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4 15:13: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篇(1)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幼兒游戲

隨著人們的健康理念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1]。在教育領域,我國的大中小學校普遍配備了心理輔導教師,設置了心理咨詢室,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較為豐富的形式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但對于幼兒的健康,人們的認識還存在著一些誤區,重生理保健輕心理保健的的現象甚為常見。我國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亦起步較晚,在早期的教育實踐中,健康教育主要關注的是幼兒身體方面的發展規律和評價方法,心理健康并未引起教育界的重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才開始關注這一領域,且最初的大多數研究并未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區分開來。幼兒園管理者及一線教師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也缺乏重視,大多數幼兒園沒有專門針對幼兒心理成長的計劃和措施。盡管現狀不容樂觀,但隨著大健康觀的不斷深入,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內涵在日益充實,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被納入幼兒園教育[2]48。同時,有關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迅速增多,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在不斷完善,實踐在不斷豐富。優化學前教育的心理環境、幼兒愛的能力的培養、幼兒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等是目前較受關注的研究課題。2001年,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強調,幼兒園教育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綱要的頒布對我國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注重幼兒心理健康的幼兒園日漸增多。在一些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區的幼兒園中已經開始了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嘗試,積累了初步經驗。這為進一步全面深入推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礎。本文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總結了我國當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目標決定了其開展途徑是多元化的,開設專門課程和在生活及游戲中滲透都是提升幼兒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幼兒人格完善的重要方式。

(一)通過課程展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指教育者以一定的社會發展和培養人的目標為導向,針對處于幼兒園學習階段的幼兒,根據其身心發展需要和社會性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幼兒園內外的教育情境,選擇適合幼兒全面素質發展的學習內容,對幼兒的身心施加影響,使其獲得有益發展的全部活動[3]57。幼兒園課程有四個關鍵點:尊重、適合、快樂,發展。以上四點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疇,尊重與適合強調幼兒園課程要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在尊重與適合的基礎上強調快樂與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提升其幸福感。由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實施中的特殊性,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以幼兒心理主題活動課程為主,以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輔。

1.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我國幼兒園心理健康領域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指導要點等都進行了總體說明。根據綱要的表述,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五大主題。一是激發幼兒求知欲、好奇心,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二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幼兒的環境適應能力。三是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四是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讓幼兒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幼兒識別情緒、調節情緒的基本能力[4]。教師在確定心理健康課程主題時,一方面應依據綱要的要求,另一方面應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考慮本班幼兒的具體需要和特點,創設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情境。例如主題課《愉快來園》緊扣新入園幼兒的焦慮問題,旨在協助幼兒學會識別和宣泄情緒,同時培養幼兒的環境適應能力;《我能行》通過鼓勵幼兒承擔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勞動來增強幼兒的獨立性和自我效能感;《我幫你》意在引導幼兒樂于關心幫助他人,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的社會化。以上主題的設計兼顧了綱要要求和幼兒需求,借用陳鶴琴先生的話,即課程設計“要有目標,又要合于生活”。

2.在五大領域課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在《綱要》中,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目標都涉及到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要求,因此從指導思想上就體現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五大領域滲透與融合[5]。其次,心理健康的特點也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性。心理健康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建立和培養是以幼兒認知、情感、行為的全面發展為基石的。因此,在幼兒園所有的課程中幾乎都能挖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只要學校和教師重視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愿意利用已有的豐富資源,幼兒完全可以在已有的課程上得到心靈的養分。

(二)以園長為核心的個別心理輔導

園長在幼兒心中的形象既有權威性又有親切感,這使得園長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教師和家長無法替代的天然優勢。對于幼兒園中個別讓普通老師束手無策的“問題”學生,園長的親自輔導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園長應遵循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其一是保密原則。首先向幼兒聲明自己與幼兒的談話不會告訴他人,讓幼兒產生安全感與信賴感,愿意與園長溝通。其二是非指示性原則。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并非像成人一貫認為的那樣缺乏自主自控,他們具有自我決定的能力。園長須花時間去不斷啟發和誘導幼兒,促使其思考,讓其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去認識、克服自己面臨的困難。其三是疏導+教育的原則。“問題幼兒”因其行為往往不被接受,在生活中更多地受到成人的負面評價,更易產生自卑、退縮等心理,同時對成人的指責與約束尤為反感。園長輔導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宣泄自己壓抑情緒的機會,讓幼兒得到疏導,釋放壓力。在此基礎上找到恰當時機提示和點撥幼兒,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四是系統原則。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產生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園長應了解幼兒班級老師、幼兒家長的教育行為是否失當,主動聯系老師和家長,促成家長教養方式的改善。幼兒心理問題并非一次輔導就能完全解決,它是一個較為長期的提升過程。因此,對幼兒的表現可進行跟蹤訪談,鞏固輔導效果[6]216。

(三)在幼兒游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游戲是幼兒園的一日基本活動,其對幼兒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首先,游戲是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變換動作,或者重復任意感興趣的單一動作,不但可以使身體保持良好的舒適狀態,而且使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其次,游戲是幼兒認知活動的需要。幼兒在游戲中,可以自由地操作問題,對感興趣的物體進行探究,獲得對周圍世界的新體驗,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模仿和創造性地再現現實生活,這都能夠使其理解環境和影響環境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最后,游戲是幼兒社會交往的需要,游戲是幼兒與人交往的主要媒介。在游戲中,幼兒體驗最初的人際關系,體驗愛與關懷,體驗自尊與自信,獲得尊重與認可[7]36。綜上所述,游戲使幼兒的各種心理需要得以滿足,是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四)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兒童心理品質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顯現,同時,兒童的心理特點又影響其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抓住生活中的契機對幼兒進行適時適當的引導與啟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的階段,情境體驗式教育方法更符合其心理特點。因此,教師應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對幼兒的言行進行有意識的觀察,利用園中的真實情境或創設某些虛擬情境,引導幼兒在其中自主活動,使幼兒的認知和情緒得到發展,行為得到改進[8]。

(五)建立幼兒心理檔案

組優秀的教師不僅精通自己的專業,而且還會積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建立幼兒心理檔案組,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跡可尋[9]。例如,一位一線教師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幼兒心理健康檔案組。她在美工區投放了紙質材料、彩色鉛筆、剪刀、黑色水彩筆,并告訴幼兒,不開心時,就把自己最想做的事用筆“畫”出來,再根據心情變化涂上顏色。最后,教師把“心情”一頁頁裝訂起來。這樣就成了一本彩色心情書,教師根據書中的內容分析、總結不同幼兒調整心情的方法,有的放矢地提供相應幫助,最終達到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在組織實施上缺乏系統性

(1)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對心理健康仍然缺乏重視,沒有設置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偶或從某一心理健康主題出發整理出來零星內容以供一時之需的情況較多[10]。與之相對應的,大多數幼兒園管理者對這一領域內容認識模糊,無法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給予指導和支持。

(2)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不完善課程評價的指標是多元的,其基本要素包括評價主體、客體、方法、標準等。但目前幼兒園心理健康課程沒有形成有效的評價體系。其評價指標單一,大多以同行評價為主。同時,教師或高層管理者在課程評價中,往往緊扣課程認知目標的實現與否。如果課程知識目標實現了,那么這節課就成功了,反之亦然。評價幼兒的發展,不應只是評價他們掌握與課程有關具體知識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評價他們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興趣、態度、情感體驗以及價值觀的建構情況[11]。

2.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教育活動實施的效果與教師的專業素養密不可分。目前,幼兒教師職前培養體系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能力仍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這直接導致了幼兒園教師相關專業技能的缺乏,對幼兒的各種行為和其背后的心理現象認識模糊[12]。一方面存在重視不足的現象,把幼兒的心理問題歸為成長的必然,未及時干預,錯過了最佳矯正時機;另一方面存在矯枉過正現象,把成長過程中的一般問題擴大化,過度關注反而造成了不良后果。此外,教師的干預能力不足,無法真正幫助幼兒解決心理問題,這使得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流于形式,沒有達到教育效果。

3.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不同步

家庭和幼兒園協同配合才能維護幼兒的心理健康。但當前常見的現象是幼兒園采取各種方法增進幼兒心理健康水平,而家庭卻在制造幼兒的心理問題。比如,幼兒園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而很多家長只注重智力培養,忽略幼兒的情緒健康和人格養成,造成了孩子心理發展的不平衡,甚至導致人格上出現重大缺陷。另外,還有一種普遍現象是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孩子在幼兒園發展出來的各種技能和培養起來的好習慣在家庭中無法延續和鞏固,這使得幼兒園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對策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統性的工作,家庭、社區、教師、幼兒都是這個系統必不可缺的要素。幼兒園必須有機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才能發揮教育合力,幼兒園健康教育才會具有持續性和養成性。

1.幼兒園管理層面

(1)提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系統化

幼兒園應在課程規劃層面遵循系統化和科學化的原則。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沒有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仍在逐漸探索中總結和進步。面對這樣的現狀,幼兒園管理者一方面應該緊扣《綱要》中的核心目標,另一方面應根據幼兒心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教學研討,圍繞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在目標實施的過程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13]。

(2)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所需的資源課程

資源是課程開展的基礎和前提,課程的成效也受制于課程資源。由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浸入式特點,大多數內容需要在情境、故事中開展,因此對設備、場地等的要求較高,幼兒園需要提供充足豐富的資源,才能保障課程順利實施[14]。

2.教師層面

(1)提升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養

教育管理部門應重視對幼兒教師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讓教師“走出去”進行心理學知識培訓,把專家“請進來”開展關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同時充實豐富幼兒園中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資料,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

(2)提升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幼兒園老師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其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也有直接影響。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積極樂觀、豁達開放、敬業負責、仁愛友善等心理品質會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兒園管理者應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健康水平。同時,教師本人也應樹立起大健康觀,在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積極維護心理健康,由此進一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3)提升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

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兒教師對自己影響幼兒心理發展的能力的信念、判斷及自我把握與感受[8]。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通過兩個途徑對幼兒心理健康產生作用。一是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通過影響教師的教育行為作用于幼兒的心理發展;二是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作用。所以,提高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

3.家園合作層面

(1)幼兒園和家庭保持同步

教育幼兒園教育只是幼兒教育的一部分,幼兒健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家庭、社區的作用不容小覷。幼兒園應積極鼓勵家庭與園所保持同步教育,只有教育目標明確、一致,幼兒才會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進而形成健全人格[9]。

(2)通過家園聯系冊掌握幼兒心理狀況

家園聯系冊是家園溝通的重要橋梁。通過家園練習冊,家長反映幼兒在家的行為表現,這為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現實依據。教師也通過家園聯系冊反映幼兒在園表現。通過家園雙方的及時反饋,及時發現幼兒心理問題并及時干預。

(3)幼兒園指導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家長對健康的理解普遍存在片面性,忽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多錯誤教育理念和方法損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園應當承擔起向幼兒家長普及正確心理健康知識和提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責任。比如,讓家長認識到親子關系對幼兒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提供一些策略,協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使幼兒擁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再如,很多家長能認識到網絡游戲對幼兒視力的傷害,卻意識不到網絡游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避免其消極影響。幼兒園可以為家長提供相應的講座和宣傳片,讓家長在這一方面找到解決方法。

三、小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各界逐漸認識到人的健康不僅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幼兒的身心都處速發展的時期,急需身體和心靈的雙重養分,教育者只有提供適宜的環境、科學的引導才能保證幼兒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幼兒園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在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掌握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途徑,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之,唯此,方能培養出人格健全、身心和諧發展的幼兒。

[參考文獻]

[1]林宏.關于兒童健康教育問題的探討[J].教育評論,1996,6(3):7-8.

[2]顧榮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48.

[3]劉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57-59.

[4]黃芳.課程視野下廣州市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5]周衛萍.幼兒園心理健康課程實施的研究———以蘇州市五所幼兒園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10.

[6]陳文華.幼兒園課程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16-217.

[7]董旭花.幼兒園游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6-37.

[8]連潔榮.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與游戲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學論壇,2012(8):43-45.

[9]許海英.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園合作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10]張輝娟.試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與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9):95-96.

[11]朱家雄.一項國際性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上海的實施效果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12]劉媛媛.提升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水平的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1):112-115.

[13]游丹虹.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3):59-61.

篇(2)

幼兒教育作為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結合保育和教育的雙重特點,將幼兒教育融入到實際生活之中,通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幼兒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今的幼兒教育里已經比較常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無疑有它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幼兒心理教育是幼兒園規范幼兒的相關行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時也是幼兒園培養兒童規則、制度觀念的萌芽方式。與此同時,幼兒心理教育也存在忽視幼兒心理健康引導、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過于程式化,忽視結合實際生活情境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個別幼兒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態度生硬、缺乏耐心可能導致幼兒產生新的心理問題。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兒心理教育,達到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從小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

1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教育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科學完善的教學制度。然而由于在實際幼兒教育中,多數幼兒園重視對幼兒知識、認知的教育,而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許多幼兒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們認為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較內向,行為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和疏導。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被認知,心理健康不僅適用于中小學生、成人,同樣對于幼兒適用。幼兒由于個體差異,其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僅僅應當對心理健康存在問題、行為存在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應當對所有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須,只有通過合理引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才能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通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開發幼兒的潛力、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幼兒出現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1]。

1.2 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與生活實際不符

許多幼兒園開設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真正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與實際生活脫鉤,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學效果不佳。在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上,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較單一,大多數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課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則往往被忽略。

1.3 忽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學

游戲活動是幼兒們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則常常被幼兒教師認為與游戲活動不搭邊,因此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兒教育需要引導,需要循序漸進,以游戲活動為主的趣味性教學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這種好的教學方式往往難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現,是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一。

2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1 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健康教育不應僅僅對心理健康存在問題、行為存在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應當對所有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須,只有通過合理引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才能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在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單純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能滿足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需要,而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長效和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創造故事情景可以激發心理健康發展。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表演游戲,創造故事情景,使幼兒進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學生可以通過情境再現和故事表演,深刻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內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兒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2]。例如在教學《小馬過河》的故事使,引導幼兒扮演小馬、松鼠、螞蟻等,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更培養了幼兒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過趣味性教學推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的思維方式和與成人不同,因此不應當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而應當用兒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設計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戲活動是幼兒們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將心理健康教學融入到游戲中,幼兒不僅能夠在游戲中獲得歡樂,也能夠在游戲中獲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謂一舉兩得。通過游戲活動提升兒童心理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在游戲策劃時注重游戲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設計游戲時必須考慮到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只有孩子們對游戲活動有足夠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其次,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語言教學應當將游戲內容與孩子們的世界緊密聯系起來。例如在進行《四個好朋友》的故事教學時,讓幼兒分別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雞、小黃狗、小花貓分別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禮貌用語,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確則游戲出局,余下的繼續游戲。小朋友們在游戲中進行禮貌用語交流,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現實教育意義較強。通過游戲與故事的有機結合,不僅借鑒了游戲的趣味性,還通過故事對語言的鍛煉,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和語言交流、溝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進了幼兒之間的溝通教育,對一些思想比較自閉的幼兒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篇(3)

關鍵詞:幼兒園;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5-0271-02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使幼兒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幼兒階段,是孩子語言、思維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其性格情緒、自我意識、社會交往、行為習慣、心理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塑性大。在這一階段,是培養他們健康心理行為的大好時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已不再僅僅是對幼兒日常生活的安排和護理、身體的保健與保育、及生長指標的達標。如何在教育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成了首要任務。我園對在園幼兒做了一次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發出調查問卷165份,收回有效問卷149份。家長反饋中有心理健康隱患的幼兒占17%。反映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性格情緒問題占65%、社會行為方面占15%、人際交往問題占14%、認識方面的占6%,突出表現為自私、任性、膽怯、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孤僻、攻擊、多動、情緒障礙等等。另有數據顯示,上海市3000名4―5歲的幼兒心理健康調查中,8.8%的幼兒有不良習慣,11%的幼兒情緒抑郁、自卑,5.8%的幼兒焦慮、緊張,20%的幼兒表現多動、坐立不安、25%的幼兒偏食、22%的幼兒性情古怪。幼兒的這種心理健康狀況不盡人意,如不加以重視、解決,將可能成為他們今后產生心理問題的隱患,勢必影響一代人的素質。由此可見,我國幼兒心理健康的現狀不容樂觀。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早期所經歷的創傷或挫折若沒有得到及時地解決,幼兒負性情緒潛藏于內心,隨著幼兒的成長,再次遇到挫折時,潛藏的負性情緒被現實所激活,孩子就會產生心理疾病。可見,幼兒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下面就如何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談一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幼教工作者應充分了解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素質

1.教師要樹立明確的思想觀念: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蒙臺梭利曾說過:要教育幼兒就要了解幼兒,幼教工作者應該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并將所學心理知識積極運用到幼教工作中。

2.幼兒教師在掌握一定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同時,本人也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幼兒心理發展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他們很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在老師和幼兒相互交往過程中,如果老師心理不健康或舉止不當,那么就會在有意無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傳染給幼兒,進而影響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做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自覺抵制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保持一份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率。

二、把愛、尊重與嚴格要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我們強調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不是要求教師對幼兒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可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1.我們用愛為幼兒營造一個溫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圍。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教師如何愛孩子。”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教師正確而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教師忽視的幼兒則經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感、的心理。如:有些孩子上課時喜歡“搗亂”,活動時常打人,這往往是由于我們對他們付出的愛太少所致,他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老師對他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對他的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無論孩子美或丑,也無論聰明或愚鈍,我們一定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用我們的愛給幼兒帶來自信、安全感、信任感。

2.我們要給予孩子尊重,采取積極的教育態度,多說說:“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來肯定、鼓勵幼兒。我們在與幼兒交往的時候,要非常注意與孩子們保持平等的關系。我們在孩子們發生“矛盾”的時候,認真傾聽孩子們的爭論,通過爭論,讓幼兒認清自己錯在哪里,今后應該如何改正,引導幼兒在爭論中明辨是非,學會友好交往和團結友愛,不斷培養孩子們優秀的性格。一次,我在與孩子們一起活動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一個孩子,我立刻給這個孩子道歉并微笑著把他扶了起來。一句“對不起”,讓這個孩子高興了一整天。下午媽媽來接她的時候,這個孩子高興的告訴媽媽:“今天老師把我碰倒了,還給我道歉了……”老師的一句“對不起”,就讓孩子們有了這么愉快的情緒,足以證明教師對幼兒施以愛與尊重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3.在愛與尊重的教育過程中增加“適度”的嚴格要求,有助于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喜歡“慈”而害怕“嚴”,正因為“嚴格”二字令人畏懼,所以,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才顯出“嚴格”的重要。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從不因為喜歡哪個孩子而放松對孩子的教育;也從不因為哪個孩子小而遷就他的不良行為。在愛、尊重與嚴格要求中,使孩子們懂得了為什么要遵守集體規則?為什么不能“隨心所欲”?通過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有機結合,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就是在愛他們,就是在尊重他們。我們班有個孩子剛來幼兒園時非常任性,一不高興就抓別的小朋友,在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引導她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克制、忍耐,與同伴合作,好東西要分享……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尊水平,逐漸規范了她的行為。家長感動得逢人便說:“我們的孩子送到幼兒園變化真大,用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懂事多了……”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要積極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

1.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老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在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例如:幼兒喜歡玩玩具,可在玩中學習交往、合作,不斷提高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通過班級自然角培育植物,在孩子們每天為植物澆水的過程中,增強了責任感和求知欲;通過鼓勵幼兒飼養小動物,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把課堂搬到戶外,讓孩子們在看“柳樹姑姑的長辮子”,聽“小鳥歡快的歌唱”,學“蝸牛慢慢地走路”的快樂中學習;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們捕蝴蝶,觀看雨后的彩虹等;在寒冷的冬季,孩子們在寒冷的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體驗著什么是克服困難?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堅強的意志……滿足了孩子們好奇心的同時,建立了幼兒做事的自信心,激勵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性格。

2.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在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的過程中,我們還注重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當時發生在幼兒身上的事情,來創編幼兒能理解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及兒童歌曲等,用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去教育幼兒。如:唱完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之后,許多孩子都想做一個勤快、愛勞動的好孩子。又如:在歌曲《真能干》(自編)教完之后,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們喜歡自己做事了。能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絹、洗襪子,有時還幫家長做事呢。孩子有時高興的跑到老師跟前說:媽媽夸我真可愛,爸爸夸我棒寶寶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優秀的兒童歌曲,使幼兒摒棄了不良的習慣,養成了良好的行為,增長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自信,學會了交往,更為幼兒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了平臺。

四、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家園共育,是培養幼兒良好個性的最佳途徑。目前大多數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資,而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長甚至教孩子“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他兩下”。于是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在幼兒園表現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卻對父母、長輩發脾氣,蠻不講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家長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鞏固,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出現“兩面性”的傾向,這不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此,我采取以下做法:(1)向家長宣傳“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克服溺愛孩子的心理,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應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當,以促進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健康發展。(2)幫助家長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引導家長不強迫孩子去做不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事情,重視對孩子進行能力培養。(3)真誠指導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增強家庭成員在教育孩子和檢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4)通過校訊通、微信平臺互相反饋孩子的“表現”,加強對幼兒家、園一致性培養的作用,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5)引導家長多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家園一致的良好培養。

參考文獻:

篇(4)

一、什么是師生間溝通?溝通有何意義?

所謂溝通是指教師與幼兒互相交流,在情感、認識上達成一致的過程,師生間的溝通是建立 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渠道,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使成人有時忽視了與幼兒進行溝通,忽視了對幼兒心理需要的滿足,以致因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造成代溝,教師與幼兒缺乏溝通,造成師生關系的不和諧,因此,成人與幼兒之間需要溝通,在互相溝通中,得到寬容、理解、支持和尊重。而師生間的溝通,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加深了師生間的了解,在溝通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尊重,使幼兒有一種被重視感,并有一種充分的接納感,感到自己為教師所關心,喜愛,從而得到一種安全的愉快的情緒體驗。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有助于幼兒保持活潑、開朗的情緒,增強對教師的喜愛和信任,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同時,幼兒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向教師傳遞他的情緒、情感,使教師能夠及時地了解幼兒的需要,給予適宜的指導與幫助,教師與幼兒能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信任、尊重的關系,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教師良好的個性,是師生間溝通的保證

一般而言,幼兒喜歡和善、耐心、公平,對幼兒有興趣的教師,不喜歡嚴厲、批評責罵、懲罰兒童、脾氣壞的教師。熱情的教師相對冷漠的教師更樂于助人。熱情與容許對原來成就水平低、缺乏學業動機的幼兒有良好的影響。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利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影響幼兒。如,我們班上一幼兒,在回答不出計算題時,一本正經地對老師說:“我媽媽說我是吃忘記蛋長大的。”全班幼兒哄堂大笑,這時,教師并沒有取笑他,而是誠懇地對他說:“你我只要認真想一想,一定會算出來的,待會兒,我們再一起學一學好嗎?”游戲時,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也充當起了小老師,耐心地幫助他,終于,使他學會了,他臉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不再以為自己是天生比別人差

三、滿足幼兒的需要是師生間溝通的前題

人的需要種類很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將其分為七種,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幼兒是社會的人,因而,幼兒具有一種對于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關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贊揚和被認可,要求負一定的責任。對幼兒被贊揚和被認可需要的適度滿足,可激發幼兒的積極情緒,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

幼兒的自信心。在師生的溝通中,幼兒感到教師對自己是欣賞的態度,就會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 ,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處的,樂于與教師進行情感與認識上的交流。如:一次幼兒在繪畫時,一名幼兒將海水畫成了紅色,老師看見后,好奇地問:“咦,你的海水為什么是紅色呀?”幼兒見教師沒有責怪的意思,便大膽地說:“傍晚,太陽快下山了,把大海照得紅通通的,海水就變成紅了。”反之,如果教師采用訓斥的態度,強令幼兒改正,便得不到溝通的機會,無法了解幼兒內心真實的想法。

四、師生溝通中應掌握的原則

師生溝通過程中,常會因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主動與人溝通能力差,教師的權威地位等原因阻礙溝通,造成雙方溝通的困難或溝通無法進行下去的情況。因此,教師應掌握一些與幼兒溝通的原則。

1.平等的原則

建立人格的平等關系,是師生間溝通的基礎,也是幼兒是否愿意、喜歡和教師溝通的關鍵。我們成人間的溝通,是基于雙方人格的平等。而與幼兒溝通時,我們往往會因為他們年齡小、知識少、還不懂事,更因為教師的權威地位而忽視這點,以希望、說教的方式來與他們溝通,“你應該這樣做,而不要…… ”忽視了幼兒作為完整個體的獨立性和自主體,使幼兒感受到來自權威的壓力,這些都不利于師生間的溝通。因此,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創設主動與幼兒溝通的時機,放下做教師的架子,虛心向他們“請教”,做幾回學生。記得有一次,小朋友們都在玩游戲,李緣小朋友能對照著小卡片搭直升飛機,照像機等物,立體感很強。教師主動走過去要求他教給老師,他很驚奇,眼睛睜得很大,仿佛在說:“你是老師,怎么不會呢?”明白了他的心理教師說:“老師也有不會的東西,不會就要向別人學。”聽了老師的話,他點了點頭,很快他教老師學搭直升飛機,不僅這樣,他還樂意教別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滿自信地對別的小朋友說:“老師搭的這個直升飛機,還是我教給她的呢!”第二天一大早,她媽媽就向老師反映李緣在回家路上,跟她說了許多在幼兒園里的事情,了解了李緣在幼兒園的情況。接著晨間活動時,李緣又玩起了昨天的玩具,還等不及地拉著老師的手,告訴老師他的秘密:他最喜歡搭飛機和小汽車,長大了要開汽車……。一件小小的事情,使我們認識到,讓幼兒感受老師的平等對待,是開啟他們心靈的鑰匙,為今后幼兒與教師主動地溝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我班的李娜小朋友,性格活潑開朗,走路一跳三蹦,喜歡唱歌跳舞,可她剛到幼兒園的時候,不象現在這樣,總不能和別的小朋友玩在一起,小朋友說她搶玩具,不給大家玩,她馬上就鉆到桌子底下去,誰也不理睬。一天上午的桌面游戲才開始,史夢瑩就喊起來了:“老師,李娜又搶我的玩具了!”我快步走到他們這組,用眼睛尋找李娜,“她在桌子底下。”一名幼兒批評著李娜說。見此情景,我連忙蹲下去,拉著她的手,向她表示教師沒有怪她,并且和她一起玩具。過了一會兒,她對我說:“老師,我想玩史夢瑩那邊的玩具!”我點點頭,一邊告訴她,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辦呢?別人的玩具能搶嗎?想一個辦法來解決,在這樣寬松的氣氛里,我和她討論了如何與小伙伴進行交往和游戲 ,如何協調自己和同伴的關系,并且,在以后的活動中,盡量創造機會多讓李娜和小伙伴一起游戲 ,同伴告她狀的聲音漸漸減少了,李娜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再也不會鉆桌底了,變得越來越活潑、開朗。很多事例告訴我們,當幼兒在遭遇到沖突或挫折時,他們往往希望尋求成人的同情和接納。如成人對孩子表現出接納,會有效地緩解甚至消除幼兒的心理緊張和情緒不安,即使在幼兒的所做所為并不合科乎情理的情況下,教師也要接納幼兒,等他們情緒的”風雨”過后,再與幼兒細作理論,這時,幼兒能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再與幼兒細作理論,這時,幼兒能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從而有效地保護了幼兒的自尊,更好地解決問題。

2.適時的原則

篇(5)

(一)研究的緣由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做了詳細的闡述:“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國家已經意識到幼兒的心理健康,將影響幼兒一生的成長。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早期的心理健全,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很重要”。根據我們對幼兒園幼兒的調查顯示(請參看附件1),很多幼兒已表現出自私、自負、任性、脾氣暴躁、感情脆弱、獨立性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產生心理問題的隱患,還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陰影,從目前幼兒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來看,沒有完善的幼兒心理咨詢機制、缺乏系統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是限制其發展的關鍵,因而在幼兒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顯得十分迫切。

(二)國內外研究簡述

學者李槐青在文章《幼兒心理探究途徑探討》中從理論的角度提出應加強家庭、社區、幼兒園相結合形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但是缺乏實踐研究的支撐,也缺乏操作性。學者姚本先和鄧明在文章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與途徑》中也強調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與社區、家庭合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才會發生質的變化,目前國內的研究者把幼兒園、家庭、社區聯成一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學者們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層面上,缺乏實踐的研究和應用,也缺乏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與社區進行一個整合的深層次和系統性的研究,不能夠深入挖掘幼兒心理狀況,提出解決策略。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臺俊利認為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以訓練為主,幼兒是用他的感覺器官來感受身邊的世界,他們通過觸摸、感覺、行走來使自己獲得各種能力和技巧。她認為感官訓練是培養孩子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中國的一些專家認為她的教學方法重在培養個體,缺乏與同伴合作的機會,忽視兒童的情感陶冶和社會化過程。著名教育家加德納認為幼兒表現出來的能力,初步獲得這些發展并不需正規教育,這些能力的獲得大多是通過透過幼兒世界或接觸范圍,自發性互動產生的,環境的影響和文化的演變對兒童的潛能發展至關重要。意大利人洛利斯?馬拉齊利和當地的幼教工作者創辦了瑞吉歐方案教學,注重社會的支持和家長的參與,學校注重民主管理與合作,課程靈活多變教學注重研究、強調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開放性。國外的研究注重幼兒個體的智力及能力的培養開發,對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培養不夠。

二、研究主要內容和目的

1.通過研究大瀝鎮各片區幼兒園中幼兒的各年齡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和操作策略在內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構建更為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

2.在大量個案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挖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則,形成有效、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活動方案。

3.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使幼兒園與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4.嘗試通過實踐研究社區委員會、社區醫院精神科醫生、學校三者之間的合作研究,探索一種“四位一體”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也為幼兒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個案觀察法、行動研究法。

1.文獻法:查閱幼兒健康教育的相關資料,并結合本園實際確定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

2.問卷調查法:在本課題的前期、中期等時間段,下發一些教師、家長問卷、調查、了解教師、家長對幼兒健康教育的認識等,可先進行問卷內容的征集,再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書面調查。使課題研究盡可能的真實、可信、有效。

3.個案觀察法:有針對性地對觀察幼兒某一情境下或某一方面的行為表現,并對觀察記錄進行分析,使研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4.行動研究法:在教育實踐研究過程中不斷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并對每一階段的研究進行反思、總結,從而調整課題實施方案,使課題研究凸顯實效性。

四、研究過程

1.第一階段:啟動學習階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包括參加相關培訓講座,召開啟動會議,對全鎮下轄的幼兒園進行心理健康情況的調研,成立研究核心小組并分工布置任務。培訓師資,開展園本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第二階段:初級研究階段(2010年5月―2011年2月)。交流學習,提高認識,園園聯合,形成片區幼兒園心理健康探究共同體,定期召開家長會爭取家長支持,課題組定期交流、小結、檢查工作,撰寫初級階段研究總結等。

3.第三階段:總結經驗,深入研究。(2011年2月―2012年2月)。擴大研究“統一戰線”,探索幼兒園、家庭、社區家長心理健康中心和社區醫院心理健康科“四位一體”的研究模式。包括對上一階段的成果進行鞏固和深化,并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

4.第四階段:總結成果階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包括收集教師有關教案、經驗總結、心得、隨筆等工作資料,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撰寫研究報告,并思考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創新表現――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研究方式及策略

本課題首次開展四位一體的研究即把幼兒園、家庭、社區家長心理健康中心、社區醫院的心理健康科聯系成一個整體,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優勢,還有大瀝鎮各片區的幼兒園一起進行研究。這樣為研究增加了聯系為彼此之間的學習和借鑒提供了機會,這些條件都為進行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素材,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分兩大部分,四位一體的功能簡述和四位一體怎樣合作的。

簡述“四位一體”各自的功能

1.家庭教養環境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響

幼兒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期,個性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有研究表明0到6歲幼兒生活的家庭環境決定著幼兒長大成人之后的心理健康,換句話說,成人的心理問題以及引發犯罪等一些社會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0到6歲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兒童成長的初始環境,兒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關系極大。因此兒童教育工作者們有一個相當確定的觀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兒童心理問題,除非是源自于明確的身體疾病,否則,只有一個原因,即兒童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人和事影響所致。可見,幼兒的家庭教養環境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和連續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幼兒園不具有的,因此聯合家庭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家庭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持久性和連續性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

2.社區家長心理健康中心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論把握不夠,可能會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最主要的一方就是幼兒園,顯而易見教師們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方面需要加強,這需要一些專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士,來彌補其理論不足的一面。因此,邀請社區家長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資詢師來幼兒園為教師做幼兒心理學方面的講座,提高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社區醫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疾病預防方式受到國家的關心和支持,常見的兒童傳染病通過簡易而有效的計劃免疫使發病率急劇下降。其他的兒童常見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瀉病、營養缺乏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步下降。另外,醫學模式也在改變,由原先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地被目前的社會心理醫學模式所替代,引起疾病的原因除了生物因素外,社會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視,在某種程度上后兩者的影響正在逐漸擴大。因此,社區醫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社區醫院的心理健康科的醫生長期與患心理問題的兒童接觸,對那些身患心理問題的幼兒的心理行為變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模式,這是家庭、幼兒園、社區家長心理健康中心不具備的條件,這些條件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開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邀請社區醫院心理健康科醫生對教師和家長開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講座,對于整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有意義。

篇(6)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途徑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153-02

一、前言

幼兒階段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重要基礎階段,其良好的教育質量對于幼兒形成優良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了要關注幼兒健康的重要性,要求幼兒園子啊日常教育過程中,要樹立并貫徹科學合理正確的健康觀念,不僅要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也要關注心理健康。所謂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老師要運用和借助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與技術,運用豐富有效的途徑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身體素質。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有利于促進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兒從小就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健全的心理,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當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1、理論知識基礎不夠深厚

雖然近些年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和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但是幼兒的心理健康在我國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在很多方面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從而使得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基礎還不夠深厚和成熟,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對于很多問題的解決只能是一邊嘗試一遍摸索解決。在當前一些幼兒教育機構,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大部分是依靠一些零散的書籍,在具體教育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容易出現忽視對資料的理解和消化以及幼兒自身的發展特點,而照搬照抄書籍理論的情況,從而不僅可能使得教育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會造成消極后果,影響幼兒健康心理的發展。

2、專業師資力量缺乏

在當前很多幼兒園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雖然大多都是幼教工作者,但是在很多地方的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很多在職業能力和素養等方面都不符合相關文件規定的幼兒教師任職條例的。而且即使符合任職條例的幼兒園老師,很多都不具備完整全面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對于該知識的學多都還停留在皮毛層面,而且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經歷與知識,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幼兒表現出來的種種跡象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舉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和引導。這樣的師資隊伍,不僅不能夠對幼兒已經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與疏解,更不用說做到根據幼兒的行為舉止預防幼兒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了。

3、引導方式單一

在當前很多幼兒園面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的引導方面,仍然片面地采取單一的引導方式,如說服、談話或者勸導等,只是片面地認為孩子只要好好教就可以了,主觀地將孩子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上引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幼兒內心的真正需要。這種單一的引導方式使得在幼兒健康心理教育過程中,忽視幼兒的接受能力,沒有考慮到在通過這些引導方式之后,對幼兒是否會造成一些消極不利的影響,從而使得整個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的探析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關注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無論是對于教育事業還是幼兒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但是當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卻有數如此讓人憂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改變當前現狀,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成為了當前幼兒教育工作者普遍思考的問題。本文將對其具體措施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重要依據。只有擁有科學合理的系統的理論知識,才能引導實踐工作有效有序地展開。因此,在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幼兒園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和增強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讓他們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比如,幼兒園可以和一些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幼兒園可以邀請一些幼兒心理專家等到學校來為幼兒園老師做一些相關的講座,讓幼兒園老師對幼兒心理有更好的認識,了解到更多幼兒心理學前沿的理論與技術。同時學校也可以為高校的幼兒心理研究提供一些更具實踐價值的一手資料,促進理論研究的發展。此外,學校也可以不定期地組織和開展一些相關培訓,如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心理衛生等,讓老師參加,從而增強幼兒園老師關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紓解幼兒心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從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篇(7)

念;系統工程;規范化;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3—0024—01

一、要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教育理念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一套方法和技術,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認幼兒個別差異的基礎上尊重每一個幼兒,相信每一個幼兒都有發展自我的潛能,而不是僅以動手能力、智力水平衡量評價幼兒。對幼兒來說,應當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共同生活。對幼兒教育工作者來說,應當讓幼兒逐步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創設一個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二、要建造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工程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幼兒教育觀念的更新和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將由現在的少數實驗幼兒園逐步擴展到一般幼兒園,由重點幼兒園逐步擴展到普通幼兒園,由大中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逐步擴展到中小城市和內地經濟欠發達地區,直至獲得普遍發展。普遍化的發展方向也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將從幼兒園逐步推廣到家庭與社會。因此,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幼兒園教育,它更是一個多因素、多角度、多層次的系統工程,必須實現多方位立體式的開放,廣泛利用園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幼兒園、家庭、社會合一的教育環境。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體化是指幼兒園、家庭和社區共同關注,形成合力,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應該主動與社區溝通,優化社區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從自然的、社會的、規范的環境中得到健康發展。

三、要推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學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建立一支訓練有素、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師資隊伍。為了使幼兒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幼兒教師需具有正確評價幼兒心理健康狀況的能力、了解幼兒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緒自我調節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師生關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是一個全方位和長時期的熏陶、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每一個教育環節中。我們應該從心理教育的角度重新考慮教育者、教育環境、課程和教學方法等等。受教育者的楷模和仿效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教育的心理品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心理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因此,教師應該自覺地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與心理保健,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在各種具體教育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幼兒相關的知識能力,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心理品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app| 欧美巨大性爽|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潮浪|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男女啪啪猛烈免费网站| 午夜射精日本三级|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a级国产乱理伦片|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边添小泬边狠狠躁视频|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亚洲成亚洲成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侵犯人妻教师波多野吉衣|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少妇内射视频播放舔大片|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