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課堂教學論文

課堂教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7 18:03: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堂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課堂教學論文

篇(1)

生物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比較的困難,不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這就需要我們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講究教學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有了興趣,才不會把生物學習看成是一種任務,進而會把生物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樂趣,這種效果正也是教師們不斷追求的。(1)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效率提高了就能極大地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例如我們在教學“減數分裂”一節內容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課本的相關內容,進行以下教學設計:閱讀教材減數分裂概念,思考以下問題。1)“減數分裂”的具體場所在哪里呢?2)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需要復制多少次、細胞又要分裂幾次呢?3)“減數分裂”的結果染色體數目又是如何變化的。4)原始的生殖細胞減數分裂后能夠形成幾個成熟的生殖細胞呢?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羅列,讓學生根據問題去進行相關的預習思考,這樣他們在預習的過程中也會有目標,根據自己的預習效果再繪制出“減數分裂”的過程的相關概念圖,當他們重點預習這些內容的時候,也有利于教師授課過程中的知識講解;以此來達到教學的最優化。(2)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導言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和動機,特別是具有懸念性的導言最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使得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例如我們在教學“水分代謝”一節知識的時候,我就是設計了這樣的引言進行新課的引入的:把一塊蘿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時間過后它的重量會增加;但是如果把它放在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重量反而會減小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過這樣一個比較有趣味性的懸念設置,可以很快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由此產生了積極的思考,他們探究知識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來了,接著教師再把學生的這種興趣遷移到知識的講解過程中,通過講授、討論,讓學生理解了“水分代謝”的相關知識,進而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創設情境教學

創設情境來提出問題既是一項有效的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有效的情境教學能夠使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情境創設是很有必要的。(1)通過簡單的情境設置,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我們在教學“酶的本質”一節內容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對有關酶本質的探究歷程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也可以通過利用巴斯德、李比希、畢西納、薩姆納等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作為問題情境展開。這樣的情境教學也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利用簡單的游戲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的能力。例如在教授“神經系統的組成”一節內容的時候,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分組完成后可以讓學生玩膝跳反應的簡單游戲,當一個同學伸手后另一個同學將左腿置于右腿之上,在1分鐘內讓伸手的同學去觸摸另一同學的左腿,并且觀察其的反應。將學生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置身于生物知識的教學之中,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比較的濃厚,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課件的使用

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生物知識和提供教師豐富的教學資源。此外,生物知識的特點也是比較細微、動態并且抽象的,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感性認識,同時又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新穎有趣。(1)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例如我們在學習“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的內容的時候,這些內容就是涉及了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實驗及微觀領域的理論,由于學生在學校的過程中缺乏感性認識,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放映一段豌豆植株,豌豆花的結構的彩色圖片以及有關植物的閉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的視頻,通過動態視頻的播放可以使學生們易于接受和理解異花傳粉、雜交以及自交等的相關概念,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2)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我們在講授“遺傳的基本定律”一節內容的時候,生物老師可以在課前導入一些關于孟德爾的生平軼事,將孟德爾的實驗以及探索的定律的艱難過程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讓同學們通過材料學習孟德爾的不畏艱難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這樣也能激發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的動力。

四、課后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做好記錄的反饋工作,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

篇(2)

預習能力的好壞,將會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影響他們預習的效果。對于預習,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教師不僅僅是要交給他們良好的預習方法,同時還讓要引導他們發現屬于自己的預習方法,提高自身的預習能力。在開始時,教師需要帶著學生進行預習,幫助他們掌握方法。其次是引入競爭,組織交流,展示成績,提高興趣。第一個方法是讓學生掌握預習方法,第二個方法則是激發興趣。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則可以運用預習案來達到目的。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以學定教中重視自學目標的設計

在設計導學案時,必須要注重自學目標的設計,讓學生們明白應該將自學的主要精力放在什么地方,進而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教師應充告知學生采取什么辦法學習,如何提高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朱自清的《春》的時候,在導學案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內容:

課堂自主學習內容:(1)把握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盼春——繪純——贊春)。(2)詳細的分析課文內容,哪一些方面寫的最細致,你是如何看出來的。(3)舉出有關春的詩句來表現出春的特色。像“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陽垂野草青琴,時有幽花一樹明”等等來贊春。

同時,自學目標設計之后,還需要老師的精心策劃為學生點出。如上述的自學目標可以結合導學案,在投影上展示出春天景色等等內容,讓學生從書本和圖冊中找出更多關于春天的故事。

(二)導學案設計應該具備的特點

在設計導學案時需要圍繞課堂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并且需要體現出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在自學時能夠使自己所獲得的知識更加的具有條理性、更加系統。盡量一課時一個學案,以便控制學量,使學生明確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學生在自學時通常都喜歡根據導學案上的問題直接去找答案,這對他們的能力提升相當不利,因此應該讓問題具有啟發性,這樣他們才會去主動的思考,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

要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從學案中優秀學生要能夠感受到挑戰,一般的學生能夠受到激勵,而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夠給從中感受到成功,這樣就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在《羚羊木雕》這一課中,如果導學案中提出的是這樣的一個問題:“閱讀課文,然后回答文中寫了一只什么樣的木雕?”這樣的問題缺少一定的啟發性,學生看到這個問題后就會第一時間就會認為課本上有現成的答案,而且認為只需要找到答案就完成任務了,此時他們已經產生了思維的惰性,對他們的自學不利。而如果一開始就從辯論木雕應不應該歸還開始,學生也會積極的找尋資料,為自己做好一辯。

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教師的點撥解惑不是課堂上的“獨角戲”,以學定教重在引導、點撥,不是把現成的答案壓給學生。需要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盡力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再分析、再討論、再歸納,使學生逐步登上最后一個臺階,得出正確的結論,最終自我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進行解惑,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課堂教學七年級下冊當中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師需要做的并非是完全的解釋課文,更多的是應該像學生提問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戀”這句詩的含義?”等等,教師需要做的僅僅是引導,然后再讓學生通過小組的討論找到答案,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如該校動醫學院學生畢業后,大多數從事與動物性食品生產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行業,如:生豬生產、獸藥銷售和肉牛生產等工作。因此,動物毒理學對學生了解違禁獸藥的使用給社會帶來的巨大危害,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質量觀念和食品安全意識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我國畜產品安全中,“瘦肉精”的危害很大。2011年3月15日央視播出濟源雙匯“瘦肉精”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瘦肉精”又名鹽酸克倫特羅,屬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中的β2受體激動藥。飼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使動物代謝加快,蛋白質合成增加,脂肪分解加快,增加動物的瘦肉量。但“瘦肉精”毒性較強,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畜產品,只需攝入20μg,就可能引起心慌、戰栗、頭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尤其對高血壓、心臟病、甲亢、前列腺肥大等患者,其危險性更為嚴重。長期使用,有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會誘發惡性腫瘤。“瘦肉精”除了可造成食物中毒等身體不良反應,更可能引發基礎疾病,致人死亡。而“瘦肉精”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養殖人員片面追求利益,喪失了基本的職業道德所致。在課堂上,筆者將“瘦肉精”導致的大量人員中毒事件一一展示,詢問學生的感想。學生們積極發言,就“瘦肉精”事件提出了多種預防措施。同時,筆者宣講了國家對此類獸藥違法使用的嚴厲處罰政策,告誡所有將來可能從事畜產品生產的學生要遵循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能賺黑心錢。

2以通俗易懂的哲學思維闡述毒理學概念,幫助學生理解

一種化合物是不是毒物,其決定因素是什么?在課堂上,筆者拋出這一問題,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隨后,筆者用食鹽為例說明決定化合物是不是毒物的關鍵因素。食鹽為畜禽飼料中的組成部分,對維持機體起到很大作用,是有機體不可缺少的物質。然而,食鹽飼喂過多,畜禽則易發生中毒,以神經癥狀和消化紊亂為臨床特征。豬的食鹽攝入量超過每千克體重2.2g,就有引起中毒的危險性。豬中毒的常見原因是飼料中食鹽過多。由此,就可以用“物極必反”來總結食鹽在豬生長中的作用。食鹽的添加量過少,不利于豬生長,過多則使豬發生中毒。故飼料配制過程中,各種成分均有嚴格的劑量限制,需要準確稱量。從這個案例中自然而然的得出劑量是決定一個化合物是不是有毒物質的關鍵因素,同時引用瑞典科學家Paracelsus的話,“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不是毒物的物質,唯有劑量使之區分為毒物還是藥物,物質本身不是毒物,主要是劑量才使一個物質變成毒物”。哲學中的質量互變規律,即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表現為量變到質變和由質變到新的量變的變化過程,該規律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步都被證實了”。質變量變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其次,在量變基礎上發生的質變,體現和鞏固質變的成果,并進一步引起新的質變。作為以藥理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動物毒理學的許多地方都體現出質量互變規律。教學當中我們恰當地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將哲學觀點運用于動物毒理學教學中,對教學有著明顯地促進作用,不但加強了基本概念的理解,使高難度知識化難為易,而且提升了學生探索性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質量互變規律被用于幫助學生了解毒理學中較難的基本概念,如最大無作用劑量、最小有作用劑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半數致死量、絕對致死量等。隨著劑量的增加,效應也不斷增強,從出現反應到死亡,體現了“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在舉例教學中,筆者將哲學中的辨證思維與所舉事例相結合,對學生正確理解毒理學中的概念具有促進作用,同時也引導了學生怎樣用哲學的眼光看待現實中的世界。這正如古書上說的:“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教人以漁,終生受用”。在舉例教學中,所選事例要有代表性,如“瘦肉精、速成雞”和“三鹿奶粉”事件,是我國社會高度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參與討論的熱情。在此例中,也包含了教師本人的情感,即痛恨在畜產品中添加違禁獸藥的行為,這種真實的情感也會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道德情操。舉例的時候要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年齡特征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素,力求使學生的個人直接經驗與動物毒理學上所教授的間接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輕松地理解和接受。只有學生理解和接受了知識,才表明舉例是恰當的,也才能體現出舉例教學的優越性。課堂上舉例也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舉例時間和先后順序。而多種舉例方法均可在同一課堂上實現,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3結語

篇(4)

關鍵詞:中職;電學;課堂教學“電學”

是中職教育系列中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本課程通過對電學基本現象的觀察與分析,識別電學現象背后的原理,并能夠進行基本的操作與分析計算,進而形成相應的電學知識與實驗素養,以為相關專業知識的系統建構奠定基礎,并在其中形成科學合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從當前實際來看,盡管在教學中強調改革意識,強調面向學生職業素養提升需要的教學理念,但由于種種條件限制,“電學”教學仍然一定程度上停留在缺乏與職業目標的聯系、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水平上,“電學”教學與中職學校就業導向的辦學目標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而要縮短這個距離,提高“電學”課程教學的水平,筆者認為需要認真分析當前中職“電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并尋找能夠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

1中職“電學”課堂教學現狀

“電學”是中職學校電子電工相關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其對學生的電學知識基礎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宏觀角度來看,傳統的“電學”課堂教學更多地以知識系統構建為主要目標,以一定量的習題訓練作為鞏固知識結構、形成解題能力的主要途徑。這樣的教學從電學知識系統的構建來看,沒有什么問題,但從教學效果角度來評價,尤其是從中職學校辦學定位的角度來衡量,就存在著一些不足。1.1“電學”課程實際教學的定位不準“電學”作為一門課程,其教學的目標是什么?這恐怕不是太多同行思考的問題,通常是有什么樣的內容就教什么樣的內容。但在職業教學的視野下,筆者認為需要關注一門課程自身的定位,這樣才能尋找到準確的教學起點。電學作為物理學中最重要也是邏輯性最強的知識之一,筆者認為其教學定位應當確定在:(1)知識基礎的鞏固,這是常規要求,不贅述;(2)邏輯思維的能力培養,這種能力需要建立在學生的職業需要上,也就是“電學”課程相關專業的學生將來在工作中都是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這種能力在“電學”的學習中就需要高度重視,通常還需要作為教學的主線之一;(3)拓展學生的視野,這是一個容易忽視的教學目標定位,縱觀“電學”發展史,可以發現“電學”總是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也總能引領科學技術發展的潮流,比如當前最流行的VR技術,就與“電學”高度相關。跟蹤最新“電學”發展(不僅是技術,也包括設計理念)應當成為中職“電學”課堂上的一道風景。1.2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性不強對于不少中職學校而言,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電學理論的構建與實踐之間常常脫節;而這一現象如果疊加上教師不夠先進的教學理念,那學生在“電學”課堂上所能獲得的可能就是一堆抽象的電學符號與公式,難以真正體驗到電學原本具有的一種有形的力量,其實這就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性出現了問題。“電學”實踐性項目較多,既有課程自身的實驗,也有職業需要下的實訓等,充分利用好這些平臺,真正從“雙師型”的職業化取向出發,才可以為學生的“電學”學習奠定好理論與實踐基礎。1.3課堂上“電學”知識缺乏時效性由于傳統教學中以本為本的思路和教師自身知識結構更新意識不強,很多時候“電學”的教學都容易囿于教材而無法得到有效突破,因此學生所能學到的“電學”知識永遠是書本上的知識,而純粹教材知識所構建的“電學”體系肯定是缺乏時效性的。這種缺失容易導致學生一直在相對較低的系統水平中徘徊,不利于建立一種追求時效的學習視角,不利于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分析這些不足,是為了讓當前中職“電學”課程的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就業的需要,能夠更好地適應中職學校自身的辦學定位。基于這樣的思考,筆者進行了“電學”課堂教學提效途徑的相關探究。

2“電學”課堂教學提效途徑探究

提效當然是指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提效只有放到一定語境下才有意義,對于“電學”教學而言,課堂教學的提效途徑放在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需要視角下,才有了進一步探究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總是時刻考慮學生的職業素養對“電學”課程的教學到底有著什么樣的需要,這種需要又對課堂教學提出什么樣的要求,這種要求又需要通過什么樣的策略才能在課堂上得到滿足,這種滿足是不是真正符合學生的需要。如此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使得所探究到的“電學”課堂教學提效途徑能夠得到理論與實踐上的雙重保障,也是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筆者總結出如下3條提效途徑。2.1建立應用導向的教學理念中職學校自然要建立一種基于就業需要的教學導向,這種就業需要體現在學科教學中,應當是一種鮮明的應用意識。在中職學校的教學定位之下,“學以致用”應當成為長期堅持的學科教學導向。在“電學”課程教學中,“教”的內容是從基本電學概念出發,進一步構建電學規律;而“用”不僅僅是用這些知識去做課本上羅列的實驗,也要基于當前產業對“電學”提出的要求,進行一些超越課本的實踐。2.2建立方式多樣的實踐平臺實踐是形成應用能力的關鍵,如上一點所強調的學以致用,用是需要平臺的,這個平臺可以是“電學”課程的實驗平臺,更應當是職業素養提升需要下的實訓、實習平臺。作為“電學”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實訓、實習過程中的表現,并思考“電學”課堂教學可以在提升學生實訓、實習水平中發揮什么作用。這樣的思考,常常可以讓“電學”教學走出書本,走向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需要。2.3培養學生較強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支撐學生職業素養的關鍵因素,“電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好學科之一,利用“電學”自身的邏輯性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在應用中鞏固這種能力,可以讓學生獲得支撐職業素養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另外,要高度重視電學概念的形成教學,尤其是當今一些新穎電學概念的教學,因為這種教學往往對學生創新概念有著極大的幫助,而這又是學生在就業當別需要的一種能力,也是由普通藍領走向高級藍領的重要影響因素。從應用角度來看,當前社會缺乏高級藍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誕生這些藍領的搖籃———中職學校,沒有真正借助于課堂這個最重要的平臺進行創新教學的緣故。

3就業導向下的“電學”課堂教學

針對學生的“電學”學科學習需要與職業素養的培養需要,筆者總結自己的探究過程,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結論還是“電學”課堂教學要建立就業導向的理念。就業導向是應用導向的更宏觀的描述,“電學”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課堂教學結果的評價等環節中,如果能夠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從學生就業之后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角度審視自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那就可以尋找到“電學”學科學習的最有效的推動力,同時也就完成了中職學校視域下“電學”學科教學的最準確的定位。事實證明,建立了就業導向的“電學”學科教學視角,并真正從以上所論述的3個角度去努力,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從而讓“電學”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彰顯出獨有的生命力。

作者:龔曉萍 單位:江蘇省常熟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篇(5)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生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小學生學性好動,自控能力差,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創新能力難以提高,而多媒體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這些特點,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揮巨大的作用。例如,小學低年級學生,特別愛聽故事,看動畫片,并參與其中。在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

在一座山上,到處都是成熟的果實,兔媽媽對白兔和黑兔說:“家里種的桔子已經成熟了,今天,看誰摘得多,誰最能干。”于是兩只小兔飛快地去摘桔子,黑兔摘了998克,白兔摘了1002克,黑兔說“我摘得多,”白兔說:“我能干”。兔媽媽急了,說:“誰幫我來當裁判?”聽了這段圖文并茂的對話,小朋友興致很高,不約而同地說:“我來當裁判。”助人為樂的心情讓他們記記是在課堂內接受知識。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在數學,特別在幾何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學生從看圖到認識圖形都離不開觀察。在傳統教學方式中,運用教具讓學生觀察,常常因為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和不能隨心所欲的活動,因而達不到理想的觀察結果。例如我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圓錐的高先讓學生發表意見后,邊演示: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軸,快速將三角形旋轉一周。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在快速旋轉時三角形會形成一個什么形體?這個形體的高在哪里?(如圖)由于電腦畫面能動靜結合,刺激著學生的感官,讓學生仔細觀察,引發學生的思維,這樣讓學生觀察并建立了清晰的圓錐高的概念,這樣提高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在輕松輸快中掌握了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指人們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不同角度用多種方法抓住問題的實質。我發現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所表現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學生調用諸種感官,通過創設情景,依靠思維去理解新的知識。因此,我在幾何知識數學中,注重直觀形象,把數學課本上抽象的文學描繪和靜止圖像轉化為具體直觀的動態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例如,我為了使學生對圓的半徑,直徑兩者關系的理解,在屏幕上先畫出一個圓的直徑。一條光亮的直徑,再畫一條閃光的半徑,讓半徑以圓心為定點旋轉,使它與直徑在一條直線上,并閃動。(如圖)

這種動感的演示,使學生容易形成: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等于直徑的一半這一概念。并且由于學生看到半徑和直徑的運動變化過程,形象而又直觀,因而對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便抽象的知識變得容易理解,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往往會有一題多解,同時,存在分割,移動的方法。而傳統的黑板和粉筆在教學中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而多媒體教學就體現了它極大的優勢,將組合圖形分析得清晰、透徹。

例如在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時,讓學生動手拼,當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進行拼擺,顯得有些忙亂時,適當要求學生想一想,你是怎樣拼的?學生有些為難了。這時電腦演示“旋轉與平移”的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把上面這個三角形,逆時針方向旋轉180°直到兩三角形底也成一條直線為止,再把右邊的三角形向上沿著第一個三角形的右邊平移,直至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

這樣,使學生恍然大悟。

篇(6)

(一)學生方面

1.主體地位意識增強。

新課程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就在于課堂上學生的地位如何。“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忽視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而是充分尊重學生,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積極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學研展拓”四環課堂上,師生關系是平等合作的,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了充分尊重,不同學習習慣的學生甚至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落實。正是因為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所以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

2.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以這個認識為出發點,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始終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注重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教給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從學生每堂課自主學習的時間來看,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至少給了學生一半以上的時間去獨立學習。再加上有了根據學生具體學情而精心編寫的導學案,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了相應的依據和保證。正是因為我們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才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可喜態勢。

3.合作探究卓有成效。

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超強效率已經為學界廣泛認可,其可能達到的效果不是類似“1+1=2”的簡單疊加。正因為如此,幾乎每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把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做為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利器之一。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也不例外。在我校課改實驗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點,準確制定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學生在教師指引下進行個體自主學習,然后再就自主學習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或質疑,或探究,或思辨,最終形成統一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多向交流,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鍛煉提高,很好地完成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4.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創造力的源泉。只有不唯書,不唯上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站穩腳跟。所以,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校的“學研展拓”四環課堂也很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我校各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教師都注重知識點的反饋與拓展,正視學生的每一個疑問,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在我們的課堂教學環節中,我們還特地在學完一個知識點后安排了一個組織學生交流反饋的環節,使學生能夠從課內所學延伸到廣闊的課外,很好地拓展了學習的空間。

(二)教師方面

在“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當仁不讓的主體,而教師扮演的是主導的角色。從課題研究的理論準備階段起,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就開始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資料,了解掌握影響學生學習因素的前沿資料,為更好地進行課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因為有這樣的充分理論準備,我校的課改實驗教師才能順利地進行由“主體”到“主導”的漂亮轉身。不僅如此,在課題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按照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認真做好本質工作,把研究工作延伸到了教與學的各個環節,利用資料研究、觀測統計、談話交流、調查問卷、求證專家等方式掌握學生學科學習現狀,了解影響學生獨立學習的障礙,為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化、完善做到理論準備。

二、教學模式的基本闡述

“學研展拓”四環課堂教學模式遵循自主學習(學)、合作探究(研)、師生互動(展示)、反饋拓展(拓)四個環節次序展開的教學流程。該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最終達成“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環節是四環課堂教學模式的起始階段。這個環節的組織實施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本堂課的成敗。因此,為了保證本環節的順利實施,除了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外,還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制訂相宜的學習目標,拿出一份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來。可能的話,教師還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依據學生現場生成的東西進行二次備課,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方向。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環節緊承自主學習環節,該環節注重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學習。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得到進一步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得到進一步增強。為了確保該環節的順利實施,避免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教師要對小組構成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小組成員的分工進行明確,以確保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

(三)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環節其實就是各學習小組在教師組織引導之下把他們的合作探究所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出來。該環節既是對他們的合作探究所得的充分肯定,又是促使他們從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到靈活運用的轉化。

(四)反饋拓展

篇(7)

要求古箏教師要把樂曲所含有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所謂德育,即對學生進行道德規范的教育,是教師“運用道德倡議形式激勵學生的高尚行為”。因此,作為古箏教師要在教授樂曲時,要“德”與“技”并施,統籌兼顧。既要注重對樂曲指法和譜面音準等問題的指導,同時也要將樂曲內在的思想感情,作為音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導學生正確地表達、體會和理解,以陶冶和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如箏曲《戰臺風》,這首樂曲以其豐富多樣的技法,熱烈奔放的旋律,成為學生學箏考級的必彈曲目,全曲五個段落,而每一個段落都有其深刻地思想內涵,在樂曲開始時,所表現出的是繁忙的碼頭景象,以及臺風陣陣襲來時的情境,全曲的中心段落表現了碼頭工人頑強不屈的與臺風搏斗的情景,到最后雨過天晴,碼頭又恢復了一片歡騰場面。所以,當代學院道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因而需要教師運用一定的道德標準,對一定的事件(諸如碼頭工人頑強不屈的與臺風搏斗的情景)或行為,進行對與錯、愛與憎的判斷能力的熏陶和感知,提高學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本文作者在講授這首箏曲時,除講解示范樂曲基本技巧外,重點向學生講述碼頭工人與臺風搏斗的奮斗精神;講述碼頭工人不畏艱難、勇敢豪邁的氣魄;講述碼頭工人對未來必勝的信念,使學生在學習本曲之前,對碼頭工人大無畏的精神和壓倒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有所了解,也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本曲目的思想內涵,寓“道德教育”與學習曲目之中,從而激發起更高的學習信心和熱情,為圓滿完成古箏技能課堂教學計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總之在大學古箏技能課堂教學上,應該技術性與思想性并重,應該把思想教育與專業技能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一舉兩得,實現“雙益”,不僅要求學生勤學苦練,提高演奏水平,而且還要結合曲目情節,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教化”作用,也為學生將來從事教師職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所以,古箏教學必須教之有型,言之成理,論之有情,由淺人深,由簡到繁,有效滲透,才能取得豐碩的教學效果。

二、“學之有思”與“學以致用”

在當今古箏教學領域,長期以來,存在一個約定俗成的定式,即:模仿,更具體來說,就是教者要求學生仿聲、仿動作,每位彈箏者彈琴的一招一式,古箏行內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誰的學生。本人在古箏教學中,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是要求學生在古箏專業學習中做到“三思”,即:一要“學有所思”;二要“學后再思”;三要“課后多思”,尤其是對古箏專業術語的理解,要求學生多加記憶和學習,定會使學生學有所成,圓滿地完成學業。孔子曾言道“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學有所思”,這是本人對學生課堂學習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心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遇到難解的演奏指法問題時,能夠自主處理。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古箏教師王瑩認為,“學有所思”,“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學后要思,要能夠從教師教學語言中思考相應的關系,以及能夠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進,進以學之,把學到的教學語言藝術精華,凝練出具有自己特色并能夠為之所用的新語言形態”。從本人學習古箏曲目的實踐規律得知,學習任何一首古箏曲目,哪怕是一首練習曲,都要注重對思維的啟動,在彈奏和練習時,多動腦子,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記得畫家齊白石有一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學畫如此,他道出了技能教學的真諦。他告訴人們:任何一種器樂演奏學習,都是一種技藝才能的學習和掌握,只有多思、多想,才會少走許多彎路,才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受到啟迪,不斷提高創新與創造能力。筆者也曾學習過大量傳統箏曲,也曾得到古箏老藝人傳授技藝,如在大學期間,作為我國客家箏派傳承人饒寧新教授的學生,對于古箏技藝學習也曾有過親身體驗和教誨,從而得知,早期的老藝人在教受樂曲時,往往教授的是樂曲的骨干音,要求學生在骨干音的基礎上,進行自由的加花或變奏。資深的老藝人強調演奏者在原始譜基礎上創造旋律的重要性,強調旋律的優美與否,取決于演奏者的音樂素養與自身氣質,而且,還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發揮自主創作能力和技巧,以充分體現和地方風韻。

本人在古箏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課堂上“學之有思”,而且,還要做到“學以致用”,以檢驗學生的而接受能力.”學有所思”這一環節,檢驗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解決的是興趣問題,“學以致用”則是解決學生的接受能力,將學習內容化為演奏實踐.所以,為了提高學生演奏實踐能力水平,本人在教授各流派箏曲時,通常以樂曲的“骨干音”為基礎,將“顫”、“按”、“滑”、“揉”等技巧、各箏派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加花”、“變奏”特點,以及“古箏搖指的點、面、角、速、力、氣等所構成的不同音色的幾個要素”,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和示范,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各箏派的演奏特點和技巧,在基本的樂曲框架內,讓學生能動的自由發揮,使演奏的樂曲不僅具有地方性的風韻,同時也具有演奏者自身獨具的特色,特別是古箏的“搖指”,技法和種類很多,不僅有“搖指”,還有“輪指”,僅就搖指古箏“搖指”而言,就有“大指搖”、“食指搖”、“中指搖”等技法[6],由此看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從教師教學語言中思考相應的關系,以及能夠為之受用的道理。思而后進,進以學之,進而將知識融會貫通,理解透徹。“學以致用”,是師者的期望,也是學者的追求.每一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后,以至能夠登臺演奏,這是學習古箏曲目的最終結果。學習最終目的是能夠學有所用,學以致用,而談到學以致用,則必然要提及教學實踐的過程,古箏也是一門專業藝術,學生學箏是為了有“用武之地”,以便日后言傳身授,為己所用,為社會服務,這是每位高等院校教學工作者所期望的。

三、“音樂之美”與“欣賞之美”

一般來說,音樂教育的核心是以審美體驗為尺度,衡量音樂所帶來的美的感受,古箏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在古箏藝術教學中,作為民族器樂專業學習,本人通常也將美感教育,放在技能教學的突出位置,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古箏的學習和演奏中,盡情滴享受旋律之美、音色之美。為了讓學生對古箏演奏的姿態之美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感受古箏這一古老樂器的藝術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習箏的興趣,本人通常是將美育教育注入古箏曲目學習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美,欣賞美。比如在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的教學中,就是如此。《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是一首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箏獨奏曲。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萬頃碧波的畫面,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贊美和熱愛。全曲分為三段,而每一段都表現出了獨特魅力的音樂之美。如:第一段的慢板,深刻滴表現了柔情似水音樂之美,悠揚如歌,平穩流暢,極富有抒情性。在右手彈奏時,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整段音樂展示了優美的湖光山色,展現了迷人的景象:漸漸西沉的夕陽,緩緩移動的帆影,輕輕歌唱的漁民,它帶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了人們對美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樂曲第二段的音樂,雖然速度有所加快,但仍描繪出幽美美的意境。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風波浪前進的歡樂情緒,以及進入第三段快板以后,音樂旋律雖有變化,但在演奏過程中,運用了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奏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美好景象。在樂曲進入突然切住之后,樂曲尾聲緩緩流出,所展現的出人意外的音樂之美,使人沉浸在美麗的景象里,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筆者認為,在對學生講授古箏演奏基本技能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傳授樂曲中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將會使得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古箏演奏美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審美能力,更有助于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從而提高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這是古箏藝術教育要達到的一個教學目標。

四、“導入教學”與“交流互動”

在古箏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的導入,能觸動學生心弦;采用交流互動教學方式,能喚起學習動機。一般情況下,學生都喜歡學習新曲子,它類似于工科開設新學科,或進入新單元和新段落的教學過程。在學生尋求新鮮感之前,有目的地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定會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而古箏課堂教學導入的方法,有別于其他學科的在黑板上書寫文字符號、繪圖或列表,以輔助知識信息傳輸等形式,因此講授是十分必要的。在古箏課堂教學中,講授是以語言為載體,向學生傳輸知識的信息、表達思想感情、啟迪學生心智、指導學生學習和調控課堂活動的一類教學行為。導入教學與交流互動,是技能課堂教學取得成效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少注重學習方法,更缺乏學習的目的性。我們都本能的知道,有些學生用一種方法會學的很好,而有些學生則用另一種方法可能會更有效。一方面,教師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因為每個教師在教學中,都需要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拓展新思維與新的教學觀,都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組織能力,才能夠給學生提供源源不斷地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能的新成果,在理論上,即是“教學相長”。倘若教師只停留在現有的某一階段,那么,若干時間以后,你的教學語言就必將會失色,缺乏生動和激情,缺失教學語言最基本的藝術魅力和潛在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實踐教學體驗的過程。

在課堂上,在教師導入、啟發性語言,使學生激發靈感,敢于評論,敢于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學生只有在教師面前積極的進行語言鍛煉,積極參與教學,彼此觀摩,互相評價,交流互動,才能夠更大的進步,形成“在學中教、在教中學”的良性循環,實現“教與學”的真正統一。以箏曲《瀏陽河》為例,《瀏陽河》原本是根據湖南民歌旋律創作于1951年的一首歌曲,后由古箏演奏家高燕老師講其改編為古箏獨奏曲,樂曲在原有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加花變奏的處理,并加入了雙手快速演奏和左手快速琶音等技巧,增加了樂曲的難度,使之成為一首經久不衰的經典曲目。旋律中有濃郁的湘西風格,演奏這首箏曲是由于大量旋律音是由左手滑出來的,所以對于左手上下滑音音準的準確掌握是演奏好這首箏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學習樂曲之前,首先以《瀏陽河》這首歌曲導入,讓學生細細體會旋律線條中百轉千回的韻味,并要求學生學習演唱這首歌曲,感受歌曲中每個字的拖腔及地方性的音樂特點,然后再開始學習演奏樂曲,由于對樂曲旋律的前期準備,因此避免左手滑音音不準的問題,有助于更好的表達音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講授必須運用語言,通過教師講授能與古箏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生銜接,并相互作用,與之相連的就是課堂提問。在古箏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一個最好方式。古箏課堂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它的最常用的行為方式,就是師生之間的問與答。從教學的實踐看,課堂中的問答大致表現為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比如:學習各古箏流派曲目,教師應該向學生提問:古箏流派有幾種?古箏各流派樂曲的特點?某一古箏流派曲目表現的意境等等。還有就是學生自發地提問,由老師予以解答。“導入教學”與“交流互動”,是當前大學課堂技能教學常見的一種模式,其特點就是人們常說的“啟發式”教育。作為大學教師,必須學習和掌握這種教學方法,不斷地培養和提高課堂提問的技巧和水平,也就是提問的技能水平。而提問技能作為啟發式教學的一個方面,是指教師提出問題,或誘導學生質疑發問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的一類教學行為方式。它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最常用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本人古箏教學的實踐證明,提問式教學不僅能推進教學過程的發展,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還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通過提問,達到了理解,思維也得到開拓,激發想象與聯想,培養創造性或靈感,在古箏教學上,定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古箏藝術教育人才。

五、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成 人色 网 站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 日本va在线视频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放荡的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少妇spa推油被扣高潮| 乱码一二三入区口| 吃奶摸下激烈床震视频试看| 男人猛戳女人30分钟视频大全| 欧美一性一乱一交一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另类丝瓜app|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俺也来俺也去俺也射| 看免费真人直播网站| 欧洲亚洲色一区二区色99| 高潮爽死抽搐白浆gif视频|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日本三级片网站|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