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態畜牧業論文

生態畜牧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6 16:00: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畜牧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態畜牧業論文

篇(1)

關鍵詞:貧困山區,畜牧生態,發展

 

環境與資源是我們人類生存以及社會向前發展的物質基礎[1]。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為了發展經濟,我們必須要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但為了維持生態的平衡,又要保護自然環境,避免資源過度的開發、生產和浪費,以致于生態、環境變質惡化。發展和利用是一個矛盾共同體。同樣,畜牧業的不斷壯大和發展必須依托和消耗大自然資源,既要求畜牧業高效發展又要求自然平衡和諧穩定,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就必須正視和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尋求其平衡原則加以緩沖,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生態畜牧成為未來畜牧業發展的方向。

1 目前畜牧業的發展落后、不合理的現狀

我國傳統的生產方式是依靠天養,全年的放牧。遼闊的牧場、茂盛的草地是自然的資源,能直接利用固然很好,但是過分的依賴自然環境,將造成資源的供養率不平衡,草地退化嚴重。在貧困山區由于經濟落后,為求低成本高效益的養殖經濟,所以常將豬、牛、羊直接趕進山坡、草地或樹林進行簡單放養。甚至盲目的擴大規模,增加牲畜總數,超出了牧場特定區域內的承載力,加速了草地的劣變;使畜禽和飼料之間形成矛盾,不但降低了畜禽的生產性能,更使寬闊的草坡、山地荒廢,嚴重影響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論文參考網。

2 生態畜牧業的特征

首先,生態畜牧業主要是以養殖畜禽為中心,同時還要因地制宜地配套相關的無污染、高效的工程體系,將資源的開發同生態的平衡很好的結合起來。

其次,在生態畜牧業的各個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假如其中的某個環節受到了干擾,就會波及整個系統,從而使其失去原來的平衡狀態。

再次,在生態畜牧業系統中以其“食物鏈”的形式源源不斷的進行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轉換、流動,從而保證了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異化與同化作用正常的進行。

最后,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是生態畜牧業中比較完善的配套,通過這個配套,不僅能減少污物的出現,而且還能實現效益的增加以及環境凈化的統一。論文參考網。

3 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原則,充分的和“以示范服務促推廣,加快舍飼轉方式,龍頭帶動擴規模,精深加工增效益”的思路利用資源豐富的“土地、牲畜、草”,結合現代科學的技術,走“立草為業、草畜結合、龍頭帶動、整體推進”的現代健康型畜牧業發展之路。

3.1草產業快速發展,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飼草作為生態畜牧業發展中的紐帶和關鍵,在山區要結合封山禁牧發展舍飼養殖工作,以產業結構調整為著力點,加大人工種草力度。科學種植,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既滿足牲畜需求又提高草場植被覆蓋率;增加適合當地生存環境的母畜,引進高產、低耗、節糧的畜種,標準化生產,提高質量,保障品質,發展健康畜牧業。

3.2經營方式轉變,集約化水平提高

首先,發展生態、優質、高效畜牧業,關鍵在于飼養方式的轉變。論文參考網。從貧困山區的實際情況出發,重點要把粗放、單一、天然放牧的飼養方式向規模養殖、舍飼養殖轉變,大力推廣牲畜舍飼圈養技術,走種草養畜、草畜結合的發展之路。其次,按照科學規劃、統一標準、創新機制、科學管理原則,采取政府推動、部門規劃指導、群眾自愿合作建設、自主經營的方式,建設人畜分離、集約化養殖、若干農戶合作建設、飼養和防疫設施完備、糞污處理設施配套、技術規程統一、管理措施一致、畜禽生產相對集中或相對封閉的養殖小區。走市場牽小區,小區連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子。再次,按照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實施,實行一村一品,專營專銷,杜絕蜂擁而上,增產不增收,貨賤傷農,走特色養殖之路。2008年以來都安縣實施山羊圈養示范項目結合溶巖山區石漠化治理項目,建立山羊圈養示范戶120戶,累計圈養山羊6820只,三年累計出欄肉山羊6500只。年產值325萬元,純利潤156萬元,戶均養殖新增收入1.96萬元,新增純利潤1.3萬元。項目的實施,更是促進了該縣養羊業的發展,2009年全縣山羊飼養量44.36萬只,出欄21.21萬只,比2006年分別增長25.7%和39.5%。全縣養羊業產值22180萬元,純利潤1064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0元。圈養舍飼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也帶來明顯的生態效益。該縣推廣山羊圈養舍飼、品種改良、種草養羊及農作物青貯、氨化喂養技術,同時開展標準化羊舍建設,使生活區和生產區分開,既符合生態要求,又有利于發展規模化生。農戶配套種植牧草養羊和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養羊,使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減少草山的超載壓力,有利于草山植被的恢復,對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3.3資源的回收利用,促進生態平衡

推行5種養殖模式:生物墊―堆肥―零排放;生化工程―糞便處理―達標模式;沼氣(厭氧)―氧化塘(好氧)―養魚,沼氣(厭氧)―果菜林場澆肥等生態立體養殖模式;循環處理模式;生態有機肥深加工處理模式。不僅有效解決農村養殖污染的難題,還給養殖戶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互利雙贏。另外在回收利用廢棄秸稈方面,大力發展秸稈生物性的飼料,將其加工之后轉換成家畜的飼料,不僅能改變秸稈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狀態,而且還能增加農民的收入,從而推動“綠色飼料”的推廣,也推動了畜牧業的發展。

3.4依托科學技術支撐,完善生態平衡

堅持以科學為主,始終把畜牧科技放在首要位置,充分應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服務畜牧業,提高畜牧業的整體水平。首先加強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偏遠的天峨縣有些養殖戶大膽從外地取經,引進發酵床養豬技術。現代推廣養豬使用的發酵床,通常有較好的吸附性、通透性的材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等;同時還要選擇一些輔助原料,為確保墊料在制作的過程生物發酵的效果和進程,常用的有水、尿素、麥麩、磷酸氫鈣等。該技術的使用,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起到環保的作用,而且還能提高豬的肉的品質,還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提升經濟效益。其次,要在貧困山區大量的吸納專業的技術人員,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在山區開展畜牧業技術培訓,改變當地人民落后的思想,從而使傳統體力型的畜牧業逐漸向技術性的畜牧業轉變。

【參考文獻】

[1]丁楓華,吳向東,趙鸝.試論我國生態農業及其可持續發展[J].中國農業資源區劃,2003,24(2):17-20.

篇(2)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型畜牧業的宏偉目標,以創建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為主線,以建設生態良好、資源節約、環境優越的生態小區為思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決策,合理規劃,注重創新,積極探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生態之路,實現了畜牧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縣畜牧業現狀

近年來,我縣堅持把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富民強縣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龍頭帶動,機制創新,科技升級,產業循環、優化環境,使畜牧業漸漸步入了集約化、產業化、工業化、生態化的發展快車道,使全縣畜牧業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可喜局面。回顧近幾年來畜牧業發展,一是畜牧產值不斷攀升。十四年來全縣畜牧產值以年均遞增25%的增幅持續增長,2004年畜牧業產值達到14.3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5%,畜牧加工產值達到17.5億元,人均牧業產值5748元,按人均牧業產值、肉、蛋產量三項指標綜合評定排序,已連續14年位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畜禽飼養量成倍增長。2004年全縣規模化豬場42個,出欄生豬41.1萬頭,30萬只肉雞飼養廠達到165個,出欄肉雞達到5339萬只,名列全省第一。三是食品加工總量不斷膨脹。2004年全縣擁有肉雞生產線3條,時宰肉雞達到1.8萬只,班宰1千頭豬肉生產加工線1條,時宰600只羊肉加工生產線1條,年肉類總產量達到11.05萬噸,年產2.5萬噸及1.2萬噸熟食生產線各1條,年產熟食3.6萬噸,出口熟食5800噸,創匯1500萬美元,位居全國前十強。四是疫病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先后投資300萬元,建成了省級動物檢測中心和龍頭企業化驗室,配備了酶標儀、PCR等化驗監測設施,完善了疫情測報站的建設,強化了重大動物疫病的預警機制,使全縣動物免疫密度達到100%,嚴防了重大疫病的發生,做到了“有疫不爆發,有病不流行”,從而保障了畜牧業安全。五是投入品監管程序更加規范。對生產投入品建立了源頭追溯制度,采取了定期抽檢方式,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及使用瘦肉精等違法行為,凈化了全縣畜牧生產資料市場。2003年,全國“瘦肉精”大檢查中,淇縣抽檢380份尿樣中,未發現一例違禁藥物使用情況,受到農業部的表揚。幾年來,淇縣先后被農業部、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全國農業結構調整示范縣”、“畜牧強縣”“全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綜合示范區”等榮譽稱號。回顧二十年來發展歷程,我縣明確提出了要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型畜牧業這一宏偉目標,以經濟、社會效益的持續高速發展為背景,以創建我縣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為主線,以建設生態良好、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小區為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產業發展為環境管理服務,合理規劃,科學決策,在推動畜牧環境建設和循環經濟工作快速發展。

二、我縣循環經濟發展概況

從生態學方面講,我縣經濟是一種傳統經濟,這種經濟是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單向物質流動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自然資源和能源開采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這種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對我縣經濟的發展是格格不入的,特別是在畜牧業發展方面,畜牧生產所導致環境污染的影響是不言而寓的。例如:雞糞對環境的污染和細菌、病毒的傳播,生產廢水的浪費和污染等。在這種形式下,我縣迫切需要發展畜牧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及防治動物疫病和保證畜產品安全的先進經濟模式。為此,我縣畜牧業必須走新型產業化新思路,提高企業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水平,加大技術創新,推行清潔生產和保護環境,在政策上多多給予扶持,促進我縣循環經濟快速發展。

而我縣發展畜牧循環經濟已有一定基礎,這種發展是由自發到自覺而成的。具體做法是:

(一)我縣把畜牧業發展同環境質量改善的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為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提供支持,利用成本和價格等市場規律來影響企業的行為;以公司為依托,搞自動化飼養、清潔化生產,食品標準化加工、安全化生產,形成了生態產業化綜合經營模式。養殖戶利用糧食作物秸稈來飼養,實現過腹增值,生豬糞可綜合利用,生產沼氣,經過集中發酵、消菌,形成優良的有機肥返回農田,消除污染,利用了資源,形成了生產的生態良性循環。依靠科技進步,變廢為寶,生產生活廢水含有機物較多,經過處理達標后灌溉附近農田,為農民節約了每年的化肥支出;雞、豬糞加工有機肥料向市場出售;生產用的廢舊塑料袋、包裝箱由包裝廠進行回收再利用;雞、豬無大的利用價值的副產品賣給養殖場喂魚、喂雕。

廢物處理處置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拉動環保產業、促進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為最終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保障環境安全,畜產品安全,維護群眾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倡導園區生態型生產,讓環境保護貼緊經濟,圍繞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開展工作使上游生產的“廢料”成為下游生產的原材料,盡可能減少污染排放,爭取做到“零排放”;大力發展環境產業,加強“三廢”綜合利用,充分開發利用再生資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延伸產業鏈,開辟新的生產領域,增加就業崗位,同時擔負起分解者的職能,對無法再次循環利用的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1、把雞血“變廢為寶”,進行了深化加工。以前,屠宰毛雞的雞血,沒有充分利用。目前建設了雞血車間,這個車間通過對雞血的過濾凈化、高溫殺菌等一系列生產工藝,使雞血得到有效利用。

2、充分利用雞羽毛,建設了羽粉加工車間。以前,屠宰毛雞的雞毛,沒有充分利用。后來,建設了羽粉車間,通過對羽粉的等系列生產工藝,使羽粉變成了飼料添加劑。

3、將雞腸轉為其它水產和動物的飼料,把次生品得以有效利用。

雞腸實用于養鯰魚、狐貍、養貂,根據市場情況作為副產品進行銷售,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4、把雞糞進行進行深加工銷售,變成了果農瓜農的有機肥料。

雞糞改善土壤結構,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深受果農瓜農喜愛。為此,企業對養殖場的雞糞,都銷售給果農瓜農,增加了企業收入。

《畜牧循環經濟匯報材料》論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收集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只可觀摩不可抄襲,因抄襲畜牧循環經濟匯報材料引起的版權糾紛本站概不負責,若本站對于該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刪除。

5、利用豬糞生產沼氣。充分利用全縣規模化豬場多的優勢,在場區建設沼氣池,以解決規模化豬場的供電、供暖等生產、生活費用高的矛盾,并把經過集中發酵、消菌,形成優良的有機肥返回農田,即消除污染,又利用了資源,形成了生產的生態良性循環。

6、建立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建立經濟發展高增長、資源消耗低增長、環境污染負增長的發展模式。這個模式與循環經濟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即利用畜產品生產高檔服裝革、醫用腸衣等,利用家畜內臟、頭血進行生化制品加工,特別是以“原料——產品——廢物”為特征的動脈產業和以“廢物——再生——產品”為特征的靜脈產業相結合形成循環發展的畜產品加工企業群。

近年來,我縣把把發展畜牧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重要舉措,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全面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結構,著力解決結構性環境問題,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著力解決結構性污染,從淘汰高能耗、低產出、重污染的生產工藝入手,立足于產業優化升級,全面提高畜牧產業化的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技術,籌劃和建設了包括生產廢水處理廠、有機肥加工廠、廢舊物處理加工廠等一批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增加企業效益,優化產業結構,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

(三)、堅持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科技創新、知識創新,推動畜牧業生態建設。依托國內高等院校和有關科研機構,建設生態產業孵化基地,優先安排環保科技示范工程,推廣最佳實用污染防治技術。加強對環保產業的扶持、引導和管理,逐步形成規模,使之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在資源綜合利用中發展循環產業。

目前我縣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在指導思想上,還未轉到體現以全過程控制、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削減污染物排放的清潔生產上來,與循環經濟的理念相差甚遠。二是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三是法律法規建設滯后;四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不完善;五是技術落后,尚未形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六是全民資源意識、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不強。需要政府、企業、公眾的共同努力,通過在理論思維、實現途徑、操作方式等問題上的借鑒與創新,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

今后發展循環經濟計劃

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性課題,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實踐可持續發展觀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圍繞“三步走”目標和畜牧大縣戰略舉措,按照既定的方針,著眼于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全縣畜牧業生態環境要年年有變化,力爭通過努力,實現新跨越。按照“發展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實施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思路,增強主導產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企業效益,讓企業也穩步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要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水平。初步建立循環經濟體系,構筑初級生態企業基礎,初步形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格局。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為畜牧長遠發展和生態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發展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實施循環經濟,提高經濟效益

二要組織重大示范項目。要以解決循環經濟發展中的共性和關鍵技術為重點,選擇具有標志性目標和有廣泛推廣前景的先進適用技術,在重點企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三要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不要僅僅搞示范,還要使示范的技術開花結果,發揮效益。技術推廣這個環節很重要,特別要做好推廣技術的篩選、信息傳播和技術服務工作。

篇(3)

科研創新,助力草原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天然草原90%以上發生退化,草原生產和生態功能嚴重下降,草原生物多樣性減少,牧草資源亟待保護和開發利用,但草畜矛盾突出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經過認真準備和申報,侯向陽等人于2013年成功獲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的資助,項目名稱是“天然草原生產力的調控機制和途徑”,這是全唯一一個973項目,標志著基礎研究能力大幅提升。項目瞄準過度放牧下草原生產力衰減的關鍵機制和草原生產力提高的調控機制與途徑兩個科學問題開展研究,目標是揭示過度放牧下草原生產力衰減機制,形成適度放牧、土壤保育和植物調節提高草原生產力的綜合調控的理論和技術體系,為實現天然草原生產力提高 30%~40%,恢復速度加快30%~50%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已經在草地土壤關鍵要素對放牧的綜合響應、草原植物對放牧的矮小化響應、放牧導致植物矮小化的“脅迫記憶”、放牧造成植物矮小化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學證據以及草原生產力下降的養分供給非平衡理論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2015年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項目中期評估。

據了解,樣帶研究是進行全球氣候變化及人為驅動因素梯度分析的最有效途徑。利用歐亞大陸東緣草原連片分布,南北向土壤和植被類型等相對一致,溫度呈梯度分布,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存在空間差異的特征,侯向陽研究員率先提出跨越中、俄、蒙的歐亞溫帶草原東緣生態樣帶(簡稱EEST),聯合國內相關科研教學單位及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合作單位,開展從中國長城到俄羅斯貝加爾湖的溫度和放牧管理對典型草原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收集整理中、俄、蒙近30年氣象、經濟、植被、土壤、昆蟲資源等信息,建立樣帶綜合數據庫;建立蒙古國溫都爾汗野外觀測站,填補了我國草原科學研究在境外無定位監測的空白……,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發表學術論文45篇,出版專著4部,獲得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1項,向有關部門提出6項政策建議,并通過俄羅斯之聲報道中俄科學家共同治理草原退化的工作和進展,取得較大社會影響。

另外,侯向陽所長還系統開展了我國北方草原氣候變化及適應性管理研究,圍繞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社會相對落后的北方草原區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問題,從區域、縣域和牧戶等層次入手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進展,并6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牧戶作為草原畜牧生產的最基本單元,是牧區草畜平衡的主要調控者。牧戶草畜平衡行為是影響草原生態補獎機制政策失靈的關鍵因素。針對我國政府在草原地區實施一系列工程和政策措施,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天然草原仍然持續超載和退化,草原生態補獎機制政策實施體現政策失靈的問題,侯向陽團隊在內蒙古不同草原類型區及新疆山地草原開展牧戶家庭屬性和草畜平衡決策行為調研。研究發現,分步減畜更容易被牧戶接受,同時牧戶之間的自發合作也更能實現牧戶生產實踐的調整,此種有效合作對優化牧戶生產管理方式、推動畜牧業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據此,提出以分步式、合作式和示范引導式為特征的牧戶適應性減畜策略和草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針對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的農牧交錯帶面臨的食物供給和生態保障難以兼顧的兩難困境問題,侯向陽所長研究提出應盡快確立以旱作節水栽培草地建設為主的西北綠色草牧業發展戰略。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西北地區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正在引起重視,但旱作種草的優勢和潛力還沒有引起充分重視。在糧改飼的基礎上,立足于高效旱作,種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飼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依賴,這是解決我國旱區優質飼草不足、并兼顧生態保護的有效發展路徑。

矢志不渝,為綠色大草原保駕護航

除了在科學引領草原生態保護和治理創新的基礎上平衡發展,侯向陽所長勤于思考,勤于筆耕,多年來科研心得付諸筆端,先后發表學術論文200篇,其中SCI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5部,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勵8項。其主編的《中國草原科學》和《蒙古高原草原科學》,系統總結了我國草原科學及蒙古高原草原研究成果,為我國和其他國家從事草原科學研究人員提供了極好的參考資料。

篇(4)

[論文摘要]在草地畜牧業標準化的生產經營管理中。成本利潤分析和經濟核算的方法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任何管理決策都要對成本和利潤進行分析,只有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的方案。才是可接受的方案。初步探討在建立貴州草地畜牧業國際標準化體系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成本利潤分析和經濟核算的方法嘗試介紹一些能運用于實際生產中的方法和表格,以幫助農戶和技術人員更加方便地掌握成本利潤分析和經濟核算的方法.

在貴州省草地畜牧業國際標準化體系的建設中,除了優良品種的選育、人工草地的建植、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外,我們還需要對養殖場(或養殖戶)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經濟分析和經濟核算,從而幫助養殖戶或養殖場獲得理想的利潤。為此,對經濟核算的一些方法進行了探討。

1草地畜牧業國際標準化體系經濟核算的方法

在開始建立草地牧場之前,農戶應當首先考慮自己的資金是否足夠建立一個牧場,特別是開始兩年的預算尤其重要。預算包括建立牧場所需要的啟動資金成本和經營成本。

1.1建立牧場所需要的啟動資金

啟動資金成本是指在建立牧場時進行施工、購買各項設備物資所需的成本,通常發生在經營的第1年。一般來說,啟動資金成本除自籌部分外,均需要通過借貸來支付。借貸款及其利息的償還必須通過經營預算后,將啟動資金成本按年度攤派,這樣就可讓養殖農戶更加合理使用資金去經營牧場,并有經營利潤產生。

1.1.1在建立牧場前,農戶應當首先考慮的是(1)測算所需要的資金和所需成本內容,并在表格中填寫出來。(2)估計資金數量及何時需要這些資金,每個階段各需要多少?(3)完成第1年的預算,并決定資金總成本以及所需要的借貸數額。在表格上記錄這些數目。(4)完成第2年的預算,計算牲畜的狀況。然后,在第2年的預算表上填寫相關數目,完成表格。

1.1.2建立牧場所需的成本(1)建筑及設備成本。包括畜圈、青貯池、圍欄、給排水系統、照明、動力、便道、擠奶設備等。(2)基礎牲畜的購買。(3)肥料購買。(4)人工草場建植。

1.2建立牧場所需要的經營成本

第2年以后的預算主要集中在經營成本上,能夠顯示出牧場較長遠的效益。經營成本是指在牧場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開支,主要包括:勞動力成本、獸醫及技術服務成本、補充飼料成本、牲畜銷售(不同大小、性別和健康狀態的牲畜價格不同)、運輸成本、人工草場維護成本、貸款償還、圍欄、道路、圈舍等硬件維護成本和其它成本(水電、稅收等)。另外,每年因為牲畜數量及類型會有變化,所以農戶必須重新評估畜群的價值,并且牲畜的價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想比較科學地掌握其變化,可以使用表l來計算。例如:l戶農戶計劃購買5頭奶牛經營,第1年啟動的預算明細表和第2年的牲畜對賬表及預算明細表,見表1、表2、表3。

2草地畜牧業國際標準化體系經濟核算的作用分析

2.1放牧可減少常年經營的成本,保護生態,生產無公害產品。實現可持續發展

使用人工種草劃區輪牧技術飼養奶牛等草食牲畜,可在較大程度上降低牧場的飼料成本和管理風險。以獨山草種場為例:該場目前飼養奶牛300頭,全部采用全天候劃區輪牧的飼養技術喂養。以平均每頭牛日采食12kg營養平衡干物質計算,日需配合精飼料14kg,價值24.5元,但由于該場奶牛采用全天候放牧,每天采食鮮草7okg,每天僅需補精料1kg,價值15.75元,比傳統圈養節約飼料成本8.75元。該場全年可節約飼料成本95.8萬元。在節約飼料成本的同時,由于采取的是劃區輪牧技術,牲畜糞便直接排泄在草地上,通過分解成為牧草所需的最佳肥料,促使牧草生長,減少了施用肥料的成本,達到草畜和諧發展,保護自然生態的目的。

2.2圈養以青粗飼料為主可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在沒有放牧條件的城郊地區,飼養牲畜一般采用圈舍飼養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喂養牲畜應對日糧的構成成本進行核算,以期把成本降至最低,達到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精料對于食草家畜不一定都是營養最平衡的飼料,它只是用作家畜的補充飼料之一,且價格較貴粗飼料營養價值很低,也只能在加工處理之后作為家畜的另一種補充飼料。但是,如果在夏、冬兩季采用引草入田的方式,即夏季和冬季分別在田土中種植適應該季節的牧草,用青綠飼草替代精粗飼料。經測算,大約6kg鮮草可生產1kg營養平衡的干物質,約合市場價1.2元,1kg配合飼料干物質的市場價為1.98元。由此可見,飼喂青綠飼料的成本最低,而且營養價值最高。

2.3種植豆科牧草。減少肥料投入

種植豆科牧草或豆科牧草與禾本科牧草混播的方法,利用根瘤菌可將空氣中的氮固定于土壤之中,施用磷肥可以促進根瘤菌形成,進而促進牧草生長。這樣就可以大量減少氮肥的施用,減少人工草場建植成本。

2.4栽培有藥用價值的牧草,減少家畜的保健成本。利于生產有機食品

在牲畜的飼養過程中,家畜的疾病控制是一筆較大的成本,為了減少疾病控制成本,農戶可以在牧場混播栽培一定數量的藥用牧草讓家畜采食(如蒲公英、馬齒莧等等),以使牲畜增強自身抵抗力,達到少生病或不生病的目的。另外,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要求的不斷提高,有機畜產品是今后畜牧業發展的方向,但由于有機食品對生產的環境、家畜健康、飼料、加工等方面要求嚴格,傳統的家畜疫病處理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生產有機食品的要求。因此,種植適量的藥用牧草也町很好地解決有機畜產品生產的問題,促進牧場的產品朝著有機食品的方向轉變,從而提高種草養畜的效益。

2.5利用雜交優勢。縮短飼養周期,生產優質畜產品

采用優良的家畜品種是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本地黃牛品種普遍存在生長慢、個體小,因而飼養成本較高。但利用引進品種(如荷斯坦、西門塔爾公牛等)與本地品種雜交生產出的雜交品種牛不儀個體比本地黃牛大,母牛泌乳(抗病、抗寄生蟲)強的優點。由于雜交品種在泌乳量(指母牛)、體重、凈肉率、肉質等方面均有明顯優勢,可顯著地增加經濟收益。

3通過經濟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經濟核算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任何管理決策都要對成本和利潤進行分析,只有能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的方案。才是可以接受的方案。通過對成本和利潤的分析,可以達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1選用高素質的人才

要對生產的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就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在生產中對各個環節作到成竹在胸,作出有效的管理。

3.2建立關鍵性評價指標

要想達到經濟核算中各個環節所規定的目標,管理者還應建立一套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并拿出具體的指標,這對整個牧場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3暢通運輸環節

通過經濟核算,町以知道農戶在能力范圍內能夠接受的最有效的運輸方式和工具,保證產品對外輸送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3.4開發優質產品。具備競爭能力

通過經濟核算,我們知道只有不斷提高優質牲畜的種群數量,開發有特色的畜牧產品,才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增強牧場的競爭能力。

3.5保護生態環境

由于采用不破壞原生植被的人工建植草場全天放牧或人工種植優質牧草飼喂牲畜的生產方式,除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外,還能夠以草定畜、以畜管草、草畜平衡,達到保護生態自然環境的目的,實現可持續發展

3.6進一步提高完善草地畜牧業國際標準化體系

篇(5)

論文摘要 種草養畜既可改善生態環境,又可利用牧草發展草食型畜牧業。總結了種草養畜主要技術措施,包括:根據畜禽品種選擇牧草;因地制宜選擇牧草品種;牧草的復種輪作和混播;適時播種,精心管理,合理利用;種養結合,兼顧養殖和生態效益。

近幾年來,種草養畜事業發展很快,成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措施,既增加了土壤的植被覆蓋率,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又能發展畜牧業,生產無公害畜產品。現將種草養畜主要技術措施總結如下。

1根據畜禽品種選種牧草

應根據畜禽的采食習慣和消化特點,選種適宜的牧草,一般來說,反芻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纖維含量相對較多的牧草,如飼用玉米、黑麥草、蘇丹草、皇竹草、葦狀羊茅、串葉松香草、披堿草等;豬為雜食性動物,喜食菊科、旋花科等牧草,如菊苣、籽粒莧、苦荬菜、串葉松香草等;兔、鵝、雞則喜食蛋白質含量較高、葉多柔嫩的牧草,如菊苣、聚合草、白三葉、紅三葉等。

2因地制宜選擇牧草品種

不同品種的牧草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土壤地質狀況,應合理選擇優良牧草種植,如溫暖濕潤地區可種植黑麥草、飼用玉米、三葉草、串葉松香草、苦荬菜等;干旱地區種植耐旱的紫花苜蓿、蘇丹草、籽粒莧、沙打旺、披堿草等;25°以上的坡地種植多年生黑麥草、鴨茅、葦狀羊茅等,用于植被恢復,防止水土流失;寒冷地區可選種耐寒的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麥、草木樨、無芒雀麥、串葉松香草、沙打旺等;炎熱地區可種植串葉松香草、蘇丹草、三葉草、聚合草等。

3牧草的復種輪作和混播

根據不同品種牧草的播種期和生長特性,合理復種輪作和混播,來提高牧草產量。如2種牧草的播種期基本相同,種植時可按一定的寬度或行數劃為條帶相間種植,如蘇丹草與紫云英間種;不同季節生長的2種牧草,可利用后種牧草苗期生長慢、占空間小的特點,在先種牧草生長期間將其播種于先種牧草的行間,如墨西哥玉米與冬牧-70黑麥套種、苜蓿與墨西哥玉米套種、蘇丹草與紅三葉、無芒雀麥與紫花苜蓿、草木樨與黑麥草套種等;農作物與牧草輪作,如一季稻一季草或雙季稻一季草,一季草為秋播牧草,如黑麥草;經濟作物與牧草輪作,如油菜—皖草2號,豆類和夏玉米—秋播牧草,山芋—秋播牧草;各地也可利用經果林與牧草間種、套種。

4適時播種,精心管理,合理利用

種植牧草與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一樣,有適宜的播種季節,籽粒莧、蘇丹草、墨西哥玉米、皇竹草為春播牧草,其他大多數牧草為秋播牧草。播種前要精心整地,施足底肥,選好種子并適當處理,如紫花苜蓿、紅三葉、草木樨等有芒或穎片及種皮堅硬的要去芒去殼和浸種消毒,當大部分種子略有膨脹時才播種,這樣可提高出苗率和減少牧草病蟲害。平時要加強管理,防止旱澇和病蟲害。根據不同牧草的最佳收割期要做到適時收割,有效利用,如豆科牧草應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應在初穗期收割,這樣既能提高產量,同時營養也較豐富,當使用不完時,可以進行青貯或曬干,以滿足淡季牧草的供應。刈割后可直接飼喂畜禽。若以風干物飼喂,生長豬日糧中黑麥草可達15%~25%;加工草粉飼喂豆科牧草要風干,其他牧草可曬干,粉碎備用在畜禽日糧中,生長豬可添加10%~15%;青貯飼喂按飼料青貯技術操作,豆科牧草和其他牧草或作物秸稈混合青貯。

5種養結合,兼顧養殖與生態效益

種植牧草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防風固沙,改良土壤,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改善當地小氣候,減少自然災害,促進農牧業生產的協調發展,實現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養殖草食性畜禽(特別是牛、羊)提倡圈養,大群放牧的要合理規劃,可劃區輪牧,設立圍欄,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上。

種植牧草品種和面積可參考飼養畜禽來定,如種1hm2一年生黑麥草可產鮮草75~105t,可以養羊120~150只,養兔、鵝1 200~1 500只,養牛15頭,養奶牛3頭,春季種1hm2籽粒莧可養豬90~120頭。種1hm2優質牧草,通過飼養畜禽可獲得1.5萬元以上的效益。

比較科學的種草養畜的模式,以養牛為例,要做到四季有青飼料供給,可以實行牧草輪作:4月種植墨西哥玉米,其利用期從5月底開始收割,一直到11月。9月底、10月初,可以在墨西哥玉米地里套種冬牧-70黑麥,可由9月底一直生長到翌年的5月底、6月初。以養豬為例,可以采用法國苦菜與牛皮菜輪作的方法。法國苦菜每年4月種植,可生長至11月,牛皮菜自每年9~10月種植生長至翌年的5~6月。

參考文獻

[1] 楊恒山,黃善斌.農田種草養畜可行性初步分析[J].中國草地學報,2008,30(1):108-111.

[2] 徐高倫,黃天雄,朱大鵬.永康市種草養畜的模式與技術[J].浙江畜牧獸醫,2007,32(5):12.

篇(6)

一、個人專業技術基本情況

本人在本科階段的專業為草業科學,在畜牧方面主要學習了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牧草與飼料作物栽培學、飼草調制加工與利用學、飼草營養價值評定、動物營養學等相關專業,在優質牧草與飼料作物生產、牧草加工調制、飼草營養價值評定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和能力。

參加工作以后,能夠堅決服從領導的各項安排,虛心向單位老前輩等請教,以充實自己的工作經驗與能力。在認真干好自身崗位職責工作的同時,還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協助其它同事完成單位工作。在工作之余,自覺不斷學習各類畜牧養殖、動物疫病防治相關的各類專業技術知識,并在實踐中逐漸提高自身業務綜合水平。

二、任現職以來技術工作

任職以來,本人繼續堅持孜孜不倦、嚴于自律的工作態度,認真踏實地完成了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主要工作業績有:

1、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設計工作。參與了全縣30多個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的選址、規劃、圖紙設計工作,這些場(小區)都有配套設施管理房、獸醫室、飼草棚、青貯池等,管理區、生產區、飼草料加工區、糞污處理區分離;參與了全縣貧困村貧困戶“前宅后院”暖棚圈舍圖紙設計、修建指導等工作。

2、禁養區劃定工作。參與了《民樂縣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方案》的修訂工作,優化了我縣畜禽養殖產業的布局,切實加強了環境監管,促進了環境保護和畜牧業的協調發展。

3、動物防疫工作。根據全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我認真配合相關領導和同事,全力以赴,圓滿完成了2016-2018年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沒有重大疫病發生。

4、動物衛生監督工作。配合單位同事按照相關法律、條例和主管局相關文件精神,定期不定期地對轄區內養殖(大戶)戶、販運戶、屠宰戶進行監督檢查,與管理相對人簽訂各類責任書和承諾書,指導養殖場(戶)建立養殖檔案等臺賬,同時加強對獸藥、飼料等畜牧投入品的監管檢測工作,深化“瘦肉精”專項整治,加大病死畜無害化處理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通過加強畜牧行政執法,進一步規范了動物生產經營行為,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5、畜禽糞污整治工作。配合單位同事對轄區內禽畜養殖場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督查指導,針對部分畜禽養殖場戶糞污處理設施不健全、隨意堆放廢棄物、畜禽糞便、生產污水、惡臭氣體對環境產生污染等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并責令及時整改,嚴厲杜絕畜禽養殖污染事件的發生。6、草原減畜工作。積極配合鎮政府、縣畜牧獸醫局完成了南豐鎮草原減畜工作,有效加強了草原保護建設力度,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促進了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7、辦公室工作。一是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制作報送各類表格、文檔;二是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免疫檔案、養殖檔案等各種存檔文檔,確保各類工作有跡可查;三是認真完成上級單位檢查考核前資料的準備整理,確保各項工作得到了上級單位的肯定;四是對上級單位發放的文件通知做到及時上傳下達,并及時進行分類歸檔,以便查閱和管理。

8、專業學術論文的寫作與發表。工作中,在實踐中增強自身工作經驗同時,還適時認真總結形成書面理論成果,積極向全國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

9、主要獲獎情況。2016年1月,榮獲2015年全市畜牧技術推廣先進個人;2018年2月,榮獲在2017年度全市畜牧工作先進個人。

篇(7)

論文摘要: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農業將經歷具有重大意義的革新。毫無疑問,生物技術作為科學和技術在這場變革中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原則上講,生物技術本身有能力幫助人們提高農業生產力和保護環境,但在實踐中,生物技術作為環境保護的人其作用相對來說是微乎其微的。人們對它在環境保護以及促進人類進步中的作用仍將拭目以待。

一、生物技術給農業發展帶來機遇

廣義上講,生物技術是利用有機體、死細胞、活細胞以及細胞內含物,采用特殊的過程生產出特殊的產品應作到農業、醫藥以及環境修復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現,它能改變、取代物種的基因。

生物技術在農作物中已有廣泛的應用。最初通過遺傳工程獲得而進入市場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們經轉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劑和棉鈴蟲的能力。這種玉米、大豆和棉花從Bt細菌獲得基因,經遺傳改良后具有防蟲害的能力。利用Bt細菌獲得經遺傳改良的作物的潛力是相當大的。例如:美國有200萬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亞有40萬hm2,兩者各相當于2.5億美元價值。如果將Bt玉米引種在美國1000萬hm2的土地上,只要增產5%,就意味著能增加3.5億美元收入。這項技術進一步促進了Bt制劑控制蟲害在商業上的應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經轉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種,這些品種能同時抗除草劑和一些蟲害。

生物技術在畜牧業上應用所獲得的益處與在農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術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滅競爭者。促進畜禽生長的物質有生長激素以及促進其生長的調節劑,這些物質可由基因工程而獲得。如利用鼠類基因(該基因能促進角蛋白的形成)能獲得了經遺傳改良的綿羊,這種綿羊比普通棉羊產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術在提高農作物產量、質量的同時,有助于提高畜牧業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例如,通過控制飼料作物體內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業生產力;利用基因調控技術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內一些作物的蛋白質含量,減少飼料作物中難消化的木質素含量等。達比等人已生產出一種轉基因三葉草,可應用于澳大利亞綿羊牧場。該基因來自向日葵,經轉基因的三葉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質,該蛋白質經食物鏈進入綿羊體內,進而能提高產毛量。

生物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益處也包括在生態和環境兩個方面。利用生物技術提高現有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可以減低農業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態系統擴張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類保存、保護地球上僅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資源,有助于人們未來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資源開發新的產品。

生物技術已用于生產抗蟲害、抗除草劑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蟲害、抗除草劑的能力。1995年人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轉基因馬鈴薯,這種馬鈴薯能產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對科倫那多馬鈴薯甲蟲有毒害作用。這些轉基因作物能減少殺蟲劑的用量,降低殺蟲劑及其殘留物對食物鏈、水體造成污染,從而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在許多農業生產區,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約農業生產力提高的一個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農業生產區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據統計,英聯邦農場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約有50%來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產生的溫度氣體(二氧氣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進地球氣候變暖。除此之外,農業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術的利用能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潛在的、真正有價值的幫助。

同樣,人們可以利用真菌來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溫萊指出:特定的真菌類能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從而促進作物生長;真菌也能通過分解有機物質(例如纖維素等)釋放出糖類,促進固氮菌的生長。進一步提高土壤養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獲得轉基因細菌和真菌,以進一步增強它們制造養分和釋放土壤養分的能力。轉基因作物的最終目標是使作物本身能夠自行固氮,避免、減少使用人造肥料,從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將來卻有望實現這個目標。

二、利用生物技術發展農業應注意克服的問題

從經濟角度上講,生物技術帶來的不利并不明顯,然而,它會引起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因為,生物技術公司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可以通過輸出生物技術產品而獲得利潤。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及其產品還遠沒有被廣泛接受。

生物技術可能引起生產方式和人類健康的退變。這種情獎品可能會隨著需要特定處理的轉基因作物的出現而產生,特別是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出現。農民必須從同一公司購買種子和除草劑,否則除草劑起不了作用。同樣的問題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轉基因作物上出現,這些轉基因作物會取代傳統的依靠有機肥的作物,后者在發展中國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環境保護。生物技術在食品上的應用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也會造成許多困難。生物技術也會對人類的健康制造麻煩。近年來在英國已有這方面的報道。特別是當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的基因轉入農作物時,例如,堅果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若它的基因被導入其他作物,則有可能其他作物也會引起人體過敏。為了預防起見,轉基因作物產品必須經免疫測定篩選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術也可能引發環境問題。人們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出抗旱、耐鹽、抗病蟲害作物同時,也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導致一些物種滅絕。這一結果是由于生物技術促進農作物向它原本不適應的地域擴張而造成的。生物技術同樣加速土壤侵蝕和沙漠化。農業,尤其是耕作農業的擴張會增加除草劑、殺蟲劑、人造肥料的使用,農業中不斷投入的能源促進全球變暖。與此同時,氮素生物化學循環的改變也加劇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直接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新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女同性av片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97一期涩涩97片久久久久久久|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欧美熟妇free性xxxx|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女邻居丰满的奶水| 亚洲成人娱乐网| 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观看|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特黄aaaaaa片| 超h公用妓女精便器系列小说|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国产欠欠欠18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 伊人成年网站综合网|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军人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 欧洲女人性开放免费网站| 成 人影片 免费观看| 好紧好爽免费午夜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试看|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国产麻无矿码直接观看|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内射合集对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