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統計課教學論文

統計課教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8: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統計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統計課教學論文

篇(1)

關鍵詞:活動課教學;研究過程;教學能力;教學質量

從2001年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被納入新課程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它涉及的內容領域很多,其專業性、綜合性都很強,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具體分工教學,需要與各學科相互結合、相互銜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到目前為止沒有課標、沒有材、沒有教學指導用書,作為學校管理層及一線的老師們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仍存在許多困惑。

我校于2003年9月建校,七年來我校有了六屆初中畢業學生,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數占本縣總人數的10%以上,且逐年上升,六年中考中分別有四、五、六名同學總分進入全市總分前十名,各學科人均分在全市也都是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教學質量得到了全市及周邊地區的認可。學校辦學成功的經驗是提高老師隊伍素質,搞好學習與教研,到2008年3月我校已完成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省級課題。

學校一直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就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學校在這方面也花去不少力氣,安排教師去安徽省蚌埠市、安慶市、阜陽市、黃山市等地學習,為了使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能較好地進行整合,學校要求各學科利用教研活動、備課組備課時間,加強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研究。學校數學教研組于2007年申報了一個市級課題――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研究,2008年被安徽省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批準立項并進入研究階段。

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教師要教好數學,首先必須不斷學習研究新的課程標準,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數學知識的教學要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應當是把數學知識通過一定形式設計、融入課堂雙邊活動中去。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數學教學形式設計與實施,這種設計可以是多學科間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都是非常大的兩個課題,作為從事教學一線的教師,不是專職的研究學者,無論從專業知識、研究時間、物質設施等都不能有較深的研究,只能就各地區、各學校在現有的條件下數學教師多花時間去學習、探討、討論與合作

教學。

一、有明確的目標

本課題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有利于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有利于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的探索與創造,通過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化的活動過程,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本課題研究目標是:通過課題的開展,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

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重視發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有明確的分工

任何一項研究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加強研究的宏觀統籌和微觀指導,學校成立了課題組,教導處專職主任負責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組組長具體負責課題的申報、制訂課題的實施方案、領導課題組開展工作;課題組成員明確分工,確保課題研究工作事事有人做,課題組成員人人有事做。有的負責制訂各個階段的計劃及調查了解計劃實施情況;有的負責學習材料的搜索、整理、并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的負責計劃的實施檢查及各個階段的總結的撰寫;有的負責網站的設計、建設、充實、提高;有的負責計紙質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有的負責電子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所有課題組成員在平時的教學中都要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教學內容由教師本人選定,但所選擇的內容必須在課題組會議上作出通報和說明。我校已實施過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測量旗桿高度、通過某一路口車輛統計、丟棄塑料袋的調查分析、白塔河水污染情況調查、農村中學初中學生年齡結構、我市市區中學生的零花錢、數學興趣題快速搶答等,把活動課貫穿到學校教學的始終。

三、時間上有保證

課題研究學校有具體的時間安排,一般一個星期安排兩節課的固定時間為全課題組活動時間,其余分散安排在下午活動課時間。每周固定研究時間,主要是學習、交流、討論。每學期召開兩次正規的匯報交流會,每位成員必須有準備性發言,學校有關領導參加會議,對課題研究工作加以督促、檢查和指導。

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7.9~2008.8,各成員制訂其所負責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計劃并付諸實施,學年結束時及時加以總結。

第二階段:2008.9~2009.8,各年級按計劃正常開展活動;召開課題中期研討會,對實施方案及目標進行修正;加強理論學習,各成員撰寫論文并積極參與評比或發表。

第三階段:2009.9~2010.6,對前兩個階段的實施情況加以總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撰寫數學小論文并積極投稿;加強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學生與指導老師根據學生的研究結果,進行評價,匯編研究材料。對研究的資料進行整理、篩選、撰寫研究報告。

材料整理好后,由學校安排初步驗收,初步驗收合格后提出申請,請上級主管部門驗收結題。

四、教師的學習與提高

為了提高研究水平,使研究能規范深入的開展,我們課題組成員堅持理論學習,學習相關文獻,并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撰寫研究論文。每個學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一次集中理論學習,學習內容由課題負責教師確定,同時課題負責教師給予適當的學習輔導。

學校經常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只要上級或兄弟學校舉行教學研究會,我校必定會安排教師前去參加。幾年來我校教師到周邊省市學習機會日益增多,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實驗學校、泰州市洋思中學、金湖縣金湖中學、山東省杜郎口中學,安徽省教科所每年召開課題討會我校都有領導和教師去參加,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充實自己。

五、檢查與激勵機制

我校對教師教學研究工作十分重視,每學期學校要對教師教學教研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作為教師考核、教師晉升晉級、教研組考核的重要依據。

每學年對課題組有中期報告或按期結題,學校還給予適當的經濟獎勵以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六、促進教師成長

學校開展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在課題研究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產生一些困惑,這也正是課題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解決了,教師能力提高了,學校教研工作能力加強了,學校教師綜合素質提高了。

由于數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滯后及一些現代教學技能、素質的欠缺,導致了數學實踐活動的兩種不良傾向,影響了活動的效果。

從活動內容看,由于受傳統影響,實驗往往數學味道較重而實踐味較淡;從活動過程看,教師一人主宰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的活動仍占據著大量的時間,活動過程仍是以教師的提問、講解、指令為主線安排的,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亦步亦趨,實踐活動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如何消除以上兩種不良的數學實踐活動,使數學實踐活動真正成為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呢?課題組人員認為教師是個關鍵因素,只有教師對數學實踐活動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所提出的挑戰作出積極的回應,那實踐活動才會真正迸發出活力,體現它的多種效能。教師的積極回應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數學實踐活動的實踐性、主體性要求教師要有“退居”意識。

(2)學生實踐活動的開放性、互動性要求教師要有“收放”能力。(3)數學實踐活動的靈活性、新穎性要求教師要有“開發”精神。

開展好數學綜合實踐課程,不僅是單純的課題研究問題,我們應不斷學習和思考,把數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貫穿于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去,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第一目標。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我。這樣我們一定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六年時間我校數學組已完成兩個數學課題的研究。兩個課題結題了,雖然沒有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但課題的研究過程促進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提高了學校教研氛圍和教研能力,提高學校數學教學質量。幾年來學校有十多名數學教師在市級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課堂教學比賽、教學技能比賽中獲一等獎,特別是年青教師得到了迅速成長。教師撰寫的教學論文、教學點滴、教學設計在省市級評比中多次獲獎。在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中,我校畢業班數學成績連續五年平均分位于全市第一,且人均分高于第二名近二十分(市教育局有內部分析資料)。

篇(2)

【關鍵詞】 文獻信息檢索課;中醫高等院校;中醫教育

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自1985年首批中醫院校開課至今已25年,目前國內所有中醫院校均已開設檢索課,有了相應的統編教材和自編教材、教參和一支教師隊伍,不少院校還成立了檢索教研室。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增強了中醫院校大學生的信息意識,使廣大同學普遍掌握了文獻檢索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為今后的臨床和科研奠定了基礎。

1 發展歷程調研

筆者借助2009年本校主辦“首屆中醫藥信息學與信息素質教育高級研討班”之際,對全國23所中醫高等院校文獻檢索課的教研室設置,教材使用,教學內容、層次,授課和考核方式,以及相關主題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并與1996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張長生老師開展的《中醫文獻檢索課》的調查進行了對比[1]。這次調查結果有如下變化:①在計算機檢索教學和實習場所2項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各個院校都建立了電子閱覽室,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新校區的搬遷,電子閱覽室的計算機臺數更是成倍遞增,為檢索課的實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②20多年來,文獻信息檢索課的教學不斷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逐漸雄厚,擁有了各個職稱層次的教學隊伍;教學效果有所突破,特別是使學生增強了信息意識,達到了在一定程度上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學參考書和教材的編寫呈現百花爭鳴的態勢;依托教材建設的平臺,不斷開展校際間的交流。③教師不斷在教學過程中總結教學經驗,撰寫了一定數量具有中醫特色的檢索教學論文。

但是,從此次調查和會議的交流中,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中醫院校文獻信息檢索課的發展偏慢,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與“醫學生七種能力”的培養要求距離甚遠。

2 存在問題

2.1 各行其是,疏于交流

從資料記載和統計看,2000-2005年大約先后有24位檢索課教師參加了福建中醫學院圖書館主辦的每年一期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網絡醫學信息采集與服務》培訓班。而全國中醫院校以文獻信息檢索課交流為主要議題的學術會議,自1996年在浙江中醫學院召開之后再沒有開會。因此,各院校同仁間幾乎互不認識,信息溝通基本處于閉塞狀態。

2.2 缺乏統一規范的要求和管理

自教育部(84)高教一號《教育部印發關于在高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的通知》下發以來,20多年來再沒有新的有關文獻檢索課教學的文件、意見或通知,各高校均依據自己學校的情況自行安排教學內容。從我們調查的數據和本校長期以來的做法可以看出,中醫院校沒有統一的教學計劃和大綱要求,課程名稱、課程設置也不統一,有的學校是必修課,有的學校是選修課。必修課和選修課開設的學期段也不同,從大一到大四必修和選修均有;課時安排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是2個學期的課程,有的學校是1個學期,學時從18~51學時不等。

2.3 缺乏對檢索能力評價和考核標準

迄今為止,我國尚缺乏對中醫院校學生在校期間信息素質的評價和指導標準。各類探討檢索課教學方法和內容的研究論文數量不少,但涉及具體如何評價檢索能力或信息素養的論文鮮見,與西醫院校的發展和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們在面向研究生的課程中,發現許多研究生不懂如何選題和立項,面對導師指定的選題,又不知如何制定信息搜集策略,如何動手實施一項檢索任務,如何識別或捕捉復雜多變的課題需求,如何對信息進行鑒別、組織和分析。而這些知識,在某種程度上比檢索技能更為重要。近年來,信息檢索課之所以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身認識和內容的創新。

2.4 教研室建設無統一要求

從調查情況看,許多學校的任課教師都是兼職的,備課時間相對不充分。有的學校雖然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的時間比較久,但由于沒有形成獨立的教研室,幾乎處于學校教學的邊緣狀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任課教師的考核和評價,都游離在學校教務處統一規范的管理之外。因此,教師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大打折扣。另外,有些圖書館對青年教師培養不夠,雖然是圖書館或中醫藥專業畢業,但沒有受過教學方面的專業訓練,不了解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地把握課堂;同時還存在年輕教師沒有充足的檢索實踐經驗,檢索的基本功較薄弱等問題。

3 建議

3.1 開設各層次、各專業文獻信息檢索課

以《高等學校本科教育中醫學專業設置基本要求(試行)》(教高廳〔2008〕3號)為契機,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探索課程設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文件中提出了高等學校本科教育中醫學、中藥學的專業培養要求,明確單列一條規定:本科學生在完成學業時,專業水平應達到“熟練運用計算機,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了解中醫藥學科及其相關學科的學術發展動態”。而目前已經在醫學院校推廣的國際醫學專業認證的考核指標中,文獻檢索能力也作為一項單列的考核指標。因此,檢索教學的意義更加凸顯。教學效果的好壞關乎學生文獻檢索能力的高低,這對從事中醫檢索教學的教師、團隊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3.2 推動文獻信息檢索課內容從傳統檢索到信息分析的跨越

隨著信息檢索技術的發展,信息檢索已經由手工檢索、計算機檢索發展到了網絡化、智能化、認知化階段,這一階段的信息檢索平臺具備了初步的信息分析功能,從而使傳統檢索信息向信息分析層次發展。而目前的中文檢索平臺,如CNKI的知網節、萬方的知識服務平臺、讀秀知識平臺等,都開始朝信息分析的方向發展。以CNKI為例,當檢索出某一主題的結果后,檢索者還可以利用該平臺提供的信息分析功能,對檢索結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①分組分析法:從學科類別、中文關鍵詞、研究層次、文獻作者、作者單位、文獻出版來源、研究獲得資助、來源數據庫等角度深入;②排序分析法:按照相關度、發表時間、被引頻次、下載頻次等排序方法,對同一主題的檢索結果進行分析。

而英文數據庫的ISI檢索平臺,同樣能夠按照時間進行分析,了解不同時間階段課題研究的狀態;按照國家分析,了解該領域的主要研究國家以及國內該領域研究情況;按照機構分析,了解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按照作者分析,了解該領域的核心研究人員;按照來源刊分析,了解該領域研究的重點期刊以及對某刊物收錄論文情況;按照學科進行分析,了解該課題涉及哪些學科領域以及對感興趣學科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很顯然,通過對檢索結果從6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將使學生有進一步的深入了解。

中英文數據庫的示例表明,檢索課的教學側重點應該有明顯的改變,信息檢索目前已經發展到信息分析層次,這一變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教師和學生高度重視和關注,并及時引入課堂,作重點分析和介紹,引導學生由傳統的單純檢索向檢索與信息分析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3.3 盡快制定信息能力評估指導性標準

本次調查除了問卷形式之外,我們還對各個中醫院校的網站進行了調研。除了南京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學院的檢索課有精品課程網站之外,尚未發現其他院校有中醫藥文獻檢索的精品課程的相關網頁,說明中醫院校的文獻檢索課程建設還需要加強精品意識,相關教學手段、教材編寫、教學內容、教學隊伍還要不斷努力,朝精品課程建設方向發展。

3.4 培養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目前,承擔檢索課的教師在完成現有教學任務的同時,面臨著繼續學習和知識更新的挑戰。因此,應該主動融入到中醫藥信息學的學科建設中,將學習、教學、科研緊密結合,擴展知識結構,根據信息學學科涵蓋的其他課程的需要,積極開設更多的課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篇(3)

關鍵詞:考點分布 試題特點 備考啟示

作者簡介:劉志勛,男,安徽省固鎮縣第一中學,中學高級教師。

2014年高考已塵埃落定,但分析高考試題,掌握命題特點,提高備考效率卻是高三教師需要探討的永恒話題。本文僅就此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2014年安徽高考政治各模塊知識點分布及分值情況

2014年安徽高考文綜卷——政治試題共13題,滿分100分,其中選擇題11題,每小題4分,共44分;綜合題2大題,包括5小題,共56分。具體見下表:

二、2014年安徽高考政治試題特點

1.風格依舊,穩中求新。2014年安徽高考政治試題整體結構與往年相比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依然包括11道選擇題和2道非選擇題,與往年高考保持一致。試題呈現的方式依然有熱點材料、圖表、漫畫、名言賞析和綜合探究。選擇題仍然以較難選的“二二式”組合選擇題為主,11道選擇題中有8題為“二二式”組合選擇。但在保持相對穩定性的同時,試題也力求實現創新。如今年不再用古語、詩詞考查《生活與哲學》的知識,而是用其考查政府“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充滿新意。又如,設問方式采用以課和單元標題作為切入點:38題的第(1)問以《文化生活》第四單元的標題作為切入點,38題的第(2)問則以《生活與哲學》第九課的課題作為設問。39題的第(2)問以《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的標題作為設問,這就使整個試卷感覺很平和,考生入題比較容易。

2.注重基礎,突出能力。2014年安徽高考政治試題所考查的知識基本上是《考試說明》規定的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如《經濟生活》中的經濟全球化、科學發展觀、價格變動的影響、財政的作用、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消費結構的改善、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等;《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責任、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公民的政治參與等;《文化生活》中有文化的作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等;《生活與哲學》中有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聯系觀、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等。但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不等于簡單的再現或相加,而是堅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了《考試說明》規定的四個方面的能力目標。在選擇題中,側重考查了“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在主觀性試題中,四項能力要求都有一定的體現,但側重于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如:39題的第(1)問運用經濟生活分析材料(表)所反映的經濟信息,通過近5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農村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支出等的變化,反映農民生活的改善及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此題不是直接考查單一知識點,對知識的跨度要求比較高,不可能照搬課本和其他復習資料的答案。這樣的問題設置極力避免考生死記硬背課本知識,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需要考生有較高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精神。

3.關注熱點,育人為本。2014年安徽高考政治試題,積極關注社會熱點和時代主題,不僅反映了各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還與目前的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以及改革發展的現實密切相關。如第1題的對外開放發展戰略,第2題的科學發展觀、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第4題的宣傳黨的群眾路線,第6題的加強民族團結,第8題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第38題的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第39題的擴大內需等。可謂素材視角多元,取材視域廣泛,既涉及國家大事,也有事關百姓生活的,既有國外名人名言,也有國內傳統文化,要求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選用自己“知識庫”中有關知識,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說明,無不體現政治學科的時代性、開放性。一張試卷就能讓考生體驗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并且很好地實現了“熱點、考點、知識點,點點對接”。整個試卷既體現高考選拔性的功能,又體現了高中思想政治課育人功能。如第1題滲透著開放意識,第2題滲透著以人為本的思想,第3題滲透著環保理念,第4題滲透著求真務實的精神,第5題滲透著民族團結意識,第6題滲透著權利與義務意識,第7題滲透著孝道理念,第9題滲透著對待失敗的正確態度,第1 1題滲透著科學的人生態度,第39題則滲透著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等。命題者真可謂用心良苦,精心設計,充分考慮選才用人德為本,凸顯了國家意志。

4.不足之處。安徽高考始終秉承新課改理念,創新始終是安徽高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比如2013年試題中第7題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第8題跨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突破了以往選擇題只考查一個模塊的命題形式,雖然難度不大,卻讓學生體驗了跨模塊的滋味,這在安徽高考政治試題中還是第一次出現,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但今年沒能很好延續這種模塊間組合式選擇,開放程度不夠,不利于考查考生的綜合性思維與創新意識。此外,命題者為了一味地追求降低難度的目標,選擇題干擾性題肢設置過于明顯。如第2題的“堅持速度優先,加快城鎮化的進程”,第9題的“辯證否定是事物之間的相互否定”,第10題的“事物聯系是創造出來的”,第11題的“價值判斷超越社會歷史條件”,考生一看就可以排除,不利于考查考生知識掌握的靈活程度和深度,顯得試題內涵不夠深刻。

三、對復習備考的啟示

1.明確方向,有的放矢。作為高三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文綜試題,關注《考試說明》的細微變化,熟悉各類題型,掌握命題特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高考的規律,通過透視高考真題,從中牢牢把握備考方向,有的放矢,提高備考效率。我們的做法是:進入一輪復習時,把《考試說明》中目標要求,考試范圍印發每一位學生,對照要求和考點逐一復習;進入二輪復習時,認真研究當年《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的細微變化,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同時師生共同探討《考試說明》上的題型示例,賞析好題,掌握各類試題特點,明確考試要求,研究命題趨勢,提高考試能力。

2.夯實基礎,構建體系。基礎包括必要的概念、原理、方法論等。在備考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只知道瘋狂地做題,最后甚至連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都搞不清,事倍功半。如2014年安徽高考文綜第38題(3)分析國家財政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學生如果對經濟生活中財政的作用這一知識點比較熟悉,再知道聯系材料,此問就應該沒問題。如果學生不知“財政的作用”此問還能得分嗎?所以備考中尤其是一輪復習和靠前的復習中,一定要打好根基,夯實基礎,每一個考點都要細化。在教學中,知識往往是零散的,雖然教師也會給學生總結,但是學生只是被動地記憶,而非理解,這樣的記憶是不可靠的。所以必須在復習備考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構建知識體系,學會自己總結知識要點,然后教師收上來批閱并指出不合理的地方,讓學生再完善補充,再批改,再完善。這樣經過多次循環的辯證否定,學生對知識的寬度和深度的掌握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我們的做法是:在一輪復習和靠前的復習中,除了細化每一個考點外,要引導學生構建課、單元、模塊的知識體系;而在二輪復習和靠后的復習中著重引導學生選擇主題,構建跨課、跨單元、甚至跨模塊知識體系。高考試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知識的綜合性強,突破課、單元、模塊的界限,一道題往往既考查這個單元的知識,也考查另一個單元的知識,既考查這個模塊的知識,也考查其他模塊的知識。如2014年安徽文綜政治試題第39題就是跨單元、跨模塊的考查。所以,在備考中必須讓學生學會自己構建正確的知識體系。

3.關注熱點、聯系實際。在平時的教學中既要密切關注我國面臨的重大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問題,關注社會的長效熱點,關注安徽的變化發展,更要把熱點與考點對接起來,學以致用,抓住熱點與考點的顯性聯系,挖掘熱點和考點的隱性聯系。安徽的政治雖然不考純時政題,但往往以時政作背景。我們平時關注熱點,不僅開闊視野,增加了自己“知識庫”中的時政語言,而且增強了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的能力,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考試時還有一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我們的做法是:有選擇、有組織、有計劃地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鼓勵支持學生利用互聯網、電視、廣播、報刊等途徑,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獲取廣泛的信息,為理論聯系實踐,分析解決問題創造條件;在一輪和靠前的復習中,每節課安排一位學生在課前進行時政報道,學生簡單評說,重在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在二輪和靠后的復習中,則提供熱點背景,讓學生多視角分析評價,重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科學訓練,規范答題。備考的過程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備考訓練一定要注意量與質的結合,兩點與重點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所以平時的訓練次數不能太少,量不能太輕。我們認為在一輪復習和靠前的復習中,每個單元都應有訓練,甚至重點的單元一次訓練是不夠的。如《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哲學》的第三單元往往要多次訓練才見成效。但是備考訓練更要突出重點,抓住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重視訓練的質量。要做到這一點,試卷講評與試題重組就特別重要。我們的做法是:每次訓練后,教師要對各個題目的出錯率做統計,對于出錯率在20%以下的題目,教師不用在課堂講解,學生有疑問,就自己在課下請教老師或學生,對與出錯率在20%——40%的題目,教師也不要在課上講解,由學生在課堂討論解決,因為學生的出錯不一樣,教師也不知每個學生的問題在哪里,但全班至少有60%的學生做對了,所以學生一定可以在班上找到幫助他的同學;對于出錯率在40%以上的題目,教師在課堂上統一講解分析,尋找原因,厘清思路。此外教師還要備案,建立錯題庫(錯題庫絕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事),然后對這些題目加以研究,改頭換面加以創新或找一些類似題重組試卷,再次訓練。這樣有重點的訓練,可以實現了訓練效率的最大化。同時訓練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答題的規范性。所謂答題規范,首先要注意運用學科術語表述,呈現教材的基本觀點;其次要結合材料闡述,將材料和基本觀點緊密結合起來,防止觀點與材料兩張皮;再次答案安排要做到條理清晰,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邏輯性;最后書寫要認真,不求字有多好,但一定要讓閱卷教師看得明白。

(責任編輯:劉丹)

通知

篇(4)

常州市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的組建,是常州市教育局為了發揮全市高水平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促進優秀教師間合作互動、共同成長的一項創新舉措,其目的是使其成為培養全市優秀教師重要的發源地、優秀青年教師的聚集地和未來名教師的孵化地,不斷促進全市教育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2012年11月,經過領銜人申報、專家組考核、行政審核、成員申報、領銜人選擇等多個環節,常州市小學科學“類課型研究”沈亞萍名教師工作室正式組建。工作室的10位成員,分別來自4個區10所學校,平均教齡6.4年,其中4人為常州市教壇新秀,1人為區域內骨干教師,1人是常州市骨干教師。他們年紀輕、精力足、頭腦活,充滿熱情,但教育教學經驗不足,科研能力薄弱,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集聚發展能量。

俗話說: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工作室成立以來,成員們以《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類課型”研究》這一課題為抓手,扎實開展了27次活動,努力探索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中不同類課型的實施策略。該課題的提出,是基于新課程改革后科學教研活動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平常,教師上公開課大多選擇易操作、易把握、以實驗為主的課,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的活動體驗,避免上公開課冷場的尷尬。可以這么說,新課程改革后的一段時間里,實驗課教學研究開展得轟轟烈烈,其他課例鮮有嘗試。而《科學》教材中除了實驗探究課,還有許多其他課例,這些課操作難度大,不易把握課型特征,缺乏可以借鑒的操作策略,容易讓老師們的日常教學流于形式,學生學得糊里糊涂。針對這種情況,課題組以學生獲取事實的方法或途徑為基點,系統梳理了蘇教版小學《科學》1~8冊教材,將教材內容劃分為側重實驗、側重閱讀、側重觀察、側重技術、側重討論的5類課型。通過日常實踐和專題研究,探尋各類課型的實施策略,提高科學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和把握各類課型教學方法的水平。

問卷調查:分析課題研究需求

為了了解學生對于不同課型科學課的學習情況,了解教師對于類課型研究的認識和踐行情況,使課題研究具有針對性,課題組設計了《小學科學類課型研究學生調查問卷》和《小學科學類課型研究教師調查問卷》,對多個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展開問卷調查,回收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調查問卷分別在課型研究的前期與中期進行。前期是為了了解在各類課型中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之間存在的問題,確定研究目標和內容;中期是為了檢驗階段效果,適當調整課型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通過前期調查和分析,課題組認為:

1.實驗課與“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不是日常科學教學的全部,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各種類型的課都是科學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內容與載體,都可以開展探究式學習,必須要有可供借鑒和推廣的操作策略。

3.問題的解決、策略的形成、科研能力的提高必須依托扎實的研究。

通過分析中期調查數據,總結實踐的階段效果,課題組發現:教師認為受“類課型”課題研究的啟發,日常指導學生科學觀察時,能更關注觀察材料的選擇和提供,注重對學生觀察方法的指導、觀察品質的培養。被調查的教師中,有92.3 010的教師認為“類課型”研究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但要關注各課型間的整合與綜合應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能把課堂割裂開來。

學習理論:積淀課題研究底蘊

許多一線教師之所以害怕科研,教育理論素養不夠是重要的原因。為了順利開展研究活動,使工作室每個成員對“類課型”有清晰的認識,我們加強了理論學習。成員們共讀或自讀《科學究竟是什么》《小學科學教育概論》《萬物簡史》《課型范式和實施策略》《小學語文課型研究》等書籍,還閱讀與課型有關的初中理化生教學的文章。大家以PPT的形式交流閱讀心得,圍繞“我理解和踐行的類課型研究”話題開展沙龍活動。既有集中的讀書交流會,又有與課例研究相結合閱讀分享,成員們的理論素養普遍得到了提高。

在大量的閱讀中,成員們對“課型”“類課型”有了新的理解:課堂教學的課型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結構化的學習,圍繞序列化的教學目標或教學對象而形成具有規律性的操作體系的某一類型的課。類課型也指課的類型,也可以上升為課的模型,它是對各種類型的課在教學觀、教學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進行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模式。課型的分類因基點選擇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室研究的類課型以學生獲取事實的方法或途徑為基點來分類劃分。

通過學習,成員們認為,類課型研究要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尤其是要有兒童立場。基于“兒童立場”,意味著教育教學“發生”方向性的“扭轉”:學生的實際狀態和成長需求成為類課型研究的出發點和依據。換言之,“兒童立場”是類課型研究的根基。同時,我們倡導整體性結構式思維方式,必須關注各類課型內部主要構件之間的關聯性,不同年級同類課型的差異、銜接和遞進,還要考慮與其他類課型的關聯性。因此,如果缺失學生立場、學科特征、整體思維、創新意識,那么類課型研究就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劃分類型:確定教材課例歸屬

在課題研究前期準備的基礎上,成員們根據獲取事實的方法和途徑,將小學科學教材中的內容劃分為5類課型:科學觀察課、科學實驗課、科學閱讀課、科學技術課、科學討論課。

觀察類課主要是通過觀察來組織教學,是一種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感官對自然現象、物體特征及屬性、動植物生長及其習性等進行系統觀察,以獲得知識、經驗,并培養觀察、分析、比較和概括能力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它能使學生獲得真實可信的感性認識,從而提出問題、發現規律。

實驗類課是在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指導下,在老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活動,讓學生在40分鐘內經歷人類幾十年、幾百年的科學過程。實驗的本質在于它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運用適當的手段(科學儀器和設備),人為地控制、模擬或創造自然現象,使之以純粹、典型、精確、系統、明顯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獲取知識和經驗的方法。

閱讀類課是讓學生圍繞著科學問題,通過閱讀、分析資料來獲取事實與證據,形成基本的科學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獲取信息、鑒別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等能力的課型。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適合科學閱讀?一是要有一定的閱讀量;二是內容遠離學生生活實際或難以感知,比如古代生物、太陽系、微生物等;三是獲取事實的途徑較間接。

技術類課是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定的科學概念引領技術設計和制作,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概念的發展,教師能夠綜合運用規律解決問題。技術類課強調動手實踐、模仿結合探究、規范技術操作、聯系科學原理、綜合利用規律、培養創新精神。

討論類課是針對小學科學教材中學生不便通過課堂觀察與實驗來掌握的、沒有豐富材料難以形成概念的內容進行的教學活動。基本方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學生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獨立思考,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與探討,以尋求真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明確了各類型科學課的基本特征后,工作室成員設計了樣表,統一了要求,明確了分工,將蘇教版小學《科學》8冊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出各年級類課型界定劃分匯總表。在劃分過程中,成員們對課型特征的不典型、難于獲取科學事實方法和途徑的交叉融合感到糾結。正是在這樣的糾結與思辨中,成員們對于5類課型的特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分類梳理的過程也是認識每類課型價值的過程,是進行課題研究的前提。

課例研究:歸納提煉實施策略

小學科學名教師工作室的領銜人與成員們均是一線科學教師,最適合于他們的研究方法就是立足課堂,進行“日常+專題”的課例研究。成員們每2人專注研究一類課型,在各自學校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定期提供研究課例。集體活動時,分享研究進展,接受質疑,讓大家學習并應用研究的成果。

工作室對每學期的研究課都有研究重點。如借助《神經》一課展示科學閱讀課的操作方法,探討閱讀課可以采用哪些閱讀手段,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所持的立場等問題。有成員對《食物的消化》一課中閱讀素材的呈現方式、投放時機等進行了研究。

成員們執教的《果實和種子》《我的手》《觀察》《水滴里的生物》《觀察水》等課進行觀察,側重點卻各不相同。比如《觀察水》重視提煉感官觀察方法;《水滴里的生物》讓學生經歷了由感覺器官(肉眼)到簡單工具(放大鏡),再到精細工具(顯微鏡)這樣有層次的觀察過程;《我的手》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觀察;《果實和種子》是由外到里層層解剖的觀察;《觀察》是對該技能的綜合訓練和價值的提升。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加熱和冷卻》是典型的實驗類型課,《氣溫有多高》展示了技術學習的探究方式,《折形狀》呈現了技術類課型的基本形態,《我們的食物安全嗎》《尋找生物的家園》是典型的科學討論課。據不完全統計,工作室成員圍繞“類課型”研究,執教各級研究課62節。在課例研究中,工作室歸納提煉各類課型的操作注意點,形成一些基本的教學策略。比如,通過對觀察類課例的研究,總結得出:觀察樣本要典型、觀察興趣要持久、觀察和描述緊密相連、觀察目標要基于學情、觀察方法要指導有度等注意點。

為了提高課例研究的實效性,工作室長期聘請市、區教研員指導研究,并邀請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研制項目負責人、小學科學教材主編郝京華教授來現場聽研究課,解決成員們在研究中的困惑,探尋不同課型的教學實施策略。

此外,工作室成員積極外出學習,到深圳參加全國“綠色生態”科學研討會、全國科學年會、小學科學數字技術運用研討會暨小學科學E學習研討會,還積極參加省、市各級科學課程研討活動,撰寫評課稿,提升自己觀課議課水平,學習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日常教學中嘗試運用。

在一次次研討活動中,成員們了解不同課型的特征,總結出各類課型的實施策略和推進流程。

展示交流:輻射課型研究成果

工作室成員們懷著開放的心態做研究,吸納、分享著同行們的成果,也將自己的研究過程或階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在區、市、省乃至全國同行的面前,輻射成果的同時也積極尋找研究中的問題,修正研究策略。

領銜人多次到杭州、無錫、鎮江、江陰、鹽城、臺州等地執教觀摩課。2013年3月,工作室向新北區科學老師展示了《觀察》《植物的葉》等課;2013年6月與常州市武進區聯合開展活動,對科學閱讀課《消失了的恐龍》、實驗課《各種各樣的能量》進行研討交流;2014年11月,再次與武進區聯合研究、探討《今天天氣怎么樣》和《溫度有多高》等課;2015年4月9日,工作室與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會刊《科學課》編輯部、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行“類課型研究”交流研討活動,全面檢驗沈亞萍名教師工作室“類課型研究”2年多來的實踐效果,分享研究心得,探討存在的問題。湖北教育期刊中心曾憲波主任、《科學課》編輯部劉紹江主任、江蘇省小學科學教研員盧新祁老師、常州市小學科學教研員瞿曉峰老師到會給予指導,全市200多位科學教師參加了活動。

另外,工作室領銜人和成員還在全國、省、市、區開展講座二十多次,主題有《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中的設計與技術內容標準》《小學科學教育視野下的設計品質與技術支持》《聚焦技術課——基于實踐的問題剖析》,讓大家對類課型課題研究重點研究問題之一的“設計與技術”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談小學科學觀察類課型的教學策略》是對觀察類課型教學策略的推廣;《研究不同課型,探究科學本質》《小學科學類課型研究的實踐與反思》等,既有對課型研究中學習與實踐的闡述,又有理性的思考和實踐經驗的分享。特別是工作室領銜人在全國科學年會暨特級教師論壇上的發言,得到了同行的好評,工作室的經驗、做法輻射到了全國。

展示的過程也是促進成員反思的過程,工作室把成員們階段性研究成果與困惑展現在科學教育工作者面前,他們一起剖析,提出建議。這樣開放的心態,讓工作室的研究得到更多幫助,老師們提出了寶貴意見,促進了類課型的研究,工作室由此制定了各類型課的實施策略與評價標準。

比賽運用:檢驗課型研究成效

為檢驗類課型研究成果是否科學有效,工作室倡導成員把研究成果融進各級各類比賽中,在比賽中檢驗成效,熟練各類課型的操作策略。成員們參加了課堂教學比賽、教學設計比賽、基本功競賽、教具制作比賽、網絡教研活動比賽、論文案例評比等,收獲頗豐,彰顯了研究的有效性。

工作室成員的潛心研究,提高了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和自己的專業成長。90%的工作室成員榮獲常州市設置的“五級梯隊教師”專業稱號:左文飛成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譚夏、陳文秀被評為常州市教學能手,徐蓉成為新北區骨干教師,蔣美娟成為武進區骨干教師:4人獲評市教壇新秀,16人次被評為大市級以上“優秀科技輔導員”。在課堂教學方面,成員們執教研究課62節:1人獲江蘇省藍天杯科學會課一等獎,2人在市級比賽獲獎,1人獲區級特等獎,6人次獲區級一二等獎。兩年多來,工作室成員所寫的論文、案例、教學實錄、教學設計等發表在省級以上期刊16篇,市級期刊2篇,區級期刊4篇;工作室成員參與了《小學科學課型范式與實施策略》一書的撰寫,有6萬字內容被收錄書中,所撰寫的教學論文和案例,能緊緊圍繞實驗、觀察、閱讀、討論、技術等類課型,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具有較高的質量。

工作室將繼續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同讀一本書,同上一節課,同談一個話題,同做一個課題,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一路跋涉,一路芳香……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泰山小學

篇(5)

關鍵詞:課程;課程建設;精品開放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9-0111-03

課程是知識的載體,是能力形成的著力點,課程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

1 課程建設的定義

課程是指教育內容的進程,是為實現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這是一種廣義的理解,狹義的課程是指一門學科。課程建設指的是為了推進教學進程的實現所包含的“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和質量建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設、教學條件建設和教學管理建設”等與之相適應的各種分量的總和。

課程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的一項綜合性的建設,課程建設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最重要的基本建設任務之一,是教學改革的核心。

2 課程建設的內涵、外延及其相關要素的關聯

探索和明確課程建設的內涵、外延及其相關要素的關聯,是課程建設基礎,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師資隊伍建設。它是課程建設的先導,主要內容包括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和學緣結構以及學術水平、教學水平、教育理論和思想素質等,要建設具有一流水平的課程,首先要有一流的學術水平、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扎實的教學技能、嚴謹治學的師資隊伍。

(2)教學內容和質量建設。它是課程建設的核心和主體,也是衡量課程建設質量的主要標準,包括:教學思想的改革與建設,知識內容建設、教學水平建設、教材建設、教學資源建設以及結合專業特點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等內容的建設。

(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設。它是實現課程建設目標的主要途徑和基本保證。要緊緊圍繞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養和能力,結合專業的特點、教學內容積極開展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建設。

(4)教學條件建設。它是課程建設重要保證,包括:課堂教學的基本設施、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條件的開放性、先進性、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等建設。

(5)教學管理建設。它是課程建設的組織保證,包括:科學、規范、系統和配套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學檔案資料和教學激勵機制等內容的建設。

3 我國國家層次課程建設的路徑(近15年)

我國從2003年起開始精品課程建設,先后經歷了“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大學MOOC、微課 ”等過程,加上即將推出的“系列微課”,現在統一稱之為“精品開放課程”,下面簡單的介紹。

3.1 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是教育部為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中開展的一項工作。這項工作開始于2003年,截止2010年底,教育部組織建設了3909門國家精品課程,主要集中在985和211高校。省級、校級精品課程數量也達2萬多門。

精品課程建設出現,對當時各高校的課程建設,起到了引領作用,對推動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幾年的實踐,加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精品課程建設離當初的想法漸行漸遠,暴露了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1)精品課程建設脫離教學實際

精品開放課程建設了不少,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申報國家級、省級精品開放課程而應急建設的,沒有充分考慮平臺的服務性和實用性,一些精品開放課程成了學校的品牌裝飾,與教學過程“脫節”。

(2)建成的精品課程不少,但比較零亂,不成體系,名校、名師和“大家”的作品少見。

(3)建成精品課程資源不足,滿足不了學習者的需求,后期維護跟不上,資源的再開發、再利用嚴重滯后。

(4)課程建設的目標不正確,重申報輕可持續發展現象嚴重。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精品課程大多為立項而建,建設周期短,一次建設即告完畢,許多課程長期缺乏維護,資源內容陳舊,難以成為優質資源。因此,對已經建成的精品開放課程要定期檢查、評估和反饋后續建設情況。只有持續改進課程資源,才能保證精品開放課程資源的質量和時效性,才能減少“重申報輕可持續發展”的現象,從而切實提高精品開放課程的質量。

針對以上問題,教育部【教高廳〔2012〕】2號發文強調:在“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將在原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成果基礎上,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結構,通過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建設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點開展原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采取遴選準入方式選拔課程;同時,從2013年起,適應新需求,結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教學改革成果,采取招標建設和遴選準入兩種方式建設一批新的課程。

3.2 精品資源共享課

資源共享課除了要提供全部教學單元的錄像外,突出基本資源共享。

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作業、參考資料目錄和課程全程教學錄像等反映教學活動必需的資源。

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由于專業性強,主要的受眾群體是高校教師和在校大學生,受眾群體狹窄。

3.3 精品視頻公開課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教師授課錄像為展示內容的一種開放教育,每門課程總講數應至少5講,每講時長30~50分鐘。有科學文化素養教育類和專業導論類兩種類型,其中科學文化素養類推薦單位為部屬院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門,專業導論類的推薦單位為本學科國家級教學指導委員會。

3.4 微課

微課是指按照課程與教學實踐的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幾個知識點(重點、難點和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的全過程

它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創的。后來,戴維?彭羅斯被人們戲稱為“一分鐘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4 我校課程建設的基本做法

學校開設這門課程源于上個世紀90年代,受當時的條件限制,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和教材均參照本科院校,培養出來的人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質量的要求。隨著職業教育的浪潮的到來,受理論講解力求體現“必須,夠用為度”的影響,學校把人才培養的落腳點綁定在市場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上。先后申報學校《IT 藍領系列專業辦學方向探索建設》、《IT 藍領軟件人才的素質培養》、《計算機類學生實踐技能培養模塊的構建及應用》、《應用型大學課程的樣板建設研究――以為例》等教學研究項目,通過深入企業、事業單位調研,了解市場對計算機類人才的具體需求,形成了計算機類各個層面的培養模塊,并將能力培養模塊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之中,《C語言程序設計》課題組率先完成了應用型大學的課程教學大綱、上機實訓大綱、自編了上機實訓手冊等一些齊備的課堂教學資料編寫工作。2007年3月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了《C語言程序設計》教材。

4.1 明確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2007年年初,我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并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自此《C語言程序設計》和其他課程一樣面臨著從專科層次向本科層次轉型的問題。本著突出應用特性,課題組理清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建設的思路是:

(1)高職高專階段課程建設的成果、資料、經驗和團隊協作精神不能丟,在搞清楚《C 語言程序設計》(本科)的規格和內涵之后,將相應的積累和經驗移植到本科課程建設之中,提高建設速度和質量。

(2)圍繞學校創辦“應用型大學”的戰略目標,將“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雙師型、社會型教學團隊”的理念融入到課程建設之中。

(3)打造精品開放課程。有步驟,分層次將《C 語言程序設計》打造成校級、省級、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

(4)建設優秀的教學資源,滿足廣大師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到2020年末,所有的教學資源(包括精品課程網站、精品視頻公開課網站、微課等)全部上線,做好跟進維護工作,讓優質資源發揮應用的作用。繼續完善《C語言程序設計》及其配套教材修訂工作,力爭把教材做成應用型的精品,完成《C 語言程序設計》系列微課的錄制。

(5)加強團隊建設,打造梯度結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發揮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的 “引領、傳承、創新、共享”作用,促進課程建設質量的提升,爭取有一批優秀的教師脫穎而出,爭創學校和省級的教學名師。

4.2 對課程建設的教學定位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語言類教學中第一門系統地講授程序設計的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語法、基本結構,理解計算機科學求解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巧,了解計算機的一般算法,養成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培養利用計算機求解問題的能力。

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應該在知識與能力方面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基礎知識要求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深入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語法、數據表達形式和流程控制的方式。理解模塊化程序化的基本思想,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能力培養要求

重點培養學生讀程序、寫程序和調試程序的能力,突出實際編程能力的訓練。學生應該掌握基本的分析問題和數據表達的能力,以及算法描述與基本算法實現的能力;掌握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方法;掌握集成化程序開發環境的使用和程序的調試方法;初步具有利用程序設計技術求解實際問題的技巧與方法。

4.3 研究制定了我校《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建設的實施方案

按照行業的崗位需求進行“理論教學內容的設計”,“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課程設計”。 “理論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是以知識點為單位進行設計的。

(1)理論教學的知識點分布及能力基本要求(以“結構控制”知識點為例)

[知識單元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 重點和難點 常用的結構控制 用讀/寫及賦值實現順序結構的程序 掌握 熟練第掌握C 語言的各種語句的使用,熟練輸入/輸出等庫函數的調用;正確選擇使用相應的流程控制語句實現三種基本結構的程序設計;掌握幾種重要的算法(求和、統計、求數列等)的算法思想及其實現;了解幾種常用算法的思想 重點: 三種基本控制的實現,各種流程控制語句的正確使用

難點: 多分支、循環嵌套、分支和循環結構的嵌套,常用的算法設計與實現 用if、switch語句實現分支結構的程序 掌握 分支結構的嵌套 掌握 用while、do-while

、for實現循環結構的設計 掌握 循環嵌套的控制與執行 掌握 break、continue語句的使用 掌握 分支和循環結構嵌套的特點和應用 掌握 一些常用算法設計思想,部分算法的實現 理解 ]

(2)實驗實踐教學設計

本課程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是:首先通過教師案例講解、編程演示使學生對程序設計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設計由淺入深的實驗項目,使學生通過理解程序、模仿程序、改寫程序到編寫程序的實踐訓練,逐步強化學生熟練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加強學生的實際編程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實踐教學分為“演示實驗”和“知識單元實驗”兩個部分。知識單元的實驗有驗證性和設計性兩大類,前者是理解和鞏固理論課所學知識的,后者意在培養學生運用課程知識獨立進行問題求解、程序設計的能力。下表給出了“分支結構”知識單元的實驗方案。

實驗教學中課程實驗方案(以“分支結構”為例)

[實驗序號 實驗內容 實驗目標 建議實驗項目 3 分支結構 掌握分支、多分支結構程序設計的辦法;

掌握排除語法錯誤的基本技能 案例:超速判斷、出租車計價,成績轉換,納稅問題

項目:比較大小,分段計算居民水費、計算天數、簡單計算器、出租車計費系統 ]

(3)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大型程序訓練,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綜合應用能力、復雜程序的調試能力,要讓學生深刻體會程序設計的全過程,初步體驗軟件工程方法,培養學生軟件文檔的寫作能力。加強團隊工作中的個人責任,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課程設計示例:

作物產量統計系統

問題描述:輸入某村各戶各類農作物的產量,以便統計全村各種農作物的總產量以及向畝產較低的農戶提供參考數據。作物產量統計系統中每條記錄包括各戶村民的編號、戶名、種植作物種類、畝數、產量等信息,主要實現作物產量等信息的輸入、打印、查找、排序、統計等基本管理功能。

基本功能:

輸入n戶村民及其種植作物的基本信息,并將輸入的數據存入文件。

統計全村各類作物的總產量,并將結果寫入文件。

計算各戶各種農作物的畝產量,輸出計算結果。

按由小到大的順序對全村各類農作物的畝產量進行排序,將排序的結果寫入文件。

按戶查找指定村民的作物信息。

設計要求:

在輸入村民及其作物種類等基本信息時,要求輸入完一戶村民的所有種植作物及其產量等信息后再輸入另一戶村民的基本信息。

5 我校在《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建設中取得的成績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加強課程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是學校內涵建設的理念,自2010年以來,《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建設取得了如下成績。

(1)微課《冒泡法排序》和《漢諾塔與遞歸算法》2015年參加 “第二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本科)比賽” 分別湖北賽區“一等獎”和“二等獎”,《數組元素的冒泡法排序和選擇法排序》參加全國決賽獲得“優秀獎”。

(2)教學研究項目《基層應用型大學課程建設探索與研究(教材)》參加2013年“湖北省第七屆教學成果獎”的評選,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獎”。

(3)課程《生活中的C程序設計》被湖北省教育廳評定為“2014年度精品視頻公開課”。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2011年被湖北省教育廳評定為本科層次的“精品課程”。

(4)教材《C語言程序設計》2010年被教育部“教指委”評定為“優秀教材”。《C語言程序設計》(第二版)被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評定為2012全國電子信息類(研究生、本科教育)“優秀教材”。

(5)編輯出版《C 語言程序設計》、《C 語言程序設計上機指導與習題解答》3個版次共6本教材,發表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內容有關的教學論文7篇。

(6)指導的學生從2012年起參加第三屆至第六屆全國“藍橋杯”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C/C++類),多人次獲獎。

(7) 將《C語言程序設計》按照知識點重組錄制成“系列微課”共65講,時長1350分鐘,該項目是目前國內第一門將專業知識碎片化重組后以“微課”形式進行展示的課程,我們堅信,只要進入該課程的學習者,一定會有所獲。

6 對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

(1)課程建設必須遵循高等教育規律

課程是知識的載體,課程教學是為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服務的,起著強基固本的作用。高等教育有別于基礎教育,有他特點和規律,只有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為多樣性、個性化、有思想的教學科研人員提供條件;排除“不確定性、非物理性、外部性”的干擾,才是還原“學校教育質樸真實的面目”的,凡是“追求短期內量化、有形的物理績效”都是嚴重違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

(2)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決定了“課程建設”質量的好壞

近10年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都把“加強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加強課程建設”作為“本科質量工程”的重要內容。由于各校理解上的差異,對待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參差不齊,導致在課程建設的效果和結果上不盡相同,近10年來,全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共建設精品開放課程不少于二萬門,建成的這些課程比較零散,成體系的不多,特別是名師,名校、“大家”的作品甚少,如果把各名校、名師、“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用他們的眼光,用他們的智慧來打造優秀的教育資源,對于教育均衡、信息共享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組建教學團隊、發揮名師的作用,是做好“課程建設”基本保證

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靠一個人的單打獨斗,是無法建功立業的,所以課程建設需要一個團隊的協作才能做好,課程建設的結果一定是一個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盡管課程建設的周期長,也有可能長時間出不了成果,還是需要一批愿意奉獻的人來完成。所以,就要發揮團隊的作用,發揮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的 “引領、傳承、創新、共享”作用,促進課程建設質量的提升。

(4)加強“教學設計”,是目前環境下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教學設計”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課程的基本描述,課程的教學背景,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擬定,重難點突破的方法,教學手段的確定,教學時間的分配等, 在目前環境下,實現教學的輔助手段很多,無論采取什么樣的輔助手段,都要根據課程的性質、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特點、授課內容等進行教學設計,只有充分的“教學設計”,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8 結束語

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是人才培養的問題,根據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建設高校強國,到2020年底推進一批學校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只有遵循高等教育規律,認真開展專業建設、學科建設,扎實推進課程建設,努力打造人才培養特色,充分開發優質資源,才能使“雙一流”建設方案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實施方案[M].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李金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課程建設理論探討與有效實踐[J].科學決策,2008(10):83-84.

[3] 夏曉華.段相林課程建設的內涵、目標及相互關聯[J].中國大學教育,2007(10):59-60.

篇(6)

身為教導主任,一般地說,應具有一定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實踐經驗,受過教育管理專業的培訓,有相當的教育理論知識,比較熟練地掌握教學、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具有相當強的組織管理和觀察分析教學、教育工作的能力,事業心、責任心強,教育思想端正,有創造精神,工作方法深入靈活,道德品質、思想作風、群眾關系較好,在教師中有一定威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導主任自我鑒定五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教導主任自我鑒定120__年上半學期教學時間比較短,轉眼即逝,這半年教導處是在忙碌中度過的:教導處在忙碌中迎接上級檢查,組織學生進行質量監測;教師在忙碌中學習,在忙碌中充實,在忙碌中組織活動;學生在忙碌中學習,在忙碌中成長,在忙碌中收獲。

這半學期教導處按照制定的計劃,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升教學質量。

1、教導處組織三個教研組每個月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檢查,從備教輔改考評等方面進行檢查、量化,對教師們的《教師成長記錄手冊》、學生作業、寫字本等進行檢查,做到有記載,有鑒定,有通報。

從檢查結果看,教師們備課超周足時,上課精心授課,批改作業認真,嚴密組織單元考試,認真對待教學工作。

5月14號縣教研室對我校教學工作各環節進行檢查,受到上級檢查小組的肯定。由于教師們教學工作落到實處,在全鎮統考中,我校學生成績名列前茅。

2、抓好寫字課教學。

每一天抓好20分鐘和每周一節的寫字教學,為我校創立書法特色學校打好基礎。

三、教科研工作

1、校本研修活動常態化。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間周開展教研活動,學習理論知識,進行聽評課活動。

2、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整合。

全體教師參與了網絡研修第二次磨課活動,做到全員參與,按時完成磨課任務。輔導教師、研修組長帶領全鎮小學教師順利完成了網絡研修培訓任務,實現了線上和線下校本教研活動。今年產生了語文研修二組、英語研修和數學研修二組組三個優秀課例,語文英語獲得縣級一等獎,數學獲得二等獎。

3、網絡研修和曬課活動相結合。

在教導處的組織下,教師們將網絡研修和“一師一優課”曬課活動相結合。有18位教師在國家教育資源平臺曬了自我的課例,包括上傳了教學設計、課件、作業設計、視頻等資源。有8位教師的曬課送市進行“推優”。

網絡研修、曬課活動開闊教師的眼界,供給了學習和展示的機會,提升了教師素養,為教師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4、參加學校協作體活動。

本學期我校參加了兩次沙洋縣小學B組協作體活動:5月沙師附小,6月我校組織了一次活動,共有11所學校參加。幾所學校的教師就低年級組織教學、課堂觀察、“少教多學”的主題做了觀課和交流,為我校教師供給了學習、展示、交流的機會,實現了“資源共享,共同成長”,推動了我校的教研活動。

5、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研究。

2015年我校進行了國家級課題“心理健康”、語數英三個小課題的申報、開題工作。5月中旬理解了縣教研室對我校教科研工作檢查。

我校去年六位實驗教師開展的2個小課題研究,去年順利結題,他們的課題研究成果《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換策略》《如何提高小學作文評改的有效性》已經錄入《小課題,大學問》一書。

四、做好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今年派了5名英語青年教師市區進行學習,進行聽課活動,學習新課型授課方法,以利于他們更快地成長。

五、進取組織學生和教師參賽。

1、組織學生參加“經典詩文”書寫大賽、口算大賽。

2、組織教師參加“漢字聽寫”大賽。

組織學生和教師參加比賽,讓他們得以個性化發展,給他們供給了展示的機會和平臺。

六、認真組織學生考試

組織學生進行期中和期末考試,六年級進行新課考和摸底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情景進行了檢測,每次考試,都召開了鑒定大會。

6月18日,我校對四年級30名樣本學生進行了質量監測活動,對學生的數學、體育進行了質量監測,做到了真實、有效,為國家質量監測供給了樣本數據。

教學教研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辛苦的工作,需要教師們共同的努力,關注學生,才能改變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后港小學的教育更上一個臺階!

小學教導主任自我鑒定2本學期,我們以教科研為突破口,以落實素質化教育目標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本事為出發點,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幫忙下,圍繞“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的工作思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開拓進取。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取得了必須的成績。期末將至,現將教導處工作鑒定如下:

一、認真落實常規工作制度

本學期,教導處認真落實各項制定。嚴格按《新課程設置方案》開齊、開足、上好每一門課程,不隨意增減。加強對執行課表情景的日常巡查,異常對活動類課程的執行情景進行了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記錄與當面指正。

1、教學“五認真”檢查制度化。

(1)本學期教導處對本校教師的教案檢查了四次,著重對教師備課和教后反思進行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指導、督促整改。多數教師的備課體現了個性化和特色化,教師備課書寫認真規范,教后反思詳細,每位教師充分發揮自我教學上的個性特長,在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共性和個性的完美結合,構成優化的教案。

(2)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上好一節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學期繼續采用推門聽課制度,促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抓課堂效率的提高,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每個教研組進行組內教師的互相聽課,構成學校良好的教研氛圍。校長、教導處成員到課堂聽課30節以上,其余任課教師聽課達20節以上。

(3)我們要求作業布置要加強針對性,體現靈活性,提倡分層布置作業,控制學生的課作業量。要求批改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教導處對各科作業的布置情景進行了監控,發現問題要求教師進行整改。同時針對本學期發生的個別教師違反規定征訂教輔資料的問題進行認真查處,規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4)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優補差工作,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教師精心設計練習,加強單元過關的訓練力度。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做好知識點的彌補工作。

(5)不斷創新質量監控方式方法,交流反饋教學情景,搜集、整理、研究學情。教導處對學科教學研究進行明確分工,平時多與各學科教師交流加強各學科的質量意識。

2、細化周工作安排。

對學校每周的工作進行細化安排,明確責能部門。切實保證各項活動正常開展,各項決策措施順利實施。

3、做好教師病、事假的課務調整。

及時做好教師請假時的調課工作,本學期學校教師生病情景較多,教導處都能克服困難協調課程,以確保每節課都有教師上課,不讓一節課空閑。

4、重視畢業班工作。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導處強化對畢業班的教學管理,經常開展六年級的教學調研,了解學生狀況,要求教師以教材為主,打好學生雙基,制定系統的、科學的、周密合理的教學計劃,采用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段段清、課課結,異常對過去學習底子薄的學生,更加關心照顧,確保教學質量。

二、重視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1、本學期,結合學校為班級供給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教師全員參與的交互式信息教育培訓,培訓效果顯著,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掌握了現代化的教學設

備的基本操作和應用,并廣泛地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優化了課堂教學的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2、本學期組織開展“歡樂教育進課堂”系列教學評優活動,活動認真策劃,周密安排,廣大教師進取投身課堂教學大練兵中。

參與教師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構成了教學研討團隊,活動使教師們的課堂教學水平整體推進,許多教師在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

3、加強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養、帶動輻射作用。

本學期我校的多名教師在市區青年教師教學評優中取得優異成績,我校的楊玉花教師獲得了市級青年教師教學評優中獲得音樂學科一等獎。我校的各級骨干教師在教學中進取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一大批名師已經和正在構成。同時,我校還開展各級各類教學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們得到了學習、提高和展示的機會,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我。

4、本學期學校教研組活動在“實”字上做文章,加強了組內學習研討活動,提高自我管理、自主研究的本事,在構成研究特色上下功夫。

各教研組加強組內教師的業務學習,提升教研素養。立足課堂實際狀況,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專題”沙龍活動,語文的閱讀主題、數學的計算主題、英語的口語訓練的主題活動,開張得扎實有效。

5、開學伊始,各學科組制定了各學科周活動安排計劃,有計劃地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并按照計劃組織實施,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本事、素質,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歡樂與完美。

三、重視教師專業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校的主力軍,本學期,繼續著力于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培訓,使青年教師能夠迅速成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素質。

1、以讀書學習為首要抓手,給教師推薦書目,使得教師異常是中青年教師的文化素養、業務水平盡快提升。

要求教師好讀書、讀好書,撰寫讀書筆記,積累知識經驗。在教研活動中將好的文章與教師共同分享。定期抽查讀書筆記,在業務學習交流會上展評教師的讀書筆記,將筆記中精彩的資料和做法構成文字和圖片,上傳到網站供大家借鑒,以此推動學習型、書香型學校建設。

2本學期學校派出有本事的教師外出學習,外引新思想,新理論,創新教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外出學習教師回來后作學習匯報,將學習所得和教師們交流匯報,促進教師個人業務本事的提高。

3、在青年教師范圍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取推薦我校青年教師參加各級教學評優,為教師們供給了一個展示本事的平臺,真正做到了在比賽中提高,在比賽中成長。

經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促進青年教師的不斷成長。

4、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論文和教案評選等活動。

5、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管理機構的抓手,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資料。

為了加強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組織開展了“班主班主任工作經驗會議”,在會議上大家對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進行了討論和交流,大家暢所欲言,目的僅有一個:就是如何把班主任工作做實,做好。與會的班主任都感到收獲頗豐,深感職責重大。班主任隊伍建設有效地促進了班主任隊伍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為學校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重視學生全面發展。

創造性的人才觀,需要我們在創新性和開拓性上下功夫,重視讓學生有足夠的自我支配時間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構成自我的本事和特長,就是我們所想的,也就是我們所做的。

1.組織各類比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本學期,我們配合學校組織了達標運動會、書畫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這樣,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了,更又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2.第二課堂全面開花。

各種興趣小組管理規范,教師認真負責。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五、其它工作進取協調完成

1、召開家長會。

本學期是我校加大教育設施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實現了學校的跨越發展。學校舉行了“家校攜手,讓學生共同成長”為主題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演示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對我校的辦學成績與榮譽和我校今后的辦學思路進行了介紹,學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得到家長的廣泛認同和進取配合支持,家長會的成功舉辦到達了預期的效果。

2、規范學籍管理。

嚴格執行學籍管理有關規定,對于學生檔案、學籍卡、以及轉學、休學、畢業等相關資料,規范上表并做好保管。按上級要求及時上報相關表冊數據,使學籍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3、加強了教導處內部管理。

做到分工明確、通力合作,講究工作方法和效率,認真完成校長室布置的各項工作,與各處室互通信息,互相協調把常規管理工作做到位。同時,教導處在本學期還加強了資料建設,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對各項活動要求有計劃、有過程記錄、有鑒定,注意對資料的積累。

六、存在問題及構想

教導處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管理和研究,提高教學質量不是一句空口號,它需要以扎實而創新的日常工作為基礎。在工作中我們也感到一些問題的存在,如教師的業務提高問題;怎樣使團體備課落到實處;“教學五認真”還有落實不到位的地方;課題的立項開展等。下學期我們的設想是把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再扎實一些,創造性更多一些,創新求實,穩步提高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

回首過去,成績可喜,應對未來,信心百倍。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大力支持下,應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我們將進一步樹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勤奮工作,講究實效,以實際行動把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推向新臺階。

小學教導主任自我鑒定3一學期來,我們以教科研為突破口,以落實素質化教育目標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本事為出發點,在校長室領導下,在學區教研處的支持下,重點地抓好常規工作。加強教研組的建設。

一、常規管理規范合理。

學校工作抓得實,常規工作才會規范化,一學期來,

1.定期檢查教師的教案,督促每一位教師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并在期中、期末組織了兩次全面的常規檢查。

2.做好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教導處督促任課教師認真做好后進生的期中、期末試卷分析工作,并建立完備的后進生檔案,以點帶面,抓全校的質量的提高。

二、教研成績突出。

本學期我校教研工作經過全校教師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教師榮獲教壇新苗第一輪的二等獎。

三、青年教師成長迅速。

一向以來,對于青年教師,我們給他們壓擔子,也予以他們機會如:聽課——青年教師優先、嚴要求、在肯定其優點的同時多提不足;外出學習——青年教師優先;縣教研室組織的各項觀摩課讓好學的青年教師參加;縣外的活動,更是讓青年教師參加。經過幾年的努力,現我校的青年教師均函授本科或即將畢業,

四、教學質量穩步前進。

學校教育是以培養高質量的學生為目標。我校教科研工作所取得好成績,其歸宿就是為更好地質量服務。為提高學校的質量:在校長的直接領導下,我們建立了教學質量獎勵制度,精心組織好校內的教研活動,經常性地開展學生競賽,促學校質量的提高。一學期來,我校教師樂教苦教、學生愛學好學。

五、學生輕負擔、全面發展。

創造性的人才觀,需要我們在創新性和開拓性上下功夫,重視讓學生有足夠的自我支配時間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構成自我的本事和特長,就是我們所想的,也就是我們所做的。

1.組織各類比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本學期,我們配合學校組織了達標運動會、書畫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這樣,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了,更又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2.第二課堂全面開花。

各種興趣小組管理規范,教師認真負責。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如科技節的“智力七巧板”獲瑞安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3名;“疊疊樂”獲瑞安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書信比賽”獲瑞安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我心中的小河”獲塘下學區二等獎2名,三等獎1名;“科幻畫”獲塘下學區三等獎1名。

一學期來,我校的教學工作獲得長足的提高,相信今后,在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學工作必須會大踏步向前!

小學教導主任自我鑒定4本人這一學年繼續擔任本校教導主任,并承擔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我時刻以“愛心獻給學生,放心留給家長,熱心送給同事。”作為座右銘,工作認真踏實,任勞任怨,現將個人工作鑒定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的行為規范。牢固樹立教育是一種服務的意識,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校服務。真誠、熱情、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求教師做到的,自我先做到。努力使自我成為校長的好助手,教師的好榜樣。

二、個人教學工作:

我認為:一個好領導首先必須要做一個好教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始終抓好“閱讀與寫作”這兩件大事,經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本事。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寫作供給了素材。為了提高學生作文的本事,我重視了作后評講,經過不斷的嘗試,本班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增強了,寫作本事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有效的讀寫訓練提高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也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中,我一向努力以教學“六認真”來嚴格要求自我。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查閱有關資料,和青年教師商榷,力求使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三、教導處工作:

作為一名中層領導,我以身作則做好教學工作同時,任勞任怨,盡力完成教學管理工作。在校長室的指導下,協助主管校長抓好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服務意識。教導處的工作是瑣碎而繁雜的,協調好教導處成員,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每學期期初,嚴格按《新課程設置方案》開齊、開足每一門課程,排好課程表。

和教導處其他成員研討分管教學工作,期初進行合理計劃。結合學校工作計劃,每周合理安排并組織實施,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2、狠抓教學常規檢查與落實。

在校長室的領導下,為了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安排了觀摩課和隨堂課,并組織教師認真鑒定反思。為了落實有效教學,組織實施常規檢查,對備課、作業、批改、輔導、

政治、業務學習做到逐項檢查,認真鑒定、及時反饋,推出典型和找出不足。注重了檢查與指導相結合,及時和有關教師交換意見,提出改善意見,且做到每次檢查都有記錄,每次檢查都有鑒定。

3、做好每學期的期中及期末檢測考務安排等工作,組織進行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經過分析查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師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提高。

4、帶頭做好教研工作,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一學年中進取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深入課堂,認真聽課評課。

5、課題研究:本人申報的《小學語文感悟式教學法的實踐研究》課題,已被列為滄州市教育科研所2014年度立項課題。

參與的市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童話作品的拓展與延伸研究》課題已結題。

四、存在不足如下:

1、對新課程理論學習有待深入,仍有應試教育的思想傾向。

2、對多媒體等新的教學手段有待進一步學習使用。

3、如何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的關系,對我來說仍是一個挑戰。

總之,一學年來,本人盡職恪守,在工作崗位中盡量克服缺點,完善自我,努力向前。當然自我尚未發現的缺點定然不少,還望廣大師生、領導的批評指正。

小學教導主任自我鑒定5一學期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縣教研室的工作計劃,根據本學年的工作特點,立足我校實際,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育人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為主要目標,進取推進課程改革,充分發揮“協調、組織、檢查、管理”等功能,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加強各學科的教學研究和業務上的指導與檢查,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使我校的教學水平有了必須的提高。同時發揮教導處的教育科研作用,將我校的教科研推向一個新的臺階。一、加強理論學習,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改革

本學期中,我校教導處多次組織全體教師團體備課,就教學中的問題共同商討,并學習新課標理念,潛移默化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并逐步落實到了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改變了因循守舊、經驗式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以新課程標準來指導和規范我們的工作,為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加強教學工作的指導與檢查,規范教學過程

認真工作是衡量一位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本事最基本的尺度,更是對學生是否負責最直接的體現。我校教導處和各教研組加強聯系,密切配合,經常性地對部分教師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信息和填寫工作檢查表。在這五個環節中主要抓好備課和上課兩個環節,努力引導教師把功夫下在備課上,本事顯在課堂里。

1、備課:平時做到組內互相交流,同年級共同研究團體備課,各教研組長把關,杜絕了不備課不進課堂的現象,并根據每位教師的實際情景確定如何有效的備課。

本學期進行了備課改革,將備課的中心轉移到備學生上去,加強備課的針對性。期中考試后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從檢查情景看,各科目的備課情景較好。在期中工作分析匯報會上,教導處能起到導航作用,指出了在閱卷、作文批閱中的不足,表揚了一批在教學業務上有創新的教師,業務認真的教師,交流了他們的工作方法和業務特色。

2、上課:一方面,在各位教師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很抓質量,向40分鐘要效益,做到精講多練,改變以往重視知識傳授,忽視本事培養的做法,使學生進取主動地學習,從整體上看效果明顯,各學科教學質量都有了大面積的提高。

教導處盡量每周親臨教室聽課,及時了解和掌握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并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忙。另一方面,進取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公開課,每月一次新課改先導課,給青年教師展示的平臺,給全校教師指引課改的方向,并組織有成效的評課,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抓好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工作:經過隨機柚查和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景,及時鑒定,反饋給任課教師,真正掌握等一手材料,在期中時組織部分學生進行教育訪談,了解學生的作業負擔。

進取開展聽課評課活動,要求教師聽課10節以上。

4、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開學初進行了全校學生的“交通安全”作文競賽,“六一”兒童節舉行了朗讀比賽。

全面開展閱讀計劃,開學初將閱讀書目發到每個班級。注重落實“幾個一”的實施,有方案,有計劃,有考查。

5、做好期中段測和期末檢測的各項工作,及時進行成績統計和分析,并做到每位教師寫出失分原因,以此來調整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成績得到提高。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整體水平和教學本事

1、加強教研組建設,實行組長負責制,各位組長訂好計劃,組織學習各學科教育叢書和新教材調整意見,進取探索各種教學模式,開展各項活動,使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到提高。

今年我校4位教師評上了高級教師,一位教師在學區提質評比獲二等獎,一位教師在作業設計評比中獲二等獎。音體教師在學區聽評課中都獲一等獎,美術、信技教師在學區聽評課中都獲二等獎,語文教師在學區聽評課中多名獲獎。

2、加強對新教師的培養,做好新上崗教師的考核工作,加強對他們的指導,多給他們開課的機會,使他們的教育教學本事都有了必須的提高。

3、加強對骨干教師的培養,給他們定任務、壓擔子,在科研組活動上,要求他們上一堂示范課,供其他教師學習,使他們迅速成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加強教學管理,深化素質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麻豆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交性配全过程无遮挡|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免费看| 首页 综合国产 亚洲 丝袜| 欧美黑人又粗又硬xxxxx喷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 国产9 9在线 | 中文|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四虎影院海外永久| 凸凹人妻人人澡人人添|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对白脏话肉麻粗话av|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a在线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aaa片一区二区99|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