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城鄉規劃設計論文

城鄉規劃設計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5 15:01: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鄉規劃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鄉規劃設計論文

篇(1)

關鍵詞:獨立學院;城鄉規劃專業;畢業設計;教改

作者簡介:牛宇佳(1985-),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規劃與生態學院,助教;朱鵬飛(1963-),男,浙江永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規劃與生態學院院長,教授。(廣西 北海 536000)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9-0134-02

全國眾多城市規劃專業對學生的要求都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等等,獨立學院很難展現其獨有的優勢。北航北海學院規劃與生態學院為了使學生們具有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生態與規劃相結合的特色專業。為了配合特色專業的培養計劃,形成有特色的教學理論和體系,因此需要對城鄉規劃專業的畢業論文及設計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

另一方面,又可以實現國家對畢業論文加強管理、要求學術誠信和減少論文抄襲現象的目標,根據對北航北海學院2006、2007、2008三屆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的情況進行總結,開展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以期展現特色專業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水平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術道德修養。

一、五年制城鄉規劃特色專業的特征和畢業設計的要求

五年制城鄉規劃特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按照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培養具有專業生態規劃能力的人才、培養學生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以及工程技術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生態專業知識和老村莊規劃布局等背景的城鄉規劃和建設能力、培養有實踐經驗的城鄉規劃專業人才,使學生具有城鄉規劃服務的能力,并且注重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達到這些能力要求的基礎上,五年制城鄉規劃專業的畢業生不論在基礎知識還是在實踐能力上都要比四年制的畢業生扎實。

除了要考慮五年制城鄉規劃特色專業畢業生的特征,還要符合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把四年內學到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的應用,讓學生能夠通過畢業設計的完成學會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學以致用。其次,論文要按照調查―分析―撰寫―答辯的過程來進行控制,確保每一個環節認真落實,最終符合學校規范和培養計劃的要求,讓學生不僅在大學能夠對知識靈活運用,還要學會規范的科學方式和做事方法。

二、2006級、2007級學生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根據特色專業的特征和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為了發揮導師的引導作用,2006級、2007級共174名畢業生在做畢業論文時是根據導師的專業方向和參與的項目情況結合學生的興趣而進行選題的。這種導師責任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師的資源優勢,并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時學生的畢業設計及論文仍然以城市規劃為主體。而當有的導師沒有項目或者導師不負責任、指導能力有限時就表現出來一些共同的問題和現象。

首先,大多數學生并不對自己的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分析,而是在網上直接下載相關論文,東拼西湊成自己的論文。有的學生在外面實習或參加導師的項目時,將別人的成果或公司的項目全盤照搬作為自己的成果進行答辯,實際上他沒有參與或只參與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這些論文和設計出現了大量的抄襲和學術不端現象,對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可能使他們養成不認真做事、喜歡鉆空子、偷奸取巧的壞習慣。

其次,很多學生對到底是做論文還是做設計爭論不休,尤其是像城鄉規劃專業這種實踐類的學科來說,學生們更傾向于做設計。認為設計才能夠顯示出自己的水平,更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因此,學生們忽略了對文字資料的收集工作,每天只是在電腦上畫圖,更有甚者將別人的規劃照搬到自己的設計圖中,缺乏設計依據,沒有自己的創新和思考。

另外,選擇寫論文的同學又出現了不會用設計表達自己思想的問題,這無疑是對他們的未來發展不利,也很難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三、2008級學生畢業設計改革

針對特色專業的發展和2006級、2007級畢業生的共同特征以及在專業上出現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發揮全院的優勢,形成一種完善的特色專業理論和體系,因此對2008級部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進行了一系列調整,設立了一個“老村莊”畢業設計組,有90名學生,對他們的畢業設計調整要求如下:

對于學生們在選題時缺少經驗不知道做些什么的情況,為他們提供一個大方向的規定范圍,就是對“老村莊”進行研究。相關部門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萬個,現在只剩270萬個,一天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100個。而中國的老村莊又是人們祖祖輩輩生活和繁衍的地方,有著非常科學適宜的生活環境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因此從老村莊中學習,提煉出符合現代化要求的規劃思想也是切實可行的,同時可以養成保護老村莊的意識,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這個角度出發,要求每一個學生至少選擇一個以上老村莊作為研究對象,自己去收集資料,通過上網查找等方法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村莊。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選擇具體的研究對象,從而有效減少抄襲現象。

確定對村莊進行研究的內容和范圍。首先要對研究的村莊有一個基本情況的了解。比如說這個村莊的地理環境、周圍的山川走勢、大致的地理區位、村莊的人口和規模、特色等。在這一階段,就要分導師進行指導。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系統地調研,要求他們通過現場踏勘、對村民進行訪談等方法了解村莊的地形地貌、道路、水系、景觀、主要農作物、古樹名木、特色建筑、風俗習慣、歷史文化傳承等許多內容。

根據調研的資料和學生的興趣進行選題,擬出開題報告,進行開題答辯,通過以后擬定出論文大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會發現還有哪些內容和方向沒有調查清楚,寫出需要補充調查的條目,有針對性地進行第二次收集資料。

如果出現選題過大或過小、調查不方便或選題意義不大的情況,在中期分流的時候可以更改題目。這時會出現需要重新調查的情況,但這一次確定的題目將不能夠再次更改,目的是使學生們認真對待自己的題目,認識到開題的重要性。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要求學生學會規范寫作,教會他們寫科學論文的思路、結構和邏輯性。嚴格按照規范的論文格式、中英文摘要的書寫方式來要求他們,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尤其是很多學生論文中出現大量的錯別字,一定要讓他們嚴格要求自己,學會自我檢查和互相檢查,提高自我學習的意識。

答辯時,讓學生們用10分鐘展示自己的畢業設計,要求他們在指定設計內達到預期的目的。要求2008級畢業生在寫作論文的基礎上學會用設計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做好資料調查、分析與總結工作,在提出自己的設計依據的前提下用設計來展現新的創意和構思。這樣解決了以往教條的論文或設計形式,有利于更好地使學生們的理論與實踐結合。

四、2008級學生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這一屆90名畢業生進行了“老村莊”方向的畢業設計(論文)調整以后,論文的質量與沒有進行調整的分組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學生也普遍反映可寫的內容更豐富,不再需要東拼西湊來寫論文了。但是這一屆畢業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歸納起來有:

1.學生對老村莊的調查不太重視

這一類學生在選擇村莊時不積極或隨便選一個,不做現場調查,只在網上下載一些資料就想蒙混過關,或者是沒有做好前期準備就到村莊里拍拍照、隨便看看,這些都受到之前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另外,學生對老村莊這種寶貴的歷史財富認識不足,沒有意識到老村莊可以給規劃設計帶來多大的幫助,片面認為老村莊都是過時的,不需要學習的,殊不知老村莊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保護等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規劃思想正是現代規劃設計師缺乏的精神和理念。

2.學生很重視但不會調查

這些學生對老村莊的選取非常積極,早早選好了村子就去調查,但由于沒有明確調查的內容和目標,因此收集資料的效率很低,回來后發現沒有東西可寫。對這樣的同學,要求導師在他們去調查之前針對不同村莊的特點,為其需要調查的條目和可能會涉及到的調查方法提出建議,讓學生做好準備以后再去調查。

3.有的學生選擇的調查地點不方便

這一類學生多是在調查回來后發現與專業方向不一致,需要重新或增加調查。而學生們一般都是在假期去調查,如果調查地點離家過遠就會出現調查不方便的情況。因此建議他們選擇家鄉附近的村落進行調查。另一方面,也不容易產生語言溝通問題,可以大大提高資料收集的準確性和豐富性。

4.很多優秀的同學同時做論文和設計,但關聯性差

這些學生在從老村莊中提煉出設計元素應用到自己的設計構思中的方法還是掌握得不熟練,體現在對村莊的特點研究得很詳細,但在自己的設計中卻沒有體現出來。這種情況就要求學生多與導師溝通,在建立起理論依據的基礎上活學活用,用圖紙展現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構思。

面對在實施老村莊研究中這幾類學生出現的問題以及不斷完善特色專業培養計劃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改善。一方面,涉及對答辯時間的調整,從之前的5月份調整到前一年的10月份。這就要求學生利用好假期,提前在寒假就開始進行調查,這樣學生回到學校以后有一個學期的時間與指導老師進行聯系和溝通,到暑假的時間再進行補充調查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學生不會調查和調查不充分的問題。

篇(2)

關鍵詞:社會類課程;城鄉規劃;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4-0181-03

一、現代城鄉規劃思想的社會學淵源

現代城鄉規劃誕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對工業革命帶來的種種城市問題和矛盾的一種回應。諸如英國著力于解決住房問題、德國致力于解決城市擴展、美國的重心則是城市的美化方面等。雖然各個國家在城鄉規劃實踐活動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但不得不說,現代城鄉規劃的萌生與工業化、城市化有著直接的關系,多數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城鄉規劃誕生”這樣一種線性過程。開始于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不僅是一場技術性的變革,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種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業本身除了牟利的動機之外,從19世紀開始就成為促成城鎮化的積極因素和巨大推動力。在這場技術革命當中,煤炭成為了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鐵路的修建使工業企業選址脫離原材料產地成為可能,城市逐漸成為產業和人口的聚集之地,與此同時,空氣污染、公共衛生問題、住房問題特別是貧民窟的出現,引起了一些社會學家的關注。針對英國大城市的弊端,艾比尼澤?霍華德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表達了一個社會學家對城市問題的關注,書中試圖通過開展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來解決城市問題,為此,他構建了一個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田園城市模式。20世紀初,圍繞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形成的社會學派對芝加哥城市的社會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社會學的研究領域逐漸與城市研究出現了交集,為后來的都市社會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英國社會學家格迪斯注意到工業革命、城市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認為城鄉規劃是社會改革的重要手段,強調把自然地區作為規劃的基本框架,把城市放到區域的層面上進行分析,注重社會因素對城鄉規劃的影響。城市社會問題的關注與研究催生了城鄉規劃思想的發展。在當今全球城市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社會問題日益復雜和多樣化,如何有效解決城市社會問題,不僅是社會學家關注的問題,也成為城鄉規劃理論發展的動力之一。

二、現代城鄉規劃學科的發展與教育現狀

城市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人們對城市的認識和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化。雖然西方現代城鄉規劃誕生于建筑學,城鄉規劃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門實用型的技術科學。隨著我國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國家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也促進了城鄉規劃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城鄉規劃作為一項具有全局性、綜合性和政策性特點的工作,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涉及的學科不斷增多,逐漸和其他學科的研究范圍相互交叉,研究內容相互滲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鑒,學科多元化趨勢日漸凸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公布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增加了“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在此之前,城鄉規劃與設計僅僅是建筑學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其他研究方向諸如區域發展與規劃、住房與社區建設規劃等均在其他學科中覆蓋。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的設置,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于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目前,設有城鄉規劃專業的高校數量日漸增多,這些高校主要依托于建筑學、地理學和園林成立和發展城鄉規劃專業。與此同時,城鄉規劃專業課程設置也在不斷改革和變化。從目前各高校的課程設置上來看,主干課程仍然大多是以設計、工程技術類為主,由于受辦學歷史和專業特色的影響,一些學校增設了社會經濟類、管理類、信息技術相關課程。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和城鄉問題的研究深入,國家也開始注重城鄉規劃教育中的社會經濟和人文方面的教育,從2000年開始,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開始開展一年一度的城鄉規劃專業本科課程作業交流評優活動,社會調查逐漸成為城鄉規劃課程教學中增加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城鄉規劃專業社會類課程的定位與設置

傳統的城鄉規劃認為空間問題是城鄉規劃學科的核心,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形態的規劃已不能解決城鎮化帶來的諸多問題,城鄉規劃應當從其他學科中吸收相關的理論來充實城鄉規劃學的發展和實踐,同時,具備一定的社會學、經濟學理論背景的城鄉規劃人才越來越符合市場的需求。從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方向來看,專業的城鄉規劃設計人才必須具備具有對城市復雜環境的整體認識和思考,特別是對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宏觀分析與把握。《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城鄉規劃專業》中提到城鄉規劃社會調查教學任務的課程有“城市社會學”、“城鄉規劃系統工程學”、“城市研究專題”、“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規劃設計與綜合社會實踐”、畢業設計”,以上課程均明確提出了規劃專業應以城鄉規劃社會調查理論和方法為教學內容的要求。社會調查作為城鄉規劃方法論的內容之一,在實踐環節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基礎性作用和對規劃實踐的科學性的影響。因此,將城鄉規劃社會類課程教學內容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社會類課程既包括基礎理論課程,又要加強城鄉規劃社會調查方法的應用。學生通過對城鄉規劃社會類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更加系統、全面地認識城市,也為科學規劃城市奠定基礎。

依托于風景園林設立的城鄉規劃專業比較偏向于物質形態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對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忽略學生社會學相關課程的學習,重設計,輕調查,因此,如何在以工科為背景的城鄉規劃專業中建立社會類課程的特色教學內容成為城鄉規劃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城鄉規劃專業社會類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當融合在理論、實踐、應用環節的教學中去。建立從“理論―實踐―應用”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在梳理相關高校課程設置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城市社會類課程理論環節的課程應當包括城市社會學和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兩門課程,分別作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包括城鄉規劃和設計調查報告,作為專業實踐和實習的一部分。應用環節的內容包含在畢業設計前期調查分析部分中,作為考核畢業設計的標準之一。圍繞理論―實踐―應用這條主線,筆者在城鄉規劃四年制課程教學環節中設置了不同階段的相關課程和階段目標,如表1所示。

四、四年制城鄉規劃專業的社會類課程教學探索

針對四年制城鄉規劃專業課程教學現狀,適應新形勢下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設立,教學內容選擇,考核方式和實踐教學進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所謂復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寬闊的專業知識,具有多種能力和發展潛能,以及和諧發展的個性和創造性的人才。復合型人才包括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等多方面。城鄉規劃復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實的設計能力,同時也要具備對城鄉復雜問題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城鄉規劃專業社會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旨在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和發現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復雜問題,并有一個系統的、整體的認識。并能夠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和社會調查方法在具體的城鄉規劃和設計實踐工作中加以應用。

2.社會熱點導入式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是課程體系的支撐,教材在課程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它的作用在于系統、簡明地敘述和解釋基本知識和理論。但社會發展是個復雜的過程,教材的更新遠遠跟不上社會經濟和城市的發展速度,就出現了課程內容與實際脫節或聯系不密切的情況。理論落后于實踐必然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喪失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就是將社會熱點融入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關注和思考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背后的本質,從專業角度去解決問題。例如我國城市規劃目前的熱點諸如海綿城市、多規融合、存量規劃等,這些都是城市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變革,和社會發展和城市問題密切相關。城鄉規劃如何來面對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從專業熱點導入問題,讓學生深入了解社會熱點的背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社會熱點導入式的教學內容必將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3.建立有效銜接的課程關聯的教學模式。社會類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僅僅包括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學習,最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審視城市發展,將社會學延伸到城鄉規劃發展的歷史中去,在理論教學內容上主動關聯到其他課程的內容上去,比如城市發展史、城市總體規劃、居住區規劃、城市生態與環境等課程相關內容。另外,在教學安排上,合理安排各課程教學順序,城市社會學和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兩門課的理論學習安排在大二階段,城鄉規劃和設計調查報告安排在專業實習或實踐內容中去,安排在大三階段,作為應用環節的畢業設計前期調查分析結合畢業設計安排,在大四階段安排。

4.建立教學―實踐―應用三維一體式的聯動教學方法。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認為社會學課程理論性較強,與城鄉規劃偏重實踐有些偏離,事實上城鄉規劃和設計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城市現象和城市復雜問題的分析和解讀,社會類課程恰巧彌補了這一點。因此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應當強調教授法和學習方法的統一。任何一個理論的誕生都是依托于特定時代背景之下,因此,筆者認為在理論教學環節,應當打破傳統的理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思維穿越到特定的歷史時期,以歷史為坐標,用歷史發展的眼光來解讀理論,最終任何一個偉大理論的誕生都成為了一種歷史必然,也就是一種歷史定位的方法,這樣學生對理論的認知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過案例討論,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的培養,在討論中發現問題、深化理論學習。實踐環節中,建立城市社會實踐調查平臺,將社會實踐調查和專業實習與關聯課程結合起來,特別是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社會實踐調查和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串聯起來,建立從教學―實踐―應用的三維一體式的聯動教學方法。教育部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重要環節。”城鄉規劃專業社會類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第一,課程內的實踐環節。第二,專業實習環節,如城市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第三,畢業設計環節。通過以上三環節的教學,從課程練習到實踐應用,形成課程實踐教學主線,在實踐教學的考核過程中,通過舉行評優活動,特別是與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開展的城鄉規劃專業本課程作業(規劃設計、調查報告)交流評優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結語

基于對城鄉規劃思想發展的社會學淵源的思考,認為城鄉規劃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城鄉規劃專業的社會公共政策的屬性日漸凸顯。同時城鄉規劃學科地位的提升也賦予了城鄉規劃更大的社會責任,城鄉規劃學科的發展離不開社會類學科的交流與融合,目前四年制城鄉規劃教育重視設計能力培養,缺少對社會學方法的認知和思維方式的鍛煉,城鄉規劃學科的研究方法應當是一種有結構的多學科方法,城鄉規劃教育也應當是跨學科的交流與整合,因此,四年制城鄉規劃專業的社會類課程的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如何將社會類課程進行有效融合和銜接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曹康,西方現代城鄉規劃簡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篇(3)

關鍵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科與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一門主要學習資源環境以及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檢測以及地理地質等相關知識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國內有116所高等院校開設有此專業。根據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專業皆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在這樣的專業調整背景下,新疆農業大學立足于社會需求,結合自身學科背景和學科優勢,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學科專業發展方向,如何重新構建學科專業體系,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成為學校今后一段時間內本科專業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專業及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

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最初設立的目的與初衷是為了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城鄉規劃與管理過程中,但從新疆農業大學開設多年的實際效果來看,該專業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和學生就業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現實問題。

(一)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乍一聽“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這個專業,會感覺該專業定位寬泛、培養目標囊括多個專業領域、學生就業去向定位多方向,優勢體現非常明顯。但正是這些“優勢”導致該專業發展至今弊端和問題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養目標難以明確、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知識,設計、規劃、評價、決策、策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可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定位過于寬泛,要求學生兼具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致使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也使學校面臨著專業難以準確定位、難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學生面臨著什么都需要學、卻什么都學不精的尷尬困境。

(二)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口徑太寬、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導致該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盡合理。該專業學生要求畢業后能夠勝任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這就要求專業課程設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國土資源、生態環境、城鄉規劃、城市管理等諸多方面,而目前慣行的本科專業(學分制)四年制難以保證如此龐大的課程體系設置,其結果只能是學生學而不精,形成專業不“專”的窘境。

新疆農業大學依托自己的學科背景,在2012級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設定的專業主干學科為地理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主要課程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自然資源概論、環境科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資源環境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地理信息系統、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利用與規劃、村鎮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測量學、地理數學方法、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等。從設置的這些課程可以看出,教學內容囊括資源、環境、生態、城市、規劃、管理等多方面,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雜亂無特色,重點不突出,在社會上找不到完全與之匹配的部門、行業。可見,按照“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來全方位設置課程并不符合科學發展原理與規律,也違背市場規律,課程設置應當針對市場需求與相應的行業部門,有的放矢。

(三)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

由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知識繁多而駁雜,就業前景并不理想,畢業生多從事與其專業不符的職業,據麥克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主要本科專業中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專業之一,排名第八,對口率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該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專業口徑太寬,學生學的雜而不精,似乎什么都會又都不會,社會上也沒有完全匹配的部門、行業,導致就業市場和各用人單位難以認可并接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而用人單位更愿意吸納與其完全對口的專業的學生,例如,規劃部門愿意吸收城市規劃、建筑學等專業的學生,環保部門愿意吸收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環保類專業的學生,國土部門愿意吸收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測繪等專業的學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前述諸多專業的學生相比幾乎毫無專業競爭優勢,導致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專業對口率很低。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學科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帶來的機遇

如前所述,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我國開辦多年以來,各地各高校都面臨著許多教學管理、學科建設、學生就業方面的困境。鑒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將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個專業。此次學科與專業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首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幫助該新專業明晰了專業內涵、理順了學科關系、明確了發展方向。具體來說,就是明晰了未來城鄉規劃教育和實踐的發展方向,使地理學科參與城鄉規劃實踐,用地理學理論統籌指導城鄉規劃、建設和發展,成為了新專業的具體內涵。這正好適應了城鄉規劃學科的綜合性和人文地理學的專業性發展趨勢,也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定位上更加細化、明確,承擔起了培養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明確了該新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教育目標,使得其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都較強。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背景與優勢,優選特色方向,顯得更具靈活性和自主性,新疆農業大學就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以期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掌握基礎人文地理知識和理論的,精通基礎城鄉規劃知識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部門以及相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新專業方向確立的基礎上,接下來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體系,優化專業課程設置與課時結構,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節。

再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對學生來說,改善了原專業學生學而不精以及專業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境況,使得學生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也有了更加對口和明確的用人單位,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

面臨機遇的同時,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存在著諸多挑戰,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與結構的優化、在學時有限前提下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等。各高校應充分發揮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優勢,并以此組織教育實踐,實現規劃人才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高。基于以上問題兼顧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新疆農業大學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了完整的課程體系。

(一)人才培養目標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微觀居住區的管理規劃,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業務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養目標指導下,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和前沿發展、應用前景,了解相近專業如城市規劃、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掌握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技術、具有較熟練的遙感、GIS、計算機和繪圖等技術的操作能力,掌握資料調查與收集、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歸納、整理相關數據和撰寫論文的能力;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協同攻關能力;外語要達到能較順利地查閱外文期刊以及運用外語交流的水平。

(三)課程體系構建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以及綜合教育課程體系。

課堂教學課程體系是主要的理論教學環節,構成人才培養知識結構的基礎。除了提升基礎素質能力的課程如思政、大學英語、高數、體育、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和普通基礎課以及公共選修課之外,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堂教學課程體系主要還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限定選修課以及任意選修課,具體課程主要是結合學校的學科背景與社會需求設定。其中,專業基礎課主要有管理學原理、經濟學、自然資源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地統計學、遙感概論、地圖學、城市地理學、地理數學方法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及專業限定選修課主要有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規劃與管理、村鎮規劃、旅游規劃與設計、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資源調查與評價、居住區規劃與設計和資源環境經濟學;任意選修課主要包括維吾爾口語、專業英語、建筑美學、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礦產資源管理概論、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城市規劃制圖技術、公文寫作、專業文獻檢索以及文獻綜述與科技論文撰寫方法。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為課堂理論教學課程體系與用人單位及社會搭建起一個橋梁與平臺,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實驗、課程實習、專業實習及畢業實習和設計4個環節。其中,課堂實驗根據各門課程教學計劃進行;課程實習主要有自然地理學實習、遙感實習、地圖學實習、土地利用與規劃實習、村鎮規劃與設計實習,前三者各一周、后兩者各兩周;專業實習為校外城鄉規劃綜合實習,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學年初始;此外,還有8周的畢業實習和累計10周的專業文獻綜述及畢業論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同時進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實習的具體內容以有利于學生就業為宗旨。

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則旨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包括軍事技能訓練、勞動技能訓練(包括公益勞動與支農勞動)、社會實踐(含社會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就業指導等環節。另外,學校還出臺了《新疆農業大學綜合素質學分管理辦法》,規定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含校級)各類科技活動、學科競賽、文體競賽,參加學校和有關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支農勞動獲獎,參加自治區和國家組織的各類公共考試,職業資格與技能認證考核,閱讀學校推薦的課外書目、學術論文,以及聽取學術報告與專題講座等,取得成績者,由學校認可并以學分形式記載在學生學習檔案中,要求至少應取得8個學分(其中非專業職業資格認證至少2學分),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綜上,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在重視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又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外,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重在明確專業內涵與方向,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當然,新專業的建設是一個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新疆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也一定存在著很多不足,在今后還將歷經一個不斷反饋與修正完善的過程。

結語

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并進行的學科和專業調整,順應了社會發展需要,給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承辦高校及教學工作者應該在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訓,結合社會需求,重構專業體系,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以提高專業競爭力,促進新專業更快更好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城鄉規劃的合格人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頒布新版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新規.中國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最低的本科專業排行榜[N].網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華,張勇,劉雪艷.專業調整背景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現狀與展望[J].皖西學院學報,2013,(1):134-137,156.

[4] 趙映慧,袁兆華,王杜春,等.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陳昆侖,李丹,王旭.學科調整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機遇與發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篇(4)

關鍵詞:人文地理 城鄉規劃 實踐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C

1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開設情況

教育部于2012年將原來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簡稱資環)專業分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新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針對我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形成,其屬于交叉學科專業,主要是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城鄉規劃和管理之中。因此,各高校對資環專業進行調整,使得開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院校,既有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又有理工院校、地礦類院校、財經院校,同時也就形成了多學科背景的態勢。

1.1全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開設情況

通過網絡、會議材料等資料,按學科背景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分成地理類、理工類、和經濟管理類等三大類,見表1所示。

針對表1中代表性高校的課程開設情況初步分析,各高校專業核心課程中均涵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70%的高校開設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詳細規劃及城市規劃原理課程,其余的理論課程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各略有差異。各高校實踐課程開設中,總體課程比例占總課程的24%-35%。相對于理論課程,各高校之間實踐課程的呈現明顯差異化。首先,實踐課程的種類各異,主要有課程設計、課程實習、野外實習、綜合實踐、實驗分析、上機練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等;其次,在專業學科背景相同的情況下,課程的開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各高校的專業優勢、實踐條件及師資條件的不同;最后,雖然實踐課程開設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還是可以將實踐課程大致分為規劃設計類、地理信息類、自然地理類、資源評價類、區域分析類。

1.2廣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及相關專業的開設情況

依托網絡調查和資料收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廣西的開始情況如表2所示,其中與人文地理城鄉規劃專業相關的專業在廣西的開設情況也列入表2中。從表2可知,一是廣西開設該專業的本專科院校數量較少,使得該專業在廣西機遇和挑戰并存,關鍵在于如何發展優勢辦出特色,培養適應廣西城鎮化發展的實用人才。二是城市規劃專業對該專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城市規劃屬于工科專業,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屬于理論分析性的理科專業。因此,本專科院校的規劃專業都會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表2中高校的課程開設情況進行分析。首先,前兩所學校的理論課程存在一定差別,廣西師范學院增開建筑初步與建筑設計、素描建筑繪畫技法等課程,廣西財經學院增開管理學、區域經濟、環境土地規劃等課程。其次,在實踐課程方面,均以實驗室為主的實踐課類別,課程包含了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課程。欽州學院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方向)的專業課程以資源環境為重心,其特點一是偏向理論教學,二是以地理學和海洋學課程為主,三是實踐課程數只有氣象水文野外、地質地貌野外和植被土壤野外實習三門。而表2中后四所學校均是工科背景的城市規劃專業,綜合分析四者的人才培養方案,明顯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其既包含了規劃和建筑學的理論知識,又囊括了美學、計算機輔助及規劃的實踐課程,且本科院校學制5年,有足夠的時間將整個專業教育完善,使學生出校即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

2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課程建設分析

2.1廣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課程與全國代表院校的異同

上述分析對比可知,該專業的核心課程設置基本一致,都會設置總體規劃、修建性規劃等規劃類核心課程,并輔以其他支撐課程。但是廣西院校的實踐課程種類數比較單一,一般以課程設計、上機練習和畢業實習為主,缺少野外實踐調查等實踐課程。人才培養計劃多以理論課程及其配套的計算機輔助實踐課程為主,沒有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規劃前期調研工作的獲取方式及重要性,也就是說大部分教學停留在感知層面。

2.2財經類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課程異同

對比全國財經類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首先該專業的所屬二級學院的歸口各異。其次,從人才培養計劃來看,財經類學科背景的院校略微刪減了地理類、理工類的院校的地理類課程,增加了管理類課程,從人才培養定位上來講,特點在于懂理論懂技術還要懂管理。而廣西開設該專業的兩所學校,一所為師范類院校一所為財經類院校。同樣在人才培養上存在這種差異。最后,對比實踐課程,因受學校學科背景的影響,在相應實踐課的軟硬件及師資配套上略遜于綜合性和理工類院校。因此,實踐課程在財經類院校相對薄弱,基本以規劃類和地理信息類的實踐課程為主,且開設的課時量也略少于其他類別的院校。

3 存在問題及解決建議

篇(5)

[關鍵詞]風景園林專業碩士人才培養河南農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9-0088-03在美麗中國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建設背景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風景園林學在人居環境和自然環境改善方面的作用愈發重要。為了適應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社會環境發展需求,風景園林人應充分認識到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對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充分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規劃。風景園林事業發展任重道遠,人才培養更要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培養力度,采取合理的用人機制,推動我國風景園林事業的健康發展。目前,風景園林專業已成為許多高校的熱門專業,要把培養具有文化使命感和生態良知感的人才作為專業教育的責任,這也給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教育不同于側重理論、技術研究的學術型研究生教育,要針對我國風景園林行業發展現狀,培養復合型、實踐型人才。

風景園林學科是河南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之一,為河南省重點學科,目前已形成以風景園林學為主導,融合林學、建筑學、城鄉規劃學、生態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位一體”的人居環境學科群。如何構建多元化、復合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風景園林事業和中原經濟區建設培養高層次的人才,以滿足符合國家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對風景園林學人才的旺盛需求,就成為該學科面臨的重要課題。河南農業大學作為全國首批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于2011年開始招收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在培養過程中,根據農業院校風景園林專業特色和區域發展形勢,進行了合理化、規范化培養機制的探索。

一、嚴格的培養與管理制度

河南農業大學在風景園林碩士招生、培養與管理、學位授予等主要環節上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制定了《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方案》、《河南農業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和《河南農業大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工作暫行規定》等文件,對研究生招生機制進行改革,提出破除教育資源平均分配模式,向風景園林專業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和重點學科傾斜。在研究生創新培優機制方面,為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培育創新成果,學校設立創新培優專項基金;在研究生資助方面,積極推進“助教”、“助管”、“助研”三助工作,大幅度提高碩士研究生的資助力度。

學校設有研究生處和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實行校、院、導師組三級管理。攻讀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須完成課程學習和必修環節,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10學分,專業必修課6學分,選修課不少于8學分,專業實踐4學分。每門課程均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必修課程和選修課成績分別達到70分與80分才算通過;必修環節的培養計劃、開題報告、中期考核以及校外實踐研究均須有相應的審核通過意見,并提交培養計劃、開題報告與實結。學校建立有校外風景園林推廣實踐基地,鼓勵學生采用頂崗實踐的方式進行實踐研究,累計不少于6個月。學位論文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鼓勵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并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校內外導師聯合指導。

二、高素質導師隊伍的建設

河南農業大學擁有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較為合理的風景園林導師隊伍,現有導師26人,其中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11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13人,碩士學位9人,學士學位4人;平均年齡41歲。導師分別來自于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每所高校的風景園林專業特色獨具,有助于學生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學校規定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遴選條件,并在招生培養過程中,賦予導師更多的自。導師遴選堅持“明確標準、嚴格程序、公平公正、寧缺毋濫”的原則,打破導師終身制,實行優勝劣汰的聘用制。在遴選中, 既堅持學術標準,又重視教書育人;既堅持對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要求,又重視對教學工作及效果的評價。以科研項目、學科平臺建設為紐帶,推動研究生導師隊伍向適應性強、易于聯合、互相滲透的方向發展。在導師隊伍的建設中還采取“請進來”的辦法,多渠道吸納優秀導師資源。從其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聘請知名教授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專業學位的兼職導師,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河南農大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院、鄭州市園林規劃設計院等10余個單位的專家已受聘為我校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

在實施導師負責制的同時,積極探索導師組指導制。首先跨專業、跨方向構建導師組,打破二級學科界限,在專業、研究方向上形成互補;其次探索本校與其他院校風景園林專業之間的融合,與日本香川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學院等10余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雙導師制是針對專業學位教育提出的一種研究生培養方式,為了讓研究生不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更能夠在專業實踐中提高能力,從而拓寬就業渠道,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針對風景園林專業的特點,倡導以校內導師負責課程安排、選題、論文撰寫、論文質量與答辯等環節,校外導師參與業務實踐、項目研究等環節的指導工作,這種模式可以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專家實踐經驗豐富和學校導師理論較強的聯合優勢。另外在雙導師制度實施中逐步細化責、權、利關系,進行科學監控,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考核和激勵機制,保障雙導師制得以順利實施。

三、特色化的課程體系設置

課程體系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風景園林專業碩士要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就要非常重視實踐技術和操作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設置也區別于風景園林學科學碩士。河南農業大學屬于農業院校,擁有河南省唯一的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專業碩士課程體系重點體現了農業院校特色和中原地域特色。在基礎理論學習方面,開設了植物資源利用與生物多樣性、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生態學等理論課程;風景園林專業具有覆蓋范圍廣、實踐操作能力強的特點,為了適應人才市場需求,設置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造景與種植設計、風景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3S技術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為了了解學科研究動態和最新科研成果,開設了風景園林科技進展分析、風景園林技術科學與生態工程、專業討論與專家課堂等創新課程。在課程設置和授課內容方面,突出了植物造景、生態工程與中原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理論課具有寬泛性和融合性,實踐課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創新課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既要使學生掌握生產中的設計技能和工程技術,又要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又能對學科的前沿動態有所認知。

四、校企聯合的實踐性培養思路

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教育十分重視利用社會資源辦學,堅持走“政、產、學、研、用”協同培養人才的道路。注重與研究所及大型企業開展研究生培養方面的合作,采用聯合培養的方式,聘請實踐基地單位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為指導教師,請園林企業單位技術專家來校進行專題講座。目前已與鄭州市園林規劃設計院、河南農大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等多家企業以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形式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使之成為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的聯合培養單位;與省內各地、市級園林管理部門建立了風景園林實踐基地,積極推進社會各界與我校風景園林專業教育間的交流與合作。聯合培養單位還承擔了部分研究生的論文指導工作,為研究生的培養和實踐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對培養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優良的學術交流和社會服務意識

本專業研究生曾先后和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的師生在寒暑假期間進行學術交流,與日本香川大學、信州大學等學校進行研究生的互換學習,并鼓勵學生到國外大學去讀學位。通過聘請國內外本專業的大師舉行講座,使學生們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學識,為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很好的實踐經驗。研究生能夠主動結合導師課題研究與綠地規劃設計項目,進行實踐性鍛煉和社會服務。到目前為止,參與完成了洛陽等23個市、縣的城市綠地系統的數字化動態管理規劃和包括鄭州森林城在內的省內外有重大影響的規劃與設計項目30余項,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每年舉辦“風景園林與中原經濟區人居環境建設”系列報告會,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報告,并與青年教師交流座談,此外還積極參與行業領域競賽。這些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我校風景園林學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加速了風景園林學學科的發展。

六、進一步改進措施

1.加強與設有風景園林專業碩士點的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結合河南農業大學的人才和教學條件方面的實際情況,對培養目標進行細化,對研究生培養課程體系進行優化,使“風景園林與中原經濟區人居環境建設”系列報告會規范化和制度化。

2.加強本學科青年教師培養,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向青年教師傾斜,鼓勵青年教師讀學位和到國內外知名高校研修,加強學院青年教師科研項目資助,為申報高層次科研項目打基礎,提升青年教師對風景園林文化的認知和利用能力,使其盡快成長。

3.在進一步鞏固學科在城市綠地系統和植物種植設計方面的優勢的同時,鼓勵教師到設計院、設計所及大型風景園林企業兼職,通過實際項目提升教師對規劃設計的認識理解,并在科研中提倡跨學科、跨院系的合作,為理論和思想的創新創造適宜的環境。

在建設美麗中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下,農業院校風景園林專業面臨著重大機遇和挑戰。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學位教育將在風景園林學科成為國家“一級學科”的新形勢下,以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契機,面向城鄉規劃和建設市場,科學謀劃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機制,走出一條復合實踐型人才培養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特色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包志毅,邵鋒,寧惠娟.風景園林專業園林植物類課程教學的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2012(2):58-60.

[2]高翅,吳雪飛,杜雁等.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園林,2013(6):23-25.

[3]林世平.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5):46-50.

[4]閆慧,畢翼飛,趙普天等.地方本科院校風景園林專業模塊化教學體系的構建[J].大學教育,2013(14):100-101.

篇(6)

關鍵詞: 城市規劃;復雜性思維;綜合融貫方法;以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4-0248-02

0 引言

我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經過60年建設,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戰略目標的基本保障,支撐了國內城鎮化有序發展和城鄉和諧統一。然而從整體專業教育水平來看,尚處在起步階段,高等專科教育的辦學水平與本科院校尚有差距,人才培養模式與崗位要求脫節;專業教育整體投入不足等,尤其是城市規劃體系正在形成階段,相關的市場機制有待建設,城市規劃教育嚴重滯后于時展要求。

這也反映出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知識構架等有待改進。因此,我們現行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的知識維度、能力維度、實踐維度等方面均需調整,以培養適應目前新經濟形勢下的人才需求。現階段,高校的教育職能也在隨著學生特點及市場需求的變動而逐步調整,大多數專業院校所傳授的專業理論以及學科知識的更新速度遠不及職業需求,因此大部分專業院校僅僅以“初始教育”的身份而存在,正所謂是“終生學習”的開始。基于當前的教育形勢,學校的理論教學似乎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主觀意志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結合教學實踐,希望在傳統教學中重點強化如下方面:

1 加強復雜辯證思維的教育與訓練

當前的城市規劃專業涉及領域越來越廣,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從而越來越區別于傳統工程設計。以前我們在專業教育中較注重形象思維的培養,實際上城市規劃專業除了形象思維,面對的往往是復雜的巨系統,要想在錯綜復雜、千頭萬緒的矛盾與關系中解決問題,取得平衡與和諧,需要設計人員具備哲學的思辨能力,具備復雜性思維觀。像整體性、非線性、系統性、開發動態等的思維方式,不同于以往局部、線性、封閉的思維方式。舉例來說,城市規劃專業人才必須立足于整體,把握全局,辯證地取舍。在解決問題、剖析現狀等方面是“非線性”的,表現為復雜性、多值性、不可逆性、非加和性等;在認識目標和價值取向上表現為知識的“相對確定性、統計性和有主體干預的客觀性等”。在認識過程上表現為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的螺旋上升特點。從中可以看出,加強哲學授課,尤其是復雜性思維方面授課很有必要。

2 加強知識綜合融貫方法的探索

2.1 關注課程的關聯性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學科分化越來越細,使得學校的課程設置也越來越細,這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但也割裂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很多時候學的很多基礎知識,在設計與解決問題時不會靈活、融貫地使用。因此,如何加強規劃設計各課程之間的關聯性,使其更好地為設計課程服務值得探討。

為此,在課程設置上,在相關或一類基礎課程的上面可再設置一個將這些課程綜合、概括的課程。這等于提前為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了“預防針”,學生知道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不以一門課程單列,而是在課程前設置一定學時,來解決這一問題。

2.2 增加過渡性的設計與專題研究

學生規劃方案構思與表現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要廣泛涉獵城市規劃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又不能局限于其中而生搬硬套。如何將規范知識轉化為規劃設計動力,如何將他人的規劃構思消化吸收并加以借鑒與運用,這是教學中所要解決的重點。

在課程安排上要先易后難,在現有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加強過渡性環節,像從單體設計到建筑群體設計的過渡,從規范、工程技術到空間形態的過渡,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題目。譬如,在建筑單體設計與居住小區設計、城市設計之間,可設置場地設計、建筑群平面組合方式、日照與布局分析、停車規劃設計等專題設計,讓學生對常規的布局模式及其優缺點有一個全面掌握,并以圖紙的形式表達出來。

2.3 強化開放式、參與式的教學

城市規劃的專業特點決定了城市規劃專業教學體系應該是啟發性、開放式的,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方法應該是分析式、討論式的。

規劃設計重在實踐過程,而非最終所形成的方案的優劣。實踐證明,規劃設計的實踐過程更適合開放式教學模式。設計專業課程時,需要教師手把手的傳授實踐技能和工作方法,并且重點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即體現教學過程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性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更快地融入教學氛圍,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規劃設計課程的理念和精髓,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3 “以生為本”人才培養模式探尋

“以生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利益訴求,突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對城市規劃專業而言,其專業教育特點本身就要求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以生為本”。立足實際,改革目前專業教育單一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志趣,確定不同的培養模式,是“以生為本”的專業教育的基本要求。當前形勢下“以生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服務方向區域化。即要堅持以地方或區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主要的服務方向,特別是要根據地方經濟、產業和技術結構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資源籌劃學科建設。這是一所地方專科院校從地方籌措辦學資源,發揮實際作用的社會實踐基礎。②人才培養市場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導向,各高校人才培養的類型、知識與能力結構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場因素的主導,因此只有立足于就業市場的分析、堅持以市場作為人才培養的風向標才能提高人才的適應性和社會競爭力。③培養方式系統化。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上,“以生為本”的人才培養以職業能力和素質教育為主線,確定教學內容和相應的課程體系。采用理論與實踐交互的方式開展專業教學,既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鍛煉實踐技能。④專業發展特色化。“以生為本”的人才培養要求集中有限資源,針對地方的用人需求,在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等方面尋求創新,打造特色品牌。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發展的內涵和目標在不斷變化,不斷創新,這就要求我們的人才培養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創新不息。只有這樣,我們的城市規劃專業才會朝氣蓬勃,充滿生命力,我們的城市生活環境才會更宜居。

參考文獻:

[1]陳秉釗.城市規劃專業教育面臨的歷史使命[J].城市規劃匯刊,2004,5:25-28.

[2]趙民,林華.我國城市規劃教育的發展及其制度化環境建設[J].城市規劃匯刊,2001,6:48-51.

[3]趙萬民,李和平,李澤新.城市規劃專業教育改革與實踐的探索[J].規劃師,2003,5:71-73.

[4]崔英偉.城市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D].碩士論文,2005,6:37-38.

[5]呂靜.城市規劃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D].高等建筑教育,2005,6:76-78.

篇(7)

關鍵詞:城市設計作用;城市設計控制要素;規劃法律體系;規劃實施;彈性控制

前言

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兩套控制和指導城市建設發展的規劃體系,它們控制的內容各有側重。城市設計通常以控制城市空間和城市景觀為主,但在現行規劃法規中并沒有被賦予相應的法律地位,本文探討在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主體,以彈性形式增加若干城市設計中重要的控制要素,將兩者控制內容和優勢相融合,使其更好的指導城市發展建設,同時具有更好的可操作和可控性。

1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別

城市設計通常指以城市整體或某個區域作為研究對象的設計工作,結合城市規劃、景觀建筑與建筑設計之間的一種設計,并且對規劃功能分區、街區的界面、建筑形體間關系、建筑色彩、公共空間、景觀處理等方面作出一定的指導性建議。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區別在于: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內容為地塊性質、范圍、道路、管線、配套設施、容積率等,偏重于以土地區域為媒界的二維平面規劃;城市設計側重城市中各種關系的組合,建筑、交通、開放空間、綠化體系、城市子系統交叉綜合,聯結滲透,是一種整合的三維空間性的系統設計。

2城市設計法律定位

兩者所考慮的側重點不同,控制的方面和方式也不盡相同,國內規劃界也逐漸對城市設計漸漸重視起來,逐步通過這種空間系統性控制方法指導規劃設計的落實。但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以下簡稱《城鄉規劃法》或新法)的條款內容上我們無法直接得知與城市設計的條款信息,或者說法律沒有對城市設計賦予法律的意義和具體技術的定義。《城鄉規劃法》與《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在對城市設計的技術手段予以肯定和提倡的同時,因為城市設計難以有效和規范的開展與實施,同時因為缺少法律的支撐,城市設計終不能與控制性詳細規劃一樣予以落實,無法有效引導城市在空間形態、城市景觀等方面有序發展。

城市空間形態是不同的主體對地塊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進行開發而形成的。不同背景的開發商是城市開發里的主體,房地產的開發又是城市開發中重要的形式。所以開發商盡可能地追求高利潤,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給出的指標條件框架下,將以各種方式去達到盡可能高的利益,所以這樣必然會造成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沒有硬性規定的諸如建筑色彩、景觀環境、街墻①,貼線率等控制要素的缺失,最后所形成的城市空間形態將是雜亂無序、缺乏聯系,無法真正達到城市規劃的目的。

3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有機融合

綜上所述,考慮到控制性詳細規劃具有法律的效力,控制指標大多具有強制性,是指導城市規劃的主要途徑,筆者認為如果另外確立城市設計的法律效力,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兩套標準與流程進行管理,將可能造成實際操作時管理難度增大,規劃審批變復雜以、編制難度上升、調整程序繁瑣等問題。所以筆者建議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主體,在其基礎上以非強制性內容的方式增加若干城市設計中主要考慮的要素,使兩者有機的融合,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指導城市發展。

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本文嘗試提出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體系中增加如下的彈性控制要素的建議:(1)、開放空間,提倡在地塊用地紅線內建設全天候的公共開放空間,彌補高強度開發中造成的缺乏地面公共空間的情況。此類公共空間可以通過地塊內部場地、建筑內部首層開放空間、架空層及屋頂花園等形式實現。(2)、建筑間口率②,通過該要素控制高層塔樓的空間布局,盡可能互相不遮擋,同時形成豐富的空間效果。(3)、街墻連續度與貼線率③,通過此要素控制沿街建筑面的連續度和規整程度。鼓勵形成整齊、連續的界面景觀,鼓勵建筑底層宜提供零售、餐飲、展示、休閑娛樂等商業、文化設施。(4)、建筑風貌,包括建筑風格、形式、材質等,通過此要素控制和引導形成豐富有致的城市空間想象。(5)、街墻退界區④,鼓勵在形成較為活躍和寬敞的步行開放空間,宜結合建筑底層設置公共服務功能,提供餐飲、休憩、展示等設施。

如果地塊的開發者在滿足控制性詳細規劃前提下,盡可能多的滿足上述的彈性控制要素的內容,將得到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方面的獎勵,以鼓勵開發者按照規劃的引導進行開發,創造更優越的環境和城市空間。(上述要素具體的控制體系及獎勵機制需根據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及地塊功能性質制定)例如在用地紅線內(除建筑退界區)為城市提供永久性場地開放空間,無條件為公眾使用時,該用地建筑密度可適當提高。

4結語

筆者認為將城市設計的要素加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控制體系中是為了加強兩者的銜接及從各方面指導城市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間景觀、宜人的開放空間。使地塊開發邁向更高水平,并鼓勵營造更多更豐富的公共空間。從法規來看,控制性詳細規劃體系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完善體系,而目前城市設計無論暫不具備獨立的法律地位,所以在現在“法制”的管理模式下不能獨立運作,無法通過從城市設計的方面知道城市的開發建設。基于這點筆者提出了上述建議,希望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能有機融合。

注釋:

①街墻:指街道兩側地塊內的沿街建筑立面。

②建筑間口率:地塊一側基地面寬與同側高層建筑面寬之和的差值與該側基地面寬之間的比值稱為建筑間口率。

③貼線率建筑有效貼線界面的垂直投影長度(貼線率計算長度)與規劃貼線基準長度的比值,以百分比計,不保留小數。

④街墻退界區:建筑紅線與對應一邊道路紅線之間的距離區。

參考文獻:

[1]王世福.試論城市設計的作用[J].規劃師,1999,16(5):112-115.

[2]戴冬暉.試論城市設計的設計特征與管理特征[J].華中建筑,2009,27(05):133-135轉139.

[3]陳宇,朱忠東.基于法規體系角度下的城市設計作用和地位探討[J].中外建筑,2010,1:79-80.

[4]權丹.與城市設計相結合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方法研究.碩士論文,2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藏春阁福利视频| 男女性杂交内射妇女bbwxz|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女人脱了内裤趴开腿让男躁|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最美女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亚洲av福利院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永久免费av网站| 国产96在线 | 亚洲|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亚洲色一区二区色99|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成人爽a毛片免费| 青楼妓女禁脔道具调教sm|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成 人免费va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丰满的少妇被猛烈进入白浆| 久久综合网欧美色妞网|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