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拆裝測繪實訓總結

拆裝測繪實訓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5 15:06: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拆裝測繪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拆裝測繪實訓總結

篇(1)

《機電類產品拆裝實訓》課程是我院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課程開設在第三學期末,40學時。依據區域發展人才需求,我院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學生需要獲取維修鉗工(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本門課程是維修鉗工(高級)人才培養中一門重要的實踐課程,對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工程思維的核心是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踐問題,是在工程設計、研究和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籌劃性的思維[1],其基本特征包括現實性、充分考慮時間因素、充分考慮績效因素[2],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工程思維的培養是需要不斷關注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設計及教學方案實施兩方面闡述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工程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教學內容設計

學生的知識、技能、素質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因此圍繞維修鉗工的培養目標,本課程需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主要包括機械裝配技術、零件測繪技術、機械修理技術,并將人文素質培養融入教學內容中。考慮工程思維的培養多以項目為載體,非知識傳授型。因此,課程內容設計將需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融入到以普通機床拆裝為載體的項目中,按著普通車床機械結構及能量傳遞路線將項目分為:子項目1:主軸箱拆卸、測繪與維修;子項目2:掛輪箱拆卸、測繪與維修;子項目3:溜板箱拆卸、測繪與維修;子項目4:尾架及導軌拆卸、測繪與維修;子項目5:整機裝配、調試。根據確定的教學項目,教學采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具體的教學過程可分為:興趣導入―布置任務―分組實施―小組互評―收獲總結―撰寫報告六步。

二、教學方案實施

教學內容設計完成后,學生工程思維的培養需要在教學實施中實現。本文以子項目1:主軸箱拆卸、測繪與維修為例,按著教學模式確定的六步法說明具體教學實施中對學生工程思維的培養。

(一)興趣導入

以先修課程《普通機床零件加工》為基礎,用兩張學生實際機床操作照片導入教學,引導學生采用“找茬”的方式找出兩張照片中的不同,并將不同分為操作違規和技術、技能不合理兩方面,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二)布置任務

以先修課程《機械設計基礎》為基礎,課程分為五個子項目,并引出第一個子項目。

(三)分組實施

結合學生特點及實際實訓條件進行分組教學,分組后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分為“拆”“畫”“修”“裝”四步。即首先指導學生依據拆裝工藝正確的拆卸主軸箱,接下來由組長按著學生實際能力分配具體零件測繪任務,然后由小組共同完成教師指定的典型零部件的維修工藝,最后按裝配工藝完成主軸箱安裝調試。將工程思維方式融入到教學實施中,以主軸箱中某一齒輪“畫”的教學為例說明具體教學過程,教學中將“畫”分為草繪、三維建模、出工程圖三個步驟,教學實施過程中草繪由學生獨立完成,獨立完成的草圖存在不同錯誤及不規范的問題,但不影響第二步因此暫不糾正。接下來由學生完成三維建模,學生完成建模后要求學生對調草圖,發現學生拿別人的草圖,大多數不能完成三維建模,這時候學生會明白制圖是工程語言,是用來工程交流用,繪圖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這時教師幫助學生依據齒輪的制造過程重新完成三維建模。最后,利用三維軟件出標準工程圖,這個過程需要為學生提供相關國家標準,例如齒輪制圖國標GB/T 4459.2-2003、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B/T 1800.1-2009等,讓學生明白齒輪表達、幾何公差等的真正含義。

(四)小組互評

具體實施完成后,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誠信、合作和職業素養,將互評分為組內互評和小組間互評兩部分。

(五)收獲總結

本部分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用工程術語總結通過本項目學習的主要內容。

(六)撰寫報告

撰寫實訓報告,實現鞏固提高。

篇(2)

關鍵詞:軸承部件;拆、查、測、繪;單元教學設計;反思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2-0101-02

在我校課程單元教學設計活動中,筆者的教學內容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高級機修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劉繼福,2007)中的“軸承部件的拆、查、測、繪”。現對本次課的教學設計方案加以反思,旨在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一)學習者分析

本課的學習者是高中起點的機械設備維修專業三年級學生,18名學生均為男生。在能力基礎方面,他們思維較活躍,動手能力較強,求知欲強,樂于實踐操作,熟悉設備拆裝,對測繪有一定了解。在背景知識方面,他們已經完成《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并參加過一個學期的機械維修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機械基礎知識,達到了中級機修工技能水平。

(二)設計理念

項目課程已成為新一輪職教課程改革的共同選擇。要把《高級機修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這門課的課程結構轉換為工作任務結構,將課程中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整合,項目的選擇及其結構設計顯得特別重要。“減速器的拆裝與測繪”這個項目是以一個具體的機器為教學載體,引出了減速器的組成、功用,減速器裝配圖的識讀,零部件的拆裝與測繪等制圖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完成各個子項目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展開對其他常用機械的專業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應用,培養機械設備維修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軸承部件的拆、查、測、繪”這一項目是“減速器的拆裝與測繪”項目的一個子項目。

(三)教材分析與處理

本課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的內容選自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高級機修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第二單元課題1,需用6個學時完成。零件測繪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整個課程的綜合化訓練,是后續的機械裝調技術綜合實訓的重要基礎。為了給學生建立一個既符合認知規律,又遵循技能習得過程的知識結構網,筆者在教材原有內容的基礎上,補充了查閱滾動軸承的代號與含義等環節,旨在學生學習完知識點后能夠動手操作、親自體驗,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單元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當前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筆者擬定了如下三個教學目標:(1)專業知識目標:能夠正確拆裝齒輪減速器;熟悉測繪滾動軸承的過程、步驟、注意要點;合理選擇零件的表達方法,掌握草圖的繪制方法和過程。(2)能力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拆裝齒輪減速器、測繪零件、查閱資料、計算機操作等能力;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團隊學習等多種學習能力。(3)情感素質目標:通過小組分工合作,提高學生的參與競爭和團隊協作精神,鍛煉學生的查閱能力、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賞識他人的胸懷,激發愛崗敬業的情懷,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加強學生安全操作、文明生產的意識。

確定學習重難點 (1)學習重點:機械零部件拆卸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正確使用常用工量具;測繪滾動軸承。(2)學習難點:滾動軸承的測繪。

教學準備 (1)準備三臺圓柱齒輪減速器、若干拆裝工具、測繪工具、專用工具等。(2)準備若干《機械手冊》、《機械制圖》、《機械零件》、繪圖紙等。(3)給學生發放學習輔導資料。(4)按照小組之間學習能力基本相當原則進行分組,將學生分成3組,每組6人,組內推薦組長,自學《學習輔導策略》等資料。

(四)教法與學法的運用

教法:直觀教學法、引導發現法、探究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學法:自主探究、查閱資料、合作學習、歸納總結。

教學實施過程

課后反思

(一)教學結果

反思本次課的教學實踐,教學目標達成度高,重點難點突出,在課堂結構、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方面教學過程順暢,方法適當,學生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積極思考、動手實踐,教學效果較好。

(二)教學實施感受

單元教學設計落實三維目標 筆者按照戴士弘教授關于“職教課程的能力本位項目化改造”講座和《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進行教學設計,選取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內容,體現了教學能力本位,采用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形式,明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和情感素質目標。

合理選擇內容,學習難度適宜 本次課從軸承到機械裝調技術綜合實訓裝置,從零件拆裝到零件測繪,從徒手畫圖到計算機繪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地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筆者立足于學校的現有實訓條件,合理選擇內容,學習難度適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實現能力的拓展與延伸,較為成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筆者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著組織和引導作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掌握學習方法,把學生實踐活動作為課堂主線,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授課方式上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引領、雙線并行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教中學、在學中做,努力突出“教學做”一體化。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發揮主體作用,興趣盎然,參與主動,體驗深刻。

挖掘德育因素,啟迪學生智慧 教育賦予我們的責任不僅是授之以知,教之以事,更重要的是要感之以德。筆者在專業實訓課教學中,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在教給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給予適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本次課中,團隊合作很重要,筆者引用減速箱上的齒輪來引導學生:“我們的班級就像一個大齒輪,而每位同學就是一個輪齒。我們從入學至今一起奮斗,一起成長,從最初的棱角分明打造成如同齒輪般齒齒相扣、緊密聯系、缺一不可,希望同學們繼續發揚機械精神,彼此推動,讓班集體這個大齒輪正常、順利轉動,共同營造一個團結奮進的班集體!”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將專業教學與德育融為一個有機整體,使德育工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三)不足之處

一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整合設計的預設痕跡有些明顯,學生自由拓展的空間較少,課堂張力稍顯不足。二是教學環節之間過渡和時間秩序的調控上還有待提高和完善。三是教師要進一步熟悉教材教案,語言要簡練確切,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四是上課時有很多聽課教師,學生還是過于拘謹,出現了怯場的表現。筆者及時與他們溝通,給予他們鼓勵,這就耽誤了一些時間,出現了“前松后緊”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曾良驥.高職課程“六位一體”教學設計范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

[3]董必輝.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機械制造技術》課程單元教學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12(11).

[4]盧培文,溫盛紅.行動導向教學法與《鉗工制作》課程教學方案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09(8).

篇(3)

【關鍵詞】 一體化教學 設計理念 設計思路

1 課程設計的理念

本課程是在我院機電設備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框架下,針對企業對機械設備維修崗位的要求,通過參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機修鉗工的內容,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將原有課程《金屬切削機床》、《鉗工工藝學》、《機械設備安裝與調試》進行有機的融合,融合后的課程打破了原有的具有明顯學科化傾向的課程內容組織形式,重新構建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實際項目為載體”的課程內容結構。

1.1 校企共建,構建行動導向課程

強調“學校與企業共建”:在本課程建設的全過程中,與地方企業——寶雞機床廠、秦川機床有限公司、寶雞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寶雞鋼管廠等企業的一線專家全程合作,共同推進課程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條件等建設工作,構建行動導向課程。

共建教學內容:與企業合作,依據專業工作分析所確定的設備維修崗位職業能力,共同確定本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共同明確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共同確定學習情境,參與教學內容的重組和序化,制定考核標準等。

共建師資隊伍:與企業合作,聘請來自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增加專職教師隊伍中的企業實踐經歷,構建“雙師”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共同實施教學,共同評價教學。

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將實訓基地建設主動融入地方制造工業產業鏈,在“雙贏”的基礎上,與企業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踐教學基地,營造企業文化和學校文化相融的氛圍,創設生產與教學相一致的場景,用企業的標準來檢驗學生的“產品”。

1.2 工學結合,促進職業能力培養

強調“工作需求和學生需求并重”:課程設計中不僅充分考慮完成崗位(群)需要的職業能力,還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需求貫穿于職業能力培養之中。

強調“技能和素養統一”:本課程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具有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及技術服務“五位一體” 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實訓基地的教學與生產兩大功能,讓學生參與實訓基地的設備維修與對外技術服務工作來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完整的“行動”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實際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2 課程設計的思路

本課程通過與寶雞機床廠、秦川機床有限公司、寶雞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寶雞鋼管廠等企業的一線專家、行業專家、教育專家、專任教師,針對企業機電設備維修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研討,確立本課程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以下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本課程教學目標突出了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的養成。

專業能力目標:

(1)能執行與職業活動相關的保證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規章制度;

(2)能看懂機械設備技術文獻、設備主要部件功能及裝配圖;

(3)能根據機械設備的結構特點,制定機械設備拆卸與裝配工藝規程,選擇正確的拆裝方法,對固定機構、傳動機構、軸承和軸組機構進行正確的拆卸與裝配;

(4)能進行零件測繪,并根據零件的損壞程度重新設計,繪制標準零件圖;

(5)能正確選擇和規范使用機械設備、拆裝和維修工量器具,并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自己設計和制作一些方便實用的拆裝、維修工具;

(6)能根據設備狀況和修理要求,編寫修理工藝,確定修理方法,對機械設備典型零部件進行修理;

(7)能合理選擇和正確使用機械設備精度檢驗設備、儀器和工具及保養方法;

(8)能對機械設備進行總裝配、調整、試車及精度檢驗;

(9)能根據設備安裝要求,設計安裝方案,制定安裝工藝規程,合理選擇和使用安裝設備和工具,正確安裝與調試機械設備;

(10)能正確診斷機械設備常見故障,分析產生的原因及排除故障;

篇(4)

關鍵詞:裝配鉗工 項目式教學 技能考核 教學課題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

技工院校鉗工課是以提高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崗位適應能力、職業素養為目的,探索適合技工教育實情的專業教學體系,以期為技工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可參考的依據。將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能促進技工教育教W質量的不斷提高,真正發揮技工教育為經濟社會服務的作用。

一、當前技工院校鉗工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技工院校的裝配鉗工教學,毫無例外地采用銼配項目來對裝配鉗工進行技能方面的考核,而隨著機械加工水平的不斷提高,銼配技能對當今大多數企業來說其實用性卻越來越少,且銼配技能又需要較長的教學時間才能達到考核要求,那么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果以縮短銼配項目教學時間來適應企業需要的課題進行教學,而在考核時又選取銼配項目進行考核,學員難以達到考核要求。反之,如果按照考核要求進行銼配項目教學,縮短以適應企業需要的課題來進行教學,那就達不到企業需要。這樣,在裝配鉗工教學的課題選定和技能的考核內容上存在矛盾,達不到“企業需要什么就教學什么,教學什么就考核什么”的要求,也不能全面真實反映裝配鉗工教學的技術水平。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在裝配鉗工的教學和考核方面采用項目教學方式解決上述問題,以下就應用項目教學方式在裝配鉗工教學的課題訓練方面和技能考核進行實踐探索。

二、提高技工院校裝配鉗工課教學效果的策略

1.完善基礎知識目標

機械專業基礎知識目標在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必須加入基本技能方面的實踐教學內容,如機械制圖測繪、金屬材料試驗、繪圖、材料力學、機械制造工藝等,并能將知識延伸、擴展,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機械專業技能,為后續掌握機械制造、機械設計、機械維護等專業技能奠定基礎。

在完善教學內容時,應結合機械生產企業實際情況,同時加入簡單創新項目,并將新材料、新工藝等融入到實驗教學中來,改變實驗對象陳舊不變的現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例如,通過機械測量實驗,在讓學生學會測量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職業素養;材料試驗主要驗證機械材料的加工、使用性能,并對不同材料進行對比試驗,讓學生學會選用、鑒別材料的技能。同時在完善材料實驗項目時,應將新材料、新工藝等內容融入到項目教學中來,也就是實驗內容應該跟隨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實際緊密相連,并能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拓展,為學生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項目式教學在裝配鉗工教學中的運用

本著為了適應企業需要,同時又為便于教學展開的原則,選用減速機、臥式離心泵、擺針式減速機的拆裝、機床檢測、實用銼配、液壓傳動基礎等作為裝配鉗工教學課題的內容,并將課題分為四個教學項目:拆裝項目、液壓傳動項目、檢測項目、實用銼配項目。

3.各項目教學的內容

根據裝配鉗工的工作性質,以及生產技術發展對裝配鉗工的要求,裝配鉗工項目教學的內容主要以拆裝項目和液壓傳動項目為主,檢測項目教學的內容則以檢測機床為主,實用銼配項目的實用性體現在其內容是依據裝配鉗工工作中所要求的銼配技術而定,如鍵的銼削、孔的修整等。下面以拆裝項目和液壓傳動項目為例介紹裝配鉗工項目教學內容。

(1)拆裝項目的教學內容。拆裝模塊按下面四個部分進行。

①第一部分是進入裝配訓練前相關應知部分的講述,為機械設備的拆裝項目訓練做好理論準備。

講述傳動機構的拆卸方法及拆卸前的準備工作;注意拆卸過程中的安全事項;識別各零部件的名稱、作用、工作原理;傳動機構通用的故障檢查和修復方法。

②第二部分是進行機械設備機構的拆卸訓練,讓學員經過訓練掌握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和拆卸順序,及機構的故障檢查與修復方法,重要是通過讓學員訓練能熟記并編寫拆卸工藝過程,使學員既掌握拆卸所需的技能,又養成良好工作習慣,該部分訓練內容如下。

拆卸順序和零件、部件的拆卸方法;注意拆卸過程中的要求和工量具使用要求;機構的故障檢查與修復方法;編寫拆卸工藝過程。

③第三部分是機械設備機構的裝配訓練注意事項的講述,讓學生對裝配整個過程有個初步認識,講述內容如下:

講述裝配前的準備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項;講述裝配方法和裝配要求,以及裝配過程的注意事項。

④第四部分是機械設備機構裝配單元知識內容的訓練,該部分的訓練目的是要教會學生學會看圖裝配零部件的技能、掌握如何熟悉機械設備機構組成及工作原理的方法,培養并增強學生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也能大大提高學員的實際操作水平,為今后成為學習型的技術工人打下基礎。該部分的內容如下。

編寫裝配工藝和裝配過程;編寫裝配單元系統圖;畫出傳動原理圖;計算出有關參數,如減速機各齒輪旋轉的傳動比;繪制裝配圖。

(2)液壓傳動項目的教學內容。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不斷創新,液壓傳動新技術作為自動化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企業得到廣泛的使用,該模塊的內容是目前新型企業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內容,通過該模塊的訓練來讓學生了解機電一體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液壓傳動基本技術和電力拖動基本技術,為今后成為新型企業技術工人打下基礎。

液壓傳動模塊按照以下三個部分進行:

①第一部分是液壓元件符號、結構、工作原理、功能及其應用實習操作訓練。具體內容有:

液壓泵和液壓馬達,液壓缸及擺動缸,液壓缸的結構,方向控制閥,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液壓輔件。

②第二部分是液壓元件的維護及保養實習操作訓練。

③第三部分是電力拖動基本實習操作訓練。具體內容有四方面。

識讀電氣控制線路圖的原則、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啟動、正反轉控制線路的構成、工作原理及安裝、調試。具體包括:點動正轉控制線路;接觸器自鎖正轉控制線路;接觸器正反轉控制線路;接觸器正反轉控制線路一般故障判斷及排除;電動機的短路、過載、欠壓(或零壓)、失壓保護。

④第四部分是方向、壓力及速度控制回路工作原理。具體內容有:

方向控制回路:閥控方向控制回路。泵控方向控制回路。

壓力控制回路:調壓回路;減壓回路;增壓回路;保壓回路;卸荷回路;平衡回路;制動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調速回路;增速回路;減速回路;同步回路。

緩沖回路、順序動作回路、鎖緊回路、油源回路。

4.考核重點要與職業資格鑒定的要求相一致

實際動手課堂是培養裝配鉗工技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當時、當地的情況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閱歷水平,為學生創設生動逼真的和學生工作貼近的裝配鉗工實際動手情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裝配鉗工實際動手興趣,產生想做的欲望,達到會做的目的。

裝配鉗工實際動手和模擬訓練是有區別的,裝配鉗工實際動手考核評價必須緊扣培養目標,重點應放在對學生核心職業能力和崗位職業技能考核、評價上。實踐技能訓練要盡量與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接軌,考核重點要與職業資格鑒定的要求相一致,如使用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實操題庫中的項目為學生實訓內容,并嚴格按題庫工件技術要求M行作品的檢測、點評、總結,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學生在企業實訓基地的實踐應以企業考核評價為主,實習指導教師或車間管理人員除了要指導學生實踐外,還要認真對學生進行考勤、工作總結、考核評價,學校應與企業協同制定相關考核評價標準,如機械制造專業學生的實訓,企業要認真記錄學生的工作完成情況、工作態度、設備的維護保養、場地的清潔情況、工作紀律、團隊協作、專業技能水平等方面情況,并進行合理的評價,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三、小結

裝配鉗工是直接從事各種機器設備裝配、修理工作的一種社會職業,所做的是要求很高的精密性、修配性的機械或手工加工工作,并根據問題的特征靈活地采用最方便、最可靠、最低消耗、最合理的裝配手段,去實現工作目標。從一般加工到特殊工藝,從普通技術裝配到高精檢測調校,其工作內容跨度大,技術隨意性強。因此,對裝配鉗工的素質要求較高。機械行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勞動力,而是高素質的勞動者,職業院校正肩負著這一人才培養的重任,因此,必須加強校企合作,跟隨技術的進步不斷完善和調整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萬文.汽車焊接夾具的結構設計研究[J].大科技,2016(5).

[2]石美玉.汽車制造工藝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丁柏群,王曉娟.汽車制造工藝及裝備[M].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2014.

[4]姜大源.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重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3).

篇(5)

[關鍵詞]模具 設計能力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TG76;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4-0039-02

高職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除相關課程中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學習外,還必須經過設計應用訓練內化與升華的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通過模具課程設計培養學生模具設計的基本應用能力;二是通過模具制作實訓提升模具設計的理性分析能力;三是學習計算機應用軟件,應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模具設計,進一步提高模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四是通過畢業設計,強化模具設計的綜合應用能力。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系統化進程,需經過由理論基礎到應用訓練對知識和技能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過程。

一、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方法

注射模與沖壓模是當前高職模具專業中兩大主要模具設計與制造相關知識與技能培養的方向,其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在方法和過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這里主要針對注射模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相融合進行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與大家探討。

為了適應高職模具專業對模具設計能力注重工學結合、理實一體、與企業無縫對接的培養特色,我們將注射模課程設計訓練和與之對應的專業核心課程《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糅合在一起,以集中專周的形式展開教學,它們是在進行了相關的基礎課程學習、并在校內企業或校外企業進行了模具認識實習和專業實習的基礎上開設的。

在學習過程中,將塑料成型設備、成型工藝、模具結構與模具設計融合在一起,先進行注射模具的拆裝、測繪,在學生了解注射模具的基本結構、特點的前提下,按照設計順序進行講授、討論,同期開始設計訓練,在完成課程基本內容學習的同時完成注射模課程設計工作。

二、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過程

模具設計采用分組進行,原則上按優化組合,每小組3~5人,指定組長。在教學之初,向每個小組分發課程設計題目,并提供可以借閱的模具結構圖冊和模具國家標準作為自主學習的參考。

(一)開展模具拆繪,認知模具結構組成

在課程設計前期介紹基本模具結構組成后,即開展模具拆繪的訓練活動。通過對典型模具結構的拆裝和測繪,了解模具結構組成及其各部件間的工作關系,從而建立起對模具總體結構及其工作原理等的綜合認知。

(二)了解學習計劃,理清設計脈絡

課程基本內容的學習和設計訓練是按照設計順序進行的,教師講授內容和學生自主訓練內容計劃如下表。據此,可讓學生了解模具設計總體過程,理清設計脈絡,把握學習重點。

在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強調各自的模具設計方案不能像模具成型產品那樣是一模一樣的,每個人的設計方案應該有自己的特點,有別于其他同學的設計方案。同時指出,任何一個塑料零件的模具結構并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種方案,只要所設計的模具結構合理、工作可靠,根據設計方案,能夠制造出模具,最終能夠成型合格的零件就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集思廣益,發散思維,分析不同的結構,做出不同的方案,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

(三)探討優選設計方案,培養設計分析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自主完成訓練內容,對設計方案進行充分準備,在此基礎上,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指導教師參與,全組成員一起分析、討論各種不同的設計方案,總結各種設計方案的優缺點,優化出幾種可行的方案。在討論過程中,指導教師可適時進行講評。應根據學習內容分階段地多次進行討論。

例如,對于如圖1所示多用工作燈前蓋為方形塑件,所用材料為ABS,要求編制該塑件的成型工藝并設計模具結構。

圖1 塑件

對于這個塑件,首先要分析所用材料ABS的使用性能和成型性能,然后分析塑件的結構特點、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確定型腔數目、型腔布局和模具結構。

對于這個塑件,其內側凸臺的成型是難點,可能的成型方案有很多,如斜導柱內側抽芯、斜滑塊內側抽芯、斜導桿內側抽芯、活動鑲件等結構形式。同時,型腔數目可設計成一模一件或一模多件。還有澆口形式,可選擇側澆口、潛伏式澆口、點澆口或輪輻澆口。塑件的推出方式,可設計成推桿推出、推件板推出或活動鑲件推出等形式。基于這樣的分析,組合起來就有很多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因此要進一步討論分析并從這些方案中選擇可行的、易于制造模具、易于成型塑件、易于保證塑件質量、易于控制模具制造成本的最佳方案。

由于每個人考慮問題的側重點不一樣,選擇的方案就會不一樣。例如,在討論內側凸臺的成型方案時,有同學建議采用活動鑲件的結構形式,其他同學提出如何脫模、如何取出活動鑲件的問題。有同學考慮斜導柱內側抽芯的結構形式,其他同學又提出內側抽芯時側型芯滑塊是否有足夠的運動空間的疑問。有同學提出斜滑塊內側抽芯時,其他同學則提出,斜滑塊推出行程和斜滑塊傾斜角度相互協調的問題,還有兩個斜滑塊在推出時是否會發生干涉以及如何解決的問題。另外塑件的推出方式和模具的復位方式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由此,可逐步推演出各類具體實施的設計方案,讓學生拓展思維去探求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后小組成員每人選擇一種可行的方案進行計算和設計。

(四)結合模具制作,評價模具設計方案

在完成塑料模課程基本內容學習和注射模課程設計工作后,我們安排6周的時間分組進行模具制作實訓,各小組成員與模具設計小組相同。所要制作的模具圖樣是從各小組成員的課程設計中選取、并經指導老師審定的。根據模具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原先的設計方案進行分析、評價,總結經驗教訓,以進一步提高模具設計能力。

幾年來,我們對模具專業學生按照以上過程展開教學實踐,最后每個同學都完成了課程設計任務,從平常的學習過程和最后交上來的課程設計分析,盡管仍有個別學生并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但總體來講,絕大部分學生所完成的設計方案是各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思想和解決方法。這充分說明,這種模具設計能力培養方法切實可行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結束語

以上課程學習中對模具設計能力的培養,從認知模具結構、收集模具信息,到了解學習訓練計劃以熟悉模具設計的流程,再通過各種形式的討論活動對模具部件結構展開各種實現方式的分析,以逐步推演出優化的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自主進行模具的計算和設計,最后結合模具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評價,并由此改進自己的設計方案。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學做一體的高職課程教學特色,既參照了企業進行模具設計的實施進程,讓學生對模具設計能力要求有全方位的理解,同時通過對多種方案討論的優選分析及制作結果的驗證評價,拓寬了設計思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極大地提升了學生自主設計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張信群.高職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模具工業,2012,(4):61-65.

[2] 韓森和等.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模具專業課程體系[J].職教論壇,2012,(2):48-49.

[3] 蔣繼宏等.注塑模具典型結構100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100-101.

篇(6)

壓縮機系統構造是開山學院的一門職業能力核心課,課程主要內容為各類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性能參數、系統構造、零部件制造工藝。作為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之一的訂單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典型壓縮機的系統構造及零部件的制造工藝。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壓縮機原理部分的內容講授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但對于壓縮機的系統構造和零部件制造工藝部分,傳統課堂教學的短板便立即顯現出來。抽象的零件圖紙、材料、工藝過程通過講授方式往往顯得枯燥、乏味,更嚴重的問題是學生即便通過課堂講授對這些知識有了一知半解,將來他們真正到了技術崗位,這些課堂所學的知識可能早已淡忘。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不得不重新開始對他們進行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這個矛盾其實可以在企業中解決。開山集團擁有壓縮機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裝配、銷售,售后服務等整套產品的實現過程,這些實際上是課堂教學中最具價值的資源。在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依托開山學院這個平臺,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比如,在零部件制造工藝的課程設計時,可以把課堂從學校“搬到”工廠車間,讓學生親臨鑄造生產線,切削加工生產線,熱處理生產線。實踐表明,讓學生親自面對零件生產的現場時,他們會專心致志地觀察生產的各個環節和細節,多數學生會自覺地交流和討論眼前的所見所聞。同時,他們也會產生諸多的疑問,比如,曲軸的軸頸為什么要進行表面熱處理?連桿對鑄造的要求為什么這么高?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們提得很多,他們問的許多問題其實是課堂教學中的某些知識點。針對學生們現場提出的問題,老師就可以充當解說員的角色,一方面解答學生知識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及時掌握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把握程度。這樣的工廠課堂給學生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大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得先前顯得枯燥的知識活力四射,生機迸發。這些企業資源一旦轉變成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便立即發揮了彌補課堂教學劣勢的重要作用。

二、校企合作平臺上面職業能力的打造過程

高職向來強調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而職業技能的培養往往離不開到生產一線去參加定崗實踐。通過此種形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堂所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職業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鍛煉,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相關職業技能,積累了一部分工作經驗。同樣企業資源此時可以為學校所利用。壓縮機系統構造這門課安排了一定學時的獨立實訓環節(壓縮機拆裝和零部件測繪實訓),這個獨立的實訓環節最終安排的場所正是開山公司的各個裝配車間和零部件的加工車間。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學生們從小門走進廠門,從學生身份轉變為工人身份,親自和工人師傅一起學習壓縮機的裝配工藝,學習零部件的制造過程,并動手操作。通過這一形式,克服了學校實訓設備單一、實訓內容陳舊單調的弊端。學生在車間內實實在在地參與了產品的制造、裝配過程,接觸了最新的設備和制造工藝。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將來必須的職業技能,這正是當今各個企業對人才最迫切的要求。在學生們的實踐過程中還發現,學生對產品的質量意識有了深刻認識,因為他們參與動手操作的產品最終是要交付給客戶的,而不是像在學校里面那樣,只是一件作業。因此,他要面對工廠苛刻的質量檢驗,這也迫使學生們克服平時粗心、不注重細節的一些通病。學校、課堂借用企業的這些豐富的資源,收獲的不僅是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也間接地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通過這一實踐形式,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具體表現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強烈激發,在活生生的機械零部件制造和裝配現場,同學們表現出了濃厚的求知欲望和強烈的好奇心,這在以往的純課堂式教學中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環節;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從抽象轉化為具體,從老師講授為主轉化為親眼所見所聞、親自探索為主,依托企業里的各種生產設備、各種生產線、各個生產制造環節,學生們或觀摩、討論學習,或親自動手實踐,這種理實一體化在企業中的具體實踐不但充實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生與生產的零距離親密接觸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工廠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讓學生在校門之內便感覺到了質量和品質的重要性,使學生們更加注重質量、注重細節,這無疑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走向職場具有積極作用。

三、總結

篇(7)

關鍵詞:國家職業標準;真實工作過程;課程說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8-0187-02

1說課思路

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從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到現代職教的先進理念,是新時期對職教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新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如何真正轉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軌道上來,是職業院校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把課程建設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它既符合高等教育的規律,又是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薄弱環節所在。通過說課,理解課程性質、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更加透徹,把專業核心課程的典型教學情境分解為現場教學、課堂教學、實訓教學,讓教師在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上真正解決“教什么,誰來教,在哪教,怎么教、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從而使工學結合滲透到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使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按照課程設計的一般流程理順說課思路,涵蓋內容包括:課程定位、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教學保障條件、考核方式、教學效果等。在說課設計過程始終關注一下熱點:

1.1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高等教育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學生的消極學習態度。積極探索如何實現從封閉的教學過程向開放的教學過程轉化。 讓學生建立起自信心,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學習、快樂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基本能力,開發學生喜聞樂見的專業課程非常必要,打破傳統的縮減本科課程和教材內容作高職課程設置的教學模式。參照真實生產環境、按照真實生產過程,開發生產實訓課程和教材,設置實訓教學內容,在真實的生產車間進行實訓教學,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真正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

1.2 課程與教材匹配要又快又好的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關鍵在于提高教學質量,開發適應高職教育的課程和教材,以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盡快掌握具備適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職業技能,為進入職業領域作準備的技術與職業教育應為工作能力強、愉快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使學習者獲得某一領域內的若干職業所需要的廣泛知識和核心技能,使個人在選擇職業時不至于受限制,且能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從一個職業轉到另一個職業;同時為初次就業包括自謀職業,及就業后的培訓提供充分的專業準備;在知識、技能和態度諸方面提供一個基礎,以便在個人職業生涯中的任何時侯都能接受繼續教育,提高就業質量和個人職業具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1.3 課程設計“三接軌”專業核心課程設計與就業需求接軌、與行業(職業)標準接軌、與國際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接軌。首先應考慮到社會和就業市場的需求,并按照就業崗位所需技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其次將勞動部門的職業標準融入我們的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未來可能從事職業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另外,將課程的設計與國際人才的標準接軌,也是我們不斷探索與追求的一個目標。

2說課內容

2.1 課程定位

2.1.1 人才培養模式與方案研究通過調研典型企業、行業專家和已畢業到企業就業的學生,了解相關業務規格、能力目標及滿意度,不定期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等方式,充分聽取意見,以此確定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符合企業職業技能要求的專業課程體系。經過這種方式制訂出的教學計劃突出專業課程的職業定向性,培養出的學生真正滿足職業崗位(群)的需求。

2.1.2 職業崗位通過分析得出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的職業崗位及能力要求:①數控機床裝調:能勝任數控設備的生產、檢測、裝調等工作;②數控機床維護:能勝任數控設備的檢修、維護及日常保養工作;③數控機床銷售及售后服務:能勝任數控設備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作。

2.1.3 人才培養模式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以校企共建專業為人才培養實施途徑,創新完善“三標耦合、三級遞進、五個共建”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

以提高數控機床使用企業和數控機床生產企業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崗位所需的數控機床機械裝調、電氣裝調、聯機調試、維修維護能力為核心;將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職業資格標準和企業崗位標準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提煉、規整,再結合專業調研與本院實際情況、依據職業認知和職業成長規律,構建職業能力“三級遞進”的人才培養方案;然后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根據各學習領域組合課程,編寫課程教學標準,完成職業資格標準、企業崗位標準、課程教學標準的“三標耦合”,實現教學內容的標準化、系列化。通過實施職業基礎能力培養、職業專項能力培養、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的“三級遞進”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典型企業深度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專業課程、共建實訓教學基地、共建師資隊伍、共建教學課堂。

2.1.4 課程體系數維專業的課程體系如圖2所示,《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屬于職業專項課程,先修課程包括《數控原理與系統》、《機械測試與裝配技術》、《機床電氣控制與PLC》、《機床拆裝測繪實訓》等課程,后續課程有《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頂崗實習》等。本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十分重要,起承前啟后的連接作用。

2.2 教學內容與設計

2.2.1 教學設計理念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按照職業工作崗位,以“真設備、真項目、真要求”為基本要素,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就業崗位的職業要求同步,在真實的生產車間進行實訓教學,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真正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點關注職業能力培養與職業素養養成;以校企共建為平臺:上課教室為校企共建基地之車間;學校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育人,實現優勢互補,體現其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2.2.2 課程目標分析《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課程主要培養數維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2.2.2.1 專業能力:①掌握整機裝配、調試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②能夠根據用戶技術參數要求正確配置系統;③能按工藝標準裝配數控機床機械及電氣連接線路;④能正確設置數控系統、伺服系統參數;能進行數據備份和恢復操作;⑤規范的使用工具和檢具,自覺地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環境保護的工作要求;⑥能進行機床精度檢驗及補償,正確使用精度檢測儀器;⑦能進行機床的機電聯調并排除機械故障、電氣故障;⑧熟悉機床檢查驗收流程。

2.2.2.2 方法能力:①抽象與邏輯思維:能有邏輯地解決問題。②信息判斷與選擇:能在眾多信息中,判斷并選擇有效、有用信息。③學習的思想:隨時學習,隨時準備學習,并愿意深造提高。④系統認識:能對復雜問題,進行準確的信息處理、計劃,并執行。

2.2.2.3 社會能力①身心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強烈的事業心和濃厚的工作興趣,對工作和生活有追求,有繼續努力的恒心。對社會的適應性,行為的社會規范性。②團隊協作:能與人合作,能考慮團隊成員的想法,不會一意孤行。③交流溝通:能較快與陌生人交流溝通,較好的親和力。④表達說明:能用書面和口頭形式,有條理地表達較復雜事物。

2.2.3 教學內容選取根據數維專業的崗位要求充分考慮課程的針對性適用性,以配置FANUC 0i數控系統的三坐標數控銑床為教學設計載體,選取《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課程內容分為四大教學情境:企業安全與文明生產、數控機床機械裝配鉗工、數控機床電裝工、數控機床調試工,以便完成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如2.2.2所述)。

2.2.4 教學內容規劃教學內容規劃如表1所示。

2.3 教學方法每一個學習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學生都會經歷“資訊(信息收集)計劃(擬定方案)決策(制定方案)實施檢查評估(總結分析提高)”六個階段。在六步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指導教師起引導、答疑和示范指導作用,多種教學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得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樂趣。同時將素質教育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

①咨訊:采用引導文教學法,準備相關教學資料、技術資料和網絡資源,讓學生明確任務:學什么?做什么?②計劃:采用講授、演示教學法,通過對學習任務分析,分組討論,制定學習方案將各種不同方案比較、選取優秀方案。③決策:通過方案分析,推敲方案實施細節,由指導教師與學生一起決定最終實施的方案。④實施:采用演示、互動、討論、交流等教學方法,學生分組具體實施工作計劃,完成工作任務,指導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回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團隊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互相幫助、共同提高。⑤檢查:通過學生自我檢查、同組學生相互檢查、小組之間學生交換檢查,指導教師教師最終檢查驗收,觀察學生任務完成情況。⑥總結匯報:采用激勵教學法,通過學生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的自我評價、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及指導教師的總結講評,肯定成績,總結學習經念,改進學習中的不足,以期不斷進步。通過對每個教學情境的精心組織、策劃,按照六步教學法認真實施、總結,完全可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2.4 教學保障條件

2.4.1 師資隊伍《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課程由具有雙師資格的高職教師和具有豐富生產實踐經念的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實施,達到理論實踐的緊密結合,理論支撐實踐技能的提高,實踐技能驗證理論的指導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4.2 實訓基地《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課程的教學實施地點是與學院有深度校企合作的數控設備生產企業的數控機床裝調車間進行,讓學生在真實生產環節學習,感受企業文化氛圍,實現學習與就業的零距離。本課程在生產車間實施教學已經進行三屆,教學效果良好。

2.4.3 教材及參考資料

2.4.3.1 實訓企業為學生提供相關實訓器材和工具量具和以下技術資料:①數控機床裝配(圖紙、工藝、裝配說明等)資料;②數控系統硬件連接說明書;③數控機床參數說明書;④數控機床維修說明書。

2.4.3.2 專業教研室為學生提供相關教材、專業課程網站及圖書資料和實訓報告冊。①學院與數控設備生產企業、數控系統生產企業、數控設備使用企業深度校企合作,開發適合本課程的專業教材《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習指導書》;②相關學習書籍:《數控機床構造》、《數控機床裝配調試與故障診斷》、《數控機床結構原理與應用》等;③院級精品課程網站的《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課程及相關專業網站。

2.5 考核方式①過程考核。分小組對學習效果進行自評、互評和師評(學習態度、團隊協作及安全操作等情況);每組集體討論,完成項目學習心得體會并匯報,對項目給出定量評價。②結果考核。以學生個體為單位對實訓內容隨機抽取項目進行實操和答辯。

3結論

《數控機床裝調生產實訓》課程是數維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通過說課設計,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4個轉變,即:由單純的職業技能教育目的觀轉變為基礎加有限職業技能教育目的觀;由一次性教育觀轉變為可持續發展教育觀;由做事教育觀轉變為做事教育與做人教育相結合的教育觀。①進廠學習模式很受學生歡迎,學習效果很好。②學生的操作技能得以增強,綜合素質有較大的提高。③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很快,對學生的指導能力得到加強。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歐盟Asia―Link項目“關于課程開發的課程設計”課題組編.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仲瑞敏.關于制約高職教育學生就業的因素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4,(1).

[4]張連緒.轉變觀念是解決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J].中國高教研究,200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男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水果派解说 |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内射夜晚在线观看|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动视频| 狠狠色色综合网站| 亚洲人成无码区在线观看| 偷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а√中文在线资源库|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欧美丰满大屁股ass|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国产精品 无码专区| 老汉色av影院| 亚洲性爱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狂野av人人澡人人添| а√天堂www在线а√天堂视频|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