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3 11:17: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可持續發展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可持續發展理論

篇(1)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理論;內涵;發展度;協調度;持續度

中圖分類號 F0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05-0009-063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的發展觀經歷了幾次重大變革,從“增長理論”到“發展理論”再到“可持續發展理論”,人類的認識逐漸深化。尤其在20世紀后半葉人類連續遭受到世界性的環境事件,資源短缺、全球變暖、生態退化、荒漠化嚴重、人口劇增、失業、貧困、疾病、社會公平以及石油危機、金融海嘯、經濟波動等,導致了有關“增長的極限”、“瀕臨失衡的地球”等盛世危言。

1962年,美國的卡遜女士出版“寂靜的春天”;197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 “世界人類環境大會 ”,共同提出“只有一個地球”,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了《人類環境宣言》;1980年3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共同組織發起,多國政府官員和科學家參與制定《世界自然保護大綱》,初步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強調“人類利用對生物圈的管理,使得生物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最大需求,又能保持其滿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1983年,聯合國第38屆大會通過第38/161號決議,批準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其后經過近3年的緊張工作,于1987年2月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正式公布了世稱“布倫特蘭報告”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同時發表了“東京宣言”,呼吁全球各國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其發展目標,并提出8大原則作為行動指南。1989年12月2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44/228號決議,決定召開環境與發展全球首腦會議。1990年,聯合國組織起草會議主要文件《21世紀議程》。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布倫特蘭報告發表5年之后,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地球高峰會議)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大會通過“里約宣言”,102個國家首腦共同簽署《21世紀議程》,普遍接受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行動指南。今年(2012)是里約地球高峰會議的20周年,人們有理由回顧20年來世界各國所走過的路程,從中總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成功與不足,才能為未來的世界健康發展提出明晰的路線圖。

1 從生存到發展

“發展”這一術語,最初雖然由經濟學家定義為“經濟增長”,但是它的內涵早已超出了這種規定,進入到一個更加深刻也更為豐富的新層次。《大英百科全書》對于“發展”一詞的釋義是:“雖然該術語有時被當成經濟增長的同義語,但是一般說來,發展被用來敘述一個國家的經濟變化,包括數量上與質量上的改善。”可以看出,所謂發展,必然強調動態上的量與質的雙重變化。到了1987年,在布倫特蘭委員會的報告中,又把“發展”推向一個更加確切的層次。該報告認為:“滿足人的需求和進一步的愿望,應當是發展的主要目標,它包含著經濟和社會的有成效的變革。”在這里,發展已從單一的經濟領域,擴大到以人的需求為中心和社會領域中那些具有進步意義的變革。在1990年,世界銀行資深研究人員戴爾和庫伯(Daly and Cobb,1990)在他們合著的一部書中,進一步建議:“發展應指在與環境的動態平衡中,經濟體系的質的變化。”這里,經濟系統與環境系統之間保持某種動態均衡,被強調是衡量國家或區域發展的最高原則。在一種更為普遍的意義上,“發展是在人的生存條件被基本滿足之后,為其更進一步的需求和愿望所付出的行為總和”。本文作者在1994年出版的《持續發展導論》中做出的定義指出:“發展是在一個自然—社會—經濟復雜系統中的行為軌跡。該矢量將導致此復雜系統朝向日趨合理、更為和諧的方向進化。”在此強調了發展的不可逆性、進步性以及關聯到自然—社會—經濟的協調性。

在西納索為法國著名學者弗朗索瓦·佩魯的《新發展觀》所作的序言中,引入了社會物理學創始者奧古斯特·孔德在19世紀所總結的名言:“就其實質而言,發展這一術語對于直接確定人類究竟在什么地方實現真正的完美,有著難以估量的優勢……”這里,顯然把發展與進化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許多學者有著共同的感觸,他們對發展問題的關注預示著經濟學及其所應用的分析方法,必將發生某種根本的變革。這里強調指出,只要一談到發展,其行為主體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擔當,這是一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線的社會整體進化,它遠遠超過了“滿足人類生存”這一簡單的道德要求。由此出發,其合理的順延就逐漸地形成了導致“可持續發展”產生的源頭。

2 從發展到可持續發展

形成可持續發展這種突破性認識的內涵,具有以下三個最基本的特征,即這種新概念特別強調“整體的”、“內生的”和“綜合的”含義。

“整體”系指這樣一種觀點,即在系統各種因果關聯的具體分析之中,不僅僅考慮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各種外部因素,而且還要考慮其內在關系中必須承認的各個方面的不協調。尤其對于一個國家或整個世界而言,發展的本質在于如何從整體觀念上去協調各種不同利益集團、各種不同規模、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功能的實體的存在合理性。發展的總進程應如實地被看作是實現“妥協”(compromise)和相對公平的結果。

“內生”,依照數學上的常規表達,是指描述系統內在關系和狀態的方程組的各個依變量,這些變量的調控將影響行為的總體結果。在實際應用上,“內生”的概念常被認為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內部動力、內部潛力和內部的創造力,如其資源的儲量與承載力、環境的容量與緩沖力、科技的水平與轉化力等。

“綜合”,當然不是簡單的疊加,它代表著涉及到發展的各個要素之間的互相作用的組合。這種互相作用組合包含了各種關系(線性的與非線性的、確定的與隨機的等)的層次思考、時序思考、空間思考與耦合式思考。既要考慮內聚力,也要考慮排斥力;既要考慮向心力,也要考慮離心力;既要考慮幸福指數,又要考慮痛苦指數,既要考慮增量,也要考慮減量,最終要把發展視作影響它的各種要素的關系的“總矢量”。

承認發展所具有的“整體”、“內生”、“綜合”的特質,將有助于我們去理解涉及到發展的深層次因果關系。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21世紀70年代就把發展總結為:“發展越來越被看作是社會靈魂的一種覺醒”(UNESCO,1977)。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發展概念的拓廣和豐富為基礎的。

3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涵提取

一般認為,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外部響應”,應當是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可以認為這是可持續能力的“硬支撐”。人的生產和生活,須臾離不開自然界所提供的基礎環境,包括空間環境、氣候環境、水環境、生物環境等,離不開各類物質與能量的資源保證,離不開環境容量和生態服務的供給,離不開自然演化進程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甚至也必須承認人本身也是自然進化的產物。如果沒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沒有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沒有一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就不可能有人的生存和發展,當然就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部響應”,應當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認為這是可持續能力的“軟支撐”。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個新階段,所體現的一個核心內容是社會的有序程度、組織水平、理性認知和生產效益的推進能力。一個和諧社會的建立,從人自身各類關系的處理,諸如利益集團之間關系、民族和國家之間的關系、不同階層不同收入人群之間的關系,當代人與后代人的關系、本地區和其他地區乃至全球之間的關系等。必須在和衷共濟、和平發展的氛圍中,求得整個社會的可持續進步。一個不和諧、不穩定的社會,也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存在根本。

總體而言,下面的三段概括,有助于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認知:第一,只有當人類向自然的索取能夠被人類向自然的回饋相平衡的時候;第二,只有當人類對于當代的努力能夠同對后代的貢獻相平衡的時候;第三,只有當人類為本區域發展的思考能夠同時考慮到其它區域乃至全球利益的時候。

基于上述三點,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才具備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提取,歸納成4個主要的方面:

3.1 可持續發展揭示了 “發展、協調、持續”的系統本質

國家或地區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巨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并將此類規則與關系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區域的差異表達,包含在整個時代演化的共性趨勢之中。在可持續發展指導下的國家的戰略,必然具有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面對實現其戰略目標(或戰略目標組)所規定的內容,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和具體條件,去規定實施戰略目標的方案和規劃,從而組成一個完善的戰略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證上去尋求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滿意解”。

從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出發,其體系具有三個最為明顯的特征,其一:它必須能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發展度”。發展度強調了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特征,即判別一個國家或區域是否在真正地發展?是否在健康地發展?是否是理性地發展?以及是否是保證生活質量和生存空間的前提下不斷地發展?其二,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協調度”,協調度強調了內在的效率和質量的概念,即強調合理地優化調控財富的來源、財富的積聚、財富的分配以及財富在滿足全人類需求中的行為規范。即能否維持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效率與公正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市場發育與政府調控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當代與后代之間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持續度”,即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在發展進程中的長期合理性。持續度更加注重從“時間維”上去把握發展度和協調度。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體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數量維(發展)、質量維(協調)、時間維(持續),從根本上表征了對于發展的完滿追求。

3.2 可持續發展反映了“動力、質量、公平”的有機統一

可持續發展集中解決了“發展”的三個基本組成元素:第一元素是尋求“發展動力”,通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去調適生產關系,通過教育優先和科技創新去促進生產力,由此二者共同完成我國新時期對于發展動力的要求;第二元素是尋求“發展質量”,通過制定低碳經濟戰略,達到節能減排,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第三元素是尋求“發展公平”,即如何將發展成果惠及全體社會成員,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將改善民生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可持續發展中三大基本元素的有效度量,包括以下三個有機統一的宏觀識別:

其一,發展的“動力”表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能力”、“發展潛力”、“發展速度”及其可持續性,構成了推進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動力表征。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的自然資本、生產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總和及構成,科學發展是對上述四種資本的合理協調、優化配置、結構升級以及最終表達為對于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積極培育等。

其二,發展的“質量”表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與自然和諧程度”、“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及其對于理性標準的接近程度,構成了衡量國家或地區“發展”的質量表征。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的物質調控水平、能量效用水平、生態服務水平和環境支持水平等的綜合度量。

其三,發展的公平表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程度”和“人文發展指數高低”及其對于貧富差異和城鄉差異的克服程度,構成了國家或地區判斷“發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了人均財富占有的人際公平、資源共享的代際公平和平等參與的區際公平的總和。

只有將上述三大元素識別同時包容在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解釋之中,存在的“發展水平”、“發展潛力”、“能力建設”等就具有了統一可比的基礎,對于科學發展的追求才具備了可觀控的和可測度的共同標準。

3.3 可持續發展創建了 “和諧、穩定、安全”的人文環境

一個和諧、穩定、安全的人文環境,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前提,也是對于執政合理性的最高認同。根據世界發展進程的規律,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處于5 000美元以下的發展階段,一般對應著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等各種矛盾和瓶頸約束最為嚴重的階段,基本上處于“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會倫理需要重建、效率與公平應當不斷調整”的關鍵時期。

中國正經歷著社會發展序列譜上“非穩定狀態”的頻發階段。在“改革、發展、穩定”的總體關系中,社會穩定是維持“國家系統”有序運作的根本保證。在可持續發展的統領下,中國在“認同社會價值觀念,整合社會有序能力,提高社會抗逆水平,健全社會道德約束”的同時,科學地、定量地、實時地診斷、監測社會和諧與社會穩定的總體態勢變化、演化趨勢和臨界突破,構建一個完整地、系統地、連續地識別國家和地區社會和諧與社會穩定狀況的基本態勢,將成為宏觀調控與科學執政的有力支撐。

中國目前發展階段所表現出的貧富差異擴大、社會心理失調、頻發和執政風險加大等現象,如果不從本質上去加以認識和研究,將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這就是同志經常告誡全黨要“居安思危”、要有“憂患意識”的本質所在。德國著名學者哈肯的研究結論指出:促使系統崩潰的真正動力,不僅僅是那些眼花繚亂的“快變量”,更是那些持續引發系統劣質化的“慢變量”。因此,由“主流疲勞”帶來的長期效應和心理預期,在分配不公、腐敗高企、制度失靈、機會不平等和社會不公平等事件的催化下,將對和諧社會的建立與社會穩定的保持提出真正的挑戰。

3.4 可持續發展體現了 “速度、數量、質量”的綠色運行

從綠色發展的理念出發,國民財富積累不僅僅在于GDP的數量大小和增速高低,關鍵更在于是用何種方式、何種途徑、何種成本生成的GDP。可持續發展希望一個國家或地區不斷創造與積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續、少用資源、少用能源、少犧牲生態環境,在綜合降低自然成本、社會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最終獲取的“品質好的GDP”。為此,首先要求破除粗放式生產和非理性生產的弊端;其次要求破除以資源投入的過度消耗和環境容量的過度透支為代價去攫取財富;第三要求破除以削弱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代價的畸形增長;第四要求破除以社會系統劣質化與民生心理異化為代價所片面追求的國民財富的增速和總量。

在既考慮自然成本、也考慮社會成本的雙重關系中;在統一思考資源環境成本的超額損耗、社會管理成本的超額損耗、可持續能力建設投入欠賬的三重制約下,可持續發展將體現由“經濟要素、社會要素、環境要素、生活要素、管理要素”共同組成的綠色運行。

其中,經濟要素表明社會財富生成過程中的綜合效率以及對于物質能量的代謝水平;社會要素表明社會財富生成過程中對人類進步貢獻的能力大小以及社會和諧對于財富生成的反饋效應,是否強調公平對于效率的支持能力和社會有序對發展質量的基礎作用;環境要素表明社會財富生成過程中生態環境的代價及其成本外部化的程度;生活要素表明社會財富生成過程中民生供給水平以及國民心理愉悅水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管理要素表明社會財富生成過程中決策水平與管理水平的學習能力、調控能力、預測能力、設計能力以及把握宏觀經濟走向的精準性、流暢性、前瞻性。

4 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隨著中國面對人口壓力、能源挑戰、資源短缺、生態退化和環境污染等瓶頸約束的增大,如何尋找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如何積極轉換增長方式;如何進一步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如何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如何避免“增長停滯”“拉美陷阱”的發展怪圈,成為當前和未來中國發展必須思考的核心問題。

中國在未來不到10年的時間內,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達到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發達、文化更加繁榮、生態更加良好、社會更加進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高,這就必然要求我們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促進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巨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并將此類規則與關系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區域的差異表達,包含在整個時代演化的共性趨勢之中。在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實踐指導下的國家戰略,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面對實現其戰略目標所規定的內容,根據國情和具體條件,規定了實施的方案和規劃,從而組成一個完善的戰略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證上尋求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滿意解”。據此提出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七大主題:

(1)始終保持經濟的理性增長。在這里特別強調一種“健康狀態”下的經濟增長,它既不同意限制財富積累的“零增長”,也反對不顧一切條件提倡過分增長。所謂健康的增長一般指在相應的發展階段內,以“財富”擴大的方式和經濟規模增長的度量,去滿足人們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約束下的需求。著名經濟學家索羅認為:“可持續發展就是在人口、資源、環境各個參數的約束下,人均財富可以實現非負增長的總目標”。

(2)全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它意味著新增財富的內在質量應當不斷地、連續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結構上要不斷合理與優化外,新增財富在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來越低;在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強度上要越來越小;在知識的含量上和非物質化方面要越來越高;在總體效益的獲取上要越來越好。羅默理論認為:“經濟收益遞增型模式,是以知識創新和專業化人力資本為核心的經濟增長,它不僅可能形成資本收益的內部遞增,而且能使傳統的生產力要素也隨之產生遞增效益,從而牽動整個經濟的規模效益遞增,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增長極限”。

(3)滿足“以人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以圍繞人的全面發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間的不斷被滿足,是一切發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國家、區域的生存支持系統維持在規定水平的范圍之內。通過基本資源的開發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過就業的比例和調配,達到收入、分配、儲蓄等在結構上的合理性,進而共同維護全社會成員的身心健康。

(4)調控人口的數量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人口數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首先應穩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長率,而后逐漸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此前與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質的提高納入到首要考慮的政策之中。其實質是把人口自身再生產同物質的再生產“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上。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其年度報告《人類發展報告》中的研究,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源的轉變,首先要把人的“體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調配,置于可接受的狀態之下,達到人口與發展之間的理想均衡。

(5)維持、擴大和保護自然的資源基礎。地球的資源基礎在可以預期的將來,仍然是供養世界人口生存與發展的唯一來源。可持續發展既然規定了必須保持財富的增長并滿足人類的理性需求,它的實物基礎主要地依賴于地球資源的維持、地球資源的深度發現、地球資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廢棄物的資源化。

(6)集中關注科技進步對于發展瓶頸的突破。可持續發展始終強調“人口、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強力協調,科技進步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中,能夠迅速把研究成果積極地轉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并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瓶頸,以此去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管理體制的發展,這三個主要方面將作為一個互為聯系的大系統,通過宏觀的調適和尋優,達到突破發展瓶頸的目標要求。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在諾貝爾經濟獎獲獎演說時曾表達了他的嚴肅思考:“先進技術是經濟增長的一個巨大來源,但是它還只是一個潛在的、必要的條件,本身并不是充分條件。如果技術要得到高效而廣泛的應用,必須作出制度的和意識形態的調整,以實現正確利用人類知識中先進部分所產生的創造力”。

篇(2)

 

可持續發展戰略影響了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經濟法的理論創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講述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然后詳細介紹了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法的理論創新影響,最后講述了新的經濟法的法律關系重塑。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自20世紀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風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又給社會和經濟法帶來了怎樣的改變?我們將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詳述。

 

1.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聯合國的報告中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即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影響后代人對滿足他們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

 

(1)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模式不再簡單地以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總量的提升為根本目的,而是考慮到整個人類的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根本出發點考慮問題,這也是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法影響的最根本條件。

 

(2)跨時展。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不僅僅要照顧當代人的利益,更應將眼光放在未來,放在后代對資源的需求利用上。這是一種典型的跨時展思維。它強調當代與后代的相互銜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體發展與綜合發展。從地域上來講,可持續發展較之以往更加強調全球化的整體發展戰略,講究合理利用全球資源。綜合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特點,即生態、經濟、社會三個方面的協調發展。這又是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法影響的佐證。

 

(4)協調發展。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宗旨。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只要各種發展形勢相互協調,既相互促進又有一定的制約,不會因為某一方面的突出發展而過度影響其余方面的發展,這樣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5)反周期發展。可持續發展會盡量避免短時間內的大幅震蕩。可持續發展應當盡量延長發展周期,保持周期發展過程中的增長和下跌穩定。穩步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2.可持續發展影響經濟法理論創新

 

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法的固有理論存在著一定的沖突。經濟法的固有概念強調對當代的經濟發展進行協調和正當利益保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經濟法也強調公平正義,但這種公平正義是一國一地的公平正義,是短期內的公平正義,這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相違背。具體而言,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法的理論創新有以下三個方面:

 

(1)從注重結果公平到注重生態公平。經濟法以法律的手段強制的完成對市場的干預,實現一定范圍內的市場公平。經濟法更多注重的是實質公平,是機會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續發展為這種公平增加了一個時空的概念。經濟法的公平應當建立全球公平和對后代公平的理念。

 

(2)從注重社會效益到考慮生態效益。傳統的經濟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市場運作,保證經濟發展。這種傳統的經濟考量多以社會效益為根本標尺,對于生態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對要求經濟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過程中,更多地考慮到生態效益和長效發展機制。

 

(3)從注重經濟秩序到考慮生態秩序。經濟秩序是傳統經濟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對保障國家經濟平穩快速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秩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不得不重新定義經濟法的約束范圍。經濟法也應重新定義生態秩序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3.經濟法的法律關系重塑

 

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法的理論創新有了重大的影響。在這種影響已經成為歷史潮流不可阻擋的時候,經濟法中的法律關系也必將被重塑。本節中,我們將詳細闡述在可持續發展影響下,經濟法主體的變遷,主體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新的經濟法責任。

 

(1)主體的變遷。傳統的經濟法主體廣義上講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宏觀調控;一是市場規制主體。這是一種基于特定地域的、當代的、受經濟法約束的主體。

 

而可持續發展影響下的經濟法的主體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區別于當代人。這從根本上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對于經濟法的時間廣度上的影響。經濟法約束的不再只是當代人的行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當代人享有利用現有資源的權利,但同樣要保證現有資源能夠被后世利用的義務。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消耗,陽光、空氣、水等自然資源都不再是“公共產品”,而變成了稀缺資源。

 

當代人特別要理清這種對公共資源對后世的共有權。當代人對公共資源過分消耗或破壞的行為或許不會危害當世,但必將受到懲罰,因為會危害到后代人的權利。

 

(3)新的經濟法責任。可持續發展影響下的經濟法責任必須要在原有經濟法責任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對于經濟法責任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經濟上的賠償,對產生的損失進行補償;

 

二是經濟上的懲罰,對造成嚴重后果的進行相應的經濟懲罰;

 

三是行為或者資格的限制,對嚴重危害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行為進行取消資格的嚴厲懲罰。經濟法應當立足于以上三點實施新的責任和懲罰制度。

 

總結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經濟法發展模式,主要作用于當前的經濟環境中,隸屬于經濟發展的范疇。因此,可持續發展必將在方方面面對經濟發展產生要求。

 

經濟法的理論創新也必須要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影響。可持續發展不但對經濟法的理論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改變了經濟法的責任主體。可持續發展對經濟法理論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更加完善。

篇(3)

關鍵詞: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可持續發展

一、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的體系研究

馬克思關于國際貿易理論的論述散見在他的全部著作之中,有:(1)國際價值理論;(2)國際分工理論;(3)國際貿易中的貨幣、信用;(4)世界市場理論;(5)對外貿易政策。

實際上,馬克思從準備寫作《資本論》開始,就已經構筑了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發展的完整范疇體系,他把資產階級社會當作一個整體來加以考察。在“六冊計劃”的前三冊,各個經濟范疇被綜合為資產階級社會的整體范疇,這個整體不斷運動,從一國界限范圍內,發展到國家層次上的概括,然后,又跨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最后“在世界市場這個最廣大的場所,以最巨大的發展規模,作為生產中的國家的關系而出現”。理解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需要遵循馬克思全部經濟理論范疇體系的演化邏輯,這個邏輯體系把對外貿易、世界市場與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關系的運動和演化內在地、真實地結合在一起,與資本主義危機結合在一起。例如,《資本論》第1卷考察了資本的生產過程,第2卷考察了資本的流通過程,第3卷考察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從而揭示了資本運動中所包含的各種各樣的危機可能性。但是這些危機可能性僅僅是可能性而已,或者說是不充分的現實性而已,只有在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上,資本主義危機才能得到充分展開,直至資產階級社會關系的消亡,這樣也就把影響和決定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各個因素統一起來,統一在一個現實而又嚴謹的邏輯體系之中。從資本主義再生產角度來看,這個展開的過程就是資本主義再生產條件的國際化,原先國內矛盾“在局部危機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來”,現在,在世界市場上,“資產階級生產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場危機中集中地暴露出來”,并且,“總是像排炮一樣,按著支付的序列,先后在這些國家里發生,……接著就在一切國家發生同樣的總崩潰。”

二、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與全球化

全球化實際上就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發展的特殊形態,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一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文化交往,以及相互之間的政治依賴都越來越深了,在我們今天的世界體系里,不僅包括資本主義經濟:也包括社會主義經濟,以及其他非資本主義經濟。在這樣一個體系里。資本主義經濟仍然居于主導地位,這種格局正是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所預示的結果。當然,馬克思的全球化和我們現在所普遍觀察到的全球化是有所不同的,用馬克思的語言來說,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的形成和發展,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動的必然的邏輯;同時它也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活動現象,而是一種社會經濟關系的運動方式,也就是說,經濟全球化必然推動政治和文化活動等全部資產階級社會關系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時代特征,如同馬克思所預見的那樣,就是全球發展的不平衡狀態。但是,這種不平衡性往往被全球化的表象所掩蓋,乃至于當今世界產業大轉移往往被看作是發展中國家的一次重要發展機遇,而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虛幻的假象。事實上,全球化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經濟和政治發展愈加不平衡,政治和文化領域的沖突愈加明顯,世界范圍內的矛盾、摩擦、斗爭乃至戰爭更加普遍和激烈,這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球擴張過程的必然邏輯結果。

三、基于環境因素的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

基于生態環境內生化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克服了過去所有的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關于生態環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轉向在生態環境內生假定下考察現代經濟發展及其可持續性的源泉和決定,將生態變遷、生態創新、生態資本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決定因素視為可持續發展經濟系統的內在力量,突破了當今國內外主流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框架,形成生態環境內生化可持續經濟發展理論。生態環境內生化可持續經濟發展理論將環境因素納入一國的生產要素體系之中,使之成為一個與土地、勞動、物質資本、技術、制度等要素并重的新的要素,為實現經濟從非持續發展向可持續發展的轉變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傳統的以資源稟賦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結構的不可持續性,使當今國際貿易發展不能完全符合全球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就充分暴露了傳統的要素稟賦理論的根本缺陷,即將生態環境作為經濟與貿易發展的外在因素而排除在生產要素體系之外。這就意味國際貿易應當同整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結合,在生產要素的組合中把生態環境要素有效地納入其中,同土地、勞動、資本、技術一樣使生態環境成為經濟和貿易發展的一個內生因素,才能使經濟、貿易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相協調統一,從而實現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新的要素稟賦理論的構建中,我們應該把現代生產力源泉之一的生態環境從經濟與貿易發展的外在因素轉化為內在因素,納入一國的生產要素體系之中,當作生產要素。

篇(4)

Abstract:In the new age, eco-city theor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ts high advanced nature, and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there are still many inadequacies, based on this study on the eco-city theory, and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inally sustainable and development thinking.

【關鍵詞】生態城市理論;可持續發展;研究

Key words:Eco-city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新時代下生態城市的提出,生態城市理論的研究力度不斷加強,在研究過程中,雖然對生態城市理論所具有的先進性以及其發展的必然性進行了認同,但是其研究很多都還停留在淺顯的層面上,沒有建立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在城市的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各個城市存在自身的特色,因此應區別對待。本文分析了生態城市理論,并對其目前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其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城市生態理論的研究

城市生態理論實際上是一門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其所處環境之間關系的一門學科。在國外研究中,有人認為,生態城市是人們生活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模式,在生態城市中,自然、經濟以及技術等協調發展,有利于最大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和創造性,同時,還能促進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各種能源物質的有效利用,形成一個循環良好的居住場所。有的認為生態城市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障人們的健康,促進產業結構以及生活質量的優化。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的是,生態城市就是從自然以及社會兩方面來創造最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人的生產力以及創造力被充分誘發。物質以及精神生活水平都不斷提高。隨著人們對生態城市研究的不斷加深,其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也就是城市生態學。這門學科的形成和發展總共經歷了人類生態學的研究、城市問題的研究以及城市生態系統的研究這三個階段,最后一個階段的研究對于城市的開發建設以及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國內研究中,我國一直持有一種樸實的順應自然的發展觀。這種觀念對于我國的生態城市理論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比較晚,但是研究發展速度很快,上海在1984年就舉辦了我國第一屆城市生態學的研討會,該研討會代表著我國生態城市理論研究的起步,而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間,我國的生態城市理論逐漸成熟,形成了社會、經濟以及自然的復合生態城市理論。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態城市理論的研究將進一步推進,目前,我國的生態學會以及城市規劃學會等舉辦了很多關于生態城市理論的學術性研討會,這種交流方式將不斷推進生態城市的建設,對我國的生態城市理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目前生態城市理論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生態城市理論雖然具有很多優勢,其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的先進性很顯著,它對于指導生態城市建設具有明顯作用,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沒有深入其中,對其概念進行深入探討,容易出現浮于表象的缺陷,導致其指導意義降低。而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沒有結合城市的生態結構來進行規劃,重視城市的基礎建設,忽略了文化建設以及各種資源的循環再生。在應用中,沒有根據城市發展實際來展開,很多城市建設工程成了形象工程,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城市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在建設過程中,生態城市成了城市建設的重要目標。但是由于生態城市理論的研究仍不夠深入,因此,容易出現缺乏理論指導的現象,從而阻礙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另外,國內有的城市在建設過程中盲目將國外的生態城市模式搬過來,不僅浪費了很多資源,也沒有取得預期的建設效果。

三、生態城市理論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生態城市理論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在對國內外生態城市理論研究和應用的基礎上,根據目前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來提出相應的發展途徑。

第一,在生態城市理論的指導下,對城市的發展方向進行規劃。科學規劃城市發展的方向,合理定位城市發展的未來十分必要。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學理念指導生態城市建設,構建城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三者協調發展的系統框架和發展體系,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市民的幸福感指數。讓城市自然融入山水花園環境之中,讓人們自然進入優美的生態環境之中,充分享受生態宜居城市給人們帶來的幸福和快樂,逐步實現城市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第二,應該通過創新機制,改革國民經濟的核算制度。推行綠色GDP制度,以該制度對國民經濟進行考量,在進行評價的時候,綜合考慮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所消耗的總資源,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以及所取得的環境效益。使綠色GDP在促進城市的發展以及提高城市生態建設水平中的重要引導力量。

第三,應該優化城市中各種產業結構的配置,促進經濟和生態的協調發展。通過調整城市產業結構,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在城市經濟發展中降低工業產業的比重,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降低工業產業的比重不是不要發展工業企業,而是要合理布局、優化提升,把工業企業集中到園區,通過一定的科學技術搭建循環經濟鏈,減少企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減輕對城市環境的壓力。而在市區應該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的產業,如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等,推廣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綠色交通等,提高綠色低碳產業占GDP的比重。在城市各行各業乃至社區、家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采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形成產業經濟、生態環境與城市發展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以達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的目標。

第四,應該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不斷創新,提高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大力增加生態環保資金投入,使其投入保持在GDP的3.5%以上。發揮政府公共財政職能,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增加生態環保專項資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外商投資投向節能環保項目,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要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積極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參與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發項目。加強與國際之間的科技合作,重點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和治污難題,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撐。

最后,還應該加強城市的文化建設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中的新城區中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種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城市居民中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設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質,為生態城市的建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馬交國,楊永春. 生態城市理論研究進展[J] . 地域研究與開

發. 2004(12),23-6.

[2] Register R. Eco- 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Heal thier Futur e. CA: NorthAtl antic Books,1987. 13- 43.

[3]趙建平. 生態城市理論與實例研究——以西遞鎮總體規劃為

例. 河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D] .2007.

[4]陳勇. 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人居模式[J ] . 新建筑,1999

(l): 12-14.

[5]朱錫金: 21 世紀人類生態住區規劃述要[J].城市規劃匯刊,

1994(5).

篇(5)

兩大部類

可持續發展

論文摘要:兩大部類生產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社會再生產理論,它的潛在假定之一是人類的經濟活動沒有超過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在分析傳統兩大部類生產與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增加了生產環境資源的第0部類,從而構建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部類生產理論。在社會總資本重新劃分的基礎上,對三大部類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以及不同生產條件下的三大部類的生產狀況進行了研究。

兩大部類生產作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之一,通過研究社會再生產(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揭示了社會化生產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規律。從本質上講,兩大部類生產理論的基本研究對象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所面臨的社會現實問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人上個世紀中葉以后,大量環境與資源問題的出現,不僅威脅到經濟發展的正常進行,甚至還威脅到后代人乃至當代人的生存。所有這些表明,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客觀的社會現實要求發展傳統的兩大部類生產理論,將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納人到兩大部類生產理論中,重新構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再生產理論。

1兩大部類生產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

在分析社會總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馬克思按照經濟用途將產品分為兩大類: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它們都是由物質生產部門生產。兩類產品對應著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第r部類是生產資料的生產,它的產品用于生產的消費;第n部類是生活資料的生產,它的產品用于個人生活的消費。現在以簡單再生產為例,分析兩大部類生產理論得以運行的外部條件。假定資本的有機構成為4:1(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剩余價值率為100 %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例),則傳統的兩大部類生產過程可以用圖1中的上框圖來進行描述【‘。通過第I部類生產所供給的生產資料價值(需求的生活資料價值),與第II部類生產所需求的生產資料價值(供給的生活資料價值)的等價值交換,同時實現相應的實物替換,從而保證兩大部類的生產能夠協調進行。從理論上講,只要價值的流動滿足這個條件,簡單再生產就可以無限地維持下去,生產規模可以同比例地無限擴大。然而,由于價值自身與價值的物質載體具有完全不同的屬性,價值的循環流動并不能保證物質的循環流動,而人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循環流動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因此,需要剖析兩大部類生產理論與自然環境系統之間的關系。

從圖1可以看出,傳統的兩大部類生產理論只是考慮整個經濟生產過程內部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價值交換與實物替換,而沒有分析外部自然環境對兩大部類生產的影響。也就是說,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包括生活資料生產與生產資料生產)并不是獨立地、封閉地進行,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它通過自然的生產過程向人類供給自然資源的同時,消納人類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廢物。以圖1中的社會生產為例,要保證相同生產規模的持續進行,需要不斷從

外界輸人形成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源與形成生活資料的生活資源。由此可見,兩大部類生產理論存在著一個重要的潛在假定:人類經濟系統所需要的自然資源與排放的廢物可以被自然環境系統所承受,這也意味著自然環境的客觀存在不會影響到兩大部類生產規模的擴大。但是,在“人定勝天”倫理原則的指導下,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與生產規模的擴大,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索取已經超過了它的承載能力,環境危機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因此,實踐與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將上述假定進行內生化處理。

2三大部類的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為解決兩大部類生產理論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分析社會再生產的真實運行規律,在傳統的兩大部類生產的基礎上,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內生于社會的再生產系統中,這樣整個世界系統就形成了三大生產過程:生產資料生產、生活資料生產與環境資源的生產。從生產部類角度將它們分別稱為:第I部類、第II部類與第0部類。

2.1整個社會生產系統的三大部類劃分

2.1.1第0部類生產

此處的環境資源是指廣義的資源定義,不僅包括自然環境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種類與數量,而且還包括自然環境所能夠消納一定數量廢物的能力。環境資源的生產過程包含三部分內容:一是自然的生產過程,如綠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及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合成有機物的自然過程,以及水體中的微生物將污染物消解為可以再生利用的物質的過程;二是人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投人而促進或改善自然環境的生產過程,也就是通常所謂的生態環境建設,如植樹造林等;三是人類通過生產勞動而人為地將有害廢物轉變為無害廢物的過程,如生產、生活廢水與固體廢物的處理過程。顯然,第0部類生產是人類勞動與自然過程直接結合的生產過程,它以自然環境的生產過程為基礎,通過投人資本與勞動而直接增加了環境資源產量,或者降低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相當于間接地增加環境資源數量)。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第0部類包括廢物(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與固體廢物)的處理部門、廢物再資源化部門以及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等,或者說它的產業基礎是第零產業與第四產業〔Z]0

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不同的情況下第。部類的生聲狀況也不相同。當人類對環境的負影響沒有超出自然環境資源生產的上限時,人類可以不進行第0部類的生產活動,此時經濟活動可以單獨地依賴于自然環境的生產能力。當人類經濟活動的強度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時,為保證整個社會生產的正常進行,需要人類主動地進行第0部類的生產。否則,自然環境將影響到其它兩大部類生產的正常運行。

第0部類的生產不同于第I. II部類的生產。首先,它的生產組織主體不是資本家與工人,而是社會群體的代表,如政府組織;其次,它的生產目的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環境資源數量的增加,而是為了維持自然環境的穩定性與恢復力,以保證其它兩大部類生產的可持續性;第三,進行第0部類生產的資本來源于生產資料資本家與生活資料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這是因為環境惡化最終將影響到包括資本家與工人在內的整個人群整體,并且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使兩大部類的生產過程不能持續,所以,為保證第I,II部類生產的正常進行,資本家不得不將一部分剩余價值投人到第0部類的生產過程中。當然,資本家不會主動地提供這部分資本,需要政府利用其權力通過征稅、收費等形式來強制執行[[3]0

2.1.2第I部類生產與第II部類生產

這里第I部類生產和第II部類生產分別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第I部類生產與第II部類生產.即生產資料的生產與生活資料的生產。第I部類中有采礦、冶金、動力、機器制造等重工業生產部門和為工業提供原料的農業生產部門,而第II部類則包括紡織、食品等輕工業生產部門和最終產品用于生活消費的農業生產部門等。

2. 2三大部類之間的關系

三大部類生產之間通過實物替換與價值交換發生

著關系(圖2)。第0部類與第I部類之間相互交換生產資源與生產資料,第0部類與第II部類之間相互交換生活資源與生活資料,而第I部類與第II部類之間相互交換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并且三大部類之間通過實物交換而實現價值的補償。

3社會總資本的組成

在傳統的兩大部類生產理論的分析中,將社會總資本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v)兩部分,其中,不變資本是指生產產品的過程中原有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可變資本是勞動力投人的價值。勞動是一切價值的源泉,它創造了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m),因此,社會總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價值量可以用。十v+m來表示,其中v十m是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新的價值量。顯然,勞動價值理論可以用來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是它并沒有將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納人它的研究范疇中。

從物質角度看,任何物質產品都是人類勞動與環境資源相結合的產物,相應的產品價值量可以歸結為由勞動力與自然環境所創造或轉移的。只有將環境資源與人力資源相結合,才會生產出產品,從而也就形成了產品的價值。環境資源具有價值,是旨在協調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方面的重要表現。事實表明,自然環境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而逐漸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當人類活動破壞了它正常運行的外部條件后,自然環境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將發生變化,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變化將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環境的價值主體性得到顯現,它表示人類必須投人資本與勞動用于保護生態環境或者減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價值必須在經濟產品中得到體現,否則,人類社會的發展將不可持續。

雖然,環境資源價值的物質載體形式可以是自然資源產品,但是,自然資源產品的經濟價值并不等同于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根據勞動價值理論,前者是人類為獲取自然資源而投人的資本與勞動所體現的價值,它們只是在第I.II部類之間進行交換。然而,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則是由自然環境所產生的自然價值與為了保持環境的可持續性而投人的資本與勞動所組成,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從資本角度看,社會總資本可以分為環境資本(n)、人造資本(k)與人力資本(v)等三部分〔4J。從價值方面看,在生產過程中環境資本是指使用的環境資源的價值,人造資本是指使用的生產資料的價值,人力資本則是指使用的社會勞動力的價值。自然界是人類的生命支持系統,在自然外力作用下自然環境每年都可以重新創造出人類生產與生活所必需的所有的環境資源,也創造出環境資源價值。但是,由于經濟活動最終由人類來實踐并且彼此互相交換其生產的物質產品,因此,在三大部類的生產過程中假定環境資本只是轉移其價值,而不會在生產中創造價值或增加價值量。同時,根據勞動價值理論,人類資源通過勞動創造著其自身價值與剩余價值。因此,任何物質產品的價值量都是由環境資源轉移的價值和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組成,社會總產品生產的價值量可以用n+k+v+m表示。由此可見,此處構造的價值理論是對勞動價值理論的一種補充,是環境價值理論與勞動價值理論的有機結合。

需要說明一點,在新的價值理論中,人造資本與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相同,但是兩者的價值形成因素不同,前者由環境價值與勞動力價值所形成,后者則單獨由勞動力所創造。并且,人力資本等同于馬克思關于可變資本的論述。

4三大部類簡單再生產的實現

4.1三大部類簡單再生產價值構成

三大部類的簡單再生產是指維持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原有生產規模不變的生產。與傳統的兩大部類簡單再生產不同,此時資本家并不能將其剩余價值完全用于消費,而可能需要將剩余價值的一部分用于第0部類的生產。因此,生產過程的剩余價值可以表示為mx與mn兩部分并且滿足二=m+m。其中,m是指剩x n余價值中資本家用于消費的部分,m是指剩余價值中資本家用于第0部類生產的部分。由于人類進行第0部類的生產活動是為了維持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它屬于一種社會福利公共事業,因此,假定它在生產過程中并不產生剩余價值。由上可知,第0部類生產的價值構成由三部分組成:環境資本(n)、人造資本(k)、人力資本(v),第I部類與第II部類的價值由五部分構成:環境資本(n)、人造資本(k)、人力資本(v)、用于消費的剩余價值(m)與用于第。部類生產的剩余價值}mn)等。

4. 2三大部類之間的實物替換

現在,建立一個三大部類生產的一般性模型,分析簡單再生產可以持續進行的條件,即:

第I部類生產的產品是生產資料,生產過程需要投人生產資源與生活資料,因此,它將用生產資料與第0部類的生產資源、第II部類的生活資料進行交換。第II部類的產品是生活資料,生產過程也需要投人生活資源與生產資料,它用生活資料與第0部類的生活資源、第I部類的生產資料進行交換。同理,第0部類的產出是環境資源,它的進行需要投人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它將用環境資源(生產資源與生活資源)與第I部類的生產資料、第II部類的生活資料進行交換。

4. 3三大部類之間的價值交換

第一條件第0部類生產所提供的環境資本價值必須不小于第I部類生產和第II部類生產所需要的環境資本價值:0(n+ k+ v), I (n) + }[ (n) o

第二條件第I部類與第II部類之間通過等價值量交換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它表示第I部類生產中的人力資本價值與資本家用于消費的剩余價值之和必須等于第II部類生產所需要的人造資本價值:I(}+m)=11(k)o x

第三條件由于在第0部類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只是充當價值轉移的角色,因此,第I部類·第“部類中的剩余價值mn分另“等于第0部類生產所需要的人造資本與人力資本價值:I(mn)一0(k), II(m)=0(v)。

n

從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角度看,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不等的價值量交換。第I部類給予第0部類價值量,(毋)的生產資料,而獲得第0部類價值量為I(n)的生產資源;第II部類給予第0部類價值量‘,(毋)的生活資料,而獲得第0部類價值量為,I(n)的生活資源;根據第一與第三實現條件可以得到:0

通過交換,社會總產品的各個部分,在價值上得到了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社會總產品全部得到實現,從而保證了社會總資本的簡單再生產能夠正常運行。

4. 4不同情況下三大部類的社會再生產

限于篇幅,此處不再對上述價值模型進行數理分析,只是簡要描述不同情況下三大部類再生產的狀況。

(1)當生產規模沒有超過自然環境所能承受的界限時,此時的第0部類生產完全處于一種自然的生產過程,人類并不需要主動地投人到環境資源的生產過程中。如果忽略第0部類生產的存在,那么,三個實現條件可以歸結為一個條件:I(v+m) = II(k),它也是傳統的兩大部類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由此可見,兩大部類生產是三大部類生產的特例,前者的外部條件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沒有超出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這也是兩大部類生產理論創立時的歷史背景。

(2)當生產規模超過自然環境所能承受的界限時,此時的實現條件一兩邊的關系取‘一”,并且m >0,它n表明需要進行第0部類的生產活動。這也意味著第I部類資本家與第II部類資本家必須將其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投人到第0部類的生產中,而不能完全用于消費。隨著簡單再生產規模的增加,在保證三大部類生產協調的情況下,第0部類的生產規模也將不斷加大,資本家的消費剩余價值率逐漸降低。

如果此時不進行第0部類的生產活動,而是根據傳統的兩大部類生產的實現條件進行生產安排,那么人類向自然環境索取的價值量超過環境維持可持續性條件下的供給量,將導致自然環境生產過程的可持續性將受到破壞,資源再生的物質基礎受到破壞,生產能力也將受到影響,從而將減少自然生產可以持續供給人類經濟活動的環境資源價值量。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則自然環境提供的價值量將會逐漸變小,滿足不了第I,II部類生產對環境資源的需求,導致它們的生產規模逐漸減小,甚至生產根本不能正常進行。

由此可見,在環境資源有限的現實情況下,忽視第0部類的生產是人類社會不可持續發展的根源,只有實現對自然的索取(第I部類生產與第II部類生產)與向自然的補償(第。部類生產)相平衡fs7,人類社會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5結語

篇(6)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目標;綜合效益最大化

可持續發展是指不斷提高人群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力的、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滿足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損害別的地區或別的國家的人群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它是一種特別從環境和自然資源角度提出的關于人類長期發展的戰略和模式。它要求在發展的同時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環境的有效保護,它從理論上結束了把環境保護和資源永續利用同經濟發展對立的錯誤觀點,揭示了其間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關系,為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戰略基礎,其核心思想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制定社會和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指企業在一定期間內,通過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所要達到的目的。從根本上說,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取決于企業目標,取決于特定的社會經濟模式。本文擬就在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下,建立切合客觀實際、促進社會—環境—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進行討論。

一、 現存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局限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財務管理理論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其中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為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等三種,它們雖然分別從一定層面上揭示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本質,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每一觀點都有其合理之處,并在實踐中有一定的運用,但筆者認為這些單純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的財務管理目標,有悖于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 關于“利潤最大化”的觀點

利潤最大化觀點是西方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也是我國流行甚廣的一種觀點,尤其對實務界影響最大。一般來講,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追求最大利益是每一個在市場經濟中角逐的企業的現實目標,它被許多企業作為理財目標有其可取之處。首先,它與企業管理的目標之一——獲利掛鉤,直接切入企業經營的主題;其次,利潤的計算有確定的方法,直觀性強,它不僅可以直接評價企業經營者的業績,而且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和對社會貢獻的大小;最后,利潤還是企業補充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的源泉。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現代企業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企業規模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如果單純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就會出現以下一些偏差:(1)利潤最大化中的利潤是一定時期內實現的利潤,沒有考慮企業規模、資金時間價值和現金流量,而且也沒有有效地反映風險問題,可能導致企業不顧風險大小而一味地追求最大的利潤;(2)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往往導致企業只關心當前利潤,忽視在環境保護、產品開發、人力開發、生產安全、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下功夫,導致企業短期行為,不利于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3)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有時還會惡化企業的財務關系,如惟利是圖,侵犯員工、債權人、消費者和國家的利益等等。

(二) 關于“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觀點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企業通過合理經營,采取科學的財務管理策略,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前提下,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在股份制為主體的經濟中,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價共同決定,當股票數量一定,股票市價越大,其股東財富就越大,從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又演變為股票價格最大化。在股份制企業把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有利于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但是以此為目標也存在一些實際障礙:(1)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剛處于起步階段,證券交易不很規范,股票價格難以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2)上市公司的比例偏低。對于非上市公司,如何衡量股東財富,缺乏統一標準;(3)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只考慮了股東的利益,而沒有考慮其他產權主體對于企業的作用,特別是破壞了自然環境引起的環保負債,淡化了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三) 關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觀點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最大化。市場在對企業評價時,看重的不是企業已經獲得的利潤水平,而是企業潛在的獲利能力。因此企業價值不是賬面資產的總價值,而是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它反映了企業潛在或預期的獲利能力。投資者在評價企業價值時,是以投資者預期投資時間為起點,并將未來收入按預期投資時間的同一口徑進行折現,未來收入的多少按可能實現的概率進行計算。企業所得的收益越多,實現收益的時間越短,應得的報酬越穩定,則企業的價值越大。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相比,此觀點同樣考慮了不確定性風險和資金的時間價值,強調了風險和報酬的均衡,并且避免了我國證券市場發育不完善時期,股票價格受外界和人為因素大于企業內部經營情況的影響,是一種相對比較客觀的評價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非常抽象而很難具體確定的目標。對于非上市企業而言,其未來價值只能通過資產評估來確定,這種評估要受到評估標準或方法的影響,因而很難準確確定;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其價值雖然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變動來反映,但由于股票價格的變動不是公司業績的唯一反映,而是諸多因素影響的綜合結果,因而股票價格的高低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價值的大小;(2)企業價值最大化在實踐中可能導致企業所有者與其他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企業是所有制的企業,其價值最終歸所有者所有,所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是企業所有者的利益目標,它不能滿足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意愿,比如不能滿足經營者的利潤觀,不能滿足債權人的風險觀,不能滿足企業的社會責任觀等等。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綜合效益最大化目標的提出

上述各項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提出,包括(1)利潤最大化,(2)股東財富最大化,(3)企業價值最大化,無一不是以考慮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它們都忽視了可能導致的企業可持續能力的喪失。然而,在現代社會,企業的任何一個行為都不再是個體行為,各項經營活動都可能對社會、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環境與一切個體的利益相關。一切個體的活動受環境的制約,也同時對環境產生影響。環境的日益惡化使人們對企業與環境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將企業與環境看成是對立的,政府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手段強制企業進行排污處理。90年代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則使人們認識到解決環境問題離不開企業的合作。當社會不再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作為社會進步的目標,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時,對企業進行可持續經營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存在在于滿足社會的需求,并以獲得利潤作為回報。如果企業的目標違背了社會的需求,從長遠看將無法獲得回報。故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老路上解放出來,轉而在追求經濟利益、為利益相關者創造財富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筆者認為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以“綜合效益最大化”替代現存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現實戰略意義。

所謂“綜合效益最大化”是指企業在承擔環境保護等社會責任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策略和政策,謀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其宗旨是把保護環境放在首位,著重強調必須正確處理各種財務關系,最大限度地兼顧企業各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以謀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把“綜合效益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其實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化。什么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再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更為廣泛和深入,社會目標在企業中逐漸得到重視和提高,社會要求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多,如:保護生態平衡、防止公害污染等等。這就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通過財務管理活動致力于履行社會責任,從而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改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篇(7)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人居環境;自然 ; 生態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bo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o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ental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reiterated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world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urgency, we want to " focus on global thinking, based on the region of action ", construction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nature; ecological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與人居環境的關系

從經濟學、社會學、生態學、科技四個方面來看,可持續發展意味著:在現存的制約條件下,爭取環境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維持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類生活質量。尋找最佳的生態體系和土地利用形式來支持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良性循環。

就整體性人居環境與建筑可持續而言,主要是處理建筑內部關系和外部環境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共生關系,如節約利用土地資源,綠化布置與周圍綠化體系形成網絡化、保全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古建筑和傳統街區,保存和發展傳統民居。

(2)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是要創造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系,強調建筑的全壽命過程。在建筑使用過程的運行管理中,采用長壽命的建筑材料,內外裝飾采用可更新的構造方式,對舊建筑進行改造和重新利用。

(3)通過對建筑技術和材料的合理運用,力求對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益最大

化,這是當前可持續規劃與建筑研究的重點所在。

(4)可更新、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利用系統,如太陽能、風能、沼氣、地熱等清潔能源;有效利用水資源,如中水循環利用系統、污水處理系統。

總的來說:可持續的建筑追求環境與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從而提高社會空間、

經濟空間的效率,追求居住環境與建筑運行系統全面生態化。在技術方面,則提

倡依賴地方條件,以合適的技術解決問題。

二、“人類聚居學”在生態學上的探索

道薩迪亞斯晚年對于人類聚居與全球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問題表達了深切的關注,他覺得有必要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更明智地利用自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防止對所有資源的浪費和破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需要一場大的變革。”

三、生態建筑學

生態建筑學在處理人與環境方面主要表現在:一,尊重環境的自然屬性。二,整體地考慮生態、社會、文化等環境及其相互關系,強調設計每一局部,每一層次同各級環境整體的不可分割性。三,強調設計過程的多學科性以及學科之間的交叉,共同處理好人與環境的復雜關系。

生態建筑學的任務是改善人類聚居環境,目標是創造自然、經濟、社會的綜

合效益。生態建筑學是立足于生態學原理上的建筑規劃設計理論和方法。建筑師、規劃師、景觀建筑師所關心的不是生態學的全部內容,而是一部分。生態建筑學把建筑作為生態過程整體中的一部分來研究,并且以整體有序和循環再生為其基本原則。

四、國外創新理想人居環境的自然生態精神

可持續設計目標在于,“滿足現在的需要而不用消耗自然的資源”。可持續設計必須包括對于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規則的關心,和關心建筑以及城市的能源使用以及環境影響一樣,因此,可持續建筑的核心在于:低能耗、廣適應性、資源效率。

高技派的典型代表性人物理查德?羅杰斯,曾經在東京中心區某小山上設計過一棟利用風能的寫字樓。建筑的主體部分面對高速公路,外墻為直線;南立面是比較平滑的曲線型,曲面的形狀使空氣流經主建筑和服務樓之間的縫隙,當風通過辦公樓和服務樓時,被曲面壓縮和加速,從而推動縫隙間的渦輪風扇而產生電力。 “服務大樓”在太陽和風的作用下也像通風煙囪一樣,裝飾有透明玻璃、漫射玻璃和不透明板的北立面允許日光進入到需要自然照明的空間,而其他受陽光直接照射的立面是熱絕緣的。熱絕緣立面和內部的混凝土結構吸收大部分的太陽熱。地下室周圍的水被用作熱存儲體。這些水在夏天被作為冷卻劑,冬天作為加熱劑來溫暖冷空氣。

另一位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他認為:“可持續發展建筑并不僅僅是單座的建筑,其概念可以擴展到整個城市、區域乃至地球全體。”現在的城市發展己經吞噬了太多的土地。一個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體可以減少土地消耗而提供舒適的生活、工作和娛樂社區。

在福斯特看來,“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用最少的來做最多的。這句話可能是密斯那句著名的“少就是多”的生態解釋。建筑應該有比較靈活的可變性,這樣它就可以為人類提供更長久的服務。從而減少建設造成的環境問題。德國柏林的國會大廈改建可以看做是福斯特在這方面的實踐。

五、我國傳統理想人居環境的自然生態精神

中國傳統理想人居環境的“自然生態”精神,在于它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順應地域特征,巧妙地綜合利用各種生態因子,達到人居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結合,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l)對氣候的應對

自古以來,房屋就是讓人避免受外界氣候干擾而得以舒適生活的空間,建筑從其產生時就表現出一定的氣候功能。建筑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發展的基礎也就是以滿足人類生理舒適為目的適應過程。

(2)對地形地貌的應對

營建活動的進行與自然環境相協調適應,充分利用基地的各種地理、環境因素,順應地形地貌,將劣勢轉化為優勢。珍惜土地資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3)對材料的應對

充分利用鄉土建筑材料,發揮構件材料的天然性能。

(4)對資源的應對

保護和節約資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首先表現在村落、城鎮的選址上,“負陰抱陽”、“背山面水”就從總體上利用了自然資源,使整個居住環境享受到充沛的日照,回避了寒風,減輕了潮濕,重視理水,節約水資源。

(5)對植被的應對

中國傳統住居歷來重視植樹綠化,護林、綠化的思想已載入到許多傳統村落

的鄉規民約里。從選址到建設整個過程,都力求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到最小。

結語

理想人居環境建設,作為關系人類生存發展的一個基本問題,早己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重視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世界性的行動,它涉及到生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眾多領域。

二十一世紀,環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從生態到人文,原有的設計觀念都不能適應人類生存的空間和審美心理的需求。環境是我們大量的日常現象組成的,每個人對于環境的感知都是獨特的,但在深處又是一致的,否則對于環境認知就無法交流,無法定向和認同。

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也認為:“盡管存在著推動世界相互接近的全球化力量,但各國都越來越努力的尋求自己的文化個性……我們將從一個單極世界走向多極世界”。因此,在探求可持續發展的理想人居環境的道路上,要“著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區的行動”,建設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理想人居環境。神州大地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棲息的地方,我們的祖先建設了無數的城市、村鎮和建筑,也留下了非凡的環境理念。

【引文】

C.A.Doxiadis. We Need a Great Revolution. Ekisties,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E 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 E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參考文獻】

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中國建筑史》 梁思成/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8年2月出版

《城市意象》 凱文.林奇〔美〕/著 華夏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董衛,王建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筑設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六十路高龄老熟女m|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小说|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国产精品 自在自线|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边做饭边被躁bd苍井空图片|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爽|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网站|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www片香蕉内射在线88av8|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天天躁人人躁人人躁狂躁| 日韩欧美激情兽交|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