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教育敘事論文

教育敘事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9: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敘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敘事論文

篇(1)

(一)傳統舞蹈教學模式僵化

當前舞蹈教學主要還是以口傳以及身授為主要方法。口傳就是舞蹈教師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口頭描述,對舞蹈的技巧進行語言描述;而身授主要是指舞蹈教師通過不同的肢體語言方式對舞蹈技巧或者訓練技巧進行演示,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理解。這兩種傳統方式從抽象理解和直觀呈現兩個方面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但通過講解和示范進行舞蹈教學,相對而言容易缺乏趣味性,因為講解相關的知識是比較枯燥,而肢體動作的示范也較為單調,所以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這就導致一些學習舞蹈的學生對于舞蹈的內涵認知不足,僅僅只是應付日常的舞蹈學習和訓練,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舞蹈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樣也是不利。因此,采用新的舞蹈教學模式就非常有必要。

(二)教育敘事對于舞蹈教學的積極影響

教育敘事本身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日常的舞蹈教學當中。敘事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運用敘事的方法進行舞蹈教學能夠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天性,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綜合理解。教育敘事實際上就是采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圍繞教育實踐對象進行描述和表達。教育敘事本身就是一個間接經驗的傳授過程,同時也能夠引發學生的知識累積。舞蹈藝術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除了留下很多規律性的舞蹈訓練模式,也留下了非常多的舞蹈藝術類的故事,舞蹈早已經是世界重要的藝術財富之一。所以,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對舞蹈藝術中的故事內容進行講述可以充分對傳統的舞蹈教學方式進行補充,讓學生可以從新的角度重新觀察舞蹈藝術,從而產生學習舞蹈藝術的熱情,更好地配合舞蹈教學。

二、提升舞蹈教學中教育敘事的應用實效性思考

在應用教育敘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舞蹈教學原本就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充分發揮教育敘事的各種優勢,積極推動舞蹈教學的全面發展。教師要把握好教育敘事在舞蹈教學中的主線,并且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才能收獲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增強舞蹈教學的吸引力。

(一)教育敘事在舞蹈教學中的關鍵點

在運用教育敘事教學方式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每一次舞蹈教學的關鍵點,也就是舞蹈敘事要緊密聯系的教育主體內容。因為教育敘事實際上是對舞蹈藝術當中的故事進行重新的演繹,但是一個舞蹈藝術故事當中所能夠包含的信息量實際上是非常多的,因此舞蹈教師應該緊密聯系每一次舞蹈教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每一次舞蹈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從而圍繞這樣的一個主題運用教學敘事方式進行演繹。教師運用教育敘事時不能對于各類相關的故事進行隨意地聯系,而是要集中在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上進行故事講述,這樣才能夠更為集中地運用舞蹈教學時間,提升舞蹈教學實際效率。實際上,明確教育的主體內容就是每一次舞蹈教學的主線,因為教師只有圍繞這樣的一個主線進行教學,才能夠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思維互動,進而參與到舞蹈教育敘事活動當中。教育敘事是圍繞一條主要的線索展開的,因此,教師在一個課堂當中也要圍繞這樣的一個主題進行發展,才能夠讓學生通過教育敘事獲得更為豐富的知識。主線明確是教育敘事在舞蹈教育中進行應用的關鍵點,教師需要在運用過程當中重視這一點,充分發揮教育敘事的教學機能。

(二)教育敘事和舞蹈教學實際的結合

在開展教育敘事的過程當中,教師也需要關注舞蹈教學和教育敘事之間的結合。教育敘事雖然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但是實際上不能夠完全取代示范性的言傳身教,需要和傳統的展現式教學以及理論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共同形成舞蹈教學的重要模式。教師在進行教育敘事的過程當中,最好是敘述自己的一些故事,直接面對最為真實的自我,并且以這樣的故事去引導學生逐漸進入到日常舞蹈教學的常態當中,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舞蹈教學里面的深層次含義。教師要根據班級當中舞蹈教學的實際狀況,結合舞蹈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運用教育敘事的手段,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舞蹈教學的發展。而對于舞蹈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教師仍然要通過日常的言傳身教以及訓練才能夠逐漸發現。因此,在開展教育敘事的時候,教師不能夠完全脫離日常的舞蹈教學,只有充分結合舞蹈教學的實際,才能夠使教育敘事在課堂教學當中奏效。在開展教育敘事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分析舞蹈課堂上學生的實際狀況,從而選取恰當的方式進行教育敘事。如果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可能對于口頭語言的敘事比較容易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敘事內容上,要選取學生相對比較容易接受的;但是針對年齡相對于較大的孩子而言,在開展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更進一步運用新的教育敘事方式,如采用視頻等,讓學生更加信任教育敘事的內容,并且從這些敘事內容當中可以真正得益,這就達到了教育敘事的目的。而在高年級的舞蹈教學中開展教育敘事,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敘事活動當中。學生在參與教育敘事中,可以在教師和其他學生面前進行自主表達,如參加舞蹈訓練的感想、自己對于舞蹈藝術的認知等,包括參與到舞蹈學習之中的各種內心世界的變化等。教師應該適當地結合教師敘事和學生敘事,從而發揮出教育敘事在舞蹈教學當中的良性作用。

(三)通過反思敘事促進舞蹈教學的發展

篇(2)

論文摘要:近年來,教育敘事研究作為質的研究方法的一種運用形式,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從其興起背景出發,介紹了這種方法的理論基礎、內涵、方式和特點及其實施的過程,并就目前人們對其一些普遍性的誤解進行一些澄清。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實驗法、教育調查法、教育統計與教育測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據著主導地位。近年來,人們逐步認識到,教育科研應該更注重人本主義的質的研究,教育敘事研究作為質的研究方法的一種運用形式,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教育敘事研究興起的背景及其意義 

 

教育敘事研究最初于20世紀70年代西方教育研究領域內率先興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國教育研究者的關注。在我國教育研究領域,學者們對已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教師專業化實現的途徑與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的目的與作用等幾方面的研究起著主要的推動作用。 

敘事研究是教師專業化實現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之一。教育敘事研究還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它更注重教育故事所具有的意義,并通過對意義的重構與解讀,來反思與提高實踐,來豐富與優化理論;它關注教育主體實踐智慧與個人理論的形成與優化。敘事研究基于對個體經驗與故事情境的關注,降低了教師進入教育科研的理論高度,但并不否定教育理論的價值。它的興起不僅意味著它是對教育生活探究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也是研究者們的一種生存方式的轉變。 

 

二、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內涵 

 

1、理論基礎 

后現論 

后現代思想家們關于主體的消亡、元敘事、對差異的頌揚等對敘事研究影響很大。反過來,敘事、故事、語境等詞匯也成為后現代思想家們高頻率使用的語詞。 

 

文學中的敘事學理論 

這是教育敘事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上世紀70年代以來,敘事學成為文學研究的核心領域,敘事學中關于敘事的情節、結構、語言以及口頭敘事與書面文本間的轉換等.都成為當前教育敘事必須加以考慮的問題。同時,新時期敘事學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敘”的重心“轉移以及由經典敘事學向多元敘事學或新敘事學的轉向,也對教育中的敘事運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現象學和解釋學理論 

這兩派哲學的主張為敘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啟示。現象學的意向性、交互主體性和懸置等思想,有助于人們暫時懸置主觀判斷和先見,盡可能地揭示教育事件本身;解釋學則從方法淪角度強調了社會科學的特殊性,主張對經驗性文本進行解釋和理解理解。 

 

現代知識論觀點 

現代以來不同類型知識的劃分表明了人們對知識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r.m.gagne)和安德森(j.r.anderson)的知識分類觀點極大地拓展了傳統知識的內涵,并確立了如今日益被廣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識觀念。如,只有個體積極建構的知識對個體才有意義等。 

 

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理論與方法論 

近些年來.隨著人類學研究的升溫,對人類生存和交往模式的思考及其運用的田野作業法開始對諸多社會學科領域產生影響,同時社會學使用的扎根理論方法、行動研究,以及語言學中的符號互動理論等都構成了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的一部分。 

2、內涵 

國內目前對于教育敘事研究基本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廣義的,就是通過對有意義的教學事件、教師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為背后的意義、思想或理念。另一種是狹義的,專指教師敘事研究,當前似乎基于狹義理解的敘事研究居多。 

 

三、教育敘事研究的方式和特點 

 

教育敘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教師自身同時充當敘說者和記述者,另一種是教師只是敘說者,由教育研究者記述。 

教育敘事研究有其本身獨有的特點:時間性、情節性和主觀性。教育敘事研究所敘述的內容是已經過去的、實際發生的、有情節的相對完整的教育事件;無論是”所敘之事“還是”所用之敘”都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能反映參與者的教育信仰、價值觀念和理論水平。 

 

四、教育敘事研究的過程 

 

敘事研究的過程是依照敘事研究自身的邏輯和方法所實施的過程,有研究者把它分為三個階段: 

1、現場工作。 

主要是指研究者進入研究現場對所研究對象的體驗。在這一階段研究者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系。敘事研究強調研究者要參與到研究對象的活動中去,通過全面深入的了解來獲得資料。第二,研究者要從整體上對這一現場所產生的包括歷史文化背景在內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考察。 

2、從現場到現場文本。 

現場文本不僅包括事件的客觀記錄還包括研究者和參與者的關系,是經過選擇、演繹解釋的經驗記錄。它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形成,如口述史、故事、照片、回憶錄、現場筆記、文獻分析等。 

3、從現場到研究文本。 

研究文本要回答意義和重要性問題,可以用文學、詩歌、科學等不同風格撰寫。 

總之,敘事研究在內容與手段上與其它研究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它還要求研究者要具有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敏銳的洞察力、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寫作的能力。 

 

五、對敘事研究幾種誤解的澄清 

 

有人認為敘事研究就是講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經歷與體會表達出來。這樣的理解是膚淺的,敘事研究是通過行為者對教育故事的敘述,來反思教育實踐的合理性,及重構教育實踐的理論意義以優化教育實踐規劃質量。還有人認為,敘事研究就是不需要理論基礎的研究,其實,敘事研究既要求通過敘事來體現理論對實踐的解釋與洞察力,也要求通過對敘事者個體價值與情感的認可及對故事情境的關注,來豐富理論的視野。更有人認為人人都可以做敘事研究,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實踐智慧與個人理論,都具備做敘事研究的可能;但如果只是白描事實,而不反思與重構,不通過重構來豐富個人理論,就不是做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曹詩第:《中國教育研究重要嗎?》,轉載自丁鋼主編《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第2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王楠:《關于教師的敘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3(4)。 

[4]劉良華:《改變教師日常生活的”敘事研究”》,《國際教育展望》2003。 

[5]丁鋼 《教育經驗的理論方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周 彬 《教育敘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通道》 

[7]金健人.中國敘事學發展軌跡及重心轉移[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 

[8]唐偉勝 國外敘事學研究范式的轉移--兼評國內敘事學研究現狀[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 

篇(3)

1.小學教師教育研究能力涵義及培養重點

小學教師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小學教師作為研究主體對其教育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教育問題進行研究的能力,其目的是解決現實教育問題,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小學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小學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三部分構成。其中以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為基礎,以從事小學教育教學活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條件,以從事研究所必備的專門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為核心。這種研究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主要包括資料、問題、表達三方面,資料能力包括檢索文獻、收集資料、閱讀資料、鑒別資料、歸納綜述五方面的能力;問題能力包括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三方面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包括邏輯思維、分析與綜合、創新三方面的能力;表達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由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重點是從事教育研究所必須具有的三方面研究能力。同時,培養本科生的研究意識也非常重要。研究發端于好奇的天性和生產實踐的需要,是一種以實踐方式為主導的窮究事理的活動。人的任何活動都是一個過程。過程的本體意義在于它的生成性,是新體驗、新認識、新觀念、新價值的不斷生成;同時必然伴隨著“人的生成”,伴隨著研究者智慧的積累、視野的拓寬、精神的陶冶、人生境界的提升。[2]故研究必然是一個嚴謹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與風格、可以促進人類福祉的工作。[3]可見,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離不開他們對研究的興趣、對教育研究價值的理解。因此,在培養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教育研究興趣、熱愛教育研究的情感與態度,是十分必要的。從小學教師的實際工作范圍看,主要涉及小學教育、小學教學、小學管理等方面,因而其研究主要包括小學課程、小學教法、小學兒童、自身專業成長等;從小學教師實際所從事的教育研究類型看,主要有課題研究、教育敘事等。由此,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其一般能力和小學教學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引導他們關注小學教育現象與問題,初步具有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性思路,即以研究性態度從事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體驗研究過程,初步具有課題研究能力、教育敘事能力等。

2.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基本原則

(1)凸顯過程性,在“做中學”

以往本科生畢業論文、科研活動注重的是結果而忽視過程,其后果出現研究流于形式、理論學習與實際脫離、抄襲等問題,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研究是什么、研究應該怎么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獲得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實踐過程中體驗學習獲得的。而學習教育研究的最好方式是“做中學”,從做中體驗如何做教育研究。因此,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必須改變以往只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而忽視教育研究實踐的觀念,必須為他們提供教育研究全程實踐的機會,注重過程、注重體驗,并在實踐中使他們受到系統的、持續的訓練。

(2)倡導模仿性,提供有效示范

一定意義上講,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獲得與提升始于模仿,但大多數本科生缺乏應有的模仿意識與能力,面對一個具體問題該怎樣解決,盡管已有研究成果提供了示范,卻不會利用,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覺,想當然地來做。所以在本科生研究能力培養中倡導模仿性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育研究示范,以便成為大學生直接模仿的對象;提供大學生優秀或不成熟的研究習作作為教學案例,幫助他們理解、模仿;引導他們在研究問題過程中自覺尋找、發現模仿對象,并能在分析、參照模仿對象過程中開展教育研究活動。

(3)構建系統性,形成培養合力

在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中,盡管已有“教育研究方法”課程、大學生科研活動、畢業論文寫作等方式,但因彼此之間缺乏有機聯系,并沒有形成培養合力,其培養效果并不如人意。探索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需要開發、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如校園文化活動、課堂教學、教育實習等是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注入教育研究的元素、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教育研究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以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陶養本科生的研究意識;教育實習為本科生提供了首次、直接、真正接觸小學的機會,為他們觀察小學、思考小學問題、反思在校所受教育、研究小學教育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須將這些教育資源加以整合,整體設計培養方案。

二、“教育研究方法”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實踐

1.調整課程設置,形成“123課程模塊”

“教育研究方法”課程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也是實踐探索的重點。以往小學教育專業只有一門“教育研究方法”課,并不能承擔起培養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任務。因此,我們改革這一課程設置,形成了“123課程模塊”,即課程模塊由一門必修課“教育研究方法”、兩門選修課“質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和三次以上教育研究專題講座組成。課程設置節奏與大學生科研活動過程、畢業論文活動相應,必修課與選修課分設在大三上下兩學期,專題講座由大二開始,貫穿大二至大四年級。整體設計教育研究課程模塊內容。其中“教育研究方法”課程內容側重小學教育研究的基礎性、理論性;“質性研究”與“量的研究”課程內容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具體化與深層化,是小學教師開展教育研究所必須掌握的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講座作為課程的補充,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科研項目研究活動,如在學生參與科研立項前,組織“如何選題、如何寫立項申請”的講座,在科研立項后,組織“如何開題、如何實施”的講座,在科研項目結題前,組織“如何撰寫結題報告”等講座。

2.以課題研究為主線,采取探究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依據學科知識邏輯開展教學的方式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并不利于培養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改變這一教學模式,探索將教育研究方法的學習與科研活動、畢業論文撰寫三合一的教學模式成為我們行動研究的重點之一。經實踐檢驗,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依據課題研究過程開展教學活動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不是從知識體系入手,而是按照課題研究的邏輯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是幫助學生針對小學教育現實問題,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組建課題研究小組,對課題研究小組給予深入細致的指導。教師的教學重點是引導他們在自擬課題的引領下,采取合作、自主、探究、實踐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在共同完成科研實踐系列作業的同時,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論知識,形成研究能力。探究式教學模式還有兩個重要操作環節。一是搭建互動平臺,除了師生課堂上互動、課下輔導外,建立網上資源庫和網絡課堂,形成網絡互動平臺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建立網絡資源庫,包括主要參考書目以及有關網絡資源的鏈接、教師文獻庫學生案例庫、每一種研究的經典范例等。利用網絡學堂上傳課程課件、研究文獻范例等資料,在網絡學堂與學生討論、交流,分享課程學習體會等。此外,建立與小學互動平臺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以學習觀察、訪談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學、研究小學。改革考試方式,變以往以知識點為主的考試方式為系列實踐作業,是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實踐作業主要是根據本科生做教育研究的實習作業,從選題、開題到收集資料,從研究方案設計到課題具體實施,從文獻綜述的撰寫到研究報告的撰寫,從中期匯報到期終匯報,設計一系列實踐作業,確保學生教育能力的培養。

三、多渠道培養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探索

1.在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學中的滲透

教師教育類課程與教學是培養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在我院課程設置方案中,教師教育類課程處于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地位,依托這類課程的學習更有利于培養本科生的教育研究意識與能力。為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主要形成了開發研究性的教學內容、實施研究性的教學方法、布置研究性的教育實踐作業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小學德育實踐論”課程為例,主要采用了敘事教學法和小學德育問題調研實踐作業的方式。敘事教學法是指以敘事為抓手,通過借助、分析、撰寫、分享敘事等環節,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教育敘事能力。具體做法:一是利用課上十分鐘時間,由二至三位學生講述德育故事,其他學生評析;二是任課教師以德育故事為抓手,在學生評析的基礎上,分析其中存在的德育問題,帶入德育理論;三是講授并指導學生撰寫教育敘事,從中訓練他們教育敘事能力。小學德育問題調研實踐作業由三部分構成。一是調研提綱的設計,調研前,任課教師組織學生圍繞自己所感興趣的德育問題,運用教育研究方法課所學知識設計訪談提綱;二是調研活動,要求每位學生利用十一假期訪談一位小學教師和小學生,做好訪談記錄,寫出初步的訪談報告;三是調研報告的分享與修改,組織學生分小組匯報,之后由各小組推舉代表在全班報告,在此過程中指導調研報告的修改。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完成了小學德育問題的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學生研究意識與能力。

2.將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納入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是本科生接觸小學,親身體驗教師職業的開端階段,對本科生未來的教師生涯具有重要影響。以往教育實習任務主要是教學,并沒有教育研究的內容。在教育實習中培養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是一個新嘗試,將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列為教育實習任務之一,需要有一系列具體要求與活動,如要求本科生在實習期間注重對小學的觀察,嘗試發現小學存在的問題,反思小學教育理論在小學實踐中應用的狀況,并寫成實習日志、小學教育問題報告、教育實習故事等;實習結束后,組織他們開展講述教育實習故事、做教育實習報告、展示教育實習作業等一系列的活動。同時,將畢業論文的寫作與教育實習結合。本科生在大四下學期面臨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找工作兩項重要任務,由于就業壓力,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找工作中。在此情況下,要求學生大四第一學期的教育實習期間,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完成畢業論文寫作的資料收集工作,不僅克服了這一矛盾,而且有助于保證畢業論文質量。

篇(4)

(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 具備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經成為時代對教師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師的專業化和教研能力現狀并不如人意。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欠缺,能力較差,并缺乏科學的教育理論知識。高師教育階段為師范生打下教研基礎、培養他們的教研能力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師院校必須承擔起培養(準)教師教研能力的重任。正確把握教研能力的內涵,探求培養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徑。針對已有研究的不足,將“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課程、“中學教學技能實訓”課程、“學術論文寫作”課程、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高師教育中的必然環節與師范生教研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并在師范生入職初期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最終優化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以教研能力培養為取向的教師教育課程模式,培養和造就具有較強教研能力的教師。

[

關鍵詞] 師范生;高師教育;教研能力;課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5)02?0081?04

一、教研能力是時代對教師的必然要求

國家的發展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教育的發展則需要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2010 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1]。高素質的、專業化的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不斷地追求自身的專業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這與最新推出的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對中小學教師的專業要求相符:教師除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日常所需的專業能力外,特別增加了反思與發展方面的能力要求,即教師要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2]。可見,具備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經成為時代對教師的必然要求。

二、高師院校必須肩負培養(準)教師教研能力的責任

新時代要求教師成為具有教研能力的專業化教師,但是教師的專業化和教研能力現狀并不如人意。朱新卓研究發現,現代化就對教師的專業化存在制約,使教師陷入知識、權力和倫理三重困境[3]。樊潔認為“我國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總體水平不高,存在著不少問題”:對教育科研認識水平不高、教育科研基礎理論知識薄弱、教育科研能力欠缺[4]。姚婧也看到了一線教師令人堪憂的教研能力情況: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欠缺,能力較差,并缺乏科學的教育理論知識[5]。徐大生通過對師范生的畢業論文進行分析發現“高師學生的教育科研能力現狀也相當不容樂觀”[6]。朱沛雨對某所高校師范生的調研也發現了師范生教研意識、教研知識、教研能力、教研成果等方面的缺陷[7]。

教師和師范生教研能力的缺乏與職前和在職教師教育對教研能力的忽視不無關聯。現行教師在職培訓和高師教育所設定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學習氛圍都不利于(準)教師教研能力的培養。因此,職業教育機構和高師院校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積極主動地進行教育改革,培養符合時代要求、具有教研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

高師院校是教師教育的重要載體,在職前和在職教師教育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師教育更是教師教育最為基礎的一步。高師教育階段為師范生打下教研基礎、培養他們的教研能力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師院校必須承擔起培養(準)教師教研能力的重任。

三、教研能力的內涵

要有效地實施教師教育改革、培養師范生和在職教師的教研能力,首先必須明確教研能力的內涵。

教研能力的內涵非常豐富,許多研究者進行了探討。寧虹認為“教師成為研究者是以整體、根本、開放、創造的態度理解教育、教學和研究,把教育、教學、研究視為教師工作的整體構成,它們原本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8]高雙桂概括了教師教研能力的五個部分:敏銳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立體思維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9]。肖鈺士則將教師的科研素養細化為八個方面,強調了教師的知識面、資料收集和信息開發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嚴謹的作風、實驗設計和計算能力、發現分析和論證問題的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運用能力[10]。結合已有文獻和我們在師范生培養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我們認為,教研能力指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能力,即:在教師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研究,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目的。具體而言,我們認為教研能力應該包含以下七個方面:第一,教研意識:能夠意識到教研能力對現代教師的重要性;第二,教研知識:能夠識別教研,了解教研的特點、掌握常見的教研方法;第三,實際教研水平較高;第四,教研實踐參與:熟諳教研的選題、設計、調研、資料收集、數據分析、論文撰寫等步驟,經常閱讀教研文獻,經常參與教研實踐;第五,教研意愿:愿意閱讀教研文獻、從事教研實踐和獲得教研指導;第六,教研能力培養: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培養自己的教研能力;第七,反思能力:養成反思教與學的習慣,多角度、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與學。

四、師范生教研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

許多研究者就如何培養職前和在職教師的教研能力進行了思考和探索。顧群提出從培養師范生的“問題感”出發,激發他們的教研意識,并最終培養其教研能力[11];她還與楊平共同構建了涵蓋高校辦學與基礎教育對接、理論實踐相結合、知識向能力轉化、學習研究相結合等四個主要問題的教研能力培養模式[12]。其他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培養師范生或在職教師教研能力的路徑與方法[13-16]。

這些研究者的思考與探索有力地促進了教研能力的培養。但是這些研究也有著共同的致命弱點:這些研究都是研究者基于日常觀察的思考,較少進行實證檢驗。因此,相對而言,這些成果的實踐價值存在著局限。

為彌補已有研究的不足,我們結合教育教學經驗,以及在省教改項目研究中積累的成果,構建了初步的師范生教研能力培養模式(如圖1 所示)。

這一模式將教研能力的培養與師范生必須學習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論”“中學教學技能實訓”“學術論文寫作”三門課程,以及他們必須實踐的教育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相結合,并在他們畢業后的入職第一年繼續進行跟蹤指導。希望通過這一一體化的模式,達到培養師范生教研能力的目的。

五、教研能力培養模式闡釋

目前,我們正在逐步檢驗上述模式在實踐中的效果。在此,我們對這一模式進行詳細的闡述。(一)“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與教研能力的培養在這一步,我們對“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考核進行改革。內容方面,除基本的學科內容與教學內容外,以專題的方式融入適合中小學教師的教研理念與方法(初步擬定校本教研、教育敘事和行動研究)的介紹:向師范生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并呈現優秀的研究范例。教學方法方面,采用教師教學與師范生課后自學相結合的方法,除教師課堂講授這三方面的知識之外,給師范生印發相應的經過精心挑選的資料手冊(資料中理論、優秀案例、專家點評相結合)。考核方式方面,采用形成性評價,要求師范生在學習每一個專題時撰寫學習日志和課后讀書報告(引導師范生在學習日志和讀書報告中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歷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教師對全部學習日志和讀書報告進行書面點評,并在課堂上呈現和點評優秀的學習日志和讀書報告;學期末,師范生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和梳理,撰寫學期學習報告。師范生課程成績為課堂表現+學習日志和讀書報告完成情況。教師則將一學期中優秀的學習日志和讀書報告、精彩的點評、典型的研究案例制作成海報供學生欣賞。

這樣,在這一門課程上,師范生可以積累教研知識,閱讀教研文獻、進行多次反思,再加上教師的引導,樹立教研意識。

(二)“中學教學技能實訓”與教研能力的培養

很多師范院校的這一門課程由授課教師自主安排教學,其結果是教學方式五花八門,隨意性大,教學效果不佳。有些高師院校已在著手對這一課程進行改革。筆者所在學校已有相關改革。在改革方式下,該課程開始以小組的方式實施,課程內容包含中小學教案設計與點評、上課/說課優質課觀摩與評價、說課實踐與點評、上課實踐與點評、板書設計與評價、多媒體課件制作等多項內容。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助于師范生全面鍛煉教學技能。但是這樣的設計忽視了該門課程在培養師范生教研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認為可以結合中小學的教研實際,對這一新授課模式中的某些環節進行優化,以培養師范生的教研能力。

我們擬做如下補充。首先,教案設計部分要求師范生以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其次,優質課評價、說課點評、上課點評、板書評價、多媒體課件評價時,點評者不僅僅是教師,而且要引導師范生積極參與點評的過程。此外,上課實踐過程中,引導師范生以同課異構的方式展開。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要求師范生進行反思,以記錄師范生的心得體會和個人思考。最后,課堂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有必要在課外通過郵箱、博客或課程網站等現代化教學平臺為師范生提供各種形式的優質課外資源,并加強課外對師范生的指導。事實上,這樣的平臺可以一貫地運用于本文師范生教研能力培養的所有環節。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同課異構是現在中小學最為常見的教研活動。在“中學教學技能實訓”課程中融入這些活動,有助于師范生提早接觸和體會中小學教研活動,為他們實習和以后從教盡快適應這些活動打下基礎。而學習過程中的反思環節也可以繼續鍛煉師范生的反思能力,并引發他們對各種教學與研究活動的思考。

(三)“學術論文寫作”與研究能力的培養

“學術論文寫作”課程本身的目的就是培養師范生的研究能力。但是許多師范院校該門課程設置時間短、只有八周,通常授課教師只能簡單地介紹一些資料查找途徑和目錄制作等技術方面的內容,對真實的研究及其過程則無暇顧及。這樣,該門課程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革,帶領師范生真正經歷研究的每一個步驟。

我們在收集相關資料時發現,顧佩婭等在蘇州大學英語專業開展的畢業論文寫作課程模式中帶領學生經歷選題、文獻綜述和設計研究的過程,借助計算機與網絡,構建以問題/項目為中心的研究性學習環境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7],這種做法值得借鑒。而熊淑慧和鄒為誠將學術研究能力分為學術論文的語篇結構、科學思維和學術語言[18]的做法也提醒我們“學術論文”課程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這三個方面。

在實踐操作中,可以將“學術論文寫作”課程具體劃分為幾個環節,分別引導師范生關注學術論文的結構、語言和思維,引導他們進行選題,撰寫文獻綜述和進行研究設計(含研究方法、數據收集與分析方法等的介紹)。每一階段要求師范生分別完成相應的實踐任務:分析論文結構、語言、思維,選擇一個研究話題,閱讀相關文獻并寫綜述,設計具體的研究。

考慮到課堂時間的有限性,可以借鑒顧佩婭等的做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使用網絡學習平臺,將資料查找、目錄制作等技術方面的內容在網絡中呈現出來;還可以為師范生提供相關的書籍和資料;引導師范生將每一階段完成的任務上傳到該平臺,與教師和其他師范生互相交流和學習。師范生也要就每一學習過程進行思考,學期結束時再總體回顧與反思。

這樣的設計引導著師范生實實在在地經歷研究過程,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學術論文。

(四)教育實習與教研能力的培養

教育實習是高師教育中最為核心的實踐機會。師范生初次真正地以教師的身份走進學校、感受教育教學實踐,他們會有很多的感慨、感想和感動。這些感觸是他們以后從教的寶貴財富,因此有必要引導師范生以一定的方式記錄下來。師范生實習中會碰到很多疑惑問題,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平臺供師范生與教師和其他師范生交流。此外,實習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各種現象也需要師范生以研究的眼光進行審視,獲得對這些問題和現象的深度認識。

基于上述思考,我們認為教育實習中可以引導師范生做如下事情:第一,以教育敘事的形式記錄他們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所發生的典型事件,并對這些事件進行思考。將教育敘事放到博客或課程網絡的公共平臺中,供大家閱讀和評論。最好能夠邀請相關專業的大學教師、中學教師、在讀博士、教研員等對師范生的教育敘事進行評論。第二,通過QQ、課程網絡等平臺與教師和其他師范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共同討論教育教學中碰到的困難。參與交流討論的人員應該包括師范生、實習基地原任課教師、大學指導教師等。第三,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研究知識和經驗,結合實習學校和班級的具體情境,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具體可包括教育實習敘事、行動研究、教學實驗、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等。為使師范生參與研究更加充分有效,可以參考顧佩婭等的做法,邀請研究生擔任助教,通過集體合作、個別指導、互相商討等方式參與到師范生的研究過程之中。

這樣,師范生集中鍛煉了敘事和反思能力,也初步地參與到了實踐研究之中。這既能鍛煉他們的能力,又能豐富他們的實習生活,并較為完整地記錄他們實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五)畢業論文寫作與研究能力的培養

有了前面四步的積淀,師范生的教研能力應該有了大幅提高。可以開始獨立地進行一定的研究。畢業論文寫作剛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到了這一步,教師應該盡量少地參與師范生的研究過程,只在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即可。這時,教師要特別強調學術論文的規范,引導師范生掌握學術規范,科學規范地完成自己的研究。

與教育實習相比,這一步驟中師范生開始獨立自主地經歷研究的整個過程,有助于強化他們的研究能力。而教師在學術規范方面的引導有助于師范生養成規范做研究的習慣。

(六)入職初期與教研能力的培養

畢業論文寫作的完成意味著師范生在高師院校的教研能力培養過程順利結束。師范生可以走上教育教學崗位,參與到日常教學和研究過程當中。此時,新入職的教師處于站穩講臺的職業發展階段,對中小學教材還不熟悉,還只能邊緣參與學校的各種組織(教研組)。他們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這時,大學教師仍有必要以專家的身份對新入職的教師進行引導,指導他們不斷對教育教學進行反思,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組織中并爭取同伴的幫助,從而對他們正式的教育教學進行感悟和研究,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促進自身發展的目的。此外,步入正式崗位的教師面臨著各種現實的壓力,研究成果的公開已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大學教師要在研究成果公開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

上述六個步驟結合高師教育的各個必然環節,環環相扣,輻射了教研能力培養的各個方面,必將在師范生教研能力的培養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當然,實際的教學總是錯綜復雜,這一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將會遇到哪些困難、有哪些步驟需要進一步完善等有待我們接下來在實踐中檢驗。

六、結語

本文以新時代對教師教研能力的訴求為基礎,倡導師范院校肩負起培養教師教研能力的歷史重任,正確把握教研能力的內涵,探求培養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提出將“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課程、“中學教學技能實訓”課程、“學術論文寫作”課程、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高師教育中的必然環節與師范生教研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并在師范生入職初期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最終優化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以教研能力培養為取向的教師教育課程模式,培養和造就具有較強教研能力的教師。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EB/OL].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0-07-29/2014-12-2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 試行), 信息公開[EB/OL].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0.html,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6.html.2011-12-12/2014-12-24.

[3] 朱新卓.教師專業化的現代性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49-51.

[4] 樊潔.科研素質——中學教師亟待提高的教育素養[J].現代教育科學,2003(4):98-99.

[5] 姚婧.研究性學習與高師科研素質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3(5):17.

[6] 徐大生.高師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現狀及其培養[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4):116.

[7] 朱沛雨.師范生教科研素養狀況的調查與思考——以宿遷學院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1):19.

[8] 寧虹.“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解與可行途徑[J].比較教育研究,2002(1):52.

[9] 高雙桂.淺談高師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95-96.

[10] 肖鈺士.論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的培養[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4):40.

[11] 顧群.教研能力的培養要從激發“問題感”開始——談高師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研意識的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08(4):152.

[12] 顧群,楊平.高師學生教研能力培養模式的建構[J].繼續教育研究,2011(3):87.

[13] 李海濤.論轉型期高師生教改意識和教研能力的培養[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3):97-102.

[14] 肖全民.基于專業化發展的師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8(11):58-59.

[15] 苑廣濱.立足專業發展,樹立教研意識——談小教專業(本科)師范生教研意識及能力的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08(6):151-152.

[16] 周淑紅.高師學生教研意識培養與教學能力培養整合的策略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0(4):113-114.

[17] 顧佩婭、張燁、古海波.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課研究性教學設計與實踐[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4):44-51.

篇(5)

協會各專業委員會、地方教育技術協會組織;相關教育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校: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12年年會暨全國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研討會于12月初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二、協辦單位:廣東省廣播電視大學 廣東省電化教育館廣東省高校教育技術研究會

三、支持單位:深圳市學之泉集團有限公司

四、會議主題:融合、應用、創新

五、會議程序:

(一)2012年年會

1、領導講話:傳達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2、為獲獎的影視作品、案例、論文、網站、敘事、課程包、PPT頒獎

3、會長講話:總結協會2012年工作

4、召開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二)全國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研討會

1、教育技術專業發展:教學設計師、媒資工程師、系統架構師的職業設計

2、“三通兩平臺”的規劃設計與實施研究

3、開放大學的創新與遠程教育的變革

4、數字校園綜合解決方案、網絡多媒體技術支撐環境

5、云服務、電子書包、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教育應用

(三)新技術設備展示

六、參會代表范圍

(一)教育部有關司局領導

(二)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會長;學術委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

(三)協會各專業委員會代表

(四)全國教育影視優秀作品大賽,案例、論文、網站、敘事、課程包、PPT獲獎單位、作者,組織獎獲獎單位及個人

(五)企業代表

七、會議時間、地點等事項

(一)時間安排:12月7日(星期五)全天報到。8-9日開會、研討、觀摩。10日返程

(二)會議地點:東莞市嘉輝會酒店(龍鳳山莊影視度假村)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嘉輝路酒店聯系電話:0769-87563388

六、會議費用標準

會務費900元。雙人標間每天:320元/間,160元/床。大床標間:320元。此次會議在度假山莊召開,環境很好,房間數量有限,請務必于11月20日前將此回執傳真或電子郵件發到協會,會務組憑回執表向賓館確定房間。

由東莞市嘉輝會酒店出具會務費的正式發票。

七、會議須知

為保證住宿,務必請于11月20日前將電子回執或傳真發回協會。報到時憑回執安排。

聯系人:岳華 電話:010-66419038 66490963 傳真:010-66490962

電子信箱:,此信箱收到后有自動回復

篇(6)

關鍵詞:教育敘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范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276-01

近年來,在教育的領域開展 “敘事研究 ”成為教師學習教育處理模式的重要方式。在遠古時代,人類試圖在研究教育工作的各種敘事材料經驗的基礎上,取得專業領域的進展。近代,在探究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實踐中,人們開始進行分析、歸納、演繹敘事材料的重要性,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專業經驗,也可應用于教育研究,從而促進從事現代教育的教師能夠在組內分享教育經驗,從而提升教師群體蓬勃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現代社會,專業性的敘事研究的研究范式以人為本,越來越多的教育和研究活動看重它的經驗、感知和行動,是教師促進自己的跳躍,運用各種方法融合到領域中去,形成空前壯觀的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教育敘事研究方法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教育敘事研究是教師實踐智慧或隱性知識,是自下而上的教育研究方法的一個反映,其最大的意義在于讓教師真正成為研究的主體,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教育研究與教育行動分離,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從復雜的教育和教學實踐中挖掘那些艱深的理論或實驗數據來概括抽象的含義和深層規律。重視研究人的心理和情緒活動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體現,注重行動與反思,對不切實際的說辭,倡導“一個典型,勝千言萬語”,以促進移植和參考,強調理論來自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和校正,可以應用在實際情況中的才是有價值理論。這是當前教育敘事研究逐漸受到尊重的問題。

教育敘事研究是教師講述案例時,整理自己的思維,反思自己的困惑,并驗證自己的經驗,體驗到成功的過程。具體來說,教育敘事研究可以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態度和行為的突破,可以通過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提升教育感悟,可以鼓勵教師改進教育實踐,可以喚醒教師的情感,體驗教育價值,成為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和溝通的有效途徑。

二、開展教育敘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敘事研究是一種實際的工作,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深入到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地在總結自身的實踐經驗,加強教育和教學反思,積累材料,善于發現問題并進行思考,同時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最終達到專業成熟的地步。

1、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實施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要使自己的思想,及時跟進教育形勢的發展,就必須加強學習,自我提升理論水平和科學素養,提高理論和實踐的水平,可以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從容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從每一個問題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

每個教師都是要讀書學習的,研究工作的基礎是提高理論素養。開展教育敘事研究,雖然不需要高深的理論,但我們不能忽視理論的價值。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可以開發思維,啟迪智慧,提高洞察力和分析力,升華思想。

2、學會關愛,懷有一顆善良的心

只要心中有愛,再去接觸學生的童心,在不斷撞擊,才會產生火花并能夠交融,才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美麗動人的教育故事才會生動傳神,自然真切。只看到缺點和不足,對學生百般挑剔的所謂的嚴格要求,只會削弱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的成才是有害的,教育敘事研究也就無從談起。

3、善于發現,有一雙敏銳的眼睛

純真的學生世界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是一首首優美意境的散文詩,是一本本意義深邃的書籍。教育敘事研究必須有一雙銳利的眼睛,找到并讀取學生學習生活中迷人的火花,捕獲精彩細節,及時從理性的角度洞察分析,體會深刻內涵,著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是教育的真諦所在。人常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教師要在事事處處關注身邊事,留意身邊問題,便能找到探討的話題,比如,學生成長中的典型個案、教師教育生活中的故事、師生共同成長的記錄、有關教學的對話、案例反思等等。敘事研究的話題來自我們日常的觀察,日常的思考。

網絡的普及,有越來越豐富的信息資源,信息溝通更加簡單和快捷。思想保守,只能固步自封,影響和限制發展。教育敘事研究,同樣需要有這種資源共享和開放的心態。教學情感,困惑和見解,教育和評價,教學實踐寫于教育敘事,讀者就會有不言自明的驚喜和進步。溝通和交流,在校本培訓和教育敘事研究中是很好的策略,等待我們去挖掘和實踐。

4、教育敘事研究貴在得法

教師的工作有多少種,敘事研究就有多少類型,教師的工作有多么廣闊,敘事研究的主題就有多么廣闊。這樣看來,敘事研究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格式,統一要求。敘事研究有更多的彈性, 有更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教師敘事研究要反映現實,富有創造性,為教師掌握和運用。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要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要有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要有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反思,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和背景。教師敘事研究掌握一些基本要求,就能進一步實現敘事自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促進研究工作。

教育敘事是教師綜合運用知識、教學話語的實踐。教育敘事努力恢復的科學話語所遺忘和壓制“教育案例”,“教育事件”,重申教師的知識和教學話語對理論教育研究的意義。教育敘事鼓勵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總結,質疑教育的終極意義,從而不斷結合自己的實際知識,對發展教育做出獨特理解。在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知識和教育敘事建設,體現了師者的實踐智慧和手段。教育敘事研究是助推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丁 鋼:像范梅南那樣做敘事研究[J].上海教育,2015,(08A)):18-20

篇(7)

關鍵詞:班主任; 教育 ;科學; 研究

一、班主任進行教育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學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學知識和解決教育中的問題為目的的,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創新。什么是教育創新?教育創新不是把以前的東西掉,自己再搞一個新的東西出來,而是在日常工作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做出的點點滴滴的嘗試。班主任如此,學生亦如此。所以,對于廣大班主任來說,從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二、班主任進行教育研究的方式

1.班主任需要什么樣的研究

提起研究,很多人立即想到課題立項啊、論文寫作啊、方法追求啊等等,就頭疼得要命。把教學研究看得過于神秘、高大,使得大多數老師望而生畏。其實,班主任的研究不同于專門研究人員的研究,我們每天都在搞研究只是無意罷了。沒把日常工作中對教學問題的點點滴滴的嘗試與研究掛上鉤,只是一味的用他人的理論來代替自己的理論,用他人的實踐來代替自己的實踐,教育研究變得有問題沒實踐,有論文沒成果,忽視了學校教學研究的實質。

班主任研究與專門研究者的研究是有區別的:用貴州教育家汪廣仁教授的話來說,我們班主任的研究目的是解決前沿實際問題,研究的課題就是教育教學中困擾我們的問題,研究的對象就是學生、自己和課堂,研究的過程是整個教學過程,研究的成果就是學生的發展、質量的提高,把整個過程用文字表述出來就是成果(論文)。即:班主任即專家,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效果即成果。

有的班主任說,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忙,沒時間搞研究,將教育研究看作軟任務。實際上,班主任對教育規律的每一點認識,教育實踐水平的每一次提高,往往先來自教育研究,所有優秀的教育教學過程總是和教育研究交織在一起。只要我們心中有問題,有探索教育的熱情,并在教學中嘗試解決問題的辦法,研究就和教學是一致的,只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教育學生,而不會增加額外負擔。這就像會自行車的人只會感到騎車方便,而不會覺得車子是負擔一樣。

2.班主任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校本行動研究

校本行動研究從基本理念來看,與校本培訓、校本課程、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都充分體現了“基于學校、通過學校、為了學校”的主要思想。它的基本特征為:它使學校生活中每日每時發生的平凡事件,班主任和學生的生存狀態、生活情景,常態中的教學行為、教學現象和教學細節成為研究的主體內容。“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就是行動研究的過程。

三、教學行動研究的過程

行動研究的價值追求主要是解決實踐問題,并使班主任在研究中獲得發展,至于是否能為教育理論的創新添磚加瓦則在其次。因此,班主任搞研究要從身邊的問題入手。

1.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研究的開始先要找問題。選擇一個我們在教育學生當中感到非常困惑的問題,如低年級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在大班額情況下如何照顧學生的差異、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等等,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班主任去探索、去研究。

對問題的選擇要小、實、活。當然,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有大有小,班主任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總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實不宜虛,宜活不宜死。就是說應盡量選擇小課題,以小見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題小做,浮光掠影。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不選擇抽象空泛的問題。要隨著改革的發展靈活選題。也可以根據實際研究需要對原課題的內涵做適當調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變。

2.分析和表達問題

問題分析越清晰,表述越具體,越有操作性。選中問題就是選中了課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對比較籠統、模糊的問題做進一步分析,抓住最關鍵的因素,對癥下藥。如對語文學習興趣,可分析為作文興趣、寫字興趣、作業興趣等等,作文興趣又可分為觀察興趣、修改興趣、課外閱讀興趣等。這樣一路盤剝下來,病根就被我們找到了。然后抓住一點,確定要研究的對象(學生、自己、課堂),進行研究。

3.擬訂解決問題的可能策略

針對具體化的問題,基于對原因的分析,進行思考:有哪些可能的辦法能解決它?在已有經驗中尋求,也可以學習相關理論,逐一列出可能解決的辦法,選出最佳方案,確定實施計劃。

4.實踐嘗試解決問題的策略

班主任的研究方式是行動研究,即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種實踐可以是對個案(一個問題、一個學生、一堂課)的研究,也可以是整體的研究,時間可長可短,直到問題解決。

針對班主任研究工作的特點和當前課改工作的需要,我們特別倡導進行個案研究。此種研究可以對對象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這種研究范圍小,時間也相對短一些,操作性強。在新的課改中,由于教學理念的轉化,課堂教學要進行全面深入的變革,許多班主任對此感到困惑。以一節課作為一個研究的個案,組織班主任進行深入研究,對班主任如何改革課堂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個案研究對于班主任來說看得見摸得著,貼近班主任的實際工作,也有助于班主任通過個案將教育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個案研究最大的好處是能幫助班主任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

另外,在行動研究中要注意觀察、收集資料。作教育的有心人,時刻保持一顆對問題敏感的心。對問題經常思考。我們眼里有問題,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智慧。對上課的例子、感受立刻記下來,“勤”會讓我們受益無窮。不要等到寫總結的時候,那些在研究過程中曾經使我們感動的事例、真切的感受都成了昨日的記憶,早沒了鮮活的味道了。

四、研究結果的表述

在解決問題之后,班主任需要將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整個過程敘述出來。如何表達研究結果?它決不是論文寫作這一種形式。像調查報告、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總結(對教學所得所失的回顧)、教后記(教后一得,教后疑問)、教學日記、教學隨筆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特點自由選用。表達結果要從最細微處著手,細心思考。把自己的課堂智慧、案例、教學感想切實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自己研究的足跡、成長的梯子。

有些班主任寫作論文時,往往喜歡宏大、神秘,層層包含,一味追求對“大道理”的談論,使研究結果的表述變得空泛,缺乏生命力。校本研究的方式決定了結果的表述方式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理論寫作,所以“教育敘事”成為行動研究結果表述采用最多的方式。教育敘事,即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過程。教育敘事研究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班主任敘述教育故事不是為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自我敘述來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學思維。一部好的教育敘事研究,不僅是班主任自身心路歷程的真實反映,同時也是其他班主任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礎和對照學習的鏡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色综合网站| 艳妇臀荡乳欲伦69调教视频| 公交车大龟廷进我身体里|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2021|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人与禽性视频77777| 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伊在| 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韩国|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 无码一区18禁3d| 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99re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免费能直接看黄的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天堂资源中文www|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被伴郎的内捧猛烈进出h视频|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视频|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午夜免费啪视频|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