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1: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知識傳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知識流失在建設領域經常發生,項目中知識的流失主要是由項目的特征決定的,比如組成項目團隊的臨時性,以及工程項目中的知識對經驗工程師的嚴重依賴性(KhalfanM.M.A.等,2003)。目前,工程項目中的知識管理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只有少數的建筑企業對工程項目中的知識加以管理,而且管理手段單一,多數集中在工程項目資料文檔管理。有關工程項目中知識管理的研究層出不窮,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工程項目中的知識獲取(SerkanKivrak,GokhanArslan,2008)、工程項目中知識集成(鐘波濤、丁烈云等,2005)等方面。工程項目的臨時性導致工程項目中的知識管理相對復雜,工程項目中知識的獲取、傳遞和共享需要依賴一定的信息技術、文化制度等。本文從支撐條件的角度研究工程項目中的知識管理,構建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支撐體系。
一、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功能目標
目前,關于知識管理沒有統一的概念。卡爾·費拉保羅認為,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的新途徑(卡爾·費拉保羅,2003)。Bassi認為,知識管理是為了增強組織的績效而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的過程(Bassi,1997)。知識管理實際上就是尋求知識獲取的有效途徑,實現知識在個體之間的傳遞,最終達到知識在群體范圍內共享的過程,其功能目標是減少知識的流失,促進個體間知識的交流,促使知識在傳遞的過程中得到創新,充分利用知識資源,提高企業效益,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工程項目知識管理則是指在對項目進行管理時,將知識作為管理的對象,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將工程項目的外部知識和內部知識加以整合,促進知識的交流和分享,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知識創新能力,實現項目的有效管理,其功能目標是從項目中獲取知識,實現知識在組織內的傳遞和共享,最終實現知識的創新。
二、工程項目中知識流失的現狀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各參與方(業主、設計、監理、總包和分包)之間協同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項目的進度和質量。工程項目中的知識貫穿于整個項目生命期,隨著項目的進行,知識不斷地流向項目參與者。工程項目的臨時團隊中,各參與方是單獨的個體,團隊成員之間缺少默契,缺少信任,形成溝通障礙,不利于知識的交流,使得建設效率低下。隨著項目的結束,項目臨時性的組織機構隨之解散,在一個項目生命周期內所產生的知識和經驗隨著項目的結束而丟失,在后續項目或其他項目中,當面對同樣的問題時,人們只能重新從零開始,重復其他人員已經進行過的活動,造成知識浪費現象。
三、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難點
(一)顯性知識難以共享
目前,工程項目中的知識管理普遍沒有得到重視,只有少數的建筑企業實行項目中的知識管理,這些企業對知識管理實施的手段比較單一,大多數是對文件進行存檔。這些存檔的文件,例如可行性研究、總結、技術報告或用戶手冊等等,在編寫上常常是很膚淺的,僅集中在把握標準的業務數據或是對項目結果進行描述,對失敗的原因或如何解決某個特殊問題的記載常常被省略了,并且只有少數人知道文件的存放地點,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因此,這些文件很少會被利用。鑒于文檔管理的方式只重視知識的存儲,而忽視了知識的整合和共享,基本上都是建筑企業為了要實行知識管理而做出的一個形式,沒有實現知識管理的真正目標。
(二)隱性知識難以管理
除了顯性知識和已交付的項目所包含的知識外,項目知識還包括專門技術和經驗這樣的內隱知識。項目經驗與參與相應的問題解決的個體聯系在一起,但是它常常不是項目文件的一部分,在項目實施期間它也很少轉移到其他人身上,這些知識難以編碼、保存在項目成員的記憶之中,在完成項目任務后,項目成員回到原來的職能部門或轉到了其他項目中,他們也將新的經驗帶走了。項目結束就是集體學習的結束,項目參與人員轉向了新的項目或回到原來的職能部門中。如果他們所掌握的關于項目的特殊知識不是直接需要的,就會產生“組織健忘”,造成項目知識的丟失。從建筑企業的員工來看,由于缺乏對知識貢獻、知識創新的激勵措施,很多員工不愿意將知識拿出來供大家分享,缺乏集體學習的動力。由于學習文化氛圍的缺失,建筑企業部門的員工之間缺乏知識的流動與共享意識,造成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知識壟斷,甚至對一些毫無價值的知識保密,這嚴重阻礙了知識管理的實施。
四、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支撐體系
工程項目中知識管理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知識管理手段單一、知識傳播障礙等嚴重影響了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實施效果。為了更好地實現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目標,需要構建工程項目知識管理支撐體系。
(一)技術支撐
基于項目的組織是按項目生命周期來運作的,它的生命周期往往很長、不重復,而且是圍繞特定項目團隊而建立的,項目團隊的多職業化導致了知識的細分,使知識管理困難。盡管現在有了一些管理項目知識的方法,如項目事后總結、將具有專有知識的個體派到項目中、最佳實踐指導、局域網等,但是它們的有效性不高。工程項目規模較大,管理過程復雜,如果將項目中所有的知識都以文檔的形式管理,不僅加大了管理者的工作量,而且當員工要使用這部分文件的時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尋找,降低了員工利用知識的積極性,造成知識利用率低下。此外,僅僅通過文檔管理,員工之間的知識難以交流,不利于知識的共享。因此,知識管理需要依賴一種更方便簡捷的技術系統,即網絡系統,以加速知識的傳播速度,促進知識共享。本文介紹一種知識的共享平臺——項目博客。
博客是用戶用來表達個人思想而自己生成的網站,其內容按時間順序顯示。博客一直被認為是私人的媒介,由于其具有知識管理潛力,能夠及時捕獲和收集組織內部分散于各個角落的技能知識,近年來已經被認為是知識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博客作為知識管理的一種工具,在很多領域已經得到應用,比如IBM公司允許其分散在30多個分公司的員工在博客中討論軟件的開發過程和業務戰略(LeeJ.,KangH.,JungT.,SeoJ.,2005)。
博客作為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工具,通過用戶推動社會網絡,是一種民主的、自下而上的知識管理方法,有助于消除建筑企業內部由上而下嚴格控制而導致的障礙。建筑企業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了取得成功必須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網絡手段來實現知識的共享(Mills,2007)。項目博客,是以項目知識為基礎,員工將項目中的知識寫入自己的博客當中,以此作為個人知識庫。不同的博客之間可以通過網絡相互鏈接,員工可以互相訪問博客,可以就博客中的知識加以探討和評論,有利于不同部門員工之間的相互學習?;陧椖康闹R博客相互鏈接。
項目博客最基本的構成單元是不同的員工博客,員工是項目和博客之間的聯系者,項目博客的內容來自于員工對項目中知識的整理和加工。管理部門的員工可以通過內部網直接訪問,而分布于各地工程項目部的員工則可以通過Internet訪問。這樣可以使知識在建筑企業內部最大范圍內得到共享,從而避免了由于建筑企業分散生產所帶來的知識管理障礙。同時,為了加強工程項目內部的溝通,可以將屬于同一個工程項目的成員的博客群集在一起,形成項目博客群,以實現快速溝通和交流,促進知識創新。
博客作為員工個體知識的基本載體,可以滿足員工對于知識管理的個性化需求。員工可以以工程項目中的現有知識為基礎,同時結合個人的經驗和想法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個人的思想和知識,儲存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知識,并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對其進行分類,以方便將來調用及查看。員工之間可以相互訪問博客,并且對對方博客中的知識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參考,員工之間形成團隊學習效應。通過這種形式,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的隱性知識可以適當地表達出來,而這種方式儲存的知識超越了項目、地域的限制,實現了在整個建筑企業內部的知識共享。
(二)文化支撐
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知識的共享,在項目知識管理的初期,知識共享還沒有成為一種自覺、自然的行為,許多項目成員往往不愿將自己掌握的特別是自己的專有知識與別人分享。要促進項目成員的知識交流,實現知識共享,必須培養一種學習的理念,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促使員工分享自己的知識。
1.培養組織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的概念是從個人學習借鑒引申而來,指的是組織為了形成其核心競爭力,圍繞信息和知識所采取的各種行動,它是組織不斷努力改變或重新設計自身以適應持續變化的環境的過程,是一個創新過程,它包括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全組織學習和組織之間的學習(黃健,2003)。組織學習與日常生活中的學習不同,它不僅僅是補充豐富知識理論,還使知識化碎為整并且系統化,實現知識的積累過程。在工程項目團隊中,經驗工程師組成學習骨干,帶領全體員工進行組織學習,可以提高經驗工程師和員工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團隊的合作精神,促使組成工程項目組織的各部門之間相互合作。
2.創建基于信任的項目文化。工程項目組織中的所有參與方把整個項目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共同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參與各方的自身利益。項目參與方能跨越組織邊界進行緊密的溝通和協作,為了共同的項目利益在項目組織中積極地共享知識,進行組織學習、知識創新,建立一個學習型項目組織,創建一種基于信任的項目文化(張立軍、蘇萍,2005)?;谛湃蔚慕M織文化與傳統文化相比。
從表-1中可以看出,基于信任的項目文化與傳統文化相比起來更有利于知識的共享。在基于項目的文化中,員工之間相互信任,彼此在相互競爭中取得共同進步,員工擁有共同的心智模式,擁有共同的愿景,具有與組織相一致的目標,員工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各自學習轉化為團隊學習的方式,員工的生存價值在于實現自我超越。
3.建立激勵制度。激勵制度是實現知識共享、建立基于信任的項目文化的重要保證。工程項目具有工作周期長、任務量大、內容繁雜的特點,長時間的持續工作難免會搓減員工的工作熱情,這就需要項目組織制定合理的物質和心理性質的獎勵措施。如每一個項目完成后可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給予額外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以肯定員工的工作能力,同時增加員工的自信心和熱情,激勵員工自愿樂意地奉獻出本屬于自己的那種隱性知識。通過獎勵對知識共享起推動作用的人員,增強企業員工在工作中相互幫助和交流知識經驗的積極性,增強企業員工積極的知識創新欲望。由此可以將對企業知識管理有利的人員潛力發掘出來,并且不斷增強這種知識共享和創新的意識,形成學習型組織的思維模式和企業文化。
(三)組織結構支撐
傳統的工程項目組織結構(見圖-2),限制了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阻礙了各部門之間的知識共享。在這種組織結構中,各參與方都以自己的利益為目標,參與方只需實現自己的目標,即完成工程項目,而忽視了團隊之間的交流合作,使得不同部門總會重復一些同樣的工作,造成資源的浪費。
要改變這種知識壟斷的現狀,就要對原來的組織結構進行改革,將原有的組織結構變革成一個集散式的組織結構,使得組織結構呈現出扁平化、橫向型、動態性的特征,促進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從而實現知識的共享,比如網絡型結構。
在網絡結構中,以團隊、工作小組為網絡的節點,大多數節點相互間是平等的、非剛性的,工程項目的各參與方之間形成一個網絡狀,促進了組織內全方位的知識信息的交流、共享,促進了組織各種知識的融合,提高了組織學識以及組織對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傳播能力;提升措施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過程中,提升期刊品牌知名度、擴大優質內容的影響力是關鍵。期刊傳播力的提升是影響力擴大的前提,只有重視提升傳播環節的效果,才能夠契合我國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精做強一批基礎和傳統優勢領域期刊”的發展策略。
1科技期刊傳播能力的關鍵內涵和重要意義
1.1科技期刊傳播力的內涵
科技期刊作為促進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媒介,提升其傳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萍计诳瘋鞑チκ强萍计诳谶M行科學傳播過程中,以特定的傳播方式、手段、技術為基礎,以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應為目標的一種核心能力,提升傳播力是為了增強科技期刊論文的傳播廣度、深度以及速度。傳播力的提升往往會體現為科技期刊的影響力擴大,因此,傳播力的建設與提升應該貫穿于整個科技期刊的發展道路,從而保證科技期刊擁有提高科學研究質量的源源動力。對于科技期刊的傳播實踐來說,傳播者、傳播內容以及傳播渠道這3個部分作為傳播路徑的前置環節,能夠有效注入傳播力來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效應,那么傳播者的專業性、傳播內容的優質性以及傳播渠道的廣泛性便是科技期刊傳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把握好影響因素的特點,制定與實施提升傳播力的具體措施,就能夠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動力,讓每項單獨的科研成果能夠聚合成為推動社會科技發展的力量。
1.2提升科技期刊傳播能力的重要意義
提升科技期刊傳播能力有利于塑造一流期刊品牌。著力建設品牌、擴大影響力是提升科技期刊傳播力的實踐方向以及主要目標,強大的傳播能力能夠有效地讓優質的科技期刊內容得到廣泛傳播,從而獲得學界以及業界的關注。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傳播力的提升有利于科技期刊吸引優質稿源,促進傳播力與優質內容相輔相成,形成良性互動,進而在業界與讀者心中構建出卓越的品牌效應,保證科技期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由此可見,傳播力是科技期刊品牌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提升科技期刊傳播能力有利于增強科技知識傳播與服務功能??萍计诳械膬热莶粌H是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最新理論成果,而且是具有社會性的人類文明知識,因此要利用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做好科技知識的普及服務工作。如1959年1月繆天榮教授在《溫州醫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對數視力表”,國外眼科專家發現,繆教授的視力表比美國同行發明的早了3個月,是名副其實的首創,促進了科技知識在國際上的傳播。1999年廣州管圓線蟲病在溫州出現,王小同教授1999年5月在《浙江預防醫學》上發表《22例廣州管圓線蟲性腦膜腦炎分析》,并及時歸納出此病近一段時間在溫州的流行情況以及病因是生吃福壽螺導致,臨床醫師遇到有“頭痛”癥狀的患者就要考慮此病的可能性,有效地普及了防治該病的措施。由此可見,提升科技期刊傳播力不僅有助于增強國際間的科研交流傳播,也能夠為公眾健康提供公共知識,產生社會效益,強化了科技期刊的知識服務能力。提升科技期刊傳播能力有利于構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體系??萍计诳且粋€國家贏得科技話語權的重要工具[1-3]。提升科技國際交流的話語權,需要適應時展的要求,也需要主動參與、組織科技交流活動,而科技期刊體系的建設也為我國參與國際科技交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目前已有研究者指出構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關鍵指標是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傳播力作為提升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已逐漸凸顯出其實際價值[1];因此,要把握好品牌建設、內容質量、專業優勢以及傳播效應之間的關系,不斷加強對外交流以吸收國際上的優秀科技期刊建設經驗,逐漸內化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期刊體系,在國際上形成平等交流對話的局面。提升科技期刊傳播能力有利于期刊與作者相互成就??蒲凶髡咚珜懙膶W術成果若是能夠憑借傳播力強的科技期刊得到廣泛的傳播,可以有效提升其在學術界的知名度,增強相關科技領域的研究專業性與多樣性,給予作者更多的研究動力與信心,讓作者更加青睞傳播能力強的科技期刊。如此一來,既為科技期刊提供了優質的稿源,又令科學研究保持不斷地進步,從而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2我國科技期刊傳播能力不足之處
2.1高質量科技論文稿源外流
2017年,我國已有300多種英文科技期刊,其中173種被SCI數據庫收錄,但我國仍是論文流出較嚴重的國家之一[4]。盡管目前我國科研經費已持續加大投入,學術成果質量以及影響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高質量科技論文稿源外流問題仍然存在。根據同行評議文獻數據庫Scopus統計,在2012—2016年期間,中國科技研究者在化學、物理以及材料科學專業領域中的發文量均排名世界第一,其中發表在國外科技期刊的文獻數量高達75%;由此可見,我國的科技期刊并非本國研究者投稿的首選,造成我國科技期刊的文獻質量不高,傳播能力有限。此問題的原因在于我國科研評價和科技期刊評價體制仍然不夠完善,國內部分研究者盲目崇拜SCI,輕視國內科技期刊。
2.2科技期刊傳播平臺建設有限
科技期刊作為科技傳播體系的主要傳播渠道,搭建資源聚合的傳播平臺有利于科技信息集中傳播。但是,在融合出版傳播背景下,我國科技期刊“擁抱”新媒體不夠深入,尚未綜合運用多種傳播平臺形成規模化優勢。我國的科技期刊具有數量眾多、各自分散、互為陣營的特點,并沒有開展科技期刊集群化的道路,科技期刊網站仍然采用付費閱讀的模式,科研成果資源的開放性不足,從而造成傳播力量弱化、傳播平臺分散的境況,無法相互引流帶動傳播力提升。另外,我國在國際上的科技期刊傳播平臺尚未建設完善,如今我國的英文科技期刊多與Elsevier、Springer等國外商業出版機構進行合作搭建傳播平臺,盡管能夠在短期內提升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但在長期發展中卻會逐漸淪落為其“附庸品”,不利于期刊品牌建設和受眾維護,在內容提升、傳播方式以及傳播范圍上都無法更好地“施展拳腳”。
2.3部分科技期刊同質化現象突出
科技期刊同質化的現象主要為報道內容及欄目雷同、論文選題重復以及傳播方式單一等,而同質化問題較為明顯的科技期刊是學報類,如醫學院校的學報有將近60種,由于我國的科研評價體系以刊登學術論文為主要衡量標準,因此會在某個職稱評定的時間節點催生大量同質化的論文,學報的作者范圍也局限于自家院校的教師以及學生[5]。又如電力科技期刊會根據大數據的引導而被動遵循單一的期刊評價指標,造成具有不同辦刊宗旨的電力科技期刊在發展目標上趨向同質化,刊載相似的科研論文,因此也造成了讀者、作者及審稿專家同質化的問題,不利于學術研究的良性互動[6]。當科研內容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科技期刊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便會弱化,其傳播能力自然就會受到限制而出現疲軟的情況。
2.4科技期刊從業者職業素養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的職業素養難以與建設一流科技期刊的發展目標相匹配,多局限于對來稿進行編輯加工,在組稿、遴選優質論文的工作上有所欠缺,文章內容過于陳舊或質量不高,讀者接收不到具有前瞻性的學科熱點、科技資訊或理論,便會降低對科技期刊的期望值,導致傳播力失去“施力”的受眾。另外,期刊編輯崗位的設置未精細化,導致編輯的精力過于分散,在統籌不同主題的論文時便會缺乏整體性策劃,無法多角度整合科技期刊的內容。而且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前,科技期刊也缺少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從而影響了科技期刊的媒體融合之路,傳播力的提升也因此受到限制。
2.5重影響因子而輕傳播力
科研人員通過影響因子來判定科技期刊的論文含金量,而論文傳播的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影響因子的提升,在科技期刊進行媒介融合以及向知識服務轉型的過程中,傳播力要得到充分重視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影響因子的作用;但是,當前我國的學術成果評價體系過度崇拜期刊影響因子,傳播力的價值無法凸顯,影響因子低的科技期刊在發展中舉步維艱,導致學術資源分化。主要的原因是當前我國僅有影響因子評價體系,并沒有傳播力評價體系,而傳播力的提升能夠讓受眾注意到科技期刊的優質內容,進而提升其影響因子的數值,因此需要我國在學術成果評價體系中盡快完善傳播力的衡量標準與評價體系。
2.6缺乏高效的精準傳播
目前科技期刊在進行科學傳播時仍然缺乏精準傳播的思維,無法高效、準確把握受眾的偏好需求。一方面,科技期刊鮮少在公布選題、論文征集、稿件審查等出版前置環節進行精準宣傳,難以吸引受眾對后續論文出版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盡管科技期刊在后續的傳播階段會在期刊網站、知網以及維普等傳播平臺進行廣泛投放,但并沒有從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入手進行精準推送,造成科技期刊傳播力后勁不足。此類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科技期刊經營主體的傳播技術與理念更新不及時,沒有利用大數據思維把握受眾需求,精準傳播不到位便難以獲得受眾的精準反饋信息,而且也缺乏反饋的便捷渠道,跟不上受眾需求的變化腳步,造成傳播效率低下。
3提升科技期刊傳播能力的實踐思路
3.1創新優秀成果發表模式
聚合優質內容是提升科技期刊傳播力的重要手段,創新優秀成果的發表模式能夠高效獲取優質稿源,這需要期刊編輯主動出擊,關注社會效應大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為擁有重點課題的研究者開設快速發表的“綠色通道”,對約稿或是優秀的稿件采取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減免版面費、縮短發表周期等,從而擴大文章的傳播范圍并增加引用次數。此外,科技期刊還可以加強網絡出版,實現優秀成果多維度共享,如開放獲取出版和知識共享、在線優先出版等模式,使論文的傳播更高效便捷。如今,國家針對當前科技學術期刊“多而不強”的問題已有了具體的創新發表模式計劃———OSID開放科學計劃。該計劃在2018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發起,通過開放論文中的內容與數據、引導作者與讀者交互問答、建立作者學術圈等多種舉措,讓優秀的論文在發表周期中得到更多的關注,從而全方位、多維度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能力,實現文獻外的科研學術延展。
3.2構建多渠道精準傳播體系
精準傳播能夠有效整合論文資源并提升科技期刊傳播的廣泛度和準確度。精準傳播需要落實到科技期刊編輯部的各個工作環節以及的全周期,從每一期的選題策劃、征文、審稿、出版等階段都配備相應的宣傳措施確保傳播的持續性。值得注意的是,論文的投放階段是精準傳播的關鍵,除在全網的學術數據平臺進行全面投放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等手段實現精準傳播,如利用大數據驅動科技期刊的跨媒體協同處理、進行知識計算、抓取受眾搜索瀏覽的內容。充分了解受眾對科技成果的偏好程度,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知識服務。例如:開辟科研成果轉化的專欄吸引應用型讀者;增加讀者與期刊的互動性,讓期刊知道讀者需要什么;挖掘科技期刊潛在讀者群體并激發讀者的潛在需要,實現精準推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分析科技期刊歷年的高頻引用論文并從中抓取主題關鍵詞,向相應的作者或是科研團隊進行精準約稿,在提升期刊關注度的同時增強其傳播力。
3.3樹立品牌吸引優質稿源
樹立科技期刊品牌的效用在于打開其知名度,為吸引優質稿源打下基礎。首先,科技期刊可以通過調查本刊物的歷年高被引用頻次的文章,挖掘自身的論文特點以及在科研領域的定位,以此為基礎建設特色期刊品牌,從而向特定研究方向的作者及其科研團隊約稿,獲得可以提升傳播力的優質稿件。其次,科技期刊可以定期舉辦最佳論著的評選頒獎活動、作者讀者與審稿專家見面會、線上線下學術交流等,形成品牌活動,在鞏固讀者群體的同時又保證了優質稿源。此外,從國際化的角度來說,期刊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期間,可以借助會議平臺開展宣傳推介,制作期刊宣傳頁,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并推廣品牌特色。在期刊編委、審稿專家國際化的基礎上也要爭取稿源國際化,參考國外期刊到國內約稿的模式,實現國內期刊向國外作者或科研團隊約稿,開通國外征稿綠色通道,成功樹立科技期刊品牌,能夠從稿源的層面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力,進而培育我國的一流科技期刊。
3.4搭建期刊國際傳播平臺
國際化道路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可或缺的發展路徑,我國早期采用的國際化模式是利用我國的英文科技期刊與國外知名學術出版商合作,盡管這種“借船出?!钡膽鹇詫τ谔嵘覈萍计诳瘒H傳播力有一定成效,但出版主動權掌握在國外的出版商手中,難免會弱化我國科技期刊的品牌和主體地位;因此,我國可以利用英文科技期刊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期刊國際傳播平臺,開辟“造船出海”的國際化發展路徑。所建設的國際傳播平臺應抓住當前的政策機遇進行轉型,在為作者提供研究成果發表服務的同時,轉向新的功能維度———向讀者提供知識服務,即從內容集成出版商的手中拿回科技傳播的主動權。在搭建平臺的過程中,應該由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在政策出臺、資金投入、資源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如中國知網便是20世紀90年代由我國政府大力培育的數字傳播平臺,如今已成為規模較大的主要數字出版市場主體。此外,政府要致力于維護我國科技文化主權和科技信息安全,增強國際話語權,樹立我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為創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支撐。
3.5編輯需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能力建設
科技期刊若是僅僅憑借單一的官方網站進行傳播難以形成規模優勢,編輯需要建立“互聯網+科技期刊”的思維。根據中國科協2015年的調查數據,納入調研范圍的1200種中國科技期刊中,僅有283種期刊開設了微信公眾號[7]。由此證明我國科技期刊需要進一步開拓社交媒體傳播平臺,編輯需要了解社交媒體的傳播特性,以科技期刊的網站作為信息的核心島嶼,將主要的科技信息輻射到微信公眾號、微博、微話題及官方應用程序等多種社交媒體,以此形成社交媒體讀者圈,利用群際之間的聯系對科技期刊的內容進行分享、轉發等[8-11]。從豐富編輯的職能角度來說,充分利用社交媒體還能夠提升其組稿的專業性,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增強與作者的互動性以獲取更多優質稿源。此外,在對讀者社群進行運營維護時還能夠從中挖掘優質的潛在作者,進而從多方面擴大科技期刊的傳播范圍與影響力。
3.6以優化內容為導向開展科研活動
優化科技期刊的內容需要解決內容同質化問題、推動科技期刊科普化以及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從而有效集成推送優質內容,讓優質內容成為科技期刊擴大傳播廣度以及深度的基石[12-13]。在解決內容同質化問題時,科技期刊需要找準定位,既要結合專業優勢也要結合地域優勢進行論文篩選,還可突出作者群體、讀者群體的獨特性,在選題方面要適當跟蹤熱點并轉換研究視角,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部分科技期刊還需要提高投稿的門檻以防止同質性的文章大量涌入。在推動期刊科普化方面,科技期刊應該多注重刊登應用型文章以加強普通受眾對科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擴大讀者群體來進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力,此舉既可以實現科技期刊的經濟效益又能夠發揮社會效益。在堅持內容為王方面,堅守科技期刊的原創性及創新性是永恒不變的話題,尤其是在當前科技期刊種類繁多、論文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更加需要挖掘具有深度的論文選題,同時也要在國內外的熱點問題當中進行“冷思考”,注重研究視角、理論應用的獨特性。
4結束語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關鍵詞]互聯網;共享平臺;思維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61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1
0 引 言
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ヂ摼W資源共享平臺的出現,更多的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時,其主動思維能力、創新思維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論文規范化程度得到了提高,選題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大學生主動思維、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時代潮流。
1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和大學生主動思維能力概述
1.1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是以互網為依托,以各類數據資源庫為載體的數字圖書館,為廣大網友提供了資源共享與傳播的平臺。其是指網上各種高等教育教學資源,以在線資源網站、大中型數據庫、云盤等為代表的可進行檢索、采集、獲取所需資源的平臺。
1.2 大學生主動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和判斷力等能力。在不經意間,人們發現網絡改變了自己的主動思維能力和做事方法。主動思維能力是指人進行有目的的信息收集、采集、儲存和信息交換的活動,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創新性、思維性、科學性及研究性。
2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分析
筆者從論文撰寫的6個階段進行問卷設計,并通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出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在各個階段對畢業論文寫作的影響程度及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體現。
(1)選擇研究課題階段:選題時獲取資訊的途徑、研究課題的偏向性,涉及學習能力中的知識更新、發現問題與標新立異等能力。
(2)論文研究設計階段:如何進行論文設計、研究方法和內容等,涉及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交叉知識與邏輯思維等能力。
(3)論文資料收集階段:收集資料的途徑、對待收集材料的態度等,涉及信息檢索的能力。
(4)論文資料研究階段:遇見困難的做法、他人論點是否正確、是否會比較論證的不同觀點,涉及直覺思維與批判思維的能力。
(5)論點明確、材料選定階段:明確論點使用的方法、支撐材料的選擇,涉及創新知識水平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6)論文執筆撰寫階段:撰寫的文字來源、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程度。
3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
通過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在結合統計軟件分析的基礎上,筆者總結、歸納出了其對主動思維能力的正面積極影響與負面消極影響。
3.1 積極影響
對比了研究學術資料,激發了研究思路,有助于形成系統的思維框架;對海量信息數據進行了深入挖掘,有助于增強分析概括能力的發展;對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行了處理,有助于批判性、辯證性思維的形成;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和互換性,使思維趨向綜合化、整體化、開放化。
3.2 消極影響
只借鑒,不思考,對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產生依賴性、盲從性;提取他人觀點,不做自我創新,束縛思維,不利于發展;期刊論文良莠不齊,信息輸入碎片化、信息輸出片面化。
4 在提高大學生主動思維能力方面的建議
4.1 對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建議
注重對學科前沿資料的閱讀和積累,保持完整性、系統性,避免片面化;論文框架設計時“先己后人”,自己設計在前,參考他人補充在后;理論聯系實際,辯證性地看待所獲得的資料,注重論點、論據的新穎性、創新性、原創性;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是一種工具,內容可以參考,但不能盲從,可借鑒,但不能全盤照搬。
4.2 對學校及導師的建議
適度調整課程的結構,保證基本的研究條件,鼓勵學生參與研究,并逐漸養成研究的素質;充分發揮導師制的教學,指導學生樹立學術研究意識、邏輯思維,提高能力;重視實踐型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志奎.互聯網免費學習資源的收集與共享平臺研究[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11).
[2]張淑田.網絡傳播對大學生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的影響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4(6).
關鍵詞學位論文;版權歸屬;授權
著作權即版權,是指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中的作品所享有的權利。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學位論文是指在校的學生為獲取學位資格而撰寫和提交的學術研究論文。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學位論文的數量劇增。一般而言,學位論文都較為成熟,其學術價值具有高、新、專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今某學科領域最新研發動態及水平,因此成為重要的信息資源,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學位論文的使用和傳播的日益頻繁,使得學位論文的版權問題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筆者將通過對國內外某些高校具體做法的比較,對學位論文版權問題中的歸屬和授權兩個問題進行分析。
1學位論文的價值
學位論文是學位制的產物,是學位申請者在研究導師指導下所進行的科學研究的總結。選題上一般都是本學科需要解決的比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論或運用方面的課題,代表了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涉及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不乏新穎的學術思想和獨到的見解,一般具有質量高、專業性強、內容新穎、學術價值高、參考文獻多而全、助于對相關文獻進行追蹤檢索等特點。
正是學位論文所特有的優勢,使得它在該研究領域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成為在該領域進行研究的學者、學生的重要參考資料。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學科研究的深入,對學術論文的利用也愈發頻繁,因此包括論文的作者、論文的保管者和利用者等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關注如何才能在尊重作者著作權的基礎上,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而其中的版權歸屬及版權授權的問題更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2學位論文版權歸屬問題分析
2.1關于學位論文著作權歸于學校還是作者之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在我國版權就是著作權。《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保護自動產生,即論文完成的時候,著作權就已經產生。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包括以特定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不論是否發表,都屬于合法的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均享有著作權。
著作權包括了人身權和財產權,而著作權人分為兩類,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著作權屬于作者,本法另有規定外……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其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p>
根據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著作權法對學位論文的著作權并沒有做出明確或專門的規定。令人意味深長的是,無論伯爾尼公約還是世界版權公約,都幾乎毫無例外對學位論文的版權問題做出了“回避”。因此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爭論不休,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學生自己做的選題和研究,應當屬于學生的個人作品;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學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利用了學校的資源,并有導師進行指導,其作品應當屬于職務作品,版權應該歸屬于學校。而國內不同的學校也有不同的做法。
例如清華大學規定:“研究生學習期間凡教學計劃內安排的研究課題(如學位論文、課程專題等)以及學校組織的校外科技活動所取得的一切研究成果為學校職務成果。除合同另有約定外,研究課題雖屬研究生自選,但利用學校的條件(如名義、指導、設備、資金、技術資料等)所完成研究成果,也屬學校職務成果。學校職務成果屬清華大學所有,未經學校審核同意,不得自行轉讓或做其他處理,這一辦法同樣適用于本科生?!?/p>
學校在處理這一問題時,顯然是將著作權法的第十六條規定做了過分有益于學校的擴大解釋,是有悖于法的公平與正義精神的。據了解該校很多學生在入學之初就簽署了遵守知識產權規定的保證書,如果不能用“失學的脅迫”去解釋學生簽訂合同的情形,就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學生在法律方面的無知,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將自己的利益出賣了。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十六條之規定,學位論文的版權歸屬無非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完全的版權;二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學位論文的署名權,學校享有學位論文版權的其他權利;三是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版權,但學校在業務范圍內有優先使用權。后兩種情況是在學位論文被視為職務作品的情況下,才得出的結論,但筆者認為,學位論文認定為職務作品是非常牽強的。
按照法理學者的觀點,學生就讀期間和學校所形成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合同關系,那就是學生支付學費而學校要提供教育。學校在學生在校期間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質是為了完成“教育”這個特定的合同義務。畢業生撰寫學位論文是為了“自己”獲得專業學位,而不能認定為是為了完成學校所交給的“任務”。如果說寫作學位論文也算完成任務的話,那也是畢業生自己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因為只有完成了得到學校認可的學位論文,才能取得學位。一言以蔽之,學位論文的版權應毫無異議的屬于作者本人所有,即使畢業生的學位論文僅是學校大項目中的一個部分,他仍應該就他所負責的部分享有完全的版權。如果學校在相關學位論文的研究上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學??梢笙碛性撟髌返膬炏仁褂脵嗷蛘呙赓M使用。
國內很多高校目前的做法已經證明了筆者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如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在畢業生離校前要求畢業生對自己的學位論文出示“獨創性聲明”或“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這事實上等于已經承認了學位論文的版權由作者享有。
2.2關于導師是否擁有署名權之爭
近期,網絡上沸沸揚揚的復旦大學藥學院聞韌教授與其學生張建革博士的署名權之爭又在網上掀起了關于學位論文導師是否擁有署名權的熱烈討論。
部分人認為導師從學生的選題,到研究思路的指導,直至論文的寫作完成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此學位論文中包含了導師的勞動,在學位論文完成時應當讓導師擁有署名權。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導師只是出于指導,學位論文完成期間整個研究過程。論文的作者都是親力親為,許多有用的數據,大量的實驗都是作者獨立計算和實踐的結果,因此導師不應當具有署名權,作者只需在文章中表示感謝之情即可。
筆者在中國律師網絡聯盟論壇中看到與后者相同的觀點。在知識產權部分關于導師署名權的咨詢中,律師們普遍認為雖然導師對論文的最終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對于學位論文不享有任何著作權。但作者可以在出版物上以適當的方式提及論文導師及其所作出的貢獻。
筆者贊同上述觀點,而許多學校的做法也是默認作者為唯一擁有署名權的權利人,但均要求作者在論文封面寫明指導教師,而作者自身也會自覺地在論文當中提及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然而大部分學校又在《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中都有導師簽名一欄,可見學校在默認學位論文為個人作品,著作權歸屬作者本人之外,還默認了導師擁有一部分著作權。但在中國律師網絡聯盟論壇中,律師們普遍認為作者應當享有完整的著作權。
3學位論文版權授權分析
在承認了學位論文屬于個人作品后,我們還應當認識到學位論文是未發表作品和版權作品。
我國《著作權法》施行自動保護原則,即只要作品完成并符合著作權法獨創性的要求就給予保護,學位論文自寫作完成就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學位論文的作者享有發表權。在學位論文作者未公開其學位論文之前,學位論文就屬于未發表作品。許多人認為答辯是作者發表的一種方式,但筆者認為答辯不能算作發表,學位論文的答辯具有強制性,是取得學位證書的必經過程,并且答辯只局限于一定范圍,并沒有為公眾所感知,因此不能視為發表。
另外,國內外的大學都要求作者聲明所提交的論文為自己撰寫的,并且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綜上所述,學校、個人和其他組織在利用學術論文的過程中必須獲得作者的許可和授權。
目前筆者所在學校使用學生的學位論文采取的主要授權方式是與作者簽訂使用授權書,下面就是授權書內容:
福建師范大學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本人(姓名):學號:專業:
所呈交的論文(論文題目):
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盡我所知,除了文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師范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即:學校有權保留送交的學位論文并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學??梢怨颊撐牡娜炕虿糠謨热?;學??梢圆捎糜坝?、縮印或其他復制手段保存論文。(保密的論文自解密后應遵守此規定)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指導教師簽名:
簽名日期:
筆者認為作者授權學校作為優先的使用者和保管者是十分恰當的,因為在學術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沒有學校資源的支持和導師的指導,作者的學位論文的質量和價值將有所降低。而學校多是以促進學術的發展和交流為目的進行公益性模式的運作,其傳播的范圍也都局限在校園網內,不會造成作者利益的損害。且學校圖書館這樣的論文保管機構有更好的能力保管和最大化論文的參考和學術價值,授權與學校合作的方式是雙贏的。
然而在學位論文提供利用過程中,最容易發生侵權行為的就是在商業模式的運作當中,學位論文收藏機構在與數據庫運營商的合作時侵害作者的利益。
在一個案例中,某中心與某數據公司簽署協議,共建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該庫稱以“國家法定的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藏的論文為依托,將利用網絡技術“向高校、公共圖書館、科研機構、企業以及其他公眾提供學位論文的全文信息服務?!庇址Q該公司撥出??顢蛋偃f元,希望廣大碩士、博士盡快“聯系授權并領取版權使用費”。而對開發學位論文數據庫躍躍欲試的公司絕對不在少數,上述案例是一個引子,暴露了當前在學位論文數字化開發中存在的一些版權問題。
首先,該數據庫運營商只是與收藏中心合作建設數據庫,然而,收藏中心雖然是法定的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但沒有權利越過著作權人把著作權人的作品交由數據庫運營商開發利用。因為收藏機構的職責是收藏特定論文的文本,而不是上網發表,上網發表的使用至少涉及作者的發表權和網絡傳播權,對它們的行使和論文收藏幾乎沒有任何關系。唯一有權決定運營商可以使用學位論文的,只有著作權人本身,即已經畢業的學生們。在獲得著作權人的授權之前,任何機構都沒有權利開發利用。
其次,著作權人的獲酬上。在弄清上述問題之后,不難推斷出真正有權利定價的也是著作權人。“領取版權使用費”這樣的說法顯得該開發商居高臨下,欠缺合作的誠意,許多論文是在獲得授權之前,開發利用之后作者才得以知曉。在定價上也存在問題,一個學術論文數據庫,只撥出幾百萬的經費來付作者的稿酬。我國每年有大約10萬篇的學位論文產生,假定該數據庫收錄10年內的論文,總數就有近百萬篇,平均下來每個作者只能領到幾塊錢的稿酬,這于《著作權法》規定的每千字20元的最低標準相去甚遠。顯然,作者不論是否授權該數據庫進行開發,其獲酬權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許多數據庫運營商在具體使用某篇學術論文或某批學位論文的時候試圖以公眾需求為由擠壓著作權人利益。許多數據庫商宣稱利用它們的平臺傳播科技知識能夠使有關資源更好的發揮作用,作為一己之私的著作權理應讓步。但是這樣的說法本質經不起推敲,因為商業運營的本質就是營利,因此數據庫運營商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廉價甚至免費利用他人的成果來實現自己的營利。實際上在維護公眾利益和保護著作權這一平衡上,《著作權法》已經規定了對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等內容。
因此,筆者認為公眾的利用是學位論文價值實現的最好途徑和方式,但是不應當用這樣的幌子來侵害著作權人的利益,不論是在保管還是在開發利用之前,都應當首先尊重作者的權利,獲得著作權人的授權。
博士生培養質量,始終是一個值得有關各方花大力氣探討的問題。數年前,華中科技大學周光禮教授在專著《中國博士質量調查》中,集中提出了博士生的培養質量問題,并就此進行了深度分析,以至于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時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教授則表示,博士生培養的質量問題是一個體制環境下的“慢性病”,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1]
中國在博士生培養方面,確實存在著這樣那樣亟待解決的問題,也確實是患有“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的“體制環境下的‘慢性病’”。但在體制環境一時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有博士點的學院以及博導們是否可以認真做些什么,以對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有所推動呢?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可否認,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與理工農醫等所涵括的學科,在博士生培養方面是存在諸多差異的;但無疑也存在著共通之處。提高培養質量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點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在這一點上,可說是毫無二致。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涉及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及考核、平時研習與論文寫作、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及研究與寫作、論文預答辯及正式答辯等一系列環節。其中,哪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博士生教學是相對自由和開放的,如果在課程階段除了授課就別無相應的安排,博士生教學就很容易流為“放羊”或“放養”。而無論是“放羊”還是“放養”,均與疏于指導無本質區別。
我國的博士生教育制度,與美國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差異甚大。我國無資格考試一說,博士生培養中一般不講淘汰率。在沒有淘汰或基本不淘汰的情況下,如果導師平時疏于指導,博士生的質量實在無法保證。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加大人才培養“后端”的抽查力度,在博導及授權點的頭上始終懸著一把劍,這不能說沒有效果(此舉的震懾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更為積極的辦法是,鼓勵和推進博士生培養單位及博導們在人才培養的“前端”增加投入,圍繞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這一重要命題,探討如下問題:確立哪些理念,通過何種路徑,如何進行持之以恒的努力,從而使這一并不簡單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因為種種原因,以自己的授權點招收和培養博士生,起步較晚??陀^地說,尚缺乏積淀和經驗。但近期學院在虛心學習兄弟院校成功經驗基礎上的某些創新之舉,旨在有效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值得重視。
自2013年10月始,學院每周舉辦一次具有沙龍性質的“博士之家?學術午餐會”,第一季已舉辦25期。這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個極具特色的學術交流平臺,主要以2013級全體博士研究生為核心志愿者”①?!赌暇┐髮W新聞傳播學院418博士之家?學術午餐會(第一季)》則是其25期內容精髓的集成。
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自四面八方的嘉賓,紛紛做客“博士之家?學術午餐會”。他們的報告可謂異彩紛呈。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程曼麗教授,作了題為《新聞史研究心得――以〈蜜蜂華報〉研究為例》的學術報告?!俺探淌趶幕卮稹疄槭裁匆芯俊睹鄯淙A報》而不是別的報紙’為由頭,介紹了論文選題的緣起,這里面既有導師方漢奇老先生的欽點和期許,也有自己補白新聞史研究的志向和抱負。選題確定后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在資料搜集中也遇到過不少麻煩,寫作過程中曾因領域較新而無法和同行交流,幸好在導師的支持與鼓勵下才最終完成了這一論文生產過程。”
時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的張志安教授,作了題為《編輯部場域中的新聞生產――〈南方都市報〉個案研究(1995-2005)》的學術報告。他“首先介紹了研究問題的尋找和確認,提出要有辨別真問題和假問題的能力,并從否定性視角出發,從資料搜集、對象、概念、理論和對策等方面去辨析偽問題的種種表現。他強調博士論文寫作要注意四個研究層次,即描述、闡釋、應用和追問”“在研究方法上,他談到了田野觀察時的入場身份確認、信任關系建立、觀察范圍選定等經歷”。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劉海龍副教授,作了題為《宣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的學術報告。他從“一般的‘宣傳’的觀念在什么語境下產生?中國的宣傳觀念如何產生及發展?宣傳的支持者如何使之正當化?宣傳是否會消失?”等四個問題出發,開展了自己的學術研究。他發現,宣傳的話語分為日常話語、操作話語、政策話語和學術話語四個層次;而話語本身又具有文本維度、話語實踐維度和社會實踐維度等三個維度;關于宣傳有兩種知識存在著,一是宣傳技術的知識,二是將宣傳正當化的知識。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的夏雨禾教授,作了題為《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日報〉“三農”議程設置研究》的學術報告。他談及“‘阿卡普爾科(Acapulco)模型’對議程設置研究的四種總結”,而他“尤為關注競爭模式、自然史模式,自發模式和認知圖像模式因針對個人議程而未做涉獵。由此形成了自己研究的三個核心問題,‘三農’議程在《人民日報》總體議程中的地位及變化情況如何?《人民日報》‘三農’的議程構造如何?《人民日報》‘三農’議程中各議題的地位及變化情況如何?”
1學術信息資源發展趨勢
學術信息資源是指通過學術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各種相關信息,也指從事學術研究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源.主要包括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圖書專著、標準、專利、研究報告、演示報告、實驗操作說明等多種文獻類型.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近20年的時間里,學術信息資源的發展便經歷了紙質文獻資料、數字圖書館和數據庫學術信息、到目前電腦手機可隨時隨地下載的開放獲取信息資源.數字化和開放獲取成為學術信息資源管理和傳播的兩大發展趨勢.為了適應當前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需求,更高效地保存、傳播、利用學術信息資源,很多學術信息的產生便采用數字化的形式,即使是紙質文獻也大多轉為數字化的形式.數字學術成為各種學術研究成果、知識傳播的主要方式,和推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學術信息數字化的環境下,資源形態、用戶服務、發展模式等都正在發生改變[1-2].開放獲取是在學術信息資源數字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開放獲取學術信息資源的海量增長,受到了不少學者的關注和研究.數字學術環境下,開放存取作為一種新型的學術交流理念、出版機制和資源獲得方式在研究機構、圖書館、學術社群等的積極推動下不斷拓展和深入.
2學術信息資源的存取運作模式
當前,科研工作者獲取學術資源的途徑越來越多.學術信息資源的存取運作模式主要有四種:1)傳統或數字圖書館模式,其中數字圖書館是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發展的網絡模式,它們主要為高校、科研機構或社會公眾等特定目標人員,一般是公共服務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模式;2)機構知識庫模式,供機構內外用戶共享的學術文獻數據,并具有協助教育科研機構知識資產保存和知識管理;3)各大數據庫模式,包括CNKI、萬方、維普、超星等單獨發展的數據庫,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企業發展模式;4)互聯網公司創辦的文庫模式,如百度文庫、道客巴巴、豆丁網等;5)期刊網站模式,一般是單本或多本期刊的網站,可自行上傳論文資源,供目標讀者閱讀下載.圖書館和機構知識庫模式一般是由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和管理,而且機構知識庫是由高校或科研院所圖書館進行組織建設[6-7].它們具有經費來源穩定,學術信息資源針對性、實用性較高等優點;缺點是服務對象相對單一固定,訪問人員數量有限,存在著學術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全文數據庫是廣大學者獲取學術資源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和重慶維普是我國的三大全文數據庫,收錄文獻類型包括期刊、博碩論文、會議論文、報紙等.全文數據庫并不意味著收錄了全部期刊文獻,而且其報道時效比紙質期刊有所推遲.對于購買了數據庫資源的科研單位,科研人員下載文獻僅限于在單位IP范圍內,而沒有購買數據庫資源的單位科研人員,更需要自己付費才能下載.在文庫模式下,用戶可以在線閱讀和下載多個領域的資料,同時可以上傳平臺所累積的文檔,供其他網民分享[8-9].該模式的一些作品版權問題存在爭議,另外,其信息檢索功能較弱、學術信息資源的可信性無法保證也導致文庫模式無法成為主流的學術信息資源利用模式.期刊網站對于固定讀者是最實惠方便的學術信息資源使用模式,一般更新迅速,但是資源單一,僅適用于少數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