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集鎮建設論文

集鎮建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5 15:0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集鎮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集鎮建設論文

篇(1)

關鍵詞:農村,水利工作

 

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業發展由過去只注重糧食產量向重視農產品多樣化轉變,由過去純農業向農村工業化、產業化、商品化轉變.農村經濟結構的多樣化、農村集鎮的城市化及農民住宅的小區化,使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和保障能力與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相適應。特別是農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澇能力不高,農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數較低,不少城鎮在排澇動力的配備上還是接照農業的排澇標準進行設計建設,農村居民飲用水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生活和生產污染嚴重,農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較低,農田水利工程經營機制沒有達到良性運行目標。論文格式。這一切,都對農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認為,當前農村水利工作要圍繞“一個目標”(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目標),利用“兩大優勢”(即水資源優勢和水務一體化優勢),確立“三個協調”(即安全、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不斷完善“四個體系”(即防洪保安、水環境保護、水資源配置和農業灌溉安全體系),發揮“五個方面作用”(即提高產業層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觀水平、提高水資源科學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農村水利建設的重點是防洪除澇、節水灌溉、河道清淤以及農村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推廣有效益的技術項目,搞好技術示范工作。

1.要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實施節水灌溉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必要保障。論文格式。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減少灌溉用水損失,有利于解決農業面污染,有利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力,是一項革命性措施,必須擺在農村水利建設的突出位置。要加大節水設施與節水技術的推廣力度,扶持節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滲渠系配套,合理發展噴、滴灌工程,重點發展淺濕灌溉技術,有條件的地方對主干渠道逐步實現襯砌化。

2.要努力提高農田灌排標準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對農田灌溉、排澇、降漬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加強對灌、排、降技術標準的研究。今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切實提高供水保證率和農田排澇能力的標準,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標準的灌排服務。同時,要加強農業產業結構的規劃研究,以利于農田水利配套設施發揮更好的作用。

3.要加大農村水環境治理力度

近年來,水污染帶來的水環境惡化、水質破壞問題日益嚴重,給水產養殖帶來了負面影響,死魚、死蝦、死蟹等現象時有發生;同時,水土流失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保護農村水資源,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創造良好的水生態環境,越來越顯得重要。

4.要加快小城鎮防洪排澇工程建設

隨著農村城鎮化、集鎮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迫切需要解決農村小城鎮防洪排澇問題,特別是從抗御突發性暴雨受到的災害影響來看,農村城鎮的水利設施難以適應短時暴雨的排澇要求,有的小城鎮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澇工程體系,一旦發生較大的洪澇災害,必將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5.要提高農村供水能力

目前,農村居民飲用水和農村工業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現了農村發生地質災害的隱患,故必須提高農村特別是小城鎮的自來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網敷設,解決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用水,順利推進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時,在生產力布局上應綜合考慮,加強村鎮科學規劃工作,修建集鎮截污處理廠,解決污染源,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環境風貌。論文格式。

6.要強化防洪除澇工程的管理

防洪除澇工程是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加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決工程維護運行管理經費來源,一是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臺的有關規費征收政策,三是對通過確權劃界取得的水土資源或經營性資產,再通過出租、承包等形式獲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質,對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單位做到精簡高效,其編制內人員經費要納入公共財政預算;要做好管養分開工作,養護工作通過企業化、市場化機制操作,減輕管理單位的財政負擔.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澇費收取使用辦法,要根據當地工情、水情和種植養殖業及工業經濟特點,研究制定排澇標準,提供優質服務;按照能源費、工資、維修費、管理費、折舊費等核定排澇費,細化受益面積、保護人口、企業產值、種植養殖業等負擔比例,由管理單位向受益個人、受益單位收取排澇費,由縣及縣以上政府出臺政策,建立財政、集體(或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機制,解決排澇費用問題。

7.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經營管理改革

農村水利是農業現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不具有完全市場化的競爭能力。目前,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一家一戶辦不好的農村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應該通過建立農民用水戶協會來進行解決。要按照“誰受益、誰負擔、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明晰工程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規范管理權。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具體的經營管理方式,可以根據工程類型、特點和當地經濟社會環境靈活掌握,還可以由水利站直接管理,也可以通過產權轉讓私人經營,還可以采用經營管理權承包、租賃或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強經營管理。在目前情況下,政府既不能把農村水利當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繼續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包攬的做法。在租賃、承包甚至產權轉讓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實防止掠奪性經營。同時,要加強行業管理,制訂考核辦法,建立獎懲制度。要加強對經營者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協調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對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他建設而減少灌區面積的,鎮村應該進行相應調節,以確保經營者的利益。在保護經營者合法收益的同時,應嚴格要求經營者按照規定繳納規費,促進農村水利事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篇(2)

關鍵詞:城市化、村莊布局、三門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國民總收入平均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但由于長期以來重城市輕農村發展觀念的存在,導致占總人口53.4%的農村一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地帶,城鄉二元結構日益加劇,城鄉差距不斷加大。村莊是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單元,也是人口生活的主要空間。隨著農村生產環境、居民生產、生活和就業方式的轉變,加速了村莊空間格局的變化。探索不同空間尺度村莊布局,可以為引導農村居民建宅遷居、制定合理的村莊規劃、優化村莊布局、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城鄉統籌提供參考。

2、國內外相關研究

(1)美國村莊發展建設

美國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城市化水平達到75%以上。政府有效的區域開發政策,使得鄉村功能出現大轉變,促進城市與鄉村的文明程度、繁榮程度差距逐步縮小。美國自1968年通過“新鎮開發法”后又在80年代提出建設“都市化的村莊”,其中重點注意對農村原始景觀風貌的保護。1984年在馬薩諸塞州成立“鄉村中心”,專門研究發展過程中農村面臨的特殊問題;同時,通過編制鄉村規劃的使用手冊,指明如何通過創造性的建設規劃,保留鄉村特色,并幫助村鎮確定最合適建房的區域和值得長期保留的村鎮的風貌。

(2)歐盟村莊發展建設

歐盟各國農村發展注重自然生態過程的完整性和持續性,房尾不求整齊劃一,道路不求寬大筆直,一切順其自然,沒有對原始地貌做刻意的改變。以法國為例,法國政府為振興農村,修建了眾多深入到農村和落后地區的公路和鐵路,還在國家預算中專列了“農村發展整治基金”,撥出巨款對衰老的農村地區進行整頓、改造,并劃撥專項資金建設鄉村的公用設施,使得城鄉差距大大縮小。

(3)浙江省村莊布局建設

近年來,浙江省以優化城鄉空間布局為先導,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湖州市東部新區將原來497個分散的農民集居點縮減為33個,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和基礎設施共享的程度,并總結出“建設中心村、撤并自然村、改造空殼村”的規劃方針;義烏市遵循“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全市8l個示范村,基本改造完成18個村,推進約1.3萬人向城鎮集中,并重點開展以“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綠化、衛生潔化、河塘凈化”為內容的環境整治,明顯地改善了城鄉及村莊的布局和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國內外村莊建設實踐雖各有側重,但大多圍繞人、經濟、資源、環境的相互關系進行,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其中,重點任務在于通過合理布局生產力,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區域之間的合作與分工,謀求適度的均衡發展。

3、實證研究——以三門縣為例

3.1 村莊發展現狀

三門縣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三門灣畔,全境東西長52.7km,南北寬40.5km,總面積1510km2。2009年底三門縣總人口為42.6萬人,人口平均密度為403人/km2,低于浙江省的460人/km2的平均水平;全縣共有行政村511個,村莊總人口達到33.72萬人,平均村莊人口規模為660人,低于臺州市平均的986人、玉環縣1957人、臨海市881人。

3.2 村莊體系規劃

3.2.1 村莊分級

《村鎮規劃標準》將村莊分為基層村、中心村、集鎮等三個職能等級,其中集鎮是指鄉或城鎮片區的中心;而行政范疇劃中,一般城鎮村莊體系自上而下為中心城市、中心鎮、一般鎮、集鎮、中心村和基層村六個層次。

3.2.2 村莊分類

依據村莊自身交通區位、資源環境、發展特征等要素,在區域環境下將現有村莊分為城市地區村莊和農村地區村莊,其中城市地區村莊分為城中村、近郊村、遠郊村三類,農村地區村莊分為發展村、整合村、萎縮村、搬遷村四類。

①城中村是位于城市或城鎮建成區內的村莊,村莊被建設用地包圍,此類村莊應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納入城市和城鎮的統一建設之中;②遠期村是位于城市或城(集)鎮規劃建成區、城市重點建設片區范圍內的村莊,近期主要以控制發展為主,在遠期納入城市或城(集)鎮統一建設;③遠景村是位于城市或城(集)鎮發展備用地以及遠景控制范圍及周邊的村莊,以引導發展為主,為城市或城(集)鎮發展預留空間;④發展村是有較好交通區位和資源環境,具有一定基礎設施和發展規模的村莊,未來需集聚發展,完善其基礎設施,形成地域中心;⑤整合村是發展條件一般但有一定發展基礎而需保留的村莊,需要在現狀基礎上進行農居點整理,并控制發展規模;⑥萎縮村是由于地質災害、發展條件受到限制、基礎設施缺乏以及規模過小等因素而需并入其它相鄰行政村的村莊,應限制其發展;⑦搬遷村是位于高山上、重大工程設施建設范圍以及風景區核心區和水源保護區內需搬遷的村莊以及有嚴重地質災害影響需搬遷移的村莊。

三門縣村莊分類匯總表

3.3 村莊布點規劃

3.3.1 城市地區村莊規劃

(1)城市型村莊

城市范圍內村莊全部撤村建居,并且改村民自治管理為城市社區管理;空間策略主要分為就地改造和遷移改造兩種。

就地改造——針對用地功能與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等相關規劃協調的村莊,將原有村莊集體土地統一征為國有,部分用于村民安置,多出部分作為商品房開發土地有償出讓。

遷移改造——城中村村民由政府統一進行公寓式安置或貨幣式安置;村莊遷移之后,原宅基地收為國有,原村民住宅、集體用房等由政府折價補償或收購。

(2)城鎮型村莊

宜實行新村建設模式進行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在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上與城鎮居民無異,待時間成熟即可就地撤村建居。

3.3.2 農村地區村莊規劃

(1)山區地區村莊

從生態和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以“下山脫貧”為主要方向,把現狀難以發展的山區村莊確定為搬遷村,行政上采取撤銷的原則,空間上采取整體搬遷或逐步搬遷。

(2)特殊地區村莊

包括位于水資源保護區、風景區核心區、地質災害區等區域內的村莊,未來以異地搬遷安置為主,對擁有文物點的村莊根據村莊發展實際而定,但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單位(點)的保護工作。改造策略在行政上采取撤銷策略,在空間上采取整體搬遷或逐步搬遷。

(3)集鎮規劃

根據村莊規模,集鎮發展需要對村莊進行行政上的撤并,空間上重組,增強對周邊村莊人口的吸引,并以較好的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服務于周邊村莊。

(4)中心村規劃

中心村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具備一定規模、配套相對齊全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是本村公共活動和管理服務的中心,且對周圍村莊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村莊。合理規劃建設中心村,使之成為相對集中、規劃設計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居住條件和環境良好的村莊,并且帶動周邊村莊的發展。

3.3.3 小結

三門縣域村莊規劃圖

規劃全縣共撤并村莊(包括村改居)310個,其中近期88個,遠期222個。

近期撤并村莊88個,其中城市地區(包括村改居)65個,集鎮2個,農村地區21個;遠期撤并村莊222個,其中城市地區(包括村改居)82個,集鎮17個,農村地區123個。

4、結語

本文以浙江省三門縣為例,分析闡述了村莊分類發展策略、村莊空間整合等縣域村莊布局問題。在村莊發展過程中,人口與土地是兩個重要因素,在整合村莊空間布局基礎上,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推進方案的建設實施,并加強人口向中心城區、城鎮的政策引導,加快城鄉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使農民的就業、養老、醫療和基本生活有保障,這對于在現今形勢下加快城鄉統籌建設起到一定的發展借鑒。

參考文獻:

高文杰,連志巧.村鎮體系規劃[J].城市規劃,2000,24(2):30-34.

金兆森,張暉.村鎮規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2,28.

篇(3)

關鍵詞:農村,配網,供電可靠性

 

供電可靠性指標直接體現供電系統對用戶的安全、可靠的供電能力,是供電系統規劃、設計、基建、設備改造、生產運行等方面的綜合體現。

一、農村配電網運行檢修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有關規程需修訂。

配網現行的架空線路及設備運行規程是原能源部1988年頒發的,而目前配網的接線方式,設備性能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規程所涉及的內容顯然不能滿足運行管理需要.如在真空開關、SF6開關設備絕緣線路的巡視管理等方面都是空白,而運行單位制定現場運行規程時也只能在現有部頒規程的基礎上編制,要在運行管理上有新的突破,應自下而上逐級征求章見,修訂配網現行的架空線路及設備運行規程。

(二)檢修人員和數據管理存在問題。

當前配網設備的裝備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維護檢修人員變化大、業務素質提高慢,出現技術斷層,配網管理中重要的基礎數據和運行經驗難以得到較好的記錄和總結。運行管理工作比較被動,對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形成制約。

(三)設備選型不規范.

在以往的農網建設改造期間,配電網雖進行了大且設備的更新換代,但設備選型卻不規范.如自動化設備、配電設備選自五六個廠家,產品雖然按國標設計,但運行狀態有好有壞。

(四)檢修模式待完善。

目前配網線路設備的缺陷檢修一般都是以班站為主組織開展,受施工等因素影響,缺陷消除比較緩慢,容易造成配網線路多次重復停電,因此要逐步改變原有的檢修模式。

二、加強農村配電網運行檢修管理的建議

縣供電企業應該加強供電可靠性的管理,不斷提升安全、可靠供電水平和企業的服務質量。筆者以為,提高10千伏配網的供電可靠性,要注重解決好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科學改善電網結構

加強配網的環網運行水平,有條件的可考慮改造配電線路為“手拉手”銜接運行方式。經過城農網建設改造和年度配電線路大修改造,現在大多數10千伏配電線路主線截面增大,在滿足當前負荷的情況下留有余度,這樣當一條線路出現故障或計劃檢修時,可通過環網設備,將故障段或工作段以外的線路設備繼續實施帶電運行。目前,國家一流縣供電企業山東省壽光市供電公司10千伏岳寺線與孫三線、城二線與新興線等均實行了這一運行方式,有力地保證了連續供電。

科學選擇開關安裝位置。科技論文,農村。對單電源輻射式的配電線路,按線路負荷分布情況在主線上安裝2至3臺真空開關,開關動作電流按線路末端最小短路電流值選定,真空開關動作電流值前后應配合,并建立開關定值檔案,當線路負荷發生變動時,相應調整真空開關的動作電流值。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分支線首端安裝分段開關設備。山東省壽光市供電公司某條10千伏配電線路帶有客戶50戶,如有一新上客戶接火停電需3個工作時,如若全線停電,本次停電將造成150個停電時戶,但如果該新上戶位于一個有6個客戶的分支線上,而該分支線又安裝了隔離開關,則只需將隔離開關斷開,這樣只會造成18個停電時戶,同樣一個工作任務,后者造成的停電時戶數僅為前者的12%。

(二)努力減少線路故障

加強對配電設備的巡視。主要是檢查導線與絕緣子的綁扎和固定是否牢固,導線與建筑物、樹木的距離,橫擔、絕緣子、拉線螺栓是否松脫,導線的垂弧過松或過緊等。要建立詳細的巡視記錄,特別是對巡視出的線路缺陷或隱患,應限期整改。對配電變壓器特別是農村配電變壓器定期進行試驗,對不合格的進行維修或更換;對配電線路上的絕緣子、開關、斷路器、熔斷器、避雷器等設備進行絕緣測試,不合格的立即進行更換。科技論文,農村。加強對轄區內蔬菜大棚膜、錫箔紙等的管理,防止其對線路的破壞。特別是對于大棚區的配電線路,在春、秋多風季節,極易發生大棚膜、錫箔紙刮到配電線路上造成導線相間短路故障的發生,要預防這類事故,應從宣傳入手,可采用印發宣傳標語或手冊的方式,廣泛深入宣傳,形成全社會保護電力設施的良好氛圍;與大棚種植戶簽訂大棚管理協議書,依靠群眾的力量用堅固的尼龍繩將大棚覆膜壓牢、壓實;依法保護電力設施,禁止在法定的電力線路防護區內新建任何構筑物。

防止外力破壞事故的發生。在居民區、交通道路旁邊的電桿應采用打警示漆、建加固墩等措施,電纜通道應敷設足夠的電纜樁,防止外力破壞電力線路。露天配變臺架等應設置可靠遮欄,防止小動物進入配變引線側引起配電線路故障。做好線路設備防雷措施,應認真對配電線路防雷裝置下引線或接地線進行檢查,接地引線應接觸良好,應無開焊現象,避雷設備螺絲不應有銹蝕松動,定期測試設備接地電阻并使其符合規程要求,給開關變壓器接掛防雷帽。

(三)加快事故處理速度

建立事故應急處理機制。科技論文,農村。要通過反事故演習等措施,不斷提高調度人員和生產一線人員應付突發事故的能力,嚴格執行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縮短事故處理時間。對于修復較困難的事故,應采取切機、切負荷等措施,將故障段暫時隔離,使線路其它部分恢復供電。

對重要電力客戶,或突然停電或間斷供電會嚴重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和具有重大政治影響的電力客戶,應采用二路或以上供電線路作為備用電源,且備用線路的電源不為同一主電源。當一條電力線路發生故障停電時,備用電源應通過自動投切裝置繼續對客戶持續供電。實行帶電作業。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更換線路開關、絕緣子等線路設備類工作,T接新線路以及煩瑣的事故搶修等,往往停電時間較長。針對這種情況,企業實行帶電作業,減少停電損失,方便電力客戶。

(四)加強配電運行人員的培訓工作。

使工作人員熟練掌握設備運行方面的規程規定,掌握衡番設備運行狀態是否良好的標尺,要注重實戰演練。科技論文,農村。

(五)加大加快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

自動化技術在農網應得到廣泛的應用。科技論文,農村。我國各個地區實施了許多配網自動化項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技論文,農村。農村配電網自動化建設也將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設備的不斷成熟而得到廣泛應用。對于農村電網,輻射性配電線路占絕大多數,如果直接選用遠動控制模式,通信系統建設投資規模會非常大,而選用就地控制方式的飲線自動化則更為實際。因此,縣級農電企業在選擇配電自動化建設方案時一定要考慮農電技術人員的實際情況,盡量滿足可靠性、先進性、免維護性或少維護性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煜.加強農村配網運行檢修管理的建議[J].電力設備,2006,(06)

[2]實施科技興電戰略推動企業健康發展[J].電力設備,2006,(06)

篇(4)

        1. 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及教學實踐       

        2.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及教學實踐       

        3.以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為例跟蹤審計探究      

        4.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5.石柱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現狀及對策建議    

        6.對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探討       

        7.隴南永興王塄飲水安全工程自檢補救分析    

        8.淺談海原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9.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分析      

        10.基于安全工程專業的大學物理課程改革      

        11.高校新生《安全工程導論》課程教學實踐       

        12.創新型安全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探索     

        13.PBL教學模式在“信息系統安全工程”課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     

        14.獨立院校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5.肥西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探析     

        16.安全工程專業實驗教材建設及改革對策研究      

        17.安全工程專業化工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      

        18.安全工程原理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19.淺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    

        20.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改革與實踐      

        2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問題探討     

        22.對應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思考       

        23.應用型安全工程專業《傳熱學》課程教學初探    

        24.工程認證背景下的安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5.淺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26.交通特色的安全工程專業發展過程中實驗室建設的積極作用     

        27.安全工程認識實習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8.安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29.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與水源保護措施      

        30.創建“土壤安全工程”       

        31.特色專業建設對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發展的作用     

        32.宣漢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探討     

        33.宣漢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探討     

        34.做好飲水安全工程施工及管理的意義     

        35.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改革與探索     

        36.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對責任追究      

        37.安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方法改進探討     

        38.淺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9.安全工程專業《安全系統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40.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機制研究      

        41.安全工程專業《環境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42.祿豐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問題探究及對策    

        43.鄉鎮集鎮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研究       

        44.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安全工程專業教學質量       

        45.淺談信息化技術在交通安全工程中的應用      

        46.基于從業能力培養的安全工程專業教學模式研究      

        47.以專業認證為導向的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48.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49.3D虛擬仿真技術在“化工安全工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50.安全工程專業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5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道故障影響因素及排除對策     

        52.淺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53.淺談東昌府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      

        54.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現狀、問題與對策      

        55.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蓄水池設計淺議       

        56.靈壽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消毒設備應用     

        57.淺談如何解決靈壽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問題    

        58.核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59.安全工程專業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0.安全工程專業認識實習現狀分析及改革模式探討      

        61.安全工程本科畢業設計與綜合性人才培養分析與評價     

        62.安全工程專業《空氣調節》課程教學與考核改革研究     

        63.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連通海原縣      

        64.產學研結合培養煤礦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改革與實踐     

        65.淺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       

        66.如何因地制宜設計農村人飲安全工程       

        67.建筑方向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     

        68.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建議       

        69.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問題的探討     

        70.淺析高寒山區公路的安全工程管理     

        71.陸良縣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72.對尾礦庫閉庫治理安全工程項目立項的認識       

        73.淺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74.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思考       

        75.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機制       

        76.陸良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的探索      

        77.淺析福泉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      

        78.突出行業特色的安全工程認識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    

        79.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的思考      

        80.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8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82.太康縣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實施辦法      

        83.假期兼職對安全工程專業大學生素質的影響       

        84.沈陽質監加快部署電梯安全工程工作     

        85.基于MOOC資源的彈藥安全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86.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87.基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88.解讀《消防安全工程》系列標準        

        89.安全工程材料在重大災害事故防治中的開發與應用      

        90.高職院校安全工程類專業校內實踐能力培養途徑探究       

        91.安全工程實驗室信息化平臺建設探索      

        92.晉中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分析和探討      

        93.安全工程專業卓越計劃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      

        94.《化工安全工程》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      

        95.淺析煤礦安全工程監控發展走勢      

        96.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改革探討       

        97.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8.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遷安市的建設與思考     .

篇(5)

【關鍵詞】房產測量存在問題解決方案房產測繪 地產測量問題

中圖分類號:P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開展的如火如荼,同時,無論是城市還是在鄉村集鎮,房產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由于商業住宅的突起,建筑面積成為業主考量的主要因素。房產測量就是表述房屋以及房屋用地等相關信息的測量技術,通過采取科學的測繪手段和方法,根據房地產管理的需要和要求,對房屋及房屋用地的相關信息進行調查和測量,并提供測量結果,用于表述房屋相關信息。房產測量的結果,構成了建筑產權面積的基礎,同時也成為了購房者需要掌握的信息。由于房產測量結果涉及到房屋產權人的利益,在測量中如若發生偏差,可能給房地產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提高房產測量水平,對提高建筑質量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二.房產測量的目的、內容和意義。

房產測量是采集和表述房屋以及房屋用地有關的信息,為房產產權、房地產開發和利用、房產交易、產籍管理、征收房產稅費提供依據,同時為城鎮規劃建設提供數據和資料支持。

房產測量的內容包括:房產調查、房產平面控制測量、房產要素測量、房產面積測算、變更測量、房產圖繪制以及測量成果檢查及驗收等。

在房屋面積測算中,房產測量是具體形式,房產測量的結果通過房產管理部門的嚴格審核和批準,具有法律效力,房產測量結果減少了房產產權糾紛的發生率,為房產產權人提供了產權法律保護依據。同時,房產測量在測量過程中,采用了科學的測量技術,實現對房屋面積的計算,能提供較高精度的測量結果,這為房產產籍管理部門提供了處理和協調房產產權糾紛。另外,房產測量根據國家有關測量測繪標準和技術規范,對房屋信息進行采集和測量,對房屋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占地位置、周邊狀況等信息提供專業性數據,形成了房地產檔案的原始資料,為規范城市發展、管理城市建設提供了可靠依據。房產測量形成的房產簿冊、房產圖集和房產數據,為房產購買者提供了檢測房屋買賣面積是否存在縮水、縮水比例大小等有所顧慮問題的解決手段。同時,在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商品房屋價格居高不下的市場情況下,房產測量在某種程度上能監督房地產開發商的交易誠信,避免部分開發商因為房產利益趨勢而在房產面積上動手腳,由此,加強房產測量管理和監督,有利于保證房產買賣雙方的正常利益,同時也有利于維護正常的房地產交易市場秩序。

三.房產測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儀器常數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現階段,進行房產測量一般都采用精度較高的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房產測量方法,采用具有儀器校正資質部門檢定無誤的測量儀器進行房產測量。在采用全站儀測量時,測量計算是在測定測距儀上乘常數和加常數,由于在碎部測圖中的距離較近,通常對儀器乘常數予以忽略,只考慮加常數。測量中采用拓普康全站儀時,由于儀器的常數通常都不包含誤差,測量時要設置為零,同時該系列的棱鏡常數也需要設為零,在使用其他光學測量儀器時,需要設置相對應的常數后才可使用。同時,測量房產時,通常要將棱鏡靠在房屋的角點上,而不能將棱鏡的中心位置直接放置到房屋角點上,采集坐標時,要明確采集的是房屋角點坐標還是棱鏡中心坐標。在房產測量的實際測量工作過程中,測量儀器常數基本上都設為零,在進行野外數據采集之前,要采用鋼尺作對比,測量出棱鏡常數,在設定好全站儀的棱鏡常數和加常數后,才能直接測量出房屋角點的坐標。

2.計算方式導致的測量面積問題。

2.1陽臺面積計算。

房屋中的陽臺是全封閉或半封閉式結構的房屋附屬設施,由于為業主提供了活動和休閑的空間,受到了很多關注。在陽臺測量時,由于陽臺形式的多種多樣,陽臺頂蓋以及圍護結構都不盡相同,導致在測量時容易發生偏差,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

在陽臺結構中,隔層有頂蓋,陽臺隔層與底板以及圍護結構都不在同一個豎直面上,而又有其他利用構件作為頂蓋的,進行此類測量時通常容易產生測量誤差的方面較多。在部分覆蓋的頂蓋中,沒有完全覆蓋的部分不能算入面積內,而當投影面積超過圍護結構的二分之一時,計入面積內,少于二分之一的部分不能算做面積內。隔層有頂蓋時,陽臺要算作無頂蓋,由于隔層頂蓋作用不明顯,無法起到保護作用,因此不能計入面積之內。

2.2室外樓梯測量計算。

計算建筑面積時,室外樓梯按照層數減去一,其底層是不計算面積的,這和室內樓梯的自然層數計算有所出入。室外樓梯測量面積時,連接到另一棟房屋的,采用無頂蓋結構的樓梯由于無法給本樓提供服務,因此不能計入建筑面積內。根據建筑面積計算規定,不能將非“永久性,結構牢固”的建筑物計入建筑面積內,同理,而當室外樓梯材質是木制或鐵制時,不能將樓梯面積算入建筑面積內。

2.3共有面積的分攤。

分攤的共有面積是存在爭議較多的部分。共有面積分攤應保含不應分攤的共有面積和應該分攤的共有面積兩個方面。而分攤的共有面積主要是內外廊、電梯房、機房、門廳、室內外樓梯以及樓梯懸挑平臺,同時還包括有維護結構的水箱、多層建筑的突出結構的樓梯間等。不應分攤的共有面積是除應分攤共有面積外的面積,包括非機動車庫和機動車庫、地下室等。共有面積分攤應掌握一個基本原則:一個房屋權利人擁有一棟房屋,采用分層分攤;多個權利人共有一棟房屋,采用分戶分攤。

3.測量概念區分。

房產調查時,幢是房產要素測量的基本單位,也是進行調查的基本單位,因此更有必要做好“幢”的概念明確和區分。區分“幢”時要把握三個原則:

(1)在實際操作上,同一幢樓應該是在設計規劃、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等重要施工步驟保持高度一致的。而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的項目,應算做單獨一“幢”。

(2)同一幢樓的房屋地面上部基礎、各部結構要保持相連,房屋結構中的梁、墻、柱等要相互連接,各部不可分割。如果出現結構分離,應獨立分幢。

(3)同一幢樓的房屋所占土地應該為同一個產權人。同時,同一幢樓要有共同的共有和共用設施。由于幢的劃分,造成產權人負擔建筑分攤面積較大,因此要在房屋各部分之間增設共用設施。而算為多幢時,共用設施應該不在重復計算。

四.結束語。

房產測量是房屋買賣以及房產產權人辦理房產業務的基礎,做好房產測量不僅僅有利于保障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對提高建筑單位建設水平有良好作用。隨著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住房問題又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改善房產測量,提高建筑水平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郭貴海 楊久東 錢自紅GUO GuihaiYANG JiudongQIAN Zihong房產測量若干問題的解決方案 [期刊論文] 《地理空間信息》2006年4期

[2] 梁澈瑩 關于房產測量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期刊論文] 《西部探礦工程》2009年9期

[3] 江麗鈞 江金霞 徐招星 JIANG Li-junJIANG Jin-xiaXU Zhao-xing 房產面積測算與共用面積分攤中若干問題探討 --以浙江省麗水市為例[期刊論文] 《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ISTIC2005年2期

[4] 吳國正 飛 探討房產測量中的面積測算實例問題 [期刊論文] 《建材發展導向》2011年12期

[5] 張大景 房產測量時應注意的問題探討 [期刊論文] 《科技與生活》2011年3期

篇(6)

論文摘要:結合經濟落后地區的小城鎮發展規劃,就發展動力、基礎設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鎮化進程作了進一步的思考,繼而提出了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的對策,以求在城鎮化進程中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碭山縣政府聘請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碭山縣城總體規劃重新進行了修編,現該規劃已經宿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實施,但對規劃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仍值得進一步探討。

1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碭山縣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該地區小城鎮發展呈現出滯后于其他地區的明顯特征。

1.1產業結構不合理

近幾年來,碭山縣的經濟增長速度較慢,增長后勁不足;經濟總量偏小,綜合實力不強;經濟增長方式較粗放,質量和效益都不太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深加工業發展不足,優勢資源轉換不多;企業組織結構不夠優化,大企業、龍頭企業少,只能依靠中小企業維持著經濟發展;地方財力十分緊張,沒有足夠的資金建設城鎮和升級產業。簡單地說,碭山走的是一條農業主導型的經濟發展之路。隨著農業弱質性的進一步顯現以及農副產品特別是水果市場供求矛盾的進一步激化,這一發展的低效性已經暴露出來;同時,隨著周邊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全面推進,這一發展模式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

1.2要素資源短缺

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尚處在原始的資金、技術積累的階段,鄉鎮企業發展滯后。由于發展相對落后,碭山的要素資源積累能力低。2003年,碭山縣的地方財政收入位居全省61個縣市第46位;人均財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數第5位。城鄉居民人均儲蓄余額2194元,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術短缺。全縣工業企業中,科技工作人員不足百人,其中擁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只有1O多人。產業結構的表面合理性掩蓋了產業結構深層次的不合理。按當年價計算的碭山縣的三次產業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調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規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層次地看,這種產業結構調整并沒有帶來深層次的質量提高,最突出的問題是產業鏈條較長、附加值較高的對工業經濟特別是對國民經濟有重要帶動作用的制造業比重過低,僅為19.78。產業結構仍然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的技術基礎薄弱,主要為由第一產業延伸出來的農副產品加工業;第三產業的層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個體經營的小規模服務業,功能局限于每月傳統的固定時日的簡單集市貿易,輻射范圍也僅是城鎮附近的鄉村地區。經濟落后地區的小城鎮發展呈現出要素資源短缺、產業結構低度的特征。

1.3城鎮化水平低下

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分布密度較小,開發強度偏低,城鎮人口和用地規模也較小。2003年底,碭山縣城市化水平約為20.6,遠低于全省水平。由于產業、技術與人才的集聚度不夠,小城鎮功能薄弱,對鄉村地區的輻射力和吸引力較弱目前由于碭城小城鎮核心度低,城鎮體系的職能結構較松散,呈現小城鎮與鄉村發展相對均衡及城鎮體系結構等級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鎮發展帶有明顯的農村集鎮特征,仍處在緩慢的城鎮化積累的初期階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鎮中普遍文化素質偏低,城鎮化水平存在著質與量的低下。

2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經濟薄弱

區域經濟的實踐和理論研究都表明,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區域內的中心城市的發展狀況。如果中心城市競爭力強將有利于其集聚周邊的要素資源,并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經濟及產業腹地,一旦其要素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對區域經濟產生強烈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形成中心城市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否則,缺少中心城市輻射,區域經濟就有可能被臨近的城市所覆蓋蠶食、分割。

2.2推動發展的動力不足

碭城小城鎮發展不僅內部動力不足,外部動力也相當匱乏。盡管國家對于中西部地區的小城鎮發展有政策上的傾斜,每年有定期相應扶貧款的財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鎮發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動力機制,這些資助也只能是杯水車薪,不足以使經濟發展出現質的飛躍。一方面,盡管經濟落后地區的自然資源相對較為豐富,小城鎮的發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啟動資金與技術的推動。另一方面,由于產業結構層次偏低,區域經濟中經濟同構現象嚴重,小城鎮發展的經濟增長點往往限制在少數技術含量低、有資源利用優勢的項目上,造成鄉鎮企業的發展缺乏廣闊的空間和有效的推動力。

2.3基礎設施的制約

城鎮物質空間環境作為城鎮經濟發展的硬件支撐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城鎮經濟發展的容量與空間。而目前經濟落后地區基礎設施投資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約小城鎮經濟發展的瓶頸。以交通設施水平發展為例,在碭山縣范圍內無一條高速公路通過。而作為剛起步的加工工業的發展,對對外交通條件有較強的依賴性。落后的交通狀況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鎮化進程

城鎮化進程的根本動力是經濟,而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工業發展普遍力度不足。工業企業的低層次組織不僅使小城鎮對周遍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力缺乏吸納力,甚至小城鎮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農,呈現不徹底的城鎮化的傾向口]。因此,在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向周邊鄉村地區的經濟輻射還相當膚淺,城鎮化的推動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鎮化進程中還呈現出一種逆向趨勢,碭山縣由于經濟落后,有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口流人經濟發達地區謀求職業,他們每年帶回的資金中相當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鎮中買地建房,發展個體經營的服務業。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小城鎮周邊農村地區的人才與資金在推動著小城鎮的發展和地區城鎮化的進程。

3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的措施

3.1城鎮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鎮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還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據有關方面測算,今后一個時期將是我國城鎮化加快推進的時期,由此將創造大量的新興城鎮市場,給城鎮經濟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小城鎮首要的基本職能是為農村非農業經濟活動提供場所,對于經濟落后地區的小城鎮發展而言,至關重要的是挖掘經濟發展的潛能,以此為可能出現的跳躍式發展做好準備。

對于碭城,它首先缺乏明確的投資項目和吸引力,無論是鄉、鎮的或縣的決策者,對其未來的發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體的設想,并且認為發展的困難和阻力都相當大。因此,在規劃中將小城鎮發展條件劃為三個層次:(1)優先建設縣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較強集聚和輻射能力,帶動縣域城鎮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重點發展中心鎮。選擇區位條件優越、經濟基礎較好、發展潛力大的鎮,逐漸培育為新的中心鎮,使中心鎮成為所在輻射區域的產業、經濟的核心,為實現城鄉一體化奠定基礎;(3)合理發展一般鎮,因地制宜撤并鄉鎮,引導一般城鎮合理、有序、健康發展。

3.2基礎設施的選擇性建設

由于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往往受到基礎設施投資能力瓶頸的制約,因而在城鎮化初期全面建設城鎮基礎設施網絡是不現實的。鑒于有限的投資能力,只能對基礎設施的各項缺口以及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評價,著重于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區域中宏觀基礎設施骨架的構建,以使小城鎮在未來發展中保有進一步完善細化和區域基礎設施共享的可能。:

在碭城縣域規劃中,縣域交通網的規劃建設與城鎮體系的發展在空間布局上統一和建設時序上相互協調,并適當超前;建設與城鎮規模結構、空間分布相適應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構建城鎮之間的快速聯系干道;加大交通設施建設力度,拉動經濟發展。近期拓寬與連霍高速相聯接的101省道;遠期與周邊地區相協商,建成與商毫、連霍、京福高速公路相連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鎮體系的合理規劃

經濟落后地區城鎮體系結構的松散及小城鎮間孤立、單向的經濟聯系不利于城鎮化的進程。國家的小城鎮建設政策要求將小城鎮建設納入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的軌道。加強小城鎮在村鎮地域的經濟、技術、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區小城鎮發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經濟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利用資源的稀缺性發展特色產業,謀求在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中的地位,使在區域中擁有多向經濟聯系。恰當的職能分工和產業互補有助于區域小城鎮化進程,也為小城鎮的發展創造寬松的區域環境。

碭山縣域城鎮體系發展可分兩步走。

近期: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并重,通過中心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強化,把碭城地區建設成為現代化小城市,提升其縣域城鎮體系的首位度,使縣域中心鎮的建設得到加強,初步形成較為合理的縣域城鎮體系結構。

篇(7)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有企業企業家成長與激勵約束機制創新研究”(10JJD790005)

作者簡介:程 娜(1978-),女,遼寧沈陽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理論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研究。E-mail: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以及文化的開放性發展,文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水平與地區經濟發展間存在著正向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公共文化事業建設狀況,影響著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結構和效率效益;另一方面,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推動農村的經濟增長。從長期來看,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

關鍵詞:農村經濟;公共文化; 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1)06-0083-08

一、引 言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決定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勞動、資本、土地、技術,而隨著知識經濟以及文化的開放性發展,文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文化與經濟之間的互動作用越來越突出,二者之間的多方位、多層次、多環節、多角度、多形式、多內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并孕育出“文化經濟(Cultural Economy)”這一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1]。“文化經濟”時代命題的提出[2],符合的社會生產原理。他指出,人類生產勞動的社會分工造就了物質生產領域和精神生產領域的分離,于是社會生產分化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而人類的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個人生命的生產和再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形式和普遍形式[3],“文化經濟”就是相對于物質經濟而言的。文化創造著我們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廣闊的和深刻的內涵,人類生活的基礎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習慣,支配動物行為的本能,是動物物種的自然特性,人的行為則是靠人自己曾獲得的文化來支配[4]。馬克思認為,通過社會生產,不僅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擁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自己的發展和運用[5]。因此,當前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是人類“跳出經濟發展經濟”的最高形態的融合,在此階段,文化已成為主導力量引領著經濟發展,并逐步成為經濟發展最為重要和有效的動力機制[6]。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農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雖然其發展速度遠快于城鎮,但從整體發展狀況來看,其經濟發展水平與城鎮仍存在著較大差距。究其原因,農村公共文化發展水平的落后無疑是諸多經濟影響因素之外的主要影響因子之一。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其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村文化的進步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進行分析,以期為進一步完善相應經濟、文化發展政策措施提供借鑒,由此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本文從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現狀分析入手,運用農村公共文化與經濟協同發展理論以及定性數據分析方法,對農村公共文化與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兩者的協同發展進行具體分析,由此進一步提出促進我國促進農村經濟與公共文化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二、我國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現狀分析

1.總量指標比較分析

為衡量全國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在研究中,主要選擇能夠衡量農村文化機構建設規模和水平的典型指標來對比各省市的情況,這里選擇的指標包括鄉鎮文化站、集鎮文化中心和農村文化專業戶數三個總量指標,其具體情況見表1所示。

表12007年我國農村文化機構建設概況

由表1可見,鄉鎮文化站設置全國最多的地區是四川省,其所設置的鄉鎮文化站個數占全國的比重為10.86%,而上海市的鄉鎮文化站個數占全國比重最低為0.39%;集鎮文化中心全國比重最高的是山西省,四川省僅次之,海南省的集鎮文化中心數量比重占全國的0.46%居全國最低位,寧夏次之,上海市的該指標居倒數第三位;農村文化專業戶占全國比重最高的是山東省,四川省居第五位,比重最低的是,之后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為青海、海南、寧夏,上海市居倒數第五位。

2.相對指標比較分析

考慮到各地區人口數量的影響,引入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數、每萬人口鄉鎮文化站數和每萬人口集鎮文化中心數三個相對指標來反映農村文化建設水平(見表2所示)。

表22007年我國各地區農村文化建設水平相對指標比較

由表2可見,每萬人口鄉鎮文化站的平均數(個)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西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東地區、東南地區。其中,每萬人口鄉鎮文化站個數為0.81,居全國第一位,新疆的每萬人口鄉鎮文化站個數次之為0.74,北京市該指標居全國第三,而山東省該項指標為0.28居全國最低位,其后由低至高依次為江蘇、河南、安徽。每萬人口集鎮文化中心個數由高至低的順序依次為:華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東地區、東北地區、中南地區。其中,北京地區的每萬人口集鎮文化中心個數居全國首位為1.98,和新疆分別居第三、五位,山西和上海居全國第二、四位;反過來,安徽居全國最低位為0.09,之后每萬人口集鎮文化中心的個數由低至高的排列順序依次為貴州、河北、廣西、吉林幾省。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由高至低的順序依次為: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北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與每萬人口鄉鎮文化站數相似,北京地區的每萬人口集鎮文化中心個數穩居全國首位為35.92,地區的該指標居全國最低位為1.27,與此同時,天津、遼寧、上海、浙江、重慶依次位于北京之后農村文化專業戶平均數居全國首列,而安徽、青海、貴州、廣西等省的農村文化專業戶平均數居全國尾列。

三、農村公共文化與經濟協同發展分析

1.農村公共文化與經濟協同發展的理論分析

(1)我國公共文化的特征分析

這里的公共文化指的是具有公共產品屬性的文化設施、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等。具體而言,包括公共教育設施、公共文化機構、公共文化中心以及他們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而公共文化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公共產品性質。文化投入是文化生產企業和服務部門在一定時期內向社會提供的以實物形式存在的文化產品和以非實物形式存在的文化服務所需要的投入。其中,文化產品包括以各地特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形成的物質文化;以特有的情感、審美觀點、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心理素質等形成的精神文化;以特有的管理和組織形態形成的制度文化等。因此,與其他產品相比,其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

第二,非競爭性。文化產品及服務的消費方式不是一種占有和直接使用消耗的方式,而是以文化藝術形式體現的物質載體。在欣賞的過程中,文化價值不僅不會直接使用消耗,而且會在人群共同欣賞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文化產品及服務的成本不會由于消費人數的增加而增加,新增加的消費也不會減少原有的消費。因此,文化產品及服務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

第三,非排他性。大部分文化產品及服務的消費范圍涵蓋整個社會,也就是說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可以無償使用該產品,如廣場演出、節日慶祝活動和露天雕塑等。此類文化的特點是在消費時,很難把任何一個社會成員排除出去,而且每個社會成員在使用時不影響其他人的使用。因此,此類文化產品及服務具有非排他性的特點。由于這種非排他性的存在,生產者和經營者無法通過提供此類文化產品及服務,來實現利潤和收益的最大化目標,因而不愿無償提供該產品。但盡管存在非排他性,但由于此類文化具有社會公益性,會促進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從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需要由社會提供。

第四,外部性。社會成員在消費一些文化產品及服務時,會通過社會互動等方式給他人造成好的或壞的影響,這就是此類文化具有的外部性。根據外部性影響的性質不同,文化可分為公益性與公害性的。公益性的文化能夠提高社會的整體福利,提供高品位的、健康的公益文化,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這些精神產品有利于改善生活水平,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對滿足社會成員的文化需求能起到促進作用。反之,具有負的外部效應的公害性文化的滋生和發展會降低整個社會的福利。

由于文化產品及服務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兼之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外部性以及公共文化投入的公益性、高集中性、高風險性等特點,致使公共文化投入的資金來源變成了公共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而由于公共文化的公共產品屬性,生產者和提供者不愿無償生產此類文化產品,因此,在實踐中,政府往往成為此類公共文化建設的融資主體,投入資金的難易、多少及效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這就決定了公共文化與經濟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2)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公共文化事業建設狀況

第一,農村經濟實力影響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規模。

由于公共文化建設需要大量的固定資本投入,需要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因此,公共文化事業的建設規模受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當經濟發展水平與公共文化事業建設不協調時,特別是公共文化建設規模過大時,可能導致消極的后果。如果公共文化事業的建設規模超過了其需求水平,在對公共文化的需求水平不能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公共文化的積壓,是人力、財力和物力水平的浪費。當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規模超過了地區財政所能負擔的水平時,既影響公共文化建設的正常進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長期發展。可見,農村公共文化的投入建設規模受到農村文化消費水平的影響,而農村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規模又受到地區經濟實力的影響。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農村公共文化產品消費的規模,同時也制約著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規模和速度。

第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結構和效率。

首先,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公共文化產品需求的層次。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農村公共文化需求主要是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減少文盲。當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程度時,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會發生變化,農村公共文化需求將是滿足農村社會成員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其次,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公共文化建設的效率。公共文化建設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撐。具體來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越高,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效率更高,服務的質量更好,公共文化建設的內容層次也會更高。同樣,經濟實力越高,公共文化的需求層次將更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層次也將更高。反之,現代科學技術水平越低,經濟實力越低,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效率就越低,文化產品的需求層次就越單調,公共文化建設的效率就越低。

(3)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對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為農村公共文化可以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具體來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升級。

農村公共文化在農村產業結構升級中發揮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農村文化建設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農村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組成部分,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也會對其他產業的結構升級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其次,從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內容來看,通過發掘民族和民間傳統文化,提高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有利于營造農村投資軟環境,對地方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工作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最后,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發展,有利于文化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文化產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第二,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

從影響生產力的諸因素來看,人作為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決定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從長期來看,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有利于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勞動者素質提高作出貢獻:一是文化、藝術、科學知識對農村社會成員具有的導向、激勵和教化的功能,促進農村社會成員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二是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通過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和技藝素養,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增長。

國內外的實踐已經證明,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具有非常重要的聯系。這是因為加強勞動者素質建設是勞動生產率的關鍵因素,是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文化、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訓作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本手段,在以科技和教育為核心的競爭中具有關鍵作用。通過文化、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是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同時,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開發,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文化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市場開發潛力。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表現為:農村經濟發展為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有利于增加文化需求,和提高文化需求層次;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會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促進科學技術在農村的推廣和應用。可見,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反過來又會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說,經濟建設與公共文化建設從長期來看,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

2.農村公共文化與經濟協同發展實證分析

為研究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水平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系,選擇GDP代表經濟發展水平,按GDP大于10 000億元、在10 000億元和5 000億元之間、小于5 000億元將全國省市分為三類。選擇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數代表農村文化建設水平,按戶數大于20、戶數在20―10之間、戶數小于10分為三類,計算頻數[7]。

表2各省市按GDP分組后在不同的農村文化建設水平出現的頻數比例

從表2可以看出,GDP多的省市和GDP少的省市在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數上是有差異的。GDP大于10 000億元省市的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數傾向于比GDP在5 000億元以下省市的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數多。為檢驗這個差異是否顯著,需要進行獨立性檢驗[8]。

第一步,由似然函數:

第二步,計算獨立性檢驗的χ2統計量:

具體計算結果列于表3。由表3中的P值可以看出,零假設被拒絕。因此,不同GDP水平的省市在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數上的差異是顯著的。

表3卡方檢驗

為檢驗是否存在行屬性越大,列屬性也越大的趨勢,即GDP水平越高,每萬人口農村文化專業戶人數也越高。需要進行相合性檢驗,度量相合性的指標采用伽馬系數:

表4中的檢驗結果顯示: 伽馬系數為0.60,肯德爾τ值為0.34。兩個系數均為正值,傾向于認為是正相合。由此可見,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水平與地區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正向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

表4相合性檢驗

四、促進我國農村經濟與公共文化協同發展的對策

1.積極開拓和培育農村文化市場

首先,從短期來看,農村各級政府需要重視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確保將文化建設支出納入財政預算,并按比例劃撥文化建設專用投入。第一,農村各級政府應根據每年經濟增長情況,按比例增加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投入,不斷更新文化設施,為農村文化市場的開拓和培育創造條件。第二,在進行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時,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融資手段。農村各級公共文化部門應增強自我“造血”的能力,可以通過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開辦有償培訓等方式,增加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第三,積極發揮鄉鎮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鄉鎮公共文化事業依托縣文化館、科技館、圖書館、鎮文化中心、文化館以及公共教育培訓機構等文化設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可以充分利用鄉鎮公共文化事業建設的優勢,加強交流,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應將村文化大院、圖書室、農民夜校、農民廣播學校、村屯的電視轉播臺、廣播站的建設納入鄉鎮建設總體規劃,使其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以鄉鎮為中心的農村公共文化網絡,促進鄉鎮與周邊地區文化交流,實現良性互動。

其次,從長期來看,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要堅持產業化、市場化原則。在文化資源的開發上,充分利用當地文化項目,將文化資源與旅游、科技資源等整合起來,促進農村文化產業化的培育和發展。對于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應在不改變文化設施社會職能的前提下,利用人才和設施條件,創新服務方式。從公共文化事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角度出發,開發有償服務等盈利性項目。

2.優化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的政策取向

(1)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要與財力相適應

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應根據農民文化需求特點、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政府財力確定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規模和結構。另外,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應根據當前農村建設公共文化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基本情況,循序漸進地、有計劃地優先發展農民需求較大的文化休閑方式。如根據調研,電視仍是農村最普遍的文化休閑方式,因此應因勢利導,提高有線電視的收看范圍,使更多的農民群眾可以選擇收看質量更好、頻道更多的電視節目。反之,如果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內容超越了現階段農民文化需求特點、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政府財力,這些文化項目將難以發揮預期的效果。因此,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應該立足于現階段農民文化需求特點、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政府財力,應在合理引導的原則下,循序漸進,積極開展,對條件成熟的村屯可以優先發展,對條件不成熟的村屯可以等條件成熟以后再發展。

(2)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要堅持公共財政原則

盡管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具有公益性,但隨著農村社會成員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增加,農村文化事業的產業化、市場化將成為長期趨勢。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財政投入應堅持公共財政原則,即政府財政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的投入范圍要依據文化產品的屬性不同進行選擇。對農村文化產品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政府財政可以不介入或減少介入,對農村文化產品中公益性較強的,政府需要介入并增加投資。具體來說,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財政投入的領域應主要集中在農村文化機構和隊伍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發掘和保護優秀文化資源和“三下鄉”活動等。對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村文化事業建設,可以拓寬融資渠道,下放權力并出臺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和農村社會成員參與建設。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財政負擔,而且更有利于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例如,許多農村的有線電視投資項目,就是以通過向用戶收取合理的開通費和收視費的方式,來解決項目投資大、融資難的問題的。

(3)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要按支出性質區分

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財政投入要根據支出性質的不同,選擇建立不同的運行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根據性質不同,農村文化事業支出可以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首先,對農村文化單位和服務部門的基本支出要合理控制,支出水平要通過其工作業績考核,支出規模要與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數量一致。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農村文化單位和服務部門將逐步改革用人機制,這既可為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人員保證,也將減少相應的財政壓力。其次,對農村公共文化單位和服務部門的項目支出,財政投入要充分保障、落實到位,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逐漸增加投入的比重。具體來看,對農村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掘,財政投入可以通過建立民間文化專項資金,促其發展;對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改善和建設,如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可以通過上級財政提供專項資金的方式來實現;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可以通過建立民間文化的激勵資金,鼓勵農村社會成員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實現繁榮農村文化市場的目標。

3.強化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績效管理

(1)建立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績效管理制度

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缺乏績效管理制度,表現在一方面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另一方面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成果卻沒有相應的增加,甚至部分地區農村文化藝術活動逐年減少。由于受到計劃經濟投入模式的影響,不少農村公共文化機構至今仍缺少效益觀點,認為文化投入就是向政府“要錢”,就是想方設法增加財政撥款,從而不重視文化投入的產出效益,未將工作重點真正放在公共文化事業建設上。

具體而言,建立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績效管理制度,一是要使農村各級公共文化管理部門和各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樹立績效觀念,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公共文化部門和服務機構的預算軟約束的問題。對同樣投入取得較好績效的農村公共文化部門和服務機構,應采取增加投入等獎勵措施。對于同樣投入績效差的農村公共文化部門或服務機構應給予警告,對長期績效差的農村公共文化部門或服務機構,應實施嚴厲的制裁措施。二是要建立衡量農村公共文化部門和服務機構投入績效的指標體系,并使指標體系與財政激勵措施掛鉤。近年來,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產出指標只是年度的匯總指標,主要目的是進行年度統計,而不是用來衡量文公共化事業的產出績效。而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績效衡量指標應體現農村文化部門和服務組織的主要職責,指標的設定應重點關注凝聚和吸引農村社會成員的關鍵環節,考核量化農村文化活動進行情況,促進投入效益的提高。衡量績效的指標內容應該反映出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情況,如對基層圖書室的指導和輔導、縣級圖書館的讀者活動、圖書館新增藏書量等。此外,指標還應該反映出公共文化的活動數量,如講座和文藝團體下基層服務的人次、組織群眾性文藝活動人次、縣級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舉辦的展覽人次、指導和輔導文化示范點和群眾業余文藝團隊人次等。

(2)建立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資源共享和信息溝通機制

首先,各級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建立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資源共享機制,以避免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和資源的浪費,實現各種類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交流,滿足廣大農村社會成員不同類型的文化需求。具體來說,農村公共文化事業部門和服務機構可以提供不同特色的文化服務,滿足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由此促進各種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交流。此外,資源共享機制不應僅僅局限于滿足一個區域內的農村社會成員的資源共享,還應實現不同區域范圍內的文化服務項目的資源共享。

其次,各級政府應建立信息溝通機制。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參與群體比較廣泛,包括政府、農村居民、企業和社會團體等。信息溝通機制的建立可實現三個目的:一是有利于這些群體及時了解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運行情況和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情況;二是有利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和部門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得到健康的發展;三是加強信息溝通,能夠使各個方面達成一致意見,使農村文化服務的供給更好地滿足農村文化需求。

(3)應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監督檢查機制

首先,各級政府應鼓勵農村社會成員參與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監督以保證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良性發展。具體而言,各級農村公共文化管理部門和監督機構可以采用獎勵的方法,發動廣大群眾,鼓勵他們自發地參與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監督;或開設舉報電話或信箱,為廣大農村社會成員向農村公共文化管理部門舉報違反規定的文化活動提供途徑;并針對具體情況認真處理,深入調查,并及時向廣大農民及時反饋信息。

其次,各級政府應建立農村文化事業的動態監控機制。通過監控機制,將事前監管、事中監管和事后監管相結合,及時對監控項目進行調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管理。在監控手段上可以采用電話告知、政策宣傳和跟蹤調查等方式;在監控內容上,主要對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和動態監控,掌握這些部門的情況,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部門進行定期分階段動態監控。

參考文獻:

[1] 韓慶華,盧希悅,王傳榮.論文化與經濟的相互融合――把握文化經濟發展的歷史新機遇[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2] Tyler, C.,Ruth,T.Cultural Economics: The Arts, the Heritage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1998,22(1):67-69.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 [德〕米希爾?蘭德曼.哲學人類學[M].彭富春譯,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88.260.

[5]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22.

[6] 李海艦,王松.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發展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0,(9).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麻豆国产96在线 | 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国产蜜臀av在线一区尤物|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9九色桋品熟女内射|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片|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软件| 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 人妻暴雨中被强制侵犯在线| 一千部毛片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语free性xxxxxhd|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日本在线 | 中文| 亚洲 欧美 另类 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