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校友工作方案

校友工作方案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5 15:02: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友工作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校友工作方案

篇(1)

一,公關策劃目的

1,通過本次校慶活動,總結我校發展的歷史經驗,展示我校育人成果,進一步明確學校發展方向,也加強廣大校友之間的聯系,增進和尋求社會各界對學校的了解和支持,提升學校在社會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2,通過本次活動的規模效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激勵和鼓舞全校師生員工的熱情,加強學生對學校的了解與認識,形成榮譽感和自豪感.同時也促進學校在新時期各項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3,借助本次活動,發揚以史為鑒,展望未來,本著“展示成就,擴大影響,凝聚力量,促進發展”的原則.

4,通過十周年的校慶活動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

二,慶典活動時間計劃

(一)啟動階段(2011年3月——2011年10月)

1,邀請領導,來賓,校友.

2,編印校友錄.

3,起草校慶文稿,印制文字資料.

4,召開新聞會,在各種媒體上加大校慶宣傳力度.

5,登記接收禮品和錢物并進行展示.

6,隆重舉行建校50年慶典.

7,組織各類校慶相關活動.

8,充實完善校園文化建設,設計好校徽,校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方案.

9,完成校慶籌備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二)籌備階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聯絡站,設立校友網站,編輯《校友通訊錄》.

2,編印《學院校史》,十年校慶紀念冊,編輯《校慶專刊》,制作光盤(專題片),設計確定校慶紀念品.

3,舉辦十年校慶師生書畫攝影作品展,宣傳報道,拍攝校慶專題片.布置校史陳列館.

4,組織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學校大門與德育墻,修建校慶標志物,修整美化校園環境.環境美化,校舍整修.

5,組織文藝活動排練和師生活動布展.

6,開展“師生同唱一首歌(校歌)”活動.

7,組織實施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8,繼續籌集校慶活動相關經費,設立專項基金.

9,聯系落實領導題詞,確定重要領導,來賓和重要校友名單.

10,制訂校慶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11,完成學校校慶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三)慶典階段(2012年2月——校慶日)

1,成立校慶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校慶籌備委員會

名譽主任:

主任:

副主任:

下設校慶活動辦公室

主任:

2,研究確定校慶日和校慶規范名稱.

校慶時間:2012年3月10日

校慶規范名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

3,召開各工作組組長會議,各小組選定工作人員.

4,各組根據工作職責提出工作方案報校慶領導小組審定.

5,在校內外營造迎校慶氛圍,致校友的一封信.

6,啟動校慶活動經費籌集工作.

7,研究確定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三,總體要求

篇(2)

一、校慶主題

學校30周年校慶主題是“三十盛典、百年宏愿”,回顧學校歷史,展現辦學成就,展望美好的未來,擴大知名度,在和各高職院校的競爭占優勢,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學校全面、快速,發展成為全國知名高職院校。

二、校慶目的

(一)通過本次校慶活動,向社會各界傳達本校的發展歷程、教學成績,擴大學校在社會的影響力,提升社會的認知度與美譽度。

(二)通過本次活動的規模效應,營造出“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學生對學校的了解與認識,形成榮譽與自豪感。

(三)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完善校園的“軟件”,編撰校園的校史、構建“文化長廊”等信息交流平臺。

(四)以本次活動為機遇,向與會的各級領導與師生進行匯報,并聆聽相關的意見與建議,完善今后的工作領域,并力取得到領導的滿意。

(五)借助本次活動,以“學子夢想出發的地方”為延伸主題,加強本校與校友的聯系。彼此關注、支持,營造“校園情懷”“師生情感”的氛圍,并為日后的相關校園活動奠定基礎。

三、校慶宣傳原則

學校30周年校慶原則秉承“求真至上和而不同”的校訓理念,強調校慶活動與重點工作相結合、重大專項活動與系列活動相結合、內部發展與外部拓展相結合,力求實效,辦出特色。

四、校慶慶活動時間計劃

(一)籌備階段(20XX年1月--2月)

1、成立校慶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2、研究確定校慶日和校慶規范名稱

3、召開各工作組組長會議,各小組選定工作人員

4、各組根據工作職責提出工作方案報校慶領導小組審定

5、在校內外營造迎校慶氛圍

6、啟動校慶活動經費籌集工作

7、研究確定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8、完成學校校慶籌備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二)啟動階段(20XX年2月中旬)

1、建立校友聯絡站,編輯《校友通訊錄》。設立校友網站。并舉行值年返校、校友走訪、相關紀念活動。

2、布置校史陳列館,陳列學校校職工和各院系所得榮譽獎項。

3、組織文藝活動和學校個社團慶祝校慶的活動布展

4、制訂學術交流活動方案,開展科技成果洽談,組織學術報告

5、鄂州職業大學大型簽名,發動和號召屆時到會的所有鄂大師生的簽名活動,體現“母校情深”的統一,表達出“我以鄂大為榮”的自豪感。

6、聯系落實領導題詞,召開新聞會,在各種媒體上加大校慶宣傳力度,同時邀請新聞媒體參加校慶活動。

7、舉行揭牌紀念捐贈類活動,主要包括:名譽學銜聘任、實驗室揭牌、產學研聯盟成立;林木、道路、建筑物、景觀、雕塑等認捐、冠名、落成儀式;助學金、發展基金、校友基金設立儀式,以及其他各類紀念活動。

五、紙質媒介的報道計劃(20XX年2月--4月)

(一)版面設計以“校慶三十周年”為主,每一期都刊登全校征集的能突出學校發展迅速的照片,并邀請學校領導寫下對現在學子的寄語刊發在照片下面。

(二)征文:以“學子夢想出發的地方”為主題,說說同學們對學校30年的發展及變化后的感想以及曾經有過得青春故事。

(三)每期都對我校一些重點院系的發展和其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報道評論,作為慶祝“校慶三十周年”對我校發展歷程的回望。

(四)開設人物專欄,對那些見證鄂州大學30年變化的資深教授,老師以及校外學子做專訪。

六、校慶后期策劃

編撰校史,編印畫冊,編輯《校慶專刊》,制作光盤(專題片),設計確定校慶紀念品,出版發行校史。

七、經費概算

紀念品6500個9800元

媒體推廣宣傳費用(2月到3月)10000元

橫幅10條200元

校慶演出活動費用20XX元

篇(3)

關鍵詞 農村教育 教育資源 整合 可持續發展

隨著農村人口基數的下降和大量農村人口涌向大城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適齡的學生數在日益減少,農村教育資源面臨著新一輪的整合,而教育資源的整合牽涉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對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影響重大,在整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的歷史沿革、學生就學的可行性、成本等問題,下面針對我校整合兩所初中校的運作的實際情況,對農村教育資源的整合的方法和途徑談如下幾點看法。

一、認清農村教育發展的現狀,統籌兼顧,合理布局

農村教育資源因地區發展不平衡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整合時,應充分考慮到本地區教育發展的規律和認清教育發展的現狀,本著優化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進行學校的合理布局,促進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

(一)傾聽民意,搞好調研,制定可行性計劃

撤并一兩所學校容易,但是要促進教育均衡有序發展就需要有通盤的考慮,不能盲目進行布局調整,應搞好調研。調研不能只停留在學校實際情況的調研,而且還要考慮到當地民情與民意,農村不同于城市,農村就近讀書的意識比較普遍,因此在統籌基礎上,應充分重視調整布局有助于整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的合力,我校在整合兩所初中校過程中,教育局在對學校充分調研上形成整合的方案,但在具體實施時遇到了初中校所在的村民反對,學校在推行過程中及時調整學校的工作方案,對村民反映的路途遠的問題,學校耐心做工作,動員其子女寄宿,并對宿舍進行重新裝修,從而留住學生的心,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二)前景展示,搞好宣傳,穩步推進工作

資源的整合有利于促進發展,因此在整合的過程中應搞好宣傳,展示整合的前景,讓當地百姓充分認識到整合的意義,例如可以通過有線電視宣傳整合的意義,明確整合有利于優化教育資源,形成新的良好的發展態勢。做好了前期的宣傳工作,就能穩步地推進整合工作。

二、協調農村教育發展各方面的關系,統籌好教育資源,優化資源配置

根據農村教育發展的特點,在整合過程中,應注意協調各方面的關系,搞好教育資源的統籌及資源配置的優化。

(一)處理好被撤并校的教師的工作分配工作

教師是教育資源有機組成部分,是農村教育發展的推動力,因此在整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教師的現實利益,制定合理分配方案,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實現整合的目標。教師分配不合理,就有可能造成教師的不滿情緒,甚至造成農村優秀教師的流失,不利于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被撤并學校老師的工作分配上采取“自愿和調節”的政策,原則上兩所初中校的老師分配到撤并校工作,愿意回到自己鄉鎮的中學工作的由教育局進行調節和統籌安排。

(二)搞好學校和村鎮的關系,對被撤并校的財產進行合理分配,實現學校資源配置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初中校和村鎮關系較為密切,許多教育設施是由村鎮和當地社會賢達投資建設,因此在撤并后如何分割原有的財產顯得非常重要。我校在撤并兩所初中校時對兩所初中學校采取不同的分割形式,其中一所的財產歸劃入中心學校,改制成一所公辦的幼兒園,理順當地老百姓要求改善幼兒教育的條件的迫切要求,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配置;對另一所初中校進行財產交割,并對財產進行國有資產拍賣轉移,以加強我校設施的完善,由于我校是一所省二級達標中學的獨立高中,恢復完中建制需完善初中部教學設施,因此對被撤并校的國有資產進行盤活,有助于改善我校的辦學條件和提高辦學水平,增強我校教育輻射的廣度和寬度。

三、加強學校的大融合工作,穩步提升辦學質量,提高學校的向心力和影響力

教育資源整合,除了學校建制上的撤并以外,尤其要加強學校內部的大融合,形成統一的辦學理念,創造良好的辦學氛圍,才能穩步提升辦學質量,從而提高學校的向心力和影響力,鞏固整合的成果。

(一)傳承被撤并校的優良傳統,促進教師的大融合,提高學校工作的向心力

我校撤并前是一所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的獨立的高中,辦學理念鮮明,而被撤并的兩所學校也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因而教師隊伍的結構和思想有明顯的差異,教師的教育觀也有一定的區別。因此撤并后要加大學校教師的融合工作的力度,形成統一的辦學理念。而在形成統一辦學理念的過程中應注意吸取被撤并校的原有的好的辦學理念,重新建構撤并后學校的辦學理念。我校在撤并之初提出“入我新僑門,就是我新僑人”的整合理念,在撤并的過程中注意促進教師的思想融合,強調保留原有兩所學校的校史;注意歸納和整理兩所學校的學籍檔案和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并在尊重和吸收被撤并校好的教育理念及充分論證基礎上,形成“規范、人文、超越”的辦學理念。

(二)充分展示學校新風貌,擴大學校影響力,匯聚豐富的辦學資源

篇(4)

1.校企合作理念不清晰

一方面學校對校企合作認識不到位,認為開展校企合作主要是完成學生頂崗實習及學校各種評估的需要,合作的項目多為安排學生頂崗實習,沒有很好地顧及企業的需要和利益,造成學校合作熱情高、企業合作冷淡的現象;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識,把合作當成選人的途徑,只選不育,不關注人才培養過程,沒有把育人功能融入企業價值鏈中,認為培養人才是學校的事,對學校的支持力度不夠。

2.校企合作機制不完善

首先,學校安排學生頂崗實習或選派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多數是拉關系、靠面子,多為無償性的,企業的利益難以保證;其次,目前高職院校科研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普遍較弱,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能力有限,因此,學校在沒有支付實習費用的情況下,應該以開展技術服務與培訓作為對合作企業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的補償;第三,企業沒有把接受學生頂崗實習當成一種社會責任,沒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展訂單教育,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員工。因此,雙方合作的興奮點均沒有放在共贏和互相幫助、促進發展上,尚未形成良性合作機制,不能實現共贏。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

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會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于2010年進入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行列,在已有校企合作基礎上,創新校企合作的組織模式,成立由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統籌、學院主導、區域內企業參與的校企合作理事會。下設有秘書處、校企合作辦公室、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組、校企合作工作站、專業校企合作理事分會等機構,負責校企合作的日常工作。校企合作理事會是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按照雙向互動、互惠互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聯合政府、行業協會、典型企業而建立起來的機構。建立起理事會的運行機制,深化學校和政府、行業、企業間的對接,推動校企的密切交流協作。

2.構建校、系、專業三級校企合作管理機制

學院在組織上建立校、系、專業三級校企合作管理機制。學院級設置校企合作辦公室,負責執行學院校企合作理事會的決議和決策以及學院有關校企合作工作在全校層面的實施;系部級設置校企合作工作組,負責學院校企合作工作在系部的實施;專業級設置專業(群)校企合作理事分會,負責校企合作教育教學具體工作在本專業群的實施。同時,明確校企合作辦公室、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組、專業校企合作理事分會三級管理之間的關系和主要職責,建立理事分會工作機制,保證在辦學與發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技術研發與服務、招生就業、頂崗實習等涉及校企合作教育的關鍵因素進行全程性合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了組織保障,有效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

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

利用校友在各地所形成的優勢,成立柳州校企合作工作站、桂林校企合作工作站、玉林校企合作工作站、北部灣校企合作工作站等。發揮校友優勢,為學院開展技術服務、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頂崗實習、招生、就業等方面的校企合作提供機會,發揮校友在校企合作中的紐帶和橋梁作用。校企合作工作站作為學院校企合作辦公室直接聯系點,負責協調當地企業與學院之間的合作,為學院對當地企業的人才需求、生源、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調研,協助學生在當地企業頂崗實習的管理,協調學院在當地開展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協調學院校企合作的其他相關工作。

4.建立市場導向的校企合作利益驅動機制

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形成契約式合作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理事會平臺,校企雙方以簽訂合作協議的形式,在共同培養和開發人力資源的形式、內容、方法等方面進一步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將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的來源、數量、工作內容及標準、薪酬標準及支付方式、合作費用,包括校企雙方在推薦畢業生就業或訂單式人才培養數量等方面的要求以合作協議的形式確定下來,建立一種基于義務共擔、利益共享的商業性合作模式,形成學院教師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雙向互動的長效機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將人事聘任權、資金分配權、教學安排與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權利下放到各系部,發揮系部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其開展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角度制定教師參與校企合作與技術服務的核算標準,將其作為教師應完成的標準工作量的組成部分之一,納入薪酬體系。建立技術服務體系,成立優勢技術創新團隊,強化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的能力與意識培養,形成了技術咨詢服務、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及推廣、調整優化工藝結構等技術服務方式,建立以服務促發展的聯動機制。

5.構建校企一體、四雙驅動的校企合作教學實施體系

通過可操作的措施來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即在學院理事會體制下,建立四個雙———雙專業帶頭人、雙教學團隊、雙教學監控、雙評價考核校企共同參與的教學體系。通過專業理事分會設立雙專業帶頭人制度,主要指導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相應的課程改革與建設;在教學中,形成理論教學主要由校內教師擔任,實習、實訓主要由工程技術人員及能工巧匠擔任的雙教學團隊格局;在企業認知、企業生產、頂崗實習等其他工學結合的教學環節中,由校企雙方共同實施教學監控,即雙教學監控。在安排學生進行企業認知、企業生產、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評價中,企業參與進來,與學院一起進行評價與考核,形成雙評價考核。每通過一屆學生的教學實施,要進一步總結成績,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形成一個持續改進、良性循環的教學體系。

6.構建利益共同體工程,促進共贏的校企合作

以雙方的長遠利益為出發點,在綜合考慮相關合作主體利益訴求以及愿景、成長性、規模、資源、能力等要素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的溝通交流,選擇合適的合作企業。選擇合作企業的原則:首先,無論是為了促進企業自身發展還是承擔社會責任,相關企業要有較強的合作意愿,能積極參與高職教育,愿意在教師培養、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為高職院校提供支持;其次,相關企業的產業或產品生產工藝與學校的專業對接或匹配;第三,相關企業最好是行業中具有較大規模和影響力的多元化企業,并且有較好的成長性、用工需求大;第四,校企雙方前期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礎,彼此的價值追求、文化等有一定的共融性,雙方的領導都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寬廣視野,之前的合作比較順利并初步達到雙贏的目標。積極探索多種合作方式,共建集生產與教學的利益共同體。

三、物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建立

1.組建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

在學院校企合作理事會的指導下,由廣西物業協會負責人、行業管理相關部門負責人、行業龍頭企業及合作企業的負責人或骨干、系領導和物業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主要職能是為成員單位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和合作平臺,推廣物業管理先進技術、先進運營管理方式,引導物業管理專業建設方向,指導制定物業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為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出謀獻策,參與專業的課題項目研究及社會服務活動。理事會下設秘書處、專業建設規劃組、教學實施監控組、實訓實習管理組、師資隊伍建設組、社會服務組,具體指導各項工作。

2.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運行機制

建立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專業理事會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各理事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確校企各方責權利,制定《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章程》《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工作方案》《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各機構工作職責》,明確理事會成員在人才培育、師資管理、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就業等方面的責任、權利和利益分享。如兼職教師參與專業的項目培訓、課程開發、教材編寫、教學改革等應承擔的職責和享受的利益;專業教師參與企業的業務流程改進、管理改善等應承擔的職責和享受的利益;企業作為主體,參與專業建設應承擔的職責和應得到的挑選畢業生的優先權,享有教學質量提升帶來的社會聲譽等。

3.以項目合作為載體,建立物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

分析校企各自的利益關注點,找準合作切入點。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業和物業管理業的迅速發展,物業管理公司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對物業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和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物業管理專業實施彈性教學計劃,校企共同根據市場管理節奏制定柔性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采用模塊化課程,這些模塊化課程可以根據企業生產節奏進行靈活重組,解決市場需求變化導致的生產計劃柔性與課程教學計劃剛性之間矛盾,合作企業經營旺季時,師生進入企業參加生產運營,在真實的作業過程中實現專業技能的提升和經驗的積累;合作企業經營淡季時,其業務骨干作為兼職教師走進課堂。一是建設“校中企”,由校方提供場地,把企業的設備、師資、業務引進來。企業按協議承擔專業課程體系中柔性課程的教學以及職業訓導,開放崗位讓學生輪崗實踐,接受專業教師實踐鍛煉。通過這些合作,受訓學生畢業時可以向公司提交申請,經考評合格后正式入職成為公司員工。二是建設“企中校”,與廣西規模較大的物業管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企業開設教學課堂,校企雙方分擔項目化教學任務,同時進行流程操作與綜合技能實訓,學生完成頂崗實習。企業季節性用工,由企業向學生付費。同時,接受專業教師實踐鍛煉。三是實行“訂單培養”,與地方的物業管理企業進行訂單人才培養。企業承擔訂單課程的教學以及職業訓導,接收并安排學生進行認知實習、專業實習、頂崗實習,與校方共同承擔訂單培養階段的學生管理工作。加強與物業龍頭企業的合作,有利于保持本專業職業教育內容的先進性,實現校園人與職業人的零距離對接,提升本專業在廣西物業行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四是實行可視化教學,與若干家物業管理企業合作建立管理信息平臺,通過簽訂協議,使這些企業的實時物業管理場景可通過信息平臺傳輸,供學生可視化學習,為學生免費提供校外實習的機會,由企業人員指導在相應崗位進行頂崗的學生。

四、物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1.有效推進校企長效合作機制運行

在物業管理專業理事分會的指導下,建設“校中企”,引進企業進駐,共建物業管理管理實訓基地,兼具管理、教學功能;建設“企中校”,選擇兩三家物業企業共建學院駐企業教學部,在企業設立教學課堂;通過協議和制度與企業明確培養過程雙方的權利、義務。

2.形成訂單培養、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開發職業化課程體系

校企合作聯合辦學,開設訂單班,以職業化能力培養為導向,根據訂單企業崗位群所需的知識、素質、技能要求,重構專業課程體系,開設滿足物業行業企業共性需求的物業平臺課程以及有助于學生適應職業遷移需求的課程,開設直接針對訂單企業或擬就業企業崗位專門化能力素質要求的方向性課程,提升學生對就業崗位的直接適崗力。通過課程體系的創新,既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又注重學生職業意識、職業道德的培養。

3.完善專兼結合的雙師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

從企業引進教師擔任專任教師,充實專業教學團隊力量;從企業聘請兼職專業帶頭人,使來自物流企業一線的兼職教師擔任專業課程及實踐環節的教學。加大培養力度,通過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職業理論學習進修培訓、下企業兼職或輪崗實踐、參與企業業務流程再造及管理工作改進等方式,實質性地提升專業教師的職業化水平。由企業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50%以上,專任教師的雙師素質比例達到90%以上。

4.建成生產性實訓實習基地

進一步增加投入,改擴建或新建物業實訓室;校企共建廣西機電駐企業教學部,新建多家校外實習基地,打造集教學、培訓考證、生產經營、職業素質訓導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

5.主動服務社會,以貢獻求支持、謀發展

依托校內實訓基地,面向物業、房地產企業及其他職業院校,開展物業管理方面的管理技能培訓,依托區域物業管理企業和校企合作實訓基地,面向物業企業或社會人員開展物業管理人員培訓、職業資格考證認證。

6.發揮引領作用,帶動專業群建設

篇(5)

近年來,學校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育人理念和“致力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理念,踐行創業教育,致力學生發展,積極構建創業的教育體系、實踐環境和校企聯動機制,努力探索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學校也將創業教育納入“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特色建設項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推進。

加強創業教育的宣傳引導

1.目標引領,高點定位

學校就業創業教育工作起步較早。“十一五”期間,學校依托名師工作室、學生社團、興趣小組和校內相關企業,先后成立了一批學生創業小組,開辟了“藍衣坊”、“永誼家電維修部”等創業窗口,引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2009年,學校實訓基地二期工程竣工,3000平方米的學生創業中心投入使用。2010年9月,學校先期開辟了底樓14間店鋪供專業部指導學生開展創業活動。2011年,學校將創業教育作為特色項目納入國示范校建設中。同時,學校作為省創業教育協作組牽頭學校,申報了國家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科研課題《創業教育數字化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學校成立了“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和“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逐步建立健全了創業教育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機制。

2.營造氛圍,形成共識

創業教育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是新時期人才培養觀念、培養方式的一種改良和進步,必須讓全校師生形成共識。為此,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輿論宣傳。我們挖掘校友創業典型,專門編制了《創業典型案例》,利用宣傳欄、板報、校園網、廣播站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我們還大力宣傳國家、省、市和學校有關鼓勵支持學生創業的政策、制度,努力營造崇尚創業的良好氛圍,使創業意識漸入人心。二是活動引領。我們積極辦好在師生中頗具影響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創業計劃大賽、技能節、畢業設計展等品牌賽事,并發揮其輻射功能,以帶動全體師生參與創業教育活動。我們堅持組織好一年一度的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創業生涯設計大賽、社團活動展等活動,適時開辟校園“跳蚤”市場。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豐富學生創業知識,提升學生創業能力。三是表彰激勵。學校通過國慶表彰等多種渠道激勵在各種職業技能大賽、創業活動中取得成績的學生、教師,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實踐。

3.分類指導,提升內涵

在創業教育中,學校根據創業的課程知識、創業的實務技能和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采取了分層推進、分類指導的教育模式:對全校學生普及創業教育,對創業積極分子組織骨干培訓,對自主創業學生進行單獨指導。我們還全方位、多層次、有計劃地開展創業教育和指導。一是及時調整專業課程結構,將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列為必修課,并將之滲透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開展創業理論、創業實務培訓和國家相關法規、政策的教育。二是以選修課為平臺,開設《NFTE創業指導》課程,將創業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三是開展“創業成功者進校園”活動,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和往屆畢業生回校給學生做經驗介紹。四是組織學生到創業園、創業基地參觀。通過多樣化的教育形式不斷喚發學生的職業情感,積聚創業潛能。

創設創業教育的實踐環境

1.構建模式,強化基礎

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市場調研、條件分析、規劃設計、環境選擇、資金籌措、登記注冊、財務管理到市場經營等,是一個逐步認知、嘗試、實踐、體驗、適應的工作過程,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們根據“循序漸進、融入專業、實踐提升”的創業教育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為核心,以創業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創業能力為關鍵的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戰略,構建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選修課為補充,以實踐基地為載體的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相結合的創業教育模式,加強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素質教育工程建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進一步凸現創業素質教育內容。在一年級學生中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組織開展了就業創業教育講座、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與創業實務輔導等相關活動。商貿、服裝、機械等專業部部分班級與企業合作,實行了“1+0.5+1+0.5”、“1.5+0.5+0.5+0.5”等多種個性化工學交互的學程模式,讓學生先期體驗就業、創業的過程。在創業活動中,關注學生“會做人、會技能、會創新”的高度統一,培養學生的積極就業觀、創業觀和價值觀。

2.搭建平臺,踐行創業

在分階段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創業技能、創業實務培訓的基礎上,讓學生走進創業園,在真實環境中進行創業實踐。我們利用新建的學生創業中心,組織三、四年級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沿街開設了永宜家電維修部、普拓電腦服務部、錦衣坊、小乖猴服飾、飾界飾品、秀甲美甲、中聯通訊服務部、閃稿秘書工坊、花之物語、杉杉家紡、風采藝術寫真館、左翼廣告有限公司等創業窗口。2010年9月,學校為了給學生搭建創業平臺并規范經營活動,專門成立了“南通市天職創業培訓服務有限公司”,并領取了營業執照,辦理了稅務、工商等注冊登記手續。各專業部委派專人負責創業窗口的日常管理事務,協調處理好學生創業與學業的關系。學校積極引導、扶持學生創業,成熟一個,走出一戶,帶出一批。目前,普拓電腦服務部、閃稿秘書工坊學生創業小組,通過近一年的實踐鍛煉,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已進行了工商注冊登記,申請獨立自主創業。

3.校企聯動,多元發展

學校充分利用實德貿易、賽暉服裝、遠東汽修、科嘉海信電器、左翼廣告公司、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入駐學校的企業及其他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就業創業活動。目前正在探索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企業主導。學校引進公司落戶創業園,由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帶領學生體驗就業創業過程;二是項目引導。由學校專業教師聯合聘請的企業商務經營骨干,帶領和指導學生進行項目開發和創業實踐;三是自主創業。由學生團隊自己申請,經學校批準,辦理相關手續,自主開展創業活動。創業實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觀念,為學生順利走向社會積累創業經驗、培塑創業能力搭建了良好平臺。

建立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

1.完善制度,強化管理

2010年,學校先后出臺了《南通中專學生創業園管理辦法》《學生創業教育工作方案》《江蘇省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創業教育特色項目協作組工作方案》等文件。逐步健全了學生創業工作領導和管理機構,成立了學生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學校成立創業教育工作組,招生就業處具體負責創業中心的統籌、協調、服務、監督和考核、管理工作;各專業部成立創業教育工作小組,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分解,將創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形成了學校統一領導,職能部門統籌協調、各專業部具體實施、師生積極參與的創業教育機制。

2.培訓師資,提高質量

學校建立了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指導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2008年孫峰、金柳柳老師參加了由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組織的“NFTE創業指導”培訓。朱國棟、王桂明、田良群等老師參加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的“SIYB創業指導”培訓。2009年,孫峰老師受聘光華慈善基金會,去四川等地參加了創業教育的講學活動。2010年、2011年暑期,我們組織全校教師,開展了創業教育的專題培訓,組織部分管理干部和創業教師去我省創業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泰州機電高職校、張家港職教中心等學校參觀學習。目前,正在組建學校層面的創業教育指導教師核心團隊。

3.建設基地,保障發展

篇(6)

 

本文從公寓化管理建設入手,著重分析輔導員工作室的老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因材施教,做好學生就業工作。

 

學生公寓是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是課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我校積極推進公寓社區化建設,按片區逐步實施輔導員進社區,在輔導員工作室內開展相應工作,但同時隨著我校轉專業工作政策的逐步放開,不同專業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多地仍然在同一樓層學習和生活,而且會在該樓層輔導員的管理之下,就業工作如何進行對應指導,在學生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而努力的過程中,加強專業指導,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一、鑄造網狀工作機制,加強社區管理

 

1.劃立片區,網格管理。為踐行社區化管理與服務模式,我們可以在原有的“院—系—班”縱向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年級園區劃分成四個片區,每個片區成立學工人員事務領導中心,用于協調相應事務;再在每棟公寓社區內設立學生事務工作中心,通過社區輔導員工作室、學生黨員工作站等開展相應工作,構建起“學院—社區—宿舍”橫向服務模式,形成網狀學生的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

 

2.對口管理,針對服務。各社區學生事務中心則在領導中心的指導下,直接掛靠學生處,作為“一站式”的學生社區服務機構,在學生社區開展學生發展的咨詢與學生事務的辦理工作,通過靈活多樣的工作方式,及時為學生解決就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指導,對口管理,針對服務。

 

二、培養學生骨干隊伍,加強思想建設

 

1.選派名師加盟,突出分類指導。輔導員工作室可以分別圍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情感教育與指導、思想政治教育與指導、創新創業能力指導以及考研就業指導等領域擅長的輔導員老師來組建并開展工作,其負責人需是優秀輔導員或者經驗非常豐富的人員擔任,確保輔導員工作室有效開展工作。

 

2.加強黨團支部建設,培養骨干隊伍。輔導員工作室要重視學生社區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尤其是社區黨團支部、黨員工作站,積極推行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搭建骨干平臺。這些骨干同時還需要找準位置,明確職責,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在參與輔導員工作室的社區管理過程中,為同學做好服務,且需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爭做社區里的表率。

 

3.成立學生管理隊伍,做好輔助工作。盡快完善并組建學生自律委員會和樓層長管理制度,把學生公寓建成真正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場所,激發學生自主創建熱情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公寓文化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參與、策劃、組織和實踐,使公寓文化更加貼近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服務育人。建立學生樓長隊伍,做好生活老師的得力助手,熟悉本樓的特點,有效地幫助生活老師在第一時間內獲取本樓的信息,同時必要時還要向同學們做好對公寓部的一些解釋工作,回答一些與公寓部相關的問題,起著公寓部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

 

4.樹立標桿作用,形成示范效應。通過學生骨干或黨員進校宿舍掛牌、建立骨干聯系宿舍制度以及對骨干崗位鍛煉定期考核等;再通過這些骨干的榜樣事跡和精神深深地感染社區里面的每一位同學并產生激勵效應,激勵廣大同學奮發向上、開拓進取,使廣大同學學有榜樣,趕有標尺,行有方向,在全社區范圍內樹立一批作風硬、又踏實、能力強、肯奉獻的社區學習標桿,營造求真務實、科學發展、比學趕超、勇爭一流的濃厚氛圍。

 

5.豐富宣傳手段,及時傳遞信息。在輔導員工作室的引導下,學生事務向學生社區縱深發展,我們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宿舍、公寓、社區、校園建設的積極性,以通過建立社區QQ群、微信公眾平臺,通過深受學生喜歡的新媒體媒介方式通知公告、教育引導信息,使得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這些平臺及時搜集和掌握所需信息。

 

三、加強分類指導工作,突出因材施教

 

1.激發不同潛能,突出分類指導。雖然專業不盡相同,個體也有所差異,但大多去向清晰。在現實情境中,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差異性,表現在專業學習成績具有階層的特性。輔導員工作室的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探索水平、自我控制水平和自主水平三個層次,制訂不同的教育指導工作方案,從而實現學生從他控向自控的轉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其次針對不同就業趨向,我們可以根據畢業生的專業背景、性格特點、自然條件、學業水平等特點,將學生分為考研學生、考公務員學生、直接就業和創業類學生類,再開展與之對應的就業指導。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做好宣傳指導。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企業對畢業生的預期過高和大學生就業期望過高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就在需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在就業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成才觀。輔導員工作室的老師需堅持共性化輔導和個性化指導的工作方法,鼓勵學生在搞好學習的同時,積極參加校園文化生活,在參與中提升能力,完善自我。

 

3.豐富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技能。為了加強就業創業的指導,我們還要在《職業生涯規劃課》和《就業創業指導課》等方面下功夫,我們要認真組織,并邀請專業導師參加,隔周固定時間舉行,分析、探討案例,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觀摩,拓展課外教學,完善課程教學體系,或者就就業輔導工作中所遇到的情況進行討論,從而分享經驗教訓,為進一步展開工作提供有益借鑒。其次,我們還要注重就業形勢把握與就業心態調整,幫助同學自我設計簡歷,邀請有豐富求職經驗的學長與同學交流,并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招聘、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活動,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此外,還要分層組織考研和就業經驗交流,在考研指導、公務招考、就業經驗交流、導師推薦等方面做大量細致工作。

 

4.加強創新創業指導,做好因材施教。我們需要把就業工作提升到事關學生成長成才的戰略高度,促進就業工作向深層次拓展。輔導員工作室需要在培養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靈活的綜合知識能力上狠下功夫,結合院系的專業課程設置,實驗實習等環節加大學生實踐的力度;同時我們還可以以教學專業實習為契機,以暑期社會實踐為抓手,以創新實驗和挑戰杯等學術科技活動為載體,以各豐富多彩類團學活動、樓宇活動和班級活動為補充,切實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四、主動摸排困難學生,有針對開展幫扶

 

1.做好資助工作,提供經濟幫扶。首先輔導員工作室的老師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文件精神,按照國家新的資助政策,進一步完善各項資規章制度和貧困生數據庫建設,確保資助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時把社區貧困生資助工作與思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資助工作不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讓物質資助成為思想教育的精神資助,使資助工作充分發揮作用;同時積極為同學爭取校外援助,使他們既能獲得就業扶助金,同時也能得到相應機構的就業培訓,對學生就業切實起到幫扶作用。

 

2.主動深入同學,做好心理幫扶。針對需要幫扶的對象,我們輔導員工作室的老師就更需要主動深入到同學中去,首先,要探索學生工作的方法,要掌握自己的學生,要善于有針對性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學會抓住重點。比如思想上偏激的學生、心理上脆弱的學生、經濟上困難的學生、學業上困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需要我們都關心。其次,輔導員還要多動腦,多想辦法,做工作要有激情,善于開展活動,發掘學生的活力,讓學生的大學生活有激情。

 

五、開拓創新工作機制,構建市場建設體系

 

1.依托學校市場建設,及時傳遞就業信息。輔導員工作室的老師就需要安排就業信息員或者樓層骨干進行搜集整理網絡上各類就業求職信息,通過公用郵箱、QQ群及微信等便捷的方式,力求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一位需要的同學。同時建立就業小組聯系幫扶制度,安排保研和已經落實工作的同學每個人負責聯絡四到五位找工作的同學,督促同學把握校園招聘機會。為了掌握同學實際求職情況,我們還要多次去招聘會現場,第一時間、第一現場了解情況,解決問題。

 

2.加強院企合作,突出校友企業建設。針對不同院系、專業特點相差較大,而招聘單位往往具有專業化與連續性特點,我們需要有針對地邀請相關企業來召開小型專場招聘會。我們可以整合資源,大膽嘗試,在學校職能部門的指導下,以院系為單位自主舉辦綜合專場招聘會。我們可以選擇有知名校友所在的企業,列出企業名錄,搜集整理公司通訊地址,分類整理畢業生需求的信息,寄出招聘會邀請函。我們還可以在專場招聘會后,主動把畢業生送上門,進一步溝通落實就業意向,效果更佳。

 

3.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掘就業資源。輔導員工作室還需要立足院系,加強宣傳,使得院系層面真正做到人人出力,每位院領導和老師都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提供多個就業崗位;此外學院教職工多方聯系就業單位,對學校、學院的就業市場也會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篇(7)

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就業,對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黨在我國已進入總體小康社會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應對國內形勢和國際環境的挑戰與風險的必然選擇。從高等教育的角度來看,一方面,改革開放促使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另一方面,發展的過程中,各種矛盾大量出現,社會的不和諧因素急劇增加,就業就是其中一個突出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涉及千家萬戶,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正如我們知道的,隨著大學擴招,每年高校畢業生數目巨大,而社會每年能提供的職位有限,使這些即將畢業或已經畢業的人面臨著工作崗位的殘酷競爭。這一現象在大城市尤為突出。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直言: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的不利影響還沒有消除,如果說今年是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復雜的一年,整個宏觀層面就業形勢就很嚴峻。那么,明年的畢業生人數630萬,再加上往屆100多萬沒有實現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之大可想而知。當前,隨著金融危機在中國的蔓延,在造成經濟整體下滑的同時對策,會影響到企業對于招聘人數的削減。具體地說,金融危機席卷中國,無疑會導致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出口受到抑制, 出口的減速減少了勞動力的需求,這必然會減弱企業對就業的拉動能力。

一、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困難

1.國際金融危機來勢洶洶,國家的整體就業形勢嚴峻

大學生就業屬于新的增量就業,因此,宏觀與微觀經濟環境變化對其影響很大。這場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滑坡導致消費需求下降,投資需求萎縮,從而引起對新增勞動力需求的大幅減少,企業的首要決策是降低增量就業。

同時,為有效應對外部快速變化的環境,企業也在不斷地計算現有人員工作時間與新增人員替代選擇的成本收益關系,這也會降低增量就業。在我國,金融行業、外貿行業、與出口相關的制造業受到巨大沖擊而降低對新增人員的需求,因此,大學畢業生將會成為受沖擊最大的就業群體。目前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彈性降低,而城市有將近5000萬的下崗職工,農村有大約1.5億的剩余勞動力,加之現在每年600多萬的大學畢業生,使本就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2.許多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合時宜的觀念

當前形勢下,有相當比例的大學畢業生還抱有對未來工作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在城鄉選擇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區選擇上偏好東部發達地區;在就業部門與單位選擇上,偏好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壟斷行業;在對就業與擇業的認識上,存在“一步到位,終生不變”的觀念,把初次擇業看得過重等,這都使得當前大學生就業變得十分“困難”期刊網。

3.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完善

(1)目前我國的高校就業工作由教育部門管理,戶口是由公安部門管理,而人才市場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勞動部門管理。這些部門之間溝通不夠,再加上一些地方還有地方保護主義,對外地畢業生加上各種條件加以限制。一個真正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就業市場尚未建立,服務保障體系還未健全.體制性障礙還未真正消除。

(2)可供大學生選擇的工作機會其實并不多,好多高校和就業部門組織的招聘會其實只是在形式上注重企業的數量,而忽略了到會企業是否適合學生的需求。

(3)許多高校沒有找準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關鍵點,過多的注重了數據,而忽略了實際情況的掌握;也有一些高校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布置的就業指標,想盡一切方法完成就業率,沒有把真正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提高的相應的高度。

4.高校就業教育指導滯后

許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機制,就業指導體制不完善,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機構掛靠在學生管理部門,其管理幅度相對較小,其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欠缺,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質量不高,就業指導課也形式單調等。

二、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的有效對策

1.政府層面

政府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就業市場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做好宏觀調控,給大學畢業生創造一個比較平等的競爭擇業環境。

(1)實施大學生全國范圍內的自由就業政策,保障他們在全國范圍內的“公民與市民待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環境。

短時間內政府解決大學生就業困境的當務之急應該是通過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礙大學生就業的制度、政策壁壘,尤其是關于戶口和流動問題,這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大學生涌向大城市就業難的現狀對策,但可以有效緩解當前大量學生紛紛積壓在大城市求職的狀況。

(2)國家應該考慮在短期內增加對大學生的需求。

能夠直接產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機關、軍隊、武警以及其他社會服務事業單位增加對畢業生的雇用量。由于這些機構更看重的是求職者的綜合性素質,而對專業的要求相對寬泛,從而可以緩解這個特定的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畢業生就業市場上的結構性矛盾。國家還可以進一步增加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

(3)國家可考慮在短期內適當增加研究生招生總量,減少大學畢業生的供給,幫助大學生度過金融危機的困難時期。

(4)適當把資源向中小城鎮傾斜。縮小城市和地區在政治資源上的差異,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向不發達地區、小城鎮等地區移動,這樣不僅能為小城鎮帶來人力資源,也能相應緩解大中城市的壓力,促進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5)政府在宏觀調控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協調學校與市場之間的信息溝通,除了制定所謂的就業率指標外,更應該注重宏觀上的規劃和指導,合理引導高校的招生規模以及市場經濟結構。

2.大學生自身層面

(1)正確認識現狀,分析現狀

處于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殘酷的現實不容逃避。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的,應當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我國目前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態勢不錯,這應該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增強大學生的信心。有關人士認為,盡管金融危機會給畢業生就業帶來不利影響,但我國政府出臺的大力度拉動內需政策,將帶來不少新增就業機會和崗位供畢業生選擇。同時,農村基層崗位和中西部地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給就業開辟了新的途徑,只要畢業生能正確認識現狀和自己,多去關注目前的經濟形勢、國家的政策動向、就業的形勢,而不是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艾,要找到能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并不困難。

(2)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大學生應及早制定合適的職業規劃,在制定職業規劃時不能僅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還要考慮職業的合適性以及對社會的現實性。要明白你適合做什么,你能為社會奉獻什么。以平和的心態合理定位,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同時不要受到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大學生仍然喜歡穩定、清閑、福利保障好的單位,希望以此就能選定理想的職業,而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不要過分強調專業對口,學以致用。在求職時,只要是與自己專業關系不密切的職業就不考慮,這樣做只能是人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業難度。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獲得就業是將來職業發展的基本前提。在就業環境不是很理想的條件下,大學生也可先選擇在報酬較低的中小企業就業,也可以從事靈活就業,包括臨時就業、非全日制就業等。職業生涯的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關鍵在于能否借此積累經驗,為今后職業成功奠定基礎期刊網。

(3)挖掘人脈資源擴展求職渠道

在發達國家,即便是勞動力市場中介體系相當完善的條件下,基于人脈資源的社會網絡資本的使用在大學生尋找工作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文化背景下,社會關系網絡的使用已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典型行為特征。特別是在就業市場緊張的環境中,人脈關系資源的使用對于成功求職就顯得格外重要。雖然在我國大學生使用的社會關系網絡中,選擇父母的人數最多,但是由于專業上的聯系,校友資源的挖掘應該更加充分。如果各個大學或學院能夠注重校友資源的建設與維護,這將對大學生尋找工作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4)提高心理素質

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使就業問題給大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與焦慮感。許多大學生抱怨生不逢時,剛畢業就失業。他們應該盡快調整心態,要積極樂觀,勇于接受挑戰,要相信“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盡管遇到多次的挫折對策,也要樂觀面對失敗,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大學生不妨將就業的過程看做是重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并主動調整自我適應社會的過程,通過求職的歷練而增強自我心理調節與承受能力。

3.高校層面

(1)高校應充分了解市場信息,把辦學規模和專業設置與市場接軌,靈活的調整專業設置和專業結構;在招生過程中應根據本校和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確定生源和數量,避免盲目招生;在培育學生期間應注意提高師資力量,加強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的基礎建設,不斷更新教育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有能力的大學生;在學生將近畢業期間,應加強針對大學生的就業信息服務,解決因供需脫節和因信息不暢產生的就業問題。

(2)主動與市場、社會接軌,考慮與相關部門和企業聯合辦學,在專業課程設置、招生規模大小等方面與企業等進行協商,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及早了解、參與企業活動,減少與企業用人機制之間的差距,從各個環節加強對大學生專業能力、適應能力和求職能力的培養。

(3)理順就業指導工作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并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不僅要管理就業工作,還應加強市場調研和就業工作的研究。掌握就業工作的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制定和實施就業指導工作方案。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和設置新專業工作時,提出建設性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三、結論

金融危機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是有“危”也有“機”,如果我們抓住機遇,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多頭并進促進高校就業工作,這對于應對未來的大學生就業,無疑將是一個很好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牛耀堂.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及對策[J]. 鄭州大學學報,2009,1.

[2]代洪甫.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及提高對策[J]. 人才資源開發,2009,1.

[3]唐永紅.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研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图片|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无套内射视频囯产|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国产gaysexchina男外卖|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 97高清国语自产拍|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日欧137片内射在线视频播放|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伊人婷婷六月狠狠狠去|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日本熟妇色xxxxx日本免费看| 在线观看的av网站| aaa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老妇大p毛茸茸|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最近中文字幕2018|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性人久久久久|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 美女高潮无遮挡免费视频| 午夜.dj高清在线观看免费7|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