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道德教育論文

道德教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5 15:01: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德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道德教育論文

篇(1)

如今,在各類職業院校中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配合開展各類的文娛活動,創造以學生自身形式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和氛圍。這種獨具青春氣息、積極向上的氛圍,對學生產生正確的德育觀有著耳濡目染的效果,是職業院校加強道德教育的有利手段。職業院校的學生盡管對于學習的自覺性較弱,但是他們對于未來從事的職業規劃清晰,擁有較強的專業性知識。從此可見,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構建應根據校園的實際特色來構建。概括的來說,職校校園文化有兩個特點:一,全面性,學生不僅僅是在學習專業知識,更是在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親自動手實踐的能力。二是專業性,可以通過創新大賽、職業形象展示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

二、職業院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當前的職業院校學生群體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造成了他們家人們對他們的期望都較高。而他們本身的自我控制、約束能力,獨立性較差,這就使職校德育工作的難度加大。在這同時因為德育工作要求過于理想化,而學生的自覺性和參與性較弱,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成為了一個形式,產生的效果不明顯。總的來說,就是以下幾點:一,因為學生之間的家庭背景各異,成長環境不同,這導致了他們在認知不同,職業院校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群體性教育為主,沒有針對性。或許在學生之間產生了影響,但實際的效果并不明顯。二,在職業院校學生中,學生的生活習慣懶散,行為舉止較為夸張、缺乏社會公德意識。面對這些問題,如果開展德育工作僅僅是以制度約束,通報批評教育為主,不僅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同,反而讓其抵觸,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三,職業院校的學生中考的成績低于重點高中的學生,這使他們中很多人產生了自卑心理,對未來的生活缺乏信心,導致大多數人迷戀于上網、游戲、戀愛等。

三、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去發展

(一)在校園文化基礎建設中把德育理論列入進去,讓學生重視德育理論校園的文化建設展示的是一個學校的傳統的歷史、優良的精神道德風貌、正確的價值理念、卓越的目標追求。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把學生和校園文化建設融為一體,形成以學生思想追求為主體的精神風貌以這種他們為主的感召力,引導學生把自我的追求和發展目標和學校的發展統一起來,弘揚和發展德育工作建設。

(二)根據不同類的學生展開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職業院校的學生伴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和對生活的體驗增加,所遇到的問題是截然不同的,處理的方式也是帶有個人感情特色的。例如:剛懵懵懂懂進入職業院校生活的一年級新生,首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開始適應新的生活;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年的磨合,適應了學校生活,但是又會產生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生活觀念等問題;三年級的學生則基本是學業的壓力;四五年級的學生通常就是就業的問題。因此,對于他們的德育工作的展開要有針對性和著重點,相應的校園文化活動要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來設計,最大化的激勵學生的參與熱情,共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比如說對一年級新生用入學教育、訪談、晚會等系列形式讓他們融入進學校生活,融入進校園文化。對于二年級的學生開展主題辯論賽、主題班會等活動擴展他們的交際,同時將所遇到問題和解決辦法通過活動的形式展示出來,啟發他們去思考,和體會進而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一點,對于個別個性有差異的學生,可以利用校園文化的多樣性、兼容性以及特色的獎勵體系,弘揚和發展德育建設,發展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長,培養特色的社會人才。

(三)組建優秀的學生團隊(學生會或社團),讓學生參與到德育建設中讓學生參加到德育建設管理的隊伍中,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加強對德育工作的認識。同時也是一次學生自己鍛煉和提高自己德育方面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認同德育工作。在學生團隊建設的過程中,要動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團體的建設中去。著力訓練一支素質過硬的學生團隊,培養其團隊隊員對學校德育建設工作的認可,從而激勵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潛能,通過他們影響周圍的人和其他學生群體,通過學生和學生溝通合作,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離,比死板的條例更能贏得學生的認可和信任,使德育工作順利的進行下去。總的來說,學生才是校園文化的主體,只有把德育教育理念,轉化成學生的個人思想認識,才能培養出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

(四)用榜樣的力量做表率不管在什么時候,各類校園活動中都會涌現出一些優秀的學生代表。要把這一類的學生樹立為榜樣,讓其他學生受到榜樣的影響和激勵,自覺抵制不好的東西和行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這些榜樣的作用可以在學生中產生一個良好的機制,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榜樣的隊伍中來。構建豐富而有趣的特色校園文化,增強學校培養人才的綜合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實踐性。

篇(2)

一是紀律觀念淡薄,自律能力差。如:不按學校要求約束自己,易受外界不良刺激影響等。二是責任感缺乏,不求上進。如:對集體事務漠不關心,自己不求上進還影響別人上進等。三是倫理觀念淡薄,不服從師長管理。如:在家我行我素,動輒與家長發生沖突,在校不認真學習,破壞正常秩序等。四是誠信意識淡薄,常為自己開脫。如:不如實向家長反映學校要求,以各種借口向家長要錢,編造謊言為自己的違紀行為開脫等。從上述不良道德行為的狀況可以看出:本校少數學生道德行為缺失的狀況令人擔憂,本校道德教育實效性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2道德教育實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重智育輕德育。盡管本校政教處和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但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升學率和重點率仍是社會評價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唯一指標。本校道德教育不能不圍繞智育這個硬指標來進行,其實效性自然不高。二是重知識輕內化。本校班主任和學科教師普遍注重道德知識的傳授,對其能否內化為學生道德行為卻很少考慮,這就導致了道德教育的知行脫節,教師們做了不少工作卻難見實效,學校道德教育的實效性不高。筆者認為,衡量道德教育的實效不僅要看學生道德知識掌握了多少,更要看學生道德行為是否得到了明顯改善。而要讓學生道德行為得到明顯改善,只有讓學生在道德教育活動中去自我教育并主動發展,才能切實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三是重感化輕懲戒。對學生道德行為的缺失,本校政教處、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往往只能以教育感化為主,期望其主動“棄邪歸正”。如:針對少數學生的不良道德行為,政教處和班主任做了不少工作卻收效甚微。可一走入校外有明顯禁止標志的地方,他們就能自覺遵守規定。這是因為一旦違反了那里的規定,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筆者認為,要切實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就應對相關學生進行必要和有效的懲戒。

3提高道德教育實效性的探索

本校少數學生道德行為缺失的狀況和道德教育實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本縣其它農村中學也普遍存在。可見,提高農村中學道德教育實效性的探索十分必要,也勢在必行。

3.1不斷更新理念,提升道德教育高度本校在道德教育實踐中認識到:道德教育也是教學質量、學生的道德行為就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本校堅持面向全體,全程育人,堅持做好“結對幫扶”工作,將行政、德育專干、班主任和少數道德行為缺失的學生結對,開展“一幫一”教育活動,讓幫扶教師深入到這些學生成長的生活世界、知識世界和心理世界之中,督促他們養成道德行為。

3.2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道德教育水平一是不斷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本校通過班主任例會、專題講座、師徒結對、座談研討、經驗交流、課題研究等形式進行班主任培訓;通過選派班主任到省內外名校考察學習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通過為班主任購買《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等書籍提高班主任的理論水平。二是構建完善的道德教育網絡。為了避免因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不同步而影響道德教育的實效,本校以家長學校建設為突破口,構建并完善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道德教育網絡,基本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培養學生道德行為的良好格局。三是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本校團委、學生會和社團學生干部在政教處指導下,組織系列道德教育活動,讓所有道德行為缺失的學生參與進去,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抵制不良道德行為的勇氣和養成道德行為的信心。

篇(3)

(一)把握好人的發展一般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人的發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質存在的一般性基礎之上,具有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特征,但在更多方面,人的發展體現出特殊性。我們必須認識到,警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建立在這種一般性和特殊性辯證統一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忽視一般性,或者一味強調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因此,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建立在這些一般規律之上。一方面,開展廣泛的職業道德普及教育,在新警培訓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使每名警員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和《人民警察道德規范》,建立廣泛的認同基礎。另一方面,針對具有不同特點、執行不同任務的警員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確保任務執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職業道德踐履進行到哪里,形成良好的職業氛圍。

(二)把握好人的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關系

人是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一體,精神屬性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征。從根源上講,人的精神屬性依賴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實踐,是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協作中逐漸生成的。警察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最明顯的精神屬性就是其意識形態屬性,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邏輯起點應該建立在這種屬性之上。因此,要大張旗鼓地灌輸“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核心價值觀,筑牢維護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為一種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質屬性的基礎之上,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應體現對個體生存的關注,注重解決民警的現實困難,堅持剛柔相濟,實行從優待警。

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價值維度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之上的,這里所講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現實的人、進行物質生產的人、處在一定社會關系和生產關系中的人。從現實目標看,警察道德教育著眼于培養警察的使命意識、職業精神,增強對公安事業的認同,提高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貢獻力量。從長遠目標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警察個體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關系,把個人價值的實現同公安事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警察職業道德教育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功能從三個方面著眼。

(一)進行思想引導,堅定政治立場

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對警察思想導向的引導,最根本的目標是確保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政治立場。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總有一定的政治觀念和傾向,社會主義國家的警察必須在政治上立場堅定,堅決服從黨的領導。當前,一些敵對勢力正加緊對我國人民警察隊伍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思想交鋒不可避免,這就需要以職業道德教育為著力點,培育警察的忠誠意識和奉獻精神,打牢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政治基礎。另外,要充分發揮職業道德教育的導向功能。歷史環境影響和客觀條件的制約,決定了人對價值選擇的多樣性。警察作為具體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約束外,其行為還要受到道德的調控。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在宣傳核心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對警察的價值選擇提供正確的導向,倡導積極的、進步的符合警察職業特點的價值取向,促進人與社會的協調,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履職能力,完善素質結構

人的勞動能力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構成要素。人的勞動能力表現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勞動能力突出表現是職業技能,即警察履職能力。警察履職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素質的拓展。人的素質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程度及智力、體力狀況等諸多因素構成的綜合指標,是一個由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共同構筑的整體,其形成是以人的社會實踐特別是以勞動為基礎的教育過程、社會過程和歷史過程綜合運動的結果。[5]可以說,素質是能力的內在基礎,能力是素質的外在表現。警察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能力素質、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等,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對警察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的激勵作用,不僅能推動素質向能力的轉化,還能促進警察個體能力轉換成群體能力。在警察隊伍建設中,職業道德教育對警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啟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發工作積極性,促進人際關系和諧

實踐證明,只有工作積極性的提升,警員業務技能和履職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當前,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個別警員存在畏難情緒,但從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為任務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個別人的抵觸而畏葸不前。在物質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更需要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去啟發警察的職業精神和思想覺悟,提高他們對國家和事業的忠誠度。[6]此外,警察職業道德教育還有調解人際關系的功能。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著力點和歸宿點都是現實的人,在教育的過程中必然涉及人際關系,可以說,人際關系的完善和發展貫穿著職業道德教育的始終,警察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需要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過引導,使警察能夠正確認識各種社會關系,進而理順和完善自身社會關系。新的歷史時期,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勢下,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近年來,警察的壓力排解和職業倦怠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依靠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創造人際關系和諧的主觀條件,借以提高警察對社會關系和人際交往的認識,是加強警察人際關懷的必然選擇。

三、理論聯系實際是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發展維度

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實踐既要有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也要有具體形態下可行的實踐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次將“敬業”納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把“敬業”這一民族傳統上升到公民道德準則和社會價值標準。這為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描繪了宏偉藍圖,提供了具體確切的理論遵循。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發展和完善需要的不僅是堅強的理論基石,還要有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氣魄以及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根本方法。當前,在警察職業道德教育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如職業道德教育理念滯后的問題依舊存在,職業道德理論體系構建仍需加強,一線干警工學矛盾依然突出等,這些都是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現實困境。加快理論途徑與實踐路徑的有機融合刻不容緩。

(一)實現教育觀念的與時俱進

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設計者和工作者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理論素養,要通過觀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實際,豐富和完善理論設計,進而更好地指導實踐。一要充分認清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職業道德是從業者時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則。警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職業操守和具體行為規范的一種長期性教育,是伴隨警察職業生涯始終的教育。當前,必須走出忽視公安政治工作的誤區,把警察的職業道德指標作為警察入警、晉升的重要標準。[7]二要結合生動的公安工作實踐把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層次。理論離不開實踐,公安工作實踐既為警察職業道德教育提出了問題,也檢驗著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養對象的教育,把好入口關。警察學校是警察職業生涯的起點,要從端正入警動機開始,搞好警察職業道德教育,要重點考察警校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和道德狀況,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習慣。要以教育為引導,以監督為保障,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模式設計,盡最大可能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二)實現警察職業道德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

警察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既有以理想信念為支撐的核心價值觀,又有在具體工作中所遵循的行為準則,這樣才能給警察隊伍的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盡快建立以警察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的職業道德體系。2012年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社會上一些行業也相繼確立了各自的核心價值觀,對行業的從業人員起到了信念確立、職業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顯然,要發揮好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和統領作用,不僅要有核心價值觀,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職業道德體系。只有進一步挖掘警察職業精神的內涵,才能增強警察隊伍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真正使警察職業精神成為廣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三)實現職業道德的常德化和教育對象的層次化

篇(4)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標方面,韓國政府和各級學校普遍把道德的養成看成是人類生活的中心特質,從而道德教育也被視為國家教育的核心內容。韓國中小學校開設了公民道德課和國民倫理課,韓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學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要使青少年學生學的道德規范,樹立基本的公民意識、國家意識與社會意識,要使青少年學生具備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間的理念下,協助所有的人完善其個人思想品德,培養公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應具有的基本資格,從而使其努力為民主國家的建設服務并最終實現全人類繁榮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方面,韓國各級學校注重把傳統的儒家倫理作為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孔子的“為國盡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忠孝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韓國人的血液里,成為其國家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精神能源。在韓國,從小學到大學,學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儒家基本倫理思想,例如韓國學校開展的“忠孝觀”和”仁義觀”教育等。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經常組織青少年升國旗、唱國歌,中小學校還經常組織青少年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和歷史名人故居遺跡等,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個人生活”“家庭近鄰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國家民主生活”四個部分。此外,韓國學校還非常注重開展學生的日常禮儀教育,主要包括個人生活禮節、家庭生活禮節、學校生活禮節、社會生活禮節和國家生活禮節五個方面,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

二、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韓國學校為了達到國家規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總目標,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

1.課外實踐法

在道德教育過程中,韓國學校比較重視開展青少年學生的課外實踐體驗活動,因為道德的本質就是一種實踐精神。據有關資料的統計,韓國的中小學校共有90多種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活動,如愛國主義教育運動、傳統藝術教育活動、國際青少年交流活動、自我心理調控訓練和各種儀式活動等。正是通過開展日常化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活動,韓國學校培養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最終成為懂禮貌和守禮節的好公民。

2.學科滲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過程中韓國學校注重各學科滲透教育的應用,如在國語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歷史教學來展現韓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山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和習慣。3.社會服務法學校注重引導學生在參加社會服務活動中鍛煉自己、提高道德意識、增進民族精神和砥礪道德情操。韓國青少年學生經常參加的社會服務活動主要有募集資金、環境治理、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慈善工作等。

4.價值澄清法

價值澄清法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來的,主要分為選擇、反省和行動三個階段和七個步驟,非常重視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它強調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判斷,教師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指導,然后由學生自主進行價值選擇和判斷。

三、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韓國作為東亞儒家文化圈國家,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倫理思想的烙印,并體現了其自身鮮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

韓國非常重視傳統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韓國各級學校在開展青少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倫理思想作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例如,學校對學生進行忠孝教育、廉恥教育和國民精神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民族意識和國家責任意識。在家庭里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日常生活禮儀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生活習慣。此外,在韓國學校的校園里到處懸掛著本國歷史名人的字畫和肖像,以此來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會化

韓國政府認為,道德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強調教育必須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建立了學校、家庭與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教育網。主要做法是:首先,學校召開家長聯誼會,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始終與學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聯系,充分發揮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會教育網、社會監督站與文明社區等。這些社會機構與學校保持緊密的協作,共同參與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動中去,從而進一步增強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韓國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韓國學校和教育部門發揮到了極致。韓國學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韓國學校把道德教育內容劃分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個人生活、家庭鄰里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國家民主生活。個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誠實守信、平等相待與生活節制等內容;家庭鄰里學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長輩、寬容他人、家庭禮節、學校禮節與熱愛自己的家鄉等內容;社會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幫助他人和維護正義等內容;國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愛國家、愛民族、維護統一、促進國際友好和維護世界和平等內容。韓國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學生從現實生活中體驗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與道德選擇。

4.道德教育的連貫性

當前,韓國學校道德教育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德育目標體系和符合青少年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的、循序漸進的德育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開設生活課和道德課,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道德生活習慣。在中學階段,主要開設國民倫理課和公民法制教育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法制觀。在大學階段,主要開設國民倫理課和歷史文化課,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從而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四、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對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啟示

在當今世界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形勢下,韓國學校道德教育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并形成了其鮮明的教育特色,從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重要的啟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國優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資源

韓國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充分發揮儒家倫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當前,儒家倫理思想既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又是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靈魂。在韓國,儒家倫理思想已經成為維系個人與集體、社會乃至國家關系的黏合劑。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東方大國,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發祥地。我國各級學校在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開發和利用儒家倫理思想文化資源,要將我國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融入中小學的德育教材中去,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教材建設。各級學校還要逐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儒家倫理思想教學體系,將優秀的儒家倫理思想切實轉化為青少年學生遵守的日常行為規范。

2.發揮多學科的滲透教育作用

韓國學校道德教育除了開設專門的道德課對學生進行日常的養成教育之外,還注重發揮其他各門學科的滲透作用。而我國學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專門教學部門來完成的,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為此,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注重發揮其他學科的滲透作用。例如,在語文課教學中要注重挖掘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歷史和地理課教學中通過講授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遼闊疆域的形成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在數學課的教學中通過講授我國數學家的愛國故事來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愛國精神。因此,我們各級各類學校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學科的滲透教育,切實提高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3.著力構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標和內容

韓國學校注重將道德教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為了生活,必須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導青少年從當下的現實生活走向未來的可能生活,進一步實現人生價值。因此,學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導學生走出沉悶的課堂,走進廣闊的鮮活的社會現實生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道德、體驗道德和踐行道德,從而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品德。為此,首先學校要制訂生活化的德育目標,制訂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導向和以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導的生活化德育目標。其次,學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學內容,增加鮮活的能夠滿足學生實際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內容,尤其要著力增加學生參加課外道德實踐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切實增強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4.注重發揮家庭和社會機構的重要作用

篇(5)

1.權威主義道德教育觀

權威主義在道德教育中的體現就是對教育者在主客體關系上的霸權地位以及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的不加批判的服從。長期以來,在道德教育的實踐中,教師成為道德的權威代言人,并在道德知識、規范、標準上擁有霸權,因此在實踐中容易出現教育主體和客體之間關系的背離。在教育過程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知識的單項傳遞而非雙向傳遞,即在權威主義的道德教育下,只能是學生向教師學習,缺乏知識的“反向學習”,學生對于教師所教授的道德理論和價值觀念沒有選擇和進行反思批判的自由,在這種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逐漸滑向權威主義教育的困境。

2.教師個人權威與教師權威的混淆

教師權威是一個針對教師群體的概念,如果把教師群體中的個體教師看成是道德規則的來源、解釋者,個體教師就是道德權威的代表。教師對道德的判斷標準成為學生的判斷標準,教師的“人”性和個人價值觀被忽略,成為道德的“完人”、“圣人”和學生應該學習的標榜,忽略教師自身的道德知識水平、施教力量、主觀意志、個體需要以及教師個人的人格等因素,無形中陷入道德教育的他律狀態。在現實中演變為教師認為“善”的就是“善”的,教師的道德準則成為學生的準則,教師對學生個人的評判就成為代表道德權威的道德評判,學生的道德實踐往往以教師的良好評判為目標,泯滅了學生對道德的選擇、判斷和個人動機,雖然在此過程中強調了教師在道德教育中的模范和“師表”作用,但其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3.教師權威與形式權威的混淆

形式權威是國家、社會賦予教師對學生實行管控的一種權力,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實踐中,這種權力表現為一種強制力,教師對學生教授的道德知識、規范的權威性是不容質疑的,學生對教師的說教要全盤接受和信服,無形中違背了學生道德的養成規律,道德的批判、情感的共鳴、道德的感召力在這種形式威壓下被忽略,學生的道德判斷力、踐行道德的動力被壓制。從師生關系上看,道德教育中,師生關系演變成為命令與服從、機械說教與被動接受的關系,使道德教育變成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學生的道德逆反行為被看作學生對其教師威嚴的挑戰和不尊重,由此容易產生道德教育中的種種人際關系沖突,教師失去了對學生的感召力和道德榜樣,在高壓下,導致學生對教師形式權威的畏懼,而非自身的信仰所驅動。

二、當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教師權威的消解

1.道德教育的知識化

當前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現了知識化傾向,青少年學生在學校普遍接受的是被客體化了的道德知識。在教育過程中,人的主體性、感情、體驗、邏輯、態度、評判被抽離,被概念化的道德規則、規范、概念所取代,在知識的傳輸過程中,沒有活生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師成為道德規則、規范的唯一來源和最終解釋者,基于教師權威的存在,學生開始權衡利益去學習道德知識,反過來又維護了這個知識系統的存在。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出現了學生的知行不一,即道德理論和道德實踐出現巨大反差。當學生遭遇諸如腐敗、賄賂、考試作弊、商業欺詐等“反道德”現象時,道德教育就會處于失語狀態,其中的子系統包括教師所傳授的道德規則的權威性以及教師本身的權威性也就處于失語的狀態。

2.道德教育遭遇“知識爆炸”

在封建社會,教師和天、地、君、親相并列,在道德知識體系中處于上位,受到社會的尊重。隨著人類從農業社會跨入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道德教育無論從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徑、教育環境都發生了變遷,教育體系變得更加開放,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學科分化日益加速,內容海量劇增,道德教育者作為一個個體的人,知識儲備顯然遭到了嚴峻挑戰,在對教師“上位者”、“百科大全書”的傳統觀念下,教師權威遭到消解客觀地發生了。3.多元道德價值觀的沖撞德育是促進個體道德自主建構的價值引導活動,在我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多元價值觀與傳統的價值觀發生激烈碰撞,傳統道德教育中單一的價值觀逐漸被打破。青少年的道德判斷、道德選擇基于多元道德標準、道德準則、道德理念,最終形成多元的道德行為,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以及功利化、自我為中心等特點。當代青少年一方面面臨著道德選擇的日漸豐富,另一方面他們的主體性不斷增強,通過教師所傳授的被社會奉為道德價值正宗的價值觀對每一個不同的青少年個體的規勸效用不盡相同,面臨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道德直觀層面如何找到交集的技術性問題,在此背景下,教師權威遭到消解就無足為奇了。

4.道德教育的邊緣化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對世界的占有和征服欲讓當前的教育異化為將教育者塑造成為工具并不斷物化,提升人的品質的德育逐漸被驅逐。學校教育者把絕大多數的資源投入到教會青少年如何認識和改造世界,而實現青少年自身內在品質、完善其素養的德育遭到排擠,這甚至成為一種理想“:‘去道德’成為當代教育的‘潮流’”。美國人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提出:“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國家產品的多少和核彈頭的數量而不是個人道德自律”。在科學技術知識成為教育核心的當代,德行教育式微的趨勢使得道德教育中教師的權威遭到旁落。

三、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新型教師權威的構建

1.實現道德教育中教師的角色轉變

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教師必須要從傳統的教師角色中跳出來,不能將道德權威看作是握在手中用來讓學生無條件服從的絕對權力,教師在道德教育中的本真應是令學生信服的、向往的精神牽引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精神上的引導、心靈上的觸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符合自己身份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從知識傳授體系中的單向渠道轉變為雙向渠道,教師不應該僅僅是道德知識的傳授者,也應該成為青少年學習的組織者、管理者、合作者,或者是間接傳授者和教學情境的設計者,在這個教育渠道中,學生可以質疑、可以批判、可以提出異議,教師應該在鮮活的社會現實生活中幫學生答疑解惑,在此過程中學生習得傳統道德教育中所缺乏的選擇、判斷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區別教師個人意志和道德準則,讓學生明白教師不是道德準則的制定者,而是教育威權實現的工具。在教育技術上,少些說教,在道德教育中少用“你必須”、“你應該”等指令模式,少些控制、命令,給予學生思考、質疑、評判的空間,通過教師自身的道德權威、行為、師德,激起其心靈的觸動,最終激發學生合理正確的道德行為。

2.實現青少年道德分層教育的角色切換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對教育對象施以道德影響的活動,其顯著特征就是教育層次性,包括道德底線教育、道德原則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教師權威應隨不同的教育階段和層次施以彈性調整。在道德教育的底線教育階段,要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去約束青少年學生的行為,應該充分發揮教師制度權威和知識權威的作用,在知識傳輸過程中讓學生聆聽教師的教誨;在道德教育的中間層次即道德原則教育,用道德指令或用道德倡議去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應該把教師的道德權威擺在重要位置;在道德教育的理想教育階段即用道德倡議去激勵青少年的高尚道德行為階段,教師的師德、人格魅力對學生的道德理想塑造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

3.把握道德教育中教育客體的品德心理結構

品德的心理結構是指個體在外界影響下產生道德行為的中介過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以及相互關聯和制約的模式或動力機制。道德教育最終要將道德原則、道德知識內化為青少年的信念、價值觀、人生觀,內化程度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結構有著密切關系,在內化過程中,學生的知、情、意、性的相互關聯性是有規律可循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是心理結構的建構,教師應把研究學生心理規律作為本職工作的一部份。因而,教師要從理論、方法、技術等方面,深入去研究和掌握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結構和運行模式,結合青少年的品德發展規律開展教育,實行“人性化”的教育。多關注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少些強制,多些引導,結合學生的生活空間、社會角色、現實需要,合理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思想問題,在教育中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角度合理發揮教師權威的作用,因勢利導,激起學生內心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善行,避免出現教師的主管權威泛濫,導致教育活動中的獨斷和專制。

4.通過提高教師道德修養獲得角色尊重

篇(6)

1.當前高校學生知識產權意識淡薄

知識產權意識是人們關于知識產權的思想、觀點、知識、心理和情感等的總稱,它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內容、形式等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它體現的是人們對知識產權法和知識產權法律現象的主觀心理感受和認知把握狀況。知識產權意識是一個多層次、多領域、多種成分的復雜體系。不同層次主體的意識,對知識產權制度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執法者以及律師的意識固然重要,廣大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的強弱和正確與否,對于知識產權制度價值的實現作用也是顯著的。提高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是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公民知識產權意識寫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為提高高校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2004年11月,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識產權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礎》等相關課程中增設知識產權方面的內容,并積極創造條件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單獨開設知識產權課程,以提高廣大師生的知識產權素養。《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亦明確要求,在高等學校開設知識產權相關課程,將知識產權教育納入高校學生素質教育體系。《2013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指出:“鼓勵引導高校加強知識產權專業建設,開設知識產權相關領域的輔修課程,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但由于相當一部分高校對知識產權意識培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并不重視,所以我國高校的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工作雖然不能說是空白,但是力度確實極其有限。這直接導致了當前高校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筆者所在的課題組,為對高校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以及學術道德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進一步研究二者之間的有機聯系,選取了山東省部分大學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學專業)為調查對象,在山東高校中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學生對知識產權的總體認知水平不高。學生中總體上認為自己對知識產權知識相當熟悉的僅占3.1%,認為自己對知識產權知識有些了解的占35.0%,略有耳聞的占55.3%,幾乎毫無所知的占6.6%。可見當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識產權知識普遍比較貧乏。

2.高校學生中與知識產權相關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比較普遍

學術道德失范行為作為一種世界性現象由來已久,近年來在我國愈演愈烈。高校作為科學發展的火車頭,文化創新的策源地,其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更成為一個突出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玉圣先生認為:包括北大在內,沒有一個高校的教師沒有發生過抄襲剽竊問題的,沒有一個高校的學生不存在抄襲剽竊情況的。郭世佑先生則認為“凡是在我國學術界存在的學風不正與學術失范現象,無論是低級錯誤,還是‘高級’錯誤,在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難找到可以對應的根據。”可見,高校學生中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比較普遍。通過文獻分析可以歸納出當前高校學生中廣泛存在的學術道德失范行為主要有:1、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2、偽造或者篡改調查、實驗數據;3、論文署名搭便車及不知情的掛名;4、一稿多投、多發;5、不當注釋等。筆者所在課題組的調查顯示,當前研究生在學術論文撰寫及發表或完成論文作業中,87.4%的同學曾有抄襲行為;32.3%的同學曾有修改、偽造實驗或調查數據行為;63.7%的同學曾引用他人觀點而不注明出處;35.8%的同學曾沒有參加創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學曾一稿多投。上述數據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學術道德失范行為分別為“抄襲(剽竊)”、“引用他人觀點而不注明出處”、“沒有參加創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這三者都和知識產權緊密相關,既是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同時又是違反知識產權法主要是著作權法的違法行為。所以,筆者認為知識產權意識缺乏是當前高校存在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重要原因。

二、當前的學術道德建設研究忽略了知識產權意識因素

國內外有關學術道德問題和知識產權教育的研究較多,但是,把知識產權教育與學術道德建設二者結合起來研究的則很少,幾乎是空白領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帶而過。筆者認為,當前學術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識產權意識因素。檢索相關文獻,可以發現,計算機之父、英國科學家查爾斯.巴比吉(1791-1871)在1830年發表《對英國科學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對學術不道德行為做了研究。國內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關注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以鄒承魯院士為主的科學家的聯合推動。2000年以后,學術道德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相關研究逐漸增多。隨著國內關于學術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積累以及對其關注越來越多,相關的論文、專著和譯著數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難發現,關于研究生存在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原因,當前學者們一般從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如傅立民、孫中華認為,“造成當前研究生學術失范的不但有個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學術政治化和經濟化是社會大環境,學術共同體內部激勵機制的功利化和約束機制的弱化是社會小環境;而部分學生學術價值偏離和道德失范既是學術失范的結果,也是學術失范的原因。”關于主觀因素,學者們一般認為主要是“研究生個體價值觀念扭曲,誠信意識缺失,學習目的功利化”。更多的學者則歸因于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首先,是探尋制度性因素。如評價機制不合理,學術規范制度不夠完善,監督制度缺位等。其次,是社會環境因素。如整個社會誠信氛圍的不足,社會環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傳統意識的影響。我們認為,知識產權意識缺乏是當前高校存在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重要原因,當前學術道德研究忽視知識產權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強知識產權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學術道德

既然知識產權意識缺乏是當前高校存在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重要原因,為重建高校學術道德,就必須大力培育高校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如何培育高校學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識產權意識不能自發形成,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實現知識傳授和觀念教化的雙重目的。知識產權法制教育是提高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的重要途徑。所以,知識產權法制教育應當成為高校學術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提高學校對知識產權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全國12所重點高校進行的知識產權教育情況調查不難發現,大部分高校對知識產權普及教育不夠重視,甚至認為它可有可無。重點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學校領導的知識產權意識,使其認識到知識產權法制教育對于重建高校學術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強其對知識產權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

(二)明確知識產權法制教育的目標

學術道德視野中的知識產權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教育的博大精深,屬于通識教育范疇,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識產權法制教育的目標應設定為:通過傳授必要的知識產權基礎知識,使大學生初步了解知識產權制度,認同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牢固樹立知識產權意識。

(三)關于教學內容。

確定教學內容時應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努力實現針對性、普及性、實踐性、新穎性的統一。具體講,在內容選擇上,首先,應注意針對性,重點突出學術道德相關的著作權保護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應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精神為主。最后,在內容表達上,應深入淺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說法,增強吸引力。

(四)關于教學方式。

根據教學內容和對象特點,教學方式應突出靈活性、多樣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并注重實效。可考慮選擇多種方式,如列為必修課、選修課、開設專題講座、經常舉辦知識競賽、問題答卷等。

(五)關于師資隊伍。

篇(7)

關鍵詞:中職;會計教學;職業道德;教育;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各大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會計專業的人才更是各個企業所關注的重點,只有保證財務人員的品行與道德,才能保證財務工作不出問題,保證會計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一、培養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

作為會計專業的老師,在進行會計專業課程的講授時,一定要把愛崗敬業的操守放在首位,這樣才能讓學生們認識到會計這個職業的真正意義之所在,才能真正發揮出會計行業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的作用,只有帶著這種責任心和使命感去進行學習,才能在工作中達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境界,所以老師在進行會計專業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帶出去,去進行各種社會實踐,與企業接軌,與稅務部門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崗位的重要性,另外,還要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比如說,可以進行會計實務演練,讓大家從各種角色的扮演中去體會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不可缺失,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二、培養中職業會計專業學生實事求是的作風

作為一名會計人必須要具備誠實守信、實事求是的作風,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基礎,只有內心誠實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實事求是,才能避免一切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也可以說,誠實守信是中職會計教學工作中必須要進行重點教育的一項內容,也是要求每一個學生需要達到的目標,就當前我國的形勢來看,因為經濟的發展,各種不良的社會現象也侵襲著財務工作的正常秩序,如果作為會計人不能嚴守職業道德的防線,就不能抵制那些歪風邪氣,不能讓會計工作正常發展,更難以使企業得到長效的發展,因此中職會計專業老師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他們必須把“信用”兩字徹底貫穿到學生們的內心深處,讓這些學生明白,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會計人的原則,失去了是很難再找回來的。

三、堅決杜絕各種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

近年來,許多企業涌現了一些造假的行為,在賬目上做手腳,以滿足個人的私欲,這不僅違背了做人的準則,更是會計人員的大忌,而且我國的會計法也有明確的規定,如果發現有在會計賬務中動手腳的行為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所以,在進行中職會計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教會學生遵紀守法,按照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辦事,不論是簡單的憑證填寫,還是一些報表的編制,都必須要有嚴格的流程,即使是制單人、審核人,也要進行規范的本人簽字,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責任明確,賬目清楚,也只有嚴格遵守會計制度,才能保證會計市場秩序的穩定性和各項數據、信息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做到為企業的發展及規劃服務,而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也只有在這種良好環境的熏陶下才能進一步的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做一名合格的會計工作者。

四、堅持原則,不受引誘

可以說在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純潔無瑕的,對于職業道德教育也是銘記在心的,但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的到來,各項社會不良風氣難免使一些會計人受到影響,所以對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一定要強調堅持原則,這樣才能讓他們不會受到一些物質利益的引誘,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這樣的德育教育一定要堅持不斷的進行,時時給學生敲響警鐘,只有堅守會計職業道德操守,才能保證在走上社會以后不會被形形的不良現象所誘惑,才能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說,有些企業為了偷稅、漏稅就會在開具發票時想方設法的進行銷售收入虛假賬目的偽造,有的少開銷售量,有的少記利潤等等這些事情都是違背會計準則的,是不可取的,老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時,一定要把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列舉出來,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和思考,找到這樣記賬的錯誤,并分析這種錯誤所導致的后果,以及所要承擔的責任,使學生心中更加明確自己所要走的正確路線和方向。

五、作為會計人要以國家的利益為本

我國在九十年代打破鐵飯碗以后,許多國有企業紛紛倒閉,而各大私營企業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命脈,但這些私營企業管理階層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的老板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為了讓企業賺更多的錢,就會要求會計部門做假帳,因為雖然我國的會計制度一直在不斷的改革與完善當中,但仍舊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如果一些企業會計工作者要鉆會計法的空子,將會直接損害到國家的利益,如果不按照企業老板的意圖去做,可能會失去工作,而這時的會計工作者就會處于兩難的境地,因此,在會計專業教學中,老師必須要引導學生,作為會計工作者必須要以國家利益為本,不論何時何地,都要站在國家的立場上,遵守會計法,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嚴格的進行賬務處理,這是作為一名會計工作者應該具備的道德規范,更是中職會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課,只有堅決做好會計法規的維護與宣傳工作,才能與各種不良風氣做斗爭,才能使企業得到良性的發展。

總而言之,中職會計教學的任務非常的艱巨,只有進行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才能為中職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做好鋪墊,才能維持會計工作健康、穩定的發展,才能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騰飛。

作者:陳營 單位:單位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徐曉華.中職會計教學中貫徹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職業技術,2016,(11):82-83.

[2]張平.中職會計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做法和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221-222.

[3]施麗莉.關于加強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的幾點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03):166+1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色www视频永久免费|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最顶级丰满的aⅴ艳星|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 国产sp调教打屁股视频网站|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国产色欲av一区二区三区| 刺激一区仑乱|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址|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琪琪| 国产9 9在线 | 中文|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草b内射在线aaaaaa|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