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師風師德論文

師風師德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03 16:18: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師風師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師風師德論文

篇(1)

一、為人師表

李嵐清副總理最近指出:“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響學生一輩子。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真正為人師表。”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求學生不遲到,預備鈴一響,教師就提前到教室門口等待等等,看似區區小事,實則細微之處見精神做表率。為人師表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爆發的內驅力不可估量。因此,為人師表是當好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一所學校的校風校貌與教師的行為表現息息相關,一個教師的師德好壞對教風、學風影響極大。應該承認,目前,敬業樂教、無私奉獻于教壇的教師是絕大多數,他們在工作臺繁重,生活清貧的情況下以自身高尚的師德與良好的師表行為影響與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學生,的確令人可敬可賀,然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數教師在改革開放特定環境中表失師德和人格,在學生中、社會上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如有的工作消極,紀律渙散;有的弄虛作假,活名釣譽;有的賭博成性,作風下劣;有的吃喝玩樂,貪圖享受;有的計得患失,事必講報酬。如此種種,都玷污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有悖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敬業精神

具有敬業精神的教師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為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嘔心瀝血對工作一絲不茍,即使碰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也會想辦法克服。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滿意不滿意,學生快樂不快樂,啟發沒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盡管農村學校教育經費拮據,敬業者仍能以積極因素的心態飽滿的熱情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臺。

教師工作的純熟性源于他的積極進取和勤奮敬業精神,只有樂教勤業的老師,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奮工作,越是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無窮魅力。

四、服務心態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著的蠟燭”等稱號,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評價,同時,也是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學。教師要像商口行業一樣,將“為顧客服務”溶進“為學生服務”之中去,并且要具備這種心大態。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高高在上,對學生指東點西,把他們當作指揮的工具來使喚。教師在教學中的服務心態,不應只為少數優等生服務,而應該平等對待那些后進生,因為他們同樣也是“財富”的源泉。教師甚至要給予他們最優惠的服務,設法調動全心全意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把他們培養成為合格且有特色的“產品”。此外,教師的課外輔導,上門家訪,以及與學生的抵足談心等,都可以看作是這種服務心態的具體表現。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具備了這種心態,才會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竟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使“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更煥以光彩。

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間。

姑且從理想境界的高度,來談師德的高尚,要求 :

1、 師品,德高為師。

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 ,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

2、師智。

學高為師,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學業精深、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把握教育問題的高超學術、和諧、感人的師生關系,無不閃現著現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師能。

技高為師,①是要以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②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想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③是要有創新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教學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

4、師表。

身正為師,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考教育者和師德示范者。我國現代哲學家楊維說;“師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會則從,其身不正,雖會不從”。教師不僅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正如奧地利教育哲學家馬丁*布貝爾所說;“教師只能以他的整個人、以他的全部自發性,才是以對學生的整個起真實的影響,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師范,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篇(2)

教育部在1999年為解決經濟及就業問題,提出了大學擴招,隨著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遞增,高校開始涌現出一個龐大的隊伍,即青年教師隊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統計,高校青年教師總人數已達到88萬,總比例達到高校教師總比的62%。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有許多特點:這些人大多數出生在20世紀7,80年代,捧著書本苦讀二十余載,大多數直到拿到研究生學位,博士學位,通過層層選拔,才有資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講臺,對這些專門從事知識與傳承的年輕人賦予了千鈞重任。這數以萬計的青年教師普通,平凡,沒有驕人的業績與顯赫的名聲。在做科學研究,職稱晉升,學術成果時,許多青年教師在忙亂中已把“師風師德”四個字拋于腦后:只關心學術課題,不知國內外政治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只忙晉升職稱,而忽略教學,使學生怨聲載道;只與評審職稱的教授們建立良好的關系,而忽略同事間的交流與合作;只關心論文與課題的數量,而對學術的嚴謹性嗤之以鼻,對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夠自律。青年教師的現狀堪憂,是社會壓力,高校環境所導致的。如何使這龐大的群體在若干年后成為各高校的骨干與精華,如何使這幾十萬人成為副教授,教授之后為學生尊敬,為社會嘆服是教育理應考慮的問題。其中,不斷加強高校師風師德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2高校師風師德建設存在的若干問題

師風師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即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修養,對政治的了解與關心,對職業的投入與熱愛,同事與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良好得體的語言與著裝,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師思維靈活,工作彈性大,大多數工作態度端正,充滿著正面力量,高校需要這些青年教師夯實高校的建設,而與此同時,在社會經濟過熱的浪潮中,青年教師還需要道德沉淀與文化素質修養,以把這支隊伍建設成為具有職業道德,作風嚴謹,蓬勃向上的一支隊伍。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筆者通過走訪調查與五年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的經驗,總結出青年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的幾點問題。

2.1一線教師學術作風不夠嚴謹教學工作不夠認真

一線教師是教學工作的核心與精髓,是學生們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對象。而近年來青年一線教師人數過多,崗位認定與職稱評定的競爭愈加激烈,導致青年教師們將精力大半投入到積累論文的數量,參與課題的數量以及獎項評選中。科研工作者普遍了解,論文的產出需要做實驗,實驗數據是大量的試驗以及調研產生的,只有嚴謹的科研才會產出對本學科有積極貢獻于社會意義的論文,青年教師有教學的壓力以及家庭的壓力,因此對于論文產出喜歡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許多論文的產出僅僅是為了湊數,這樣論文的質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對本學科做出貢獻。抄襲現象屢禁不止,且大都發生在青年教師當中。課題的報送面臨的壓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師拿出切實的研究成果,還需要與申請部門協調關系。青年教師在工作中面臨如此強大的壓力,導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學生身上。許多教師聽到下課鈴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與學生交流,不解答學生課堂上的問題,對學生有問題的郵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與學術的解釋,許多教師一學期過后還叫不出三個以上學生的姓名,令學生及其不滿,與師風師德建設嚴重相背離。與此同時經濟過熱又導致青年教師們普遍認為自己收入過低,想方設法為自己再招攬一份兼職。在各個城市的私人培訓機構,經常可見到高校教師在為中小學生們補課的身影。長此以往,青年教師教學的精力越來越少,會嚴重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以影響日后的學習。最后,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些許問題。多數青年教師缺乏科研經驗使得課堂上理論內容較多而缺乏動手實驗,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發揮。一些青年教師不夠為人師表,課堂上有時滿腹牢騷,將許多時間花在批判社會現狀上,不給學生們正面力量,遲到早退的教學事故時有發生,從而導致自己忘記什么是“為人師表”,學生們忘記什么是“傳道授業解惑”。

2.2青年輔導員的思想道德建設有待提高

目前,各個高校的輔導員大多都是青年教師,青年學生輔導員可以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經常可見學生與輔導員關于生活學習的問題促膝長談,輔導員的確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與情感的依賴對象。但是輔導員隊伍的過于年輕化產生了許多道德建設的問題。筆者通過對輔導員的調查發現現狀堪憂。輔導員隊伍中許多都是研究生剛畢業的學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對學生獎懲不一,有的有嚴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顯得猶豫躲閃。許多輔導員決定著獎學金等級,優秀學生的稱號,學生黨員的名額,這就使輔導員們有情感偏向,歸根到底是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其次,學生經常遇到生活學習上的問題樂于與輔導員探討,有些輔導員在道德建設方面不夠成熟,很少給出中肯切實的意見,這使學生有時感到困惑,不知遇到問題該與誰去討論,及其容易走極端,說到底這是師德建設的問題。

2.3教輔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識不夠成熟

高教的教學機關與教學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高校機關是高校運轉的命脈。青年教師不斷地涌向機關也給教輔工作帶來了許多問題。青年教輔人員由于社會經驗少,對本校的運轉缺乏了解,經常在工作中出現紕漏,態度冷淡,知識貧乏是青年教輔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歸根到底是這些青年教室們思想意識不夠成熟,師風師德建設有待提高與完善。

3完善師風師德建設的幾點建議

筆者參考了不少討論此論題的文章,大多數作者對師風師德建設的提出建議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標放在強化學習教育,規范教師行范,設立嚴格的獎懲機制上。而筆者認為,師風師德建設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師科研與教學的工作壓力過大而導致的,筆者決定另辟蹊徑,提出幾點完善師風師德教育的建議。

3.1緩解教學與科研的壓力以抵制學術不嚴謹作風

針對科研與教學的兩座大山,筆者聽取了沈陽藥科大學外語教研室吳秀萍教授的評論“沒有做過科研的教學工作者只能在講臺上重復別人的東西,不可能將創新能力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筆者深有同感,抵制學術不嚴謹的作風,應把第一步放在緩解教學與科研的壓力,理順科研與教學的關系中去。筆者認為,青年教師進入高校工作,應首先承擔著一部分科研任務,學校應給與適量的經費讓青年教師搞學術研究,并對青年教師的產出論文產出質量有嚴格的審訂,只有發表出對本學科本專業有教學意義,社會貢獻的論文,才有可能讓這些青年教師在職稱評定中有資格參與副教授的評選。而將更多的教學任務給予教授與副教授,因為學生更喜歡聽有著科研經驗,創新經歷與學術積累的教授們上課,這樣學生更有積累,更有啟發,個高校產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質量。只有學術嚴謹,才會更好的完善師風師德。

3.2拓寬青年教師視野成熟青年教師的思想意識

筆者指出,許多高校青年教師思想不夠成熟,沒有文化沉淀,這導致了這些教師視野狹窄,不能更好的進行科研與教學,筆者認為,剛入校的青年教師應該至少學習一門與本專業無關的科目,做出課堂筆記與評價報告,以達到拓寬視野,充實思想的目的。同時教師在完成教學的同時應結合專業特點,多下基層鍛煉,例如在高鐵建設現場試驗,在其他高校實驗室得出科研數據。此外,青年的教師申請的課題報告應由評審團反復討論與不斷修改,因為只有這樣,青年教師才會對自己本專業的知識不斷的進行深入,創新;對其他專業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維,拓寬自己的視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會使師風師德建設進一步完善。

3.3營造濃厚的師風師德建設氛圍

強化管理與嚴格考核許多青年教師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模式,大多數是上班,下課,回家。教師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對學校正在進行或即將進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針對授課教師這一特點,筆者認為,教輔機關應該在學校營造濃厚的師風師德建設的氛圍,積極倡導“德育為主,教育文本,教學育人”,定期將一線教師聚集起來,使教師們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使這些會議成為青年教師表達意見,提出觀點的有效渠道。同時,學校也應該強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機制,多多聽取學生們對教師的評價,將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主要的評選依據,使得培養良好的師德師風成為青年教師的自覺行為。

4結語

篇(3)

高校教師由于從業人員層次多、學歷多樣化、人才隊伍良莠不齊、評價標準不統一,對高校中具有高尚師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師沒有準確的界定,對責任心不強、功利心過重、責任感淡薄的教師沒有統一的要求。這些都影響了教師教學與科研工作的熱情,打消了具備良好師德教師的積極性。

二、當前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建設的現狀及不足

1.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不強

由于高校的辦學特色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對于教師師德師風的要求也相應不同,但高校建立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時沒有充分考慮這些差異,照搬照抄其他學校的評價體系,創新度不高。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不強造成了評價結果的偏差性。

2.評價機制的單一性制約了教師師德師風評價的開展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往往一把尺子量,具有單一性,對于不同職務、不同崗位、不同學歷的教師采用相同的評價機制,所得出的結果就不能準確地反映教師差異性,從而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3.評價體系中的主觀性評價影響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當前很多高校的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自我評價、領導評價、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這種評價機制的缺點在于:教師往往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工作與思想狀況,自我評價流于形式;領導為了將來能夠順利開展工作,不輕易對教師進行“挑錯、糾錯”;同事之間一般顧及到同行關系,不能真正地按照評分標準對教師進行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標準不統一,往往教學認真嚴謹、對學生要求嚴格的教師反而考核結果較差,這些評價的主觀性影響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4.評價結果的運用度不高

雖然高校每年都對教師進行師德師風評價,但過于注重評價過程,而忽視了評價結果的運用。在教師職務晉升、評獎評優等方面沒有真正發揮評價作用,沒有體現考核結果的價值,造成了師德師風評價流于形式。

三、對高校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建設的建議

1.需要進一步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

評價理念貫穿于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全過程,直接影響著評價體系的構建與運行。學校的管理部門在設計與構建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時,必須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將現代化人才評價理念和先進的教師評價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師評價工作中,要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教師,在保證評價結果準確性的同時建立長效考核機制。

2.調整評價內容,保證評價體系的全面性

高校建立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體系時,首先,要嚴格遵照《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兼顧教師在人才培養、思想品質素養、教學與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要求與貢獻,將“德、能、勤、績、廉”作為教師的綜合評價標準;其次,評價體系要考慮到教師的差異性,充分結合教師隊伍結構特點、教師職務差異、教師崗位差異等因素設立不同考核指標;再次,評價體系要保持長期性與連續性,要結合當前的新情況及時修訂,不斷充實、完善考核指標;最后,要盡量杜絕過于空洞的考核指標造成的評價結果同一性,保證考核結果的客觀性。

3.保證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避免評價體系的主觀性

高校在進行教師師德師風評價時,既要兼顧教師個人、領導、同事、學生的評價主體作用,又要考慮到教師的個人特點和崗位特點,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崗位、不同特點的教師設定不同的評價項目。既要全面要求,又要兼顧差異,采取靈活與多樣的評價方式,變一次性評價為發展性評價,考慮評價結果的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盡量避免評價體系的主觀性。

4.明確評價的獎懲機制

為了將高校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體系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必須建立、明確與評價體系相對應的獎懲機制,將教師師德師風評價結果真正運用到與教師工作和個人發展密切相關的環節中,明確高尚的師德師風是教師能獲得各種榮譽稱號的前提和基礎,提高教師對師德的自覺關注度。對師德師風評價結果不合格人員,在職務晉升、評獎評優時實行“一票否決”。獎勵評價結果優秀的教師,懲處評價結果不合格的教師,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

5.將教師師德師風評價結果及時公布,加強公共監督與個人自律的有機結合

篇(4)

關鍵詞 師德 建設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Six Steps of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Promote Core Competitiveness

ZHOU Hua(Cent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Get security to build long-term mechanism of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Learning and solidify the ideological basis for ethics construction; Grasp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lor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ethics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deepen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ethics construction; Grasp construction, build the good atmosphere of ethics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nd strengthen humanistic ideas of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competitiveness《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由此可見,教育是一項前瞻性、生成性、導向性、創造性、藝術性極高的勞動。教師是學生心靈沃土的耕耘者,是學校的核心資源,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踐行者;作為教師僅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擁有高尚的師德師風才能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始終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增強學校吸引力和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具體做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1 抓保障,構建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一是組織保障。(1)學校成立了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下設工作專班,分管副校長任工作專班組長,強化了領導責任,明確了工作職責,落實了建設內容。(2)成立師德師風民主監督小組,建立健全了監督機制。(3)成立師德師風宣傳教育骨干教師隊伍,發揮教師主體陣地的宣傳作用。(4)明確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各處室分工協作的師德師風建設的責任與義務。從組織層面上構建了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二是計劃保障。為了使師德師風建設持續深入、有條不紊地落實開展,學校制定了“十二五”師德師風建設規劃,年度師德師風建設計劃,學期師德師風建設安排,師德師風建設學習計劃等;真正做到了長計劃、短安排、突重點、抓落實、增實效,從計劃層面上構建了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三是制度保障。為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學校制定了教師《師德規范》、《師德師風建設考評細則》、《教學工作考核評分細則》、《師德學習制度》、《師德學習考核制度》、《師德師風民主監督制度》、《師德師風建設評價制度》、《師德標兵評選及獎勵辦法》、《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意見》、《德育工作實施意見》、《宣傳工作管理辦法》、《教師繼續教育若干規定》、《檔案管理制度》等13項制度與細則,從制度層面上構建了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2 抓學習,夯實師德師風建設的思想基礎

為工作而學習,是每個教師的目標定位,是學校師德師風建設中教師不可或缺的思想自我改造、素質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構建師德師風學習共同體,打造學習型團隊,是明師德、正師風、揚正氣、增強教師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外部動力。

一是落實學習內容。(1)學習《荊州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十要十不準》。(2)學習《公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3)學習國家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4)學習《“六五”普法知識》。(5)學習教師法和職業教育法。(6)學習時事政治。(7)學習上級有關師德師風建設文件。(8)學習研究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通過針對性學習,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不斷提升自我,讓師德打上優質教育的烙印。

二是落實學習時間。學習時間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學校每年定期開展師德師風培訓學習,每年培訓時間12天;第二部分是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學習兩小時;第三部分是要求教師個人每天自學一小時。三者結合,確保每個教師每周10小時學習時間,并納入繼續教育學習管理范疇,讓持續不斷的潺潺細流,充實著我們思想的江河。

三是落實學習檢查。學校每兩月進行一次檢查,主要是查學習筆記,如王非老師等,一年來寫了兩萬字以上的學習筆記,一般教師學習筆記都在萬字以上,全校教師把學習變成了自己的日常行為。

3 抓科研,探尋師德師風建設的科學規律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年年說、期期做的常規工作。為了避免形式主義、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為了探尋規律,創新理念,服務決策,指導實踐,學校以教師隊伍建設為研究主題,深層次研究師德師風建設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做法。在“十一五”期間,學校先后承擔了省級課題《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校本培養策略研究》、國家級子課題《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研究》;“十二五”期間學校又結合師德師風建設,開展了省級課題《中職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評價研究》,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富的、多維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內專家與同行的高度贊譽。118篇研究文章分別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其中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78篇,186篇研究論文在各級論文評選中獲獎。省級課題《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校本培養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獲2010年荊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兩名教師被評為市教育科研之星,一名教師被評為荊州市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公安縣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被評為荊州市教育科研實驗學校、荊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學校、湖北省教育科學德育先進學校,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十一五”教育科研示范學校、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湖北省中職德育工作試點學校。

4 抓活動,深化師德師風建設的發展內涵

一是一期一次“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活動。“教育是智者的事業、愛心只有與良知、學識和智慧相依為伴,師德才會成為萬千學子心中一盞永恒的明燈。”活動由學校黨委牽頭,工會、教務處、團委共同參與,過程充分發揚民主,學生投票,學校表彰。

二是一期一個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活動。上學期以五月為師德師風活動月,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活動月圍繞“八個一”進行,即聽一次主題報告,開展一周專題學習,交流一次學習體會,個人師德師風進行一次全面反思,開展一次對教師師德師風測評,簽定一份師德師風公開承諾書和教師治庸問責承諾書,進行一次師德師風總結表彰,樹立一種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的堅定信念,重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在不斷自我否定的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在不斷自我反思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我。

下學期以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為重點,以為“人師表、廉潔從教,做人民滿意教師”為主題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活動圍繞“八查”展開,一查自身師德形象、語言是否規范。二查政治與思想素質是否合符黨和人民的要求。三查工作敬業程度與教學質量優劣。四查是否進行了有償家教或是否在校外兼職。五查是否向家長索要財物。六查是否向學生推銷資料。七查是否關愛學生、是否耐心輔導和幫助學生。八查個人是否誠實守信,嚴于律己。通過“八查”把抽象的師德概念具體化,把模糊的問題數學化,讓師德牢牢打上為人師表的烙印。

三是一月一個師德師風建設活動重點。內容主要有學習討論、治庸問責、比訪活動、教學常規檢查、幫扶學生、師德師風征文、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宣講、師德反思、師德師風座談會、師德師風整改措施、我最喜愛老師評選,民主測評、評比總結、檔案建設等,內容科學有序,活動環環相扣,催人奮進,使活動成為鞭策、激勵、監督教師自身的力量。

四是一周一次以教研組為單位的師德師風學習研討活動。學習時間為周五下午2點30分至4點10分,要求人人有筆記、有心得、有反思、有研究、有實踐,讓學習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

五是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征文活動。教科室開展了“踐行十,爭創新業績,為創建國家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做貢獻”征文;工會開展了“立師德、建師風,提升中職學校吸引力”征文;團委在學生中開展“我最喜愛的教師”征文,通過征文活動,從理論高度、道德層面、公德意識等方面對教師綜合素質提高都有很大幫助。

六是定期組織教師、學生、家長召開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座談會。為大家搭建與學校平等對話、教師間互相交流,教師、學生與家長參政問政的平臺,使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添活力,老師工作添動力,學生學習添自信。

5 抓建設,營造師德師風建設的良好氛圍

俄羅斯教育學烏申斯基說:“只有從教師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學校在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的過程中,營造了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氛圍。

一是抓管理建設。建立師德師風管理的常態機制,首先是師德師風民主監督小組每天安排專人值班,對教師的日常師德師風行為一天一督查,具體情況一天一公示,一月一小結,一期一總結;其次以教研組為單位,一月進行一次教學常規工作檢查,查教師的奉獻與敬業精神。因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是師德的堅強后盾,每個教師有責任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面旗幟。兩項結果作為教師各項評價的依據之一,并記入教師個人師德師風檔案和業務檔案。

二是抓干部示范作用建設。行動是最有力的號召,示范是最有效的教育。校長嚴澤林同志廉潔自律、克已奉公、尊重教師、尊重勞動、誠信做事、創新工作給全校教職工樹立了好榜樣,用高尚的人格凝聚了人心;全體干部積極開展“四進一訪一幫”活動,即包班蹲組,進學生寢室、進學生食堂,直接了解和幫助解決老師及學生對學校的合理要求。結對幫扶,廣泛開展家訪,通過調查研究,及時調整學校有關決策,用高度的責任心和尊師愛生的實際行動給教師做出了表率。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全校教師比著干,不斷深入開展“比訪活動”,積極投身教育教學實踐,樹立了良好師德形象,取得突出成效。主動倡導在全體干部和教師中開展“5521”專項幫扶聯系活動,即蹲班干部“五個一”工作要求,班主任“五個一”工作要求,一個教師資助一貧困學生,一個教師輔導一個學困生的“兩個一”工作要求,一個教師走訪十個學生家庭。讓促進學生快樂學習、教師快樂工作、大家共同快樂成長成為工作主旋律,用實際行動兌現師德承諾,使師德師風建設落到了實處。

三是抓宣傳教育活動建設。領導的表率作用很重要,身邊教師的榜樣作用更能教育人、激勵人,學校把師德師風標兵及師德優秀個人的先進事跡展示于宣傳櫥窗、刻制成宣傳光碟、編印成書;做到優秀師德師風教師廣播中有聲,顯示屏上有名,櫥窗中有影,先進事跡有文。滾動宣傳,強勢推進,力求深入人心,對學校師德師風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四是抓校園廉潔文化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和校園廉潔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近幾年來,全校老師沒有一人違反師德規范,深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好評,良好的師德師風已成為了學校廉潔文化建設中的閃光亮點。2012年,學校被評為公安縣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示范學校。

五是抓師德師風檔案建設。檔案是一個人成長足跡的歷史記錄,教師檔案采取一期一填寫,專人保管,專柜存放。

6 抓評價,彰顯師德師風建設的人本理念

斯塔費爾比姆強調,“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學校堅持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關注成長的師德師風評價理念,以喚起教師自我成長動機,引發教師發展的內部因素為目的,從多層面、多角度、多形式評價入手,實施多元的診斷性與激勵性評價,促進教師健康成長。

一是開展教學督導。學校組織專班,采取“聽、查、訪、談”多種方式了解教師師德師風和教學工作情況,然后面對面交換意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聽取老師對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學管理工作的建議,認真研究,及時回復,迅速改進。

二是工會組織開展評教活動。采取推門聽課,班級調查,師生座談等形式,分析教師工作的成功與不足,及時研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收到了好的效果。

三是開展師德師風多元測評活動。測評主體由教師自評、同事評、職能處室評、學生評、社會(含家長)評五部分組成,客觀地、全面地、具體地反映出了每個教師師德風貌。

四是學生評選。教師本身就是一本無言的教科書。學生強烈的“向師性”傾向,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教育素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為能純潔這本書的內涵,學校每學期在學生中開展一次“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活動。通過評選,使教師明確自身的責任,因缺乏責任,教育便少了良知,富有責任,教育才會有深度。同時使教師記住,“你不僅是授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篇(5)

[關鍵詞]轉型社會;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2 — 014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作者簡介]王國軍(1980—),男,河南新鄉人。黨委副書記,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黨建思想政治教育。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先決條件,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教師隊伍也補充了許多新鮮血液—高校青年教師,如何加強這個群體的師德師風建設,促進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已成為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課題,也是關乎人才培養、社會進步的國家大計。

一、轉型社會: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大環境

社會轉型論者們認為,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社會價值取向和社會利益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社會轉型的印記已深刻影響到包括高校青年教師在內的每一個人。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成長環境的復雜性。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中國社會結構產生深刻變化,逐步形成不同的階層,各階層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也各有不同,而高校青年教師來自不同的階層,成長環境的差異會帶來價值認知的差異。第二,價值取向的多元性。受經濟全球化以及西方思潮的影響,青年教師的人生價值取向趨向多元,他們雖然思想開放、視野開闊,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度和認可度也存在差異。第三,生活閱歷的單一性。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其生活閱歷較為簡單,思想情感較為單純。第四,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并重。高校青年教師收入水平不高,建立家庭后經濟壓力增大,從而褪去了“象牙塔”中的“清高”,在追求學術的同時也不得不考慮生計,其價值評判標準和職業認同感易受現實經濟壓力的影響,教書育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也容易動搖。

二、從“為人師表”到“利益訴求多元化”:歷史溯源和現存問題

1.“為人師表”:作為“理念人”的青年教師

美國社會學劉易斯·科塞在其著作《理念人》中認為,知識分子是理念的守門人,也是意識形態的啟蒙者。理念的人雖然屢遭拒絕和歧視,卻依然在很多世紀中成為西方思想史上的開路先鋒。〔1〕而我國古代的倫理思想中對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同樣也有著豐富的論述。傳統文化中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有具體的要求:首先是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就是說教師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影響學生,講求的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其次是關愛學生,有教無類。如孔子所說“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說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學會從學生的立場去理解學生,并做到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再次是提升專業水平,熱愛教育事業。《師說》中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即是傳授一種理念、道理、規律,授業就是具體的專業技術知識,解惑則傳遞一種人生智慧。最后是修身明德,錘煉品格。《大學》中開篇就闡明了古代知識分子所應追求的方向即“明德、親民、至善”,追求的是“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遠境界。〔2〕

近現代,教師的道德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20世紀50年代,廣大高校青年教師洋溢著極高的革命熱情,他們強調政治、崇拜英雄、注重精神、以苦為榮。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受“”影響,高校青年教師的主體意識被消磨殆盡,他們只能無奈地跟著階級斗爭新動向隨波逐流。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全方位變革,中國社會發生巨變。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社會階層分化日益突出,地域發展、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使得高校青年教師形成了看待問題的獨特視角。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轉型加速,在激烈的社會大變革中,高校青年教師的價值觀也相應發生了轉變,從一元到多元,從主導型向大眾型,從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從“利他不利己”到“利他亦利己”轉變,在這一系列的轉變中,高校青年教師的自我意識逐漸加強,個體逐漸受到關心和尊重,既關心國家、集體利益,同時,又兼顧個人利益的利己又利他的道德價值取向逐漸形成。

2.“利益訴求多元化”:“經濟理性”主導的青年教師

社會轉型論認為,社會結構和社會階層的多元化直接導致各階層社會利益訴求的多元化,尤其表現為出現很多新階層。〔3〕高校青年教師雖然不是新階層,但是作為社會轉型中的知識分子,同樣受到受市場經濟中等價交換、利益最大化等法則影響,利益訴求也呈現出多元化,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開始出現分化、下滑,主要有以下表現:

(1)教書育人責任心不強,師生關系松散。師生關系是衡量一名教師是否做到敬業愛生的標準,教師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中負有主要責任。當前高校師生之間除課堂教學接觸外,課余時間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很少,尤其對于青年教師而言,既要忙于發論文、評職稱,又要忙于照顧老人以及子女教育,往往忽略了教書育人這一作為老師的首要責任,往往在匆匆忙忙完成教學任務后,根本無暇與學生交流。

(2)學風浮躁、缺乏誠信,學術道德滑坡。當前高校學術功利化現象比較普遍,少數高校青年教師出現了學術道德滑坡的狀況,突出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學風浮躁,為了盡快晉升,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存在求名爭利、心態浮躁、不求甚解、治學不嚴謹等現象;二是學術不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缺乏誠信意識,在學術上表現為粗制濫造、假冒偽劣、抄襲等行為。

(3)以教謀私,腐敗現象滋生。在高等學校,教師有一定的自,還有部分“雙肩挑”的教師擁有更多的權力,出現。主要表現為:一是“錢分交易”,在各種考試中,向學生漏題、泄題或送“人情分”謀求私利。二是“導師經濟”,隨著在職人員大量攻讀研究生,有權有勢的學生便成為某些高校教師的經濟資源,導師為這些學生大開綠燈,降低錄取標準。

(4)缺乏團隊精神和批判精神,職業發展動力不足。目前,少數高校青年教師國家、集體意識較為淡薄,以自我得失為中心,不注意與他人團結合作,有的甚至存在自閉和人際關系緊張的現象。部分青年教師存在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的心理,常常人云亦云,得過且過。〔4〕

三、“理念人”的回歸: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探析

1.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增強青年教師職業責任感

開展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學習教育。圍繞“如何做好教師”、“做怎樣的教師”等主題,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依托“院士論壇”、“學者講壇”等載體,充分發揮院士、國家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等學術大家的引領示范作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以教研室、課題組等為單位,通過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引導青年教師自覺充實業務知識,提升教學技能。

加強青年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把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納入青年教師培訓計劃,作為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的重要內容,激發青年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嚴守教育教學紀律和學術規范,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堅持學術研究無、課堂講授有紀律,杜絕有損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

2.幫扶助力青年教師發展,提升青年教師職業滿意度

一是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系青年教師、與青年教師談心談話制度,及時發現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面臨的困難,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關心關愛中增強教育效果。二是關注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建立完善青年教師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加強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師自我調適能力,幫助青年教師更好應對工作壓力。三是搭建青年教師成長發展平臺。為學術水平和教學科研業績特別突出的青年教師創造破格晉升機會,納入學科領軍人才和后備干部培養體系。深化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分配政策時適當向青年教師傾斜,逐步提高青年教師的收入水平。推行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傳幫帶”等活動,加強對青年教師業務發展上的指導。切實提高青年教師收入待遇,減輕經濟壓力。

3.發揮實踐和典型示范作用,激勵引領優良師德師風養成

積極開展青年教師道德實踐活動。鼓勵青年教師指導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指導學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參與支教等志愿服務活動。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產學研結合項目,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學習考察以及提供技術服務,使青年教師在實踐鍛煉和服務人民中提升道德價值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上好一堂精品課、精讀一本理論書、幫扶一名困難生”的“三個一”活動,加強教風建設,努力使教學過程、工作過程成為良好師德師風形成的主要途徑。

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一是在教師中樹典型,精心培育選樹一批群眾認同的青年教師先進典型,運用各種媒體進行先進事跡宣傳,通過榜樣引領,提升其他青年教師的道德自覺。二是促使青年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道德典型。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曾提出教育應當培養“道德知識”的觀點。要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的首要職責和中心任務,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使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4.加強制度建設,構建完善對青年教師師德師風的監督考核機制

推行師德公開承諾。要求青年教師進行師德公開承諾,針對自己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突出社會、學生和家長關注的師德建設中的重點問題,自覺接受學生、家長、領導、同事等的共同監督,促使教師在確定師德承諾內容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新內涵,進一步提高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完善教學優先保障機制。強化政策激勵,把教學作為教師考核的主要指標,提升教學的學術地位,促進廣大教師潛心教學、傾心育人。堅持教學質量的高標準嚴要求,強化規范管理和質量監控,改革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和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制度為保證、激勵為牽引的建設方針,促進教師具備愛崗敬業、精心施教。

完善青年教師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將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準。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師風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完善師德評價內容和方法,健全學術不端行為預防查處機制,構建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參與的師德師風監督體系。

〔參 考 文 獻〕

〔1〕劉易斯·科塞 .理念人〔M〕.郭方,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2〕鄭魏靜.當前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4—5.

篇(6)

關鍵詞:一德三能;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8-0025-02

一、實施背景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以高素質專業化“雙師型”教師隊伍為總體目標,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實踐教學、課程設計開發能力、產業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為主要任務。學院師資隊伍基礎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青年教師占比較大,缺乏職業教育教學經驗和企業實踐經驗,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專業能力、科研能力等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主要目標

1.培養青年教師傳承“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師德師風。

2.培養青年教師具備較好的課程開發、語言表達、組織管理和引導與創新能力。

3.培養青年教師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4.培養青年教師具有一定的探索教育領域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施過程

1.師德師風培養。(1)樹師德師風。通過開展各類培訓學習活動樹師德師風。一是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教師行為規范,明確教師行為規范八要八不要,使青年教師樹立“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職業道德準則。二是開展系列師德培訓講座活動,邀請先進人物來校講座,結合交通行業文化,讓青年教師傳承交通人的使命與責任。(2)正師德師風。通過對青年教師的日常教學考核評價,匡正師德師風。一是建立教師業務考核檔案,每學期組織教師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師德師風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和學院評價并記入個人成長檔案。二是制定《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細則》,建立學院教風學風建設交流群,及時反饋日常教學巡視檢查中存在的各類教學事故,把師德內容量化考核,與年終考核、評先評優掛鉤。(3)揚師德師風。通過評比宣傳,弘揚良好師德師風。一是通過開展各類評先評選活動,如教師節表彰、“德藝雙馨”十佳教師評選活動等營造激勵氛圍。二是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宣傳學院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給青年教師樹立學習榜樣,弘揚師德師風。

2.教學能力培養。(1)基礎教學能力培養。通過“三幫三促”,幫助青年教師盡快認識職教基本規律,掌握教學規范,具備基礎教學能力。一是通過崗前培訓、專題講座等,幫助青年教師掌握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規范、學生管理等知識,促進青年認識職教規律。二是通過“以老帶新”、跟蹤指導等方式,幫助青年教師具備備課、說課、上課等七項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學業務素質提高。三是通過新教師公開課匯報,幫助青年教師檢驗教學效果,促進基礎教學能力提升。(2)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通過定制培訓方案和開展教研活動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一是定制培訓方案。學院聯合高校開展為期兩年的教師能力提升工程。重點針對青年教師定制教學業務專項培訓方案,創新采用微格教學診斷,每位受訓青年教師進行兩輪說課、全程錄像、專家診斷、改進提升。培訓過程嚴格考核,培訓內容實用性強,切實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二是開展教研活動。學院借助1個省中心教研組長校和4個市級中心教研組長校平臺作用,通過專題研討、授課比賽、公開示范課等方式,在青年教師中積極推廣項目教學、場景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兩年來,學院開展校內教研活動360余次,組織校級以上授課比賽、公開示范課活動60場次,參加省、市中心教研組教研活動50余次。

3.專業能力培養。(1)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理論水平。學院通過高校、國內、國外“三培并舉”,幫助青年教師掌握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提高專業理論水平。一是與重點高校合作,培養青年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提升學歷層次,與長安大學聯辦兩期碩士班,有75人攻讀碩士學歷(學位),占本科學歷教師89%,有16人獲得東南大學等高校碩士學位,5人攻讀博士學位。二是國外進修。選派青年骨干教師參加省人社廳、行業協會組織的國外培訓,先后赴德、奧地利、新加坡接受汽車維修、工業機器等培訓。選派專業青年骨干組團赴美、加、德等地接受大飛機項目、風能項目、通用航空項目和電子工程等內容學習培訓。三是國內培訓。學院根據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需要,選派186人次青年教師參加中國交通教研會、交通行指委等學術團體協會和相關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培訓。(2)提升青年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學院通過企業實踐、技能競賽“雙管齊下”,提升青年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一是為教師企業實踐提供制度保障和基地保障。規定所有專業教師每三年完成累計3個月的企業實踐。依托校企合作委員會和專業合作委員會,建立了穩固的企業實踐基地。成立了交通工程檢測公司等多個集“專業教學、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教師企業實踐提供便利條件。建設期內,累計有245人次教師深入企業實踐。二是以技能競賽為抓手,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組建技能訓練團隊。選派123人次青年教師參加全國“廈工杯”筑機操作手大賽、全國交通院校路橋、筑機、汽修專業技能競賽、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等各級各類大賽。教師通過參加訓練和比賽提升了專業技術技能水平,28名青年教師通過參賽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全國交通技術能手。

4.科研能力培養。(1)創造科研條件。學院想方設法,努力創造青年教師從事科研的有利條件。一是修訂了《教科研工作管理辦法》、《教科研獎勵辦法》,對各類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中期檢查、驗收、結題等工作流程規范進行了明確,對各類教研成果獎勵標準進行規定。二是開辦《交苑學報》,鼓勵青年教師撰寫論文,增加青年教師教科研演習鍛煉的機會,全院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氛圍進一步濃郁。三是為每位教師購買網上資源,為他們查詢下載科研論文提供便利。(2)提升科研能力。學院多措并舉,提升青年教師科研能力。一是骨干培訓提升。通過選拔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培訓,與高校對口專業教授拜師結對,教科研理論培訓、示范院校學習考察,參與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模式改革、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等全面提升科研能力。二是課題團隊提升。發揮名師、帶頭人作用,打造教學團隊,讓青年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青年教師在課題負責人的帶領下,潛心研究,形成很多過程性研究成果。青年教師共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研究23項,涉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各個領域。

四、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學院成立校長擔任組長,教學副校長擔任副組長,人事處、教務處、各系負責人為成員的師資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2.機制保障。近年來,學院先后制訂了《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方案》、《青年教師培養方案》、《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等13項規章制度,多方面、多角度對教師培養給予制度保障及激勵措施。制訂了教師量化考核辦法,實行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結合,通過學生評教、同行評教、系部評價、督導評價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全面考核評價,評價結果同教師的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掛鉤。

3.經費保障。兩年來共投入416萬元用于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師資隊伍建設順利實施。

五、成果與成效

1.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教學事故數量不斷下降,教學工作滿意度穩步提升。校級教學競賽獲獎30人次,舉行校級以上公開課、示范課活動66人次。7位青年教師在全省交通運輸系統院校說課比賽中獲4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共有158人次獲得各級各類表彰,其中全國交通技術能手5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優秀教師”3人,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3人,全省公路系統爭先創優勞動競賽先進工作者2人。

2.專業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建3個市級示范專業、1個市級重點專業。開發了工業機器人、會計2個新專業。新增雙師型青年教師40人,雙師比例達88.7%。先后有6位青年教師被評為省市級專業帶頭人,培養選拔29名青年教師為校級骨干教師,5位青年教師獲得碩士學位。青年教師或領銜或參與,共編寫50門課程標準、11本校本教材、19本出版教材。創建5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市級精品課程。在省部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得7項團體獎和5項個人獎。

3.教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建設期內,有3位青年教師主持省部級課題,參與省部級課題結題20項。其中《技工院校工業機器人專業開發與實踐的研究》等4個課題獲省部級獎勵并在同類院校中推廣應用。公開94篇,67項教科研成果在省級及以上評選活動中獲獎。

4.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升。兩年來,學院為行業企業輸送了2368名技能型人才,已成為江蘇交通路橋施工單位和檢測監理公司、鎮江現代制造業企業、鎮江汽車4S店和修理廠等企業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8.5%,專業對口率95.2%,雙證書取得率100%。43個班集體,112名學生獲得市級以上表彰。指導學生在省部級技能大賽中獲6項團隊獎和16項個人獎。

六、體會與思考

師資隊伍建設是學院事業發展的核心工程,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力量源泉。學院須精心營造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的良好氛圍,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合適的待遇留人,用和諧的氛圍和良好的機制留人。

參考文獻:

[1]上海信息技術學院.為了學院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創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案例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篇(7)

關鍵詞:高職院校;師德師風;新要求

當前,高職院校正處在由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的新時期,正處在國家級、省級示范院校建設期,正處在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期。因此建設一支師德高尚、作風過硬、業務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是關鍵,且師德師風建設顯得尤其重要。

一、高職院校師德師風現狀及其原因

目前高職院校的師德師風總體情況較好,絕大多數老師能為人師表,盡職盡責。但在市場經濟的強烈沖擊下,部分教師的師德師風出現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主要存在“四重四輕”現象:

1.重索取輕奉獻。做任何事情都講報酬,講金錢,沒有錢的事不干,錢少了的事不干,金錢利益至上,不講半點奉獻。

2.重個人輕集體。做事情計較個人得失,不顧集體得失。有利于個人的事就做,不利于個人的事不做,對有利于學校,有利于集體的事不聞不問。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3.重學識輕品德。有了幾分本事,就輕浮起來,對學生、同事、領導不尊重、不關心、不關愛,不講儀表,不講公德,上課接打電話,下課就走人,不了解學生,不輔導學生;對有教學困難的同事不幫助,不帶動。

4.重享受輕事業。不把教書育人當事業,每天得過且過,備課不充分,上課不講方法,不講技巧,不講效果,敷衍教學。吃不了教學鉆研之苦,吃不了教學改革之苦,安于現狀,重于享受。

究其原因,除了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之外,筆者認為有三點:

一是抓得不硬。高職院校在大規模發展時期放松了師德師風建設,領導過分地強調生源,尤其是財政拔款少的高職院校。領導對教師各方面的建設忽視了。

二是價值取向扭曲。對教師的價值不是體現在教書育人上,而是看你是否做官了,是否有很多學術論文,出現了“官本化”、“學術化”。高職院校強調的是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能有多少科研學術可搞。要搞也只能是教學研究,研究如何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三是引導機制不健全。高職院校的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對教師評價體系等缺乏對良好師德師風的激勵與養成。

二、高職院校師德師風新要求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對它的教師素質一般要求相對更高,要求同時具備“職業能力”(competence)。即“思想品德、文化修養、業務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五類,根據體會,用師品、師智、師能、師表、師愛和師責六個方面來表現:

1.師品:德高為師。道德是一個人人格魅力的散發和體現,一個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不但是一個傳授現代化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在校期間,上課時間的帶領者,也是品德道義的示范者。舉個例子,教師有手機,學生有手機。按學校規定,上課時間學生不能打手機。但是有些老師在上課期間卻手機鈴聲頻頻發作,雖“竊竊私語”也不能消減對學生造成的心理落差和反感。因此,嚴于律己,以德服人,正人先正己是最起碼的師品。

2.師智:學高為師。作為高職老師,要培養高技能的學生,就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專業精深、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老師,應該是智慧的化身。要傳道,要授業,要解惑,按照古語說就需要上曉天文,下知地理。

3.師能:技高為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水量”的多少能衡量高職教師專業技術和教學技術水平高低。教師即使有“水量”,但不能成為“死水”,要成為“活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科學知識的爆炸的年代,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不斷涌現,作為高職教師要結合實際,勤于探索與實踐,稍有惰性,就會成為半桶水或死水。如果我們脫離社會現實的變化,不參加社會實踐,那么,會發現自己已經落后于社會一大截,何以傳技于學生。水量不夠,教不好學生,死水更是誤人子弟。

4.師表:身正為師。高校教師的行為方式、儀態儀表對大學生人格塑造起著重要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會則從,其身不正,雖會不從”。教師不僅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正如奧地利教育哲學家馬丁所說;“教師只能以他的整個人、以他的全部自發性,才是以對學生的整個起真實的影響,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師范,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5.師愛:博愛為師。托爾斯泰認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這也是師愛的準則。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不論他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還是調皮搗蛋的差學生,也不論他是生活拮據的貧困生,還是衣食無憂的太子公主們。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愛去贏得一切學生的信賴。一句話: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涵。

6.師責:責嚴為師。教育部部長周濟同志提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因此師德不僅是愛,更是一種責任!有強烈的教育責任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合格教師,如果沒有責任心,就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和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那就辦不好教育,育不好學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作“父親”,作“母親”,就要像父母一樣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的學業和前途負責任。

三、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新對策

1.領導重視,做示范,上下齊抓共管,正確處理好干部與黨員、黨員與群眾的關系。師德師風建設不只是教師的事,也是領導干部的事,各級領導干部要從自己做起,做出典范,為黨員、為教師作出表率。做到上有正氣,下無歪風。黨員向干部看齊,群眾向教師看齊。讓師德師風建設從干部做起,從黨員做起,從教師群眾做起。

2.制定教師師德師風評價體系,建立長效機制,正確處理師德師風建設與其他建設的關系。制定出科學的、全面的、與時俱進的評價標準,以這套科學的評價體系來評價系部和教師,盡量避免評價的功利性。這個評價體系在師德方面大致應該包括教師的日常行為、思想品德、工作責任心、為人師表、教學水平等方面。將這個評價體系納入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傳幫帶式的長效機制,系部要以教研室為教師日常培訓基地,以老帶新,互相切磋,不斷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將師德師風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專業建設、教學方法等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做到以師風促教風、促學風、促校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久久熟妇人妻午夜寂寞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一|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 疯狂三人交性欧美|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免费观看黄网站|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三级无码在钱av无码在钱|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又大又粗又长的高潮视频|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裸体无遮挡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99在线 | 中文| 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