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銀行中間業務論文

銀行中間業務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3 15:16: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銀行中間業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銀行中間業務論文

篇(1)

關鍵詞: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中間業務

文章編號:1003-4625(2006)11-0038-03中圖分類號:F832.33文獻標識碼:A

一、股份制改造對中間業務發展的影響分析

(一)股份制改造促進商業銀行內部資源配置發生變化

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財、物、組織機構等方面的全面重組與再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作為一個成熟的現代商業銀行,在其內部資源配置方面,首先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其次是兼顧各項業務發展的平衡;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要求。中間業務作為一種風險低、收益高,且屬于我國商業銀行諸多業務中的“短板”。股改后的銀行必然會在其“短板”業務上有所改進,從而促使其內部資源配置發生變化。據對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行的調查,目前,建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革“三步走”戰略已基本結束。在中間業務發展上,傳統銀行經營理論正逐步向現代銀行經營理念轉變,現代經營觀念趨于成熟,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進行了準確定位,在經營戰略上把中間業務作為銀行三大支柱之一進行大力發展。在機構設置方面,目前建設銀行已專門成立了中間業務發展部,具體負責統一的業務規劃、業務指導和有效協調。同時,中間業務在人員配備、經費開支、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自主性,擁有中間業務職能的諸部門在中間業務管理部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整體功效得到較大發揮。

(二)股份制改造使商業銀行利益訴求發生變化

在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各金融機構為追求短期經營業績,普遍把中間業務作為吸收存款和爭攬客戶的一種手段,許多中間業務諸如工資、信息咨詢、上門收款、零殘幣兌換等業務成為銀行的無償服務。就連國際上通行的信用卡收取年費的規定,許多商業銀行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各種技術性操作手段給免除了。這種現象隨著銀行業股份制改造的深入進行正在逐步打破。信用卡收取年費、小額存款收取管理費、工資收取單位費用、零殘幣兌換收費等中間業務已在部分商業銀行進行,其他商業銀行也在跟進過程中,并且各行在中間業務收費上表現出了意志絕對的統一。盡管部分收費單位和個人對中間業務收費表示一定的反對與抵觸,但在商業銀行股改利益訴求壓力下,正在漸次妥協。如,建設銀行代收電力公司和水務公司的電費、水費,前些年代收該兩種費建行都作為吸收銀行存款的一種手段。

(三)業務創新少,品種單一,實用性不強的狀況正在改變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開辦的中間業務無論是品種,還是實用性方面都較之前有了較大的改變。在品種上,目前國內銀行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00余種。在一些傳統的銀行卡業務、結算業務、一般性收付業務上,擴大了業務面和增加技術支持。在技術含量高、盈利較大的諸如咨詢業務、現金管理、風險管理、投資銀行業務等方面,商業銀行針對市場客戶細分人群加強了市場開發和營銷。其他如信托租賃、信用證、各類擔保、投資承諾、外匯買賣及金融衍生等外匯業務也根據地域不同適當推出。尤其是近兩年,各銀行業機構普遍加大了證券、基金、保險等業務的創新與推廣。在營銷手段方面,目前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時充分發揮全員營銷的作用,基層行多數能主動地把中間業務推廣到市場中去。另外,我國多年來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等市場中間業務也相應地推出貨幣市場投資基金、外匯理財等產品。

(四)股份制改革帶來了觀念和經營理念的嬗變,給各項中間業務的發展帶來的歷史性變化

目前,制約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是經營機制和經營理念上的問題。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可以通過制度性調整強行促使經營機制內生。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不僅是要解決外在的體制問題,更關鍵的是促進內在經營理念的嬗變。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通過統籌局部與全局,速度、質量與效益,資產、負債與中間業務,業務發展與隊伍建設之間的關系,轉變觀念和對現代商業銀行的認識,從而全面提升經營理念。

從焦作市近年來中間業務發展情況來看,也從實證方面體現到了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對中間業務發展的貢獻。主要表現為:

1.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呈現出快速的增長態勢(如圖一)。2003年,焦作市商業銀行本外幣中間業務收入為2614.33萬元,增長3.7%。進入股份制改革后,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增速加快,2004年、2005年本外幣當年增幅分別達到86.64%、20.79%。增長速度分別高于2003年近80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

2.股份制銀行改革進展不同體現在中間業務發展的不同(如圖二)。建設銀行是2003年以來在焦作市諸多金融機構中中間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的銀行(其圖形變化最陡),其中間業務收入總量也由原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排名第三增長到第一。建設銀行2004年、2005年中間業務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50.20%和38.77%,分別高于全金融機構當年增速63.56和17.98個百分點。反觀地方性金融機構-城市商業銀行,2002年以來,盡管中間業務總量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但其增長速度要明顯低于原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增長速度。

3.中間業務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2005年焦作市中間業務收入結構如圖三)

如圖三所示,隨著股份制改造而形成的產品結構豐富、新增業務收入增加等原因,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結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盡管支付結算業務收入仍居各項中間業務收入中的“龍頭”地位,但銀行卡業務、業務等中間業務收入快速上升。與2002年比較,2005年焦作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中結算類收入占比下降了19個百分點,而銀行卡收入上升了19.32個百分點。正逐步形成以結算收入、銀行卡收入、收入“三足鼎立”局面。同時,擔保、融資顧問、托管等新興中間業務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二、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后中間業務發展的趨勢與研判

目前,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大勢已不可逆轉。根據我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協議,到2006年底我國將全面開放銀行業,外資金融機構將享受與中資金融機構同等的國民待遇,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展開競爭。隨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推進加快,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以其風險小、收益高、創新潛力大的特點逐步成為銀行業競爭的新領域,大力發展中間業務,進一步拓寬商業銀行盈利渠道,降低經營風險,增強綜合競爭能力,是我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革后的重要利潤增長源。我們從商業銀行股改后可能遇到的利益增長因素和削減因素兩方面入手,分析股改后短期內及長期發展趨勢,并綜合得出一個基本性的判斷。

篇(2)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連續8次降息使銀行貸款的利差進一步收窄,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熟、融資渠道多元化,“金融脫媒”現象越演越烈,以往銀行作為融資主渠道的地位日益弱化,使以利息收益為主要盈利手段的銀行經營模式受到了嚴峻挑戰。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面對目前金融市場發展中的巨變及結合國際銀行同業的發展經驗,尤其是為了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資銀行強有力的挑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成為國內銀行業的共識。但是,近年來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實踐表明,法律風險日益成為制約中間業務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為:

首先,中間業務法律關系復雜、多樣,容易滋生法律風險。中間業務往往是不同金融產品的組合和衍生,在法律關系上必然表現為多重法律關系的組合,不同權利、義務的銜接,其中,還需相當的靈活性,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一項中間業務產品是否成功往往取決于其法律框架的設計是否合理、縝密,表現為既要滿足客戶的需要,又要具有操作性,同時還要符合現有的法律、法規。

其次,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性與法律、法規相對滯后的矛盾突出,導致其隱藏著巨大的法律風險。商業銀行利用現有的資源如網絡,在不增加銀行資產和負債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各種增值服務是中間業務的重要特征。因而,創新是中間業務的必然要求。國內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銀行服務與證券、保險市場的結合方面,主要是證券資金清算、銀證合作、資產證券化等;二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上銀行服務。然而,這兩方面的法律、法規十分缺乏。以網上銀行為例,中國人民銀行頒布實施的《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主要是規范商業銀行開展網上銀行業務的準入條件、審批及風險管理,側重監管職能,而未涉及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權利義務安排,其中涉及的電子認證、電子貨幣及電子資金劃撥等方面的法律,在我國還不完備,使得中間業務的創新缺乏一個完善的法律環境,因而使得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法律風險更加突現。

再次,由于我國《商業銀行法》確立了銀行不得經營證券、保險業務的分業經營模式,使得中資銀行面對混業經營經驗豐富、管理理念先進的外資銀行,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通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打混業經營中間業務球,使得商業銀行隨時面臨可能被央行處罰的法律風險。

由此可見,如何有效地控制中間業務法律風險,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過程中不得不直面的關鍵問題。那么,商業銀行怎樣才能有效地控制中間業務法律風險呢?

從銀行中間業務的外部法制環境角度考察,央行加強中間業務立法是商業銀行控制中間業務法律風險的基本前提。一方面,當前中間業務法律關系的不確定性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調整。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開展時間不長,監管機關的中間業務立法經驗有待積累、立法內容側重監管,忽視了銀行與客戶關系的調整,缺乏對中間業務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規范,使得中間業務法律關系缺乏穩定性、可預期性和確定性。如,當前直接規范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法規《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及與實施該規定相關的通知這兩個法律文件,就屬典型的監管型法規。另一方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我國商業銀行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而不斷創新的中間業務金融產品,如銀證通、離岸銀行中間業務、網上銀行中間業務等,同樣需要中間業務立法予以規范,這是中間業務順利運作的外部法制框架。

篇(3)

商業銀行積極穩妥地中間業務,既是擺脫七次降息以來,存貨利差日趨減小,利潤趨微困境的需要,也是應對加入WTO后外資銀行沖擊的理性選擇。本文擬從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入手,通過國際比較發現其,揭示其成因,在此基礎上提出若干對策。

學年論文提綱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二、國際比較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品種少,層次低

2、規模小,效益差

3、服務手段落后

4、市場競爭秩序混亂

三、成因

1、觀念落后

2、業務管理不規范

3、外部環境不成熟

四、若干對策

1、轉變觀念、合理規劃

2、規范管理

3、完善外部環境

篇(4)

論文摘要:隨著存貸款利差幅度的減少和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形勢日趨嚴峻,中間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競爭點。文章通過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現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了解決相應問題的建議及對策。

一、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

所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銀行不運用或較少運用自己的資金,以中間人的身份替客戶辦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項,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中間業務的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一)商業銀行適應存貸利率差減少的需要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幅度的減少,其收益所占的比重也在日益縮小。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去開拓各種非利息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商業銀行經營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銀行傳統的經營觀念也越來越不能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因此,銀行應該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以此來推動銀行發展、滿足客戶的需求。此外,隨著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銀行應經國際化、多元化的需要,也是其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三)商業銀行化解不良資產,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需要

一般來說,世界主要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不到4%,而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遠遠高于這個數字,達到了20%左右。這嚴重降低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中間業務具有成本低、收益大、風險小的優勢,有助于商業銀行積累大量資本,化解不良資產,增強競爭能力,是商業銀行未來競爭的重點。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理念落后,對發展中間業務存在認識偏差

受落后的經營理念束縛,我國商業銀行對國際銀行業中間業務快速發展的趨勢認識不足,對利率市場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后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的壓力認識不足。沒有對商業銀行業務進行準確定位,普遍只重視開拓存貸業務,將中間業務作為存貸款業務的附屬業務、派生業務,以犧牲中間業務為代價換取存貸款業務的快速增長,甚至不惜成本,采取少收費或不收費,就是為了占領信貸市場。沒有從戰略角度將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三大業務之一來發展。

(二)服務品種單一,科技含量不高,創新能力不足

中間業務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業務品種眾多,而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服務,仍以傳統的接受客戶委托,不占用自己的資產和收取手續費為主。據悉,全國已開辦的中間業務品種多達400多種,但從整體看起主導作用的仍是那些籌資功能較強、日常操作簡單的結算類、類等技術含量低、利潤率很低的低附加值業務,相比之下,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咨詢類、承諾類、代客理財的中間業務比較少,各類擔保貸款和投資承諾、外匯買賣等新興表外業務發展緩慢,很多業務尚處于初級狀態,金融衍生工具則基本是空白,缺乏深度和廣度。

(三)管理無序,缺乏統一規劃

由于中間業務的開展往往涉及多個部門,使得中間業務難以像存貸款業務那樣,集中由某一個部門管理,需要一個專門機構來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然而,我國商業銀行缺乏科學的管理經營體制,在發展中間業務過程中沒有專門的一個部門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協調,導致中間業務管理部門權限不清、職責不明,容易與與其他業務部門產生利益沖突。此外,由于中間業務的管理缺乏業務政策和決策的統一性、連貫性,中間業務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

(四)收費偏低,同業競爭不規范

國內中間業務市場競爭不規范、收費偏低和標準不統一問題已成為制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主要障礙。在《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以前,各商業銀行收費標準高低不一,不少商業銀行在某種程度上將其作為爭奪存款份額的手段,致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開展出現低收費或無償服務的惡性競爭局面。《辦法》雖然對中間業務收費標準有了一定的規定,但很多銀行仍然采取各種變通手段少收費或不收費,,使銀行在中間業務市場競爭中仍然無法避免無序的惡性競爭。經常會出現一行開辦了新業務品種,其他銀行一哄而上仿效的情況,導致銀行之間中間業務品種基本雷同。此外,受傳統觀念影響,我國消費者對銀行的有關中間業務收費還不能接受,這又進一步降低了銀行推廣新業務過程中的積極性。

(五)技術手段落后,高素質從業人員嚴重不足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是技術含量高的業務,對計算機的網絡化水平、電子通訊的速度質量要求極高。而我國的商業銀行缺乏高效、快捷的結算支付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給中間業務經營與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中間業務是知識密集型業務,涉及領域廣,需要熟悉銀行業務及計算機、法律、國際金融、投資、證券、保險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但缺乏既懂銀行業務,又懂證券、保險、信托等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制約了那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業務的深入發展。

(六)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政策不統一,管理體制僵化

雖然央行在政策上鼓勵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但是由于央行的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缺乏一致性,使得銀行和地方政府的糾紛時有發生。舉個例子來說,工商局認為銀行發展的新業務未在營業執照上注明,超出了其注冊的營業范圍;物價局對銀行的收費標準存在異議,要進行整頓。

我國的《商業銀行法》對于銀行的業務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管理,明確商業銀行在國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業務和證券業務。雖然初衷是為了促進金融業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但在客觀上限制了銀行設計開發跨領域、綜合性、多方位的中間業務產品,抑制金融產品的創新。雖然央行已于2002年8月頒布了《管理辦法》,但仍然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發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我國可借鑒西方國家發展表外業務的經驗,采取如下對策:

(一)更新經營理念,將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利差將越來越小,利息收入對利潤的貢獻度將大幅下降。我國商業銀行自身應充分重視中間業務,摒除“中間業務只是存貸業務的附屬業務”的觀念,將中間業務定位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使之成為支柱業務。

(二)積極開拓表外業務新品種,開發出滿足差異化需求的中間業務產品

我國商業銀行可以考慮從業務種類、業務方式、業務內容、客戶關系、收費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發展咨詢業務和交易業務,在發展傳統存貸業務的同時向客戶介紹信用卡、投資咨詢、個人理財等業務。同時要對客戶資源進行細分,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

(三)建立統一的中間業務管理機構,加強中間業務風險監督與內控

商業銀行應成立中間業務管理部,統一制定中間業務的發展目標和新產品開發戰略,開展中間業務活動,并進行有效地績效考核和評估。同時,健全風險內控和監管制度,中間業務是一種低風險性業務,但并不等于是無風險業務,可能存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結算風險等。鑒于這種情況,商業銀行在開展中間業務時,必須堅持業務拓展與風險防范并重的原則,建立中間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對中間業務的內部稽核和監督等。

(四)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金融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的管理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就成為關鍵。因此應充分發揮銀行業協會的作用,由協會牽頭,加強銀行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使得銀行之間對于收費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達成一致,以創建公平競爭環境。

(五)加強科技投入,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

中間業務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技術裝備和人才的競爭。

一方面,注意科技開發,加快建設計算機網絡,實現金融電子化,開發或引進能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軟件系統。

另一方面,中間業務種類繁多,涉及面廣,是集人才、技術、機構、網絡、信息、資金等于一身的綜合業務,因此,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不僅需要經營管理人才,還需要專業型和復合型人才。

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既要大力引進一批具備金融、法律、財會、稅收、企業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又要建立員工長效培訓機制,為員工提供再學習的機會,使其能夠符合中間業務的發展需要。

篇(5)

【關鍵詞】商業銀行 中間業務 研究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廣義上講“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2001年7月4日人民銀行頒布《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它包括兩大類:不形成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的中間業務和形成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的中間業務。我國的中間業務等同于廣義上的表外業務。中間業務最基本的性質就是商業銀行在辦理中間業務的時候不直接作為信用活動的一方出現,即并不直接以債權人或債務人的身份參與,這是中間業務同負債業務和資產業務最根本的區別。至今,中間業務已經成為與傳統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共同構成了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的三大支注。

中間業務在國際金融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國、日本、英國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美國花旗銀行收入的80%則來自于中間業務,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是現代商業銀行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城市商業銀行走過了10多年的路程,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一員,但是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這一比例不足3%。因此加快發展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已經勢在必行。

一、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中國銀監會的2010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數量達到147家,共有從業人員20.66萬名;農村商業銀行85家,從業人員9.67萬名;農村合作銀行223家,從業人員8.11萬名;農信社2646家,從業人員55.09萬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3,769家,營業網點19.6萬個,從業人員299.1萬人。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起步比較晚,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的比重比較底低,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一般在20%左右,而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要達到30%~40%左右。銀監會統計數據標明,截止2009年末,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76.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不良貸款率遠遠低于34.23%的歷史最高水平,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繼續保持“雙降”的態勢;截至2011年底,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為99845億元,同比增長27.1%,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比例為9.0%,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這一比例不足3%,但客觀地說,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開展情況普遍不理想。

二、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SWOT分析

為分析城市商業銀行的整體市場環境和未來發展模式,必須深刻研究城市商業的發展形勢,在對城市商業銀行優勢(Strengh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等因素進行動態分析中,即用SWOT分析法對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形勢進行研究。

(一)城市商業銀行的優勢

1.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隸屬于地方政府是絕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的共同點,城市商業銀行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同樣也受著政府的干預。城市商業銀行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監管部門的監管指導下,始終以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為己任,牢牢把握“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鎮居民”的市場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以質效發展為核心,強調效益立行和資產強行,建立科學高效的風險防控、市場營銷、績效評價、資源配置四大長效體系,實現了自身業務與地方經濟的共同發展。

2.管理容易,應對力靈活。城市商業銀行機構較小,人員較少,管理扁平化,管理鏈條較短,高度靈活、決策快速,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相對較為容易,而且能夠更容易、更靈活地調整,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3.經營策略創新。城市商業銀行必須在經營策略上有所創新,走特色化道路,把中小企業作為主要的客戶,把大企業客戶集中到總行營業部辦理,并且對不同的商體客戶進行不同的分類,建立相應的企業特色支行、城市居民客戶支行、農戶客戶支行專門服務對應的特色客戶,摸索探討行之有效的服務操作模式,使每家支行都成為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專業機構。

4.中間業務投入低,風險小,較為靈活。中間業務主要是依托銀行自身在技術、人才、信息、機構和設備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幾乎不占用較多的銀行資金,為客戶辦理各種委托事項并從中收取手續費和傭金,所以中間業務的投入低,風險小,較為靈活。

(二)城市商業銀行的劣勢

1.經營風險高。城市商業銀行脫胎于城市信用合作社,與地方具有根深蒂固的聯系,對地方政府依賴性較強,因此具有一些固定的缺陷,經營風險一般高于大中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經營范圍只集中于小部分地區,因此資產組合缺乏分散性,客戶集中度和貸款集中度較高,此外經營地域的集中式的城市商業銀行對臨沂的經濟發展以及支柱產業的波動較為敏感。

2.城市商業銀行的客戶主要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資產質量存在隱患。城市商業銀行雖然能夠通過風險定價來追求合理的風險調整后的回報,但中小企業抵御經濟波動的能力弱,城市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占比較高,從而對資本金要求較高。

3.網點和分支機構相對較少,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存在的沉淀效應明顯弱于國有商業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流動性管理難度較大。中間業務量占總收入的比重較低,品種和收入相對單一,自身創新動力不足。城市商業銀行的規模比較小,城市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種類較少,缺乏規模經濟效應。

4.城市商業銀行內部對中間業務的重視不夠。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只占較小的比重,對中間業務的重視遠遠地低于對資產負債的重視,把它置于次要地位,經常服務于存貸款業務。甚至有些小的城市商業銀行幾乎不開展中間業務,甚至把中間業務作為一種優惠顧客的手段。

(三)城市商業銀行的機會

1.城市商業銀行作為具有較強地方的金融機構所在的城市,滲透率遠遠高于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能夠分享到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金融資產配置日益多樣化,人民對銀行傳統的需要呈現出下降趨勢,增加了對傳統金融服務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務的需求。城市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對現有的資源進行補充、重組和充分利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金融消費者的需求。

2.城市商業銀行最主要的目標客戶群體是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這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發展速度最快的部分,為城市商業銀行獲取較高的風險調整后的收益創造了條件。

3.城市商業銀行和當地政府以及企業保持良好地政銀、政企關系。熟悉當地的政治經濟形勢,具備貼近企業的信息優勢,管理機制靈活,激勵機制日趨市場化,能夠不管擴大在當地的市場份額。

4.科技的發展推動著城市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金融產品也逐漸的網絡化,電子銀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城市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手段。

(四)城市商業銀行的威脅

和國有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相比,城市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巨大的威脅和劣勢。

1.品牌不突出。由于城市商業銀行是城市銀行和國有銀行商業銀行相比,品牌和聲譽認同度較低。

2.網點覆蓋率較低。由于較長時間收到監管政策的限制,城市商業銀行只在較少的城市有分行,相比國有銀行而言規模不大。

3.專業人員匱乏,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由于城市商業銀行可能會在經濟并不是很發達的中小城市,所以很多專業人員不愿意到城市商業銀行就業,多以目前很多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從業人員數量較少,人員結構也不合理,高素質專業人員明顯缺乏。從業人員對中間業務的重視程度不高,而且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不能為銀行和員工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員工對此類業務缺乏一定的積極性。

三、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具體策略

一是目前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科技含量不高,沒有競爭力。而且,城市商業銀行與國有銀行相比,網店資源也比較落后,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更應該重視電子化建設,包括大力發展電子支付系統,加大與網上銀行用戶的互動,大規模拓展新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銀行間的競爭將是科技力量的競爭。科技的進步、技術的領先將使銀行在未來的競爭中去的優勢。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要打破過去傳統的概念和運作方式,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技術,逐步實現中間業務自動化、綜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戶服務全面化。城市商業銀行要結合所服務的特定的地方金融市場,加強利用信息科技的能力,促進業務經營及管理的創新。圍繞提高區域市場需求響應的快速性、決策信息的高效性以及科技管理模式的合理性,進行產品、服務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將信息技術與特定顧客服務、風險控制系統、綜合經營管理等建設有效相結合,為實現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二是加快實現中間業務經營的多元化,目前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種類豐富,據統計,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所使用過的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萬種,如美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的范圍包括傳統的銀行業務、信托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基金業務和保險業務等,它們既可以從事貨幣市場業務,也可從事商業票據貼現及資本市場業務。與經歷中間業務創新浪潮后的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相比,目前,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仍以傳統的結算、匯兌、收付等業務品種為主,咨詢類、代客理財等新興、高附加值的中間業務品種較少,金融衍生類工具基本空白。要加快中間業務的發展,城市商業銀行應該積極進行中間業務的產品創新,豐富中間業務的品種、提高產品附加值。我國的商業銀行業務范圍顯的狹窄,因此我國要加快新業務的市場和產品的開發。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人才和客戶優勢積極發展非股票交易的綜合化銀行業務,開發諸如代保管有價單證、首飾、貴重物品,投融資顧問,代辦理財,代辦租賃電話銀行等及其他滿足市民需求的中間業務,城市商業銀行應大力發展個人銀行業務和與資本市場有關的綜合化銀行業務;除此之外,商業銀行不斷推出新業務,從專業化走向多元化、全能化,從分業經營走向綜合經營。

三是依靠于地方政府是絕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的共同點,城市商業銀行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同樣也受著政府的干預。中間業務的發展不僅是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新的發展契機,而且還是城市商業銀行現代化的標志,是金融理論創新的具體表現。因此推動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體制改革需要中間業務作為必要的催化劑,而中間業務的長遠發展也離不開商業銀行體制改革的深化。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已經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為城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提供法律支持,方政府的支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條件,有效監管是文件發展的保證。地方政府在臨商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職責是為臨商銀行發展壯大創造良好地內外部環境,在內部幫助其化解風險,在外部幫助其壯大實力;規范政府自身在內的經濟主體,避免各種變異行為,避免對臨商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各種干預。

四是完善中間業務的組織管理體系。城市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是跨業務條線的,既有公司業務的中間業務,也有零售業務、小企業業務和資金業務的中間業務。在專業化經營的條件下,如何協調和統一銀行整體中間業務的發展使城市商業銀行要解決的問題。為推動中間業務的發展,城市商業銀行需要建立統一的中間業務統籌協調機構,統一制定中間業務的發展目標和新產品開發戰略,開展中間業務統籌協調工作。在中間業務的績效考核和利益分配方面,中間業務收入要在中間業務統籌協調機構和所屬業務條線管理部門之間進行雙邊計價,提高相關部門發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此外,城市商業銀行還要健全中間業務風險內控和監管制度,加強對中間業務的內部稽核和監督,堅持業務拓展與風險防范并重的原則,簡歷中間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防范中間業務操作風險,加強中間業務的培訓,提高中間業務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夢覺.曾小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問題及戰略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3):17-18.

[2]王新平,《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山西財經大學2006屆碩士畢業論文,12.

[3]陸躍祥.唐洋軍《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

[4]R.D.Ireland,M.A.Hitt&D.Vaidyanath.2002.Alliance management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28:413-446.

[5]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策略研究.[D].彭一,蘇州大學.

[6]陸登峰.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優勢及市場定位[J].戰略研究,2007.

[7]鄒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8]李志成: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篇(6)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1-0080-02

引言

2015年3月,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明確列出了有關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規劃,互聯網金融正從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者逐步過渡為金融體系的參與者和合作者。“互聯網+”是從工業時代的創新1.0到信息時代、知識社會的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指以互聯網為主,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一整套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擴散,本質在于傳統行業的數據化和在線化。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實際運用的一種形式,憑借其快捷便利、準入門檻低等優勢迅速崛起,使大眾擁有更加多元化的投資融資方式,無抵押貸款、第三方支付、P2P網絡貸款、眾籌融資等多種商業模式不斷發展完善。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等一系列現代科學信息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產生的原因可以從供給與需求兩個方面闡述。需求方面,由于傳統金融機構高門檻高手續費,導致了處于長尾理論尾巴上的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或中低收入者長期被排斥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之外,而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因其方便快捷、透明度高、成本低,恰好滿足了中小理財投資者的需求。供給方面,信息通訊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的迅速發展,刺激了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提高了金融效率,豐富了金融生態。

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主要有以下六種商業運作模式:一是第三方支付,目前常見的第三方支付有中國銀聯、支付寶,財付通、快錢支付、易寶支付、拉卡拉等。二是眾籌,主要有京東眾籌、眾籌網、點名時間等,據國內金融市場研究資料顯示,從平臺的影響力和可靠度方面排名,眾籌網綜合第一,京東眾籌位列第二。三是P2P網貸,常見P2P平臺有陸金所、拍拍貸、人人貸、宜信等。四是大金融數據,主要有兩類,以阿里小額信貸為典型代表的平臺模式和京東金融為代表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五是信息化金融機構,主要有三類,分別是以“融E購”為代表的金融電商模式、以網上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務電子化模式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六是互聯網金融門戶,常見的有網貸之家、融360、91金融超市、大童網、安貸客等。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

(一)對存款業務的影響

存款業務是商業銀行傳統業務中的基礎業務,是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途徑。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范圍逐步擴大,本質上具有商業銀行存款方面的特點,因而對商業銀行存款業務造成極大的沖擊。互聯網基金因其明顯高于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商業銀行儲戶的閑置資金,從而對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形成分流。以余額寶為例,2013年6月上線,是目前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2014年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高達6.76%,最近也一直維持在2.4%左右,遠高于銀行活期儲蓄。

(二)對貸款業務的影響

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具有復雜的征信體系、煩瑣的審批過程和較高的手續費用,這也會導致信用記錄不完備的小微企業獲取貸款十分困難。互聯網信貸模式則利用海量的大數據資源細分目標客戶,分析客戶貸款需求和還款能力,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互聯網融資的出現分流了對商業銀行融資服務的需求,給商業銀行的傳統信貸業務帶來一定的挑戰。互聯網融資包含三種主要模式:P2P網貸、眾籌融資和電商小貸。以中低端理財市場為主要業務目標的P2P網貸公司,不受資本充足率和杠桿率的要求,低門檻,低成本,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近三年來,網貸運營平臺數量增長迅速,從2013年的800家上漲到2015年的2 595家,網貸成交量自2013年的1 058億上漲到2015年的9 823億元,增長幅度高達828.45%。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增強,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沖擊也一定會不斷加大。

(三)對中間業務的影響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主要包括支付結算、銀行卡、、擔保、承諾、交易、咨詢等。互聯網金融創新,金融市場化改革,使得商業銀行存貸利差縮小,從而更加重視中間業務的盈利性,但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打破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壟斷格局。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被廣泛采用,因其價格較低,操作便捷,很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中間業務有被替代的可能性。在支付結算業務方面,如支付寶、財付通等既可為個人客戶提供信用卡免費跨行還款等資金支付服務,也可為企業客戶提供大額收付款、一對多批量付款等資金結算服務。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支付結算功能涉及網絡支付、轉賬、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等多個領域。

三、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分析對比

(一)商業銀行的優勢

1.資金和客戶資源豐富。傳統商業銀行依靠幾十年來的穩健運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對其順利開展業務起到了基礎性作用,這是近幾年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一時無法超越的。盡管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加快,但是自身經濟資本實力依然無法與商業銀行相抗衡。

2.風險管理體系健全。商業銀行擁有更專業的風險控制管理體系和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切實履行著穩健經營的理念,確保了客戶資金安全性,比互聯網金融具有更好的風險控制管理方面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目前的發展仍缺乏規范性和自控力,例如P2P跑路的事件屢見不鮮,整體的風險水平較高,資金安全保障不完善,一旦出現系統性風險,互聯網金融企業違約可能性極大。

(二)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1.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商業銀行傳統主流業務往往需要較高的信用水平和較高的交易費用,重心放在需求曲線的頭部,即資金力量雄厚的大企業上,因而中小企業難以及時獲得所需的資金和服務。而互聯網金融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搜索技術,成本較低,效率較高,整合跨地域的分散資源,能滿足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者的金融需求,實現長尾效應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2.信息處理分析能力高效。互聯網金融借助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記錄和分析客戶消費與商戶經營的數據信息,掌握了客戶的消費意愿、財產狀況、信用水平和還款能力,獲取了一些個人或機構沒有完全披露的信息。而這一信息采集和分析過程,又在互聯網上完成,發揮了大數據強大的整合分析能力,從而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降低了資金成本,這是傳統商業銀行無法高效低廉實現的。

四、我國商業銀行應對的措施建議

(一)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

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各具有不同的優勢和資源,商業銀行想要得到長足發展,下一步就需要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借鑒互聯網金融成功發展的經驗,將互聯網技術同傳統金融業務相結合,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調整商業銀行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提高客戶黏度和忠誠度,突破發展瓶頸。如百度與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開展合作,涉及聯名信用卡、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金融支付等多個領域,這是銀行與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的典例,較好地整合了雙方資源。

(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

互聯網金融通過獲取的客戶需求信息提供差異化的金融產品,自身得以快速發展的同時弱化了商業銀行原有的代銷產品經營模式。銀行若想要在扭轉因互聯網金融導致的客戶大量流失的局面,就需要依據客戶的需求與體驗感受開發特色化、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可通過細分市場,構建客戶相關行為數據庫,為客戶提供定制化、高度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及產品,提升客戶體驗。同時,開展網絡營銷,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成本費用,保證利潤來源。

(三)加強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育

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的競爭取決于人才的競爭。在“互聯網+”時代下,商業銀行面對擁有高端人才的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要積極轉變發展策略,進行金融創新。在這方面,除了積極引進具備金融營銷知識與互聯網應用技能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外,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還要定期對銀行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培訓,避免員工知識結構單一化。只有培育出一支既懂銀行金融業務、又了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商業銀行真正才能保持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楊宜,張峰.商業銀行業務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95-299.

[2] 王亞輝.“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發展問題研究――以濟源市為例[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5,(12):65-69.

[3] 黃曼晶.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 四川銀監局課題組,王筠權,王國成,金強.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3-5.

[5] 胡婭妮.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6] 杜國強.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商業銀行經營業務的影響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篇(7)

銀行系統性風險是由銀行業外部沖擊造成的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指借款者不能按合同要求償還貸款本息而導致銀行遭受損失,它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及國家風險等。目前我國銀行產生系統性風險由國外和國內雙重因素構成。

1、銀行產生系統性風險的外部因素

此番金融危機主要是美國在金融衍生品監管方面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信用衍生產品的基礎產品違背了銀行信貸可償還性原則,沒有注重借款人的第一還款現金流,而寄托于抵押物品上面,違背了信貸的最基本原則;二是衍生產品違背了讓客戶充分了解金融風險的原則,致使風險無限積累,超出了市場參與者可承受的范圍,以至多次積累風險,引發風險蔓延。目前世界金融的開放度、關聯度日益加劇,各國金融機構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依存度很高,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也是如此,從目前次貸危機暴露出的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敞口,雖然損失金額尚不構成各家銀行的支付和盈利障礙,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國金融結構當初投資金額過大、盈利性和流動性主要來源在于美國金融市場,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危機也不可避免。

2、銀行產生系統性風險的內部因素

目前我國宏觀經濟走勢使得銀行產生系統性風險的壓力陡增,主要因素包括:第一,經濟增速回調趨勢明顯。2008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10.4%,比去年回落1.8個百份點,我國經濟正從高位逐步回落,投資、凈出口、消費這三架馬車都有不同程度回調,部分經濟學家已將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下調至8%-9%左右。第二,全面性通脹正在到來,壓力較大。2008年上半年我國CPI水平上漲7.9%,而目前糧油、基礎原料等價格改革措施受CPI連續上漲影響而滯后,PPI已連續4個月漲幅在8%以上,都對未來CPI的上漲產生拉動,所以政府在經濟下滑與通脹的雙重壓力下很可能以容忍通脹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第三,流動性過剩仍是推高下半年通脹的重要因素。2008年以來持續的貿易順差、高速增長的FDI和“熱錢”的不斷流入,推動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再加上災后重建增加的貨幣資金,導致我國流動性過剩推動今后CPI總水平的上漲。第四,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等宏觀調控政策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貨幣政策包括2007年以來,央行通過1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的方式回收銀行體系流動性;產業政策包括對高耗能行業實施“節能減排”、對淘汰和限制行業實施退出政策等,這些政策最終通過對經濟實體的作用,傳導到銀行的實際經營成果和風險敞口。

二、銀行系統性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1、信用風險

表現形式為一個客戶的違約,其影響可能局限于一個點,一批客戶的違約可能會影響到一個行業或一個區域的資產組合質量,但不足以威脅到一家銀行的生存,銀行也可以通過內部管理措施來沖抵這些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怠于管理,這種風險就會逐漸積累,形成大范圍、大面積的不良資產,對銀行的生存發展造成巨大威脅。上個世紀末,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均達20%以上,若不是政府施以援手進行兩次大的政策性剝離和注資,早就在技術層面上“破產”了。

2、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在近幾年才被頻繁提及,它的顯著的特點是外生性,即主要由利率、匯率政策的調整、股市及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帶來對銀行的直接沖擊或間接影響。尤其近幾年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和運用,使其在成為避險工具的同時,由于投機心理和操作的不規范性使風險出現的幾率大大增加,破壞作用更具“殺傷力”。與信用風險相比,市場風險的爆發更加突然,市場價格波動直接體現為損失,能量的積聚在瞬間爆發,猶如經濟鏈條上的一個個鏈接點出了問題,一經點燃便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不斷向周圍傳遞和蔓延,波及面及影響程度都會很深,很容易形成大的系統性風險,對銀行的破壞力巨大。

3、操作風險

就操作風險而言,其內生性特點較為突出,如果銀行內控出了問題,其關鍵制度、流程或系統存在缺陷,一旦被內部人員惡意利用,就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而且這種風險很容易同信用風險、尤其是市場風險交織在一起,對銀行造成致命的打擊。如歷史上巴林銀行的倒閉以及2008年法國興業銀行的內部欺詐造成的巨額損失事件都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4、國家風險

主要表現為某一國家的風險,如果一國處于長期社會動蕩、經濟不穩、物價飛漲和到期債務不能及時償清的情況就出現了國家風險;例如我們時常遇到的部分發展緩慢、經濟落后的非洲國家,不能歸還他國到期債務和及時兌付本國發行的到期債券,出現擠兌和信用危機,就說明其發生了國家風險。

三、銀行實施戰略轉型的主要內容

1、大力促進中間業務的發展

歐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大約在38%左右,香港當地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大約在34%左右。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普遍低于10%。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鞏固和發展傳統結算等業務的同時,要積極促進收入結構的調整。

第一,要大力發展投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是改善經營、滿足優質客戶需求的重要業務,通過短債的發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實現產品多元化,提升客戶對銀行的綜合貢獻度。第二,要做好資產證券化業務。目前我國只有國家開發銀行和建行具備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的資質,各行應利用這一工具在做好優秀資產業務的證券化工作的同時,也要在不良資產處置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嘗試,通過資產證券化提升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第三,要做好托管業務。托管業務包括投資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養老金等。托管業務可以為商業銀行提供較為廉價的現金流,同時銀行通過融智服務獲取較為豐厚和穩定的中間業務收入。

2、調整優化信貸資產結構,建立適應經濟周期變化的“最優”資產組合

要防范信用風險,關鍵要轉換存量,優化增量,增加宏觀政策支持或處上升期行業的信貸資產,減少受宏觀調控影響或處景氣下降期的行業的信貸資產,建立一個多元化的有利于風險分散與效益最大化的資產組合。第一,結構性調整新增資產。一方面控制部分行業的過度投資和盲目發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和鼓勵一些薄弱行業的發展。即使對于過熱行業,在政策上也不應搞“一刀切”,該控制的堅決控制,該支持的大力支持。結構調整主要從行業結構調整、客戶結構調整、資產結構調整等三方面進行。第二,有針對性優化存量資產。對于經濟周期轉向蕭條或者宏觀調控而使得風險程度增加的貸款要執行信貸退出政策;對已經轉化為不良資產的貸款要轉入不良資產的處置程序;對風險程度較高、出現一定支付危機的企業,應果斷對其停止貸款,并通過采取多種措施積極回收貸款,無法回收貸款的要采取資產保全措施;對出現風險因素但還有正常的現金流量和支付能力的企業,要本著以收回貸款為導向采取以進促退、逐漸退出的策略,通過增加抵押物和擔保來保證貸款的安全。

3、豐富客戶資源,推進客戶結構調整

第一,加快中小企業業務發展。中小企業業務具有發展潛力大、議價能力強、綜合貢獻大的特點,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存貸利差在較大,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加快,利差將進一步收窄,而目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平均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29%,盈利空間較大。據統計我國目前有400多萬公司法人中小客戶,發展中小企業業務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第二,進一步提高對公客戶的群體。對公客戶是各商業銀行的傳統客戶,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經濟依然帶有濃厚的政府色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經濟是“政府經濟”、“關系經濟”,政府部門和公務員,既是我行對公業務和個人業務的優秀客戶,同時也能為銀行提供大量的資源和市場信息。在為這類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獲取盈利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為國家的國防事業,為社會的各項事業做出應有貢獻,同時提升我行的品牌形象。第三,加快外匯業務和海外業務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新興市場不斷出現,客戶的跨國經營和對外往來不斷增多。事實上,國內的外幣業務無論如何創新,西方的優秀銀行可能已經經營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為我國商業銀行提供了學習和創新的范本。

四、簡要分析實施戰略轉型是銀行抵御系統性風險的有效途徑

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正確的銀行業務轉型戰略決定其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決定其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決定該銀行效益、質量和市場地位三者科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及早實施轉型戰略,銀行的負債結構、資產結構將日趨多元化,盈利模式得到根本改變,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銀行業務結構將發生根本改變。即銀行業務結構向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協調發展的業務結構轉變,充分體現效益最大的基本思路。徹底改變目前信貸資產“一股獨大”的局面,建立多元化的資產結構;在負債總量穩定增長的前提下,提高低成本負債占比,降低籌資成本,不斷調整負債結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中間業務產品結構,使中間業務逐步成為與資產、負債并駕齊驅的業務線,同時加快對中間業務內部業務品種的結構調整。第二,銀行客戶結構將發生根本改變。其總體原則是發展優質客戶,打造核心業務,實現由注重整體擴張的“規模效益”,向注重市場細分、追求做好目標市場的“深度效益”轉變。具體表現為:積極拓展跨國公司和優質中小企業板塊;退出部分傳統加工企業,進入新興產業;退出利潤貢獻度小的劣質客戶,進入高回報率的優質客戶;穩定和擴大正在高速成長的優質客戶,挖掘一批全球性、全國性的強勢客戶,提高優質客戶比重。第三,銀行區域結構將發生根本改變。能夠順應經濟發展的總體特征,突出區域經濟的特點,突出重點和注重特色的區域化發展布局轉變,穩定推進區域結構的調整;對經濟熱點區域,加大政策和資源傾斜力度;對經濟轉型區域,實施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再造;對專業經濟區域,實施特色經營、專業經營戰略。第四,銀行盈利結構將發生根本改變。通過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擴大非信貸盈利資產,實現盈利結構向存貸利差與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經營結構轉變;大力挖掘中間業務的盈利水平,提升非利差收入的盈利占比;努力開拓非信貸資產的投資渠道,實現業務盈利結構的多元化。

通過回顧西方銀行業近百年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看到,有些銀行輝煌一時,但轉瞬即逝;有些銀行歷經風雨,依然屹立不倒,并且煥發出強大生命力,成為令客戶和同業尊重的“常青樹”。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它們追求的不是一時的繁榮,而是長期穩定的發展。這就告訴我們,一家銀行要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并在激烈的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最關鍵的是能夠有效抵御各種內外部風險對銀行體系造成的沖擊,成功避免經營的大起大落,最終實現銀行價值的持續穩定增長。本文就是希冀通過進行相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實施戰略轉型、及早構建有效的防御體系是抵御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志輝:商業銀行管理學[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上海市城市金融學會課題組:國有商業銀行實施戰略轉型的動因、路徑和策略研究[J].金融論壇,2005(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绑在打桩机上抹春药| 绝色教师美妇沉沦为玩物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麻豆国产96在线 | 日韩|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欧美午夜刺激影院|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中国熟妇人妻xxxxx|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蜜芽|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女重囗味hdxx70星空|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军人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