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國文化論文

中國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9: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文化論文

篇(1)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在對外交流活動中,必須具備跨文化意識。Larry.A.Samoval指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3]跨文化交際應該理解為一種雙向的文化交流活動,因此不能簡單理解為目的語文化的單向導入。這種“雙向性”也決定了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文化教學應該是本土文化知識和目的語文化知識的同時教授。不然,則會導致本土文化在這種交際中缺失,從而使跨文化交際不平衡和不平等,對于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也極為不利。中國文化的導入不同于英語文化導入,學生對于中國文化是身臨其境的,但是對文化的把握方面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而且由于地方差異,不同地區也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又因為中國文化導入的最終目標是跨文化交流和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所以說中國文化導入的關鍵在于系統的中國文化知識輸入和跨文化意識的中國文化輸出。

(一)系統的中國文化知識輸入在二語習得整個過程中,輸入是語言習得產生的必備條件。在中國文化導入過程中,大量相關信息的輸入,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從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接受的中國文化輸入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導致了“中國文化失語癥”。當然在增大輸入量的同時也要考慮輸入形式的多樣化。1.對比法從跨文化交際方面來講,對比法能使學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時加深對目的語文化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不同的文化差異,從而達到更好的跨文化溝通。比如在講授《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美國文化五大象征的同時,導入中國文化的標志性象征,不僅彌補了教材中中國文化內容缺失的不足,又增加了課堂趣味性,可通過討論發言的方式引發學生對中國文化以及美國文化的思考,從而實現“可理解輸入”。2.歸納法從宏觀上講,歸納法可以指教師在導入中國文化時,把學生瑣碎的、有差異的文化碎片歸納整理成系統、完整的文化體系,使學生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幫助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進行整合,這正是習得理論中的反思階段,是必不可少的。微觀上講,歸納法可以用于具體的文化知識輸入。比如在導入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時,必然要涉及到中國五花八門的菜名的英語翻譯,這對學生來說確實是個難點。教師可以使用歸納法把中國菜名的英語翻譯歸納為按照烹制方法、原料、味型等翻譯的不同類別,化繁為簡,使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有條有理。3.視聽法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對外文化傳播的影響,現在不少介紹中國文化的紀錄片都是雙語的,比如《美麗中國》《故宮》《再說長江》《頤和園》等。有些英語教程也附帶視頻材料,如《走進中國文化(英文版)》《中國歷史(英文版)》等。這些視聽材料的使用,增加了中國文化的輸入渠道,準確呈現了輸入內容,同時豐富的畫面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文化和語言的興趣。但是使用視聽法的同時,教師要同時做好選擇視頻、歸納文化知識點等一系列工作。

(二)跨文化意識的中國文化輸出輸出階段在語言習得中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通過輸入階段的導入教學,學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可理解輸入,如何把輸入有效地轉換成輸出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教師應充當組織者和幫助者,設計新型的課堂教學活動,可以參照Breen在1985年提出的“文化課堂”(CalssroomasCulture)[4]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參加教師設計的虛擬文化交際活動;課下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中國文化之旅、中國文化知識競賽、中國文化PPT大賽等,促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英語輸出。在學生輸出的同時,要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文化翻譯本身就是翻譯領域中的難點,涉及到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化的雙重理解。如果僅僅把一些中國文化方面的名詞用拼音或者表面意思的詞表達,可能還是很難被不同文化的人所理解。所以,我們既要充分顯示中國文化的信息,又要考慮對方的可理解程度,達到文化的交融。比如說在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DragonBoatFestival)時,僅僅把節日翻譯出來,不同文化的人很難理解。我們可以加上介紹端午節的來源,端午節人們的飲食和活動的內容。講到屈原時,就需要解釋性翻譯了,如:QuYuan,aChinesesancientpetrioticpoet(屈原,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同樣,很多中國文化方面的人名、地名、歷史事件,我們都可以用解釋性翻譯來呈現才能實現跨文化的良好溝通。當然,隨著國際交流的加深,全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進一步提高,許多拼音音譯詞逐漸被不同文化的人理解、接受。最新的BBC新聞已經出現的“tu-hao”(土豪)的新詞,所以學生在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時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文化創造力。何自然認為,學生可以依據特定的語言環境,創造性地用英語表達中國獨特的文化,構架不同文化橋梁,促進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

二、結語

篇(2)

左占國

以德潤身道濟天下

[摘 要] 人類文化有兩大流派。以空間概念為邏輯開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而以時間概念為源流的文化開創于東方。東方文化的代表即中國文化又稱為陰陽文化,是象思維科學產生的沃土。《周易》是象思維科學的典型代表,處處閃耀著陰陽文化的光輝,陰陽文化以真善美的追求和方式,詮釋著“德行天下”和“道濟天下”的文化內涵。下面從中國文化是研究道和德的文化、道是中國文化的特征性元素、德是中國文化的價值追求、道(陽)德(陰)合一是人性修為的最高境界、堅持原則下的圓通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及結語幾部分展開討論。

[關鍵詞] 時間文化;象思維科學;乾坤陰陽;道;德;道德;真善美;修為;境界;

中國文化是陰陽文化,更是研究道和德的文化。道屬陽,德屬陰,道(陽)是德(陰)的旗幟,德(陰)是道(陽)的載體,道德有自然之道德、社會之道德和人性之道德,就人而言,道(陽)德(陰)合一是修為人性的最高境界,然而,人分善惡,故既有善的道德合一,亦有惡的道德合一,有善德的人自然會彰善道,偶有惡行亦可能是一時糊涂,終能修成善果既行積善道而得福;而存惡德的人,亦會假行善道,實施惡行,但行積惡路而得殃。在社會中我們要有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智慧,近君子遠小人,抑惡揚善,彰道弘德,洞明事理,圓通心智,塑造完美人生。

1、中國文化是研究道和德的文化 中國文化上下承載五千年歷久彌新,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化斷層的民族,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文化是以時間為邏輯開端[1],以易理、氣、陰陽、五行等象思維概念展開的文化長卷。提倡天道地德合一,如《易經坤卦象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既是乾(陽)坤(陰)的卦辭也是清華大學校訓。《國學的智慧》一書開篇明義即曰“陰陽互動的生命哲學”[2]。《易經》充滿了辯證法、對立統一、天道地德、一陰一陽、輪轉太極及象數變化哲理,均展現了時間文化的豐富內涵[3]。君子依順天地之道,一方面積極進取,外求功業,運用潛能,努力創造,為世界創造寶貴財富,為人生譜寫精彩華章;另一方面,謙退自處,內求美德,守持仁心,廣施恩惠,為他人帶來盡量大的福利,為后人留下盡量大的精神財富。許多人不懂“天地和德,陰陽合一”的道理,或者一門心思求功業不修品德,或者過于注重品德而不求功業,殊不知:“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將陰陽分拆偏執一端,要么一事無成,要么不能長久。歷代成大事者,無不有“道濟天下”之能,亦有“德行天下”之志。“道濟天下”的方式古人歸納為三種:立德,立功,立言。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影響了數代人,那是以“立德”傳道;秦始皇以強大的兵馬統一天下,那是以“立功”傳道;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那是以“立言”傳道。而古人孔子,近代在立德、立功和立言三方面都很杰出,所以他們是歷史上罕見的偉大人物。要想“道濟天下”,首先要打消“只為自己而活”的念頭,慷慨地跟他人分享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這樣他人才能感受到你的價值并接受你的影響。這個道理如同鮮花奉獻色香以吸引蜜蜂、彩蝶傳花授粉一樣,奉獻越多你的道傳播得越廣你的事業越發達。愛迪生為人類奉獻了無數發明,愛因斯坦為人類發現了“相對論”,比爾蓋茨把軟件買到了全世界,也鑄就了成功的人生。以真善美的追求,以善的方式影響他人才是真正的“道濟天下”。君子修為不外乎三個方面:善心,善言,善行。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黃中者、君子誠身之學也。中庸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者,未得黃中之學也。大學只言誠意,中庸乃云誠身,二者皆黃中之實學,一自始位言,一自終位說。黃中通理,即不自欺。正位居體,即正其心,而暢于四支,非修身乎。暢之圓滿,即誠身也。

2、道是中國文化的特征性元素 道即規律。泛指真理、道理、方向、道德、德行等。道在中國哲學中表示“終極真理”。道生萬物,道于萬事萬物中而又獨立于外。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道有非恒道,恒道,可道,不可道,可感知,不可感知,可想象,不可想象,有屬性,無屬性等之分。道,這個字包含無數法則,所謂悟道就是不斷的升華,尋找生命的本源而成就永恒。《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黃帝內經》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道的豐富內涵竟讓孔圣人不禁感嘆:“朝聞道,夕死可矣”,足可見道義之深遠。讓我們也象歷代偉人那樣通過悟道、踐道、弘道最終有能力“道濟天下”而成為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有所貢獻的人。

3、德是中國文化的價值追求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德”主要有忠、義、仁、信;孝、慈、恭、謙這八個方面的內容。傳統對修煉身心的人們大體分為上德、中德和下德這樣三個層次。 “厚德載福”,有德就有正氣,有德就有幸福。所以自古至今都倡導行善積德,“德全而不危”。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并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于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載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就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后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系。“道并行而不相悖”,萬物皆喜生懼死,好生謂之德,萬物得生謂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于非曰義(《易經系辭下傳》)

4、道(陽)德(陰)合一是人性修為的最高境界 “大人”的境界: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十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做人多些陰氣,做事多些陽氣,陰陽均衡,身心事業必然通達。做一個成功的有教養的人,有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真誠的善良。知至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圣人乎(《易經文言傳》)。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易經系詞下傳》)。道德有道德原則,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弘揚集體主義精神是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良心是道德的衛士,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行為的準繩。法律有法律原則既從道義出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做人做事有做人做事的原則,不能超越倫理道德與法律底線,在利益沖突時價值思維應本著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以致大公 無私考量,只有這樣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5、堅持原則下的圓通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尊道尚德的修為目的就是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原則下的圓通是做人的大智慧;知進退,明得失,辨是非,會舍得。老子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常言說: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對待任何問題都要有陰陽轉化的辯證思維和矛盾法則去衡量榮辱得失,借物揚道,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5.1、原則是什么? 原則是事物的本質與原生規則,是說話、行事所依據的準則。原則是從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抽象出來的,只有正確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的原則才是正確的。做人的原則應該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對待學習、生活、工作等,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則,也就是說有個做人做事的底線,會有所為有所不為,懂得哪些事應該努力去做好,哪些事可以做,而那些事是絕對不能做的。做人不能沒有原則。沒有了做人的原則,也就沒有了衡量對與錯的尺度,如果自己都不知道那些事該做,那些事不該做,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歧途甚至泯滅人性成為罪人,因為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時時事事都要受到社會公認的法律和道德等準則的約束,不可能游離于社會之外。做人要有原則,但這些原則也是與時俱進的。社會在不斷發展,觀念在不斷更新,需求也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法律和道德等準則會有所不同,這個時期這樣做可能是對的,而同樣的做法放在另一個時期就是錯的,甚至是違法的。那么,做人的原則也要隨著變化著的社會而不斷調整。做人要有原則,但還應當考慮到原則與發展的關系。有時候,做人的條條框框太多,并且養成了固有的行為習慣,則可能會束縛人的思維,讓人失去開拓創新的精神,甚至思想僵化,很難適應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社會環境。因此,人們在遵守做人的原則的同時,還要隨時做出適當調整,使自己的做人原則時刻能夠適合現時代的要求,不要讓原則束縛和禁固自己的思想。說到底,做人做事都是要有原則的,也希望這些原則能夠成為自己不斷完善人生的起點,把握適度,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在不斷進步中快樂自己,影響他人,奉獻社會。松下幸之助曾說:“原則比千軍萬馬更重要。”一個有原則的人才會被人們真正了解、接受、喜歡;一家有原則的公司才能豎起信得過的品牌。原則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競爭的法寶。令人欣賞的原則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公平。姜太公提出了一條管理原則:賞賜不加于無功,刑罰不施于無罪。二是喜樂。快樂是一種精神財富。你讓人心情快樂,等于給對方送了一份精神厚禮;反之讓人不高興,等于讓人蒙受了損失。真誠的笑臉,友善的態度,是世界級的通行證,可適用于任何民族。擁有真誠笑臉和友善態度的人,往往堅持著愉悅他人的原則,很容易讓人高興起來。三是特色。如果你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色更容易脫穎而出。女富豪豪羅蒂克安妮塔曾說:“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認清哪些特色能使自己免于競爭,你必須強調這些特色并經常重申其重要性,決不能讓他稀釋淡化。個人的生涯競爭也需要特色,一旦跟別人形成了差異化優勢,你勝出的機會就大多了。

5.2、原則下的圓通要義 圓通和圓融不是不講原則,圓通和圓融是在遵守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的基礎上,以平常心和陽光心態,本著和諧的原則積極有效地與意見和理念不同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以自我修養和完善的心態進行交流。在尊重、理解、欣賞、包容、信任和支持的相處之道上把工作做得更好。內圓外通是與人交往的大智慧。人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短暫一瞬,但人生的道路卻十分漫長。由于人具有社會屬性要受制度、法律、道德、世俗多重影響,一生充斥著迷茫彷徨與選擇;正確抉擇一生少走彎路特別是不犯原則性錯誤,不僅需要具備哲學頭腦,更需要政治智慧思維智慧和正確的認知智慧,而獲取這些智慧的重要途徑就是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博學儒釋道家、聆聽圣賢教誨、悟出道德真經、足可終生受用、且能蔭及子孫。“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我們不能依靠他人,但我們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見尋找最好的方法,豐富人生閱歷。

5.3、道德與原則的精神力量 道德主要約束的是人的主觀世界,道德是一種由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人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道德是崇尚真善美精神之光的閃爍,是自由的心靈在廣闊世界中尋找歸宿時碰撞出的美麗火花,是萌發在人們心中等待瞬間綻放的溢美春華,道德力量源自社會道德規范對各人心理精神情感的影響;原則主要規范的是客觀世界,原則是做某件事或解決某個問題或在某個領域里不能離開的禁止性規定,原則力量源于國家上層建筑對個人思維與行為方式的限制;精神是意識、世界觀、信念、理想、覺悟、情操等思想道德和科學教育文化的總和,是時代的精華,源于物質又超越物質世界,是對物質層面的升華,是物質世界的統帥旗幟和靈魂。優良的道德與原則所匯聚的精神力量,是實現物質文明的強大保障。人總是要活出點精神的,并應該努力脫離物欲利誘等低級趣味與時代共成長。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呈現,無論個人、組織、團體或國家如果精神萎靡或內涵匱乏是很難持續體現其先進性、生產力和領導力的,更難積累創造和保全豐富物質力量,已有的物質力量及其文明亦會被民主進步優秀的精神力量既能夠改天換地的神奇力量所摧毀。人在干,天在看,要學會和善于識天氣、接地氣、通人氣、練和氣。從長遠計,我們都要學會用優良的道德與精神追求并在公認原則的約束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更希望都能夠從心靈家園出發最終又能夠如約回到心靈家園,圓滿完成平安幸福的人生旅程。

6、結語 文化是人類創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東西方由于文化發源的不同而產生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優勢互補交相輝映。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別導致了思維哲學與科學路徑的明顯差異,特別是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標準的炯異,卻成就了燦爛文化的豐富與多元。以時間為邏輯開端的中國文化成功孕育了象思維科學體系成為了人類思維科學體系中的最大亮點。而屬于精神文化范疇的道與德的詮釋更加彰顯出中國文化的精華與特征,道德合一的深刻內涵成為了指導人性修為的最高境界,隨著境界的升華,一種原則下的圓通與圓融道出了做人與做事的中國智慧,用中國先進文化修為身心,成長心靈,廣布德行,道濟天下,精彩人生。讓我們用道德與原則的精神力量修煉鴻儒雅士之風骨,以天下為己任用你的學識服務全人類亦只有在為人類的服務實踐中才更能豐富升華拓展你的學識見識膽識與卓識。

參考文獻:

[1]、左占國三維立體網絡系統與中醫三維思維智慧賞析《絡病學基礎與臨床研究(8)》【m】中華中藥學會絡病分會出版社、20__.2.89—93。

篇(3)

人與自然的統一中國傳統文化“和”的特點,還體現在儒家和道家的生態倫理思想中。其一,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無為而治”強調人與自然環境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系,人類社會與大自然各個對立因素應該在動態的發展中求得平衡,應該將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存在的差異和矛盾互補融合,從而構建一個有機統一的和諧整體。既然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那么人的一切活動就要自覺地與自然相協調。其二,儒家思想的“仁愛好生、長養萬物”、“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從仁學出發,提出惜生、重生的原則,并主張道德從善的情懷直接施之于自然界,充分體現了要求人類取物有節制,節約利用資源的思想。另外,從美學角度出發,自古以來我國美學思想就一直強調人與自然、生命的欲望與實現社會價值的統一。從人對自然的關系來看,我國美學肯定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宏偉、永恒、無限。我國的山水畫、花鳥畫等在創作過程中就要求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形與神的結合,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如今社會,物欲橫飛,人們在滿足富裕物質的同時,一些環境問題、社會問題和生理心理問題也變得更加突出。人性化設計、低碳綠色設計、和諧化設計等新概念的提出,要求設計的產品不僅能更好地實現人文關懷,而且要適應大自然的發展趨勢,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發展方向與需求,這些也是“和”這一設計理念在現代工業設計發展中的體現。

人性化設計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使設計師和企業把更多的目光從產品轉移到使用者。以人為本正是中國“和”文化“美”與“善”的體現。人性化設計的“美”首先體現在產品的結構和造型上,以人機關系作為理論基礎,通過產品結構的改良讓使用者更省力、舒適,通過產品造型的創新使產品更具趣味性,滿足人們輕松、幽默的心理;其次體現在材料和色彩上的選擇與人的認知相一致,給人舒適的視覺和觸覺感受。“善”反映在人性化設計引導人們合理、適度的消費,倡導人們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人性化設計體現的是一種大愛,這種大愛也正是中國“和”文化“美”與“善”的本質所在。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學生針對眼藥瓶設計了一款帶有彈性的硅膠罩(如圖1所示),使用者在用時可以翻過來,罩在眼上,可避免誤操作帶來的傷害,同時也提升產品使用的精準性,用完后可把硅膠罩翻下來,方便攜帶和包裝。折疊自行車,是人性化設計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質量輕,折疊后體積很小,可輕松的提起,便于攜帶,是外出郊游的最佳選擇(如圖2所示)。人性化設計對于工業設計師和企業而言,不僅在設計技術層面上的要求更高了,而且要求工業設計師和企業對設計理念進行創新和變革,利用科學技術,使產品轉化為以人為本的生活產品,轉化為有生命、有靈魂的生活產品。

低碳綠色設計“低碳綠色”設計理念的提出,體現了人們返璞歸真、皈依自然的心態。低碳綠色設計以三個“R”為原則——Reduce(減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在選材,產品結構、功能,制造過程,包裝、儲運方式,產品使用和廢品處理等方面,都應考慮資源利用、環境影響及解決方法,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材料和部件再循環使用、產品的性能、質量成本與環保指數都列入同等的設計指標。這些要求的提出與中國傳統“和”文化中“以自然為本”、“取物有節制”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如今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可變鏡頭的照相機,只需要更換新的鏡頭,而不用更換原照相機的其他部分,就能具有新功能和新樣式。這樣消費者不必丟棄原有的產品,而照樣能享受源源不斷設計生產出來的新產品,只需新舊結合或更換相關部件即可,這樣不僅減輕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大減少了因生產產生的廢棄物,節約了資源,減輕了環境負擔(如圖3所示)。北京工商大學學生蔡博文在2011年IF國際工業設計設計大賽中設計的一款名為Tilt12°的作品,將盆子底面傾斜12°,當使用者向盆內放水時,就會下意識的使用盆子的低凹一端,不僅與使用現有盆子浸泡衣物達到的效果一樣,同時讓使用者在無意識下節約了水資源(如圖4所示)。圖3可變鏡頭照相機圖4Tilt12°低碳綠色設計要求當代的工業設計師和企業無論在設計構思過程還是生產加工過程中,都應將資源利用和環境效益作為設計的核心之一,盡可能地減少產品及產品生產中的不合理,從而降低給環境、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篇(4)

關鍵詞:中國文化失語癥;大學英語教學;文化交流

一、引言

“中國文化失語癥”是由曹順慶先生在他的《“話語轉換”的繼續與重建中國文論話語》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我們患上了嚴重的失語癥。我們根本沒有一套自己的文化話語,一套自己特有的表達、溝通、解讀的學術規則。我們一旦離開了西方文論話語,就幾乎沒辦法說話”。(曹順慶,1998)雖然最初他是針對中國文藝理論界而提出的,但這一論斷無疑具有普遍性:不僅是中國文論界,還有中國文學文化界以及教育界都或多或少的患上了“失語癥”。這種病癥的癥狀是:在與西方同行交流時提不出自己獨特的理論觀點,發不出自己獨到的話語聲音,其言說的方式、內容和用以言說的術語都是西方的。而稍加反思,則不難發現這是當前學術界中國文化精神缺失的明顯表征。

二、“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的成因

賈玉新認為: 語言教育很大程度上應該是文化教育。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教育”包括本族語文化教育和目的語文化教育。遺憾的是, 本族語文化教育在外語教學中往往被忽視,導致了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發生。(賈玉新,1997)其原因多種多樣且復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勢文化殖民結果

上世紀上中葉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以及其后的“”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遭受沉重打擊。而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國門的洞開,西方文化猶如潮水一般涌入。它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觀和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由于在許多場合下中國民族文化的“不在場”或聲音微弱,西方文化逐漸滲入到中國文化其中,并開始了它對中國文化的殖民:先是“他者殖民”——西方文化對中國強行殖民,此時的中國尚有清醒的自我意識,尚有反殖民之舉;而后是“自我殖民”——中國文化在無意識之中已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一切并自覺維護后者的利益,而且在言語、思維、理論方面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兩種殖民方式一起對中國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二)現行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缺陷

首先,在缺乏語境和交流環境的條件下,學生即使感覺到了文章中所蘊含的異質特色,就能保證一定能學到手嗎?其次,絕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今后在工作生活中能夠流利的交流,他們有必要將大量時間經歷花在以后也許根本就用不上的又繁又難的“原汁原味”的文章上嗎?第三,既然已經有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非洲英語、黑人英語等,為什么就不能有中國英語呢?我們學了這么多年也沒將地道的英語學到手,為什么不另辟蹊徑,從中國人的特點入手,編寫出一套適合中國人學的活潑實用、難易適中、貼近生活、一看就想學、學了就能用的教材呢? 我們與其拙劣地去模仿對方的風俗和文化,苦苦地尋求對方的認可,倒不如努力去宣傳自己,獲得對方的理解。在校的大學生擔負著祖國的未來,如果他們不能早日在語言的載體里確立起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民族自豪感,那么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被淹沒在世界文化的洪流里。現在當我們面對英語這一世界語言時,必須重溫祖國文化,做到“溫故而知新”。

三、避免“中國文化失語癥”的方法及途經

鑒于中華傳統文化對自身民族未來命運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國內中國文化教育在大學的嚴重斷流,尤其是面對洶涌的西方文化的涌入國人一味盲從,厚西薄中,筆者認為必須在大學階段繼續實施中國文化教育,并對之特別強調。一方面,可以開設單獨的中國文化課;另一方面,筆者建議可在備受學生重視的大學英語課程中加入中國文化內容,這樣做無疑是一舉兩得:既可以利用大學英語這塊大學教育中延續時間最長、學生關注最多的陣地對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中國文化教育(避免了單設中國文化課時被冷落的尷尬處境),又可以給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使它們真正實現面對面的對話。要克服“中國文化失語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英語教師應提高自身的中國文化素養

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中國文化素養和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并在課堂上能注重兩種文化的對比講解,注意補充有關中國文化的英文表達等,以任務(task) 形式不定期地布置一些中國文化、兩種或幾種文化對比的作業,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為將來的跨文化交際做充分準備。

(二)完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豐富授課形式

在英語課程設置中,可添加一些中國文化的傳統課程作為必修課,還可邀請外籍老師和外籍留學生參加討論,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好奇定會使討論更生動難忘。此外, 教師可采用課堂精講、師生對話、小組討論、公開辯論等形式進行教學。但要一課前的大量閱讀為基礎,形成課前準備、課堂參與、課后研究的模式。此外教師還可在課堂上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來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三)成績評定

大學生中國文化知識的嚴重貧乏,英語考試難辭其咎。而要改善這種“文化貧血”的狀況,就必須充分利用考試的積極作用,因勢利導,引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重視,從而真正學好文化。另外,具有開放性的重在理解和思考的中國文化課程的考試,也應該是多元素的,而且應重視學習的過程,有好的過程就會有好的結果。也可以要求學生寫文化方面的小論文。同時也可以把目前大學英語考試中的作文試題與文化考試融為一體。另外,讓學生在平時或期末寫文化方面的論文以作為其課程考試成績的一部分也是可行的。

篇(5)

內容摘要:全球化發展的結果讓世界進入重視文化軟實力的時代。增強國家文

>> 文化軟實力與國家形象塑造 文化軟實力與國家形象 論文化軟實力與國家發展戰略選擇 塑造國家形象 提升國家軟實力 軟實力與國家形象的提升 武術文化傳播與國家軟實力 電影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國家形象傳播 國家形象塑造與中國的軟實力追求 軟實力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研究 論電視文藝塑造國家形象的軟實力 文化的科學發展與國家文化軟實力 印度傳媒與國家軟實力的構建 試析紀錄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 傳媒與國家形象塑造 文化外交與國家形象塑造 論文化軟實力視域下的體育強國構建 論文化軟實力建設 軟實力:軍隊國際形象塑造 “中國夢”的跨文化闡釋與國家形象構建 服飾文化與國家形象的構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2009-04-25.2009-04-25

3.黃金輝,丁忠毅.中國國家軟實力研究述評[J].社會科學,2010(5)

4.于運全.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任重道遠[J].對外大傳播,2007 (1)

5.李向民,王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G].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社科文獻出版社,2009

6.黃力之.論國家形象視域中的文化軟實力問題[J].寧夏社會科學,2011(4)

7.門洪華,周厚虎.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及其傳播途徑[J].國際觀察,2012(1)

8.劉國強.國家形象傳播:作為國家認同雙重機制的考察[J].求索,2010(9)

篇(6)

【關鍵詞】《中庸》 英譯 研究現狀

1. 引言

“四書”“五經”是著名的儒家經典著作,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典籍的代表。其中“四書”包括《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一般認為《中庸》是出自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后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南宋時期,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并成為“四書”并分別作了集注。《中庸》的中心思想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宋代程頤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主張個人道德修養乃政治成敗的根本,依靠統治者的道的完善來實現國泰民安。

2. 《中庸》英譯本研究

目前經典的《中庸》的英譯本有《The Mean》( D.C.Lau),《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James Legge),《The Middle Use》(Arthur Waley),《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Gu Hongming)和《The Doctrine of Mean》(Charles Muller),其中比較著名的譯本有兩部:一部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譯家辜鴻銘于1906年推出的譯著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另一部是出自于19世紀英國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英譯的五卷本《中國經典》中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這是外國譯者《中庸》英譯的經典之作。

截至目前,國外關于中國儒家典籍的翻譯研究還沒有涉及。而國內關于《中庸》英譯的研究始于21世紀,《中庸》的英譯研究在近十年來才逐漸受到重視,主要表現在各種研究的期刊和碩博論文的涌現。為全面的了解《中庸》英譯的研究現狀,筆者共搜索到與《中庸》英譯研究的相關的不重復的論文共23篇:中國知網上17篇,萬方上8篇(除去與中國知網上面的重復的論文)。其中核心期刊的論文2篇,碩博論文8篇。這些論文的發表時間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內學界對《中庸》英譯的研究始于21世紀之后,具體來說始于2004年以后。筆者將這25篇論文劃分為四類,分別是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動機與策略研究、譯文對比研究、文化方面研究等,并對重點論文進行評述。

表二:

由上面可見,國內外對于《中庸》英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動機與策略文化方面研究和譯文對比研究這四大方面。

3. 結語

通過對搜集到的論文主要內容的研究,筆者發現雖然國內對于《中庸》等儒家典籍的譯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這四大主要方面,但研究內容范圍和深度有待擴展。首先,在翻譯動機和策略研究的文章中,主要是從目的論,接受理論和異化歸化翻譯方法這幾個角度去分析。研究的范圍僅局限于這幾個方面,理論廣度和深度有很大的發掘空間。

其次,對于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辜鴻銘這一個譯者和他的歸化翻譯方法,分析研究已經比較透徹。其他譯者的研究僅略有涉獵,分析評述較少,可以從理雅各,穆勒等譯者及其翻譯思想方面來擴展研究。

第三,文化研究方面以往的論文主要集中于從意識形態對翻譯的影響、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和特定文化背景對翻譯的影響這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論述,以往的研究僅淺嘗輒止到文化傳播和交流,筆者認為可以更深入的挖掘文化本質,如從翻譯的文化轉向,文化過濾機制等方面入手對比不同譯者翻譯時對文化方面的不同涉獵。

第四,在譯文對比研究方面,目前所有關于《中庸》英譯的論文中只有兩篇文章對比分析不同譯者的譯文,而且這兩篇文章出自同一作者,主要研究了兩種和三種不同譯文的語篇銜接機制和譯者風格。對比的角度狹窄,而且對比的主要在書面和字里行間,沒有觸及到內容深度層面。筆者認為可以從不同研究層面比較或者比較多個《中庸》英譯版本,對比其翻譯不同之處,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層面,研究空間很廣。

【參考文獻】

[1]謝建平.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J].中國翻譯,2001.

[2]王東風. 翻譯文學的文化地位與譯者的文化態度[J]. 中國翻譯, 2000.

[3]錢桂榮,劉暢. 《中庸》兩種英譯本對比研究[J].語言研究,2010.

[4]張小波. 理雅各和辜鴻銘《論語》翻譯的對比研究[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0(3).

篇(7)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文化傳輸;中國文化失語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術界對語言、文化、交際三方面關系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文化教學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文化教學僅僅關注目的語文化的輸入,輕視了母語文化的輸出。在外語教學過程中,過多地側重目的語文化的學習,強調對目的語文化的適應,忽視了本族語文化的學習,忽略了母語及母語文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因此,學生只學會了用英語表達目的語文化,而對母語的英語表達能力較低,跨文化交際能力沒有得到平衡發展,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的不平等,出現文化單向性傳輸。

一、文化傳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

跨文化交流是指處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們之間的交流活動,是一種雙向性的交流。語言做為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與文化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表述、承載、象征著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著交際雙方文化的吸納與傳播。然而,在文化領域,我國目前出現了較嚴重的文化逆差現象,對西方文化引入較多,中國文化輸出少,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文化傳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廣。但是,不論是在文化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都出現了逆差現象。大量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理論、價值觀等的文學作品被迅速傳人中國,而中國人懷著一種崇拜的激情全盤照搬西方文化,甚至還曾經出現過提倡將中國“全盤西化”的觀點。作為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大國,我們的文化當中也有很多珍品,它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是,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卻鮮有能被充分介紹并傳人西方的。因此,以英語為媒介來傳播我們的母語文化應當與傳播西方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教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

長期以來,無論是外語教學大綱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寫者還是外語教育工作者都一味地強調目的語文化的輸入,對母語及母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都缺乏足夠的認識。文化教學中,僅有目的語文化的傳人而沒有母語文化的傳出,導致了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傳輸的單向性,沒有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變成了西方文化的引進。目前的教材幾乎全部選自英美原版出版物,大量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與習俗。幾乎每所大學都開設了以英美文化為背景和核心內容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而有關中國文化與習俗的內容微乎其微,幾乎不涉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只強調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價值取向、審美觀點、道德理念、世界觀、人生觀,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也是掌握英語的交際能力,沒有將英語的學習提升到傳輸中國文化的高度,漠視甚至拋棄了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

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出現了一些讓人痛心的現象。大多數英語學習者對于西方文化了如指掌,他們能夠用流利的英語談論西方的各種文化習俗,如圣誕節、情人節等,而對于西方人比較感興趣的中國傳統文化卻知之甚少。許多有相當英文程度的中國青年學者,在與西方人交往過程中,始終顯示不出文化大國學者所應具有的深厚文化素養和獨立的文化人格。諸多現象的產生,不僅反映了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缺失,同時也是我國當前學界中國文化精神嚴重缺失的明顯表征。

二、英語教學中文化單向性傳輸的原因

(一)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文化輸出相對滯后

改革開放前,由于20世紀初的“五四”文化運動以及其后的“”兩次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和徹底顛覆,民族傳統文化幾乎喪失殆盡。而且我國閉關自守的文化政策也阻礙著中國文化的對外交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深化,西方文化猶如潮水一般涌人。這些不但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及文化觀、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使得中國文化的輸出受到較大沖擊,在跨文化交際中,甚至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現象。

(二)在思想上,人們對于跨文化交際的理解錯誤

跨文化交際撇開了母語及母語交際,成了西方文化傳人中國的“一邊倒”式交際。他們認為跨文化交際就是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識,用英語與西方人交際,過分地重視西方文化的輸入,忽視甚至是摒棄了中國文化的輸出。大多數學者們在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時所使用的話語、所運用的理論,幾乎都來自西方。西方的經典名著被翻譯成中文版本傳人中國的比比皆是,這種重視西方文化、忽視本土文化的現象,不僅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而且也是外語教學領域的痼疾。在教育界,不少人士提倡在學習西方文化時要完全“浸入式”學習,拋棄母語,用西方的思維方式、西方的話語習慣來學習語言。

(三)經濟上的弱勢是導致跨文化單向傳輸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來,由于西方的政治軍事強權和經濟霸權,西方文化也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話語霸權,成為強勢文化,凌駕于弱勢文化之上。經濟全球化也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大肆推銷其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進行文化征服,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遭到顛覆,人們缺乏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識,對交流的互動概念認識不足,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臺上漸漸失去了話語權,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在中國,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治的工具,西方國家的人生觀、世界觀慢慢滲入到中國,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文化在中國任意橫流,建立英語霸權,淹沒了中國文化。

三、弘揚中國文化,實現平等的跨文化交際

(一)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長久以來,人們對西方文化的一味盲從,是造成跨文化交際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改變錯誤的認識才能徹底解決目前的文化單向輸入問題。這就要求制定者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從宏觀上進行政策引導,將中國文化提升到與西方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納入教學計劃。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也應該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分層次、分階段系統地編人大學英語教程。通過對本土文化的學習,讓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避免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治的工具。讓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樹立平等的交際意識,培養和加強學生的“中國文化輸出”意識,保證文化傳輸的雙向性。

(二)改編教材,提升中國文化地位

英語教材的編寫直接影響教學內容的實施和教學目的的實現。當前的大學英語教材只注重對西方文化的介紹,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跨文化交流中交流“communication”一詞所表示的交際行為都是雙向的。跨文化交流決不能局限于對交流對象的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的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文化影響方面。在某些情況下,后兩者對于成功交際更為重要。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國文化內容的含量,結合中國學生的實際生活開發本土文化英語教材,是我國外語教學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紹時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應該選擇一些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統地編入英語教材。同時,采取多樣的編寫方式,既可以把中國文化作為正文編寫,也可以安排在閱讀課文里,或是作為口語交際的內容。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地編撰好教材,讓英語教材真正發揮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

(三)在英語教學中滲入中國文化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使得教師把英語課上成了單純的語言技能訓練課。這種課不能滿足當前提升學生文化能力的需要。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目前的教學模式,盡快把單角度的語言技能教學改變成多角度的語言能力教學。同時,還應該與語言環境結合起來,實現文化教學。教師還應該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學習者的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方法,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讓英語學習者學會用英語向其他國家的人講述、解釋中國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四)提高教師素質,保障中國文化的傳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巨大的奶头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人禽交 欧美 网站|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国精产品一线二线三线网站| japanese极品丰满少妇| 污污内射久久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免费视频|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我和饥渴的老熟妇|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区别在哪 | 抽插丰满内射高潮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偷倩视频| 内射极品少妇xxxxxhd|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亚洲黑人巨大videos| 与亲女洗澡时伦了毛片| 久久69国产精品久久69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 护士拔下内裤让我爽一夜|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日日狠狠久久8888偷偷色|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欧美叉叉叉bbb网站| 337p粉嫩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饭桌上故意张开腿让公h视频|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