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國際政治研究論文

國際政治研究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0 14:55: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際政治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國際政治研究論文

篇(1)

【關鍵詞】政論文 翻譯策略

政論文是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形式多樣,范圍廣闊,具有一定的政治傾向。凡是對時政問題進行議論說理的文章,都可以屬于政論文的范疇。

一、政論文的特點

政論文講求確切,嚴謹,富有鼓動性;詞語多具宏觀性;繁使用政治術語;句型單一、連接成分少、句與句之間無明確的邏輯關系。而英語則在句式銜接上多“形合”,常用各種形式手段連接詞、短語、分句或從句將句子銜接起來,注重顯性銜接,把句子形式和結構完整放在突出位置,并且盡量避免重復。

二、具體翻譯策略

中文政治文獻翻譯要高度忠實,但為了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中國政論文的英譯本總體詞匯特征應接近于本族語中同體裁的文本特征,被目的語者接受。

1.籠統詞匯具體化。《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不少詞意模糊的“宏觀性”詞匯和詞組高頻出現,用以表明某事物的特征或狀態等,但英語詞匯比較嚴謹、具體,因此翻譯時,根據不同的上下文和文體風格選擇用詞,說到實處。如: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We will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走出去”戰略實質就是走向全球,翻譯成going global符合其實質相。又如:我們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持續推動結構性改革。Rather than adopting 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that would have an economy-wide impact, we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 with structural reform.報告中并未直譯”大水漫灌”,而是著重于它對于經濟的影響譯為an economy-wide impact

2.詞義抽象化。詞義抽象化是把原文中某些意義比較具體和形象的詞在譯文中引申為一般的詞。譯者應把所有意象與譯文有機結合,幫助讀者了解中國特殊的政治文化內涵,來提高譯文的可讀性。如: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The service sector as a proportion of GDP rose to 50.5%,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for the first time.“半壁江山”本是中文的四字成語,報告翻譯中確并未將其翻譯得具有文學色彩,只是根據全文譯為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我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we can, without question, reinvigorate the economy and ensure its dynamic growth.這里浴火重生、再創輝煌也是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將其理解為振興經濟、保證經濟的蓬勃發展。

3.解釋翻譯策略。《政府工作報告》中頻繁使用政治術語。簡單來說,就是“職業行話”。一般而言,行話只有“圈內人”懂得,對于外國讀者來說就晦澀難懂。英國翻譯學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解釋翻譯策略對于政府報告中某些特定術語的翻譯頗為重要。它準確地再現出某些術語的內涵,能夠很好地解決漢語政論文英譯中的某些術語空白。例如,政府報告中“三嚴三實”譯為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三嚴三實其內容包括“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僅僅翻譯成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外國讀者很難理解,若是加以解釋譯成be strict in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preventing abuse of power and disciplining oneself;be steady in planning matters,starting undertakings and conducting oneself則更具體。又如報告中出現的“五位一體”,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文中解釋性的譯為the overall plan for promoting all-round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而不是five-in-one。

三、結語

政論文涉及到黨和國家事業的方方面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在其英譯中,靈活地運用各種翻譯方法,既能合理準確地表達出帶有中國特色的政論文所含有的文化信息,又能全面考慮到目的語的表達方式以及目的語讀者的思維模式,更好地促進中外交流,推動中國國際政治地位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秋榮.李新新.中國特色用語在政論文中的英譯策略探析――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J].海外英語,2016.

[2]李曉君.淺談政論文體的特點及翻譯策略――以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為例[J].China’s,2011.

[3]楊敏.《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研究[D].山東大學,2012.

[4]張克燕.淺析政論文英譯的問題及策略――以《2011年政府報告》為例[D].蘇州大學,2012.

作者介:

陳娜(1991-),女,漢族,湖北咸寧人,碩士,研究方向:翻譯。

篇(2)

對于英國留學讀研究生及博士的學生而言,選校不僅僅是看排名及專業設置,還需要看看是否能學有所成,寫出優秀的論文或有不錯的研究成果。那么,英國大學研究成果最好的院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整理了英國研究生留學論文能力最強的院校,僅供參考。

以下英國大學排名是萊頓大學根據各高校論文被引用率排名得出。

 

1、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P:247;PP:19.6%

該校很多同學肯定很陌生,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是倫敦大學下的研究生學院,專業主要涉及對公共衛生及熱帶醫學的學習及研究。

 

2、牛津大學

P:2151;PP:15.5

牛津大學想必不用小編介紹了,在所有英國大學排名中幾乎都穩穩占據前三的位置,其論文被引用率也高居第二位。

 

3、倫敦大學學院

P:1921;PP:15.2%

倫敦大學學院是倫敦大學聯盟的創校學院,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并稱“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濟實力。

 

4、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P:1261;PP:14.3%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一所將教學與科研集中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頂尖學校,是經濟學、法律、國際關系、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驅。

 

5、劍橋大學

P:1460;PP:14.1%

劍橋大學是著名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且子啊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是英語世界第二古老大學。其科研成果相當不錯,共培養了92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6、帝國理工學院

P:353;PP:14%

帝國理工學院研究水平被公認為英國大學的五強之列,并以享譽世界的工程相關專業而著名。盡管帝國理工是專攻科學的大學,它仍然能夠占據綜合排名前五的位置,同時排在許多工程和醫學院排名的三甲。

 

7、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P:1032;PP:13.9%

國王學院僅次于牛津、劍橋和倫敦大學學院,是英格蘭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享有世界性的學術聲譽。也是全英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

 

8、杜倫大學

篇(3)

英文名稱: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North China

主管單位:聯勤部衛生部

主辦單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0878

國內刊號:13-1313/R

郵發代號:18-232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9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4)

>> 研究型大學國際合作論文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研究型大學國際合作聯合培養項目的思考與改進 我國研究型大學2008―2012年國際合作論文統計與分析 發揮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作用 推動產學研結合向縱深發展 非傳統安全合作對中韓安全合作的推動作用探析 國外研究型大學的教學、科研與創業 校企合作對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建設的推動作用 中國參與新能源國際合作的路徑研究 樓繼偉:中國將積極推動發展籌資國際合作 國際合作科研經費監管問題的探析 試論研究型大學的繼續教育 深化中德教育交流 打造國際合作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科研團隊構成特點及其影響作用探析 政工工作對企業單位的推動作用 推動信息技術企業的國際合作 發揮研究型大學作用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如何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人才培養的推動作用 建設中國研究型大學 中國研究型大學建設芻議 理工科研究型大學學生國際化培養管理調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014-12-17.

[3]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B/OL].,2016-07-27.

[5]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B/OL].http:///institution-outputs/china/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ecnu/513906bb34d6b65e6a 000155,2016-9-31.

[6]A東師范大學推進國際化進程若干意見[EB/OL].http:///s/202/t/377/c8/07/info 51207.htm,2011-01-01.

[7]Web of Science[EB/OL].http:///RA/analyze.do,2016-10-31.

篇(5)

一、本次會議的特點

1. 團體性。本次會議呈現出團體參會的特點。據統計,除舉辦方之外,本次會議提交論文和參會人數在7人以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中南民族大學、三峽大學、吉首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提交論文和參會人數在3―6人以上的高校和和科研院所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學院、重慶三峽學院等高校,這反映出我國的土司制度研究走向團體性的特征。

2. 廣泛性。隨著湖南永順土司城、湖北咸豐唐崖土司城及貴州遵義海龍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土司文化的深入研究、積極保護、有效利用正在進一步升溫。廣西忻城縣政府、貴州遵義市政協文史委、湖北省恩施州文管所、云南保山市博物館、黔西南州文物局、河南南陽知府衙門博物館等地24名專家學者廣泛參與土司文化研究,積極參會,這呈現出社會廣泛參與的積極性。尤其是明年廣西忻城縣將舉辦第四屆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是更好地佐證。

3. 后續性。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研究、“土司學”構建,必須有后續力量,要后繼有人。從本次參會人員情況看,計有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21人,這表明中國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研究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本次會議的成績

1. 土司學理論構建與方法研究有共識。構建“土司學”不僅能夠使土司研究走向深入和系統,使其綜合化和理論化,加深、提高和豐富對土司現象的認識和理解,而且通過探討土司制度的發展規律,為今天的民族區域自治提供歷史經驗。本次大會達成的基本共識有三:第一,土司制度相關概念應統一、研究視野需擴大、多學科理論與方法要綜合運用;第二,土司研究要避免土司設置的時間和空間的泛化,不能把實施土司制度的時間無限拉長、把土司分布的空間無限延伸;第三,土司制度研究應引入國家認同、國家意識、王朝治理等新的學術視野。上述共識還觀點主要體現在李世愉、商傳、方鐵、成臻銘、鄒建達、李良品、張莉、楊林軍、謝國先、溫春來、顧霞、葛政委等專家學者的論文中。

2. 中國土司制度與改土歸流研究有深入。在土司制度研究方面,李治亭、吳燕山、秦和平、何先龍、莫秀珠等從宏觀層面,李平凡、溫春來、趙心憲、藍武、馬國君、康春華、黃金東、李思睿、線世海等微觀層面,側重于土司制度史、土司管控、王朝經略、土司職官、土司土兵、土官宗法制度、流官對土司地區的治理等土司政治組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改土歸流研究方面,除彭武麟、馬廷中、于愛華等從宏觀層面研究改土歸流的必然性、原因之外,瞿州蓮、朱圣鐘、賈霄鋒、敖以深、馬亞輝、唐建生、郗玉松等則從改土歸流的影響、社會重構、政治重建、社會治理等深入研究。其中,楊庭碩先生在《“改土為流”這一提法有待商榷》中以明、清有關事實為依據,認為,史籍中多用“設流官”、“改流”、“改土為流”或“改土設流”,絕少用“改土歸流”,并建議學界今后取用“改土為流”這一術語,該文富有新意。

3. 中國土司文化研究有拓展。隨著貴州播州、湖南永順、湖北唐崖三處土司衙署古建筑被有關部門列入2015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之后,土司文化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本次會議論文除彭壽清教授對明代土司地區的儒學教育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探討外,其余代表如龍先瓊、譚志滿、田敏、裴淑姬、姚勇、劉清華、劉紹明、莫代山、王國祥、張海珍、王劍等就土司時期的文化建構、文化策略、文化生成、文化融合、習俗文化、地名文化以及土司文化研究、保護與利用等方面作了拓展性的研究。

4. 秦良玉研究有突破。本次會議對她進行立體全方位研究還是第一次,并有不少新突破。龔蔭先生從秦良玉平播、援遼、討奢、勤王和保境安民等方面的戰績出發,認為秦良玉戎馬一生,戰功累累,是一位杰出女土司。滕新才、段庸生、彭福榮、聶樹平等均是研究秦良玉的專家,他們或從文藝學、或從文獻學、或從歷史學的角度,多維度探討巾幗英雄秦良玉的形象。蔡玉葵、譚清宣、秦成德、劉建平、崔利軍、馬帥率等作為石柱人,自覺肩負起深入研究家鄉古代名人的責任。蔡玉葵認為,秦良玉是明朝末期戰功顯著的民族英雄、女軍事家、女將軍、抗清名將,是特定時代的一面旗幟,賦有見地。譚清宣認真爬梳明末時人記載到清人編纂后認為,秦氏形象因時代變遷和視角變化而經歷真實原型向理想英雄的嬗變定型,這是學術理論的創新。崔利軍對《石柱廳志》的“秦良玉”部分作箋注,這是開先河之舉。趙翔宇、羅權、譚曉靜、李虎等分別從軍事學、文化人類學等方面深入分析,視角較新。葛鎮亞、陳季君、王曉寧則從石柱土司與周邊土司的關系著墨,不乏新觀點與新材料。

5. 土司個案研究有特點。個案研究是本次會議論文的重點,分別以土家族、壯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等民族的土司為個案,深入探討酉陽、播州、水西、唐崖、永順、明正、木氏等土司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歷史、文教等方面的內容,篇篇論文各領、勝似珍珠,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三、對未來土司文化研究的幾點希望

1. 加強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研究的基礎建設。在今后的土司研究中,希望由原來的散兵游勇向兵團作戰轉化,這就加強基礎建設。其中包括三個方面的建設:一是學術團體建設。目前,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已經批準土司專業委員會,已上報文化部,以建立一個全國性學術團體;二是建立全國的土司研究學術網站,主要將全國省市級以上土司研究課題、發表的主要論文、出版的學術專著、土司研究成果獲獎、召開學術會議、土司文化考察、土司文化申遺等內容加進網站之中。三是建立中國土司制度史料數據庫,可采取分省區、或者按照中國土司制度史、中國土司制度、職官、食貨、武備、學校、風俗、人物、藝文等類別予以編纂整理。

2. 積極推動“土司學”成為我國未來的一門顯學。土司研究雖然方興未艾,但“土司學”構建任重道遠。目前土司制度研究仍十分薄弱,如果從“土司學”研究對象的思想、事實、制度和行政四個方面看,目前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盲點;就以土司授職、承襲、分襲、印信、號紙、安插、朝貢、賦稅等制度及制度的歷代演變,這里存在巨大研究空間,應深入持續地進行研究,加強元明清時期土司制度與亞洲其他國家的制度比較研究,加強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建議學界朋友們改變原來的散兵游勇狀況,逐漸形成兵團作戰局面,快速整理、編纂、出版《中國土司制度大詞典》、《中國土司制度通史》等相關的大型工具書,推動“土司學”像“科舉學”一樣,成為我國未來的一門顯學。

篇(6)

[關鍵詞]研究課題研究特點核心學術期刊合作研究

自1982年11月全國第一次傳播學研討會提出“系統了解,認真研究,批評吸收,自主創造”的指導方針后,傳播學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傳播學已不再被認為是“偽科學”或“資產階級的東西”。它已正式被國家教育委員會確認為一級學科。同時,大量有關傳播學的譯著、編著、專著和論文相繼出版。

國外對中國傳播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們研究的情況,至今在國內尚未有過描述和分析。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本研究描述和分析了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的研究,希望能為今后中外有關中國傳播的對比研究提供參考。

一、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書目分析方法,對收錄在1998年出版的《亞洲傳播手冊》中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論文和專著的書目進行描述和分析(不包括香港和臺灣)。

《亞洲傳播手冊》是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亞洲媒介信息與傳播中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聯手編輯出版的介紹亞洲各國傳播發展的權威參考書。《亞洲傳播手冊》中的參考書目部分收錄了1987年—1997年間有關亞洲傳播總體研究和有關13個亞洲國家的傳播研究的書目(香港單獨排列,還沒有列入中國部分)。

《亞洲傳播手冊》中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參考書目也收錄了1987年以前的書目,總數達485條。由于1987年以前的書目的收錄主要是填補1993年出版的《亞洲傳播手冊》中的遺漏,因此這些補漏的書目不列入本研究的分析范圍。剔除這些補漏的書目后,本研究分析范圍定為1987年—1997年間的384條書目,其中發表在學術刊物上的論文書目有337條,專著、博士和碩士論文書目有47條。

本研究分析單位分別為作者、題目和期刊。作者分析按華人學者、非華人學者、混合及匿名等4項進行分類。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的分類標準是作者的姓名拼寫。不論是大陸的漢語拼音拼寫方法,還是臺灣、香港、新加坡以及其他國家的華人學者姓名拼寫方法,一律歸類到華人學者類。非華人學者姓名拼寫則歸類到非華人學者類。混合是指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的合作作者。題目則按以下17類進行歸類:新聞、廣播電視、電訊、廣告、電影、媒體、信息、審查、新技術與媒體、新聞與傳播教育、政治傳播、媒體與青年、公關、傳播理論、傳播歷史、媒體道德與法律、媒體政策和其他。這些分類主要是參考一些核心學術刊物的欄目而制定的。期刊分析的范圍劃定在以下幾種核心期刊:《報刊學報》、《亞洲廣告與營銷》、《亞洲傳播學報》、《電訊政策》、《亞洲媒介》、《傳播學報》和《新聞季刊》。

通過分析作者、題目和期刊,本研究要回答以下3個問題:

1.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在研究課題上有何區別?

2.1987年—1997年期間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研究有什么特點?

3.研究成果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情況如何?

二、結果

1.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在研究課題上的區別

在分析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在研究課題上的區別之前,本研究先對作者進行分類。分類的結果是,華人學者有180人,占總數的46.9%;非華人學者有136人,占總數的35.4%;混合有35人,占總數的9.1%;匿名有33人,占總數的8.6%。其中華人學者按大陸和非大陸進行再次分類。大陸類是指從中國大陸出去在國外留學或工作的華人學者。非大陸類是指其他各類華人學者。結果是,有大陸背景的華人學者有98人,占總數的25.5%;沒有大陸背景的華人學者有82人,占總數的21.4%。見圖一,作者分類。

圖一作者分類

華人學者18046.9%

大陸9825.5%

非大陸8221.4%

非華人學者13635.4%

混合359.1%

匿名338.6%

總計384100%

書目中華人學者和非華人學者的論文題目或專著題目,按前述新聞等17類進行分類,其結果由圖二所示。

圖二華人學者、非華人學者和混合的研究課題研究課題華人學者非華人學者混合總計

新聞41(58%)24(34%)6(8%)71

廣播電視24(49%)23(47%)2(4%)49

電影16(39%)22(54%)3(7%)41

廣告15(37.5%)15(37.5%)10(25%)40

電訊22(63%)(28.5%)3(8.5%)35

媒體14(56%)8(32%)3(12%)25

新技術與媒體8(61.5%)4(30,8%)1(7.7%)13

信息審查2(16.7%)10(83.3%)012

新聞與傳播教育9(75%)2(16.7%)1(8.3)12

政治傳播4105

媒體與青年2035

公關2111

媒體道德與法律0112

傳播歷史1001

媒體政策0101

傳播理論1001

其他1914134

總計18013635351

圖二顯示了華人學者和非華人學者研究課題的區別。華人學者的研究課題重點在于新聞、電訊、媒體研究、新技術、新聞與傳播教育。具體地說,在71個有關新聞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的課題有41個,占總數的58%;而非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24個,占總數的34%。在35個有關電訊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的課題有22個,占總數的63%;而非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10個,占總數的28.5%。在25個有關媒體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的課題有14個,占總數的56%;而非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8個,占總數的32%。在13個有關新技術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的課題有8個,占總數的61.5%;而非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4個,占總數的30.8%。在12個有關新聞與傳播教育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的課題有9個,占總數的75%;而非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2個,占總數的16.7%。

非華人學者的研究課題,其重點則在于電影研究和信息審查。具體地說,在41個有關電影的研究課題中,非華人學者的研究課題有22個,占總數的54%;而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16個,占總數的39%。在12個有關信息審查研究課題中,非華人學者的研究課題有10個,占總數的83.3%;而華人學者的課題只有2個,占總數的16.7%。

如圖二所示,華人學者和非華人學者的共同研究重點在于廣播電視研究和廣告研究。在49個有關廣播電視的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的課題有24個,占總數49%;而非華人學者的課題有23個,占總數47%。在40個有關廣告的研究課題中,華人學者和非華人學者分別有15個,各占總數的37.5%。

2.1987年—1997年期間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特點

1987年至1997年間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的研究按年份逐年分類,其結果由圖三所示。

圖三1987年至1997年間研究課題逐年分布情況研究課題8788899091929394959697Total%

新聞2581112310125617519.5

廣播電視3442646871205614.5

電訊2112315203724712.2

廣告0311432891034411.4

電影151196565404311.1

媒體01304276530318.1

信息審查00201411222153.9

新技術與媒體00000213431143.6

新聞與傳播教育111021020109

政治傳播001111110107

媒體與青年000022000107

公關001001000103

傳播理論000001000001

傳播歷史001000000001

媒體道德與法律000000000101

媒體政策000001000001

其他01136161004031

總計92125215032447740569384

圖三顯示了1987年至1997年間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特點。主要特點是,國外研究重點在于一些傳統領域,如新聞、廣播電視、電訊、電影、廣告和媒體。這些領域的研究具有較強的連續性,幾乎每年都有論文或專著出版。而有關新技術與媒體和信息審查的研究則起步晚、進展慢,數量也不多。幾乎被冷落的領域有傳播理論、傳播歷史、媒體道德與法律、媒體政策和公關。在整個研究時段里,有關公關的書目有3條,而傳播理論、傳播歷史、媒體道德與法律和媒體政策分別只有1條。

[page_break]3.研究成果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情況

核心學術刊物在本研究中指出的是《新聞季刊》、《傳播學報》、《亞洲媒介》、《報刊學報》、《亞洲傳播學報》、《電訊政策》和《亞洲廣告與營銷》。按發表數量來看,《報刊學報》名列前茅,其次是《亞洲廣告與營銷》。發表在這些核心刊物上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論文只有92篇,占發表在學術刊物上的論文總數(337)的27%。其中有關新聞和廣告研究的論文最多,分別是25篇和27篇,見圖四。

圖四研究論文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情況研究課題報刊學報亞洲廣告與營銷亞洲傳播電訊政策亞洲媒介傳播新聞季刊

新聞15040123

廣播電視3020310

廣告32120100

電影0000100

電訊0004000

媒體研究2001020

新技術與媒體0002000

信息審查0000000

新聞與傳播教育1000000

政治傳播3000000

媒體與青年0020000

公關0200000

媒體道德與法律0000000

傳播歷史0000000

媒體政策1000000

傳播理論0000000

其他3322010

總計3026129663

三、討論

以上結果表明,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的研究近半數是由華人學者所做(46.9%),見圖一。其中有大陸背景的華人略多于沒有大陸背景的華人(98對82)。而非華人學者也不少(136),占總數的35.4%。從參考書目中的作者分析來看,海外華人學者與大陸學者合作研究并或合作出版專著的寥寥無幾。圖一也顯示,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合作研究并或出版專著在數量上很少,只有35條書目,占總數的9.1%。這說明了一個缺少合作的問題。國外華人學者或非華人學者獨立研究固然可以提供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但是缺少合作研究不論是缺少國外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之間的合作還是缺少他們與我們國內學者之間的合作,都會出現偏見而不能準確地反映中國傳播的現實。

本研究的作者分析發現,我們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很少在海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主要原因在于我們的論文寫作尚未與國際學術界接軌。具體表現在寫作格式和語言上。同時,我們不夠重視述評文獻并在其基礎上引出研究問題。就寫作格式而言,相當一些論文與國際學術刊物的寫作要求不接軌。這里不僅是語言問題。國內有些論文分析過于宏觀,表述過于籠統,文章結構不符合學術論文規范,沒有文獻述評,沒有交代研究方法,沒有注明出處,或沒有參考書目。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年青學者的外語水平相當不錯,完全可以用外語或與國外學者合作。大學和研究機構理應鼓勵他們多在國外學術刊物上,介紹中國傳播學研究成果。

基于目前我們缺乏科研經費和研究水平尚待提高的情況,我們國內學者應加強與國外學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國傳播,把中國傳播介紹到國外,讓國外更準確和更完整地了解中國傳播。目前,中國大陸有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他們的成果很少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導致了國外學者對中國傳播學研究的一種偏見,認為研究太少或科研水平太低。

1987年至1997年間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特點顯示,國外研究側重新聞、廣播電視、電訊、電影、廣告和媒體等領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其他傳播領域的研究,如傳播理論、傳播歷史、媒體道德與法律、媒體政策和公關。這些被忽略的研究領域也是導致國外學者對中國傳播研究片面了解的因素之一。這些領域在國內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其研究成果尚未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我們應將這些研究成果通過國外學術刊物介紹給國外學者,使得中國傳播研究在國外有較全面的介紹。

就研究課題而言,文獻中尚未發現有關中外學者對相同課題進行比較研究。比如有關報紙新聞報道的比較研究、電視節目效果研究、廣告效果研究等等。可以對比的內容有: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等。通過比較國內學者對中國傳播的研究和國外學者對中國傳播的研究,中外學者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論文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水平。中國傳播研究起步很晚,還有許多方面或領域值得研究或許多研究結果值得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讓更多的學者、決策者以及其他有關人員或部門全面了解中國傳播狀說。同時,中國在國際上日益上升的地位和影響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興趣都要求有更多的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論文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研究人員的學術水平。因此,國內學者要努力爭取在核心刊物上多。

四、結論

國外華人學者之間,國外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之間,尤其是國內學者與國外學者之間,應加強合作研究。獨立研究固然必要,但是難免會有偏見或片面。而全面和準確地研究或了解中國傳播,則需要中外學者之間的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和竭誠合作。全面的文獻書目介紹及其可得性是一種互通有無的途徑。通過文獻書目的介紹,中外學者在選題時對中國傳播研究的現狀會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要與國外學者合作,我們國內學者要盡快在研究方法和運作方面與國際接軌。同時,我們要力爭把我們的研究成果通過國際核心學術刊物介紹到國外,讓國外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中國傳播及其研究。

注釋:

AnuraGoonasekera&DuncanHoladay(Eds.)(1998).AsianCommunicationHandbook.Singapore:AsianMedia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CentreandSchoolofCommunicationStudies,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

SimranKaur,“BibiographicSeries.”InAnuraGoonasekera&DuncanHoladay(Eds.).(1998).AsianCommunicationHandbook.Singapore:AsianMedia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CenterandSchoolofCommunicationStudies,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

參考的核心刊物為:

《傳播學報》(JournalofCommunication)

《亞洲傳播學報》(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

《新聞季刊》(JournalismQuarterly)

《亞洲媒介》(MediaAsia)

《報刊學者》(Gazette)

篇(7)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中國當代美術在三十年的發展進程中,經歷了戲劇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西化”,即主動接受西方藝術文化的影響,追求西方藝術文化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在本課題研究中,所謂“西方藝術文化”,指西方現當代美術、美術理論及文化哲學思想。今天,無論自覺與否,中國當代美術的西化目的都非常明確,這就是要讓曾經落伍的中國美術成為西方文化全球化的一部分,實現“與國際接軌”的愿望。無庸置疑,這個愿望是中國當代美術的一大主流,然而我們細心觀察卻會發現,這浩蕩的主流只是表象,在表象之下,中國當代美術還暗含著洶涌的潛流,這就是中國當代美術對西方藝術文化的“招降”。作為面對西方影響的一種應變策略,“招降”是隱蔽進行的。

在二十世紀后期,隨著后殖民理論在西方文化界興起并得勢,西方文化的全球性擴張便更加注重“本土化”策略。實際上,數百年前基督教進入中國時,便已講究本土化策略,例如將耶穌畫成中國人,讓圣經人物穿上中國民間服裝。今日西方藝術文化的本土化策略,注重理論、概念和術語的強勢沖擊,更注重思維方式的強勢沖擊,用以替代往日的中國方式。這樣的策略使西方藝術文化得以在中國站穩腳跟,并扮演榜樣的腳色,成為中國當代美術效法的樣板,從而將中國當代美術,納入西方藝術文化的勢力范圍。

在這強勢主流之下,作為中國當代美術之潛流的招降策略,是以同化或歸化的方式來利用西方藝術文化,使之歸順于中國,并服務于中國當代藝術文化。盡管有藝術家和理論家高舉反西方的旗幟,官方職能部門也高調表示只可借鑒西方,但中國當代美術畢竟弱于西方強勢文化,所以不得不進行隱蔽招降。表面看,中國的招降策略與西方主導的全球化政策背道而馳,進一步細看,二者卻殊途同歸。西方的本土化策略和中國的招降策略相互利用、彼此同化,終為一體。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先例。自從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后,日本政府和民間便獲得了共識:將自己的命運同美國綁在一起,不僅使美國不能再次打擊自己,而且還要使美國成為自己的保護人。在21世紀初,中國對這一策略有所理解,也曾嘗試這一策略,但因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國際地緣政治發生了巨大變化,西方世界不再需要中國。由于在政治層面中國不被西方接納,于是,中國便力圖在經濟層面進入西方世界,并獲得了有限成功。然而在文化層面,中國卻面對了西方強勢文化的壓力。為此,在中國當代美術領域里對西方藝術文化進行招降,便成為一種可行的應變策略。這一策略配合了振興國學的文化政策,使中國當代美術呈現出西化與國粹并舉的復雜甚至矛盾的現象。

看清這一現象的實質,是理解中國當代美術的要義。

西方藝術文化的強勢影響和中國當代美術之隱蔽的招降策略為什么會發生、它有怎樣的過程和特征,具有怎樣的文化意義、對中國當代美術甚至當代文化及其未來,會有什么作用,例如,會怎樣制約、引導和推動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

為探討這些問題,本系列論文將寬泛的“西方藝術文化”概念,聚焦為西方當代視覺藝術圖像和圖像理論,并以此為切入點,在視覺文化研究的語境中,考察西方藝術文化對中國當代美術的影響,以及中國當代美術對西方影響的回應,尤其是對西方圖像理論的誤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婷婷五月婷婷五月|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 欧美人与动牲交xxxxbbbb|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模晨雨浓密毛大尺度150p|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高潮流白浆潮喷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8米奇|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视频|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免费| 影音先锋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 欧洲freexxxx性播放|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9色在线 | 日韩|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