改變,必然對人的素質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毫無疑問,我們仍必須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德育主旋律,仍必須堅持健康心理的維護、心理潛能的開發。同時,也需要拓寬現代德育內容和心育內容,以培養能適應市場經濟文化的道德主體。為此,可考慮以下幾項極富現代特色的教育內容:1.經濟倫理教育;2.生態道德教育;3.科學道德教育;4.情感教育。應努力把這幾項教育內容融入教育的主旋律中,從而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思想更具有新意,更富有時代氣息。

市場經濟文化崇尚民主、開放。因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應該是民主的、開放的??梢酝牡掠托挠诜椒ㄉ习亚嗌倌陮W生視為單純的容器和被動的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輸。在教育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視引導和提供學生“自我決定”的機會,往往把“禁止”、“防堵”作為立足點,忽視學生主體

地位和主體性的發展,而且總是試圖“凈化”學生的生存空間,因而割斷了教育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無法培養辨別是非、自主決斷的能力。而主體人格的培養將徹底否定和拒斥一味灌輸,將教育和生活緊密聯系,讓青少年在生活和“真的”教育中生長、建構。

我們應該不斷反思和批判以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實現向現代教育的轉向,積極培養具有現代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主體人格,從而使教育與時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對市場經濟文化的應答

市場經濟文化對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戰已日趨明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應作出積極的應答已是刻不容緩的。面對挑戰,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不僅要培養出適應市場經濟文化的主體,同時還要超越市場經濟文化,引導市場經濟文化,從而實現市場經濟文化的正確、快速、高效的發展。

(一)內容的更新:確立適應主體人格建構和市場經濟文化發展的新內容

市場經濟文化的發展,對人尤其是青少年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對原有的品質也賦予了新的內涵。如果我們不增添新的教育內容,就無法適應文化發展的需要,就會被歷史所淘汰。根據現代市場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我們認為下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內容必須得到重視。

1.經濟倫理教育。經濟倫理是經濟活動中所特有的道德觀念、道德規范和道德評價體系,協調著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關系,以保證經濟活動有利于人類社會的有序進行。市場經濟的順利運行需要一定的經濟倫理。因此,我們的教育就要重視經濟倫理教育,培養人的勤儉、公正、平等、守信、惜時、效率等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形成青少年正確的經濟意識、經濟心理和經濟行為,促使個體經濟社會化。

勤儉,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心理品質。這里主要指勤儉建國,指生過程中要勤儉,指在生產中,應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開發新能源,探索廢物利用的途徑,以降低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特別是要降低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最終實現經濟理性的、科學的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這也能保證經濟主體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勤儉也倡導著一種理性的消費觀念,不是節衣縮食而是過一種舒適的生活,既滿足物質需求,又滿足精神需求,提高生活質量,享受現代生活幸福。

市場交換需要公正、平等。只有在公正、平等的氛圍中,人們才能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共同發展;才能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讓它們沒有生存的空間。只有這樣,經濟真正的繁榮、發展就會在人們的期盼與努力中得以實現,市場經濟文化就可以得到優化,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惜時已不再是個人的私事。[2]惜時比以往任何時期更顯重要,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時間”。隨著科技、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們不能停留在“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傳統角度來看待時間,而應更新為“此一刻比前一刻值錢”(托夫勒語)。因為現代市場經濟的競爭不再主要依賴于空間的競爭,高科技的發展使競爭表現為占有時間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說,誰擁有更多的時間,誰就能贏得競爭的勝利。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3],人們的價值觀念在改變,“他們不再重視金錢上的利益——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自由的時間”。人們歡迎彈性工作制,愿意較快速地完成工作,希望較多擁有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

講究效率是市場經濟所要求的,高效乃成為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F代科技、社會的發展,大大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增強了人們的現代意識,在一個無法忽視競爭的時代,高效是取勝的一個重要條件。花同樣的時間獲得更多的收益或取得同樣的收益只需較少的時間,這無形中就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使得財富能快速地增長。同時也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多的休閑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確立正確的金錢觀是經濟教育的核心內容?!盵4]在經濟教育中,應把金錢觀教育和人生觀教育結合起來。當前社會中更應把金錢觀教育作為實施人生觀教育的重要抓手,積極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指導下的金錢觀。日常生活中,金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體現了人們的實際利益,人們不再談錢色變。對于青少年而言,不恥于談利,乃是他們價值觀念變革中的一個重大進步。但也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掙錢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尺度。我們不能迷信金錢,因為金錢不可能代替一切,金錢決不是衡量精神領域價值的尺度。

2.生態道德教育。生態道德是調節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以人認識自然、尊重自然為前提的。生態道德教育則致力于培養人們的生態道德意識、情感和行為,以便正確地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

社會和經濟發展都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沙掷m發展包括生態、經濟、社會3個方面。但在實際的市場經濟活動中,由于人們盲目地追求經濟利益全然不顧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最終導致了環境污染、生態失衡。人們不得不自食苦果。“5億公頃(123,500英畝)可耕地因遭受侵蝕和鹽堿化,已不能再耕種;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森林為了生產而被砍伐:有150種鳥類和獸類因為人的破壞而絕種了;近千種的野獸現在已經很稀少或處于被滅絕的危險之中。侵蝕、土質惡化、森林毀壞、暴雨成災、動植物生命受害等情況現在仍繼續而且有的地方還在加劇?!盵5](PP.132-133)資源和能源的匱乏、環境的破壞將使市場經濟失去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且社會還不得不為環境污染支付巨額的費用。顯而易見,人類若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倡導生態道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對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培養生態道德首先是重新定位人與自然的關系,把正確認識與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作為人類道德的基本要求。拋棄以人為中心、唯我獨尊的觀點,摒棄人與自然之間任何障礙,實現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發展。培養人們“關心”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讓“關心環境”成為人類的一種新的世界觀。同時,我們應該依靠人類自身的生態道德意識和情感,努力發掘人類正確認識、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潛力,通過節約資源,利用科技開發新的資源,才可能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能力報以樂觀的態度。我們還應把價值觀念和權利觀念引申到自然環境中去。應該認識到人類以外的其他一切生物也都有他們的價值和權利,同樣應得到平等的對待。我們還應認識到自然界的有序性,并培養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情感,同時對這種有序性承擔重要的責任。

我們不僅要嚴禁濫砍濫伐,隨意開礦,而且要在正常使用自然資源的時候還應注意及時修復,在動態中保持生態平衡。這是市場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也將成為市場經濟文化努力的方向,積極培養人們對待生態環境的正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

3.科技道德教育。就本意而言,科技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研究活動和技術運用過程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應具有的品德??萍嫉赖陆逃齽t是為了培養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也能具有科技道德素質,最終將其融入人的個性之中,并以此協調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

科技確實能為人類謀福利??萍嫉木薮筮M步消除了一些人類傳統的及由自然造成的不幸,如貧困、瘟疫等,但對它的使用不當也給人類帶來了新的不幸,如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核威脅等等,而且這種副作用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中表現得日益明顯。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科學發展與社會的道德精神價值之間找到平衡”。[6](P.85)經濟的發展不能脫離科技,也就必然不能脫離科技道德。應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正確對待科學與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以運用科學為人類造福。

在進行科技道德教育時可側重于科學精神,科技價值觀的培養??茖W精神和科技價值觀的培養不僅僅是道德教育的任務,也依賴于心理教育的共同參與。科學精神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包括懷疑、求實、進取、創新、嚴謹、公正、協作、勤思、獻身、耐挫、勇于競爭等精神,是科學工作者對人類的貢獻,是我們在進行科技道德教育時應注意培養和發展的。其間,創新精神更要突出強調。

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我們的國家若想取得主動,就得不斷更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改進管理方法、開拓新的市場。而且,創新也是未來知識經濟發展的源泉。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泰勒提出,創造活動不但對科技進步,而且對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哪個國家能最大限度地發現、發展、鼓勵人民潛在的創造性,那個國家在世界上就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敗之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現時代的主體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它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心理品質。要振興我們的國家,發展我們的市場經濟,完善我們的市場經濟文化,就必須加強青少年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情感和創新意志。這將成為市場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保證。而這一任務的完成將主要依賴于創新教育。

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是創新素質培養的前提,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求新求異、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才能不斷地激發人們去變革、去創造。許多調查表明,正常的人都具有創造潛能,學生亦不例外。一般來說,在適當的教育下,創造潛能可以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顯現并得到發展。關鍵是,我們的教育不能扼殺學生的創造潛能,不能讓學生“走進學校是個問號,走出學校是個句號”。

創新情感的培養。創新情感伴隨著創新意識的覺醒而產生,表現為對創新的渴望與憧憬,有著強烈的創新激情,敢想敢說敢做,創造帶有強烈的主動性和有意性,以及對創新的癡迷和不厭倦,等等。培養創新情感可促使青少年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創造。

創新意志的培養。創新意志是指克服創新過程中的困難所作的努力。表現為具有遠大的理想、不畏艱險的勇氣、鍥而不舍的努力、永不言敗的斗志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創造精神。只有具有了創新意志,才能在創新過程中持之以恒,才能攀登科學的高峰。

我們只有把創新教育作為現時代的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才會對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新情感、創新意志給予高度重視,才會深刻地意識到,沒有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應該是教育的一種失誤。我們只有弘揚創新精神,發展創新教育,才能適應并發展市場經濟文化。

4.情感教育。在高科技的社會里,科學精神得到張揚,科學技術受到高度重視,科學技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此情況下,更要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其中包括人的情感的培養。

情感,“是一個不容忽略的教育層面”。[7](P.10)“人的情感絕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進下發展、成熟的。”[7](P.21)我們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品質,防止和克服消極情感,使學生身心獲得全面而健康的發展”。[8](P.167)最重要的是要加強青少年學生情感能力的培養。一般而言,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但也離不開道德教育的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經濟文化的消極影響在青少年身上也日益顯現,物質的富裕不可思議地導致人們出現“價值真空”。青少年表現出任性、沖動、缺乏自制力,而且他們只要求別人愛自己,卻想不到也不會愛別人。他們缺乏感動之心,缺乏體諒之心。

競爭是市場經濟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青少年感到了社會的壓力、父母的壓力和學習的壓力。在青少年內心蓄積著一股緊張、焦躁、孤獨、無奈、自卑、意欲反抗的情緒,如果不能得到適時疏導和緩解,就可能在某一時刻突然爆發,從而導致逃學、出走、自殺等行為的發生。就青少年自身而言,正處于“疾風怒濤期”,情感的兩極性非常明顯。而且青少年學生的情感尚未定型,呈現動蕩不安的態勢。他們在取得好成績時會自鳴得意,一旦學習失敗又陷入苦惱、悲觀的深淵;他們忽喜忽憂,似乎讓人無法捉摸。而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雖在努力彌補一些失誤,而從總體上來說,仍不夠重視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的情感世界。這就說明情感教育產生和存在的必要,同時也給我們進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條件。

在情感教育中要關注情感能力的培養。情感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客觀道德情境的情感體驗能力。(2)共感能力,或稱共感性?!皬乃说挠^點感知某種現象或體驗他人的感情的這種能力。(3)體驗自己情感的能力,即自我體驗的能力。(4)調節、調制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依賴于理想和意志力。[9](PP.74-75)應積極培養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從而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完美的主體人格奠定堅實的基礎。 轉貼于

(二)師生關系的發展:確立“對話式”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主體人格的建構。

赫爾巴特確立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絕對權威,認為教師與學生是管理與服從的關系;杜威把兒童置于教育過程的中心,要求教師圍繞兒童轉。對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師生觀,歷史上爭論已久,批評聲不絕于耳。在學校,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還占主要地位,教師把學生看作是教育和控制的對象,學生不能積極地投入到師生關系的主動創造活動中。因此,“我們應該從根本上重新評價師生關系這個傳統教育大廈的基石,特別當師生關系變成了一種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的時候。這種統治和被統治的關系,由于一方在年齡、知識和無上權威等方面的有利條件和另一方面的低下與順從的地位而變得根深蒂固了……”[5](P.107)學生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形成了消極的體驗,產生了一種無助感。但無論是“教師為中心”還是“學生為中心”的師生關系,都是二元對立的師生關系,都是不利于青少年學生民主、平等思想的發展,不利于學生主體人格的建構。為了適應市場經濟文化對主體人格的呼喚,我們應積極確立一種“對話式”的師生關系。“對話不僅僅是指二者之間的狹隘的語言的談話,而且是指雙方的‘敞開’和‘接納’,是對‘雙方’的傾聽,是指雙方共同在場、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參與的關系,這種對話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納和共同分享,指雙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領?!薄皩υ挶憩F為‘敞開’、‘接納’、‘承認’和‘包容’?!盵10](P.131)“對話過程就是思想、真理、意義、情感潛移化的過程,使一個人的精神發生變革的過程。”[10](P.135)

每一個青少年學生都是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他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自己的認識、體驗、理解和選擇;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在人格上,青少年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因此,教師和成人應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當作主體、當作人而非物來對待。而且,對青少年學生來說,任何被動的學習和灌輸都是無意義的、低效的。只有主動的認識、學習過程才是有意義的過程。

教師既不是學生知識和道德的源泉,也不是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他無權支配學生,不能把自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準強加于學生;他只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敖處煹穆氊煬F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盵5](P.107)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應教會學生怎樣對付大量的信息,怎樣進行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有效地充當學生的向導和顧問。

人們已經認識到師生關系對青少年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但沒有把師生關系看作是教育活動本身的表現方式,沒有認識到師生關系作為教育活動本身而富有的教育價值”[10](P.127)。在師生交往中,教師和學生應是作為獨特的、完整的精神整體的人而相互作用?!霸诔榈袅巳烁窬竦倪@種片面的師生交往中,師生關系往往是不正常的?!盵10](P.127)在“對話式”的師生關系中,“作為精神整體的人的自覺的理解和溝通”才能存在,教師和學生雙方才能在精神的理解和溝通中進行精神交流,獲得精神發展。

只有這樣“對話式”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學生民主、平等的意識,才能有利于學生主體人格的建構,才能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才能促進市場經濟文化的發展。

(三)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教育過程,實際上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動相統一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盵11](P.100)與此同時,我們應認識到,學生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不是隨年齡的增長而自發發展的,它是教育的結果,應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和培養。指導自我教育,是指導“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進取心,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務,進行自覺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12](P.290)這將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是重視學生自主性的重要表現。教育過程中學生自主性包括這樣一些涵義:(1)學生具有與教師平等的獨立人格。(2)學生和教師一樣都是積極的能動體,都是自己的意識和行為的承擔者。

(3)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教育活動,都是教育活動主體;外界教育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意識發生作用。[9](P.79)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重視學生自主性、指導學生自我教育,應注意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養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習慣。其中,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尤為重要。

自我教育的要求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前提與開端,只有學生具備了自我教育要求,才為以后的一系列自我教育活動奠定基礎。激發學生自我教育要求,也就是使教育目標轉化為學生自覺努力的目標,使學生產生自我教育的愿望。這實際上是青少年學生把外界教育要求內化的過程。教育者就要幫助學生明確學校、家庭、社會對自己提出的教育要求,了解其正確性,并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這些要求。同時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調節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產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動機。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并為青少年學生始終不懈地朝著教育目標前進提供可能。

(四)指導學生學會道德判斷、道德選擇。

杜威在其早期的綱領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條》(1897)中提出“教育即生活”,并不留情面地對傳統教育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狀況進行嚴厲批評。但不幸的是,20世紀的教育仍然與生活相割裂,遠離了生活。這里存在著兩種傾向:一是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空洞說教與灌輸;二是只注重瑣屑行為的訓練和消極防范。這兩種傾向都漠視了發展中的主體所應有的人格尊嚴,在方法上都采用了強制灌輸。但,灌輸既不是一種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種道德的教學方法。因為“具有知識并不就是教養,只有把精神的內在本質變成自己的東西,才是教養”[13]更不幸的是,教師總是警惕學生不遵守學校的規則和常規的形式,總是把重點放在矯正錯誤上,總是只注重防止失敗,總是把學生當作一個“容器”,總是企圖把那些自認為“永遠正確”的思想觀念灌輸給學生,總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好。其實,這是極不明智的。任何事物,包括規定、規范都是不斷發展的。在變化迅速、價值多元的現代社會,“正確”已是一個可變的成分,而且只有通過比較,通過學生“自主決定”最終確定其“正確的身份”。在一個開放的、信息來源多端的社會,又如何讓學生閉目塞聽?與其讓學生接受外界文化的“自然影響”,不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判別、自主選擇。我們的教育要擺脫困境,要想得到發展,就應努力從人的主體性建構的視野中尋求正確的解決辦法。在現時代的多元文化中,面對價值觀矛盾、沖突的情況,就應指導青少年學生學會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的能力,這是德育和心育共同的任務。

道德判斷是對某一事物或現象進行善惡、是非、公正合理與否的斷定。它以一定的道德認識為基礎,是進行道德評價、道德選擇、發生道德行為的重要依據。柯爾伯格用九個道德兩難問題,如“海因茨偷藥”,啟發學生在道德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談或辯論、作出道德判斷。同時在討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

“道德選擇能力,包括對不同的思想體系,道德體系作出價值選擇的能力,對同一思想體系,道德體系中不同的規范作出選擇的能力;按照某一規范完成一種社會活動、道德活動時,從同時存在的幾種不同行為方式中獨立地、靈活地選擇一種最佳行為方式的能力;實際執行某種思想、道德規范的能力?!盵9](P.75)青少年學生的道德選擇自主性程度往往是學生道德行為自覺性水平的重要依據。市場經濟文化的發展促使學生“希望學校的道德教育能給他們以一定的選擇余地,能對他們自主地確立或改變道德取向真正有所幫助。他們開始逐漸將選擇道德取向視為自己的一種毋庸置疑的權利,并逐漸對學校與教師剝奪他們的這一權利的行為‘深惡痛絕’”,[14]他們“愈來愈不能容忍他人對自己的選擇過多地指手劃腳”,也“愈來愈不會將自己的選擇所致后果隨意咎于他人”[14]。青少年學生渴望擁有選擇的權利,教師就應指導學生掌握道德選擇能力,學會道德選擇。以便青少年學生在多元的價值沖突中能從容不迫地選擇“正確”的價值觀念。

柯爾伯格經過長期的研究指出,兒童(廣義)是“道德哲學家”,因為兒童同教師和成人一樣,有他們自己的關于價值觀問題的思維方式,兒童能夠自發地形成他們的道德觀念。不僅如此,兒童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行為方式??偠灾?,兒童的發展自有他們的規律。很顯然,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學生的主體人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才是人性的教育和教育的人性的本然要求。主體人,應成為現代教育的根本追求。無論怎樣,人的發展才是最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樊浩.倫理智慧與市場經濟的文化力[J].江海學刊,1995(1):90-95.

[2]班華.試論經濟教育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1994(4):12-15.

[3]參考消息,2000-02-21(6).

[4]班華.試論經濟教育中的金錢觀教育[J].德育信息,1994(4):9-10.

[5]學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6]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7]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8]班華.心育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9]班華.中小學德育探析[A].山東省教委普教處.德育師資培訓教材[C].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0.

[10]金生.理解與教育—走向哲學解釋學的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11][蘇]蘇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2]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厕所|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熟妇高潮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国产色av| 国产av综合影院| 又硬又粗又大又爽时间持久|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 中文字幕资源网| 第一次挺进莹莹的身体里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 黑人巨大粗物挺进了少妇|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玩超薄丝袜人妻的经历|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亲子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蜜桃v妇女| 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 欲求不満の人妻松下纱荣子|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美女游戏|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酒店大战丝袜高跟鞋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